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4-20 11:07:37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1篇的大学生素质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论文关键词: 当代大学生 基本能力 素质 存在问题 培养途径
论文摘 要: 本文从高校团学工作的实际出发,论述了当代大学生在基本能力与素质方面的基本要素、存在的问题及其培养的方法与建议。
知识经济下的社会竞争对人才提出了更明确的要求,当代大学生如何积极地以良好的基本能力与素质积极应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与社会竞争,这一命题急需我们认真思考,科学规划,积极引导。一方面大学生在丰富的团学活动中参与锻炼、培养了一些基本能力,了解了一些基本社会知识与事务。另一方面存在着能力不强、素质缺失等问题,要求我们在日常的团学工作中进一步强化学生能力锻炼的主体意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日常的一些社会事务,在具体活动中提高对社会事务的认识,充分积累一些经验,为今后就业奠定扎实的能力基础,储备丰富的社会经验。
一、大学生的基本能力与素质
一般大学生的基本能力与素质既包括学生自身的专业基本知识、综合素质、思想素养、品德品性,又包括学生在团学活动的锻炼、实践过程中积累的一些对社会的基本认识、经验、处理能力等。大学生基本能力与素质主要有如下几种。
1.语言表达能力,包括口头言语表达与书面文字表述能力。人际交往的过程就是语言交流、思想沟通和关系协调的过程,与人交往就必然要进行语言的表达与思想、情绪的沟通。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不仅帮助我们准确、敏捷、精要和个性地表达我们要传递的一切思想内容,而且有利于别人及时、准确和全面接收我们的各种信息。所以语言流畅准确表达是前提。语言表达应标准、清晰、流畅、准确,语速适当。彼此交流的语言应一致,表达应标准、清晰、流畅、准确,语速适当,这是交流的前提和理解的基础。在全球经济文化一体化的背景下,国际交流日益频繁,我们不仅需要熟练掌握、流畅使用本国语言,而且需要较熟练、流畅地使用一、二门外国语。其次,表达的内容与方式应适当。与同学、朋友、老师、领导、陌生人及上下级之间应根据不同的交流对象、内容选择适当的交流方式(包括交流的表情、语气、语速、辞彩等),才能使得交流顺畅、理解通畅、心情舒畅。所以要具备良好的内在语言能力,就要有意识地培养自己选择适当的语言表达方式:与同学交谈对学习、社会的不同认识,在论辩中提高思辨能力;与老师交谈以提高认识水平与视野,从中受到启迪;与领导交谈中充分表达自己对问题的不同见解,从容不怯场。通过与人交流,我们可以学到很多书本以外的东西。
2.人际交往能力。当今社会要求人与人之间时刻都在进行着语言、情绪、思想、物质等内容的交流、交往。人际交往沟通能力指的是在一个团体、群体内的与他人和谐相处的能力,是妥善处理不同组织内、外关系的能力,包括与周围信息的交流、吸收、转化、传递的能力,以及正确处理上下关系的能力。它分为个人的表达理解能力、人际融合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三类。(1)表达理解能力意味着一个人是否能够将自己的思想清晰、准确和适时表达出来,准确理解他人传达的信息。(2)人际融合能力则表明一个人能否体验到他人的可信或可亲,它和人的个性相联系,但又更多的是一种心理与心灵上的感受。缺乏良好的人际交往沟通能力,就不能很好地解决我们在生活、学习、工作中出现的一些小问题与摩擦,就不能积极塑造自身的良好形象,很难以积极的态度和行为去正确对待人际交往。(3)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当人际交往过程中出现的隔阂、矛盾、误解或寻求帮助时,通过正确、恰当的表达方式,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所表现出来的实际运用能力。这种能力缺陷是当前大学生,尤其是独生子女学生的中比较常见的问题。
3.理论学习与应用能力。它包括专业知识与理论、政治与哲学等理论。大学生对理论学习及其应用能力不仅能帮助大学生较好地完成基本学习任务、解决学习中出现的基本问题,而且能帮助他们游刃有余地解决毕业求职、工作中出现的大部分问题。比较系统的理论培训可以培养大学生对宇宙、自然、事物的科学认识,学会用规律、原理解释基本现象,分析事物发生的因果,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而专业理论知识使学生在实践层面掌握操作的基本技能技法,运用专业知识解决专业内的一些基本问题,增强专业问题处理的实际处理能力、水平与经验。而这种能力需要不断加强学习、历练和提升才能形成。
4.分析决策能力。分析决策即是面对错综复杂的事情、局面、情况、现象,能够科学理性地分析,透过表象发现问题的症结、现象的本质或事物之间的必然联系,从而针对问题之所在,运用规律与事物间的联系作出正确的判断、合理的处置和科学的决策。分析决策的关键有两点:一是多方面了解情况,冷静分析现象或问题,找出现象的本质、规律与联系,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二是针对问题的症结,在规律与联系的基础上科学决断、合理解决问题。这种能力的缺失易使人优柔寡断、错失良机或判断错误。
5.组织协调能力。组织协调是在分析决策前后为了同一目标而进行的关系协调。分析决策中分析的是问题主因,次因可忽略;决策的是问题的主要方面、决定性因素,次要矛盾与因素则较少考虑。而在实际应对中,我们必须清晰把握事情的全部细节、种种矛盾与现象,精心组织好各方面的人、事、物,使之最优化配置;及时协调好各方面人、事、物及其相互关系,使之保持持久和谐;及时把握细节的问题、环节的漏洞、操作的细节等,将各方面人、事、物协调到同一目标同一步调,发挥各自作用,才能保证我们的既定目标与任务得以顺利圆满地完成。
二、大学生能力素质目前存在的问题
由于受家庭教育的直接影响,教育资源与模式的限制,目前大学生在人际交往、能力与素质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足较多。具体表现如下:
1.语言表达的陌生化。“80后”、“90后”学生在语言表达、人际交往上表现出一种陌生化,即语言表达虽更加标准、流畅,但主体个性上却表现出陌生化,不主动与人交往交流,语言方式上性别错位、中性或模糊化,彼此沟通有心理胆怯、内虚与隔阂。
2.人际交往的情绪化。因个性与独生子女的文化背景制约,大学生在日常人际交往中普遍容易情绪化:合则往,不合则散;行则交,不通则闪,从不委曲个性、求全他人。
3.理论学习的边缘化。除了专业技能技法,大学生还须学习一定的专业理论,掌握和运用基本的政治理论。而目前大学生对理论学习普遍表现出一种应付与厌烦,对必修的理论课仅限于完成考试,通常是束之高阁,敬而远之,理论学习边缘化现象十分明显。
4.分析决策的过激化。遇到棘手问题时,大学生往往表现为分析不冷静,处理问题过激化的倾向。青年学生一是不能自己或组织团队多方面了解情况,冷静分析、发现本质与规律,透过现象发现问题的症结;二是对问题的某些症结短时内无法找到解决方法时往往情绪化、简单化甚至过激化,急躁地以事对事、就事论事进行简单处理,这样必然把关系僵化、矛盾激化,不利于问题及时正确地化解。
5.组织协调的无助化。组织协调是一个综合的系统工程,对人的综合素质来说是一个很好的考验。人际交往等能力在质与量、强与弱上表现缺失或不平衡,思想不能统一,人不能团结,资源不能最优调配,导致大学生在独立处理时组织协调不到位、无奈无助。
三、大学生能力素质培养的途径
针对上述存在的一些问题,我们必须在思想上予以高度的重视。因为不解决好会直接影响、制约我们对人才的培养,不利于我们工作的顺利完成与正常运转。我们认为可从以下几点进行大学生能力素质培养。
第一,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给大学生的基本能力素质的培养提供实践平台、基本操作方法和管理制度的保证,鼓励大学生更多地自主实践与历练,引导其积极面对,独立处理,逐步积累经验。
第二,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团学活动。新生进校时,应分年级分班级组织开展大学生的基本能力素质的语言表达能力、理论学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分析决策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等方面的团学交流、比赛活动。并将其纳入综合素质评比体系,激励大学生明确个人努力方向,有的放矢,充分调动每一个人的积极性、创造性,人就其位,位列其责,行见其效,效含其利。同时注意加强活动过程的指导,及时指出问题所在与原因,共同研究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就容易得到进步。
第三,积极总结,建立成功案例,积累经验。为了鼓励大学生在日常学习与实践活动中积极参与锻炼,我们应提供基本平台、必要资源,建立大学生基本能力的多媒体课件,做好资源共享工作。通过几年的实践积累,应分项目整理一些优秀学生的成功案例,将比较规范的基本能力要素与案例予以多媒体化、课件化,这样面对新生就可以进行资源共享,最优化、最大化地使用资源。
论文关键词:就业教育;创业教育;创业素质
论文摘要:创业教育是一项涉及全社会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学校、企业等方面共同实施。从学校来讲,要改革培养模式,全方位渗透创业教育,要改进就业指导工作服务体系,营造良好的创业教育环境。创业教育是提高学生创业基本素质,培养创业意识,形成创业生存能力的教育。开展创业教育是大专院校顺应时代潮流,服务社会的必然选择。
新中国成立初至改革开放期间,我国属于计划经济时代,大学生的就业也就同样是按计划包干。国家对大学毕业生实行毕业包分配政策,学生考上大学就万事大吉,“60分万岁”是流行于那个时代的时髦口号之一。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体制的改革也逐步提上议事日程。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拉开了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序幕;1989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方案》出台,转变毕业生包分配政策为公费生毕业推荐,自费生毕业自主择业的“双轨制”,极大地推动了就业教育的发展;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进一步深化了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改革制度,克服了“双轨制”,先后在部分高校试行了毕业生全部自主择业;199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全部实行自主择业的“双向选择制”。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促进了就业教育的繁荣。
其实,就业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所有的一切教育形式都属于广义的就业教育,而狭义的就业教育是指对即将毕业的中高等教育毕业生在毕业前夕实施择业方向、就业心理和就业指导教育等,本文所涉及的是狭义的就业教育。
目前,要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除了就业政策和就业指导等方面采取切实措施外,从现实发展来看,扩大就业道路的主要方式应该是自主创业,就业教育的优势地位也正逐步向创业教育过渡。党的十六大报告在指出政府责任的同时,明确要求要“引导全社会转变就业观念,推行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式,鼓励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同志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大会上的讲话中也强调指出:“要帮助受教育者培养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通过教育部门的努力,培养出越来越多的不同行业创业者,就可以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对维护社会稳定和繁荣各项事业就会发挥重大的作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单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相关技能,以实现就业为目标的教育,已不能适应职业发展的未来趋势与终身学习的需要,不能积极应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形式,“创业教育”就正是顺应改革潮流而诞生的崭新的就业教育理念。
“创业教育”一词最早被提出是在1989年11月于北京召开的“面向21世纪的教育国际研讨会”上。研讨会提出一个全新的概念“事业心与开拓技能教育”(Enterise Education),后来便称之为“创业教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办事处1991年东京会议报告《通过教育开发创业能力》中指出:“创业教育,从广义上来说,因为用人机构和个人除了要求受雇者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外,正越来越重视受雇者的首创、冒险精神、创业能力、独立工作能力以及技术、社交和管理技能。”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9年4月在韩国汉城举行的第二届国际职业技术教育大会,也突出强调了要加强创业教育,着重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会议指出,为了适应21世纪新的挑战和变革的需求,教育和培训必须加强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因为创业能力是一种核心能力,它对个人在各种工作领域中激发创造力和革新性至关重要。
说到底,创业教育实际上就是一种培养自我谋职的教育活动,是指充分挖掘学生潜能,以开发学生创业基本素质,培养学生创业综合能力为目标的教育。与传统教育相比,它不是教育学生如何被动地去接受别人的挑选,如何去适应别人,而是为你指出一个方向,开发一种素质,培养一种能力去广阔的天地里遨游和飞翔。也就是说,它不是直接帮助学生去寻找工作岗位,而是重在教给学生寻找或创造工作岗位的方法,因此,创业教育是增强创业意愿,提高创业能力,促发创业活动的催化剂,也是构建就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于培养和造就千百万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从而成为推进我国经济建设发展的“驱动力”,具有重大的意义。
因此,在学校里就开始进行创业教育是很有必要的,创业培训和教育会在学生的心中播下为事业闯一闯的信心和勇气。如果在校园里大学生就能受到这方面的教育,引导他们把创业作为今后就业的一种途径,并为此尽早做好准备,将更有利于拓展大学生的就业道路。自主创业在大学生就业中所占比重较低,学校创业教育的缺乏也是其中一个较大的原因。在如何引导大学生理性创业的问题上,各高校应尽快完善创业教育体系,为众多的有志于创业的在校大学生提供一个获取创业知识的平台。
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广西各高校的创业教育还只是处于起步阶段。所有的高校都开设有就业指导课程,然而所有高校都没有正式开设创业培训课程,创业教育可以说是一片空白,由学生自发组织的“创业协会”几乎承担了传播创业意识的全部重担,而实际上该协会的活动也仅限于开一两场非正规的创业知识讲座而已。因此,大部分在校大学生对于创业只是处在想的程度上,而非动手去实践,敢想不敢做的症结所在就相当明了啦12004年,广西才开始举办第一届大学生创业大赛,参赛的也仅仅是广西的几个老牌的本科院校;通过走访有关院校和网络信息查询,广西仅仅有广西大学、桂林电子工业学院、桂林工学院等几所本科院校参加过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并获得过较好的成绩。笔者曾经浏览了广西所有高校的就业网站,其中大多是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素质测评、提供就业政策、公布就业信息等等,创业教育几乎是一片空白。
其实,创业教育是大有可为的。笔者所在的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就较为重视创业教育,除举办“校园创业计划竞赛”、“创业沙电”“创业论坛”,成立“创业俱乐部”外,还率先将国际劳工组织SYB培训项目引人大学校园,于2005年6月在校园中开设广西第一个SYB创业培训班,首批26名大学生参加了系统的SYB创业培训,省级教育和劳动部门负责人在开班典礼上对此作了高度的赞扬。虽然这个项目目前还没有对学生贷款的政策,但在大学校园中进行系统的SYB创业培训,为开辟大学生就业新天地作有益尝试的做法,不能不说是培养大学生创业素质的一条新路。
作为在就业教育中有极其重要地位的创业教育来说,它的基本目标其实也就是适应世界教育发展和改革的趋势,结合我国国情,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创业基本素质和企业家思维的新一代复合型经济与管理人才,教给学生捕捉机会的眼光和组织资源的能力,为学生发展开拓出更大的发展空间。
那么,什么是创业基本素质呢?总体来说,它包含了四个部分:
一、创业意识。它是指创业活动中对人起动力作用的个性倾向,包括创业需要、动机、创业理想、信念、责任感等等。作为新时代的大学毕业生,不仅要树立自我的创业意识,实现自身价值,更要树立为社会服务和创业意识,为国家艰苦创业的伟大理想与坚定信念,以及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不能把一切希望都寄托在父母、学校和接收单位上,要有敢为天下先的动机和信念,凡创业成功者莫不如此。
二、创业品质。它指的是创业者的独立性、果断性、坚韧性、创新性等心理品质,是创业者个性人格特点的展示。其实,“创业”对于很多毕业生而言是充满成就感和诱惑力的,但你是否适合走这条路甚或选择一条什么样的创业道路,那就与个人的心理品质有关啦。具有自信心、进取心与事业心和敢于创新、探索的精神是成功创业的基本素质。作为一个在物质方面一无所有的大学毕业生,在创业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很大的困难与挫折,要想获得成功,就要具备艰苦奋斗、敬业爱岗、勇于创新的精神品质,以积极乐观、百折不挠的心态去创业。
三、创业知识。包括了创业基本知识、职业发展知识、职业认识、职业向往、职业体验、职业实践、专业知识、经营管理知识、社会发展知识等,虽然它是创业发展的基础,在创业过程中具有比较重要的作用,但却是可以通过努力学习而获得的。例如可采用创业案例教学,加强对学生“三心五力”的培养(即:进取心、自信心、好奇心、想象力、洞察力、动手能力、搜索信息能力、创造毅力),使学生更好的学习创业知识。
四、创业能力。在树立了创业信念,具备了果断、坚韧、创新的心理品质,掌握了创业的基本知识后,如何将自己的理想和希望变成现实,就要有对市场的分析、判断和预测能力,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科学合理规划未来职业的能力和不断提高生产与经营的能力,独立生存和终身不断学习的能力来作为实现目标的手段和方法了。而实践教学是创业教育中强化这些能力培养的重要过程,对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实践技能和技术水平及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等具有重要作用。在笔者的调查中,有72%的学生认为在创业中遇到实际操作困难的比率比专业知识缺乏更高。因此要将单一的课堂教学活动扩展到学生自学活动、科学研究活动和现场的生产实践中去,以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当然,要培养学生的创业基本素质是离不开课堂的,但决不能拘泥于课堂知识的灌输,而应构建起传统的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环境课程三种基本类型之外的更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创业能力的新型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即“创业实践活动课程模式”。它由三种形式组成:
