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新闻记者论文

新闻记者论文

发布时间:2022-03-28 05:46:54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1篇的新闻记者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新闻记者论文

新闻记者论文:新闻记者职业素养论文

一、电视新闻记者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欠缺

如今,新闻记者在对一些突发事件进行处理的过程中,已渐渐形成一定的责任意识,然而有些突发事件会比较难以处理,电视新闻记者在报道方式和应急处理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

1.电视新闻记者会通过一些不合规的手段来促使曝光率大大增加,进而导致发生一些悲剧事件

如今电视新闻媒体所面临的市场竞争愈发激烈。面对尤为严峻的压力,出于谋求自身利益的考虑,会选择突发事件中的“伤疤”作为取得新闻市场的突破口,这样就有可能会很大程度上伤害突发事件的利益主体或相关者。

2.电视新闻记者的问责意识欠缺

如今社会公众对新闻报道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电视新闻记者针对突发事件所进行的分析报道应该力求全面、理智和多角度,如果只是进行简单的陈述,不将正反面信息协调好,就难以提升报道水平。在具体新闻报道实践中,对于公开性的报道,一些新闻媒体却是有选择性的进行。不能全面地分析突发事件,也不能很好地追究责任,这等于是在藐视公众的知情权。

3.电视新闻记者有时会谎报新闻,这主要是出于畏惧心理

针对一些灾难性突发事件,部分记者就不愿或者不敢前往前线,这样无法采集到信息,同时又想牟取私利。所以常常就会选择谎报新闻,这必然会对电视台的公众形象产生不利的影响,同时也会把不好的影响带给社会。

二、新闻记者在突发事件中应具备的职业素养

1.新闻敏感性高,反应快速

由于突发事件是很难预料的。所以新闻记者往往都缺乏好的准备,一旦突发性事件发生了,就需要即可赶去现场,采访工作也要立马进行,存在的不确定性也会很多,而且还会有很多不可预料的问题出现。所以,对电视新闻记者就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其要具备较好的新闻敏感性和反应能力。首先,新闻记者一定要具有好的新闻敏感性。一旦有突发事件发生,记者就应该对价值判断具有较好的直观判断能力。对这一事件,针对其具备的新闻价值进行正确的判断。对其中的有效信息要进行及时且敏锐的捕捉。新闻记者开展工作,主要是看综合判断能力,其具备的敏锐的洞察力等素质都会对之后的新闻报道的效率和质量产生决定性作用。所以,新闻记者要具有的职业素养,就是要快速有效地捕捉和发现突发事件中的新闻价值。其次,是针对无法预料的突发事件,要求记者具有良好、快速的反应能力,以便能够在最短时间内找出有效的采访策略。在发生突发事件的过程中,新闻记者需要将其中最有价值的材料筛选出来,捕捉有效信息,以便在报道时采用最确切的语言,使观众取得身临其境之感。

2.具有良好的采编能力

不同于日常新闻,由于突发事件很难预料,所以当突发事件发生后记者往往猝不及访,难以从容应对,这就要求记者练就自身超强的应变及采编能力,以备不时之需。具体说来,既要确保进行客观的新闻报道,又要将正确的舆论导向树立起来。当前的社会背景下,人们愈发关注一些突发事件,报道的及时性往往能为电视新闻节目争取较高的收视率。如今的各类报道都是争分夺秒的进行,易导致各种主观臆断。若是记者一不小心夸大了突发事件的破坏力,则民众就会很容易产生恐慌心理。一时产生诸多的流言,进而大大增加了社会的不和谐因素;相反的情况,如果破坏性缩小了,就会促使社会和国家丧失应有的警惕性,没有做好事前准备,最后必然会增加损失。所以,新闻记者在报道突发事件的过程中,需要对事件的本质内容进行整体上的审视,着眼于大局,从而理性客观地报道突发事件。

3.注重人文关怀

社会责任和人性道德是所有职业都应当遵循的,所以,新闻记者在突发事件的报道中要兼顾职业和社会责任。针对突发事件,新闻记者要保证报道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同时也要重视人文关怀。当今社会更加广泛地关注突发事件,突发事件的危害和破坏力都是非常大的,对于正常的社会生活而言,往往都会引起一定的损失和不便。严重的情况下,会导致在人员和财产上出现较大的损失。就新闻记者的职业要求来看,不但要亲自去现场进行采访报道工作,从而将第一手信息传达给社会大众,而且还要将人文情怀融入报道中。记者在报道突发事件时应当尽量为救援工作创造有利的条件,减少一些不必要的采访,以免再次伤害那些刚遇到不幸的采访对象。电视新闻记者应当具备一定的职业素养,及时、客观地报道突发事件,并将人文情怀和服务意识融入其中,做到以人为本,尊重生命。例如,汶川地震发生之后,很多记者都选择先将采访工作放下,积极投入到救援工作中来,然后再对受灾群众进行采访,从而实现了与民众价值观相统一。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通过报道突发性事件往往最能将新闻媒体的公信力体现出来,与此同时对新闻记者提出的要求也就更多。新闻工作者尤其是作为一名电视新闻记者,一定要对此类事件进行很好地报道,将良好的职业素养充分体现出来,力求做到报道的客观性与真实性,从而为社会树立起正确的舆论导向,如此才能将社会媒体工作者的责任真正担当起来。

作者:张绍勤 李荣芹 单位:临沧市传媒集团事业一部 临沧市云县文体广电旅游局

新闻记者论文:新闻记者的职业素养要求

一、新闻记者职业素养的重要性

1.专业知识与技能能够提高记者工作效率。新闻记者在传媒行业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作为一名新闻记者,其职业素养中的各种专业技能是否熟练,能否快速地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对于一名记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新闻记者必须熟练掌握记者本职所要求的专业技能,同时因为记者每天所要面临的各种突发事件不同,对记者的应变能力以及各种其他方面的技能也有要求,而熟练掌握更多方面的知识,能够使记者的工作效率有很大的提高。扎实的专业基础以及丰富的阅历和工作经验,作为新闻记者职业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保证一名新闻记者高效率工作的秘密武器。

2.良好的思想作风是精神动力的源泉。作为一名新闻记者,在工作过程中一定会遇到各种困难,来自人、社会甚至是制度上面的阻力和压力,很多刚刚迈入记者行业的人就因为不能客服这些阻力而脱离了传媒行业。殊不知这些阻力和压力正是对于一名记者的真正考验。而只有拥有良好的思想作风以及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顽强的意志以及过硬的心理素质,才能够保证记者工作能够持续下去,勇敢地面对困难、克服困难、排除艰险,即使牺牲个人的一切,也都要将工作落到实处,这才是一名真正的记者。可见在新闻记者的职业素养中,良好的思想作风以及对记者行业的热爱,是一名新闻记者精神动力的源泉。

二、社会发展对于新闻记者职业素养的要求

1.以新闻人的敏锐与智慧去发现。如今,互联网的发展非常迅速,人们把很多的时间都放在网络上,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有趣事情,大多数人都喜欢将其到网络上与人共享,这种现象意味着人们拥有了更多的发言权,同时也拥有了自己的网络空间,对于新鲜的故事与重大事件,大众抱着新奇与出名的心理会率先通过互联网进行。面对这种形势,作为一名媒体人,特别是工作在媒体前沿的新闻记者,将会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因为他们以发现新事物、报道新事物为本职,而互联网的出现大大挤压了他们的工作空间,新事物发生之后,基本上等不到记者前来,互联网上就已经了与事件相关的一切。面临这种严峻的态势,社会的发展要求新闻记者需要以新闻人的敏锐眼光、智慧去发现,去捕捉事件的关键点,对于已经见光的大事件,记者也不是完全没有工作空间,普通大众的事件,对于新闻记者来说基本上是一块璞玉。新闻记者要以新闻人的敏锐眼光来发现事件的始末、隐藏的信息、背后的原因以及对社会各方面的影响等等,这才是现代社会对新闻记者的真正要求,普通大众不具备对事件深度挖掘的能力,而这正是新闻记者拥有的优势。发现是一种艺术,但这必须要靠新闻人的敏锐眼光和智慧,才能够对事件抽丝剥茧,还原事情的来龙去脉。

2.以专业视角去描述与评论。新闻记者在工作过程中,需要用新闻人的专业词汇进行报道与评述,绝不添油加醋,横生枝节,扭曲事实,误导群众,这是对一名记者报道事件的专业性要求。对于已经发生并且见光的大事件,记者的介入,会让事件的真正情况逐渐浮现,因为记者的报道准确、详实,对于不了解的各种细节绝不妄加猜度,具有非常高的可信度。新闻人的眼光非常深刻,同一件事件在大众眼中与在新闻记者眼中是不同的,而新闻记者往往能够依靠阅历和经验直接看透事件本质,注意到表面后面的真相。如何对真相或者事件后面的一切进行描述或者评论,是现在社会对于新闻记者的另一项苛刻要求。在发现之后,如何用专业的视角去描述,如何对事件的始末进行分析总结,是目前所有新闻记者都要努力做到的。

3.用新闻的魅力影响大众与社会。作为一名新闻记者,要对事件的报道负责任,需知一件大事报道之后,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现在社会中的很多行业,都是以新闻为风向标,特别是经济中的股市,新闻所报道的任何一件大事,都能够引起很多行业的反映,这样就间接地影响到了股市的起落,而股市作为经济的风向标,对于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三、总结

新闻,只有以准确、真实、可靠的信息才能够赢得大众的信任,所以一名新闻记者,在事情的报道过程中,如何能够以新闻的魅力以及影响力,去推动经济的发展,甚至文化的进步。新闻是可信的,而新闻记者对于社会中已经产生的大事件,不仅有报道的权利,同时更有鉴别和澄清虚假消息的权利。新闻记者是一项神圣的职业,要积极利用新闻报道来引导社会价值观,提高公众的道德意识,这就要求新闻记者要有更加坚定的信仰,高尚的职业道德以及过硬的职业素质。

作者:赵东清 单位:辽宁省凌海市广播电视局

新闻记者论文:新闻记者思维方式和新闻制作方向

摘要:受互联网的影响,新闻种类层出不穷,新闻质量也在经受考验。对于新闻制作来讲,新闻记者本身的思维方式决定其作品的质量。如果记者的思维方式出现偏差,新闻的质量也无法得到保证。本文主要研究记者思维方式对新闻制作方向的影响,并提出优化记者思维方式,纠正新闻制作方向的建议,从而达到提升新闻的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新闻记者;思维方式;新闻制作

人类的精神活动存在差异,思维方式也多种多样。思维是人类判定自身行为的主要依据。记者所具有的思维方式关系到其对新闻的采写方向,以及其在报道新闻过程中的主要偏向。为保证新闻采访客观公正,新闻记者需要明确自己的思维方式,不能让自己的思维对新闻作品产生影响。当代新闻记者在思维方式上存在一定的偏向性,导致其所报道的新闻影响到事件本身的客观公正,偏离了新闻报道实事求是的原则,对社会环境造成了影响。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新闻事业也不断做出整改,要求新闻记者具有良好的采写能力,并纠正自身的思维偏向,提升新闻质量。

1当今记者的思维方式对新闻制作方向的影响

1.1先入为主造成新闻事件偏移

当今记者思维方式中最明显的问题就是先入为主,其所具有的该种思维表现形式导致其在发现新闻事件以后,以自己的思维来理解事件和观察事件,并对新闻事件做出解释。而在该种思维方式的引导下,进行新闻事件的采访和报道,就会加入到自己对事件的认知,进而无法对事件进行平白、客观的直叙。新闻事件中蕴含着很多复杂多变的信息,需要记者采写时进行正确分辨和处理。但由于很多事件已经超出了记者本身的认知范围,其虽然也会在采写时了解事件的发展走向,并明确事件当中包含的信息,却无法有效掌握信息并对新闻事件进行修复和完善。有时甚至会在具有一定偏向性的思维引导下,在解释新闻事件时将自己错误的思维灌输给他人,对新闻事件的处理造成负面影响[1]。

1.2信念固执引导错误信息

很多人在认定一件事情以后,就很难对自己的思维进行纠正。新闻记者本身所具有的信念固执导致其即使对事件进行了错误认知,也无法纠正自己的思维,并且无法否认自己的认知。心理学家指出,人类喜欢在众多的信息当中找出能够支持自己认知的信息,该种信息存在一定的偏向性,尽管该认知具有一定的无意识性,但依然属于思维方式上的错误偏向。心理学家认为,人们的认知会对其在信息的选取造成影响。新闻记者的信念固执也体现出这一点,其在选取新闻事件信息的过程中,受自己信念固执的影响,选择支持自己信念的信息,造成部分真实信息的流失,也导致新闻事件的走向发生变化。而社会人士在阅读该新闻信息以后,其在生活态度或行为方式上也会出现偏移。可以说,新闻记者在工作的时候,潜意识里已经认定事件的起因,也认定了事件的是非对错,其在进行新闻制作时,自然也会希望做出该方面的报道,并以该种报道来获得更多人认可。

1.3归隐错误体现错误思维倾向

人类在对事件进行总结时通常会根据自己的思维方式来解释他人的行为,而该种做法被称为归因。但个人在归因的时候通常会出现归因错误的情况,因为不了解某件事情的真相,或者是在思维方式中产生错误的理解,就会对某个人的行为特质无限放大并且忽略事件环境的作用,仅仅归结为个人行为或态度。新闻记者在进行新闻制作时也会出现思维方式上的归因错误情况,记者本身更加强调情景因素,忽略了环境作用,在采访时将事件归结为一点,解释错误的事件起因,偏离了客观事实[2]。也有部分记者更注重自身的客观视角,反而脱离了事件的主体和环境。例如,记者进行先进人物报道时,通常先从主观角度对目标进行表述,却忽视了对环境的描述,过分注重主观能动性,导致传播错误信息。

1.4新闻信息出现同质性

很多受众都比较关心身边所发生的新闻趣事,对趣事的关注程度也要超出其他新闻事件。在报道新闻趣事时,受众显得更加主动,为此,部分记者产生思维方式偏移,认为仅仅报道统计数据比较枯燥乏味,无法引起受众,也无法与受众的日常生活产生必然联系。因此,记者往往将新闻制作方向趋向于对生活趣事的报道,在选取新闻信息时也比较愿意选取生活案例。新闻记者的该种心理使其在报道新闻事件时,更重视事件的发展方式,而忽略了事件发展的结果,也没有做出具体的结果交代,该种情况对受众的认知造成了不良影响。除上述几种影响外,心理学家在研究新闻记者的思维方式的过程中还发现,智力自负会对其所制作的新闻事件造成影响。很多人在一件事情发生以后,认为自己在很早以前就已经预料到了事件的发生。所以,在了解一件事以后,通常的反应就是:“其实我早就知道了”。而该种心理就是智力自负的表现。新闻记者也存在该种倾向,其对事件的现状及未来的走向进行评价和随意预测,并且将该种评价体现在新闻报道中,对社会舆论进行引导,带来了一些弊端[3]。在社会事件发生以后,新闻记者往往会对事件进行跟踪报道,而在报道时,记者本身对事件作出的预期结果可能会出现,该种事件的出现让记者的思维产生偏差,认为自己能够预见事件的发展走势,并且在内心认可了自己对事件的预见。其将该种预测体现在新闻当中,不断对事件进行深层次分析,往往会误导社会舆论走向。

2优化记者思维方式与新闻制作方向的措施

新闻记者本身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责任,其在了解社会事件的同时,向人们传递社会消息,制作新闻能够影响到周边的环境以及受众的行为思想。为避免新闻记者的思维方式对新闻制作产生负面影响,记者需要纠正自身的思想方式,转变新闻制作的方法,提升新闻制作质量。首先,新闻记者需要加强对新闻事件的重视,加强责任意识。在实际工作中,新闻记者需要对自己的思维方式进行纠正,确保认知方向不会出现偏差,在对新闻事件认知时要以自己所收集的资料为依据,避免出现新闻报道不全面的情况。其次,新闻记者需要对自己的新闻制作进行针对性检验,从事件认知开始了解自己是否存在先入为主或信念固执的行为。在检验出报道中的问题以后,要对报道进行修整,从而让新闻报道更加客观。最后,新闻记者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控制自己的消极情绪,并且对自己的消极认知进行纠正,履行身为记者的使命,避免在新闻报道中的预测,也规避沾沾自喜的心理,克服不良思维,朝着积极的方向进行新闻制作。

3结语

总而言之,作为一名优秀的新闻记者,不仅需要具有良好的文字功底、信息收集能力,还需要具备正确的思维方式和客观公正的工作态度,尽量减少思维偏差,不让自己的认知影响新闻制作的方向,从而提升新闻制作质量。

