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低年级语文教学论文

低年级语文教学论文

发布时间:2022-05-04 03:12:30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1篇的低年级语文教学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低年级语文教学论文

低年级语文教学论文:浅谈低年级语文教学说话训练

摘 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是小学语文最重要的目标。学生的核心素养要求学生要学会学习,其中包括乐学善学这一点。本文指出小学语文课堂应该充满学生的声音,把话语权还给学生,让学生爱上语文,学会说话。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说话练习 创新

2000年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具有工具性;语文又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人文性,二者是统一的。因此,语文教学最终的归宿都是以字词句篇为外显形式,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才是最重要的。学生的核心素养中也指出学生要学会学习,其中包括乐学善学这一点。教师要勇于创新,让课堂充满学生的声音,把话语权还给学生,让学生爱上语文,学会说话。

对于处在启蒙阶段的低年级学生来说,除了我们一直关注的识字写字本领,说话训练也很重要。“说”的能力主要有两方面:一是能说,二是会说。在教学实践中,要针对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开展说话训练。

1 立足文本,分层设计

1.1 贴近生活,乐于表达情感

教师通过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挖掘出教材中的f话点,为学生提供更多练习说话的机会。例如观察课文插图练习说话,尤其是低年级中的识字课,插图都非常优美,像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的《识字1》就是为学生展现了一幅幅快乐的节日图,孩子能结合自己过节时的感受进行说话练习;也可以抓住课文的空白点进行说话练习,如情节的补白、环境的补白、人物的补白等等,像《沉香救母》,让学生想象沉香和母亲见面后会说些什么,就把自己当成是文中的沉香;还可以让学生表演课文来模拟情境,学生边表演边解说,这尤其适合故事类的课文,例如《狼和小羊》。

1.2 层层递进,提高说话能力

小学阶段的知识跨度也不小,低年段的较简单,要明确处在一定年龄阶段的孩子学习什么才是最合适的,这是由孩子的心理发展决定的。孩子能够学会什么,能够学会多少,这些都受到他们思维水平的制约。因此,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了解不同学段的孩子的心理特点及口语交际能力发展的规律,制订不同层次的口语交际训练的要求。

(1)字、词语的说话练习。例如,在教学《这儿真好》时,笔者发掘出一个“真”字进行说话练习,先以填空形式,例如:夏天真――,冬天真――,妈妈真――,学生们争先恐后发言。接着我又找出本课中一个词语“极了”,它和真的用法一样,这样同学们一下子就学会了这两个字词的用法了。又如《乌鸦喝水》中的“终于”、“渐渐”,《小鹰学飞》里的“已经”等词语都是要求学生学会怎么使用的。字词的练习,相对比较简单,学生的模仿能力比较强,所以绝大多数学生有话可说,表达较为准确。

(2)固定搭配的说话训练。低年级要学会的固定搭配可不少,例如,有的……有的……还有的……,一边……一边……,无论……都……,不是……而是……等固定搭配,这些固定搭配妙处不少,在教学课文时会让学生理解要怎么用,接着就出示相应的提示进行指导,例如教学有的……有的……还有的……时,我会出示:大扫除开始了,同学们有的……有的……还有

的……干得满头大汗。渐渐地,他们就都会自己说上几句了。

(3)看图说话训练。这是比较难的,重在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学会观察图上有什么,他们在做什么,为什么要怎么做呢?想一想这几个问题后,学生就能把这幅图大致的意思讲出来了,再加上些修饰,例如怎样的什么,学生就会越说越好,也不害怕不会说了。

2 表扬鼓励,大胆表达

低年级的孩子天真活泼,爱说爱动,平时在家里在小伙伴中无所不谈,但在课堂上他们怕自己说得不好,说错了,会被老师批评,同学嘲笑,渐渐就不敢说了。勇气是成功的希望,只有鼓起学生说话的勇气,才有希望提高学生说话的能力。在说话训练中,教师要因人而宜,分别对待,做到心中有数。教师评价的时候也不要过早肯定哪个学生说得好,而要表扬那些敢于提出不同意见的学生,说不同句子的学生。对于说话能力弱一些的学生来说,首先不能打击他们说话的积极性,为了鼓励他们大胆地说,即使是答非所问,也不马上给予批评,甚至打断他们的回答,而要肯定他能积极举手,敢于说自己的话。然后,再逐步引导,让他再思考,直到说出符合要求的话。通过这样的鼓励,使他们有话想说,有话敢说,说话的兴趣越来越浓。教师的鼓励是学生最大的学习动力,也是提高说话能力的好帮手。

3 强化意识,说漂亮话

感兴趣固然重要,但也不是漫无边际的乱说、胡说,教学中发现教师对孩子说话回答的评价非常重要,有的回答顺序颠倒,有的漏词,有的嗦,教师总是有意识地进行点拨,并让其他小朋友模仿着说,甚至重复老师刚刚教他说的。例如,在教苏教版二年级的《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这篇课文时,教师让学生说一说,“谁也会来,来做什么。”有学生说小猫来了,那么小猫很重,荷叶是撑不起来的,在评价中教师就准确告诉他:“小猫太重了,荷叶托不起来哦。”孩子听了,对哦,马上想出了另外一个句子来。再如,教小朋友描写一个传统节日的时候,学生会说:“春节到了,我们拜年,包饺子。”那么笔者就会说:“我们去给谁拜年,包出来的饺子怎么样?”从而让学生说出:“春节到了,我们去爷爷奶奶家拜年,一起包又白又胖的大饺子。”这句话说的就漂亮多了。如果每一次的说话练习都是这样有准备、有目的,那么学生说话的形式就越规范,说出来的语言更加优美。

综上所述,提高学生说话能力,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具有热情、耐心和持之以恒的精神。而语言的训练要从小学低年级就抓起,由简到难,相信每个学生在这样的练习下,都会爱上说话,真正变得乐学善学,让说出漂亮话成为自己的一项学习本领。

低年级语文教学论文: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心理发展

小学语文教材中蕴含着许多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因素。在教学中,只有根据学生的需求,激发学生的兴趣,唤醒他们的情感,锻炼他们的意志,发展他们的个性,促进学生心理素质健康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使学生的认知活动伴随着丰富的情感、愉快的情绪而变得感知敏锐,想象丰富,思维活跃,从而达到学生全面素质提高的目的。

下面我就浅谈一下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1.认识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所谓心理健康指的是人的一种心理功能状态,即能够使人们所具备的全部心理潜能都得到充分发挥的理想状态。英格里士认为:“心理健康是一种持续的心理状况,当事者在那种情况下能做出良好的适应,具有生命的活力,且能充分发展其身心的潜能。”小学生处在少年时期,他们思想单纯,活泼好动,自理能力较差,容易受到社会不良环境、不良现象的影响,加之他们基本都是独生子女,大多受到双亲家庭的溺爱,在幼年期养成了许多不良的习惯,对以后的成长相当不利,心理素质脆弱,必须对他们进行心里素质的培养,进行爱国主义、政治、思想、道德和法纪等教育,使他们逐步成长起来,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树立集体主义思想,克服个人主义,文明礼貌、遵纪守法,养成学习、生活及日常活动的好习惯,为此加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尤为重要。心理素质教育是德育教育改革实践中对德育内容的拓宽,是对德育对象的深刻了解,同时也是时展对人才素质提出的新要求。心理素质教育是德育教育中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质教育。

