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德育案例范文论文

德育案例范文论文

发布时间:2022-04-08 09:10:56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1篇的德育案例范文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德育案例范文论文

德育案例范文论文:德育双向案例教学资源利用

一、双向案例教学法的界定

案例教学法就是用案例(生活或经典作品中的实例、个案)进行教学的一种模式。具体地说,案例教学法是通过对一个具体的教育情境的描述,引导学生对这种典型、特殊事情的情景进行讨论来实现教学目的的一种教学方法。双向案例教学法,一方面指课堂案例既可以是教师提供的,亦可以是学生提供的,另一方面,“双向”还指讨论案例时,教师和学生双方都可以平等地提出自己的见解,使不同的见解“双向”甚至“多向”碰撞和交流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的实施能够充分发挥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双主体作用,改变了以前只是教师出示案例、分析案例,学生被动接受教师见解的教学状况。

二、双向案例教学法生成性德育资源的分类及挖掘

(一)生成性德育资源的含义

“生成”是新时期课程改革提倡的一个重要教学理念,指事物的发生与形成具有过程性、发展性和开放性的特点,强调事物的生命活力和潜在的创造价值。季晓华将“生成性资源”等同于“生成性课程资源”,从宏观的角度将其界定为:“在真实的课堂教学情境中,能够促使教学顺利或更好地进行,所产生的各种因素。”;从微观的角度,把“生成性资源”界定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围绕多元目标,在开展对话、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中,即时生成的、超出教师预设方案之外的新问题、新情况。”。由此可见,德育生成资源就是指在德育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新思想以及在教学过程中呈现的新情景等等,从这些即时出现的新事物中挖掘德育资源,达到即时而有针对性的德育效果。

(二)生成性德育资源的分类及挖掘

双向案例教学法运用过程中,有教师列举的案例,有学生提供的案例,同一案例有多重见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把生成性德育资源按来源分为:案例生成性德育资源和见解生成性德育资源。

(1)案例生成性德育资源,就是指案例本身包含的德育资源,其又可以分为案例显性生成资源和案例隐性生成德育资源。

比如讲社会公德时,要求学生列举违背公德给人民和社会造成危害的案例,有学生列举了这样一个案例:2014年11月12日,武汉市环卫女工清扫公路中间垃圾时,被一辆越野车从身后撞倒,后又被一面包车连续撞击,当场身亡。倒地的她的手中,还攥着刚拾起的烟盒。这个案例紧扣课程教学目标,因此属于显性德育资源。该案例教育我们一定要讲究社会公德,爱护公共卫生,不能乱扔垃圾,也许自己认为是一件很小的事,结果却酿成大祸,危及到人民的生命安全。可见,遵守社会公德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使学生深刻理解“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该案例的隐性德育资源,让学生懂得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私家车逐渐普及,驾车公德作为一个新的道德领域,必须对学生加强教育。让学生了解驾驶员道德规范,比如,不能违章驾驶、超车、交会,夜间行车交会应关闭远光灯,不能超载,拒绝疲劳驾驶,禁止酒驾,开车时禁止打电话或者和其他人闲聊,不能向车外扔杂物,不开故障车,杜绝肇事逃逸等等。同时该案例还隐藏着学生在劳动过程中如何保护自身的人身安全及合法权益的问题。

(2)见解生成性德育资源,就是指教师和学生在讨论、分析过程中提供给大家的见解德育资源,其又可以分为见解生成资源和见解碰撞生成资源。

讲到诚信时,一位同学讲述了亲身经历的一件事。这位同学在公交车站碰到一位背着笔记本电脑的文质彬彬的小伙子,刚一下车急乎乎的对该同学说,自己刚才在车上丢了钱包,现在有急事要赶回公司,并用自己的办公电脑作证,要求借给自己50元路费,声称自己是**公司的科长,不信可打自己同事电话证明,承诺回去后会直接把钱打到同学银行卡,或者直接充成话费。这位同学看着这位科长文质彬彬的样子,加上科长可怜兮兮的情景,还和其同事通了电话。这位同学就拿出自己的生活费,给了这位科长50元钱,结果到了第二天等同学再给这位科长打电话时却是空号......讨论:以后还要助人为乐吗?以后还敢相信别人吗?有同学认为以后就不敢轻易相信别人了;有同学认为和自己无关的事就不去管;有同学认为毕竟好人多;有一位同学说:当时可以在车站直接给他买一张车票就行了.........通过分析,大家对这个不诚信的小伙子进行谴责,这表明不诚信的人是要遭人们唾弃的。大家都希望和诚信的人交往,同时正因为有不诚信的现象存在,才有对整个社会进行诚信教育的必要。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在现实生活中如何与不诚信行为斗智斗勇。比如有同学提到的,“因为离车站较近,可以直接给他买张车票。”要求同学们在生活中要做到“诚信”,这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在同学激烈的讨论中,反映出同学们现实生活中的种种困惑。这就说明德育课不仅仅是按照道德规范要求学生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同学们在复杂的现实生活中如何去做。

(3)师生课堂的表现状况资源。

课堂的表现状况资源可分为:每个课堂参与者的外在行为方式资源和内心体验资源。每个教师和学生在讲解案例,表达见解、相互辩论时都有自己的对人对事的态度和表达方式,有的表现出自卑、有的表现出自负、有的表现出傲慢、有的表现出谦和、有的表现出豁达,有的表现出敏感、有的表现出包容、有的表现出独断等等,我们通过有意识对比来挖掘德育资源,让学生自己亲眼目睹每个人不同的语言行为方式会带来怎样的反应,通过及时讨论和引导让大家亲身体会哪种语言或行为方式普遍受到大家的接受和赞赏,同时理解修养的深刻内涵,让自己在对比中选择合适的行为方式。所有参与教学的师生都同时成为平等的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另外,在课堂上随时对学生的思想、心理、学习等情况进行课堂调查,获得的调查信息就是最新的鲜活的一种教学资源。针对现状有目的展开讨论,引导以实现德育的实效性。

三、双向案例教学法生成性德育资源运用的路径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阶段,课程改革与课程建设始终是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开放式课堂、翻转课堂、大学慕课(MOOC)等教学模式的不断出现,给我们的传统课堂提出了新的挑战,我们应不断创新课堂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获得更丰富,更有效的知识。双向案例教学法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其生成资源,使我们的课堂充满开放性、人文性、实效性、乐趣性、包容性。“双向案例教学法”在运用过程中要充分挖掘案例所蕴含的德育资源,不断扩大德育视野,使学生不仅达到了课程教学的德育目标,同时还使学生了解了生活中更丰富、更具体、更灵活的道德要求。通过师生共同提供案例,分析案例使学生能够把自己生活中的真实想法、困惑呈现出来,通过师生的共同探讨、交流,帮同学解决实际问题,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

(一)运用生成性德育资源构建开放型课堂

双向案例教学法运用过程中生成性资源的挖掘和运用,首先,学生和教师的心理开放了,大家在这样民主的气氛中坦诚心扉,相互理解相互沟通,使我们的德育教学切实解决学生的内心困惑和迷茫。其次,课堂理论知识和现实生活融合了,改变了传统课堂理论和现实生活“两张皮”的状况,打开了课堂教学通往现实的窗户,因此课堂有限的空间开放了。最后,把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今天教育的感受以及对明天理想中的自己连为一体,让自己的道德成长成为连续、开放的过程。

(二)运用生成性德育资源构建人文型课堂

《辞海》对“人文”一词的解释是:今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当前“,人文”一词主要有三种含义:第一,对最高价值、终极关怀的一种诉求;第二,把人作为最高价值的所谓“唯人主义”;第三,文史哲艺等人文学科的学习和培养。我们在此要构建的“人文课堂”,指的是“把人作为最高价值的所谓‘唯人主义’,如人道主义、人本主义等”。在我们的课堂通过教师和学生平等的讨论交流,最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的价值观,解决学生实际生活、学习、情感上的困惑,对学生进行人道主义、人本主义关怀,改变传统课堂,以教师为主体的,以教材为目标道德教育。笔者曾对310名大学生就在大学生活、学习中存在的需求和困惑做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74%的同学认为需要培养社交能力,渴望得到交际技巧的指导;27.3%的同学认为需要培养自己自信、自强、自立的意识和能力。26.4%的同学需要学习指导;44.8%的同学不习惯大学教师对学生的冷漠态度,需要教师的关爱。57.1%的同学认为大学教育对学生学习、生活和心理的辅导欠缺。这一切说明大学生大部分还不能独立自主的解决自己学习、生活和心理上的困惑,在许多方面需要教师耐心地关怀和指点。我们在课堂上随时对学生的思想状况、心理状况、学习状况进行调查获得第一手的资源(师生课堂的表现状况资源),让我们的德育课堂在教学过程中始终以学生为本,对学生时刻充满人文关怀。

(三)运用生成性德育资源构建和谐课堂

“和谐课堂,既要通过有效的课堂纪律管理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技巧;又要通过有效的课堂活动促进学生身体的健康发展和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和想象力等认知因素与情感、意志、兴趣等非认知因素的发展,以及组织、表达、操作、创造等方面的基本能力发展”。在双向案例教学法生成性德育资源运用的过程中,我们构建了和谐课堂:民主、公正、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包容有序、师生和谐相处的课堂。双向案例教学法生成性德育资源的多角度、多层次挖掘和充分运用,充分尊重每个课堂参与者的话语权,激发每个人的想象力、思维力、表达力、创造力。同时在讨论过程中让大家学会相互包容,相互吸收,相互促进,形成良性互动过程。生成性德育资源的开发利用对于提高德育教学实效性有一定的意义,生成性德育资源的开发和运用也是无止境的,更多的生成性教学资源还需要在今后教学实践和科研中不断开发,生成性资源的开发和运用的最终目的是让我们的教学能解决学生生活中的具体问题,从而让我们的德育教学因贴近生活而充满活力,同时让我们的实际生活因德育而变得更美好。

作者:肖岁利 肖养蕊 单位:商洛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 绍兴文理学院艺术学院

德育案例范文论文:中职德育课案例教学

一、案例教学法的含义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方法,学者们对它有不同的理解。哈佛商学院曾将案例教学法界定为“一种教师与学生直接参与,共同对工商管理案例或疑难问题进行讨论的教学方法。”我国教育家郑金洲认为:“从广义上讲,案例教学法可界定为通过对一个具体教育情境的描述,引导学生对这些特殊情境进行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综合以上解释,我们可以认为,案例教学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把恰当的案例引入教学中,给学生营造一个真实的情境。通过师生与生生之间的互动,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对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使其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积极主动地进行思考和探索,从而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二、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运用案例教学法的现代意义

(一)是打破传统教学弊端,促进教学效果的需要

传统的课堂讲授式教学方式在我国德育课教学中占主导地位。这种机械的教学方式,忽视了课堂学以致用的功能、学生道德养成教育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案例教学法与教授式教学法的最大区别就体现在教学载体上,案例教学法的教学载体是来源于现实生活中的案例。德育课运用案例教学法,把生动、鲜活、典型的正反案例展示给学生,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学到的理论知识去分析、解决具有社会性和实践意义的真实、典型的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就相当于引导学生把课本理论知识的学习与社会实际问题的解决统一起来,实现了校园小课堂与生活大社会的有机结合。

(二)是提高中职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中职学校培养目标的需要

中职校培养目标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位,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开放式、互动式、实践性的新型教学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合作精神、沟通能力,培养学生开拓思维和创新能力,树立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在提高中职学生综合素质,实现中职学校培养目标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三、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案例教学法的实施

(一)注重案例教学前的准备工作,提高案例教学法的教学质量

1.精心选择案例,增强案例教学的实效性

在案例教学法实施的过程中,案例作为教学媒介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是案例教学的核心。因此,科学而合理地选择案例是成功实施案例教学的关键。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教学案例的选择要遵循以下要求:一是案例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导向;二是案例要紧跟时展的步伐;三是案例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四是案例要与学生专业相联系。

2.深入研读案例,巧妙地设计教学环节

教师在选择好案例后,自己要深入研读案例,力求尽可能多的掌握案例所涉及的知识。教师首先要熟知案例发生的背景、观点,熟练掌握案例反映或蕴涵的原理。其次,教师应巧妙地设计教学环节,这是案例教学顺利开展的关键。

(二)注重教学过程中教师的组织引导作用,达到理论知识点的升华

在德育课案例教学中,教师还应该要引导学生学以致用,深化对知识的领悟,使理论知识与实践行动相结合。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看问题、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不同的观点相互补充,再由教师修正,共同总结出最佳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还要善于联系中职学生密切关注的问题和学生自身的实际,给学生布置“行为作业”,让学生们依据相关原理进行分析和解释。

(三)注重德育课案例教学效果的评价考核,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

1.教师对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给予合理评价,增强学生学习的动机

教师要站在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角度,以鼓励表扬为主,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评价。从内容上讲,教师对学生在案例教学中的评价,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生在参与学习的态度表现,这主要通过学生在学习中的表现来进行衡量。二是学生在学习中的思维品质,这主要包括学生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时是否有创新,能否将思维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等。三是学生在学习中能力的发展,这主要评价学生在学习中各种能力的培养。

2.教师引导学生对自己的表现进行自我评价,建立学生自信心

教师在案例教学法实施后,应指导学生对案例讨论的情况进行分析整理,同时也可分析自己在小组讨论或者班级讨论中起到哪些作用,提供了哪些别人没有提到的观点,自己学到了哪些知识、技能可用于未来的学习和工作等。这使学生在反思中实现自我领悟,内化为自己的学习策略,自觉地调整自己今后的学习生活,凸显学习的主体性。中职学校的德育教育是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如何运用案例教学法提高德育课实施的效果,促进中职学生成长成才,是需要每一个德育课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思考和探索的。德育课教师要对案例教学法引起重视,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实践,促进中职德育课教学质量的提高,使中职学生成长成才的目标得以实现。

作者:林芳 单位:福建经济学校

德育案例范文论文:案例教学德育教学论文

一、案例教学法的基本程序

案例教学法以鲜活生动的案例为载体,通过师生间的合作互动,将学生被动的“接受式”学习方式转为主动的“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是一种适用于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具有开放性、启发性、参与性特征。案例教学法的实施过程一般分四个步骤:教师导向,展示案例—学生思考,分析案例—小组交流,讨论案例—教师总结,评价案例。

1.教师导向,展示案例

这是案例教学的引入阶段。常见案例呈现方式有:(1)给每个学生印发一份文字案例;(2)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呈现案例;(3)教师生动形象地描绘案例;(4)教师利用即时环境制造真实的案例或者学生自己表演案例。课堂上教师以恰当方式将案例呈现给学生,增强案例对学生的吸引力,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