一是“课堂+窗口型”,即创业教育不仅在学校的课堂里进行,同时也要通过学校的“窗口”(创业知识窗口和社会观察窗口)进行。具体形态表现为开设选修课、讲座、培训班和各种社会观察活动;组织学生参与基层单位、工矿企业、工程项目、商务促销、社区服务、结对扶贫、模拟创业等形式围绕科技难点和社会热点等进行观察和调查研究,使教学过程更加贴近社会和生产的实际;
二是“课堂+社会实践型”模式,这种完全实践型模式的主要特点是:择业与创业并重,专业与创业结合,边学边干,注重学生的创业精神和能力的培养;与企业合作,建立一批社会实践基地,有计划、分阶段地对学生进行实地教学,培养学生的专业实务操作技能;或参与项目开发与研究,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现创造性才能的社会平台;
三是“x+1”模式(x根据专科和本科分别为2或者3),即大学生在前3(或2)年完成课程学习,最后一年让学生进入预就业状态:或参与导师的科研及技术推广,由教师在教学中将学生的毕业设计和自己的研究课题、实际建设项目结合起来,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应用能力,又可为社会及企事业解决实际问题;或以员工身份进企业、做实习,让学生在准创业的实践中,体验创业的快感、磨练创业的意志、学习创业的知识;甚至可以制订相关政策引导并鼓励学生进行创业的思考与实践,如设立创造发明成果奖,允许学生停学、休学办企业,给予校内企业的政策优惠等。这是创业教育最卓有成效的模式之一,它最能激发学生的潜能,迅速提高创业教育活动的质量和效果。
全国人大代表,东北师范大学校长史宁中说过:“创业教育不是用嘴说的,要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体会,学校有责任和社会建立多种联系,创造各种条件,让学生与社会接轨,帮助学生到一些单位去实践体验。”它准确地指出了培养学生创业素质的途径。
我们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人才的重大使命,任务重大。1998年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宣言《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与行动》的第七条就明确指出:“为方便毕业生就业,高等教育应主要关心培养创业技能与主动精神:毕业生不再是求职者,首先将成为职业岗位的创造者。”随着创业教育在就业教育中的作用和地位越来越显著和卓有成效,我们相信,培养具有创业素质的学生会成为中国大学就业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
[论文关键词]高校 篮球运动 大学生 素质教育
[论文摘要]当今国际竞争,归根到底是高素质的人才竞争。素质教育已成为高校教学创新的时代要求,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综合学科教学的落实。其中体育学科在培养和发展大学生素质教育上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以篮球运动为例,从篮球运动本身的特点的多功能性等不同角度就高校篮球运动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一、前言
21世纪的国际竞争,归根到底是高素质的人才竞争。培养与造就适合新时期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的合格人才,是党和国家赋予高等学校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为了更好地完成这一任务,党中央、国务院做出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就要求高校的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
作为教育的科目之一,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不仅仅是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学生身体健康,而且要从全面育人的目标出发,通过体育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高校篮球运动是高校体育教学中的主要教学内容之一,也是一项群众基础好、开展范围广、大学生非常喜爱的运动项目,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很大,特别是CUBA联赛和“三人制”篮球赛的蓬勃开展,掀起了篮球运动的热潮。由于篮球运动的魅力和特点,在学校体育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无论从篮球运动的竞技性、健身性、娱乐性、竞争性,还是从全面发展身体素质等方面来看,它都可以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手段,对促进学生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对培养全面发展,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优秀人才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篮球运动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促进作用
1.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教育学家曾断言,“学会合作是21世纪的生存本领之一,……如果不会合作,知识再多也没有用”。然而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落实,越来越多的独生子女家庭出现了对青少年心力健康成长不利的现象,家长对子女的宠爱和娇惯使不少学生患上了孤立、自私、人性的坏毛病。针对这种情况,体育专家认为,“只有在身体素质教育中加以纠正和防止”。 鼓励他们多参加集体体育项目如篮球、排球、足球等,引导他们克服畏难、惧怕、羞怯、自私等心理障碍和惰性,调动其积极的情绪和行为,培养他们无畏、坚毅的品质和拼搏进取的精神,才能彻底纠正他们个性中的不健康因素。因为这些集体项目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行动的协同性。像篮球运动,在比赛过程中,必不可缺的就是团队精神、集体合作和全局观念。每个队员都要不断地传接球、投篮、跑动等,通过集体的密切配合和协调默契来完成一系列动作,最终赢得对方的。同时篮球又输有赢,参加篮球运动,可以使他们认识到,胜利和成功是靠大家团结一致,协同配合来的,困难时应该彼此鼓励,失败时不应相互埋怨,成功时应该大家共同分享。要培养学生的和团队合作能力。
2.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
篮球运动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竞争性强,对抗非常激烈,它不仅仅是比技能、比智能、比体能和比心理的竞争,而且也是比思想、比作风的竞争。凡比赛都要争取胜利,都包含一定的超越自我的对抗精神,可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而体育比赛对优胜者的奖励,还能给学生带来通过竞争和拼搏获得成功的体验,教育学生不断进取,不断向上,不断追求。牢固树立竞争意识,才能勇敢接受挑战。
3.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
今年在北京举办的奥运会对于全体中国人,特别是对于青少年来说,是接受奥林匹克教育的好机会,教育是奥林匹克主义的核心内容。《奥林匹克宪章》中讲:“奥林匹克主义是将身、心和精神方面的各种品质均衡地结合起来,并使之得到提高的一种人生哲学。”它将体育运动同文化教育融为一体。奥林匹克所要开创的人生道路,是以奋斗中所体验到的乐趣、优秀榜样的教育作用和对一般伦理基本原理。中国选手在奥运会上出色的表现,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了他们的爱国意识。
4.促进学生的身心素质教育
篮球运动的技术动作是由各种各样的跑、跳、投等基本技能所组成,对于促进人体力量、速度、耐力、灵敏等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起着良好的作用。大学生身体的肌肉、骨骼系统,内脏器官的机能均已发育成熟。篮球运动的教学、训练和比赛,能使学生各个系统得到锻炼,提高体育运动能力,改善内脏器官功能,增强体质和增进健康都有重要的作用。篮球比赛是在紧张激烈的对抗下进行,它要求学生在瞬息万变的环境中运用复杂的技术动作、战术配合与对手强烈地争夺。这种磨练可以培养学生良好健康的心态,使学生有较好的心理调节能力,使其学会调节自己心理状态,在比赛中掌握和控制自己的情绪。适应教学、训练和比赛把心理压力通过教学、训练和比赛来化解,保持心理控制的最佳状态,提高心理素质,从而达到素质教育中“体”的目的。
5.促进学生在校适应能力
一是对生理适应能力的促进,增强体质差的大学生对疾病的免疫抵抗能力;二是对心理适应能力的提高与改善,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加强大学生“耐挫能力”减少大学生心理不良导向;三是对学习专业基础知识能力的积极影响,培养大学生的感知能力,促进主动休息,提高学习效率。
三、高校素质教育中如何利用篮球运动开展素质教育
篮球运动作为一项在学校开展广泛、深受学生喜爱的项目,有益于学生身体的成长发育,增强体质,促进健康。在高校教育中,只要我们能够重视引导学生,不断研究篮球运动的特点和其多功能性,使学生在参与篮球运动中培养竞争能力、享受篮球运动的乐趣和培养欣赏能力。通过篮球的教学、训练和比赛,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身心素质、文化素质、美育素质。在21世纪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中,篮球运动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1.高校篮球教学应培养学生集体主义思想。在平时教学中要强调课堂纪律,教育学生上课不迟到,课间集中听老师讲解要点,强化组织纪律性,平时多给学生讲中国健儿的故事,激励学生在篮球训练时不畏艰苦锻炼身体,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和集体主义的品质观念。
2.高校应高度重视篮球等体育文化的教育。在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同时,加大对体育文化的宣传力度,传承体育文化,加强体育场馆的建设,优化体育教育环境,使广大学生能置身与一个自然和谐的体育环境的氛围中,让学生的体育态度得到改善,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动机,将体育作为大学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最终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为提高大学生在校适应能力发挥其潜在的作用。
3.高校篮球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自信心和坚强意志等心理素质。在对学生进行篮球教学中,教师要树立他们“重在参与”、“友谊第一、比赛第二” 信念,通过教育使他们树立起良好的自信心,坚定对自己的理想的执著追求,对工作生活的满腔热情和不怕挫折与失败的毅力,逐步提高他们的意志品质。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 道德素质
[论文摘要]在探讨大学生就业与大学生道德素质关系的基础上,分析目前大学生道德现状,提出大学生就业不应忽视大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进而提出如何在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措施以适应市场的需要。
一、大学生就业与大学生道德素质的关系
根据有关部门估计,2008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人数将达532万,比2007年增加37万人,创历史新高,而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对全国114个城市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调查,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仅占新增岗位总量的22%。从以上数字可以看出,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严峻,就业岗位的有限增长、社会有效需求赶不上毕业生规模增长的问题逐步显现。无疑,引起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复杂的,既有客观方面的因素,如就业政策、制度滞后、就业环境不理想等等,也有主观方面的因素,主要是大学生自身在思想、观念和素质上存在偏差,不能适应新的就业形势。从主观方面看,大学生的职业理想、人生价值观,大学生的价值观以及大学生的诚信素质等道德因素也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因素。如果这些大学生自身的问题得不到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也就不可能得到根本解决。
《上海青年报》也在报道中指出,越来越多的企业在招聘时候更加注重道德考核,道德标准已经成为继能力认证后的第二大用人考核标准。而据智联招聘网的相关统计,目前越来越多的企业把道德标准列入人才考核项目,几乎有半数企业在招聘中都会涉及孝心、诚信问题。许多人力资源经理表示,拔尖的学习成绩固然重要,但他们更看中应聘者的职业道德观。
做好新时期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关系千百万学子及其家庭的切身利益,关系高校和社会的稳定,关系科教兴国战略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局。这不仅需要全社会的努力,更需要高校转变观念,把道德教育提高到与文化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改变高校目前“重知识和技能传授、轻道德和素质教育”的跛行局面,对学生的德育建设,特别是职业道德教育予以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和改善大学生道德教育,提升就业竞争力。
二、目前的大学生道德状况
就目前而已,大学生的道德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但大学生道德行为的自觉及自律意识较弱;道德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功利性趋向;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不协调发展。大学生群体思维活跃,有敏锐的感受力,但同时大学生自身的不成熟性又决定其在心理上缺乏调控能力,极易受社会环境的左右而在道德认识上出现偏差,产生思想道德上的困惑;道德标准选择的多元化与道德价值判断的模糊化倾向比较明显;在道德要求和评价方德规范的认识和内化缺乏深度,也影响了在生活中的抗惑力,进而在外界的干扰下就轻而易举就放弃了道德追求,使大学生在道德生活中产生了“知行脱节”的现象。例如,从笔者所做的学生调查结果看,大学生对自身的道德状况评价不高,认为“好”的只有11%,70%的大学生认为一般,19%的大学生认为较差或者很差。85%的大学生对“诚信是一个人最重要的道德品质之一”表示认同,但在具体问题上,这一认知却大打折扣。“您对考试作弊的态度”的调查表明,只有46%的大学生表示“痛恨,坚决不作弊”,同时却有26%的大学生认为“考试作弊虽然不对,但有机会自己也会作弊”,更有28%的大学生认为“作弊在大学里是常见现象,不必大惊小怪”,找些潜在的考试作弊者总计达54%。当被问及“当您发现坐在旁边的同学考试作弊,您会怎么办”时,只有5%的大学生会向监考老师揭发或者暗示他在作弊,却有78%的大学生虽然看不惯,但碍于情面不表现出来,或者事不关己,干脆不管不问。这说明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在日常小事上的道德认识是模糊甚至错误的,其道德行为与道认知是不符的。学生应该怎样做,愿不愿意怎样做,应不应该负责任等问题时,其认同率达到87%。又例如,愿意在公共汽车上给老、弱、病、残者让座;大学要重视学习、不虚度光阴;考试不作弊、不弄虚作假;但当问到你是否这样做了,是否愿意承担责任时,认同率仅占38%。道德责任认知水平与行为表现不相统一、不协调。
三、加强大学生道德教育适应市场需求
(一)加强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在长达五千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凸显了民族精神的重要。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文化中固有的,并且持续不断的一种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是中国人民在未来岁月薪火相传、继往开来的精神动力,更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培养民族精神,最核心的是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中华民族在历史长河中形成了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爱国主义像一根红线始终贯穿于其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接受民族文化的熏陶和民族苦难斗争历史的教育,抵制不良思想和文化的侵蚀。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坚定性,有利于当代大学生在就业的道路上正视困难,消除消极的心理。
(二)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诚信教育。诚实守信是人类区别于动物而形成文明社会的最重要标志之一,是拥有道义上的人格的最重要因素。针对当前大学生就业中出现的“信用危机”,诚信教育成为大学生培养中的重要课题。一是要通过加强道德教育,使大学生充分认识到:在现代社会,诚实守信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基本道德素养和美德,是为人处世的立身之本。二是要通过加强法治教育,使大学生深刻理解诚信的法律价值和意义,引导大学生树立“信用至上”的价值观、公平平等的法律意识和信守规则的法治理念。三是要严抓师德和学术诚信制度建设。古语有云: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对学生的影响甚大,为人师者的榜样作用不容低估。高校学术造假、学术腐败等行为时有发生,这些现象的负面效果往往比普通群体的失信行为有过之而无不及,可对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产生严重破坏。而推行教师学术道德建设,树立诚信为学的典范,对大学生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教育功效。
