长江论丛杂志简介
《长江论丛》自2022年创刊,本刊积极探索、勇于创新,栏目设置及内容节奏经过编排与改进,受到越来越多的读者喜爱。作为一本专注于长江流域文化研究的高端学术刊物,自创刊以来,便以其独特的学术定位、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开放的学术态度,在学术界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它不仅为学术界提供了一个交流学术成果和经验的高水平平台,还通过深入研究和探讨长江流域文化的形成、发展和影响,极大地推动了该领域学术研究的进步与交流。
长江流域,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其丰富的历史积淀、多样的文化形态以及独特的地理环境,为学术研究提供了无尽的灵感与素材。杂志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应运而生,它汇聚了来自历史学、考古学、人类学、民俗学、文学、艺术学等多个学科的专家学者,共同致力于长江流域文化的深度挖掘与广度拓展。
在学术交流方面,它坚持开放包容的原则,鼓励不同学术背景、不同研究方法的学者在此平台上自由发表观点、交流心得。这种跨学科的对话与碰撞,不仅促进了学术思想的交流与融合,也为长江流域文化研究带来了新的视角和方法。同时,杂志还定期举办学术研讨会、工作坊等活动,为学者们提供了面对面交流的机会,进一步加深了彼此之间的了解与合作。
长江论丛收录信息
长江论丛杂志荣誉
长江论丛杂志特色
1、正文章节标题占一行,用黑体,小标题独占一行,前空两格,且一律用阿拉伯数字 (从1开始) 表示,形式为1.1 1.1.1 1.2……2.2.1 2.2……
2、注释码,请用①②③之类表示,并标注在正文相应内容的上方,如:——①,——②,------③。每页重新编号。
3、本刊欢迎具有学术性、前沿性、思想性的稿件, 对选题独特、视角新颖、有创见的文稿尤为重视。
4、摘要应突出论文关键内容,不应为标题的摞列。尤其英文摘要更应逐句认真推敲,力求准确无误。
5、正文中的各级标题按照:居中黑体、一、(一).1.……的形式编排顺序。
6、作者姓名置于论文题目下,居中书写。作者工作单位、职称等用“∗”号注释在文章首页下端。
7、文内计量单位、数字和年代的表示等请采用国际标准或按国家规定书写,如有图片请撰写图片说明并注明出处。
8、在正文中引用处右上角加注序号,所列文献应为原始参考文献,网络文献应给出和引用日期;除非作者人数在4人或4人以上,否则、应列出所有作者姓名,不能用“等”代替。
9、论文如属科研基金资助项目,应在稿件首页地脚处注明“基金项目:××课题或项目 (编号:××××)”,并附基金证书复印件。
10、排他性要求:了解杂志是否要求稿件在发表后在其他地方转载。
11、注释采用脚注,每页重新编号,著作的注释内容依次为:作者、书名、卷册、出版者、出版年份、页码,期刊的注释内容依次为:作者、文章名、期刊名、年份、期数。
12、引言:概述与本文立题相关的有关报道及当前存在的问题,重点说明本研究的理论依据、研究思路、实验基础及国内外现状,阐述本文的目的,简述立题调研、文献分析,以及查阅方法、结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