2.学生思考,分析案例

根据案例篇幅的长短、难易程度及教学时长,教师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阅读案例。学生独立阅读思考,发现关键信息和核心内容,联系相关理论知识,形成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体,实现由传统灌输式教学到参与式互动教学的转变。

3.小组交流,讨论案例

小组交流,讨论案例是案例教学的核心环节,是案例教学中的决定性因素。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分小组讨论,后由各小组推荐代表参与全班交流。在小组讨论过程中,学生可能会背离主题或在一些枝节上纠缠不休,教师可参与到小组的交流之中,及时给予指导和纠正。其次,注意把握学生的讨论时间。小组内每位成员的发言时间不能过长,内容简洁明了,以免其他成员丧失发言机会。另外,教师不要轻易否定学生的意见:对正确的认识和独到的见解教师要及时充分地肯定,对模糊的认识和错误的观点适时给予纠正。在学生讨论出现冷场时,教师给予启发、诱导,提出新问题活跃学生思维,保证讨论效果。

4.教师总结、评价案例

这是案例课堂教学的最后环节,其主要目的是内化提升学生对案例的认识,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教师在总结发言时,应对整个讨论情况做出评价,指出案例涉及的理论问题和学生存在的优点和不足,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入思考。

二、案例教学法在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

1.教师和学生角色的转变与传统教学相比

案例教学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相应高得多,教师和学生的角色有很大转变。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是权威,处于统治者地位,单向地向学生灌输知识,而学生完全是被动接受的角色。这样日积月累,很容易养成依赖、被动的习惯。“双主体”教学理念强调: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均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在案例教学课堂中,教师是组织者、参与者和指导者,对教学过程负全责。教师在课堂上激发学生广泛参与讨论,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理论提升,使学生对案例中包含的问题获得更透彻地理解。学生是学习的参与者和接受者,是知识的探索者和真正的认知主体。在案例教学中,需要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与合作,需要学生的支持与配合。在案例教学课堂讨论中,学生为了参与其中,需要课前做好充足准备,并与其他学生非正式地讨论相关案例,进而在课堂上为其他学生作出相应贡献。学生在合作中学会尊重他人的想法和见解,并发展自身团队合作能力。

2.案例教学与理论讲授的有机统一

在德育课教学中引入具体案例,并不是完全抛弃理论讲授,而是将二者有机地统一,达到案例探讨和理论掌握统一的效果。德育课案例教学的特点是以生动、具体的案例作为教学知识的突破口,将德育课程的理论知识融合到具体案例中,学生通过对案例的分析讨论掌握课程知识。但是,由于教学案例相对于教材中抽象的理论知识,案例本身更容易成为学生关注的焦点。教师如果把握、引导不好,就事论事地分析案例本身,则往往会导致讨论与课堂内容脱节或相背离。因此,德育课案例教学必须处理好具体的案例研讨与抽象的理论知识讲授之间的关系,把教学案例的研讨与德育课系统理论知识的讲授有机统一起来。

三、德育课中案例教学法的积极导向作用

案例教学作为一种开放式的、参与性强的教学方式,消除了德育课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在实践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积极导向作用。

1.克服传统教学弊端,提高教学时效

案例教学把真实、典型的问题引进课堂,引导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解决社会问题,把学习理论知识与解决实际问题统一起来,真正实现小课堂与大社会的有机结合。案例学习过程中民主开放的讨论气氛,促使学生独立思考、大胆交流,在没有压力和顾忌的课堂氛围下积极探索,提升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德育课教学时效。

2.增强德育课的吸引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案例教学中,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会分析问题,遇到类似情境或问题时该如何对待,从哪些方面着手解决。案例教学为学生自主性发挥创设了弹性空间,引导学生参与实践并提高实践能力。因而案例教学是一种适用于德育教育并落实能力本位的教学方法。它增强了德育课的吸引力,加速学生对知识的内化与认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信念和目标,进而实现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

四、结语

德育课的重要功能是实现学生思想上的成长。德育课采用案例教学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助于学生正确价值观及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因而,作为一名德育课教师,我在实际教学中将继续摸索探讨案例教学方式、方法,为职业院校德育工作贡献力量。

作者:杨旭单位:潍坊市技师学院

德育案例范文论文:德育教育案例

宿舍风波

一、突发事件的发现

05年5月的一个上午,我在批阅学生周记时,先看到阿杜在周记中流露出一种极度的伤感,却不愿说出原因,这非同小可!紧接着我又翻阅了同宿舍的其他几位同学的周记,终于在一个同学的周记中了解到了一点情况:“老师,阿杜以为我们都不要她了,您要关心一下,劝劝他”。

二、思考处理方案

对于这种情况,我还从来没有遇到过,这个班是个住宿班,8个人一个宿舍,女孩子在一起,肯定会为了鸡毛蒜皮的小事斤斤计较,闹小脾气。不知道到底是什么事,让阿杜那么难过,舍友那么着急。我必需对这件事进行认真分析,还要妥善处理。认真思考许久,我做出如下处理思路:

第一步:分别找她的室友谈心,进一步了解事情真相,找出同宿舍同学关系所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引导和教育。

第二步:再找阿杜谈心了解情况,帮助其消除心理障碍。

第三步:利用得到的结论对班上的同学进行教育,同时避免对阿杜再度造成影响。

三、事情原委

小霞因为让阿杜帮忙到水,阿杜不管,俩人闹别扭,小霞一急跑了出去,宿舍六个人都出去追她,剩下阿杜一个人,结果造成阿杜的误解。

四、思考

在这件事情的处理上我应重视的便是学生的人际交往。平时教师往往更加重视学生的学习,而忽视对学生社会性发展的培养。现在的学生绝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备受宠爱甚至溺爱。长期以自我为中心,使他们难以客观地认清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在与他人的交往上往往表现得过于敏感或处理不当。因此,作为教师应十分重视学生的人际交往问题。人际交往是人与人互动的过程、沟通的过程、交流的过程。学生的人际交往是其社会化和人格成熟的关键因素,对于学生的学习、人格的健全发展以及今后成功地走向社会都是至关重要的。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五、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

建立同伴关系是学生们最基本的人际交往过程,通过这次事件我发现,一些学生在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障碍。做为教师如果想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应了解学生在同伴交往过程中存在的一些误区或障碍,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事后,全班同学一起讨论《宿舍之内,我们该怎样做?》

阿杜的舍友都发表了自己的意见:首先要善良和富有爱心,这是一个人幸福的源泉。只有善良和富有爱心的人最终才会是真正幸福的,当你关爱他人时,你获得的是精神上的快乐与动力。其次,要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不欺凌弱者。不能只考虑自己,不能自私,更不能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再次,要学会宽容,要拥有宽广的胸襟,不能过于敏感,不要斤斤计较。凡成大事者不拘小节,我们不要在微小细节上老是影响情绪,分散精力,失去来学校学习的根本目标。最后,要学会互相帮助、互相监督,学会和睦相处,共同努力去营造一个温暖的小家,利用集体的温暖来让每个同学都能健康快乐地发展。

德育案例范文论文:班主任德育案例—网络德育三例

网络这把“双刃剑”,在给我们的德育工作造成诸多麻烦的同时,也给它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网络教育所拥有的信息的丰富性、传播的便捷化、表现的多样化、交流的互动性、时空的无限制性和虚拟化等特点,都为德育的深化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关键是我们如何用好这把“剑”……

当前,随着网络的普及,青少年中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群体——网民。有的青少年由于从网上接触了黄色、反动的信息,误入歧途,道德失范甚至走上犯罪道路。于是,有人惊呼“网狼”来了,有人提出强制青少年远离网络。网络真的那么可怕吗?网络技术难道是德育工作的煞星吗?如果我们进行深入研究,就会发现,在德育工作中,网络也是一把“双刃剑”,它在给我们造成诸多麻烦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或者说,网络不仅仅对德育提出了挑战,它还具有一种潜在的促进功能。网络教育所拥有的信息的丰富性、传播的便捷化、表现的多样化、交流的互动性、时空的无限制性和虚拟化等特点,都为德育的深化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关键是我们如何用好这把“剑”。下面试举三例,加以简析。

1.运用“E-mail”实现师生之间平等真实的对话。

传统德育工作往往是教师一言堂,即使是最民主的教师,也不可能使学生知无不言,因此,教师“受蔽”是常事。这也是传统德育的致命弱点。但是,如果运用网络中的“E-mail”功能,则可弥补传统德育中的这一弱点。由于“E-mail”的匿名、隐蔽的特点,能充分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消除教师职业所赋予的权威给学生带来的威压感,学生可以大胆地各抒己见,真实地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

【案例】

开学第一课,我给学生唱了一首《朋友》的歌,然后深情地说:“天底下最难得的是知心朋友,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份快乐;你把忧愁告诉一个朋友,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我希望从今天开始,我们能够成为可以共享快乐,共担忧愁的朋友。”

掌声响起。

我接着说:“因为咱们还不太熟悉,同学们还不了解我,还不一定敢当着我的面说心里话,因此我公布我办公室的电子信箱地址,欢迎大家随时随地给我发‘伊妹儿’。”

欢笑声响起。

我的话立竿见影,第二天我的电子信箱便被塞得满满的:

——老师,您的头发长了一点,请注意为人师表。

——请老师不要当着学生的面抽烟。

——老师,您说话很风趣,但有时候严肃不足。第三天,火药味渐浓,第四天,我就有点受不了了,第五天的一封“犯上作乱”的“伊妹儿”终于使我大光其火。我憋不住,当众质问道:“今天的‘伊妹儿’是谁发的?”

众学生如惊弓之鸟,默不作声。我威严地扫视了一下全班同学,希望能从他们的脸色中找到蛛丝马迹。但我失望了:学生的眼神、脸色基本保持一致。

我原以为接下去会收到更出格的“伊妹儿”,但是我错了,第六天的信箱是空的,第七天还是空的,我感到了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正在拉大。终于,我向学生作了诚恳的检讨,希望同学们不计前嫌,继续把我当朋友,给我发什么“伊妹儿”都行。第八天,我又收到了两封“伊妹儿”:

——希望叶公好龙的故事不要发生在我们可爱的老师身上。

——老师,那天的“伊妹儿”是我发的,事后我也很后悔。因为我的粗鲁的语言,不只伤害了老师的自尊心,更说明我还不是一个合格的东中人。

【评析】

这是一个典型的成功的网络德育案例。班主任为了及时了解新生,加强与新生的沟通,在发表了一通热情洋溢的“演说”后,把自己的电子信箱公诸于众,从而激发了学生与教师接近的兴趣,并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意识和自主心理。然而,当有学生接连不断地向自己“发难”时,这位教师未能正确处理,居然破起案来,这是德育的大忌,结果学生噤声不语,师生之间良好的沟通就此中断。好在这位教师严于律己,及时向学生作检讨,才重新赢得学生的信任和尊重。那两封伊妹儿,一封希望老师能够真正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能够真正虚心地听取学生的批评意见,而另一封则说明学生已折服于老师的人格魅力,作了认真的自我批评。这位教师以此实现班主任工作目标的第一步,为今后德育目标的实现打下了基础,较好地体现了网络的德育促进功能。

2.运用网络模拟功能,模拟生活中的德育情景,做到寓教于乐。

德育工作过于严肃的“面孔”,往往使学生产生一种压抑感,而苦口婆心的说教又容易使学生两耳生茧,产生厌倦心理。也有的老师组织学生编写、演出校园剧,开展辩论、演讲等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学生学习时间紧,要充分保证这些活动的开展,难度较大。利用电脑技术模拟生活中的德育情景,让学生在虚拟的社会生活中开展道德实践,既具有强烈的娱乐性,又有着相对的真实性,而且学生在活动中所花的时间较少。

【案例】

今天,我在班里搞了一个特殊的班团活动——通过虚拟情景进行德育体验。我事先从网上下载了一个名为“洗衣机里的猫”的游戏和电影《洗澡》中的一个片断,又在计算机教师的帮助下,设计了一个动画故事《先救谁》和一组连环漫画,在活动中播放并分别要求学生谈感想、作评论、进行选择、开展联想。以连环漫画的使用为例:我给学生提供了四幅漫画,第一幅是在一间房子里,一张桌子上摆着一个黑包,两个人正在握手;第二幅是一个人拿着黑包在前面跑,另一个人在后面追;第三幅是两个人相对而立,其中一个人正在开包;第四幅是一个人拿着黑包在跑。让学生对这四幅漫画进行重新排序,并配上说明词。有的学生以4-2-3-1排序,分别配以“有小偷”、“追”、“终于捉住了”、“多谢你挽回了我的损失”,最后总结为“见义勇为——社会良好的道德风尚”。有的学生以1-4-2-3排序,分别配以“朋友见面分外亲热”、“有人偷包”、“死死盯住”、“看你往哪儿跑”,最后总结为“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还有学生以2-3-4-1排序,分别配以“抓小偷”、“让我瞧瞧都有些什么”、“这个包归我了”、“见者有份”,最后总结为“坐地分赃,可耻!”这次班团活动搞得特别成功,学生们事后评价是直观形象、生动有趣,感想丰富、记忆深刻。

【评析】

做过班主任的老师都知道,在中学里,最难搞的便是班团活动。每次搞活动,都有学生昏昏欲睡,或者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神态;假如班主任不在场,有的学生甚至会开溜。但运用多媒体技术就能使班团活动变得焕然一新。上面的案例实际上属于一种德育游戏。游戏是人的天性,人类实际上正是通过游戏走向成熟,而游戏又是电脑特别是网络所长,充分利用好电脑与网络的这一长处,不仅使德育活动变得更加生动活泼,也为学生的道德实践提供了方便,改变了传统的以知识教学为主,辅以少量实践的德育方式,发挥了德育应有的魅力。

3.运用BBS(电子公告板)和聊天室,创设德育活动的场所。

当前中小学德育工作中的一个难点是如何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选择能力及道德参与意识,这直接关系到学生道德水平的提高和发展。传统的德育,采用诸如“两难法”、“团体法”、“讨论法”、“辩论法”等各种形式加以训练,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由于受到时间、空间及其它人为因素的制约,这些形式很难在学校教育中推广开来或坚持下去。网络技术的高度发展为之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利用BBS和聊天室就可以很好地实现训练目标。

【案例】

这个星期,学校电脑室人满为患,学生纷纷就学校该不该进行封闭办学展开网上辩论,无论是聊天室还是BBS都塞满了学生的“奇思异见”,现摘录几条:

持否定意见——

封闭办学实际上是把学生当成了囚徒,不给学生充分的自由。

学生的压力主要来自学校,如果再进行封闭办学,我们到哪里去渲泄心中的重压。

封闭办学是应试教育思想指导下产生的怪胎。

社会是大学校,如果与社会隔离,无疑会走向死胡同。

持肯定意见——

学生以学为主,封闭办学可使学生更加潜心学习。

处在青春骚动期的少男少女们,还是远离花花世界吧。

实践已经证明,校园的门开得太大,只会给一些追求低级趣味的人提供方便。

对于一个热爱生命、热爱知识、追求真理的学生来说,开门关门没有什么区别,但可惜的是我们学校这样的学生为数不多,因此目前我们的校门还是关紧一点好。

【评析】

为什么学生在电脑面前思维如此流畅,思想如此大胆,语言如此尖锐?是因为BBS和聊天室具有即时性、公开性、匿名性和群体参与性的特点。在这样的环境中,青少年解除了传统德育下固有的防范、恐惧心理,敢于“我手写我口,我口说我心”,而这又为学校开展道德讨论和进行学生道德判断及选择能力的训练提供了很好的物质保证。即时性特点可以保证道德讨论的及时呈现和即时反馈;公开性的特点,正适合提供一个讨论的场景,在线的所有学生都可以看到反馈的信息;匿名性的特点正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他们一般不愿意坦然地把自己的真实想法公之于众,除非是别人不知道自己的身份,BBS和聊天室完全可以使德育活动在隐蔽自己真实身份的情况下进行,这样,讨论者就没有了传统德育课堂中的许多顾虑,他们就乐于参与并畅所欲言;而群体参与的特点恰好沿袭了传统德育活动的形式。在BBS或聊天室中,还可以拓展更多的交流途径,为每个学生提供了大量的机会,从而又使得德育活动有了一种全面性。正因为如此,我们就应该充分发挥BBS和聊天室的德育功能。与此同时,网络管理员或教师还应该对学生讨论的过程进行随时监控,及时把握讨论的主题和争论的方向,从而保证达到既定的教育目标。

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除了以上三种形式之外,还有很多其它方式方法,可以开展多种主题活动。如运用网络中提供的虚拟技术和隐蔽性特点,进行主体自律精神的塑造;运用网络中的多元文化和多元道德,培养学生的主体批判思维,提高他们比较、选择的能力,从而构建正确的道德价值体系;运用网上交互的特点,引导学生在网络中寻找志同道合者,进行理想信念的切磋,并与错误的、反动的文化意识、思想观点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同时在网上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等等。

德育案例范文论文:德育课案例教学法研究

一、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运用案例教学法的现代意义

(一)是打破传统教学弊端,促进教学效果的需要

传统的课堂讲授式教学方式在我国德育课教学中占主导地位。这种机械的教学方式,忽视了课堂学以致用的功能、学生道德养成教育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案例教学法与教授式教学法的最大区别就体现在教学载体上,案例教学法的教学载体是来源于现实生活中的案例。德育课运用案例教学法,把生动、鲜活、典型的正反案例展示给学生,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学到的理论知识去分析、解决具有社会性和实践意义的真实、典型的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就相当于引导学生把课本理论知识的学习与社会实际问题的解决统一起来,实现了校园小课堂与生活大社会的有机结合。

(二)是提高中职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中职学校培养目标的需要

中职校培养目标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位,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开放式、互动式、实践性的新型教学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合作精神、沟通能力,培养学生开拓思维和创新能力,树立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在提高中职学生综合素质,实现中职学校培养目标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二、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案例教学法的实施

(一)注重案例教学前的准备工作,提高案例教学法的教学质量

1.精心选择案例,增强案例教学的实效性在案例教学法实施的过程中,案例作为教学媒介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是案例教学的核心。因此,科学而合理地选择案例是成功实施案例教学的关键。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教学案例的选择要遵循以下要求:一是案例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导向;二是案例要紧跟时展的步伐;三是案例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四是案例要与学生专业相联系。2.深入研读案例,巧妙地设计教学环节教师在选择好案例后,自己要深入研读案例,力求尽可能多的掌握案例所涉及的知识。教师首先要熟知案例发生的背景、观点,熟练掌握案例反映或蕴涵的原理。其次,教师应巧妙地设计教学环节,这是案例教学顺利开展的关键。

(二)注重教学过程中教师的组织引导作用,达到理论知识点的升华

在德育课案例教学中,教师还应该要引导学生学以致用,深化对知识的领悟,使理论知识与实践行动相结合。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看问题、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不同的观点相互补充,再由教师修正,共同总结出最佳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还要善于联系中职学生密切关注的问题和学生自身的实际,给学生布置“行为作业”,让学生们依据相关原理进行分析和解释。

(三)注重德育课案例教学效果的评价考核,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

1.教师对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给予合理评价,增强学生学习的动机教师要站在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角度,以鼓励表扬为主,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评价。从内容上讲,教师对学生在案例教学中的评价,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生在参与学习的态度表现,这主要通过学生在学习中的表现来进行衡量。二是学生在学习中的思维品质,这主要包括学生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时是否有创新,能否将思维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等。三是学生在学习中能力的发展,这主要评价学生在学习中各种能力的培养。2.教师引导学生对自己的表现进行自我评价,建立学生自信心教师在案例教学法实施后,应指导学生对案例讨论的情况进行分析整理,同时也可分析自己在小组讨论或者班级讨论中起到哪些作用,提供了哪些别人没有提到的观点,自己学到了哪些知识、技能可用于未来的学习和工作等。这使学生在反思中实现自我领悟,内化为自己的学习策略,自觉地调整自己今后的学习生活,凸显学习的主体性。中职学校的德育教育是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如何运用案例教学法提高德育课实施的效果,促进中职学生成长成才,是需要每一个德育课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思考和探索的。德育课教师要对案例教学法引起重视,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实践,促进中职德育课教学质量的提高,使中职学生成长成才的目标得以实现。

作者:林芳

德育案例范文论文:技工学校德育课程教学案例设计与实践运用

1.德育课程教学案例设计

1.1德育课程教学案例的概念。所谓教学课程案例,其实是对于实际教学过程中所产生的情况进行预设,通过真实情境的展示来反映整个教学过程中所遇到的种种问题。课程教学案例设计是对于教学整体动态的把握,其中包含着可能产生的问题以及问题的解决方法,对于一些疑难情景进行真实独特的还原展示;此外,设计的德育课程教学案例一定要是真实、典型的案例,通过案例可以让学生产生许多感悟或者启示,在此要突出案例教学的真实性要求,德育课程教学案例设计展示的是一些真实发生的事件,还原疑难情景,创设真实发生的实践情况。[1]

1.2德育课程教学案例设计思路。在德育课程的教学案例设计中,设计者要通过对于教学案例标题、背景、问题、过程以及结果进行反复思考,最终设计出最佳的案例。

1.2.1教学案例标题、背景以及问题设计。教学案例的标题设计过程中,一般可以选取此案例中较为突出的事件来做代表,或者可以纵观整个事件,提炼出事件主题来拟题。在事件分析过程中,要首先向学生说明案例真实发生时的背景情况,包括当时的时间、人物、地点等,介绍事件的缘起,并大致分析案例中的事件、地点、人物各自有着怎样的特点,重点在于说明此案例发生是否与一些外在原因有关。在设计问题方面,案例应当具体鲜明的呈现出问题的缘起、问题具体是什么以及问题产生的原因等。案例中的问题应当阐明主题,并且要在德育课程教育中“以生为主”的生本教育方式,注重让学生自主地发现并试着解决问题,这样,学生可以通过分析问题来进一步明确课程案例教学的目的所在,全面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潜能。

1.2.2教学案例过程以结果分析。在课程设计中发现问题所在之后,如何合理有效的解决问题就是重中之重。在教学案例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详细的向学生们介绍学习内容,突出对于问题的解决方法,对于其中的一些疑难情景进行深度剖析,同时也要展现出德育措施具体的实施结果,根据教师与学生不同的体会与反应进一步总结分析。[2]切不可想当然的解决问题,德育课程除了课程教学,更重要的是对与学生心理认知程度、动脑思考程度的一个提升。德育课程教学工作者可以对学生以问卷的方式进行教学方式的反馈,从而反思教学过程中的问题有没有彻底被解决;一些案例能不能真正的关注学生所需;学生是不是对于课程安排可以有效的消化吸收等。

2.技工学校德育课程学情分析

2.1德育课程授课对象分析。德育课程面对的学生涉及专业广泛,学生表现也不尽相同。一些学生因为对于德育课程认识不足,所以较为缺乏信心,更有甚者认为技工学校旨在学习技能,而忽视对于这门课的学习;另外一些学生的文化基础相对较差,对德育课程教学中产生厌学的情绪;一些作为独生子女的学生缺乏艰苦创业的精神,对于物质享受追求较高,相对来说做事情吃苦能力较弱,缺乏恒心与毅力;还有一部分学生自律能力弱,对学校的管理制度明知故犯。

2.2德育课教学内容分折。技工学校的与课程的教学内容依据学生的入学时间等情况,大致分为三部分:以“思想品德教育”为主的第一册德育教材;以“经济政治与社会常识教育”为主的第二册德育教材以及以“职业道德与就业教育”为主的第三册德育教材。大致来讲这些教材的内容都是为了帮助学生提高职业道德、树立优秀的思想品德以及社会、经济以及政治方面的整体素养,对学生的价值观、职业观都有着完善的作用。[3]

3.德育课程教学案例示范

3.1以教师为主导讲授案例。以教师为主导的教授案例对教师提了更高一层次的要求。在教师设计案例的时候就要对整个教学内容进行分析把握,从而设计出与教学案例实际相符的案例。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主导者,分析讲授整个案例内容。通过教师自主的准备,在课堂上向学生们讲授这个案例,可以使得学生们树立起“社会主义职业道德规范最根本在于集体主义原则”的理念,从而对职业道德规范理解更加透彻。

3.2互动交流式教学案例。“生本”的教学方式与以往截然不同,教师要致力于将学生作为课堂学习的主体,与学生交互式的学习教学会让学生亲身体验到知识的趣味以及厚实;另一方面,老师上课的时候与学生之间的交互作用则是影响了整个教学过程的一环,技工学校德育课程教学要灵活的利用这种交互交流式教学,激发学生潜能,增加其对知识的掌握。

4小结

德育教学课程案例,其实是通过对实际教学过程所产生的情况进行预设,通过真实情境来反映整个教学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课程教学案例设计是对于教学整体动态的把握,其中包含着可能产生的问题以及问题的解决方法,对于一些疑难情景进行真实独特的还原展示。教师应当明确德育课程所面对的学生基本情况以及这门课程的基本内容,在德育课程的教学案例设计中,通过对于教学案例标题、背景、问题、过程以及结果的反复思考,设计出最佳的案例,促进技工学校学生产生对德育课程的积极兴趣,并提高其整体思想道德素养。

作者:孙锦媛 单位:太原市高级技工学校

德育案例范文论文:案例教学法在中学德育教学的应用

摘要:中学生的德育工作,是现代教学的重点工作。本课题重点探讨了案例教学法在中学德育教学中的应用意义,同时进一步指出了案例教学法在中学德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为加强案例教学法的应用,提升中学德育教学水平提出科学的建议及对策。

关键词:案例教学;中学德育;应用研究

一、引言

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的教育事业得到快速进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是现在教学的伟大目标。总理说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深入,教学的改革进入新的台阶,经济全球的发展给我国教育事业带来了新的机遇,但是西方教育思想的影响,我国中学德育教学工作变得滞后缓慢,目前德育教学已经成为许多学校形式上的课程,没有得到重视。现在许多中学的德育教学,并没有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师担任,而是由其他科目的教师担任,例如某中学的德育课程是由体育教师担任,或者由美术教师担任,这些教师的不是学思想政治教育出身的,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德育方面的专业知识比较缺乏。国内德育工作滞后,主要是现在中学德育教学存在一定问题,目前国内的德育教学方法比较单一陈旧,大部分教师都是采用照本宣科的方式,给学生讲授大量的德育理论,尤其是马克思主义、思想相关理论,很多教师布置大量的德育作业给学生做,甚至是让学生去背诵各种的的德育理论等方式。中学生是一个充满生活与活力的群体,对于过多理论缺乏兴趣,在课堂中他们更希望听到相关的故事。案例教学的应用十分普及与广泛,但是现在的案例教学法主要是运用在高校教学中,在中学方面的运用依然比较少,尤其是在中学德育方面的应用是比较少的、本课题重点探讨了案例教学在中学德育工作的应用意义,同时进一步分析与探讨了案例教学存在的问题,并为提升案例教学水平提出科学的建议及对策。

二、案例教学法在中学德育教学中的意义

1.案例教学法有助于激发中学生对德育课程的兴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对于中学生来说,充满乐趣的课堂才会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case-basedteaching),案例本质上是提出一种教育的两难情境,没有特定的解决之道,而教师于教学中扮演着设计者和激励者的角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不像是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是一位很有学问的人,扮演着传授知识者角色。例如教师在讲授团队精神相关知识的时候,可以用2016年里约奥运会的女排团队精神,尤其是女排从小组第四出线之后,面对强势的巴西、荷兰以及塞尔维亚,都没有畏惧,因为团结、坚持不懈的女排精神始终支撑着她们,最终她们克服一切困难,站在最高的领奖台上。通过女排的案例,有助于激发学生对团队精神的深入理解,并将这种精神深深的刻在内心深处。

2.案例教学法有助于减轻中学教师的教学压力。这些年,社会上曝光了许多中学教师出现了各种精神崩溃的现象,这都是由于中学教师的压力非常巨大。一方面教师的压力来源于社会生活中,教师由于收入较低,社会地位不高,如今房价物价的上涨,许多中学的生活经济压力非常巨大,这种压力无形中会影响到教师的情绪。另外一方面,教师的工作压力也非常巨大,不仅体现在目前中学升学的压力,例如初中升高中,高中升大学等压力,而且体现在教师职称方面的压力,如今很多中学教师要评中级、高级等职称,这样的压力非常巨大,包括论文、教学以及科研方面的压力。德育工作方面的教学压力很大,如果仅仅是通过日常的理论教学,教师会耗费大量的时间,而且效果很明显。通过案例教学法,能够有效减少教师授课的时间。案例教学,有助于教师收集各种教学素材,为各种教学活动储备资料。3.案例教学法有助于培养中学生的综合素质。过去的教学方法,仅仅是为了提升学生德育课程书面成绩,但是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效果是不明显的。而案例教学法,通过一些有趣复杂的案例,让学生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思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案例教学法,教师会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学生是以小组的方式进行案例讨论、分析,引导学生在小组中相互沟通、相互合作,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沟通能力表达能力,更重要是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与合作能力。通过案例教学法,有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

