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英语教学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发布时间:2022-04-13 10:52:52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1篇的英语教学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英语教学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对于旅游英语教学感受海外文化差异论述

旅游 外语是为适应旅游学这一新兴的边缘学科的发展需要,适应国民经济发展需要而开设的旅游专业外语,是培养高素质旅游从业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必修课程。旅游外语教学中渗透中外文化差异的有关内容,在传播文化、保护文化、融合文化、消除文化差异、避免文化冲突等方面,起着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

一、在旅游外语教学中渗透中外文化差异的内容,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和意识

中外文化差异的内容进入旅游外语课堂,使学生不再局限于单纯地学习语言,而是在学习语言的同时,也学到了使用这一语言的文化,更易于理解和掌握所学的语言及文化,并能改善知识结构,激发学习兴趣。例如,在《旅游英语》第一册LESSONFIVE的REVISION中,Porter有一段话“Thisisthesecondfloor.Hereisyourroom,Mr.andMrs.Morri-son.Yourroomis223.Thesingleroomisoverthere.”[1]讲到这里,教师就要结合文中出现的房间号码,给学生讲解不同民族对数字有不同的看法。如中国人喜欢选择在带有“3”、“6”、“8”数字的日子旅游,也喜欢带这些数字的楼层和房间;西方人则忌讳“13”,旅游时常常回避这个数字,也不会住饭店的“13”层和13号房间。再如数字“4”在中国人的眼里并没有什么不好,我们常说“四季发财”;“四季如春”。可是日本人却不喜欢这个数字,其原因是在日语中,“4”和“死”的发音相同,所以,日本医院一般没有4号床位、4号房间、4号楼,电影院也没有4排4号,饭店里很少见到以“4”结尾的房间号码。如,中国自古就喜欢数字“9”,如“九州”、“九九归一”等;在日语中“9”因与“苦”的谐音而遭日本人忌讳。由这么一个枯燥的数字和没有多大意义的房间号码,教师却能引发出丰富的中外文化差异知识,这比起单纯教学生如何读数字,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通过这堂课的学习,学生就掌握了数字在不同民族中所代表的不同意义,使他们的知识结构得到进一步完善,并在今后的实践中,不会出现由数字而引发的“文化冲突”。再比如,我们在讲到“dog”一词时,虽然“dog”与中文的“狗”在语言意义上没有什么差异,但从其价值取向所赋予的文化内涵来看,却有着很大的区别。在汉语表达中,与狗相关的词语绝大部分带有贬意,例如“狗仗人势”、“落水狗”、“走狗”、“丧家狗”、“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等。然而,在西方人眼里,“dog”却令人好生爱意。在他们看来,“dog”是忠实的象征,是人类忠实的朋友,以狗来喻人是褒义的。如“luckydog”意为“幸运儿”,人疲惫时可用“dogtired”来形容,“Loveme,lovemydog”是“爱屋及乌”的意思。因此,如果把“dog”一词与汉语中的“狗”联系起来,可能曲解原意。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中外文化的知识,而且还要引导学生有意识地收集“语料”,促使他们时刻留心吸取和积累有关中外文化差异方面的资料。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组织专题讲座,开展有关中西文化差异的知识问答等活动,使学生在学到语言知识的同时,也了解跨文化交际中的差异,从而全面提高学生运用外语进行交际的意识和能力。本人曾作过一项调查,结果表明,90%以上的学生喜欢教师在旅游外语教学中讲解中外文化的有关内容;85%以上的学生表示,通过文化差异的讲解,能牢固记住所学的语言知识点,95%以上的学生认为,在旅游外语教学中有必要讲授中外文化差异的有关知识。

二、在旅游外语教学中渗透中外文化差异的内容,能有效培养谙熟中外文化知识的旅游

外语人才,提升涉外旅游活动的文化品位在旅游外语教学中渗透中外文化差异的有关内容,对于我们培养涉外旅游人才有着重要意义。藉此培养出来的旅游外语人才,就会有意识地抛弃“中文思维+外文形式”,在涉外旅游活动中,知道如何尊重外宾的文化传统,知道如何与外宾进行文化的沟通与交流,从而有效提升旅游活动的文化品位。深入了解了中外文化差异,我们在涉外旅游活动中就会如鱼得水、游刃有余。接待前来旅游的外国旅客时,就不会犯文化错误。如果我们说:“Youmusthavebeentirednow.”(你一定很累了。)“Youhavehadahardtime.”(你累坏了。)“Youhavehadatir-ingjourney.”(你这一路辛苦了。)这好象是表示对对方的关心,但结果恰恰相反,对方会觉得受到了伤害,因为他觉得在你眼里他好像是“弱不禁风”似的。所以我们应该说:“Howwasthetrip?Didyouhaveapleasanttrip?”(这次旅行如何?一路愉快吗?)“Welcome!Ihavebeenexpectingyou.”(欢迎!我一直在盼望你的到来。)“Iamgladtoworkwithyou.”(能和你一起工作非常高兴。)“Ihopethatwewillhaveapleasanttriptogether.”(希望一路愉快。)有了丰富的文化知识,我们在,!涉外旅游活动中,就能够对外宾加以引导。比如,被中国人喻为“岁寒三友”的“松、竹、梅”,在汉语中有很丰富的内涵,象征着高尚人格,的着名诗句“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就是一个例子,以“岁寒三友”为题材的文化作品在中国也十分受欢迎。当我们在旅游中看到千奇百怪的松树时,就会联想到松树的高贵品质,进而联想到人的毅力等。而一个外国客人可能就很难有这些联想。所以,如果我们希望外宾与我们有共同的情感体验,就需要在介绍时加入“松”在中国文化中蕴含的意义,从而激发外宾与我们的共鸣。有了文化背景知识,我们就能够游刃有余地做好涉外旅游工作。如,当我们带着外宾走进桂林公园,“阵阵桂香扑鼻而来”就可译为“TheParkofSweetOsmanthusisnotedforitsprofusionofosmanthustrees.Flowersfromthesetreesindifferentcolorsareinfullbloomwhichpervadethewholegardenwiththefragranceoftheirblossoms.”这样的译文,打破了原文的句子排列,改写原文华丽的词藻和细节描写,整体概括,简洁明白[2]。又如,浙江兰溪有个济公纪念馆,里面写有:“济公劫富济贫,深受穷困人民爱戴。”我们给外 宾介绍时,可译为“Jigong,RobinHoodinChina,robbedtherichandhelpedthepoor.”在这里,我们把济公比喻为英语民族的人都很熟悉的罗宾汉,他们听起来不仅易于理解,而且还倍感亲切[3]。

三、在旅游外语教学中,把中外文化差异知识介绍给学生,有效地提高旅游外语专业人才的文化素养,繁荣中外文化的交往。

交融旅游业是一项文化性很强的事业,旅游外语教学就是直接为涉外旅游业服务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中外文化差异的知识会常常在课堂上、课文中有所反映。我们在旅游外语教学中,介绍语言的文化背景,介绍语言所反映的文化内涵,就会使学生加深印象,使他们在学习和运用语言的时候想起文化知识,这种在学习中运用、在运用中学习的办法,比起我们为学文化而学文化、为学语言而学语言的效果要好得多。比如,我们在讲到《饭店服务英语》餐饮部分中的TAKINGORDERS的时候,会提问学生诸如:“Be-foretakingordersforguestswhatdoyouusuallyof-fer?”“Howdoyouaskthegueststoorderanaperi-tif/starters/maincourse?”“Iftheguestorderssteak,howdoyouaskhimhowheprefershissteakcooked?AndhowdoyourecommenDSPecialdishesofyourrestauranttotheguest?”的问题,我们就会结合相关的问题,给学生讲解中外饮食文化,并通过指导学生进行模拟练习,自然而然地把中外的饮食文化介绍给学生,也使学生对中外饮食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更重要的是,他们真正知道了在什么情况下,给客人推荐什么,从而有效地促进中外文化的交往。了解中外文化差异,了解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密切关系,能使人们对中外语言的差异有比较正确的认识,对中外语言和文化的差异更为敏感和关注,在学习语言的同时能学到该语言所属的文化,最终能真正融会贯通地理解和使用该语言。其实,旅游外语教学并不仅仅是教会学生学习和运用旅游外语这一工具,实际上是一个既学习这门语言又学习该语言文化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完满了,我们就能有效地提高旅游外语专业人才的文化素养,促进中外文化的交往、交融。

四、在旅游外语教学中渗透中外文化差异的内容,有助于传播先进文化,有利于对学生实施有效的德育教育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有责任传播先进文化。中国是一个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国家,祖国各地遍布历史文化遗产,如万里长城、兵马俑、十三陵、岳阳楼、赤壁……这些都蕴含着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也成为吸引游客的人文景观。我们要通过旅游活动,传播中华民族的先进文化,同时,也要通过旅游活动吸收外国先进的文化。因此,在旅游外语教学中,我们要通过渗透中外文化差异的内容,来传播先进的文化。在教学中,我们要注意引导学生学习、了解外国文化,要尊重各民族的文化,不能把与我们文化不同的外国文化看做是荒唐可笑的东西,反过来,也不应该以外国文化作为标准来贬低自己国家的文化。因为,各民族的文化都有其合理的成分,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而且,各民族的文化还在一个动态的、开放的发展过程中互相交融、互相补充。因此,我们要教育和引导学生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来对待中外文化的差异,努力做文化传播的“大使”,自觉宣传先进文化。对学生实施德育教育是党和国家教育方针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旅游外语教学中,通过渗透中外文化差异的内容,能对学生开展有效的德育教育。如本人在旅游日语教学中给学生讲到以下这段话:张:冬の西瓜は珍しいので、少しくらい値段が高くても、买う人がいます。田中:もう今では、野菜や果物を见ても、季节がわかりませんね[4]。我们自然会提及季节语,就要给学生介绍“旬”和“初物”的文化背景。在日本,蔬菜或鱼贝类的旺季叫做“旬”,在“旬”期最初收获的蔬菜或捕捞的鱼等叫做“初物”。日本自古以来就流传着食用“初物”可以延年益寿的说法,对此特别珍重。“旬”期的蔬菜或鱼的名称,还多作为“俳句(はいく)”中表示季节的“季语(きご)”使用。“旬”和“初物”都是表达日本人重视季节变化的词语。如今,科学技术发达了,蔬菜、水果在塑料大棚里栽培,鱼在养殖场养殖,什么时候都能得到,季节感淡薄了。因为蔬菜、水果在“旬”期以外的季节上市能卖高价,出现了“旬”期反而物品减少的现象。例如,从5月西瓜就上了市,到了炎热的8月不仅数量少,味道也不好吃了。这是过去以“旬”为乐的人们意想不到的。通过这样的文化背景介绍,我们就可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真理,并激励学生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做出无愧于时代的宏伟业绩。

英语教学论文:浅谈中学英语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浅谈中学英语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是人类突破旧认识、旧事物,探索和创造有价值的新知识、新事物的能力。未来的世纪需要大批创新型人才,这就要求学校教育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英语作为一门重要的工具学科,其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具有扎实的英语基础知识和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在英语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和行为习惯,是我们英语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英语教学与培养创新能力间的关系

英语作为一门交际的工具,其自身的发展演变过程和人们学习它、掌握它、运用它的过程无不体现出人类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才能。

1、英语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

英语自产生之初至今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语言的发展变化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在其发展过程中,人们不断地丰富着它的内涵,使其成为人类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英语的词汇随着时代的发展日益增多,目前已发展至上千万个,其语法结构、语音也在发生着变化。目前人们已几乎无法听懂中世纪地道的伦敦英语了。

2、英语如同其他语言一样,都是人类创新文化的载体。

人类历史的无数次创新都被包括英语在内的各民族语言所记录,在其语言结构和优秀作品中都凝聚着人类不断挑战自我的创新精神和高超智慧。达尔文用英语写下了《物种起源》、爱因斯坦用英语写下了《相对论》、还有无数的英文作家写下了无数的传世佳作。人类用英语和其他各民族语言创造出了人类文明。

3、英语是我们学习国外先进思想和文化的有效工具。

我们在用英语与世界各国的人们进行交流的同时,可以从中学得他们的创新思想和创新手段。我国历史上的“新文化”运动正是我们向西方先进思想和先进技术学习的运动。当时,许多人出国留学,借助所学得的英语、日语、法语等外语来学习先进思想和技术,他们之中涌现了一大批象严复、詹天佑等具有创新精神的科学家、教育家和文学家。而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更有中外文化和思想的交流促成了整个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文化的不断进步。

二、充分发掘初中英语教材中的创新教育素材。

现行英语教材JUNIOR/SENIOR ENGLISH FOR CHINA中许多内容是最为生动的创新教育素材,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语言知识的同时,可抓住时机利用这些素材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勇于开拓创新。

例如,JEFC第三册介绍了美国发明家Thomas Edison童年的故事,SEFC第一册又介绍了美国著名的动画片大师Walt Disney的传奇经历,教师在教授这些课时可以启发和引导学生学习他们善于动脑、勤于动手、乐于创新的精神。

又如JEFC第二册第39课中有个关于乘电梯的问题:“Why doesn't he use the lift for the last three floors?” 文中也没有列出标准答案。因此教师便可以充分利用这个问题让学生积极展开讨论,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寻求所有可能的答案。

三、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的求异思维

求异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和鼓励学生打破思维定势,敢于“say No”,从而让学生多侧面、多角度地思考问题。

在课堂活动中,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应经常采用课堂讨论的形式,积极鼓励学生“标新立异”,用自己的独特见解来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例如我在组织学生学习New Concept English 第一册第75课时,提出了“Why does the shop assistant say women always wear uncomfortable shoes?”的问题,让学生各抒己见,展开热烈讨论。有学生大胆地指责shop assistant 这句话带有明显的性别歧视,我及时表扬了他,并鼓励学生要注重理解语言的内涵,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2.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以自由宽松的学习氛围发展学生的个性。

自由宽松的学习氛围是学生发展个性的土壤。罗杰斯说:“成功的教育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的安全的课堂气氛。”师生之间建立亲密融洽的关系有利于学生产生创造的勇气和信心。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自信心的培养,对于学生的成绩、优点以及思维中的合理因素要及时鼓励。

