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3-15 06:23:42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1篇的初中体育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摘 要: 体育新课改赋予初中体育教学内容全新的特点,在大课程观的基础上增强了体育教学的灵活性与指导性,这就对初中的体育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体育改革赋予教学内容的新特点,要求在选用教学内容时,体育老师要结合学校的教学特色与学生的个性两方面考虑,使竞技体育与传统的体育项目相协调,帮助学生在中考中获得良好成绩的同时促进身心健康发展。本文分析了现阶段体育教学新内容的特点,探讨了体育教学内容的优化原则及方法,以便更好地实现体育新课改的目标。
关键词: 初中体育 教学内容 新特点
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我国的基础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从多方面对体育教学进行改进。对初中体育教学内容进行创新与优化,有利于切实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从新课标对教学体育的要求出发,教师在进行内容的选择时具有自主性,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从而满足学生的学习欲望。
一、初中体育教学内容的新特点
(一)以大课程观作为基础进行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
初中体育教学内容摒弃了原有的教学传统,不再拘泥按运动类型进行教学安排,反之将内容体系重新构建,将体育学习的范围不断拓宽。初中体育教学具有在提高学生参与度的同时更注重其身心发展的特点。这一变革达到了大课程观对于体育教学内容的要求,将“健康”放在体育教学的首位。
(二)使体育教学具有灵活性与指导性的特点
在课程改革的初始阶段,初中体育教师普遍陷入迷茫的境地,因为新的课程标准并没有给教师以明确的指示,这就对教师进行教学内容的选择提出了问题,虽然给教师提供了多元化的选择余地,但是使习惯按照大纲进行授课的教师对教学充满困惑。因此,新教学内容标准为教师提供了可供选择的教学内容要求,具有更高的指导性的同时保证了教师选择的灵活性。
(三)需要教师发挥自身在实践中积累的智慧
体育教学新内容对初中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体育教师不再是单纯的体育教材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将体育教材的文字转化成实践活动的操作者。这就需要初中体育教师具有更高的实践智慧。新课程标准给学校及体育教师列出了很多教学的项目,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自身的能力对教学内容进行选择,明确选择的内容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及意义,能否真正使学生受益。
二、体育教学内容新特点选用的原则与方法
(一)原则
1.实效性
从体育教学的本质看,其教学内容就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而设定的,因此,体育课程内容一定要符合体育教学目标的基本要求。在进行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与优化时,应该以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工作的出发点,这就有利于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热情,在上课时切实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体育教学的实效性,并且在课堂上培养学生对于体育的热情,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2.科学性
体育教学新的内容特点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不同之处,能够更好地“因材施教”,顺应每个学生独特的发展特点,科学有效地对学生进行体育教学,做到保障教育内容的安全可行,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受益者。
(二)方法
1.从现有的教学内容出发,对其进行分析筛选,发现其中存在的老旧内容及时地予以取缔,从而发现现阶段教学内容的问题所在。例如跳高项目,教材中将跳高定位在竞技化体育上,教授学生跨越式、背越式等高难度的动作。从实际情况讲,跳高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性质只应该是对学生进行的一种基本体能训练,但是教材的要求已将超出初中生普遍能接受的水准。所以,体育教学内容在进行新一轮的选择时,应该多纳入符合学生情况、能够其实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内容,从而达到体育教学的目的。
2.现存的初中体育教学内容中大部分都源于竞技体育,但是进行竞技体育教学的根本目的并不是使学生得到身心发展,而是提高学生的成绩。所以就要对现有的竞技体育教学内容进行进一步的优化,使其适应体育教学发展的需要。要摒弃竞技体育中对成绩过于追求的这一弊端,发扬竞技体育对学生的鼓励精神,充分展现竞技体育的本质。
3.在内容选择上要从实际生活出发,充分向学生的生活贴近。这可以使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有更浓厚的兴趣,从而增强其学习的信心,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可以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体育项目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
三、结语
体育教学目标只有在教学内容与综合效应相融合的基础上才能实现。要实现初中体育教学的目标,就要对教学内容进行不断优化,在内容选择的过程中也要深思熟虑,这是体育教学的重中之重。体育教学内容选择是服务于课程目标的,在进行内容选择时,要对其价值与功能进行深入的研究与规划,从而帮助学生在提高身体素质的同时心理健康发展,更快融入社会。
【摘 要】 快乐体育思想是指终身体育与个性和谐发展的统一。快乐体育教学目标的核心是追求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特别注重学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主体地位的确立。体育教学成功的关键是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强调以学生学习作为教育的基点,注意采取与学生能力相适应的方法、内容,提高学生自学自练能力,使之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快乐体育。虽然体育运动本身是快乐的,但这种快乐是靠教师与学生共同发掘的,如果只是枯燥单调的教材,注入式、填鸭式的教学,死气沉沉的课堂气氛,那么何来快乐?如何使快乐融入体育课堂教学中是我们广大基层体育教师要深究的课题。
【关键词】 阳光体育 快乐体育 体育教学
1 快乐体育论的基本内涵
所谓快乐体育思想是指从终身体育与个性和谐发展需要出发,把运动作为学生将来的生活内容教给他们,让他们体验从事、理解、掌握、创造运动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参加运动的自觉主动性的体育教学思想体系。它尊重学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重视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并认为体育教学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快乐的、有吸引力的事情,其基本内涵包括快乐体育中尊重学生的个性,重视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快乐体育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确立每位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独立自尊的人格地位。快乐体育思想认为,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地位是由学生的主体意识决定的。因为体育教育的影响只有在得到学生主体意识的选择决定后,才能对其知识、能力、个性品质、身体等各方面发展发挥作用。另外学生从事体育学习的体育基础,学习目标与追求、个性心理特征、生理特征、学习方式方法等各不相同,具有鲜明的特征,教师只有最大限度地适应学生的要求,因材施教,鼓励学生自觉主动创造,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 快乐体育的内容与方法
快乐体育论依据游戏分类,以及各个运动项目特有的性质将教学内容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满足学生运动动机的运动。其中包括满足学生的竞争动机的运动——学生与学生竞争的运动,学生与物竞争的运动,学生与观念和原有成绩竞争的运动。另一类是满足发展需要的运动——主要是各种基本体操。在以往的教学过程,首先是教师为学生确立一个达到标准的共同目标,然后再进一步考虑采用什么样的方法达到这一目标。这种方法忽略了学生的能力基础和学生自身的能动性。
快乐体育特别强调充分发挥学生现有的能力(身体素质、知识水平)去享受运动。学习目标不仅应与学生的身体发育水平以及运动技能基础相吻合,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学生知识水平、想象力与享受运动乐趣的水平相一致。例如:把体育课准备活动中原来的慢跑、徒手操变换成模仿动物跑、跳,把各种手脚的活动变换成带顺口溜的小游戏进行,这样学生不仅情绪高涨,而且效果显著。
3 实施快乐体育的基本途径
3.1 情感先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喜欢上体育课体育教师作为教育者和组织者,必须具备良好的、稳定的、最有利于教学的情感品质。
3.2 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新奇的刺激是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方法。因此,在体育教学中要不断创造性地运用新颖灵活的教学方法,富于变化的体育教学组织形式和手段,课堂上适度给学生“自主权”和“自由度”,让他们动脑筋,边想边练,对教学方式进行艺术性的再创造、再加工,并灵活地运用于教学实践中,使每个学生都能心情愉快地去学习,去发现,去探索,从而体验学习的成。
