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4-18 03:38:13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1篇的小学教师教育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论文关键词】中小学教师 教育技术能力 培训 影响因素 质量保障体系
【论文摘要】构建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质量保障体系,是提高培训质量的基础和前提条件。文章从近几年笔者参加的四川省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实际出发,分析影响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质量的主要因素,构建了以评价和培训过程监控为核心的质量保障体系。
2005年4月教育部部启动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近年来,教育技术领域里的很多专家学者通过努力地研究和探索,围绕培训,已经形成了培训大纲、培训教材、培训模式、培训平台、培训评价方法、培训资源光盘、模拟考试系统等一系列的研究成果,可以说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已经形成了一个理论体系。然而,在全国范围内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尚无成功的经验可供参考,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理论体系亟待完善。要建立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还有很多基本问题值得我们去研究。正因为如此,培训质量保障体系的研究才显得更加迫切和重要。构建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质量保障体系的目的,首先在于保证国家对中小学教师培训的基本要求,其次是从机制上确保培训质量,促进培训质量效益的不断提高。…毫无疑问,培训质量保障体系的研究将为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理论体系的完善做出重要的贡献,必将促进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理论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一影响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质量的主要因素
1标准
标准规定了培训质量应该达到的程度或水平,它是培训工作的依据,是衡量培训效果的尺度,也是对培训学员进行考核的标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从四个能力素质维度进行了规定,一是意识与态度;二是知识与技能;三是应用与创新;四是社会责任。标准提供了一套包括“培训、考核和认证”在内的完整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机制,从而为尽快提高广大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与素质提供有力的支持。
2培训教师团队
培训教师团队是培训工作中最重要的一个主体,是培训活动的组织者和实践者,其教学水平、管理水平和培训方法对保证培训质量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建立一支信息素养高、专业能力突出、热爱教育事业的教师团队,是提高培训质量的关键。因为培训内容需要由高水平的教师团队组织与实施培训教材需要由高水平的教师团队理解并运用;培训方法需要由高水平的教师团队探索与创新;培训管理需要高水平的教师团队支持和参与。
培训团队教师的组建可能通过教师联聘的方法,精心组建优秀的教学团队,包括培训师资队伍和培训管理队伍。成立培训教研室,教学主任1人,教学秘书1人,要明确主讲教师职责,助教职责,辅导老师职责。教学主任职责:全面负责教研室的培训工作:定期检查和督促培训计划的实施和完成情况;开展评教评学活动,经常进行检查性听课,并收集学员意见,掌握每位主讲教师的教学效果:负责组织集体备课、试讲等教学活动;负责培训效果的分析和总结等。教学秘书职责:负责检查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考勤情况,定期检查培训任务的完成情况,收集学员意见并进行反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主讲老师职责:必须承担相应的教学任务;对分配的教学任务不得推诿,并按各项培训制度的规定认真完成;在培训过程中要做到教书育人、言传身教;及时了解学员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学员提出的问题要及时进行解答。
3培训前期调研
通过前期的调研工作可以加强培训工作的针对性、时效性,更贴近中小学教师教学第一线。目前国内主要的培训机构是高等师范院校组织培训工作,部分培训方案不足调查研究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因此在制订培训方案前培训机构组织教师团队进行培训调研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前期调研对整个培训工作的成败起着重要的作用。
4培训后管理
目前,由于缺失对受训教师回到工作岗位后运用教育技术进行支持、教学监督和教学评价,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绩效。is]培训学员}}{现培训时“激动”、回家时“摇动”、返校后“不动”的现状。采用怎么的方式对参加培训后回到教学岗位的教师进行统一管理,以真正促进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提高,是值得每一位教师教育工作者深入探讨的话题。
5资金保障
教育技术培训不同于其他培训,它涉及到以计算机、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培训。高技术,高投入,费用很高。建市健全以各级政府财政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教师培训经费,首先政府要加大投入,拨专项资金,制定优惠政策支持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作。
二构建基于评价和培训过程为核心的质量保障体系
国家标准GB6583对质量保障(qualityassurance,QA)的定义是“为使人们确信某一产品或服务质量能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所必需的有计划、仃系统的全部活动”。
我校从2005年起对构建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进行研究和实践,在充分认识该体系的意义、分析国内外培训质量控与评价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对培训质量形成伞过程相天素的系统思考,经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逐步建了一套基于评价和培训过程为核心的培训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并在实践中不断加以完善,有力地促进了培训质量的提高。
该体系包含培训过程的三个子系统、一个质量评价系统、一个培训支持条件系统。这要素既相互联系又相互作用,形成了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和外部质量保障体系。
1培训前的H标和制度体系
培训前期调研作为一种体制要坚持下去,通过调研获得的数据和信息是制订培训方案乖内容的重要依据。前期调研工作必须以培训内容及培训对象作为调研的主要内容,同时征求教师对培训机构在培训内容、教师团队组成、培训方式及培训于段上的荩本要求。学员学习需要分析是培训前的莺要一作,因为培训的主体是中小学教师,只有在充分认识他们的学习风格及学习需要,了解他们在实际教学中存在的困惑,制定的培训方案和内容才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
训目标具有前瞻性、实用性、任务性,以问题为本,视教育教学管理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为培训内容,把现实问题研究和教育实践指导引入理论培训中,实行按需施教,学用结合。学校可利用已何信息技术资源,通过能者为师、专题受训、行动研究、教学反思、远程教育等培训模式,采取师生互动、头脑风暴、小组活动、白。t活动、自我评价、课外延伸等活动方式,结合教育教学实际,实现“做中学”、“学中做”,实现教育技术和学校实际的最佳结合,有效提升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
2培训过程质量保障系统
针对培训信息反馈相对滞后,问题反映出来后往往只能在下一轮培训中才能加以调整的培训现状,该体系要求实时全程培训质量监控与评价,并在发现问题时及时进行决策和处理。培训过程不再是仅由最终结果来控制,而是随时对培训过程进行控制,这样对培训问题响应和处理的周期能够大大缩短。如可以通过对培训内容进行调整,改进培训方法等多种于段保证培训质量。培训指导委员会、教研室、教学主任通过和学员座谈的方式、查看教师撰写的培训曰志等方式及时了解学员的学习状况和学习要求,及时进行调整培训方案,以期达到培训的目标。
教师培训质量学员测评,培训过程中可以通过一些模拟试题了解学员对培训内容的掌握情况和能力的提高程度。培训期间的每个晚上安排有学员的自由上机练习或专题研讨,安排2-3个专门教师进行辅导或教授主持。对当天培训的内容进行强化,如发现多数学员对某个问题有疑问,培训目志进行记录并告诉第二天培训老师进行适当补救。案例分析、成果汇报等活动通过录像,微格教室等设备帮助学员发现问题,找到解决办法,提高教学水平。
3培训后质量保障系统
培训结束后,通过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远程支持系统给学员提供智力支持与咨询服务。主讲教师的E—mail、QQ号码等都告诉学员,学员遇到问题时可以通过远程协助、电子邮件或QQ等方式取得学习团队的联系和帮助。
4培训质量评价系统
评价让更多的人成为评价的主体,建立学员、教师、管理者、指导委员会和专家等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制度。通过问卷、班级培训日志、学员座谈等形式监测培训的有效性。
评价主要采用发展性评价,发展性评价是依据一定的目标,在学习的过程中进行的旨在促进评价对象不断发展的过程性评价,它注重评价对象本身的发展需要,突出评价的激励和调控功能,使评价对象在不断的自我发展中实现教学目标和自身价值。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关注学员的全面发展,除了对知识与技能进行评价,还对探究、合作与实践等能力发展的评价。(2)关注学员的个体差异。(3)强调评价的过程性。(4)强调评价的多元化,评价从单向转向多向,建立学员之间、小组之间、教师等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5)评价方法的多样化。如考试成绩、小组作品、成果汇报、出勤情况等等。。。
5培训支持系统
各级培训基地在设施、设备、资源、师资、管理等方面都应达到相关培训基地建设标准。结合当地教师的信息技术技能水平、应用水平以及应用条件,对所建议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作必要的删除、合并、扩展以完成本模块的真实任务。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有教育主管部门、培训机构、学员和学校各个要素的相互支持和配合,需要各方面的大力支持,因此,该体系还需要不断的完善与发展,才能保证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提高,才能推动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工作的有效开展。
论文关键词:农村小学教师 教育技术能力 培训
论文摘要:为了解当前农村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状况,有针对性的通过培训来提高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对参加贵州省“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学员进行问卷调查和随机访谈,分析当前农村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优势与劣势,进而探索农村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iJIl中的问题。
一、调查结果
(一)被调查教师的基本情况
教师基本情况主要从学历结构和学科结构两方面进行调查,教师中大专和中专(中师)学历占了绝大多数,本科学历教师占8%,硕士及以上学历没有,73%的教师接受过专科教育(多数教师接受的是函授、网络教育等形式的成人专科教育),层次整体偏低,必然会导致教学水平、教研水平和科研水平的低层次。
教师中语文、数学两大学科教师占76%,信息技术学科教师为4%;音乐、体育、美术、科学等学科教师较少有的学校甚至没有,折射出当前农村小学教师的学科结构不合理,特别是能够教授英语、信息技术、美术、音乐、体育等课程的专业教师较为缺乏,一些新增课程如科学等学科的教师也严重缺乏。从访谈中得知,许多学校没有专门的信息技术教师,相当部分学校领导和学科教师对在教学中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促进教学、提高质量缺乏正确的理解和应有的重视,日常教学管理及学科教学还囿于传统方式,教师包班的情况为数不少。
(二)设施建设现状
现代远程教育作为农村教育技术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在问卷中作了相应的调查。贵州是最早进行远程教育试点的省份之一,在被调查的各所小学,远程教育硬件设备的配置基本完善,少部分学校已拥有计算机机房和相关的多媒体硬件设施,但总体情况是拥有计算机数量较少,基本不能满足日常教学、特别是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需要,同时普遍缺少相关学科的数字化教学资源的支持,教学课件和应用软件较为匮乏,90%的信息技术教师属于兼职教师,2/3的教师没有计算机使用,软、硬件投入均不足(远程教育设备除外),培训投入有待提高。
(三)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现状
1.教学媒体设备应用
教学媒体设备的应用是教育技术应用能力的出发点,媒体设备的状况及使用情况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关系着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也直接影响着学校办学的效益,所以教学媒体设备必须提高使用率以达到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目的。本次调查主要从幻灯等传统设备的应用、远程教育设备、多媒体教学系统、计算机网络教室和校园网及互联网等六个方面进行,结果如图1所示。
由于远程教育手段在全省的普及推广和互联网络的普及,分别有46%和48%的教师会基本操作,而多媒体教学系统和计算机网络教室有近2/3的教师不会,值得关注的是幻灯等传统教学设备只有17%的教师会操作(含能熟练掌握的教师在内),远远低于其他相对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反映了当前农村小学教师对传统教学设备应用的不重视的整体情况。
2.教育技术手段应用
教学设计是教学过程中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环节之一,教学设计过程中运用远程(网络)教学资源可以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它突破了以往教师个人凭教科书或参考书备课的历史,通过远程教育手段和互联网络实现了最大限度的教育资源共享。
当前,在中小学各学科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广大教师已进行了大量的信息技术应用于学科教学的实践,从应用的情况来看,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大大促进了各学科课程改革的深化,优化了学科教学过程,提高了教学效果。根据图2显示的调查结果,被调查的教师中仍有46.1%的教师从未进行过信息化教学设计;高达89.3%的教师在备课和教学中没有应用过任何远程(网络)教学资源,体现了教师们在这一方面的能力处于较大的劣势状态;近27.7%的教师没有应用过PPT教学课件进行教学,有68.4%的教师在教学中没有应用过除PPT以外的教学课件。
在随机访谈中发现,大多数教师虽然知道“教育技术”这个名称,但对其涵义却没有深入的理解,多数教师将“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混为一谈。
3.教育软件应用
教育软件的熟练程度主要从教学数据统计、PPT课件制作、教学网页制作、多媒体软件、网络资源搜索和电子邮件等六个方面进行了重点调查,统计结果如图3所示。
在教学软件的熟练程度方面,会操作程度最高的是教学数据统计,程度最低的是教学网页制作工具和多媒体软件。对上述数据进行综合对比可知,多数教师对教学网站、教育Blog等新一代教学手段,普遍缺乏了解,与传统课堂教学方式相比较,教育网站、教育Blog等新技术手段不受时空限制,师生互动性好,学生参与积极性高,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组织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能够促进学生个性的充分张扬,是改善教学质量理想的新一代教学工具,同时也是教师之间充分交流的信息平台,是现有学校教育资源共享的有力补充,很有必要加强教师这方面的训练。
二、现状分析
(一)优势
1.相关部门的重视为教育技术能力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为全面提高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和水平,促进中小学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教育部出台了教育技术能力标准,并启动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项目,“教育技术培训大纲”和《教育技术考试大纲》,为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贵州省教育部门领导下,联合省内外优质资源有序地在全省范围内通过多种形式开展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为普及提高全省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应用的积极推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以“三新一德”(即教育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和师德教育)为主要内容在全省开展的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将教育技术作为教师培训的重要内容,帮助广大中小学教师提升专业发展水平。
2.较大规模的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积累了基础
近两年以来,按国家对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要求,贵州省通过多种模式进行较大规模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省级培训,并利用北京大学远程教育的优势,进行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远程培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培训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储备了相当数量的师资资源,为进一步提高农村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3.远程教育资源建设促进教育技术能力发展向前迈进