本人在课堂教学中常常以“用英语唠家常”的方式来引出每堂课的新知识点。并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使学生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理解语言、掌握语言和运用语言。例如有一次我在复习教材Junior English for China初一第17单元Could you help me, please?时,我抱了个看似十分沉重大纸板箱子走进教室,随口就说:“The box is heavy. Who can help me?”许多学生都举手要来帮我拿,于是我把这个箱子交给了一位男同学问他:“Could you help me?” 他接过箱子便说:“Certainly.” 然后我又问他:“Is it heavy?" 他掂了掂箱子的份量说:“No, it isn't heavy. It's light. ”(这些正是这一单元所学的内容。)随后我又借机问学生:“What is in the box, do you know?” 学生便好奇地猜起了箱子里的东西来。接着我如同变魔术般从这只大箱子里拿出了足球、小盒子、茶杯、娃娃、彩蛋、水果等东西,每样东西都要求学生描述它们的颜色和形状。凡是猜中箱子中物品的学生都得到了相应的东西作为奖品。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学生已经掌握了如何用英语提供帮助和如何描述事物,学生们也在教师创设的自由宽松的情境教学中感受到了学习语言的无穷乐趣,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学好英语的自信心也在这些“似教非教”的课堂活动中被激发了出来。

3.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学习语言

学生在母语环境中学习英语常常会遇到英语和母语在语音、词汇和各种表达方式上的冲突,而这正是引导学生自觉归纳语言学习规律的最佳切入点。例如,在语法结构教学中,初中学生往往会对都能在汉语中表示“有”的结构“there be” 和“have/has”颇感疑惑,教师可利用时机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学习,掌握语言规律。教师可让学生搜集含有“ther

e be” 和“have/has”结构的例句。将他们分类罗列,学生们的分类罗列过程,正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便会发现“have/has”表示“拥有”而“there be”表示“在…有…”。 又如语音教学中,有的学生发现worse, word, world, work这些词中的or 都念[Y+::],便好奇地问老师:“是不是所有的or 只要放在w后就发[Y+::]的音,教师此时便可卖一下关子,而应引导学生通过查字典的方式自己去寻找答案,找出单词的发音规律来,并启发学生对于其他的语言现象进行思考,自己总结出语言规律和英语学习的小窍门来。 4.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合理运用创新型教学手段

以多媒体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作为一种创新型教学手段,具有直观性、交互性、生动性等特点,有利于适时拓展教学内容,最大限度地发掘学生的创造力。教师在创意制作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时也常常将自己的创造力融于其中,从而以教师的教学创新来启发学生的学习创新。

英语教学课件的制作尤其要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并应留给学生一定的思维空间。例如本人在创意制作课件Where are you from?时,设计了“See the World”板块,在这一板块中,课件呈现了世界各国的风景,让学生用英语说出每个国家的名字并简单地叙述该国的风土人情。学生在这一课件呈现的课堂活动中,复习了旧知,开阔了眼界,拓展了思维。

四、通过生动有趣、富于启发的英语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英语课外活动是学生充分运用英语进行交际,激发创造思维火花的重要途径。教师在引导学生开展课外兴趣活动时应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活动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依据现有水平开展各种创造活动,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体会到学习英语的快乐和用英语进行创造的愉悦。

本人在组织学校英语课外兴趣活动时同学生一起将英语活动室布置成颇有童趣的English Corner。在英语角内学生们布置了Household Corner(生活功能区)、Reading Corner(阅览功能区)和Audio-video Corner(视听功能区),充分利用身边的实物和场景来学习英语。并通过自编自演英语小品、创意制作英语小报和贺卡、写英语书评甚至设计英文个人主页等活动使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和运用英语的能力得到提高,学生已从在活动中单纯学习英语知识转化为在活动中用语言进行交际、用英语进行创造。

长久以来,我们在教学中由于忽视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而一味地让学生在大堆大堆地题海中“磨练”应试技巧,导致许多学生“死读书”、怕交际。作为教师,在教学中不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无疑会给他们的终身发展带来后患。我们英语教师要将创新教育理论与本学科教学紧密结合起来,将英语教学活动作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活动,积极探索在英语教学实践中实施创新教育的新途径。

英语教学论文: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CALL)在中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实践及前景

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Computer 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简称CALL)是外语教学发展的新趋势。它与传统教学模式有着本质的不同。传统教学方式侧重教师的教,强调通过教师的最佳教法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而CALL注重引导学生借助计算机来学习语言,通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计算机辅助的有机结合,求得最佳学习效果。目前,CALL的研究和实践在国际上受到普遍重视。北京中小学英语教学中CALL的研究和实践已处于起步阶段,近期的研究涉及教学课件的制作和使用、现有教学软件的使用、计算机网络教室的使用以及校园网、国际互联网和远程教学的利用等。这些研究和实践预示着未来外语教学发展的趋势。

一、CALL在中小学英语教学中的现状

1. 硬件环境

北京市最近对380名中学英语教师的调查显示,其中有215名教师的所在学校配有专用计算机教室或电化教室,占学校总数的56.58%;有162所学校的外语教研组(或年级组)配有电脑,占42.63%;380名教师中已有153名教师个人购买了电脑,占教师总数的40.03%。目前北京市已有数十所中小学建立了校园网,北京市双向远程教学网也已开通。1999年10月,第一节英语远程教学课通过北京教育信息网顺利进行,位于市中心的一所重点中学的师生和北京怀柔县一所中学的师生共同上了一节初一新课,实现了教育资源共享,为解决边远山区教育资源不足开辟了新路。

2. 软件环境

在对北京市中小学计算机辅助教学38个课件的调研分析中发现,教师对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具有极大的热情。教师自制的课件中有针对一项教学内容而设计的五至十分钟的短小课件,也有为一单元而设计的完整的交互式学习软件,有适合教学演示用的软件,也有为师生和学生之间交互练习用的软件,从这次教学课件调研中我们发现:

(1)运用自制教学课件针对性强,能够直接为实现本课时教学目标服务,有利于抓住教学重点,突破难点;

(2)集文字、声音、图像和动画于一体,生动直观,还能够创设教材难以提供的情景,体现多媒体的综合效果,能够改善教学环境,能够优化教学结构;

(3)加大了课堂教学信息量的输入,能够提供多种形式的训练方法;

(4)目前自制的教学课件多为教学演示型,提供给学生的训练机会较少。课件设计偏重为教师的教服务,忽视为学生的学着想。课件缺乏为学生设计跟读模仿、问答练习、角色扮演等交互式训练,缺乏有利于学生认知发展和思维训练的个性化学习材料;

(5)多数自制教学课件演示和训练的内容缺乏创新,重复课本内容较多,指导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的意识不够;

(6)有些课件的内容和训练方法可以通过其它媒体实现。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的价值未能充分体现 ;

(7)课件的制作技术尚不成熟,仍有诸如前页和后页操作不便、长时间等候以及点击喇叭不出声音等故障出现。

为了增强教学效果,现行的各种教材都提供了配套光盘,这是一种新的教学资源,但这些教学软件大多以教材为基本内容,只可用来辅助教科书。

目前,各软件公司制作的英语学习类软件品种繁多,有为专门目的研制的学习软件,如旅游英语、办公室英语、商务英语等;也有训练专门技能的软件,如“听霸”、“随心所欲说英语”、“阅读与理解”等;有供中小学生课外自学用的软件,如“儿童英语乐园”、“初中英语一点通”、“中小学生日常英语”等;还有大量练习和题库类软件。但是这些软件大多无法与课堂学习相结合,且针对性不强,学生难以找到适合自己个性特点的软件,教师也只能从中摘选一些作为教学辅助之用。

网络教学正在起步,各类网校进行的各种课内和课外教学活动为学生提供了一种新的教学资源。但目前网校学习内容大多围绕教材和考试,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主动学习和主动发展的余地不大。

3.亟待解决的问题

(1)英语教师对CALL的了解和认识不够。目前仍有不少教师对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影响思想准备不足,固守传统的教学观念;还有不少教师对CALL持观望态度。在问及“您认为哪类自制教学课件最有用?”时,被调查的380名教师中有192人认为“课堂讲解演示类”最有用;有91人认为“测试类”最有用;而认为“学生交互练习类”最有用的仅有63人。可见,CALL旨在实现学生自己建构知识体系、自主学习、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这一思想并未被大多数教师接受。另外,现有资源没有和到充分利用。如Internet上的许多英文资料可以供教师业务提高和备课时参考。但是对380名教师的调查结果显示,只有63人使用过Internet.计算机使用水平不高也是影响CALL进展的一个原因,不少英语教师的计算机还仅仅用作文字处理。在被调查的314位使用电脑的教师中,有180位只是用电脑来编制试

卷和练习。

(2)教学课件的研制与开发缺乏科学性,课件内容的选择和确定与教学目标不一致。比如,把be careful和look out的用法区别作为小学教学课件的内容就偏离了教学的基本要求。确定课件的内容的基本出发点应是:突破教学难点和完成其它媒体难以实现的教学环节。

(3)对教学软件和教学课件的评估有待进一步完善。目前对市场上的各类教学软件缺乏评估监督机制,缺乏科学规范的评估体系,由此造成教师对CALL的利弊认识不一,以致阻碍了CALL的研究与实践。

(4)当前迫切需要的是为教师提供实用的软件开发工具。建立围绕教学内容的素材库和软件系统是计算机辅助教学研究中的共识。软件系统的可重组性和对课件的包容性都体现了教学软件开发的一种新概念,它可以免去教师寻找资料的奔波之苦,使更多教师轻松地投入CALL的开发研制工作。但是,不少教师制作课件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与产出不成比例,甚至造成浪费。应当考虑自制教学课件的教学价值和经济价值,不必苛求所有教师都去制作课件。

(5)局域网、因特网和远程教学网的利用刚刚开始,网上如何提供优质的教学内容?英语教师如何利用Internet资源?利用远程教学网实现资源共享的条件和价值是什么?这些都是未来英语教学面临的新问题,也是英语教学现代化的突破点和新起点。

二、CALL研究和实践的意义与潜力

1.师生的观念和角色在转变

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的应用已经对外语教学产生了巨大影响。多媒体技术可以用来设计全新的整体教学过程和交互性、个性化的训练方式 ,它把教师的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学习过程紧密地融为一体,促使教师对教学构想产生新的创意,促使教学过程发生根本的变化,促使学生改变传统的被动学习方式 ,形成教师、学生、教材和教学方式的新组合。计算机辅助教学,不仅要辅助“教”,更重要的是要辅助“学”,CALL的本身含义就是辅助language learning.从这个意义上讲,CALL正在改变着教师的教学观念。

计算机人机交互式的学习可以使每个学生及时得到反馈,及时调整学习目标,学习方式和学习进度。学生在教师控制下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将会改变。在CALL的实践中,教师的角色是启发学生如何运用计算机学会学习。教师讲解、学生接受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必然会受到冲击。在实施双向远程教学中,处于偏远地区的学生可以聆听大城市或教育水平较高地区的教师的讲课,可以提问,可以和远距离的学生交流,共同学习,改变了学生只听一位教师讲、只在一个班上课的传统方式。

2.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特有的优势

不少教师开始利用Internet上的资源,从而丰富了课件内容和表现形式。英语教师利用Internet为教学服务具有天然优势——无语言障碍。Internet可以提供电子邮件传递,可以通过万维网(World Wide Web)浏览和搜寻信息,可以阅读和参加新闻组的专题讨论,可以订阅各种论坛的讨论内容,也可与同行交谈。这些都为提高教师的英语语言水平和教学理论水平提供了条件。

Internet提供的是一个完全真实的英语语言环境。随着网络教学的普及,学生坐在电脑前就能感受到生动逼真的交际情景。Internet上的丰富资源也方便了学生解决学习中的疑难问题。

国外现有的英语教学软件也是一个应当充分利用的丰富的教学资源。因特网上提供的英语学习教程数不胜数。例如,适合语言学习的World Lecture Hall(www.host.cc.utexas.edu/world/instruction/index.html), International House()和Net-Lnaguage()等;适合教学研究的TEFL-China(www.yale.edu/yalechin/tea), TESOL online(www.tesol.edu)和Internet TESL Journal(www.aitech.ac.jp/iteslj)等。尽管这些资源不一定都适合我们的课堂教学,但是它们具有参考价值,可以为教师提供现代英语教学的新思想和新思路。

三、CALL的发展前景

美国有一项调查表明,在66%的时间里,学生是以小组为单位用电脑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的。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布丁(H.Budin)进行了学生利用电脑进行合作写作的研究,并认为这是一种具有发展前景的教学模式。台湾高雄师范大学和美国夏洛特北卡罗来那大学的学生进行过一项为期八周的有关语言运用的网上共同学习。北京师范大学和苏州大学的学生利用互联网技术和电子邮件手段合作学习,完成了在国际英语教学杂志上发表的论文。中小学的网络教学已在探索,学生扫照自己的计划,有目的地从网上获取信息来学习课程将会成了一种新的学习模式。Intdernet的发展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影响必然会对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课程设置、教材结构和学习模式提出挑战。虽然目前还刚刚起步,但适合我国国情的网络辅助语言教学(Web 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 简称WALL),已经兴起,在外语教学信息化的发展进程中,CALL和WALL一定会使中小学英语教学产生根本的变革。我们应有前瞻意识,“我们有必要对Internet如何成功地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做出超前的决定。”(Singhal)

中小学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的资源是丰富的,前景是广阔的,这就对英语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更新观念,更新知识,终身学习。一本教科书和一本教学参考书的教学资源远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了。计算机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不是可有可无,而只是谁先谁后。我们相信,广大中小学英语教师一定会在信息时代日新月异的今天,跟上时代的步伐,将CALL的研究和实践推向新的水平。

英语教学论文: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西方文化素养

摘 要: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导入西方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可以帮助他们找到许多语言知识的根源,对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他们的语言应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古希腊罗马文化,圣经文化和美国的核心价值观——美国梦这三方面构成西方文化的基石,也是学生了解西方文化的基础。教师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有必要采用一些教学策略导入这三方面的知识。

关键词:西方文化素养;导入;跨文化交际能力

一、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素养的重要及必要性

大学英语教什么?很多人的回答可能是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但笔者认为语言知识和技能固然重要。但大学英语的课程性质使它不仅仅是一门语言技能课,而且还肩负着传播文化知识,提高人文素养的使命。教育部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也明确提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打下较扎实的语言基础,掌握良好的语言学习方法,增强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