3.3 因材施教,分层递进,让学生学有所得。因材施教,分层递进,是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有效途径。快乐体育十分重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学生当中,确实存在着运动水平和从事体育学习的兴趣与动机、追求目标、个性心理、学习的方式方法等差异。教师只有最大限度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积极引导学生参加体育活动,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通过这样的分层教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完成自身能够完成的练习内容。同时给予每个学生更多的发展机会和施展才能的空间,充分发挥和挖掘学生的个性潜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都能学有所得并获得更多的成功感。
4 实施快乐体育教学方法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4.1 要注意学生本身的基础差异。为了追求课堂效果,使学生获得更多的运动乐趣,许多体育教师绞尽脑汁,搞各种形式的体育比赛。这些比赛有其积极的一
,能激发学生参与练习的热情,为学生创造一些快乐的机会,但也有其显而易见的缺点,如胜利者皆大欢喜,而失败者品尝到的则是苦涩与沮丧。
4.2 要注意别掉入“放羊式”教学误区。快乐体育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包括自定目标、自定步骤等,大大增加了教师指导与组织的难度,加上我国中小学班级规模大,人数多,场地器材不足,很难根据学生个体学习的需求进行个别指导和保证练习条件。如果快乐体育在实施过程中把握不好,很容易导致“放羊式”教学现象的产生。因此“快乐体育”在教学中的应用应始终奉行“放而不乱,分而不散”八字方针,对局部内容必须要“放”,管得太死不好;在整体内容上要“收”,该收的时候要收得拢,使教学自始至终在活泼而有组织的良好学习环境中完成。
【摘要】传统的的灌输式体育教学模式已经不适于新时期体育教学的客观要求,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本文就在新课标下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改革方法作一讨论,旨在促进初中体育课堂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新课程 体育教学 教学方法
教学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基本途径。在实施新的课程标准以来,初中体育教学课堂上出现了很多让人耳目一新的教学理念与教学形式,但是无论多么完善的教学思想及教学方法,都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改革与完善。只有通过广大体育教学工作者的不断努力,才能使初中体育教学真正发挥出健身育人的功能。促进中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1.明确学生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真正参与其中
1.1 明确学生的学习目的,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学习是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动力。因此。让学生明确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目的。有助于学生顺利完成体育课程的教学目标。让学生知道,在初中体育课程中。要学习什么内容,为什么要学习这些内容,通过这些教学内容,能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效果,让学生知道这些内容的好处与价值。使初中体育教学过程真正成为积极主动学习的过程。
1.2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分析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我们可以得知,良好的学习兴趣是初中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在动力。是决定初中学生体育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在实际的初中体育教学中,采取各种方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及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体育素质。当然,中学生的身心特点也决定的他们的学习兴趣很难长久的保持。因此,教师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应注意采取各种手段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使学生在体育游戏锻炼中运用自己的体力,技巧、毅力去战胜对手,挑战自我,品尝成功的乐趣。
2.运用示范法
2.1 有明确的目的。教师每一次示范必须有明确的目的。在备课时,要根据课的任务、教材特点、学生情况来安排什么时间示范、示范多少次、重点示范什么。在教新教材时,为了使学生建立完整的动作概念,一般可先做一次完整动作的示范,然后根据教材情况做重点示范。动作的关键环节还应尽量放慢示范的速度,边示范边讲解。在进行复习教材时,则应根据学生对教材掌握的具体情况,做有针对性的示范。对低年级学生,由于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差,模仿能力强,应多示范,少讲解。对高年级学生,由于他们的认知已由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可适当减少示范的比重,加强对动作的技术分析。为了达到示范的目的,要向学生明确地讲清楚看什么、怎样看、使学生边看边想。必要时,还可以用正误对比的方法进行示范,加深学生对动作的理解,防止和纠正错误动作。
2.2 示范要正确,力争每次示范成功。学生掌握动作的过程,从生理学角度讲,其本质都是条件反射的建立与巩固的过程,是条件刺激物(示范、讲解等)和无条件刺激物(肌肉感觉)相结合的结果。教师示范不正确,就会使学生对动作概念理解不清楚,就会出现错误动作,错误动作经过多次重复,就会形成错误的动力定型。所以教师必须认真地做好每一次示范时,每次示范力争做到正确、熟练、轻快、优美。在教师第一次示范时,他们的注意力特别集中,留下的印象也最深刻,所以教师应特别注意做好第一次示范。
2.3 注意示范的位置和方向。示范的位置和方向如何,会影响示范的效果。示范位置的选择要根据学生的队形(为了使学生看得清楚,调动队形也是必要的,但应尽量减少调动)、动作结构的特点和安全要求而定。一般示范者要站在学生的正面,与学生视线垂直,使全部学生都能看清楚。
示范的方向,应根据动作的结构、要求学生观察的动作环节和要素(速度、方向、路线等)而定。为了示范左右两个方向的动作(如篮球防守时的左右移动),示范者应正面对着学生,称正面示范。为了示范前后两个方向的动作(如弓箭步动作),示范者应侧面对着学生,称侧面示范,有些练习(如广播体操),教师的示范采取面对学生与学生动作相反的做法,称镜面示范,目的是使学生动作方向正确、整齐。有些练习(如武术等)由于动作的技术复杂,教师难以做镜面示范,而采取背对学生的方法进行,称为背面示范。
3.改进具体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3.1 应加强教
教学方法的改进 。科学合理地运用教学方法实施现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教师的教应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学,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做到在尊重传统体育教学方法的基础上改进创新。无论体育教学方式方法如何改革。我们都离不开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有着巨大的合理性,如:讲解法,示范法,比赛法等传统体育教学方法依然是我们初中体育教学的重要手段。我们应该在这些方法的基础上采取新的教学方法,如探究式教学方法,分层教学法等。教师先让学生练习体会,然后教师提问,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让学生自己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如在跑步运动中如何合理运用技战术。可采用先让学生玩,在学生玩的过程中学生会发现技术战术的缺乏,教师在针对学生练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纠正,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教师根据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差异进行分组,对不同体质及运动能力的同学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有助于完成教学目标,避免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
3.2 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学法的指导。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只研究教法不重视学法,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提高教学质量。因此,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学法的指导,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自学、自练能力。为学生营造合作学习的氛围。体育教学的特征之一就是合作。无论是集体项目还是个人项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需要合作,教师可以让学生相互观察、相互指导、相互纠正,使学生在合作学习的氛围中。提高发现错误和改正错误的能力,不断提高动作质量。为学生创造问题情境。鼓励他们主动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摘要:随着恶劣天气的不断递增,不适合上体育室外课的时间也有所增加。同时大部分学校不具备足够使用的室内馆、棚。因此,合理地选择教学内容,上好室内体育课,已经是迫在眉睫的问题。
关键词:室内课 气候特点 时代性
一、合理选择室内课教学内容的必要性
1.课程标准要求
根据《普通高中体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要求:“学生要掌握有关身体健康的知识和科学健身方法,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2.气候特点限制
根据我国气候特点,我国南北纬度大,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东南沿海地区易受台风暴雨侵袭;北部地区冬季极寒,甚至有些地方四季常冬,终年积雪;长江中下游地区又会受到梅雨的影响,有长时间的连绵雨季。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适合上体育室外课的天气逐年呈现递减的趋势。