作者:齐学洋 单位:天津市武清区新闻中心

新闻记者论文:现代新闻记者在新闻传播的价值

摘要:新闻记者作为现代新闻传播过程中重要的信息采集者、者和传播者,对新闻价值和功能的实现有着直接的影响。面对新媒体、传统媒体融合的现代新闻格局,传统电视和报纸新闻记者的工作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如何通过有效的新闻内容吸引受众,实现新闻对社会发展的客观反映和促进作用是现代新闻记者的核心工作之一。而新闻记者工作的开展和价值的实现需要以对自身在新闻传播中的价值定位为前提,逐步确定自身的发展方向和工作开展方式,实现新闻记者的社会价值。本文以现代新闻记者在新闻传播中的价值为切入点,对新闻记者的时代使命及其发挥的作用进行探讨性研究。

关键词:现代新闻;记者;新闻传播;价值

一、前言

全媒体和自媒体的发展为传统的电视和报纸新闻工作带来了重要的机遇与挑战,在媒体不断融合的环境下,新闻记者的工作变得更加重要,同时也强化了新闻记者相关素养的重要性。从整体上说,新闻记者价值的发挥要从其在新闻传播链条中扮演的角色和发挥的作用来考虑,从而实现新闻记者的时代使命。

二、现代新闻记者在新闻传播中的价值定位

现代新闻记者在新闻报道和传播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其言行对社会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因此,新闻记者要对自身的新闻传播价值有一个准确的定位,明确自身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使命。

(一)提供可靠的信息

社会的发展突出了信息在相关决策中的价值,一项好的方案制作、审核、通过和实现离不开大量客观信息的支撑。虽然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丰富了信息获取的途径,提高了信息获取的效率,但是互联网入口的低门槛也导致一些从自媒体等途径获得的信息在可信度、客观性和全面性方面存在诸多不确定,阻碍了社会的发展。而新闻记者能够通过实地的调查和研究还原事实真相,结合国家客观的法律法规和相关科学对内容进行客观、全面的报道与剖析,为相关决策提供大量真实的信息支撑,降低决策的风险。

(二)引导社会舆论的正确方向

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强化了社会舆论对社会和国家治理的影响。记者作为直接报道新闻的人,其报道采取的立场、方法和语言对新闻受众有着直接的影响。比如,对于同一新闻内容,新闻记者用客观的态度和虚假的态度加以报道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可能是截然相反的。因此,新闻记者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宣传者,其对新闻真实性的把握和实现是社会良性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对社会大众舆论的影响也是直接的。

三、现代新闻记者在新闻传播价值发挥过程中面临的挑战

就当前媒体多元化的背景下,新闻记者工作的良性发展是实现新闻引导社会主流思想发展价值功能的关键。而在社会改革不断深入和新闻主题多元化的环境下,现代新闻记者的价值发挥遇到了诸多的挑战,客观地分析这些挑战是实现新闻记者上述价值的关键。

(一)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

随着国际文化交流的频繁,西方的一些主流思想逐渐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对其原有的世界观、价值观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加之人们思想和文化的多元化发展,新闻记者要实现引导社会主流思想和价值观的使命面临着诸多的困难与挑战。同时,互联网的开放性使得舆论更加多样化和复杂化,一些不明情况的网民会因为一些人的误导,而产生错误的社会价值观,从而增加了社会发展的不稳定性。

(二)信息处理周期和难度增大

互联网的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充斥着大量的虚假信息,从而加大了新闻工作者信息采取的难度。新闻工作者除了常规的新闻处理之外,还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对信息进行去伪存真,加之信息的多元化,导致新闻的客观展示变得更加困难,一些实效性较强的新闻内容往往会因为时间的原因逐步失去意义,新闻制作和报道的周期也逐渐变长。

(三)媒体多元化的冲击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全媒体、自媒体等新兴媒体形式得到了快速的推广与应用,并且新媒体在互动性等方面与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相比有明显的优势。诸如腾讯新闻、优酷新闻等网络新闻在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所占的比例逐渐超越传统媒体,增加了新闻记者的工作压力,使得有的新闻记者为了完成一定的目标,在信息处理方面急于求成,降低了新闻质量。

四、优化现代新闻记者新闻传播价值实现的路径

新闻记者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也是深远的。在当前复杂的社会环境下,广大新闻记者要牢记社会主义价值观,通过提升自身的素养来优化新闻记者工作。具体来说,新闻记者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克服发展中的瓶颈。

(一)不断提升自身的核心素养

新闻记者作为新闻信息的重要传播者,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信息传播和舆论引导作用。面对信息复杂化和多样化的发展现状,新闻记者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新闻素养,丰富自身的新闻采访和制作实力,严格把控不良信息,为社会发展提供大量可靠的信息,实现信息的良性传播。同时,通过正确的新闻报道来引导社会主流思想的发展,不断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夯实社会发展的基础。

(二)对记者进行相关的技术性培训

新闻制作周期是影响新闻时效性和舆论主导性的关键。面对新闻处理难度的增加,新闻单位要对相关的新闻记者进行专业的知识培训,提高新闻记者判断新闻真假的能力,使其能够凭借自身的知识和经验缩短新闻处理周期,为社会发展提供大量可靠的、时效性高的新闻信息。

(三)优化新闻媒体发展路径

如今,互联网技术已经逐渐发展成熟,传统媒体的发展要突破自身的局限性,通过与互联网的有效融合来丰富新闻工作发展路径。例如,通过移动新闻报道来为受众提供及时性、互动性强的新闻,提供人性化的服务来强化自身的市场发展,吸引更多的受众。

五、结语

随着社会开放性和思想多元化的发展,现代新闻记者在新闻传播中的价值实现虽然遇到了一些挑战,但是广大新闻记者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新闻价值观,运用科学的方法来引导社会主流思潮的发展,为实现良好的新闻价值传播发挥积极的作用。

作者:曾铁 单位:北海日报社

新闻记者论文:电视新闻记者素质培养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在温饱问题得到解决之后,人们开始重视精神生活的提高。新闻记者作为媒体的发言人,其职业道德素质的高低,将会直接影响到人们对于新闻事件的第一印象,对社会舆论导向也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发现并解决当前新闻记者存在的素质问题,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要求。

关键词:电视新闻记者;素质培养

一、新时期新闻记者面临的挑战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的社会转型进入深入发展阶段。我国在不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又不断深化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及其他各个方面的体制改革。伴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媒体竞争更加激烈,传媒日益将经济利益和产业属性摆在更重要的位置,在这一背景下新闻记者面临着新的挑战。

(一)虚假新闻甄别能力的提高

虚假新闻一直以来就是新闻界的一大顽疾。不得不说,虚假新闻作为一种传播现象一直存在,只是其严重程度、形成原因、表现形式等有所不同。近年来,虚假新闻频频传出,报道范围包含社会、经济、文化等领域,迫切需要新闻记者提升甄别虚假新闻的能力,维护新闻界的正常秩序,提升新闻媒体在大众心中的传媒形象。

(二)舆论导向的模糊

舆论是一定的社会或社会群体、集团对新近发生的、人们普遍关心的社会事件所持的共同意见。例如,2013年12月2日“老外街头撞到中国大妈”的事件,一开始由于记者不了解真实情况,造成舆论几乎出现完全“一边倒”的走向——“中国大妈把脸丢到了国外”;但当北京市公安局通过调取监控录像和多方调查,对“老外撞人”的事件情况进行通报以正视听之后,舆论很快转向对外国小伙的批评,最后这名外国小伙因其无证驾驶和非法就业问题被遣送回国。上述这则事件就说明了在新闻传播活动中,新闻记者扮演着重要的“把关人”角色,信息的选择和传播首先要经过“把关人”这一环节。在当今媒体环境中,“把关人”的数量增多了,但其整体功能却明显地弱化了,使得有舆论导向偏失的言论得以在网络上传播。这恰恰要求新闻记者在舆论引导方面要加强自身专业素质,积极疏通、引导舆论。

二、提升新闻记者素质的对策与建议

通过上述讨论,在新时期环境下,笔者对新闻记者素质面临的挑战做出了比较详细的分析,为了提升新闻媒体在群众心目中的位置,同时也为了提供更真实的新闻报道,新闻记者必须提升自身职业素质,那么接下来笔者谈一下自己对这一问题的一些看法与思考。

(一)新闻单位应加强人才交流

在现有的技术状态下,足以提供全新的方式来塑造社会,甚至是整个世界。在人际交往的信息传播过程中,人类的思维方式都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人际关系到人文知识再到社会舆论,每日出现在眼前的新局面都可能会挑战我们的想象。在这种新局面下,新闻单位要想提高电视新闻记者素质,需要建立合理、有效的人才流通机制,帮助新闻记者进行自我提升。新闻单位加强人才交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增强单位内部记者的技术素养,强化对技术的认知,如可以不定期举行外出学习活动,让记者去了解最新、前沿的媒介内容,包括媒介产品的形态、使用、创作等。通过对新概念与新技术的学习,新闻记者再返回单位传授知识和探索知识,深化职业素养的培养方法,提高对媒介的认知能力。另一方面,新闻单位应将优秀的人才引进来,邀请媒体人才、学术大咖等,用讲座或担当教师开设课程的形式来弥补新闻记者的不足。比如,请业界人士进入校门授课、安排专门的讲座或课程等。具有从业经验的新闻从业人员在教学中更主动、更灵活,教学活动的组织、业界观念的传递、思维方式的塑造都处于强势的地位,与学术性教师合作则能培养符合媒体行业所期望的从业人才。人才讲座或课题形式引入最具可行性,能弥补新闻单位在师资力量上的不足。

(二)新闻记者自身素质提升对策

在当前的媒介环境中,融合的态势无需赘述,对新闻记者素质的要求并不是浅层的技能掌握,而是要认识到变化背后的原因,并做出调整。以往新闻记者人才必备技能限于新闻专业写作、摄影、采访等,现在使用互联网的技能是时展所需的,如熟练使用微博、微信等其他社交媒体;熟悉使用网络技术检索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等,已作为更方便、高效整理和整合新闻资源的技能。另外,互联网媒体及向互联网转型的媒体出现了很多新型岗位,如微博运营、微信运营、数据挖掘、数据编辑等,对新闻记者人才作为媒介的支持需求更是加大,这是以往不存在的。在媒体里,媒介的支撑是计算机、网络等技术,由技术人员来实现,但是要完成一项新闻创新作品,只有新闻记者掌握了上述技术才能够实现。只有新闻记者了解技术,了解新闻在技术领域中有哪些形式可以呈现,才可以提高新闻作品的产出效率,新闻记者才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媒介技术,并与当前媒体中各部门进行有效合作。伴随着媒介进化发展,新的技术不断更新人们的世界观,新闻行业更要不断深入研究媒体技术给新闻环境带来的变化,迎接机遇和挑战。新闻行业的实践性、应用性较强,新闻记者要紧跟时代脉搏,在媒介中学习。当前我国正处于提升软实力的关键阶段,一个国家受文化和意识形态方面的影响,必须包含文化凝聚力、舆论引导力、信息传播力等。新闻记者素养的提升,能够在保持传统和优势的基础上,实现新闻与计算机、网络、通讯等技术的有机结合。

三、结语

我国新闻行业的迅速发展,新闻职业道德观缺失现象时有发生,所以针对我国新闻职业道德观缺失的问题必须要引起社会的足够重视,从电视新闻记者的基本素质培养出发,不断提高新闻记者的水平,使之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

作者:尚何强 单位:泸西县广播电视台

新闻记者论文: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探索

摘要:接收、观看新闻是人们了解社会的主要方式之一。近几年,互联网的发展在提高新闻时效性的同时,也对新闻的真实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与从业者的职业道德息息相关。新闻记者是信息的搜集者和整合者,承担着为受众快速提供真实信息的责任。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一些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颇受大众质疑。就某些记者道德缺失的现状来看,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水平亟待提升。

关键词:职业道德;评价机制;新闻媒介;缺失

信息来源广而杂,作为社会的瞭望者,记者在进行新闻报道时不能道听途说,更不能“复制”网上的信息,必须证实其信息的真实性,同时保证新闻的时效性。这就需要记者本身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然而,目前我国部分记者的道德水平却备受质疑。

一、新闻记者职业道德水平下滑的现状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实施了改革开放战略,推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一些不良的社会因素传入我国,给我们的社会生活带来了冲击。人民网曾做过一项名为“你眼中的媒体”的调查,结果显示超过一半的人对现行记者职业道德表示不太满意。可见,大众对记者能否真实地报道社会现实深表怀疑,故记者的职业道德水平下滑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造成大众质疑记者的原因有很多,简单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虚假新闻所谓虚假新闻,是指一些新闻记者为达到某种目的而的缺乏真实性和可靠性的报道。例如,2006年,广州“注水西瓜”事件,由于记者黄熙灯的虚假报道,造成部分省份西瓜难卖,瓜农损失惨重,在社会上也引起了一定程度的恐慌以及对食品安全的担忧。虚假新闻不仅损害了新闻记者群体的声誉,更严重影响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正如总理所说:“如果《人民日报》有一天说错了一句话,那么明天全国人民都会做错事情。”可见,新闻报道的真实性是多么重要。(二)有偿新闻有偿新闻,是指新闻工作者在采访的过程中收受采访对象财物的行为,是新闻的腐败现象。例如,2003年的“山西繁峙县煤矿矿难事件”,11名新闻记者(其中有4名新华社记者)在采访报道过程中,收受当地有关负责人的金钱,虚假报道矿难真实情况。这些拿“封口费”的新闻记者上演了一出“有偿不闻”的丑剧,给记者行业抹了黑。这种有违职业道德的行为,为业界所不齿。(三)热衷于“走穴”现象记者队伍里出现了“走穴”这种不良行为。他们不去如实地报道最需要报道的事件,而是收受他人财物,去报道一些有违道德准绳的事件,或者根据被采访者的意思去报道,这种行为有违新闻记者的职业操守。

二、影响新闻记者职业道德的因素

(一)社会环境的影响人是社会的个体,必然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记者也不例外。而且我国正处于社会的转型时期,这一时期难免会出现一些道德失范的行为。这是由于此时旧的社会道德观念和准则被大量的否定,而新的社会道德观念和准则又尚未建立,很容易引起社会成员的行为失范。(二)新闻单位自身的问题新闻媒体目前有两大基本考核标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而现实中,经济指标是媒体最看重的指标。新闻媒体在互联网的冲击下面临着非常大的生存压力,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发行量、收视率、收听率,制造轰动效应,一些素质不高的记者就会报道虚假新闻,进行“新闻炒作”。管理制度不完善:第一,新闻前缺乏严格的审核机制;第二,一些媒体采编和经营不分离;第三,对员工缺乏业务培训。如今,新闻记者队伍呈现年轻人偏多、职业年龄偏低和人员流动性偏大的特征。受经济效益的影响,一些媒体为节约开支,不重视对员工的培训,甚至连最基本、必需的培训都没有,仅仅将其作为“新闻民工”来对待。(三)新闻记者自身的原因一是职业理想不正确。各行各业都有各自的职业要求和职业理想,它直接左右着人们的职业行为和职业习惯。新闻记者的职业理想应该是“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但如今,一些新闻记者却降低了对自己的要求,将“利益”二字看得很重。二是人才数量在减少。20世纪八九十年代,进报社、电台、电视台当记者、编辑是非常令人羡慕的职业选择,媒体也成了高素质人才的聚集地。如今,就连一些新闻专业的毕业生都不愿进入媒体界,高素质人才数量的减少拉低了整个新闻记者队伍的职业道德水平。

三、提升新闻记者职业道德水平的途径

(一)建立健全法律制度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讲究法治,任何人、任何行业都应受到法律的制约。而目前,我国在新闻记者职业道德方面还没有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仅有一部《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但是,该《准则》不是国家权力机关制定的,而是民间团体制定的,因而不具法律权威和行政约束力。国家应通过立法对新闻记者的职业行为进行约束,并通过惩戒制度对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进行惩处,从法律层面严格约束记者的行为。(二)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增强责任意识我国著名报人邹韬奋先生说:“记者,说到底,是社会的良心。”揭露真相,传播真理,是大众对记者的期许。作为社会的瞭望者,记者应该用自己的良心真实、客观地反映社会现实,维护社会良知。为此,广大新闻工作者应时刻牢记自己的社会责任,从维护人民的利益出发,利用自己手中的笔和镜头去反映社会现实,传播正能量。(三)建立健全机构内部监督制约机制建立新闻机构内部的监督机制,领导干部要起模范带头作用,切实落实各项规定,上行下效,保障记者群体的廉洁性。(四)加强社会舆论监督新闻工作是服务型行业,新闻记者对社会有着舆论监督的责任,其职业道德也要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可通过人民群众的监督,来纠正新闻行业的不正之风。

作者:任俊兰 单位:虞城县广播电视台

新闻记者论文:电视新闻记者的新闻意识探讨

电视新闻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对社会大众具有舆论引导的作用,因此,本文通过分析电视新闻价值的体现、电视新闻记者新闻意识重要意义,提出了增强电视新闻记者新闻意识的有效途径,为提高电视新闻质量、促进电视新闻媒体的进步与发展提供借鉴。

