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就业问题论文

就业问题论文

发布时间:2022-04-26 04:33:35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1篇的就业问题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就业问题论文

就业问题论文:论国有农场劳动力资源现状及再就业问题措施

【论文关键词】国有农场;劳动力资源;再就业问题;措施

【论文摘要】文章通过对江苏省连云港市东辛农场现有劳动力资源情况进行调查,剖析了国有农场在经历过二十几年改革开放后,如何做好劳动力资源转移这一难题,并提出了措施。

近年来随着国有农场改革、改制工作进一步深入,第一产实行先交钱后种田,农场国有农田推行租赁承包经营,第二、三产业国退民进的政策有效实施,使国有农场总体上摆脱了经营困境,从而使国有农场步入良性循环发展道路上。另外、上世纪80年代一般是国有农场人口出生高峰期,到现在正是就业高潮,因此,农场伴随大量剩余劳动力产生和自然新生劳力增多,使得农场劳动力市场供求矛盾加剧十分突出,就业压力空前巨大。为了促进农场劳动力就业,加快农场剩余劳动力转移,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好农场劳动力资源,拓宽农场职工增收领域。最近笔者就这一问题对江苏省连云港市国有东辛农场农场进行了调查。

一、东辛农场劳动力就业现状

到2006年底,东辛场总人口36922人,其中,小城镇人口13600人,转岗职工5490人,有劳动适龄人口21613人、有职工身份人口9582人,其中,农业在岗人员8849人,非农在岗人员462员,离岗自谋职业人员271人,无职工身份人口12031人,其中,各类在校生6812人,灵活就业人口2969人,未就业人员2250人。全场现有耕地面积15.42万亩。人均耕地4.17亩,有劳动适龄人均耕地7.13亩,职工人均耕地16.09亩,人少地多,土地资源比较丰富,为农场今后农业集约化、现代化、规范化的跨越发展奠定了自然有利条件。农场劳动力就业在一、二、三产业所占比例分别为:40.9%、15.8%、10.2%,在第一产业就业例明显偏高。从2000年以来全场农业向非农产业转移劳动力5000人,其中,劳务输出2600人。

近年来,农场农业上劳动力向二、三产非农产业转移数量逐年增加,但劳务输出增长速度不快,农场三化建设水平还处于初始阶段,水平较低,农场大量剩余劳动力急需寻求就业岗位,尤其是新生劳动力资源.据调查,目前东辛农场农业剩余劳动力约在2000人,随着我国加入WTO后,农业向集约化、现代化、产业化、高效化发展,农场剩余劳动力还继续增加,形势也不容乐观。因此,解决农场劳动力就业问题已成为促进农场经济发展,增加农业职工收入,提高职工生活水平,保持农场经济稳定的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二、“十一五”期间的工作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十一五”期间农场剩余劳动力就业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把促进农场剩余劳动力就业、实现职工增收、提高职工生活水平作为出发点,把扩大就业作为农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实行有利于扩大就业的经济政策,结合农场经济结构调整,从政策、项目、资金、机制等方面加强农场剩余劳动力就业工作,加快提高剩余劳动力就业率,以就业促进职工增收、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

“十一五”期间农场剩余劳动力就业工作的目标是:以招商引资、大力培养和做大做强民营经济,劳务输出为突破口,拓宽就业渠道,提高劳动力就业能力,逐步形成完善劳动力市场就业机制,力争全场每年转移剩余劳动力不少500人,使适龄劳动力就业在一、二、三产所占的比例分别达到35%、40%、25%,使农场就业结构趋于合理。

三、东辛农场劳动力转移存在问题的形成原因

由于诸多因素,东辛农场目前仍有剩余劳动力2000多人,给构建和谐社会带来一些不稳定因素。经调研分析,东辛农场劳动力转移困难主要存在以下以几方面问题:

1.就业观念滞后。受传统思想影响,部分家庭女方一旦到了法定年龄,除了在外上学以外,大多数在家结婚生子,不愿外工务工,而小孩大了的职工,虽可以外出劳务,但年龄偏大没有单位录用。

2.整体素质偏低。劳动力素质的高低与农场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程度是密切相关的。虽然目前农场劳动力素质较以往相比有较大程度提高,但从总体素质来看,仍然较低,有技术特长的劳动力不足20%,不能适应企业现代化生产的要求,这是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内在制约因素。

3.制度因素制约。目前的户籍制度虽然有所改革,但并未从根本上改变,农场职工与市民在地位、身份、就业、住房、劳保、福利等方面仍存在着明显的不平等。农场职工进入城市劳务,在现行户籍制度的约束下,他们无法取得与当地市民平等竞争的权力和平等待遇,同时给他们在吃、住、就业、加薪、小孩上学等方面造成许多困难,使农场职工在城市就业的成本加大,收入偏低。

4.富裕职工增加。随着农场经济快速发展,职工收入逐步提高,富裕职工增加,“小老板”占据一定比例,妻子在家“养尊处优”。东辛农场现有挖掘机、平板车、集装箱运输车、推土机等大型机械1000余台,这些家庭大多经济状况较好,一般丈夫在外赚钱,妻子在家相夫教子。

5.“惰”性思想严重。少数职工“大钱挣不到、小钱不愿苦”,宁愿在家吃父母的退休金,也不愿外出打工。去年九月份南通海林集团来东辛农场招工,经选拔,13名职工被录用,但由于怕吃苦,目前仅一名职工留在海林继续工作,其余人员均当了“逃兵”。

四、促进农场剩余劳动力就业的主要措施

1.领导高度重视,制定切实可行措施。东辛农场党委已把扩大劳动力就业作为促进农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工作目标.场专门成立了领导小组, 在场工会专门设办公室,统筹规划,组织制定政策措施,督促工作落实,在政策资金、项目等方面支持,做好农场剩余劳动力再就业工作,农场农业服务中心、农机处、社会保障科、工会等部门大力开展各种形式实用技术培训,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

2.积极拓宽农场剩余劳动力就业渠道。东辛农场党委结合自身经济结构的调整策略,不断拓宽就业渠道,改善农场剩余劳动力就业结构,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劳动力就业率。首先,大力发展优质高效农业,以减少一线农业职工人数,使其快速转移到其他行业,加快养殖业、林果、蔬菜、花卉、苗木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吸纳更多的劳动力就业。其次,由于个体经济、民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已逐渐成为农场就业的重要渠道,农场非公有制经济在未来的发展空间很大.目前农场非公有制企业多半是中小企业,其劳动密集程度高,就业渠道多样,就业方式灵活,进入就业的门槛也比较低,对于大量吸纳一般劳动力来说,具有特殊的意义。因此,农场采取了积极的政策措施,使场内民营企业蓬勃发展,到2005年底场内发展了40余家民营企业,行业包括机械、食品、鲜奶加工、玩具、动物饲料加工、轧花、刺绣、大型工程机械等部门,增强了农场安排剩余劳动力就业的能力。再次,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大力发展劳务输出,通过各种渠道提供劳动力供求信息,建立健全市外、省外、国外就业服务体系,拓宽境外就业空间,组织更多农场剩余劳动力到市外、省外、境外从事各种劳务,提高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减少劳动力盲目流动。

3.改变就业观念,树立就业信心。农场不定期以广播、电视、画廊等媒体和请外出务工人员现身说法,面对面回答在家未就业人员的外出务工的顾虑,引导职工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彻底改变“离土不离乡”思想。

4.开展实用性职业培训,提高农场剩余劳动力就业能力。农场要有针对性的开展职工培训和下岗职工、失业人员的再就业培训。尤其是科技培训,对于解决再就业问题非常重要,这等于为他们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博击附上了一个救生圈,增强了生存的本领和成功的希望与信心,形成以培训就业促进创业、以创业促进就业的良性机制。重视劳动者的职业培训工作,经常性地开展劳动者岗前培训、在职培训和转业培训,提高劳动者的技能和职业变换的适应能力,加强劳动者的职业培训,提高劳动者的综合素质,这是减少失业促进再就业的重要手段。要建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现代教育为手段,以培训质量为根本,以提高劳动者的技能素质和就业能力为目标的职业培训机制。仅2006年全年东辛农场工会配合农场职教中心、农服中心、社会保障科等部门举办十多期技能培训班,共培训种、养业、农产品加工业、电工特种职业等职工3600人次。

5.发展庭院经济,提高就业质量。2005年初以来,东辛农场工会大力推进“2111”富民工程,即农场要求农业承包职工每户一年必须养2头畜、10只禽、种10棵树、种一块菜园地.提供150万元低息小额贷款,鼓励职工发展家庭养殖业,努力增加职工收入。由于发展庭院经济不受时间的限制,很少受自然条件和体力的约束,投资少、见效快、收入高,因此,对提高就业质量、消化富余劳动力也是一个切实可行的办法。仅2005年,东辛农场大力实施“2111”富民工程,发展家庭养殖业,共安置富余职工近500人。

6.调动社会一切有利因素,构筑和谐社会环境。失业问题、再就业问题往往涉及社会低层问题。改革中必然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困难群体,他们需要更多的关心和帮助。对待下岗、转岗者,一定要多理解、多关心,减少矛盾,认真做好下岗职工的稳定工作。就业需求不足和劳动力市场机制不健全,给下岗、转岗职工再就业增加了不小难度,许多下岗职工、转岗职工因暂时失业而产生较大的负面情绪,给社会安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据我们这次作问卷调查表明:下岗、转岗职工中,有失落、委屈、苦闷、焦虑、不满等负面情绪的约占80%以上,对待下岗、转岗现象表示理解的仅占25%,认为分流安置合理的占不到20%。因此,扶持就业困难群体,东辛农场党委对他们实行了特殊的就业托底机制,即将他们纳入城镇低保户、特困户、捐赠困难户对象,到2006年底农场共纳入城镇低保户83户、252人享受低保待遇、全年发放低保金12.5万元、使386名残疾人全年享受帮困资金25.08万元、每年捐赠特困户资金达8万余元,这些政策的实施,有效地减少负面影响。而全社会的关怀又可以使市场竞争无情的这种负作用减小,市场无情人有情,对待下岗失业、转岗职工者来说,社会的关怀可以帮助他们重新树立生活的信心和希望。

就业问题论文:浅析普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就业问题研究

论文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硕士研究生 就业

论文摘要: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普通高校的硕士研究生人数不断攀升。“入口”处招生比例逐步扩大, “出口”处的毕业生就业状况究竟如何。笔者就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作为探讨对象,就当前的就业现状展开调查,分析其存在的主要原因,最后结合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特点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在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化的今天,中国高等教育为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人才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到来,大学生为缓解就业压力不断走向考研道路,硕士研究生的招生人数不断放大。那么,经过三年的学习后,研究生的就业情况到底如何,笔者走进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进行调查研究,针对具体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就业状况展开分析,试探普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就业问题。

一、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就业现状

思想政治教育学是一门悠久而又崭新的学科,学科建设随着改革开放而不断发展和丰富。1984年我国正式创立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该专业学生毕业后可从事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教学、学生教育管理;科研;党政群团、企事业单位的思想政治工作;社会工作等。但是跟据实际的调查显示,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大概是考博、考公务员、考各类学校和其他。考博方面,很少再有继续攻读本专业的学生,大都选择类似学科或者直接转向其他学科。考公务员方面,该专业研究生一直在屡败屡战中摸爬滚打,据其介绍,由于专业需求量小、没有工作经验等原因,他们只有选择条件较少但竞争激烈的岗位,也使得其不断受挫,困难重重。到各类学校方面,在被调查人数中,大都签约的是高职院校、本科院校,与普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对口” 的岗位就要属辅导员了,但是如今辅导员制度建设、队伍建设等也在不断深化,还有部分毕业生表示并不愿意做学生工作,所以学校就业前景也不容乐观。其他的一些就业方面,诸如各类企业、创业等,比例较少,该专业研究生大多倾向稳定保障的行业,也存在“高不成低不就”的就业尴尬。

总的来说,该专业实际就业范围比较狭窄,毕业生就业集中在高校辅导员行列,考公务员和考博难度较大。加之该专业的理论水平较高,对现实社会的适应性和针对性较低,思政学生对本专业的就业信心不强,担忧“毕业即失业”,出现一些就业恐慌,没有表现出硕士研究生的竞争优势,当然,其中还有一些社会环境、就业观念等的影响。

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就业问题的原因分析

当前随着扩招的步伐,普通高校的硕士点不断增多,硕士研究生的招生数量不断上升,但是普通高校的教育体制、师资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却没有同步的跟上。就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来说,首先研究生的教育管理涣散,某些高校研究生处不能针对各个专业特点具体管理,大一统的管理方式既没有针对性又不能立竿见影,管理空泛。其次学科点建设缺乏资金和人力支持,专业教师配备不齐,课程设置陈旧落后。没有确实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导师制管理流于形式,许多研究生与导师联系甚少,没有较好指导研究生的学习和工作。再次就是人才培养方式上,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较强的实际工作处理能力,然而研究生在校学习期间大都只是理论学习,埋头写论文,缺乏实践锻炼。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实践锻炼要求不强,没有较好指导研究生认真参加思政工作助理环节和教学实习环节。另外研究生的就业能力也是值得思考的原因。

三、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就业问题的对策研究

(一)加强导师队伍建设

要提高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增强其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各种素质和能力,就要不断加强硕士研究生的导师队伍建设,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达到和谐共赢的双向效果。各个学科点可以组建几支高水平的导师团队,研究生既可以跟随自己导师做科研,又可以在导师团队影响下,学习他们共有的学术道德素质、精湛的业务技能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加深导师与研究生的情感。同时,人的教育管理是主观的,需要客观的规章制度来完善导师制度建设,应建立一系列导师任免制度、导师评估制度、导师汇报制度等。

(二)硕士研究生自我能力提升

硕士研究生要成为一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走专业化道路,在知识、能力和素质等各方面综合发展,这样才能增强自己的就业竞争实力,把专业与自身更好的结合起来,突出个性优势,优质就业。

首先要坚定信仰,做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其次要扎实学习理论知识,不仅要具备专业知识,还要多学习相关学科理论,将他们融合贯通。在理论学习的同时,要特别注意实践操作,运用到实际的教学实习和思想政治工作助理实习中,学以致用。再次要提高能力,提升素质。

就业问题论文:试论高职高专大学生就业问题与高校对策研究

论文关健词:高职高专教育 大学生就业 就业市场

论文摘要:高职高专院校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从高职高专院校大学生的就业情况入手,指出了目前高职高专院校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个中原因,并针对高职高专院校方面提出了几点对策。

据全国高等教育发展统计公报统计,1999年开始的连续高校扩招使我国高等教育转折性地进人了“大众化阶段”,从19992004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分别为85万、95万、104万、134万、212万、280万。如果按照初次就业率计算,大学生初次未就业的人数分别为17.6万、9.5万、18.7万、26.8万、63.6万、84万。庞大的就业人数和有限的劳动力市场之间的需求矛盾越来越尖锐,越来越多的年轻学子以及他们的家长都在感叹:“工作越来越难找了!”从附表中可以发现,高职高专生的就业状况尤其不容乐观。因而如何正确地看待大学生,特别是高职生的就业情况及其存在的间和产生原因,以及如何系统地研究出缓解高职生就业对策,对于高职高专院校来说,是当前函需解决的问题。