3.国情的影响
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国很多初级中学特别是农村学校,还不具备足够适应教学的体育场馆,然而教材上所给的教学内容又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
二、选择初中体育与健康室内课教学内容的原则
1.系统性原则
教学循序、系统、连贯地进行,能够保证学生获得系统的知识,获得对客观世界的规律性的认识,并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作为教师,在选择体育室内课的教学内容时要考虑到知识的梯度,由浅入深,由简入繁。
2.科学性原则
室内课的内容要符合体育教学的指导性纲领《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要求。在选择内容时还要考虑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要向他们介绍科学实用并能使他们终身受益的知识。同时,学校和地区的特色也是在选择内容时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
3.多样性原则
初中学生是一个年轻而有活力的群体,他们对周围产生的新鲜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感和浓厚的兴趣。教师在考虑每一个内容自成体系的同时,也要考虑这些体系的多样性和交叉性。这样教学才会生动,这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4.时代性原则
近年来,随着国家开放程度的扩大,网络的普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项赛事全球直播,新兴体育运动层出不穷。体育教师要有高度的敏锐感,善于捕捉一些符合时代特征、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教学。 5.急需性原则
每年的体育教学中我们都会遇到一些特殊的事件,这时候学生对某一类知识有迫切的渴求。体育教师在此时就应根据此原则选择内容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学。
三、初中体育与健康室内课参考内容
1.课本同体育与健康理论知识教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体育与健康》7~9年级全国体育与健康教材中,体育室内课有四个章节的内容,分别是“你的身体健康”、“积极自觉地参与体育锻炼”、“体育与心理健康”、“体育与社会适应”。这些教材中规定的内容是我们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它们远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我们还要适当增加其他的教学内容。
2.常见的运动损伤初期处理和常见疾病的预防
在中学生活中最常见的运动损伤有擦伤、扭伤、挫伤、肌肉痉挛、骨折和脑震荡,学生不会正确地处理很容易造成损伤加剧或二次损伤。通过教学生了解发生损伤的原因,可防患于未然,同时也能提高学生对损伤的实际处理能力。
3.室内基本体操和素质练习
体育课的主要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健康。为保证学生每天的体育活动时间,也为了室内体育课教学需要,教师可以自编一些室内广播操,还可以自编和选用一些其他徒手操或轻器械体操。
4.传统运动项目的介绍及技战术的讲解分析
室内课也可以是室外课知识的补充,通过对室外课学习的运动项目的起源、发展、规则、裁判法等进行介绍,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体育运动。
5.体育比赛的欣赏与新兴项目的介绍
体育室内课还可以选放一些精彩的体育竞赛录像片段,组织学生观看讨论,激发学生对室内体育课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热爱体育运动、为国争光的高尚情操;还可以介绍一些国内外新兴的体育项目,拓宽学生的视野。
6.体育时事及游戏、竞赛
体育室内课还可以结合各年度的体育时事进行介绍,例如通过奥运会、各种联赛等的介绍,让学生对体育赛事、体育明星有更多的了解和接触。在学生追求偶像的同时还可以介绍一些体育明星背后不为人知的拼搏、奋斗故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摘 要:弹跳力是衡量篮球运动员重要的素质指标之一。青少年的弹跳力训练要根据他们的生理发展特点和心理承受能力,选择适合的训练方式,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循序渐进地促进青少年弹跳素质的提高,同时促进他们其他方面的素质协调发展。
关键词:青少年 篮球运动员 弹跳力 训练
前言:
当今世界篮球运动的发展方向正朝着对抗激烈、攻守转换频繁、高空争夺激烈的方向发展。好的弹跳力对高空作业、扣球、封盖、跳投、抢断球等都是不可缺少的。青少年篮球运动员是我国篮球运动的希望,在这一时期,根据青少年生长发育的特点,发展他们的弹跳素质,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对他们在篮球运动方向的健康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
一、篮球运动员的弹跳特点
由于篮球运动的特点,篮球运动员在弹跳力方面体现了自己的特点,其中最大的特点是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力量素质,尤其是爆发力的发展水平。在篮球比赛中跳跃动作的各种差别,表现出对弹跳在技术结构上的不同要求。在确定弹跳训练的内容和选择训练方法时,必须充分考虑篮球运动员的弹跳特点,即随意性和多样性。
二、弹跳力的训练原则
弹跳力是建立在力量、速度、协调和灵巧素质之上的一种综合素质。影响弹跳力的因素,包括全身骨骼力量,肌肉收缩速度,全身主动肌与对抗肌、协同肌、固定肌等协同一致用力的精确程度及配合程度。发展弹跳力的重要手段,一是全面发展力量,二是跳的专门训练。篮球专项技术与力量关系密切,提高弹跳力首先要考虑提高运动员的力量素质。
三、青少年篮球运动员弹跳力的训练方法
1、力量训练
对于年龄小的运动员来说每周可安排两次力量训练,而对于青年运动员每周可安排三至四次力量训练,一般以小、中、大力量负荷间隔训练为宜。因为大力量训练,主要是提高股四头肌和股二头肌的力量,而小负荷力量训练则是提高腓肠肌和踝关节的力量。如果小队员的大力量安排过多就会影响其正常发育,导致动作变形;大年龄运动员的小力量安排过多就会使大腿缺乏绝对力量,细胳膊细腿,导致力量欠佳。比如一周安排三次力量训练,应在周二安排小力量,周四安排中力量,周六安排大力量,循序渐进,周而复始。
安排小力量主要可以采取下面一些办法,如单足跳沙坑、双足跳沙坑、连续的快速双脚起跳摸高,、60~80kg杠铃蹲跳以及跳绳等练习,也可安排一些纵深跳障碍等;大力量练习主要以负重深蹲练习为主,另外可夹插一些负重深蹲后的快速跑练习,这样不致于把肌肉练“死”。
2、快速力量练习
快速力量是发展和提高速度的基础,各部位快速协调爆发用力和提高运动成绩是密切相关的。若力量和快速力量结合起来进行训练,能促进最大力量水平和力量速度水平的提高,达到快速用力弹跳的效果。而且,只有通过快速力量训练,才能把获得的各种力量能力转换成弹跳的能力。发展快速力量的有效方法是各种跳跃练习,如立定跳远、多级跳远、纵跳、单足跳、跳台阶和跳绳等。在完成这些训练时,要强调动作协调、准确、有节奏和快速爆发用力,这样才能得到良好的弹跳效果。
3、跳跃练习
可采用超等长练习,因为超等长训练能提高运动员的快速收缩能力。各种快速跳跃练习有:触胸跳,弓箭步跳,半蹲跳,直腿跳,立定跳远,蛙跳,连续双脚跳栏架,连续在沙坑上单、双脚起跳摸高等。可采用不同高度和形式的跳高练习,如徒手的双脚高台跳下后紧接跳上、负重(身穿加重背心或腿绑沙袋, 6~10公斤为宜)由上向下跳台阶、负重(6~10公斤)由高处向下跳成半蹲等,通过以上这些练习方法和手段,提高膝关节、踝关节力量和小肌肉群力量。同时还可以结合篮球比赛或训练中的技术动作,做跑动中突然性的急停跳投,突然性的向侧、向前、向后撤步跳起做断球投篮等徒手动作练习。
4、腰腹背肌肉练习
可利用仰卧起坐、仰卧举腿或利用器材,如在肋木上悬垂举腿,肩负杠铃体前屈、体侧屈、转体等,手抓杠铃(30公斤左右)作直臂直膝抓举,或40公斤左右的箭步抓,还可以采取收腹曲腿跳、分腿跳、跨步跳、蛙跳等,以此来提高腰腹背肌力量和全身协调用力。
四、结束语
少年篮球运动员的弹跳力训练时,教练员要循循善诱,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学生处在轻松、和谐的训练环境之中,从而增强其克服训练中的障碍和干扰,达到提高弹跳力的目标。
论文关键词:室内课 气候特点 时代性
论文摘要:随着恶劣天气的不断递增,不适合上体育室外课的时间也有所增加。同时大部分学校不具备足够使用的室内馆、棚。因此,合理地选择教学内容,上好室内体育课,已经是迫在眉睫的问题。
一、合理选择室内课教学内容的必要性
1.课程标准要求
根据《普通高中体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要求,“学生掌握有关身体健康的知识和科学健身方法,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2.气候特点限制
根据我国气候特点,我国南北纬度大,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东南沿海地区易受台风暴雨侵袭;北部地区冬季极寒,甚至有些地方四季常冬,终年积雪;长江中下游地区又会受到梅雨的影响,有长时间的连绵雨季。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适合上体育室外课的天气逐年呈现递减的趋势。
3.国情的影响
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国很多初级中学特别是农村学校,还不具备足够适应教学的体育场馆,然而教材上所给的教学内容又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
二、选择初中体育与健康室内课教学内容的原则
1.系统性原则
教学循序、系统、连贯地进行,能够保证学生获得系统的知识,获得对客观世界的规律性的认识,并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作为教师在选择体育室内课的教学内容时要考虑到知识的梯度,由浅入深,由简入繁。
2.科学性原则
室内课的内容要符合体育教学的指导性纲领《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要求。在选择内容时还要考虑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要向他们介绍科学实用并能使他们终身受益的知识。同时,学校和地区的特色也是在选择内容时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
3.多样性原则
初中学生是一个年轻而有活力的群体,他们对周围产生的新鲜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感和浓厚的兴趣。教师在考虑每一个内容自成体系的同时,也要考虑这些体系的多样性和交叉性。这样教学才会生动,这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4.时代性原则