一、电视新闻价值的体现

首先,真实性是对电视新闻的首要要求,是电视新闻的关键要点,如果失去了真实性,新闻信息也就失去其价值、使电视新闻信息失去生命,在真实性的电视新闻信息中,观众在获取最新的社会生活信息同时还能了解事件的真实情况,在电视新闻信息中观众的信息获取能力也随之得到提升,使观众对新闻信息进行有效的观赏与体验,如果新闻信息反应的事件是虚假的,观众在新闻信息观赏与体验中受到欺骗,会引发不良的社会舆论,影响恶劣,因此,真实性的电视新闻信息是保证电视新闻媒体发展的重要因素,有助于提高观众对新闻的信任程度,增强观众的观赏与体验感。其次,电视新闻具有追求道德与善良的价值,良好的道德与善良的本质建立在真实的基础上,在电视新闻中,通过播放真实的事件,挖掘事件中的真善美,以此扩展社会公众舆论,引导正确的道德潮流,体现出新闻的内在观赏与体验价值。再次,电视新闻信息具有满足社会大众需求的价值,真实的新闻信息与新闻事件为社会大众的生活提供了良好的导向,新闻信息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同时还拉近了人们与世界的距离,对大众生活的影响是巨大的,观众在获取电视新闻信息的同时还培养了新闻信息的分析能力。

二、培养电视新闻记者新闻意识重要意义

首先,新闻记者的新闻意识对提高新闻时效性具有重要意义,电视新闻记者工作需要其对新闻事件进行具体有效的描述,这就需要新闻事件要按照具体的时间、地点、事件起因、结果以及事件中的人物脉络等顺序进行详细的报道,要实现这一目的,需要新闻记者具有较强的新闻意识,对新闻进行有针对性的报道,在高质量的新闻信息报道中体现出新闻记者的新闻意识,在新闻信息搜集中激发记者的新闻意识,使记者对某一特殊事件进行顺序衔接报道,以此使新闻信息进一步吸引观众的眼球,进而提升电视新闻的时效性,体现电视新闻的价值。其次,电视新闻记者的新闻意识对提高新闻节目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电视新闻报道工作具有系统性强、复杂等特点,新闻事件的搜集、新闻报道的制作与播报是一个完整的程序,一般情况下,电视新闻记者不仅要负责新闻事件的搜集,还要进一步参与新闻的制作与播报,在一些特殊情况下,电视新闻记者的工作贯穿于电视新闻始终,因此,电视新闻记者的新闻意识在新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直接影响着新闻报道的质量,鉴于此,新闻记者在新闻事件搜集与报道过程中要具有新闻意识,才能进一步提高电视新闻质量。第三,电视新闻记者的新闻意识对提高新闻舆论导向具有重要意义,保证正确的新闻舆论导向是新闻记者职业素养的重要体现,在实际新闻播报过程中,新闻记者是新闻事件的见证人,对新闻事件的掌握与了解也是最清楚、最全面的,因此,电视新闻记者在事件记录与采访过程中要具备较强的新闻意识,才能够对新闻事件有正确的认识,同时,电视新闻记者是新闻制作与新闻播报中的主要人物,其搜集的新闻事件也是电视新闻播报的重要线索与依据,如果新闻意识不强,就难以保证新闻事件的真实性,会对社会观众造成扭曲的舆论导向,电视具有视频、文字、音频与图片等多种信息载体,因此,电视新闻的可信度较任何电视节目都要高,电视新闻记者只有不断增强新闻意识,对新闻事件有正确的了解,才能使电视新闻播报准确有意义,保证电视新闻正确的舆论导向。

三、提升电视新闻记者新闻意识的有效途径

1.提升编辑水平提升电视新闻记者的新闻意识,需要新闻记者不断学习,增加新闻基础知识的积累,在信息爆炸时代中,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知识与信息的更新速度也越来越快,如果电视新闻记者的认知仅仅局限于对传统新闻知识认知中,将会导致新闻记者难以具备有效的新闻意识,很容易在新闻事件搜集过程中对新闻信息产生错误的认知,此外,由于新闻事件具有环境复杂性、突发性等特点,对文字写作与文字编辑有较高的要求,因此,要求电视新闻记者具有较强的文字写作功底,能够通过简练与优秀的文字表达能力对新闻信息进行有效的报道,由此可见,优秀的文字表达能力也是新闻记者新闻意识的重要表现,同时电视新闻记者应具有良好的新闻信息策划能力,策划能力是指新闻记者在新闻事件的搜集过程中,充分的对新闻事件脉络进行把握,并客观、科学、合理的组织新闻事件,通过策划使新闻播报达到新闻事件再现的效果。2.提升理论水平新闻记者的理论水平实则是指政策理论水平,政策理论是保证电视新闻记者具有系统思维与国家大局意识的关键,电视新闻信息对社会大众有较强的舆论导向作用,这建立在电视新闻具有真实与客观性的基础之上,提升新闻记者的政策理论水平首先需要新闻记者要及时掌握并了解国家的政策方针以及国家近期内的重大经济事件,以此保证在对这些方面新闻信息进行报道时能够客观、真实、公正、全面的报道,引导社会大众对国家的方针政策和经济形势有正确认知,其次,提高新闻记者的政策理论水平,能够保证记者在对娱乐消息以及社会新闻进行报到时,也能自然、客观的对新闻信息进行有效评价,避免在不了解政策理论基础上凭借个人主观臆断新闻价值,出现哗众取宠的报道错误引导公众舆论的现象,鉴于此,对电视新闻记者政策与理论水平的提升是保证新闻记者具有较强新闻意识的重要途径。3.提升播报与制作水平不同的电视新闻事件与新闻信息,反应的新闻群体不同,这些群体在思想与需求方面的差异性较大,因此,电视新闻记者要不断的学习,提升自己的新闻播报与新闻制作水平,以此准确的分析新闻反应群体的特征,通过新闻制作与播报客观、真实的反应新闻群体的需求与思想,以此提升新闻记者的新闻意识,在新闻制作过程中新闻记者要寻找有价值的新闻内容,对新闻事件中的对话、行为以及特殊镜头等记录,真实的展现新闻事件,保证新闻事件能够满足观众的心理意愿,提高电视新闻的收视率,在新闻播报过程中,新闻记者要依据国家政策方针等社会大方向,对新闻事件进行客观、公正、公平的播报,通过播报对社会大众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在新闻制作与播报过程中提升新闻记者的新闻意识。

结语

综上所述,电视新闻作为使社会大众掌握与了解社会新闻的重要媒介,具有真实性与客观性,深受社会大众的喜爱,新闻记者的工作重心在于为社会大众提供真实、可靠、及时的新闻信息与新闻事件的报道,这需要新闻记者具有较强的新闻意识,因此,本文从以上方面研究了新闻记者新闻意识提升的有效途径,为促进电视新闻媒体的发展提供依据。

作者:梅伟

新闻记者论文:新闻记者思维方式与认知偏向

1新闻记者思维方式与新闻制作中认知偏向的具体表现

1.1先入为主的观念。新闻记者进行新闻创作的过程也是对事件真实还原的过程。先入为主的思想会影响记者对发生事件的回忆和思考。新闻记者所接触的时间往往具有很大的变化性和不确定性,很多事件也会超出记者的经历范围。新闻记者在对这些时间的处理上,难免会将以往的经验与之进行对比和分析,使事件的表述缺少最本质的客观性。新闻记者在获取新闻的过程中时,如果对时间的了解不够具体,也很容易形成先入为主的观念。在事件的表述中,进行补充看似使新闻内容变得充实,实际上新闻内容会因为加入过多的感情色彩而失去了客观意义。

1.2信念固着。这种观念是指人们一旦建立错误的信息并为之找到相应理论,就很难再做出更改。研究表明,人们在获得信息的过程中会倾向于寻找能够支持自己信念的信息。这个过程也验证了偏见,尽管验证的过程属于无意识确定,但会对新闻作品带来很大的影响。如果记者存在这样的认知,就会对其选取的信息造成直接影响,从而对整个新闻作品造成影响。在信息采集中,新闻记者一旦主观认定某件事的原因,就会极力找到证明自己观点的证据,对事件的掌握和理解就会变得相对片面,无法真实的还原事件。

1.3归因错误。研究表明,人们在对他人的行为进行解释时,往往更注重人物本身的行为,忽略了环境等外部因素,这就造成了基本的归因错误。人们针对自身的行为,很注重强调外界环境的影响,而对于他人的行为,则更注重其自身内部特点。新闻记者在进行采访报道时,如果存在基本的归因错误,就会导致采访偏离客观实际,过于强调人物自身所具备的某些品质,而忽略了外部环境等因素的描述。在对先进人物进行报道时,尤其会出现这样的问题,记者因过于注重其主观能动性的体现,从而忽视了外界因素对其的影响。

1.4关注奇闻趣事。从心里学上看,大多数人更加关注与生活相关的话题,对奇闻趣事的关注程度明显高于对其他信息的关注。新闻记者也和普通观众一样,比较容易受到新鲜生动的事件感染,在信息的选择上更加偏向于比较生动的事例。在对一些事件的报道上,由于过度关注其中的生动元素,而忽略了事件本身的实际意义,缺少统计类信息,使观众在事件的认知上造成偏差。

1.5智力自负。在新闻采访的过程中,新闻记者往往会对事件的结果进行预测,并在自己预测成功时表现的过于自负。这也是人们常见的一种智力自负,人们会对在事件发生之后,觉得自己早就猜测到了这样的结果,从而对事件的判断存在过多的主观思想,对未来的预测造成影响。在很多新闻事件中,时间的发展变化需要一定的时间,在这个过程中会出现很多的情况,事件的结果也可能与记者之前的判断结果一致,但这也只是众多可能发生结果中的一个。如果记者对自己的预测成果过于看重,很容易影响新闻报道的客观性,也会缺少对事件发展较深层的思考。

1.6虚幻关联。研究表明,人们会无意识的放大两件事之间的联系或两个人之间的关系,创造原本不存在的相关性。这种现象在很多场合都有所表现,但如果两件事物存在相关联系时,现象往往更加显著。生活中很多事物的关系较为复杂,而描述事物相关性又是报道的一项重要内容,如果新闻记者存在认识偏向,就会对认识造成影响,将两件本无关联的事件结合起来理解,错误分析事件的因果关系,极易影响新闻的客观性。

2改变新闻制作中的认知偏向的措施

2.1建立逻辑思维。逻辑思维是运用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反应客观现实的过程,新闻记者必须建立正确的逻辑思维以保证新闻的质量。新闻记者对事物的认知程度决定着新闻记者思想认知的深度,也决定了其对新闻价值的判断。这就要求新闻记者能够从人类普遍的审美角度出发,找到新闻中的价值并进行事实构建。在新闻事实中存在着多个报道角度,新闻记者必须深入了解事件,确定新闻的立意和叙述方向。在新闻的创作中新闻记者还要具有过程思维,这也是新闻中常见的构建思维的模式。新闻是一个再现事实的过程,要经历事情的经过、结果及发展方向,这要求新闻记者具有过程思维的能力,按照事件的发展顺序,实现新闻的传递。新闻记者对事件的分析和重现,也要运用到因果思维。事件发生必有因果,在新闻的创作中,要注重因果思维的运用,使新闻具有深度。新闻事件的发生背景、如何发生、发生的价值与影响,是新闻工作者所面对的问题,也是新闻能够更加深刻的具体走向。另外,新闻记者还要具备程度思维,这是新闻记者对事件存在状态能够正确认识的一种思维方式。新闻是对事件的客观呈现,要求记者把握事件的存在状态和事件的性质,不会扩大事物的客观呈现,使新闻获得客观性,实现其传播的目的。

2.2修正自身偏差。新闻记者有着监测环境的重要任务,对事件的报道也会对受众的行为及态度造成影响,甚至对读者的思维方式产生影响。因此,新闻记者必须严肃对待自己的认知偏差,对自身的认知有准确的认识,尽量避免偏差的产生。在实际的新闻采访中,新闻记者必须熟知认知偏差的形成和表现方式,并在工作中尽量避免这些现象的发生。也可以在新闻报道时,有针对性的检测自己的思维是否陷入先入为主、信念固着等偏差中,及时对偏差进行修正,确保报道的客观性。在新闻创作中不要忘记自己的使命,要对自己的作品富有责任感,并不断提醒自己避免认知上的偏差。新闻报道是对事实的客观还原,具有真实性和客观性。新闻记者在新闻采集和新闻报道中,很容易受到自身认知偏差的影响,对事件失去正确的认识、对时间的发生和发展把握不到位,造成对事件的报道失去客观性。新闻报道是人们获得信息的重要途径,保持其真实性和客观性对人们合理认识事实真相十分重要。因此新闻记者在新闻的创作中,不要以自己的情感认知为出发点,要准确认识到自己的认知偏差,在报道中加以修正,还原报道的真实性和客观性,从而使我国新闻事业得到更好的发展。

作者:金玲 单位:友谊县广播电视台

新闻记者论文:新闻记者道德修养论文

1.尊重事实说真话。

新闻记者的工作就是与事实打交道。事实是新闻的生命,是新闻的本源,记者一定要实事求是,尊重事实,而不是随心所欲地捏造新闻,歪曲事实,颠倒黑白,弄虚作假,违背了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害人害己。2013年8月16日,抚顺清源南口前发生了百年不遇的洪水灾害,许多媒体纷纷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进行新闻报道,这是值得赞叹的。但是,不乏有个别记者对事实不了解,不调查,不实事求是,道听途说,给政府和百姓带来了极大的伤害。其中最为严重的是某新闻媒体的记者,把“8·16”洪水的原因说成是上游的“海洋水库”没有及时开闸放水,造成水库积水过多,导致洪水冲开大坝,导致下游村落被淹的悲剧。而事实又是什么情况呢?“海洋水库”是个很小的水库,它根本就没有修建闸门,只是在水库大坝的一侧,有一个较低的出水口,当水位高时,水就自己漫过来。可见,这个记者没有到现场作调查,失去了一个记者起码的道德。尊重事实,用事实说话,是新闻记者必需的修养。

2.心底无私为人民。

一个有修养、有道德、有爱心的新闻记者,他一定是能客观、公正、真实地对事实作出正确报道的。新闻记者要把自己的工作看作是为人民服务,要对社会负责,对党和政府负责。如果新闻记者要利用自己的职业条件为自己谋取私利,那就会从根本上失去新闻记者应该具有的高尚品德。应该说,新闻记者要想为自己谋取利益,是十分容易的事,面对社会上的许多诱惑,一些记者的确在有意和无意间忘记了自己的职业是党和人民给予的,忘记了党性原则,忘记了记者的品格。为了自己的私人利益,不惜买卖新闻,弄虚作假,甚至出卖自己的灵魂。将新闻记者的道德、修养抛到九霄云外,这是我们记者队伍的悲哀。早在上个世纪末,某新闻单位有个“老记者”,他独霸“公、检、法”行业十余年,在这个行业里呼风唤雨,十几年从这三家拿到很多利益。他自以为是“秃子打伞———无法无天”了,但是,时间终于为他的所作所为作出了公正的审判。他最终走进了监狱,往日的新闻记者,变成今日的囚徒!摆在我们新闻记者面前有两条路:一条是追求自私自利,做追求金钱和虚荣的记者;另一条路是追求理想和真理,做一名有道德、有修养的记者。

3.正直正义斗邪恶。

新闻记者的特殊身份在社会上自然会得到一些尊重,但是千万不要忘记自己也是一位普通的公民,必须带头遵纪守法、不搞特殊化,必须要有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作一名正直的有正义感的记者。新闻记者在报道社会新闻时常常会遇到种种不平之事。这时,记者一定要出以公心,与一切邪恶作斗争。记者应该是嫉恶如仇的人,是有党性原则的人,是无私者无畏的人。几年前有这么一件事:“一个市人大代表走进我们新闻部,讲述了乡里电管站站长自己开电器材料商店,村民不在他家商店买材料就不给维修电路,三年强制换两次电表。一家村民因为没有钱换电表被断了电,晚上孩子学习点油灯,不小心把房子点着火了,全家都被烧伤,在抚顺矿务局医院抢救。”我们新闻部记者听到这些事都很气愤,于是主任派出两名记者,去作新闻调查。经过一天的深入了解,调查的结果比人大代表反映的事实还要多。于是,记者又来到电管站的上级部门采访,了解农业用电的法规政策。当晚,《辽宁新闻》报道了这次新闻调查,三天后,那个电管站站长被停职查办了,村民的用电问题得到了解决。敢于与邪恶作斗争是新闻记者最高尚的职业道德。

作者:于晓光 单位:抚顺广播电视台

新闻记者论文:电视新闻记者采编能力探究

一、贴近百姓,更新风貌

首先,基层记者想要做好社会大众新闻采编工作,必须要将传统新闻报道的方式做大力整改。工作核心要转移到受众群体所关注的焦点上,以生动形象的新闻报道方式将其展现出来,要做到“以小见大”、“活化焦点”,这也是基层新闻记者以后采编的工作方向,同时也预示着基层记者从传统基层新闻采编工作模式中跳跃出来,向鲜活的基层新闻采编工作目标开拓的过程。基层记者的主要采编意图就是将受众的鲜活新闻整合报道,那么真实性在工作中就是最重要的出发点,真实鲜活的新闻一定是来源于基层的,那么记者想要挖掘最具真实性的新闻就要深入基层,将最生动的基层新闻语言视角发掘出来,这样群众喜闻乐见的基层新闻就会在记者的镜头中鲜活,其新闻价值也得到了体现。这样的新闻可以展现出电视传播的公信力、号召力、吸引力等等,也只有这样深入基层得到的“接地气”新闻视角才能“抓活角”,促进新闻语言、荧屏画幕生动鲜活。