文化和语言有着密切的联系,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有助于促进语言综合应用能力的提高。罗伯特拉多(Robert Lado)也曾说,“我们不努力去掌握文化背景知识,就不可能教好语言,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不懂得文化的一些模式和准则,就不能真正学好一种语言。”(康有金,柯可,2012:177)对于广大的非英语专业学生来讲大学英语是他们了解西方文化的一个窗口,如果大学英语只注重教授语言知识和技能那么它将退化成一门“纯技能课”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也背离了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对此,《大纲》还指出:教学中应注意“大学英语教学还应有助于学生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加深对世界的了解,借鉴和吸收外国文化精华,提高文化素养。”诚然,文化素养需要长期的熏陶,阅读和历练,提高文化素养也非朝夕之功,但作为教师我们首先要认识到文化素养的必要性,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积极贯穿一些西方文化知识和文化精神,以增强学生对英语语言和文化的热爱,培养学生的西方文化素养。

二、在大英教学应培养学生的哪些文化素养

1.古希腊罗马文化

古希腊罗马文化和圣经文化是西方文化的两个渊源。古希腊和罗马文化中大量富有想象力的传说和神话故事不仅为西方文化带来取之不竭的文学素材,而且古代希腊社会生活中的民主传统和罗马时期的法制传统被保留了下来历经数个世纪,后铸就了西方文化中民主和法制两块基石。因此,在英语教学中,为学生介绍古希腊和罗马的神话和他们对于西方文化的贡献具有着积极意义的。古希腊神话中有很多典故非常生动有趣,对英语初学者大有裨益。如Greek Gift阴谋害人的礼物;黄鼠狼拜年,不安好心,出自荷马史诗《奥德赛》,《奥德赛》第8卷记述:许多特洛伊人对如何处置希腊人留下的大木马特洛伊人把那匹木马拖进城里来,终于使希腊士兵理应外和攻破了特洛伊城,遭到了亡国之灾。谚语Do in Rome as Romans Do(在罗马,就按罗马人的方式办)也非常常用,意思是“入乡随俗”。Salt不仅指食用的“盐”,还指“社会中坚;优秀分子”。在古罗马时代由于技术所限,盐的开采并不容易,因此盐是很珍贵的,古罗马士兵的军饷就包括盐,合格的士兵被认为是“worth his salt”(称职,值得他的俸禄),“to earn one’s salt”意思是“to earn one’s living”(谋生)。

在大学英语课文的选择因为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所以并没有和希腊罗马神话直接相关的主题,但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情节为学生介绍一些古希腊和罗马文化典故,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例如,教师可以在每节课前利用五分钟时间让学生做一个当前时事的presentation,在根据presentation 内容择机发表一些评论,导入一些文化典故。例如学生谈到伦敦奥运会上刘翔因为脚伤退赛的事情,教师可以评论:这伤对于真是刘翔来说就成了“Achille’s Heels”(致命的弱点)。教师进而可以解释Achille’s Heels是源自荷马史诗Iliad的故事。并借机介绍“阿基硫斯的脚踵”这个典故。另外,也可以在一些主题讨论导入这些古希腊罗马传说和典故。例如,在谈论大学校园生活时,可以因势利导“as for you, college conpus is just like the garden of Eden. For most of you ,You don’t have

troubles of making a living. What you should do is to pursuit your interests

fully and get knowledge.(伊甸园)”然后说明the garden of Eden 意思是 “伊甸园”现在比喻 “无忧无虑的乐园”。

2. 圣经文化

《圣经》原是基督教的经书,分为《旧约》和《新约》两部分。许多西方文化典故均出自圣经,因此,在西方它被奉为“万书之书”。圣经对西方文化最大的贡献在于它提倡的“个人自由”的理想。基督教在把人与上帝联系起来时,给每个人的命运带来了个人的价值。灵魂得救被看作是最大的幸福。圣经所提倡的基督教精神反对将个人的成功与出身,财产,等级或荣誉联系起来,承认每个人都有平等的权利去追求幸福。这被视为是西方的主流价值观即个人主义。

另外,圣经对于西方文学创作的影响也非常深远,许多流传至今的着名的文学作品如英国作家弥尔顿的长篇史诗《失乐园》、《复乐园》《力士参孙》,班扬的《天路历程》,英国诗人的诗剧《该隐》都是以圣经故事为题材的,俄罗斯作家托尔斯泰的《复活》也是都受到《圣经》的影响。 因此,不了解圣经就不了解西方文化。鉴于圣经的积极意义,在大学英语课堂上教师有必要将一些圣经故事及其积极的文化内涵介绍给学生。

大学英语课文中也不乏出自圣经的典故。全新版大学英语综合教程第一册Unit 1.Text A“Writing for Myself”中作者贝克在描述他自己的写作经历使他发现了自己的才能和将来想从事的职业时写道:“In the eleventh grade,at the eleventh hour as it were, I had discovered a calling.”“at the eleventh grade”字面意思为“年级”。但我们分析后发现贝克在第一段中就已经陈述过当贝克接他们班的英文课时他已经是高中三年级了,根据西方小学六年中学六年的学制,应算为12年级,这是怎么回事?其实“at the eleventh grade”并非十一年级的意思,而是源于《圣经·新约·马太福音》中的一个典故。我们知道圣经旧约是古代犹太人的史书,古代犹太人把白天分为12小时,那么,白天12小时工作日的“第11小时”,就是最后一小时,喻指“最后时刻。” “at the eleventh hour”这个比喻“在最后时刻”并被引申为“在危急之时,在关键之时”。

许多圣经中的典故和格言对大学英语学习也都非常有用。 例如Moses 摩西,比喻杰出人物,领袖。根据圣经记载,摩西是是希伯来人(即古代犹太人)的首领,他曾带领希伯来人摆脱埃及人的奴役,在上帝的帮助下战胜身后百万追兵,越过红海,最终促使希伯来人和上帝订立“摩西十诫”,被希伯来人奉为“领袖,先知”。今天在英语中“Moses”的意思是“领袖,先知”学生们了解这些,对学习一定是大有帮助。Separate the sheep from the goats区别好坏,分清良莠,这个成语源自《新约﹒马太福音》。由于《圣经》的影响,sheep和goat在英语中的形象截然不同,前者比喻好人,后者比喻坏人。英语中有关goat的成语,也多为贬义,如:to play the goat=play the fool(瞎胡闹);to get sb's goat(触动肝火)等。 学生如果了解这些有趣的语言文化知识必定兴趣盎然,比起死记硬背的效果要来的好许多。

3.美国的核心价值观——美国梦

美国梦现在被认为是美国社会的核心价值观。美国梦是指美国社会中的每个人不论出身,阶级,种族都享有平等的权利去追求成功。只要付出努力每个人都有机会从小木屋走向白宫,取得个人的成功。在美国历史上美国梦的代表人物有林肯总统,富兰克林 罗斯福等人。美国梦强调的前提是人人平等和个体的价值。这和圣经所提倡的个人主义有共同之处,原因在于美国和欧洲社会曾有有共同的历史渊源,且都是有基督教传统的国家。当今世界,由于美国国力称霸,美国文化遍行天下,因此学习英语的学生了解美国的核心价值观,对深入了解美国显得非常重要。

大学英语教材安排了一个单元的美国梦的主题课。在全新版大学英语综合教程第一册Unit 4 The American Dream text A 中 Tony Trivisonno’s American Dream 讲了意大利裔的贫民Tony Trivisonno靠自己的努力从一个无业的贫民最终成为一个小农场主,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最终实现了自己的美国梦。在讲解之前应先安排一个热身的问题“What is the American Dream ? Do you know anyone who is cinsidered as the idol of American dream in history?”。在这篇文章讲解之后后应应安排一个深度讨论 “Why is it so important to America?”“What factors contribute to American dream?”以深化学生对这一核心价值观的理解。相信对这一价值观的必将促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美国文化,并在未来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4.结论

西方文化文化知识和素养对于英语学习者来说非常重要。一方面,对这些文化知识的学习可以激起学生对英语语言及其西方文化的兴趣,从而成为他们学习的动力。另一方面,对文化知识的学习可以帮助他们找到许多语言知识的来源,使外语学习成为有源之水,有根之木从而使外语学习活起来。学生们在学习语言的时候会知道语言使用的禁忌,这有助于发展他们的语言应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当然,文化素养不是一蹴而就的,文化素养的养成首先需要不断的文化知识的积累,文化知识需要内化和升华才能成为素养,这需要教师和学生长期的配合和努力。

英语教学论文:分析现代教育技术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论文摘要:以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和总部《2020年前军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为指导,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从教材、教学模式、教学评价、教学环境和师资队伍等方面推动解放军理工大学教育转型建设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论文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大学英语;立体化教材;军队人才

随着国际战略格局演变和安全形势发展,我军国际交往和执行境外多样化军事任务日益增多,全面提高军队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对军官队伍英语素质和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根据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和总部《2020年前军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解放军理工大学(以下简称“我校”)全面启动教育转型建设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教育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广泛应用到教育教学的各个领域。就宏观而言,拓展了教育时空;就中观而言,改变了传统的学校教育、班级授课的单一模式,改变了教员、学员的角色地位和相互关系;就微观而言,使得教员、学员与教育管理人员的思维、行为方式发生了革命性变化。因此,许多英语教学者已经或正在把现代教育技术,特别是信息化技术,推广到英语教学中,以促进英语教学改革和发展,从而深刻地影响英语教学实践。

一、立体化教材的开发

教材是课程之本。它为课堂教学提供了最佳的语言样本,是有系统性、有针对性的语言实践活动的材料,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环节。《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强调学员英语综合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听说能力。因此,在教材编写理念上,“要坚持语言有意义的信息输入(meaningful input),坚持输入内容在主题方面有机联系,互相映照,反复循环,争取最大限度地实现学员对同一主题的语言输入信息的多种形式的模仿、认知、交流和任务性语言实践活动的有意义展开,以此逐渐让学员形成以听说能力为基础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黄必康)正是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帮助实现这一目标,开发出立体化的大学英语教材,包括纸质平面课本、多媒体光盘和网络自主学习平台。课本是根本,呈现语言知识、学习方法等,强调语言信息的有意义输入、任务型训练及有指导的操练等。光盘则是辅助,充分利用计算机虚拟技术所展示的仿真环境,增进理解,唤起兴趣,强化记忆,充分调动学习者的视听功能,从而更有效地参与学习过程,巩固所学知识。网络自主学习平台是学习内容的扩展,学习者可以选择相应练习,加强语言训练,在线完成作业、参加测试、与教员或同学交流,有助于进一步提高语言能力与学习能力。这三者之间既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又相互转换、相互补充,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教材体系。我校充分利用这一理念,结合军队院校教育转型要求,紧密围绕 “三个能力、一个意识”的培养目标,将大学英语课程设置为通用英语课程、通用军事英语课程、军事专业英语课程和对象国文化课程四个课程模块。根据各模块教学目标,开发了通用军事英语课程模块中军事英语读写译I、II、III,军事英语视听说I、II、III;专业军事英语课程模块中军事作战指挥英语、军事通信英语、军事信息工程英语、军事电子英语、工程兵专业英语、军事气象英语、军事海洋水文英语、军事伪装工程英语、高级军事英语口语、军事科技英语翻译;对象国文化课程模块中英语国家军政概况、军事题材英语影视赏析、英语国家战争文学、军事文献阅读、时事军事英语、高级英汉互译等立体化教材。既拓展军事、文化视野,又贴近部队执行多样化军事任务的实际需求,强化教学的军事特色,提高学员岗位指向英语应用能力。进一步加强教学信息资源开发应用,推进特色课程体系建设,为我校推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夯实基础。

二、教学模式的优化

教学模式指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它既是教学理论的具体化,又是教学经验的一种系统概括。长期以来,军队院校大学英语的基本教学模式是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基础上演化而来的,以教员讲授为主,教员直接控制着教学过程,学员通过观察、感知、理解教材,练习巩固,领会运用,最后由教员检查或学员自我检查,即“传授-接受”式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严重滞后于现代教育教学的发展,造成学习者缺乏学习兴趣,信息获取能力不高,信息获取渠道不畅,语言应用能力差的结果。我校根据《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顺应教育转型,更好地为信息化条件下现代军队输送高素养的新型军事人才,把大学英语教学由通识能力培养转向精英教育模式下的语言信息素养和创新型实践能力的培养,构建具有我校特色的国防语言信息化教学模式。它是一种基于国防语言资源库建设及现代化教育技术基础上的全新教学模式,以信息素养和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为指向,融合“多媒体课堂教学、网络自主学习、多情景式语言信息处理与利用”为一体,强调信息资源和教学空间的开放性。通过基于国防语言资源库的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的自主学习彰显学员个性与能力,通过教学实践切实提升学员利用国防语言技能收集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生成并创新信息的能力。

三、教学评价的完善

教学评价是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全面、客观、科学、准确的评价体系对于实现课程目标至关重要。它既是教员获取教学反馈信息,改进教学管理,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又是学员调整学习策略、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手段。依照《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教学评价应该是全面的,强调终结性评价的同时还应加强形成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包括学员自我评价,学员相互间的评价,教员对学员的评价,教务部门对学员的评价等;终结性评价是指期末课程考试和能力水平考试。我校在计算机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的发展基础上,吸收美军国防语言水平测试体系和北约标准化6001系统的合理因素,制定了学员英语交流能力测评系统,实现网络化考试,使教员与学员随时随地可以根据需要设置题 目进行测试,既可实现资源共享,又可增加师生之间、学员之间的相互交流,获得师生互动、群体学习的效应。考试形式也变得多样化,不但可以进行书面测试,也可以进行人机对话、人人对话的口试。人为评估与机器评估有机结合,最大化地协助教员与学员进行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客观评测学员岗位指向英语应用能力的达标情况。

四、教学环境的改善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教育技术突飞猛进,我校积极投资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建设,大力改善教学条件,建设良好的英语教学环境。除了互联网带宽不断增加,校园网、局域网改造基本完成之外,我校建立了数字化语言实验室,共计1236机位,总面积约1300平方米,软硬件配置先进,能够满足大学外语网络化教学需要及网络考试要求,为学员在计算机和校园网上学习英语课程提供了物质基础;引进了大学英语教学网站和教学软件系统,2011年与雅信达公司合作开发了基于网络和计算机的解放军理工大学外语教学平台,配有新视野大学英语教学系统、大学体验英语教学系统、网考仿真系统平台,教学软件与电子资源能够保障学员个性化、网络化学习的需要;建设了具有军事特色的网络信息资源库,实现全校外语网络信息资源的共享,浓厚学员网络自主学习氛围,提高学员的信息获取能力。依托良好的教学软硬件系统,发挥现代教育技术作用,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效益,全面推进基于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五、师资队伍的建设

现代教育技术的广泛应用使教员在教学活动中的角色和作用具有复杂性和多重性。这就决定了他们的知识结构是复杂的和多样的,因为知识结构是教育对象有效地履行教员职责的基本条件。作为军队院校教育转型和教育信息化下的大学英语教员除精通本专业的基础知识、了解对象国文化、具备一定的军事素养外,还要善于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首先要掌握多媒体设备的基本操作,这是搞好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教学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其次要具备编写并制作内容丰富、图文并茂的网络课件技能,这是组织课堂教学活动成败的关键;最后能建立自己独特的网络资源库,形成自己的电子备课系统。这要求教员要具有广博的学科知识,以增强教学效果,适应科学发展的需要。为此,我校进一步完善大学英语教师专项培训计划,提高教员的知识能力素质。继续坚持学历提升、岗位培训、外派进修等行之有效的办法,在内容上,加强教员队伍,特别是文职教员的专业知识、信息素养和军事文化素养的培训,解决师资队伍知识结构与信息技术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提高岗位业务素质。形式上,增加大学英语任课教员出国访学机会,每年安排1-2名教员赴外军院校访学、参加国际学术交流活动。培养一支业务精湛、开拓创新、充满朝气、在军内外具有竞争力的师资队伍,为国防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信息素养和创新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提供力量保证。

英语教学论文:融体验教育于小学英语教学之中

体验教育是指在实践活动中,促使学生不断产生新经验、新认识,并由此发展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促进个性成长的一种教育方式。《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英语教学中,应努力倡导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能建构知识、提高语言能力,而且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探究等活动方式,完成任务和实现目标。”那么,在新课程理念指引下,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如何渗透体验教育?教师作为实施体验教育的灵魂人物,该如何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呢?