在当前农村远程教育发展过程中,要使农村远程教育工程能够得到有效应用,关键是解决好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发展问题。作为最早的现代远程教育试点省之一,几年来,远程教育设施大面积投入建设,远程教育资源不断积累以及远程教育方面人才储备,为贵州省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二)劣势
1.专职信息技术教师不足,教育技术应用整体滞后
信息技术教师是推进农村学校教育技术应用的核心力量,但信息技术教师数量少、分布不均,农村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不能完全正常开设,教师教育技术应用方面不能得到正确、有效的指导,教师们对信息技术及应用技能掌握程度较低,造成教育技术应用整体滞后的状态。
2.地域环境严重限制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提高
自然地理因素也是影响地区教育技术发展的重要因素,贵州农村大多深处内陆边远地区,自然环境较差,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导致区域教育技术应用受到更为严重的负面影响,缺乏教育技术应用的“内在生长力”,长期以来形成了低水平无序成长的恶性循环和对培训的强烈依赖性。
3.教学设备的不足成为教育技术应用的瓶颈
虽然远程教育设施投入建设,但经过几年的高强度使用,一部分已经自然老化,一部分虽然还在使用但相对比较落后,且数量不足,不能满足正常教学需求,’教师们因此逐渐形成因为设备的缺乏而不再考虑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教学,也使教师们有充分的理由认为可以不掌握教育技术领域的知识。
4.教育资源缺乏严重制约着教育技术应用的发展
农村教师最为苦恼的是没有现成的资源供他们应用。首先,虽然网络平台上有着成千上万的资源供人们获取,但他们很难找到合适的教学资源,经过千辛万苦找到的资源往往还需要修改后才符合要求;其次,他们教学负担繁重,已经很少有精力投入其中,也不愿意为此花费更多的时间;再次,由于教育技术应用水平低下,缺乏主动搜索资源、整合资源的能力,造成农村教师在教学资源方面的匮乏,与教学设备一样越来越成为教育技术应用的瓶颈之一。
三、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思考
(一)培训前的起点与定位
培训是快速提高教师教育技术素质和能力的必要手段之一,农村小学教师很少有机会参加学习培训,要通过培训让教师得到较大的提高,培训起点的设置就显得非常重要。
首先,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他们基本没接触过,因此要从他们的13常教学工作和自身发展需要出发,紧密联系新课改,展现现代教育技术的特定内涵。
其次,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强调技术与课程理念的整合,就贵州目前的情况,教师们对技术本身掌握程度较低,技术的培训仍不能忽视,培训的起点应该设置在信息技术基础及初步使用上。
再次,教师“内在生长力”的培训也不容忽视,为保证培训内容与教师教学实际不脱节,培训内容的设置必须紧紧依靠起点的分析,定位于帮助学员选择适合的技术和工具、帮助学员形成有效的学习方法、帮助学员形成媒体资源选择、应用及资源开发的能力,从而促进教师“内在生长力”的形成。
(二)培训中的过程与方法
教育技术的教学应用始终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培训中应当让学员形成一条比较清晰的主线,将教育技术能力整合在整个培训过程中。
首先,培训过程以完整的案例为基础循序渐进,注重学员在参与中体验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过程。案例是连接理论与实践的中介,案例呈现让教师容易接受并积极参与培训过程,以教学案例为依托来展开培训更适合学员进行学习,能够较为自然地迁移到自身的教学实践中。
其次,培训过程中采用多种方法交替进行,通过案例教学、教案设计与作品创建、个人练习与小组研讨、全班交流与经验分享、活动体验与课后反思等多种活动,引导学员积极参与,全面调动学员的积极性。
(三)培训后的跟踪与支持
培训后跟踪是检验培训成效的关键,培训成效的评价包含多方面,通常用培训的课程体系、师资体系、管理体系、培训总结及培训材料积累来反映培训工作的质量,用现场满意度调查、知识考核、写学习小论文等方式体现培训效果。但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培训效果并非三两天就可以得出结论,通过上述方式来判定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是否切实有效并不科学,作者认为应变以往的直接评价为跟踪支持,在跟踪支持过程中进行评价,在评价中不断提高培训效果、扩大培训影响。
四、总结
农村教师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农村教师能力提高是很大也很复杂的社会问题,也是党和政府一直关注解决的问题,虽然各级教育机构、各教育单位或组织都在关注并帮助农村教师提高能力素质,但从目前的成效来看,相对而言,仍然存在着诸多需要改进和调整的地方。要改变目前的这种状况,首先要考虑农村的实际情况、农村教师和农村教育的具体情况,以及地区间、层级间的差异,从农村现有教师的实际出发,在政府部门和主管机构的指导下,从已有的教师能力素质提升活动中吸取经验和教训,改进不足之处,大胆创新,系统性地、有目的地、有针对性地、有甄别地供给农村教师教育和培训的资源,在此基础上,建构起新型的农村教师教育体系,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从而整体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率。
论文关键词:教育技术;非正式学习;显性知识;隐性知识
论文摘要:主要探讨非正式学习在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中的应用,以网络环境下基于问题的学习这种方式来实现,并提出非正式学习的实施模式以及非正式学习实施与促进的几点意见。
信息化的教育现状对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除了要掌握坚实的专业知识,还有更多专业技能。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就是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种,包含大量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比如广博的教育学知识、娴熟的教学技能、教师的自我反思和自我学习能力等。提高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已成为时代对教师提出的基本要求。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提高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提高是一个持续不断、逐渐深化的过程,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所以,培训只是为教师提供一个引子,要想真正达到最终目标,培训之后的后续工作才是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的重点内容。在这种情况下,与正规的学校教育或持续教育相对应的一种非正式学习(Informal Learning)在其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本文主要讨论的就是网络环境下基于问题的学习(WPBL)在这种非正式学习中的应用。
1非正式学习
著名的教育学家杜威曾提出“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的教育理念,也就是说,个人接受教育的过程就是他在社会生活逐渐习得的。这与非正式学习的思想如出一辙。所谓非正式学习是相对于正规学校教育或继续教育而言的,是指在非正式学习时间和场所发生的、通过非教学性质的社会交往来传递和渗透知识,如打球、读书、聚会等。研究表明,非正式学习广泛地存在着,笔者认为这种获取知识的途径是一种非教学性质的社会交往,它满足了大部分学习需要,达到个体在工作中学习需要的70%左右。
2非正式学习的实现模式——WPBL
非正式学习的实现形式是多样化的,不同的实现形式具有不同的优势和特点,这里的WPBL应属于一种网络学习形式。下面在传统的PBL实现模式的基础之上,探讨一下如何将这种网络环境下的基于问题的学习方式应用于一种非正式学习当中去。
2.1创设问题情境
在基于问题的学习中,问题情境是学习得以顺利进行的关键性因素,所以,在问题情境创设的过程中有2个重要的指标:1)问题应当难度适中,不能太难,也不能太容易;2)问题应当基于真实的情境,即都是复杂的、结构不良的。
2.2组织学习小组
在基于问题的学习中,要解决好一个创设好的问题通常需要学习者之间的相互合作,小组学习是PBL主要的学习形式。分组有2种途径,一种是依据学习者的学习风格、认知水平进行分组,一种依据学习者的兴趣、爱好进行分组。本文涉及的分组应该属于后者。在小组学习中小组成员的个数影响小组学习的学习效果,通常情况下小组成员最好在5~7名之间。在确定分组之后,要选取1名小组长,以便后面的学习能够顺利进行。
2.3小组学习 小组学习过程中,首先小组成员要在小组长的领导下对问题情境进行讨论,找到问题中隐含的信息、概念以及解决问题的初步计划和假设,确定小组的学习目标和每个成员自己的学习目标。其次,小组成员按照自己的计划进行自主学习。在这一阶段的学习中,小组成员可以随时将自己的学习进度、遇到的问题到平台上,供其他小组成员借鉴和学习。
2.4组内汇报及讨论 在小组学习过程中,小组内部需要及时总结,定期讨论。总结讨论的目的有2个:1)为了相互之问进行信息的分析和评价,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剔除虚假无用的信息,提高学习效率;2)通过讨论,重新审视自己的学习思路,以便及时作出调整。这一过程中,小组成员可以调整、修改、细化学习目标,安排下一步学习计划,直到最终完成学习目标。
2.5总结评价 这是PBL模式的最后一个阶段,整个学习过程进行到此处,问题已经基本得到解决,每个学习者不仅仅得到问题的答案,更重要的是提高了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最后的总结与评价,对自己的学习行为进行反思,激发和支持学习者的高水平思维。
3非正式学习的实施与促进
传统意义上,WPBL是以学习者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学习。当WPBL作为非正式学习的一种实现模式,它就具备了更多非正式学习的特点:1)自发自愿的个性化学习,没有学习场所、学习内容、学习时间的限制;2)有时可以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有时则纯属偶然事件;3)探究的氛围,自我发展的需求,对话交流,知识共享,反馈,问题解决,这些都是非正式学习得以实现的重要条件。
根据上述特点,为了确保WPBL的实施和提高学习效率,对教育技术培训的组织者提出2点建议。
1)加强组织引导力度。虽然非正式学习是自发性的、灵活的学习方式,但必要的组织引导是不可或缺的。
2)为WPBL的实施提供支持服务系统。在远程教育中,学习支持服务系统可以为远程学习提供有力的支撑,在教育技术能力培养过程中完全可以借鉴。为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提供有效的支持服务系统,是学习能够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
[论文摘要]实践教学作为高师教育的两个途径之一,在小学教师教育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强化小学教师教育中的实践教学环节,必须加强高等院校与小学的校际联合,建立稳定的高质量的教育教学实习基地;打破单一的实践模式,建立全程教育实践体系;丰富实践教学的内容,全面发挥实践教学的作用;建立严格的质量考核机制,保证实践教学的质量。
[论文关键词]实践教学;小学教师教育;有效策略
上世纪末,为了全面提高基础教育师资水平,国家将师范教育全部纳入了全国高等教育系列,完成了三级师范向二级师范的转型。小学教师培养开始了由中专层次向专科、本科层次转变。在转型过程中,一方面,小学教育专业教师培养开始向着更高的层次发展,提高小学教育专业的学术性,使其具备高等教育的基本内涵,成为各个高等院校建设小学教育专业的共同追求;另一方面,以强化“师范性”为基本特征的中等师范培养模式逐渐边缘化,小学教育专业在高等师范教育培养模式的泛化中,逐渐失去了自己的专业特点和专业品格。这种变化反映在教学上就是理论教学备受关注,而实践教学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这样的局面带来的后果是:小学教育专业发展与小学的实际需要渐行渐远。因此,当下我们必须认真反思小学教育专业建设中实践教学的现状,探讨相应的对策。
一、概念界定
高等师范教育途径有两个:一个是理论教学,一个是实践教学。所谓理论教学,即通过理性的灌输与启蒙,使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所谓实践教学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实际操作为主,获得感性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综合素质的一系列教学活动的组合。作为高等师范教育的实践教学则包含了各种技能课的教学、社会调查、社会实践、教育科研、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等。
由于教育是实践应用性专业,需要经过“临床”实习,在师范教育从三级培养体系转变为二级培养体系,其内涵扩展为教师教育并走向专业化以后,实践教学在教师教育专业中已经成为与理论教学并驾齐驱的教师培养途径。实践教学的改革成为当今教师教育专业改革的关键。
二、实践教学在小学教师教育中的作用
实践教学在师范院校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大大提高师范生教育能力,并能让高师学生步人工作岗位后,更快向教师这一职业角色转变。具体表现在:
1.强化专业意识,培养职业情感,树立职业信念。
培养优秀的小学教师首先要学生能对小学教师这个职业有一个清醒、全面的认识,在真实的教育教学情境中体验教师职业的平凡与崇高,在内心深处生发出对小学教师职业的深厚情感,树立为之奋斗的信念。这种心理上的准备显然不是系统的理论知识所能赋予的。从康德开始,情感和信念就被从知识论的范畴中排除出来,归属到实践范畴中。所以要想完成师范生向教师角色的心理准备,实践教学是必然的也是唯一的途径。
2.加深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
理论教学是从课堂到课堂、书本到书本,学生难以理解抽象的专业知识。通过加强实践教学,这方面得以大大改善:加深了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并在此基础上,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使所学知识能构成一个整体,即组成为知识群,成为一个合理的知识结构,而不是彼此分离、理论脱离实际的知识。
3.提高学生的教育技能技巧,丰富个体的实践知识。
单纯依靠传授现成知识而不发展知识,是培养不出所需人才的。优秀的教师或者有经验的教师,绝不只是现成知识的说明者,而是善于根据不同的对象,对所传授的知识进行科学的选择和解释,在真实的教育教学情境中,丰富个体的实践性知识,形成具有个性化的教学智慧。正是理论化的系统知识与个性化的教育智慧的综合,成就了教育工作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特征。
4.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师范教育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使学生学会创造性思维和独立性工作。实践教学不仅是教育能力和技能形成的一种手段,而且还是未来教师获得知识,发展创造性思维的途径之一。通过实践教学,师范生的认识建立在内容丰富、实事求是的感性材料基础上,在参与教学实践、掌握必要的职业技能的同时,其思维能力也在不断发展。
综上所述,实践教学对高校师范生的培养确实具有很大的作用,特别是现在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为实践是创新的基础。我们应该彻底改变传统教育模式下实践教学处于从属地位的状况。构建科学合理培养方案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必须为学生构筑一个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并从整体上策划每个实践教学环节。这种实践教学体系是与理论教学平行而又相互协调、相辅相成的。
三、我国高等师范教育实践教学现状
教育实践教学活动从目前来说是我国师范教育中的薄弱环节,从观念到实践上都存在着一定问题,主要表现为:
1.实践教学活动内容、形式较少,时间安排较晚。
目前,大多数院校的教育实践教学活动仍然仅限于一次突击性的教育实习以及为数不多的教育见习和参观,教育实习构成了教育实践教学活动的主体,而这往往又都是集中安排在最后一年甚至最后一个学期中的一个月来进行的。师范教育课程计划安排也遵循着传统的做法,即倾向于一个个顺序安排师范教育的不同部分:普通教育——学科专业——教育理论与方法——实习。这等于向学生示意理论学习与实习是两项有区别的活动,从而维护了以“模仿”为主的培训模式的教育实习的原始观念。这种做法产生了一个问题,即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难以和教育实际相结合。因为这种安排背离了教育实习对实习生来说的另一重要目标——为他们提供在工作中反省、检查、修正自己所掌握的完成教书育人职责技能的机会,直接后果是即使实习生在教育实习中发现了问题,也只能带着这些问题走上工作岗位。此外,由于学生从未进行过其他形式的教育实践活动,不具备一定的实际经验,也给教育实习带来不少困难,影响了教育实习的效果,也不利于对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2.实践教学活动的安排不够周密。
随着大学扩招,绝大部分学校的教育实习安排是采取分散实习与集中实习相结合的方式,学生自主联系实习学校,在教学活动的安排和管理上存在着很大漏洞。模拟教学也往往只是给学生一部分内容,让他们去挑去讲,而缺乏模拟前的详细指导及讲完后的深入探讨,往往使教育实践活动流于形式。
3.教育实习时间短、范围窄。
作为教育实践教学的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教育实习在我国师范院校中没有受到充分重视,实习太短,内容形式单一,与一些欧美发达国家相比,相差甚远。目前我国实行的集中实习时间6—8周很难保证教育实习的良好效果。其间,只能让实习生讲几节课,配合班主任做一点工作,较好的还可能主持一次主题班会或团队活动,而深入细致地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全面掌握教材、研究教学方法、指导学生课外活动、家访等等,根本无法落到实处。这种“蜻蜓点水”式的教育实习难以帮助实习生对教师职业活动获得全面的了解,也难以实现教育实习对实习生的一个重要目的——精确与巩固理论知识,获得教师职业所需的技能技巧。因此,实习时间不充裕,与不断扩大的教育内容及不断提高的教育实习质量的要求不相适应,成为现阶段教育实习的一个致命弱点。
4.缺乏“教育实习基地”的建设。
从我国高师教育实习现状来看,大多数高等师范院校缺乏教育实习基地。目前,我国师范院校的教育实习,多数是在临近实习前才落实实习点,而缺乏被美国教育界称之为“入门学校”的那种教育实习基地。大多数院校是“扫一枪换一个地方”。这种教育实习主要以“学院为基地”,而不是以“学校现场为基地”,与小学关系疏远,难以与其建立一种共生关系,并结为平等的合作伙伴,使教育理论缺乏生长成熟的土壤,学生更难以在真实的教育教学环境中体验教育教学理论,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5.缺乏科学的指导。
学生进行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离不开教师的指导,指导教师要在精讲有关职业技能的基本知识、组成要素和操作程序的基础上,重点指导学生进行系统的实践,使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改善、不断趋于整体协调和完善,以获得稳定的教师职业技能。目前教师对学生技能训练的指导总体比较薄弱,这既有管理上的原因,又有教师自身的原因。相对而言,讲普通话和口语表达技能、书写规范字和书面表达技能比较“外露”,看得见摸得着,教师对学生训练能够提供良好的指导。按理说各科教学法在训练技能方面是具有优势的,因为它与学科专业、实习有直接联系,而且课程又是各系自己开设。但实际效果不尽如人意,这主要与“法”中无“法”的课程自身相关,也与教“法”者不懂“法”有关,有的学科教学法教师甚至从未教过小学,这哪里还谈得上对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指导?心理学、教育学教师不了解小学教育教学实际,其他各科教师头脑中毫无技能训练的示范意识和指导意识,是高师院校中比较普遍的问题。