其次,为了更好的贴近百姓,既要考虑到新闻的时效性、又要考虑到受众的接纳性,那么基层新闻记者就要从民族特色区域文化入手,这部分的新闻信息是较为受众群体喜闻乐见的,这样的工作形式恰好符合了新闻报道所提倡的“三贴近”。那么就要求基层记者在生活、工作中要在身边的信息中整合百姓新闻资源,走基层、深入了解、关切生活,新闻报道的社会大众信息篇幅大小直接影响的是人民群众对社会新闻、电视传播声音回馈,基层记者的镜头焦点越是贴近普通百姓生活,得到的社会新闻反馈信息才会越真实、服众。

二、创新制作,增加渲染

电视节目的可视性非常重要,电视报道的重要组成就是图像的拍摄、编辑、制作,在实际采访工作中基层新闻记者应该在注重新闻时效性的同时,增加现场采访的操作力度、提高基层新闻的画面感;可以适当采用同期声采访,这样能够体现出同期声在现场报道操作中的重要作用;在后期的剪辑制作中,尽量拍摄并保留现场同期声,这样能够突显出基层新闻真实感、可视性;在新闻文字编辑中,尽量多添加一些素材资料,以避免新闻画面感单一、呆板;最后在整合基层新闻后期编辑工作时,增添一些背景音乐、动画片段在新闻材料中,使新闻的画面感羽翼丰满。

基层新闻制作大多偏重于短片报道,基层记者在工作中为了更好的表达出新闻的真实性、时效性,往往更多的是使用本色表达的形式。制作上的求真图快就会使记者在工作中忽略了采访技巧的重要性,在后期制作中恰恰没有跟进技术效果,那么基层给受众的感觉就是浮光掠影、走马观花。所以基层新闻的后期制作是非常重要的,后期编辑工作者最好是同样具有基层记者经验的人员,这样在编辑材料的时候就会分清主次,在撰写编后语的时候也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基层新闻要推陈出新、以小见大,其报道的路线要紧贴百姓生活脉搏,在新闻中着重体现百姓参与性使社会大众产生对基层新闻的信服感,真正具有时效性的基层新闻是可以让百姓在新闻中真实的感觉到自己生活的酸甜苦辣、一颦一笑已经融入到新闻素材当中,在信息中能够发现自己的缩影,所展现出的都是百姓所想、所做、所获。这样就要求记者要对百姓日常生活有敏锐的观察力,呆着责任感、使命感去了解和反映大众的实际生活状况,在实践中探索适合基层、民生特点的采访视角,针对一些社会现象记者可以采访不同层次的市民,让他们给出心中的声音,在采访过程中记者不必急于给出自己的意见或者结论,百姓的看法、意见、声音会让某一社会现象在报道中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三、注重素养、以民为本

基层新闻记者要注重自身新闻工作素质的培养,不断提高新闻业务素质,致力于新闻敏感性、采编技巧等一些工作重点上,使自己的职业质素扎实牢固。想要成为一名综合职业素质较高的基层新闻记者,最主要的努力方向是经验的积累、生活的感悟、活跃的思维、新闻的敏感性、工作的勤奋度,综合这些因素来看,就要求基层新闻记者在平常的生活中也能以敏感的观察力发现有价值的新闻信息,这并不是能够在短期的集训中得到的结果,而是需要漫长的自我培养过程。在新闻事件中要敏锐的判断实效性区别,在日常工作中能够有一双洞察事实的眼睛,可以做到透过现象看本质,在日常生活中一件平淡无奇的小事件背后,可能深藏一个惊人的连锁秘密,这个巨大的新闻价值是需要基层记者通过本身的资质来发掘、整合的。所以基层新闻记者要多走访、深调查、潜钻研、多提问、祥思考,如果基层新闻记者能够拥有一颗“发现”的心,在平常中发现特殊、在简单中寻找规律、在模式中寻找漏洞,那么这样的一篇基层报道就不仅仅是文字的诉说,而是在为社会大众执行生存的责任。

基层新闻记者的身份是具有一定优势的:身处基层,能够深入的了解百姓生活特征、对本区域的地域性文化特征详知、对家乡用语能够熟练应用。那么记者就可以从当地的民生民情出发,将百姓生活中的麻烦、困难、关心事作为基层新闻的报道题材,出发点立足于社会大众服务情怀,创新新闻素材采访、编辑报道形式,进而使基层新闻切实变成百姓喜爱的电视节目,做好党和群众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

四、结论

综上所述,作为新闻采编人员,尤其是基层新闻记者,要在注重自身职业素质培养的同时,是一定要坚持以民为本的观念取向,以高标准、高要求的职业律条来提升自己的社会使命责任感,在工作实践中累积采访经验树立独特的采访风格。坚持深入基层的工作状态,真正了解社会群众的生活状态才能与事实的本质缩短距离,只有贴近群众、深入生活才能真实的反映社会基层的需求,只有接地气的报道才能体现出新闻时效性、真实性具有的灵气。

“三贴近”是基层电视新闻记者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价值体现,同样也是为基层电视新闻工作改变风貌的正确工作路线,特别要提到的是基层电视新闻记者,只有始终如一的坚持以民为本的群众观念,才可以将党和社会大众赐予的责任感完整的体现出来。

新闻记者论文:广播电视新闻记者采访探讨

一、保证新闻的及时性、可靠性和真实性

如果一篇新闻稿件发表不及时、信息来源不可靠以及内容存在虚假,那么这篇新闻稿件就没有其价值意义,就像放在博物馆里的假古董,即使受到很多人的关注,最后发现是假古董后,那么被关注的这段时间也不过是假象而已,毫无意义可言。新闻稿件也是如此,当被发现是虚假信息时,只会引来群众的愤怒和不满,或是一笑而过,当成饭后余谈,让人觉得可笑。因此,新闻记者在写新闻稿件的时候,一定要认真负责的赋予其真实性,不能虚假乱造,轻则影响自身和企业的声誉和利益,重则导致社会矛盾纠纷。

二、采访技巧

(一)善于观察

观察,就是通过新闻记者对新闻的敏感度,在采访现场过程中,根据采访对象的话语,获取关于写新闻稿件的价值信息,以此丰富写作内容,在这个过程中,新闻记者还要捕捉采访对象当时的情绪状态和表情状态,及时调整话题内容,以此更好地获取自己所需的新闻信息。2013年,记者到广州采访广州雕塑院院长许鸿飞时,其中了解到其作品还曾到澳大利亚等地参展。记者马上策划了《许鸿飞“肥女人”亮相悉尼》《雕塑家许鸿飞携“肥女人”走进意大利》《许鸿飞赠送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雕塑》等系列稿件,让观众全面了解阳江籍雕塑家及其作品,为宣传阳江文化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善于倾听

学会倾听是倾听者对述说者的表示尊重的方式,一个新闻记者如果能在采访过程中善于倾听采访对象的述说,会很容易获得采访对象的信任感,对你敞开心扉,滔滔不绝地对你述说,这样可以是你在倾听的过程中,获取更多新闻的亮点以及有价值的信息。在倾听的过程中,新闻记者要十分注意采访对象的情绪,当对方对某些话题感觉难以回答时,记者可以通过鼓励等方式平缓对方情绪;当对方处于悲伤的情绪时,记者可以通过疏导对方的焦虑达到缓解情绪的效果;如果遇到一些采访对象由于紧张而无法用语言来让你理解他的意思,这时记者要耐心的帮对方理清思绪,消解对方的紧张情绪,最后获取有效的新闻信息。

(三)善于提问

新闻记者是否能在采访过程中,对提问做好把握,是影响采访是否成功的关键因素。如果记者提问风趣并有意义,这样不仅可以使采访顺利进行,还可以融洽双方感情,营造一种舒适的氛围,从而获取更多有价值的信息,这对写新闻稿件有很大的帮助。如果记者不善于提问,或者提出的问题涉及采访对象的隐私,这样不仅会导致采访过程遇到阻碍,同时还引起采访对象的反感,最后导致不欢而散。因此,新闻记者在采访过程中,特别是对一些重大报道的采访中,要在事前了解采访对象的喜好,做好充足的准备,这样才能在采访时创造轻松愉悦的氛围,有利于双方良好的沟通。

三、新闻记者如何在采访中把握好“情”与“理”

(一)对“理”的把握

什么是新闻中的“理”?所谓“理”,就是新闻稿件的真实性,新闻记者在采访的过程中,要了解到最真实的社会动态,来获取最真实的新闻信息,一篇新闻稿件,只有真实可靠的故事,只有与群众生活紧密联系,才能引起广大人民群众的共鸣,才能展示最真实的社会,才能解决社会矛盾纠纷最本质的问题,这样才能构建和谐稳定的文明社会。而虚构乱造的新闻,不仅不利于社会的发展,同时,更会引发更大的社会纠纷。

(二)对“情”的把握

所谓“情”,就是指新闻工作者在采访过程中要考虑到采访对象当时的情绪状态,如果采访对象产生负面情绪,新闻记者需要采取适当的措施有效的缓解对方的情绪,以此保护采访对象的身心健康,并在同时获取更多有价值的新闻信息。而“情”更是指新闻记者在写新闻稿件的过程中,用极具感染力的文字来表达新闻稿件的信息内容,使新闻稿件更具感染力,以情融之,更能引起广大人民群众的共鸣。同时,也需要在新闻稿件中加入详细的描述,以此表现新闻的真实性,让群众更好地体验和了解新闻的本质。

四、结束语

对于新闻工作者而言,及时有效的发表新闻稿件、提供可靠的新闻消息来源以及确保新闻稿件的真实性,这是至关重要的。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群众接受新闻信息以及更好地获取新闻信息,让整个世界关注社会动态,维护世界的和谐和稳定,为建设和平“地球村”做出努力。而在这个过程中,新闻工作者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有将“情”与“理”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才能给写出一篇优秀的新闻稿件,更加还原新闻的真实性。

作者:谢锐琳 位:阳江广播电视台

新闻记者论文:谈新闻记者的实践与思考

博士生论文中反映出来的问题,其实源自学术环境、科研机制的引导,从根本上反映了中国新闻传播研究缺乏学术自信的状态。传媒业界轻视理论研究,以经验总结代替理论研究。一方面是当前新闻传播理论研究的不足,另一方面也由于行业的浮躁,传媒业界普遍轻视理论研究,甚至排斥理论研究,从来不买、不读专业期刊、理论书籍的记者编辑大有人在。但是与此同时,因为评职称等有所要求,传媒业界也成为撰写论文的主力军。传媒业界的作者因为缺乏专业的学术训练,缺乏必要的学术积累,即便观察到一些值得探讨的现实问题,也往往停留在现象描述层面,分析几点原因、设计几条对策,大多也是泛泛而谈的套话,或者感想式的、牢骚式的批评,较少生产出严肃认真、有创新性的学术成果。更有很多作者,把工作总结、经验体会,甚至领导讲话当成理论研究。坚持问题意识,拒绝学术泡沫继续深究造成上述各方面问题的原因,牵涉到学科建设、教育体制、考评机制等复杂的方面,作为一本新闻传播专业期刊,当然不可能解决。但是,我们希望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倡导、引导有价值有意义的学术研究。在这里,结合《新闻记者》的办刊实践,略作阐释。坚持问题意识,寻求理论阐释。

很多人愿意引用狄更斯《双城记》中的开篇名言,以形容当前中国新闻传播业所处的境况——在这个充满活力、充满挑战、充满变革的时代,传媒实践不断提出各种有待研究和思考的新现象、新问题、新观念,也不乏一些有勇气、有见地的观察家和思想者,愿意直面传媒实践,积极探讨、回应这些问题。为此,《新闻记者》在办刊中,坚持以问题意识为主导,约请相关领域专家学者撰文,从理论层面给出专业的、深入的思考与回答。比如,去年底默多克的新闻集团突然宣布《TheDaily》停刊。《TheDaily》是全球首份专门为iPad开发的电子报纸,曾被认为是拯救传统媒体的希望所在。但是,还没有度过新产品开发的三年成长期,就黯然谢幕,着实让人费解。特别是,全球传媒大亨、新闻集团老板默多克一向给人老谋深算、财大气粗的感觉,《TheDaily》这么快就宣告失败,是否意味着连默多克也打破不了“不改等死,改是找死”的传统媒体向新媒体转型魔咒?为此,我们马上联系了彭兰、胡泳、陆小华等学者,请他们撰写文章,不仅仅是分析《TheDaily》的成败得失,更重要的是以此案例,探讨传统媒体开发新媒体产品中的观念误区、新媒体产品运行的逻辑规则等等。文章刊出后,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党委书记徐炯向全集团中层干部推荐阅读这组文章,他还特地写了一段“推荐的话”:“向新媒体领域拓展,是集团面对的急迫任务。这条路不能不走,但显然难走。许多同仁不免焦虑、悲观。不过,正如同乐观需要理由,悲观一样需要理由。对这条路上的艰难险阻,我们究竟了解多少?在知之甚少之时,只能是越空谈越焦虑,或者反过来,无知者无畏。所以,首先需要的是学习,尽可能多地去了解‘路况’。在这组文章中,有对于失利案例的分析。我想,当我们从中了解到导致失利的一些缘由,或许能够减轻一些焦虑,因为焦虑往往源自不确定性。同时,对勇于尝试而提供了经验(尽管是反面的)的先行者(尽管失利了),我们理当给予尊敬和感谢……”就像医生得先知道病人得了什么病,才谈得上开处方、动手术一样,坚持问题意识,是理论研究的前提。

作为专业期刊,以问题为导向,为实践和理论架起一座桥梁,沟通学界与业界的思考和智慧,既体现了理论启迪实践、引领实践的价值,也有助于学界与业界双方互相理解、尊重,以及达成共识。提倡创新意识,拒绝学术泡沫。理论研究不被重视,并不是理论的问题,而恰恰相反,真的理论、真的思想,具有能够照亮现实的迷雾,启迪人的思考,促进人的行动的力量,也就是通常说的理论对现实的指导性、引领性。因此,我们在选择稿件中,坚持严格质量把关,要求文章一定要有创新意识——至少在新观点、新材料、新角度、新方法上有某一方面的特色。坚持学术创新原则,也是在新媒体的众声喧哗环境下,保持专业地位、体现专业价值的方式。就像前面说过的,大变革的传播环境提出了很多新问题,网络媒体,特别是社交媒体的兴起,让每一个关心这些问题的人都有了发言的渠道,于是,新媒体环境下人人都是媒介批评家,普通读者也可以毫无顾忌地评点传媒操作;人人都是总编辑,普通记者也无妨激情四溢指点传媒业发展。网络意见敏感尖锐,反应快速,蕴涵着宝贵的源于实践的灵感,但大多仍停留在情绪、感想层面。作为专业期刊,要体现专业价值,必须通过富有新意的理论阐述,体现理论对现实深邃的解释力和穿透力,让读者有所收获,有所启发。另外,从总体来看,新闻传播研究还处在比较初级幼稚的水平,有许多基础性的要求、规范还有待普及。为此,我们在文章形式上要求严谨的学术引用,提倡必要的理论检索。在语言上,我们反对故作艰深实际空洞无物的文风,提倡清晰、严谨、畅达的学术表达。之所以提倡使用学术语言而不是日常语言、文件语言,不但是为了表述更严谨、思考更理性,也希望借此对普通读者产生一点陌生化的效果,让读者在阅读中形成一定的思维的张力。在篇章结构上,我们提倡开门见山、直指人心式的行文。

优秀的学术论文就像好的侦探小说,应该迅速把文章要讨论的问题告诉读者,吸引住读者,然后带领读者一步步展开条理清晰、逻辑严密的分析研究。总之,我们希望严肃、真诚、理性、深入的研究成果,它可能需要读者预先储备一点必要的理论基础,付出一点阅读耐心,但只要认真读完,应该有所收获。强调传播意识,提高学术能见度。在目前这样一个信息冗余时代,“好酒也怕巷子深”。而作为新闻传播专业期刊,更应当身体力行,强调学术传播意识,提高理论作品的能见度,收到更好的传播效果。鉴于业界对学术论文有轻视、排斥的想法,学界很多人的学术视野也不够广阔,很多研究者、论文作者采取“检索式阅读”方式,自己准备做某方面的研究时,才去数据库里检索相关论文,平时很少订阅、追踪阅读某种专业期刊。为此,我们从多年前就设立了《新闻记者》电子版,每期出刊后即把全部文章上传。