近年来,随着国家开放程度的扩大,网络的普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项赛事全球直播,新兴体育运动层出不穷。体育教师要有高度的敏锐感,善于捕捉一些符合时代特征、学生兴趣的内容进行教学。
5.急需性原则
每年的体育教学中我们都会遇到一些特殊的事件,这时候学生对某一类知识有迫切的渴求。体育教师在此时就应根据此原则选择内容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学。
三、初中体育与健康室内课参考内容
1.课本同体育与健康理论知识教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体育与健康7~9年级》全国体育与健康教材中,体育室内课有四个章节的内容,分别是“你的身体健康”“积极自觉的参与体育锻炼”“体育与心理健康”“体育与社会适应”。这些教材中规定的内容是我们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它们远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我们还要适当增加其他的教学内容。
2.常见的运动损伤初期处理和常见疾病的预防
在中学生活中最常见的运动损伤有擦伤、扭伤、挫伤、肌肉痉挛、骨折和脑震荡。学生不会正确地处理很容易造成损伤加剧或二次损伤。通过教学生了解发生损伤的原因,防患于未然。同时也提高学生对损伤的实际处理能力。
3.室内基本体操和素质练习
体育课的主要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健康。为保证学生每天的体育活动时间,也为了室内体育课教学需要,教师可以自编一些室内广播操,还可以自编和选用一些其他徒手操或轻器械体操。
4.传统运动项目的介绍及技战术的讲解分析
室内课也可以是室外课知识的补充,通过对室外课学习的运动项目的起源、发展、规则、裁判法等进行介绍,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体育运动。
5.体育比赛的欣赏与新兴项目的介绍
体育室内课还可以选放一些精彩的体育竞赛录像片段,组织学生观看讨论,激发学生对室内体育课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热爱体育运动,为国争光的高尚情操,还可以介绍一些国内外新兴的体育项目,拓宽学生的视野。
6.体育时事及游戏、竞赛
体育室内课还可以结合各年度的体育时事进行介绍,例如通过奥运会、各种联赛等的介绍。让学生对体育赛事、体育明星有更多地了解和接触。在学生追求偶像的同时还可以介绍一些体育明星背后不为人知的拼搏、奋斗故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一、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参与的重要性
1.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初中课程教学中注重学生积极性和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主动参与途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主动参与意识,是基础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在体育教学中,也应当符合教育改革目标,提升学生主动参与途径,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是自主学习意识强烈的表现,顺应了我国素质教育的大潮流,充分提高和发展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初中阶段是学生各方面塑造成型的重要阶段,体育教学是利用非智力因素激发学生思维能力,锻炼学生智力能力。在体育教学中提升学生主动参与尤其可以锻炼身心素质,使学生获得适应社会的能力。
2.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学习态度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主动学习和被动学习。主动学习是指学习主体自己参与到学习活动当中,自主性学习;被动学习是指学习主体必须在外界压力下才能够参与学习活动,比如教师的监督、家长的要求,这种情况下学生对待学习态度不端正,对学习意义理解不透彻,相应的学习效果也会大大折扣。因此可以看出,主动学习的效果要远远大于被动学习,提升学生参与可以提高教学质量。
3.培养终身体育观念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只有培养起某方面的兴趣,学生才会主动参与其中。在体育教学中,只有提升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体育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学生才会热爱体育,才能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念。正确的体育观对学生的未来发展影响深远,促进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进而使学生在各方面获得长足发展。
二、初中体育中学生参与途径的提升
1.不断丰富教学内容
传统的体育教学大多注重体育知识的硬性灌输和体育技能的教学,教师将重点放在训练学生的体育技巧方面,导致课程内容比较单一,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强,因此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不高。为解决这一问题,同时响应当前素质教育的号召,在体育教学中,初中体育教师应该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将体育理论知识和体育技能有效结合,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主动参与课堂的意识。同时,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形式,充分利用各方面优势和方法,活跃课堂氛围,增加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和有趣性,将游戏穿插于课堂之中,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
2.提高学生主体地位
教育改革和新课程改革要求在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培养学生主人翁意识,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学的主体是自己”,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同样应该提高学生主体地位,将传统教学中“教为主导”的思想逐渐转变为“学为主导”。传统教学中,学生按照老师的讲解获取体育知识和技能,在老师的严格要求下规范练习,这种学习形式泯灭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参与课堂的机会较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会降低。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设置符合学生特点的学习目标、课程内容,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教师在教学前,应向学生介绍本节课内容,以明确教学目标,课下鼓励学生自我提升。
3.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初中体育教学在提升学生主动参与方面首先要做到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因此,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时,应该从学生实际出发,考虑当前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因材施教,满足学生需求。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调整改变教学计划以适应大多数人的要求,吸引学生注意力。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此外,教师还可以与学生交流互动,营造良好温馨的教学环境,在和谐温暖的氛围下教授知识,提高学生兴趣和参与意识。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提升学生主动参与途径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氛围,是学生获得良好的体育知识与技能,还能够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在体育学习方面事半功倍。在初中体育教学上,提升学生的主动参与途径不仅是学生的义务,更是教师的责任,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教学环节时,应该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体现学生主人翁意识,依据学生实际情况,实事求是的制定策略,从多角度出发,提高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作者:马锦杰
一、中学体育教学中赏识教育延伸和发展的重要性
在推进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体育课堂教学改革走了一段弯路。运用各种教学规律,体育课上得精彩纷呈,但学生的身体素质却在不断下降。追溯根源,体育课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初中学生正处在青春发育期,观察、记忆、想象等诸多能力显著提高,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在增强,但还不成熟,容易固执和偏激。由于身心的急剧变化,他们感到自己已长大成人,自主意识增强,并学会用批判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事物,要求成人尊重他们的意志和人格。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励,这句教育名言与赏识教育遥相呼应。在体育教学中恰当地运用赏识教育,能够满足中学生内心深处被认可的需求,从而增强自信,用积极的心态面对体育课身体练习中出现的个体差异,扬长补短,培养能力,增强体质。
二、利用赏识教育造就阳光心态,激发中学生学习体育的热情