6.缺乏严格的考核。
《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基本要求(试行稿)》第四条指出:“高等师范学校要从培养合格中学教师的高度出发,结合实际情况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确保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受到严格的训练和考核。”它对四大部分训练内容(讲普通话和口语表达、书写规范汉字和书面表达、教学工作、班主任工作技能)的考核分别提出了指导性意见,但实际执行情况不尽如人意。其他训练内容的考核有的学校恐怕连细化的考核标准都没制订,更谈不上严格考核了。考核本身具有评价、激励、反馈等功能。通过考核检验师范生职业技能掌握和运用情况,从而评价高师教学工作成效;通过检验和评价,让学生看到自身存在的不足,激励他们加强技能训练,同时也促进高师教学改革的深入。可是我们未能做到严格考核,几乎使这些功能丧失殆尽,不能不说是件憾事。
四、开展有效实践教学的策略
1.加强高等院校与小学的校际联合,建立稳定的高质量的教育教学实习基地。
实践教学存在的种种积弊,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高校与小学之间存在隔阂,没有建立起互惠互利的合作关系,使实践教学的开展失去了赖以展开的平台。在这一点上,美国的实践教学模式可以给我们以启示。上世纪80年代末以来,美国大学教育系(或教育学院)与当地中小学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培养新教师,鼓励在职教师进修,开展合作研究,以达到共同发展的目的。参与合作的中小学称之为专业发展学校。这种学校强调与当地中小学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我们也应该在高师教育和小学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在实践教学方面展开较为全面深入的合作,在课程内容设置、实践指导、学生管理、成绩考核等方面实现无缝对接,从而保证实践教学有序、高效地展开。
2.打破单一的实践模式。建立全程教育实践体系。
传统的教育实践教学体系在时间安排上分布零散,没有系统性、规定性,直到最后的集中教育实习阶段才略显规范性,但时间安排得并不合理,太短、安排太后。而连续性、渐进性全程教育实践教学体系则是从师范生入校第一天起(包括寒暑假)就实施,涵盖了师范生在校的全过程。同时,它在时间安排上体现出一定的连续性、渐进性特点。先以循序渐进层层深入的一系列实践环节(如:熟悉学校环境的实践、教学技能训练、见习、模拟实习、试实习等)来减轻教育实习给学生带来的心理压力、精神负担及忧虑感,使他们逐步适应教师职业生活,然后才真正进行实战演习的“教育实习”。
3.丰富实践教学的内容,全面发挥实践教学的作用。
学生的教育实践绝不仅仅是听一两节课、主持一两个主题班会这么简单。实践教学的内容应该涵盖学生今后走上工作岗位的方方面面。因此要改变当前实践教学的现状,必须打破旧有的思维格局,站在未来教师的岗位上全面审视实践教学的内容。概括地说,学生的实践教学应该包括:课堂教学实践、课外活动教育实践、参与性教育实践、模拟性教育实践、观摩性教育实践、研究性教育实践、社会实践和整体性教育实践等8个方面,这8个方面基本实现了对未来教师职业的全面覆盖。
4.建立严格的质量考核机制,保证实践教学的质量。
根据实践教学的任务和目标建立严格的质量考核机制,是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这种考核机制应该包括确立操作性较强的质量评估标准、建立规范化的实践教学组织程序标准、建构统一协调的组织管理系统。通过这些标准的建立,将实践教学纳入严格的考核程序中,以期对教学实践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促进教育实践活动的质量提高。
综上所述,我们应该正确认识实践教学在小学教师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对实践教学的思想认识,积极探索有关实践教学的理论和实践,不断提高小学教师教育的质量。
论文摘要:高素质教师的培养是教育成功的关键,所以教师教育越来越引起教育界学者的关注并成为热门话题。随着20世纪以来的几次基础教育改革,美国的教师教育与建国初期相比发生了巨大变化。美国,小学教师教育也为培养合格的小学教师做出了相应的调整,其体制虽被外界普遍认可,但仍存在缺乏教学质量的评价体系,教师生命成长意识的消解和职前与在职教育的断层等问题。
论文关键词:美国小学;小学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
1美国教师教育的兴起与教师专业化
20世纪30年代后,发达国家的“师范教育”概念逐渐被“教师教育”所取代,并成为世界通用的概念。这不仅仅是简单的概念替换或文字游戏,而是标志着教师培养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教师教育”的丰富,从内容上来讲,包括人文科学教育、学科教育、专业教育和科学实践;从顺序来看,有职前教育和在职教育;从形式来看,有正规的大学教育和非正规的校本教师教育;从层次来看,有专科、本科和研究生教育。教师教育包含教学职业的职前、试用和在职等层次。
教师教育的出现是教师专业化趋势的结果。教师专业化运动兴起子2O世纪60年代,80年展成为一场波及全球的教育改革运动。1955年召开的世界教师专业组织会议率先研讨了教师专业问题,推动了教师专业组织的形成和发展。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劳工组织提出《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首次以正式文件形式对教师专业化做出了明确说明,提出:应把教育工作视为专门的职业,这种职业要求教师经过严格的、持续的学习,获得并保持专门的知识和特别的技术。1986年,美国的霍姆斯小组、卡内基工作小组、复兴小组相继发表了《明天的教师》、《国家为培养2l世纪的教师做准备》、《新世界的教师》、《有装备的国家——2l世纪的教师》等一系列报告,明确提出了以教师专业性为教师教育改革和教师职业发展目标的理念,期望通过教师专业化提高专业报酬,促使教师职业成为一门真正的专业。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第45届国际教育大会提出:在提高教师地位的整体政策中,推动教师专业化是“改善教师地位和工作条件”的最有前途的中长期策略。
2美国小学教师教育的发展与改革
美国建国初期没有专门培养教师的师范教育机构,小学教师一般由没有受过专门教育训练的神职人员担任。最早开设专门的小学教师培训班的是1823年在佛蒙特康考德市由教士霍尔创设的私立师资培训班。1825年在美国出现了第一个教师资格证书。l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更新了教育观念,传统的小学教师培养主要依托师范院校的教育专业输送人才。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美国中小学教师几乎全部由综合大学的教育学院和文理学院教育系培养。20世纪60年代受到终身教育思潮与全球化背景的影响,美国的小学教师教育开始注重职前培养与在职继续教育。即,全球共识的教师教育包含了教师职前与在职教育。加上美国的教师专业化程度较高,目前的趋势是走向高学历结构,美国义务教育12年,小学、初中、高中教师的学历起点是大学本科毕业,研究生、博士生也很普遍。各地高校和专门的教师进修机构共同开拓了在职教师进修班,对职前与在职教师的学历提高做出了巨大贡献。目前,在美国当一名小学教师是件高尚而又艰难的事情。因为教师在美国各种职业中的地位受到人们的尊重,美国历来重视知识、重视教育,不管是中小学还是高等院校的老师都受到人们的钦佩。而教师资格审定程序和队伍管理也是很严格的。众所周知,小学教师的要求不同于中学或大学,所以小学教师的培养也与他们存在差异。中、小学与大学教师的培养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具有终身教育理念。终身教育理念的引入导致小学教师教育分两个阶段贯穿教师职业整个生涯。
2.1小学教师职前教育
美国小学教师职前教育体系形成之初,教师来源主要有四个渠道:第一是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第二是普通大学,有志从事教育的学生从第三学年开始必须选修教育、教学类的课程,如心理学、教育管理学等,并经实习、考核合格;第三条渠道是非师范院校的毕业生,在大学也没有选修教育课程者,经师范院校(教育学院)培训并考核合格;第四是已获得博士学位的。美国小学教师的培养任务由师范学校承担。二战前虽然有公立和私立师范学校同时存在,但是两种师范学校都是培养小学教师的主要场所。21世纪初,美国没有专门培养教师的师范大学,小学教师主要由文理学院和综合大学培养,在获得了4年制的非教育学科的学士后,如果要从事教师职业,必须专攻1年的教育专业,选修30个学分的教育心理学、教育管理学和教育法等相关课程获得教育硕士学位,并通过考试获得教师资格证书才能应聘上岗。为了解决小学教师的数量与质量问题,美国还推出了社区学院和普通大学联合培养小学教师的新模式。这种模式利用了普通大学的学术水平和社区学院的实践能力优势给小学教师培养创造了一个成功典范。
1825年第一个教师资格证诞生之后,美国小学教师资格认证体制逐步得到完善。进人20世纪80年代后,美国小学教师资格证分为两大类,即普通教师资格证书和特殊教师资格证书。这是针对普通儿童与特殊儿童而设置的教师从业资格认证。由于美国的分权自治行政方式,各州对教师资格证的时限有不同的规定。但是近年来,为了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大部分州都趋向于取消教师资格证的终身制。
小学教师职前培养开设的课程虽然各州会有所不同,但主要是五类,第一类是普通教育课程;第二类是学科专门课程;第三类是教育原理课程;第四类是教学方法课程;第五类是早期实际经验与教学实习。
2.2小学教师在职教育
小学教师在职教育也可称为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它的出现主要是因为随着现代教育观念、技术与信息的不断更新,小学教师的职前教育无法满足教师职业的整个生涯的需要。现任美国小学教师大部分都具有良好的教育背景,教育硕士教小学也是很普遍的事了。为了提高小学教师的学历,除了人职前有学历要求之外,美国在职小学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取得学历的或自我提升的非学历继续教育。美国在职教师的进修由高校和专门的教师进修机构共同负责。为了提高小学在职教师的学历与教师专业素养,全国各地向小学教师推广的进修课程包括专业课程、学术性课程和教育行政人员与辅导人员的学位课程等。
美国的小学教师必须是能教几科的人才。比如,英语语言老师既要能教英语语言又要能胜任小学科学教师。由于对小学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虽然他们在职前都接受过良好的训练,但是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美国小学教师的工资待遇与其职称和学历相关,所以许多在职教师都希望在职期间不断通过学历进修来提高自己的待遇。小学教育硕士的出现就是很好的例子。小学教育硕士面向的人群就是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的小学在职教师。通过对小学教师的观念更新来影响教育质量的提高。
2.3小学教师教育的改革
2.3.1培养方式从单一转向多元化。不管是职前还是在职的小学教师教育,美国的小学教师教育培养方式都经历从单一转向多元化的变化。职前培养从最初的单一师范学校变成由师范学院、综合性大学的教育系和文理学院教育专业都可培养的模式。这种模式的转变有利于满足小学教师数量上的需求。但是,来自这些机构培养的小学教师需要培养的时间过长,一般要学4至5年,这也正是它的不利之处。对于在职小学教师的教育培养方式更是从最初的忽略到现在的多种多样。首先是实施这种培养的机构越来越多,有专司教师培训的教师训练学院、教师进修学校、教员研究院、在职教师培训和提高中心等各类高等院校。同时也通过举办夜大班、函授班等开展。
2.3.2培养目标从教育工作者转向专家型教师。美国在二战前教师教育的目标是强调培养“教育工作者”,注重教学艺术与能力训练。后来又提出要培养既精通所教学科又精通教学方法的人。从这两种表述来看都是认为教师工作很容易限定且相对简单。事实上,这种观点不断地得到证实是错误的。简单的教育工作者机械地重复教育工作已经相去甚远了,新世纪的小学教师都要求具有一定的从事教育研究能力。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成为小学教育任职的标准之一就是这种观念的体现。目前,越来越多的小学教师与大学教育学院或教育系紧密联系。他们通过合理利用双方的优势共同做学术研究。
2.3.3课程设置从注重学科素养转向学科与实践能力并重。建立师范教育体系之初,小学教师教育的重点在于为今后从事教育工作时教什么、怎样教打基础。因此,虽然各州的师范类院校略有不同,但是基本上都是分为所教学科知识、教育学知识和教育实习。通常实习的课时很少而且不受重视。改革之后,综合性大学的学术性渗透到教育专业中。为了能够培养既能从事教学工作又能从事科研工作的小学教师,各大学校都为有志从事教师职业的学生设置教育实践课。与之前相比,教育实践课课时增加并且成为学生毕业的一个重要部分。教育实践训练要求学生能掌握教育理论和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进行分析、诊断、假设以及处理的能力,成为教育工作的“学者”、“革新者”、“交往者”、“决策者”。对在职教师教育设置的课程主要是提升学历和从事科研能力。
3美国小学教师教育的问题与评价
3.1缺乏教学质量的评价体系
在教育这个大系统之中,小学教师教育是它的子系统。教师教育的教学质量关系到整个教育大系统的教学质量。虽然美国培养小学教师教育的体制被外界普遍认可,但是美国并没有对小学教师教育制定出一个评价体系。一套完整的评价体系包括评价机构、评价标准、评价过程以及及时反馈。而在美国,不管是职前培养还是职后的小学教师培养体制都缺乏这种评价体系。小学教师教育虽然处于教育系统之中,但它不能与其他教育子系统例如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或者高等教育共用一个评价体系。对它的评价应该联系小学教育质量的评价来制定一套独立完整的评价体系。虽然20世纪80年代美国开始出现“教师成长档案袋”这种对教师评价的手段,但对培养小学教师的教育质量的评价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评价标准(不管是定性的还是定量的)和过程,更谈不上制定一个有效反馈机制。因此小学教师教育质量没有一个衡量的标准和自我纠错的机制。例如,对于职前由综合性大学培养小学教师的目标是以师范性为主还是学术性为主一直是争论的焦点。
3.2教师生命成长意识的消解
教师首先是人,而且是从事教育活动的人。美国是注重自由与个体意识的国家。但是,教师除了有作为个体的生命成长意义之外,还有作为一个特殊职业群体的职业生命成长意识。作为个体生命存在的教师有个体的需要。在美国,小学教师工作量十分大,导致许多老师抹杀了自身的需要,甚至教师因工作压力过大而自杀的事件也屡见不鲜。尤其是小学教师所面对的学生群体年龄小,教学的任务也比高年级重。近年来,患职业病的教师也呈上升趋势。当我们把教师作为一个职业群体来看待时,它的生命成长意识就包含在它的职业生命成长过程之中:职前、在职与职后。这个过程是教师不断成长的过程。这种忽视教师特别是小学教师的个体生命意识的现象在美国也十分普遍。美国的小学教师教学任务非常繁重,而且近年来把教师培养成研究型教师趋势的发展使得教师承受更大的工作压力。小学教师教育当中,职前很容易把教师当成今后从事教育工作的机器,在职的教育又容易带上为了物质利益而去接受教育的面具,退休后的教师生活或与职业相关的生活更是无人问津。事实上,教师职业是一项需要长期关心与支持的职业,教师在工作中个体生命与职业生命同时得到成长,退出这个职业圈之后的教师同样具有个体生命与职业生命的延续性。
3.3职前与在职教育的断层
美国小学教师教育把职前与在职教育分的非常清楚。从培养目标到课程设置都具有明显的断层现象。对于学科知识的教育几乎都在职前完成,在职小学教师教育的主要任务在于提高教师学历和研究能力。这种断层现象一方面不能适应美国的国情,另一方面也不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
首先从美国的国情来看,美国历史的发展给它打上了多民族构成的多元文化融合的文化烙印与各州联邦自治的政治背景。多元文化的特色与联邦制既给教师从教和学生学习带来了丰富的文化底蕴和开阔的视野,同时也给双方制造了不必要的障碍。由于小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具有心理依附特点,所以这种障碍在小学教育领域表现得尤其突出。从教师方面来说,教师职前的教育加上教师本身的文化背景很可能与各州不同的制度及不同民族文化产生冲突,这样加大了新人职教师的教学难度并延长了其适应期和长度。其次,从事物的联系来看,小学教师的职前与在职教育区分得并不是那么清楚,因为现代社会发展迅速所以学科知识和教学技术也更新迅速。因此,教师的角色也不断在学生与教师之间转换。职前与在职小学教师教育之间需要有一个衔接的层面。
摘 要: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到来,教师教育发生了深刻的变革,给小学教师教育带来了诸多的挑战,如生源素质下降,就业市场挤压,学科地位边缘等;小学教师教育可以通过提高办学层次,增强专业适应,定向农村小学教育等方式进行抉择。
关键词:高等教育 大众化 师范教育 小学教师教育
一、问题的提出
上个世纪末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不同寻常的快速发展时期,扩招的举措充分释放了民众读书上大学的渴望与激情,并以比政府预设的速度更快的节奏向前推进,原定于2010年后调整为2005年迈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门槛的目标实际上于2002年就提前实现,曾经不可企及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切切实实来到我们每个人的身边。据统计,2005年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已超过20%,从而一举成为世界高等教育第一大国。
与启动高等教育大众化几乎同时发生的是高等学校的合并、升格的步伐加快,截止到2000年8月,全国有612所高校合并组建为250所,且一直余绪未断。在这场声势浩大、波澜壮阔的高校合并、重组的变革中,我们不能不注意到的一个事实是:独立建制的师范院校的大幅度减少,恰如有学者提出“独立建制的师范院校的终结”的惊呼。在师范院校大量减少的同时或更早,师范教育固有的、分层有序的三级结构也已发生了历史性的转变,长期并存的中师、师专、师范本科的三足鼎立的局势悄然瓦解,以培养小学教师为专职的中等师范学校已完成她的历史使命淡然退出,宣告了师范教育由三级结构向三级结构过渡的时代转型,这是一场从制度到观念到心理的范式变革,喻示着教育新时代的到来。
中师的隐退意味着师范教育结构的重心开始上移,小学教师教育培养层次得以整体提升,专科成为进入小学教育人才市场的基本信号(少数中西部地区除外)。然而,中师的退场并不意味着所有中等师范学校的消失;让这部分教育资源整体地剥离出教师教育的轨道,是不合理也是不现实的。于是,在可能的条件下,原有的中等师范学校积极寻求升格或合并以跟上高学历的小学教师教育的需要,如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湖北沙洋师范学校等5所中等师范学校于2000年3月被教育部批准独立升格为普通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有的是与当地高一级学校合并成为其初等教育系(学院);另外,还有一定数量的中等师范学校以“借壳生蛋”的形式和其他高校联合培养初中五年制大专学历的师范毕业生。在专科层次之上,有不少的本科师范院校也积极参与小学教育专业的培养,但规模不是太大。可以说,原有的部分中等师范学校(现提升为专科层次;少量还是本科层次)仍是培养小学教师教育的主体,只是被纳入高等教育的范畴体系。
小学教师教育的培养披上高等教育的金色光环以后,其生存环境与生存状态是否有了明显的好转或质的提升呢?专科层次的小学教师教育是否就处于一种有利的发展态势呢?这是我们感到并不轻松的话题,实质上我们就怀有某种程度的忧虑。这种忧虑不是对小学教师教育未来前景的担心,而是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在师范教育结构调整转型之时,在教师教育制度开放转轨之际,小学教师教育新的培养格局尚未正式形成,新的培养模式尚未正式建立,新的培养机制和动力尚未完善健全,所面临的当下的一些困惑与困窘。当然,这种困惑与困窘直接指向培养主体学校。
二、小学教师教育面临的挑战
由于教育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高等教育大众化所带来的不仅是入学比率的变化,而是高等教育系统结构的改组与重构的过程,也是高等教育各专业重新占有和分配资源的过程。计划的定向培养的体制已经打破,作为刚刚跨入高等教育系统稚嫩的小学教师教育专业,面临的挑战有哪些方面呢?