2.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与内容

判断一个人的心理是否健康,通常有以下几种标准:一是要有正常的认识能力,能客观地反映外界事物,正视现实,接受现实,并能进行正常的判断和推理;二是要有乐观的情绪和积极健康的情感;三是要有正常的行为反映和良好的意志品质,有较强的耐受挫折的能力;四是要有正常的交往能力,能接受他人,并与周围人友好相处,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五是要有一个正确的自我观念,了解自我,能实事求是地进行自我评价,保持适度的自尊与自信;六是智力正常,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为此,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应包含:智能发展教育、非智力因素教育、人际关系教育、环境适应教育、健康人格教育等。通过教育,使学生了解智力发展规律,挖掘智力潜能,优化智力结构,培养创新能力。要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良好的情操和情感、坚强的意志品质、积极的进取精神、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要让学生学会与人相处,把自身融于集体之中,有充分的心理准备适应环境的改变和所遇的各种困难。

3.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1)提高自身修养,注重人格的表率作用。教育中的一切教育活动都以教育者的人格为基础的,教师的人格影响着学生的情感与个性品质的发展。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注意利用人格的张力感染和教育学生,去消除学生的心理、情绪和学习障碍,以逐步增强学生对人、对社会、对自然强烈的责任感和建设未来的使命感。因此,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不仅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知识,更注重提高自身的修养,力求通过言传身教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2)营造和谐氛围,优化心理环境。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我坚信,常常以教育上的巨大不幸和失败而告终的学校内许许多多的冲突,其根源都在于教师不善于与学生交往。”这一精辟见解不仅强调了师生交往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性,更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教师怎样才能善于与学生交往。

以朋友的身份走进课堂。试想:一位摆着架子,整天板着脸不与学生沟通的教师,怎能让孩子们没有心理负担地与你接触?又怎会使他们学会与人交往呢?小学生心理状态还不成熟,遇事容易受挫折,便会产生心理压力,这时,就更需要教师做他们的知心人,耐心倾听他们倾诉,敞开心扉与他们交流,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减轻压力。那样,他们才能逐渐学会与人沟通,敢于面对挑战,适应社会。课堂上,教师与学生间如若建立起了民主、平等的关系,学生发言必将积极许多,因为他们没有太多顾虑。他们在语文课上回答问题是完全不拘束的,胆子特别大,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没有了心理负担,思考的环境也轻松了,自然,效果也就更好了。

以长辈的身份开导学生。教师的身份应是多重的,教师的责任也是多方面的,朋友式的平等关系让学生有了一个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然而学习上的困难等还会使他们产生忧虑。如有的孩子,父母对其学习的期望值很高,这些学生每次考查前都会忧心忡忡,怕万一“失手”,该如何是好?教师此时就应以长辈的姿态出现,告诉学生成绩并不代表全部,它只是我们平时学习的一次并不全面的检查,况且,语文这门功课不是一个分数或等第所能测量出来的,只要你认真学习,学得能力,学到本领,不要太在乎这一两次成绩,如果我是你的父母,我会理解你的,相信你的父母也会的。细心开导,孩子们逐渐会对此忧虑慢慢减轻。然而,解开了束缚后,学生的学习效果会更佳。 随着新课程的广泛推广,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不断深入,我们必须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反思,在反思中不断改进、学习,提高自身的素质,积极采取对策,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才能真正意义上地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

低年级语文教学论文:现代教育技术在聋校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是当前影响最广泛的科学技术之一。现代教育技术将对现存的教育思想、观念、模式、内容和方法产生深刻影响。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是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关键。聋校学生由于听力的缺失,在语言习得上存在着诸多困难,而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有效融合,为学生学习语文搭建起沟通的桥梁。以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有效整合为契入点,从引入到分解重点难点等做细致研究。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 聋校语文教学 整合

由于聋生主要靠视觉进行学习,在过去的教学过程中,常常用实物和图片来开展直观教学,然而受到了诸多限制。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深入,多媒体等为代表的信息技术越来越引入到教学中,使语文中的教学难点更加具体化、实物化,变成直观、生动活泼的视觉信息,图文并茂,全方位调动学生的视觉,使聋生的认知渠道多元化;使课堂教学生动、形象、直观、感染力强,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降低了学生学习难度,提高了学生学习积极性。

一、设置情景,激发兴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此可见,兴趣对于学习很重要,兴趣是学习的动力之一。利用多媒体的多样性、新颖性、趣味性、艺术性等特点,可以使学生感到易学、爱学、乐学,有利于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学习积极性的调动。在引入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引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通过动画技术,引起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使学生想学乐学。

二、化解难度,突出直观

由于听力的缺失,信息量难以与正常学生相比,对于课文中的一些词句不好理解,特别与学生关联不大的句子,让学生摸不着头脑,难以内化为知识。多媒体教学以图形和动画为主要手段,同时可将图形由静变动’由小变大或由大变小’由慢变快或由快变慢。学生通过观察,使学生如同身临其境,不仅可以接受到大量的教学信息,而且能获得清晰明快的感受。画面生动,图、声、文配合,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兴趣,使注意力更集中,近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对于一些句子,多媒体可以将其转为动画的,通过视觉一目了然。

1.运用多媒体学好拼音。汉语拼音在聋校语文教学中有着重要作用,失去听力的聋生发音很困难。过去教学中,一般采取演示、观察法等进行教学,但由于拼音可见性运动范围小,舌面、舌根不可见,所以很难达到理想效果。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可以把每个字母的发音部位简易清晰地表现表现出来,色彩自然逼真,气流形象可视。加上老师的正确指导下,学生会很快掌握正确的发音方法,大大减轻了老师教和学生学的困难。

2.运用多媒体理解字词。聋生擅长于形象思维,课文中一些抽象的知识就会成为教学的难点。而多媒体的表现手法丰富多彩,具有巨大的表现力,能够具体形象地再现各种事物、现象、情景、过程,又不受时间、空间、宏观、微观的限制,因此,能更好地帮助小学生充分感知教材和深入理解教材,突破难点。在没有多媒体前,通过图片、实物和老师的表情、演示来帮助学生掌握字形,理解字义,通过多读来记住生字的发音。而多媒体集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声音、视频等功能于一体,具有图、文、音、像并茂的优点。应用到语文教学中更能得心应手,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如教风、雨、雪这几个字,这是三种自然现象,利用刮风、下雨、下雪的视频,再利用多媒体技术做成课件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学生很有兴趣。特别是“雨”字,画面上显示的是珠帘似的雨水从天而降,逐步演变成一个“雨”字,学生很好奇,很兴奋,这时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把画面和字形比较,找出它们相联系的地方,这样很容易把字形和字义记牢。