近几年,电子版升级为小型专业网站,每期杂志付印后就把目录上去,然后再将文章陆续上传,几乎每天都有文章更新。不少研究者,特别是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成为《新闻记者》网站的忠实读者。专业期刊网站的影响力毕竟还不大,随着“微博热”的兴起,我们又开通了《新闻记者》官方微博。微博是碎片化传播,不是阐发理论、探讨学术的合适载体。但有很多论文,因为形式的拘束,许多精彩的段落、评述,被淹没在长篇大论的学术综述、概念解析上,把其中精彩的几句话提取出来,放在微博上,同时配上全文链接,更容易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比如我们根据哥伦比亚新闻学院研究报告编译的《“坚持到底”将无路可走,而转型没有不痛苦的——新媒体生态下传媒业的转型与作为》,在新浪微博上经过几个“大V”的推荐,转发近2500次,比很多社会热点的转发量还大。另外,更重要的是,读者可以转发、评论我们的微博,这对我们评价选题的针对性和理论的贴近性,校正今后的办刊思路,很有启发意义。前不久,浙江大学吴飞教授在微博上称赞:“《新闻记者》近几年越办越好,既有理论深度,又接地气。”这个评价当然带有鼓励的意味,我们清楚还存在不小差距。但这确实道出了《新闻记者》一直以来努力的方向。

作者:刘鹏

新闻记者论文:电视新闻记者的隐性采访研究

所谓的隐性采访就是新闻记者利用伪装的身份让采访者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言语和行为的记录。有些记者为了获取最佳新闻,选择进行隐性采访,但是在隐性采访的过程中,过度的挖掘,侵犯了别人隐私,触犯法律,引起纠纷,但是隐性采访最初的目的是为了更加直观更透彻额揭露一些隐藏在社会最黑暗角落的实事。所以在有些时候会造成一些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在隐性采访中掌握一个“度”至关重要。

1隐性采访中“度”的重要性

新闻的报道主要是讲究新闻的真实感和现场感,因此在隐性采访中将这两者表现的淋漓尽致,因此近些年来对隐性采访的采用越来越多。隐性采访在采访中具备一定得挖掘深度新闻素材和掌握独家新闻的能力,因此想要在新闻界中占据一定的优势,对隐性采访的手段必须有一定的掌握技巧。但是,隐性采访存在着一种特殊性,如果记者在采访的过程中对被采访者的隐私过多的曝光,那将会对被采访者造成一定的伤害,侵犯隐私,触犯法律。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新闻记者自身的信誉也为记者界带来负面的影响。所以在运用隐性采访手段进行采访时要有一定的约束性。隐性采访是把双刃剑,有好处也会带来一定的弊端。近些年来,有些新闻记者在进行隐性采访的过程中没有把握住度的要求,造成隐私的侵权,引起法律纠纷造成一定的伤害,这种现象越来越多。隐性采访的主要用途应该在揭露社会存在的一些丑恶不公平的现象。真正的运用好隐性采访的采访手段需要新闻记者在采访中具备一定得能力,有着较高的综合素质。能有节制的对新闻信息进行判断。

在公正公开的基础上进行相关报道,不违反社会的公共道德,保护他人必要的隐私。针对隐性采访这一采访手段目前我国还没有针对这个采访方式的保护手段,所以在一定的层面上,隐性采访会和国家法律产生一定不可避免的冲突。导致新闻记者在采访的过程中以及在采访的内容上,都是无限制的。在揭露黑暗社会的同时也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在进行隐性采访的过程中,掌握一定的度是十分重要的技能。新闻记者需要正确的对待“度”的掌握,合理的运用隐性采访。

新闻媒体行业的竞争越发激烈,许多媒体人在工作当中逐渐认识到自身承担的重要责任。新闻记者是真正推动新闻媒体长期稳定发展的重要力量。基于这种责任感新闻记者更加应当形成优良的职业素养与社会责任感。无论是记者自身还是行业环境需要他们具有更高的综合技术素养与责任意识。当前,我国的新闻媒体行业现状当中存在诸多方面的问题,一些责任感不强的新闻记者通过弄虚造价等手段制造新闻事件,并随意杜撰许多根本不存在的事件,以此获利。但是这种记者与行为对新闻行业造成十分恶劣的影响。加强新闻记者行业的职业素养、综合素养以及社会责任感,才能够确保新闻记者正确引导舆论导向,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与文化事业的进步。新闻记者应当站在社会发展的脚步,将人民的利益作为根本出发点与落脚点,关注社会民生,掌握和了解民情疾苦,真正挖掘社会热点话题与新闻事件,探索新鲜题材,确保积极健康向上的舆论导向。在面对新闻事件的过程中,新闻记者应当具有现象的立场和定位,认真客观看待事件本身,理性分析事件并给予中肯评论,不能妄加评议。并在这个过程中做好与被采访人员之间的关系问题,不能强迫采访,更加不能够虚假采访。

2新闻记者在采访中如何掌握“度”

2.1电视新闻记者控制住“隐性”采访的频度虽然隐性采访在一定意义上能为人们揭露现实中最为真实的一面,将“背后的故事”毫无遮掩的展现出来,但是“隐性采访”在另一个层面上,站在法律的角度来说,是一种侵权的行为。因此,隐性采访也是一种犯法的行为。所以,当无节制的进行隐性采访的频度使用时,会降低隐性采访的格调,让隐性采访成为一种低下的手段。在新闻采访中,新闻记者要根据相关的新闻价值性进行判断采取怎样的采访手段。不能把隐性采访作为新闻采访的主要手段,避免成为获取新闻信息的主要途径,如果新闻信息能够通过正当的手段获取,在公正公开的情况下,那对于采访者和被采访者都有一种保护作用。所以在进行新闻采访的过程中,进行通过公开采访的方式进行采访。在采访的过程中,记者要从采访的目的性出发,牢记采访的目的和本质进行社会热点的解决。

2.2控制好隐性采访的内容新闻媒体为了获取更大的利益,都会通过一定的手段来提升自身的效益,和社会的关注度,因此,在报道内容上都会选择以一些亮点,内容夸张的材料进行报道。新闻媒体往往会忽略新闻的真正价值,完全为了迎合观众的需求,过多的对色情暴力内容进行播报,这种行为在一定得层度上污染了新媒体的环境,也对群众造成了消极的影响。因此在利用隐性采访进行新闻信息获取的同时要提高对社会的信心,真正的为人群着想,严格的掌握好内容材料的组合。

2.3避免新闻侵权行为法治社会中,人们的法律意识也在一步一步的提升,在社会法律的保护下,人们体增强了对自身的保护意识。因此,目前再次使用隐性采访,存在的风险性要远远超过往昔。在记者进行隐性采访的过程中,通过手机和摄像机录音笔进行隐蔽获取信息时,往往会触犯人的隐私权,最后反被告上法庭。因此在进行隐性采访的过程中,严格要求对“度”的把握,任何人都需要运用法律来对自己的权益进行保护。一味的追求新闻热点而侵犯别人隐私权是决不允许的。因此为避免发张新闻侵权的行为,在进行隐性采访的过程中,首先要考虑到采访对象的相关权益,也避免为自己带来麻烦,影响新闻的价值。

为了更好提升新闻的真实性在深入挖掘新闻信息的同时,也要注意在采访中所需要的“度”在避免给自己和别人造成麻烦的同时,保障了新闻信息的价值,遵守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

作者:郝莉华 单位:牡丹江新闻传媒集团

新闻记者论文:由虚假信息看新闻记者职业道德

摘要 新闻记者提供的信息真实与否,直接关系到新闻受众的价值取向。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新闻真实原性则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石。但是随着我国网络等第三媒体的的迅速兴起,新闻媒介之间竞争白热化,而导致“日益增多的新闻媒体平台抢食逐渐萎缩的新闻消费者”的局面。所以我们看到,为了独家的新闻报道,获得最高的收视率,最高的发行量,最高的点击率,每时每刻寻觅猎物,追求的轰动丑闻,名人丑闻,明星绯闻,甚至于用虚假新闻来喂饱肚皮,最终赢得广告商投来的滚滚财源。近些年来,在新闻传播引入市场因素之后,不规范的市场秩序和社会上的不正之风对新闻传播产生了强大的冲击力,加之新闻媒体或记者自身放松要求,随波逐流,频频出现丧失职业精神和违反职业道德的现象。

关键词 虚假新闻;新闻真实性;记者素质;职业道德和操守

0 引言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新闻改革的不断深入,新闻媒体之间的竞争加剧。不仅纸质媒体之间、电视之间、广播之间的竞争,而且还发展为多媒体的复合竞争和跨地区、跨行业媒体间的竞争。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所长喻国明也开始将“注意力经济”理论引入传播领域,称传播回收的是受众的“注意力”,出售给广告商的也正是受众的“注意力”,“注意力”是传媒真正能赚钱的终端的产品。

新闻工作者活跃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各条战线上,向人们传播新闻信息和科学知识,宣传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同时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意见、要求和愿望,抵制与批评社会上的各种不正之风,担负着团结和教育广大人民的重要社会责任。

1 虚假新闻的报道

1)在实际的新闻实践活动中,新闻界还是出现了种种不正之风,一些新闻记者为了追求轰动效果,或者为了完成出稿数量,总会挖空心思去寻找新闻素材,往往会做一些有悖常理的虚假报道,严重损坏了新闻业的整体形象。我曾经看到一篇这样的新闻报道,说是一位老人因为不被子儿媳接受,所以导致流浪街头。可是过了几天,却有人出来申明,绝无比事,不禁哗然。再一个有关虚假新闻的报道就是在汶川地震发后以后,赚足人们眼泪的《短信妈妈》。虽然这些虚假新闻都没有严重的危害别人和社会利益,但却使新闻失去了固有的可信度。

2)更为可气的是一些新闻记者为了获取泾济上的收益,常常为一些非法企业作一些失实的报道,从而去蒙蔽老百姓。就象某一地区有一矿主把尾矿库建在离村子不远处,村民们意识到这样会危及村子的安危,就多次到矿上与矿主交涉。矿主为了不影响工作进度,竟然请来某报社的记者,大肆渲染危矿库大坝是如何如何的坚固,绝不存在安全隐患,让处在下游村民放心等等。假如不是山西襄汾尾矿库事件,该县对全县的尾矿库进行了一次全面检查,该尾矿库被依法取缔,那位记者的报道也许会一直堂而皇之地躺在报纸上。

3)还有就是前段时间被暴的记者排队讨要“封口费”的事,虽然这些记者没有写出虚假新闻来,但从他们讨要“封口费”的目的和动机就不难想像,在得到好处之后,他们将要做些什么,是否要违背良知,拼弃道德底线,将真相永远的石沉大海呢?这些记者的所作所为是否比写出虚假新闻更为人们所不耻呢?

2 虚假新闻的影响

1)虽然虚假新闻已经成为过街老鼠,但这对其“出炉”丝毫不受影响,不少记者还是在挖空心思地造假。每年的十大假新闻的评选活动虽然给造假者当头一棒,但也让新闻公信力堪忧;一个又一个的虚假新闻的出现让新闻传播的基本原则――真实性,新增污点。新闻的公信力在经受着前所未有的考验,新闻记者理应以此作为前车之鉴,提高自身的新闻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修养,杜绝假新闻,做一个历史忠实的记录者和守望者。

2)类似虚假,非客观性报道并非仅仅出现在中国,一向以公平,客观公正标榜新闻价值观的的西方媒体也不免受到价值观偏见和政治压力的浸淫,使得 “西方新闻媒介都是政治和经济权力者的代言人,不论表面上如何标榜客观公正,其实这种客观公正是不存在的”。

3)现在越来越多的新闻从业人员是没有编制的招聘工,属于“流浪记者”,同“在编记者”比起来,他们没有编制,没有户口,没有职称,甚至也没有新闻出版署颁发的记者证,有时他们的权益往往得不到应有的保障,这个时候,一些媒体干脆放松了“把关人”的职责,只要有卖点就大开方便之门,通过虚假新闻来赚取不正当利益。

4)在以经济为基础决定一切的今天,适当的追求一些经济利益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如果为扩大发行量和招揽广告的需要,为了获得最大化的经济利益而采取不正当甚至违法的手段,在反映和引导社会舆论的时候忽视了客观性、公正性和社会责任,长此以往,媒体的信誉和威信就会在受众心中大大降低,从而影响整个新闻业、传媒业的发展,同时对新闻记者个人的发展也将产生极其不良的影响。就像那些讨要“封口费”的记者,如果不被曝光,将会又出现一些什么样的误导人的价值取向的新闻呢?

3 新闻真实性的报道和影响

当然并不是所有新闻战线工作者都是拜金主义者,与那些为了经济利益而写虚假新闻形成鲜明对比的是2006年7月河南电视台都市频道23岁的女记者曹爱文,她在采访落水少女的报道现场时,她不是先去采访,而是挺身而出,趴在女孩身上做人工呼吸,经过多次努力,女孩最终也没能醒过来,曹爱文哭了,泪水顺着脸颊滑落。当我看到这则新闻时,我不禁肃然起敬。一种人性的美跃然纸上。这种在为难时刻挺身而出的举动,不仅体现了曹爱文的正义感和责任心,更体现了一位新闻工作者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和新闻自律意识。

4 记者职业道德和素质表现

1)那我们只能希望作为媒体第一道防线和守门员的记者,能够有足够的抗击打能力,能够在潜规则浸淫保持凛然正气之金身,不违背社会伦理,继续对职业道德和道德底线的坚守,在采访过程中减少道听途说、捕风捉影、主观臆测,转而对事件进行深入调查,认真核实细节情况,做出准确的事实判断,才能重塑新闻媒体在公众眼中的形象。换句话说,面对政治压力,你可能有很多说不出来的真话,但是你要坚持不说那种弥天大谎,至少不造谣,不去欺骗民众;面对市场诱惑,你不受老板、不受资本家大红包的诱惑去欺骗消费者,这是良知最底线的东西。

2)只所以如此坚守新闻真实的阵地,还因为社会伦理道德是新闻工作者作为一个人或一个公民所应该具备的最起码的道德情操,它是一个人思想道德素质、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综合体现。坚持廉洁奉公,抵制各种诱惑也是新闻工作者应遵守的伦理道德的重要内容。作为党的新闻工作者,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不仅代表本人和其所在的媒体,更代表了党和政府的形象。

3)随着信息传媒业的发展,人们都是通过信息来认识世界的,在人们一天也离不开媒体的今天,人们对新闻职业道德的关注程度超过了任何一种职业,因此新闻职业道德的建设不得不引起社会和从业者自身的高度重视,不断培养和提高自己的道德约束力,做一个无愧于新闻事业工作者,是每一位新闻从业者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

5 结论

总而言之,坚决制止、杜绝虚假新闻是党和国家对新闻工作的要求,同时也是新闻界、全体新闻工作者、全体受众共有的责任。

新闻记者论文:电视新闻记者采访信息的敏感性分析

摘 要 本文从新闻采访实践的角度分析记者的新闻敏感性,在“灵、巧、活、特”上做文章,创新视角,创新题材,使采访出来的新闻富有吸引力和感染力,贴近民生,引人关注。

关键词 电视新闻记者;新闻敏感;活、巧、灵、特

无论任何一级的新闻节目,都是党和人民的喉舌,紧紧围绕中心工作,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反映群众心声,引导社会舆论,其显著特点政治性政策性强,正因为如此,也容易显得高高在上,严谨有余而活力不足,如何接近新闻与观众的距离,找到这中间的平衡点,就显得特别重要。

在电视新闻采访过程中,我们常常在思考,如何把新闻做得更好看,更耐看?但万变不离其宗,总的来说就是形式上的创新、包装上的创新,内容上的创新。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往往流于形式,陷入日常“以点带面,突出主题”的传统模式中不能自拔,经常是份量看似很重,新闻价值却并不高,“点”没有代表性,“面”情况空泛,片子最终成为最寻常的播出需要了。无论何种创新对记者在采访过程中的新闻敏感性要求都很高,本文就从新闻采访实践的角度,就记者在新闻事实的思考和判断能力方面,也就是新闻的敏感性方面进行粗略的探讨。

1 良好的新闻敏感可以把新闻做“活”,拉近新闻与观众的距离

我们的一些报道这所以得不到观众认可,群众认同,是因为这些报道往往从领导和部门的角度出发,想做出一个突出工作重点的报道,这类题材宏大,内容庞杂,不但要求要把内容讲清楚,还要突出重大的意义,属于命题作文,要做好难度较大。往往是只有口号没有信息,说了一大堆成绩,没有细节,成了部门的“宣传报”,观众看不到与自己的联系,当然就没有兴趣。这时记者就转换视角,善于从群众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从群众的角度去捕捉信息,在“活”字上下功夫。如双辽电视台在宣传市里帮扶家庭零就业工作时,记者是以一个带孩子的单身下岗女工的就业为点做的,这名女工几年前丈夫去世,孩子年幼,下岗后两人经济困难,就业帮扶的工作人员了解后根据她的情况,一次次地帮她找工作,最终她终于干上了一家公司的清洁员,达到了自食其力,经济问题解决了,孩子学习也好了,她相当的满足,这个例子选的贴近性强,通过帮扶,平凡的主人公让人看过之后,能感受到她对生活的满足和希望。整个片子行云流水地把一个政策的内容和作用表述出来。