1就业的主要问题

1.1就业市场份求与高职高专院校就业教育之间的矛盾

一方面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快速转型,人才的市场需求发生着很大变化,近年来许多大城市都出现高职高专毕业生奇缺的现象。广州在过去的“十五”规划期间需求技师10万人,而到2005年仍不足8 000人,其中,高级技师不足300人。在“十五”规划之初,广州市制造业中24个大类80家企业,有高级工以上技术等级证书的技术工人只占19.2%。在引进高新技术情况下,企业只有19.5%的技术工人能完全从事新技术工作。这就造成了一种被动局面,严重影响了产品竞争力。据统计,我国高级技工的缺口不仅集中在建筑、印刷、机械制造等传统行业中,更大量地集中在电子信息、环保工程、工艺美术等高新技术产业。仅软件业高级技术工人缺口就高达40多万。因而,继“蓝领”之后,这种在高新领域内具有较高的知识层次、较强的创新能力、掌握熟练心智技能的“灰领”成为未来几年的紧俏人才。他们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动手能力,是直接在一线从事工艺性极强的生产工作的“两栖”型人才。高职高专院校将成为培养“灰领”人才的直接摇篮。然而目前,高职高专院校大学生在就业上却出现了就业率低、就业难的现象,两种现象相比较不难得出结论:不是高职高专大学生就业市场需求不大,而是高职高专院校教育以及供给的人才与市场需求错位导致了这种就业结构性矛盾。

1.2就业形势与择业观念之间的矛盾

根据国家最新统计,我国高等教育毛人学率达到21%,处于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阶段。高等教育大众化亦意味着大学生就业大众化时代来临,但是为数不少的高职高专大学生仍然存在“精英”的传统守旧的就业理念。目前高职高专大学生仍然受“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传统思想影响,眼高手低、恃才傲物、拈轻怕重,不愿意去小地方、小单位。部分高职高专学生把毕业后就业看得过重,认为“一次就业定终身”,把就业看成一辈子的大事,但又由于脱离了当前就业的现实,往往不能如愿以偿。另一方面,在对自身的认知上,多数高职高专大学生仍存在“学历本位”的传统理念,认为自己比本科生差,存在对职业认知的局限性和片面性,没有看到高职高专大学生本身所具有的特色优势,以及市场的特殊需求。

1.3杜会份求与高职高专教育杜会认同度之间的矛盾

虽然就业市场对于“蓝领”、“灰领”等应用型技术人才的需求很大,但另一方面社会对于高职高专教育以及高职高专大学生仍然存在较低的认同度,甚至歧视。高职高专教育在社会上的地位不高,与本科院校相比,通常被认为是“次等教育”、“二等教育”。为数不少的家长和学生存在一种心态,觉得高职高专院校名声比不上普通高等院校,读高职高专没面子,这样就导致高职高专大学生生源方面往往不尽如人意。另一方面,部分企业及用人单位仍存在“人才高消费”现象,即使岗位没有如此需求,仍然倾向于高学历人才。另外就业市场上也存在各种就业歧视,依学历等实行差别待遇,无形中更降低了高职高专院校的档次,从而更加深了社会对高职高专教育的偏见。

1.4学生择业水平与高职高专院校就业指导工作力度之间的矛盾

大学生年龄相对较小,社会经验相对不足,对职业的认识和理解也有偏颇几从就业准备到职业选择都有许多的困惑和不解,同时招聘与应聘信息的不对称也使得应聘大学生往往处在就业的劣势一方,因此就业指导也就显得至关重要。然而目前高校开展的就业指导,大多形式和内容比较单一,仍然停留在讲解就业政策、收集需求信息、分析就业形势、传授择业技巧等方面,而忽视学生个性的塑造、潜能的开发和创业、创新能力的引导,缺乏职业能力测试和职业生涯规划等内容,就业指导比较狭隘,过分强调实用性和时效性。有些高校没有健全的就业指导机构,就业指导工作往往力不从心.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

2就业难的主要原因

2.1国家及政策方面

目前在整个国家教育体系内,虽然涌现了大批高等专科学校、职业大学和成人高校等,但相对独立的高职高专教育体系尚未形成,是影响高职高专大学生就业的深层原因。部分地区和学校,高职高专的就业政策落实不到位,限制性就业政策依然存在,如跨省流动的限制以及派遣时间限制等。办学资金投人的严重不足,直接影响了高职高专院校培养人才的质量。另外,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就业准人制度等也亚待完善。

2.2用人单位方面

企业与用人单位方面的主要问题在于对于高职高专教育的认识仍然停滞在传统观念上,甚至存在歧视。当前大多数企业仍未能摒弃唯知识本位的人才观,即以学历或掌握知识的多少作为唯一的依据。这种选拔人才的标准往往不能检验真才实学,反而会走上“本本主义”、“教条主义”的误区。另一方面企业、用人单位与学校、学生之间缺乏供求信息的沟通也是造成高职高专院校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之一。

2.3学校方面

高职高专院校在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上不合理,仍然不能跟上市场需求。在办学理念上,定位不明确,没有明确地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和中专教育,远离市场需求。具体的专业设置上,要么盲目求全求新求复合,没有自己的专业特色和特长,也缺乏较强的实践性;要么功利主义严重,追求成本效益,设置成本较低的专亚。造成专业设置上的随意性和粗放性、低水平重复等令人担忧的现象。目前高职高专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还未能很好地适应大众化科技化的发展要求,仍然按计划模式运作,培养的目标仍然是高层次人才、理论型人才、甚至“精英人才”,不注重动手实践能力的特色培养,教育脱离市场的现象极其严重。另外,教育领域内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仍处于薄弱环节,高职高专院校亦没有重视这一工作的开展和深化。

2.4学生方面

高职高专院校大学生的普遍素质仍有待提高,这主要包括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目前由于高职高专教育的不足,导致高职高专院校大学生专业特长不突出,缺乏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实践和工作经历。另外在学习能力、信息处理能力、适应能力、社交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上,高职高专院校大学生的表现仍然差强人意。另一方面,在就业和择业观念上,高职高专院校大学生仍然存在与现实需求相悖的传统择业观。

3应对策略

在缓解高职高专院校大学生就业压力的问题上,学校方面大有可为,发挥着不可忽视的能动作用。面对当前紧迫的就业情况,针对高职高专学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学校方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向制定应对策略。

3.1拓宽人才的培养途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进人才培养的手段和方法

进人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后,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精英教育”与“大众化教育”是两个必然的发展方向。国家建设既需要相当数量的高层次专门人才,也需要数以千万计的各级各类、各行各业的生产、管理、服务的技能型专门人才。因此,高职高专院校必须在人才培养方面下足功夫。

首先,高职高专院校要根据自己的优势和特色,建设特色专业、特色学科,增强办学优势。学校要通过积极开展市场调研,广泛听取社会各方面对高职高专人才的需求状况及意见,同时做好毕业生的跟踪与回访,收集企业、用人单位的反馈信息。在综合上述信息的基础上进行专业结构调整,根据市场需求,建设“宽口径、复合型”专业,努力拓展高职高专大学生的就业适应面,打造坚实的就业核心能力,以应对未来社会的发展,增强就业潜力。

其次,要改变目前课程设置重学轻术;专业课比例偏高;重理论轻实践;课程设置缺乏特色;课程陈旧落后,脱离现实的现状,必须以就业为导向,坚决调整学科、专业结构,更新教学内容。突出课程的综合化和课程的内在联系性,将学习重点放到专业基础课,适当减少专业必修课程,加大选修课程的比例,为学生自主选课创造条件。同时,学校方面要积极寻求各种机会增加实践性教学的环节。通过各种渠道建设和稳固校内模拟实践性教学基地,或直接在用人单位建立现实实践性教学基地,实现产学结合,并可以直接为学生与用人单位做好提前接触。

第三,高校应采取措施改善师资力量、师资结构,拓宽师资渠道,改变师资来源从高校到高校的单一模式,多渠道引进师资人才。同时还应加强“走出去,引进来”策略,与企业、其他高校或科研机构进行人才交流,积极开展业务培训,吸收新知识新技术,改善师资知识结构。并且,在教师上岗后,积极开展教师的继续教育,鼓励和支持教学方法的创新实践。

最后,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很重要的一点是要推动产学结合,促进企业与院校的合作办学。高职高专教育具有开放性的功能,同企业的联系密切,直接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因此,高职高专教育要服从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必须走产学结合的道路。目前推进产学结合的模式很多,例如:“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2+1”人才培养模式、“学工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全方位合作教育模式、“实训一科研一就业”一体化合作教育模式、“双定生”人才培养模式等。作为高职高专院校完全可以在借鉴他人经验的基础上,因地置宜地探求符合自身特点的产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3.2加强就业制度建设和制度创新,切实保证毕业生就业与创业

毕业生就业制度是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实现就业的制度保证。日益严峻并不断发展变化的就业形势要求我们对以前的就业制度中不相适应的部分加以变革,以适应新的就业形势的需要。

首先,要建立强有力的就业工作保障制度。高职高专院校以市场为导向的教学与就业体系要求我们把就业工作贯穿和体现于到整个教育教学全过程。这一工作需要引起院校“一把手”的高度重视,并需要院校各部门的积极配合,尽快建立起机构到位、人员到位、经费到位的工作保障制度,保证有相对独立的毕业生就业指导机构。

其次,要结合职业资格就业准人制度,实现授课内容与就业资格考试内容充分接轨。目前政府已经实行了职业资格证制度,有关部门(如劳动与社会保障部、教育部、人事部)已经下发了在高等院校学生中实行“双证制”的文件,一些单位在招聘录用毕业生时也非常关注学生的各种资格证和工作经验,这就要求高职高专院校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注意结合考证要求,确保学生毕业时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件,满足行业需求和学生的就业需求。结合职业资格考试的相关教材来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实际上可以说是理论教学与市场实际需要“无缝对接”的有效方式。

最后,还要积极协助构建高职高专大学生创业制度。高职高专大学生中不乏具备自主创业想法和能力的优秀大学生。但目前能够创业的高职高专大学生仍是少数,缺乏相关培训和机制保证是原因之一。因此,高职高专院校也应协助政府部门,积极构建高职高专大学生创业制度,鼓励高职高专大学生创业。

3.3适应就业工作需要,加强就业指导工作和创业教育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明确规定:“高等学校应为其毕业生和结业生提供就业指导与服务。”尤其在新的就业机制下,提供就业指导与服务,不仅仅是表面意义上的提供就业信息和向用人单位推荐毕业生就业,而是更深层意义的职业辅导与服务。目前高职高专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尚属薄弱环节,必须给予足够重视。

首先,要贯彻和推行全程就业指导的理念,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就业指导应该贯穿学生在校学习的全过程,就业指导不应只针对毕业学生,应面对所有学生。各高职高专院校可在学生人校之初进行职业意识、职业选择和职业发展教育,为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帮助大学生发现和了解自己的特长和兴趣,确立远大的目标。二年级时,针对其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学习相应的专业知识,培养其专业能力。毕业阶段,进行有针对性的求职培和择业能力培训,并提供相关就业信息。

其次,要加强就业指导机构的建设,提高从业人员素质。高等学校要将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的建设作为深化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形成校级领导、职能部门、院系领导、辅导员以及专业教师组成的毕业生就业工作体系,建立专门的就业指导机构,并由专门的就业指导人员负责工作。我国高职高专院校在就业指导机构和人员建设上还有待完善,而国外在这方面做得比较成熟。如在美国,各种不同的联邦法令、州法令和地方法令促使每所学校里都设立了职业指导机构,并且至少有1人作为指导人员对学生做职业指导培训。所有的职业指导员接受的职业指导培训都是作为他们毕业内容中指导方面的必修课程,另外,还有州、地区、国家不同水平的其他培训课程。这种培训控制着职业指导咨询培训的质量。

第三,院校要积极开展对外就业交流与沟通活动。就业指导工作尤其是就业信不能局限于地区之间,高校应主动加强与外界的交流与联系。就业指导机构还要加强对就业市场的研究和预测,加强与用人单位的沟通,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

最后,还要重视学生就业心理辅导,并促进其进行择业心态的自我调整。我国已经尝试把大学生就业纳人人才市场,形成大学生毕业时集中就业,毕业后分散就业,就业后再就业调整等动态化的就业格局。

因此,就业指导应侧重转变大学生的依赖思想,改变一次就业定终身的观念。各高校要特别重视加强心理咨询和辅导工作,狠抓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建设。通过专兼结合等多种形式,建设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专业互补、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咨询工作队伍,有针对性地向学生提供经常、及时、有效的心理健康指导与服务。帮助他们有效释放心理压力,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拥有积极、健康的择业心态。

就业问题论文:试析新时期高校贫困生就业问题探析

论文关键词:高校贫困生 就业难 就业指导工作

论文摘要:随着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高校贫困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其就业问题也日渐凸显。就业难对高校在读贫困大学生产生了焦虑、忧郁、冷漠、敌对、自暴自弃等一系列不良隋绪。因此,在就业工作中应当予以特别关注,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切实有效的方法,做好贫困大学生就业心理辅导工作,提高贫困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拓宽贫困大学生就业渠道,提供公平的就业竞争环境等,努力做好贫困大学生的就业工作。

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到611万人,加上去年未能顺利实现就业的毕业生100万人,今年将有700多万毕业生需要就业,其中贫困大学生的比例约占25%,特困生的比例占10%一巧%,在西部及边远贫困地区,贫困生的比例甚至高达50%,它们构成了人学校园中不容忽视的特殊群体。从1978年起,教育部、财政部就建立了以奖、贷、助、补、减、勤和绿色通道等经济救助为主的贫困大学生助学机制,使大部分高校贫困生顺利人学并完成学业,虽然高校贫困生走进来的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但是走出去的问题又接踵而至。据不完全统计,高校贫困毕业生的就业率一般要低于全校平均就业率约10个百分点。f27有关调查也显示,高校贫困毕业生与家庭经济状况较好的学生相比,在签约时间上明显滞后,在签约率上明显偏低,在就业质量上明显偏差。这对于已经毕业和即将毕业的贫困生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并可能引发一系列问题。我就高校贫困生的就业指导工作进行探讨与分析。

1贫困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分析

1.1社会因素。

我国人口众多,经济基础薄弱,生产力水平相对较低,就业形势严峻。}'}2009年经济危机席卷全球,我国的企业受到的冲击比较大,甚至有些小型企业因此而破产,机关团体面临着精简机构裁减人员的压力。因此,接受毕业生的数量十分有限;而高校连年扩招,导致毕业生人数多工作岗位少;在这种异常严峻的形势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必将进一步加大。另外由于我国就业市场还存在一些不规范现象,如单位的地方保护主义等,也必将对大学生尤其是贫困大学生的就业造成多方面的影响。

1.2贫困生自身因素。

贫困大学生来自农村或经济收入偏低的城镇家庭,对孩子的培养目标就是为了考大学,并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子女身上,期盼子女通过考取大学,改变家庭困难的状况,因此,他们期望子女勤奋读书,考取好的大学,而背负重望的贫困大学生无疑被铐上了难以解脱的枷锁,导致他们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偏移。考人大学以后,他们的经济条件有限,没有充足的学习资料,学习条件较差,在语言表达能力、组织能力、社交能力、实践创新能力等方面明显弱于家庭条件较好的大学生,经济厦乏也导致贫困生校园生活面窄小,没有经济能力承担课堂以外的活动费用,比如参加一些职业技能的资格考试、外出参观学习等,就业选择的范围也相应变得狭小,就业信息的收集和实践机会也普遍较少,因此他们缺乏职业竞争力,加剧了他们在就业市场上的劣势,造成了就业的困难。