(三)加强大学生人生价值观教育。首先,要引导大学生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职业理想是指人们对未来的工作部门、工作种类等的向往,如果大学生树立了崇高的职业理想,就能自觉地把自己的命运、前途与整个社会的需要和发展联系起来,产生巨大的精神力量。其次,教育和引导当代大学生要正确认识、对待和处理好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关系,特别要注意克服脱离社会价值,片面强调自我价值、忽视社会价值的倾向,将二者和谐地统一起来,引导大学生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和远大的抱负,把自己的需要与国家、社会的需要结合起来。
综上所述,大学生道德因素的培养不容忽视,要想使培养的学生获得社会的认可,使学生能够顺利进入社会,我们就必须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而要想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理想的发展,就必须要十分的注重学生的道德水平培养,广大教师要在自己的教学工作中,注意上述各方面工作的实践,提倡德育创新,更好地促进大学生道德因素的发展,为社会造就合格有用之才。
[论文关键词]师范院校 大学生 文化素质教育
[论文摘要]师范院校肩负着为教育事业培养师资的重任,其所培养出来的教师具有什么样的思想观念和文化精神,什么样的文化素养和行为举止,将直接影响到民族的整体素质。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加强师范院校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越来越引起教育界的广泛重视。本文拟从师范院校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师范院校大学生文化素质方面存在的问题,提高师范院校大学生文化素质的措施三个方面谈一些认识。
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是我国各高校面向21世纪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师范院校肩负着为教育事业培养师资的重任,其所培养出来的师范毕业生具有什么样的思想观念和文化精神,什么样的文化素养和行为举止,将直接影响到民族的整体素质。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这充分表明了国家对教师队伍建设的高度重视和关心,旨在让优秀人才经过师范教育成长为优秀教师。作为培养未来教师的高等师范院校,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因此,加强师范生的文化素质教育迫在眉睫。
一、师范院校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第一,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是社会可持续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呼唤
近一段时期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科学教育备受关注,而人文教育却受到冷落,随之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突出表现在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方面。为此,1998年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就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的培养和教育提出了明确的工作部署和安排。特别是把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作为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采取各种办法整合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以促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同步发展,建立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因此,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是培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既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专业技能,又具有较高文化科学素养的新型的高素质人才的需要。
第二,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是培养人才全面发展的需要
文化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思想和观念,它注重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即身心、智力、敏感性、审美意识、个人责任感、精神价值等方面的发展,尤其要使学生经过大学阶段的教育,能够形成一种独立自主和富有批判精神的思想意识。要通过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结合、文理学科的相互渗透和教育实践活动的磨炼,使学生在个体生命中达成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和谐统一,在个体人格中达成理性与情感意志、科学与人文等方面素质的协调发展。
第三,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是师范院校大学生特殊角色的需要
师范院校是培养教师的摇篮,是培养中小学师资的工作母机。在师范生中实施文化素质教育,是培养合格师资的重要举措。师范院校的学生大多数都是未来的人民教师,他们所肩负的使命,对促进教育改革、促进国家科技发展创新、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高全民族素质,以及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自身文化素质的高低,决定了培养出来的学生的文化素质的高低。可见,在师范院校实施文化素质教育具有其特殊性,即受教育主体在毕业后,将成为推进青少年文化素质教育的的重要力量,它所扮演的角色不同与其他院校的大学生。师范院校教育不只是要学生学知识、学技术,而是培养学生成为一个有知识、有专业、有道德、有理想的教师。在师范院校学生中,实施人文素质教育,可以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对培养富有时代特色的新型教师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目前师范院校大学生文化素质方面存在的问题
目前,师范院校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在整体上看还是好的。由于国家对师范院校给予了较多的优惠政策,加之教师职业拥有的相对稳定性和较高的社会地位,吸引了大批学生报考师范院校;也因为师范院校大学生的基础素质相对较好,从而使得师范院校的文化素质教育有了基础保证。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过程中,由于受社会各种因素的影响,当前在师范院校大学生人文素养方面存在的问题也比较突出。当然,由于师范院校培养目标的特殊性,在师范院校大学生文化素养方面,既存在着社会共性问题,也有其个性特点。其特点和原因具体表现在:
第一,教师职业理想不牢固
虽然许多学生第一志愿报考了师范院校,但这仅仅是从个人生存和将来就业的角度来考虑的,而缺乏深层次的思考。再由于现阶段的大多数师范院校在规模上不断向综合性大学发展,大力开发非师范类专业,这也势必会给师范类专业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也会影响到高师生的专业稳定,使部分学生缺乏热爱教师生涯和愿意为教师生涯献身的职业道德品质,从而导致“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思想的弱化。
第二,知识结构不完善
许多大学生知识面窄、知识结构不合理,基本功不扎实,加之现有的课程结构又缺少更多的文理交叉,因此,学生在知识结构上,就出现了专业知识与非专业知识的不协调、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与自然科学知识的不协调。
第三,文化艺术素养不高
多数师范院校培养的是从事基础教育的教师,而从事基础教育的教师,不仅要有较深的专业知识,还应有较高的艺术素养。但是,目前许多高师生却不具备这方面的修养和基本素质,缺乏审美能力,对高雅艺术欣赏不了,艺术品位低。
第四,高师生教师职业基本能力相对薄弱
口语表达技能、书写技能、文字表达技能、教学工作技能、班主任工作技能等是教师必备的技能,但因国家未制定教师从业强制性的技术规范,一些师范院校也未规定较高的技能训练标准;加之受社会一些因素的影响,如大学生对网络语言的偏好,使部分大学生缺乏从事教师职业的基本能力。
三、提高师范院校大学生文化素质的措施
教师工作现已被视为一种专门职业,教师教育具有典型的综合性和应用性特点,加强师范院校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已成为许多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对目前师范院校大学生在文化素质方面存在的问题,应该采取如下措施,以进一步提高师范院校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实效性。
第一,优化课程体系,建立文化素质教育模块
文化素质教育应从改革课程结构人手,改变以往选修课随意、零星的状态,将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等选修课有计划地纳入师范院校的特色教学中。应根据师范院校学生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建立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模块。具体地讲,应将文化素质教育选修课程的模块确定为:(1)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模块。开设中国传统美德概论、中国古代史专题研究、中国古代思想史、中国古代文学作品赏析等。(2)中外艺术模块。开设中外美术简史、中外影视赏析与评论、中外音乐简史与欣赏等。(3)世界优秀文化遗产模块。开设西方思想史、西方文明史和世界优秀文学作品赏析等。(4)形势与政策模块。开设当代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国内政治经济动态专题等。(5)现代市场经济管理模块。开设市场经济导论、行政法律及民事法律专题、当代管理理论等。文化素质教育系列选修课程,一般每门课程开设30~40学时,面向全校由学生自由选课。在教学管理上,可采取考查、撰写小论文等灵活的方式进行考核,以促进学生积极选课。在保证课程门类的基础上,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使文化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第二,充分发挥专业教师在文化素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
虽然与基础教育相比,高等教育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相对减弱,但师范院校教师文化素养的高低,会对学生产生直接的影响。提高教师自身的文化素质,是在专业教学中渗透文化素质教育的必要前提。师范院校应充分发挥全体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特别是专业教师,应结合专业课教学,寓文化素质教育于知识的传授之中,使之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要自觉地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贯穿于教育始终,充分挖掘和发挥专业课对人才文化素质养成的潜移默化作用,真正做到教书又育人。专业教师本身既要有一定的文化素质,又要有一定的思想境界,以自身思辨的、感情的、道德的、高尚的人格力量去激励学生,影响他们的志趣,启发他们的觉悟,振奋他们的精神,这样才能为人师表。因此,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除了本身的努力外,师范院校应创造条件让教师在文化素质上有所提高。在师范院校教师的选用及培养中,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已成为基本要求。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提高师范院校教师的文化素质,既是提高师范院校大学生文化素质的根本基础,也是提高文化品位的根本保障。很多学者认为,文化素质即是人文素质,而很少谈到科学素质。其实,在师范院校文化素质教育当中,应该把二者的统一作为教育的核心来对待。
第三,积极开展具有师范院校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
师范院校肩负着为教育事业培养师资的重任,其所培养出来的教师具有什么样的思想观念和文化精神,什么样的文化素养和行为举止,将直接影响到民族的整体素质。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校园活动的育人功能越来越引起教育界的广泛重视。师范院校的校园文化活动应突出师范特色。首先,要多开展对广大学生的师德和职业理想教育,培养一代具有较高素质、爱教、乐教、安心从教的人民教师。其次,要多开展师能的培训和现代教育意识养成的活动,使学生在校园内提前走上课堂,按合格人民教师的标准完善自身。要多开展全校范围的学生教师职业技能大赛、优秀实习生大赛、“三字一话”比赛等活动,从而使学生在活动中提高师能。再次,要多开展提高科技文化含量的校园活动。要定期开展“科技文化艺术节”、“科技发明大赛”和“大学生辩论赛”等活动,着力提高广大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要创立、发展各级各类科研组织,形成交流、学习、示范为一体的学生科技活动的规范运作机制和择优、鼓励为一体的学生科技活动的竞赛机制,引导、开发学生的创造力。最后,要积极开展校园学术活动。要鼓励教师为学生开设专题讲座和学术报告,鼓励他们定期参与学生的学术活动,并形成制度。要通过办好“校园学术报告厅”,邀请部分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到校讲学,及时报道最新的科研成果动态,以及播放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的学术报告实况录像等,营造良好的校同学术氛围。
第四,创建校园人文景观,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培育校园文化氛围
校园的人文景观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优美的校园景观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使人形成积极向上的审美心理。师范院校的校园文化景观建设应体现师范性。师范院校应根据师范教育的特点增设师德园,或一些名人和名师的雕像。此外,还要加强校园的美化、绿化建设,制定符合师范院校特点的校训和行为规范,加强对教室、寝室、实验室、图书馆内外的布置和美化,形成良好、健康向上的育人环境,让师生的情操得到净化和升华,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学生的美好心灵,陶冶他们的高尚情操。同时还要注意加强校园周边环境的治理,提高校园周边环境的文化层次,使大学生从中受到熏陶和感染。
总之,加强师范院校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是全面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21世纪全面人才观在高等教育中的具体体现。
〔论文关键词〕 人文素质;教师主导作用;校园文化
〔论文摘要〕 重视学生人文素质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高,是大学义不容辞的责任。充分发挥教师在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抓好课内教学的主渠道建设,加强社会实践、努力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
一、切实加强人文素质教育、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2004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教育;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大力加强大学文化素质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学术、科技、体育、艺术和娱乐活动,把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起来,寓教育于文化活动之中。”
人文素质教育着重于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的教育,但必须与思想政治和道德教育密切结合起来。人文素质教育也是政治思想和道德教育的基础载体,思想政治和道德教育如果只有条条,就没有说服力,只有同现实、历史文化结合起来,才能增强感染力和说服力,真正收到实效。人文素质教育,也总要结合现实的需要来加以阐释,这就必定含有正确的思想政治和道德价值取向,完全离开正确的社会政治价值和道德尺度,来讲所谓的纯粹文化素质教育是不可能的,这正是和西方大学通识课的主要区别。
人文素质教育必须和科学教育结合起来,这是培养创新型人才和推进科技自主创新的有效途径。文化是影响科学研究创造性活动的重要因素,是科技人才创造力广泛而持久的内在源泉。科学不可能产生于哲学与文化贫瘠的土壤。任何科学发现和技术创新,都离不开相应文化的支撑,离不开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离不开科技人才的文化底蕴。正如世界级科学家钱学森对总理说的话:“我要补充一个教育问题,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问题。一个具有科学创新能力的人不但要有科学知识,还要有文化艺术修养。没有这些是不行的。小时候,我父亲让我学理科,同时又送我去学绘画和音乐。我觉得艺术上的修养对我后来的科学工作很重要,它开拓科学创新思维。现在我要宣传这个观点。”可以说文化艺术是科学创新的催化剂、激活剂,只有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融合,才是实现科技自主创新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保证。
