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语文教师论文

语文教师论文

发布时间:2022-04-23 11:40:21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1篇的语文教师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语文教师论文

语文教师论文:谈语文教师应具备的品德修养和学识修养的研究

【摘 要】作为语文教育教学工作者,注重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和学识修养非常重要。较高的学识素养能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较高的品德修养也能提高学习语文知识的能力,从而使学识修养也得到提高。语文教师的品德修养和学识修养,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并最终实现教书育人的目的。

【关键词】品德修养;学识修养

通过不断的教育教学实践,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作为新时期的人民教师,应该真正地把师德修养贯穿在自己所从事的教育工作中。在具体的工作中我们应该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亲身去实践崇高的师德修养对教育工作的积极促进作用。明确较高的师德修养能够优化教育工作者的素质结构,提高教师品德、学识方面的修养,以适应学生在不同文化背景、经济条件及健康状况下发生的各种变化,适应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现实与未来需要,做到“为人师者”。不仅在学识上,更重要的是在师者的风范上,以学教人、以德育人。

笔者作为语文教育任务的承担者,常常在思考:新时期师德修养怎样结合在自己的教育工作中?

首先,谈一谈下语文教师的品德修养。

语文教育职业道德可以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一名语文教育工作者的生活目标、人生理想、道德标准、审美观念、兴趣爱好、情感、意志等等。

从事语文教育活动,是语文教育工作者为社会服务的具体形式,其教育对象是一种最为复杂的客观存在。谁能否认,在这个世界上,教书育人是真正艰难的工作?真正能做好教书育人更是难上加难。从语文教育角度把人的发展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要付出大量的劳动,而且,语文教育的工作劳动成果一般较长时期地表现为潜在形态,最终还要借助他人的成果,以语言、文字等形式间接地表现出来。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具有甘为人梯的献身精神,具有经济、名誉、行政规定所不能替代的高尚道德。同时也看到,从事语文教育也是发挥个人才能、参与社会文明进步、达到自我完善、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形式。创造社会文明正是教师最崇高的道德准则。

语文教师与学生的各种关系中渗透着广泛的道德内容。热爱学生反映了师生关系最为本质的必然联系和语文教育事业的需要,决定着语文教师的行为选择和趋向,是语文教师对待学生的最基本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只有热爱学生,才能以民主、尊重、合作与鼓励、肯定、赞赏的态度去关怀语文教育对象的成长,以对学生及人类未来的睿智预见和坚定信念,负责地乃至忘我地投入语文教育工作。“诲人不倦”“循循善诱”、“因材施教”、“教书育人”等,都是热爱学生的具体表现,是千百年来形成的教师对待学生的良好师德规范。

我们每一个人都不能否认,一个人格健全、胸怀宽广、道德高尚的人,能够让我们从中汲取生命的养分。如果学生在成长的过程能有一个道德修养高尚的老师,那对他们将会产生怎样的积极影响?每一个教师都应该立足本位,认真思考自己的职业价值。回到自己,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更感到崇高的道德修养对所从事的工作、对工作对象的重要性。语文学科,其中延续和发展了中华五千年的博大精深,将古代中华文化的深邃、经典传世不古的人文典范和时代精神显现其中。因此,语文教师更要以崇高的道德品质与道德精神来要求自己,努力从各个方面提高自身的素养,用健康的人格和深厚的修养去塑造属于人类未来的一代新人。

其次,谈一谈下语文教师的学识素养。

语文教师要掌握语文专业知识,如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中国文学史、外国文学史、文学理论、写作学等等知识。语文教师首先要对各种语文教育影响的价值做出正确的判断,吃透语文教学大纲和语文教材的精神实质,熟谙各种现代语文教育方法、手段,深知自身的语文教育素养,在语文教育过程中有选择地引进各种有价值的语文教育影响。

我曾听到这样的一种说法:现代的教师不必再拥有“一桶水”,因为学生的“一碗水” 可以通过现达的信息工具获得,老师最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获得知识的渠道。对于这样的说法我不敢完全苟同,如果这样的话,我们每一个教师只要会上网就够了。不过即使这样,恐怕也难以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因为学生熟练掌握或快速掌握电脑技术的程度可能比很多教师要强。再者,不钻研学识,网上的好文章又从何而来?因此,作为一名教师,无论何时都要深知,较高的学识素养才能成就自己的事业,才能真正促进学生,成就他们的理想。

作为语文教育教学工作者,注重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和学识修养非常重要。较高的学识素养能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较高的品德修养也能提高学习语文知识的能力,从而使学识修养也得到提高。语文教师的品德修养和学识修养,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并最终实现教书育人的目的。

语文教师论文:语文教师教学体会

作为语文老师,经常接触学生的作文,每每感叹学生作文的空泛、虚伪,因为其作品中的观点、论述和其现实行为相对照时,不得不对学生的这种“人文分离”现象产生思考呀!

我说的“人文分离”,其实就是言行不一致,主要是道德行为方面。大道理,学生懂得很多,说来头头是道;好品行,学生了解很多,写来处处皆是。但考察他们平时的言行,往往令人大失所望。可能刚刚还在作文中大侃特侃社会责任心、历史使命感呢,这会儿却早已钻进网吧享受游戏世界了;你看那在车棚中碰倒一大排自行车却扬长而去的学生,可能他还常常在自己的文章中虚构舍己为人的感人故事呢;还有那曾经嘲笑过与人比丑的阿Q的,却正以顶撞家长、不睬老师而显示自己的威风呢……之类的种种现象极为常见,我不知道应该算我们思想品德教育的成功呢,还是悲哀呢。就连小学生亦懂得要宣扬正面的,拔高自己的思想境界。

有一次,我上二年级的小侄子问我怎样写一段“在雨中”的情景作文。于是我就引导他回忆其所经历的雨中情景,他印象最深刻的是一次和小伙伴玩过了头,以至下雨了还冒雨玩耍,结果淋湿了衣服,回去后挨了妈妈的训斥。我就鼓励他可以把着一段写上啊!可是他却连忙否定:“不行,老师会骂我的,这不是好事。我就写一次在雨中碰到一位老奶奶没带伞,我送她回家吧。”我就问他是否真做过这样的事。他倒理直气壮地辩白:“这是写作文!”

我苦笑。回想起自己小的时候,学写作文时这个题材好像也写过很多回。有时是“我”,有时是“小明”抑或“小红”;有时是送“老奶奶”,有时是送“小弟弟”抑或“小妹妹”;还有时是直接自己淋雨而把伞让给他人……这样从小学一直写到中学,越写越生动,越写越感人,也越写越觉得太假、没意思,却仍然这么写着,甚至现在这么教着自己的学生。我们自己都在说着谎话,甚至教学生各种各样的“窍门”去弄虚作假,现在想想,是否因急功近利而有违师德呢?

我们的教育从小就将这些好人好事印在了学生的心上,可却只强制成他们的道德言语,而未内化成他们的道德行为,以致出现这种“人品”与“文品”分离的现象。

怎样才能解决这一问题呢?通过这次深入的师风师德学习,我对自己的教学行为作了相关的反思,更加深切地认识到身教育人的重要性。要育人,先得“正己”,教师的一言一行,学生都看在眼里。教师的言行不一致,教育学生时,学生必然嗤之以鼻;教师的言行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率性行事要考虑到是否对学生负责了。而且教育带有延展性、传播性,暂时影响的可能是某一人,将来这一人又会将这股风气传递给更多的人,贻害是无穷的。所以“教书”的同时,要格外注意自身思想品行对学生造成的影响。

我以为教育公平,不仅包括宏观上的区域公平,微观上的对每一位学生公平,更包含对师生要求的公平。一个好老师眼中的每一个学生都是和自己人格平等的人,对学生提出某种要求,教师也应该能够做到,否则难以服众。这一点,很长时间我都没有很好地认清,常常仗着自己的师道尊严压制学生,虽然暂时未招致学生的不满,但现在会过头来设身处地地反思一下,很多时候也许以自己的实际运动来垂范、打动学生会是更好的问题解决方式。

前段时间,班里一位学生经常对我有抵触情绪,我也看他越来越不顺眼。直到有一次他在课堂上起哄惹得我大发雷霆。我很气愤:“一直以为你是个勤奋老实的学生,没想到会变成这样!”事后我才了解到原来他误以为我歧视他。事情的原委是这样的:

那天课堂上一生不舒服,我很关切地让同学送她去医务室。而这时他也正巧无精打采地趴在课桌上,我误以为是犯困睡觉,于是就拍醒了他,转身继续讲课。当我转过身来再次看到他居然又趴倒在桌上时,又再次拍起了他,并且训斥道:“你怎么上课老睡觉!昨晚干啥去了?”面对着他的怒目而视,我也没理睬。其实那天是因为该生身体不舒服的缘故,我非但没有像关心前一位同学一样关心他,还责骂他,加之由于默默无闻,我也很少关注他,所以事后他心里有了郁结。

一开始了解到这个情况,我还觉得自己挺委屈:人人都有判断失误的时候,再说我提醒他认真听讲不也是为他好吗?这样的学生这么小肚鸡肠,以后尽量少管他。可是当我看到师德中“正己、敬业、爱生”这六个字时,我立刻否定了自己这一不负责任的想法,对自己当初的行为又重新做了反思:学生和自己一样都是一个活的“生命体”,他们有属于自己的感受和要求,我们这样只从自己的角度出发,任性行事,是否也是在给学生树立一种不良的例子呢?再说了,因为一时的负气而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业成绩,或是形成固执狭隘的心理,这都是身为教师所于心不忍的。如何解除这一误会呢?正人先得正己!当我再一次看到他赌气在我的课上懒洋洋地趴着的时候,我不再愤怒地置之不理,而是走过去关切地问他是不是身体不舒服,当时他的神情挺不屑,但还是坐直了身子。下课后我又和他做了诚恳的单独交谈,询问他的“病情”,并且提及了自己上次的误会,为自己的鲁莽向他表示了歉意。这倒弄得他不好意思了,他也诚恳地向我表示理解,并坦言了自己的狭隘。从此以后,师生关系更加友好了。同学也认为我坦诚,并没有因向学生低头而丧失威信。

我们常常抱怨现在的学生太自私、任性,不能理解自己,实在是教育不来。可仔细一想,为何从小到大我们灌输给学生的都是正面的东西,而他们却最终形成这么多不良行为习惯呢?为什么学生的“检查书”上大道理头头是道,行为反思深刻、慷慨,而却仍然屡犯过错呢?也许,我们平常太注重言传,而对身教不够重视;或是有时自身充当着反面的教例。一个敬业的老师,要爱生,要对学生负责,不光对他的分数负责,更要对他的立身为人负责;他要先正己,因为“身教胜于言传”。

就说这次自己“因祸得敬”的事吧。一场小车祸让我头破血流,挨了机针。几位学生去探望我,见我挺憔悴,纷纷表示愿为我分忧,让我别去上课了,在家好好休息。我非常感动,但当即亦表示,自己大脑完好,腿脚也还灵便,上课绝对没问题,只是头上带了块“手表”挺不好意思的,但转念一想,倒很有一种英雄气概呀!学生们都被我逗乐了。第二天我按时去上课了,学生们都很吃惊,随即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这倒让我更加地“勇猛”了。课堂效果出奇地好,学生格外认真。而且事后请病假的学生似乎都少了些。教师的本职敬业,换来学生的尊敬好学,也是一种欣慰和幸福呀!以师生要求的公平来感召学生吧!