3.利用多媒体理解句子。比如学习“麻雀从树上飞走了”一课时,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如果单靠看一幅挂图,凭借学生的印象来学习、组织句子、用语言表达图意,就比较单调,学生由于年龄小、语言组织能力差、想象能力不够丰富,很难表达出完整和准确的句子,即使教师提示、启发,始因学生的亲身体验不足,感受不到这一静一动的变化,而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把麻雀飞走;树叶落下;燕子飞出的景象制作成有情节、动静结合的动画片反映出来,让学生观看,从形象上感知、从心理上体验。再如:在学习树叶落下来时,在大屏幕上出示一棵茂密的大树,金黄的树叶从树枝上一片一片落下,到微风吹过许多的树叶迈着舞步飘扬而下,聋生犹如身临其境,被深深得感染,思维立刻活跃起来,在这种状态下,教师准确的提出问题,学生各抒己见,在学生不同的回答中,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分析,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使学生说出切合图意的句子。

4.运用多媒体理解课文。聋生由于有耳不能听,导致语言发展迟缓,其思维发展也受其影响。借助多媒体手段,充分利用聋生的视觉功能,对课文的理解有极大地帮助。到《到海边去》一课时,若单凭语言文字和课文插图,学生很难领会海浪声和海的广阔壮丽。教学时,可利用多媒体对课文相关内容进行捕捉、剪辑,制成课件。对于从未见过海的聋生来说,这壮观的景象及汹涌澎湃的海浪,一下子就把他们深深地吸引住了。他们尽情地欣赏美丽的大海,让聋生产生了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文字与音像的完美结合,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更容易让学生把课文牢牢记住。

现代教育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整合,为学生营造了宽松的学习环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了学生的难度,化解了低年级拼音、字词、句子等难点,加强了对课文的理解力度,学生学习效果显著。

低年级语文教学论文:浅谈课文插图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关键词】 插图;兴趣;观察;想象力;表达能力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开发和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课程资源,教材中的插图就是最直接的资源。在教学中,插图对学生理解课文、训练能力等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因此,语文教师一定要利用好文本插图,充分挖掘插图中的有效因素,使插图在教学中的作用发挥最大化。下面,笔者以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为例,浅谈插图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一、运用插图,激发兴趣

人教版语文教材中的插图趣味性强,内容丰富多彩,更易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因此,教师要找准引入插图教学的切入点,因势利导,通过对插图产生的表象认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把学生带入到新课的学习中去。如教学《一分钟》,一上课笔者就让学生先看插图,学生一下子就被图中的画面吸引了,有的说:“公共汽车已经开走了。”有的说:“元元没有赶上公共汽车!”于是,笔者顺势提问:“是啊,元元上学要迟到啦,本来元元可以不迟到的,到底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让我们来读读这篇课文。”学生兴趣被调动,情绪高涨地投入到课文阅读中。因为有了插图的吸引、教师语言的引导,学生学习起来兴趣浓厚。这种教学方式既让学生充分享受到了自主看图阅读的快乐,又在润物细无声中使学生获得了语言实践,提高了学生的阅读期待,有效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运用插图,培养观察力

在语文教学中,借助插图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且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因此,在借助插图进行教学时,教师要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看图,是学生凭借画面去感知客观事物;学文,是让学生了解作者是怎样用语言文字表达图意的。前者训练观察能力,后者训练阅读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也得到了训练,对学生有顺序地进行观察和表达起到一定的作用。如《回乡偶书》一诗,插图生动,色彩鲜明,把“少小离家老大回”的情景尽情地描绘出来,课堂上笔者让学生先说说图上画了什么,学生一开始有些凌乱,看到哪儿说哪儿,笔者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再有顺序地说说,有的学生说作者牵着马回到家乡,有的说几个小孩子在议论纷纷,最后他们结合想象理解了诗意。利用插图,学生的观察变得有序,条理较清楚,以后遇到类似的图也能有条理地观察描述。

三、运用插图,培养想象力

形象生动的课文插图,具有情节浓缩性的特点。如果就图讲图,学生的想象会受到插图内容的局限。因此,在结合插图进行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插图想象插图背后的故事,从而使画中的人物活起来,学生的头脑动起来。如在教学《我们成功了》一课时,文章主要写了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时群众在天安门广场上欢庆的场面,相应的,在文中配了一幅插图,这一幅插图的画面是静止的,而对群众的呼声在插图中并没有体现,因此,在教学时结合教材插图和文中语言的描述让学生想象“人们不约而同地涌上街头,北京立刻变成了欢乐的海洋”。结合插图让学生想象,可以使学生透过插图看到插图背后的情景,不仅使学生明白了编者的意图,激发了学生想象力,而且使学生深深明白了作者在文章中蕴含的深厚感情:热爱祖国,强烈的民族自豪感。通过观察插图,学生的想象力被激活,大胆而丰富的想象使一个个文字在画面的映衬下变得有声有色。

四、运用插图,培养表达能力

二年级学生由于阅历不丰富,知识面狭窄,语言表达能力较差,而借助教材中的插图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而且也可以培养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插图这个媒介,有效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为学生习作时的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奠定基础。在教学中可请学生在读图之后,用一个词语、一句话来概括画面或表达所感,强化表达的准确性、生动性。如:教学《一株紫丁香》一文时,笔者指导学生先看图后总结,图中小女孩的体态和神态是怎样的,她们为什么透过窗户争着向屋里看,她们在门外深情地等着、看着,说明了什么?由此体会到学生对教师的真挚情感,使学生受到尊敬师长的情感教育。可以说,插图与课文内容密切相关,用好插图更有益于教学。

语文教材中的插图是提升教材内在品质的润滑剂,起着锦上添花的作用,教师应利用好插图这一重要的教学资源,充分挖掘它的内涵,为课堂教学添一抹亮色。

低年级语文教学论文: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改造初探

摘 要: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学生不会读书、不会思考、不会表达等种种问题。教师如何应对?紧贴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自创“藕断丝连”“蜻蜓点水”“鹦鹉学舌”“添油加酱”四种方式,让学生学会学习。

关键词:小学 低年级 语文教学 改造

在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上,我们经常能看到这样的情形:学生读书时一字一顿、拖腔拖调;发言时不会倾听,人云亦云;写话时语言苍白,缺乏生机……细细观察,我们又会发现:一些学生正在使用的词和词组,在他们的意识里并没有鲜明的印象。他们仅仅是在重复别人的思想,让人听到的也仅仅是一些被他们硬挤出来的、笨拙的、背诵下来的句子和词组。