大学作为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基地,也具有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引领社会文化,培育和创造时代先进文化的功能。因此大学是人文素质教育和科学教育最集中的园地,对于学生人文素质的养成,具有家庭、社会无可比拟的作用。校园内诸多要素,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养成都会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大学的系统性教育,把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引入体系化的高起点。学生能够系统地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法学、社会学、文学、史学、哲学、艺术学等人文社科知识的传授;系统地受到道德、法律、文史哲、科学、文艺和校园人文环境等人文素质的熏陶;系统地得到语言行为方式、人际关系、交往礼仪等人文形态的塑造。使学生人文素质的发展,获得在继承前人经验的基础上,集知识、素养和形态为一体的高起点。高校的人文社科及自然科学的研究,把学生人文素质的养成,带到学术化的高平台。高校具有优良的学术传统,学术视角、学术氛围、学术生态,学生在大学中接受的人文素质教育,具有极大的学术含量,能够在科学性的意义上,把人文意识、人文精神、人文品格建立在学理的基础上。在认知、价值和审美相统一的学术情景中,探求人文素质的真谛,掌握人文素质的内涵,获得人文素质养成的高势能。大学是知识创新的重要基地,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和抵御风险能力的重要支撑,这种创新职能,把学生人文素质的养成推向现代化的新高度。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成长规律,重视人文素质培养和创新能力提高,是大学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充分发挥教师在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
学生在大学里接受系统化、学术化、价值化的人文素质教育,需要教师设计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通过言教和身教两种手段,使学生喜欢和接受人文教育。使他们对这种教育发生兴趣,找到感觉,从而发挥其主动性和自觉性。要通过深入广泛的思想启迪和生动活泼的教学,使学生从内心产生自觉的人文向往和追求,增强学生对正确的人文价值的兴趣和感觉,从而自觉地在正确和错误、优秀和不良之间进行选择和取舍,使学生在更深的层面上建立起对人文素质的认同和判断力。教师不但要“授业”、“解惑”,而且还要“传道”。人文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传道”。传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之道,传民族自信心、自尊心、民族凝聚力、向心力之道,传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之道,传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之道,传“八荣八耻”之道,传正确吸收外来先进文化和思想之道。总之不仅要教育学生会做事,更要教育学生会做人,要做好事,先做好人。
人文素质教育不仅需要教师的言传更需要教师的身教,教师自身的价值观念和人文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将直接影响到教育的效果。学生的人文素质,不仅从课本中读得,从课堂上听得,而且往往是教师自身的素质带出来的。
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必须努力提高自己的人文素质和思想道德品质,做到为人师表。必须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强烈的使命感,要治学严谨、教书育人,拥有良好的师德规范。师德是教师整体素质的核心。教师既严格要求学生,又和学生打成一片,以平等的身份对待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别要尊重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精神,按照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循循善诱,启迪学生的心灵,调动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在发自内心自觉的学习中,对人文素质的培养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三、课内教学是大学人文素质教育的主渠道
课程设置和课堂教学是大学人文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课程内容水平的高低,教学方法的好差,都会对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产生重要影响。优秀精品课程不一定使所有学生都能成为优秀人才,但是优秀人才一定是通过优秀课程的培养成长起来的。高水平的教学内容,反映的是人文科学研究的前沿问题,回答的是现实世界中的社会问题和人文困惑,体现的是现代人文素质教育的规律。学生通过学习,不仅能够接受优质的人文知识,也能进行深入的人文思考,最终获得切实的人文修养。充满活力的教学方法,教给学生的不是现成的答案,而是获取答案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的不是死记硬背,而是动态性的思考;使学生得到的不是僵死的教条,而是基本原理的运用和发展;促使学生实现的不是知识的堆积,而是素质和能力的提高。学生通过这样的培养,能够从人文知识向人文素养的内化上迈出实质性的步伐。
四、加强社会实践、积极开展社团活动、努力建设校园文化
课堂教学告诉学生什么是人文素质,而人文素质的实现往往在课堂之外。人文素质是通过人文知识的接受、消化和应用养成的,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为人文知识的接受、消化和应用,提供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机会,提供了更为宽广的教育平台和更活的教育方式。
人文素质是通过学生在动脑思考问题和动手解决问题过程中,找到自己的发光点和增长点而养成的,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为此创造了丰富多彩的资源,促使学生将专业知识与人文素质、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和实践效能相结合,使学生的理想、情操、智慧和能力在潜移默化中熏陶成熟。
校园文化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养成具有熏陶、滋补的功能。大学精神、办学理念、教学思想、教学观念、党风、政风、教风、学风、校风等在内的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精神底蕴、文化内涵和学术品位。校园文化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养成,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包含正确价值观、高尚人格准则、强烈的创新精神的校园文化,围绕学校的培养目标,使学生在政治思想过硬,道德品行高尚,专业知识扎实,勇于创新和创业,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能够适应社会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人才目标上,形成强烈的心灵感应,并逐步变为内在的品质。校园文化对培养学生的爱校敬业精神也是不可或缺的。爱校敬业精神,是学生优良人文素质的重要体现,学生只有树立起强烈的爱校精神,才有可能珍重学校声誉,尊重教师的培养,爱护同学的友情,才有可能确立对学校负责,对自己负责,对事业负责,对社会负责,乃至对国家负责的行为责任。校园文化并不教给学生专业知识,但它给学生以风气的熏陶,理念的镌刻和精神的滋补。厚重的大学精神、先进的理念、优良的校风,使学生在理解了学校教育对自己的人生道路意味着什么,勤奋学习和艰苦奋斗对自己的人生价值意味着什么之后,就会以顽强的精神和意志去迎接挑战,克服困难,不断实现人生发展道路上一个又一个目标。
论文关键词:高校图书馆 教育职能 大学生 文化素质
论文摘 要:当代大学生在二十一世纪,如何优化自身的知识结构,如何提高文化素质是当今大学生在校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大学图书馆教育职能的内涵相当丰富,它能提高大学生文化素养,培养大学生个性特长,增强大学生信息意识和能力,这有着巨大的潜在作用,有效地开发和利用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的教育职能。
所谓素质,是指由知识、能力、观念、意志、道德、修养等多种因素综合而成为一个人的内在品质,它体现在政治、业务、文化等各个方面,一个人素质的铸造和高低决定于多种因素,既取决于客观条件的影响和受教育的程度,也取决于自身的努力,的铸造需要一个长期的渐进过程。这就要求在校的大学生,努力提高自己的各方面的素质,不但应有丰富的文化和专业知识,还应具有敏锐的政治洞察力,对事物的分析、综合、归纳的能力,以及在实践中的动手能力等等。并在大学期间加强道德品质修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只有全面提高自身素质,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1高校图书馆是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场所
作为高校来讲,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各方面的素质,主要靠正规的课堂教学和专业知识的培训,这是毫无疑问的。但实践证明,这一渠道显然是不够的,如何把“被动”受教育和“自己”的阅读活动有效地结合起来,使大学生的知识视野更加广阔,是学校教育者必须认真思考的课题,就某种意义来讲,学生的:“自己”阅读活动,对于他们综合素质的潜在影响,并不亚于课堂教学收到的效果。学校图书馆是学生进行“自己”阅读活动的主要场所,充分发挥高位图书馆的教育职能作用,配合课堂教学,“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高校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楷模,图书馆作为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基地,加强对大学生进行文化素质教育,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
2 加强高校图书馆的教育职能,适应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需要
众所周知,高校图书馆的教育职能作用,从来都是被国家人民群众所重视的,许多学者和名流,都有着切身体验。在这里人的世界观得到塑造,品德得到熔炼,情操得到熏陶,学问得到拓展。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他们的事业更是与图书馆有着密切的联系,青年时代的在北京大学工作期间,由于阅读了大量的进步书刊,对于他的革命生涯起到了重大作用,无数的事实说明,图书馆作为人类知识的宝库,的确是读者无声的导师。
现代图书馆的教育职能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有四种社会职能:即保存人类文化遗产;开展社会教育;传递科学情报;开发智力资源。当人类社会步入信息时代之际,伴随着信息价值,信誉需求的变化,现代图书馆正在向电子图书馆发展,其功能也特从“藏用并蓄,以用为主”向“信息传递”过度。毫无疑问,这一从单一到多元化的进程将更快、更广泛地发挥图书馆的社会职能。
高校图书馆从目前的状况看,由于条件的限制,没有世界级、国家级、省级图书馆的那样大的规模和那么多的文献资料、设备和现代化程度,除少数重点大学外,都不算好,相互之间不平衡,特别是新建大学的图书馆,软硬件方面更是严重的滞后,其表现度与国家的期望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这在一定程度上不能不影响它的特有教育职能的发挥,虽然如此,但从一定范围来讲,大学图书馆仍然是?科学文化程度,履行情报职能,传播信息的重要阵地,是学校进行精神文明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同样发挥着无声教育的作用。在铸造和提高学生素质方面,体现着自己的价值。
3 发挥高校图书馆的教育职能,为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的服务
发挥高校图书馆的教育职能,努力为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服务,是一项长期的综合性工程,既要有阶段性的要求,也要有长远规划,大学图书馆作为校园文化的组成部分,其作用的发挥,包括“显性”范畴和“隐性”范畴,图书馆的“显性”范畴表现在它们建筑规模的大小、现代化设备的程度、藏书的多少、信息交流的范围、组织机构设立的管理人员的配备等等;图书馆的“隐性”范畴表现在管理人员的水平、规范制度、服务质量、读者的范围、效益的发挥等等。二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缺一个就不可能充分发挥图书馆的作用。目前,在物质条件欠缺的情况下,为了发挥图书馆的教育职能,我们只能从认识的提高和工作上的改进来体现它们的效益。
(1)提高认识。图书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能否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简单说来,关键在于重视与否,主动与否,以及能否采取得力措施,使其随着时代的步伐不断创新,学校图书馆的教育功能在精神文明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必须加强对图书馆工作的领导,在经费上予以优化,在发展上予以关注,真正把图书馆看成是体现学校风貌的标志。
(2)良化藏书。人类文化遗产中不仅有积极的东西,也有消极的东西,不言而喻,图书馆对各种书刊都可以兼收并蓄,但藏收的好坏和质量的高低都直接影响教育职能的发挥与实现,因此,图书馆必须藏收,定期进行剔旧工作,即使一些市场上畅销的书籍,在采购时,也应有所选择。
(3)加强管理。高校图书馆既然是学生精神的“天堂”和“圣殿”,除了有着好的精神“食粮外,还应有优质的服务手段和服务态度。各种规章制度都应以方便读者为前提,不合理的限制和不合理的收藏都应取消,通过加强管理和强有力的政治思想工作,建立一支事业心较强、熟悉业务、有责任感和奉献精神的过硬的图书馆管理与服务队伍,潜移默化的感染读者,从另一个方面,用光和热照亮学生求知的道路。
(4)积极引导。如何利用图书馆的现有设备和藏收,使其使用率尽可能达到较好的标准,是读者的要求,也是管理人员的职责,在学校图书馆的读者中,特别是学生,面对浩瀚书海,阅读时往往缺乏目的性和系统性,收不到预期的,因此,开展阅读指导活动,将更好地发挥藏收效益,如开设文献检索课,开展咨询服务,就学生阅读选题进行专题解答,吸收学生参与图书馆的采购、文献借阅、工作监督等。这些活动既可以使图书馆成为学生课外学习的主要场所,也可以全面提高他们辨别、阅读、理解、利用文献的能力和技巧,使图书馆的工作行动活泼,富有生气。
(5)着眼未来。当前,社会发展已进入渐进和突变的转型阶段,一切事物都在不断地变化并出现质的飞跃。因此,图书馆已不满足于藏收数量的积累和服务方式的现状,其社会性文献交流学、信息经济学、藏收建设等,都要置于信息社会的时代背景下进行再认识。学科理论要增添新的内涵,对这一问题学校图书馆专业人员应勇于实践探索,以便使图书馆事业于二十一世纪,在质的飞跃上有更新的突破,更好地为大学生服务。
总之,高校图书馆与大学生文化素质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良好的图书馆环境在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中能有效地发挥独特而重要的作用,图书馆应该充分发挥其自身的作用,能使学生熟悉地掌握图书馆的各种知识,更好的利用各种信息资源。
【关键词】文化素质教育;人文教育;科学教育
【论文摘要】本文首先指出了当前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即:没有实现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并重;现有的“知识”加“活动”的模式不够科学合理;没有构建出完整科学的教育体系。然后对如何深入开展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提出了三点建议,即: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努力达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并重;提高教师自身的文化素养;重视社会实践环节,拓展文化素质培养的空间。
1 当前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
1.1没有实现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并重
1.1.1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内涵“人文教育是指传授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为主,培养人文精神,以发展学生对社会、人与人的关系、物我关系的认识和处理能力,并影响学生形成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审美观为目标的教育。”;“科学教育是指传授自然科学技术知识,培养科学精神,以发展对客观世界规律的认识,提高改造物质世界的能力为目的的教育”。无论是人文教育还是科学教育,都是重在一种精神和世界观价值观的培养。
1.1.2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的必要性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伟大变革的时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许多重大问题都变得非常复杂且具有综合性,很难依赖单一的学科独立地予以解决。这就需要高等学校培养的人才具有更为全面的综合素质。
1.2现有的“知识”加“活动”的模式不够科学合理当前,许多高校都认识到了大学生文化素质的不足,于是积极采取各种各样的措施来加强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
1.3没有构建出完整科学的教育体系文化素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不是在某一时段、某一场合单独、孤立进行的,它必须全方位的考虑。因此,在实际工作的开展中,我们还应注意以下两种现象,并努力加以改正。
1.3.1对专业教育比较关注,对结合专业教学进行文化素质教育较为忽视由于仍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重理工轻人文、重专业轻基础,不少理工科教师没能处理好专业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的关系,认为这只是人文社科类教师的事情。其实,任何专业课程都不是与文化素质教育不相关或与其构成简单相加关系的孤立系统,而是人类整个文化成果中的组成部分,都能找到与文化素质教育的结合点。华中科技大学在对专业教学中开展文化素质教育总结了8种方式,值得借鉴,即:起于知识、启迪精神、渗透美育、行为互动、营造氛围、以悟导悟、以人为本、止于境界。
1.3.2思想政治课教学与文化素质教育关系没有理清文化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虽然各有其自身的定位,但二者却是相互交融的,其中,文化素质教育是基础。政治意识形态的正确性和说服力,应该建立在丰富的文化知识的基础上,这样才有助于提高学生对不同政治理论的识别能力。
2 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水平的措施
2.1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努力达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并重
2.1.1积极设置跨学科、大专业的课程针对专业划分越来越细,专业知识面越来越窄的特点,应考虑拓宽专业课程设置,注重专业交叉,尽可能广泛设置各种新兴的边缘学科、交叉学科,如管理数学、计算机仿真论等等。通过各学科知识的相互渗透、相互延展,不但能使学生放大视野,拓宽思路,触发灵感,增强创新能力,还能因溶入了人文教育的内容,从而加深学生的理性认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2.1.2大力推进文化素质教育的课程建设结合我国国情和课程设置的政策性、稳定性以及教学计划中课时的有限性等因素来看,选修课应当成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场所。