语文教师论文:中学语文教师如何"下水作文"

教师"下水"作文,作为提高作文教学效果的一种手段,已为广大中学语文教师所重视,但仅仅偶然湿湿身子,未必能很好地把握学生。因此,本文就如何"下水",如何利用"下水作文"引导学生写作并进而提高写作水平的问题提几点建议:

一、整体规划。

在每学期开学前制订学期作文教学计划时,就应该同时考虑"下水"作文计划,选择好"下水"的场合、"下水"的方式等,使之与作文教学计划融为一体。

二、悉心垂范。

垂范作文往往是在充分准备之后进行的,有时间收集素材,立体思维。垂范作文,深辟的题目要立足于精,力求浅显易懂。例如,有一位教师写寓言《"执竿进城"的启示》,学生只感到寓言故事可笑,却说不出多少道理(启示)。这位教师分析了众多的启示角度,考虑到写出新意,"下水作文"劝赐教和领教"这一角度分析事物的内因和外因。指导时他把自己的思考告诉大家,后来不少学生选取了"眼前与将来"的角度,写就的文章既有道理的阐发,又有对事例的分析,提高了分析深层问题的能力。又如这位教师写《〈爱因斯坦制作小板凳〉的启迪》,他把角度定在"不以成败论英雄"上,避免了谈毅力,恒心,自尊和胆量等老生常谈的话题。指导时他还注意介绍其它角度和写法,以便学生根据材料和自身的特长有所选择。

三、同步急就。

中学作文一般都是限时的,教师"下水作文"如能和学生同步完成,学生愈加信服。同步急就文章最棘手的是一时难觅许多材料,没有筛选的余地;即使有,一时也难以分析、组合,话说不到点子上。把这种感受告诉学生,促使学生平时注意积累,注重分析的习惯的养成。同步急就中。要摸索、总结出一些快速审题构思的方法,对指导作文取得更多的发言权。

四、蜻蜓点水。

所谓蜻蜓点水是指对新授写作技法的关键部分"下水"示范,而无需写作完整的篇章。学生习作一般都是每周一篇(大小间隔),要求学生习作一篇,教师?quot;下水"一篇是不现实的,也无此必要。教师在关键时刻下水,不失为事半功倍之法。例如议论文的反向切题、释义切题,结尾的篇末点题、卒意显志等都作出示范,学生最感实惠。

五、评改鉴别。

王充说过:"为世用者,百篇无害;不为用者,一篇无补"。这显然是对成功之作而言:请记住我站域名的。利用不成熟的文章,从反面晓喻为文之道,来个"疑义相与析",也可以起一点"为世"而作的作用。再说,将"下水"文章交给学生评改鉴别,还能鼓励学生敢于"班门弄斧",善于"吹毛求疵",提高鉴别能力,促进自改能力的提高。

语文教师论文:语文教师教学论文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把“阅读教学”定位为是一种“对话”,无疑是对传统教学的突破,折射出素质教育的理念之光。对话教学,是生本、师生、生生基于平等的立场,通过言谈、倾听或感悟而进行的多向交流、共同学习的教学方式,也是一种以对话为原则、对话精神为主导的教学形态。如何领会对话教学的真谛,并有效实施于课堂教学实践之中,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探索。

1.课堂对话的文艺学意义。作品的意义并非是文本产生于作家手下时就凝固了的,而是由读者参与逐步发掘出来的。而不同的读者,由于时代、地域、阅历以及个性的差异,会对作品的意义有不同的理解,这就要求阅读主体不能被动地、机械地接纳文本,而是调动自己的生活积淀,与文本展开对话,并充分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去填补文本意义的空间,进而获取属于自己的情感体验和精神享受。

2.课堂对话的教学论意义。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的新的发现,从而打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3.课堂对话的社会学意义。从社会学观点来看,学校是一种社会组织,班级是这种组织中的基本单位,而课堂既是个人学习知识的场所,又是人们相互交往的舞台,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互动关系构成了课堂教学的主要过程。

1.对话主体的平等性。对话教育认为,教师与学生是教学的双主体,教师只是“平等的首席”。

2.对话过程的互动性。教学的实质是师生对话交流,对话的过程是师生、生生间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3.对话信息的生成性。教学中,书本向生活回归,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经验也将成为重要的课程资源。为此,教师既要引导学生走进教材,与教材平等对话,又要让学生超越教材,培养创造性的学习意识。

3.对话结果的多元性。个性化阅读结果实质上是作为阅读主体的个人对阅读材料的一种带有强烈主观色彩的理解、感悟和体验,必然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这就使得课堂教学中的对话内容更为鲜活,空间更为广阔,情态更为开放,对许多问题的看法和结论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

在阅读教学中,主要存在着学生与文本、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这三种对话形式,其中,学生与文本对话是主要的,是阅读教学的中心,师生、生生对话必须紧紧围绕这一中心而展开。所以,课堂上表现出的三种对话形式往往不是界限分明,相互孤立,而是互动联系、融为一体的,并贯穿于教学的各个内容、各个方面、各个环节。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把握时机,引领学生进行多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课堂对话:1.在理解性阅读中对话;2.在体验性阅读中对话;3.在批判性阅读中对话;5.在发展性阅读中对话。

语文教师论文:小学语文教师怎么运用课堂语言论文

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能使学生乐于学习听讲,同时,也易于吸收课堂所学;具有丰富情感的语言,能够感染学生,能唤起学生注意、启发深思,而且能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

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是教师进行教学工作最主要的手段。一位出色的语文教师,应该用优美语言渲染创设课文美好的意境,用真情激起学生心灵的震撼,用启迪拨开文本的重重迷雾,用诱导引发深远的思考,小学语文教师的课堂语言要符合以下几点要求。

一、标准正确,教师的语言要具有规范性

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应当是学生语言的样板,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语言、语感训练。所以,教师教学时必须使用标准的、规范的普通话,在语音、语调、吐字、音量、语速、词汇、语法等方面都要符合要求,吐字清晰,表达流利。新课标也提出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朗读是综合素养之一,既可以装饰文雅的门面,又可以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因此,老师一定要以自己的示范性朗读指导好学生的朗读,要让学生读准、读顺,读出个性,读出风采,让诵读成为滋养学生素养的一道美味佳肴。

二、抑扬顿挫的美感性

教师在运用语言“传道、授业、解惑”时,要充分驾驭课堂语言,善于发挥汉语的优势,注意语言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讲课时,语言要有音乐节奏感,优美生动,当高必高,当急必急,当缓必缓。关键之处应有重音,重点之处应有反复,难懂之处应仔细咀嚼。教师应从课堂语言的声调变化之中,显示出课堂内容的重点与难点、深度和广度。要较为熟练地运用语言的整齐美、错落美、节奏美,使学生从课堂中得到意想不到的乐趣。这样,学生在老师美而和谐、悦耳动听的朗读声中,走进作者,走进文本,感悟作品形象,理解文章作者要表达的主题,体会品味文章中的精妙之处。

三、客观机智的评价语

在新课程标准中,教师评价用语的地位越来越高,因为它不但能使学生明确自己在学习中的优缺点,而且能发挥教师在课堂中的引导作用,更能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可谓一举三得。目的性的激励语言,能够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通过各种外部刺激诱因,激发内部动机和需要。将课堂整个教学目标分解为许许多多的小目标,有利于学生参与其中,发现解决途径,得出经验,从而轻松地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整体教学目标。鼓励性的激励语言,能够让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并从中得到快乐,找到自信。课堂中老师用亲切温和的语言去鼓励,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表扬性的激励语言,在教育中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被别人关注和赞赏,他们会以不同的方式引起我们的注意。教师要面向全体,无条件地接纳学生,让他们在我们的赞许声中发奋图强。对于每一个学生的每一次进步,适时地予以表扬和鼓励,从而使这些优点和进步得到巩固和发扬。但赞许的语言不能过于频繁,要设置一定的高度,使行为目的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前进欲望,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四、以情激情,教师的语言要具有幽默性

要让学生坚持听完一堂四十分钟的课,教师就要努力驾驭好课堂语言,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化枯燥为风趣,尽量用生动有趣、幽默的课堂语言来弥补教学内容本身的枯燥,使学生从课堂中得到意想不到的享受和乐趣。

课堂教学应根据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幽默语言。这是一种含蓄精练、诙谐有趣、意味深长、富有哲理的语言,又是一种能给人启迪的语言,它是教师智慧的结晶。教师在言谈、神态、举止等均可以表现幽默感,它的正确使用会大大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在课堂教学中如能运用得当,便会使教学语言具有针对性、情趣性、启发性,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语文教师论文:小学语文教师内观策略的创新

课改十多年来,教师专业发展步履维艰。为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学效率,多年来有了大量的形式方面的探索,建构者希望以丰富多彩、不断改进的形式来保持教师的学习、探究兴趣,调动其积极性。这是无可厚非的,但如果局限于外在的改进与推动,最终则可能会收效不佳。河南省在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中,突出强调教师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内因在事物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即采取内观策略,注重教师的自我培育。这种内观策略有助于教师实现自我发现,进而有效促进其专业发展。

在大量实践与调研的基础上,针对教师的具体情况,我们认为指向教师发展的内观策略包括以下七个层面。

第一,自我诊断。要开药方就要查找病因,对症下药才有疗效。教师在自我培育中,必须明了哪一块是自己的短板,唯此才有可能使自身发生质的变化。一般可以将相应的诊断领域划分为情(包括教师职业信念、职业情感、职业理想等)、知(包括理念、本体性知识、文化素养、心理学、生理等专业性知识)、行(包括教学设计、实施、评价等行动智慧)三类。教师可以根据这三大领域中的具体要素做有针对性的观照,通过自我诊断,了解个人短板,并以此为依据制定相应的行动方案。自我诊断是内观的基点,是教师自我培育的基础与前提,做好自我诊断,后续的自我改进才会更具针对性与实效性。

第二,思维批判。它指向对目前教学实践中教师思维方式存在的问题的分析、甄别与修正。正确的思想是正确行为的先导,教师的思维品质对教育实践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两个。一是教师将一些实践问题或理论问题简单化、片面化、机械化及表象化处理。譬如,对“讲授与自主、合作、探究”“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三维目标”等,表现出简单的“二元思维”的特点,非对即错,非此即彼,缺乏缜密的思考与探究,以致在实践中遇到了很多问题和困难。二是教师的思维封闭、保守、僵化。譬如,某教师教《蜗牛的奖杯》一文时,大部分学生接受了课文“那只获得了冠军奖杯的蜗牛由于骄傲而背上了重重的壳”的观点,只有一个学生质疑到“书上说一只蜗牛获得了冠军,为什么后来所有的蜗牛都背上了重重的、坚硬的壳呢”,教师却没有注意到这个生成性的、可贵的问题,学生批判思维的火花熄灭了,教师也错失了一个对于自己和学生都难得的深化对课文的理解、加强思维训练的良机。因此,教师要注重思维的独立性、辩证性、发散性与开放性,用正确的思想有效地指导教学实践。

第三,思潮的反动。实施课程改革以来,社会上各种教育思潮云涌,盲目跟风、拿来主义、生吞活剥的现象普遍存在,这严重阻碍了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比如在教学设计上玩语言文字游戏,换汤不换药;掺杂着各种时髦论调的、五花八门的学案和导学案等令人眼花缭乱;巡课、阅课等未经实践论证的模式与经验到处传播;某些脱离实际的所谓好课的若干条标准、好教师素养的若干条标准令人无所适从;过度运用多媒体、技术至上的现象屡见不鲜……教师对各种流行的思潮应该独立思考、批判鉴别,要披沙拣金、审慎选择,切不可全盘接受、盲目崇拜。

第四,学习者的追问。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教师要做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体差异,那么如何做好引导者呢?好的“引导者”,首先要做一个好的“学习者”。在终身学习的社会,学习和怎样学习应该成为教师职业关注的重要方式。在芬兰,教师必须要有终身学习的能力与意愿,因为有能力学习、研究,才有能力创新教学;芬兰教师的研修比较常态化,是职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他某些发达国家,自律、自发、自我的研修方式也同样普遍。作为一种学习和借鉴,我们也许需要追问:“我是不是一个学习者,是不是一个足以做引导者的学习者?”