一、因势利导,让儿童体验异国文化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为了准确、地道地使用语言,了解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是非常必要的。因此,在跨文化背景的语言学习环境中,英语教师应结合教材内容,因势利导,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培养和提高他们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

(1)注意引导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同时,更多地了解西方人的文化和习惯。如:我在讲授牛津小学英语3B Unit1时,有一位学生提出疑义:“Mr Zhou,Wang Bing其实根本没有帮Yang Ling的忙,为什么Yang Ling还要说‘Thank you’呢?”根据这一问题,我向学生解释了这是英语国家人们的一种思维方式,他们是不管你是否帮了他们的忙,就出于你对他们热情相助的心,而表示感谢。并顺势引导学生也应该学学外国人的那种思维方式,学学他们的懂礼貌,学会多说“Thank you!”。之后,当我问起学生“How are you?”学生便会说“I’m fine.”并不忘说“Thank you!”

(2)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语言的正确使用,渗透中西文化差异。教师不但要注意自己语言的正确形式,而且还必须重视语言运用是否恰当。对于语言的形式正确而不符合角色身份或场合的话指出来,有意地展示两种交际文化的共性和差异,使学生逐步培养这种跨文化意识,加深对异族文化的理解。如:中国人碰面常问“have you got a meal?”,而西方人常会talk about the weather(谈论天气)。又如西方人在谈论时,避免涉及个人隐私,如年龄(女士)、收入(男士)、婚否及住址等。学生知道中西文化的差异,在role play,pair work,game,competition等语言活动环境中,表演会更加惟妙惟肖。

(3)让学生自己去做一些事情,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胆体验。如:在各班的黑板报,宣传栏,或小学生园地内,布置与教学进度相一致的英语儿童画系列。例如,教学问候语时,就让学生在美术、英语老师的指导下画出相关图,这些画面随着教学进度的不同而改变。再如,充分利用课堂前两分钟让学生讲述与英语国家有关的习俗、历史、宗教信仰等,可用英语也可用汉语讲述。这样,课前学生精心准备、收集资料,经过自己加工后进行语言实践,体验了丰富的异国文化。

二、活化教材,让儿童体验生活

牛津小学英语课本重语言交际能力,课文多以对话为主,在学习过程中,我不是简单地让学生捧着书本朗读对话,而是鼓励学生根据课文的语言材料,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加工和再创作,使所学的知识得到巩固和运用。

(1)利用教材,创设情景,体验生活。如根据教材需要,开展情景教学语言实践活动,设置购物场景,虚拟打电话情景,安排人物介绍场面,模拟问路情景等,让学生在不露痕迹的体验氛围中,从不同角度感受课文内容。例如:在学习3A Unit2 Nice to meet you时,我安排Tom和Mike在机场初次见面的情景,从而引导学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正确运用所学句型。又如学了3B Shopping后,我在教室里布置了几个购物区,让学生分组进行买卖东西,论价钱,再现并扩展会话内容。再如,学了Asking The Way后,我利用教室的桌椅,布置成为一条条马路,个别同学头戴建筑的头饰,让学生像走到马路上一样,使学生在逼真的情景中触景生情,见情思意。虽然,学生的交流是极其初步、浅显的,但这样的交流体现了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的有机结合,使初学者在体验了生活的同时,自然习得语言知识。

(2)超越教材,引导实践,体验生活。我每两周开设一堂英语交际实践课,根据所学内容,由学生自己收集相应资料,自主设计语言情景,自编、自导、自演,充分发挥学生共同讨论、交流的主体意识。如:在学习了What’s your name? How old are you? Where’s your home?等问题后,由各小组自主设计会话内容,展开角色表演。有些小组带来了面具,营造了新朋友见面的情景,避免了假交际现象;有些小组模拟病人去医院看病,医生写病历时的情景,融合了生活内容;还有些小组演示了警察核对公民生份证时的情景等。各小组构思巧妙,表演引人入胜。通过这种合作型的实践方式,不仅能发挥优等生的才能,对“潜能生”的成长产生助力,而且还能发扬团队精神,也培养了学生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可谓一举三得。

(3)开放性作业,儿童的体验在延续。根据教材内容、教学目标及学生的能力水平布置一些开放性作业。如:在学了3B Unit3 Family members后,发动学生写英语小作文,描述自己的家庭。虽然篇幅短小,但能足以体现各自家庭的特点。之后,邀请学生兴致勃勃地朗读另一位学生的英语小作文,并让下面的学生猜:“Whose family is it?”最后,再来比一比谁猜对得最多,谁的作文写得最好。这样,学生在体验中参与,在实践中创新,巩固所学知识并得到新的体验。

三、照顾差异,让儿童体验积极情感

(1)寓教于乐,让儿童体验学习英语的兴趣。心理学家认为,最好的学习动力是对所学学科具有的内在兴趣。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把趣味性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随时培养、保持和激发学生的兴趣,使每个教学环节都“蘸满甜蜜的果酱”。如在词汇教学中,除一些机械式的跟读、齐读之外,教师可设计一些歌曲、顺口溜、游戏等。教师在组织学生做游戏时,可分配好工作,让一个学生当小老师,一个学生当裁判员,把整个游戏放手给学生自己管理或组织,而教师可与学生共同参与。又如在句型教学中,教师可先作示范表演,再让他们根据范例有创造性地改编,发挥各自特长。如在教授I like…这个句型时,我利用已学单词,作了一番安排。事先准备了一只箱子,装入hamburger,hot dog,banana,pear,ruler,toy bus,robot等实物。之后,展示箱中实物,并引导学生用I like…答问:“What’s your favorite thing?”这时,所有孩子的目光都会聚到这“百宝箱”上,纷纷举手,有几个学生还自告奋勇扮演了教师的角色。这样,一句枯燥的句子竟变得如此生动,课堂气氛也由此而变得生机盎然,意犹未尽。课后,居然有一位潜能生冲着我叫:“I like Mr Zhou.”。看来各层次学生学得了真知,培养了兴趣。

(2)因材施教,让儿童体验自信。自信心是学生自我肯定的一种积极情感。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注意保护和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并创造条件让每个学生都获得成功的机会。而要做到这一点,一个重要的手段便是实施因材施教法。

因材施教广义地说是因学情、教情和教材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办法施教;狭义地说是正确处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差距”问题。教育对象是活生生的个体,他们所处的环境、接受知识的能力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在教学中应根据可接受性教学原则去施教,发挥不同学生的特长,耐心帮助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使尖子生、中等生、潜能生各得其所,都能愉快地接受知识。如:在课堂教学指名这一环节中,我根据任务的难易“指名”不同能力的学生来给大家做示范:读单词让读音准确的学生来示范,游戏让那些好动的学生来带头,复述让记忆力好的学生来引领。这样,各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各自活动中产生积极愉快的情感体验,发现自己的才能,用正确的眼光来审视自己,增强自信心,使他们都能得到尽可能的发展。

(3)成功激励,让儿童体验成功感。不同的学生,特点也各不相同。因而,在评价学生英语水平的高低、能力的大小、成效的显著与否时,都不能以合格与不合格为界限,而因按英语分级要求,看学生是否在实现英语低级目标的同时,向更高目标迈进。只要学生在学习中不断进步、发展,就应该获得教师的肯定与承认。特别是对于那些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更应坚持以鼓励为主。例如:在教学apple时,我让学生用该词造句。于是,学生各抒己见,出现了下列不同的答案。(1)I have a apple. (2) I have an apple. (3) -Is this an apple? –Yes, it ’s an apple. (4)-Is this your apple? -No, it’s Li Yan apple . (5) My favorite fruit is apple. (6) I like apple very much…学生的答案尽管有许多语法错误,但我没有刻意地去纠正。相反,我总是不断地用“Well done!”“Perfect!”“Wonderful!”去鼓励他们 。“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这就是我所追求的一种境界,也是我进行评价的最终目标与尺度。

教有定理而无定法,无论采用那种教学手段,我们的共同目标都是使学生学会认识、学会生活、学会做事、学会生存。而融体验教育于小学英语教学之中,正是实现了减负增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标,也使我深信:我能更好地教儿童学好英语。

英语教学论文:将情感教育渗透于英语教学中方法应用

情感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层面。情感因素,在学习活动中具有与智力因素同等重要的地位。着名学者朱小蔓教授认为:“情绪、情感是人类精神生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人类经验中最亲近的体验。”情感教育是现代学校素质教育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和核心内容,它在促进学生个性主动和谐地发展、开发每一个学生身心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以及提高教师教育素养方面具有十分重要和关键的作用。目前正在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把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运用到学科教育和教学中。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不仅要发展学生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而且要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所以,在英语教学中应该重视情感领域的研究。

一、情感教育需要用平等的师生关系来沟通

良好的教学过程是师生相互沟通、相互交流、增强师生情感交融,促进学生学习能力提高的过程。教学中应树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创造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信任感、亲近感、亲切感。教师通过英语教学上的艺术性、形象性、趣味性揭示英语教材本身的魅力,达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效果。教师应重视师生交往中的情感因素,以自己对学生的良好情感去引发学生积极的情感反应,促成师生感情交融,发展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学活动是一种特定情境中的人际交往活动,师生双方在共同参与教学的过程中,会交流情感。教师和学生通过自己的语言、动作、表情等向学生传递自己的情感;师生彼此间情绪交融,相互调适,相互影响,相互交流,温馨的师生关系在师生间的情感互动中建立起来。在英语课中,为了活跃气氛,巩固所学知识,教师会设计一些让学生表演的游戏,此时的学生处于兴奋状态,不能控制自己而随意讲话,此时教师如果及时正面的引导,会使学生改正身上所存在的缺点。课余生活中所建立的良好师生关系往往有力地促进了教学中师生的情感交流。师生情感交流可以拉近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巩固所学知识,拓展所学范围,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二、利用情感教育进行英语教学

英语学科的课程内容取材广泛,形式多样,具有较强的基础性、时代性和思想性,多数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能够激发学生积极探索并体验其中所蕴涵的情感因素的兴趣。教师可根据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引导学生去感悟、体验教材中的情感。在英语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的实际交际能力,会有许多的小对话、小故事供学生表演,而这些对话中也含有一定的情感因素,教师把这些内容的情感通过自己的加工、提炼而展示出来,给学生以情感上的感染,使学生在认识接受信息的同时,接受相应的情感因素的影响,达到以情生情、以情促知的效果。例如,在教学活动中,以What do you like?I like...的句型学习动物名称,激发学生热爱动物的情感,然后通过对话表演,让学生体会到动物之间的情谊。

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情绪应是快乐的,当教师带着微笑,怀着喜悦的心情走进教室里,学生会倍感亲切、温暖,快乐之情油然而生,这能使他们敞开心扉,更好地接受新的信息。快乐的情绪不仅对学生的学习活动有促进作用,对教师的教学活动也有相应的促进效果,快乐的教学气氛是师生共同创设、共同调节的。情景教学在英语情感教育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情景能使抽象的语言具体化、形象化,在生动、形象的情景中讲解操练英语知识,使英语教学趣味化、形象化,能促进学生理解、记忆所学英语和提高运用英语的能力。在课堂上优化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情感兴趣是常用的方法,运用直观教学手段,巧设情景。利用实物、图片、录像、幻灯、模型等直观道具进行教学,如在教What do you want to eat?时,可让同学们带上自己喜欢的水果和食物,有了具体的东西,活跃了课堂气氛。

三、利用情感教育进行合作学习、成功体验的教学

“情景教学”、“活动课教学”、“任务型教学”都离不开学生的主动参与与合作。通过合作性学习,促使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合作精神是培养情感态度的一个重要内容。教师应重视学生合作精神的培养,给他们创造合作的空间,利用分组活动,角色扮演和任务型教学,在各种活动中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教师和学生也要建立融洽,民主的互动关系,经常和学生一起反思教学过程和学习效果,做到教学相长。如在课前教师可设置一些自由表演的情景对话。在对话中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鼓励学生大胆使用英语表达思想,充分肯定他们所取得的点滴进步。成功体验指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取得成功后所产生的自我满足、积极愉快的情绪感觉。成功与表现是相互联系的。有机会表现,才有机会获得成功,好表现是学生的天性,教师应利用每个学生的优点,让他们在适当的机会发挥自己的特长,发掘自身的潜力。教师可利用教材中的Read and Act和 Ask and Answer部分,给每个学生提供尽量多的表现机会。让学生在课内外活动中得到表现的机会。尊重学生的情感和性格,相信学生的能力,鼓励他们创造性的学习,以帮助他们处理好情感因素的影响,克服心理屏障、降低焦虑、增强自信心。教师上课时应充满激情,给予学生肯定、赞扬和鼓励,学生在得到鼓励后,会激起对教师更真诚的信赖和尊敬,产生上进的信心和决心。我们应该从每位学生身上找闪光点,要多给学生肯定、赞扬和鼓励。