三、加强案例教学法在中学德育课程的应用

1.完善德育课程案例素材。目前很多学校都开始尝试案例教学法,但是案例教学法的效果不明显,追究其本质原因,主要是德育课程方面的案例素材比较简单。例如教师要给学生讲授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经常都是运用孔融让梨的故事进行传授。在讲授坚持不懈的精神,都是运用“铁柱成针”的故事。因此,德育教师要收集更多的案例素材,一方面可以从我国传统文化中寻找,例如《三字经》《千字文》等。另外一方面可以从西方文化中进行收集,例如古希腊神话、古罗马故事。德育教师将这些案例收集并且整理好,可以成为以后教学的重要参考资料。

2.加强教师的课堂组织能力。案例教学法,虽然能够给教学带来很多的好处,但是对于教师的课堂组织能力要求非常高。纵观目前很多课堂,教师无法调动学生进行案例讨论,一些中学生在课堂中出现大声吵闹的行为,一些年轻教师难以掌控课堂,造成非常恶劣的影响。因此,案例教学法的运用,要加强教师的课堂组织能力,可以邀请相关的专业名师给教师进行培训,提升教师的应变能力与组织能力,加强对教师进行课堂制度的培训,让教师时刻记住课堂纪律是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3.案例分析教学法的注意事项。加强案例教学法的应用,首先教师要对本班学生深入了解,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避免整个小组的学生性格相似,这样不利于营造课堂气氛。其次,案例教学法的运用,要善于借助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例如教师可以制作微课,有助于学生课后学习,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最后,案例教学法的应用,教师对收集的各种案例进行筛选和处理,尽量使用最合适的案例辅助教学,保证教学的质量。

四、结语

总的来说,案例教学法在现代中学德育教学发挥着重要的意义,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对德育课堂的兴趣,同时有助于减轻教师的教学复旦,更重要的是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案例教学法,能够有效加强学生的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加强案例教学法的应用,中学教师应该进一步完善与丰富德育课程案例素材,加强中学教师的课堂组织能力的培训,在案例教学法中实际操作中,应该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借助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最后使用合适的案例辅助教学,保证教学质量。

作者:李岩 单位:石家庄市第28中学

德育案例范文论文:小学德育主题活动案例探讨

一、以“学习传统文化,经典诵读弟子规,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活动案例

本系列活动涉及了对活动进行了整体的策划和实施,是具有对小学德育主题活动系列的实施具有成功的借鉴作用,不仅提高了小学生在这种氛围下所产生的思想品德教育的积极促进作用,让更多的小学生完善自身的思想品德教育。此次案例着重把主题深入到活动当中去,把中华传统文化深入到学生的思想当中,团结友爱,互帮互助,构建和谐大爱社会,把“中国梦”在新一代的小学生身上蔓延开来,注重核心价值观的培养,有效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把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带入学校结合新时代新背景的要求下,组织了各项活动,其中包括:校园广播主题广播稿件、国旗下演讲、经典诵读比赛、手抄报比赛、观看视频、读书会、学习心得、悬挂主题标语等其他文体活动,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通过小学德育主题活动系列的开展,学生们互相激励、互相学习,用实际行动实现了对小学德育主题活动的重要意义,展现了新时期下学生们奋勇拼搏学习的好形象,努力做祖国的栋梁之人,热爱祖国传统文化,敢于担当历史所赋予的责任。正如在海淀区某小学座谈会上讲到:“注重树德育之人,组织开展了很多活动,大家都谈到要加强德育工作,引导少年儿童从小就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个民族的文明进步,一个国家的发展壮大,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力努力,需要很多力量来推动核心价值观是其中最持久最深沉的力量。”通过主题活动案例的举办和实施是对上述书记所传达的一种契合。这种活动案例在全国小学中也是比较多的,而且获得的成效也是较为显著的。

二、德育主题活动系列化对小学生的影响

德育教育如何进行建设,如何深入贯彻党中央对新时期少年儿童的思想品德教育,如何把握方向树立社会核心价值观,如何增加少年儿童在小学阶段的心理的健康成长,这些都需要社会、家庭、学校共同努力,特别是在校期间,学校所担负的不仅仅向孩子输入文化知识,更重要的培养健全的人格修养,培养具有责任感的少年,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智则国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所富有的历史责任是毋庸置疑的,培养少年儿童就是建设未来的中国,这是每个老师的神圣使命和光荣任务,而在这个阶段,教师承担着积极引导小学生在德育方面的培养和建设,教师应该自身要以身作则,自身要成为小学生在德育方面学习成长的榜样,教师要做表率作用,教师要严于律己,恪尽职守地把教学教德成为终身的追求方向,始终把学生的德育教育放在第一位,要让学生学习先进人物,先进事迹,在学习中养成最求良好的思想品德。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对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认识会逐步加强,阅历的丰富使他们更加认识和了解社会核心价值的体现,更加深入,更加彻底,更加明白德育在自身方面的重要影响及意义。而这个结果需要从小做起,从点滴做起,慢慢积累。“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时间的短暂和飞逝更应该让学生懂得时间的宝贵,懂得在有限的生命做更加有意义的事情,不要妄之菲薄,不要随波逐流,不要恶性攀比,要谦虚谨慎的向同学们学习,向榜样学习,向有良好品格的人学习,要听得见去忠言逆耳的话,要明白良药苦口利于病的行为方式,知错能改,在学习和实践当中把握社会核心价值观。虽然小学生自身认识的深度不够,辨别能力还不强,但是只要在日常德育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增加这方面的普及教育,势必会使得小学生在德育主题活动中渐渐领略到其中的意义,随着年龄的增长,智慧的增加对于社会核心价值观的认识会逐步加强。而针对学校把德育放在首要位置,要培养良好思想品德的人才,要德才兼备,建设良好的学风、校风,根据不同少年儿童的特点和成长规律传授美德,在每次举办的小学德育主题活动系列化中增加这种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和建设。

小学德育主题系列化案例的分析,重点培养新时代背景下少年儿童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培养,树立“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核心价值观,让学生在德育主题活动中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热爱互助,无私奉献,团结友爱,坚强勇敢成为铸造祖国的未来力量。

作者:徐可祥 单位: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东坝镇教学辅导站

德育案例范文论文:高中德育课案例教学法研究

一、案例教学的特点(优点及其局限性,而局限性正是我们需要研究探讨的地方)

案例教学具有科学性质和实用价值,可以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具有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及师生互动等功能或优点,受到很多专业教育者长期广泛的使用。在高中德育课使用案例教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目前高中德育课的教学现状,改变德育课传统的教学方法,使德育课取得一定的实效性,提高学生的德育水平。随着案例教学不断的深入应用,发现案例教学也有其缺点或局限:应用案例教学过于耗费时间和精力、不利于中等以下程度或低年级的学习者等。本论文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配套措施。希望有助于广大德育工作者提高对案例教学的理论和实践的认识,并有效地利用案例教学进行德育课教学,提供借鉴和启发意义。

二、高中德育课运用案例教学的必要性

(一)改革高中德育课传统教学模式的需要,提高德育课的实效性

高中德育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渠道,德育课的实践性和政治性很强,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正确的认识到这一点,并要认真的解决。然而,在传统的德育课教学中,教师讲授几乎成了唯一的教学方式,教师在讲台上津津有味地讲授理论知识,学生们在下面听的昏昏欲睡,而不知其所以然。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教师处于主体地位,而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使得学习单调、枯燥,从而导致学生对德育课消极应付,不感兴趣,不愿听讲,考试前临阵磨枪,死记硬背,根本达不到学习德育课的目的。案例教学以案例为媒介,将理论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将现实生活中生动、逼真的事件引入课堂,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主动地自觉地学习,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案例教学区别于传统教学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学生由原来的被动接受者转变成主动的探索者,学生在德育课堂上主动讨论、主动发言、主动合作、主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另外,案例学习过程是一种民主和谐的学习过程,学生可以在没有任何压力下大胆的发表观点,分析彼此的观点,做出选择。案例教学通过为学生提供各种道德情境,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增强了学习的主动性,使他们的道德情感与道德意志得到增强,…他们的道德行为进一步得到改善,提高了德育课的实效性。(本文来自于《山西青年》杂志。《山西青年》杂志简介详见.)

(二)适应高中的生源特点(“一言堂”式的德育课导致优生差生都不感兴趣)

高中招生对象以初中毕业生为主,而且目前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普通高中的进一步扩大招生规模和社会力量办学的兴起,使得高中生源锐减,为了维持生存,部分高中面临“饥不择食”的境地。这也造成了部分学生素质差,造成了上课睡觉,打闹,逃课等不良现象,甚至个别学生法制纪律观念淡薄,时有发生冲突打架,经常迟到旷课,不服从教育和管理,不尊重老师,不做作业和抄袭作业。而目标明确的以考学为主的优等生又觉得高考不考这些东西,还是多背几个知识点吧。他们中大多数学生认为,学不学德育知识,知不知德育理论都无所谓。又由于德育课本身抽象性的特点与和长期以来高中的德育课形成的“说教堂”、…“一言堂”的授课形式,使得德育课往往很难上,更不要说上好了,也造成学生对德育课没有兴趣,高中的德育课在学生的眼里可有可无,总之,高中生在文化基础、思想、行为习惯、修养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别,这就更要求高中学生学好德育课。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并非仅仅从责任感产生,而是从对客观事物的爱与热忱产生。”案例教学的运用,增强了学生对德育课的兴趣。因为案例教学提供一定的情景,与学生的生活经历息息相关,能触动学生的情感。这就要求教师精心编排教学案例,把书本的知识点融入教学案例之中,改变过去德育课单一的、枯燥的注入式教学。案例教学提倡的是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以角色扮演、小组合作等形式参与课堂讨论,把学生带入探求新知的情境。案例教学提高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从而使德育课发挥应有的作用,改变高中学生目前的思想状况,使他们在学好文化课的同时,思想道德也得到提升。

(三)符合高中德育课的学科特点

高中应当使学生形成灵活的思维方式,能够将书本上学到“死”的德育理论知识与“活”的社会现实联系起来,进而运用理论知识去解释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问题。高中德育课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主要途经,是学生必修的基础课,是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适应21世纪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德育课的主要任务是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马列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基本观点教育,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教育,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教育,纪律法制教育,引导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提高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觉悟,培养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因此,案例教学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能够寻找到理论与实践最恰当的结合点,符合高中德育课的学科特点。所以,德育课是高中学生的必修课而不是辅助课,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主要途径,但高中绝大多数学生认为上高中就是为了考大学的,文化课的学习才是最重要的。对于文化课以外的其他很多辅助性学科不感兴趣,比如很多高中的课程中甚至音乐、美术、体育等提高鉴赏能力和提高身体素质的科目也都是些摆设。而德育课课程本身又具有较强的理论性、抽象性,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使得德育课取得的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所以笔者觉得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案例教学是有其独特优势的,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

作者:赵存霞工作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在读研究生

德育案例范文论文:班主任德育案例分析论文

一个班主任是感性的实践者还是理性的研究者,其根本区别在于能否对自己的教育行为进行持续不断的反思,教育反思作为班主任的基本研究行为,其范围包括教育日记、教育叙事、德育案例等,其中德育案例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宜于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广泛应用。

一、德育案例的含义

所谓案例,又被译为个案,实例等,是对某一实际情境的描述而引起分析、

讨论、演绎、最终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和受教育者的需要,遵循品德形成的规律,采用言传、身教等有效手段,通过内化和外化,发展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道德等素质的系统活动过程。而德育案例是案例与德育两个概念的综合,是德育工作者特别是班主任对工作中所碰到的真实发生的典型性事件所做的反思与总结,以此来提高德育工作实效的一种手段。

二、德育案例的特征

1、情境性。德育案例是班主任在教育管理过程中一个实际情境的描述,它

叙述的是一个有时间,地点,具体人物(一般是教师与学生)组成的并按照一定的结构展示出来的情境,它使班主任或学生在看了之后都会产生一种身临其境或似曾相识的感觉。

2、问题性。在德育案例过程中往往包含班主任在实际的教育管理工作中所

碰到的问题或疑难情境,这些问题是很多班主任会时常碰到但又觉得比较难以解决,而且这些问题中可能还包含着解决问题的方法,只是不注意挖掘与思考比较难发现而已。

3、典型性。任何班主任在每天的班级管理实践中会碰到太多的问题,但不

可能事事都去记载,这就要求在工作反思中所撰写的德育案例具有一定的典型性,不是信手拈来的,但能够在该问题的解决中给班主任带来深刻的启示与普遍的指导意义。

4、真实性。德育案例展示的是师生间充斥矛盾或趣味的故事,但德育案例

与一般的故事存在的本质区别是故事可以杜撰,但德育案例中所涉及的情境是在处于自然状态下真实发生的事件,是源自班主任的日常管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

三、撰写德育案例的作用:

1、分清工作重点与难点。班主任要有鲜明的问题意识,善于运用批判性思

维,加强自己的工作反思,对自己日常管理中的问题进行梳理,从而找到印象深刻的却是感到困惑的那些工作情境或事件。通过这样的梳理,使班主任在统筹兼顾同时,将自己的思维集中在那些难点与重点上,力求通过解决这些事件,从而提升学生的思想观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加强经验沟通与共享。由于现行的学校管理大多实行行政班管理,所以

在具体的管理工作中班主任更多的是处于个体化管理的状态。而通过撰写德育案例,则利于班主任间的沟通与交流,使个人的经验成为大家共享的经验。每个人都能认识到学生管理工作的复杂性及所面临的问题的多样性,并且在提炼中可以把自己原有的缄默知识提升出来,把自己那些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知识、态度,通过反思性批判实现共享。

3、引领德育工作专业化。班主任是行动研究的积极实践者,他们在实践中

研究,为实践而研究,班主任不应再是专家、学者研究成果的“消费者”,而是“生产者”。案例撰写为班主任提供了提高德育实效性的机会,发展了班主任研究德育工作的问题意识与能力。班主任将理论作为一种参照,采用分析、比较、判断等手段,反思自己的日常工作得失,逐步建构生本德育、情感教育等理念,不断拓宽德育“田野”,在此过程中,引领德育工作走向专业化。

四、德育案例的构成要素:德育案例没有绝对的统一的标准,但从构成要素而言,不外乎以下几方面:

1、标题:德育案例总要有一个合适的标题。一般来说,确定德育案例的标

题主要有二种方式:一是用案例中的突出事件作为标题;二是把事件中包含的主题提炼出来作为标题。

2、背景:背景能够发挥“先行组织者”的作用,背景必须向读者交代该案例发生的有关情况,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以及这些时间、地点、人物都有些什么样的特点。背景的介绍不必面面俱到,重要的是说明故事的发生是否有什么特别的原因或条件。