第五,研究者的追求。20世纪70年代,芬兰已经有了“中小学教师为研究型人才”“教师是基于研究的职业”等相关规定,这体现了“研究应该是教师职业的重要特性之一”的观点。教育教学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大量的实际问题,需要教师持续不断地思考、研究、行动,而富有成效的研究会使教学实践事半功倍。但目前,朴素的研究之风尚未盛行,教师对研究意义的认识有待提升,研究的实效性有待加强。树立研究意识、提高研究能力是教师专业化的需要,也是时代的要求,教师应结合自身实际,通过课例研讨、教学反思、课本解读、课题研究等多种方式,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探索,使实践、反思、再实践的过程能够真正有效地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第六,实践者的反思。教师作为一个实践者,应该使反思成为教学实践的有机组成部分。反思不是外在于教学的附加任务,它就是教学实践本身。教师要有自我解剖的勇气、能力与智慧。教后的反思要成为习惯和常态,教师还可以通过教学切片、课堂实录等照镜子的方式找到一条更有力量的途径以自我改观。

第七,理念的距离。理念与实践本为一体,但实践中却往往是“两张皮”,贴标签的情况普遍存在。理念与实践之间的差距,虽然在课程改革进程中不可避免,但仍是现阶段应该直面与深思的。理念不是阳春白雪、远在云端,理念其实有时候就是一种态度、一种习惯、一种方法。教师可以经常性地自我反问,自己的教学中学生是问还是被问?是回答还是被回答?是合作还是被合作?是学习还是被学习?在课堂上,学生生态环境如何?他们是否有实质意义上的快乐、幸福、惊喜或好奇?他们整体表现出什么精神气质,昂扬向上抑或消极萎靡?他们视课堂为乐园抑或其他?……在纷繁的各种表象被剥离后,所剩的便是真实的教育景象,教师可以清晰地丈量出理念离实践到底有多远,这距离会令我们不断地反思并走向深入。

以上从七个层面谈了教师内观策略的运用。内观策略能够帮助教师正确地看待自己、评价自己,自我修正、自我培育,是教师专业进步的重要策略之一。

语文教师论文:中学语文教师在网络环境下的任务和策略

中学语文教师在网络环境下的任务和策略 福清第三中学 王钦法

[内容摘要]中学语文教师必须正视网络环境下阅读和写作方式的变革,积极探索基于网络环境的新型教学模式,大力促进信息技术教育与语文课程的整合;应当尽快认识网络,熟悉网络环境,充分调动网络教学资源为我所用;应当以同步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和信息素养为己任,以网络环境下的阅读和写作指导为突破口,身体力行,教会学生高效学习。

[关键词] 中学语文教师 网络环境 任务策略

(一)

2000年10月26日,教育部决定从2001年起利用5到10年时间在全国中小学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全面实施"校校通"工程,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实现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并提出要加快信息技术教育与其它课程的整合。网络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和研究,业已拉开帷幕。网络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巨大动力推动着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技术以及教学过程中的一切因素进行革命。随着网络技术在学校教学中的广泛运用,网络环境中的教学以其特有的科学性和高效性,成为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显示出独特的内在魅力。

语文,是人们从事学习、工作,赖以思维并进行交际的基本工具。当信息化成为当今人类社会的重要特征,信息高速公路上的WWW(全球信息网)、E-mail(电子邮件)、Archie(信息查询)、Netnews(网络新闻)等多种服务正在明显地改变着人类交往、学习乃至工作、生活方式的时候,传统的语文教学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网络环境下阅读和写作方式正在发生巨大的变革:在阅读方式上,将从文本阅读走向超文本阅读,从单纯阅读文字发展到多媒体电子读物,并在同电子资料库对话中进行高效率的检索式阅读;在写作方式上,将从手写走向键盘输入、扫描输入和语音输入,从传统纯文本写作到超文本结构的谋划与写作,并在与电子资料库对话中走向阅读与写作的一体化,以及在远程交流中阅读与写作的协同化和群体化(如上传、下载、聊天等)。网络环境下阅读和写作方式的这些变革,是不以传统的经典的语文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

目前,我国大多数中学语文教师计算机应用能力还不强,掌握网络技术和学习新的阅读及写作方式都存在着很大的困难,语文教育者对于现代信息技术与本学科教学整合的争论多于行动,因此,我们必须正视现实,转变观念,认识网络,积极探索基于网络环境的新型的语文教学模式,大力促进信息技术教育与语文课程的整合。

(二)

所谓网络环境,是指构成国际互联网(Internet)以及与国际互联网相连的局域网络物理空间的各种硬件设备,以及形成网络正常运行空间的各类软件。网络信息,是指网络上储藏着的各种形式的信息的集合,包括信息内容本身、记录信息的载体、信息的表达形式、信息组织的结构和信息传播的手段等要素。网络教育信息资源是指经过人们选取、组织、序化后的有用信息的集合。网络信息资源的内容特点,在数量上具有海量性,在种类上呈现多类型、多媒体、跨地域、跨语种的特点;在分布上是分散、开放但具有独特的超文本链接和模糊检索关联的统一体;其形式特点则凸显出交互性,基于电子平台、数字编码基础上的多媒体超越了传统的信息组织方式,集中了语言、非语言两类符号,能从一种媒介流动到另一媒介,能以不同的方式述说同一事件,能触动人类的不同感官经验,在本质上成为人机互动的共享媒体;在效用方面,具有共享性、时效性、强转移性、强选择性和高增值性等特点。网络信息资源的上述特点,决定了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过程的开放性、学习过程的交互性、学习内容选择的自主性,这就恰恰应合了人本主义和素质教育倡导的主旨。当不少语文教师正在对传统的CAI课件欲做不能、欲罢不舍的尴尬局面中,基于网络环境的语文教学,已经展现出更广阔的天空。一位具有时代感和责任感的语文教师,不能不对此予以强烈的关注和积极的投入。

语文教育信息资源是网络信息资源的一个组成部分。根据它在网络计算机上的存储位置,可分为泛在资源、导航资源和本地资源。泛在资源即未做过信息的学习网站,包括大型网站的搜索引擎以及其它广泛存在的网络信息资源。导航资源一般作为学习的辅助材料,它通过目录的形式已完成了非本地资源的信息工作。P2P导航资源,是页面到页面的组织方式。它主要以标题的形式组织信息资源,点击标题即可到达文章的真实IP地址;S2S导航资源,则是站点到站点的组织方式,如网站首页的友情链接等。本地资源是指存在本地服务器或计算机上的信息资源,内容经过深度加工,结构良好,如CSC电子备课系统、K12教学资源等也属于此类资源。语文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的不同阶段,结合学校的网络硬件环境实际,选择利用不同的教育信息资源。

近两年来,中文网络教育资源与日俱增,以语文教学为主题的教育网站也有了一定的数量。过去语文教师中只有极少部分的先行者费时费力封闭式地制作课件辅助教学的状况,将由于网络环境中教学资源的日益丰富和开放而得到根本的改变。如下列的教学网站(页)就蕴藏着极为丰富的语文教学资源。

(三)

近年来,随着当代信息技术向基础教育教学领域的迅速扩展,信息素养 (Information Literacy)及其培养在各国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美国对中小学信息素养的要求,简而言之有以下八条:1、具有信息修养的学生能有效和高效地获取信息。2、能熟练地批判性地评价信息。3、能精确地创造性地使用信息。4、能探求与个人兴趣有关的信息。5、能欣赏作品和其他对信息进行创造性表达的内容。6、能力争在信息查询和知识创新中做得最好。7、能认识信息对 民主社会的重要性。8、能实行与信息和信息技术相关的符合伦理道德的行为。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其根本的教学目的,就是要训练学习者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以信息论看理解能力,它应当包括高效获取信息,熟练、批判性地评价信息,有效地吸收、存储并快速提取信息的能力;而表达能力,则应当包括运用文本和超文本表达信息、创造性地使用信息,并将以上一整套驾驭信息的能力转化为 自 主、高效地学习与交流的能力。基于上述的理解,现代信息技术与

语文学科教学的整合,不仅是十分必要的,而且是完全可能的。在语文的理解和表达体系中,阅读与写作是最重要的板块。如前所述,在信息社会的网络环境下,阅读和写作方式正在发生重大的变革。因此,我们必须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大力培育学生的信息素养,指导学生学会网络环境下的阅读和写作。

中学语文的阅读教学大致有五种类型:一是为大体了解读物内容的浏览性阅读,二是为透彻理解读物内容的理解性阅读,三是为获得审美愉悦的鉴赏性阅读,四是为提高写作能力而进行的借鉴性阅读,五是为研讨特定问题的探究性阅读。从当前的语文教学现状看,浏览性阅读(博览)和探究性阅读(精读)未能受到重视。因此,网络环境下的阅读应以博览精读为目标,使学习者以现代化的开放性的阅读心态,适应网络信息全方位、高密度的资源特征和呈现方式,适应信息社会对新一代公民文本表达并兼具超文本表达能力的要求。

浏览性阅读要求是经常浏览书报杂志和网络信息,能快速提取主要信息,准确筛选所需信息。探究性阅读则要求围绕专题搜集、整理相关材料,并能针对专题提出自己的某种见解。阅读过程中的浏览与探究,整体教学过程中的阅读与写作,都是一个有机的结合体。在方法上,可以指导学生围绕一定的主题,按照点圆式信息传输路径阅读大量的有关文本,并进而开展探究性的系列活动。在教学过程上,湖北省李克刚老师设计过如下的学习流程:1、明确方向,提出建议。如在教学《记念刘和珍君》时,组织学生在Internet环境下,以"传记文学"为方向进行阅读,进而要求学生在网络上把该文改写成《刘和珍君传》。2、主题搜索,制作卡片。在明确方向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搜集某一主题的相关资料,制作电子读书卡片,初步筛选 、收集信息。如在开展《祝福》阅读教学时,有的学生就通过搜索引擎在网上寻找相关信息,把鲁迅笔下的女性形象集中在一起进行分析。3、归纳整理,分析理解。即引导学生对各种资料进行归类,发展学生整理归纳信息的能力。4、展示观点,深入认识。在占有大量信息并进行初步归类加工后,引导学生继续完善、加深对阅读主题的认识,对重点信息进行深度加工,从不同角度去认识、理解事物事理。在网络环境下可以组织学生在聊天室里写作,发表看法,交流意见,衍生创造出新的信息。

网络环境下以博览精读为目标的阅读,是以信息论为理论指导,以围绕阅读目的准确、快速、有效把握文章相关信息为基本原则,不断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和信息素养的教学模式。学生的阅读对象除了传统的书籍报刊外,还有更为丰富的即时的网络资讯、多媒体信息。通过博览精读,学生将获得大量的感性材料,为联系生活提供更多的条件,从而扩大学习时空,激发写作兴趣,有效地强化作文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时下的网络空间已经为学生发表作品提供了极为自由和广阔的阵地,学校、学科、班级、个人主页正层出不穷,E-mail(电子邮件)、ICQ+Netmeeting(网络寻呼+聊天室)、BBS(电子公告栏)等也都可以成为学生发表作品交流信息的良好载体。学生对作品发表欲的满足,将直接激发创作欲,形成良性循环,促进语文能力和信息素养的同步提高。

我国教育技术专家桑新民博士指出:"中国网络教育模式必须完成教师灌输为主向学生自主与协作学习为主的历史性转变"。教师有各自不同的专业,但各专业教师共同的使命则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网络技术当然不是包治教育百病的灵丹妙药,但毫无疑问网络环境下的学习是一种高效的学习。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包括语文科在内的各专业教师首先必须自己先学会高效地学习。这是我们最重要的任务。

语文教师论文:新大纲需要语文教师更新哪些教育思想

1.从“传授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到“着力于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学习态度、情感、习惯、方法和文化底蕴等基础素质的培养”。

过去,教育教学中存在“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现象,后来,有专家提出“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并重的”的观点。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素质的提高,智力因素起决定作用,非智力因素起重要作用,新大纲强调知识、能力素质的同时,要求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习惯、方法和对语文学习的情感。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规定“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 ——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养成勤查字典词典的习惯”,“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养成留心观察,认真思考、勤于动笔、认真修改自己作文的良好习惯”,对于写话有兴趣,乐于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等等。