1.3学校因素。

在学校方面主要是两个重视不够:一是高校缺乏对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与重视,对于贫困生生活上的困难,学校可通过各种方式给予很大的帮助,但对于他们的心理问题关注不够,没有对贫困生的心理问题进行及时的疏导和教育,而这恰恰是最关键的问题。二是缺乏对贫困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视,贫困生在就业求职的过程中存在某些劣势,最明显的如求职的经济支持,要找工作,贫困生需要去不同的地方,首当其冲的车费就很难解决,现在,有些高校成立了贫困生就业保障体系,不令在经济上给予贫困生一定的支持,而且在政策上支持贫困生,这对贫困生的就业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2.解决高校贫困生就业的途经分析

2.1为贫困大学生创造良好的就业竞争环境和就业保障体系。

贫困大学生就业既关系到千万个家庭,也关系到学校和教育的使命,更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国家的未来。同时,贫困大学生是国家的宝贵人才资源,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所以各级领导部门必须予以深切关怀,高度关注。各级政府应当尽快创造与维护公平的就业环境,大力规范就业市场和用人单位的招聘行为,建立公平、公正的人才选拔机制,为毕业生就业创造一个良好的竞争环境,真正做到公开公平、竞争择优,让毕业生凭个人才能就业;国家还要继续制定优惠政策,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边远地区和艰苦行业就业;进一步完善高校“奖、贷、助、补、缓”的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加大对贫困大学生的资助力度,加快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使贫困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可以充分享受国家提供的资助、优惠政策和免费服务。

2.2加强综合能力培养,提高贫困大学生就业竞争力。

注重提升在读贫困大学生的综合能力。高校要积极推动课程结构、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重视教学的实践环节,增加在读贫困大学生的实习和实践的机会;充分发挥学校各类社团组织的作用,鼓励贫困大学生积极参与社团活动,通过开展以提升和拓展就业能力为主题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来提高贫困大学生的沟通能力、适应能力、社会和人际交往能力;在贫困大学生综合能力培养过程中尤其要注重培养诚实守信、吃苦耐劳的品德,积极参与、勇于竞争的精神,以及人际关系、自我推销的能力。

加强就业指导,贫困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应从大学一年级抓起,贯穿于整个大学生活,从新生人学教育开始,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课、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就业知识讲座、就业咨询、成功校友座谈会等形式,帮助贫困大学生设计职业生涯,培养职业意识,提升职业综合素质。结合贫困大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展开针对性和适宜性的职业生涯指导服务,为他们提供个性化、专业化的指导;并结合实际情况,集中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大赛,邀请企业人力资源专家和事业单位负责面试的专家做评委,对贫困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设计提出建议,鼓励学生为自己确定的目标而努力,通过比赛和专家的讲座,提升贫困生就业的自信心,增加他们对面试程序的了解,增强面试实战经验,提高面试成功率和就业竞争力。

开展求职技能和技巧训练,帮助贫困生分析职业及专业的技能要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求职技能和技巧的课堂教学,邀请用人单位的负责人讲课,掌握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主动适应职业岗位;帮助贫困生掌握择业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如求职材料的制作、面试技巧等;提高贫困生充分查找和利用信息资源的能力,引导贫困生对自己的能力、知识、性格及兴趣、爱好等特点做出正确的评价,确定既符合社会需要,又能发挥自己特长,有利于个人发展的奋斗目标。

2.3减轻就业压力,做好贫困大学生就业心理辅导工作。

高校在读贫困大学生因其成长环境的特殊性,加上就业难及就业机会不平等造成的影响,普遍存在焦虑、自卑、盲目、从众攀比、急躁等不良心理,有的甚至出现厌、悲观、厌世、自暴自弃、仇恨社会等严重的心理障碍。因此,高校就业指导工作者要注意对他们进行心理辅导和引导。

第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就业讲座与辅导,帮助在读贫困大学生客观分析当前就业形势和政策,从客观实际出发,合理定位就业层次,引导他们把个人愿望与自身的实力、用人单位的要求、社会的需求等结合起来作出一个合理的决策;帮助他们积极调整就业心态,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然后创业的思想,尽早确立正确的择业观。第二,要帮助在读贫困大学生客观评价自我,克服“精英情结”和“自卑情结”,帮助他们走出自负或自卑的阴影,按照社会需求来主动完善自己,努力学习、锻炼能力,全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第三,要引导在读贫困大学生增强自我调节心理状态的能力,通过合理的、科学的途径排除心理问题,在正确的指导下进行心理练习,提高自身心理承受能力,保持心理健康,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将来的就业和求职。第四,要注意引导在读贫困大学生积极参加各种文艺体育活动和其他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团队练习,转移他们的注意力,减少不必要的忧愁和烦恼,排除心理压力;鼓励他们遇到事情多向同学与教师倾诉,寻求同学和教师的帮助,以及时解决心理问题。

贫困大学生的就业是当前就业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关系到和谐社会的构建和稳定。他们的就业问题需要学校和社会各界给予更多的关心,指导和帮助,更重要的是贫困生要对自身就业情况有清醒的认识,积极学习专业知识和提高锻炼能力,克服自身存在的问题,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尽快找到自己理想的工作。

就业问题论文:关于高师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

[论文摘要]大学毕业生是国家发展最为宝贵的人才资源,当前高师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供需矛盾已日益凸显。文章拟从社会、学校和个人方面分析其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论文关键词]高师 体育教育专业 毕业生就业

一、引言

大学毕业生是国家发展最为宝贵的人才资源,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大学毕业生就业模式已逐步从国家包分配过渡到双向选择式的个人自主择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高师体育教育专业大学毕业生因其专业本身的特殊性和局限性,就业形势更显严峻,体育教育专业要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必须走以质量求生存的道路,加大改革力度,拓宽培养方向,培养复合型、智能型体育人才,实现由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提升型的转变,才能满足社会对高师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需求。

二、影响高师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因素

1.应试教育的影响。长期以来,在普通人眼中,我国中小学教学质量的好坏取决于学校毕业生的升学率。中小学为了提高知名度、增加生源,一切只向升学率看齐,对于不在中考、高考范围内的诸如体育课很不重视。学校对体育资金的投入非常少,体育教学、训练条件特别差,体育教师的待遇较差,就连从事教育工作的领导,也未能把学校体育摆在应有位置,体育教师的劳动也得不到应有的尊重,有些学校甚至取消体育教师配备,造成鄙薄甚至歧视体育教师的现象仍然存在。

2.就业逆差。当前,由于高校招生连年扩招,毕业人数逐年增加,我国人才市场上形成了供大于需的局面。毕业生的择业倾向和技能等不适应市场需要,择业期望值与用人单位要求不一致,就业过程中,体育教育专业毕业人数大大多于就业市场所需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人数,导致了非自愿的摩擦性、结构性失衡、结构性失业,最终造成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难。

3.非自愿性失业。高师体育教育专业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可以分为非自愿失业和自愿失业。非自愿失业,是指愿意就业的大学毕业生由于种种原因不能顺利就业。目前高师体育教育专业大学毕业生非自愿性失业主要有结构性失业、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之间的摩擦性失业、周期性失业、市场缺陷性失业、就业市场的不完全竞争和不完全信息性失业。

一是结构性失业。由于学习期间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的知识、技能与社会经济的发展不相符,毕业时不能适应就业市场的需要,导致就业障碍。二是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之间的摩擦性失业。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都有一定的要求,大学毕业生对用人单位也有自己的期望和要求,双方可能会因为要求和期望不一致,导致毕业生就业不顺利。三是周期性失业。周期性失业是指由于社会总需求不足而引起的短期失业,一般是由社会动荡、社会经济严重衰退而造成的。但由于高校逐年扩招,大学毕业生人数增长速度大于社会需求量,导致有效需求不足。四是就业市场缺陷性失业。当前我国尚未形成针对高校大学生毕业生的较统一的大市场,导致用人单位和毕业生搜寻成本较高,造成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缺陷性失业。五是就业市场规则不统一。由于国家、地方和高等学校大学毕业生就业信息服务体系的不完善,造成就业市场的不完全信息、不完全竞争和较高就业成本而影响毕业生就业。

4.毕业生自身因素。首先,受中国传统就业观念和长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大部分体育教育专业大学毕业生希望去高校、公办学校、重点中学和事业单位等地,以求得到好的待遇和福利,而小城镇、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却鲜有人问津。其次,毕业生择业方法不当。恰当的择业技巧、方法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对体育教育专业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有些大学毕业生没有注意到择业技巧、择业方法和自信心,从而无法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色,错过了很多较好的就业机会。再次,毕业生缺乏必要的心理准备,在遇到招聘学校的拒绝和看到招聘体育教师岗位较少的时候便心灰意冷,不再继续努力寻找。

此外,大学毕业生就业难还有一些其他多方面的原因,例如,户籍制度改革的滞后、人事制度改革的滞后等。

三、高师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的对策与建议

1.增强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高师体育教育专业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高素质体育人力资源的主要渠道,高师体育教育专业应以社会发展需要、市场的需求作为人才培养的导向。因此,高师体育教育专业应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科学的人才培养观,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增强学校与社会的联系,以体育教育质量为基础,不断革新教学内容、方法和形式,培养各级各类服务社会需要的多种体育人才。

另外,在高师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中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建立科学的分析、评价机制和对未来市场走向的预测体系,实现高等体育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接轨,有效地消除大学毕业生的结构性失业。

2.优化人才培养结构。体育市场的需求是多样化的,不同的体育人才岗位需求对高师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能力和综合素质要求不一样。只有培养出更好、更多的具有实践能力、综合素质好、创新精神强的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有效地增强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吸引力、竞争力,才能克服摩擦性失业。

3.增强体育毕业生的择业技能。作为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重要部门和机构,大学生就业指导与服务中心应当充分发挥其在就业指导、服务方面的职能,着力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通过一系列就业指导和服务,帮助大学毕业生掌握一定的择业技能、择业技巧,客观地认识自己,科学地分析市场,教会学生善于包装自己、善于利用市场信息,学会在就业市场中“推销自己”,消除“供需矛盾”。

4.完善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首先,要促进就业市场的信息化建设。充分而有效的就业信息可以提高就业效率,降低就业成本,实现提高效益、节省资源的目标。因此,国家、地方和高等学校要围绕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立体化的毕业生就业信息服务体系和就业市场,促进就业市场中的充分信息,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更多的机会和选择。其次,要加强对毕业生就业市场的管理和监控。目前毕业生就业市场中还存在着秩序混乱、缺乏监督和管理的情况,严重地影响着就业市场充分发挥资源配置的作用,各级主管部门应进一步制定和完善相关规定,加强对毕业生就业市场的管理和监督,保证大学毕业生,也包括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秩序。

5.积极引导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当前,我国正处在新世纪的战略机遇期,所面临的时代是一个快速发展和变革的大时代。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体育教育工作者,面对不断变化的新形势,要善于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创新改革的精神和思路,不断加强和改进高师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和就业指导,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同时,积极引导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突破传统就业观念的束缚,树立与时俱进的科学择业观和就业观,树立主动到基层、主动到西部落后地区就业的思想观念;树立自主择业、自主创业的思想观念。努力实现多形式、多渠道的科学择业,积极创业就业。

总之,高师体育教育专业大学毕业生就业关系到每一位在校体育学子及其家庭的切身利益,也是我们国计民生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高校、高校教育工作者只有努力做好高师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工作,才能切实振兴国家体育,增进人民健康,为新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就业问题论文:关于职业教育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问题研究

论文摘要:新生代农民工技能素质不高,就业困难。政府、中等职业学校、技能培训机构和企业应加强对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素质,引导他们适应和符合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的需要,促进平等就业。

论文关键词:职业教育;新生代农民工;就业

一、新生代农民工顺利就业的必要性

今天,新生代农民工已成为我国农民工群体的主流,在农民工外出打工的1.5亿人里面占到60%,大约1亿人。并且这一社会群体的总人数正以每年800万至900万人的速度快速递增。10年或要不了10年,该群体的总人数将突破2亿甚至更多。鉴于城市(镇)化进程还须持续30年至40年,不出10年,“00后”还将不断加入其中,若继续回避这一庞大群体的利益诉求,中国社会的演进非但没有和谐可言,还将生出无数后患,这将直接关系到城乡的社会稳定,形成比较严重的社会问题。

新生代农民工是未来10年至20年我国宝贵的人力资源。在城乡统筹发展的新时期,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仅是加快生产方式、管理方式的转变,更重要的是加快劳动力要素流动、提高劳动力素质,即促使新生代农民工从体力型向技能型转变,以支撑“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和产业结构升级转变。

二、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难

目前,新生代农民工参加过技能培训的仅占30%。这导致他们不仅就业稳定性差、流动性高,而且难以成长为现代产业工人和融入城镇。

目前企业对劳动者职业技能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对技工的需求快速增长,而目前相当数量的新生代农民工技能水平总体偏低,难以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由此产生的招工难与就业难并存状况将成为当前的突出问题。有些城市在新生代农民工落户方面实施“高技能先落户、低技能后落户、无技能不落户”的政策,缺乏技能者只能成为城市过客,掌握技能者则优先被城市接纳。因此,解决新生代农民工的技能缺乏问题是当务之急。一旦新生代农民工掌握了技能,随着就业稳定与收入增加,他们在城市面临的诸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三、新生代农民工渴望得到职业教育机会

据南京师范大学的《江苏省当代农村进城务工青年价值观研究》调查显示,68%的人对自己的受教育程度不满意,64%的人要求接受技能教育,54%的人外出打工的动机是开阔眼界、学习本领、提高自身素质。

“现在找份工作很容易,但想找份理想的工作却很难。如果一时找不到理想的工作,我想找份能学到技术的工作,如果能在工作中学到一门技术,即便工资低一点,也是可以接受的,毕竟对个人的发展有好处”。

由此可知,新生代农民工在关注福利待遇、上班时间、工作环境的同时,更关注自身的发展空间。他们不愿像父辈那样做苦力,而是希望在工作中学到技能,拥有一技之长,使自己的劳动更加值钱。挣钱也更轻松一些。

四、积极发展职业教育促进新生代农民工顺利就业

没有过硬的职业技能,新生代农民工很难有序外出就业、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和返乡创业。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升新生代农民工综合素质,不仅是新生代农民工自发的愿望,也是适应国内产业升级的要求。根据国家统计局的调查,84%的新生代农民工认为参加技能培训对找工作有帮助,但是仍有六成外出农民工没有参加职业技能培训。新的产业结构需要新生代农民工尽快掌握新的技术,这就要求社会和政府加强对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素质,引导他们适应和符合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的需要,促进平等就业。

(一)制定新生代农民工培训规划,积极引导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和返乡创业

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技能培训纳入国家社会财政预算,建立健全以政府投资为主体、多元化投资相结合的农村劳动力教育培训经费保障机制,把农民培训事业上升为国家行为来推动,打破地方、部门和行业的界限,广泛动员农业、教育、劳动、建设和科技等部门的丰富资源,发动数量庞大的社会资源,建立政府主导、面向市场、多元办学、开放办学的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体系;逐步实施农村新成长劳动力免费劳动预备制培训,尽快使有培训需求的新生代农民工都能够得到由政府提供补贴的实用技能培训,实现培训就业一体化;建立政府新生代农民工培训基本补贴制度和购买培训成果机制,推行培训券(卡)等办法,建设新生代农民工就业技能、培训示范基地;实施绿色证书工程,推行农村劳动力就业准入和控制制度;根据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需求,按照不同的就业意向和需要,分别提供实用的职业培训基地与实习园地,从“一锅炒”走向专业化,从单一化走向多样化,提供专业化的职业培训机构;加大资金投入,足额保证新生代农民工培训补贴资金,设立专项资金,改善劳动力技能培训机构的办学条件,提高培训质量。