2.1.2.1按主题、模块对课程进行分类根据我国和国外文化素质教育的经验,一般而言,我们可以确定六大类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即:文学和艺术类课程;哲学、思维方法类课程;自然科学概论类课程;法律类课程;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史、历史类课程;大学生心理学类课程。
2.1.2.2推出文化素质教育精品课程一提到精品课程建设,众多高校一般都会把注意力放在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公共基础课程上面,而对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极少引起关注。
2.2提高教师自身的文化素养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从学校的角度讲,就是要将教师的培养和学校素质教育的实施结合起来,将教师的继续教育纳入到学校素质教育整体规划中,将提高教师素养作为学校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统筹规划。
2.3重视社会实践环节,拓展文化素质培养的空间
2.3.1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保障体系,并成立相应的管理机构对社会实践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目标要求、形式内容、方法途径、时间要求、成绩考评、工作量计算、奖励办法、组织领导及有关政策等给予明确规定,真正把社会实践工作落到实处,并随着高校体制改革不断加以修订,使活动贴近高校发展实际,有章可循。
2.3.2将社会实践纳入学校整体教学规划①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要求,高校要进一步加强以教学实践、专业实习为主要内容的实践教学,把实践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巩固理论教学实践成果的重要环节,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②组织大学生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关问题,开展调查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形成调研成果。③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科技活动,提高科研素质。
2.3.3加强社会实践基地建设社会实践基地可以起到聚集人才、优化资源、示范辐射的作用。应本着社会与高校共同建设共同管理,服务社会和服务高校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原则,建设社会实践基地,改变当前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存在的不健全、不固定、实践活动“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问题。
论文关键词:传统文化 高校思想道德建设 高校学生工作
论文摘要:在和谐社会建设的新时期,对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汲取精华和精髓融入到高校学生工作中进行研究,发现加强学生的荣辱观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提升其使命感、时代感、责任感是非常必要的。研究和梳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注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道德建设的衔接,以期促进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推动我国高校德育工作的可持续发展,进一步促进我国高校学生工作的科学发展。
任何民族都有自己的历史,有自己的传统文化,文化是维系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是民族自立的重要标志。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文明历史绵延五千年的产物,从未中断,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加强传统文化的学习,对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国传统文化中尚德、尚德育、尚德风的传统,使道德教育在中国传统教育中居于显著的地位,成为中国传统教育的根本。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是儒学,按照儒家文化,个人是道德的,由道德的个人组成的社会也是道德的;不仅个人要服从道德,国家也要服从道德。所以,儒家处事的根本原则就是道德考虑高于并优先于功利考虑。早在孔子之前,鲁国大夫叔孙豹就提出以"修德 "作为君子的最高追求:"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直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谓三不朽"(《左传· 襄公二卜四年 》) 所以尊道贵德的基本精神,就是突出人格尊严,以德性作为人与禽兽区别的根本,"内圣外王"的根本要求也就是要 "有德"。 《大学》 篇更是把"修身、齐家、治国 、平天下"作为个人的社会与政治理想,而"修身"是基点,也是以德性为先,以求知学文为后的中国儒学传统。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指以华夏民族为主流的多元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融合、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发展的文明成果,包含了丰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个人只要按照修身的原则和方法,自强不息,进德修业,发挥出自身的潜能,就一定会锻造成理想人格。任何民族的发展都不能离开传统文化,学校教育更应植根于富有底蕴的传统文化之中,以培养出具有民族特质的人才。因此,当代高等教育应坚持把促进社会传统文化教育作为校园教育的核心。
通过以上回顾看出,在优秀传统文化和高校德育工作方面,研究的重点无外乎这几个方面:首先,我国传统文化中既有精髓又有糟粕,当今高校思想道德建设需要汲取优秀的道德资源,积极主动地推动高校德育建设的和谐发展。其次,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生群体中出现了一些负面思想,成为当前我国德育建设面临的挑战 要使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道德建设相结合,引领大学生时刻保持积极向上的思想。最后,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意见。 对于高校德育工作来说,中国传统文化是用之不竭的重要资源。从某种意义上说, 大学生德育教育能否真正发挥自己的优势,"其关键环节在于能否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吸收营养,使其在自身内容的建构上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文化品位和文化精神,以保持与整个社会文化发展的目标相一致"。中国传统文化有价值的部分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着积极的影响。
可以看出,在优秀传统文化和高校德育工作方面,大多数学者研究的重点无外乎这几个方面:首先,都认为我国传统文化中既有精髓又有糟粕,当今高校思想道德建设需要汲取优秀的道德资源,积极主动地推动高校德育建设的和谐发展。其次,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生群体中出现了一些负面思想,成为当前我国德育建设面临的挑战。要使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道德建设相结合,引领大学生时刻保持积极向上的思想。最后,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意见。诚然,整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使其发挥出应有的育人功能。但是,优秀传统文化更需要与我国当今所弘扬的主旋律相匹配,需要与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相协调,需要与我国文化建设相统一,才能使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传承,才能更好的开展高校思想道德建设,有利于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但是,他们的研究缺少从社会学、心理学、人文学等学科的角度分析当今大学生的思想状况,更缺乏从这些学科的角度提出相应的措施。他们只是浅显的描述了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并且大致的甚至是严重的描述了大学生存在的一些负面思想,缺少理论支持,论述显得比较空洞。另外,他们提出的建议也缺少制度的保障,实施起来比较困难。缺乏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单一的从教育工作者的角度实施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机制,优秀传统文化对学生的影响会比较小,更与学校的初衷相背。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引起了经济和社会生活的许多重大变动,特别是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从大学生整体上来看,他们的思想是积极、健康、向上的,绝大多数大学生能够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正确地对待个人利益,具有正确的价值取向。但是,西方价值观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其一些负面影响着正在成长的大学生。主要表现在:大学生理想追求淡化,强调个人本位,以自我价值的实现为核心;道德观念淡薄,强调个体行为的随意性,对道德、纪律的蔑视却被看作是"有个性";贪图安逸享乐,追求生活的新潮化和高档化,缺乏艰苦奋斗,积极进取精神;诚信缺失等等。经济社会的发展不仅要求培养具有深厚学识的人才,更重要的是要培养有较高思想道德素质、能遵守社会运行秩序、明礼诚信、服务于社会的人才。因此,加强大学生的道德教育,提高他们的道德素质,帮助他们树立更高境界的理想、信念与责任感;帮助他们学会关心、学会共处、学会同情;帮助他们树立"诚信"、"公平、正义、宽容"的理念等一系列时代所需要的道德,是21世纪初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大趋势。
学者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道德素养的研究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无一例外的都认识到优秀文化对大学生道德素养的培养具有重大的作用。只是,绝大部分只是简要的描述,而没有具体可行的措施。虽然有些学者提出了要改。革课程设计 、增加古典文化经典学习的力度、引导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一些经典的人文科学知识等措施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此外,有些学者从建立规章制度,增强法律制约,建立高校诚信测评机制视角出发,要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树立教育及教育者的诚信形象,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创新诚信教育方法。但是他们无疑都忽视了现今我国高等教育培养、教育学生的固有模式,一种新的教育理念的实施面临诸多困境,此外,大学生道德素养的提升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三个方面的良性互动,只从学校的角度去实施,难度较大,效果较差。
优秀传统文化是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文化背景。在我国社会的转型期,制定使大学生容易接受的、有制度保障、的和激励机制的措施,充分合理科学的利用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是我们需要继续探讨的课题。
论文摘要:近年来,大学生安全事件频发,引起社会普遍关注。当前,大学生安全教育面临国际形势复杂变化及国内社会转型的双重挑战,加强新形势下大学生安全教育刻不容缓。安全教育要取得实效,就必须对大学生常见的安全事故进行梳理,探究事件背后发生发展的内在规律,找准工作的着力点和切入点,并从社会、学校、家庭及大学生自身寻找事故发生的原因,进而提出大学生安全素质培育的路径。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安全素质;综合教育观
近年来,大学生安全事故频发,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教育、公安、消防等部门为此付出了巨大人力、物力和财力。纵观大学生安全事故不难看出,有些事故是难以防范的,但更多的是可以通过人为干预而避免的。为此,笔者对近几年大学生常见的安全事件进行梳理,并对其原因进行深入分析,以期探究大学生安全素质培养的有效路径。
一、大学生常见的安全事故
1.出行安全事故
大学生是个活跃的群体,同时具有一定的经济独立能力和自我生活能力,有相对宽松的时间,具有更多的冒险精神和追梦遐想,这些都促成了大学生的旅游热,如春游、秋游、毕业游、自驾游等。在旅游期间,很多大学生因麻痹大意或缺乏安全常识发生了安全事故,甚至因此失去了年轻的生命,令人扼腕叹息。如2012年4月发生在苏州太湖的快艇事故,3名上海交通大学学生及1名华东政法大学研究生溺亡。乘坐快艇的大学生都没有穿救生衣,在某种程度上延迟了救援的黄金时间,这种在旅行中溺水死亡的事故时有发生。近几年,户外运动爱好者在野外探险时遇险的新闻并不鲜见,如2011年10名复旦大学学生擅自进入黄山未开发区域探险,在风景区迷路,救援过程动用大量的公安、消防力量,大学生探险合理性在社会上引起很大的争议。当前,悄然兴起的大学生自驾游应值得关注,或驾驶自家车辆,或租借车辆,这种新的出行方式虽然给大学生带来了新鲜感,但自驾游过程中也潜在诸多危险因素,很多大学生估计不足,也有不少学生为此而丧命。
2.因心理问题引发的伤害事件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各种社会问题凸显,大学生不得不面对来自社会、家庭、学校等多重压力。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也面临着学习、生活、情感、交际、就业等各方面的压力,他们的心理健康受到极大的挑战。事实上,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已经呈现高发趋势。因心理问题导致的伤害事件也在社会上产生了恶劣的影响,如1991年的卢刚事件、2002年的刘海洋事件、2004年的马加爵事件、2008年的中国政法大学弑师事件、2010年的药家鑫杀人事件等,每一个事件都触动着社会的神经,大学生作为心理危机高发的群体,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值得关注。
3.网络安全事件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5.13亿,手机网民数达3.56亿。而网民中相当一部分是在校大学生。网络作为快捷的信息传播媒体,已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然而,网络上的信息良莠不齐,色情、暴力、邪教内容的网站泛滥,这些信息对世界观和人生观形成中的大学生来说,危害相当大。正是由于网络影响的深刻性及广泛性,使得网络安全问题成为大学生安全问题中的一个重要方面。社会上的不法分子利用大学生社会经验缺乏,防范心理弱的特点,借助网络进行诈骗、抢劫等,同时,大学生因网络交友不慎引起的安全事件时有发生,被抢劫、杀害的不在少数;网瘾也是严重影响大学生身心健康的一大杀手,轻者被休学、退学或直接开除,重者则因此而失去生命,如台湾桃园一名23岁男子,包机连续打了23个小时“魔兽世界”线上游戏后暴毙。大学生的网络安全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尤其是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关注。
4.寝室火灾事件
寝室是大学生业余生活的重要场所,也是大学生非常密集的场所,一旦发生火灾,后果将不堪设想。为此,各高校都加大了宿舍管理力度,从规章制度、日常管理、防火宣传等诸多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但收效甚微,违规现象依然大量存在,如乱接电线,熄灯后借用卫生间等公共区域电源;使用劣质插座、台灯;为寻求方便,在床上使用电脑,并长时间在无人的情况下开着电脑下载电影;使用小功率的电热杯等。诸如此现象都隐藏着严重的火灾隐患,如上海商学院一女生宿舍违规使用“热得快”引燃了堆放的杂物,致使4名学生身亡。南京一学生公寓楼某宿舍私拉插座,导致电器短路引发火灾等,一件件鲜活的案例给人们敲响了警钟,但悲剧却仍在发生。
二、大学生安全事故频发的原因分析
不难看到,血的教训并没有阻止一个个悲剧的发生,从理论上讲,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的高素质群体和精英群体具有较高的认知水平和能力,但在现实的具体行为选择上往往出现偏差,面对不规范、冒险的、存在潜在安全隐患的行为,他们却选择了去尝试,选择了去冒险,选择了去违背,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实效性应成为高校重点关注的课题。
1.大学生安全意识淡薄
大学生安全事故时有发生,究其原因,不难发现,安全意识淡薄应该是大学生安全事故频发的根源,虽然学校进行了一系列的安全教育,但教育并没有取得实效,最重要的原因是校园安全文化没有形成,大学生的安全素质没有得到有效培养。当然,安全教育应该从娃娃抓起,当一件事情形成一种习惯性行为的时候,就很难改变,这种习惯性行为有好的习惯,也包括坏的习惯,到了大学这个阶段,往往习惯已经形成,再加上很多时候安全教育并不是贯穿大学教育始终的,往往是出现大学生安全事故就重视,就加强教育,这种运动式的安全教育是很难取得实效的。对于大学生而言,安全意识至关重要,没有安全意识,就没有相应的安全防范,发生安全事件也会在情理之中。
2.学校安全教育不到位