总之,情感英语教学应努力把情感作为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与目标,把培养学生的兴趣、态度和自信心放在首位;把学生学习的策略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学生学会学习、自我监控、自我评价;加强对学生的品格、语言能力等的全面教育。一切都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从根本上确立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不仅教给学生丰富的知识,而且要培养其获得知识的能力,从而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英语教学论文:新课标下的高中英语教学

盐城市解放路实验中学 卞采群

关键词:转变观点 树立 教师观 学生观 评价观 学习观

内容摘要:新课标下的高中英语教学需要转变观念,才能与时俱进,提高效率

作为一名从教数年的高中英语教师来讲,在与学生朝夕相处的日子里,我常常听到不少学生及家长抱怨说高中英语难学。中考150分怎么说也考了140分左右,高一刚入门怎么定语从句就无从下手呢?考到单词的用法咱就束手无策了呢?初中我们也写作,怎么高中书面表达总分25分,咱只能得14-15分呢?教师也抱怨高中学生怎么就不得入门, 不会学习呢?这个知识点我讲过多少遍了,咋还不会呢?还加上一句以前我也这么教的,怎么……。有些老师平时不注意学习研究,对现代教育理论,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现代的教学手段一无所知,因循守旧,抱残守缺,满足于现状,把学生禁锢于他们设计的框框中,授课往往流于从语言到语言,乏味单调,使学生处于一种“学外语就是读,记、背”的思想状态,跟不上教学要求,妨碍了教学顺利进行。真是一番苦心,但收效不佳。在新课标下怎样走出这一困惑,使学生成功地从初中英语学习过渡到高中英语学习,尽快适应高中英语学习的特点与方法,掌握高中英语学习规律,使教师乐于教,学生轻松地学呢?我认为我们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分析原因,查找问题

学生之所以觉得高中英语难学,实际上是由初中升到高中后,他们对英语学习还不适应,尚未习惯。在初中阶段,教材浅易,对话丰富有趣,大多阅读课文篇幅较短,那么课堂上就有充分的学习时间,不需要课前花时间预习,学生对所学内容格外熟悉,一些简单的词组和句型如:would like to do sh;be busy (in)doing sth;It takes sb. some time to do sth;The park is south of the mall.等等能倒背如流。即使他们不能说出语法上为什么,他们能依葫芦画瓢地运用,在考试中能得分。

但是到了高中,情况却不同了。教学内容颇多,阅读材料篇幅较长,课时相对减少。对于阅读理解材料往往是篇幅很长的课文讲两课时才能结束。加之词汇量增多,语法较为集中,写作要求提高,课堂上需要掌握的知识点较多。而且,课后自习时间不足,没有计划,不做合理安排就不能及时有效组织预习和复习,几单元过后心中便没底了。再者教材的不衔接,初中用的是人教版,高中是牛津版。这样就无形的增加了学生的负担。这只是客观原因。从初中到高中在学生的心理上也是一个质的变化,许多学生一反初中在课堂上主动积极、踊跃发言、主动参与的好习惯,而变得腼腆、沉默寡言的被动接受。久而久之有些学生养成不善交流的自闭的坏习惯。试问这样的状况能学好吗?诸如此类的问题摆在我们教师的面前,这就需要我们教者采取实际有效的措施,做一些适当的调整改变。

二、转变观点

1.树立正确的教师观

由昔日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把教师看作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认为教师首要和基本的职能就是将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对于学生来说,教师就是知识的宝库,是活的教科书,因而,在学校教学中就造成了“以教师为中心”的现象,教师俨然成为“知识”的天使而存在着。然而,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人们的这种看法已经开始改变,“教师在学生的学习经验中渐渐失去了第一主角的地位。”对此,《学会生存》一书作了精辟的论述:“教师的职责现在已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得激励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职能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因此,现代教师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指导学生有效地学习,把学生作为中心,围绕学生的特点和需要,以帮助学生不断进步为目的,与学会商讨问题、解决问题。只有民主的教育才会有学生个性的觉醒,才能释放学生的潜能。教师要重视营造一种和谐的氛围,把“给学生压力”变为“给学生动力”,由“牵着孩子走”变为“推着孩子走”。美国学者罗伯特·麦瑞克认为,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因素有六种:关怀、理解、认同、尊重、友情、信任。教师要在人的潜能向现实素质的生成过程中,充分发挥促进者的作用,才能有效推动学生生动活泼、快乐自由地发展。

由教学的管理者转变为平等的参与者

我国传统教育中长期以来形成的师生关系实际上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教师常把学生当作接受知识的“容器”,认为他们是被动接受知识和教育的对象;强调标准化的培养模式。以这种方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其个性发展得如何,是不言而喻的。而新课程提倡树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帮助者、组织者、引导者的教师观,由师道尊严、居高临下的教师权威向平等融洽的朋友转变。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传统意义上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应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培养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教和学是一对矛盾,作为矛盾双方的代表教师和学生如何和谐融洽师生关系,对完成教学目的至关紧要。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告诉我们,这个年龄段的学生“亲师性”较强。如果他们对某个老师有好感,他们便对这位老师的课感兴趣并分外重视,肯下大气力,花大功夫学这门课,因而成绩卓著。这种现象大概就是我们常说的“爱屋及乌”吧!反之,如果他们不喜欢某一位老师,由于逆反心理,他们也就不愿学或不学这位老师的课。这种现象也是大家司空见惯的。

所以,教师要深入学生,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喜怒哀乐和情绪的变化,时时处处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尊重学生,有的放矢地帮助学生。让你在学生的眼中不仅是一位可敬的师长,更是他们可亲可近的亲密朋友。当然,这并非说他们的缺点不可批评,可以听之任之。而是批评和表扬是出于同一个目的的爱护他们。因而批评的方式比批评本身更重要。要让他们不伤自尊心,人格不受侮辱。从内心让他们感到教师的批评是诚挚的爱,由衷的爱护和帮助。这样,也只有这样师生才能关系和谐,感情融洽,学生才能兴趣盎然地进行学习。由于年龄的优势,我和学生的关系还是比较和谐的,有些学生也愿意跟我谈谈他们在学习方面的困难, 生活上有困难也会向我求得帮助,当然我也乐意帮助他们,从而使他们能更好的学习。

2、树立正确的教材观

在不少教师观念中,认为教材、计划、大纲就是课程,是既定的和封闭的,其实不然。课程不只是特定知识的载体,而是师生共同探求新知识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是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

新课程启动的同时,英语又换了教材,许多英语教师都反映教材内容增加,难度加大,教法出新,对新教材的把握有很大的困难,甚至极可能完不成教学内容。这是因为过去在我国实施单一的课程和单一的教材的时期,教师把教材当成“控制”和“规范”教学的“法定文化”。不少外语教师把“统编教材”当成“圣经”,不敢增删,盲目遵循其规定的教法,不敢越雷池一步。由此可见,课程改革中,教师教材观的转变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项任务。因为我们知道:哪怕由最新理念指导编写的教材,如果由理念陈旧的教师来上,就不能或很少会体现这种新的理念。

的确,教材的更新会使我们一时难以适应,但是我们应认识到:教材是我国学校教育的主要的,但不是惟一的课程资源,教材是服务于教学的材料和工具。因此,教师不应该再是教材忠实的阐述者和传授者,而是根据学生的需要和教学的实际,灵活地、创造性地研究教的内容和方法,对教材作革新性和批判性的使用;不是“带着教材走向学生”,而是“带着学生(或是在师生互动中)走向教材”。

首先,要善于灵活地运用教材。恰如《英语课程标准》中所言,对教材要进行适当的、有科学性的补充和删减,或者替换教学内容和活动,或是扩展教学内容或活动步骤及调整教学顺序等。正如新教材的编者龚亚夫先生所说,“教材上有的并不一定要全部教;教的并不要求全教会;会的并不要求全部考”。

其次,善于以教材为基础,积累课程资源。新教材以单元为单位,以话题为主线,因此,教师完全可以结合话题进行教学资源的积累,甚至还包括与之相关的学生生活经历调查资料的积累,并进行加工,从而为更高效地使用教材打下良好基础。

再次,以教材为载体,加强各学科整合。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交流的工具。学生学习外语最终是为了用语言吸取和处理信息。因此,英语教材具有较强的跨学科的性质。目前,新版的人教版英语教材已突破了日常交际活动的范畴,渗透着其他学科,如思想品德、社会、自然、体育、音乐、医学、历史、地理、人口教育、环境保护、法制教育、信息技术、航天技术、天文气象等。具有学科融合特点的教材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满足他们求知的欲望,而且能够引导学生面向社会、了解世界、增强国际意识。因此,教师可以在与其它学科教师讨论后,再决定课堂教学的内容和方式,以加强各学科之间的融合。

最后,以教材为基础,开发教材。教师和学生要做教材的主人,而不是教材的奴隶。开发教材,是在教师及学生的实践、反思中进行的。教师应积极激发学生的联想与创新思维,在师生互动,共同开发教材,为更好地利用本教材进行有益的探索。

由上可见,教师只有从原来的教材观中迈出来,要清楚教材仅仅是提供了平台,如何充分而合理地利用教材是要靠自己去探索、研究和创造的。

3.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新课程课堂教学由学科本位转向人的发展本位:“以学科为本”的教育理念,过分强调学科知识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完整性,忽略学生的身心特点和社会需求,使人成为知识的奴隶;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强调一切教学活动以人为中心,注重人的个性及差异性,这符合、服务于人的全面健康发展和时展的需求。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形成一定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这就要求高中英语教学要面对每一个学生,注意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态度的变化,采取不同的措施。现在的班级规模一般都比较大,人数多且学习水平参差不齐,而每一个学生对英语的需求不同,在学习成绩的体现上也不同。为了使不同的学生在同一班级中学习达到同一基本目标,教师要组织好课堂的各个环节,要设计好各种活动,要进行分层教学,使每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为此我们要建立更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尊重、赞赏每一个学生。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一切服务于学生”的理念,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个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尊重各种不同类型的学生,以一种分类关心、个别引导、全员帮助的态度来积极营造和谐、互学、相帮的教学氛围;对有智力问题、有严重缺点、有过错失误、有不同意见的学生更要关注;特别注意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随意批评、羞辱、体罚学生等都是有悖于新课程精神和违反教育法规的不当行为。

尊重学生还体现为激励、赞赏学生。抓住合适的机会给学生以诚挚的鼓励,能使他们得到自尊的首肯和努力奋发的学习动力。赞赏不仅仅针对学生学习中小小的进步、积极的努力和提高的成绩,更重要的是赞赏每一位学生的独特性、兴趣、爱好和专长,赞赏学生对教科书的大胆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赞赏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只有这样,我们的课堂教学才能真正达到学生积极成长、教学效率极大提高的效果。

新课程为基础教育打开了一片自由发展、蓬勃向上的新天地,使我们的教育学都能开辟出真正体现素质教育思想的新思路。新课程之下的课堂教学,作为教育教学的主阵地,完全有赖于我们的教师带着新思想、新认识、新做法去耕耘、去发挥、去创造,去呈现新的气象、新的风尚、新的成效

4.树立正确的评价观

正确的评价观需要把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评价立足于教师对学生的尊重上。新课程标准对教师来说也是一个崭新的课题,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完成,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不能只责怪学生。教师不再是学习中知识与能力的权威,是学生的“学长”,教学任务的完成需要生生互动,也需要师生互动,师生互动不仅是教师问学生答,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任务在于确定任务,以充满激情的活力感染学生,挖掘学生的潜能,帮助他们如何学,有效的引导学生观察、体验、思考、合作、感受成功,与学生共同讨论,在讨论中渗透教师的指导作用,与学生共同评价。对学生的学习行为、热情、存在问题、学习效果,教师都要做出有效的评价,予以认可、鼓励、给予希望,激励奋进,为学生的发展服务。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学会与人合作,培养创新意识以及具备科学的价值观,这些都是英语教师应承担的责任。而传统的评价方式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重教师的教,忽视学生思维水平的发展,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英语课程标准提倡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以形成性评价为主,形成性评价注重对学生学习成长的记录,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发展过程,让学生放开对考试结果过分担忧的包袱,重视过程,享受过程。积极有效的评价贯穿于英语教学的全过程,评价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学习态度、行为表现、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以发挥评价对于激励和促进学生学习,指导教师改进教学的功能和作用。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每个学生在学校抬头走路”,这句话包含着深刻内涵,要求教师评价方式与评价标准要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

英语课堂上 提问学生问题,应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考虑 ,不发难,避免学生恐惧、焦虑、紧张,尽量少点名,避免后进生觉得“我不行”,怕出错误而不敢参与等消极心理。应鼓励全班学生参与,我们教师在平时的备课和课堂教学的用语上,要避免使用一些可能损伤学生自尊心和打击学生自信心的话语,而多使用像“Excellent!”(好极了!)、“Very good!” (很好!)、“Good”(好)、“well-done”(不错)、“Take it easy.”(别紧张)、“Failure is the mother of success.” “One will succeed by correcting mistakes.”、“It doesn‘t matter, just try it again”(没关系,再来试一下)“I believe you can do it better next time.”(我相信下一次你一定能做得更好)等这类鼓励性的话语,让成绩好的同学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也让成绩差的同学消除紧张、害怕的情绪,这些均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自信,使其产生内在学习动机。同时,评价主体要由单一化向多元化发展,要改变教师包办评价的状况,增加学生自评、互评以及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对于学习效果,教师应以激励其更加努力为出发点,从表情和语言传递信息,尽量不打“×”号,指出存在问题,面带微笑,微笑是一种谅解,是一种帮助学生克服困难的力量。

英语考试后 考试是手段,不是目的,不看中总分,不公布成绩,不排名。教师根据考试成绩了解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以便更好的改进教法。为了让学生认识自我,对考试成绩也应作科学分析,多评价学生的优点,优点再少也应该表扬,对于存在问题较多的学生,课后多与其进行交流。准确评价学生的学习行为,让学生既体验了努力学习获得成功的喜悦,又敢于承认存在问题,并设法解决。总之,让学生保持持久的兴趣和热情,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有机结合,保证了学生正向发展,有利与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师评: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潜能,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提供展示他们才能的机会,正面鼓励和激励,挖掘潜能,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心。