3、问题:在案例中要讲明问题是如何产生,问题是什么,问题产生原因有哪些,而且问题中必须要阐明主题,在德育案例撰写的初期可以较为鲜明地提出问题,随着案例撰写的深入,则逐渐要将问题与其他材料交织在一起,读者通过分析问题才能确定主题的所在。同时,要注意德育案例的内容必须要充分渗透德育管理过程中“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注重学生自主性的发挥以及潜能的开发。

4、过程与结果:问题发现以后,解决问题的过程与结果成为重要的一环。

这部分内容要详尽地描述,既要展现问题解决的过程,步骤以及问题解决过程中出现的反复、挫折,也要交代某种德育措施实施的即时结果,包括教师的感受与学生的反映。在这一要素中,切忌把问题解决简单化、表面化,德育案例之所以与其他文体不同,就在于对教师与学生的心理过程,认知冲突详细的记叙,对问题解决过程细致的描述。

5、反思与讨论:撰写案例的过程是德育工作者对自己解决德育问题的心路

历程进行再分析的过程,也是梳理相关的经验和教训的过程。反思与讨论涉及到的问题有:我的教育理念对头吗?问题解决中还存在哪些新的问题?我是否真正在关注学生的需要?是否有利于学生的生命发展?学生是否真正接受了我的教育帮助?反思与讨论也不见得要面面俱到,选择重要的方面或印象深刻的方面加以思考也就可以了。

五、班主任撰写德育案例的基本要求:

1、多投入,积累大量的丰富的感性材料,这是撰写德育案例的基本前提。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因为中学生在认知、心理等方面尚未等到很好的发展,所以班主任在坚持以生为本的原则下,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自治管理;同时也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深入到学生中间,运用敏锐的观察能力,善于捕捉学生中的一系列信息,特别要关注学生自主管理中或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心理与思想问题,并及时记录相应的素材,力争占有更多丰富的感性材料。

2、多反思,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这是撰写德育案例的关键。班主任在实践中所获得的材料,有些是不真实的,有些是外在,更多仅停留在现象上,对此,撰写德育案例就要求班主任认真思考教育案例中所反映的问题,通过分析与综合等方法,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反思,使之在充满条理性与科学性的基础上,揭示隐藏在表面情形背后的更深层的问题,并明确有效的教育行为及其理论依据,找到德育教育的规律,为以后进行德育管理实践提供指导。

德育案例范文论文:应景案例使思想品德课的德育无痕

摘 要:思想品德课是德育主阵地,所以思想品德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抓住教育的有利契机,用应景的案例潜移默化地渗透德育,使德育和思想品德课相辅相成,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学生各方面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 德育 应景案例

所谓的应景,就是顺应当时的场景。思想品德课上渗透的德育案例,要和此时此刻的情景吻合。德育不能单纯说教,思想品德课老师要做有心人,善于利用应景的案例,让我们的德育收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功效。下面是我在教育教学中的粗浅做法,仅供参考。

一、热点案例,与时俱进

思想品德课教师,应该具有与时俱进的精神,大力改革教学,以适应社会的需要、时代的发展。教学中引用的案例,应该是新鲜的、热点的,不仅故事新、思想新,而且观点新、角度新。紧跟时代潮流,顺应新形势,把握时代特征,不应是陈年往事。唯有这样,方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具有新鲜感。

如《人生难免有挫折》一课,讲到国家、民族遭遇的挫折时可以举例,出示图片。有的老师可能借用旧课件,也可能由于其他的原因,展示的还是2008年的雪灾、汶川地震。距离现在七八年了,对学生来说,也有震撼力。但是不如2015年“长江之星”沉船事件给人的印象深刻。

老师一定要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列,及时发现时展中的新课题,将信息资源和思想品德课紧密结合,选取具有新闻特点的案例,说服学生接受新的理论。

二、有趣案例,生动活泼

思想品德课的知识很抽象,学生学习起来有些吃力。再加上初中生活泼好动,不愿意较长时间把注意力集中在索然无味的科目学习上。这就要求我们改变重理论轻实务、重传授轻参与、重知识的积累、填鸭式的传统思想品德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选择案例时尽量具有趣味性与可读性。学生在阅读喜欢的案例时,自然会依据涉及的问题进行思考,进而展开讨论。

如教学《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知识理论性较强,距离学生的生活比较遥远,老师要通过典型事例引导学生深入浅出地学习。讲解“宪法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法律,是其他法律的基础、根本大法”时,我出示投影:一棵大树。利用树根与枝叶之间的关系,配合动画讲解,国家的所有法律就像一棵大树,宪法就是这棵树的根,有了根,树才会枝繁叶茂,因此有了宪法,才会有其他的法律,所以说宪法是其他法律的基础。

案例生动有趣,可以引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刺激他们的兴奋点,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实现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帮助学生轻松愉悦地掌握知识。

三、身边案例,本土特色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所以课堂上引用案例,最好是学生亲身经历的或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典型事情,真实可信,现实感强,使学生感到熟悉亲切,这样才会信服,真正接受。教师一定要在吃透教材的同时,正确选择辅助教学的事例,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生活情境为切入点,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灵活运用,寓教于理,变抽象为具体,做到深入浅出,为学生快乐学习铺路搭桥。

如教学《我们的姓名和荣誉》时,举例张同学上课迟到记录李同学的姓名,还给同学起不雅绰号侵犯了姓名权。又如教学《尊重隐私 保守秘密》时,举例父母未经同意偷看自己的日记或是聊天记录,这都是没有尊重儿女的隐私。

这里所举的案例生活化,自然地将学生问题与课堂教学内容结合起来,抓住了发生在学生身上或身边的生活资源,具有本土特色,适应学生的接受水平,能够收到预期的效果。作为思想品德课老师,要善于观察生活,选择生活化的案例,向着生活化、人文化开拓创新,课堂才能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四、正面案例,把握方向

中学生是非善恶观念比较模糊,所以教师选用案例要多举正面的例子,应以正面教育为主。正面的例子可以弘扬正气,树立榜样,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积极向上的思想,激励学生奋发图强。那些反面的,揭露社会阴暗面、丑态的案例尽量少用,慎用,避免学生吸收反面例子中的有害成分。

如教学《正确对待和参与竞争》,就要抓住学生的关注点,列举生活中学生之间、小组之间、班级之间的正当竞争。又如《做个有教养的现代人》一课,可以从礼貌、胸怀、尊重、生活细节等方面举例伟人、名人有教养的体现。

学生通过阅读正面的案例,既学习了知识,又明白了道理。这个过程是风过无痕的,学生的是非观、荣辱观就是这样慢慢形成的,正面的案例产生了无法估量的正面效应。

总之,德育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不可能朝夕而成,不要妄想一蹴而就。思想品德老师需要树立新的教学理念,常抓德育不松懈,努力选择应景案例,积极实践,使得德育水到渠成,衔接无缝。让初中学生在思想品德课的正确指引下,成长为有责任意识的公民,过健康向上的生活,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形成知行统一的教育新局面。

德育案例范文论文:中职学校德育课程案例教学法策略实施

摘要:中职德育课对于学校德育工作来说十分重要,而且是学校德育课的重要来源之一,也是很多学生必须要完成的基础课程,中职德育课在一些学校当中起着重要的引领作用,在素质教育当中是学校的重要内容。随着时间推移,中职德育课程又来到了新一轮的改革,面对着课程教学的改革,很多专家和老师都开始想办法解决这其中的一些难题。比如,怎么样才可以做到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的教学方法呢?怎样才可以使中职学校的德育课更具有实效性,这是很多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师必须要思考的内容。近几年,案例教学的方法越来越多,这更能够展现出课改的内容和理念,也能够展现出学生的个人创新能力,思想观念,还有综合学习能力。

关键词:中职学校德育课 案例教学法 策略实施

目前,在中职学校的教学中,由于生源相对较差,学生学习动机水平低,普遍存在厌学思想,加上中职学习专业性较强,必修的德育课在某种意义上被学生认为是“副科”而遭到忽视,如果教师在教学方法上仍然采用传统的“说”和“教”则非常乏味无趣,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怎样才可以使得中职学校的德育课更具有实效性,怎样才可以做到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的教学方法呢?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能用更多的实际案例来进行教学。

我们经常说的案例学,就是说教师设置一些课程教学目标,对内容进行改变,这些案例教学法对中职学校德育课是有着巨大的帮助,可以通过一些简单案例学,将一些曾经发生过的问题,制成一些案例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研究分析,锻炼出学生的独特风格,还有团队的集体精神,这是培养学生综合实力的教学方法。而且内容强调的是把学生作为主体,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能力,以及实践能力还有创新上的价值。本人觉得,案例教学法引用到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中,使课堂教学生动具体、直观易学。由于教学内容是具体的实例,加之采用是形象、直观、生动的形式,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易于学习和理解,这对于加强中职学校的德育课有着重要意义。

一、选择案例,以学生为标准

案例教学法比较特殊,这种教学方法是说教师为了能让学生完全进入学习状态,从而使得学生对问题分析能力、解决能力进行一个层次的提高。对于实施教学法而言,精选案例便是最简单的基础和前提,对于很多学校而言,案例的选择更重视的是以生为本。我们所选择的案例当中,这些案例最好能够完全与中职生生活贴近。与学生生活不靠边的案例引起学生的关注是非常难的,如果是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互联系的案例便会激发出学生的兴趣。比如,在教学当中,我们经常提起一些科学相关的消费观念,采用调查方式对学校学生的消费情况作出调查,得出一些学生的消费程度、节俭程度,还有学生的攀比情况,这些调查问题看似简单,但是如果学生能够在这些案例调查中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就会对学生的思维产生一个引导的作用。

我们在选择案例当中,一定要对中职学生的心理进行研究,知道学生的心理是怎样的一个需求,然后帮助学生重新建立信心,建立一个肯努力肯付出的学习观念。比如,我们要在案例中让学生感觉到人生的价值观念,我们举例的内容可以采取一些往届的毕业生,看看他们是如何在自己的职业中获得成功,这些成功的案例,都会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学生会更有欲望地想了解这些中职学生是怎么样做到了坚持自己的信念,一直坚持走下去。还有关于选择案例的方法也很重要,我们必须要了解中职学生的时代,还要了解他们社会的需求,中职学生一般都对一些就业的热门话题比较感兴趣。而且也可以从另一个案例当中开拓学生的思维和兴趣,如汶川地震、北京奥运会志愿者、上海世博会志愿者等帮助他人的案例,这些案例是蕴含着一些爱的精神的,可以使得学生在德育课中充满激情和期待。

二、编选案例,要切合实际

在一些德育教材当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每节课上边都会有一些案例的内容,这些内容针对性比较强,是教育学生学习的最好案例,很多老师都会采用这其中的教学方法。上节中,我们提到的选择案例必须要与学生相结合,其实也可以简单的说与生活为标准,这一节主要是将案例与实际结合,与上节类似,但是不完全相同,为了能更专业的指导学生,编选案例时,选择一些切合实际的内容是必不可少的。在阅读一些杂志以及一些电视节目当中,我们必须对一些实际发生的事物做好摘记,最后编成一个小手册,不断地扩充一些教学资源,随时准备供德育教育使用,而我们选择的案例想要切合实际,必须要具备以下几点:

第一,具有目标特性。在教学当中,所有的内容和活动都是要围绕着教学的目标进行展开的,在编选案例的时候,必须要按照这种方法对教学的内容进行展开研究。

第二,具有生活化特性。这点在第一节中提到过,必须要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情况紧密联系在一起,即提供给学生的案例要贴近学生实际,如果选择一些比较贴近学生心理和年龄的案例是会与学生心理产生共鸣的,这样内容很容易激发出学生的兴趣,从而取得教育的效果。

第三,具有典型特性。在对案例进行选择的时候,必须要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这些代表性的特征是要能够影响到学生的进步,以及思想的转化,这是一个人的窗户,我们可以轻轻地打开,让学生感受到德育课的教育价值。

三、集体讨论,引导学习

集体讨论案例,对于实施案例教学法是起着主导作用,是其核心内容,很多案例教学法的成功,都是与这个集体讨论分不开的,我们可以建立一个讨论组,讨论组自然有讨论组的不同,成员们的性格最好不一样,这样一来,就会使得小组内的成员形成互补,互相学习目的。在集体讨论中,学生是这个组的核心人物,学生们可以慢慢深入案例中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观点上的看法和讨论。在讨论当中,不能盲目地讨论,教师要在一旁观察学生的讨论方式,是否与我们所要讨论的课题一致,如果不正确要给予纠正。我们还要适当的启发学生进行一些问题的争辩,让学生自己独立思考,对于中职德育课的教学,还要通过案例引导学生明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道理,也可以创建一些和谐讨论环境,重点是环境的气氛,教师可以抛出自己冷漠的外表,加强自己的亲和力和人格特征,使得学生得到少责备,多赞扬的效果。总而难言之,教师在集体讨论的时候,必须要给学生搭建一个适合传授中职德育课程教学的平台,采用集体讨论案例的方法,引导学生积极进取学习。

四、认真点评,科学总结

在我们建立了集体讨论组之后,老师与学生充分地从案例教学中学到了很多关于中职德育的知识,最后我们就是进行一些总结性的问题,在这个环节当中,重要的是怎样才可以提高学生的水平,迅速为学生的思维方式开拓出一道风景线,加强学生的素质。我们要对案例讨论观点进行深刻学结,不求能在案例上寻找出什么答案来,但是教师对案例观点的评价,必须要有深度的评价和层次感,使得学生能够独立的思考,在学生提出的观点上,要提出更高度的评价和引导。还要认真点评学生的表现,要做到严谨求实、追求真理、独立思考几个步骤。结合案例,对中职生及时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就业创业教育等,这是中职德育课的根本宗旨所在。

五、中职学校德育课程案例教学法策略实施应注意的问题

1.给予学生思考时间

在中职学校德育课程案例教学当中,我们必须要给予学生一些思考的问题的时间,对案例教学中的问题进行全面讨论,在遇到案例中比较大的问题时候,学生往往会为了讨论问题,忘记了时间,这时候,教师一定要及时控制时间,对讨论问题的时间分配到最合理。

2.利用好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教学适用于任何教学,多媒体技术主要是利用与录音、幻灯、还有计算机的多种计算数据的手段,对文字、图片、以及一些声音动画色彩等做出更好的优化,可以实现大容量的储存。在中职德育课教学中教师善于运用多媒体技术,采用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的方式,使多媒体教学在教学活动中活跃教学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发挥最佳优势。

总地来说,案例教学的方法必须要适当使用,合理运用在中职德育课教学中,这可以迅速提高学生学习知识的能力,巩固其基础知识,在效果上是很明显的。所以,我们在中职德育课教学中大胆运用案例教学法,经过不断探索,努力实践,一定能更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德育案例范文论文:中职德育课信息化教学设计案例