青春发育期,初中学生性格开始内敛,体育课上部分女生扭捏、放不开,尤其是身体素质不好的学生,更是不敢当众练习,缩手缩脚,对老师的督促,表现得不情愿;部分男生觉得学动作没意思,缺乏学习的动机和热情。体育教学的主线是教师讲解、示范,学生模仿练习。这个过程如果是师生之间的单项传递,体育教师以教材知识的唯一拥有者和权威者自居,无视学生的态度和情感,忽视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那么即使运用游戏法、竞赛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中学生产生抗拒心理,尤其是批评指责、贬低体罚,更会挫伤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对体育课产生厌恶和逆叛的心理。采用何种方式才能唤醒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其热情呢?我认为改进学习的关键是改进教学方法和观念。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强调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尊重学生的情感和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学校体育已建立身体、心理、社会适应三维体育观,体育教师应该从竞技体育框框中走出来,体育课不是教师的表演秀,而是学生的舞台。围绕一个教学内容,学生是主体参与者和表现者,体育教师的任务是根据知识点,因人、因地、因时地安排适宜强度和具有一定挑战性的身体活动,并分析这节课中可能出现的情况,精心设计课的流程。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对内容单一、有难度的内容,积极引导,师生共同讨论练习形式和方法,使学生对体育活动感兴趣。在初中体育教学中,行为赞赏鼓励和语言赞赏鼓励同样重要。语言赞赏鼓励在各类教学中运用得最广泛,体育课也不例外,学生较好地完成某个动作时,教师应该用“太好了、非常漂亮、进步真大”这类激励性语言。学生的练习信心不足时,教师应用“加油、坚持住、你能行”这类鼓舞性语言。体育教学在操场上进行,以身体练习为主,空间大,经常分组分项。这时,一个赞许的手势和眼神比语言表扬更具有张力。针对一些初中生内敛、害怕的心理,体育教师可辅助其完成动作,并顺势做出成功或加油的手势,对学生继续完成动作起着无声胜有声的作用。
三、初中体育教学中赏识教育应体现年龄特征
正确的赏罚能激励学生自立自强,培养上进精神,而不当的赏罚只能破坏学生的好奇心,自尊心一旦受挫,就会失去信心,无所作为,空洞的说教只能使学生乏味、麻木。因此,赏识教育必须因学生的不同特点而有所改变,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要采取不一样的赞赏方式。
1.初一年级学生需要具体的赞赏
初一年级学生刚进入青春期,第一信号系统的活动仍占优势,直观形象思维能力相对较强,在体育课中好学、好动,有很强的表现欲,体育教师应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应用多样化的练习方式,运用游戏和竞赛,为他们提供各种参与机会,并把赏识教育细节化,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点,小组之间相互找优点,形成自我肯定和相互欣赏的意识,老师针对具体情况,激励之余,引出需要改进的地方。这样,学生在学习中能自信地面对自己的不足,培养适应能力。
2.制造赞赏初二年级学生的机会
初二学生已形成一定的自律性,但普遍较敏感,个别学生做动作放不开,完全是应付式的。对于这个阶段的学生,教师的赞赏对其同样有效,但他们的学习热情并不会像教师所期望的那样理想,特别像健美操这类教材在初二年级的开展尤为困难。女生难为情、怕动;男生协调性差,不愿做。对于这种情况,我教了学生一套趣味棍操,学生很快接受了。一根体操棒在手,大家很感兴趣,熟练之后,我加快练习节奏,并逐渐用音乐代替口令,效果不错。再把学生学习棍操动作和态度中的优点大加赞赏,分析趣味棍操和韵律操的异同点,提出韵律操的律动性,用棍操体会身体感觉。这样,一套别有情趣的持棍健美操就水到渠成。对于一些学生不感兴趣的教材,同样可以设计成学生愿意接受的方式,让他们主动探索、发展。教师只需把关爱和欣赏及时传达给学生,为他们引路、护航。
3.诚恳地赞赏学生
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通常都已形成个性,在赞赏之前不能一概而论,而是要先了解学生的个性与想法,他们的思想丰富而敏锐,是非观较强。过度的赞赏并不适合,教师不诚恳或带有命令式的口吻,他们不易被接受,甚至产生逆反现象。他们需要肯定的而有建设性的鼓励。在体育课上,一道赞赏的目光、一种认同的语气,都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动机,而语言赞赏则以个别交流为主,次数不用多,只要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初三学生自然就会由心而发地认可你。赏识教育的特点是承认差异,给予学生肯定的教育,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性,使他们变得更自尊、自爱、自信、自强。
作者:蒋明林 单位:扬州市江都区丁伙中学
一、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让学生快乐参与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之所在,是教学成功的先决条件。在体育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学生兴趣的激发与培养,要着手从教学的各个环节入手,以激起并不断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与参与激情,让学生自觉而积极地投身于体育教学活动中来,增强学生愉悦的心理感受与情感体验,这样才能为学生主体性的充分发挥打下坚实的基础。
1.热爱学生,拉近师生距离。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对人由衷的关怀,就是教育的血与肉。”他把教师热爱学生作为“教育的奥秘”,他的座佑铭就是“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们”。教师只有对学生付出真心,发自内心的热爱,才能消除师生之间的隔阂,让教师走近学生,换来学生对教师的喜爱、尊重与信任,这样学生自然也会对体育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主动而积极地参与到体育教学中来。
2.灵活教学,形成教师特色。
一般化的事物对学生来说并没多大的吸引力,而富有特色与个性化的事物更能吸引学生的关注,激发学生参与动机。教学也是如此。教师的教学趋于一般化,容易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淹没。为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不断地武装自己,灵活教学,创个性化教学,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特色,这样更能够吸引学生的眼球,换来学生对教师的敬重和对体育学科的热爱。
3.现代教学,增强教学趣味。
现代信息技术集图文声像于一体,具有很强的可视性、动态感与趣味性。将其运用于体育学科中,更能展现体育学科原本的活力,将那些抽象而枯燥的理论知识寓于直观的动作之中,并配以动听的背景音乐,辅以逼真的画面效果,这样更能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吸引学生的眼球,将学生的思维集中于特定的教学内容之上,激起学生强烈的参与热情。
二、创造宽广的参与空间,让学生自主创造
初中生有着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精神,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就必须要为学生提供宽广的参与空间,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来展现这种个性与创造性,充分发挥学习主体性。
1.自主创编热身活动。
热身活动是体育训练或比赛前的前奏活动,是必不可少的环节。通过热身活动可以打破人体静止状态下的生理惰性,调动人体各系统活力,让人体中枢神经系统兴奋起来,既可以避免在体育训练中受伤,同时又可以活跃身体器官,为更好地参与打下基础。但是在以往,热身活动内容单一,学生只是机械而被动地完成,这必然会影响到训练效果,学生也并没有真正参与进来。而通过学生自主创编热身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去创造,充分展现学生的个性与创造潜能,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这正是发挥学生学习主体性的重要手段。
2.自制体育练习器械。
体育主要以室外身体训练为主,需要用到许多的体育器材。而大多学校所配备的器材有限,实用性不强,且不能做到人手一件。为了增强体育训练的趣味性与实效性,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与主体性,我们可以让学生来自制体育器材,以此来激发学生参与热情,激励学生创新。如用硬纸片做飞碟、用易拉罐装上沙子做哑铃、用旧报纸等做接力棒等。
三、建立完善的评价机制,让学生更加努力
学生自主性的发挥并不是体现在某一次活动或是某一节课中,而是需要体现在体育活动的全过程中,体现在整个初中阶段的体育教学中。这就需要在整个过程中不断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这样学生才能以主体身份进行主动训练,形成终身体育意识。这就是评价的功效。为此在体育活动中我们要改变以往单一的评价方式,建立完善的评价机制,对学生做全面而客观的评价,以评价来增强学生的信心,提升学生学习动力,从而使学生更充分地发挥学习的自主性。
1.加强过程性评价。
不只是要关注学生的体育成绩,还要关注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表现,如参与的积极性、团队的合作性,以及学生参与体育活动与各项比赛的情况等。进行全面评价,这样才能对学生做全面而客观的评价,利于教师及时调整教学方针,同时又可以让学生客观看待自我,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2.实施赏识教育,体验成功。
我们要善于发现学生的进步,哪怕微不足道,也要给予学生必要的表扬与鼓励,这尤其对于一些自信心不强的学生来说更是一股强大的推动力,可以让学生看到自己的成功,强化学生的荣誉感,增强学生的信心,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让学生对自己产生更大的期待,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充分地发挥主动性与主体性。总之,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就不要用过多的条框来约束学生,而要让学生有更多自主参与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展开富有兴趣的创造性活动,这样才能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展现个性与创造潜能,这样才能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体育知识与技能。
作者:张彦辉 单位:河北省元氏县第五中学
一、体育课堂上存在的问题
1.课堂上互动主体的比例失衡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教师示范,学生模仿,且不谈互动量的多少,但互动的主体依旧是教师和学生。但是由于现代技术的广泛应用,教师将更多注意力放在了制作电子课件,关注演示效果上,而学生则是花大把时间接受新知识,观看屏幕演示,师生之间的互动变得更少了。
2.由于教师处理不当,导致课堂互动的异常