中国发展的难点在农村,希望也在农村。新生代农民工在返乡创业过程中如果有教育需求,可以免费接受更高级的技能培训。充分发挥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带动作用,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由“就业一人、增收一户”的加法向“创业一人、带动一拨”的乘法转变,发挥返乡新生代农民工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开拓作用。

除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外,还要对新生代农民工进行适应能力和思想观念的培训,尤其是要培养新生代农民工融入、适应社会的能力,进行转变生活方式的培训,让他们从“洗脚进城”到“洗脑进城”,从而真正适应社会、融入城市生活。

(二)继续推进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免费进程,积极引导新生代农民工就近就地转移就业

县域经济是城乡结合的经济,农村劳动力进人大中城市往往面临较高的就业成本、生活成本和较大的心理压力,而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亦工亦农,进退自如,就业成本、生活成本和心理压力都比较低。并且县域经济一般以中小民营企业和特色产业为主体,大部分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吸纳就业的要求相对比较低,可以更多地吸纳农村劳动力。我国县域人口占全国人口的70%以上,县域社会总产值占全国社会总产值的50%以上,从长远和各地实际情况来看,推进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重点是发展县域经济。通过继续推进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免费进程和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在未来一段时期仍是一条不可忽视的重要渠道,对于改革发展稳定和整个现代化事业具有全局性的重大意义。

(三)完善用人单位培训员工的未来收益的制度激励

就目前而言,一方面是新生代农民工的高流动性,另一方面是企业的“技工荒”,劳动力的供需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如果能够提高企业培训员工的积极性,就可以通过自身培养缓解并最终解决“技工荒”,降低员工的流动性。目前,企业之所以不愿意自己培养高级技工,主要是不希望为他人做嫁衣。因此,只要企业对员工的培训收益得到保障,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企业培训员工的动力问题,而这不仅可以有效地解决新生代农民工的高流动性问题,有利于满足新生代农民工“工作稳定”的诉求,而且可以有效地解决企业“技工荒”问题,满足其对专业技能培训的需求。

就业问题论文:农业院校农学类研究生的就业问题及其应对策略

摘 要:本文从湖南农业大学农学类研究生就业的基本情况入手,分析了影响我校农学类研究生就业的三种因素,如社会偏见、学校就业指导、研究生自身因素。同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农业院校 农学类 研究生 就业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国家对农业技术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农业院校应抓住机遇,利用自身的优势和特色,培养农学类研究生综合素质,向社会输送高质量农业技术人才。然而,在这种形势下,研究生就业出现了一些问题,一方面,社会不可能提供足够的适合研究生就业的岗位,另一方面,研究生由于自身的各种原因,这两者决定了现阶段农学类研究生不可能实现完全的就业。如何改变这种情况,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2010年我校农学类研究生就业现状分析

1、就业率

2010年湖南农业大学农学类毕业研究生共计85名,其中博士毕业生9名,硕士毕业生76名。截止2010年12月15日,博士毕业生就业率达到100%,硕士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5.29%。总的就业形式良好,并没有存在就业难的问题。从各专业来看,作物信息科学和作物遗传育种两个专业就业率偏低。

2、就业结构

9名博士毕业生,其中6名博士是委培或定向,全部选择了高校和科研院所。76名硕士毕业生中,33人到企业从事技术研发、管理及相关工作,5人攻读博士学位,2人出国工作,17人选择到事业单位工作,15人到高校或科研院所就业。总体来说,农学类研究生的就业面比较狭窄,主要集中在与专业相关的企业和事业单位、科研院所,没有人考取国家或地方公务员,也没有个人创业或灵活就业的情况。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校农学类研究生就业取向比较单一,就业视野不够开阔。

就国内工作的72名毕业研究生的工作单位地域分布而言,42人选择了在湖南工作,其中32人留在学校所在城市长沙;9人选择在西南省会城市就业,包括昆明、贵州、成都;2人选择了新疆和甘肃;其余选择在中东部城市就业。毕业研究生就业流向较为合理,但也反映出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主要把眼光锁定在学校所在地周边城市,范围比较局限,西部和中部城市很少有人选择就业。

3、就业途径

9名博士毕业研究生全部选择了高校任教和科研院所从事科研。硕士毕业生中有2名毕业生经导师推荐出国工作;5名毕业生攻读博士;5人通过烟草系统招聘考试进入烟草局工作;4人通过用人单位到校园招聘就业;4名定向、委培毕业生回原单位工作;33人通过到目的地参加招聘求职;19人通过熟人介绍就业,其中朋友和亲人介绍就业11人;8人通过师兄师姐介绍到烟草公司上班。我校农学类研究生科研时间紧张,大部分时间都在田间和实验室忙于毕业论文,难以集中精力求职。找工作主要途径还是通过自己参加招聘和投递简历,有时需要在好几个城市之间来回奔波,参加各类型的考试和面试,或者现场招聘,

二、影响我校农学类研究生就业的因素分析

我校农学类研究生就业中突显出来的各种问题,诸如某些专业就业率偏低,就业取向比较单一,就业途径不够拓宽,这些都是由多方面的因素影响所造成的,具体有以下几种:

1、社会偏见制约农科类研究生的就业

目前,社会偏见对农学类研究生就业影响较大。社会偏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研究生自身对农业存在偏见。某些研究生专业的生源基本上为调剂生,立志从事与农业相关领域工作的研究生不多,即使是愿意从事农业相关工作的研究生,也大多倾向于研究所、农业院校或与农相关而工资待遇都很不错的事业单位,一般不愿去农业生产第一线。其次,来自农业系统以外的社会偏见。不少用人单位一看到涉农院校或涉农专业的研究生简历,就以不符合招收条件而回绝。另外,地方农业院校相对于其他重点院校来说并不具备明显优势,有时用人单位更看重的是文凭的份量和学校的名气。其实,很多农业院校农学类研究生虽然以“农”为主要研究方向,但通过三年系统的理论学习和实验操作,所学理论和研究方法,使他们完全有能力适应不同工作。

2、学校就业指导缺乏针对性和实际效用

农业院校对研究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并没有像对本科生的那样予以充分重视。由于研究生数量较本科生来说相对较少,经费也少。有些学院并没有配备就业专干负责研究生就业,而是由研究生秘书兼任。研究生秘书要兼顾教学管理和研究生的日常管理,事务繁杂,很多时候无法集中管理研究生就业工作。研究生可从校园获取的有效就业信息相对不足,或用人单位质量不高,难以满足毕业生的就业需求。与其他行业相比较,农学类研究生就业去向比较单一,就业面狭窄,除升学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或出国外,主要通过到目的地参加招聘会就业。学校组织的专场招聘会很少,对专业的需求一般偏好于热门专

业,如计算机、食品科学、会计、园艺,与农学相关的岗位很少或没有,使得毕业生只能外出参加招聘。考取公务员、参加西部计划和三支一扶、参军以及灵活就业和进行个人创业的毕业生几乎没有,体现出学校在这一方面的注重程度不高。

3、研究生自身因素

研究生应该正确认识就业,所谓的就业难问题仅仅为一种表象,科技人才总量一直是处于供不应求的局面,之所以一些毕业研究生在很长一段时间找不到工作,这是就业与学生个体表现差异有关。首先,研究生是否学有专长,所学知识能力结构能否达到技术人才的评判标准,能否符合社会各岗位的需求;其次,毕业研究生个人的就业意愿和社会需求存在差异,随着我国对“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我国基层和中西部需要大量的科技人才。农学类研究生通过3年的专业学习,完全具备了独立从事科研的能力,但在专业方向外的知识极为有限。组织能力、表达能力以及协作精神等方面的欠缺,使得部分研究生不具备胜任相关工作的能力。当毕业生忙于实验任务,忙于撰写毕业论文时,往往容易贻误最佳就业时机。有些调剂生、家里经济困难的或是心理承受能力较弱的学生,面对当前的就业形势,茫然不知所措,心理负担沉重。有些研究生对工作的期望值较高,择业时偏向于大城市,待遇高而相对轻松的工作,不愿意去条件相对艰苦的地方,有时毕业生往往有几个意向单位,或是工作机会,却由于这些原因有业不就。

三、农学类研究生就业问题的应对策略

1、社会大力支持研究生就业

国家应积极鼓励和支持研究生到基层灵活就业和自主创业,对于毕业研究生从事自由职业、个体经营等方式就业的,各级政府要提供必要的人事劳动保障服务和税收优惠。鼓励研究生到基层和中西部就业,给予一定的生活补助,对于在艰苦的基层工作服务期满后,在其他方面应给予优惠。 社会应加强人才市场配置,为研究生提供良好的就业服务。要整合就业信息资源,形成全国统一的就业渠道,就业信息统一开放。用人单位应当消除社会偏见,正确对待农学类专业研究生,结合自身需求,为他们提供合适的岗位,不要拒“农”于千里。

2、学校的应对策略

第一,农业院校要开展积极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研究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及时了解分析研究生的思想动态,指导学生开展各类学术和社会活动,使研究生以饱满积极的心态走向社会。

第二,农业院校要高度重视毕业研究生就业工作。设立专门的人员管理就业工作,积极为毕业生及时、准确的就业信息,多举办研究生的专场招聘会。有针对性地组织就业指导讲座,邀请政府部门、就业服务单位、用人单位、成功人士介绍就业政策,如何规划职业生涯、如何参加求职面试等方面加强对研究生的培训指导。从各方面努力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推动研究生充分就业。

第三,将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贯穿于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帮助研究生认识自我、了解社会。同时,营造支持和鼓励研究生到西部、到基层就业和自主创业、灵活就业的氛围,鼓励和引导研究生积极就业;邀请优秀校友对服务基层工作经验现身说法,凡有意愿自主创业的,为其提供创业培训和相关创业服务。

3、研究生自身的应对策略

研究生在就业前对于自身所处的就业形势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对自己要有一个客观的评价。首先,对于调剂到农学类专业,或是来自农村渴望摆脱经济条件差要找薪水高的工作的这类型研究生,应及时调整心态,消除心理落差,在择业时应该理性化,冷静地思考,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求职的期望值,以便更好地抓住有限的就业机会。其次,对于每个研究生而言,应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做好职业生涯设计,寻求个人的长远发展。正确认识和处理职业理想与职业本身的关系。最后,研究生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优化知识结构,培养理论素养,通过专业实习,锻炼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和适应工作岗位能力,积攒社会经验,为以后顺利走向工作岗位,将书面知识付诸实践方面做好准备。

就业问题论文:新时期农村职业教育促进农民工就业问题研究

新时期农村职业教育促进农民工就业问题研究

金融危机与人口红利式微给我国的农民工就业问题带来了新的困难与挑战,但与此同时为我国的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面对机遇,我们应该多管齐下:政府部门应该加大资金投入,完善职业教育供给,提供充分的制度保障;职业院校、培训机构应该按照市场需要,及时调整课程内容,加强校企合作;作为农民工个人,更应该新观念,学习专业知识,努力成为新时期的新型农民。一、问题的起源

由于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所导致的全球性经济衰退,使得中国长期以来保持经济快速增长的发展方式中深层次的制度性和结构性问题逐渐浮出水面,尤其是在中国的劳动力市场领域表现得尤为明显…。据有关部门的统计,截至2009年2月,约有2000万农民工因经济不景气失业返乡,失业比例高达15.3%,因此需对农民工的就业问题给予足够的重视:农民工的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农户的增收和农村的发展嘲,更关系到我国的深度城市化以及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由于人口政策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国在整个改革开放时期,都处于劳动年龄总人口迅速增加且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中,通过充分的劳动力供给和高储蓄率为中国的经济增长提供了人口红利润,然而,已有的研究表明,目前城镇劳动年龄人口的净增长全部来自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并呈逐年减少的趋势,预计到2015年将转为负增长,传统意义上的人口红利将消失。随着少年儿童人口规模缩小和比重降低,劳动年龄人口供养在学人口的能力相对提高,通过扩大教育和培训大幅度提高人力资本水平面临着良好的机遇。另外。劳动力的短缺必然要求提高老年人口的劳动参与率,而在我国农村,老龄人口的人力资本储量较低,难以适应非农生产的技术要求,延长退休年龄会使他们陷入脆弱的境地。因此,通过职业教育可以达到开发这部分人口红利的目的,保持劳动力供给的充足性。

通过以上分析表明,在金融危机和人口发展阶段的双重约束下,保持我国经济增长的核心是产业升级转型和就业转型,而农村职业教育是与农村劳动力就业最相关的事业之一。目前农村职业教育的困境在于农村职业教育的有效供给不足,因此,要加大力度开展农村职业教育,实现政府、企业、学校、农民、社会中介组织的多元参与,为农民工的劳动力转移进行扎实的人力资源储备,发挥职业教育的特殊功能,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农村职业教育促进农民工就业的可行性分析

(一)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劳动力结构的转变,需要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

在我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发展阶段.大量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必须调整和升级,以保持实体经济的持续增长。经济结构调整以后,使得没有一技之长的农村劳动力顿时陷入困境。根据有关权威机构统计,在我国农村劳动力中,接受过短期培训的只占20%,接受过中等技术教育的仅占0.13%,而没有接受过技术培训的高达76.40%,而美国、加拿大、荷兰、德国、日本农村劳动力中受过职业培训的比例都在70%以上。农村劳动力的科技文化素质普遍较低,根据农业部统计显示,目前平均受教育年限只有7.3年,全国92%的文盲半文盲在农村。4.9亿农村劳动力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仅占13%,初中文化程度占48%,小学文化程度占39%,其中,文盲半文盲占7.6%,接受过短期培训的只占20%左右,接受过中等职业教育的只有0.13%问。对大量经历了增长由快到慢的国家的研究表明,全要素生产率的停止可以解释减速原因的85%,日本在1990年人口抚养比提高之后,gdp年增长率只有0.85%,因此,保持我国经济增长的持续性,关键在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在我国,资源重新配置的空间巨大,东部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应该逐步向中西部地区转移,而东部地区应该发挥其资本和技术优势,发展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金融、生物、电子、新能源等高新技术产业。这些产业的发展必须要有人才的支撑,通过职业技术教育,使得农村劳动力具有一技之长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提升人力资本的要求。因此,为了满足城市产业结构和劳动力结构调整的需求,加强农村职业教育是农村劳动力顺利就业的保障。

(二)农村劳动力接受培训的意识增强,需要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

据南京师范大学的《江苏省当代农村进城务工青年价值观研究》调查显示,68%的人对自己的受教育程度不满意,64%的人要求接受技能教育,54%的人外出打工的动机是开阔眼界、学习本领、提高自身素质。东北师范大学农村教育研究所在2006进行的“中国农村劳动力教育培训与转移”的调查中发现,只有7.4%的农民工接受过进城打工培训,43.4%的农民工认为。自己打工过程中没有一门过硬的技术是自身方面存在的问题。在经济平稳发展的过程当中,农民工工资水平较低,仅能满足自己及家庭的生活,在金融危机到来时,由于他们所从事的行业的性质,最先受到危机冲击的也是这部分人,此时他们所关心的不是工资高低的问题,而是有无就业机会的问题;因此.农民工会最先根据市场的变化来调整自身条件或者降低工资的水平,而根据实际情况,金融危机后农民工的实际工资水平不降反升,这就更促使他们及时提高自身的竞争力,通过加强职业技术培训,获取更多的知识和技能,而不是像以往那样仅仅依靠苦力来获取经济收益。农民工是富有经济理性的,当职业培训能够为自己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时,职业培训的动机会变得更加具有内生性。