2.从“高要求高效益”到“适当降底要求,留有发展空间”。

原教学大纲存在要求偏高,难度偏大的问题,如要求小学生划分段落,归纳中心思想,理清句与句、段与篇的关系,这样的要求无疑会加重小学生负担,影响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新大纲站在可持续发展的高度,适当降低教学要求,让学生有自主学习语文的时间。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树立“着眼学生终身发展,培养学生全面语文能力”的教学观念,通过自己的教学,使学生装掌握适当的方法,摸索语文学习的途径,不断形成独立学习语文的能力。通过自己的教学,培养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兴趣和习惯,使其一生中能够主动地探求教师未教过的知识,不断为啬自己的语言文字储藏量去搜寻和积累知识,厚积薄发,适应各种工作实际的需要。

3.从“思想道德教育”到“全面提高人文素养”。

传统的语文教学的思想性往往局限于“政治思想道德灌输”,这种教育又游离于语言文字的教学之外,使语文教学与思想教育变成“两张皮”,效果较差。同时,现实的语文教学中大存在“繁锁机械分析,缺乏人文精神”的倾向。新大纲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提出“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人文素养”包括“爱国主义精神、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品质”、“科学的思想方法和思维品质”、“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语文作为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其蕴涵的人文素养,民族精神和历史底蕴熏陶、感染、促进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人文精神应该成为语文的灵魂,失去人文精神的语文教学是干瘪的,毫无意义的,强调语文教学的人文性,是对语文教学本质的追溯和回归。将思想教育纳入人文素养培养的范畴,就是将思想教育纳入了语文教育本身,思想教育的实效性也落到了实处。

4.从“传授、被动接受”到“注重学生主体、培养创新精神”。

语文教学是一门富有创新内涵的学科。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其字、词、句、段、篇的教学法,听说读写的要求,都包含大量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培养的因素,语文教师在教学法过程中积极挖掘,系统训练,不仅能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还能培养学生不断自我完善的能力和适应社会发展的主观能动性。语文教学中创新精神的培养主要表现在尊重学生主体,创设和谐氛围,建立良好的合作学习机制,鼓励学生发表与别人不同的见解,敢于打破常规,培养创新精神;重视思维训练,给学生以思维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把握教学环节,培养创新能力。

5.从“繁锁分析”到“重视积累、感悟、熏陶、运用、迁移”。

这里就牵涉到一个学习语言的规律问题。过去一段时间认为语言的学习跟自然科学一样讲究序列化、科学化、程式化、认为语法是语言学习的关键,“授之以语,莫如授之以法”,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原本充满情趣和活力的语文课堂变成了枯燥乏味,不厌其烦的分析课,考试变成了标准化试题的天下。在语文教学高耗低效、走进死胡同的情况下,人们开始回头看看,思考从传统的语文教学经验中涉取养分:自上古直至解放前夕,除了识字阶段有较多的耳提面命之外,从刀笔小史到国学大师,基本上都是自己读出来的。70岁以上的人大都知道,30年代的小学生写的作文,比于今一般的高中生写的作文要通顺、实在、活泼得多。以前的老师都是“学究”,都“照本宣科”,“教学法”几乎未之尝闻;解放后,这“方法”,那“模式”成为注意中心,唯独无视自身学养这个根本。1995年,浙江师大王尚文教授出版了他的《语感论》,周有光先生认为这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领域”,“具有不可忽视的学术价值”。其实,文言也好,白话也罢,古典诗词,现代诗歌,凡操作过而有所成就的过来人都心里有数,是得之于语感,而不是语法。著名特级教师张庆说过:“学文如积沙,学理如堆塔。”也是说语言学习是一个不断积累、模仿、内化、感悟、运用的过程。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的“以学为本,以读书为本、以创新为本”、“重积累、重感语、重熏陶、重情感、重迁移”的语文教学应该说是抓住了语文学习的根本,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6.从“以客观题为主的评价”到“以主观题为主的评价”。

以客观题为主的评价最初为“舶来品”,即后来的“标准化命题”,它是随着人们对语文知识体系的认识和现代教育技术对评价方式的要求而产生的,但人们发现这种评价方式并不能涵盖汉语文所有的内涵和外延,特别是不能容纳和聚敛创造性思维,灵感思维的意象和风采。西方文化讲逻辑,讲条理,讲构件;中国人讲“水乳交融”,讲“参伍以变,错综其数”,讲“羚羊挂角,无迹可求”。那么,汉语文的知识、能力体系到底是什么?钱理群先生根据“四种能力与人的精神、思维发展的关系”,提出了一个较新的分析框架。除了“态度”和“习惯”的追求以外,他认为听与读应包括:(1)理解与感悟力,审美力;(2)归纳力;(3)内化、扩大与深化的判断力、联想力、创造力、批判力。说与写应包括:(1)感知力;(2)正确运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能力;(3)正确地与“他者”交流的能力;(4)自我审视、质疑的能力。]

作为博大精深的汉

语言文化不是轻易可以理成“体系”的,即使成了所谓的体系,也不一定科学。当然,也不是无规可循,以来掩盖规律探索的苍白无力。

语文教师论文:对语文教师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研究

一、活用教材,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教材只是为教师提供一个思路、一个模式。新课程倡导教师对教材进行创造性的处理,运用教学机智进行反思性教学,提升教学情境的适应性和教学实践的合理性。 因此,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准确把握教材的科学体系和逻辑结构,把握教材的重点内容和非重点内容,把握教材的难点和疑点。然后对教学内容进行教学重组和整合,选取更好的内容对教材进行深加工,结合教材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求新求奇。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教学的方式要尽量多一些,活一些。讲述、读书、讨论等形式交替进行,千方百计地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有新意。有新意才能让学生兴奋起来,才会让学生感觉到学习过程的美妙,就好像步入百花盛开的花园到处能够闻到鲜花的清香。教师要想方设法使每一堂课充满新意。比如:讲童话故事时,可以让学生演一演;讲到诗歌,可以在教室开展诗歌朗诵会;泛读课文时,可以夹杂着录音及录像等。这种教学方法会让学生产生无穷的乐趣,从而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关注过程,优化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

新课标倡导自主是、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中已凸显出多方面的优越性,然而我发现在教学中,有的语文教师把小组合作学习当作是"活跃课堂"的一种方式。课堂上热热闹闹的,可在热闹之后一些问题却随之而来:诸如"滥而不精"、"学而无效"等方面。那么如何让小组合作学习真正有效,让学生真正合作学习呢?首先要对教材进行深入的、整体的研究,去除那些繁琐杂乱的或者易懂的无必要的合作。其次我们在明确合作探究目标的基础上,小组分工要明确。教师必须先分配好小组的成员,小组长,小组组员的分工,要让每一个学生在小组学习中都有事可做:发材料,做实验、记录、发言、总结、汇报等等分别由不同的学生承担,让每个人在小组学习中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让人人都成为小组学习的主人。然后建立合作机制。教师必须有意识的强化"学习小组"的集体荣誉感,让每个成员感到自己的行为会影响整组的学习效果,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别人的述说,尊重别人的意见,从而使组内出现"互动、互助、互勉、互进"的局面。最后还要教师适时引导。由于在合作过程中学生活动相对分散,干扰因素相对增多,教师要成为学习小组的一员,参与学习活动,并通过提示、点拨等形式,保证合作为提高课堂效率服务。

三、重视个体,运用激励性的评价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着重是通过对某一问题的研究,让学生了解研究问题的方法,培养研究问题的意识。由此探究性学习的评价是一种形成性的评价,并能够如实地反映学生的成长发展历程。它突破了长期来,在各种教学中重结果、轻过程的不良现象,促使语文教师全面的、多层次的看待学生,积极采用多维、多极的评价方式,适应不同个性和能力的学习情况,并以鼓励、表扬等积极评价手段,从正面加以引导,使每个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发展。在课堂上常用的评价方式有:

1、口头语言、体态语言评价。及时的语言评价具有针对性、激励性、情境性、发展性的特点,应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课而异。对于学生的回答,不论正确与否,老师都能及时做出评价,评价要细致全面,不能简单生硬。一个赞赏的眼神,一个表扬的手势,一句鼓励的话,都能使学生心潮澎湃,对他们产生积极的影响。

2、物质奖励。通过评选"合作之星""课堂发言人"、"爱动脑筋星"等活动使学生感到参与活动的乐趣,使其他同学有所向往,有所期待,从而更加踊跃地参与到教学中来。

3、也可采用简单易操作的量化表评价。评价可以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学习效果等方面进行量化评价,采用班级张贴量化表,积累评价得分或图案,贴近学生的生活,这样才能反映出学生的实际,做出客观的评价。无论采取什么样的评价,都应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建立促进每个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机制,将评价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灵活运用。

总之,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是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和根本要求,是语文教师教学中需要面对的一个长久的、棘手的又必须要关注、要解决的问题。这需要我们广大语文教师在不断的实践总结中不断地完善,让我们在整体把握教材的基础上,活用教材,关注学生的活动过程,做好合理适时的评价,让语文教学真正做到有效。

语文教师论文:对语文教师“学情分析”的个案研究

“学情分析”是从“学”的视角重构语文课堂的一个着力点,由此出发对语文课堂加以考察,一些长期困扰语文课堂教学的深层次问题可以得到较为有力的解释。

一、语文教师“学情分析”的现实图景

长期以来,语文教师的备课流行着“三备”的说法,即“备学生,备教材,备教法”。其中“备学生”是指备课过程中“了解学生”,其主要内涵是“了解他们对一定学科的有关知识、技能掌握的范围和质量;了解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了解他们的思维特点、自学能力和学习习惯等……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预测他们在学习新教材中可能出现的问题……”[1]对学生的基本特征和学习基础进行了解与分析,是教师寻找学生学习起点的主要措施,也就是“学情分析”。为了了解广大语文教师对“学情分析”的基本理解和实际做法,笔者采取个案统计分析和问卷调查两种方法对语文教师的“学情分析”现状作了研究。以下呈现基于本次调查数据的分析与解释,力图勾勒出我国语文教师“学情分析”的现实图景。

(一)语文教师“学情分析”总体呈明显上升趋势

从近十年主要的语文教学期刊发表的教案和教学设计的分析来看,含有“学情分析”的教案(115个样本)在总教案数(605个样本)中所占的比例,逐年分析数据如右图。

图中的折线表明,近十年来“学情分析”在中学语文教案和教学设计中总体呈上升趋势,关注学情分析的教师越来越多。同时也表明,开展“学情分析”的教师所占比例仍不够高(最高比例为43.6%),仍有超过半数的教师在备课阶段没有作“学情分析”。

(二)学情分析由宏观背景逐步落实到具体层面

长期以来,语文学科教学论受一般教学论影响,学情分析仅停留在对擎生的基本特征作出整体性描述,使学情分析显得空洞、模糊。近十年来语文教学实践中的学情分析,虽然仍有相当多空洞、模糊的学情描述,但也有不少教师已意识到学情分析应该走向具体化。语文教师“学情分析”主要涉及分析方法、分圻内容、分析结果等三个基本层面。

1.关于“学情分析的主要方法”

在学情分析中,只有3.5%的教师说明了自己所使用的分析方法,换句话说,96.5%的教师没有学情分析的方法意识。在说明了学情分析方法的少数教师中又分为两种情况。一是说明了自己的分析方法属于“经验判断”,如有位教师这样分析:根据几位教过这篇课文的老师的反映,加上我本人的教学经历,得知学生在学习本课时有以下特点……[2]这位教师的学情分析主要是依据自身和其他教师的教学经验而作出判断的。二是说明了自己使用的学情分析方法是问卷调查法,如下面这位教师的分析:我们在同学中进行过一次问卷调查,对这篇小说“喜欢”“态度一般”“不喜欢”的同学分别约占20%、60%和20%。[3]