对于这类学习效果较差的学生,一些教师说这是“愚笨”,学习不努力。静心观瞻,不能不说是我们教师惯用的传统教学方式造成了学生智能的局限,从而导致学生不会学习、不会观察、不会思考和表达,只能死记硬背,人云亦云。

如何改造我们的教学?如何面对这些形象思维占优势,对复杂抽象的道理还难以理解的低年级学生,引导他们在语文学习的殿堂中成功地迈出蹒跚的第一步呢?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现代学校的整个教学体系需要加以科学的改进,应当建立在三根支柱上,即“鲜明的思想”“活生生的语言”和“儿童的创造”。看来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还要贴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加强思维训练,让学生学会思考。因此,根据小学低年级学生好动、爱玩,喜欢接触形象、具体、有趣的东西,对新知识的学习也依赖于自身具体经验的心理特征,在实践中,笔者尝试用生动、活泼、充满童趣的语言及与学生心理特征相适应的内容和方法,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常见的问题,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藕断丝连”

在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中,我们经常能听到这样的朗读声:“春笋―裹着―浅褐色的―外衣,像―嫩―生―生的―娃娃。”学生在朗读时或一字一顿地读,或一个字一个字地指读,但不会把词与词连起来读。

究其原因,是因为小学生刚开始朗读时,注意的范围较狭小,随着他们朗读技能的不断提高,渐渐地眼动较快,看先于读,就能逐步把一个词组作为一个认读单位,进而达到连贯、流利地朗读的程度,但这个过程是漫长的。实验观察表明:如果只是教师带领学生反复机械地练读,而不在意创新方式方法,启发、帮助他们如何理解什么是词语连读,该怎样才能读得好听?那就不但会抹煞他们的朗读热情,还收效甚微,甚至适得其反。所以,在小学低年级这个培养语感的关键时期,教师应该以人为本,尽出妙招,带领学生体会文字的韵律之美,促进语感的形成。

在对比研究的教学中,笔者把“藕断丝连”这一现象迁移至句子的朗读中,形象地引导学生:“小朋友,看见过‘藕断丝连’吗?藕切成一片一片后当中有丝连着(出示实物,当场演示),这些词儿就像这一片片‘藕’,读的时候我们要把他们连在一起才好听。一个词一个词读就等于把这些藕片间的丝儿扯断了(实物演示)。”这样,学生结合看到的藕断丝连画面,把心中的感受加至朗读中,很快就获得读好句子、读好课文的法宝了。久而久之,他们感悟到了朗读的节奏、韵味,语感显著增强。

二、“蜻蜓点水”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朗读,除了不会连读,还有一个很突出的问题,那就是不会朗读“的、了、着”等轻声字,朗读时经常会出现重读、拖调现象,这也是令语文老师非常头疼的问题。尽管大家经常提醒学生注意这些轻声的朗读,不断强调读时要“轻轻地”,但因为学生的语感还不强,一拿起书本,他们很快又会忘记得一干二净,只顾顺着自己的感觉朗读起来。

为了改造原有的教学,笔者在对比研究教学中,引入了成语“蜻蜓点水”。“蜻蜓点水”是学生都见过的,依据他们对这一现象的已有认识,笔者先让他们来说说蜻蜓是怎样点水的,并用手轻轻地做做动作,“对,蜻蜓点水就是这样轻轻地在水面上碰一下(做动作),这个‘的’是轻声,读的时候也应该轻轻地,就像蜻蜓点水一样。”然后指导学生边读边用手做动作。几次练下来,学生就基本能掌握轻声的朗读了。

另外,为加强教师“指导执行力”的落实,进而提升训练效益,教师还要对轻声的读法从严要求。遇到学生重读轻声,应立即予以纠正,千万不可姑息迁就,听之任之,否则,一旦坏习惯养成,即为痼疾,到那时再想“治疗”也就十分困难了。

三、“鹦鹉学舌”

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在入学之前,大多受父母、长辈宠爱,是家庭“一言堂”的“小堂主”。而到了学校,进入了新班级,有了新环境,这些孩子又往往不能实现角色转换,不能认清自己的学生身份,不能明确自己的学习任务。于是在课堂上经常能看到这样的现象:老师讲课或同伴发言时,他“自我中心”,不认真听讲;教师要他回答问题时,他“鹦鹉学舌”,喜欢重复别人的话。于是,课堂上就出现了一只只“小鹦鹉”。

赶跑“小鹦鹉”的最佳方法是让学生学会倾听,因为善于倾听是学习态度积极的外在表现。怎样才能不做“小鹦鹉”呢?要让学生明白:“倾听比发言更重要”;要让学生记住:“你听别人的,大家才会听你的”;要让学生知道:“回答问题的时候,要说自己的想法,不要重复人家说过的话。”在课堂这个学习文化知识的主阵地上,学生只有养成认真倾听的习惯,倾听老师的讲解,倾听同学的发言,才能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开启智慧的大门,迸发思维的火花,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否则再到位的讲解、再精彩的讨论,如果学生没能认真地听,效果就等于零。更重要的是,良好的倾听习惯的养成对学生以后的学习还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当然,要使学生学会倾听、善于表达,不是引导几节课就能奏效的,这需要老师加强引导,时刻提醒。

四、“添油加酱”

小学低年级是写话教学的起步阶段,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写出来的东西虽然有童趣,但语言不生动,读来让人感觉很苍白。

有一次,在“师生共享日记”的环节中(笔者与学生每天抽时间一起交流日记),一个学生刚读到“春姑娘来了,柳树发芽了,小蜜蜂在花丛中飞……”笔者就听到下面响起了一个声音:“没劲,就像是吃了一盆没有味道的菜。”哦,原来写话是有“味道”的。笔者灵机一动,让全班学生一起来讨论,怎样让他的日记有“味道”?大家议论纷纷:有的说要加上几个成语;有的说把他笔下的柳树当作小姑娘的长辫子来写;还有的说“把小蜜蜂在花丛中飞”改成“小蜜蜂在花丛中快乐地跳舞”……学生说完后,笔者让那个学生当堂修改,再大声朗读,结果,惊喜从学生们的脸上流淌了出来。“现在还没有味道吗?” “不了,好像加了调料,有味道了。”“味道好极了”。从那天起,学生们在写完日记后,总要先自己读一读,是否加入了“调料”?是否让读者有“美味”的感觉?是否让读者有“吃”了还想“吃”的感觉?无形中,“添油加酱”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写话热情,提高了学生的写话水平,同时也让学生自己修改日记的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

蹒跚学步“趣”为先,面对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常出现的问题,如果教师能蹲下身子,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敏锐地发现,充分地关注,智慧地解决,不懈地引领,就一定能在教学中听到学生生命拔节的声音。

低年级语文教学论文:擦出生活教育与低年级语文教学的火花

【摘要】1917年,陶行知先生回国后,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创立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论。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的内涵非常丰富,“活”是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的中心点。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先生对中国教育的独特贡献,我们应该把它继承发扬开来 。