(三)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需要发展农村职业教育

在农村,目前从事农业的劳动力多数是老年人和妇女,生产率低下。第一产业的经济功能弱化,土地主要发挥着养老保障的作用。金融危机背景下,部分青壮年劳动力不得不返回农村,人们便把目光集中在如何发展农村内部的第二、第三产业,以期获得比从事农业更高的经济收益,目前,许多在外打工、经商的人已经有了多年的外出经历,视野开阔,具有了一定的经验和资本积累,拥有一定的社会关系,利用回流效应,充分开发乡镇工业,形成新一轮的创业潮,有利于吸纳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缓解农民工的就业压力;另一方面,农民工在当地就业,减少了额外的迁徙成本和心理成本,便于节省更多的资源用来消费和建设新农村。但由于农村长期以来第二、三产业发展滞后,农民缺乏相应的专业技术知识,应该利用好这一有利的时机,普及推广农村职业教育,根据农民的需要,结合发展的实际,让农民学到发家致富的真本领,实现农村的产业结构调整,推进城镇化进程。

(四)农村劳动力转移方式的转变,需要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民工潮”,为城市经济的发展注入了巨大的活力,促进了我国经济的长期较快增长,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自发的转移方式也带来了诸多问题和社会风险。以往的农民工进城后多数从事技术含量低、替代性较强的行业,为了维持生活,农民工的摩擦性失业水平较低,但周期性失业水平较高,一旦遇到类似于金融危机或者政策性结构调整,将面临严重的失业问题。另外,“民工潮”不仅把大量的流动人口带入城市,也把贫困裹挟到了城市,就业失败和在外流浪的人数增多,在缺乏有效的社会管理的情况下,将使社会的不稳定性增加。问题的根源在于农村劳动力的素质较低,基于传统家族人伦信用的劳动力转移方式经不起现代快速变化的社会发展因素的选择,缺少维持运转的原动力,必然面临着危机。在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农村职业教育作为一种能够提供知识、培训的方式,被认为是能够提供稳定转移方式的有效措施。三、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的相关做法和建议

(一)加大政府投资职业教育的力度

首先,由于农村职业教育发展低迷,需要加大投资力度:农村职业教育的对象是农民,农民的低收入水平难以负担自身的职业教育费用,再加上农村的传统观念、恶劣的生存环境制约着农民的教育投入行为。其次,2006年,《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指出,建立由政府、用人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的农民工培训投入机制,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要加大支持力度。但就目前的情况看,由于农民工就业具有较大的流动性,企业没有为其进行技术培训支付费用的经济激励;而从农民工个人的角度讲,成本最小化是其追求的目标,一般不会制定长远的投资计划,技术培训具有一定程度的外溢效应,这就更要求政府作为投资的主体,才更有利于农村职业教育的稳定发展。

(二)制定相应的保障措施

三农问题的存在不是孤立的,其解决需要创造各种各样的环境与条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农民职业教育体系构建方面做出了不懈努力,《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等有关法律的颁布,为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而进一步解决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的经费短缺、人才外流、人员配置不合理、技术手段落后等问题,是促进新时期农村职业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目前,农村剩余劳动力主要向以下三个方向发展:一是新型农民;二是新型外出务工人员;三是创业者。

(三)依据市场需要,灵活设置学习内容

目前,教育和劳动力市场已经变得密不可分,市场是检验教育水平及教育效果的场所,只有经得起市场的检验,农民工的工资水平才会有所提高,其接受职业培训的热情才会得到激发。职业教育的发展,要注重与市场、与实践的结合,如今的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学校如果不能及时把握技术发展的方向或把握不到位,在生产周期结束之后,培养出来的学员不仅缺乏市场竞争力而且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总之,农村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至关重要,针对市场需求的课程设置是学校必须达到的基本要求之一。

(四)根据教育对象的特点,因材施教

农民工参与职业培训的主要障碍在于培训时间与劳动时间之间的冲突,有关部门应该因地因时制宜,利用农闲或者农民工返乡时间进行短期集中培训,农民工普遍文化程度较低,但他们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培训过程当中,应当遵循农民工的自身特点,将农民工新学的知识与原有的经验结合起来,用简单、务实、实效的方法提高上课效率,已有的研究表明新信息与原经验的结合能够促进新知识的生成……。

就业问题论文:高职院校就业问题及对策分析

摘要:本文总结了当前高职生的就业现状,高职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提出了当前高职院校就业问题的应对策略,真正解决就业难的问题。

关键词:高职 就业 心理误区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阶段,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当前社会的热点问题。国务院作出了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与改革的决定,“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是中央为高职教育确立的办学指导方针。因此,以就业为导向,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毕业生就业,成为高职院校的重点工作内容之一。

一、高职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教育部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提出要“积极稳步发展高等教育,特别是要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飞速发展,高职学生的数量和质量都在呈现不断提升的态势,目前高职教育规模已占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高等职业教育旨在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应用技术人才。这样的培养目标决定了高职教育对于技术应用的侧重,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既具有一定的专业理论,动手能力相对比较强,这些都是高职毕业生相对普通高等教育及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的优势,更是众多企业单位青睐高职毕业生的因素。

随着高校扩招后毕业生高峰的到来,特别是高职院校的增多和国家对高职学校有关政策的倾斜,导致每年的高职院校毕业生人数急剧增加,而每年新增就业岗位数却与毕业生人不成比例,这就使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

二、高职学生就业难主要原因分析

1.定位不准确,就业观念落后

当前毕业生的就业观念虽然日趋务实,但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在就业和择业观念上,高职高专院校大学生仍然存在与现实需求相悖的传统择业观,表现为有些毕业生往往对自己估计过高,总觉得和一些普通求职者相比有比较优势,在就业过程中不能正确地评价自己的优势与不足,不切实际地追求超出本身能力的职业岗位,不给自己合理定位盲目求高,而对自我的职业兴趣、能力、职业的发展前景等因素不多作考虑;还有相当一部分毕业生片面追求大城市,而不愿去西部一些中小城市特别是农村发展。这常常出现找不到工作或工作不合适的现象。

2.缺乏自信

很多用人单位将学历作为应聘者的第一道门槛,对专科生认可程度不高,据统计84%的学生在求职时均遭到用人单位拒接简历的尴尬。这导致有的学生对自己缺乏信心,不积极参与双向选择,而是听之任之。此外,在面试时一遇到没有准备的问题就心慌、语无伦次,不但没有把自己优秀的一面展现给用人单位,而且这种失败经历还会影响到以后的面试,造成就业信心不足。这些认识上的偏差,使得大学生在毕业求职过程中埋怨理想与现实相差太远,从而产生失落感自责、自怨、自卑的心理,形成心理障碍。

3.依赖心理重

在就业过程中,一些学生缺乏主动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不能主动地参与就业市场的竞争,而是寄希望于学校,寄希望于地方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寄希望于家庭,或静候学校与地方的安排,或依靠家长去四处奔波,缺乏把握时机创造机会的主动性,使自己在就业中处于劣势。

4.综合素质不突出

高职高专院校大学生的普遍素质仍有待提高,这主要包括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目前高职高专院校大学生专业特长不突出,缺乏动手实践能力及工作经历。在学习能力、信息处理能力、适应能力、社交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方面,部分高职高专院校大学生的表现仍然差强人意。

三、解决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应对策略

1.积极调整专业方向,优化专业结构,适应就业市场要求

高职院校要根据岗位要求的变化,及时调整相关专业方向,通过更新、调整及增加必要的专业技术课程和实训实习项目,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适应性。要贴近当前产业转型、调整和企业人力资源需求变化,有针对性地灵活调整专业设置,优化高职院校专业结构,改革人才培养方案,以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紧缺型高技能人才的需求。

此外,不仅重视对学生专业知识的传授,还要注意人才素质的培养。将专业课程的设置与学生职业发展及其职业技能培训结合起来,以就业为导向,推动专业设置、学科结构、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重视培养学生的专业竞争力、动手能力、可持续发展的竞争力、创新能力及思想素质和心理素质,增强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使毕业生有更多的就业机会。

2.加强就业择业教育,引导学生树立职业意识

从新生的入学教育开始,融入各专业设置、专业课程、培养目标、就业方向等,介绍各专业发展前景、社会需求情况及本校往届毕业生就业状况,激发新生学习专业技能的兴趣和积极性。在此基础上,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人才需求形势,从新生入学开始培养学生树立职业意识。

另外,帮助学生正确评价自己,使学生了解要从事岗位的各项要求,如知识、能力、经验等要求。同时,还要结合学生的性格、气质、兴趣、爱好、职业技能及专业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展职业教育,制定职业生涯规划与设计,从而引导学生改变 “一次选择定终身”的择业观,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择业观。

3.实施“双证书”制度

在人才培养中,应强化高技能训练,为高职生职业起航备足动力。“双证书”制是高职生职业扬帆一个极为重要的“风帆”。高职生最突出的优势就是较强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职业资格证书是这些能力的见证,而实习实训则是培养这种能力的关键环节。强化专业技能资格认证,通过所学专业的相关职业资格认证考试,促进高职院校毕业生能顺利获得“两证”即,学历证和职业资格证,提高企业对高职毕业生的认可度。高职院校要把相关专业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作为其学生毕业的条件之一,在颁发专业学历证书前,努力使符合条件的应届毕业生通过职业技能鉴定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

4.开展技能竞赛,增强就业竞争力

据统计,在高校毕业生总数不断增加的今天,高级应用技术人才的缺口相当大。高职毕业生只有努力提升自身专业技能,技术实践能力,才能增强就业竞争力。在就业指导过程中,开展相关专业技能练兵,引导学生按照职业需求来强化自己的专业技能,通过与专业技能相关的竞赛来强化专业理论、增强专业实践能力。经常开展各种技术技能竞赛活动,促进学生动脑动手能力的培养,以提高学生对专业技术技能的兴趣。依据专业、年级、岗位需要设置不同项目并予以奖励,学院提供材料、场地,安排教师指导,鼓励支持学生锻炼动手能力。

5.拓宽就业渠道,强化顶岗实习,加强校企合作

实际上产学合作才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最大特点,也是其生命力所在,它可以使高职生的就业具有技能性和应用性的特点,从而突破大学生就业总体困难的困境,实现高职生的充分、有效就业。高职院校要保证高职学生学习期间的顶岗实习、教学方案设计与实施、指导教师配备、协同管理等方面的合作,确保顶岗实习的教学效果和岗位技能训练水平。与合作企业一起加强针对岗位任职需要的技能培训,大力提升毕业生的技能操作水平,提高就业能力。根据其人才培养特点增加实践实训环节,在教学模式上走出校园,在企业建立教学实践基地,大力发展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在教学内容上与企业合作,充实教学内容。

就业问题论文:关于构建和谐社会视角下的高职生就业问题探究

[论文摘要]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社会和谐之基。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重视就业问题,尤其是大学生就业问题。文章从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分析了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高职生的就业现状,指出了高职生就业中的不和谐因素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不利影响,提出了促使高职生充分就业的对策。

[论文关键词]和谐社会 高职生 充分就业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念。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重视就业问题。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社会和谐之基。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成为整个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成为影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和国家未来发展的最为紧迫和复杂的课题。因此,在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形势下,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角度来探讨高职生的就业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高职生充分就业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一)高职生充分就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

和谐社会是指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全面和谐发展的社会。高职生就业面临的是个体的工作需求和社会工作岗位供给之间的供需关系,是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问题。高职生的充分就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体现。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李培林指出,和谐社会应该存在八种社会结构的和谐,其中,城乡结构的和谐、区域结构的和谐、社会阶层结构的和谐、就业结构的和谐都与就业有直接联系。高职生的充分就业对实现上述四种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重要作用。

(二)高职生充分就业是保障民生的根本问题

党的“十六大”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扩大就业是我国当前今后长时期重大而艰巨的任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充分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在我国目前的社会经济条件下,教育成本采用分担机制,培养一名大学生,家庭和学生个人的投入相当大,由此带来的就业期望值也高。如果体现民生之本的大学生就业问题得不到解决,大学生的生存与发展就会遭遇危机,他们的焦虑感就会不断累积,影响其今后的发展。从家庭层面来说,倾其所有培养的大学生毕业即失业,由希望变成失望,对家庭其他成员和周边人的影响十分巨大,如果引导控制不好,极易引发群体性行为,导致社会矛盾加剧,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

(三)高职生充分就业是增强全社会创造活力的重要前提

发展的根本在于创造,人类进化发展的历史,就是创造发明的历史。根据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活劳动是潜在的、不能储存的劳动。脱离社会生产过程的劳动力对整体社会资源来说是一种浪费,它不仅影响社会成员创造能力的有效发挥,而且也影响社会资本效益最大化的实现,表现为各类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被抑制,社会成员无法产生归属感和生存动力,从而丧失了主动融入社会、创造财富的意识,影响了劳动力资源最大限度地开发和利用,造成社会成本增加。高职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青春洋溢,充满活力和创造力,他们既是未来劳动力市场的主力,又是我国提高科学技术水平与自主创新水平的希望所在。在我国总体人力资源水平不高的情况下,大批高职生踏入社会、充分就业,必将推动社会的进步。

二、高职生就业现状及其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不利影响

(一)高职生就业现状

近年来,为适应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轨,高等院校不断扩招,由此而导致的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对全国114个城市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的调查,高校毕业生的需求仅占新增岗位总量的22%。教育部的统计数据显示,全国高校毕业生在2004~2009年分别为280万、338万、413万、495万、559万、611万。2010年毕业生人数达到640万。全国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在2004~2009年分别为73%、72.6%、71.8%、70.9%、68%、68%,而高职生的初次就业率在2004~2009年为50%、51%、52%、53%、58%、56%,由此可见,高职生的就业形势极其严峻。高职毕业生就业问题已成为高职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和发展的“瓶颈”。但我们也应该看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我国对高职类人才的需求迅速增加,尤其是一些高新技术企业急需一大批高职专门人才。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我国高级技术人才严重短缺,企业对高级人才的实际需求,要比现在高级技术人才的数量高出几倍至几十倍。从这一形势看,我国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前景还是很好的。

(二)高职生就业现状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不利影响

高职生就业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元素,其严峻的就业形势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产生诸多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造成社会、人力资源的严重浪费,影响社会经济协调持续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已进入关键阶段,工业现代化的迅速推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协调持续发展,必须靠生产一线上的大批高素质的技能人才作为支撑。国内外的发展经验早就证明,外资、技术、先进的管理模式都可以引进,但唯独大批量的高技能人才只能靠自己来培养。为满足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需要,一方面,国家投资新建、扩建、改建高职院校,加快高素质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另一方面,高职学生在就业上却出现了就业率低、就业难的现象。高职生是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他们毕业即失业,使他们所学的知识技能处于闲置甚至荒废状态,不仅造成社会、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而且影响社会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影响和谐社会的构建。