1.生源素质下降。这虽然是一种很平凡的关切,但决不是平庸的赘语。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大大降低了人读大学的门槛,满足了大多数人继续深造的要求,对于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的意义是无庸讳言的。高等教育由精英走向大众的征程中,其生源素质的构成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满足更多的中下层次学生入学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使命,但生源素质的整体水平下降是情理之中也是无须掩饰的事实。对于专科层次的普通师范院校来说感受更为强烈——这类学校是高等教育大众化任务的主要承担者。原来承担小学教师培养之职的中等师范学校招收初中毕业生,基本上都是优秀拔尖的学生应考;而现在纳入高等学校专科批次招生录取以后,是同类学生的最低层次报考,生源素质的落差是极为明显的。
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市场经济的初始推行,高等师范院校招生陷入低谷,尽管国家采取适当降分、提前录取、优惠补助等政策仍难以凑效。如今师范教育整体局面已大为改观,教师地位、教师职业吸引力大大提高,但小学教师教育由于其办学主体层次的低下性,又无特殊的照顾手段,难以吸引到优质生源,生源素质的下降无疑对质量保障带来极大的冲击和影响。
2.就业市场挤压。由于上个世纪70年代后期以来我国有效实行计划生育人口控制的政策厂适龄入学儿童人数有渐次下降的趋势,使得对小学师资的需求比例减少,甚至出现负增长的情况。据《北京青年报》 2003年12月29日报道,北京市目前中小学教师还缺 3000多人,但师资状况基本上是小学超编,初中持平,高中缺编;以湖南省为例:湖南省小学生人数将由 1998年的805万迅速降至2005年的517万,降至2010年的500万。相应地,小学教师的需求量也将由1998年的36万迅速降至2005年的23万,2010年的22万。届时,除去自然减员外,小学教师将过剩8万多人。小学教师教育的就业形势由此可见一斑。
教师资格证书制度是国家对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人员的最基本要求,是国家对教师实行的一种特定的职业许可制度。有利于吸引优秀人才、促进教师专业化和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是开放型的教师教育、教师来源构成多样化的重要的制度体现。但在目前教师资格证书的实施还存有诸多问题的情况下,“劣币驱逐良币”现象会干扰正常的教师人才招聘市场,从而也使小学教师教育的就业形势更显严峻和拥挤。
再之,—些师范大学本科生(非小学教育专业)甚至研究生在就业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也会“俯就”小学教师行业,而这种可逆性(指小学教育专业的毕业生到高一层次就职)却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小学教师就业市场这块本来不大的“蛋糕”经多方分割,无疑使小学教育专业的就业空间愈显逼仄局促。
3.学科地位边缘。小学教育专业进入高等教育的运行系统后,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和注意,而是在高校学科趋向多科性、综合化的发展生态中被挤入学科的边缘,成为高校学科群体发展的附属和陪衬。同时,在教师教育从独立定向走向开放多元的今天,师范教育正处于急剧转型之中,学科规制模糊不定:如关于教师教育的培养模式是“混合培养”还是“阶段推进”,尚处于试验和论争之中;如小学教育专业的培养规格是“全能型”还是“分科型”,也存在长期的范式之争。由是观之,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科地位由于其本身的学科逻辑的不成熟而难以在高等学校的多学科环境中得到彰显。
初等教育学科建设的滞后也严重影响了小学教育专业的发展。长期以来,无论是我国《学科分类与代码》的国家标准,还是学位教育的《学科、专业目录》,在一级学科“教育学”之下,与幼儿教育学、高等教育学、成人教育学相并列的是普通教育学,初等教育学并没有正式的学科地位。直到教育部最新的学科和专业分类才在二级学科“普通教育学”之下设立了中等教育学和初等教育学两个三级学科。为此,加强初等教育学研究和学科建设,加大初等教育学与其他学科的开放、交叉和整合的力度,建立初等教育学的学科体系,形成学术共同体,促进初等教育学的课程开发和教师队伍力量的提升,是保障小学教师教育健康发展的制度基础。
三、小学教师教育的抉择
小学教师教育的挑战其实是对作为培养主体的普通师范院校的挑战。向多科性、综合化发展是这类学校的必要选择。尽管专科层次的普通师范院校发展非师范专业有点学术储备不足,师资设备紧缺,专业嫁接困难,但这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只能坦然面对和积极应对。还有,如何增强小学教育专业的非定向就业的适应性和迁移性,这是一个培养计划必须考虑的真问题。有学者提出“开放式的教师教育”,主张变狭隘的“对口”,观念为较强的“适应”观念,毕业生可根据市场需求和个人意愿选择就业领域,则在培养规格和课程结构、实践训练等方面均应反映这种要求,体现“厚基础,宽口径,广适应”人才培养特色。
对于小学教师教育来说,目前专科层次仍是其培养的主体,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如何求得突破和发展,如何拓展专业的适应面和符合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应当积极地进行变革。从前瞻性和可行性角度出发,小学教师教育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抉择:
(一)上层次的提升:构建高举历的小学教师教育,根据国际比较研究,当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进入15%至20%这一区间时,小学教师的培养开始进入本科阶段。发达国家在上个世纪中叶便进入了教师教育本科化时期,并基本上取消了独立存在的师范院校,而是由学术性高的综合大学、文理学院承担起中小学教师的培养任务。研究生院也越来越多地承担起培养中小学师资的职责,使教师的学历结构和学位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据统计,1950年,美国中小学教师只有50%的人具有学士学位,几乎没有硕士学位以上的教师;而到了1976年,小学教师中具有学士学位的占到99%,具有硕士学位的占到33%。
我国教师教育基本上已由三级师范过渡到二级师范,向一级师范过渡、发展本科学历的小学教师教育是下一个阶段的行动目标。这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要求,也是世界各国教师教育发展的基本走向。我国一些经济发达省市像北京、上海、天津等已经明确提出新补充的小学教师要达到本科学历。
举办高学历的小学教师教育有利于改善生源素质状况,有利于小学教育专业培养中的“学术性”和“师范性”的整合、提高,有利于小学教育专业在高等教育系统中的均衡、协调发展,从而向基础教育提供优质教育资源。我国已有南京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多所本科院校开设小学教育专业,为小学教育专业的本科化办学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所有的迹象均表明,我国教师教育向一级师范过渡并不遥远。紧要的是,专科师范院校在向本科层次转变、升格的过程中,要积极创造条件,提升办学水平,有所作为,而不是守株待兔,坐以待毙。总之,本科化是小学教师教育的基本方向,也是小学教育专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必要的联姻:小学与初中教师教育一体化。所谓小学与初中教师教育一体化,就是指小学教师教育和初中教师教育实行全面贯通、整体融合、统一培养,培养既能承担小学教育又能承担初中教育的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合格师资。小学与初中教师教育一体化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需要,因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需要从整体和全局上把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目标、结构和功能的承担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教育教学的师资;小学与初中教师教育一体化改革是解决中小学师资供求矛盾的现实需要,在小学师资相对过剩,可以向中学合理流动,从而实现供需总体基本平衡;同时,小学与初中教师教育一体化改革顺应了世界教师专业化的发展趋势。当前,国际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发展趋势是,从学科教育与教师专业教育混合向学科教育与教师专业教育分离转变。其一般模式是:学生在修读学科教育获得规定的学分基础上,再集中进行教师专业教育。小学与初中教师培养的一体化是可能的。
我国小学教师教育首先要实现本科化,这是小学与初中教师教育一体化的基础。实行小学与初中教师教育培养机构的一体化,需要重新厘定小学与初中教师教育培养目标,调整课程结构,改革课程内容,达到预期的改革成果。
(三)政策的扶持:定向培养农村小学教育师资
“三农”问题始终是我国政府工作的难点和重点,农村教育也莫不若此。由于我国城乡经济二元结构非常明显,农村教育的发展一直十分艰难,教育环境和资源十分落后,师资力量非常薄弱且得不到保障。据资料显示,义务教育师资队伍素质的城乡差异较为明显:2001年小学和初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城乡差距分别为2.2和7.6个百分点,而高学历教师比例的城乡差别分别为20.7和)4.2个百分点。2001年我国中小学代课教师数量较上年有所增加,其中广大农村地区占全国代课老师总数的82.37%。如果考虑到城市中小学校由于编制和聘任合约的原因存在代课现象,考察农村中小学校实施代课行为可知是一种被动而无奈的选择。
农村中小学校代课现象主要集中于小学,这有多方面的原因:农村小学所处环境闭塞,交通不便,文化娱乐设施几乎等于零;教师工作任务繁重,但收入低,基本工资常常不能到位,非常清苦。在高等教育不断走向大众化的今天,大学生就业市场日见饱和,但通往农村就业的渠道始终不畅,造成城市滞胀农村空疏的局面。据笔者所知,培养小学师资的师范专科学校,近年来就业形势持续滑坡,但农村学生愿意回乡支教的比例极少,即使回去也想任教初中而不愿栖身小学。
农村小学教育是我国教育系统的重要分支,农村小学教育的弊病直接影响教育的公平和社会的和谐稳定,进而影响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和质量。为了确保农村小学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笔者认为由政府出面制定对边缘落后地区的农村小学定向培养师资的政策。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由教育行政部门派出调研组考察农村小学的师资需求情况,每年拟订出各地所需定向培养指标,再与当地当年高考生(必须是上线的考生,也可适当降低标准)签订合作协议,确定毕业后的服务年限。政府拨出专款对培养对象的有关大学生活的学费、生活费给予补助,并有一定的中期筛选,毕业时违约者或不满服务期限者给予一定的处理。
定向培养农村小学教育师资无疑和现行非定向的、开放型的教师教育制度相矛盾,但在目前教育资源极端失衡、师资配置严重失调的情况下,政策的支持和调节或许是最为见效的方法,它能解决处于困境中的农村小学教育的一些现实问题,给农村小学教育带来一线生机,从而有利于教育公平和民主的最大程度的实现。
四、结束语
高等教育大众化不仅是量的攀升,更是质的变革,小学教师教育的载体由中师到师专再到师院层次是发展的必然路径,也是高等教育大众化所带来的积极影响的结果。影响里面隐含着冲击与挑战,同时也孕育着新机与创生,并由此把我国小学教师教育引向一个新的高度与水平。
【摘要】伴随着国家《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的实施,对于与其相配套的考试系统的需求也浮出水面。本文就此考试系统的总体框架提出一些设想,并就某些具体问题产生了一些新观念、新主张。
【关键词】标准 考试系统 计算机
前言
随着《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以下简称《标准》)的颁布实施,教育部将依托教师网联和省市教育部门开展组织三级培训,并建立全国性教育技术能力考试体系,以全面提高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教育技术能力,将作为中小学教师从事教育教学的基本能力,被纳入中小学教师教学资格的必备条件。这对于进一步提高我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将产生深远影响。为贯彻执行《标准》,需要建立一整套包括培训、考核、认证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机制。南京师范大学信息化教育研究所一直在关注着这一进程,在参与了初级教程和中级教程的编写、组织开展相关的能力培训的基础之上,我们也对考试系统做了研究,并产生了一些设想。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考试系统(以下简称考试系统),建立的目的在于以《标准》为基本准绳,对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即应用教育技术的意识与态度、教育技术的知识与技能、教育技术的应用与创新、应用教育技术的社会责任,进行全面的考查和评估,以期获得教师现有的教育技术的能力结构,系统并据此给出相关的评价和指导性建议。考试系统的建立独立于任何一种培训教材,是一个遵循《标准》的、以动态更新的试题库为题源的网络程序,将由第三方(教育部考试中心)组织使用实施,培训方与认证方将不接触也不使用该程序(培训方可使用由考试方提供的模拟考试系统对中小学教师进行考前培训)。
考试系统设计的基础理念是自动化,以对应的模块实现基于《标准》的对考生的教育技术能力的考核,考试所涉及的全部过程由系统自动完成。把人工参与减少到最大限度。杜绝各类考试中经常出现的循私舞弊的现象;借助当前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为与考者创造简单、高效的考试环境。
考试系统的简要介绍
考试系统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它还含有几个子系统,分别是软件部分的试题库系统、试卷生成系统、测试系统、改卷系统、管理系统、硬件部分的支持和贯穿于各个部分的评价。具体如下图。
这样设计考试系统的原因是:
1、完整性。系统覆盖了考试所涉及的所有环节。首先,需要有大量的考题组成题库为考试提供基本的保证。然后,在题库的基础上按照一定要求与标准生成试卷。第三步是参加考核的教师进入属于他的测试。测试结束由改卷系统进行测评,给出结果。
2、公正性。考试过程所涉及到的部分全部使用计算机完成,排除了人为参与所带来的不利因素,如主考者泄题、难度有偏差、作弊、主观错误等。
3、科学性。在整个的系统运作过程之中,始终贯穿着对各个模块的评价,这些反馈信息直接传输给主考,以便他们及时更新方法或技术,使系统朝合情合理、高效准确的方向良性发展。
4、高效性。在计算机的帮助下,管理部分综合对其他部分内容的管理,方便快捷。对于准确性也有相当的保证。
考试系统的具体内容
一、试题库系统
试题库(ITEM BANK)是“按照一定的教育测量理论,在计算机系统中实现的某个学科题目的集合”,它是严格遵循教育测量理论,在精确的数学模型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教育测量工具。本考试系统的试题库中所储存的是各类有关能力考试的题目。这些题目根据知识点而出,而知识点的依据便是《标准》。试题库中的题目依据题型分类,如选择题、操作题等。根据《标准》整理出知识点,还不能直接将其转化为试题,因为每一个知识点的掌握维度都是不一样的。为了便于题库的管理和避免造成题库的混乱,我们需要先对考点依据某种标准进行分类,如记忆类、理解类(仅是举例,不代表知识类别中含有记忆类、理解类)等。再将这些类别与具体题型及题目对应起来。题目根据难度不同,分为初级、中级、高级,考虑到我国的地区差异问题,还分为东部、西部,这样形成两个维度六个方向。至此,试题库的建设模型就出来了。见下图。
1、知识点
知识点要不要也用计算机进行归纳呢?我们倡导考试系统计算机化,不代表所有过程、步骤都使用计算机才能凸显以上说述的优势。标准是一个稳定的、有限的文件,完全可以由人工对其知识点进行归纳。我们没有必要舍近求远。最合理的利用资源达到最佳性价比,是我们教育技术的核心理念之一。
2、知识分类
那么知识点应当依据怎样的标准来划分呢?知识分类的标准并不是唯一的,古往今来,各个时期、各种文化背景中都有人都提出过将知识进行分类的标准。如孔子以六艺分科,认为知识分为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亚里士多德将人类知识分为纯粹理性、实践理性和技艺。弗里茨·马克卢普认为知识分为实用知识、学术知识、闲谈与消遣知识、精神知识和不需要的知识五种类型。以上每位大家都有着不同的职业背景,因此他们所提出的分类方式也都具备着浓厚的专业色彩。我们决定采取的分类标准是由南京师范大学沈书生、李艺老师于2003年提出的根据中小学课程的内容提出的知识分类,具体内容见下表:
选用它的理由是:
1、结合了加涅、梅里尔分类标准的优点,既权威可信,又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2、能够覆盖标准中所要求掌握的所有知识点,涉及教育技术知识、技能、能力、态度的考核。并且知识分类与知识点相互对应。每一个知识点都能找到自己的归属,每一项分类都能拥有属于自己的知识点。
3、类别之间不存在高低之分,各自代表了不同的维度,空间独立。每一类别下,可含有子类别。
3、题型与题目
对于题型与题目,我们的选择或设计的要求是:
1、样式灵活,不拘泥于传统方式。
2、侧重于对知识的内化程度的考查。
3、欢迎新题型、新题目的出现。
4、尽量以轻松的方式、话语出现,增添趣味性,缓解考试压力。
题型方面,我们提出一些新题型,如猜谜题等。
题目方面,在经典测验理论、题目反应理论的指导下(经典测验理论适合于传统形式的测试,而题目反应理论更适合于自适应测试),我们认为比较合理的做法是让各中小学自己出题若干,再经我们考试小组及相关专家的审核,按照难度区分分别纳入试题库相应部分。
二、试卷生成系统
权且将教师将要参加的能力测试的内容称为一份“试卷”。试卷指标分为四类:①最基本指标:总分、总时、题数;②基本指标:考试的出题范围和重点考察内容;③常见指标:试卷的难度和区分度;④涉及试卷的均衡协调的指标:试卷的题型比例、知识点比例等。根据试卷指标和试题指标间的内在联系,由试题指标生成试卷指标,这种生成方法在选题过程中即成为选择条件。每次考试前,根据需求使计算机按照要求从试题库中随机抽题,形成“试卷”。
增加打乱选择题候选项顺序功能,该功能使选择题的候选项顺序会随机发生变化,确保考生无法互相抄袭,同时也防止考生死记答案。
生成的试卷形成试卷库,存储在试题库中。它的功能有:一、做备份,有据可查;二、为以后的组卷提供依据:教师可以调出试卷库中的试卷或直接使用,或作参考,或在此基础上稍加改动形成新试卷;三、通过从试卷库中选取已公开的试卷,供学生进行自测,检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三、测试系统
学生端一旦进入考试页面开始考试,计时器就开始计时,在页面跳转时,计时暂停,待新页面载入后继续计时,到了规定的时间,自动上缴试卷。学生可以修改已作答的试题。最后学生上交试卷,或者到时自动上交。
在人性化加上提高趣味性要求的基础上,我们对考试过程做了一些修改,如选择题部分,一到两题可让考生选择去掉一个错误答案。
对于硬件操作能力的考查,采用虚拟环境技术进行完成。为考生在计算机上模拟出实际要进行操作的环境,如投影机的使用,给出电脑虚拟的投影机,请考生借助鼠标和键盘进行相应的操作。
四、改卷系统
教师完成考试后,由计算机自动批阅。客观题部分的批阅可借助答题内容与答案的匹配来实现。主观题方面,初步设想采用关键词对应技术。这样实施的好处是客观、公正,缺点是技术上难于实现。
五、管理系统
管理系统的任务是对其他四个模块中的内容进行动态管理,对于如题型、题目、模式、标准答案等都可随时进行增加、删除、修改。
六、硬件支持
考试地点必须具备相当的硬件资源的支持,如计算机、局域网、服务器等。具体应达到的标准为:
稳定性:基于SQL Server企业级数据库和.NET技术实现,可高效管理、处理大批量的题库数据,通过专业的服务器群组、缓存及系统优化技术;真正支持百人级并发考试,页面平均响应时间
易用性:界面友好,帮助功能完善;采用纯B/S架构开发,客户端不用安装任何软件;这将为客户节省大量的系统安装和维护时间,考生可选择附近考点报名参加考试,考试管理人员通过网络管理、安排、监督考试的进行,完成考试试卷评阅、成绩汇总、统计、上传与;
扩展性:数据库主机及应用服务器具备硬件可扩展性(如支持SMP结构);程序提供组件接口,可通过程序升级或组件接入等多种方式实现软件的功能扩展和升级;
标准性:通过使用TCP/IP协议、XML以及提供对外的接口或接口表等,实现与其他系统无缝连接。
七、评价
采用用户评价与专家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一方面,从与考者及其结果中获取对系统使用的反馈信息,另一方面,组织专家就考试系统提出改进意见。
评价是一个始终伴随着系统的实施的过程,对于系统的软件方面而言,动态性的管理显的非常重要。
结束
本方案是针对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考试而制定的,由于时间的紧迫,此项工作(考试系统的设计)仍然在紧张的进行之中。在文章中不排除存在着很多方面点到即止的问题。但是方案的雏形已经比较清楚的展现出来。系统中各个要素的大规模展开与研究将是我们下一步工作的重心。
论文关键词:小学教师教育 科学素养 科学教育
论文摘要:小学教师教育专业以培养合格小学教师为教学目标,近年来此专业学生的科学教育及研究被严重忽视,毕业生很难满足未来小学对合格师资的需求,就谈谈加强小学教师教育专业学生科学教育及研究的重要性。
小学教师教育是培养未来小学师资的专业教育。近年来本专业招生规模基本在缩减,理化生等自然科学基础学科更是受到严重冲击,学生的科学教育教学及研究被较严重忽视。而义务教育小学阶段明确要求开设科学这一综合性学科课程,这样我们培养出的学生怎能满足未来小学教育工作的需求。
一、科学素养概念的提出
美国“2061计划”核心著作之一《面向全体美国人的科学》,把科学素养定义为:“应理解科学核心概念和原理;熟悉自然界,认识自然界的多样性和统一性:能够按个人和社会目的运用科学知识的思维方法。”
《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认为:“所谓有科学素养是指了解和深谙进行个人决策、参与公民事务和文化事务、从事经济、生产所需的科学概念和科学过程.有科学素养还包括一些特定的能力。”该书还对这些特定的能力进行了解释。
中国教育部制定的《科学课程标准》中,科学素养包括:科学探究(过程、方法与能力);科学知识与技能;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 STS)。
二、小段共有较,科学.并的专业化的舍格娜资
(一)小学三年级及以上学年级需要合格的科学课师资。教育部于2001年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小学中高年级要开设科学课程。小学迫切需要能够承担科学这门综合课程的合格师资。而现承担此课程教师多半是课程改革实施前的自然课教师,由于我们小学教师教育没有对应的科学专业,教师队伍非专业并且老龄化。据哈尔滨市大多数小学反映大部分科学课教师都是临时抽调,不能教主科的就来教科学,即使有刚毕业的理化专业大学生愿意教科学课,也都是教两年科学,就转教语文、数学等主要学科或改当班主任,应该说这支队伍现状还不能满足小学科学课程的实施需要.