【关键词】 生活;教育;语文

陶行知先生曾给生活教育下过定义:“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来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来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教学做合一’生活法亦是教育法。‘社会即学校’这一原则要把教育解放出来。‘即知即传’这一原则要把学问从私人的荷包里解放出来。‘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是教人从源头上去追求真理。工学团或集体主义之自我教育是在团体生活里争取自觉之进步。‘教育是民族解放、大众解放、人类解放之武器’,这种教育观是把教育从游戏场、陈列室解放出来输送到战场上去。” 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包含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我们所过的生活及生活所必须的一切东西,便是我们的教育内容;二是生活与教育必须一致,否则就不能起到教育的作用;三是教育不能脱离生活,必须与生活相联系,甚至必须与生活打成一片。因此,在低年级的语文课堂中,我们要认真学习陶行知教育理论,着力构建生活化的语文课堂,运用生活化教育资源,开展生活化语文熏陶。

一、创设情景,在生活中观察

生活中处处有语文,我们的语文就是从生活中来的。学习语文,我们要结合生活实际,在现实世界中探索,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通过回忆生活经验或模拟生活中经历的情景,自然而然地学习语文。其实,书本中很多的内容都是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常见的,或者是经历过的,但是他们经常会习惯性地忽略掉这些。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需要引导学生用心观察,用观察去重新加深对生活的认识,从而深化理解课文内容。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要有一双慧眼,能够去发现语文和生活的联结点,真正让我们的生活成为学生的“课文”。

传统封闭的课堂往往只关注书本的内容,没有与生活相结合,学生学起来很枯燥。其实,教师不仅要关注生活,也要关注学生的眼光,要用学生的眼光去看世界。课堂上,我们要为学生创设生动的生活情景,让学生在自己的“经验”之下,放松地去观察、去学习,让他们能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在语文中进一步感悟生活。在教学一年级下册《识字1》时,正好是春天。校园里有些花已经开放了,教师可以带着孩子们在校园里走一圈,看一看小草,瞧瞧小花,呼吸一下春天的空气,感受自然,这一切都与普通的封闭课堂很不一样。教师可以再带着孩子们唱唱春天的歌曲,他们的心情也跟着一起开心起来。他们快乐地学习语文,发现语文的乐趣。

二、引导实践,在生活中体验

俗话说:“实践出真知。”同样,学生对于课文的学习就该是这样。陶行知先生提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口号并将“知行”之名改为“行知”,可见其态度之坚决,立场之鲜明。“教的方法,应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应根据做的方法。”“在做上学,在做上教,在做上学,使学生自己会做。” 为此,他还提出了“教学做合一”的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也要求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学习。在教学《怀素写字》时,我让孩子自己想一想、做一做,再举办写字比赛,最后再将结果公布出来。孩子们都很积极,由自己去总结怀素写字好的原因,从而发现写字好的“秘密”,再用这个“秘密”去自我实践,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教学《秋游》这篇课文时,我让学生自己去校园、公园中寻找秋天,画一画,让每个学生都能有所收获。在这基础上,我让学生进行想象训练,争取让他们能够用自己最美丽的语言去形容找到的秋天美景。学生在一系列的活动中,培养了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表达能力。他们在参与中得到了课本的知识,也收获了生活经验。

三、学会创造,在生活中感悟

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来自生活,有的课文贴近学生现在的实际生活,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容易。有的课文内容比较久远,距离现实生活也比较远,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作为教师,我们要能够善于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分析课文内容,再去有意识地把课文内容创设成生动的情景,让学生在情景中感悟,这样学起来,学生也会感到更加容易,更加快乐。

对于有些课文,我们可以把课文的故事情节改编成学生们喜闻乐见的课本剧,让学生通过自身的表演来再现故事,这样就可以将枯燥的语言文字有效地变成形象的生活情境,从而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感悟。例如教学《谁的本领大》一文时,我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参与表演。通过风和太阳比本领过程中的语言、动作、神情的演绎,使学生入情入境,深入地理解、领悟他们的各自的本领。在教W《狐狸和乌鸦》时,学生带上课前就已经准备好的头饰,根据课文内容创设情境,进行演绎。学生们身临其境,联系实际,在体验中感悟课文内容,激发了他们的形象力,也培养了他们的创造力。这比我们平时的说教所起的教育效果显然要好得多。

四、贯通融合,在生活中沟通

语文课程要加强与其他课程的沟通,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大胆尝试将本学科与其他学科进行有机的融合,在一定程度上打破单一学科的“知识壁垒”。因此,在教学时,我们要注意吸收其他学科中的教材作为教学的素材,从其他学科中去悉心开采,寻找适合学生的学习素材,让课程的内容变得丰富起来。

语文中可以有数学、有体育、有美术……语文可以与其他的学科密切结合起来。陶行知提倡写日记,认为日记“是学做文章的一个最好方法”,“每天的生活不同,就能够使每天的文字不同。要有活的日记,就要有活的文字记载。进步一定比以前死的‘作文’当然好得多。”低年级写话,一直是老师和孩子们头疼的项目。大家往往找不到互相感兴趣又能顺利下笔的主题。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先指导学生看一看,再动手做一做、玩一玩,引导学生议一议、说一说,甚至,可以课后再把这些过程写下来。这样一来,学生不仅懂得了一些常识性的知识,又激发了乐于说话、写话的主动性,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说话与写话的水平。

生活就是一个很好的教材,特别是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生活中处处有语文。低年级学生的实际学习需要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去滋养,这不仅能帮助学生去探索语文知识,也能让他们发现生活的乐趣。我们教师也能在其中去探索真正适合学生的教育方式。真正教会学生学会学习,热爱生活、创造生活,这才是我们的目标。

低年级语文教学论文:关于中低年级语文教学对教师要求的几点思考

摘 要:语文是学生学习生涯中最重要的学科,中低年级语文教学作为学习的起步阶段,对于学生的后期学习,以及其他学科的学习,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教师在课堂上使用的语言,是教学的基本功。当前,各教育者的积极探索,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越来越多样化,但是最重要、最常用的途径,依然是课堂语言,在教学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在中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教师的语言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本文将从教师在引领学生读书以及教师教学中的语言表达方面进行思考,为其他教师提出一些参考性的建议。

关键词:中低年级;语文教学;教师语言

课堂教学是教育学生的重要场地,也是体现新课程理念的重要形式。对于中低年级的小学生而言,教师要在时间较短的课堂上,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就必须要了解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及身心发展的规律,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学习和读书活动,进行科学的引导,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不断提升。

新课改的不断深化,素质教育要求在教学课堂上,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每个学生积极地投入到课堂中,获取知识,从而更好地成长和发展。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他们学习发展的需求来实施教学。因此,语文教师应该结合本学科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学习现状,改进教学方式,提升教学效果。低年级的小学生是具体的形象思维,抽象思维还处于起步阶段,对于知识的掌握有很大的局限性。