初中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期,独立意识较强,传统被动的教学方式已不再适应学生的学习,他们更渴望成为学习活动的发展者、探索者和创造者。在体育教学中,由于空间上的开放性,使得学生经常违反纪律,打闹、游戏,面对这种情况,教师若是处理不当,就会造成师生心理和情绪上的冲突,造成不良的“互动”,影响教育工作。无论多么先进的教学手段,多么有效的教学方式,教师始终是课堂的主导,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两者之间有着不可忽视、密不可分的关系。多年来,体育教师都习惯于用自己的设计思路来教学,教师怎么样示范,学生就怎么样模仿,教学活动沉闷死板,学生感到压抑无趣。在现代教育技术不断创新和应用的大环境下,初中体育课堂的教学活动必须要打破教师的思维定式,不但要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优化课堂教学,还要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为师生有效互动构建平台,实现师生互动。
二、教学探索和研究
1.合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
现代教育技术是集图像、声音、动画、色彩为一体的教学手段,它生动活泼,新颖多样。不仅能在体育教学中实现立体模拟,平面模拟,情境重现,呈现动态过程的优点,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克服了教师边示范,边讲解,学生被动模仿的传统体育教学模式,促进了教与学双方的交互作用。再加上初中学生身心发育的原因,兴趣容易发生转移,而合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可以多方位、多角度地刺激学生感官,保持学生兴趣的持久性。
2.巧妙把握现代教育技术教学与传统教学的授课比例
虽然现代教育技术具有重要的教学作用,但是由于体育科目教学本身在户外锻炼的特殊性,以及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需要依赖现代信息技术平台的局限性,决定了它只能是辅助体育教学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切忌刻意追求,喧宾夺主,而是应该按照教学内容的需要,合理安排和利用,避免出现用多媒体将知识“倾泻而出”,学生“囫囵吞枣”,课堂“零交流”的现象。
3.建立双向评价和管理机制,避免不良“互动”现象
首先,建立师生互评机制,促使师生共同发展。长期以来,以教师评价为主,忽略学生评价的单向评价方式,不仅不利于教师全面地了解学生,合理设计和及时调整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而且还会让学生失去一个认识自我,改变自我和互相学习的机会。为了改变这种状况,笔者利用现代教学技术,在网上创设了一个“我们都爱评”的互动交流平台。在这里,学生可以平等地参与进来,畅所欲言,可以实名,也可以匿名。发表并反思自己的学习体验、不足,通过自评,提升自己;大胆说出对老师的评价和要求,通过评师,提高教学效果。此外,笔者还可以制作“我的成长”电子表格以及走势图,记录学生每节课的成长与不足,以一个月或者半个学期为周期,让学生直观看到自己学习过程中的得失。其次,建立师生双向管理机制,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管理中。体育教学大都处在户外,教学的管理工作也显得格外重要。师生共同参与到教学的管理工作中,不仅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鼓励其积极参与,勇于挑战,还能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合作交流,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和能力,促进良好课堂教学和学习风气的形成。
三、结语
总之,课堂师生互动就是为了增强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最终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创造性地完成学习任务,因此,良好的师生互动是体育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关键部分。
作者:庄文明 单位: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邹区初级中学
一、发挥教师的言传身教作用,让教师成为学生的表率
作为新时代的体育教师,我们不仅要精通体育学科知识,具有扎实深厚的专业功底,健康的体魄,还要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与思想品质。这正是教书育人的集中体现。这需要教师从小处着手,大处着眼,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与道德水平,要向学生展现的是一个充满爱心、形象高大的教师形象。从大的方面来说,教师要具有爱心、真心地热爱学生、关心学生,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来疼爱,当作正在成长的小树苗用心呵护。
把爱的阳光洒向教室的每一个角落,洒向每一个学生的心田,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热爱、公平、公正、关心、理解与期待。这样不仅可以拉近师生关系,为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更能发挥教师的身教作用,在无形中促进学生道德水平的整体提高。从小的方面来说,教师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要文明用语、礼貌待人、衣着大方、穿着整洁等等。这些看着似乎是小事,但所起的作用却是巨大的。教师与学生的接触最多,只有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才能让学生受到无形的感染,而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只有坚持做到教师身为先,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要做到,才能发挥教师的身教作用,这比起单纯的说教更有影响力,更有效果。
二、结合具体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道德的陶冶
体育与德育二者是一对统一体,并不能割裂开来,独立实施,而是需要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渗透于无形,也就是将德育教育的实施有机地渗透于体育教学活动之中,实现二者的统一,这样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就需要体育教师要深入挖掘,结合具体的教学活动来实施德育教育。
1.利用健美操来发挥健心功效。健美操是一种融体操、音乐、舞蹈于一体的体育项目,可以增强人的体质、锻炼人体协调性,具有增进健康、塑造体形、陶冶情操的作用,除有健身价值外还有健心价值。它融入了音乐与舞蹈,对形体美与动作美有严格要求,需要保持收腹、抬头挺胸来完成动作的训练,更利于形成良好的站恣,感悟健美操之美。其次,它还激发人上进。健美操大多以集体方式展开训练,伴随着欢快的音乐,迈出优美的步伐,可以将消极情绪、烦恼抛出体外,激发学生奋发向上、更能增强人的自信心,使学生对学习与生活充满信心与激情。
2.利用竞技活动增强学生竞争意识。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斥着竞争的时代,竞争意识是现代人才所必备的素质。初中生有着很强的好胜心,因此在体育活动中,我们可以开展更多的竞赛项目,如跳绳比赛、个人项目比赛等等,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求胜心,逐步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
3.利用团体活动增强学生合作意识。现在的初中生大多为独生子女,独立意识强,合作意识低,这是普遍存在的问题,通过团体类活动,如足球比赛、拔河比赛、接力跑,可以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为了取得胜利,单靠个人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大家团结一致,心往一起聚,劲往一处使,让学生感受到团结的力量,这样才能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与他人和睦相处。
4.激发学生爱国情感。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在教学与活动中,我们可以为学生播放相关的视频画面,如历届奥运会上奥运健儿的身影,夺取金牌那激动人心的时刻等,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深入地了解体育文化,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训练的意识,而且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自尊心,激发学生爱国情感,这对于学生的情感是一次洗涤与提升。
三、总结
总之,我们要结合体育学科的特征,以初中生的具体情况为出发点,提高教师素养,从教学的各个环节入手,进行观念、手段的更新,将德育教育渗透于无形,这样才能促进学生道德水平的整体提高,取得体育与德育教育的双重功效。
作者:金学宝 单位:河北省迁安市建昌营镇建昌营初级中学
一、注意场地、器材安全使用及布置
(一)场地的设置,加强安全预防
场地是学生进行体育运动的主要场所,也是安全事故最主要的外部环境。在上课前,体育教师要仔细认真地做好运动场地的安全检查,如果发现安全隐患,要及时排除,待排除后再组织教学。比如,在进行篮球、足球、排球训练时要保证场地的平整,及时清除小石块,防止学生踩到后扭伤脚踝,或者摔倒后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再如,在跳远训练之前,教师要先翻松沙土,拣出沙坑中的石块、砖头等。
(二)对体育器材的检查与管理
器材是体育教学的基本设施,是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必不可少的工具,但是若不注意,体育器材也会危及学生的安全。比如,学校的单杠、双杠、篮球架等常年在室外放置,受雨淋日晒,时间长了就会生锈、腐烂,如果学校平时不注意保养和维护,体育器材很有可能在学生进行体育训练时发生断裂,进而导致学生受伤。因此,我们体育教师一定要在上课前对体育器材进行检查,排除安全隐患。再如,有些体育器材是需要搬运的,如标枪、铅球、铁饼、跳高杆等,若学生在搬运中不注意,导致器材不慎跌落,很有可能砸到他们。另外,如果这些器材随便摆放在操场上,且无人看管,学生可能会随意玩耍,很容易引起一些安全事故。所以,体育教师要教导学生,在搬运器材的过程中不能打闹嬉戏,而且一些具有危险性的器材也不能随意摆放在操场上,更不能随意玩耍,使用完毕后要及时送还保管室。
二、教师要掌握常用的急救方法,正确对待已经发生的安全事故