2 良好的新闻敏感可以帮助记者在新闻选点上做到一个“巧”字,开掘新闻亮点

新闻工作者在研究如何创新的时候,经常要讲到题材创新,而往往有些题材是不能创新的,经常是一些常态的东西,比如,消防日、护士节等常规新闻,由于县级的一些具体情况,就是在主要街路设几块大牌子,领导与相关工作人员往那里一站,讲一讲话,发一些宣传单了事,因为这个内容太常规了,这里题材没有客观的“新”,可新闻还要富有吸引力和感染力,怎么办,我们就在“巧”字上下功夫,以消防日为例,最好有一个大的演习什么的,那新闻就好做啦,可是没有,总不能把全市的水电弄没有了吧,我们就经常让小朋友做主角,几个或者一个班的学生做个大模型或者模拟一下成人的演练,不但好策划,而且人多热闹,小朋友还憨态喜人,画面效果好,只要事先沟通好,一定可以拍出热闹的气氛,六十人的场面弄不成六百人的气势,至少可以整出来一百六十人场面。冷冷清清的场面是绝对不吸引人的。

良好的新闻敏感可以帮助记者在采访时做到一个“灵”字,选择独特的角度,增强报道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在日常新闻采访中,有些内容看似平常,往往被当作常规新闻播出了,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殊不知其中可能包含“大新闻”。这时记者的新闻敏感性就显得特别重要,能从普通素材中发现其内在的价值。这正是记者的功力所在。 不要就事报事, 把它同周围的客观事实联系起来 ,灵活运用,往往就会发现隐藏在小事之后的重大内容,发现新闻背后的新闻,揭示其深刻的社会意义。

今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从年初开始,双辽电视台就策划了播出了一批企业发展报道,展示双辽市在“十一五”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上的成就,在采访过程中,有两户企业的不同发展历程引起了记者的关注,一家刚刚成立几年、只有不足百人的小企业,经过认真考察市场和技术攻关,产品产销对路,购需两旺,企业效益连年翻番:而另外一家在当地享有盛誉的大企业,因为生产工艺和产品落后,经济效益指标连年下滑。身处同一时代的两家企业迥然不同的遭遇,让人感触颇深。于是,笔者特意将两条消息对比编排,再加以串联和编后,以说明现代企业要以市场为导向、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才能生存和发展的道理。从这件事中,笔者也深深体会到新闻敏感性的重要,一个能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报道,都是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让情节生动起来,也只有这样的作品,才能达到宣传教化的效果。

3 良好的新闻敏感还有助于记者把目光转向群众,及时了解民情,研究民意,去寻找富有魅力的素材

在新闻立意上做到一个“特”字,一味沿袭固有的新闻采访模式,只能扼杀新闻的生机和活力,从受众的角度去提炼主题,贴近民生,不断创造受众最能接受、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才能使新闻独具魅力,深入人心,努力搭建党委政府和群众之间的互信桥、连心桥。

这里所说的“特”字,是新闻采访角度的特,从大量纷杂的素材信息中发现新闻的独特视角,在双辽电视台的民生栏目《百姓故事》中播出了《一个农民通讯员看家乡变化》的新闻,就是记者在日常事件中发现挖掘的,就很有代表性,在双辽市那木乡白市村有一个农民叫母万喜,他多年如一日,往双辽电视台传送新闻稿件,他采写的新闻都是围绕他们村展开的,内容从春种到秋收,从农民种地技术的应用,粮食产量的变化情到农民收入情况,他都一一记述,多年下来,就形成了一本很好的记录农村经济变化的小账本。记者敏锐地抓到了这一新闻点,从通讯员母万喜的角度,看到了白市村农民生活发生的喜人变化,进而展现了近年了全市农村经济的发展成果,文章小中见在,视角独特,文风朴实,贴近群众,节目播出后,反响强烈,获得了各方好评,做到了“两头满意”。

总之,对于新闻敏感性的培养,不是短期突击培训能够解决的问题,它需要新闻记者自己长期地、脚踏实地在新闻实践中去磨练,不断学习,不断总结提高。

新闻记者论文:到现场去――新闻记者的成才之路

我是在全国第五届舆论监督研讨会上认识“卧底记者”石野的。他中等的个子,两道剑眉,小平头,挺直的腰板,不俗的谈吐。分手时他送我一本自己的长篇传记《卧底记者――我的正义之旅》(中国方正出版社2005年1月出版)。读罢全书,我对这位已过而立之年的年轻记者油然生出一片敬仰之情。其实,在此之前,石野还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卡帕记者丛书”中重点推出过《卧底历险――我的第四次死里逃生》一书。这个从海军陆战队走来的记者说:“我是一个未上过多少学的乡下青年,是一个没有文凭的小士兵,在社会的锤炼下,成长为一名以笔为枪以新闻为毕生事业的记者。”已经有许多文字工作者、学者和专家介绍、评价过这个被人称为侠客记者、卧底记者、正义记者的传奇人生和不凡经历。作为一个补充,我这里只想简略地谈一下从石野身上读到的一种感悟:到现场去――新闻记者的成才之路。

世界各国招聘记者,大致有两个路径:一个是从高校毕业生尤其是新闻传播院校毕业生中遴选,一个是直接从社会各种“写匠”中发现。石野走的就是后一条路子。“我没有文凭没有背景,面对陌生而喧哗的城市,赤手空拳打天下,梦想过上美好而体面的生活,也想让自己的青春和梦想更加绚丽,但除了热血和憧憬,除了心头那挥之不去的美丽梦想,我一无所有。几经挣扎和拼搏,我这个从没进过大学校门的农家子弟,终于成为一名为民请命的政法记者。”对记者这一行当,不同的入行者有不同的理解和追求。大凡从校门到传媒门的学生记者,多数人设想得很浪漫,很潇洒。“相机胸前挂,信步走天下,今朝名记者,他日大作家。”但在实际工作中摸爬滚打几年之后,这种念头会烟消云散。请听听石野是怎么说的:“人生是快乐的,但人生又是痛苦的。作为一名直面人生,直接调查许许多多虚伪、冤屈、凶恶、丑陋和邪恶的记者,我们的心灵深处不仅要忍受着那一幕幕血淋淋的折磨,更顶着来自各方的压力,甚至危险。我觉得危险无处不在。但我总看到,在危险的深处,隐藏着正义的火焰。”这种正义的火焰,就是指点着、支撑着每个有良知的记者去勇敢地充当侠义之士的力量。也是这个石野,讲了这样一段肺腑之言。他说:“是的,我并非像曹雪芹、鲁迅、尼采等思考型的作家,我只是一个记者,并无半点戏弄人生之意。现在,为了要说出真相,为了那些仍未了结的案件,为了那些结了案仍没有解决问题的当事人,为了那些我无能为力的人性尊严,我只有通过那些为弱势群体呼吁的文字才能表达我作为一名政法记者的感叹。”

正是出于这样的良知,出于这样崇高的社会使命感,石野才会出生入死,视子弹为纸屑,在十年时间里,贡献出各类文章4000多篇、300多万字,并出版了一批报告文学和小说、传记作品,终于成为中国的畅销书作家。

记者行业里有一句经验之谈:脚板底下出新闻。只有到现场去,才是记者真正的成才之路。胡乔木同志曾对记者的产生做过这样的分析:“为什么要有记者?人生活在社会上,为什么会产生这种职务或职业?社会上有各种各样的生活,其根本问题是阶级斗争,在阶级斗争消灭以后,还有生产问题,所以社会问题根本上还是生产问题。生产斗争以及围绕生产,产生了种种经验,对于这些经验,有加以宣传之必要,于是,有人自告奋勇,或被指定介绍这些经验,使世人周知,特别希望与他利益相同的人,根据这些经验办事,这就是记者产生的根本基础。”(胡乔木:《记者的工作方法》,《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文件汇编》下卷,新华出版社1980年版,第271页)很明显,报道这种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社会生活的经验,记者是必须到第一线、到现场去的。所以石野以“到现场去”命名他的中国舆论监督报告文学三部曲的第三本书的主题,这不仅有现实的意义,而且有学理的高度。

业内把记者到现场去,视为记者成才之路,有许多精彩的论述。有人说,记者是社会直观现象的追逐者和永不疲倦的探索者。有人说,记者是社会真相的挖掘者和社会财富的探宝人。有人说,记者有十足的好奇心,渴望知道正在发生什么事,将要发生什么事以及渴望迅速捕捉到这件事的第一手材料。有人说,记者是调查研究的职业工作者。还有人说,记者是社会活动家。石野就是这样,他视现场为刀尖,为风口,他乐于在刀尖上舞蹈,在风口t望。“我站在刀尖上,开始一种锐利;我站在风口上,开始一种审视。”

据我观察,石野是个极其聪明的人,也是一个百折不挠的人。如果去经商,去当老扳,也许早已挣得盆满钵满。但他至今仍是一个穷文字匠。漂泊京都的他常常受到生活的煎熬,受到各种压力、威胁的冲击。但他对这一切笑而置之。“尽管我至今是一位没有编制没有任何保障的流浪记者,但为了我热爱的新闻事业,不管前面是地雷阵,还是万丈悬崖,我都会勇往直前,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这种高姿态,于石野当令人肃然起敬,于我们则当思考我们的新闻体制应有哪些作为。如今“北漂派”在京城,“南飞族”在珠三角已不在少数。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闻传媒人力资源管理体制当然不必把各种“自由职业者”统统纳入体制里面来,但如何为这些游弋在体制外的自由提供社会保障,让他们在改革成果阳光普照下更有活力、没有后顾之忧地放手工作,我认为是文化传播改革中必须认真考虑并切实加以解决的问题。当然,如果人才流动真正成为一种普遍性制度,一些自由职业愿意受到“国有企业”这棵大树的庇护。经过一定手续把他们吸纳到体带制里面来,给予较好的物质待遇,使他们免于体制外种种意想不到的“日晒雨淋”,也不是不可考虑的一种善待之策。当然,把这些自由职业吸纳到体制里面来,依然要给他们自由思考和写作的广阔空间,而不要增添不必要的约束。我想,在文化体制改革即将广泛深入展开的2007年的春天,这种殷切的期待,是不会让卧底记者石野失望的。

(作者系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新闻与传播学博士后流动站站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新闻传播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

新闻记者论文:新闻记者如何运用好网络采访

摘要:信息时代的到来意味着信息方式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新闻采访的操作与实施。由此,如何控制好现实环境与虚拟环境的采访,对于新闻记者来说,是一个残酷的考验。尤其是当今网络的发达,利用网络采访已成为新闻记者常规采访的一部分,但如何控制好网络采访,仍是一门值得探讨的技巧。

关键词:新闻记者;网络采访;信息时代

一、引 言

信息方式是马克•波斯特所提出的一个概念,他运用福柯的全景监狱概念来研究数据库,认为数据库和全景监狱一样,不仅仅是塔楼上的那个狱卒,而是施加于囚犯、把他或她构成为一个罪犯的整个话语、实践,这就意味着罪犯受着一个隐藏逻辑的支配,把主体构建成一个罪犯并把他或她规范化到一个洗心革面、重新做人的程序中,这就是全景监狱的话语、实践构建主体的方式。

而在数据库中,一种新的话语、实践便在社会场中运作,数据库使主体的多重身份成为可能,它重新构型了主体,这即是信息方式[1]。信息方式即是信息时代固有的逻辑方式,就像人类的思考方式一样,有着一定的模式。或者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托马斯•库恩在1962年提出的“范式”。这也就是说,网络固有的逻辑方式将左右新闻行业的运行和操作。

因此,利用网络采访,就需要符合信息的思考模式,即信息方式。网络信息固有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将导致利用网络采访或资料查找受到极大的便利或限制。而这种便利或限制最主要是体现在,对新闻采访的精确与模糊内容之间的平衡。

本文所述的网络采访,是指记者通过互联网,利用计算机技术对新闻信号的甄别、对网络内容的使用,对新闻事件当事人、相关人员和事件背景进行材料搜集、分析、处理的采访过程。网络采访常用“电子邮件”、“搜索引擎和网络数据库”、“即时通讯工具”、“网络社区”等采访方式[2],同时,这些方式也是挖掘网上内容的新闻价值最有效的方式。但物极必反,这也是失却新闻客观性、准确性的时候。因而,这些采访方式作用于网上内容的时候,便受到了一对矛盾的促动或制约,即新闻的精确与模糊之间的矛盾。

二、信息时代为精确内容的采访提供可能

网络对于信息的提供可谓丰富多彩、无穷无尽、但也真假难辨。面对这样的情况,新闻记者利用网络的时候往往受到网上内容的干扰,或迷失自己,对网络内容不假思索的原文使用,或得到比较具有深度而又能够成为独家的新闻。但是,乐观的看,网络的确让新闻记者便于采访、写作,出好新闻,这主要归功于网络为新闻报道提供了精确的内容。

相比较于传统新闻采访,网络采访的最大的可信度在于可以实证。网络采访“易于保留采访记录”[3],就显示出网络的实证能力。例如,记者的采访过程可以由网络记住,并能够完完整整的展现出记者采访的过程,可以明了记者最终的新闻报道的充要条件。这就能够创造一种记者采访的小型环境,使记者的新闻报道得到比较可靠的支撑。这就打破了传统新闻采访需要依靠记者个人的权威性采访的束缚。因此,网络采访不仅便利了记者的采访,而且使采访变得更加具有可信度,更加能够得到实证,也就更加精确。

这种精确性,不仅归功于网络文本的可记录性及可查询,网络IP地址提供了唯一的信息源,还在于计算机技术能够对记者采访过程的记录。而且,国家的现代化的建设过程中,各组织、机构、部门的信息都力求准确无疑义,这样,就为新闻记者提供了拿来即可使用的新闻成品或新闻源。

三、信息时代为模糊内容提供的可能

网络采访中的人际传播带有相当的匿名性。“网络上没人知道你是一条狗”,上网者的姓名、年龄、身份甚至性别都可能是编造的[4]。虽然文本的可记录性和唯一IP地址信息源为网络采访提供获得精确内容的可能,但是,潜伏在网络文本及IP地址的身份,却是捉摸不定的,难以查证的。“网络上没人知道你是一条狗”,颇具有讽刺的一句话,就道出这种身份模糊的可恨之处。

当然,这种身份的模糊,对于新闻记者运用网络采访来说,具有非常大的阻碍作用。数据库使主体的多重身份成为可能,“它重新构型了主体”,这使得主体失去了现代性之稳定特性,使得精确采访摇摇欲坠。毕竟,“网络上没人知道你是一条狗”。

网络的虚拟特性所产生的身份的重构,足以导致新闻采访的一场变革,但如今仍少有人谈及或从这个方面谈及。网络的革命性质总是被置于传统媒体研究的话语之下,很难突破新闻事业很不容易才建立起来的规则。这足以说明,现代人对于网络的虚拟性质与现实性的感知冲突。虚拟性在符号意义上,与现实世界一样,是对可观世界的反映。但是,现在还是人类现实生活的一种阻碍。当然,这并不是对虚拟现实的乐观支持,也非对现实生活的悲观论证。既然网络是人类与虚拟现实的结合点,那么,对于虚拟现实的新闻学认知,就应当与传统认知有所区别。这个问题的关键点就是“要不要进行现场采访”[5]?