摘 要:当今社会,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深入,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更加深入和广泛,这已经引起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深刻变革,它要求教学设计也要相应变化。因此顺应时代的发展,结合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的要求,笔者以《职业生涯规划》(广西版)第四单元第二节第四框题《求职中的陷阱及防范》为例,对德育课信息化教学进行了尝试。

关键词:中职德育;信息化;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依据

本设计是依据教材、教学大纲、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来进行设计的,具体如下:

1.教材分析

从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看,《求职中的陷阱及防范》是《职业生涯规划》(广西版)第四单元第二节第四框题,该框题是第四单元《职业生涯发展与就业》的终结篇,当今社会的就业市场上存在着不少的欺诈现象,因此学好本框有助于学生识别求职过程中的种种陷阱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顺利就业。

2.教学目标及难重点

(1)教学目标。根据大纲、教材,结合学情,确立本课三维教学目标。①知识目标:学会识别招聘广告中的陷阱、劳动合同的陷阱,及应聘作品的陷阱。②能力目标:了解及识别求职过程中的种种陷阱;掌握各种陷阱的表现及防范陷阱的方法,提升防范能力。③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提高防范陷阱的意识,引导学生树立团队合作意识。

(2)教学重点。根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为招聘广告中的陷阱,依据是招聘广告是学生获得就业信息的主要来源,全面掌握这一内容,才能识别招聘中的种种陷阱,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教学难点为劳动合同的陷阱,依据为劳动合同陷阱的防范重在掌握法律,但学生的法律知识和意识都较淡薄,很难识别其陷阱。

二、学情分析

中职一年级的学生有其独特的特点。在学习特点上,他们已经具有一定分析和鉴别信息的能力,但对文化课不重视,缺乏学习兴趣。通过前面的学习,他们对求职与应聘有了一定的认知,但在如何识别求职过程中的种种陷阱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问题上,还知之不多,缺乏防范意识和防范能力。在学习习惯上,他们对视频、漫画、小品表演及网络等形式感兴趣,不喜欢深入思考。

三、教学资源整合

教师在对教学资源进行整合时主要考虑环境选择、资源类型及网站的选择。在环境选择上可充分利用学校的多媒体教室及校园网络。在资源的选择上,教师主要是通过网络搜集资料制作课件,并从网络上下载相关视频,查找专题学习网站提供给学生自主学习。

四、教学策略选择

在教学策略上,主要考虑了信息化手段的选择与应用设计、情境创设及教法与学法的指导三个方面。本课程将充分考虑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特点,在尊重教材内容基础上,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实现课堂上的知识教学和能力培养,实现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中做、做中学”。具体设计如下。

(1)课前――通过QQ群、微信群等即时通讯技术提前课前任务。任务包括:①预习提纲;②专题网站学习要求;③小品表演的道具准备;④评价标准。

(2)课中――利用视频、图片、PPT等信息技术来展示、讲解课程内容。

(3)课后――用任务驱动使学生在开放的网络环境下主动地进行课堂内容的拓展延伸训练。

整个课堂中,根据课程中各个知识点的具体特点,笔者将采用不同的情境设计和信息技术来增加课堂表现力,如通过播放新闻视频来创设真实性情境;设置问题来创设问题性情境;通过设计让学生来进行小品表演模拟某种招聘陷阱,以创设虚拟情境。

在教法上主要采用案例法、漫画启发法、角色扮演法、合作讨论法、分析法等方法。在学法指导上主要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探索、质疑和实践进行自主学习,同时又通过与同学竞争、合作、辩论和角色扮演进行协作学习。

五、教学过程

本节课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六个教学环节:

(1)前期准备。利用预备铃响至正式上课前3分钟把全班学生平均分成分为五个小分队,分别以8名同学为一队,全班分为5队,桌子拼在一起摆成5小分队。选好队长和取好队名,引导学生学习在网络教学平台答案的注意事项。选好演员和计分员,向学生讲清小分队抢答的规则和奖励。此处设计意图是:采用小分队互动式探究法、抢答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2)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利用多媒体播放视频:BTV财经频道谨防招聘陷阱的片段,提出2个问题:①你打过短期工吗?②遇到过陷阱吗? 设计意图是:提出案例,创设学生思考和感悟的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引出课题。

(3)新课教学,循序渐进识别陷 阱。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有3个:①招聘广告中的陷阱;②劳动合同的陷阱;③应聘作品的陷阱。前两个知识点主要是通过视频、图片等信息化技术手段来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通过看、思考和讨论来识别广告陷阱,掌握防范措施。第三个知识点是通过让五个学生来模拟表演一个求职场景,一边看一边思考,从而也让参与表演的同学体会到“学中做、做中学”。在此环节中,笔者设计了三个步骤,引导学生逐层深入地探究。

步骤一:视频播放广东卫视新闻联播记者调查招聘陷阱的内容,提出问题:①你都了解过哪些招聘广告?②哪些广告有陷阱?③对招聘广告中的陷阱你如何防范?学生观看视频后,经过思考,和小组讨论问题得出结论。各个小组通过校园网的网络教学平台把各组的结论在学习平台上,并对其他小组的结论进行评价打分。计分员统计各个小组的得分。此设计意图是:①让学生初步了解分队学习的方法,为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②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小分队讨论,识别招聘广告中的陷阱,对招聘广告中的陷阱拥有一定的认识;③掌握防范知识;如果招聘单位要收取押金、报名费、风险费等,最好不要受其诱惑。

步骤二:在多媒体上展示几幅有关劳动合同的漫画, 提出下列问题让学生讨论:①你觉得劳动合同会有什么陷阱?分别是什么?②你如何防范?引导学生解读漫画。设计意图:①通过自主学习、组间互学、小组讨论的方式,既锻炼了学生的协作能力,也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自己是课堂的主人,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②增强学生的思维分析能力,使学生能够分析劳动合同的两面性,以便在平常的学习和活动中养成全面看问题的思维习惯;③引导学生领悟,合同陷阱的防范重在掌握法律,认真学习和掌握《劳动法》《劳动合同法》以及有关的法律法规,增强依法就业的意识,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劳动权利和各项合法权益。

步骤三:请4个同学表演一个求职场景,内容是某设计公司招聘策划人才,有几个毕业生按要求寄去了自己的作品,却没有任何下文,原来这种公司是打着招聘的幌子攫取应聘者在面试、实习中的创造成果,应聘者由于疏忽大意而交出了自己的创作,却无法取证那就是自己的作品,只能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引导学生一边看一边思考两个问题:①这个求职场景反映的是什么陷阱?②这样的陷阱该如何防范?此处的设计意图:①以表演小品的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②通过提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社会现象,学会鉴别和判断,提高防范意识和防范能力;③引导学生懂得这类陷阱其实是对应聘者的侵权,防范对策是在提交作品时,与招聘单位以书面协议约定作品的处理。

(4)拓展学习。此环节是课堂的延伸,通过播放一些大学生求职视频,提出问题:①该求职生遇到什么陷阱?②如何防范此类陷阱?然后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教师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归纳总结、评价。此处设计意图是引导学生的思考,体现出课堂的知识与生活是紧密相关的,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及习惯;培养学生联系实际的能力及善于发现、鉴别求职中的种种陷阱的敏锐洞察力和习惯。

(5)课堂总结。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使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到的知识得到再一次强化,从而加深印象,形成知识体系。

(6)课后拓展。给学生布置课后拓展实训的任务:请你利用课余时间上网或查资料收集识别骗子公司的方法,写一篇《应聘攻略》和同学交流。并给学生提供学习网址:①http://.cn/;②/。此处设计意图是:促使学生在开放的网络环境下主动地进行课堂内容的拓展延伸训练,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去收集防骗方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防范意识和防范能力。

六、学习评价设计

本课的评价方式有:课堂提问,填写评价表,学生自主网上测试等。通过多种评价方式使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培养学生自我评价、自我总结的能力。同时,从课前到课后,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反馈、评价系统贯穿教学始终,师生按照评价标准,分别完成学生自评、组间互评和教师评价。此环节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效果及时检验,高效评价,随堂反馈,为教师调控教学提供了客观依据。

七、教学反思

(1)本课以信息为中心,采用视 频、图片等信息资源,极大地丰富了课堂。信息的多姿多彩让学生耳目一新,体现了信息化的特点。

(2)打破传统,采用小分队教学模式,以教师为指导,学生为主体,创新为主线,把视频、漫画、小品表演、抢答等时代元素引入课堂,是一次新的教学活动探究尝试。

(3)把学习评价引入课堂,培养学生自我评价、自我总结的能力。

(4)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招聘陷阱千奇百怪,仅仅通过一节课是不能穷尽,所以这节课只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启发学生遇到问题学会思考,增强防范意识。

(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第六职业技术学校)

德育案例范文论文:案例教学法在中职德育课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案例 教学法是一种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教学方法。在中职德育课的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能够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多种学习能力。在大力提倡德育课教学改革的今天,案例教学法在课堂教学的运用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 中职德育课 学习能力

所谓案例教学就是教师根据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需要,通过设置一个个具体的案例教学,将已经发生或可能发生的问题作为个案形式,引导学生参与分析、讨论的活动,让学生从特定的体验中分析、决策、锻炼,从而培养他们独特的、综合的工作能力及团队精神,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它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基础的价值取向。在中职德育课的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对于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以及促进德育课的教学改革都有重要意义。

一、引入案例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我们现在所使用的教材虽然经过不断的改版,但是国家的方针政策年年都有新的内容,这样一来教材的内容就会显得有些滞后。因此需要教师在课堂上把最新发生过的内外时事,新政策、新观点及时贯穿于教学之中,并且用它解释、证明教材内容。如果要使教学内容既能体现学生生活、又能有效地指导学生生活,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就要在教学中引入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例子。比如,在讲授高二上学期教材《经济政治与社会》中的《消费和消费观》一课时,我采取先在课前向学生发放调查问卷,然后通过分析问卷结果了解学生的消费观,校园生活和家庭生活对于其消费观的影响。并将调查结果作为案例在课堂上例举出来,引导学生分析产生这样消费心理的原因,最终使学生明确如何树立科学的消费观。

二、引入案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高中生身心发展趋于成熟,知识积累量增多,社会接触面更广,他们的认知能力、辩证思维能力增强。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只能使学生将德育课视为枯燥无味的学科,从而失去学习的兴趣。运用案例教学法通过教师向学生提供生动逼真的案例,为学生营造身临其境的氛围,不仅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更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其学习的兴趣,从而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我在讲授《职业道德与法律》这门课程时经常使用案例教学法。例如,第四单元第九课《杜绝不良行为》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了解国家对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保护,理解不良行为的表现,明确严重不良行为的危害,从而自觉抵制诱惑、杜绝不良行为。为此,我先引入了一个案例(案例中的主人公小齐,辍学后在社会上游荡,接触了不法分子,并受人鼓动盗窃自行车,最后受到法律的惩罚。),针对这个案例让学生分析小齐的行为是否属于不良行为,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分析案例得出结论,从而深刻理解不良行为的表现,并真正把握不良行为的内涵及不良行为的表现,从而实现本节课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这种教学方法所起到的教学效果要远远超过单纯的讲授法教学。

三、引入案例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作为教师我们都熟知学生的学习能力除了最基本的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和想象力以外,还有理解力、创造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口头和文字语言表达能力等。通过案例教学法可以发掘并培养学生的多种学习能力。例如,讲授《杜绝不良行为》一课的重点内容(守法―远离黄赌毒)时,我先引入案例视频《黄色视频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并设置了一个小组讨论问题:“淫秽制品对未成年人的危害有哪些?”学生讨论后各小组得出结论。然后,为学生播放动画《三个走上吸毒道路的年轻人》,并设置了一个小组讨论问题:“有人认为,吸毒偶尔尝试一下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有人认为,我的抑制力很坚强,吸毒后能凭借自己的毅力戒掉。请指出上述两种观点的错误之处。” 各小组讨论后得出结论。最后,为学生出示案例《未成年人参与赌博》,请同学们谈谈未成年人参与赌博有何危害。经过讨论后各小组得出结论。同学们观看资料后感触颇多,在小组讨论中从不同的角度全面地分析了黄赌毒的危害,把课堂活动的气氛推向了高潮。运用案例教学,使学生受到了视觉、听觉和心理的多重震撼,深刻认识到了严重不良行为的危害,增强了自觉远离黄赌毒的意识和自我保护的意识。从而实现了本节课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突出教学重点,也为突破教学难点奠定了基础。学生每接触一个案例时都会引起高度的注意,进而深入思考,并在小组讨论中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观点,最终在老师的引导下完成学习任务。培养了观察力、注意力、思维力、想象力。不仅如此,案例教学法使学生通过听、说、讨论,学会理性地进行思考,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很大提高。

四、案例教学法促进德育课教学改革

目前,很多学生不愿意上德育课,很多教师也困惑无法上好德育课,主要原因是学生缺乏学习的积极性。而学生之所以缺乏学习的积极性主要是因为课堂内容比较枯燥,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式无法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课堂上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使用案例教学法在选择案例时,我们应该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兴奋点、闪光点,选择那些发生在学生身边的、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吸引学生主动学习,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德育课的重要性。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在课余时间自己收集案例或者各个学习小组进行分工搜集与课堂教学相关的案例。例如,我在讲授《杜绝不良行为》一课时,为了让学生了解什么是不良行为,我让各小组在课前利用互联网收集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的涵义与表现,并找到日常生活中人们的哪些行为属于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学生给出了很多令人满意的答案。比如:公共场所大声喧哗、不遵守交通规则、偷盗他人财物等。并且对于学生提出的这些案例,我给他们做了一一点评,最终使学生明确什么是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找到了与授课内容相关的案例,不仅在有效的时间内顺利地完成了本节课的知识目标,更培养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语言口头表达能力以及在班级活动中自我表现的能力。长此以往,学生一定会增加学习德育课的积极性,使德育课变成学习主动探究新知识的殿堂,有利于促进德育课的教学改革。

作为一名中职德育课教师,我对未来的德育课教学充满期望,相信只要不断地探索适合当今学生特点的教学方式,一定会把课堂打造成既能发挥教师教学能力,又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的高品质课堂。