一、学生读不懂的地方,教师需要引领学生读书、学习

小学生的语文教材的内容比较浅显,而且与孩子们的实际生活紧密相关,但是由于学生思维的特点,还是对一些句子和词语不能理解,对读懂这些字句的时候,需要教师进行指导。

1.引领学生联系词句和具体事物

在学习《小壁虎借尾巴》时,书本上有这样一句话:“小壁虎一挣,挣断尾巴逃走了。”“挣”是什么意思?学生只有充分了解当时的现状,才能真正领会“挣”的含义。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呈现壁虎的尾巴的样子(细长),让学生观察课件呈现的小壁虎“挣”的动画画面,将这一动作进行放大展示,学生在这个镜头里能仔细地观察到这一动作,将词语和事物联系起来,就能想象出“用力往前的挣脱的样子”。

2.引领学生区分近似物

在《小壁虎借尾巴》这一课中,文中用“摇”“摆”“甩”几个词语来描写尾巴的动作,但是对于它们的区别,小学生难以区分开来,在教学中,教师就可以用多媒体分别呈现出小鱼、燕子和老牛的尾巴,让学生注意观察,并分别展示出相应的“摇”“摆”“甩”的动作,之后,再指出它们的不同,通过这些形象地对比,准确而又鲜明地将它们区分开来。

二、学生读不透的地方,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思考、动脑

学习新课文,小学生不能搞清楚字词句之间的联系,也难以感悟文中的思想情感,也就是常说的读不透。

1.引导学生弄清词句的含义

在学习《两只小狮子》时,文中出现“一只小狮子整天练习滚、扑、撕、咬,非常刻苦。”其中“非常刻苦”这个词语,学生很难理解,教师要引导学生将“整天”“滚、扑、撕、咬”和“非常刻苦”联系起来。

2.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和动口

小学地低年级阶段,由于小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的限制,不能有效地抓住文中的文字之间的内在联系,教师应该设计好与课文相关的问题,使得学生在思考时有方向感,抓语言文字之间的联系时,有具w的方法,帮助学生准确地认识事物,逐步领悟课文表达的思想,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教学中需要注意语言表达

中低年级是学生学习语言的关键时期,教师是否具有较高的语言质量,直接影响着小学生的语言发展水平。面对他们,教师要注重教学语言的准确性、规范性,为小学生学习语言创造良好的条件。

1.语言的生动性

生动性要求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语言要生动、形象,充满活力。对中低年级的语文教学提出生动性要求,既符合了小学生的形象思维的特点,与教材的内容特点也不谋而合。教材中绝大部分的内容都是生动形象地呈现出来的,教师通过形象的语言,给学生描绘出一幅幅画面,将他们带到作品创造的境界里,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尤其是课文中出现的人物和事例以及其中的感人情节,教师绘声绘色地讲解,能让学生如见其人。生动的语言,能够将抽象的事物形象化,将深奥变得浅显,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语言的浅显性

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教师应该用口语化的语言进行教学,才能更好地被学生理解和接受。用儿童熟悉的、习惯的方法来教学。比如形象思维、通俗易懂的词语,并且语速要慢,尽量使用较短的语句,以及有趣的表达,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抽象思维。

3.语言的准确性

教师课堂上的教学语言,能对小学生的语言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教师应该在语音、词汇、语法等各个方面要进行规范,用普通话教学,对于把握不准的读音或词义,要查询工具书。讲课时候,尽量做到吐词清晰,抑扬顿挫。

四、 结语

总而言之,针对小学生的个性特点,教师应该巧妙地运用各种教学技巧,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在讲授课文的时候,利用多种手段,让学生将字词和生动的形象的事物联系起来,加深对事物的了解和认识,引导学生积极动脑思考,逐步培养起抽象思维能力。同时,讲课期间,要注意教学语言的应用,注意正确性、生动性以及浅显性。

低年级语文教学论文: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识字能力和阅读技巧的反思

(甘肃省民勤县红沙梁完全小学)

摘 要:小学语文识字和阅读是语文教学的两大亮点,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渠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识字教学和阅读教学不仅可以为小学生后续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同时良好的阅读习惯也会使学生终身受益,从当前识字和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出发,探讨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识字;研究;策略

语文作为一门工具性学科,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小学阶段语文课程的知识体系相对简单,教师要耐心指导,从识字抓起,一点一滴地提高小学生的识字阅读能力,但是在平时的教学中,很多教师忽略了对于学生综合阅读能力的培养,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推进,课堂作为教学的第一阵地,教师也一定要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抓住小学生的兴趣和心理,积极开展有效的识字和阅读教学。通过阅读教学的开展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获取渠道,丰富学生的知识面,而且全面阅读习惯的培养能够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学生终身受益。

一、当前阅读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识字是阅读和表达的基础,让学生多识字,让识字成为学生的快乐旅程。从内心喜欢语文,是识字教学的目标之一。小学生的语文水平正处于初级阶段,很多教师往往在识字教学的阶段失去耐心,没有系统新颖的识字教学方法。

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很多老师都比较认可。在日常教学中,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方式,但是,很多教师对于阅读教学的理解有失偏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生怕学生对于文字的理解不到位、不准确,因此教师把课堂教学的大部分时间都放在了文章解读中,忽略了对学生阅读方法和阅读意识的培养。一篇文章宁愿花大量时间去引导学生归纳中心思想等,而忽略了学生自己对于文章本身的理解和看法。这样的教学方法,虽然学生可以流畅地说出一大堆道理,却感悟不到文章本身的美。长期运用这样枯燥的教学方式必然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限制了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形成。

由于小学生底子薄,加之教师在课堂上的引导过于强制,因此很多小学生都没有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在有限的课外阅读过程中,学生也更倾向于了解这本书的指导意义,对于阅读的体验和阅读中碰到的字词关注度^低,课余时间学生把精力都用在了错误的矫正过程中,很难静下心来细细品读一本书。课外阅读的数量和质量都有待提升。

二、提高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与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

1.尝试识字教学的多种方法

我们要改变传统的识字教学“高耗低效”现状,真正实现“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有效性”目标,低年级识字教学的目标是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识字教学一直都是低年级的教学重点之一,汉字从字形结构以及读音方面就有着很多差异,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每天都要认读将近十个左右的生字,的确存在难度。作为低年段的教师,可以通过自己的尝试和实践,逐渐发掘识字教学的好方法,使识字活动变得更主动、更轻松。

2.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

阅读教育第一步就是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本文章的学习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阅读体验,多样化穿插领读、默读、分角色朗读等多样化的阅读方式,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去加强对于文章的理解和把握。还可以通过设置阅读问题等途径增加阅读的难度,让学生带着问题,开动脑筋,发挥想象力,在阅读的过程中寻找答案。教师要养成学生主动寻找、主动学习、主动参与的学习习惯,提高阅读学习的效率。教师要创建一个师生、生生融洽相处的和谐阅读环境。依照课文内容,利用图片、音效、视频等多媒体来设置教学情景。教师要让学生在视觉、听觉的渲染下,主动融入课文内容,融入文章主角,感悟文章的情感和内涵,以一种积极主动的态度去阅读。