此外,教师在关于自身的学情分析方法的陈述中,还涉及以下一些方式方法:一是课前布置预习思考题,上课前询问学生是否看了课文,与课文有关的内容掌握了多少,或者让学生提出问题,或者请学生事先递交对课文的书面质疑,或者让学生谈初读作品的基本感觉。二是在课堂上,通过交谈、提问等方式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知识水平、学习兴趣,在教学互动中及时把握学情的变化。三是通过作业反馈、提问、谈话等手段,就作业布置及上交情况,与课代表及个别学生进行交流,征求意见。四是根据学生的语文考试成绩进行判断,对每一次测试的试卷进行分析。还有的教师定期作学情调查,例如有的每月进行一次学情调查,随机征求学生对教师教学的意见。有的教师会在每学期初做一个学情调查,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及需要。

同时,调查也发现,教师对学情分析方法的认识含混不清。例如:有的教师说“注意与学生平等交流,让学生可以大胆说出想法”,有的教师说“结合不同学力的学生,在上课内容及相关的练习中有所选择,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调节学生学习状态,经常鼓励学生,不断与学生交流”,还有的教师说“针对大部分学生水平,确定难点、重点,并有针对性地辅以练习”等等。这些内容均把教师根据学情评估结果而作出的促学决定与学情分析方法混在一起,似是而非。

2.关于“学情分析的主要内容”

教师在学情分析中到底涉及哪些内容,主要分析了哪些学情,这是学情分析的“内容”层面的问题。从调查与分析结果来看,近十年来语文教师的学情分析内容主要有两大方面:一是对学生“学习需要”的分析,包括对“学生与课文有距离”的分析、“学生对课文学习有困难,缺乏兴趣”的分析等;二是对学生“学习准备”的分析,包括关于“课文内容比较易懂”的分析、关于“学生的知识基础”的分析、对“学习兴趣”的分析、“认知特点”及情感特点的把握、对学生实际基础和差异性的了解、关于“学习习惯”的分析、学校及班级背景的介绍等。

3.关于“学情分析的基本结果”

从教师对学情分析结果的表述来看,其基本内涵指的是“分析结果的使用”,也即主要包括学情与教学设计之间关系的陈述。如一位教师在教学《说“木叶”》时的分析:

面对班内学生的学习现状,那种原地打转、周而复始的学习肯定不能满足他们学习成长的需求。因此,我更多地着眼于学生对文艺随笔章法的领悟、对诗歌语言暗示性的传统理解,这样,既可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也不会盲目“挣脱”教材本身设定的重要内容而游离于语文课程之外。[4]

更多的个案表明,教师已经意识到应该结合具体的课文教学进行学情分析,有许多教师分析了在具体的教学中自己所面对的学校性质和班级学生状况,有的甚至已触及学生的个别学情。从“学习需要”分析和“学习准备”分析的样本来看,教师的学情分析不再满足于学生语文学习的宏观背景,逐步向具体的学习层面转移,开始聚焦于语文课堂教学的具体形态。

(三)“语文教学内容”逐渐成为学情分析的核心参照要素

十多年来的学情分析,教师们虽然用的是实践话语,表述也有所不同,但都是将学生的学情与具体要学习的教学内容联系起来加以考虑,把教学内容作为学情分析的核心参照要素。

例如在分析“学习需要”的时候,有许多教师能够以教学内容为参照对象揭示学生在具体课文学习中的学习需要(learning needs)。在 教学设计中,学习需要是一个特定的概念,指有关学习者学习的目前状况与所期望达到的状况之间的差距。即当“现状是”与“应该是或必须是”两者之间存在差距时,就产生“学习需要”。“学习需要”分析的目的在于寻找教学中的问题所在。而这些问题的寻找是需要以具体的教学内容为参照的。近十年来教师关于“学习需要”的分析主要体现为:

1.围绕“学生与课文有距离”进行分析

一些教师认为,部分文言文及古典诗词曲类作品因年代久远,与学生产生了距离;因学生自身阅读水平的限制和时尚潮流的影响,对于中外经典作品,学生感到有隔膜,阅读难以深入;鲁迅的作品与学生有距离;生活在大都市的学生对描写乡村的作品缺乏直接的感受,有距离。例如,有的教师在执教《林黛玉进贾府》时是这样进行“学习需要”分析的:

这些学生比较单纯,没有什么社会阅历,大多为“不更事的少年”,对人际关系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不太了解,所以对于作者刻画王熙凤的一些精彩语言,学生可能不容易领悟,这样也就不容易领悟到作者的用语之妙。毕竟,文中三个主要人物,尤其是王熙凤的性格,蕴涵了太多的社会学、心理学意义,这不是年纪轻轻的学生所能把握的。[5]

2.指出“学生对课文学习有困难,缺乏兴趣”的状况

有的教师认为,学生对一些文言文学习感觉有些难,兴趣不大;学生理解鲁迅杂文有难度,缺乏兴趣;对古典小说、戏曲和现代派小说,学生缺乏兴趣。例如,有的教师执教《窦娥冤(节选)》时是这样做“学习需要”分析的:

由于理科生对语文的重视程度相对不高,再加上近几年高考中戏曲几乎成为高考试题的盲区,因此对本部分内容学生在思想上重视不够。[6]

在众多个案中我们可以看到,有的强调学生与课文内容之间存在较大距离,有的指出学生对课文理解不成问题,有的通过描述学生与课文之间的距离来确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有的从课文教学内容出发分析学生的学习起点,有的甚至根据学生与内容之间的差异性进行分层设计。这都充分说明,“教学内容”(大多数教师表述为“课文内容”)已经成为学情分析的一个重要考虑因素。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1.分析手段比较单一

从教案和教学设计中反映的学情分析状况可以看出,教师的学情分析大多数采用经验判断的方式,115个学情分析样本中,只有三位教师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其他都是经验判断。可见,语文学科的学情分析手段需要进一步探索,需要通过加强学情分析的专业化来提升学情分析中的技术含量,一些比较成熟的分析手段,如问卷调查、观察、谈话、前测、后测、作业分析等方法亟待在语文教学设计中有针对性地加以运用。

2.学情分析过程比较粗疏

从具体样本的分析内容来看,学情分析过程基本上是粗线条的,三言两语的简单评判式分析居多,大多没有结合具体教学语境和学习状况展开分析,分析的内容不分层次,应然与实然不区分,各种学情要素杂糅在一起,在简短的篇幅内试图把所有要素都呈现出来,导致“只见判断,不见分析”,“只见结论,不见过程”的现象。

3.学情分析的深度不够

十多年来的学情分析虽然涉及了四大方面、十一个学情点,但蜻蜓点水式的分析居多,尤其是对学情与教学内容之间的关联性缺乏具体分析,有相当多的教师只强调“学生与教材有距离”,“学生学习有一定的难度”或“学生读懂课文没有问题”等初步判断,没有进一步去寻找学情与课文具体内容的“契合点”。这样的分析是一种表面的“浅度描述”,是一种印象式的判断,较难深入到课程与教学内容的具体事实层面。缺少具体事实内容的学情分析势必使本应是课堂核心“构件”的学习基础与经验状况沦落为课堂教学中的一种背景式的“点缀”,难以把教学设计中的“学情依据”转化成教学实施中的促学手段,致使学情分析的结果游离于具体而真实的课堂现场。

二、对语文教师“学情分析”的深层追问

调查研究发现,语文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做的学情分析与实际的课堂教学之间体现的学情状况并不一致。具体来说,就是教师认为自己的学情分析是有效的,但在实际课堂教学中体现出来的状况揭示出教师的学情分析并不是有效的。这种发现来自两个方面的追问:一是对教师学情分析与其课堂教学之间的关联性追问;二是对学生在课堂上的感受的追问。

(一)对学情分析与课堂教学之间的关联性的追问

从调查样本的整体情况来看,教师对学情分析与课堂教学之间关联性的认识还存在较大问题。多数教师缺乏从语义教学的全过程来把握“学情分析”的意识。

在进行了学情分析的115个教学设计样本中,陈述了教学目标的仅占43.5%,未达半数。表述了教学过程与所分析的学情有关的(即在教学设计的“教学过程”内容中有针对所分析的学情的表述)仅占40%,也未达半数。教学设计中有“作业布置”这个环节的占58.3%,还有41.7%的教学设计缺少了“作业布置”这个环节。从学情与这三方面内容的关联性来看,问题比较大。

教师对学情的分析结果只有融入具体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作业布置之中,才有可能发挥作用。但从115个语文教学设计的统计分析来看,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大多未能把“学习起点”分析的结果与教学实施过程、教学评估(作业布置)较好地关联起来,这势必造成“学习起点”分析的空泛性。

语文课堂上的“学情分析”是教师为了有效指导学生学习而开展的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诊断、评估与分析,其作用是为教师的有效决策提供准确的信息和证据,便于“改进学习”。因此,正如前文引述的备课理论所言,寻找“学习起点”,最关键的是“预测学生在学习新教材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不言而喻,“预测可能出现的问题”应该贯彻在教学各环节的设计中。也就是说,学生可能在课堂上出现的问题是有具体情境和具体内容的,教师应该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及其呈现方式加以分析与预测。

但实际情况却是,大多数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把“学情分析”处理成一个单独的备课环节,使“学情分析”与整体教学设计产生游离。例如,在分析“学习需要”时,很多教师都能从整体上看出学生与课文之间有无距离,学习课文是否有难度,但仅此而已;在其设计过程中看不出教师为了拉近距离、激发兴趣、降低难度而采取的具体措施。又如,在分析“学习准备”时,有些教师已认识到学生对某些课文一读就懂,课文本身没有什么难度,但设计时仍然按部就班把课文从头教到尾。或是已分析到学生的实际基础和差异性,但在设计过程中却看不出其为了适应基础和差异而安排的教学举措。

概而言之,教师按照旨在改进学生学习的备课模式去分析学情、了解学生,但所分析的学情却难以融入教学过程中,教师难以依据“学情”预测学生在实际学习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难以真正确立切合学生实际的“学习起点”。

(二)对学生的课堂感受的追问

问卷和访谈结果显示,认为语文课收获较大的学生仅占21.6%。学生认为语文课堂学习收获不大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认为自己语文成绩的提高主要靠自己通过课外阅读获得的知识,教师在课堂里讲的东西大多是没有用的,不能帮助自己增强语文能力;二是认为语文课上自己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看课外书或做理科的作业,但成绩依然不错;三是认为如果不是为了高考,语文课可以取消,因为语文课上所学的东西对自己将来的发展没有用;四是语文课基本不用费力去学,上语文课是一种休息与放松;五是自己上了语文课和没上语文课一样,没有什么进步;六是只要自己先看一遍课文,就不用听讲,老师所讲的内容都在自己的理解范围内。下面一组关于课堂状态的数据可以佐证:

对语文课感兴趣的学生仅占28.5%;

经常预习的学生仅占9.7%;

在课堂上不举手发言的占54.7%;

在课堂上经常听同学发言的占42.0%;

在课堂上时常走神的 学生占66.4%;

只有5.1%的学生认为老师知道自己对每一节课内容的学习情况;

79.5%的学生认为在课堂上时常存在“你懂了的内容老师反复讲,你不懂的内容老师偏偏不讲”的现象;

60.7%的学生认为不需要老师对一篇课文的方方面面讲得很详细。

学生对语文学习状态的上述表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下的语文课堂教学状况。学生的兴趣状况、预习情况、课堂参与度、课堂发言、课堂注意力等情况直接影响着课堂氛围。从调查情况可以看到,语文课堂学习状态出现了许多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从学生的回答中我们听到了一种“沉默的话语”——对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诉求。这些来自课堂深处的诉求表达的是对教师学情分析与教学方式之间关联性的质疑。

三、从“学”的视角重构语文课堂的基本路向

笔者认为,语文教师唯有从“学”的视角重构语文课堂教学的内容与方法,才有可能让课堂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重构的基本路向是通过对“学情分析”公用平台(框架)的重建,拓展学情分析的空间,促进课堂上“学情”诸要素的互动与关联,使“学情分析”的功能在促进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得到最佳发挥,真正建立起以“学”为基点的丰盈而润泽的语文课堂。