2.加剧社会不公,影响高校持续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高等教育大众化使更多的人能接受高等教育,教育公平在促进社会公平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大学生严峻的就业形势,使高等教育大众化给人民群众带来的“功绩”被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所抵消。学生接受高等教育,就是为了毕业后可以获得更好地发展。如果大学生不能顺利就业,毕业即失业,其为接受高等教育而进行的投资得不到回报,易引发新的“读书无用论”,也会对人们今后进行教育投资产生不利影响。学生是办学的主体,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失去信心,不仅影响高等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而且影响教育公平的实现,进一步加剧社会不公平。

3.加重学生心理负担,影响和谐校园建设。大学时代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大学生的生理已基本发育成熟,但心里发育还未完全成熟,可塑性大,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严峻的就业形势加大了在校高职生的心理压力,易引发大学生忧郁、焦虑、自卑等心理问题,影响了他们的学习、生活质量以及思想稳定,从而影响和谐校园的建设。

三、构建和谐社会中高职大学生就业的对策

(一)加强政府调控职能,坚持宏观调控与市场导向的和谐

1.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协调发展,最大限度地提供就业岗位。经济发展是带动就业的“火车头”,必须坚持在发展中解决就业问题。第一,要保持经济适度增长,实现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良性互动。有资料表明,我国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就可以为社会提供就业岗位80~100万个。这就要求各级政府在制定发展战略时,不能单纯追求gdp的增长,要处理好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就业等方方面面的关系,实施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二者兼顾的发展战略。要加快推进工业化、农业产业化进程,不断提高区域经济和中小城镇吸纳劳动力的能力,缓解当前高职生就业工作中的结构性矛盾、地区性矛盾以及企业之间分布不均衡的矛盾。第二,要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增强其对就业的拉动能力。在gdp构成中,第三产业比重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就可以增加650万个就业岗位。因此,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是解决高职生就业难的重要途径。第三,大力扶持中小企业,促进民营经济的发展。我国现有六百多万民营企业,随着各种制度的健全和完善,民营企业将是高职生就业的重要渠道。

2.完善相关的政策和制度,营造公平的就业环境。政府应完善相关的政策和制度,纠正就业市场中运行的不规则行为和偏差,畅通就业渠道,建立和谐的就业环境,逐步减少和消除用人单位因学校、学历和专业所产生的就业差别和歧视,杜绝暗箱操作。同时,政府必须加大与高校毕业生相关的劳动人事制度、户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力度,扩大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的自主用人权;完善与毕业生相关的就业立法和社会保障制度,尽快实现所有从业人员的基本医疗保险和基本养老保险,并使之能随从业者的就业岗位变动而在全国自由流动,减少就业风险,解除高职生的后顾之忧。

3.拓宽就业渠道,引导高职生多元化就业。政府要加大统筹协调力度,采取多种措施积极引导高职生多元化就业,激励高职生到基层就业和创业。鼓励高职生到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就业,各类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应是高职毕业生就业的主要渠道,政府要进一步清理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制度性障碍和限制,为他们提供档案管理、人事、社会保险办理和接续、职称评定以及权益保障等方面的服务,形成有利于大学生到中小企业就业的社会环境。企业招用符合条件的高职大学毕业生,可按规定享受相关的就业扶持政策。同时,还要支持高职生自主创业。政府要积极创造条件,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对大学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符合条件的,可免收行政事业性收费,有创业意愿的大学生参加创业培训的,可给予一定的职业培训补贴。建设完善一批投资小、见效快的大学生创业园和创业孵化基地,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政策咨询、项目开发、创业培训、创业孵化、小额贷款、开业指导、跟踪辅导等“一条龙”服务。

(二)高职院校要调整办学思路,促进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和谐

1.积极实施特色化战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高职培养的大学生不是简单的劳动者,而应是具有自身核心价值的劳动力、生产力。要实现这一目标,高职院校在办学上,就不能盲目向本科院校看齐,在教学与学生管理等方面要突出自己的特色。唯有如此,高职教育才能办出自己的特色,才能提升高职生的就业竞争力。因此,高职院校应密切注意国内外经济形势和就业市场的发展变化,建立科学的评价、分析和预测体系,把人才培养与就业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及劳动力市场的变化,调整办学思路,优化专业结构,形成自己的特色学科和专业,培养不同层次的特色人才。

2.推动产学结合,尝试“校企联姻”。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高职教育同社会的联系更加密切。走产学结合的道路,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高职院校要大胆尝试“校企联姻”,通过和企业的合作,一方面可倾听企业对学生的反映,采纳企业对学校专业设置、培养目标的建议;另一方面可与企业联合建立大学生就业实习基地,推荐学生到企业实习,尽可能地缩短学生素质与就业岗位要求之间的差距,把就业与实习结合起来,形成就业工作的良性循环。

3.强化大学生就业指导,提高就业竞争力。高职院校应对学生进行全程就业指导,使就业指导工作系统化。在新生入学时就对其进行职业兴趣测试和心理测试,让学生全面地认识自我。如大二对学生进行社会职业知识的教育,使其明白将来所要从事职业的岗位职责、基本技能要求。给大三学生提供实践机会,以提高其责任感、主动性和受挫能力。此外,还要进行实战演习,强化求职技巧,安排模拟面试训练,加强毕业生职业心理辅导,为大学生顺利就业搭建平台。

(三)高职生应坚持和谐发展,提升就业能力

1.树立“大众化”的就业观念。一是要树立通过自己劳动取得合法、固定收入即为就业的观念,改变以前只有当干部、端铁饭碗才算就业的观念,不要只盯住大城市、大单位、高收入、高地位的工作岗位。二是要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立业的观念,先融入社会,在就业过程中积累工作经验,提升自我价值,为以后找到理想的工作奠定基础。三是根据社会需要就业,树立到基层建功立业的观念,进而实现自强自立、自主创业、灵活就业。

2.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增强就业能力。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不仅包括专业素养、科学知识,还包括竞争与合作意识、良好的沟通的能力、较强的外语能力、开放的学习态度、健康的心理等。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是大学生顺利就业的关键。在竞争激烈的就业环境下,高职生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并能尽快适应工作环境,就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3.树立主体意识,积极就业。在我国现有的劳动力市场环境下,消极等待是无法就业的。高职生在择业过程中应主动出击,重视自我推销,合理而得体地把自己推销给社会。这就要求高职生应首先树立自信心。只要有足够的信心,总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其次,高职毕业生要学会自我推荐,善于推销自我。在这一过程中,还要善于观察时机、观察环境,力求通过一定技巧有尺度、有分寸地把自己的才智、知识、技能等成功地展现给用人单位,赢得用人单位青睐,争取工作机会。

就业问题论文:浅析普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就业问题研究

论文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硕士研究生 就业

论文摘要: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普通高校的硕士研究生人数不断攀升。“入口”处招生比例逐步扩大, “出口”处的毕业生就业状况究竟如何。笔者就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作为探讨对象,就当前的就业现状展开调查,分析其存在的主要原因,最后结合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特点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在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化的今天,中国高等教育为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人才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到来,大学生为缓解就业压力不断走向考研道路,硕士研究生的招生人数不断放大。那么,经过三年的学习后,研究生的就业情况到底如何,笔者走进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进行调查研究,针对具体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就业状况展开分析,试探普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就业问题。

一、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就业现状

思想政治教育学是一门悠久而又崭新的学科,学科建设随着改革开放而不断发展和丰富。1984年我国正式创立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该专业学生毕业后可从事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教学、学生教育管理;科研;党政群团、企事业单位的思想政治工作;社会工作等。但是跟据实际的调查显示,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大概是考博、考公务员、考各类学校和其他。考博方面,很少再有继续攻读本专业的学生,大都选择类似学科或者直接转向其他学科。考公务员方面,该专业研究生一直在屡败屡战中摸爬滚打,据其介绍,由于专业需求量小、没有工作经验等原因,他们只有选择条件较少但竞争激烈的岗位,也使得其不断受挫,困难重重。到各类学校方面,在被调查人数中,大都签约的是高职院校、本科院校,与普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对口” 的岗位就要属辅导员了,但是如今辅导员制度建设、队伍建设等也在不断深化,还有部分毕业生表示并不愿意做学生工作,所以学校就业前景也不容乐观。其他的一些就业方面,诸如各类企业、创业等,比例较少,该专业研究生大多倾向稳定保障的行业,也存在“高不成低不就”的就业尴尬。

总的来说,该专业实际就业范围比较狭窄,毕业生就业集中在高校辅导员行列,考公务员和考博难度较大。加之该专业的理论水平较高,对现实社会的适应性和针对性较低,思政学生对本专业的就业信心不强,担忧“毕业即失业”,出现一些就业恐慌,没有表现出硕士研究生的竞争优势,当然,其中还有一些社会环境、就业观念等的影响。

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就业问题的原因分析

当前随着扩招的步伐,普通高校的硕士点不断增多,硕士研究生的招生数量不断上升,但是普通高校的教育体制、师资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却没有同步的跟上。就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来说,首先研究生的教育管理涣散,某些高校研究生处不能针对各个专业特点具体管理,大一统的管理方式既没有针对性又不能立竿见影,管理空泛。其次学科点建设缺乏资金和人力支持,专业教师配备不齐,课程设置陈旧落后。没有确实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导师制管理流于形式,许多研究生与导师联系甚少,没有较好指导研究生的学习和工作。再次就是人才培养方式上,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较强的实际工作处理能力,然而研究生在校学习期间大都只是理论学习,埋头写论文,缺乏实践锻炼。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实践锻炼要求不强,没有较好指导研究生认真参加思政工作助理环节和教学实习环节。另外研究生的就业能力也是值得思考的原因。

三、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就业问题的对策研究

(一)加强导师队伍建设

要提高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增强其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各种素质和能力,就要不断加强硕士研究生的导师队伍建设,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达到和谐共赢的双向效果。各个学科点可以组建几支高水平的导师团队,研究生既可以跟随自己导师做科研,又可以在导师团队影响下,学习他们共有的学术道德素质、精湛的业务技能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加深导师与研究生的情感。同时,人的教育管理是主观的,需要客观的规章制度来完善导师制度建设,应建立一系列导师任免制度、导师评估制度、导师汇报制度等。

(二)硕士研究生自我能力提升

硕士研究生要成为一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走专业化道路,在知识、能力和素质等各方面综合发展,这样才能增强自己的就业竞争实力,把专业与自身更好的结合起来,突出个性优势,优质就业。

首先要坚定信仰,做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其次要扎实学习理论知识,不仅要具备专业知识,还要多学习相关学科理论,将他们融合贯通。在理论学习的同时,要特别注意实践操作,运用到实际的教学实习和思想政治工作助理实习中,学以致用。再次要提高能力,提升素质。

就业问题论文:关于信息传播的视角分析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

论文摘要:大学生就业问题这些年来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信息传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高校学生却在求职过程中面临着信息不对称的困境,而以往的研究对此关注较少。文章选取信息传播这一视角,对目前大学生就业信息的渠道加以梳理和分析,发现信息仍是有很多途径传播只是并没有被广泛地关注和使用在解决就业问题上,因此,建议学校和社会注重信息传播的建设,指导学生关注就业信息,并提供必要的知识和心理辅导。

论文关键词:信息传播;大学生;就业

一、引言

大学生被视为国家培养出的优秀人才,是祖国未来发展的栋梁,大学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拥有双向选择的自由,而如今这些天之骄子同样也面对着就业问题,并且就业形势越发严峻,这一现象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根据教育部的统计数据,2008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到创纪录的559万人,比2007年增加64万人,增幅接近13%,预计之后三年内还将以每年50万人的速度增长。截至2007年9月1日,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的应届毕业生有超过140万人未能如期就业,往年积压的未就业大学生将加入今年的就业大军,与559万新毕业生“抢饭碗”。由于解决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历史遗留问题的任务仍然很重,新成长劳动力已进入高峰期,特别是高校毕业生近年增量多、压力大,整个就业市场需求岗位的总体状况相对趋紧,再加上新《劳动合同法》的实施、美国次级贷款危机以及往年积压未就业毕业生的存在等因素,2008年大学毕业生就业更难。在中国毕业生网最近的2007年和2008年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与预测报告中,使用了“就业寒流”来形容大学生就业形势,而根据今年的大学生就业情况来说只能用就业的冬天来描述。

面对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教育部部长周济在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视频会议上要求,高校要全面加强就业指导服务工作,努力提高服务水平。进一步落实就业指导人员、机构、经费“三到位”,提高就业指导服务的“全程化、全员化、信息化、专业化”水平,所有高校要从2008年起开设就业指导必修课或必选课。社会、学校、学生本人是整个就业环节的重要因素,而高校则是培养学生的重要场所,是前置解决就业问题的关键一环,因此,研究如何切实、有效地在大学内进行就业辅导,提高高校就业指导的服务水平,对于解决实际就业问题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

而在多年从事就业指导的过程中,笔者与学生有很多接触,尤其是那些成功找到工作的学生普遍认为,信息的获得是就业的关键,贯穿整个就业过程。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学生获得信息的成本降低,时效性高,信息的来源不只局限于校园内,信息的传播和获得信息的渠道越发广泛。就业活动最终还是落实到学生个体,能否顺利就业和学生本人的各方面情况息息相关。因此,对于大学生获得与就业有关信息的渠道的研究,可能是学校能够帮助学生有效解决就业问题的良药,但这是以往众多大学生就业问题相关研究文献中极少提到的。

二、大学生就业信息获取和传播的渠道分析

2700万大学生,相对中国l3亿多人口也许不是大数字,但就是这个群体从信息传播的特点上来看形成了一个独特的信息传播圈,能够广泛而迅速地获得信息,并散发出巨大的信息辐射能量。

从信息传播方式看,大学生的信息传播呈现双重特点。一是,大学生群体内部的信息传递,这种信息传递的速度极快,尤其是在通讯发达的现代,从过去的书信到网络、手机的普及,最典型的莫过于各大高校的论坛,仅水木清华bbs的在线人数都在20000人之多。而且由于大学生的群居性,信息的传递者往往成为同一条信息的接收者。因此,在大学生中,从信源发出的一条信息,很有可能在大学生中形成多次的重复性影响,从而强化了同一条信息的影响力。

另一个渠道则是外部辐射。作为代表国家未来的力量,大学生的一举一动往往会受到社会的高度关注,这也使得大学生容易引起社会关注。例如,当年的一部《大话西游》在最初上市时,寂寂无声,然而由于受到了大学生的追捧,而迅速成为了整个社会的关注热点。与此同时,接近2000万大学生来自全国各地,特别是来自农村地区的学生,从拿到录取通知书,走人大学校园的那一天,他们的声音会成为影响一个地区的声音,他们的选择会影响一个地区的片断。因此,大学生获得的信息会呈几何倍数地在各地和各行业扩散。而google、baidu的火暴预示了一种趋势:面临信息的剧增和技术的实现,社会以及个人需要创建新的知识构建与管理方式。当代大学生正在自觉、不自觉地跟随技术的脉搏,调整个体的信息管理方式。

虽然大学生就业信息的获得与其他各方面信息获得和传播的渠道相似,但是在每个方面信息的内容、途径、有效性不尽相同,以下将一一进行分析。

(一)校园网络

1.高校bbs论坛。各大高校都有自己的bbs,这些bbs工作版面,是毕业生求职、找工作的重要信息来源途径,也是被普遍认为学生自己找工作中最为有效的途径。

以浙江大学缥缈水云间bbs为例,work版从9月份开学就开始火暴,每天登陆的次数常年居论坛前三。招聘信息来讲,bbs上及时了最新的招聘信息,一方面学生通过各种外部渠道获得的信息自发地公布到版面上,与更多同样面临找工作的“战友”们一起分享;另一方面用人单位和猎头将所需人才的信息直接到论坛上,有针对性地选择人才,目标明确,成功率也高。