3.重视培养小学生的阅读意识

教学设计无疑是课堂展开的关键,在教学过程中设计新颖灵活的教学模式不仅有助于促进学生高效学习,同时教师也要巧妙地穿插一些细节来强化学生的阅读意识。以古诗词教学为例,小学阶段的很多诗词都较为有趣,可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学生自己多多阅读就可以顺利理解诗词的意义,因此在这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反复给学生强调阅读的重要性,让学生从心底建立阅读意识。同时,在教学中可以设计创新型的作业,让学生试着把课文改写成一首诗歌,或者画一幅家乡秋天的图画,再用一段优美的文字描述出来。通过设计新颖的教学情境以及创新型作业,有效地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

4.注重拓展学生课外阅读的数量

对于小学生而言,提高其课外阅读质量是重中之重,首先要扩大他们的课外阅读数量,在学生广泛阅读的基础上,他们就会逐步掌握阅读的方法,实现阅读质量的提升,因此,我们要尽可能提供多样化素材来扩展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数量。例如,每天半个课前用故事吊足学生的胃口,每周为学生推荐一本书,在学习广角定期更换优质的课外书籍,以画面温暖、文质兼美的绘本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等等都是促进学生有效阅读的良好方式。

总之,小学阶段是识字能力培养和阅读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教师一定要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方式,综合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低年级语文教学论文:畅言电子白板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点滴体会

摘要:运用畅言交互式电子白板辅助教学,使语文课堂变得丰富多彩,教学方式变得灵活多变,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效率。实践证明,只要我们坚持,巧妙运用多媒体,就可以将枯燥无味教学内容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关键词:电子白板;学习兴趣;直观性

近年来,徽县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目标,加大资金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合理配置资源,投入1555.9万元为118所学校购置音体美器材、为36所学校配置电子白板270套、为20所学校购置计算机699台、安装计算机教室19个。97所完全小学以上学校实现了宽带接入“校校通”,17个教学点接入了宽带网络,完全小学以上学校实现了“班班通”。特别是全县各学校及教学点配备了畅言电子白板,极大优化城乡教育环境,缩小了城乡教育环境差距。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学校“班班通”的大量配备,畅言电子白板辅助教学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手段,它集声、像、图、文于一体,具有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今年我担任一年级语文教学任务,一年级新生刚从幼儿园里玩出来,刚到小学会非常不适应小学里的条条框框,注意力不集中,如何能让他们在40分钟的课堂上认真地听讲,是非常重要的。教学重点、难点,认识常用汉字300个,其中会写100个汉字。汉语拼音是学生学习汉语的工具,因此汉语拼音的教学是重点。畅言电子白板提供了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有利于知识的获取,创造最理想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注意力集中,把无意识记变为有意识记,把枯燥无味的识记变为形象的识记,收到记得快、记得牢的效果。在社会信息量急剧增加的今天,作为信息主要载体的语文,它的辅助教学必须改变传统的以教师讲解为主和粉笔加黑板的单一形式,从而适应今天的信息化社会,否则就会失去它在基础教育中的应有地位。所以,语文学科、尤其是一年级语文学科必须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来解决以往语文教学中难以解决的问题,优化语文教学,推进课程改革,这是时展对语文学科的必然要求。下面,根据自己的实践和理解谈谈畅言电子白板在在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一、巧用电子白板,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生普遍存在多动、注意力不够集中的现象,而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习的兴趣。特别是在新课伊始,学生从丰富多彩的课间活动中走进课堂,心情不可能马上平静下来。这时,如能一下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学习的兴趣,引导其进入学习的状态至关重要,因为“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它能创设情景,渲染气氛,再现场景,把学生带入到课文的特定意境中去,从而激发学生的情感,引起学生共鸣,为学生学习创造了条件,真正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教学中,导语的设计非常重要,一种好的导入方式能迅速抓住学生的心理,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探究热情。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充分利用畅言电子白板中电子书提供的课文同步的图文,结合先进的电子白板教学辅助手段,创设情境,调动学生阅读期待。魔术笔、聚光灯功能的运用,让复杂的画面变得清晰;聚焦和遮盖的巧妙利用,激发学生的探究的兴趣。

二、巧用畅言电子白板教学,让拼音教学更具直观性。

拼音是一年级新生认知、学习的第一道难关,在拼音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直观性,借助形象直观富有情趣的多媒体的动画来进行直观演示,能有效地唤起学生的正确感知,从而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让他们轻松愉快地度过小学学习的第一道难关――汉语拼音。例如在学习声母j、q、x、与?相拼,n、l和?相拼规则中时,我在网上下载了一段关于这些字母之间的故事片段,动画里的每一个字母扮演一种不同的角色,用拟人的方法形象地把这些字母相拼的规则展现了出来,真没想到这仅仅这样一段动画就可以让我不费吹灰之力,让学生准确地掌握了这个拼音难点。

三、巧用畅言电子白板教学,记识生字更轻松有趣。

识字教学是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许多课时都是围绕识字展开。识字的“机械化”,枯燥无味,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厌烦情绪,从而影响学习效果。在传统教学中,老师凭着一张嘴,一支粉笔或加几张图片,单调地、抽象地教学生“读字、认字、记字”。学生学起来无趣,教师教起来没劲。而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以其悦耳动听的声音、色彩鲜明的图片、生动有趣的动画等形式,在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方面有着众所周知的优势。因而,教师要善于正确地利用这一优势,小学一年级语文的识字教学更富趣味性,以此来激发刚刚开始接触汉字的学生对学习母语的兴趣。例如:在学习象形字“鸟”字的时候,我先让学生观看一只机灵的小鸟停在树枝上吃虫子的动画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提出问题:看看哪位同学能用最简单的笔画画出小鸟的形状?话音未落,一双双小手就开始动起来了。大部分学生能照着屏幕动画中的小鸟画出鸟的基本形状,有几个画的好的同学的作品还被投影放出来给大家看。接着我再随机放映“鸟”字的演变过程,学生一下子恍然大悟。后来我又举了一些象形字的例子,然后再让他们自己想想还认识那些象形字,让他们加深对象形字的理解 。在同学们的努力还有我的提示下,大家还研究了“日”“月”“牛”“羊”“马”“雨”等字 。这堂课上的非常充实,学生的学习热情也非常高涨。一个动画,一段汉字的演变过程,使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了生机。

总之,运用畅言交互式电子白板辅助教学,使语文课堂变得灵活多样,丰富了课堂教学方式,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效率。 实践证明,只要我们坚持运用,巧妙运用,可以将教学内容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我们不断探索,语文教学之花必将开得更加绚丽多彩!