(二)小学语文和数学等主科教师亦应具备较强的科学素养。另外,由于小学的课程改革理念强调学科的综合性,就是未来的小学语文或数学等学科教师也应具备较强的科学素养。科学教育的目的不仅是要让学生获得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使他们形成关于自然的基本观点,获得探索自然规律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20世纪末期,科学素养已成为科学教育的最高宗旨。不论是小学语文还是数学课里,都可能有涉及到“自然的基本观点和探索自然规律的方法”的教育教学内容,就看任课教师具各不具备这方面的素养和知识储备,如果具备,就能有效地利用语文、数学课的教学资源开拓性地对小学生进行科学素养的培养。既然课程改革目标强调学科的综合性,就应该在每一学科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全方位的素质。
小学生的想像力丰富,奇思妙想和无数个“为什么”随时都可能出现,是干脆忽视而令其绿灭,还是及时捕获孩子思维的火花,点燃其科学素养启蒙的火炬,就在于教师是否具备关注的心理和一定的科学素养。比如小学语文《称象》一课就会涉及到物理学中关于浮力的大小计算方法,《刻舟求剑》课文会涉及相对运动的参照物的选择问题,遇到类似学习、生活中例子还有很多。学生的问题和疑惑是随时都会出现的,不应该都找科学老师或者参加科学实验等特长班等才能够得以解决。
(三)斑质教育要求全体小学教师都应其备较深厚的科学素养.国家一直在倡导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广义的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养国民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国民教育体系。既然是全面素质,就不是顾此失彼,不是强调哪些方面而忽视另一些方面,不是要把原来忽视的品德素养、艺术审美素养扩张到涵盖一切,而把科学素养完全忽视或省略。那样,素质教育的实施和正在推进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都会重新置于较为尴尬的境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都离不开渗透科学素养的科学教育实施。小学教师,基本的科学素养都应具备。
三、我省小,.师位育专业的科,级,.学及研究的理状
(一)我省未开设科学教育课程,只能在理化学科中渗透科学教育。我省小学和幼儿园教师培养院校包括本科7所,师范高等专科3所,高职高专7所,原有中等师范学校5所。包含了五年制专科班、三年制专科和四年制本科三种学制,但都没有开设科学教育的学科课程。普师专业或者中文、数学、计算机、外语等专业都是通过开设物理、化学、生物等课程来渗透科学素养教育,我省教育厅2004年下发《黑龙江省五年制小学教育(含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方案》已把原普师专业等专业开设必修物理、化学、生物学科的学时数压缩近半。原因主要是近年来师范学校生源质量下滑,各师范院校普遍要求压缩理化学科的学时数。
(二)未开发国家或者地方的《科学》、《科学教学法》统编教材。我们没有全国统编的小学教师培养专业的物理、化学教材,而我们省亦没有省里统编教材:和全国大多数省一样,使用的是高中物理、化学教材 (部分学校使用的是课改前的高中教材),可以说是特别不规范。
四、加强科及研宪的实挂趁谈
(一)在小学教师教育专业的物理、化学课教学中渗透科学教育。对全省培养小学教师院校或相应的专业系、部,号召其尽量使用高中课改后人教版的高中物理、化学必修模块和物理选修模块1和化学“化学与生活”模块的实验教科书。
物理、化学的这几个模块旨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介绍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物理和化学基础知识,而这些正是未来的小学教师所应必备的科学素养的一部分。
(二)应组织力编写《科学教学法》课程教材。为尽快提高小学教师教育各专业学生的科学素养,应在小学教师教育的中文、数学等主要专业应尽快开设《科学教学法》这一课程,而我们现在又没有统编的《科学教学法》教材,所以应较早地组织力量编写这方面的教材,以解决现在的较突出的矛盾。
(三)地方及各院校可先行开设《科学》或《科学教学法》课程。地方可先行组织力量编写地方的或校本的《科学》或《科学教学法》教材,先行开设选修的《科学》或《科学教学法》课程。
[论文摘要]实践教学作为高师教育的两个途径之一,在小学教师教育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强化小学教师教育中的实践教学环节,必须加强高等院校与小学的校际联合,建立稳定的高质量的教育教学实习基地;打破单一的实践模式,建立全程教育实践体系;丰富实践教学的内容,全面发挥实践教学的作用;建立严格的质量考核机制,保证实践教学的质量。
[论文关键词]实践教学;小学教师教育;有效策略
上世纪末,为了全面提高基础教育师资水平,国家将师范教育全部纳入了全国高等教育系列,完成了三级师范向二级师范的转型。小学教师培养开始了由中专层次向专科、本科层次转变。在转型过程中,一方面,小学教育专业教师培养开始向着更高的层次发展,提高小学教育专业的学术性,使其具备高等教育的基本内涵,成为各个高等院校建设小学教育专业的共同追求;另一方面,以强化“师范性”为基本特征的中等师范培养模式逐渐边缘化,小学教育专业在高等师范教育培养模式的泛化中,逐渐失去了自己的专业特点和专业品格。这种变化反映在教学上就是理论教学备受关注,而实践教学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这样的局面带来的后果是:小学教育专业发展与小学的实际需要渐行渐远。因此,当下我们必须认真反思小学教育专业建设中实践教学的现状,探讨相应的对策。
一、概念界定
高等师范教育途径有两个:一个是理论教学,一个是实践教学。所谓理论教学,即通过理性的灌输与启蒙,使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所谓实践教学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实际操作为主,获得感性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综合素质的一系列教学活动的组合。作为高等师范教育的实践教学则包含了各种技能课的教学、社会调查、社会实践、教育科研、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等。
由于教育是实践应用性专业,需要经过“临床”实习,在师范教育从三级培养体系转变为二级培养体系,其内涵扩展为教师教育并走向专业化以后,实践教学在教师教育专业中已经成为与理论教学并驾齐驱的教师培养途径。实践教学的改革成为当今教师教育专业改革的关键。
二、实践教学在小学教师教育中的作用
实践教学在师范院校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大大提高师范生教育能力,并能让高师学生步人工作岗位后,更快向教师这一职业角色转变。具体表现在:
1.强化专业意识,培养职业情感,树立职业信念。
培养优秀的小学教师首先要学生能对小学教师这个职业有一个清醒、全面的认识,在真实的教育教学情境中体验教师职业的平凡与崇高,在内心深处生发出对小学教师职业的深厚情感,树立为之奋斗的信念。这种心理上的准备显然不是系统的理论知识所能赋予的。从康德开始,情感和信念就被从知识论的范畴中排除出来,归属到实践范畴中。所以要想完成师范生向教师角色的心理准备,实践教学是必然的也是唯一的途径。
2.加深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
理论教学是从课堂到课堂、书本到书本,学生难以理解抽象的专业知识。通过加强实践教学,这方面得以大大改善:加深了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并在此基础上,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使所学知识能构成一个整体,即组成为知识群,成为一个合理的知识结构,而不是彼此分离、理论脱离实际的知识。
3.提高学生的教育技能技巧,丰富个体的实践知识。
单纯依靠传授现成知识而不发展知识,是培养不出所需人才的。优秀的教师或者有经验的教师,绝不只是现成知识的说明者,而是善于根据不同的对象,对所传授的知识进行科学的选择和解释,在真实的教育教学情境中,丰富个体的实践性知识,形成具有个性化的教学智慧。正是理论化的系统知识与个性化的教育智慧的综合,成就了教育工作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特征。
4.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师范教育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使学生学会创造性思维和独立性工作。实践教学不仅是教育能力和技能形成的一种手段,而且还是未来教师获得知识,发展创造性思维的途径之一。通过实践教学,师范生的认识建立在内容丰富、实事求是的感性材料基础上,在参与教学实践、掌握必要的职业技能的同时,其思维能力也在不断发展。
综上所述,实践教学对高校师范生的培养确实具有很大的作用,特别是现在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为实践是创新的基础。我们应该彻底改变传统教育模式下实践教学处于从属地位的状况。构建科学合理培养方案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必须为学生构筑一个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并从整体上策划每个实践教学环节。这种实践教学体系是与理论教学平行而又相互协调、相辅相成的。
三、我国高等师范教育实践教学现状
教育实践教学活动从目前来说是我国师范教育中的薄弱环节,从观念到实践上都存在着一定问题,主要表现为:
1.实践教学活动内容、形式较少,时间安排较晚。
目前,大多数院校的教育实践教学活动仍然仅限于一次突击性的教育实习以及为数不多的教育见习和参观,教育实习构成了教育实践教学活动的主体,而这往往又都是集中安排在最后一年甚至最后一个学期中的一个月来进行的。师范教育课程计划安排也遵循着传统的做法,即倾向于一个个顺序安排师范教育的不同部分:普通教育——学科专业——教育理论与方法——实习。这等于向学生示意理论学习与实习是两项有区别的活动,从而维护了以“模仿”为主的培训模式的教育实习的原始观念。这种做法产生了一个问题,即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难以和教育实际相结合。因为这种安排背离了教育实习对实习生来说的另一重要目标——为他们提供在工作中反省、检查、修正自己所掌握的完成教书育人职责技能的机会,直接后果是即使实习生在教育实习中发现了问题,也只能带着这些问题走上工作岗位。此外,由于学生从未进行过其他形式的教育实践活动,不具备一定的实际经验,也给教育实习带来不少困难,影响了教育实习的效果,也不利于对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2.实践教学活动的安排不够周密。
随着大学扩招,绝大部分学校的教育实习安排是采取分散实习与集中实习相结合的方式,学生自主联系实习学校,在教学活动的安排和管理上存在着很大漏洞。模拟教学也往往只是给学生一部分内容,让他们去挑去讲,而缺乏模拟前的详细指导及讲完后的深入探讨,往往使教育实践活动流于形式。
3.教育实习时间短、范围窄。
作为教育实践教学的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教育实习在我国师范院校中没有受到充分重视,实习太短,内容形式单一,与一些欧美发达国家相比,相差甚远。目前我国实行的集中实习时间6—8周很难保证教育实习的良好效果。其间,只能让实习生讲几节课,配合班主任做一点工作,较好的还可能主持一次主题班会或团队活动,而深入细致地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全面掌握教材、研究教学方法、指导学生课外活动、家访等等,根本无法落到实处。这种“蜻蜓点水”式的教育实习难以帮助实习生对教师职业活动获得全面的了解,也难以实现教育实习对实习生的一个重要目的——精确与巩固理论知识,获得教师职业所需的技能技巧。因此,实习时间不充裕,与不断扩大的教育内容及不断提高的教育实习质量的要求不相适应,成为现阶段教育实习的一个致命弱点。
4.缺乏“教育实习基地”的建设。
从我国高师教育实习现状来看,大多数高等师范院校缺乏教育实习基地。目前,我国师范院校的教育实习,多数是在临近实习前才落实实习点,而缺乏被美国教育界称之为“入门学校”的那种教育实习基地。大多数院校是“扫一枪换一个地方”。这种教育实习主要以“学院为基地”,而不是以“学校现场为基地”,与小学关系疏远,难以与其建立一种共生关系,并结为平等的合作伙伴,使教育理论缺乏生长成熟的土壤,学生更难以在真实的教育教学环境中体验教育教学理论,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5.缺乏科学的指导。
学生进行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离不开教师的指导,指导教师要在精讲有关职业技能的基本知识、组成要素和操作程序的基础上,重点指导学生进行系统的实践,使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改善、不断趋于整体协调和完善,以获得稳定的教师职业技能。目前教师对学生技能训练的指导总体比较薄弱,这既有管理上的原因,又有教师自身的原因。相对而言,讲普通话和口语表达技能、书写规范字和书面表达技能比较“外露”,看得见摸得着,教师对学生训练能够提供良好的指导。按理说各科教学法在训练技能方面是具有优势的,因为它与学科专业、实习有直接联系,而且课程又是各系自己开设。但实际效果不尽如人意,这主要与“法”中无“法”的课程自身相关,也与教“法”者不懂“法”有关,有的学科教学法教师甚至从未教过小学,这哪里还谈得上对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指导?心理学、教育学教师不了解小学教育教学实际,其他各科教师头脑中毫无技能训练的示范意识和指导意识,是高师院校中比较普遍的问题。
6.缺乏严格的考核。
《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基本要求(试行稿)》第四条指出:“高等师范学校要从培养合格中学教师的高度出发,结合实际情况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确保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受到严格的训练和考核。”它对四大部分训练内容(讲普通话和口语表达、书写规范汉字和书面表达、教学工作、班主任工作技能)的考核分别提出了指导性意见,但实际执行情况不尽如人意。其他训练内容的考核有的学校恐怕连细化的考核标准都没制订,更谈不上严格考核了。考核本身具有评价、激励、反馈等功能。通过考核检验师范生职业技能掌握和运用情况,从而评价高师教学工作成效;通过检验和评价,让学生看到自身存在的不足,激励他们加强技能训练,同时也促进高师教学改革的深入。可是我们未能做到严格考核,几乎使这些功能丧失殆尽,不能不说是件憾事。
四、开展有效实践教学的策略
1.加强高等院校与小学的校际联合,建立稳定的高质量的教育教学实习基地。
实践教学存在的种种积弊,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高校与小学之间存在隔阂,没有建立起互惠互利的合作关系,使实践教学的开展失去了赖以展开的平台。在这一点上,美国的实践教学模式可以给我们以启示。上世纪80年代末以来,美国大学教育系(或教育学院)与当地中小学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培养新教师,鼓励在职教师进修,开展合作研究,以达到共同发展的目的。参与合作的中小学称之为专业发展学校。这种学校强调与当地中小学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我们也应该在高师教育和小学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在实践教学方面展开较为全面深入的合作,在课程内容设置、实践指导、学生管理、成绩考核等方面实现无缝对接,从而保证实践教学有序、高效地展开。
2.打破单一的实践模式。建立全程教育实践体系。
传统的教育实践教学体系在时间安排上分布零散,没有系统性、规定性,直到最后的集中教育实习阶段才略显规范性,但时间安排得并不合理,太短、安排太后。而连续性、渐进性全程教育实践教学体系则是从师范生入校第一天起(包括寒暑假)就实施,涵盖了师范生在校的全过程。同时,它在时间安排上体现出一定的连续性、渐进性特点。先以循序渐进层层深入的一系列实践环节(如:熟悉学校环境的实践、教学技能训练、见习、模拟实习、试实习等)来减轻教育实习给学生带来的心理压力、精神负担及忧虑感,使他们逐步适应教师职业生活,然后才真正进行实战演习的“教育实习”。
3.丰富实践教学的内容,全面发挥实践教学的作用。
学生的教育实践绝不仅仅是听一两节课、主持一两个主题班会这么简单。实践教学的内容应该涵盖学生今后走上工作岗位的方方面面。因此要改变当前实践教学的现状,必须打破旧有的思维格局,站在未来教师的岗位上全面审视实践教学的内容。概括地说,学生的实践教学应该包括:课堂教学实践、课外活动教育实践、参与性教育实践、模拟性教育实践、观摩性教育实践、研究性教育实践、社会实践和整体性教育实践等8个方面,这8个方面基本实现了对未来教师职业的全面覆盖。
4.建立严格的质量考核机制,保证实践教学的质量。
根据实践教学的任务和目标建立严格的质量考核机制,是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这种考核机制应该包括确立操作性较强的质量评估标准、建立规范化的实践教学组织程序标准、建构统一协调的组织管理系统。通过这些标准的建立,将实践教学纳入严格的考核程序中,以期对教学实践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促进教育实践活动的质量提高。
综上所述,我们应该正确认识实践教学在小学教师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对实践教学的思想认识,积极探索有关实践教学的理论和实践,不断提高小学教师教育的质量。
论文摘要:高素质教师的培养是教育成功的关键,所以教师教育越来越引起教育界学者的关注并成为热门话题。随着20世纪以来的几次基础教育改革,美国的教师教育与建国初期相比发生了巨大变化。美国,小学教师教育也为培养合格的小学教师做出了相应的调整,其体制虽被外界普遍认可,但仍存在缺乏教学质量的评价体系,教师生命成长意识的消解和职前与在职教育的断层等问题。
论文关键词:美国小学;小学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
1美国教师教育的兴起与教师专业化
20世纪30年代后,发达国家的“师范教育”概念逐渐被“教师教育”所取代,并成为世界通用的概念。这不仅仅是简单的概念替换或文字游戏,而是标志着教师培养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教师教育”的丰富,从内容上来讲,包括人文科学教育、学科教育、专业教育和科学实践;从顺序来看,有职前教育和在职教育;从形式来看,有正规的大学教育和非正规的校本教师教育;从层次来看,有专科、本科和研究生教育。教师教育包含教学职业的职前、试用和在职等层次。
教师教育的出现是教师专业化趋势的结果。教师专业化运动兴起子2O世纪60年代,80年展成为一场波及全球的教育改革运动。1955年召开的世界教师专业组织会议率先研讨了教师专业问题,推动了教师专业组织的形成和发展。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劳工组织提出《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首次以正式文件形式对教师专业化做出了明确说明,提出:应把教育工作视为专门的职业,这种职业要求教师经过严格的、持续的学习,获得并保持专门的知识和特别的技术。1986年,美国的霍姆斯小组、卡内基工作小组、复兴小组相继发表了《明天的教师》、《国家为培养2l世纪的教师做准备》、《新世界的教师》、《有装备的国家——2l世纪的教师》等一系列报告,明确提出了以教师专业性为教师教育改革和教师职业发展目标的理念,期望通过教师专业化提高专业报酬,促使教师职业成为一门真正的专业。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第45届国际教育大会提出:在提高教师地位的整体政策中,推动教师专业化是“改善教师地位和工作条件”的最有前途的中长期策略。
2美国小学教师教育的发展与改革
美国建国初期没有专门培养教师的师范教育机构,小学教师一般由没有受过专门教育训练的神职人员担任。最早开设专门的小学教师培训班的是1823年在佛蒙特康考德市由教士霍尔创设的私立师资培训班。1825年在美国出现了第一个教师资格证书。l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更新了教育观念,传统的小学教师培养主要依托师范院校的教育专业输送人才。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美国中小学教师几乎全部由综合大学的教育学院和文理学院教育系培养。20世纪60年代受到终身教育思潮与全球化背景的影响,美国的小学教师教育开始注重职前培养与在职继续教育。即,全球共识的教师教育包含了教师职前与在职教育。加上美国的教师专业化程度较高,目前的趋势是走向高学历结构,美国义务教育12年,小学、初中、高中教师的学历起点是大学本科毕业,研究生、博士生也很普遍。各地高校和专门的教师进修机构共同开拓了在职教师进修班,对职前与在职教师的学历提高做出了巨大贡献。目前,在美国当一名小学教师是件高尚而又艰难的事情。因为教师在美国各种职业中的地位受到人们的尊重,美国历来重视知识、重视教育,不管是中小学还是高等院校的老师都受到人们的钦佩。而教师资格审定程序和队伍管理也是很严格的。众所周知,小学教师的要求不同于中学或大学,所以小学教师的培养也与他们存在差异。中、小学与大学教师的培养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具有终身教育理念。终身教育理念的引入导致小学教师教育分两个阶段贯穿教师职业整个生涯。
2.1小学教师职前教育