从招聘流程上来讲,学生可以通过bbs上与用人单位招聘相关人员实现对话,了解用人单位的信息,此次招聘人员的需求以及流程等细节问题,一些常年来学校招聘的用人单位的信息也可以通过查找前几年的论坛记录获得。论坛上有很多关于就业问题的精品文章,就拿简历的制作来讲,在论坛上除了中英文模板,还有往届学生的制作心得,帮助后来者在制作自己的简历时突出重点,避免常见的一些问题,一些英文专有名词在这里也可以找到,这些经验对于学生来说,不只是节约了时间,更可以少走弯路。随着就业问题的加剧,用人单位在人才选择上面对的困难同样加剧,很多招聘人员都说自己3秒钟就看过一份简历,为了有效选择到合适的人才,除了安排简历筛选,还会有笔试、面试,许多知名公司安排面试轮次甚至达到4次甚至更多。论坛上重要资源之一就是在巨大压力下找工作的心得体会和针对各个公司的考试经验,这些“笔经”、“面经”能帮助学生提前了解整个招聘流程,提早做好知识、心理、着装等准备,有助于顺利进行笔面试,这些新的经验又被写成“笔经”、“面经”与后来者分享。

这种学生间通过网络论坛平台的无私分享机制,在学生圈中是最为宝贵的信息财富。“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吃水不忘挖井人”。大学生在论坛上自主学习获得想要的知识,同时不忘把自己的收获,不管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留给后来者加以借鉴,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

2.高校就业指导网站。各大高校都建有自己的就业指导中心,一些提供有性格和职业能力测试的软件,可以帮助学生通过辅助工具了解自己的性格、能力、兴趣,从而选择可能会适合自己的工作类型。另一些学校接待的有人才需求公司的信息都会通过该网站进行,学校相关招聘宣讲会的时间地点安排、各大招聘会的时间地点和参与公司的情况等都会及时地在网站上公布,方便同学了解学校方面的就业信息,而这类公司往往规模比较大、知名度高、提供的岗位待遇高、入职培训完善等等,更符合学生的就业期望。能到学校招聘的公司,需要花费一定人力物力,更期待能在学校尽快找到合适的人才,针对性也很高,有利于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达成就业意向,双方满意度往往也会很高。

(二)校外网络

1.招聘网。各找工作的主流网站,这个比起bbs就难说多了,因为它确实有很多,并且优劣不一,如中华英才网、前程无忧、智联招聘、应届生等,都是目前比较常用的求职信息网站,上面了大量的招聘信息,同时学生可以把自己的简历详细填写在上面,比如,chinahr(中华英才网)的简历可以简单修改后投给不同的企业,减少了很多的时间,并且中华英才网还外包公司招聘的简历筛选甚至笔试面试服务,多、关注这方面的信息对于应届毕业生求职或者大三的学生寻找大牌公司的实习机会丰富自己的简历是非常有帮助的。而对于大一大二仍处于迷茫时期的学生来讲,关注各大招聘网,一方面可以了解目前的就业形势,尤其是与专业对口或相关的公司和领域,另一方面可以根据公司对人才的需求有计划地提升自己的经验和能力。

2.订制服务。随着博客和et历等互联网服务的兴起,谷歌、雅虎等都推出了博客或者日历的订制服务,学生可以根据自身需要订制相关新闻,比如说,对于应届毕业生求职,用googlereader或者其他订阅器订阅求职相关的网页,每天从这里你可以得到30个左右的职位空缺信息,并且都是针对毕业生的,大大提高了信息接收量,拥有更多的选择机会。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同样可以通过rss订制自己所关心的与求职就业有关的内容,实时了解就业市场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从心理和信息上提早做好充足的准备。

3.公司网站。目前毕业生期望求职的公司都建有自己的公司网站,像宝洁、摩根等公司的招聘就直接在公司网站上进行的,对于想要就业而没有面临就业的同学,可以经常登陆公司的网站,了解公司招聘时问表和流程,金融、快速消费品、咨询等公司的招聘往往都有一定的难度,但这些都是可以通过提早准备突击练习而得到提高的,所以想要就业的同学可以制定一份学习计划,专门针对自己期望求职的行业、领域、公司来准备面试知识,这对于非专业对口但期望从事这一领域工作的同学有很大的帮助。

对于大部分公司,人员招聘计划可能跟应届毕业生关系不大,往往都是需要什么样的人、需要多少人单独招,也就是按需招聘,这样很可能不会专门组织大规模的人员招聘活动,这些信息在校园的招聘网站和大的社会招聘网站都是看不到的,但是都挂在公司内部网站上招贤纳士这部分类似的板块中。对于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之前的几种信息方式,hr经常会收到大量的招聘推荐书,但是公司内部网站上的相对比较少,如果投放及时获得面试机会成为正式员工的概率也会大些,而这部分信息也是最难关注的,信息收集量比较大,容易被人忽视。但是对于那些已经对自我有明确分析的人,有明确的求职意向的同学,可以选取几个有意向的该领域的公司,经常登陆公司的招聘信息,这样获得期望范围内工作的可能性也会大。而对于非应届的学生,也可以通过实习的方式,提前到期望的公司内工作一定时间,一方面学习和了解期望的工作内容和环境,并且和期望值相比较,避免过于理想化或悲观化,另一方面为毕业工作积累同领域的工作经验和人脉,可能的话毕业后仍能留在这个公司工作,避免面临毕业而急于奔波找工作的困境。

(三)组织信息

1.学校、学院、专业。近些年来面对学生就业困境,全国各高校都意识到校企关系的重要性,学校都会与一些企业达成良好的学生推荐意向,每年企业都会在学校招聘一定量对口专业的学生,一些规模大的学校,下级的学院甚至各专业、教师手上都会有一些企业资源。虽然这些资源未必很多,也不是对所有专业所有学生都适合,但是对于就业岗位和毕业生的匹配来讲也是很重要的信息资源。了解这部分信息,学生扩大了就业选择的余地,成功率也会很大,长远来看在公司工作的校友之间情谊关系也是开展工作的宝贵财富。学校通过了解企业的需求,在课程上也不断进行调整,使学生学习和社会工作的内容不至于过于脱轨,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适应社会的需要,及早为社会作出贡献。

2.社团组织。社团组织狭义来讲,是指那些以一个共同目标而聚集起来的学生组成的学校团体,这些团体有些是艺术性社团,有些是兴趣喜好类社团,有些是对外交流活动的社团,也有些是针对于就业指导锻炼甚至是某些知名公司在学校设的学生俱乐部。与就业有关的社团组织能够帮助学生提早地适应就业环境,不断与社会企业接触,选择自己理想的就业范围。而其他社团组织同样使学生的抗压能力、学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得到锻炼,并且为求职增添丰富的生活素材。

三、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解决就业难的对策

经过上一部分的分析,我们发现尽管目前就业信息非常不对称,但是学生仍然有很多渠道接触到与就业相关的信息。目前许多学生面临的是“想找工作或者为找工作准备些什么,但是不知道怎么办”的困境,因为现在人才市场是一个严重的买方市场,作为卖方的学生处在被动的位置。学生很希望努力,但是却不知道怎么去做。所以,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可能就是解决就业难的关键一环。

对于找工作的人,任何时候找工作都会有一定程度的压力等待未知结果是件很痛苦的事情。但是,这个时候如果只顾着焦虑,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了。平和的心态是求职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他不仅会影响你的心情,对你的面试表现都会有比较大程度的影响。虽然现在看到别人一个个都定了工作,但是自己要保持一个平和的心态。这样的心态在平常就要开始锻炼,学校应该开始相关的就业指导课程和心理辅导课程,让学生及早做好心理准备,并且学会自我调节。对于学生找对位置是关键,要了解自己,不要盲目找。其实你只是在找一个合适自己的工作,不要过度追求薪资、解决户口之类的问题。了解自己了,知道自己适合什么工作,当你发现它的时候,你会发现,其实工作也在找你。当然,这点很难。其实求职也是个认识自我的过程,但在学校的教育中有严重缺失,教育部门和学校需要不断地在工作中改进和提高。

鼓励学生及早关注就业,为就业做好充足的准备也是很重要的。学生有很多信息来源,但是往往因为没有意识到就业的严重性和重要性,而忽略这方面的信息积累。因此,学校需要加大对就业工作的宣传力度,做好就业指导,帮助学生在接收信息外自主寻找,主动出击,更有效地找到理想的工作。

此外,学校应该继续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一方面扩大学生就业面,另一方面不断完善自身的教学安排,与社会需求相接轨。同时,加强校园自身就业信息网络的建设,帮助学生在校园网上获得更多的信息让信息化来改善信息不对称带来的就业压力,帮助指导学生顺利就业,解决就业难的难题。

就业问题论文: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

【摘要】对当前在全球金融危机之下大学毕业生就业异常艰难的现状,本文从就业难的原因着手,提出了高校在专业设置和教学模式上应该灵活机动,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使学生在提高就业竞争能力的同时要勇于自主创业,还要加大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的力度。

【关键词】就业形势 就业难 职业能力 就业观

2010年两会大学生就业成为了关注焦点和社会问题,受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欧美等国进口明显下降,我国出口减少,企业效益降低,不少企业大量裁员或缩减招聘人数,在经济复苏的背景下如何摆脱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找到大学生就业的出路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1 大学生就业现状

1.1 毕业生人数增加,就业形势十分严峻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视频会议上直言: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的不利影响还没有消除,如果说2009年是我国经济最困难的一年,2010年可能是最复杂的一年,整个宏观层面就业形势就很严峻。2010年的毕业生人数630万,再加上往届没有实现就业的,就业大军高达1000多万人。

1.2 企业倒闭,失业人员增多

3 大学生就业的途径和方法

3.1 加强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工作

很多毕业生经历了多次面试的失败,造成了心理的严重受挫。高校就业部门应帮助毕业生认清自己,认清社会,认清当前就业形势,使其端正心态,转变就业观念,就业指导与就业服务在此特殊时期显得尤其重要。

3.2 转变就业观念,降低求职要求调整就业心态

在就业时要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就业观。在找工作之前,一定要研究市场需求量,了解社会及企业的用人要求。中心城市的需求有限,缺的是农村、欠发达地区的乡镇基层。从就业门槛低、综合要求较少的基层岗位做起,积累相关工作经验,提高实践能力,也可以先选择在报酬较低的中小企业就业或可以灵活就业等。在校学习期间增强兴趣的广度,善于控制和调整情绪,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将择业观与人生目标联系在一起。

3.3 勇于自主创业

高校毕业生创业可享受4项优惠政策,包括免收行政事业性收费、提供小额担保贷款、享受职业培训补贴、享受更多公共服务等。大学生可以充分利用优惠政策,积极进行市场调研,选择切实可行的项目,加入自主创业的行列。

3.4 继续深造

既然就业市场处于低迷状态,那考虑继续深造考研未尝不是一个好的选择。一方面,可以深化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学历水平,另一方面,可以利用深造的时间回避当前不良的就业形势,待几年后整个市场回暖,再找一份合适的工作。

3.5 增加对当前就业政策的了解

既然在就业方式上实行自主择业,大学生就该应熟悉就业政策及就业过程,了解就业形势动态,根据变化及时调整自身发展方向,以满足用人单位的标准。还要加强宣传国家出台的一系列帮助大学生就业的优惠政策,积极鼓励学生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好各类政策,实现顺利就业。

3.6 注重自身素质的培养,提高就业竞争能力

首先,良好的职业素质是通向成功的通行证。在大学期间应提升创新能力、协调能力、审美能力、组织能力、抗挫折能力等。培养团结协作精神和知法守法、公平正义的品格。其次,大学生应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补充新知识、新信息。再次,提高就业竞争能力,也就是获得与保持工作的能力,通过知识的学习和综合素质开发而获得的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身价的本领。

总之,就业难既有客观的因素,也有主观的多种原因。要解决这个问题,政府部门就必须加大对就业扶持的投入,制定一些积极的就业扶持政策;企业要树立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做到不轻易裁员,在招聘过程中,不要过分强调经验,给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一个机会;学校要做好全方位的就业服务工作。除此之外,就业问题的解决还是要靠大学生自己,这也是解决此问题的关键所在。

就业问题论文:构建成熟公民社会视野下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反思

摘 要: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日益凸显。在以经济学和教育学为研究视角的众多探索步履维艰时,本文尝试从构建成熟公民社会视角入手,通过对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的再认识,溯源大学本质和本职,从而为破解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题拓宽思路。

关键词:公民社会;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反思

引言

在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已经引起了全社会广泛关注的今天,学术界更多地将破解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题的研究集中在了经济学和教育学上,从供给需求和高等教育改革等相关理论入手的研究层出不穷,这些研究为该问题的解决奠定了较好的理论和实证基础。然而,在我们千辛万苦为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寻找出路的时候,我们似乎忽略了一个众人皆知的客观存在,或者说对这个客观存在的认识远没有达到本质的回归程度,那就是在构建成熟公民社会的社会背景和高等教育大众的时代背景下的高等教育本质是什么?从构建成熟公民社会视角来溯源大学本质如何能为破解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题拓宽思路、另辟蹊径?相信这就是本文的意义之所在。

一、问题提出的时代背景和社会背景

(一)构建成熟公民社会的社会背景

自古希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一书中将公民社会叫做“politike koinonia”开始,到黑格尔《法哲学原理》中首次提出的“市民社会”,再到马克思社会主义者的“市民社会”概念的形成,直至哈贝马斯运用“公共领域”来阐明对公民社会的认识,以及苏东剧变后“公民社会”概念的迅速转换和流行,“公民社会”理论成为当代世界一股重要的社会政治思潮。正是缘于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深入以及建设民主、文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需要,“公民社会”理论在当代中国乃至全球政治文化中的核心意义也显得愈来愈重要。

当代“公民社会”理论主要是基于“国家—经济—市民社会”三分法来进行阐述和研究,也就是强调文化领域作为与政治领域和经济领域并列的单独一个领域的独立性,这与人类社会文明发展轨迹不谋而合。高等教育及其组织机构——大学,在现代成熟公民社会的构建中占据着核心地位,这种核心地位是由高等教育在现代社会文明进程中的功能和作用决定的,其核心作用不仅表现在经济领域,而更重要的则是体现在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简单概括,公民社会与高等教育是一种相互作用的关系,即大学是公民社会构建主体——公民的“养成地”,更是一个国家、社会不断向前的最高精神“引领者”,这正是对大学本质和本职的回归性认识,也是本文成立和展开的核心源发基础。

(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时代背景

美国著名的教育社会学家、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公共政策研究生院教授马丁·特罗(martin trow)博士在《从大众高等教育向普及高等教育转化的思考》(1970)、《高等教育的扩张与转变(1972)、《从精英向大众高等教育转变中的问题》(1973)等长篇论文中,逐步深入地阐述了以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指标将高等教育发展历史分为“精英、大众和普及”三个阶段的基本观点。他认为:“一些国家的精英高等教育,在其规模扩大到能为15%左右的适龄青年提供学习机会之前,它的性质基本上不会改变。当达到15%时,高等教育系统的性质开始改变,转向大众型;如果这个过渡成功,大众高等教育可在不改变其性质下,发展规模直至其容量达到适龄人口的50%。当超过50%时,即高等教育开始快速迈向普及时,它必然再创新的高等教育模式”。现在国际上通常用这一划分来作为衡量一个国家高等教育水平的通行指数。

在构建成熟公民社会进程中,作为大学两大核心功能之一的合格公民“养成地”功能发挥作用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高等教育大众化”。从1998年我国高校招生108万人到2009年629万人的全国普通高校本专科招生计划,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时期,高等教育已不再是少数人才拥有的“奢侈品”。原教育部部长周济在2009年9月6日新华网访谈中曾谈到,高校扩招的成就是应该肯定的,高校大规模扩招使我国的高等教育由精英化转入了大众化发展阶段。这一阶段的到来正是对高等教育是培养合格公民的的公民社会属性的验证和回应,而将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归罪于”高等教育大众化则导致我们寻找原因、解决问题的方向和坐标发生严重偏离。所以,我们需要对“高等教育大众化”进行一个再认识:看似高校扩招加剧了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短期表象迷惑了我们对于高等教育大众化必然性的认识;高等教育大众化是培养“合格公民”、构建成熟公民社会的一个必然结果;其作用是不断提高全社会公民素质,为社会向更高方向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基于构建成熟公民社会视野下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反思

(一)反思一:高等教育与经济的“纠缠”导致了什么?