大学生安全工作很容易被忽略,也往往会出现学生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就大为重视,日常工作中就逐步淡化的局面,在人力、物力、财力投入上跟学校的其他工作相比,仍然处于边缘化的境地。孰知,安全素质在所有大学生应具备的素质中居于首位,但现实教育中,学校人才培养更注重的是德智体美劳的教育,这一教育理念也影响了大学生安全教育在学校中的地位。学校安全教育是大学生获取安全知识、提高安全防范等安全素养的重要教育主体,很多学校也非常重视,但从实际安全教育落实来看,更多的是形式大于内容,安全手册、安全宣传栏等在宣传上到位,但遗憾的是仅仅停留在这一层面,没有进一步跟踪教育的效果,在我们走访的部分高校中,很多学生将学校发放的安全教育资料束之高阁,对寝室楼内、校园宣传栏等安全教育内容也是视而不见,这种安全教育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的安全意识问题、安全素养问题。还有的高校没有开设安全教育课,虽然也有消防演习,但往往形式大于内容,学生没有真正掌握逃生知识;还有很大一部分高校并没有专门的生命教育课程,生命至上的理念没有形成。从目前高校的安全教育工作来看,还有很大的空间,与形成安全教育的长效机制还有比较大的差距,工作还不够到位,教育形式上不够灵活,落实的力度上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3.社会负面影响愈加凸显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种社会矛盾凸显,城乡差距、贫富差距、贪污腐败、就业难、看病贵、上学难、房价贵等诸多社会问题对大学生思想都会产生深刻的影响,作为大学生,正值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时期,极易受到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一方面,有些大学生表现的非常浮躁,对社会失去信心,对大学学习失去兴趣,表现出急功近利,注重现实与眼前利益的行为,这极易被社会上的不法分子利用,如有的大学生陷进传销的泥潭,有的为了蝇头小利走上犯罪的道路等;另一方面,大学生易于接受社会上出现的新事物,但其社会经验却不足,如对网络负面影响的危害性,大学生应该心知肚明,但总有一部分大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而不能自拔,流连于色情、暴力等非法网站而走上不归路;还有很多大学生受社会上的“驴友”影响,乐于探险、喜欢自驾游,明知自己不具备探险的经验或物资准备不全,但仍然轻率的去尝试,却往往会为此而丢失性命。
三、大学生安全素质培育路径
现实告诉我们,大学生安全形势不容乐观,这不仅是国家人才的损失,也给其所在的家庭造成终生的痛苦,其危害之大,影响之广,给学校、社会、家庭都敲响了警钟。为此,大学生安全素质培育势在必行,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遏制大学生安全事故频发的问题。
1.弘扬和建设大学安全文化
古人云,“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人们在其从事生活、生产实践的一切领域内,为了保障人类身心健康安全并使其能安全、舒适、高效地从事一切活动而创造了安全文化。安全文化就是安全理念、安全意识以及在其指导下的各项行为的总称。大学的安全文化是人类安全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平安校园、和谐校园建设的基础。
弘扬和建设大学安全文化是大学生安全素质提升的前提和基础。
从大学生个人层面上看,安全文化起着塑造大学生安全人格,实现社会化的功能。纵观各种事故,其发生的根本原因就是大学生的安全人格没有养成,而安全人格的养成,要依赖大学的安全文化建设,安全人格的塑造就是安全人的塑造,它是人的完善与全面发展的基础部分,是当代大学安全文化建设的最终目的。
从学校层面上看,大学安全文化对大学生的安全教育起着目标、规范、意见和行动整合的作用。大学文化主要传授的是对安全的思维、认识和态度,帮助大学生树立安全的哲理、价值观、行为和道德规范;掌握安全科学的知识、技术、手段和方法;学习现代安全管理办法,建立与当前经济基础相适应的安全工作机制,宣传安全伦理道德、安全行为科学、安全法制观点,从带有强制性的“要你安全”的方法,变为“我要安全”的行动。
从整个社会层面上看,大学安全文化起着社会整合和社会导进的作用。大学的安全文化建设应融入全民安全文化建设中,整合社会上更多的资源发展大学生安全文化,形成社会上关注大学生安全的舆论氛围,形成合力和正确的工作导向,推动大学社会文化建设,提升大学生安全素质教育水平。
大学安全文化建设是提高大学生安全素质的最根本、最深刻的方法和途径,通过安全文化建设,以文化教育的手段和途径启发、教育、影响和造就具有安全人格的大学生;在安全文化建设中,通过改变大学生的思想意识、思维方法,进而规范大学生的行为,树立安全文明的道德风尚,确立正确的安全人生观和安全价值观,达到提高大学生安全素质的目的。诚然,大学生在学校是被教育者,将来他们又会是安全文化的教育者、引导者和传承者,在提高全民安全文化素质中将发挥重要的带动作用。
2.构建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体系
安全教育课程建设是大学生安全素质培育的重要载体,也是安全教育的必然要求。然而,就目前的安全教育课程建设及进课堂的情况来看,形势并不乐观,很大一部分学校对安全教育重视程度不够,对安全教育形势认识不足,导致安全教育课开课不足,有的学校用讲座、参观或演习替代安全教育课,教育效果大打折扣。在当前大学生事故频发的严峻形势下,高校应构建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体系,形成安全教育进课堂的长效机制。
(1)开设独立的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当前,有的高校已经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法律基础”、“思想道德修养”等人文素质类课程,但涉及防火、防盗、防诈骗、自救知识等内容的安全教育课程及专门的生命教育课程,多数高校还没有开设,这也是导致大学生安全事故频发的重要原因,大学生并没有系统的接受过涉及大学生生活安全的教育内容,为此,高校应将安全教育列入学校教学计划,并定为大学的必修课。
(2)组建专业化的安全教育教师队伍。任何一门课程建设都需要一支专业化的教学、研究队伍。安全教育课程作为一个独立的课程体系,首先,要成立安全教育教研室,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其次,要配备具有相关专业背景及丰富工作经验的教师,安全教育内容不是一成不变的,如社会上诈骗手法不断翻新,大学生悄然兴起的“自驾游”等,这些新的问题潜在的安全隐患及应对策略必须经过课堂教育即时传授给学生,这种即时性教育能够大大缓解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还要加强安全教育的研究工作,以研究促进工作的开展,比如安全教育实施后,安全教育效果的评估,大学生安全意识的变化,安全教育的教学方法等等。最后,整合安全教育资源,将所有涉及学生安全的课程、相关部门人员进行整合,构建大学生安全教育体系。将“法律基础”、“心理健康教育”、“思想道德修养”等课程也纳入到大的安全教育课程体系。除了担任课程教学的教师,也可吸收辅导员、安保人员等一线工作教师,这样就构建了既有理论教学又有实践教学的大学生安全教育体系。
(3)选取有效的教学方法。有了专业的组织机构和教师队伍,还应运用专业的教学方法。安全教育不仅仅是安全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真切感受到安全的重要性、辨别是非的能力及学会突发事件的应对,要达到这一教学要求,必须采取知识传授和案例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在案例教学中,除了讲解典型的安全事故案例并进行深入地分析外,还要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引导他们深入的思考,辅助以必要的消防安全展览、交通事故展览等,从安全意识、安全思维、安全技能等多层次对大学生进行教育,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3.注重和强化综合安全观教育
当前国际社会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形势非常严峻,敌对势力利用“中国崩溃论”、“中国威胁论”、“中国责任论”等不友善的论调加紧对我国的思想渗透;国内社会结构深刻变动、阶层分化明显、社会矛盾冲突凸显。如何教育大学生抵御西方腐朽落后思想文化的侵袭,坚定对社会主义事业的信心,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重要难题。
大学生安全教育除了身心的安全,更重要的是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综合安全观。综合安全观是指用全局的、联系的、系统的思维,来思考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军事,以及科技、生态、粮食、能源等一系列安全问题,通过科学统筹,运用多种手段,发挥整体合力,实现国家的总体安全。综合安全观教育要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范畴,深入把握国际国内形势发展,引导他们正确认识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在多元文化思潮的交融交锋中,教会他们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分析和解决当前社会热点和国际动态等现实问题,并树立正确的政治观、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将个人的理想追求与国家的生存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激发出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创造热情和活力,在行动上自觉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真正成为党和国家需要的合格人才。
论文摘要:通过自编的大学生公共安全素质调查问卷,对80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有较强的公共安全意识、掌握基本的公共安全知识、具备一定的公共安全技能,但是,大学生公共安全知识的深度与广度有待加强、急救技能比较欠缺。由此,除了课堂讲授以外,“同辈学习”和“网络学习”也是大学生公共安全知识学习的重要途径;大学生公共安全技能训练要科学安排训练内容、合理配置校内外的师资;大学生公共安全意识的培养要坚持“安全第一”、“生命第一”、“预防第一”的原则。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公共安全;素质;调查
公共安全是指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重大公私财产以及社会生产、工作生活安全,包括国防安全、环境安全、社会福利保障和免受犯罪侵害等多个方面。[1]大学生公共安全素质是大学生为了防范和应对可能危及身心健康和学业生活的社会风险因素,通过教育训练和环境影响而具备的知识、技能、意识的组织结构和质量水平。大学生作为当代的有识青年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公共安全素质水平对于保持教育系统的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课题组分别在北京市、上海市、福建省、青海省、重庆市、广西壮族自治区、河南省和辽宁省等8个地区选取16所高校,在每所高校抽取50名在校大学生。本调查共发放问卷800份,回收760份,回收率95%,其中有效问卷756份,有效回收率94.5%,符合科学调查的基本要求。其中,男女分别为342人、412人,2人未注明性别;一、二、三、四年级分别为112人、232人、318人、92人,2人未注明年级。家庭经济状况分布情况:富裕的52人、一般的614人、贫困的86人,4人未注明家庭经济状况。在生源地分布中,来自城市地区的大学生为478人,来自农村地区的大学生为274人,4人未注明生源地。
2.研究方法
采用自编问卷调查大学生的公共安全素质状况。本问卷共有60道题,主要包括公共安全意识、公共安全知识、公共安全技能三个方面内容,每道题按照“赞成”、“不清楚”、“反对”三个选项统计结果。受访者按照自愿的原则完成问卷,完成一份问卷的平均时间大约为15分钟。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1.大学生有较强的公共安全意识,并体现出“自保”与“利他”并举倾向
大学生对潜在的安全风险有一定的预判意识、防范意识。83%的大学生“能够及时发现生活中潜在的危险”;76%的大学生相信“与10年前相比,我国突发性公共安全事件更加频繁”。80%的大学生“在校期间办理了人身意外保险”;75%的大学生“从不相信销售考试答案等野广告”;只有32%的大学生“面对陌生人的求助,会不加考虑地给予帮助”。
大学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94%的大学生认为“生命属于自己,还属于家人、朋友和社会”。82%的大学生认为“人很脆弱,平时要处处注意安全”;79%的大学生认为“发生危险时,要最大程度地降低自身损伤”。
大学生在自保的基础上,对他人和社会安全问题体现出责任意识。当个人利益可能受到侵害时,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出现折扣。只有48%的大学生表示“紧急状态下敢于牺牲自己以保护公共利益”;只有38%的大学生“遇人落水时,会奋不顾身地下水救人”。同时,大学生也表现出较强的利他倾向。84%的大学生认为“发现安全隐患时,会及时地提醒周围人”;90%的大学生“非常关注地震等突发性公共安全事件”;70%的大学生认为“在突发事件中,会优先救治重伤者、老人、儿童”;88%的大学生“会及时与晚归的室友联系,以确定其安全”。
2.大学生掌握基本的公共安全知识,但深度与广度有待加强
大学生掌握一定的生活安全常识,但受生活习惯和思维定势的影响,部分常识缺乏科学依据。81%的大学生“去人员密集场所,常常留意安全通道的位置”;74%的大学生“在网吧上网结束后,会检查所登录过的网站已关闭”;93%的大学生“当储蓄输入密码时,常常用身体或其他物品遮挡”。但是,大学生的安全常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71%的大学生“习惯找个单独的卡册存放银行卡、身份证”,没有做到卡、证分离;36%的大学生认为“豆角、豆浆等食品不会引起中毒”,没有意识到如果烹饪不当,豆制品容易引起中毒。
大学生熟知一些与公共安全相关的法律知识,但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掌握的不透彻。86%的大学生认为“在使用互联网时,不允许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92%的大学生认为“消防车赶赴火场的时候,其他车辆和人员必须避让”;81%的大学生认为“醉酒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同样给予处罚”;90%的大学生认为“组织集体课外活动,须经学校同意”。但是,还有31%的大学生错误的认为“在学校可以参与宗教活动”;37%的大学生错误的认为“甲类传染病的疑似病人,确诊前不需要隔离治疗”。
大学生对防灾知识有一些了解,但存在着“盲点”。94%的大学生认为“遇险时,可以通过火光、浓烟、反光等信号求救”;79%的大学生认为“在雷雨天应该远离铁塔20米以外”;86%的大学生知道“大雾红色预警信号时,会进行交通管制”;83%的大学生认为“液化气、汽油、甲醇等化学品均可对人造成伤害”。但是,部分大学生的防灾知识还存在着不足。只有46%的大学生确认“防空的预先警报鸣36秒,停24秒,反复3遍”;只有44%的大学生知道“122是交通事故报警电话”;还有30%的大学生错误的认为“天然气泄漏时,可在现场拨打电话救援”。
3.大学生具备一定的公共安全技能,但急救技能比较欠缺
多数的大学生能够通过正确的减灾技能降低灾害损失。93%的大学生认为“油锅着火,应该切断火源、盖上锅盖”;89%的大学生认为“高温时,要尽量避免午后的户外活动”;91%的大学生认为“发现宿舍被盗后,应立即向保卫处报告,保护现场”;84%的大学生认为“发现人员燃气中毒时,应立即打开房间门窗”。
当发生灾难时,多数大学生具备正确的逃生技能。92%的大学生认为“火场逃生时,要用湿手巾捂住口鼻,匍匐前行”;88%的学生认为“公交车失火,可用铁锤或鞋跟打碎车窗,疏散逃生”;84%的学生认为“电梯急剧下降时应身体贴紧电梯壁,保持膝盖弯曲”;86%的学生认为“受到海啸威胁,应该有组织地向高地转移”。
遇到身体伤害事件时,大学生的急救能力尚有不足。只有63%的大学生认为“食物中毒时,可用手指刺激咽部催吐”,这与相关调查结论一致。同时,大学生的一些急救措施存在着不当之处。64%的大学生错误的认为应该“将溺水者朝上置于腿上,按压其腹部将吸入物排出”;50%的大学生错误的认为“当酒精中毒时,应将患者置于稳定性仰卧位”;47%的大学生错误的认为“在扭伤发生的24小时之内,尽量用热水袋热敷”。
三、对策
1.拓宽公共安全知识的传授途径
以往高校常常以课堂讲授、专题讲座等形式开展大学生公共安全知识的学习活动。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高校常常采用“逐层传递式”,即只针对班团干部开设大学生安全教育课,再由班团干部向普通同学传达讲解的教育形式。讲授式在过去的高校公共安全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在当前和今后的一段时期也将占据重要的地位。但讲授式注重介绍讲解性的内容,长此以往必然造成一种“满堂灌”的教育模式,非常不利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因为公共安全知识涉及各行各业、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具有宽泛性、变化性,教师的讲授很难涵盖公共安全知识的全部内容;另外,当代大学生普遍具有猎奇的心理特点和较强的独立意识。这些因素都促使大学生的公共安全知识学习途径要拓宽。现在的高校公共安全教育模式正从传统教育向现代化教育演进,即从向学生被动传授安全知识模式向学生主动需求安全知识、技能和素养模式转变。
除了教师的讲授,同学间的“同辈学习”和“网络学习”也是重要的公共安全知识学习途径。“同辈学习”是指大学生向学长、同学学习公共安全知识。大学生虽然存在着不同的个性差异,但他们的成长经历、社会活动和人生发展存在着很多相同或相似之处,常常会遇到类似的公共安全问题。因此,大学生间公共安全知识的“共享”是大学生公共安全学习的重要途径之一。“网络学习”是指大学生通过公共安全网站等平台,进行公共安全知识的学习。公共安全网站提供了一种轻松自由的学习平台,使大学生可以自我决定学习时间和地点。“同辈学习”和“网络学习”虽然能够发挥大学生公共安全知识学习的主动性,但却离不开教师必要的指导。例如,大学新生入学时,教师需要将公共安全知识条理化,通过新生接待员“口口相传”进行公共安全知识的教育。[5]各种最新的公共安全知识和信息,只有经过教师的分析、整理和加工,才能通过公共安全网站呈现,作为教学资源。只有教师必要的指导,才能保证“同辈学习”和“网络学习”的导向性与实效性。
2.构建公共安全技能的训练模式
大学生公共安全技能是指大学生经过训练而获得的面临危机事件时的完善化、自动化的应对行为方式,主要包括减灾技能、逃生技能和急救技能等。大学生公共安全技能训练可以促进大学生对公共安全从理性认识到感性认识的内化过程,可以使学生设身处地、身临其境地感受诸如火灾、地震等安全问题,增强广大学生的公共安全意识和防灾避险的能力。[6]大学生公共安全技能训练不是简单地、机械地重复,也不能随机地、片面地展开,而是有目的、有步骤、系统的教育活动。
首先,需要科学安排公共安全技能训练科目。在减灾技能、逃生技能训练的基础上,更要突出急救技能的训练内容。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可以把比较复杂的技能划分为若干简单的、局部的部分,练习、掌握了之后,再过渡到统一、完整的行为。
其次,合理配置公共安全技能训练的师资队伍。大学生公共安全技能训练不能只依靠辅导员,也不能只依靠保卫部门管理人员、校医院医务人员等校内人员,还要依靠以跨领域的警校合作和校外“安全教育基地”等形式参与的社会力量。
3.突出公共安全意识的培养重点