(一)“学情分析”的公用平台(框架)的建构

从积存的大量语文教育研究文献来看,教师和研究者在使用“学情”这个词时,“能指”相同,但“所指”差异过大,有的采用“学习论”中的“学习”内涵,试图让“学情”无所不包;有的指向过程中的学习状态;有的指向学情的基本特征;有的指向学习过程中的个体差异;有的指向学习中的情意状态。

“学情”在“所指”上的差异反映的实际是教师对课堂中具体“学情”的认识不一致。这种“不一致”直接导致的可能是“学情”分析上“关注点”的差异和公用平台(框架)的丧失。教师在学情分析时缺乏一个公用平台(框架),就难以在学情分析的结果与具体的教学过程之间建立有效的关联,这势必造成学情分析结果的空泛与虚无。

为此,我们需要在现有“学情”研究的基础上,对“学情”内涵加以整合,使笼统而抽象的“学情”内涵变得更加清晰具体。笔者依据语文教师课堂教学的基本流程,区分出三个基本的学情分析单位:“学习起点”、“学习状态”、“学习结果”,形成以“学习起点—学习状态—学习结果”为框架的学情分析连续体。这个连续体作为语文教师的公用平台(框架),以较为成熟的公共知识为学理基础,贯通了语文课堂教学设计、语文课堂教学实施、语文课堂教学评估的整个过程,使一节课的各阶段之间甚至“这节课”与“下节课”之间都能建立相应的关联,学生在课前、课中和课后的学习情况都进入了教师的学情分析范畴,他们的语文学习经验发展状况得到了教师的动态性关注。

“学情分析连续体”这个公用平台(框架)的建立,必将打破一种旧的备课模式——把“学情分析”作为独立环节的备课模式,为重构学情分析提供一个合理的路向。

(二)“学情分析”连续体的循环建构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学情”的关注与了解虽然有阶段性,一般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但这三个阶段实际上是相互关联的。教师在教学设计阶段所作的“学习起点分析”,既需要根据学生的平时活动情况,更需要依据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学习状态的观察,还需要依据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估信息。而从学习起点出发的课堂教学实施,更是关联着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结果。学情分析连续体需要在互动与关联中加以循环建构。

以下以一个教学案例加以说明。这是一位教师在教学梭罗《神的一滴》(选自《瓦尔登湖》,课文见苏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必修一)时形成的一个案例。①我们整理这节课的“学情分析”连续体如下:

1.根据“学习需要”确定教学内容

这里主要对“学习需要”的两个层面加以分析:一是依据文章体式特征,分析学生需要学习哪些内容;二是依据学生已有的基础和对这篇课文的理解程度,分析学生需要学习哪些内容。而核心教学内容的确定则是这两方面折中的结果。

依据文章体式,任课教师认为这篇美国作家梭罗写的以瓦尔登湖为题材的散文,体现的是梭罗的独特语言风格以及他对生存方式的独特见解,瓦尔登湖已成为梭罗笔下的一种生存隐喻,并不能还原为一个客观的风景点。

依据学生的基础和理解程度,任课教师认为学生在学习这篇课文时可能会有两种偏颇:一是可能把作者对瓦尔登湖的描写内容还原成一个“自然客观的风景”,而把“作者”弃置一旁;二是把文章主题简单理解为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

综合上述两方面的分析,任课教师认为应该引导学生通过文章独特的语言风格去深入理解梭罗在文中表达的独特见解,而不能当做一般的写景散文来教。于是把这节课的核心教学内容确定为?“品味关键语句,体会梭罗自然观对我们生存方式的意义。”

2.参照教学内容确定学习起点

要确定学生的学习起点,关键是找到学习的困难所在,即找到在核心教学内容中,哪些是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这样才有望生成一条循序渐进的教学路径。

围绕核心教学内容,教师在课前对学生的学习困难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42.2%的学生认为如何理解“神的一滴”是困难的内容;46.7%的学生对课文中的“小诗的理解”有困难。这两项学习困难,实际指向的是同一个内容,这首小诗中“我不能更接近上帝和天堂,甚于我之生活在瓦尔登”,与课文结尾“神的一滴”意旨是一致的,都反映了作者在文中要表达的生存方式:人通过像瓦尔登湖这样的环境可以洗净尘俗的污浊,重返神性的纯净境界。这正是作者写这篇文章的宗旨。这实际上也是核心教学内容最后的落脚点。学生在这里遇到了困难,说明我们这节课要解决的教学重点与难点均在这里。

学习困难找到了,教师接下来对这个困难的内容进行了分解,发现要帮助学生正确理解“神的一滴”,体会梭罗的生存方式之意义。需要在语言表达层面进行分析与品味。于是文中的三个比喻进入了教师的视野:“大地的眼睛”—“圆形剧场”—“神的一滴”。三个比喻恰成一条由浅入深、由具象到抽象的解读路径。

这样,一个围绕核心教学内容、以学习困难为基点的教学框架就形成了。这个框架把理解第一个比喻——“大地的眼睛”作为学习起点。

3.沿着学习起点关注学习状态

教学实施之后,教师沿着学生对这三个比喻的学习线路,去把握学习状态的发展路径。不断地观察学生是否在往前学习,哪些地方较为顺利,哪些地方遇到了阻碍。对困难的内容理解到了何种程度,还需要深入推进的地方在哪里。

具体来说,学生的学习状态经历了三个环节。

起点环节:从“大地的眼睛”出发初步把握瓦尔登湖的表情与姿容,重点讨论这个比喻的妙处,这是学习起点。教师让学生辨认这个比喻修辞,11人次发言,学生大多能够找到本体、喻体,以及两者的相似性。但对这个比喻在表达上的妙处,学生则回答不到位。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对学生的发言作了纠正,并重点分析了“湖”可以“测出人性的深浅”,引导学生去体会这个比喻背后“隐含的作者”,进而帮助学生建立起这个比喻与下面“圆形剧场”之间的链接。

推进环节:凭借“圆形剧场”的比喻进一步触摸“湖”与“人”的关联。讨论这个比喻中分别有哪些人或动物在表演,理解作者在这里所享受到的一种“简单中的富有”。19人次发言。教师本安排了让学生用笔描绘圆形剧场,但观察到学生所写内容是一种带有自己主观想象的环境,与作者的感受相去甚远,于是放弃了“描绘”,改成了师生口头交流,并补充了梭罗生活观和自然观的相关材料,以推进学生的理解。通过这个环节的学习,学生对梭罗笔下的瓦尔登湖有了细致而深入的了解。这为进一步理解“神的一滴”奠定了基础。

深化环节:突破“神的一滴”理解上的难点。有了前面两个环节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够从具体场景描写中领悟到作者在湖中所获得的快乐与富有。但大多 数学生的认识仍停留在“人与自然和谐一致”的层面,未能更深地触及作者的沉思。教师意识到真正的难点就在这里,于是组织学生讨论作者的“新发现”,引导学生去沉思作者的沉思:“圆形剧场”遭到破坏,作者的情感为何从“厌恶”到“喜悦”?许多学生在讨论之后茅塞顿开,原来作者发现瓦尔登湖虽遭破坏,仍然保持着原来的生机与活力,由此产生一种喜悦与崇敬之情。这种喜悦来自作者的发现,他发现湖的巨大的净化功能,可以净化世俗中的物欲与污浊。因此他用了一首小诗来表达这种情感。这首诗歌的主旨实际就是“神的一滴”的内涵,即人应该在像瓦尔登湖这样简单纯净的环境中生存才有希望洗净污浊,而“接近上帝与天堂”,这是走向救赎的唯一途径。15人次参与了讨论,从讨论中教师发现学生虽然缺乏基督教背景,对“神”、“上帝”、“天堂”等未必有多少深切的体悟,但就课文所涉内容的理解来看,学生较好地突破了“环保”、“和谐”等套板效应,大致理解了作者的意旨。

4.评估学习结果

为了弄清学生是否到达了核心教学内容的终点、学习困难是否得到了解决,教师让学生写了一段感受性文字:学了这篇课文,你认为梭罗的生存方式对我们有哪些意义。从学生完成的作业样本来看,他们对本文主旨的理解已达到了一定的深度,较为充分地体会到了梭罗写瓦尔登湖的用意,并领悟到他的独特生存方式对改善我们今天生存状况的意义。之后,教师又作了教学后测和学生访谈。后测结果显示,认为这篇课文的学习困难(主要是对“小诗”和“神的一滴”的理解)全部解决和大部分解决两项加起来的学生占72.7%,这表明大部分学生的学习困难得到了解决。在访谈中,多数学生表示原先对课文主题的理解是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明白了作者所要表达的是自然可以净化人的心灵,人可以在简单的生活中提升自己的境界。这也表明学生较好地掌握了这节课的核心教学内容。

语文教师论文:语文教师的影视艺术修养

[作者] 李泱

[内容]

【编者按】 电影和电视是20世纪迅猛发展起来的大众传播媒介,也是最富有生命力的现代综合艺术、影像艺术。语文教师应当具有什么样的影视艺术修养?语文教学与影视艺术之间存在何种关系?影视艺术如何着重培养中学生“看”的能力和“蒙太奇”思维能力?《影视艺术简论》(北京等省市开设的高中语文选修课)如何教好等问题,正摆在深入进行教学改革的语文教师面前。

我们先请首都师大中文系影视文学教研室主任李泱老师给这个栏目开个头,欢迎大家供稿。36年前,当我在北京29中跟随辛联珠老师实习时,辛老师告诉我:做一个称职的中学语文教师,要注意两点:

一是要开个为学生服务的虽不起眼但很实惠的知识“杂货铺”;

二是要敏而好学,不断学习新知识,增长新本领,把学生摆渡到我们年轻时未曾去过的新文化新学术天地里去。

掐指一算,我在大学中文系已从教35年了。这些年来,特别是1983年我国电影界前辈夏衍先生倡导电影理论课进入普通大学课堂以来,我是在按着辛老师的教诲去做的,不避艰辛,不揣浅陋,为首都已在岗的或将上岗的中学语文教师开设了《电影艺术概论》、《电影文学引论》等课程。教学实践使我认识到,影视艺术理论知识、影视文化素养,对高师中文系学生和中学语文教师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对此若无清醒认识,既不能适应当前基础教育学校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新形势,更不能胜任未来21世纪语文教学现代化的重任。

我们强调语文教师如今必须具有良好的影视艺术修养,主要有以下三个理由:

第一,影视在当今人类社会生活中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电影自上个世纪90年代中问世,电视从本世纪30年代诞生,在不长的时间里,随着电视机、录相机、VCD机等的普及,随着“家庭影院”在寻常百姓家的“建立”,随着中小学有了可以用电影和电视来配合语文等多门学科教学的成套设备,语文教师必须赶上时代潮流,提高自己对影视艺术的重要社会功能的认识。在人类艺术发展史上,影视是现代化的综合艺术、影像艺术,它们是开放在现代科技之树上的艺术新花,它们利用了人类文明长期积累的成果,因而显示了后来居上的明显优势。我国现在故事片年产量在150部以上,电视剧年产量在10000部(集)以上,是举足轻重的影视生产大国。影视不仅是大众传播艺术,也是文化信息丰富的大众传播媒介,它们的影响不比广播、报刊差。不识字的人,观赏影视的要求往往更为迫切。影视集多种媒介的优点于一身,声图并茂、视听兼顾,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能收到雅俗共赏的好效果。再加上大群体或小群体观赏,观众之间相互感染、相互交流,又能进一步强化欣赏效益。影视艺术具有以审美为核心的认识、教育、娱乐、信息等多种社会功能。影视是以生动具体的银屏幕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的面貌、本质,人们在观赏影视艺术的过程中,可以得到思想的提高、知识的增长、眼界的开阔和心灵的愉悦,从而受到了以美感为前提的特殊的启迪、教育。