互评:培养合作学习和与人交往的能力,学会尊重他人,理解并欣赏他人,学会相互学习, 取长补短,学会信任、诚实、公正对自己和对待他人。

自评: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学会反思,了解自己的成绩和不足,成为一个自主和自立的研究者。通过学生的自评,教师能了解学生的需求以及学生对待学习成败的态度,及时改进教法。

5、培养正确的学习观

面临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对外语教师提出了更高标准的要求,美国人本主义教育学家罗杰斯对教师提出了更开放的的要求:“教师必须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促进者“。

自主学习机即启发和引导学生从“不会”到“学会”,再到“会学”,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我们再为能满足或裹足于过去“蜡烛”角色,例如:“教师是蜡烛”的隐喻给教师定位太高,几乎将教师抽象为“圣人”,似乎教师可以解决学生的一切问题,而实际上,蜡烛的光是十分有限,甚至还会限制学生的发展,一味地燃烧只会越烧越短最后也只能以熄灭告终。更何况教师也是自然人,也要重视自己生活和发展。与其比喻成蜡烛,不如比喻为长明灯,为学生的发展和自己的成长而不断充电,于人于己都受益无穷。再如“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隐喻表明教师的目的是塑造学生的灵魂。反映的是一种工业模式,似乎学生是一块没有生命、没有思想任人摆布的钢块,可以任工程师按自己的蓝图塑造成产品,但学生是具有灵性的人,其灵魂所需的不是被塑造,而是被“唤醒,激发和升华”。似乎教师是一个万能的上帝,可以按自己既定的方案塑造学生的精神。另一方面又表明教师缺乏必要的自主权,然而,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说,既是一门技术,又是一门艺术,教师的工作不能完全被规范,必须给予一定想象和创造空间。

“教师是园丁”反映的一种农业模式,则似乎隐含着学生的发展类型和阶段基本上是不变的。教师的作用只是辅助其生长,他们能做的就是顺其自然。无论怎样努力浇水施肥,也无法将一株玫瑰培养成一棵紫荆。与其比喻成园丁,不如比喻为太阳,是一个充盈的、热情的、开朗的、充满了光和热的载体,它的情怀和快乐在于奉献,而不是索取。

综上所述,教师作为促进者的关键在于如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能够体、观察、探究、研讨,使他们的身心全部投入到学习活动中。

合作学习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是指以异质小组为基本形式,以小组成员合作性活动为主体,以小组集体成绩为评价依据的一种教学策略体系。合作学习有助于学生之间的交流,使他们相互启迪,相互作用,相互协作达到更高的认知目标,各组学生要在互动合作中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他们必须朝着小组的共同目标而努力,而要成功地达到这个目标,小组中每个成员都要进行有效的独立学习。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有利于学生语言实践的活动。首先,我帮助学生建立合作学习小组,将班内学生按其学习成绩从最高至最低排名次,而后将一名成绩较好的学生与两名成绩一般的学生和一名成绩较差的学生安排在一起,组成四人学习小组,四人分别担任主持人(Leader),记录员(Secretary),报告员(Spokesman),检查员(Inspector)的角色。其次,我经常改变他们的排列方式,使之有利于小组合作于交流。第三,确定对各小组学习结果的评价。对于小组合作学习的结果,我多采取个人评估和集体奖励相结合,并以集体奖励为主的方法。第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教给学生一定的协作技巧,如怎样相互表达赞扬、同意、建议和如何进行提问和应答等。

合作学习形式可依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内容进行多种变化。我在进行课文教学时:①注重引导学生进入情境,依据课文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总结性的表演;②设置疑点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再造想象,通过分组讨论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在合作学习中,教师要创设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较为真实的语言环境,并尽可能地多设计一些具有启发性的、能开拓学生思维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总之,新课程改革给我们教师带来严峻的挑战和不可多得的机遇。尽管《新课标》已实施了一年多,鉴于2 1世纪教材的渐进性,我们只能从如何认识新课程标准的角度,努力从思想上首先向21世纪教材的内涵靠拢。教师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加强自身修养,不断充实完善自我,以人为本,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一切服务于学生”的意识,努力创建平等、民主、和谐、教学相长的新型师生关系,实现人的个性的充分自由发展。让学生“自由活动、自主探索、自我体验、自我感悟、自我提升”,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保障新《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推动素质教育与和谐教育的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英语教学论文:我在英语教学中的一点体会

在几年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一个现象:我的课代表的英语成绩是全班第一名,而其他学科却不一定好。

每个教师心灵上都有一架天平,用来衡量评价每一个学生,如果这架天平上的刻度线只与学生的成绩分数相应的话,那么,这架原本非同寻常的天平就会倾斜,就回失真。

现实中,有些教师偏爱那些成绩好的学生--漂亮的孩子,认为他们什么都好,"一俊遮百丑",所有的表扬与奖励都集中给了他们,而忽视,甚至歧视那些"丑孩子",差生从早到晚耳边萦绕的都是责骂声,这对他们的成长是极为不利的。正如邓小平所说的:"成绩只是检查学习效果与教学质量的一种办法",更何况是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呢?而且"除了极少数天生的畸形和生来有缺陷的人以外,人都是可以由教育培养成人的",常人的智力都相差无几。经研究表明:学习成绩的好坏主要取决于个人的努力程度。记得曾有人对一批成绩优秀的学生做过一次调查,让他们在"你认为你学好一门功课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这一问题的答案中,选择一个自己最赞同的。最后的调查结果是:除极少数学生是出于兴趣和其它原因之外,绝大多数选的是"因为这门功课的任教老师对我好"这一选项。这看似简单的一个结论却给了人们并不简单的思考,也再次有力的证明了"罗森塔尔效应":爱学生,给学生以北更好的关心和责任,将给学生带来积极的有时甚至是意想不到的效果。前几年,那些曾被分入差班的学生,在老师的关爱下,最终取得了好成绩,这样的例子不也屡见不鲜的吗?

高尔基曾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学生的教师,他才可以教育他们"。师爱,应该是无私的,它更应该象太阳那样,以同样份额的光和热传给所有的人,是公平的。

有为哲人说:"孩子的心灵是块不可思议的土地,播下思想的种子,就会收获行为"。"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好孩子"(苏霍姆林斯基语),播下充满爱的,富于期望的种子吧,因为"丑小鸭"也会成为"白天鹅"。

英语教学论文:英语影视作品和大学英语教学

一、电影在英语学习中的作用

长期以来,我国英语教学的一大弊端就是重视阅读,轻视听力;重视背诵,轻视运用;而且往往让学生学到的只是脱离生活的一些英语语法规则,缺乏实际的情景运用能力。虽然近几年来情况有所改善,但是实用性英语教学还需进一步改善,以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突出和加强听说与交流能力的培养。英语原声电影所提供的语言环境是其它英语教材无法比拟的。寓教于乐,提供真实地道的宽松自然的语言环境,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沟通能力和实际语言运用能力。所以大学英语课堂上如果穿插一些与单元话题相关的电影片段会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电影在英语学习中的作用在以下几个方面表现出来。

(一)通过英语原声电影,学生可以学习到地道的口语表达

在日常的英语授课过程中,学生接触到的大多是书面用语。书面用语对于在各类书面考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比如英语四、六级以及研究生入学考试等等。而影视作品往往采用的是真实的语言,与精读和视听说上面的材料有着明显的区别。影视作品语速快速流畅,应用了大量的方言、俚语等,那么学生通过影视作品,可以学到这些地道的口语表达。学生在有了一定的语言基础后,要学到地道的英语需要接触大量鲜活的当代英语。而电影文字简单,生词较少,几乎都是一些日常会话的句子,但发音标准,快速,流畅,语气变化多样。另外电影场景真实,提供的语言环境是其他英语教材所无法比拟的,学习者可以更好的把自己置身于说英语的环境中。例如在影片《罗马假日》中,有这样几句话:life isn’t alwayswhat one likes,is it?(生活并非总是如人所愿的,不是吗?)live dangerously.take the whole day.(活得刺激点。玩儿它一整天。)那么在日常英语交流中学生可以张口就来。

(二)可以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

我国的正在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外语学习更应该是这样。我们知道外语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交际,培养学生能够用英语交流。同时社会对大学生的外语水平要求也越来越高。那么该如何改进外语教学呢?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是很关键的。兴趣是学习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因为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直接转化为学习的动机,激发学习的动力。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使他们对学习的内容高度注意,就会主动的学习,以取得最佳学习效果。我们应该不断的开展各种各样的课堂活动及课外活动,创造一种自由交际的气氛,让学生置于有交际的环境里,把语言的输入与输出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充分发挥个人的积极性、主观能动性及创造力,在交际中提高交际能力、综合能力和素质,最终达到使学生能够用英语交流信息的目的。寓教于乐是每个人都渴望的学习方式,特别是在英语学习中。电影自然的融合多种介质,把学习者融入到声、光、色的综合体中,从中感受到原汁原味的英语语言风格,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在娱乐中学习。大部分学生看英语电影的热情很高,并且想把电影中的表达法用在自己的口语表达中去,所以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就会变得越来越高。都希望把英语学好,然后可以观看原汁原味的英语电影。

(三)可以促进学生交际文化能力的培养

根据《辞海》的解释,文化从广义来说,“指人类社会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来说,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每一社会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人们普遍认为,语言是文化的组成部分,是文化的载体。语言学家拉多在《语言教学的方法》中指出:“我们不掌握文化背景就不可能教好语言。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因此不懂得文化的模式和准则,就不可能真正学到语言。”古德诺夫在《文化人类学》中这样论述语言和文化的关系:“一个社会的语言是该社会的一个方面,语言和文化是部分和整体的关系,语言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其特殊性表现在:它是学习文化的主要工具,人在学习和运用语言的过程中获得整个文化。”因此语言与文化有相辅相成的关系,学习语言的过程同时也应该是学习其语言文化的过程,在外语教学中要重视社会文化因素,不能因为时间有无或方便与否而决定取舍。学生可以借助电影来扩展生活,打开自己与世界之间的隔阂,了解异国文化,因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学习语言决不能与学习社会文化割裂开来。而英语电影反映了英美人们日常生活,有很多习惯和习俗与我们的文化差别较大。在情景剧《老友记》中,我们可以看到美国人那种尊重个体,个人主义凸显。总之,电影可以了解英美社会和文化,接触鲜活地道英语,创造出一种轻松,愉悦的课堂学习气氛。胡文仲教授曾经说过:“不了解美国的个人主义就不可能理解美国人的行为。”美国人的个人主义并不是自私,而是尊重个人的想法,尊重个人的隐私,不要求每个人一致,重视个体差异。

二、英文电影应用于英语教学中的方法

观赏电影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提高英语水平,并非娱乐的目的,所以教师要作好引导作用,充分发挥教师的决策者、执行者和组织者的作用。教师要在课程开始时介绍所要欣赏的电影的基本情况,例如电影的类型,主要演员,剧情介绍等等。比如在欣赏影片《西雅图不眠夜》时,首先向学生介绍所看电影的类型:喜剧片。主要演员:汤姆·汉克斯,梅格·莱恩。剧情介绍:建筑师山姆经受丧偶之痛,与儿子约拿移居西雅图。约拿在圣诞前夜打电话到电台要为父亲寻找新伴侣。报社记者安妮深为山姆所感动,他毅然飞往西雅图,但两人的缘分似乎总是擦肩而过。最后,在约拿的坚持下,三人终于在 情人节相遇在帝国大厦的顶层。在观看影片时可以让学生进行下列课堂活动。

(一)模仿和重复

复旦大学教授陆谷孙曾说过:“说英语要说得字正腔圆,只有亿万次的模仿。”看电影时用心模仿,时间长了,就可以脱口而出,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想法。影片《西雅图不眠夜》中marsha:don′t answer that.let’s get into thatright after these messages.sam?jonah?don′t go away.lf you′ve just tuned in,we′re talking to sleepless in seattle.and we′il be right back after this break with your listener response.

玛莎:先别回答,广告节目后再见。山姆,约拿,别走开。现在您正在收听的是:“西雅图失眠人。”稍后请听听听众意见。

以上是很酷的一段话!是不是昕广播最熟悉的句子?读诵顺口,当个临时dj何妨!

(二)记笔记

有些对白语言幽默,用词精确,学生也可以记录下这些经典句子或电影对白,在日常对话中应用。比如:影片《阿甘正传》jenny: are you stupid or somedung?你是傻还是什么?forrest:mom said that stupid is as stupid does.妈说傻人有傻福。电影《七年之痒》(the seven year itch)中women age quicker than men.女人比男人老得快。that iscertainly a wonderful part of being a married man.he wouldnever ask you to marry lum because he has got married彳艮显然,那是作为已婚男人的好处之一。他们已经结过婚了,就不会要求你嫁给他。the only possible excuse is that l amnot quite myself tonight.唯一的借口就是我今天有些失态。

(三)提问和讨论

在观看前可以先提一些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看,检验学生是否看懂,能看懂多少。观看影片的过程是丰富的语言输入过程,看完电影后,可以就影片中的某些内容分组讨论,让学生各抒己见,讨论是英国大学普遍采用的教学方式。讨论的过程也是集思广益的过程,更是锻炼学生听说能力和逻辑能力的过程,可通过分组讨论或自由发言等形式对教师事先设定的问题进行讨论,畅所欲言。在欣赏完《西雅图不眠之夜》后,我便给学生两道讨论题:l.ln this film, men mock the emotionalism of women.women bemoan the scarcity of men.do you believe this istrue in our daily life?2.radio-call-in shows have gainedgreat popularity-some people call in to express theiremotions and problems.others hold negative views and saythey invade one′s privacy!what′s your opinion?