大学生公共安全意识是大学生在思想意识中对安全的认识,包括防范意识、生命意识和责任意识等。传授公共安全知识的目的是让大学生知道什么是安全的,什么是不安全的;公共安全技能训练的目的则是让大学生面对危险时知道该怎么去做,从而使损失最小化;培养大学生公共安全意识的目的则在于让大学生最大程度的避免伤害。大学生公共安全意识的培养是以大学生的公共安全知识和公共安全技能为基础,是大学生公共安全教育的更高层次。大学生公共安全意识的培养要突出以下三个重点:一是“安全第一”。在社会转型期,我国各类社会矛盾和风险有所增加,社会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和出现。基于此的危机意识是大学生公共安全意识培养的首要任务。二是“生命第一”。大学生虽是成年人,但学生身份决定了他们要保证自身健康、全面成长。他们要有自我保护意识,从而产生维护生命安全的自觉行为。他们也要有保护他人的他律意识,学会为他人的人身安全负责。三是“预防第一”。经常查找、发现不安全因素及各种事故隐患,及时采取针对性的教育措施,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工作,做到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这是培养大学生公共安全意识的最普遍和最有效的方法。
四、结论
首先,大学生有较强的防范意识、生命意识和责任意识等公共安全意识;掌握基本的生活安全常识、法律知识和防灾知识等公共安全知识;具备一定的减灾技能、逃生技能等公共安全技能。其次,大学生公共安全知识的深度与广度有待加强;大学生的急救技能比较欠缺。最后,除了课堂讲授以外,“同辈学习”和“网络学习”也是大学生公共安全知识学习的重要途径;大学生公共安全技能训练要科学安排训练内容、合理配置校内外的师资;大学生公共安全意识的培养要坚持“安全第一”、“生命第一”、“预防第一”等原则。
论文摘要:坚持育人为本,实施素质教育,使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是高校的根本培养目标。近年来,许昌学院坚持“一条主线、双向渗透”(即以素质教育为主线,教学工作与思想政治工作相互渗透)的指导方针,以十大类素质拓展主题活动为渠道,以大学生社团为主要载体,以健全人格、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培养重点,以“六个一要求”为促进手段,以考评认证为动力杠杆,全面推进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
论文关键词:素质拓展;素质教育;大学生
坚持育人为本,实施素质教育,使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是高校的根本培养目标。近年来,许昌学院把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努力培养学生成人成才作为根本任务,经过坚持不懈的实践探索,初步形成了一套自己的做法。
一、主要渠道——“十大类素质拓展”主题活动
1.以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为主要内容的“理论殿堂”活动
宗旨是加强以马克思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核心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其阵地和形式,一是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二是党委成立一支理论报告团面向全校学生,每年持续开展大型系列专题讲座,同时积极聘请校外的专家学者开展讲座和报告;三是利用党校、团校、各院系马列主义学习小组和理论社团等阵地开展各类教育活动;四是充分发挥校园网、校报、广播、宣传栏等舆论阵地的宣传教育作用,以多种形式构建起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殿堂。
2.以培养思想品质、锻炼思维能力为主旨的“思想列车”活动
宗旨是加强学生的思想观念、思想方法、思维方式、思维能力的培养锻炼,重在培养他们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活动形式灵活多样,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创造精神,借鉴电视传媒中对话、讲座、论坛、论辩、恳谈等互动交流的形式,针对他们共同关心的热点话题、心理困惑、思想矛盾和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现象、问题,展开讨论和研究,互相启发、互相教育,达到锻炼思维能力、提高思想品质的目的。在举行这类活动时,要加强组织和引导,发挥好教师和骨干学生的正面导向作用,使学生们的思维像列车一样沿着正确的轨道驶向远方。
3.以心理健康为内容的“心理驿站”活动
宗旨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疾病的防治,加强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主要开展的工作:一是进行普遍的心理测试,建立心理档案,研究和把握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二是一年一度举行心理健康活动周活动;三是开设心理健康选修课和专题讲座,并利用校报、广播、校园网、宣传栏等阵地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四是开展团体咨询、个别咨询、朋辈咨询;五是组织相关学生社团,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4.以拓宽知识视野为宗旨的“知识公园”活动
目的是发展学生兴趣爱好,拓宽学生知识视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主要形式是大力发展学生社团和各种兴趣小组,把正式课堂之外的广阔时空变成一个求知学习的大公园,如各种读书会、兴趣小组活动、科技创新活动等等,在校园内营造浓厚的学习气氛和学术氛围。
5.以锻炼实践技能为目的的“技能擂台”活动
宗旨是加强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使他们成为合格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培养锻炼的方式力求做到丰富多彩,增强活动的感染力和吸引力,使所有的学生都能找到锻炼才能的舞台,如通过才艺展示、科技创造、演讲、征文、论辩、书画、歌舞、社交、谈判等各种专项技能的比赛等方式推动技能锻炼。
6.以人文素质教育为内容的“文化快餐”讲座
宗旨是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和审美素养教育。邀请校内外专家学者开设人文教育讲座,像脍炙人口的精美快餐一样,为学生提供精神食粮和审美佳肴,从而不断增强他们的人文底蕴、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
7.以开展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为目的的“实践天地”活动
宗旨是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主要形式:一是利用寒暑假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二是平时的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专业实践活动等;三是学生会成立若干专门委员会参与学校有关管理工作和教育工作;四是劳动课和勤工助学活动;五是职业设计、创业教育和就业指导等。通过这些活动或工作,使学生更好地了解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增强自立自强精神和社会实践能力。
8.以活跃校园生活、提高审美素养为宗旨的“文体乐园”活动
目的是通过平时各种各样的文艺体育活动愉悦学生身心,活跃校园生活,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艺术才能。主要形式:一是一年一度的校园文化艺术节和体育运动会;二是每周末由各院系轮流承办“快乐周末”综艺活动;三是文体类学生社团平时开展的各种文艺体育活动等,通过这些活动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和学生身心素质的提高。
9.以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为目的的“网络世界”活动
宗旨是主动占领网络阵地,建设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发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作用。我们开办了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立德网”、“先锋网”和校园文化主题网站“荷花网”,结合青年学生的特点有效开展各种网上交流、网上教育活动,同时加强网络管理,确保网络安全,努力减小其负面作用。
10.以增强师生思想感情相互沟通为目的的“心灵桥梁”活动
宗旨是沟通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思想情感,及时发现和解决各种思想问题,做好深入细致的日常性思想工作,化解各种矛盾,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主要形式是通过广泛的谈心、交流、座谈等,建立真诚、和谐、互助、友爱的人际关系,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合作意识和健全人格。
二、重要载体——大学生社团
大学生社团是大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自愿结合成立的群众组织,它有着最广泛、最深厚的群众基础,是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有效形式。大力发展学生社团,是有效推进大学生素质拓展的重要手段;加强社团建设,开展社团活动,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措施,有利于促进良好校风的形成和校园文化、大学精神的培育。
许昌学院党委高度重视社团建设,建立健全了各级组织和管理制度,设立了社团文化节,制定了达标升级的考评办法和激励措施,根据考核结果每年评定出注册合格社团、先进社团、优秀社团和明星社团四个层次等级,通过这些措施有力推动了社团建设。目前,全校共有注册学生社团76个,分为思想政治教育类、学术科技类、文化艺术类、身心锻炼类、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类等类型,注册会员12500余人次,社团内部刊物有18种。一些社团已取得比较显著的成绩,如发明协会已取得几项发明专利,他们的成绩被《中国知识产权报》在一版作了重点报道,并被中央电视台“异想天开”栏目先后两次录制播放了4期专题节目。
三、工作重点——培养健全人格、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高等教育是学生接受学校系统教育的最后阶段,大学生处在社会化的关键阶段。他们已经具备了较全面的知识基础,专业开始定向,职业理想也基本形成。在这个阶段中,塑造健全的人格,培养社会适应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应成为教育教学的重点。要组织和引导广大学生主动参与各种实际技能和社会实践的锻炼,主动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并及早为将来打算从事的职业做准备。特别是要注意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方式,打破陈旧的从众型思维、权威型思维、经验型思维、书本型思维、封闭型思维等思维枷锁,学会系统思维、辩证思维、发散思维、质疑思维、互动思维、横向思维、求异思维等创新思维的方式和方法,把大脑激活,把潜能充分挖掘出来,不断提高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敢于大胆创造、大胆实践,把死的知识变成活的能力,做好踏入社会应对挑战的准备。
四、促进手段——“六个一要求”
我们对全体学生提出了“六个一要求”,作为推动素质拓展的重要手段。
1.写好一本素质拓展证书
其实质是要求每个学生都要参与到“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活动中来,人人有证书,人人有活动,人人证书上有内容、有成绩,把《大学生素质拓展证书》作为学生毕业的必要证件,从而引起学生对素质拓展的高度重视和广泛参与。
2.发展一项兴趣专长
每个学生都要认识自己、把握自己,找到自身的优势,培养自己的兴趣,发展自己的专长,锻炼自己的能力,使自己成为一个有个性、有特长、敢创新、能创造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3.参加一个学生社团
大力倡导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号召广大学生根据自身求知练能的成才需求选择参加适合自己的学生社团,从中磨练思想意志,增长知识才干,提高实践能力,促进全面发展。
4.献一份爱心
围绕构建和谐自我、构建和谐校园、构建和谐社会的工作目标,对学生深入进行中华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教育,进行“和谐”教育,大力倡导以人为本的理念,弘扬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引导广大学生关心社会、关爱人生,学会合群和合作。为此,大力号召青年学生广泛参与面向社会的志愿服务活动,面向校园的精神文明建设活动,面向弱势群体的扶弱救助行动等,以实际行动帮助他人、服务社会、关心集体、奉献爱心。
5.读一本好书
大力倡导读书求知的风气,着力培养大学的学术氛围和良好学风。通过开展主题读书会、热门好书聚焦书友会、研讨会、演讲会、报告会、心得交流会等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互相启发,互相促进,达到一人读书,多人受益的效果。
6.提一条好建议
为强化学生的主人公责任感,鼓励创新精神,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倡导学生主动关注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实施,勤观察、多思考,积极主动地向学校、院部、班级、支部、社团等提出改进和创新工作的意见、建议、信息和好的活动方案,集中广大学生的智慧共同推动大学生素质教育。
五、运行机制——党委科学规划,多部门联动,项目化操作
党委把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作为统揽大学生课外业余学习教育活动的龙头工程切实抓好,2003年校党委印发了《许昌学院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实施意见》,明确了实施计划的指导思想,结合许昌学院实际,确定了许昌学院实施计划的基本内容和工作举措,成立了由校党委副书记为组长,主抓教学、学生工作的副院长为副组长,党委宣传部、团委、学工部、教务处、招生就业处为成员的“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在校团委设立办公室暨大学生素质拓展认证中心,各院(部)组建院(部)级的素质拓展领导小组,党政一把手亲自指导本单位的素质拓展工作,建立并完善了由主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团总支书记、政治辅导员、班主任参加的院(部)级素质拓展认证中心,有效保证素质拓展工作的有序开展。进一步完善了《许昌学院〈大学生素质拓展证书〉实施办法》、《社团管理办法》、《社团成立及活动规程》等相关制度,初步形成了一整套制度体系,有效保证了“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顺利实施。
近年来,校党委又指导团委专门制订了旨在推动工作探索和实施的《关于开展“十大类素质拓展活动品牌创建”活动实施方案》,以品牌创建为抓手,采取项目化操作的方式,以一个年度为周期,校团委从宣传发动、材料申报、评审立项、组织实施、过程考核和总结表彰六个实施步骤逐个把关,各院部按照方向性、实效性、创新性、系统性、长效性的创建标准,申报并经校团委立项组织实施了30余项设计新颖、内容丰富的“品牌创建”活动。各项活动紧紧围绕育人目标和学生成才需求,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了一批体现院部工作特色,具有一定代表性、启发性、示范性的优秀特色品牌项目。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的“三思在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论坛、经济与管理学院的“赢在大学”创业计划大赛、城市与环境学院的核心竞争力训练营系列活动,等等活动,这些活动丰富了校园文化活动,有效满足了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需要,有力推动了大学生素质拓展工作的有效实施。
多年来,许昌学院坚持开展大学生素质拓展工作的做法,受到了广大学生的由衷赞赏和积极拥护,有力促进了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锻炼提高。这方面的工作措施和经验,也得到了上级部门和有关方面的充分肯定。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主办的《高教领导参考》、河南省教育厅主办的《河南教育信息》都曾进行专题报道和推广。
[论文摘要]在大学生就业实行市场化的新体制下,公安院校毕业生就业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在办学体制不变的前提下,在人才培养上应更新观念,大力改革旧有的模式,树立新的以培养学生的政治法律素养、警务技能素养、心理素养、公共关系素养等职业素养为主的培养模式。
[论文关键词]就业市场化;公安院校;职业素养培养
本文所指市场化,是指采用竞争的方式来配置资源。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在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环节,出现了市场化。这是宏观整体上的情况。站在公安行业的局部来看,公安院校毕业生以前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现在由于体制的转变,在就业方面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2004年,公安机关改革了从公安院校毕业生和复转军人中进人的传统方式,开始从地方大学中招收民警。总的趋势是实行市场化。就业市场化这样一个导向会对公安院校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带来怎样的影响?我们应如何应对?这些问题现实地摆在了公安教育工作者面前。
一、就业市场化对公安教育的冲击
就业市场化是指就业主体全部进入人才市场,由市场配置人才就业。各类人才均要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遵循人才市场的规律。大学生就业市场化不但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一个客观要求,也是人们的一种主观追求。运用市场机制配置人才,是实现人职匹配、人职和谐的最佳途径和有效方式,是“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原则的最好体现。
我国的公安教育起步晚,发展时问不长,与其他院校的发展相比还很不成熟。2000年后,公安机关用人机制转变,用人单位有了更大的自主权。学在警校只是人警的一个资历,并非是人警的充分条件。这种情况将长期存在。公安院校毕业生面临失业的可能性和现实性大增。从公安院校近些年的情况看,就业层次向下延伸也成为就业市场化相应的必然趋势。包括公安部直属本科院校,绝大部分公安院校毕业生都直接下到基层,从基层开始干起。有的地方连择业都成了问题,往届的毕业生连呆两年都分不下去。有的警校被迫暂停招生。充分说明学校作为人才的培养单位,必须与市场需求合拍。由于人事制度改革,凡进必考,不管公安院校毕业生还是非公安院校毕业生,都有资格报考公安机关,而公安机关除能接收公安院校的毕业生外,也可以接收地方院校的毕业生。公安机关有选择进人的权利,学生也有选择单位的权利。可以到沿海找工作,也可以回家乡找工作。公安院校学生就业制度的灵活性增加了,学生得到就业的自由,但同时挑战性也增加了,要承担择不上业的风险。公安院校毕业生还存在一个特殊的问题,由于行业办学,专业口径狭窄,出了本系统之外,还有一个对其他行业的适应性问题。从就业情况来看,公安教育与公安人才市场的需求存在着脱节的地方。