第二,当今的青少年,是在银屏幕前成长的。

他们从学前时期,就接触了影视。他们每天看电视的时间,在2至6小时之间。据马来西亚一个消费者协会的统计,这个国家的儿童每年在学校上课的时间为1040小时,而他们每年平均看电视的时间,竟然多达2000小时,几乎是上课时间的一倍。这说明青少年的精神文化生活中,电视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青少年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观众层,他们精力充沛,好奇心强,阅历尚浅,可塑性大。在影视欣赏方面,需要教师、家长进行正面引导。否则,一些格调不高的、有害的影视作品,可能对他们产生消极的影响:诸如厌学、吸烟、早恋、比阔、赌博、拜把兄弟、打架斗殴等。结合语文课在中小学进行影视欣赏指导,开设影视艺术讲座、选修课,开展倡优拒劣的影视评论活动,以期端正中小学生的文艺观、人生观,提高他们的影视文化水平,已成为有事业心、责任感的语文教师的燃眉之急。由于当今的中小学生是自幼接触影视的,他们的画面读解能力、蒙太奇思维能力,相对来说较为活跃、发达。近年来有的语文教师进行的看电视、看电影、看录相做作文的实验,适应了教学对象的新特点,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蒙太奇本是法语montage的音译,原义是构成、装配,是建筑学中的术语,借用到电影学中来,指的是剪辑、组接、组合的意思。简要地说,所谓蒙太奇,就是把电影创作中的零散镜头(画面),按照编导的严密的艺术构思,组接成一个有机的艺术整体、一件完整的银幕作品的结构方法、手段、技巧。蒙太奇是影视艺术再现生活的独特手段、美学基矗语文教师必须锻炼自己的蒙太奇思维,掌握这方面的原理、知识。

第三,当今的语文教学,不仅要求语文教师要有语言学、文章学、文艺学、文

化学方面的坚实基础,还应具有良好的教育学、心理学、艺术学方面的理论素养。当今世界上不少教育发达的国家,都把影视教育和音乐教育、美术教育、戏剧教育、舞蹈教育视为基础教育不可缺少的内容。上海市教委已为中小学编写了影视鉴赏、影视常识方面的教材,北京市教委也编了高中选修课试用教材《影视艺术简论》。语文教师和音美教师一样,要齐抓共管、各尽所能,为把我国的亿万青少年培养成有良好的各种基本艺术修养的跨世纪的人才而勇敢探索、共同奋斗。影视是在综合了多种艺术因素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代银屏幕艺术、影像艺术。影视文学是影视艺术的基础,影视文学蓝图决定了影视成品反映生活的深刻程度和艺术质量的好坏。像《人生》《红衣少女》《开国大典》《焦裕禄》《鸦片战争》《十六岁的花季》《校园先锋》等深受人们喜爱的优秀影视作品,都是得力于高水平的影视文学剧本。影视文学已经成为新的文学体裁,理应成为中学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学语文教材自粉碎“”后,曾节选过《创业》《林则徐》《高山下的花环》《开国大典》等电影文学剧本的片断,还选过一些影评。当然,这方面的课文,与戏剧文学的相比,还显得薄弱了些。从语文教学的目的和能力培养来说,不能仅仅限于多年以来所明确的“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加上“看”显然是发展的必然趋势。人们观看、欣赏、读解影视作品的能力,自然不是先天的,而是需要专门的培养。影视都是群体观赏的“一次过”的影像艺术,当今的影视艺术,随着它们步入成熟阶段,它们的发展趋向,可以用社会化、哲理化、生活化、内心化、多元化来概括,它们不再是远离现实的“银屏梦幻”,它们贴近现实生活,挖掘人生哲理,展示了内心奥秘,它们不仅采用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还采用了现代主义(意识流、生活流、荒诞派戏剧、魔幻现实主义、象征主义等)的创作方法。影视现象的复杂化、影视内容的深刻化,要求基础教育、艺术教育增添影视教育的新内容。语文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既要求语文教师能够操纵、使用电视机、录相机、VCD机(甚至是电影放映机、电视摄像机、电视编辑机),也要求语文教师懂得影视文学剧本的编写要领,自己能为电视小品、教学短片写脚本,还能指导学生写好影视评论。语文音像教学参考资料,目前已经出现。有的单位编写或摄录了“中学语文课本剧”;有的单位拍摄了诸如《中国石拱桥》这样的教学片,解说词大量采用课文中的语句。实践证明,语文教学现代影视手段的适当使用,必定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

语文教学的深入改革,要求语文教师在继续教育中,自觉地主动地想方设法提高自身的影视文化、影视艺术修养。自学近些年来艺术院校或高师编写的影视艺术理论教材,注意收看电视台播放的影视艺术欣赏、影视拍摄动态的专题片,进修所在区县教师进修学校安排的影视艺术理论(作为继续教育的内容)课程,参加当地举办的电影周、电影展、电影节、电视节活动,经常阅读影视报刊,养成写观看影视作品的笔记的习惯等,都是行之有效地提高自己影视修养的好办法。只要肯于下苦功夫,入门不难,深造也是做得到的。

语文教师论文:语文教师教学论文

摘要:教学语言的生动化并不等于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纯粹的生活语言, 而是要求语文老师无论是解读作品还是评点习作,都要有一种联系生活的意识,到生活中去寻找自己话语的源头活水,注重语言的口语化和通俗性,追来幽默、明快、含蓄的话语风格。

关键词:语文教学 智力落后儿童 语言生活化

素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是一种生活方式,语文教育首先是一种语言的生活方式。”语文课堂话语确实需要文学性,但又不能脱离生活。语文与生活须臾不可分离。

教学语言的生动化并不等于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纯粹的生活语言, 而是要求语文老师无论是解读作品还是评点习作,都要有一种联系生活的意识,到生活中去寻找自己话语的源头活水,注重语言的口语化和通俗性,追来幽默、明快、含蓄的话语风格。因为智障儿童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智力发育问题,有些还伴有多种身体残疾,这些客观因素构成智障学生在接受和理解过程中的障碍。这一点在培智学校的语文课堂中恰恰是至关重要的一点。

我认为如何使语文课堂教学语言生活化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所以教学语言的生活化在一定程度上对智障学生可以起到辅助作用。因此,我建议做到以下几点:

1、导入语的生活化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语,是引入新课的第一个重要的课堂教学环节。导语的心理任务在于激发兴趣和情感,产生学习动机,把学生引进课文的情境中去。”可见,导入语与文章开头一样,目的重在吸引。只有把学生吸进课堂教学中去,提高教学质量才有最可靠的基础条件。所以说,成功导入是教学成功的重要催化剂。在培智学校的语文课堂中,导入显得尤为重要。因为我们所面对的教育对象是一群智障儿童,他们的注意力容易分散,思维上存有先天的惰性,对学习很难产生兴趣。所以,要保证课堂40分钟教学质量,教师必须把心思放在任何拴住学生的思想,把他们引到课堂教学中来,这就要讲究精彩的导入。这种具有一定模式的教学语言对智障儿童来说理解上是相当困难的。如果从整堂课一开始就不能很好地吸引他们的注意力的话,接下来教学任务的完成几很困难。因此,我们应该多运用一些学生在平时生活中经常运用的生活语言,加以一定的组织整理,运用到导入语中,让学生体验到一种亲近、自然的感觉,他们自然而然的就会降低抵触情绪,投入到下一环节的学习过程中。

2、课堂提问语言的生活化

课堂提问语言是体现教师教学基本功的一个重要方面。课堂提问语言一要语调悦愉,声音亲切柔和,感情丰富,能吸引学生集中注意力;二要语汇丰富。提问和解答妙语横生,流畅自如,形容得当,措词清新,必要时画龙点睛,一语道破;三要语言风趣。富有幽默感和诙谐性、含蓄性;四要语言精练。对每个词句都能加以斟酌推敲,言简意赅。五要语言质朴。做到诚恳和实事求是,不是夸夸其谈,华而不实,哗众取宠。六要语言机敏。为顺利答疑解惑,要善辩,具备随机应变的能力。以上是对教师基本功的一个高标准的要求。作为站在不同教育战线上的教师,所面对的教育对象的不同,就要求教师根据要求灵活调整作用于实际教学。

特教工作者面对的教育对象更加具有特殊性,教育的对象是一群有大脑,但不能正常思考和运作的智障儿童。在问话上,要特别注意所提问题必须明白简练,以学生熟悉的生活语言为源泉,使语言通俗易懂,使学生明确地知道教师提问的内容。而且提问语言要简洁清楚,干净利落,恰到好处,那种啰啰嗦嗦的冗长叙述,只能让学生昏昏然,抓不住提问的要领,增加学生的理解难度。这样不但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甚至会产生反效果。在听觉上就让学生产生一种抵触情绪。因为智障学生是很情绪化的,喜怒哀乐在他们身上表现得很明显,可以说这是群“单纯”的孩子。所以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时时刻刻考虑到学生,从学生的角度为起点,采用学生乐于接受的这种介于教学语言和生活语言之间的生活化教学语言提问,似乎更受学生的欢迎。

教学主要是通过语言的表达和交流来实现的,教师语言的清晰度、美感、创造性与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直接相关。简洁、形象、生动、准确的语言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了解和掌握,节省教学时间;富有魅力、学生爱听的语言能吸引学生认真听课,开动脑筋积极思考。

我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利用课间时间,深入到学生中,用他们觉得最亲切、最熟悉的家乡方言和他们沟通、交流,这时候我发现原来这些孩子的眼睛也能发出如此有神,如此自信和欢快的光来。所以在今后的课堂提问中,我运用了介于教学语言和生活语言之中的生活化教学语言,然后提高学生回答问题的质量。一个月下来,课堂回答问题的气氛活跃了,孩子回答问题的声音响亮了,回答问题的用句也完整规范了很多。

3、小结语的生活化

课堂小结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它的作用主要在于:(一)能有效体现语文课堂教学过程的完整性。(二)突出教学重、难点,为学生复习巩固提供导向。 (三)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架设桥梁,埋下伏笔。

世间万物都是唯物而又辨证地存在着,有头便也有尾。我们习惯了一节课走上讲台的开场白:“这一节课我们主要学习……”结束时用“这一节课我们主要学了……”进行小结,这样首尾呼应,结尾点题,使整堂课结构完整。一节课下来,无论采取何种方式,自己口述也好,引导学生归纳也罢,其小结的最终目的之一不外乎表现在:简单回顾这一节的学习内容,突出教学重点、难点,为学生及时复习巩固提供导向,为学生亡羊补牢提供机会。一节课三十五分钟,学生怎能分得清重点和难点,再加上智障学生的生理上缺陷直接导致他们的认知能力和认知水平低下,注定他们注意力不集中,遗忘速度快的遗憾。那么该如何解决课堂中无法避免的遗憾呢?最佳的方法莫过于借助画龙点睛的“课堂小结”。我个人认为课堂小结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因此课堂小结语言的生活化也至关重要。它不仅在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提供导向,更为主要的是,恰如其分,亲切熟悉的课堂小结语言,还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和交流欲望,从而变被动的接受为主动的索取。

总言之,中国的特殊教育才刚刚起步,特教工作任重而道远,我们必须脚踏实地,努力工作,寻找最优的培智语文课堂教学方法。

语文教师论文:新课程下语文教师的新观念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新课程像那清新的春风吹遍了大江南北,新课程那崭新的理念犹如春风化雨,滋润了教师的心田。这次的课程改革是一次全面的、根本性的改革,其内涵十分丰富,洋溢着时代的气息,充满了创新精神,它标志着我国语文课程的改革与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教师是课程改革的实施者,更是参与者。那么,对一位语文教师来说,如何面对这次课改呢?