美国小学教师职前教育体系形成之初,教师来源主要有四个渠道:第一是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第二是普通大学,有志从事教育的学生从第三学年开始必须选修教育、教学类的课程,如心理学、教育管理学等,并经实习、考核合格;第三条渠道是非师范院校的毕业生,在大学也没有选修教育课程者,经师范院校(教育学院)培训并考核合格;第四是已获得博士学位的。美国小学教师的培养任务由师范学校承担。二战前虽然有公立和私立师范学校同时存在,但是两种师范学校都是培养小学教师的主要场所。21世纪初,美国没有专门培养教师的师范大学,小学教师主要由文理学院和综合大学培养,在获得了4年制的非教育学科的学士后,如果要从事教师职业,必须专攻1年的教育专业,选修30个学分的教育心理学、教育管理学和教育法等相关课程获得教育硕士学位,并通过考试获得教师资格证书才能应聘上岗。为了解决小学教师的数量与质量问题,美国还推出了社区学院和普通大学联合培养小学教师的新模式。这种模式利用了普通大学的学术水平和社区学院的实践能力优势给小学教师培养创造了一个成功典范。
1825年第一个教师资格证诞生之后,美国小学教师资格认证体制逐步得到完善。进人20世纪80年代后,美国小学教师资格证分为两大类,即普通教师资格证书和特殊教师资格证书。这是针对普通儿童与特殊儿童而设置的教师从业资格认证。由于美国的分权自治行政方式,各州对教师资格证的时限有不同的规定。但是近年来,为了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大部分州都趋向于取消教师资格证的终身制。
小学教师职前培养开设的课程虽然各州会有所不同,但主要是五类,第一类是普通教育课程;第二类是学科专门课程;第三类是教育原理课程;第四类是教学方法课程;第五类是早期实际经验与教学实习。
2.2小学教师在职教育
小学教师在职教育也可称为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它的出现主要是因为随着现代教育观念、技术与信息的不断更新,小学教师的职前教育无法满足教师职业的整个生涯的需要。现任美国小学教师大部分都具有良好的教育背景,教育硕士教小学也是很普遍的事了。为了提高小学教师的学历,除了人职前有学历要求之外,美国在职小学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取得学历的或自我提升的非学历继续教育。美国在职教师的进修由高校和专门的教师进修机构共同负责。为了提高小学在职教师的学历与教师专业素养,全国各地向小学教师推广的进修课程包括专业课程、学术性课程和教育行政人员与辅导人员的学位课程等。
美国的小学教师必须是能教几科的人才。比如,英语语言老师既要能教英语语言又要能胜任小学科学教师。由于对小学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虽然他们在职前都接受过良好的训练,但是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美国小学教师的工资待遇与其职称和学历相关,所以许多在职教师都希望在职期间不断通过学历进修来提高自己的待遇。小学教育硕士的出现就是很好的例子。小学教育硕士面向的人群就是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的小学在职教师。通过对小学教师的观念更新来影响教育质量的提高。
2.3小学教师教育的改革
2.3.1培养方式从单一转向多元化。不管是职前还是在职的小学教师教育,美国的小学教师教育培养方式都经历从单一转向多元化的变化。职前培养从最初的单一师范学校变成由师范学院、综合性大学的教育系和文理学院教育专业都可培养的模式。这种模式的转变有利于满足小学教师数量上的需求。但是,来自这些机构培养的小学教师需要培养的时间过长,一般要学4至5年,这也正是它的不利之处。对于在职小学教师的教育培养方式更是从最初的忽略到现在的多种多样。首先是实施这种培养的机构越来越多,有专司教师培训的教师训练学院、教师进修学校、教员研究院、在职教师培训和提高中心等各类高等院校。同时也通过举办夜大班、函授班等开展。
2.3.2培养目标从教育工作者转向专家型教师。美国在二战前教师教育的目标是强调培养“教育工作者”,注重教学艺术与能力训练。后来又提出要培养既精通所教学科又精通教学方法的人。从这两种表述来看都是认为教师工作很容易限定且相对简单。事实上,这种观点不断地得到证实是错误的。简单的教育工作者机械地重复教育工作已经相去甚远了,新世纪的小学教师都要求具有一定的从事教育研究能力。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成为小学教育任职的标准之一就是这种观念的体现。目前,越来越多的小学教师与大学教育学院或教育系紧密联系。他们通过合理利用双方的优势共同做学术研究。
2.3.3课程设置从注重学科素养转向学科与实践能力并重。建立师范教育体系之初,小学教师教育的重点在于为今后从事教育工作时教什么、怎样教打基础。因此,虽然各州的师范类院校略有不同,但是基本上都是分为所教学科知识、教育学知识和教育实习。通常实习的课时很少而且不受重视。改革之后,综合性大学的学术性渗透到教育专业中。为了能够培养既能从事教学工作又能从事科研工作的小学教师,各大学校都为有志从事教师职业的学生设置教育实践课。与之前相比,教育实践课课时增加并且成为学生毕业的一个重要部分。教育实践训练要求学生能掌握教育理论和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进行分析、诊断、假设以及处理的能力,成为教育工作的“学者”、“革新者”、“交往者”、“决策者”。对在职教师教育设置的课程主要是提升学历和从事科研能力。
3美国小学教师教育的问题与评价
3.1缺乏教学质量的评价体系
在教育这个大系统之中,小学教师教育是它的子系统。教师教育的教学质量关系到整个教育大系统的教学质量。虽然美国培养小学教师教育的体制被外界普遍认可,但是美国并没有对小学教师教育制定出一个评价体系。一套完整的评价体系包括评价机构、评价标准、评价过程以及及时反馈。而在美国,不管是职前培养还是职后的小学教师培养体制都缺乏这种评价体系。小学教师教育虽然处于教育系统之中,但它不能与其他教育子系统例如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或者高等教育共用一个评价体系。对它的评价应该联系小学教育质量的评价来制定一套独立完整的评价体系。虽然20世纪80年代美国开始出现“教师成长档案袋”这种对教师评价的手段,但对培养小学教师的教育质量的评价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评价标准(不管是定性的还是定量的)和过程,更谈不上制定一个有效反馈机制。因此小学教师教育质量没有一个衡量的标准和自我纠错的机制。例如,对于职前由综合性大学培养小学教师的目标是以师范性为主还是学术性为主一直是争论的焦点。
3.2教师生命成长意识的消解
教师首先是人,而且是从事教育活动的人。美国是注重自由与个体意识的国家。但是,教师除了有作为个体的生命成长意义之外,还有作为一个特殊职业群体的职业生命成长意识。作为个体生命存在的教师有个体的需要。在美国,小学教师工作量十分大,导致许多老师抹杀了自身的需要,甚至教师因工作压力过大而自杀的事件也屡见不鲜。尤其是小学教师所面对的学生群体年龄小,教学的任务也比高年级重。近年来,患职业病的教师也呈上升趋势。当我们把教师作为一个职业群体来看待时,它的生命成长意识就包含在它的职业生命成长过程之中:职前、在职与职后。这个过程是教师不断成长的过程。这种忽视教师特别是小学教师的个体生命意识的现象在美国也十分普遍。美国的小学教师教学任务非常繁重,而且近年来把教师培养成研究型教师趋势的发展使得教师承受更大的工作压力。小学教师教育当中,职前很容易把教师当成今后从事教育工作的机器,在职的教育又容易带上为了物质利益而去接受教育的面具,退休后的教师生活或与职业相关的生活更是无人问津。事实上,教师职业是一项需要长期关心与支持的职业,教师在工作中个体生命与职业生命同时得到成长,退出这个职业圈之后的教师同样具有个体生命与职业生命的延续性。
3.3职前与在职教育的断层
美国小学教师教育把职前与在职教育分的非常清楚。从培养目标到课程设置都具有明显的断层现象。对于学科知识的教育几乎都在职前完成,在职小学教师教育的主要任务在于提高教师学历和研究能力。这种断层现象一方面不能适应美国的国情,另一方面也不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
首先从美国的国情来看,美国历史的发展给它打上了多民族构成的多元文化融合的文化烙印与各州联邦自治的政治背景。多元文化的特色与联邦制既给教师从教和学生学习带来了丰富的文化底蕴和开阔的视野,同时也给双方制造了不必要的障碍。由于小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具有心理依附特点,所以这种障碍在小学教育领域表现得尤其突出。从教师方面来说,教师职前的教育加上教师本身的文化背景很可能与各州不同的制度及不同民族文化产生冲突,这样加大了新人职教师的教学难度并延长了其适应期和长度。其次,从事物的联系来看,小学教师的职前与在职教育区分得并不是那么清楚,因为现代社会发展迅速所以学科知识和教学技术也更新迅速。因此,教师的角色也不断在学生与教师之间转换。职前与在职小学教师教育之间需要有一个衔接的层面。
摘 要: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到来,教师教育发生了深刻的变革,给小学教师教育带来了诸多的挑战,如生源素质下降,就业市场挤压,学科地位边缘等;小学教师教育可以通过提高办学层次,增强专业适应,定向农村小学教育等方式进行抉择。
关键词:高等教育 大众化 师范教育 小学教师教育
一、问题的提出
上个世纪末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不同寻常的快速发展时期,扩招的举措充分释放了民众读书上大学的渴望与激情,并以比政府预设的速度更快的节奏向前推进,原定于2010年后调整为2005年迈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门槛的目标实际上于2002年就提前实现,曾经不可企及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切切实实来到我们每个人的身边。据统计,2005年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已超过20%,从而一举成为世界高等教育第一大国。
与启动高等教育大众化几乎同时发生的是高等学校的合并、升格的步伐加快,截止到2000年8月,全国有612所高校合并组建为250所,且一直余绪未断。在这场声势浩大、波澜壮阔的高校合并、重组的变革中,我们不能不注意到的一个事实是:独立建制的师范院校的大幅度减少,恰如有学者提出“独立建制的师范院校的终结”的惊呼。在师范院校大量减少的同时或更早,师范教育固有的、分层有序的三级结构也已发生了历史性的转变,长期并存的中师、师专、师范本科的三足鼎立的局势悄然瓦解,以培养小学教师为专职的中等师范学校已完成她的历史使命淡然退出,宣告了师范教育由三级结构向三级结构过渡的时代转型,这是一场从制度到观念到心理的范式变革,喻示着教育新时代的到来。
中师的隐退意味着师范教育结构的重心开始上移,小学教师教育培养层次得以整体提升,专科成为进入小学教育人才市场的基本信号(少数中西部地区除外)。然而,中师的退场并不意味着所有中等师范学校的消失;让这部分教育资源整体地剥离出教师教育的轨道,是不合理也是不现实的。于是,在可能的条件下,原有的中等师范学校积极寻求升格或合并以跟上高学历的小学教师教育的需要,如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湖北沙洋师范学校等5所中等师范学校于2000年3月被教育部批准独立升格为普通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有的是与当地高一级学校合并成为其初等教育系(学院);另外,还有一定数量的中等师范学校以“借壳生蛋”的形式和其他高校联合培养初中五年制大专学历的师范毕业生。在专科层次之上,有不少的本科师范院校也积极参与小学教育专业的培养,但规模不是太大。可以说,原有的部分中等师范学校(现提升为专科层次;少量还是本科层次)仍是培养小学教师教育的主体,只是被纳入高等教育的范畴体系。
小学教师教育的培养披上高等教育的金色光环以后,其生存环境与生存状态是否有了明显的好转或质的提升呢?专科层次的小学教师教育是否就处于一种有利的发展态势呢?这是我们感到并不轻松的话题,实质上我们就怀有某种程度的忧虑。这种忧虑不是对小学教师教育未来前景的担心,而是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在师范教育结构调整转型之时,在教师教育制度开放转轨之际,小学教师教育新的培养格局尚未正式形成,新的培养模式尚未正式建立,新的培养机制和动力尚未完善健全,所面临的当下的一些困惑与困窘。当然,这种困惑与困窘直接指向培养主体学校。
二、小学教师教育面临的挑战
由于教育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高等教育大众化所带来的不仅是入学比率的变化,而是高等教育系统结构的改组与重构的过程,也是高等教育各专业重新占有和分配资源的过程。计划的定向培养的体制已经打破,作为刚刚跨入高等教育系统稚嫩的小学教师教育专业,面临的挑战有哪些方面呢?
1.生源素质下降。这虽然是一种很平凡的关切,但决不是平庸的赘语。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大大降低了人读大学的门槛,满足了大多数人继续深造的要求,对于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的意义是无庸讳言的。高等教育由精英走向大众的征程中,其生源素质的构成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满足更多的中下层次学生入学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使命,但生源素质的整体水平下降是情理之中也是无须掩饰的事实。对于专科层次的普通师范院校来说感受更为强烈——这类学校是高等教育大众化任务的主要承担者。原来承担小学教师培养之职的中等师范学校招收初中毕业生,基本上都是优秀拔尖的学生应考;而现在纳入高等学校专科批次招生录取以后,是同类学生的最低层次报考,生源素质的落差是极为明显的。
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市场经济的初始推行,高等师范院校招生陷入低谷,尽管国家采取适当降分、提前录取、优惠补助等政策仍难以凑效。如今师范教育整体局面已大为改观,教师地位、教师职业吸引力大大提高,但小学教师教育由于其办学主体层次的低下性,又无特殊的照顾手段,难以吸引到优质生源,生源素质的下降无疑对质量保障带来极大的冲击和影响。
2.就业市场挤压。由于上个世纪70年代后期以来我国有效实行计划生育人口控制的政策厂适龄入学儿童人数有渐次下降的趋势,使得对小学师资的需求比例减少,甚至出现负增长的情况。据《北京青年报》 2003年12月29日报道,北京市目前中小学教师还缺 3000多人,但师资状况基本上是小学超编,初中持平,高中缺编;以湖南省为例:湖南省小学生人数将由 1998年的805万迅速降至2005年的517万,降至2010年的500万。相应地,小学教师的需求量也将由1998年的36万迅速降至2005年的23万,2010年的22万。届时,除去自然减员外,小学教师将过剩8万多人。小学教师教育的就业形势由此可见一斑。
教师资格证书制度是国家对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人员的最基本要求,是国家对教师实行的一种特定的职业许可制度。有利于吸引优秀人才、促进教师专业化和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是开放型的教师教育、教师来源构成多样化的重要的制度体现。但在目前教师资格证书的实施还存有诸多问题的情况下,“劣币驱逐良币”现象会干扰正常的教师人才招聘市场,从而也使小学教师教育的就业形势更显严峻和拥挤。
再之,—些师范大学本科生(非小学教育专业)甚至研究生在就业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也会“俯就”小学教师行业,而这种可逆性(指小学教育专业的毕业生到高一层次就职)却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小学教师就业市场这块本来不大的“蛋糕”经多方分割,无疑使小学教育专业的就业空间愈显逼仄局促。
3.学科地位边缘。小学教育专业进入高等教育的运行系统后,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和注意,而是在高校学科趋向多科性、综合化的发展生态中被挤入学科的边缘,成为高校学科群体发展的附属和陪衬。同时,在教师教育从独立定向走向开放多元的今天,师范教育正处于急剧转型之中,学科规制模糊不定:如关于教师教育的培养模式是“混合培养”还是“阶段推进”,尚处于试验和论争之中;如小学教育专业的培养规格是“全能型”还是“分科型”,也存在长期的范式之争。由是观之,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科地位由于其本身的学科逻辑的不成熟而难以在高等学校的多学科环境中得到彰显。
初等教育学科建设的滞后也严重影响了小学教育专业的发展。长期以来,无论是我国《学科分类与代码》的国家标准,还是学位教育的《学科、专业目录》,在一级学科“教育学”之下,与幼儿教育学、高等教育学、成人教育学相并列的是普通教育学,初等教育学并没有正式的学科地位。直到教育部最新的学科和专业分类才在二级学科“普通教育学”之下设立了中等教育学和初等教育学两个三级学科。为此,加强初等教育学研究和学科建设,加大初等教育学与其他学科的开放、交叉和整合的力度,建立初等教育学的学科体系,形成学术共同体,促进初等教育学的课程开发和教师队伍力量的提升,是保障小学教师教育健康发展的制度基础。
三、小学教师教育的抉择
小学教师教育的挑战其实是对作为培养主体的普通师范院校的挑战。向多科性、综合化发展是这类学校的必要选择。尽管专科层次的普通师范院校发展非师范专业有点学术储备不足,师资设备紧缺,专业嫁接困难,但这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只能坦然面对和积极应对。还有,如何增强小学教育专业的非定向就业的适应性和迁移性,这是一个培养计划必须考虑的真问题。有学者提出“开放式的教师教育”,主张变狭隘的“对口”,观念为较强的“适应”观念,毕业生可根据市场需求和个人意愿选择就业领域,则在培养规格和课程结构、实践训练等方面均应反映这种要求,体现“厚基础,宽口径,广适应”人才培养特色。
对于小学教师教育来说,目前专科层次仍是其培养的主体,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如何求得突破和发展,如何拓展专业的适应面和符合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应当积极地进行变革。从前瞻性和可行性角度出发,小学教师教育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抉择:
(一)上层次的提升:构建高举历的小学教师教育,根据国际比较研究,当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进入15%至20%这一区间时,小学教师的培养开始进入本科阶段。发达国家在上个世纪中叶便进入了教师教育本科化时期,并基本上取消了独立存在的师范院校,而是由学术性高的综合大学、文理学院承担起中小学教师的培养任务。研究生院也越来越多地承担起培养中小学师资的职责,使教师的学历结构和学位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据统计,1950年,美国中小学教师只有50%的人具有学士学位,几乎没有硕士学位以上的教师;而到了1976年,小学教师中具有学士学位的占到99%,具有硕士学位的占到33%。
我国教师教育基本上已由三级师范过渡到二级师范,向一级师范过渡、发展本科学历的小学教师教育是下一个阶段的行动目标。这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要求,也是世界各国教师教育发展的基本走向。我国一些经济发达省市像北京、上海、天津等已经明确提出新补充的小学教师要达到本科学历。
举办高学历的小学教师教育有利于改善生源素质状况,有利于小学教育专业培养中的“学术性”和“师范性”的整合、提高,有利于小学教育专业在高等教育系统中的均衡、协调发展,从而向基础教育提供优质教育资源。我国已有南京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多所本科院校开设小学教育专业,为小学教育专业的本科化办学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所有的迹象均表明,我国教师教育向一级师范过渡并不遥远。紧要的是,专科师范院校在向本科层次转变、升格的过程中,要积极创造条件,提升办学水平,有所作为,而不是守株待兔,坐以待毙。总之,本科化是小学教师教育的基本方向,也是小学教育专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必要的联姻:小学与初中教师教育一体化。所谓小学与初中教师教育一体化,就是指小学教师教育和初中教师教育实行全面贯通、整体融合、统一培养,培养既能承担小学教育又能承担初中教育的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合格师资。小学与初中教师教育一体化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需要,因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需要从整体和全局上把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目标、结构和功能的承担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教育教学的师资;小学与初中教师教育一体化改革是解决中小学师资供求矛盾的现实需要,在小学师资相对过剩,可以向中学合理流动,从而实现供需总体基本平衡;同时,小学与初中教师教育一体化改革顺应了世界教师专业化的发展趋势。当前,国际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发展趋势是,从学科教育与教师专业教育混合向学科教育与教师专业教育分离转变。其一般模式是:学生在修读学科教育获得规定的学分基础上,再集中进行教师专业教育。小学与初中教师培养的一体化是可能的。
我国小学教师教育首先要实现本科化,这是小学与初中教师教育一体化的基础。实行小学与初中教师教育培养机构的一体化,需要重新厘定小学与初中教师教育培养目标,调整课程结构,改革课程内容,达到预期的改革成果。
(三)政策的扶持:定向培养农村小学教育师资