二、就业市场化要求公安院校加强警察职业素养的培养
面对就业市场化的现状,公安教育的核心应是培养警察的职业素养。原来的公安教育偏向于学历教育,过于强调通识教育,对公安职业教育的特色强调不够。原先公安教育的理念仅强调政治方向,把公安的职能局限于刀把子,过于强调政治教育,不强调专业教育。所以我们要提倡在公安教育中强调职业化发展的思想,大力培养学生的警察职业素养。有的从警校毕业的学生到了实战岗位,很快就崇信:“传统经验是个宝,技能可有也可少”,重实体,轻程序,破案第一,质量第二,安全意识薄弱。这说明学校在警察职业素养培养方面存在着薄弱环节。技能战术是人民警察必备并区别于其他国家公务员的独特能力和特殊技能,是公安民警职业能力的重要体现。过去强调专政模式下的法律工具主义,重打击、轻保护,重实体、轻程序的现象比较突出。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时期公安工作的重心应转移到服务于经济建设大局中来,转移到服务于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上来。我们在公安教育中要加强警察职业素养的培养。面对日益发展的就业市场化形势,要完成好公安机关的三大政治社会责任,公安教育不转变观念,不加强警察职业素养的培养将难以承担警察人才培养的重任。
三、如何加强职业素养的培养
就业市场化要求我们的警察素质教育要做出相应的调整,需要我们培养出的毕业生具有符合时代要求的警察职业素养,能够基本满足或完全满足公安机关用人的需要。为增加培养针对性,可以将警察职业素养内涵界定为政治法律素养、警务技能素养、心理素养、公共关系素养四个方面,研究其发展路径对症下药。加强学生的警察职业素养培养,应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一是政治法律素养方面。公安院校大学生具备政治法律素养是由公安机关的性质决定的。公安机关是上层建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专政机关中不可缺少的部件,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工具之一,是具有武装性质的国家行政机关。公安机关不同于一般的行政机关,政治法律素养要求特别高。公安院校一般遵循“政治建警,政治建校”的建校方针,在政治标准、政治修养、政治觉悟等方面比其他普通高等院校要求更多、更高,它要求学生必须具有强烈的政治意识和政治敏锐性,在任何时候思想政治上都必须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性。公安机关是执法机关,是重要的政法部门,法律素质的高低是衡量公安院校学生是否合格的重要标准之一。提高学生的法律素质是公安院校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二是警务技能素养方面。从职业素养培养的过程来看,应明确各个主体的任务。首先,从教学者看,警察职业训练的教官是公安系统内工作娴熟的业务骨干或富有工作经验的警官。他是训练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促进者及工作经验的传递者。其次,从学习者看,既要注重提高他们思考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要强化正确的战术动作与意识,让他们形成符合战术要求的本能反应。另外,从用人单位看,业务单位可及早介入学历教育,凭借院校教学时间比较固定,选材面比较宽等优势,把攀登、狙击、抓捕等一些专业性较强的项目引入院校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系统训练。在学生警务技能培训的内容安排上,要根据不同警种、不同岗位的工作特点和职责要求,加强针对性和实效性,制定可行性强的训练计划,考虑练习强度,遵循适度超前原则。要坚持质量建警,坚持干什么、学什么,贴近实战,战训结合,学以致用,注重实效,从警察执法、执勤必须遵守的程序和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抓起,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教育训练,全面提高公安队伍的执法水平和整体素质。
三是心理素养方面。面对社会压力加大的现实,面对警察需要承受比一般行业更高的心理压力的现实,应加强心理素养的培养。警察健康心理的标准主要是:智力正常,情绪稳定,遇事冷静,意志顽强,性格良好,胸襟宽广。可以结合警察健康心理标准,引导学生进行心理素质训练。可重点训练三个方面:(一)职业心理意识的训练。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启发、疏导等,使学生对警察职业产生客观正确的认识、观念和态度,不断强化其职业自尊感、价值感,形成牢固的职业意识,为将来进入从警生涯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二)职业心理能力训练。职业心理能力指警察在职务活动中需要具备的心理能力,这些能力关系到警察在工作过程中能否能顺利、出色地完成任务和进行有效的自我保护。(三)职业心理品质的训练。情绪调控、性格养成、团队精神、交往态度、意志修养等训练都属此范畴。良好的心理品质有助于人民警察活动效率的提高、警民关系的优化以及职业形象的塑造。
四是公共关系素养方面。公共关系素养培养呼应了现代警察工作趋向“社区警务”的要求。社区警务是一种警务理念。这种理念鼓励通过采用问题解决策略和建立社区与警察之间的伙伴关系来分析犯罪恐惧感和社会混乱的成因并减少这种恐惧感和改善社会秩序。社区警务要求警察具有较高的公共关系素养。随着城市化的深入发展和警察基本职能的转化,警务管理越来越走向社区化。与社区警务理念相适应的对警员素质要求是:既能独立执法,也能通过良好的公共关系来预防犯罪。在培养过程中需要注重社会学、法律与应用社会心理学知识的培训。让学生掌握与不特定社会阶层和成员沟通的技巧,应把握的法律界限和伴随人际交往的心理活动规律。增加人文教育、警德教育、新闻宣传方法、形象定位等方面的课程,并设计相应的情境训练,以增强学生的相关素质。通过这些培训,使学生逐渐具有从事警察职业所需要的公共关系能力,为承担专家型、服务型、公仆型的警察角色打下坚实的基础。
论文关键词:就业教育;创业教育;创业素质
论文摘要:创业教育是一项涉及全社会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学校、企业等方面共同实施。从学校来讲,要改革培养模式,全方位渗透创业教育,要改进就业指导工作服务体系,营造良好的创业教育环境。创业教育是提高学生创业基本素质,培养创业意识,形成创业生存能力的教育。开展创业教育是大专院校顺应时代潮流,服务社会的必然选择。
新中国成立初至改革开放期间,我国属于计划经济时代,大学生的就业也就同样是按计划包干。国家对大学毕业生实行毕业包分配政策,学生考上大学就万事大吉,“60分万岁”是流行于那个时代的时髦口号之一。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体制的改革也逐步提上议事日程。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拉开了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序幕;1989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方案》出台,转变毕业生包分配政策为公费生毕业推荐,自费生毕业自主择业的“双轨制”,极大地推动了就业教育的发展;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进一步深化了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改革制度,克服了“双轨制”,先后在部分高校试行了毕业生全部自主择业;199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全部实行自主择业的“双向选择制”。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促进了就业教育的繁荣。
其实,就业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所有的一切教育形式都属于广义的就业教育,而狭义的就业教育是指对即将毕业的中高等教育毕业生在毕业前夕实施择业方向、就业心理和就业指导教育等,本文所涉及的是狭义的就业教育。
目前,要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除了就业政策和就业指导等方面采取切实措施外,从现实发展来看,扩大就业道路的主要方式应该是自主创业,就业教育的优势地位也正逐步向创业教育过渡。党的十六大报告在指出政府责任的同时,明确要求要“引导全社会转变就业观念,推行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式,鼓励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同志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大会上的讲话中也强调指出:“要帮助受教育者培养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通过教育部门的努力,培养出越来越多的不同行业创业者,就可以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对维护社会稳定和繁荣各项事业就会发挥重大的作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单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相关技能,以实现就业为目标的教育,已不能适应职业发展的未来趋势与终身学习的需要,不能积极应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形式,“创业教育”就正是顺应改革潮流而诞生的崭新的就业教育理念。
“创业教育”一词最早被提出是在1989年11月于北京召开的“面向21世纪的教育国际研讨会”上。研讨会提出一个全新的概念“事业心与开拓技能教育”(Enterise Education),后来便称之为“创业教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办事处1991年东京会议报告《通过教育开发创业能力》中指出:“创业教育,从广义上来说,因为用人机构和个人除了要求受雇者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外,正越来越重视受雇者的首创、冒险精神、创业能力、独立工作能力以及技术、社交和管理技能。”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9年4月在韩国汉城举行的第二届国际职业技术教育大会,也突出强调了要加强创业教育,着重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会议指出,为了适应21世纪新的挑战和变革的需求,教育和培训必须加强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因为创业能力是一种核心能力,它对个人在各种工作领域中激发创造力和革新性至关重要。
说到底,创业教育实际上就是一种培养自我谋职的教育活动,是指充分挖掘学生潜能,以开发学生创业基本素质,培养学生创业综合能力为目标的教育。与传统教育相比,它不是教育学生如何被动地去接受别人的挑选,如何去适应别人,而是为你指出一个方向,开发一种素质,培养一种能力去广阔的天地里遨游和飞翔。也就是说,它不是直接帮助学生去寻找工作岗位,而是重在教给学生寻找或创造工作岗位的方法,因此,创业教育是增强创业意愿,提高创业能力,促发创业活动的催化剂,也是构建就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于培养和造就千百万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从而成为推进我国经济建设发展的“驱动力”,具有重大的意义。
因此,在学校里就开始进行创业教育是很有必要的,创业培训和教育会在学生的心中播下为事业闯一闯的信心和勇气。如果在校园里大学生就能受到这方面的教育,引导他们把创业作为今后就业的一种途径,并为此尽早做好准备,将更有利于拓展大学生的就业道路。自主创业在大学生就业中所占比重较低,学校创业教育的缺乏也是其中一个较大的原因。在如何引导大学生理性创业的问题上,各高校应尽快完善创业教育体系,为众多的有志于创业的在校大学生提供一个获取创业知识的平台。
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广西各高校的创业教育还只是处于起步阶段。所有的高校都开设有就业指导课程,然而所有高校都没有正式开设创业培训课程,创业教育可以说是一片空白,由学生自发组织的“创业协会”几乎承担了传播创业意识的全部重担,而实际上该协会的活动也仅限于开一两场非正规的创业知识讲座而已。因此,大部分在校大学生对于创业只是处在想的程度上,而非动手去实践,敢想不敢做的症结所在就相当明了啦12004年,广西才开始举办第一届大学生创业大赛,参赛的也仅仅是广西的几个老牌的本科院校;通过走访有关院校和网络信息查询,广西仅仅有广西大学、桂林电子工业学院、桂林工学院等几所本科院校参加过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并获得过较好的成绩。笔者曾经浏览了广西所有高校的就业网站,其中大多是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素质测评、提供就业政策、公布就业信息等等,创业教育几乎是一片空白。
其实,创业教育是大有可为的。笔者所在的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就较为重视创业教育,除举办“校园创业计划竞赛”、“创业沙电”“创业论坛”,成立“创业俱乐部”外,还率先将国际劳工组织SYB培训项目引人大学校园,于2005年6月在校园中开设广西第一个SYB创业培训班,首批26名大学生参加了系统的SYB创业培训,省级教育和劳动部门负责人在开班典礼上对此作了高度的赞扬。虽然这个项目目前还没有对学生贷款的政策,但在大学校园中进行系统的SYB创业培训,为开辟大学生就业新天地作有益尝试的做法,不能不说是培养大学生创业素质的一条新路。
作为在就业教育中有极其重要地位的创业教育来说,它的基本目标其实也就是适应世界教育发展和改革的趋势,结合我国国情,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创业基本素质和企业家思维的新一代复合型经济与管理人才,教给学生捕捉机会的眼光和组织资源的能力,为学生发展开拓出更大的发展空间。
那么,什么是创业基本素质呢?总体来说,它包含了四个部分:
一、创业意识。它是指创业活动中对人起动力作用的个性倾向,包括创业需要、动机、创业理想、信念、责任感等等。作为新时代的大学毕业生,不仅要树立自我的创业意识,实现自身价值,更要树立为社会服务和创业意识,为国家艰苦创业的伟大理想与坚定信念,以及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不能把一切希望都寄托在父母、学校和接收单位上,要有敢为天下先的动机和信念,凡创业成功者莫不如此。
二、创业品质。它指的是创业者的独立性、果断性、坚韧性、创新性等心理品质,是创业者个性人格特点的展示。其实,“创业”对于很多毕业生而言是充满成就感和诱惑力的,但你是否适合走这条路甚或选择一条什么样的创业道路,那就与个人的心理品质有关啦。具有自信心、进取心与事业心和敢于创新、探索的精神是成功创业的基本素质。作为一个在物质方面一无所有的大学毕业生,在创业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很大的困难与挫折,要想获得成功,就要具备艰苦奋斗、敬业爱岗、勇于创新的精神品质,以积极乐观、百折不挠的心态去创业。
三、创业知识。包括了创业基本知识、职业发展知识、职业认识、职业向往、职业体验、职业实践、专业知识、经营管理知识、社会发展知识等,虽然它是创业发展的基础,在创业过程中具有比较重要的作用,但却是可以通过努力学习而获得的。例如可采用创业案例教学,加强对学生“三心五力”的培养(即:进取心、自信心、好奇心、想象力、洞察力、动手能力、搜索信息能力、创造毅力),使学生更好的学习创业知识。
四、创业能力。在树立了创业信念,具备了果断、坚韧、创新的心理品质,掌握了创业的基本知识后,如何将自己的理想和希望变成现实,就要有对市场的分析、判断和预测能力,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科学合理规划未来职业的能力和不断提高生产与经营的能力,独立生存和终身不断学习的能力来作为实现目标的手段和方法了。而实践教学是创业教育中强化这些能力培养的重要过程,对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实践技能和技术水平及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等具有重要作用。在笔者的调查中,有72%的学生认为在创业中遇到实际操作困难的比率比专业知识缺乏更高。因此要将单一的课堂教学活动扩展到学生自学活动、科学研究活动和现场的生产实践中去,以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当然,要培养学生的创业基本素质是离不开课堂的,但决不能拘泥于课堂知识的灌输,而应构建起传统的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环境课程三种基本类型之外的更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创业能力的新型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即“创业实践活动课程模式”。它由三种形式组成:
一是“课堂+窗口型”,即创业教育不仅在学校的课堂里进行,同时也要通过学校的“窗口”(创业知识窗口和社会观察窗口)进行。具体形态表现为开设选修课、讲座、培训班和各种社会观察活动;组织学生参与基层单位、工矿企业、工程项目、商务促销、社区服务、结对扶贫、模拟创业等形式围绕科技难点和社会热点等进行观察和调查研究,使教学过程更加贴近社会和生产的实际;
二是“课堂+社会实践型”模式,这种完全实践型模式的主要特点是:择业与创业并重,专业与创业结合,边学边干,注重学生的创业精神和能力的培养;与企业合作,建立一批社会实践基地,有计划、分阶段地对学生进行实地教学,培养学生的专业实务操作技能;或参与项目开发与研究,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现创造性才能的社会平台;
三是“x+1”模式(x根据专科和本科分别为2或者3),即大学生在前3(或2)年完成课程学习,最后一年让学生进入预就业状态:或参与导师的科研及技术推广,由教师在教学中将学生的毕业设计和自己的研究课题、实际建设项目结合起来,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应用能力,又可为社会及企事业解决实际问题;或以员工身份进企业、做实习,让学生在准创业的实践中,体验创业的快感、磨练创业的意志、学习创业的知识;甚至可以制订相关政策引导并鼓励学生进行创业的思考与实践,如设立创造发明成果奖,允许学生停学、休学办企业,给予校内企业的政策优惠等。这是创业教育最卓有成效的模式之一,它最能激发学生的潜能,迅速提高创业教育活动的质量和效果。
全国人大代表,东北师范大学校长史宁中说过:“创业教育不是用嘴说的,要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体会,学校有责任和社会建立多种联系,创造各种条件,让学生与社会接轨,帮助学生到一些单位去实践体验。”它准确地指出了培养学生创业素质的途径。
我们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人才的重大使命,任务重大。1998年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宣言《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与行动》的第七条就明确指出:“为方便毕业生就业,高等教育应主要关心培养创业技能与主动精神:毕业生不再是求职者,首先将成为职业岗位的创造者。”随着创业教育在就业教育中的作用和地位越来越显著和卓有成效,我们相信,培养具有创业素质的学生会成为中国大学就业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