德育案例范文论文: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案例

摘 要:从实际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案例出发,以高中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注重将德育渗透于英语教学中。通过探讨在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的德育渗透,体现其对学生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德育渗透;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何为师者?众所周知,“传道,授业,解惑”者。顾名思义,传道即对学生进行的德育,且把它摆于首位,可见,自古以来,德育对于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性。如今,教育部在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要求中指出,新课改和高中课程标准修订要突出“立德树人”和“核心素养”的构建。在素质教育和新课程背景下,德育应巧妙自然地融入每种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健康成长有着“润物细无声”的积极影响。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英语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通过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他们磨砺意志、陶冶情操、开阔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开发思维能力、发展个性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这一理念正与德育渗透到课堂教学中不谋而合。在英语教学这块阵地上,英语老师的任务除了传授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善于挖掘运用教学中的德育素材,抓住适当的契机,适时地渗透德育,使学生学会如何求知,如何做人。换句话说,我们教师应该做到基本思考中除了语言观、学习观,也自然包括英语教育观的本质属性问题。因此,摒弃旧观念――德育是班主任的事,努力做到寓思想教育于英语教学活动中是每位英语教师责无旁贷的职责。本文将结合在北师大版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的案例,谈谈在阅读教学方面的德育渗透。

二、案例描述

1.在阅读课本阅读素材过程中实践德育渗透

课本中的阅读素材大多经过精挑细选,它们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文化内涵,是实现英语课程目标的有效载体,更是德育渗透的重要依托。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时,教师要将思想教育融于各种教学活动中,使学生潜移默化中,耳濡目染地感受到德育。

在北师大版高中英语教材中,“金钱”是Module 4 Unit 1 Money的主题,课文A material world是关于前百万富翁Charles Gray的采访。课文通过对他16年前和现在的生活情况的对比,体现主人公正确面对金钱和找到了人生真正的幸福所在。在while-reading教学中,笔者设计了一张表格,让学生通过查找细节信息,从house,money,feelings三方面对比Charles Gray 16年前和现在的生活情况。这一过程,让学生从主人公身上体会到生活中的快乐并非都来自金钱。接着,在post-reading部分,笔者通过让学生对比吝啬鬼葛朗台的例子,进行反衬。通过角色扮演,引导学生在金钱和快乐方面换位思考。最后,把话题拉近我们身边实际,通过李连杰的壹基金慈善活动,进一步突出主题――对待金钱和快乐的态度。在整个阅读过程中,通过对前百万富翁Charles Gray的事例的教学设计,帮助了学生认清物质世界中,应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和幸福观。

2.在阅读完型和阅读理解题文本过程中体验德育渗透

不少学生喜欢做完型和阅读理解题不是因为看可以选对几个正确答案,而是读完一些“有趣”的文章素材后,可以开阔眼界,感受正能量。的确,完型和阅读理解题文本阅读是了解各方面知识的渠道之一,包括教会你很多“道理”,这就是无形的德育。

例如,在2015年福建省质检试卷中的完型填空和阅读理解D篇的文本阅读很好地体现了德育性和人文素养。这篇完型填空讲述了职业棒球员Frank在被经理辞退后决心以饱满热情和活力投入一份新工作中,给他生活带来巨大变化。评讲完后,笔者引导学生关注并学习以下突出主题思想的漂亮句子:Enthusiasm is by far the highest paid quality on earth.It helps you become more successful and enjoy a healthier,richer and happier life.这样一来,学生从阅读中体会到要做好一件事就必须投入热情和活力,这也为正在冲刺高考而忙碌的学子们指明了方向。又如,阅读理解D篇讲述了人和人之间避免不了有隔阂芥蒂,但大多数人不愿先说道歉来让步,导致亲人或朋友关系的僵持。文章中以一对母子的事例说明欲重修亲情,就要勇于放下。评讲完后,笔者引导学生关注并学习以下突出主题思想的好句子:So many of us hold on to little complaints that may have come from an argument,misunderstanding.Stubbornly,we wait for someone to reach out to us,this is the only way we can forgive or rekindle a friend or family relationship.As you reach out and let others be “right”,they will become less defensive and more loving toward you.这篇文章告诉有人际关系困扰的学生一个道理:退一步,海阔天空。

3.在阅读文学作品过程中贯穿德育渗透

没有丰富文学滋养的英语文化教育是有缺憾的。在进行文学阅读的教学中,采用“以美导引”“以情陶冶”“以意贯穿”的模式,来使学生在赏心悦目的审美情境、活动情境和思维情境中,领略语言的魅力,并透过语言贴近文学形象的心灵世界。

在阅读文学作品节选中,例如Sir Gawain and the Green Knight,讲述了一个勇敢、忠实可靠的骑士――高文爵士。在亚瑟王和圆桌骑士在卡米洛举行的新年宴会上,一位身着绿衣、骑着绿马的高大骑士走进大厅,手里拿着一把巨斧。他向骑士们提出挑战,问他们当中有谁敢于用斧头将他的头砍下。但谁要砍他的头,就须答应一年后在脖子上同样挨一斧。众骑士中只有高文接受了这一挑战……(A green-skinned knight offers the Knights of the Round Table a simple but deadly challenge,one taken on by the brave Sir Gawain.The challenge will force him to choose between his honor and his life...)笔者在此篇文学阅读中除了引导学生理清故事情节发展(beginning―development―climax)、人物关系,感受文学语言的美之外,进一步重点突出思想灵魂――骑士精神,骑士的八大精神美德(virtue)为:谦卑(modest)、荣誉(honor)、牺牲(sacrifice)、英勇(bravery)、怜悯(mercy)、精神(spirit)、诚实(honesty)、公正(justice)。通过此篇文学阅读,让学生去学习骑士精神,让自己成为具备一些精神美德的人,以后可以为社会做些有意义的事。

4.在阅读谚语名言过程中感受德育渗透

在阅读谚语名言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去深刻体会话里的道理,不仅为学生写作积累丰富素材,而且让学生有种“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感觉,明白很多人生哲理。

No pains,no gains.(不劳不获)

A young idler,an old beggar.(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以上两个谚语都鼓励学生在花样年华时,要付出努力才会有所收获。

Who questions much,shall learn much,and remember much.――Francis Bacon

培根说敢于提问、质问,将会学到或记住更多东西。学生通过读这句名言可知在漫漫求知路上,大胆提问或质疑的重要性。

Intellect has powerful muscles,but no personality.――Albert Einstein

学生从这句名言中可知有才智的人虽有强肌,却缺乏人性。这让学生明白在社会上要有所作为,要有知识的同时也要会学会做人,德才兼备才行。

英语教学中德育渗透不只是一张蓝图,而是一次有目的的旅行。学生畅游知识海洋中,需要的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润物细无声”的德育感慨。因此,教师在英语教学中,不但要增强学生的跨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正能量,从而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全面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最终真正实现智育和德育的有机结合。

德育案例范文论文: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案例

选择了这份职业,当上了班主任,就像坐上一列火车,班主任就好比列车长,没有太多时间花在看窗外沿途的风景,而时间精力都花在乘客上,他们的安危,他们的心情,他们需要到达的目的地。一批乘客下去了,另一批乘客上来了,而自己的目的地,还在看不到的遥远的地方。

用一个词来形容头一年的班主任生涯:摸爬滚打。在得知这个班级的英语成绩是倒数第一,而且和其他班级的平均分相差比较大时,心里更加沉甸甸的,非常茫然。这一年的摸爬滚打,有学生带给我的欢笑,当然也有泪水,而这泪水,只能自己往肚子里咽。有时常找不到方向的迷茫,也有时常涌现的挫败感,从幼稚到入门,从无知到意识到,这一步步走来,一直靠着自己的信念,靠自己对生活乐观的一面,坚持下来。既然选择了,就应该全力以赴去做,不管结果是如何,至少过程不后悔。

这个班级,大概情况是男生多于女生,调皮捣蛋的男生好几个。班干部管理能力较弱,几乎找不到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学生情商较低,有些难以沟通,班级学习两极分化较严重,后进生很多。家庭背景复杂的学生较多,所以家庭教育缺失严重。种种的问题都在接班后慢慢呈现出来。很多时候,这些问题对于我这个新手班主任来说,都是挑战。常常束手无策,也常常处理不当。

例如,上学期有一次午休,开学才两三个星期,对于学生还不是很了解,那次午休值日班长说,很吵,把说话的学生的名单给了我,我在没有了解情况下,到了班级就是大骂一通,要求被记名字的全部回家写检讨书,后来,在几个学生的检讨书里,我了解到,这些学生觉得自己很冤枉,值日班长只是记录一些平时成绩差的学生的名字,而成绩好的学生说话都没有记录,而且我不分青红皂白,在全班面前惩罚他们,很冤枉。事后,了解了情况之后,我反省了自己。自己在处理问题时,过于冲动,是不是该先冷静一下,让自己生气的火先灭掉,然后,先了解情况,再做判断,而不是只是大骂一通解气。这件事情让我在以后的班主任工作上,都深刻体会到,每个孩子的言行后面都有自己的目的,而只有真正做到深入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才能运用正确的态度措辞,相信孩子,更有效地促进了师生的沟通!

第二件事情,期末考后,初三还要上课一个星期,教室搬到高中楼的空调室里,有一天午休,潘老师给我打电话说,班级里好几个男生时间到了还没来教室里,我马上到教室,已经派学生去找了,找了好多地方,操场,厕所,架空层,小卖部,还是没找到。外面的温度接近38度,比较担心这几个男生。我当时心里很担心,怕这几个男生出校外了,这样炎热,会中暑,也很生气,他们没按规定时间到教室午休,还让其他学生顶着烈日跑遍整个校园去找他们。我觉得他们回来,我一定会大骂一通。但是潘老师当时看出我比较生气,对我说,“他们过来,我们不要发火。”讲道理的时候讲到老师的担心,其他同学的担心,其他同学这样寻找他们的辛苦,从这一方面入手,让他们自己意识到错误的地方,自己感到内疚,或许效果更好。因为这几个男生中,有一个男生是有性格的,爱面子,容不得大庭广众下被骂的。后来,我采取了这样的方式,以情理打动他们,我看出他们的反应,起先,他们看到我在教室里,比较吃惊,后来,等我说教了以后,他们愧疚的表情就出来了。或许,这才能做到真正关心学生,爱学生。而不是遇到问题,出现事情就骂一通了事。我觉得自己太没有“手段”了。

自我接班之后,学生的英语学习是有转变的,对于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我给他们设定相应的目标,并以鼓励为主,完成为辅。学生的两极分化在课堂上也很明显地表现出来,对于听不懂的零基础的学生,我先谈话,再给他们一一布置他们英语课堂的任务,以不影响其他学生和违反课堂纪律为基础。这类学生的英语作业,也是特殊要求,特别“照顾”,有些方面我觉得逼他们没有用,做到他们能够做到的事情,就好了。我坚持每天写家校联系本,即使家长没有留言,即使有些学生只是自己签字,我还是每天绞尽脑汁给学生写留言,所以,这需要我上课的时候对每个学生都能够关注到,也时常问其他任课老师当天学生的学习情况。现在,有些学生都很期待每天发家校的那个时刻,都偷偷看我留了什么言,又或者自己的留言的问题我有没有回答,或哪天我没有写,还会不开心地说为什么今天没有留言。我常常惊喜地发现,在平时默默无闻的孩子,他们选择沟通的方式是写下来,而且会长篇大论。虽然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徒劳无功,但是,真能改变几个学生,或对他们造成哪怕丁点儿的影响,或许也足够了。老师也不是神,也只是一个普通人而已。

班主任工作是一门艺术,需要深入去领会和学习,需要磨炼,需要面对不同思想,不同情感,不同个性的孩子们,他们无时无刻不在变化,而教育的方式方法也需要因人而异,教育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在相互彼此信任的基础上实施,才能对孩子的学习人生负责。

德育案例范文论文:浅谈中职德育课堂教学中案例法的巧妙运用

摘要:在德育课的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法,既是德育课程教育教学的方法改革,也是德育课本身发展创新的重要课题。本文着重分析中职课堂例案教学活动的教学设计,概括总结五种常用的案例活动方法。

关键词:德育课;案例教学法;巧妙运用

一、案例教学法之新闻故事选用

新闻事实的选用,要求教师对课本熟悉,且对社会新闻、社会现象有着敏锐的洞察力。通过现象反应课本的本质。并要求选用的案例具有时效性,同时要有具备鲜明的对比性。在心理健康课程中《积极面对挫折》一课的处理上:比如教师选用2013年至2014年中央少儿联合中央电视CCTV1已举办两年的公益节目《寻找最美孝心少年》活动中,在2014年的最美孝心少年,摘取其中案例之一,播放吴金琪学生的案例,在面对父母离异,和年迈的爷爷奶奶生活的时候,吴同学独自担负起家庭生活重任。学习生活两不误。在面对人生中的挫折时,小小的他,更多的是懂事。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摘取刚刚发生在福建漳州市8月2日《偷一颗龙眼杀人案》,王某刚从网吧出来,路过龙眼树下时,嘴馋便跳起来偷摘了一颗龙眼,不料被龙眼树的主人许某看见,于是王某用砖头伤龙眼树主人致死。经查,王某是个有多次盗窃前科的人,以前“蹲号子”时间不长,不过这次他可没那么幸运了,他的行为必将受到法律的严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同样是小时候父母离异,爷爷奶奶带大,后来相继去世的境况,王某从小不务正业,不学无术,照成今天的后果,在面对人生的挫折时向挫折低头。面对挫折时,孩子们选择应对的方式不同,有的人选择的态度是积极对待,战胜生活中的挫折。有的人是消极对待向人生的曲折低头。学生通过两个案例的鲜明对比,各自讨论、积极发言、探讨人生中挫折产生的原因,树立积极面对挫折的人生态度,并从中找到战胜挫折的方法。新闻事件是德育课堂最好的教学案例资源库。

二、案例教学法之情感共鸣法应用

优秀毕业生们的亲身经历是教师们可利用的现有资源。例如08级会计毕业生给老师的一封信,来信内容介绍自己找工作的一些经验,以及面对自己的疾病时的态度。刚中专毕业经过五次面试失败,最后决定不从事会计工作,放下自尊心、身段,最后选择从基层做起,进工厂做工人,后来经过招聘会进了一家工业手套厂。进厂工作一两个月后,工厂要招聘仓库管理员,听见这个消息了,最后鼓足勇气决定去面试,面试过后心中忐忑不安,带着这样的心情回捡包车间上班。最终应聘上仓库管理员工作岗位。后来生病放弃心爱的仓管岗位,积极治疗,治愈后有了工作经验,应聘宿迁鹏润建设有限公司会计职位。这是我在准备《积极面对挫折》公开课时,读到的学生给我写的一封信,感动之余,更多的是想着和同学们一起分享。

真实的案例贴近生活,有说服力,使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师生情进一步加深。这种案例教学法无愧“行之有效”。