“三农”问题始终是我国政府工作的难点和重点,农村教育也莫不若此。由于我国城乡经济二元结构非常明显,农村教育的发展一直十分艰难,教育环境和资源十分落后,师资力量非常薄弱且得不到保障。据资料显示,义务教育师资队伍素质的城乡差异较为明显:2001年小学和初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城乡差距分别为2.2和7.6个百分点,而高学历教师比例的城乡差别分别为20.7和)4.2个百分点。2001年我国中小学代课教师数量较上年有所增加,其中广大农村地区占全国代课老师总数的82.37%。如果考虑到城市中小学校由于编制和聘任合约的原因存在代课现象,考察农村中小学校实施代课行为可知是一种被动而无奈的选择。
农村中小学校代课现象主要集中于小学,这有多方面的原因:农村小学所处环境闭塞,交通不便,文化娱乐设施几乎等于零;教师工作任务繁重,但收入低,基本工资常常不能到位,非常清苦。在高等教育不断走向大众化的今天,大学生就业市场日见饱和,但通往农村就业的渠道始终不畅,造成城市滞胀农村空疏的局面。据笔者所知,培养小学师资的师范专科学校,近年来就业形势持续滑坡,但农村学生愿意回乡支教的比例极少,即使回去也想任教初中而不愿栖身小学。
农村小学教育是我国教育系统的重要分支,农村小学教育的弊病直接影响教育的公平和社会的和谐稳定,进而影响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和质量。为了确保农村小学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笔者认为由政府出面制定对边缘落后地区的农村小学定向培养师资的政策。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由教育行政部门派出调研组考察农村小学的师资需求情况,每年拟订出各地所需定向培养指标,再与当地当年高考生(必须是上线的考生,也可适当降低标准)签订合作协议,确定毕业后的服务年限。政府拨出专款对培养对象的有关大学生活的学费、生活费给予补助,并有一定的中期筛选,毕业时违约者或不满服务期限者给予一定的处理。
定向培养农村小学教育师资无疑和现行非定向的、开放型的教师教育制度相矛盾,但在目前教育资源极端失衡、师资配置严重失调的情况下,政策的支持和调节或许是最为见效的方法,它能解决处于困境中的农村小学教育的一些现实问题,给农村小学教育带来一线生机,从而有利于教育公平和民主的最大程度的实现。
四、结束语
高等教育大众化不仅是量的攀升,更是质的变革,小学教师教育的载体由中师到师专再到师院层次是发展的必然路径,也是高等教育大众化所带来的积极影响的结果。影响里面隐含着冲击与挑战,同时也孕育着新机与创生,并由此把我国小学教师教育引向一个新的高度与水平。
【论文关键词】边疆 中小学教师 教育技术能力 培训
【论文摘要】信息时代,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具备直接影响教师教育教学水平,而边疆地区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是发展边疆地区教育的关键所在。
当今世界。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已成为最活跃、发展最迅速、影响最广泛的科学技术领域之一。计算机和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不仅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也改变着教与学的方式。通过近年来多媒体教学、计算机教学软件、远程网络教育等在教育领域应用的大量事例,人们已经感受到信息技术应用对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等产生的深刻影响。近年来,世界各国的教育实践证明。教师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对于提高教育教学效果与效率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明确指出:发展和应用教育技术已成为推进教育信息建设的迫切需求,让广大中小学教师尽快掌握和应用教育技术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云南省于2005年4月开始启动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计划。力争在较短时间内对全省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有一个很大的提高.从而进一步提高我省中小学教师的综合素质,全面提高我省的中小学教育质量和教学水平。但是,相对其他发展地区,我省的经济发展和教育观念都相对落后,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计划实施起来困难重重,要真正提高广大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必须根据各地区的实际情况,制订出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培训计划。这里,主要对云南经济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现状做一个分析,同时。提出个人的培训设想。
1多数教师对教育技术的认识“不足”
由于教师的年龄因素、自身素质、所处地理位置等问题,使很多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缺乏足够的理解和认识,导致很多教师在教学和继续学习中难以恰当地选择教学媒体、科学地使用教学媒体。
1.1对教育技术基本知识缺乏科学认识
教育技术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根据AECrI'94定义解释:教育技术是为了促进学习。对学习的过程和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中小学教师要认识这门学科应该具备的基本知识包括:了解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理解教育技术的主要理论基础,掌握教育技术理论的基本内容,了解基本的教育技术研究方法。
1.2缺乏对教育技术基本技能认识
许多教师认为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就是在教学中大量使用先进技术.或者在教学中大量应用计算机,教育技术能力就是会使用这些技术。而我们要求的中小学教师具备的教育技术基本技能是:掌握信息检索、加工与利用的方法;掌握常见教学媒体选择与开发的方法:掌握教学系统设计的一般方法;掌握教学资源管理、教学过程管理和项目管理的方法:掌握教学媒体、教学资源、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的评价方法。
1.3对中小学教师学习教育技术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教育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被称为教育史上的第四次革命,它的出现引起了教育观念、方法、手段以及师生传统关系等诸多方面的变化。而信息和观念相当落后的地区的教师,不但意识不到教育技术在教育中的重要性.还在潜意识里排斥教育技术。教育技术对中小学教师的重要性有两方面:(1)教育技术是中小学教师积极参与并实践基础教育改革的必备工具。教育技术可促进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随着时代的发展。新的教育观念不断出现,比如:素质教育、终身教育、情感教育、四大支柱教育等观念,教育一线的教师必须不断转变教育观念,提高现代教育观念认识;教育技术可促进教学模式的变革,传统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模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被动地位制约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发展,而现代教育强调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要求的教学模式上是既以教师为中心、也以学生为中心的双主模式,传统教学环境无法满足,而现代教育技术的参与可满足这种新兴教学模式的要求;教育技术可促进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变革,由于教学模式的变革、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多样化,再加上信息时代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必须发生变革;教育技术还可以促进教学环境的变革.比如:学生可利用技术自由的学习:可突破地区的制约,实现优质资源和师资的共享,缩短空间距离;教育、教学信息流通将更加快速、便捷。(2)教育技术能力是中小学教师的必备素质。教育技术对教师自身的作用有四点:有助教师角色的转变;促进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有助于提高自身素质、改善知识结构:有助于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
2教师的基本信息能力准备“不足”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越来越多的教师意识到教育技术在教育中所处的地位和价值以及个人终身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并产生了学习教育技术的兴趣和热情。但在现实的各级各类学校中.教师由于在年龄、受教育的程度以及所处学校的信息化环境等因素不同,导致了教师的基本信息能力存在差异。条件好的学校,中青年教师已具备基本的信息能力,能满足上述需求,年长的教师在基本信息能力方面就很难达到上述要求。而在一些落后地区的学校.教师虽然有学习的激情和迫切的需求,但受经费、师资及硬件环境等因素制约,教师不能得到正规的培训,也不能接受持续的、系统的教育技术的培训。这样,教师即使参加过有关教育技术的培训,由于受条件限制也很难有用武之地,而且难以达到信息技术更新速度的要求。
3教师不能科学的应用教育技术
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的过程不是一个单纯的技术问题,而是教师教育能力、学科能力和信息技术应用整合的过程,最终的目的是实现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的根本改变。教师在基本信息能力具备的情况下,还要具备教育信息的应用能力,即教师要能够有效地分析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特点和教学条件设计合理的教学过程.并积极寻求优化教学的措施.积极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有效整合。但在实际的应用中,许多教师难以达到这些要求。有的教师是“为用技术而用技术”,在应用中一味地追求信息技术的“技术含量”,特别是在进行课件评比时,在制作课件中将各种技术都叠加在课件上,把教学课件变成了信息技术的成果展览,忽视了用先进的教学理念来指导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没有将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真正有效地结合起来。有的教师难以把握课件在教学中应用的最佳时机,不同时间的课件展示,对学生的思维发展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比如:学生读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当学生先读原著时,一千个学生心里就有一千个形象的孙悟空,文字的魅力是让学生的想象思维得到极大的发展.再看通过现代技术展示的具体人物时,学生只会把影视中的人物看成是他想象中某个人物众多形象中的一个;而教师如果一开始就以课件的形式介绍《西游记》,让学生先人为主地接受具体的人物,后再让学生读原著或接触其他类型的人物形象,学生就会觉得这个孙悟空怎么不象,或这个孙悟空就不是我认识的那个.学生的想象思维受到限制。教育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其中一个作用就是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教师不讲科学的滥用课件,却是适得其反的扼杀了学生想象的能力,折断了想象的翅膀。
4因地而宜的培训计划
云南省经济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的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技术培训必须要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这里提出四点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的建议:
4.1加强硬件投资,提供学习的环境
与发展地区相比,偏远、落后的地区,信息闭塞,经费紧缺,无论是教学方面的硬件和软件投资,还是教师外出培训的机会都是少之又少。这样,教师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师素养等提高的速度就非常缓慢。与发展地区的差距越来越大,由教师因素引起的地区教育差距也会加大,这会影响地方经济的发展,导致教育的不公平。这样的环境,更需要国家和地区加大经费投入,加强硬、软件建设,让广大中小学教师在地理位置偏远的地方也能及时的学习到新的教学理念、教育思想,不断更新和补充自身的知识,同时通过教育技术的应用,既能学习教育技术的有关知识,也能通过教育技术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4.2加强教育理论的学习。促进教育观念的转变
要达到我国教育改革所提出的各项要求,培养出能适应21世纪要求的新型人才,偏远地区的教师更要求要转变观念。转变观念就是要转变和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知识观、人才观,要不断提高广大教师的教育技术认识,使他们对由教育技术的发展而引起的教育思想、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重大变革有一个明确的理论认识。当代教师必须掌握的现代教育技术的内涵包括:现代教学理论与教学设计理论、教学策略与教学评价理论、学习理论、教育信息化的基础理论。培训时要特别注意将教育理论方法的培训和教育教学实践的改进紧密结合起来,使教师能自觉运用新的教育观念和理论方法来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
4.3注意培养教师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能有效应用信息技术,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进行整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强调利用信息技术建构一种新型的教学环境,以实现能支持自主探索、多重交互、情境创设、合作学习、资源共享等多方面要求的学习方式,从而把学生的主观性、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课堂的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改变。这个方面的培养内容主要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案例教学,通过学习讨论交流使得教师学员们能够在先进理论的指导下,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一个真实的情境,让学生自主地建构知识。真正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人的作用。
4.4建立终身学习体系,确保教师的继续学习
教师在社会生活中、教学中,为了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必须要有学习的环境.学习的机会,确保教师要能够获得新知识。同时,还要求要建立终身学习的体系,保证教师学习的系统性和连续性。特别是偏远地区的教师,信息闭塞,学习培训的机会少,教学水平相对落后.更需要终身学习体系的支持。而终身学习体系的建立需要很多方面的支持和参与,是多项技术、各课师资、教学理论、学习理论等多项因素的综合。教师通过终身学习体系的支持,可持续的获得新的知识、理论.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和素养,更好的扮演好21世纪教师的角色。
论文关键词:学习共同体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 培训模式
论文摘要:无论哪个学科的教师,在必须具备本学科的专业知识和素养的同时,还必须具备一定的教育技术能力。本文分析了学习共同体的内涵,并根据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构建基于学习共同体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模式,同时对培训模式进行分析,最后提出相应培训策略,从而提高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并把教育技术知识应用于教学,达到优化教学的目的。
一、学习共同体的内涵
博耶尔(Ernest L. Boyer)认为学习共同体(learn-ing community)是一个由教师(本文指被培者)、培训者以及其他人员组成的组织。在学习共同体中,成员有清晰的奋斗目标,可以面对面的沟通与互动。①教师在学习共同体中是为完成真实任务,解决实际问题而与其他人相互交流和协作,这促进了教师对知识的理解与获得,也促进了知识和情感的分享。②因此,笔者认为作为学习共同体应具备以下几个基本特征:(1)有共同体的学习目标;(2)作为相互关系系统的一部分,彼此之间相互学习和交流;(3)人员之间坦率的相互沟通,交换角色;(4)共享资源和成果,共同解决难题。
本文中的学习共同体由培训者和被培训者以及管理人员构成,成员角色可以根据其自身的优势自由确定,比如当某一被培训者熟知某方面的培训内容时,则这个被培训者可以充当培训者的角色。共同体成员以“分享(资源、技术、经验、价值观等)、合作”为核心,以共同目标为纽带联结在一起,互相交流和共同学习的组织。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学习共同体可以提高教师解决实际间题的能力,增进成员之间的协作及信息交流,使个体在团队的互动中获益并培养个体与他人有效协作能力。
二、培训模式构建
为基于学习共同体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模式(如图1)。
(一)培训模式关键要素分析
1.培训情境
培训情境是培训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培训者根据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和被培训者的特点来创设培训情境。被培训者则是培训情境中问题的发现者、研究者和解决者;在学习共同体的培情境中,实行“主导—主体”的教学方式,强调“双主”地位的充分发挥,即以培训者为主导,被培训者为主体,被培训者是学习任务的主动探究者;培训者是指导者,鼓励被培训者自主质疑、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2.培训者、被培训者与发展
在培训活动中,成员间通过交流学习、分享学习资源等来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因而形成了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人际联系。同时,他们能及时发现自己在知识、教学方法、教学策略等方面的不足,以便及时补充修改,从而完善培训活动,因此,整个培训过程是个发展的过程。
3.培训目标
培训目标是整个培训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它对整个培训有着调控和指导作用。在此模式中,以达到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为培训目标,提高教师教育技术的综合应用能力,促进教育改革和创新。培训者和被培训者以及他们之间可以通过交流协商,在总体目标确定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的内在需求,分层次、分阶段的确立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学习目标。
4.培训内容
培训内容是由培训者和被培训者相互了解、相互沟通、在交流协商的基础上共同开发和设计的。为了提高教师教育技术综合能力,培训内容应包括理论和实践两方面。
5.评价体系和修改更新
评价体系和修改更新环节贯穿培训的整个过程,是有效实施培训的基本保障。本文采用的评价方式包括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共同体成员随时进行评价以调整某些要素,适应具体的培训要求。基于学习共同体的评价体系侧重成员的交流沟通、协作能力,注重被培训者共同体能力的发展,应坚持积极观念,多给被培训者以自信和正向的评判。
6.管理人员
管理人员是对整个培训过程进行协调、管理以及配备人员,使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活动顺利进行并取得良好效果的行政机构。该机构通过了解模式中人员的需求、培训内容,培训情境等情况,以便对培训机构中存在的不足及时给予补充,保证培训活动按规章制度进行并达到预期效果。
(二)培训模式的特点
1.该培训模式包含十个要素,包括培训情境、培训者、被培训者、培训内容、培训目的以及评价体系等。图中各要素之间的安排没有起点和终点,表明设计的非线性和弹性。
2.培训情境位于该模式的核心位置,培训情境周围的培训者、被培者、培训目的和培训内容四个要素,用环线连接,并通过双箭头分别与培训情境连接,表明在具体的教学培训中,要素间是相互关联的,并通过培训情境相互作用的。
3.环境是开放性的,处在模式的最外围,指社会大环境及其设施。本模式强调环境建设的重要性,并且培训情境在环境中创设的,培训活动的设计和流程始终要以环境为基础。
三、培训策略
(一)课题带动培训策略