(四)词汇

众所周知,有一定的词汇量就英语学习来讲也是至关重要的。而单纯枯燥的词汇记忆,成为那些基础不太好,兴趣又不高的同学的拦路虎。通过看电影能够学会大量的新单词,帮助掌握某些单词的用法。这些单词在日常生活中运用频率很高,实用性很大,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有效的扩大及巩固学生的词汇量。《西雅图不眠之夜》中marsha:people who truly loved once are farmore likely to love again.曾经沧海难为水。由此句中的truly love联想到真爱是true love,真皮叫genuine leather,真迹则是authentic signature。虽然是同一家人,但却不能混用。

(五)写电影评论或观后感

培根说过,使人准确。只有语言的输入,没有语言的输出,是学不好语言的。写作最能使人感到英语学习上的不足,最能提高对语言的敏感性和吸收能力,而课后教师布置学生写电影评论或观后感是提高英语写作的一个不错的选择,同时提高了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给予学生应用课堂所传授语言知识的机会,使学生由“学会”变成“会学”。

三、英文电影应用于英语教学中的注意事项

尽管英文电影对于英语学习有上面谈到的好处,但是当英文电影用于英语教学与学习而不仅仅是为了娱乐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影片的选择

并非所有的英文电影都适合课堂教学。我们平时在观赏英语电影时有很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所以要选材。根据英语电影权威网站的分类,影片类型包括动作、西部、战争、动画、喜剧、悬疑等27种。首先我们要选择那些具有清晰故事情节的影片。如果故事情节过于复杂,学生们就会感到迷惑,注意力很容易从语言转移到影片的故事中。所以可选择那些题材轻松,内容简单的生活类影片。例如:《情归巴黎》《之声》《阿甘正传》《狮子王》《美女与野兽》。另外也要选择一些历史题材的影片,因为除了学习语言本身外,更要提高对英化背景知识的了解。例如:《爱国者》此片可帮助学生了解美国独立战争的有关背景知识;《阿甘正传》可以了解美国50年代到80年代的历史,体现了美国的精神。第二,所选题材语言含量要大,图像、风景过多,对话较少会耽搁教学时间。发音要清楚地道,不要带有浓烈的口音,不要带有太多的方言。第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喜好,同一题材太多,语言难度太大学生会没有兴趣。所以教师在选择电影时要注意是否适合课堂使用,是否能够充分利用材料。从整体来讲,一些经典的奥斯卡影片是不错的教学材料。另外,影片内容应该尽量与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英语水平相适应。本学期给学生选择了动画片《飞屋环游记》以及《魔法灰姑娘》,学生非常感兴趣。

(二)影片字幕的选择

针对不同的影片应该选择不同的字幕形式。比如语速不是那么快,语音清晰,表达不是那么复杂的影片,可以不带任何字幕。对于情节起伏较大、语速相对较快的作品,单纯依靠声音和画面,学生很难理解与欣赏,而且会使学生畏惧,导致自信心的降低以及学习英语兴趣的降低。这时,汉英双语字幕应该是最为理想的作品。一方面,避免了只有中文字幕给学生带来的依赖感,另一方面,能够使学生更好地欣赏与理解作品。另外,教师要注意这些字幕的质量,如果字幕有错误,会影响到学生对语言知识的获得。

(三)一定要坚持原版电影为语言教学服务的原则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把握影音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本质,千万不要让学生只顾沉浸于欣赏精彩的影音材料,而忽略语言知识的学习。如果学生只为了娱乐,为了所谓的视觉享受,那么就适得其反。所以教师不仅要在课前花费大量的时间做好充分的准备,而且还要精心设计教学内容,研究出适合自己所教的学生的教学方法。

四、结论

总之,在外语学习中,电影为我们提供了丰富源泉,是非常好的教学素材。凭借着生动的形象,音与画的结合的动感优势,精心设计的电影课必定会使学生获益良多,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英语教学论文:新课程标准下英语教学方式的思考

在21世纪地球村时代,人们赖以生存的重要工具之一就是掌握一门或几门外语,而掌握英语则是首选。英语教学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们的英语教学如何适应时代的发展,这是每一个英语教育工作者面临的现实问题。最近,教育部正式启动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这次课改将构建一个开放的、充满生机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英语教学改革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它要求我们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英语教学的观念、目标、内容、策略、手段、评价等各方面进行重大改革,以适应21世纪人才培养的需要。这不得不引起我们英语教学工作者的思考:

一、英语教学要着眼于全面发展。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最大受益者应该是学生。在英语教学中,每位英语教师的教育理念应该是人本主义,首要定位就是人的教育。我们应该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蕴藏着极大的学习潜能,每一个学生都是有自己丰富而独特的内心世界。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让学生具有持续学习的能力,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基础。要注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要尽可能地提供学习空间,让不同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乐趣,获得满足感与成功感。多年来,我们在英语教学中总是把帮助学生掌握英语知识放在教学的首位,而忽视学生的精神世界。实际上,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严谨的学习态度、积极的情感都直接影响他们的英语学习。作为教师,在英语教学中要尊重学生,注重情感教学。

就尊重学生而言,我们也承认,学生之间是有差异的,有个性的。我们应该给每个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针对他们的差异性提供切合他们实际的学习指导。哈佛大学教授,当代世界著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家霍华德.加德纳博士(Dr.HowardGardner)在他的《心智的结构》(FramesofMind)一书中提出了“多元智力理论”(TheoryofMultipleIntelligence)。他将人的智力分为8种类型:言语-语言智力、逻辑-数学智力、视觉-空间智力、身体--动觉智力、音乐-节奏智力、交往-交流智力、自知-自省智力和自然-观察智力。这种智力结构分类,对于我们转变教育理念,重新认识学生的差异和发展很有帮助。实际上,在英语教学中,我们也会发现学生在英语学习中表现出来的差异:女生长于记忆单词、规则,男生长于阅读思考;有的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很强,有的学生善长书面表达。作为教师在教学中就要根据所教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指导。

二、英语教学要重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国家推出的新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对英语课程内容和目标做了如下表述: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这种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以及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之上。结合下图所示,从以上表述我们可以看出:

①掌握语言技能是语言学习的主要目的。所谓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技能以及这四种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听和读是语言的输入,也就是吸收的技能,说和写是语言输出,也就是表达的技能。一个人运用语言的能力必须在吸收信息与表达自己的交际过程中得到提高。在英语教学中,听、说、读、写既是学习目的,又是学习手段。所以,我们在英语教学中,一定要引导学生通过大量的听、说、读、写的实践,提高他们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

②学习必要的语言基础知识对于英语学习是有帮助的,它是形成能力的基础。我们反对把英语课上成语法课,并不是说我们就不必学语法。中国人学习英语掌握必要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是必要的。语言基础知识是语言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发展语言技能的重要方面。问题是不要把学习语言基础知识作为课堂教学的唯一目的,不能把英语课上成语言知识课。目前的认识误区之一便是一提到培养学生的运用英语的能力,有人就认为是不学习语言基础知识,把知识与能力对立起来,这种认识显然是不对的。

③学生运用语言能力的高低是与他们的情感态度、文化意识和学习策略相关的。英语教学一定要注重心理因素和英语文化背景,不仅是影响英语学习的重要因素,也是人的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一个人只有对英语文化背景感兴趣才能抱着积极的情感,主动参与,善于配合,乐于进取,把英语学好,才能对英语学习保持一股持之以恒的热情与动力。同时还要指导中小学生选择正确的英语学习的策略。学习方法(包括应试技巧)就是充分运用智慧和智谋,也就是讲究学习策略。现在我们教学提出以学生发展为本,提出备课要备学生,提出要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实质上就是要讲究英语学习策略,以便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学习的效率。

三、英语教学要充分利用IT技术。

IT技术(InformationTechnology)即信息技术。近年来,IT技术的迅速发展,引起了教育的极大变革。利用IT技术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让科学的教育理念和先进的教学手段走进课堂,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那么,IT技术在英语教学中应用的基本理念应该是什么?仅仅是追求教学方式层面上的变化吗?答案远非如此。我们认为,IT技术在英语教学中应用的基本理念应该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①使课堂成为充满活力与创意的学习场所,使学生成为主动学习者。这里包括两方面的问题:一是课堂教学技术层面上的问题,二是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主体作用问题。

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的普及为我们的英语课堂情景教学改革提供了契机,注入了活力。将学生置身于一定的语言环境中,让学生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去领悟语言,操练语言,运用语言,效果一定会更好。如洪恩软件《从零开始学英语》就运用IT技术,把英语学习的情景

设计得生动活泼,富有创意,其制作的光盘,图、文、声、像并茂,学生各种感官受到刺激,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更有利于他们语言能力的提高。我们可利用计算机的动画演示和学生的实际操作,发展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拓展学生思维的广阔性与独特性。例如,我们可以制作这样的课件:布置一个展览中心,computer等包含最新词汇的科技展品,可让学生用鼠标拖动放在展览中心的某个位置,让学生通过自己创意练习“intend/plantodo”;“Therebe…”等句型,操练词汇。在这种练习中学生充分地表现自我,其抽象思维能力与形象思维能力得到了同等发展,创新意识也孕育在他们对美感布局的实践操作中。利用计算机的交互功能,他们可以自主地决定个体的学习进程,可以自由地选择各自的学习策略。学生学习英语的过程不再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一个主动参与的过程。浓厚的学习兴趣与主动参与,形成了学生优化的内部心理过程,这种心理过程与优化的外部刺激相互作用,就能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根据各自的特点获得不同的成就。②培养学生迅速、有效地处理信息的能力。当今的学生,如果不及时掌握IT技术,绝对适应不了未来的时代。克林顿早就提出,在美国,12岁的孩子要学计算机,18岁的年青人要上网。邓小平早就说过,电脑要从娃娃抓起。英语教师在课堂上使用IT技术,并不仅仅是为了帮助学生学习英语,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一种意识,让学生掌握运用IT技术的能力,特别是运用IT技术迅速有效地从网络探索信息,选择信息,管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我们的学生具有广阔的视野,分清莨莠的能力,以便能在地球村中游刃有余。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一个能迅速有效地从网络获取和处理信息的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也会始终处于主动地位。

③先进的英语学习软件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策略。《疯狂李阳英语》,《金山单词通》,《英语听力通》,《轻轻松松学口语》,《英语口型教师》等一系列优秀的教学软件丰富了学生的学习方式,通过电脑甚至可以自学而获取成功。老师在英语教学中要适时做好指导和推荐工作。

四、英语教学要采用科学的评价方式:

①在英语教学中,我们多年来采用的评价方式是单一的,主要是笔试。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及考试改革的发展,在高考和中考中开始了听力测试,但就全国大面积而言,平时及期终考试都是笔试的一统天下。我们注重终结性评价的结果,却忽视了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这样我们就没有及时掌握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适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我们往往都是由英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而忽视了英语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和学生对教师的教学的评价,忽视了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所以,华东师范大学教科院院长陈玉琨教授指出:“我们外语教学实用性不强,效率不高,与我们的外语教学评价有关。我们评价的方法比较单一,评价的观念比较落后,从而必然会制约外语教学,制约外语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他同时提出,“我们有必要深入研究外语教学评价的问题,通过评价的改革促进整个社会进步。”(陈玉琨:《当代英语教学评价发展趋势》,在全国基础教育英语教学评价改革研讨会上的发言)

②实施英语课程评价应遵循的原则:

多元化原则。根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的精神,在中小学英语教学中建立新型的评价体系必须体现多元性,它包括评价目标多元、评价主体多元、评价工具多元。其中,评价主体多元显得尤为重要。以前,我们总是把教师作为唯一的评价者,而他们的评价对象也仅是学生。实际上,教学的管理者(包括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和学校的教学管理者)、英语教师、学生和家长都应该是评价的参与者。

激励性原则。实施评价的目的是为什么?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由于教育观念的偏差,以前我们把评价与考试等同起来,特别是与高考、中考等同起来。结果,学生从开始学英语就不得不进入残酷的分数竞争。“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学生的命根”,便是此情景的真实写照。现在,我们要实施科学的英语评价体系,一定要体现评价的激励作用。多元评价的目的,就是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调整教学。以往我们的教学评价是为了选择最好的学生。现在我们教学评价的功能发生了很大变化,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发挥每个人的特长,为学生提供最大的发展空间。

情感原则。情感与教学有着密切的联系,情感与科学的教学评价同样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英语语言本身就是表达感情的工具。语言与人的心理发展、文明发展相联系。另外,教师与学生从事教与学,都是带着情感的,而这种情感差异也导致了教与学的差异。我们一直强调情感教学,也就是因为英语教学脱离不了情感。在进行英语教学评价时,我们更要注意情感,要注意人的心理体验。评价学生时,不仅看他是否掌握了必要的英语基础知识,更要看他是否会用英语来表达自己的丰富感情。同时,在评价学生时,教师要带着积极的情感来工作,关注学生的进步,善待学生,让学生从评价中获益,而不是受罚。

五、构建新型英语教学方式是一个完善性的提法

我们提出新型英语教学并不意味着我们把以前的英语教学斥之为传统英语教学而一概否定。如同我们讨论素质教育一样。我们提倡素质教育并不意味着现行教育就是应试教育,现行教育有着许多优良的传统与好的作法,但存在着应试教育的弊端。提倡素质教育是一个完善性的口号。探索新型英语教学也是一个完善性的口号,而不是一个否定的批判性口号。新型英语教学是现行英语教学的进步与发展。它不否定现行英语教学的优良传统和富有成效的教学方法,它是在总结多年来我们英语教学的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提出的进一步发展的目标。只有带着广泛的、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来看待本文提出的新型英语教学,才能真正实现英语教学的更加完美。(文秘站整理)

英语教学论文:综合英语教学模式改革探索

摘要:该文根据《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对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和教学模式的解读,对新形势下综合英语教学模式的改革进行了探索,指出教师应该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开发以任务为中心的教学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引导学生使用网上信息,以达到新时代对学生的要求。

关键词:综合英语;教学改革;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

21世纪是一个国际化的高科技时代,是一个由工业社会进一步向信息社会转化的时代。正是由于深刻认识到新世纪给我国外语专业本科教育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明确指出了新形势下我国高等学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规格:这些人才应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宽广的知识面、一定的相关专业知识、较强的能力和较高的素质。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地对英语专业教学进行改革,以达到《大纲》所规定的培养目标和规格。

作为英语专业主干课程的综合英语课的改革就成为重中之重。综合英语也就是《大纲》中的基础英语,它是一门综合英语技能课,其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本课程主要通过语言基础训练与篇章讲解分析,使学生逐步提高语篇阅读理解能力,了解英语各种文体的表达方式和特点,扩大词汇量和熟悉英语常用句型,具备基本的口头与笔头表达能力。综合英语课通常贯穿于前四个学期,在每周学时数为14-15的一二年级,综合英语在各高校每周就占到了6-8学时,可见各高校对综合英语的重视程度。那么,在新形势下对其进行教学模式改革就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

一、综合英语教学模式改革现状

《大纲》强调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而以教师为主导,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在教学中,要多开展以任务为中心的、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在加强基础训练的同时,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发现式和研究式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利用现有图书资料和网上信息获取知识,并使学生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各种能力。