虽然防患于未然是体育安全教学所追求的目标,但是我们教师不应该只把精力放在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上,因为在实际的体育课堂中,或大或小的安全事故难免会出现,这就要求体育教师要掌握常用的急救方法,在最短的时间内对学生的伤病进行救治,防止伤情的进一步恶化,给学生的身体健康带来严重的影响。因此,作为初中体育教师,应当掌握学生出现扭伤、脱臼、抽筋、骨折等状况的一些急救方法。倘若学生发生的安全事故已经超出了自己的施救能力范围,教师应当沉稳冷静,尽快通知学校,联系医院,采取有效合理的处理措施,切忌手忙脚乱。另外,教师还要积极与家长联系、沟通,以正确的态度来参与事故的善后处理,最大限度地消除安全事故带来的负面影响。
三、总结
总而言是,对于初中体育教学中出现的安全隐患、安全事故,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当从客观的角度分析和看待,并且要以积极的方式进行反思,探索预防和杜绝安全事故发生的有效策略。相信只要广大师生树立了安全意识,时刻保持谨慎的态度,我们的体育教学就能够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学生就能够在安全的环境中顺利、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进而获得强健的体魄。
作者:吴仁金·道尔吉 单位:青海省格尔木市第十二中学
1初中体育教育质量的现状
正在上初中的学生们都认为自己仍然年轻,上体育课既累人又不好玩,对自己还没太大影响,还不如多花一点儿时间来学习,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这是在学生中普遍存在的现象。而家长则认为,孩子进入重点中学,需要的只是努力学习,上不上体育这样的和学习无关的课并不关心,因此忽视了孩子身体的健康情况。家长的观念不仅影响了孩子的身体健康,也会对学校的体育教学计划带来阻力。一些地区的教育部门也没有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认为体育课是可有可无的课程,也不重视体育教育工作者的工作,也就难以调动体育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体育教育工作者丧失了对工作的积极性,也就不会好好教学,如此恶性循环,体育教学会越来越不受重视。教育部门的做法也会严重到学生、家长们的观念。
2初中体育教学提升对策
针对初中体育质量的现状,我们应该采取正确的对策,改变初中体育教学的问题,完善体育教学的问题,完善体育教学中的弊端,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2.1完善学校体育教学制度
完善学校体育教学制度,就是要规范学校体育课程,加强对体育工作者的管理。体育课上应该有正规的上课制度,如,课前跑步、伸展活动等。对本校学生身体状况进行分析,针对学生身体状况的缺陷,制定正确的计划,促进学生素质心理等全面发展。在初中体育课上,重点应该是让学生们意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提升学生们的运动兴趣,让同学们树立安全健康运动的观念。学校也应该注重体育基础设施的完善,引进一些有趣的体育设施,不让学生产生抵触情绪,更好地增强学生们的体质。完善对体育教师的评价。一般学校对体育工作者的评价标准主要是看体育教师的考勤,再有就是看中考体育成绩。由于评价标准的过于宽泛性,过于功利性,会给教师工作者带来一个误区,认为只要平常课不少,且中考体育考试成绩理想就可以。这种错误认识会导致体育老师只重视结果,而忽略了锻炼的过程,只是为了成绩,而忽视了对学生正常健康发展的问题。学校应该建立一个正确的健康考核指标,正确检测学生们的体质状况,将学生一学期的身体健康水平作为对体育教师的考核。
2.2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
通过媒体的传播,宣传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念,使每个中学生认识到运动锻炼的重要性,了解体育课的重要性。通过体育锻炼,可以使人们的各个组织器官达到协调,增强体质,从而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培养社会的合格人才。要采用一些轻松自由的运动方式,从各个方式面,各个角度宣传体育的好处,使学生保持新鲜感的同时,接受新的思维方式。加强学校领导,对体育教学的思想认识,不能只重视文化课的学习而忽视对体育教育的投入,要全面贯彻教育发展战略,提高对体育的认识,同时也要注重加大监督工作,当教师有忽视体育现象时,要及时指正并改变策略,把体育教育列入学校全面工作的评估中的一项内容,让学校重视起来。
3结语
现代教学思想理念的发展,学生要注重各方面素质的提高,这就要求学校体育要为学生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础,教育工作者要从实际出发,针对不同学生不同的身体质量状况,从实际出发,制定正确的体育计划,使学生通过体育教学和其他运动,使自己的身心能够全面发展起来,保持良好的心态,形成锻炼的习惯,为以后自己的学习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而实现真正体育教育的目的,促进整个国民身体健康水平的提高。
作者:卢远贵 单位:贵州省贵阳市第十八中学
一、适当转换教师角色创造和谐的师生氛围
一名合格的初中体育教师必须要建立好自身的形象,更进一步为教学活动的展开夯实基础。首先,体育教师必须身体力行,做好榜样工作。在课堂上为了激发学生更好地完成老师交代的任务,在此之前教师就要做好表率工作。体育课大多教学课程是在室外完成的,遇到严寒酷暑,教师必须更加坚定的为学生做好榜样,积极进行训练演示。在传授新的动作之前,体育教师都应该事先做好练习训练达到一定的标准之后再教给学生,学生也会受到老师的影响积极学习。其次,大力开展师生交流工作。初中的学生正在青春敏感时期,此时的教师需要多加注意学生的身心健康,积极与学生进行交流活动。对学生的体育知识学习做到一个全民啊了解,知晓学生对体育的学习建议。在此基础上可以更加直接的掌握教学信息。师生之间达成共识,也会促进师生之间的关系发展,同时教学的效率也会有所提升。最后,体育教师应该给予学生更多的关心和帮助。教师在学校中与学生接触,应该及时发现学生的情绪变化,在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时要及时给予建议和帮助,协助学生一起走过思想方面的障碍。长此以往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也就自然而然拉近了。
二、充分利用多媒体强化学生的视觉感官
时代在发展的同时,多媒体的教学方式已经逐步深入到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在初中课堂中多媒体的运用已经屡见不鲜了。在多媒体的辅助之下,学生可以更大范围的学习到体育知识,室外的知识学习情绪也会得到舒缓,学生的难点解决能力也会有所加强。通过多媒体的协助,课堂的教学内容层面也会扩大。传统的体育知识教学过程中,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会觉得枯燥无味,学生的学习热情得不到激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运用多媒体这一教学手段,将原本呆板的体育知识在多媒体的转换之下变得生动,除了讲解书本中的体育知识,教师还可以进一步拓展为学生介绍某些体育运动产生的原因以及其发展的过程,学生也可以进一个层面对其了解。
除此之外介绍学生感兴趣的体育明星也是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方法之一,学生会觉得这种教学模式比传统的学习要更加有趣,学生的学习热情也得到了进一步升华,课堂的教学效率也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不仅如此,多媒体的高效利用也会使得学生的身心得到舒展。由于室外教学的本质原因,许多项目的训练需要耗费大浪的体力,训练的环节也比较单一,运动之后学生都会觉得乏味。在此情况之下,体育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播放一些节奏轻快的音乐,让学生的身心得到一个缓和,学生在听音乐的基础上身体和心理都受到了环节,也不会影响下一节课的进行。体育教学在某些时候也会遇到瓶颈,一些难度相对较大的动作或者某些快速的动作学生无法牢牢掌握的,体育老师可以播放影像视频,通过慢镜头播放或者动作分解进一步为学生讲解。学生可以从视觉、听觉方面进行学习,之后自我领悟。区别于以往的体育教学,此种的教学模式也会促使教师以及学生知晓课堂的重点,提升教学效率。
三、创新合理的教学方式进一步提升教学水平
初中的体育教学最突出的一个问题就是师生之间的交流不多,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欠缺。为了改变这种教学现状,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改变原有的体育教学方式,更高一层地推进教学效率的提升。体育老师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之后分别进行演示。在体育课堂中,如果学生过多,体育老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从每个小组中选择一名学习效果较好的学生对其他人进行指导,对其他学生的不规范动作进行及时改正。除此之外,体育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指出其他学生的不足,相互点评,共同进步。普通的体育项目训练对于学生来说可能有时候会比较枯燥,例如篮球运球、排球垫球、乒乓球弹球等动作,遇到这些训练学生的积极性都不会太高。此时体育老师可以将这些训练转换成一种游戏,如将篮球的运球动作与100米跑步结合,学生的斗志被激发。一轮游戏之后学生的乏味感会渐渐消失,训练的目的也达到了。
四、全面开展课外活动进一步扩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层面
组织某些体育活动是为了对初中的体育教学进行适当延伸,有利于学生的体育综合能力提升。开展兴趣活动主要结合三个要素:第一个要素就是本地的传统体育教学。因地制宜,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开展一些切实可行的兴趣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例如如果本地区是篮球运动比较发达的区域,同时学生中对篮球有兴趣的人数占大多数,此时老师可以适当的展开一些体育篮球竞技,除了普通的篮球球技对决还可以开展篮球知识竞赛。第二个要素就是学生的内在需求。在体育学习中,许多学生对于一些项目表现出强烈的兴趣,但是受制于课堂教学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无法在课堂教学中予以满足。此时此刻,课外活动的展开就显示了其根本作用,弥补了课堂中无法完成的缺憾。男生与女生的兴趣爱好有差别,可能男生更加感兴趣的是篮球,而女生更加喜欢的是排球。
依照不同的需求,体育教师可以开展篮球兴趣小组和排球兴趣小组。专门对有兴趣的学生进行指导,学生在课外兴趣活动中得到了自我的满足,除此之外身体的锻炼目的也达到了,一举多得。最后一个因素就是学生的整体生理以及心理要求。社会在发展的进程中治安问题也不容小视,在体育课程中,体育教师可以适当地传授学生一些自我防卫技能。在学生中开展了自我保护兴趣训练活动,教会学生如何应对不法伤害,如何在关键时候进行自我保护等方面内容,对学生进行了防身术、自我急救术、卫生保健常识等方面内容的指导,较好地提高了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为了全面提升我国的初中体育教学质量,其教学理念就要从根本上进行创新。无论是体育教师还是学生都需要对体育知识学习起到足够重视,在此基础上我国的初中体育教育事业才会有质的飞跃。