课题小组可以由培训者和若干个被培训者构成,在这个小型的共同体中,成员间进行合理分工,然后依据自己的研究任务创设情境、查找资料、进行调查研究。为及时了解成员间的研究状况,一段时期后,可组织面对面的交流,结合成员间的当前成果,作出适当的调整。同时,将教学科研与教学实践相结合,促进了教师的教学从经验型向研究型、专家型发展。
(二)自选式培训策略
培训者事先设计几种培训方案,由被培训者自主选择。在培训目标和总培训内容都不变的情况下,被培训者根据自己某一阶段的实际情况来选择特定的培训内容。培训内容相同的被培训者可以组成一个小型的学习共同体,由对这方面知识掌握比较扎实的被培训者带领同伴共同研究、共同进步。当学习达到某个阶段时,被培训者也可以要求培训者进行适当的集中授课,以解答疑问。同时,共同体成员间可以通过当面交谈,及时了解成员间的学习情况,当被培训者修满某一级培训方案所规定的学分,可以获得相应的等级证书。
(三)综合实践活动互动培训策略
综合实践课的实施需要各方面的积极配合与协调。把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理论知识为实践活动奠定了基础,实践活动也促进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如设计课件《桂林山水歌》来检查对教学设计理论的理解,前提是被培训者已经学习了这方面的理论,且对被培训者进行分组(注意校与校之间成员的搭配和专业搭配)形成学习共同体。成员按照习得的教学设计理论知识,通过交流、集体备课、辩论等形式达成共识,对课件进行设计、开发、试行、评价,最后得出最终结果。该培训策略把理论与实践的综合应用,可以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
【论文关键词】教师的教育目的 工具理性主义 经验主义 学生为本
【论文摘 要】长期以来,许多教师对其自身的教育目的缺乏清醒的认识,对于是否存在教师主体的教育目的存在疑惑。然而教师的教育目的观或显性或隐性地存在于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体现出基于工具理性主义、经验主义及无目的观念下的发展状态,影响着教师教育教学活动,影响着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师应该基于社会教育目的并超越它,以学生的发展、幸福为导向,以教育理论为辅,构建作为其主体的教师教育目的观。
教育目的作为对受教育者成为什么样的人才的规定和标准,是执行社会公众或国家意志教育需求的标准。其无处不体现在教育中,但从其绩效上来说,并不十分理想。原因是复杂的,但较为重要的是教师作为教育目的的实践者无法达成。当下,中小学教育沉浸在进名校、上大学、摆脱当下的生活模式等的迷途中。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就体现出了教师为学生通过考试而获取入场券的教育教学的目的性,或者索性是针对部分“有希望的学生”的高期望目的性及对“没有前途的学生”的一种无目的性的放任自流。教师这样的教育目的状态对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无疑是一个背弃。基于此,笔者对当下教师的教育目的观进行了学理分析和批判,并根据社会的发展需要及人的成长需求,提出建构教师的教育目的观的基础与途径。
一、教师教育目的与教师教育目的观
教育目的是指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人才的总要求,是培养人才的规格和标准,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与归宿,对教育工作具有全程性的指导作用。[1] 学校教育作为教育目的实践的场域,场域中对受教育者起引导作用的教育者必然是教育目的的践行者。从学理上来说,教师应是既定教育目的的执行者,然而教师作为一个经验性、主体性的社会者,不可能机械地执行应然状态的教育目的,他同时会根据其成长经验及场域中的践行实际,建构自己的教育目的。从广义上来说,教师的教育目的是指教师在教育中的一切关系下的行动皆是教育目的的构成体,包括教师的课堂教学过程、教学辅导过程、心理辅导过程、思想教育过程等。从狭义上来说,教师的教育目的是指教师具体的教育教学行为中所践行的行动的目的性预设或价值倾向,例如规训、纠偏、掌握等。而教师的教育目的观是指教师关于教育目的的一系列的理念或原则的组合与融合。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目的或倾向性价值都是教师的教育目的观的组成部分。根据主体意识程度的不同,教师的教育目的观可以分为隐性的和显性的。隐性的教师教育目的观体现为教师的无意识的行为观念、对教师的教育目的缺乏清醒的认知、自我放弃对教育目的的建构,然而在具体的教育教学行为中体现其意识倾向或功利化目的性行为等。而显性的教师教育目的观体现为教师自觉的自主的教育目的观建构与践行,例如课程目标、教化目标等。事实上,不管是显性的还是隐性的,教师在教育场域中的有意识或无意识的行为、话语等都涵盖了教育目的,其系列组合或理念的建构便是教师的教育目的。
二、当下教师的教育目的观反思
1.工具理性主义下的教师的教育目的观
所谓“工具理性”,就是通过实践的途径确认工具(手段)的有用性,从而追求事物的最大功效,为人的某种功利的实现服务。正如富兰克福学派理论家们认为“在‘工具理性’支配下,人们不是由最终目的的明确信念和关于个人幸福的传统定义所推动,而只是由效率精神和技术能力所驱使的。人们消费仅仅是为了支配商品而不是为了真正改善自己的生活而消费”。[2] 工具理性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同样地,工具理性主义也渗透到当下的教育中,最直接的反映就是对教育目的的异化。教育教学过程已经成为一种手段或一种工具。教师的教育目的的工具理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教师看待课程的方式方法。从教育要素关系来说,课程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的教育资料。然而受工具理性主义影响的教师教育目的将课程看成是为学生应试的文本内容、考试辅导、考试工具,忽略了课程对于学生的真正价值。在这样的教育目的支持下,使学生对课程丧失了兴趣,以致讨厌读书。这样的教育即使能使学生获得那代价昂贵的“入场券”,但使受教育者厌恶书籍,这样的“为了一棵草而放弃了一片森林”的做法显然是不可取的。
其次,教育即升学的狭隘的“精英教育实践”工具理性主义。片面地追求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最大功效及一切为考试为升学服务的目的理念,必然使教师将学生看成是考试的工具。而实际上,受教育者是一个发展中的人,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发展任务,过早地使其承担成熟的工具理性的价值观有悖于受教育者的成长。同时,忽视了受教育者感情的发展,忽视了对人生、对社会的探究,使受教育者只是为考试而学习,为博取高分而沉溺于题海战术,结果是使他们成为完全缺乏生活自理能力的书呆子、考试呆子。
最后,教育教学即为考试的考试理性主义。从广义的教育来说,教育是无所不在的,是对受教育者的影响。而教育过程也应然具有教育意义,是受教育者成长的过程。教师如何关注、如何看待教育过程,或者说对教育过程抱着何种心态直接影响对受教育者的培养。很显然,工具理性背景下的教育过程只是为目的服务的“棋子”。在实际的教育中,教育过程的一切是为升学考试,是为获取高分而服务,一切都要为其保驾护航,甚至连父母对子女的关心也成了这样一个目的的工具。
2.经验主义下的教师的教育目的观
经验主义认为人类知识起源于感觉,并以感觉的领会为基础。一般指凭自己的经验来处事的世界观。经验论也影响着教师的教育目的观的构建。
首先,在传统观念中,教师有“传道、授业、解惑”的传承,读书是“学而优则仕”及“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观念。这样的传统观念,影响着教师的教育目的的建构带有强烈的学习为升学的目的。这种以经验主义为导向的教育目的观缺乏时代的导向性,具有盲目性,显然不适合当今时代的多元化、多样性的培养要求,它针对的只是在考试大潮中凸显出来的少部分受教育者的利益要求,而忽视了大部分多样性教育诉求的受教育者。因此,盲目性、功利性及缺乏长远的教育眼光的经验主义下的教育目的是不可取的。
其次,教师的教育经历及人生经验也是教师的教育目的构建的主要方面。以教师的个人成长经验来教育指导学生的成长,给学生提供选择的方向这当然是好事,因为任何的成功、进步都是建立在前人的基础和经验之上的,但是完全以前人的经验为导向来按部就班,显然是不合适的。最为典型的是教师基于使学生努力学习以升学、上高校的经验目的,以其在大学的轻松、舒适、自由的生活为比较对象,反判中学生活的枯燥乏味,对学生产生错误的引导,使学生学习是为反叛当下的不自由、约束与压抑。从某种角度上来说,这是给学生提供期望,使其有学习目标不至于盲目,但同时也将学生导向了一个不真实的非他个体所有的经验世界里,从长远来看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发展。
3.教师的教育无目的观
在这里谈教师的教育无目的观,必须先区分两个不同:一是不同于杜威教育理论中教育无目的论,二是区别于前文中二者主义背景下的教师的教育目的观下的归类。
教师的教育无目的观主要在于教师对教育目的认知的缺乏。一方面,认为教师的天职是“教书育人”,在于把教学材料忠实地传达给学生。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教师认为教育目的的制定是国家、政府的事情,而否定个体的自我教育目的观。另一方面,一些教师局限于自己所教授的课程,以自己本学科的知识传导、以学科知识建构为中心,导致其对广义的教师的教育目的的否定。教师对自己教育目的的缺乏必然导致无法全面关注进而引导学生的全面发展,导致学生对知识、智慧、能力观念等的选择偏向。
三、教师的教育目的观建构
既然教师的教育目的是教育过程当事人(从事教育工作或与教育发生直接联系的人),在自己教育行为中实际追求的教育目的,是正在被实践、被应用、被操作的真实存在的教育目的,教师的教育目的又该如何构建呢?笔者从以下三个方面阐述。
1.社会教育目的下教师的教育目的的建构
教育与国家的关系密切,没有任何教育是可以脱离国家目的的。教师作为国家的教育工作者,是国家教育目的的具体实施者、解释者,通过教师的实施和解释,国家教育目的才能更好地为学生接受和理解。对于国家的教育目的与教师的教育目的,其实就是处理“实然”的教育目的和“应然”的教育目的。“教育赋予人以现实的规定性,是为了否定这种规定性,超越这种规定性。一切现实的规定性只能是规定人的现在,而不是要去规定他的未来。理想的教育并不是要以各种现实的规定性去束缚人、限制人,而是要使人从现实性看到各种发展的可能性,并善于将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它要使人树立起发展与超越现实的理想,并善于将理想赋之于现实。”[3] 因此,教师的教育目的必须在国家的教育目的下构建。
我国长期以来关于教育目的的规定是“培养具有社会主义觉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那么教师的教育目的的构建也必须基于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国家诉求。一方面教师的教育目的的性应具有长远的教育理想性,培养学生的远大的社会理想、政治理想;另一方面教师应该在国家教育目的基础上,根据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树立自己美好的“应然”教育目的理想,按照学生个体自主全面性发展规律,实施自己的“实然”教育目的。让“应然”教育目的与“实然”教育目的(成功的教育理念、方法与手段)很好地结合起来,采用个性化教育,全面关注学生的知识、能力的发展,既关注学生的升学、深造,也关注学生对多样化教育的诉求,摆脱单一的、固定的、盲目的教育目的。
2.学生发展目的下教师的教育目的的建构
教育的质的规定性在于其是培养人的活动,教师作为培养人的主体,其对学生的成长成才起到直接的作用。那么,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就必须关注学生的发展目的,也就是说,教师的教育目的必须同时基于学生的特点进行构建。“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主要目标是要为每个人谋福祉。”[4] 我们所谈论的这项活动,“它应当以促进人的个性发展为目标”。[5]
学生作为社会关系中的个体,其成长发展的目的在于其幸福。这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学生当下的幸福;其二是学生未来生活的幸福。只关注学生当下的幸福而忽视学生未来的幸福,必然会导致享乐主义倾向,也不符合国家为未来社会培养人才的目的性;而只关注学生未来的幸福,以当下的时代需求强加给学生,忽视学生当下的幸福诉求,也必然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及学生未来的幸福。因此,在教师的教育目的建构中,必须统一二者,以学生的整体发展诉求为导向,关注学生的个性全面发展。
3.教育理论下教师的教育目的的建构
教育是随着时代的发展需求而不断发展变化的,对教育规律、教育科学的研究和应用也在不断地深化中,忽视当下的教育发展状况及教育理论的发展,必然使我们的教育教学落后于时代。因此,教师的教育目的的建构同时应该以教育理论为基础,包括对学生成长发展过程的认识,对教育规律的认识,对基于时代需求的教育改革等,这些都将有助于教师对教育教学做出更合理的判断。
四、结语
教师的教育目的对学生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对当下的种种的工具理性主义的、经验主义的、无目的的观念等进行反思,并在国家教育目的下,以学生的发展为依据,进行反思建构,以促进教育的健康良性发展,使学生获得幸福。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重庆,400715)
论文关键词:中小学教师 教育技术培训 问题 策略
论文摘要:本文是基于对聊城市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的效果进行的调查,结合调查结果分析培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几点培训策略。这些切实可行的培训策略主要包括培训内容要“软硬兼施”、培训者要“以身示范”、采取多样化的培训形式、因材施教以及小组协作学习策略,希望这些策略能为今后的教育技术培训工作提供一些借鉴和帮助。
为提高我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促进教师专业能力发展.2004年国家教育部正式颁布了《中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并启动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这意味着中小学教师已步入信息技术的快车道。但教育技术培训的效果到底如何,是否能达到培训的目的呢?笔者在参与聊城市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的基础上,对教育技术培训效果及时进行调查.以便发现问题.找出原因。为教育管理部门提供科学决策的确切依据,从而避免“培训工程轰轰烈烈,培训效果荡然无存”的局面,也期望对今后的教育技术培训工作提供借鉴。
一、教育技术培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自2006年起,聊城市开始开展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培训工作。笔者依据《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的相关内容,结合聊城市中小学教师的个性特征,制作了相应的调查问卷,试图对聊城市中小学参加过教育技术培训的教师进行问卷调查以了解培训效果。通过调查结果分析。笔者发现在聊城市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培训内容过分强调“硬技术”忽视“软技术”。调查表明,有一半的教师认为信息化教学设计对于工作没有任何帮助。访谈中也发现教师普遍关心这些具体的“硬技术”,只有极少数人认为学习理论和教学设计等智能形态的技术内容有用。很多培训机构和培训者在教育技术培训中以软件操作为主,教学设计和理论方面内容少之又少。但在教学实践中利用信息技术时,教师需要关注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否则技术与学习之问貌合神离的联姻,并不能保证获得教师所期待的结果。尽管技术可以促进许多教学方法的实现,但课程整合的有效性取决于教师对学习活动和教学任务更好地设计,而不是技术本身的提高。
第二,培训教师不能以身示范。在教育技术培训中依然存在“两张皮”现象:培训教师用传统的授课方式不断灌输给受训教师新教育新理念.却不能在培训教学实践中运用这种理念支持培训。这种现象导致受训教师对新理念的可操作性与有效性心存疑虑.对理论的学习自然也就不“感冒”了。
第三,大部分培训教师认为培训形式单一。目前的培训大都是培训教师单向灌输与传递信息技术技能与方法的教学过程,由于将大批的教师集中在多媒体教室里受训,如果没有培训教师进行辅导,就基本无法满足受训教师的即时问题与个性需求。
第四,受训教师的学科背景不同,技术水平参差不齐造成了培训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不同学科教师.不同能力水平的教师要求的培训内容不同.如果盲目地对受训教师讲授相同的内容.势必会影响培训效果。
第五.在进一步的访谈中发现,影响培训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由于培训时间受限,受训教师不能消化讲授的内容。大部分培训教师反映培训时间短,培训进度快,有的培训教师上课讲解太浅,培训内容过多.受训教师根本跟不上培训教师的步伐。此外,由于培训教师对中小学教育实际认识不足,不了解基础教育中各科教学内容及其相互联系,加上培训课时过少,因而在培训中有的培训教师过于强调理论知识教学,有的培训教师花大量时间讲解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所举的案例与受训教师的教学实际联系不大,使所学的知识并不能有效地用于教学实践。
以上有些问题是培训中可以加以改进的.但是有些是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加以协调、学校自身加强建设和管理才能够解决的。针对此次调查发现的问题.笔者提出几点培训策略,希望能为今后的教育技术培训提供一些帮助
二、教育技术培训策略
1.培训内容要“软硬兼施”
教师之所以必须具备教育技术能力是因为技术对教育的高度影响,但如果没有一定程度的教学设计能力,技术不会在本质上自动改进教育,也无法真正发掘技在教育中的潜力。教师必须拥有一定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以培养学生具有高度创造力为目标,能够决定何时选择何种技术,从变革需求出发,创建有效的数字化学习环境,架设满足学习者个性化学习的平台,改变学习方式、学习文化以及相应的组织方式与学习关系。技术的软硬两个方面是彼此联系密不可分的,它们在互相关联中共同作用于促进学生有效学习和教学改革的发展。因此,在将来的培训中需要对培训内容的侧重点有所调整,要重视信息化教学设计,做到“软硬兼施”。
2.培训者要“以身示范”
培训能否起到理想的效果,培训队伍是关键。教师实践的许多直接经验源自于他们自己的学习过程.这就要求培训机构和培训者应该在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和愿景方面做出示范。培训机构和培训者需采用不同于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培训方式,在培训中设计大量的与教师工作任务相关的练习项目,使技术与各种教学和学习理论得以有效结合。一方面让教师体会到教育技术在教学工作中的优势,一方面让教师在理解了教育技术的相关理论以后.还能够真正从自己的工作领域中发现其应用价值,做到学即有用,用即有效
3.采取多样化的培训形式
由于教师面临的负担比较繁重,他们除了教学上的压力外,家庭压力也比较大,可以自行支配的时间非常有限。因此,我们在开展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时,采取分步推进、层层深入的方法,将集中培训和个别辅导相结合,满足教师们的各种需要,以保证培训取得最好的效果,使教师教育技术水平得到最大的提高。根据课程不同可采取讲座、自学与研讨、观摩与案例探究、建立远程教育平台、典型示范等方式,把面授学习、自觉学习与实践工作相结合。学科学习利用特定工作时间,通过相关活动完成自学自练等实践课。
4.分层教学,因材施教
由于受训教师的学科知识背景不同,技术水平参差不齐.他们要求的培训内容也不同,如数学教师掌握几何画板尤为重要,而对于语文教师来说,几何画板较文字处理的作用要小得多。此外,对于不同的学科,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的方法也不可能相同,各学科的教师应该能够根据本学科的特点设计教学。因此,在信息技术应用培训时最好能将各科教师分开教学,这样才能针对这一学科的特点,为本学科的教师量身定做培训方法和内容,使教师能够较快地将所学知识应用于教学。另外,受训教师掌握的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有些技术对于已经熟练的教师不具备吸引力,而水平不高的教师也会感到吃力。如果盲目地给他们传授相同的知识势必会影响培训效果。因此培训前进行学习者分析,对受训教师依据其所教学科或计算机技术水平进行分班是非常有必要的。归根到底.就是按照教师的能力和需求“因材施教”。
5.小组协作学习策略
由于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集中授课时间短,培训进度快.有些受训教师根本跟不上培训教师的步伐。遇到实际问题时更迫切地需要相互交流学习,需要外界相关学术、专业上的支持。因此,在开展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时应充分考虑建立长期的协作小组。在教育信息化进程中,教师是拥有学校文化和课堂一线知识并真正了解教育改革和自身需要的人.在长期的工作过程和教学实践中,他们独特的运用教育技术于教学和自身专业发展的教学方法与技巧,无疑是培训中宝贵的资源。与培训教师相比,受训教师使用教育技术的亲身体会和经验会使得同伴更易认同和接受,所以在培训实践中,应当通过适当的活动设计.组建学习协作小组.在培训过程中.让受训教师把自己成功的经验与大家进行交流,成为教育技术应用的榜样。在培训结束后,受训教师可以通过网络继续相互交流,共同探索如何创造性地运用技术促进学生学习,在协作中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