虽然《大纲》已经对英语课堂的教学模式改革给予了引导,但是由于综合英语是一门传统的课程,经过这么多年的教学实践和经验积累,并不是用几句话进行宏观的引导就能解决问题的。而实际上,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已经有越来越多的高校教师在尝试把课堂的时间部分地交给学生。比如:几年来很多高校都推行了一种简单易行而且行之有效的小节目“FreeTalk”,即“自由发言”。在每次精读课上,抽出5-10分钟的时间,让一位学生自由发言,发言的内容由学生自由选择,可以是新闻、个人感悟或者是经历、趣事、故事、天气等;课文理解部分由老师提问,学生回答;课文精讲时,让学生读课文;课后练习部分,由老师挑学生来做,等等。这些尝试和努力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学生参与课堂的时间,但是简单地把“以学生为中心”理解为“把教师支配课堂的时间还给学生”是错误的,效果甚至会适得其反。事实上,很多教师已经意识到综合英语教学存在的教改空间,但因未接受过英语教学法和应用语言学理论的系统学习,教学视野狭窄,苦于无从下手。而且,对于多样的综合英语教材和多变的教学内容,很多教师并不能娴熟地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来有效地主导课堂,未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以学生为中心”的综合英语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自20世纪70年代交际法奠定其在外语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及关于第二语言习得(SLA)的研究在80年代得以蓬勃发展以后,对“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研究也随之在更广阔的范围铺开。美国心理学家Bruner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提出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理论。他认为,“学习是学生积极的创造性活动”。外语学习是与学习者个人不懈努力和不断实践分不开的,而且主要依赖予学习者的主观努力。正如科德所言:“有效的语言教学过程,不应阻碍学习,而应有助于并促进学习。不能让学生去适应教师和教材,而应让教师和教材去适应学生。”也就是说,我们教的是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人,而不是教科书。他的话说明了语言教学的客观规律,“以学生为中心”应该成为英语教学的指导思想。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者知识的获取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建构主义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把“情境”、“协作”、“会话”、“意义构建”作为学习的四大要素。强调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习者建构意义的情境创设,使学习者真正进入教学的真实情境,通过学习者的协作,对学习资料的搜索与分析研究,提出问题和设想并进行验证,发现规律以及对某些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在这个过程中,强调组织学习者运用语言和文字向他人进行表述,让每个学习者的思维、智慧为整个学习群体所共享,从而实现意义建构的最终目标——对学习内容深刻而全面地理解和掌握。以学生为中心的综合英语教学模式,正是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采用交际教学法,通过“pair work”、“team work”、“role-play”、“class discussion”等课堂活动,使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从而达到熟练运用语言的目的。

三、综合英语教学中如何体现“以学生为中心”

根据《大纲》对“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的解读,我们可以尝试通过以下三种途径来达到“以学生为主体而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模式。

(一)开展以任务为中心的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

以任务为中心的语言教学途径(the task-orientedapproach)是20世纪80年代外语教学研究者和第二语言习得研究者在大量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它要求“任务”的目标性和教学情境的创建,使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在探索中学习。“任务驱动”教学法符合探究式教学模式,适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指导下的“任务驱动”教学法,要求师生改变传统的观念和角色。学生在学习中起主导作用,教师在教学中起组织、引导、促进、控制、咨询的作用。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要求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学生被看作知识建构过程的积极参与者,学习的许多目标和任务都要学生通过主动、有目的地获取

学习材料来实现。在英语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用不同的方法完成活动“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知识、思维、技能和情感得到锻炼和熏陶。因此,教师进行“任务”设计时,要以“学生为中心”, 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

综合英语课堂不像口语课堂,每节课可以有明确的交际任务。这就需要教师在教授综合英语课程的时候,依据课文内容或者主题思想来开发各种各样的任务,以此主导学生通过组织各种活动来完成任务。以杨立民主编的《现代大学英语》第一册第十课The Green Banana为例。此课的主题思想是拒绝种族中心论,尊重各民族文化。建设文化多样化的世界也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教师可以把此节课的任务设定为:了解中西方的不同文化和它们的差异之所在。课堂上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自己在中西方文化差异方面的认识,然后自由发言在全班进行交流。这样不仅能让学生掌握文章的主题思想,而且还在很大程度上扩展了学生对中西方文化的理解。再比如,第二册第十一课You Have to Get Me Out of Here,该课讲述的是女主人公在爬山时发生意外摔断了腿,努力保持清醒,冷静地进行自救的故事。笔者为学生设计的任务是:以小组为单位,创设发生意外的场景,并进行自救和互救。笔者在该单元教学中设计上述任务,其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一些急救措施,能够运用英语解决真实生活中所存在的问题。

(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在传统的综合英语教学中,教师的讲述占用了几乎全部的课堂时间,大大地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随着教学模式的改革,教师们也越来越重视让学生参与到教学的过程中,比如增加了“学生活动”、“教师提问,学生作答”、“学生产出”等活动,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学生参与的时间。但是,要真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体,最大限度地参与学习活动,这些还远远不够。

笔者曾尝试让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具体的操作步骤如下:在备课阶段,让学生预习课文、查找作者信息或与课文有关的文化背景、查课文中的生单词;在课堂陈述阶段,让一个或两个学生共同组织全体学生对课文进行整体理解,并发掘出文章的主题思想,进一步进行讨论或者辩论;课堂讲述阶段,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地发现每一段落的大意和知识点,正所谓“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在总结阶段,让学生自由发言,讨论从该课中所得到的收获或者是自己的心得体会;在巩固练习阶段,由学生讲解和分析各项练习,有时也可让学生进行教学模拟试验,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构思和设想来进行课堂教学。

虽然这样做增加了学生的责任和任务,但笔者发现当学生在感觉到自己是课堂的主体的时候,积极性非常高,而且学习动机也很强。当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的时候,他们总能很有创意地开发出适合他们自身的学习活动,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特别是在学生的教学模拟试验中,学生设计的各种活动形式,反映出了他们对综合英语课程的理解,以及学生对综合英语教学效果的期待。学生的模拟教学试验让笔者也受益匪浅,正所谓“教学相长”,笔者在此过程中也不断地改善自己的教学方法,以期能真正满足学生的需要,体现他们的主体地位。

(三)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利用现有图书资料和网上信息

图书资料和网上信息,是新形势下我们获取知识的两个重要途径,尤其是后者。事实上,在教师的引导和要求下,学生能很容易地学会这两种获取知识的方法,并使之成为日常生活中的习惯。这些技能和素质的培养,会使学生终身受益。

在综合英语的教学准备过程中,可以发动学生广泛地通过上述途径来获取信息,并在课堂上进行信息的交流。虽然英语的专业课较早地使用了多媒体教室来上课,但是英语的基础课仍然还在采用传统的教学道具,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基础课教学模式改革的进度,对于综合英语这样的培养综合能力的课程的改革限制就更大了。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尤其是在线互动学习,能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成为课堂的中心。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在英语课堂中的应用有其显着的优越性:多媒体可以将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多种信息融为一体,充分调动多种感官的处理功能,使原本抽象、枯燥的数据和内容用形象化的、动态的方式加以表达,提高了教学的直观性;同时为学生学习英语提供了大量的英语素材,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程度提供不同的学习材料,从而有利于因材施教,为他们提供充分的练习机会,以提高他们的学习水平;多媒体有利于课堂教学“快节奏、高密度、大容量”,在多媒体的课堂教学中,把情景、课文、图片、词汇、词组、课文朗读、板书要点、课后习题和参考答案等设计成课件,利用多媒体的超文本功能,任意调用,反复重现,大大地节省了板书和讲解的时间,从而增加了授课内容,使学生在短时间内进行大容量的练习;多媒体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优化了教学方法,教师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教师通过网络的监控、对讲、切换功能,随时在不影响学生学习的情况下监看,控制学生的学习,与个别学生对话,提供个别的帮助。这种交互式教学方法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提供了方便,使精讲、多练、多反馈相结合,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知识水平自主地选择学习内容进行学习和练习,从而有助于学生形成主动发展的能力。近年来教学多媒体软件层出不穷,旨在让学生自主学习和验证假设的真实的语料库也在陆续建成,这都为教学模式的改革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如果我们能在综合英语教学中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学生就能自学、自测、自评,充分体现他们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的教师的角色。当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和整个学习活动的积极参与者的时候,并不是减轻了教师的责任,相反是新形势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挑战。当所有的学生都被调动起来的时候,教师需要准备的是更加全面和深刻的内容,更重要的是教师需要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以应对课堂上学生遇到的各种问题,并适时正确地给予解决和引导。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课堂中起到主导作用。

英语教学论文:英语教学中学生语感的培养与形成

平谷中学 张建国

英语的语感对英语教学和英语的运用起着重要作用。英语语感是人们对英语语言的感觉,它包括人们对英语的语音感受、语意感受、语言情感色彩的感受等。它是人们对英语语言的直接感知能力,是人们对英语语言法则或语言组织方法的掌握和运用,是经过反复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经验和体会。

语感来自于语言实践,又指导语言实践,正如球类运动员要打好球必须熟悉球性,游泳运动员要有良好的水性,搞音乐的人要有良好的乐感一样,要学好用好英语,就应该具备良好的语感。人们在语言运用中有时感到看起来顺眼,听起来顺耳,说起来顺口,但又说不清其原因,这实际上就是语感在起作用。不同个体由于语言感觉能力和语言实践量的不同而存在着差异,因此有些人能从别人的语音、语调、说话时的表情和动作等准确把握别人要表达的超出文字本身的含义。虽然语感随着语言实践的积累必然会产生,但教师认识到语感的存在和它的积极作用,并采取有效措施去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语感,会加速学生语感的早日形成和优化。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语感呢?

一、培养学生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

在教学中教师要坚持“尽量使用英语,适当利用母语”的教学原则,以减少学生对母语的依赖性和母语对英语教学的负迁移。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尽量不用母语为中介的翻译法,即使使用也应该加强分析对比。要求学生使用英汉双解词典并逐步过渡到使用英英词典,这有利于学生准确掌握词汇的内涵和外延,因为用一种语言解释另一种语言不一定都能做到一一对应完全准确。教师都有这样的经历,即有些英语词、句用汉语很难解释,甚至会出现越解释越难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我经常给出一些包含该词、句的句子,让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去猜测、理解。所给出的语境应尽力和该词、句所处的语境相似,而且是学生熟悉或容易接受的,这样既可以给学生的理解以铺垫,达到帮助学生理解掌握词、句的目的,又能增强语言实践的量,也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理解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

二、增大学生语言实践的量

我认为不仅阅读应有精泛之分,听、说、写也应有精泛之分。“精”的教学能有效地帮助学生迅速掌握语言规律,提高他们的语言实践能力。“泛”的教学有助于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规律,也可以增加学生对未知语言规律的感性认识,为以后的语言规律的学习和掌握奠定基础。这样既能提高语言的复现率,帮助学生消化吸收语言知识,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又为他们体验领悟语言创造机会。幼儿学会母语的事实能充分说明“泛”的重要作用。在“泛”的语言实践中,学生出现错误是在所难免的,要通过“泛”与“精”相结合的实践让学生去发现和认识错误,逐渐改正错误,以达到掌握语言的目的。当然,“泛”不等于“滥”,教师应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和帮助,让学生“泛”的实践尽量在学生的能力和水平范围之内。

三、培养学生善于积累的习惯

大量背读古文是过去人们学习汉语的常用方法,现代语言学习的理论也告诉我们大量的语言输入为语言的输出创造可能性,这些都是告诉我们积累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性。教学中,教师应要求学生养成记笔记的习惯,让学生随时注意记录一些有用的词、短语、精彩的句子和短文,还要他们经常翻阅或背诵,并多加模仿运用,使优美的词、各种表达方式、写作技巧烂熟于心,为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和培养语感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创造有利于学生学习英语的环境和氛围

正常幼儿都能逐渐学会母语,能分辨词的轻重,语调的高低,这有力地说明语境对语感培养的重要作用。学习英语除了学生自己要经常练习外,还应有良好的环境和氛围,多给学生创造一些无意识记和学习的环境,如学校或教室的标语可用英汉两种语言书写,学校可办英语墙报、英语广播、英语角等。还可采取学科之间互相渗透的办法,如联系许多理科中公式的字母代号是相关英语单词的首位字母教单词。这样学生学习其他课程的过程有时就成了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深化英语知识的过程,其他学科的某些知识点就成了诱发学生复习英语的因素。

五、运用音形结合的方法,适时进行音标教学

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有些学生用汉语或汉语拼音给英语单词注音的现象,这不利于学生准确地听说英语,不利于学生掌握单词的音与形的联系,不利于创造英语语境。学生说出来的英语,汉语味很浓,听起来别扭生硬,严重影响学生学好英语的信心,严重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学生开始学单词时,可以结合单词教学进行音标教学。在教学中,教师可经常运用彩色粉笔,用同一种颜色的粉笔分别写出单词中的某一字母或字母组合以及与此相对应的音标。这样可以形象地帮助学生把字母与读音联系起来,以加强音形联系。要求学生在需要注音时必须用音标,而不能用汉语。用音形结合的方法进行音标教学,学生不仅能顺利准确地给单词标注音标或根据音标读准单词,而且还有助于学生在听到读音或能说出、想起读音的情况下,准确写出或头脑中马上就能反应出该词的拼写形式,并能够准确读出单词,这对培养学生的语感很有好处。

六、帮助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不了解交际对象的文化背景,势必会产生歧义,也就不可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感。人们常说的汉语式的英语是指仿照汉语的表达习惯和方法产生的不符合英语表达习惯的句式或表达法,其中就包括由于没有考虑到中西文化的差异而出现的貌似正确实则错误的表达。不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我们就不能做到确切理解和正确表达思想。

七、重视对学生的学法指导

“教师的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教师要注意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只有学生掌握了独立学习的方法,才能达到教师“不教”的目的,如学生的泛读应运用默读的方法,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要求学生在泛读时要兼顾速度和理解的准确度。精读可采用先默读,学了之后要朗读和背诵的方法。朗读对培养学生的语感很有作用,朱熹曾说过:“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读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 。

总之,语感是一种难以明状,但又实实在在存在着的非常有用的对语言的感觉。教师不能忽视学生语感的培养。搞好英语课本的教学是培养学生良好英语语感的必要前提,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在符合教学大纲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采取有效措施,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语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