作者:黄勇群 单位:福建省三明市清流县实验中学
一、差异性教学在初中体育课程下的重要意义
学生在体育课程方面表现的差异性,主要体现在身体适应程度、心理需要等层面上的,特别是学生在某项专业领域表现的天赋,都需要细心的栽培。这类课程的教学,要特别注意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需要具体了解不同个体的实际差异性,并表示一定的尊重态度进行思考和研究,使得个性各异的学生能够在适合自己的领域内得到更好的发展与进步,以满足社会不同的身体及心理素质的需要,促进社会整体力量的稳固。
学生有效地促进、突破关于综合知识和素质方面的考量工作,这是差异性教学的基本诉求,对于体育专业领域的适应性和能力展现来看,还具有一定的挑战距离。因为不同学生表现的身体和心理素质有着不同的优势和劣势地位,在认知基础和学习兴趣方面都有着严格的差异,教师则必须对这些差异性产生一定的敏感度,善于探寻这种差异的具体意义及应对策略,对劣势现象较为严重的学生要更加细心的指导和监督,把自己成功的经验传授给信心缺乏的、处在劣势的学生们,令其善于发现自己的优势,并试图发挥自己的潜力。
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要注重发挥扬优补差的教育理念,结合最新的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使得每个学生在适应教学进度的前提下,有效促进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自觉督促自己在优势方面的效率提升,以及劣势方面的加紧修补,促进初中体育教学品质的全面提升,保证以终身体育教学为目标的理念能够得到彻底有效的贯彻和落实。
二、差异性教学模式在初中体育课程的运用
首先,加强对不同学生的观察,包括具体的身体状况、心理特征、知识掌握程度和兴趣爱好等,针对性地制定符合不同学生需要的教学方案和内容。教师要学会适应不断变化的学生的要求,以及教学模式的改进,经常根据实际制定比较合理的应对教学模式,通过具体分析学生的动作掌握程度和对体育相关事宜的了解,适当地调节学生在体育方面的表现能力和水准,促进中学生以体育为基础的身心教育的良性发展,保证初中体育教学目标的有效实现。
其次,教师要适当运用合理的、较新的教学方法,具体针对现代初中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实现多种教学模式的创新与综合,尽可能详细的给学生做一些示范和讲解,使学生在充分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结合教师经验的传授,巧妙的实现教学内容的掌握与超常发挥,提高学生在体育方面知识等水平的质的提升。
最后,在教学组织的改良上,可以适当进行分散的小组训练,以有效补充每个学生在体育方面的知识掌握程度,在适应差异教学内涵的基础上,掌握差异教学的理念,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加强修正和建立自己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三、总结
在初中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中,要时刻注意不同学生的心理、生理素质的发展方向和程度,具体结合现实因素对学生进行专门的体育内容的教学,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适应差异性教学模式的节奏的同时,找到自己真正的性格和情感处理模式,为将来健康的人生和心理发展奠定基础。
作者:张麒麟 单位:四川省成都市新津县安西镇初级中学
【摘要】
随着新课程标准在我国教学过程中得以实施与开展,在初中体育科目的教学过程中,其教学的方式也随之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变。体育科目在初中阶段的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不仅能够提升学生们的身体素质,同时还能够帮助学生舒缓学习的压力,提升学习的效果。因此,创新初中体育教学方式,以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来开展教学,能够有效地提升体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
初中体育;教学创新;教学质量
近年来,新课程教育教学改革在我国得到了不断的深入与发展,同时文化课的学习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初中学生的学习压力,同时也逐渐的忽视了身体素质方面的锻炼。在初中体育的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仍旧采用的是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没有依照学生的实际需求来制定相关的教学内容,进而造成很多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精神恍惚等现象。对此,需要教师从初中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方面入手,通过创新多样化的教学模式,进而来有效的提升体育教学的质量及效果。
一、创设良好课堂氛围,增加师生互动
在初中体育课的教学构成中,教师需要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教学及学习的氛围,进而才能够促使学生们更好更快的融入到相关的体育教学活动中。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摒弃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通过增加与学生们之间的交流、互动,促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引导学生自主、自觉的进行学习。同时,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还需要学会与学生交朋友,从而能够更好的与学生进行交流与沟通,促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中畅所欲言。例如,在进行篮球基本动作的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采用让有一定篮球基础的学生和自己进行共同的示范来对其他学生展开教学,不仅能够活跃整个课堂教学的气氛,同时还能够增进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感情,使初中生更好的学习与接纳篮球基本知识与动作。此外,初中体育教师还需要对学生们的心理、生理变化等进行一定的关注,进而才能够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相关的教学活动,发现学生们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的查漏补缺,进而来提升整个初中体育课的教学质量。
二、创新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大多数初中学校的体育课程教学内容都比较简单、枯燥,对初中生们的吸引力较小,因而造成了学生们对体育科目的学习兴趣较低,体育课的教学质量始终得不到有效提升。因此,体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并制定个性化的教学形式,通过不断的创新体育教学的内容及形式来调动初中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以此来促使初中生们参与到体育教学中。例如:体育教师可以根据班级中男女生人数来设计针对性教学,同时还可以借助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设备来创新教学的内容。若班级中的女生人数较多,则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融入一些健美操、瑜伽之类的项目。若班级中的男生人数较多,则可以加入篮球、足球等相关项目。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通过应用多媒体技术及设备来向学生们讲解相关体育运动的知识、历史等等,进而提升初中生对体育课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们的体育运动基本知识,以此来提升初中体育的教育教学质量。
三、应用体育游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初中学生仍旧具有着爱玩的特点,同时在学习过程中还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因此,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同时适当的开展相关的体育游戏活动来丰富教学内容,进而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式的学习,提升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及积极性,充分的发挥初中生们的主观能动性。例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并向学生们讲解相关的比赛内容、规则、奖惩制度等等。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一些风趣幽默的语言来增加学生们的参与积极性。教师在青蛙跳远的比赛活动中,让学生们进行30米的接力赛。通过比较每个小组完成比赛的时间长短来分出生幅,并由胜利的一方制定出惩罚的措施及形式。同时,教师还可以在篮球的传球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应用引导、点拨等多种方式来开展教学,从而激发学生们的创造性潜能,促使初中生们自主、自觉的进行学习与发展。同时,还能够促使学生们在游戏的过程中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思考,进而增加学生们的好奇心,引导学生们从不同的方面进行自主的分析与探究。进而能够有效的提升初中体育教学的效果,增加学生们的体育综合素质与能力。
四、结语
在现在初中体育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对教学的模式及方法进行创新,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们的好奇心,进而培养初中生们的创造性思维与能力。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游戏,对教学的模式进行优化,能够有效的提升初中生们对体育科目的学习兴趣,增加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进而有效的提升初中体育科目的教学质量及效果,促使初中生们更好的学习与发展。
作者:赵建国 单位:福建省德化第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