三、案例教学法之情境表演的应用

情景表演即小品表演。教师利用现有的案例排练小品,活跃课堂氛围。在课前告诉学生,这节课的设计意图,然后再告诉他们表演的要求,中职学生可以自导自演。一个动作,一个表情,同学们都能设计得很好。老师给学生灌输一个理念:态度决定一切,严肃、认真对待。

比如:在《积极面对挫折》一课中对于我们中职生常见的挫折类型,本人让学生设计,如考试后、青春期恋爱中、求职过程中遇到的一系列挫折。此次小品设计及学生们的精彩表演,同时折射出同学们的应变能力及强烈的表演天赋。本课由14级汽修1班学生:蔡承志、高浩、朱万里、王先恩等五名同学把三个小品,从中职生自己的角度活灵活现地展现在大家面前,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同时调动了同学们参与课堂的积极主动性,也增加了同学们的自信,树立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四、案例教学法之音乐元素的应用

每次上公开课,我会加入音乐元素并做好对音乐歌曲的选择及在课前三分钟播放、在课中播放、在课堂结束前播放等时间把控等一系列问题。由教师思考设计,歌曲本生有着强烈的渲染效果:《职业道德与法律》第九课预防一般违法行为中,话题二《杜绝不良行为》课前播放迟志强的《心声》,本课在结尾选用刘欢《从头再来》,让心情跟音乐、跟着课堂教学设计此起彼伏。这是考虑到中职生的兴趣特点,大多学生爱听音乐爱唱歌,对音乐的感情比较深。在思想政治教学中,一次有趣的课堂教学设计,能改变学生对待知识的认知。这些方法都需要教师一点点地挖掘。

五、案例教学法之带着学生参与实践活动

12月4日学工处带领41名学生参观了法院并旁听现场庭审。本次以国家宪法日为契机,受邀观摩了法院法制宣传活动。同学们有序参观了信访工作室、执行接待大厅、执行指挥中心和司法管辖区域变化展厅等地。结合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针对学生容易触犯法律的地方,对学生进行了现场普法教育,也宣传了国家首个宪法日。学生们还作为旁听人员,旁听抢劫罪的庭审,亲身感受了整个庭审过程。通过旁听庭审,进一步增强学生们的法制意识。

此外,学校还设计学生们接受岗前模拟面试。10月24日下午,与本校招就处联合开设一堂别开生面的岗位教育课――职前模拟面试。本次模拟面试在商贸系高13级计算机班举行。招就处人员和系部老师组成了面试考官,逐一对学生进行模拟面试,部分学生代表进行现场观摩。现场气氛紧张而热烈,同学们在后场准备时,或讨论,或沉思,或预演;当走进模拟面试室时,同学们鼓足了勇气,放开了胆子,或自我介绍,或谈企业认识,或回答提问。学生通过模拟面试,认知企业的岗位要求,为就业做好准备。

综上所述:案例教学法是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有效方法。案例教学法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案例教学法的巧妙应用对实现德育课的教学目标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并真正使学生从内心深处认同、从思想高度赞同、进而树立正确的政治信念和目标。

德育案例范文论文:案例教学法在中职德育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 案例教学法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本文着重分析案例教学法的重要性,案例教学法的基本程序,以及案例教学法需注意的问题,并探讨案例教学法在德育课教学中产生的积极导向作用。

关键词: 案例教学法 中职德育课教学 应用

一、案例教学法在中职德育教学中的重要性

1.案例教学法的涵义

案例教学法起源于1920年,由美国哈佛商学院(Harvard Business School)倡导,是当时采取的一种很独特的案例形式的教学,这些案例都来自于商业管理的真实情境或事件。哈佛商学院曾将案例教学法界定为:“一种教师与学生直接参与,共同对工商管理案例或疑难问题进行讨论的教学方法。这些案例常以书面形式展示出来,它来源于实际的工商管理情景。学生在自行阅读、研究、讨论的基础上,通过教师引导进行全班讨论。”

结合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的特点,中职学校德育课案例教学的涵义可界定为:教师根据德育课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需要,设计具体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参与分析、讨论和交流。让学生在具体问题情境中思考探索,通过师生及生生之间的双向及多向互动,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以帮助学生提高分析及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2.案例教学法的理论依据

(1)符合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理论联系实际是教育学的重要原则。案例教学法是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有机结合,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具体化,具有可操作性。

(2)符合人类的认识规律。人类的基本认识规律是由现象到本质,由感性认识,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最后上升到理性认识。案例教学法从案例(感性认识)入手,并上升到理论高度,符合人类的认识规律。

(3)符合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原理。矛盾的特殊性和普遍性原理要求在分析事物时,先从特殊的、具体的现象开始,然后上升到普遍的、抽象的理论,再用理论分析解决现实问题。案例分析法正是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原理的具体运用。

3.案例教学法在中职德育课的重要性

中职教育已取消了入学门槛,而中职学校学生与普通高中学生相比,学习积极性不高,普遍存在“不愿学”、“不想学”等厌学现象。但他们动手能力较强,热衷于社会实践,案例教学法适用于中职德育的教育教学要求。

案例教学法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在课堂上通过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讨论分析,实现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案例教学法通过真实案例创设情境,让学生置身其中,凭借案例材料提供的信息及自己掌握的知识,以当事人的身份对案例进行判断,并通过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有效实现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的有机结合。

二、案例教学法的基本程序

案例教学法以鲜活生动的案例为载体,通过师生间的合作互动,将学生被动的“接受式”学习方式转为主动的“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是一种适用于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具有开放性、启发性、参与性特征。案例教学法的实施过程一般分四个步骤:教师导向,展示案例―学生思考,分析案例―小组交流,讨论案例―教师总结,评价案例。

1.教师导向,展示案例

这是案例教学的引入阶段。常见案例呈现方式有:(1)给每个学生印发一份文字案例;(2)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呈现案例;(3)教师生动形象地描绘案例;(4)教师利用即时环境制造真实的案例或者学生自己表演案例。课堂上教师以恰当方式将案例呈现给学生,增强案例对学生的吸引力,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

2.学生思考,分析案例

根据案例篇幅的长短、难易程度及教学时长,教师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阅读案例。学生独立阅读思考,发现关键信息和核心内容,联系相关理论知识,形成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体,实现由传统灌输式教学到参与式互动教学的转变。

3.小组交流,讨论案例

小组交流,讨论案例是案例教学的核心环节,是案例教学中的决定性因素。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分小组讨论,后由各小组推荐代表参与全班交流。在小组讨论过程中,学生可能会背离主题或在一些枝节上纠缠不休,教师可参与到小组的交流之中,及时给予指导和纠正。其次,注意把握学生的讨论时间。小组内每位成员的发言时间不能过长,内容简洁明了,以免其他成员丧失发言机会。另外,教师不要轻易否定学生的意见:对正确的认识和独到的见解教师要及时充分地肯定,对模糊的认识和错误的观点适时给予纠正。在学生讨论出现冷场时,教师给予启发、诱导,提出新问题活跃学生思维,保证讨论效果。

4.教师总结、评价案例

这是案例课堂教学的最后环节,其主要目的是内化提升学生对案例的认识,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教师在总结发言时,应对整个讨论情况做出评价,指出案例涉及的理论问题和学生存在的优点和不足,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入思考。

三、案例教学法在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

1.教师和学生角色的转变

与传统教学相比,案例教学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相应高得多,教师和学生的角色有很大转变。

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是权威,处于统治者地位,单向地向学生灌输知识,而学生完全是被动接受的角色。这样日积月累,很容易养成依赖、被动的习惯。

“双主体”教学理念强调: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均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在案例教学课堂中,教师是组织者、参与者和指导者,对教学过程负全责。教师在课堂上激发学生广泛参与讨论,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理论提升,使学生对案例中包含的问题获得更透彻地理解。

学生是学习的参与者和接受者,是知识的探索者和真正的认知主体。在案例教学中,需要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与合作,需要学生的支持与配合。在案例教学课堂讨论中,学生为了参与其中,需要课前做好充足准备,并与其他学生非正式地讨论相关案例,进而在课堂上为其他学生作出相应贡献。学生在合作中学会尊重他人的想法和见解,并发展自身团队合作能力。

2.案例教学与理论讲授的有机统一

在德育课教学中引入具体案例,并不是完全抛弃理论讲授,而是将二者有机地统一,达到案例探讨和理论掌握统一的效果。德育课案例教学的特点是以生动、具体的案例作为教学知识的突破口,将德育课程的理论知识融合到具体案例中,学生通过对案例的分析讨论掌握课程知识。但是,由于教学案例相对于教材中抽象的理论知识,案例本身更容易成为学生关注的焦点。教师如果把握、引导不好,就事论事地分析案例本身,则往往会导致讨论与课堂内容脱节或相背离。因此,德育课案例教学必须处理好具体的案例研讨与抽象的理论知识讲授之间的关系,把教学案例的研讨与德育课系统理论知识的讲授有机统一起来。

四、德育课中案例教学法的积极导向作用

案例教学作为一种开放式的、参与性强的教学方式,消除了德育课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在实践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积极导向作用。

1.克服传统教学弊端,提高教学时效。

案例教学把真实、典型的问题引进课堂,引导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解决社会问题,把学习理论知识与解决实际问题统一起来,真正实现小课堂与大社会的有机结合。案例学习过程中民主开放的讨论气氛,促使学生独立思考、大胆交流,在没有压力和顾忌的课堂氛围下积极探索,提升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德育课教学时效。

2.增强德育课的吸引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案例教学中,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会分析问题,遇到类似情境或问题时该如何对待,从哪些方面着手解决。案例教学为学生自主性发挥创设了弹性空间,引导学生参与实践并提高实践能力。因而案例教学是一种适用于德育教育并落实能力本位的教学方法。它增强了德育课的吸引力,加速学生对知识的内化与认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信念和目标,进而实现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

五、结语

德育课的重要功能是实现学生思想上的成长。德育课采用案例教学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助于学生正确价值观及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因而,作为一名德育课教师,我在实际教学中将继续摸索探讨案例教学方式、方法,为职业院校德育工作贡献力量。

德育案例范文论文:班级德育创新工作案例及反思

一、工作案例

我一直很自信自己的班主任工作很出色,领导的赞赏,考核的高分,同事的艳羡,家长的满意都让我很自豪,但是一件小事却让我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德育工作。

我喜欢和家长聊天,向家长反映学生的在校情况,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许多家长都乐于和我沟通,但是那天于同学的妈妈给我说了件事却让我非常吃惊,说孩子回家后告诉她,不晓得老师为什么把他的组长职务撤了,还把他的位置变了。他说自己在学校也没犯什么错,是不是老师不喜欢他了。

家长的话让我很吃惊,我记起了事情的经过,于同学是最后一排的小组长,后来因为班上学生人数减少了,座位撤掉了一排,班级小组长就少一个,我看到他长得比较矮一些,又看到他学习刻苦,讨人喜欢,就直接把他的位置调到了前排,他的小组长职务就自然免去了。

事情过后我也忘了给孩子解释,并且以为也没必要解释,觉得是件小事,虽然平时我和孩子们打得火热,但是有些事我一般不征求学生意见,我说了算。一段时间里,我也感觉到于同学似乎有点疏远我,成绩也有些下降。妈妈的告知,引起了我的高度重视。我知道“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道理。一个好的班主任老师,应该常和家长联系、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状况,及时调整自己的工作方式方法,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管理、教育,只有这样才能达到高质高效的目的。

必须立即采取措施弥补自己的过失。我对自己说。

我首先主动和他亲密接触,下课了和他玩耍,他喜欢跳绳,我就和他一起跳绳。他做什么游戏,我也装作很喜欢的样子,参与其中,记得一次在贴膏药的游戏中,我故意贴上他,他开始一愣,后来就嘻嘻地笑了,我知道他慢慢地喜欢上了我。上课时,我经常走到他的身边,鼓励他多思考、多发言。他的字写得不太好,我耐心地纠正他的写字姿势,示范字的间架结构,我自己掏钱买了字帖让他坚持练习。我还经常指导他写作,把他的文章修改后作为优秀例文读给全班学生欣赏,甚至鼓励他把文章寄往报社。在一次教委组织的作文比赛中,他的作文还得了奖,给了他极大的鼓励。新学期班干部改选,我采用聘用班级服务员的形式,让孩子们自己参与应聘,于同学要求应聘小组长职务,他在应聘书上说:我曾经担任过小组长,我有担任这个职务的经验,我在自己努力学习的同时,我的组员如果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了困难,我一定尽全力帮助,请你们相信我,投上你宝贵的一票吧。同学们都被他的话语感动了,顿时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俯下身子和他交流学习和生活中的一些困惑,这是我每天必做的事情,因为我知道只有蹲下来才能和孩子处在一种平等的地位,才会给孩子一种信任感,而非居高临下的感觉。我了解到他的父亲常年在外打工,很少回家,父母关系紧张,母亲在心情不好时往往把气撒在孩子身上,这种家庭的孩子,缺少关爱,对自己也缺乏信心,他更需要爱,更渴望理解,更需要鼓励,手把手的教育,心与心的沟流,让他变得自信了,他的学习也更进步了。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一个人的心理素质、道德品质和思想品德的形成,除了学校教育,家庭与社会的影响也至关重要。对于同学进行家访是我经常要进行的,家访时,我一定做到先和他攀谈,辅导一下家庭作业,了解一些他的思想状况,甚至还听一听他对班级管理有什么好的建议、意见,开始他有些拘束,后来他和我无话不说,我从他那里,还了解到许多有关班上的我不曾知道的一些情况,给我做好班主任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帮助。在和他的妈妈亲密交谈时,我看到孩子心中充满了喜悦,他一定是被老师、学生、家长这种和谐的气氛感染了。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我们成了好朋友,他主动和我玩耍了,甚至有时还会牵着我的手,靠在我的身边,那神情似乎在向其他的孩子炫耀我们多亲密。记得一次他在日记中这样写道:我的班主任老师,她像爸爸一样严格要求我们又像妈妈一样疼爱我们。

二、案例反思

我知道,老师难当,班主任老师更难当,一个好老师必须牢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以人为本。

教育的失败,往往是由于我们老师不了解我们的学生,没有去观察我们的学生,分析我们的学生造成的。德育工作面对的是人的教育,而非一般动物的训练。所以必须要讲究方法和艺术。

老师说话做事不能独断专行,要蹲下来看孩子,蹲下来和孩子一起看世界。让孩子和我们处在一种平等的地位,给孩子一种信任感。

当老师要和学生沟通时,还必须讲究方式方法,比如在上、放学的途中,或故意让学生帮着做点什么的时候和学生交流交流思想和感情。找学生谈话,要想取得好的效果,必须慎重考虑时间、场合、情景的选择,要放松学生的思想才能达到心与心的沟通。

以爱育爱,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这是班主任老师必须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