伴随着记者的采访行为一般不被当做新闻内容来报道的事实,“要不要进行现场采访”,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人们对新闻记者对网络模糊内容采访的不信任。而这种不信任,其实就是对虚拟现实提供的多重身份的抵制。毕竟网络上模糊内容的虚假性能直接操纵现实世界物质财富的损害。正是这种在虚拟世界中,人既可以为“真”,也可以为“假”的身份危机,在很大程度上抵制新闻记者的网络采访。

三、信息时代记者对精确内容与模糊内容的采访控制

如上所述,新闻记者基于对采访的精确与模糊内容之间的平衡控制,就显得非常有意义。针对精确的信息,报道时直接使用或经过原义不变的改编,新闻界是不吝使用的,受众也能够接受。但对于模糊内容的采访,或在新闻成品中表现出的不确定性,这就值得思考。毕竟面对虚拟现实日益与现实生活的结合,逃避根本不是办法,而直面又需要采取某些措施来保证。

(一)利用道德、法律、经济、政治等社会标准,明确报道思路,把握精确内容,消除模糊内容

针对一些稿件,比如宣传类稿件、引导舆论性质的稿件,评议的地位高于新闻事实一等,因此,这急需要社会所建立起来的规则、标准来衡量、引导事态或人心的方向。但一般新闻报道,采取这些标准来衡量,也有助于新闻报道。在信息时代,虚拟事态的新闻也需要得到报道,或者成为新闻。

因此,利用道德、法律、经济、政治等社会标准,把握精确内容,也有助于消除模糊内容给现实社会带来的不确定性和损害。或许有人将要提出,网络实名制对于消除网络带来的身份的不确定性将是一个很有效的解决办法。在这里,我认为,网络实名制是对言论自由的一种严重损害,严重违背信息方式固有的逻辑,从长远来说,也是对人类智慧资源的限制。

(二)记者的底线、原则,树立新闻理想,把握精确内容,消除模糊内容

专业的记者务需有自己的新闻理想,并能够在新闻采访中付诸实践。而在追求新闻理想的过程中,固然有诸多可实现的途径或操作原则,但对于模糊身份的网络文本来说,确实需要记者有自己的底线和原则。

1.“实”的精神

记者需要有求实的精神,实事求是说话,怎么采访就怎样报道,或者把记者自身作为报道内容之一来增强新闻报道的生动性和趣味性。虽然,单靠网络采访,会失去耳闻日睹新闻现场的机会,长此以往,影响新闻事实的准确性和生动性[6]。但记者作为景观出现在新闻报道中,或者说以记者体验式的采访来报道,也或多或少可避免这种不生动性质。

2.正义的胸怀

记者正义的胸怀就是记者能够摈弃人类之恶,而弘扬人类之善。这也正如弗洛伊德所谓人之生、死本能一样,新闻记者要多表达一些人类生的本能,而压抑死之本能。记者揭恶扬善,将有力地增进记者对网络内容模糊身份的验证。当然,这种正义,需要紧紧建立在坚持新闻真实性的基础之上。

新闻记者论文:突发事件与新闻记者的责任意识

2010年3月23日,福建省南平市发生一起恶性杀人案件,造成8死5重伤的惨剧。4月20日,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二审维持原判,终审裁定凶犯郑民生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4月28日,正义的枪声响起,郑民生被依法执行枪决。从案发到枪决,在长达一个多月的时间里,这起典型的突发事件由于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恶劣社会影响,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轰动效应。

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在经济和社会飞速发展的过程中,各种突发事件是不可避免的。突发事件,不仅考验了党和政府处理危机的能力,考验着新闻媒体的应变能力,也考验着身处新闻报道第一线记者的社会责任。应该如何把握,才能使报道的效果更佳,这是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在3・23恶性杀人案件发生后,境内外媒体竞相报道,各路记者蜂拥而至,调集各种资源,想方设法获取最新最快信息。在报道过程中,主流媒体及时向受众提供真实、准确、客观、全面的现场情况和有关资讯,坚持了正确的舆论导向,充分体现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值得肯定。但笔者同时也感受到一些媒体和新闻记者的责任意识应当要引起重视。

一、案例

本文节选“3・23恶性杀人案件”中4则新闻报道作为案例,分析在这起突发事件报道过程中责任意识存在的问题。

案例1:今天(23日)上午7时20分许,福建省南平市实验小学校门口发生一起恶性案件,一位40多岁的盲人持刀沿学校周边路上一路砍杀。截至目前,已造成6名儿童死亡,6名儿童重伤。凶手已被警方控制,据称曾有精神病史。事发学校已经停课。目前,受伤儿童正在紧急抢救当中,儿童和家长的心理疏导工作也迅速展开。

案例2:被送往福建南平第一医院救治的重伤学生中,不幸又有一名遇难,下午5点10分左右,因抢救无效死亡。早前据媒体报道,23日上午7时20分许,一名中年男子在福建省南平市实验小学校门口手持砍刀,连续砍杀正在排队进校门的无辜学生,目前已造成9名学生死亡,4名学生重伤。

案例3:教师执意拆鲜花 官员威胁等着瞧:昨日下午,一位市关工委的负责人曾向记者透露,今天早上将举行一个特殊的“告别仪式”――那些遇难学生的课桌将在这个仪式后被撤走。但记者却在采访现场遭遇自称是当地政府官员的人阻挠,此人当时正在拆除悼念“花墙”。

案例4:环卫工刘瑞英无缘“见义勇为”:在南平有关部门公布的“3・23”特大凶杀案见义勇为名单里,实验小学学生应某某的家长应长余、实验小学保卫人员陈仕营、实验小学教务处副主任甘贵平、城管大队副大队长游钦章等四人都名列其中。“但那位第一个赶到现场救出了3个孩子的环卫工人呢?为什么要漏掉她?”许多人都忍不住这样问。据有关人士介绍,认定见义勇为名单的依据是根据当时校门口的监控录像――“刘瑞英没有出现在录像上。”

二、责任意识存在问题分析

所谓责任意识,即新闻记者在采访报道中的社会责任感体现,是指从事新闻职业活动的人员对其职业行为所产生的社会作用和社会意义所应承担的责任。社会责任感是构成新闻传播活动的基础,它是新闻工作者基于一定的政治立场、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和业务水平,在内心信念和道德责任感的驱使下,自觉履行的对事实、受众和社会应尽的职责、使命和任务。在很多情况下,报道本身的技巧并不是很重要,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神圣的职业道德感,在采访和写作时,才能摆脱狭隘眼界的束缚,跳出就事论事的藩篱,站在综观社会全局和历史发展的高度上,把握和反映时代精神。[1]

这些年来,舆论监督在社会生活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新闻媒体在舆论监督方面也表现得空前活跃,但与此相伴的是由此造成损害他人名誉、引发矛盾纠纷、造成社会动荡等等问题大量涌现。以上选取的案例在此次“3・23恶性杀人案件”处置过程中引发质疑、讨论、争议。归集起来,“盲人”、“有精神病史”、“9死4伤”、“环卫工无缘见义勇为”、“拆除花墙”为关键点。分析案例,笔者认为在这次突发事件中,新闻记者的责任意识存在问题,具体体现为报道过程中的事实缺失和立场缺失。

关于“盲人”、“有精神病史”、“9死4伤”的报道是典型的事实缺失。“盲人持刀沿学校周边路上一路砍杀”,不符合逻辑,试问一个盲人如何能一路砍杀,且目标精准,造成8死5重伤;“有精神病史”也只是记者的主观臆断,并无事实根据;“9死4伤”更是以“道听途说”之法而流传大江南北(至目前5名受伤学生病情已经稳定,进行康复治疗)。

关于“拆除花墙”、“环卫工无缘见义勇为”的新闻报道是典型的立场缺失。“拆除花墙”一度成为一些媒体的热点新闻。在这件事发生过程中,笔者未亲眼所见,但笔者认为,教师拆除花墙目的是善意的,虽然不排除个别政府工作人员言语失当的可能性,但部分记者乃至媒体显然给予了“官员”、“阻挠”、“威胁”等过多的关注。在南平市政府举行的第三次新闻会上,公安部门根据案发现场的监控录像简要通报了这起恶性杀人案件见义勇为情况,对应长余、陈仕营、甘贵平、游钦章等4人的见义勇为行为进行情况通报。通报最后强调了“还有见义勇为救护学生的人和事,欢迎知情者向公安机关提供线索。”并于3月25日在《闽北日报》上公布了欢迎提供线索的热线电话和电子邮箱。而一些媒体以《环卫工刘瑞英无缘见义勇为》为题,忽略了事件还在进一步发展,忽略了警方的见义勇为事实确认规程(刘瑞英手持扫帚和郑民生展开对峙,护住身后的数名学生,起初延平警方认为暂时未有其他证据佐证,因此未上升为见义勇为行为),故最初的见义勇为情况通报上没有环卫工人刘瑞英,给当地相关部门的后续工作造成被动。5月5日,南平市公安局延平分局公示了一份拟确认见义勇为行为的5人名单,刘瑞英的名字已在榜上。

三、如何增强突发事件报道中新闻记者的责任意识

除了事件本身,突发事件造成的另一社会危害就是信息的不确定性和不对称性,这会给谣言提供传播的空间,引起公众恐慌,影响社会的安全和稳定。[2]新闻媒体在面对这类突发事件,应正确把握舆论导向,通过及时、真实、准确的新闻报道消除突发事件带给人们的紧张与慌乱,还原新闻真实,维护社会稳定,这才是新闻记者在报道中应担当的责任。

1.客观报道

突发事件发生后,民众对信息的需求为迫切。此时,各路媒体往往争抢新闻点,抢打时效战。另外,新闻记者采访突发事件,往往都带着繁重的发稿压力。诸如此类原因,造成部分新闻记者在事件动态过程中,未经客观调查,造成局部失实,甚至道听途说,凭主观臆测就撰写稿件。这样的报道肯定会影响客观公正,误导公众,不利于事件的正常处理。

突发事件中媒体的舆论引导应坚持“3T”原则,即Tell your own tale(主动提供情况);Tell it fast(尽快提供情况);Tell it all(提供全部情况),及时说明事实真相,既满足了公众的知情权,又赢得了舆论的主导权。[3]在发生突发事件时,新闻媒体特别是主流媒体应当在第一时间抢占话语权,把握舆论导向,制止各种流言、谣言的滋生、传播。如,2008年7月,云南昆明发生一起“公交爆炸案”,一时间传言四起――“昆明发生多起公交爆炸”。在案件发生2小时,即召开了第一次新闻会,媒体也在第一时间跟进报道,说明了爆炸情况,使谣言不攻自破,同时也稳定了市民紧张的情绪。又如此次“3・23恶性杀人案”发生后,南平市政府于案发当天上午11点举行了第一次新闻会,及时通报案情和处置进展,当晚举行第二次新闻会,随后又先后两次举行新闻会。频繁的新闻会,媒体及时掌握事件处置、善后等各方面情况,对于公众了解案情、制止谣言传播、消除恐慌以及事件的进一步处置起到了很大的帮助。

2.站稳立场

在突发事件面前,新闻记者如何看待新闻价值,对事件的新闻价值是以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保障民众的知情权等全局利益为选择标准,还是一味追求“轰动效应”,考验着新闻记者的职业操守和社会责任。新闻传播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发掘事实真相,更重要的在于传播事实真相。在通常情况下,事实已经摆在那里,关键就在于新闻媒体采用何种方式、以何种角度选择和传播事实真相。换句话说,新闻记者固然要不断发掘事实真相,还原事实的本来面目,但是在“勘探”、“发掘”的过程当中,新闻记者就已经有了明确的政治立场。[4]

由于传媒竞争非常激烈,为赢得大众的眼球,记者在报道的时候,会把公众想看的、想知道的都考虑进去,在这样的考虑因素下,就会容易丧失新闻报道的立场,丧失报道的客观性。所以,新闻记者应该站稳立场,遵守宣传纪律,在报道中牢记自己就是代替公众前往事发现场,接触新闻事件当事人,并将真相及其代表的意义呈现于公众面前。在报道突发事件时,应对事件的前因后果、发展态势进行说明,及时宣传政府的应急行动,消除民众的恐慌与疑虑。同时要充分考虑报道在社会上可能产生的影响,站在党和政府的立场上,站在维护人民群众共同利益的角度,发挥舆论导向作用。

3.良知原则

查尔斯・达纳:无论什么时候,我们不要忘了,记者“是受着新闻业者方面的道德要求和一般社会之道德要求的二重束缚的……缺乏这种道德感的人,是不能制作为社会多数人所欢迎的有价值的新闻记事的。”[5]

在突发事件报道中,应当遵循良知原则,要充分体现人文关怀,营造良好的社会人文氛围。突发事件可能造成对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以及其它一些灾难性的后果。如果我们在报道中细致地展现受难者的惨状,过多地描绘灾难现场,描绘过程细节,挖掘事件背景。特别是在报道的中后期,如果没有注意理性,把握适度,将对受害者产生二次伤害。“3・23”事件的发生,对全社会产生极大震撼,特别是对未成年人的心理成长影响很大。记者在采访报道中的方式方法,应根据这一特殊情况,注意把握良知原则,以利于减缓未成年人的心灵创伤。福建电视台新闻频道在南平实小复课当天有这么一段采访报道,“一位家长说:我们今天还送孩子来上学,是因为我们认为这起凶杀案事发偶然,我们还是相信学校、相信政府、相信社会的。”可以看出记者的社会责任感和良苦用心,通过这则报道给予了学生、家长、观众、社会充分的人文关怀,给人以信心,给人以希望。

新闻报道的作用不仅仅是向受众提供最新信息,更重要的是它要通过报道影响受众的思想、行为,使之朝着有利于社会稳定和事件解决的方向发展。因此,突发事件的报道不能仅仅局限于事件本身,更应从人性的角度,以良知、善意为原则,充分展现人文关怀。

总之,突发事件敏感性强,不好把握,容易产生负面影响,甚至影响和谐稳定。在突发事件上正确的舆论引导是媒体责无旁贷的社会责任,在报道过程中依据事实、把握立场也是新闻记者恪守的职业道德和责任担当。因此,在报道突发事件时一定要在政治上、大局上考虑,站在党和政府的立场,站在维护人民群众共同利益的角度,把握正确舆论导向,从有利于事件解决的方向出发,发挥媒体的导向作用,做到全面平衡、客观严谨、化解矛盾、凝聚人心。

(作者系南平广播电视台广播节目中心副主任)

新闻记者论文:新闻记者“爱心”接力,救起一个被曲解的全国典型

2007年8月16日下午,济南市天桥区北坦街道办事处新菜市街居民郑承镇给我打来电话,他在电话里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今天晚上的‘新闻联播’要播出我的事迹了,你到时候可别忘了收看!”说着说着,郑承镇不由感慨起来:“唉!这么多年来,不容易啊!我能有今天这一步,都多亏了你啊!”听了郑承镇的这句话,一直跟踪采访报道郑承镇达7年之久的我也不由感慨万千,恐怕也只有我最了解郑承镇这番话的真正含义:作为一个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靠最低生活保障金维生的无业人员,多年来郑承镇一直梦寐以求自己收养流浪儿的行为能得到官方的认可和肯定,然而一个极为尴尬的现实却是:虽然包括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在内的众多媒体多次报道了他收养流浪儿的事迹,然而对他收养流浪儿这一行为,政府相关部门却长期噤若寒蝉、视而不见,一直没有人对他的做法是否合法、是否值得提倡表彰给出一个明确的“说法”;他在许多人心目中一直是个有争议的人物,就在两年前,民政部门特批给他的低保金还险些被有关部门取消,甚至还有人传言要取缔他收养流浪儿的“非法行为”。现在他的事迹上了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节目了,他一生为之付出心血的事业终于得到政府的承认了,更具体一点来说,今后再也不可能有人借他的行为是否正当这一话题来奚落他、刁难他了,他又怎能不为之激动为之自豪呢?

在此之前,中共中央宣传部下发通知:根据中央领导同志批示精神和领导指示,要求《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科技日报》《中国纪检监察报》《工人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妇女报》《农民日报》《法制日报》等中央级新闻单位开辟“道德楷模,文明风尚”专栏,按照要求做好典型郑承镇的宣传报道。随后,新华社于2007年8月16日播发通稿《郑承镇:20年救助400名流浪儿》,当晚的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推出“道德楷模,文明风尚”专栏,第一个介绍的人物就是郑承镇。同年8月17日,《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等全国各大报纸、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刊播新华社稿或自采稿,宣传郑承镇的活动自此在全国轰轰烈烈地展开。2007年9月19日,郑承镇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受到中共中央总书记的亲切接见。9月23日,郑承镇被评为“山东省道德模范”。随后,省、市、区各级部门授予了他多种荣誉称号。

然而,就在7年前我采访报道郑承镇时,当地政府部门却对此惟恐避之不及,极不希望我报道郑承镇的事。如今的郑承镇仍是当时的郑承镇,然而从政府部门不愿甚至不准报道到他成为全国典型,如此巨大的反差,其中原因耐人寻味,作为追踪采访报道郑承镇达7年之久的记者,我见证了这一事件的全过程。

我和郑承镇初次相识,是在2000年。一次,我到济南市某政府部门采访时,在和工作人员闲聊时无意中听到郑承镇收留流浪儿的事。看到我对这件事感兴趣,这位工作人员当时就给我泼冷水:“你也别白费工夫了,就算你采访了也不可能发出来”。我追问原因,他却欲言又止:“具体情况我也说不清楚……他以前进过监狱,听说领导挺烦他……”他的话更激起了我的好奇心,便央求他带我去郑承镇家,他却死活不肯:“你还让不让我在这里干了?如果你真想去采访你就自己去吧,不过千万别说是我告诉你郑承镇的事,要让领导知道了我可就麻烦了……”

几经打听,我终于找到了郑承镇的家――一间狭小阴暗潮湿的旧平房里,住着郑承镇和他收留救助的8名流浪儿。对于我的突然来访,郑承镇感到很意外――近期已经很少有记者来他家了,但他还是很高兴,取出一些有关他的报道让记者看。原来,郑承镇长期收留救助流浪儿,引起了新闻媒体的注意,省内曾有多家媒体报道过他,然而一些人却怀疑他收养流浪儿的动机不纯,有关他“收养流浪儿是假,从中牟利是真”的传言一直不断,特别是还有人多次到省市有关部门反映他拐卖妇女儿童,再加上他曾有过被判刑的“前科”,有关领导曾做出指示:停止对郑承镇的宣传报道。从此后,郑承镇的名字就从各新闻媒体上消失了。虽然以后的调查结果证实了郑承镇的清白,可由于种种原因,关于他“打着收养流浪儿的幌子牟利”的传言仍没有消除,也很少再有新闻单位关注郑承镇,这让郑承镇很苦恼,也很无奈。