为了破解高校毕业生就业难,从增加有效需求拉动就业需求到质疑高校扩招“过度”,从调整产业结构到改革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众多专家学者纷纷展开相关理论研究,献计献策。然而时至今日,该难题却依旧未见破解。通过反思我们不难发现:奥肯定律将高gdp增长、低失业率、低通货膨胀作为宏观经济政策的三个主要目标,就业问题归属于经济领域范畴已无可置疑;而通过对大学本质的追根溯源,其作为第三部门的公民社会属性亦十分明确。如此一来,在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上势必出现一个悖论,即将大学作为解决归属于经济领域问题的现实同公民社会中大学的本质的严重背离。高等教育和经济“纠缠”在一起导致的最终结果就是高等教育“庸俗化”,大学发展严重偏离本质。

大学“不是政府、不是企业。从其宗旨、目标、组织、产品等多方面的属性来看,大学属于一种特殊的非营利组织”,尽管当前高等教育改革过程中也面临产业化、法人化、私营化等背景和问题,但是,如果从起源和发展轨迹来看,现代大学是由西方中世纪大学演化而来,即是宗教和世俗知识团体的演化物。

因此,尽管大学时刻离不开政治和经济的现实条件,时刻面临会被“政治化”或者“商业化”的可能,但是始终伴随其发展的核心是传播知识,不顾一切追求真理才是大学的本质和本职。对大学的认识一旦回归了本质,我们就会发现在社会各界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关注度与日俱增、在面对高等教育无论怎么改革却似乎依旧受到质疑的现象背后,透射出的问题本质是:大学偏离了其无条件追求真理的本质,却被迫“承担”起了“就业”这样经济领域的“功利性”政府责任,其结果当然是“本末倒置”、问题百出。

(二)反思二: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是不是高等教育的本职?

在面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时,人们往往更多的关注都放在了高校身上,尤其是高校毕业生由“皇帝女儿不愁嫁”的状况发展到了“毕业即失业“的境况,更是让高校质疑不断,矛头直指高等教育。然而,在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不可逆转的发展轨迹中出现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是不是高等教育的本职?

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从“公民社会”理论中找到了答案。第一,就业问题本质上应归类于经济领域范畴,不应将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职责人归为大学,这只是整个国家、社会就业问题中的一个部分而已。第二,就业问题不是大学的本质和本职。构建成熟公民社会是社会发展的目标和方向,在此进程中,高等教育扮演着核心角色,主要原因归于两大功能:合格公民的“培养地”和社会文化领域的“引领者”。公民社会的构建最基本的条件就是具有“合格公民”。什么是“合格公民”呢?简单说来,就是同时具备“公民身份”和“公民素质”的人就是“合格公民”。而在有效地参与民主的政治、经济、道德生活等公民素质养成上发挥核心作用的关键无疑就是高等教育。文化领域的高度发达是文明社会显著标志之一,大学追求真理的本质对一个国家、社会不断前行的推动和引导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因此,大学的本质是追求真理、引领社会文化和培养合格公民,解决就业不是其本职。

三、构建成熟公民社会视野下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两点思考

(一)思考一:回归大学本质,重塑“象牙塔”精神

解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题之所以屡步为艰、收效甚微,其原因就好比“没有找对开门的钥匙”一般,一直处于“错位”状态。从“公民社会”理论来看,要想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必须要充分认清就业问题的经济领域实质和大学追求真理的本质和本职,改变围绕就业“指挥棒”发展高等教育的现实,把本就不该属于大学本职的就业问题卸下,理清高等教育同经济的“纠缠”,避免“不伦不类”,实现大学本质的回归,重塑大学作为培养“合格公民”和引领社会文化的最高“象牙塔”精神,将注重研究和创新、独立和自由的“大学之风”发扬光大,让高等教育在成熟公民社会构建进程中发挥应有功能。

(二)思考二:构建成熟公民社会,破解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题

本文至此之前的论述似乎让人不免产生一个疑问:高等教育难道就跟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无任何关责?肯定还是否定的回答其实并不是问题的关键,对高等教育质量该怎样进行有效监督而又不影响其本质发展才是重点。

公民社会是凸显公民权利与自由的民主社会。自西方马克思主义者葛兰西提出“文化领导权”思想开始,经过帕森斯的“社会共同体”、前期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后期哈贝马斯的“生活世界”和被称为“后马克思主义者”的当代美国政治学家科亨和阿拉托的“重建公民社会”,经济领域从公民社会中分离出去,社会组织和民间公共领域成为公民社会的主体,形成了“政治社会——经济社会——公民社会”三分的社会生活划分模式,从而完成了将公民社会指向社会文化领域的当代转型。大学作为社会文化领域的“引领者”,其核心地位不言而喻。因此,大学的本质和本职就该同其核心地位“一贯到底”。如此一来,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解决就需要开拓另一种思路:一方面,将大学从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主要“责任人”的“桎梏”中释放出来,让高等教育回归本职;另一方面,从成熟公民社会中寻找解决之策:既能对大学起到质量监督又不怕破坏其独立、自由属性的公民社会核心载体——非盈利组织首当其冲。因此,通过民间认证机构的“第三方性”的充分发挥来监督高等教育质量与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真正“责任人”——经济领域解决途径的相互配合,各归其位,各司其职,必定会为破解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题翻开崭新一页!

就业问题论文:浅析关注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 重视贫困大学生就业工作

论文关键词:和谐校园 贫困大学生 就业工作 对策

论文摘要:贫困大学生是大学校园中很大的、特殊的群体,贫困大学生“就业难”已是不争的事实,如何解决贫困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做好贫困大学生的就业工作已经成为我国高校就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创建和谐校园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通过分析贫困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阐述了实现贫困大学生充分就业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工作建议以缓解贫困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进而促进和谐校园的构建。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构建和谐的大学校园,不仅是社会的要求,更是时代的要求。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高校毕业生数量日益庞大,在社会经济结构性调整和人力资源需求增加有限的前提下,高校毕业生数量的攀升使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逐渐凸现出来。贫困学生作为高校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近年来,国家下大力气建设完善高校贫困学生资助体系,使得贫困学生入学难、在校读书难的问题已经有了较大改观。与此同时,贫困学生就业难吸引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贫困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愈来愈成为制约其充分就业的主要因素,关注贫困学生就业已经成为和谐校园建设的课题之一。

一、关注贫困大学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意义

随着社会整体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贫困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压力更加巨大。近年来,随着党和国家对贫困生资助力度的不断加大,高校贫困大学生入学难和读书难的问题已逐渐改观,与之相比,贫困大学生就业工作仍是高校就业工作的薄弱环节之一。关注贫困大学生就业工作,实现贫困大学生充分就业,是我国高校义不容辞的职责,是创建和谐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1997年扩招起,贫困大学生人数逐年增加,是大学生中重要的群体。以2006年为例,全国高校共有在校生1700多万人,其中贫困大学生的比例在20%~30%之间。

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到:“坚持教育公益性质,加大财政对教育投入,规范教育收费,扶持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教育,健全学生资助制度,保障经济困难家庭、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教育部周济部长在2008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2008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点”之一是“做好对家庭经济困难并就业困难毕业生的就业援助”,贫困大学生就业工作已成为高校就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解决贫困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做好贫困大学生的就业工作有利于和谐校园的建设,有利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实现贫困大学生充分就业是社会主义公平正义原则的必然要求。教育的重要功能在于减少社会不平等,贫困阶层提升自己。能够接受高等教育被贫困家庭视为改变命运的捷径,但如果越来越多的贫困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将动摇人们对教育甚至社会公正的信心。高校贫困学生能否实现充分就业,既关系到千万个家庭,也关系到学校与教育的使命,更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国家的未来。对贫困学生施以援手,是社会主义公平正义原则的必然要求。

二、贫困大学生“就业难”因素

贫困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涉及社会、家庭和个人三大方面因素。

1.社会因素

(1)国家整体就业形势的压力预计2008年全国共有应届高校毕业生559万人,比上年增加了64万人,是近年来毕业生人数最多的一年;城镇新增就业岗位仍维持在900万左右,高校毕业生已超过新成长劳动力半数、新增就业岗位半数。劳动保障部连续几年对全国103个城市就业市场抽样表明,需求专科及以上学历的岗位约占总岗位的22%左右,2008年解决高校毕业生供求总量和结构性矛盾的任务非常艰巨。

(2)高校在贫困大学生就业工作中存在的误区目前,高校的贫困生政策重点仍然放在物质和资金资助上,“奖、贷、助、补、减、免、缓”等贫困大学生经济资助体系较多,促进贫困大学生就业方面的政策较少。同时,一些高校的贫困生就业工作还很不平衡,侧重就业指导,忽视心理辅导,教学方法单一;侧重普遍教育,忽视个别教育,针对性不强;侧重就业安置,忽视了职业生涯规划,片面追求就业率。

(3)用人单位在选择人才时存在误区不少用人单位在招聘毕业生时,有意无意的在求职者中寻找高分毕业生、学生干部、学生党员等,而贫困毕业生具备这些条件者较少,被企业拒之门外,失去了一些就业的机会。

(4)其他不和谐社会因素社会转型期普遍存在的浮躁心态、急功近利的思想,某些社会舆论的不正确导向,以及社会上存在的一些消极现象、社会腐败问题等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影响是很大的。例如,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大和社会机制不够完善,人才市场的就业竞争还存在一些不公正的现象,大部分贫困生本想通过就业改变命运,然而现实和理想有时差距甚远。

2.家庭因素

(1)经济因素对贫困大学生的影响巨大近几年毕业生求职成本(形象包装、制作简历、电话费、门票费、路费、食宿费等)不断攀升,贫困家庭再支付了高额的学费后,已无力支付学生用于求职的费用。求职投入上缺乏资金支持,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贫困大学生成功就业。

(2)贫困家庭社会关系少,缩小了毕业生就业渠道俗话说“多个朋友多条路”,关系网在高校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作用不可低估,有数据表明,通过朋友介绍工作,一般成功率达34%;通过亲属介绍工作,一般成功率在27%。学生毕业求职,通过朋友和亲属介绍找到理想的工作是两条重要途径。与普通毕业生相比,贫困大学生由于社会关系少或过于简单,在就业途径选择上的余地也就少了。

3.个人因素

(1)成绩因素贫困大学生中除了个别人学习成绩特别优秀外,其他大多数表现平平。大部分贫困学生在校期间一边学习,一边打工,难以安心学习,学习成绩不佳,而且由于基础原因,外语、计算机水平有限,这些都在就业时成为一道门槛。

(2)择业期望值高,择业观不合理贫困大学生在求学期间,家庭是四处举债读书,学生希望尽快收回高昂的教育成本获得高回报;有的受传统观念影响,认为读书意味着要出人头地,改变命运,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可以衣锦还乡、光耀门庭。择业期望值较高和不良的择业观使许多就业机会擦肩而过。

(3)心理承受能力较低,综合素质欠缺特殊的家庭环境和成长经历直接影响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尤其在进入高校以后,由于贫富差距的明显,更容易导致他们的自卑心理。又因为经济或心理原因很少参加集体活动,失去了许多锻炼机会,造成语言表达、组织管理、实践创新等方面的能力较差,综合素质欠缺,这必然会导致贫困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处于劣势。

三、新形势下,高校开展“贫困大学生就业工作”的几点建议

1.加强领导,全员参与

首先,高校要从感情上高度重视这项工作,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那样对待每一位贫困毕业生;其次,切实落实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要调动全校上下的力量,千方百计帮助贫困毕业生充分就业;再次,要积极争取地方政府、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用人单位的支持,从而在政策、经费、服务、项目等环节上得到更多的帮助。

2.深化改革,建立贫困大学生就业保障体系

高校要结合国家现有针对贫困大学生的就业政策,整合各方面力量,制定适合校情的贫困大学生就业保障体系,出台优惠政策,为贫困学生圆满完成学业提供经济上的保障;加大对贫困生勤工助学活动的指导和支持,拓宽勤工助学渠道,为贫困生提供更多的勤工助学岗位与自助机会。同时,要教育贫困大学生以适当方式回报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感恩意识的培养。

3.努力创造和谐的就业环境

就业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减少人情因素,对待毕业生要一视同仁,真正做到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鼓励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互相帮助和支持,让贫困大学生感受到学校的温暖,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真挚情感,消除贫困大学生因经济困难而产生的精神上的自封自闭等消极影响,在为贫困大学生提供经济保障的同时,也要为他们就业创造一个和谐的环境。

4.采取就业指导和心理辅导相结合的教育方式,引导贫困学生树立健康的就业观

对贫困大学生进行个性化就业指导,帮助他们合理定位,调整就业期望值;树立“全方位、多渠道”的就业观,要选择能发挥作用、有益社会、可持续性发展的职业岗位;引导学生拓展就业思路,勇于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到西部去、到边疆和基层去施展才华,建功立业。同时,在心理素质上提供咨询与辅导服务,要给予他们更多的人文关怀。要引导他们树立信心,激发自强精神,强化竞争意识,以形成面对就业不畏困难、勇于进取的心态。

5.提高贫困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切实帮助贫困大学生解决择业过程遇到的问题

为贫困大学生建立实习就业基地,尽力为其提供与专业相关的勤工助学岗位,通过工作实训达到培养贫困学生综合素质和提高就业能力的目的;通过提供免费的外语和计算机等级培训等,促使其掌握现代应用技术;引导他们参加校内外各项活动,以扩大知识领域,锻炼交往能力,锻造健康心理。

6.采取“一对一”的帮扶方式,拓宽就业渠道,为贫困生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

建立贫困家庭毕业生信息库,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推荐其就业;深入开展走访用人单位工作,邀请他们走进学校,为贫困毕业生与用人单位搭建交流平台;充分利用校友资源,广泛发动教职工参与就业工作,重点帮助贫困大学生就业;免费为贫困大学生提供就业信息查询,提供远程面试;做好贫困大学生毕业跟踪服务等。

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到“就业是民生之本”。关注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重视贫困大学生就业工作,实现贫困大学生充分就业,是高校就业工作的重要环节,是社会主义公平原则的必然要求,是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高校要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七大精神上来,采取有效措施对贫困毕业生重点指导、重点服务、重点培训、重点推荐,全方位、系统周全地帮助贫困毕业生实现就业,为构建和谐校园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