首先,要对课程改革充满期待,倾注热情,努力去研究新课标,从理念上准确把握理解新课标的精神。然后,要积极地大胆地去实践,只有实践才能把新课标理念变为课改的实际行动,也只有实践才能把新课标转化为活生生的教学成果。“人生能有几回搏?”我们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执着地研究,不断地实践,立志在为课改作出贡献的同时,把自己锻造成新世纪优秀的语文老师。

其次,要更新观念,对《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理念,要准确理解,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全面体现。其中最重要的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重新认识教学内容。要改变教科书是教学的唯一内容的狭隘认识。教科书是教学的基本内容。语文教学资源无时不有,无处不在,而且会不断再生。作为新世纪的语文教师,要有开发语文教育资源的意识,有整合包括教科书在内的语文教育资源的能力。课前引导学生观察、调查、查阅相关资料,为学习课文做好准备;课中引进相关文字、音像资料,特别是适时、适当地结合课文进行补充阅读;课后适当拓展、延伸,或引导进行实践活动。今后的教师,不应是照本宣科的教书匠,而应当是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者,语文课程的建设者。

二是重新认识语文教学。要改变以往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新课标倡导“要构建自主、开放、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等这些富有时代特征、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树立学生是教学主体的思想。教学的参与者是教师和学生,其中学生应为主角。在对话的过程中,师生不仅是平等的,而且应凸现学生主体的地位。在课堂中,教师首先是参与者,与学生平等交流,其次才是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课堂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场所,学生应畅所欲言,自主互动,让学生充分地说出他们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所疑、所惑。问题让他们去提,问题让他们去议,答案让他们去辩,结论让他们去得。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享受到学习的乐趣,获得成功的喜悦。这才是新课程下充满生命活力的新课堂。今后的语文教师,不应是“授之与鱼”,终年辛劳而收效甚微的塾师,而应是“授之与渔”,教导孩子拥抱生活,在游泳中学会游泳的教练,是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使语文素养得到全面提高的智者。

新课程期待着老师们重新审视对职业角色的定位,把自己从“神坛”中请下来,能与生为善;把自己从“经验”中请出来,敢自以为非。期待着老师们正确地发掘其内涵,变通地实践其要求,给学生烹调出丰盛的素养套餐。期待着老师们来关注孩子们的学习方式,在教法上少一些墨守成规,多一些不拘一格;在课堂上少一些“话语霸权”,多一些百家争鸣。

“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发展”为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是未来人才的培养目标。面对这个大课题,面对新课改,让我们大胆地去实践,留下我们共同探索的足迹吧!

语文教师论文:音乐素养在中学语文教师中的表现

一古代关于文学与音乐关系之简论

文学与音乐,自古以来关系密切。有典籍为证。《尚书?尧典》记载,帝舜命夔主管音乐时说:“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1]1《周礼?春官?钟师》也有“以钟鼓奏《九夏》”[2]的记载。西人毕歇儿在研究劳动、音乐和诗歌的相互关系时也说:“在其发展的最初阶段上,劳动、音乐和诗歌是极其紧密地互相联系着的。”(《劳动与节奏》)[3]这就告诉我们,人文之初,诗(文学)歌(音乐)是合为一体的。只是后来由于生产的发展,产生了社会的分工,棒打鸳鸯,文学与音乐才分道扬镳,各自为政。尽管如此,文学与音乐的关系仍是藕断丝连,难分难解,如戏剧、歌曲等。两者的发展相互渗透,协调影响,合之则双美,离之也两全。

2500多年前的孔丘老先生,作为一代教育教学的大宗师,是非常重视音乐素养的。孔老先生自身音乐素养颇高,堪为晚辈后学之楷模。这位教育教学界的泰山北斗,为提高自身的音乐素养颇下过一番功夫。他不耻下问,请教音乐于周苌弘,学习弹琴于晋师襄,因而“《诗三百篇》,夫子皆弦歌之”(《史记?孔子世家》)[4]38。孔老先生不无骄傲地自诩道“吾自卫返鲁,《雅》、《颂》各得其所”(《论语?子罕》)[5]38。这位老先生深谙文学与音乐关系之重要,列音乐为“六艺”之一。《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4]33他把音乐作为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项目,主张“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5]33,从而培养出3000余弟子,72贤人,教育教学之质量可谓高矣。

高中《语文》第5册有篇课文,其题为《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待坐》,写孔门四弟子各述其志,子路、冉有、公西华均志在官场,唯有曾晳深受乃师之影响,志在教育教学之师业。“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为能继师之志,承师之业,作一名合格、称职的好教师,他努力修炼音乐这门重要的必修课。当孔老夫子问志于他时,他“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古代教师尚且如此重视自身的音乐修养,现代教师焉能仅仅自愧不如?

二中学语文教材中的音乐元素

现今通行的中学语文教材,涉及音乐的篇章或文句颇多:既有直接描写音乐的,也有间接描写音乐的,还有关于音乐理论问题的。直接描写音乐的,如高中《语文》第6册之白居易的着名长诗《琵琶行》,此诗写琵琶女弹奏技艺之精彩,琵琶声音之美妙,极尽比喻之能事: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桃,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不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渐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又如高中《语文》第4册刘鹗的《明湖居听书》,该文描写白妞说唱水平之高超绝伦,将空灵的听觉形象转化为有味有形的味觉和视觉或其他感觉形象,曲尽其妙:声音初不甚大,只觉入耳有说不出来的妙境:五脏六腑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贴;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唱了十数句之后,浙浙的唱越高,忽然拔了一个尖儿,像一线钢丝抛入天际。间接描写音乐的,如高中《语文》第1册之刘白羽的《长江三峡》:“这一天,我像在一支雄伟而瑰丽的交响乐中飞翔。”这里明写“交响乐”,实写作者坐船航行的愉快感。同一篇文章又写道:“绿茸茸的草坂,像一支充满幽情的乐曲。”这里表面上写“乐曲”,实际上是喻草坂之美。又如高中《语文》第1册之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描写道:“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这里的“渺茫的歌声”是比喻缕缕荷香;“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中的“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比喻光与影和谐的旋律。还有关于音乐理论问题的,如高中《语文》第3册之《庄暴见孟子》:“他日,见于王曰:‘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王变乎色曰:‘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这其中隐含了儒家的音乐美学理论。又如高中《语文》第5册欧?亨利的《警察与赞美诗》,写流浪汉苏比在赞美诗的乐声中反省自新,表现了音乐“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的“善民心”(荀子《乐论》)功能:“动人的乐音飘进苏比的耳朵,吸引了他”,“一刹那间,新的意境醍醐灌顶似地激荡着他”,“管风琴庄严而甜美的音调使他内心起了一场革命”。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三中学语文教师应该具备音乐艺术素养

语文教师要有音乐素养,这是“教书育人”职业的需要。教学中碰到涉及音乐的篇章或文句,教师有无音乐素养,其教学效果是大相径庭的。试举几例,以见一斑。《琵琶行》诗中“轻拢慢捻抹复挑”一句是描写琵琶女弹奏琵琶的指法的,音乐门外汉对此只能照本宣科地按注释解释:“拢,叩弦。捻,揉弦。抹,顺手下拨。挑,反手回拨。四者都是弹琵琶的指法。前两者用左手,后两者用右手。”有音乐修养的教师就不是这样,他(或她)可以弹奏琵琶或与琵琶相类似的乐器来现身说法,这样,学生就会对“轻拢慢捻抹复挑”弹琵琶的指法有具体形象的直观感。

高中《语文》第5册之《荆轲刺秦王》一文中有“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变徵之声”到底是什么样的乐音?缺乏音乐修养的教师只能求助于注解,鹦鹉学舌地解释:“发出变徵的声音,古时音乐分宫、商、角、徵、羽五音,变徵是角、徵二音之间接近徵音的声音,声调悲凉。”但学生却不知“变徵之声”为何物。有音乐修养的教师却不同,他(或她)知道古代宫、商、角、徵、羽五音即现代1(多)、2(来)、3(米)、5(索)、6(拉)五音,“变徵之声”是角、徵二音之间接近徵音的声音,即“4#”(升发)的乐音。这样一解释,学生就豁然开朗了。

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描写月影朦胧之美时写道:“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光与影”的“和谐的旋律”,与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有何相通之处呢?缺乏音乐修养的 老师当然不知其然。《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是这样解释的:“光与影组合的和谐与小提琴奏着的名曲相似”,这等于什么也没解释。看来,编写参考书的教师也是音乐门外汉。有音乐修养的教师却知其所以然:月影的朦胧之美是由深浅不一、参差斑驳的“光与影”构成的,而优美的音乐旋律也是由高低不同的音符构成的。这样的解释就能化抽象为具体形象,而使学生易于理解。

在《庄暴见孟子》一文中,当孟子问齐王是否喜欢音乐时,齐王“变乎色。”孟子却说:“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为什么齐王闻“乐”而变色?为什么孟子说齐王喜欢音乐可以说明齐国就治理得差不多了呢?缺乏音乐素养与国学修养的教师可能对此无能为力而束手无策。而有音乐素养和国学修养的教师则知个中真谛:春秋战国时期,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有些学派对音乐的作用不了解,极力反对音乐,如墨家“非乐”:“子墨子言曰:……且夫仁者之为天下度也,非为其……耳之所乐,……以此亏夺民衣食之时,仁者非为也。是故子墨子所以非乐也,非以大钟,鸣鼓、琴瑟、竽笙之声以为不乐也;……然上考之不中圣王之事,下度之不中万民之利。是故子墨子日:为乐非也。”[1]26道家对音乐也有微辞,老聃说:“五音令人耳聋。”[4]26庄周说:“五声乱耳,使耳不聪。”[1]在这种“非乐”的文化氛围中,很多人对音乐无所适从,所以,当孟子问齐王是否喜欢音乐时,齐王惶惑而“变乎色”,就情有可原了。而孟子看到齐王谈乐色变时,却又安慰齐王说:“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孟子的这句话在文中相继出现过两次,一次是对庄暴说,一次是对齐王说。这种重复或曰反复,是在强调儒家的音乐美学思想。儒家认为,音乐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与政治关系重大:“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声音之道,与政通矣。”(《礼记?乐记》)[1]61儒家虽然肯定音乐,但它肯定的只是“尽善尽美”的为统治阶级歌功颂德的“雅颂之声”,如《韶》、《舞》等乐,而对“郑声”之类的民间音乐则又排斥,《论语?卫灵公篇》说:“乐则《韶》、《舞》。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论语?阳货篇》说:“恶郑声之乱雅也。”因此,儒家肯定音乐是有原则的。教师如果对春秋战国时代百家争鸣的历史文化背景不甚了解,其教学效果肯定要打折扣的。

马克思在谈音乐时说:“从主体方面来看,只有音乐才能激起人的音乐感;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不是对象,因为我的对象只能是我的本质力量的确证,也就是说,它只能象我的本质力量作为一种主体能力而自为地存在着那样对我存在着,因为任何一个对象对我的意义(它只是对那个与它相适应的感觉说来才有意义)都以我的感觉所及的程度为限。”[6]2这说明:只有音乐才能激起人的音乐感;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最美的音乐也没有意义。他还说:“如果你想得到艺术的享受,你本身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6]18所以,语文教师的音乐素养对于教育教学的作用和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荀子说:“乐者,乐也。”[6]52有音乐素养的语文教师,会使课堂气氛变得更加活跃,寓教于乐,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兴趣。有位语文老师在上《芙蕖》一课讲解“顶真”的修辞格时,学生对“顶真”修辞的枯燥定义甚感乏味,好在这位教师的音乐素养较深,他灵机一动,马上教学生唱了一曲《弯弯的月亮》①,整个课堂顿时活跃起来。唱完歌之后,学生们轻而易举地掌握了“顶真”的修辞格,而且印象深刻,因为《弯弯的月亮》的歌词就是用“顶真”的修辞格写成的。当然,语文课中的唱歌与音乐课中的唱歌是截然不同的。在音乐课中,唱歌是目的。而在语文课中,唱歌只是手段,是语文教师传授知识培养智力的手段。综上所述,文学与音乐之关系非常密切,语文教师应该具备音乐艺术素养。当然,语文教师的素养包括诸多方面,音乐素养只是其中之一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