那么,郑承镇是否真的借收养流浪儿来牟利呢?为了查清事实,我对郑承镇收养在家中的几名流浪儿进行了采访,为了慎重起见,我还随机调查了多名郑承镇以前曾收养过的流浪儿的家人,查清了以下事实:郑承镇收养流浪儿,并没有向流浪儿的家人索要过财物。相反,这些孩子的家人对于孩子的突然出走一个个心急如焚,当郑承镇收留了孩子并把孩子送回家时,他们都对郑承镇感激不尽。许多家长看到郑承镇生活贫困,就买些米、面、油、糕点、水果等生活用品送给郑承镇表示感谢,本来这也属人之常情,多数情况下郑承镇也就收了下来。再说,对靠捡拾废品来维生的郑承镇来说,这些物品也确实无异于雪中送炭,可以维持、改善他和流浪儿们的生活。然而,也正是因为这件事,再加上他曾有被判过刑的历史,给一些人留下了怀疑他收养动机的话柄,还有人怀疑他精神不正常。

调查到这些情况后,我认为:郑承镇也是人,面对受助流浪儿家长送来表示感谢的生活用品,要让郑承镇这个靠卖血、捡拾废品来维生的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市民无动于衷,甚至于高姿态地“婉言谢绝”、“坚决不收”,不但很不现实,也完全没有必要――毕竟他收养在家的几名流浪儿还每天要等着吃饭,而他收下的这些物品也基本上都用到了他和孩子们的生活上。郑承镇的这一做法,不但无损于他的形象,反而更使得他这个普普通通的人物显得那样的真实可信。

经过长期深入的调查采访后,我将郑承镇的事迹写成长篇通讯,刊发在了我供职的《齐鲁晚报》上。报道刊出后,就有多名热心市民给我打来电话询问郑承镇的家庭住址,接着去看望了郑承镇和他救助的流浪儿,这让郑承镇很欣慰,从此后他也更乐于给我提供各种新闻线索。以后,每当郑承镇在街头上找到离家出走的孩子,而孩子又不愿告诉他家庭住址时,他就往往给我打来电话,希望能通过我的报道来帮助流浪儿寻找家人。接触的时间久了,郑承镇也和我越来越熟识,也不再拿我当记者了,而把我当成了他这个特殊的大家庭中的一员,经常向我说一些知心话,诉说他的烦恼和苦闷,其中,他的一句话深深地打动了我:“我收留孩子,不少人说我是‘精神病’,那是因为这些人没有碰上自家孩子跑了的事啊!假如他们的孩子也离家出走了,他们不定急成什么样呢!这时候突然有人给他们打来电话说收留了他们的孩子,他们还会说收留孩子的人是‘精神病’吗?”

同时,我也发现,郑承镇又很在乎新闻媒体的报道,很关心媒体对他的评价,这和那些做了好事不留名的好心人相比,就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关于这一点,郑承镇也毫不避讳:他刚从监狱出来时,处处受人歧视,自己都感到活得没有意思,偶然一次收留救助了一名流浪儿并将其送回家,流浪儿的家长把他当成救命恩人看待,这一巨大的反差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使他感到这样做人也挺有意义,从此他就把救助流浪儿当成了一份事业来做。长期生活在社会最低层的郑承镇迫切希望自己的行为能得到社会的承认和认可,新闻单位的报道,不但给了他继续救助流浪儿的信心,一些好心人对他和流浪儿的资助,也从一定程度上给郑承镇继续他的这一事业提供了物资保障。然而,他的这一做法却与我国传统意义上的“做了好事不留姓名、不图回报”的好心人的标准格格不入,他也因此而成为一个颇有争议的人物。

记者的工作就是如实报道事实,作为一名记者,我没有必要掩盖郑承镇的缺点,也无意对他的行为作出评价,然而他收留救助流浪儿的举动又确实令人感动,于是,我就用手中的笔,如实记录下了郑承镇所做的这一切。2002年4月,《民主与法制》杂志以7000余字的篇幅,刊出了我采写的长篇通讯《浪子回头,卖血收养300流浪儿》,报道刊出后在国内引起较大反响,多家报纸、电视台纷纷跟进报道,这些新闻单位的报道又给更多的新闻单位提供了新闻素材,随后,包括中央电视台在内的许多中央级媒体也纷纷采访报道郑承镇的事迹。以后,除了在我供职的《齐鲁晚报》刊发了数十篇有关郑承镇的报道外,我还在《工人日报》《检察日报》《杭州日报》《文化时报》《法制与新闻》《人生》等全国数十家报纸杂志上,刊发了有关郑承镇的长篇通讯,我的这些报道的刊出,又吸引了更多的媒体来关注郑承镇。这样,就像滚雪球一样,有关郑承镇的新闻也越来越多。

然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当地政府相关部门却对郑承镇的爱心举动一直视而不见,长期没有人对他的做法是否合法、是否值得提倡表彰给出个明确的“说法”,各基层政府部门每年举行的各种评优和表彰活动,更是极少有郑承镇的份,郑承镇得到的“阳光老人”、“关心未成年人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也大多是一些群众团体授予的,属于“民间奖项”。这一事实确实让人感到有些尴尬,也让郑承镇很无奈。

由于长期从事记者工作,我和当地政府部门的不少同志关系比较熟,我就经常请求他们尽量对郑承镇的工作和生活予以帮助和照顾,由于郑承镇是个有争议的人物,不少人因此就对我的这种做法很有看法,有人更是直言相告:“老弟,你整天给郑承镇帮忙,对你能有什么好处?将来只会给你惹来麻烦!”而我却没有想到这么多,我只是抱着一个很朴素的想法:不管别人是否对郑承镇有误解,也不管郑承镇存在什么缺点,但就他长年坚持收留救助流浪儿这一件事来说,他做的是利国利民的好事,我作为一名记者,有责任为他救助流浪儿的事业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郑承镇所从事的爱心事业,也得到了众多热心人的支持和帮助,众多济南市民通过媒体的报道知道了郑承镇,纷纷捐款捐物资助他的爱心事业。济南燃料总公司仁丰煤店经理王林光连续十年免费供应郑承镇家的烧煤,还给郑承镇家安装了“土暖气”。郑承镇有事外出时,他就代替郑承镇来照顾孩子们。正是有了王林光这样的许许多多的好心人,郑承镇的爱心事业才得以继续坚持下去。

就这样,在我和其他众多新闻单位同行的努力下,郑承镇,这个曾一度被雪封的颇有争议的普通市民,在济南、山东省乃至全国的名字开始越来越响,他坚持多年收留救助流浪儿的事迹为越来越多的人所了解,他收留救助流浪儿的事业也引起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和支持。2007年3月24日,在郑承镇60岁生日这天,一位好心人出资给他摆下几桌酒宴庆祝,包括新华社在内的十多家新闻媒体对此进行了报道。2007年8月,郑承镇的事迹更是引起了国务院总理的关注,在总理的批示下,郑承镇成了全国的典型人物,郑承镇在他坚持收留救助流浪儿20年后,终于得到了政府和社会的最终认可。随后,当地政府部门对他和他收留的流浪儿进行了救助,困扰郑承镇多年的住房问题等等难题,也在极短的时间内得到了解决。

我想,那些和我一样曾宣传报道过郑承镇的新闻界同行,可能也都有着和我一样的想法,大家报道郑承镇,既是作为一名记者的工作职责所在,为了完成新闻采访任务,更多的则是为了呼吁和倡导社会良知和正义,为了推动社会的和谐健康发展。而新闻记者们的“爱心”接力,又给了郑承镇以更大的鼓舞和勇气,使得他收留救助流浪儿的行为为更多人所了解、所支持,唤起更多的好心人参与到郑承镇所从事的爱心事业中去。应该说,是新闻记者们的“爱心”接力,挽救了郑承镇这个曾一度被曲解的全国典型。

(作者康鹏系《齐鲁晚报》记者;王琰单位: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文化传播系)

新闻记者论文:新闻记者自身素养刍议

摘要:记者这一特殊的职业,决定其从业者须具备较高素养。记者处在历史洪流的风口浪尖,是一个战士、一个哨兵。新闻记者的职责与任务是多方面的,必须具有包括政治家素养在内的一些重要的基本素养,本文就政治素养、哲学素养、审美素养、语言素养、道德素养、技能素养和公关素养等方面略论记者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关键词:素养;职业道德;“多媒体”

一、政治素养

新闻工作是一项政治性较强的工作,新闻记者不是单纯的“写稿匠”,他应该以一个政治家的眼光和态度去认识事物,并从中攫取能够解决社会矛盾、促进社会进步的“珍宝”。因此,政治素养是新闻写作者最重要的素养之一。政治素养涵盖较多内容,但就新闻记者而言,至少应具备以下两个方面:

(一)理论素养

新闻写作者的理论素养可分解为马列主义理论和政策知识,主要是对马克思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等思想理论的掌握情况。以及对政策知识的知晓度。记者应当熟悉历史,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非常清楚,这样才可以保证记者在采访、写作过程中不出现政治偏差,更好地当党和人民的喉舌。

(二)政治行为

政治行为通常可分为政治意识、政治品格、政治敏感等。政治意识就是一个人的政治观,是新闻工作者必须坚守的灵魂,唯有从政治意识的高度去认识社会,把握社会,才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政治品格就是一个人的人格形象、政治勇气和品行。新闻工作者最重要的政治品格,就是明大理,明是非,激浊扬清,保持记者的良知。政治敏感就是个人的政治意识和对政治问题的敏锐性。而政治行为则是政治素养、政治意识、政治品格、政治敏感的归宿和落脚点,是一个新闻工作者多种素养在行为方面最集中的体现。

二、哲学素养

(一)坚持两点论

两点论是辨证法的核心内容之一,尤其是在新闻和舆论引导方面,更是如此。只要我们细心观察,就可以发现在我们周围有许多矛盾的现象。比如:受众需求的广泛性与新闻局限性之间的矛盾;社会观念的多样性与报道者观念的局限性;受众思维方式与报道者思维方式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的现象,不管是此一方,还是彼一方,都需要进行认真的分析。

(二)对立统一关系

1.主观认识与客观事实统一。尊重事实就是尊重真理,记者的立场不能改变客观事物本身,但是却会影响受众对事实的认识。新闻记者对客观事物的报道,是经过记者的再加工后传给受众的,因此有一个主观、客观一致的问题。

2.时代性与历史性统一。新闻是记录历史的一门科学,它永远是以时代性和历史性的完善统一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时代性就是人们对社会特定历史阶段发生的重大问题所持有的不同价值取向,它标志着某个特定时代人类社会的认识水平。历史性,昨天的新闻就是今天的历史,当然也可以理解为对以往新闻文化的继承性,通过新闻载体记下的今天,实际上是对过去历史的一种积累。

3.收敛思维与发散思维统一。人的思维有两种:一种收敛式。这种思维方式常常限制人的创造力。还有一种是发散式的思维,就是触类旁通、由此及彼。新闻写作中一些非常有特色的创意往往始于不严格的发散思维。发散思维有时可能偏离真理,因此不能只停留在发散思维上,借助发散思维的思想火花再继之以严格的收敛思维,二者相辅相成,才能共同完成一个成功创造的全过程。

4.偶然性与必然性统一。新闻采访中的偶然现象,指在新闻采访中经常遇到的一种随机出现的现象,而必然的出现是以偶然为信号的,忽视偶然,有时掩盖了必然。对新闻采访来说,面对一些重大事件的预见、报道,应注意其因果逻辑问题,对现实如何把握,对未来如何预测,从偶然中找到必然。

三、审美素养

对新闻工作者来说,需要借助美的原理,从审美的角度去弘扬美。审美是人的意识的一种反映,在审美意识的支配下,人们可以通过对某一事物的感知去获得一种极为崇高的美的形象并具有力量。

(一)新闻审美要主客观统一

一方面,美是客观存在的,它的确能激起人们的美感;另一方面,如果人们没有这种对美的感觉,没有对美的欣赏力,也就根本谈不上美。“具有审美属性的事物与人的美感的统一,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它充分体现了人的感知认识和在发现美的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功能作用。因此这样说,离开了感知事物美的人的美感,同离开人的美感的美一样,都将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这就是客观存在与主观意识统一的最根本要义。” [1]

(二)新闻审美的核心是“真”

“真实性”是新闻文化美学观的义。“真”是第一位的,离开了真,也就无从谈美,“一切的美都是真的”。“真”作为新闻审美的基础,是新闻美的最主要品格,它集中体现在自然之真(实事)、灵魂之真(新闻作品的主题)、写作之真(感情的真实体现)。善作为一种评价,更多的是从伦理意义上理解的,新闻之善就是张扬人性之美。

(三)新闻审美的共性与个性

新闻审美与一般审美既一样又不一样,所谓同是它具有一般审美的共性,所谓不一样是强调了宣传、解释的新闻属性。首先,美是一种价值体验,新闻之美一定要激浊扬清,扬人民之美,扬社会主义之美。其次,美是一种信息感觉。任何不同载体传播的作品,都可以适合不同的受众,其条件之一就是在这信息的传递过程中必须达到优化程度,以保证接受者在获得信息的同时获得美的享受。再者,美是一个劳动过程。新闻作品的写作、创作过程,就是善于发现和捕捉现实生活中最美的东西,把这些东西准确、生动、形象、及时地展现给受众,使他们从中感受到美和善。

四、语言素养

“言之无文,行之不远”。语言素养是新闻写作的基础之一 。采集到好的材料,有了好的主题,选取了好的角度,都只是完成了新闻写作的一部分,最终还是要通过语言把事物准确、完善地表现出来。

记者在新闻写作时要特别注意文风,文风是语言素养的重要内容,文风不止是一种方法,而是一种理念,一种境界。郭沫若认为,文风不单是语言问题,同思想和方法有密切联系,为文首先要先做人。一个人文风的好坏,首先要看人,看他通过文章传达了什么,好的文风一定是准确、鲜明、生动。

五、道德素养

(一)敬业爱岗

作为一名记者,要有自律奉献精神,要经受得住诱惑。范长江在《怎样学做新闻记者》一文中指出:“新闻记者要能坚持真理,本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精神,实在非常重要。”一段时期以来,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思想开始滋生蔓延,新闻界出现了“有偿新闻”、“红包采访”、“封口费”等现象,这种行为不正之风严重腐蚀了新闻队伍。在当下这个社会,追逐物质利益已无可厚非,但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应洁身自好。“我们的传播不是纯粹的赚钱,那是商人的事,我们所从事的是引导人的灵魂的事业,陶冶人的情操的事业,而这些首先需要我们自身有着高尚追求,有着客观公正的处事心态,理智的头脑和高远的目光。”[2]

(二)诚实守信

对新闻工作者来说,诚实守信,实事求是最重要的职业道德。新闻学有个崇高的理想:传播真相。真实性是新闻报道和写作的生命,依据新闻事实写作新闻,这是追求新闻真实的最基本的要求,然而为了“抢新闻”、“暴内幕”,迎合某些受众的猎奇心理和低级趣味,有的记者无中生有地制造假新闻;有的记者不愿意深入生活,不愿意花力气去搜寻有意义的新闻线索,也不愿意去现场采访,不愿意对各种信息源、各方当事人和档案记录下一番寻访和细读的苦功夫,只凭一知半解和道听途说就匆忙动笔,这就必然造就假新闻或“半真不假”、 “有真有假”、“真假难辩”的新闻。

一个正直的记者,没有权利以任何形式弄虚作假。讲真话,让事实说话,是科学的态度,是宣传的艺术,也是记者高尚道德品质的体现。他必须对新闻报道的全部事实负责,所有报道必须从事实出发,为以事实为依据,并经过严格认真的核实,否则,就不予报道。“按照新闻学原理和新闻记者的职业价值观,新闻只能通过艰苦的深入采访调研获得,并在真实、公正和平衡原则的指导下做出价值判断和新闻选择。” [3]“记者的核心任务是做好邮递员,准确无误地传递信息。” [3]

六、技能素养

近年来,报纸、广播、电视媒体纷纷与网络媒体相结合,因此,对今天传统媒体的记者来说,在掌握和运用现代传播科技手段方面应该尽早起步、不断实践、永不停歇。“未来的记者必将是‘多媒体’记者,要运用多种数字化工具,如数码录音机、数码相机、WAP手机等,结合高性能笔记本电脑等完成多媒体信息的获取、加工、传输全过程,过去单一的文字记者将不复存在。”

七、公关素养

在平时的采访活动中,记者若是有意识地在社会上编织起广泛的公关网络,同众与采访对象建立起深厚的私人友谊,则采访活动一定会更得心应手,并且常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这是因为,建立起友谊的采访对象会主动积极地帮助记者,一有新闻线索便会及时提供给记者;再则,他们接受记者采访会无拘无束、倾心交谈,记者可以从中获得若干真实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