作者简介:冯永军,男,汉族,甘肃省徽县人,中学二级教师,研究方向 :小学语文教学。

低年级语文教学论文:低年级语文教学如何渗透“教是为了不教”

摘 要: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想要做到“教是为了不教”,可以囊韵氯个方面入手:养成预习习惯,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指引方向;培养学习兴趣,学生的语文学习定会事半功倍;尊重欣赏学生,为语文学习插上腾飞的翅膀。

关键词:语文教学;预习习惯;兴趣

叶圣陶先生提出的“教是为了不教”的教育理念始终引领着我们的教育教学。低年级语文教学关键在于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下面谈谈我的具体做法。

一、养成预习习惯,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指引方向

我是一名语文老师,我觉得语文预习对于上好一堂高效的语文课起着非常重要的铺垫作用。语文老师精心设计预习要求,将对学生的课堂学习起到引领作用,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下面将我设计的一年级上学期的预习要求与大家分享。我把一年级的语文预习分成五个关,第一关:标(即标好自然段)。要求学生在课文的每一个自然段前面标上序号。这一方面是为了帮助低年级的学生弄清楚课文的脉络,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上课时方便学生听讲。第二关:读。第一,读准生字词。书后绿线格中的二类生字和田字格中的一类生字,都要能在课前借助拼音准确认读,这是课文中的“拦路虎”,如果不能准确认读,课文就无法朗读了。第二,读通顺课文。在读准生字词的基础上,借助拼音将课文读通顺很重要,一般来说,课文至少读三遍,读到正确、流利为止,只有读通了课文,才有可能理解课文。第三关,划(即划出生字词)。把书后田字格、绿线格中的生字在课文中找出来,在相应的词语下面划线或圈出来。第四关:描(书空或描一类生字)。书后田字格中的一类生字要求会默写,所以在预习的时候,请学生用手指按笔顺书空生字,了解写字的笔顺,避免倒笔画写字。第五关:提小问题。学贵有疑,会读书的学生应该会提问,会提问的学生一定会善于学习。教会了学生这些预习方法,学生的语文预习就有章可循了,长此以往,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就可以养成了。

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语文学习定会事半功倍

要想让学生轻松地学好语文,就要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写字兴趣、写作兴趣等。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可以从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入手。如在教学一年级上册的课文《识字1》时,根据这篇课文节奏感强,读起来朗朗上口的特点,我设计了加动作读的阅读形式,先让学生站起来,就像音乐课打拍子一样拍着手掌读,由于学生从未尝试过这样的读书方法,觉得很新鲜,兴趣盎然,读得津津有味。接着我又让学生改变读的形式,改为边读边伸出指头表示所读到的数字,由于一年级小学生身体的协调性还不是很好,刚开始往往读到这个数字但手指出示的却是另一个数字,学生觉得很有趣,都想快点把“口”和“手”练成一致。这样一来,学生的情绪更加高涨了,结果出乎我的意料,学生只读了三四次,不但记住了“四、五、六、七”等数词,连手指都变灵活了,而且大部分学生居然还能把课文背下来,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就如同交给学生一把阅读的钥匙,让他们利用这把钥匙,去开启一扇扇知识的大门。

三、尊重欣赏学生,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插上腾飞的翅膀

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不仅要把现成的知识教给学生,还把学习方法教给学生,这样学生就可以受用一辈子。

那么,教师怎样才能让低年级的学生坐在教室里听你讲学习的方法呢?为此,教师首先要尊重欣赏学生,只有这样,低年级的学生才会喜欢你,小耳朵才会静静地听你讲语文知识,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尊重和欣赏学生的前提,应该是爱学生。谁爱学生,谁就能赢得学生发自内心的爱戴,谁的教育才有力量。正因如此,在教学中,我恪守爱学生,真诚对待每一个学生的信条,主要表现在一些不起眼的小事上。如,学生说:“老师好”,我会发自内心地回应一句“你好”,而不是置若罔闻,或目不斜视。若不小心弄掉了学生的小盒,我会说声“对不起”;对学生的帮助,我会说声“谢谢”。是的,教育的真谛不仅是教书,更是在育人,师生在人格上应该是平等的。正是在这点点滴滴的碰撞中,身为语文教师的我,赢得了学生的心。爱学生还表现在对学生发自内心的欣赏上。记得在一次单元测试后,我在班中年龄最小且学习很用功的琪琪试卷上写道:你刻苦学习的精神令老师欣赏,如此努力下去,老师相信,你的明天会更加灿烂辉煌!而第二天的家长签字中就有了这样一段话:琪琪,看到你的成绩,妈妈真为你高兴,继续努力,别辜负了如此爱你的老师对你的一片期望!

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是我们语文教师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每一位有抱负、有追求的语文教师,都应该珍视这笔财富,去深入学习和研究,去广泛传播和不断实践。希望更多语文教师能以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为指导一路前行,促进语文教学不断向前发展。

低年级语文教学论文: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方法浅谈

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学有一些其特有的侧重点,这个时期学生的语言基础和能力水平也还不够全面,因此,教师对于学生的教学指导方式一定要合适。低年级语文教学侧重基础部分,这个时期首先需要学生将拼音掌握牢固,还需要让学生一定程度掌握一些实用的学习方法与技能,并且要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不能操之过急,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耐心,要意识到学生的具体问题,然后有针对性的解答。这样才能够保障知识教学的实效,并且可以促进学生慢慢丰富自己对于学习方法的良好掌握。

一、组织学生有效展开拼音学习

低年级语文教学中,一个很大的模块是拼音的教学,这也是学生认字、识字乃至记忆汉字的重要依托。拼音的学习教师要注重方法的传授,并且要能够对于一些重难点知识找到良好的化解方法。随着学生掌握的拼音知识的慢慢增多,他们很容易产生的一个问题就是拼音的混淆。可能是字母认识、拼读和记忆的混淆,也可能是韵母记忆的错乱。这些状况都十分普遍,也是大部分低年级语文教学中会发生的问题。教师要经常进行教学方法和模式的总结,尤其是对于这些难点内容,要找到突破的引导方法。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对于拼音形成清晰的学习印象,才能够帮助学生理清自己的思绪,梳理自己的记忆体系,保障学生对于拼音有全面而系统的掌握。

拼音的学习并不复杂,但是其中还是有一些难点部分。比如,学生一开始接触拼音时经常会将各种相似或者相近的拼音弄混,还可能在拼读和记忆上发生混淆,这些问题都十分普遍。韵母中也有学生易混的字母组合,如uo-ou和ie-ei前后字母的顺序是个大难题。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这些典型问题找到区分方法,帮助学生化解这些问题障碍,比如,这两组中的头一个可以拼读:u-o-uo,i-e-ie;后一个却拼读不成,这就是它们的区别。至于iu和ui是iou和uei的缩写形式,也可以拼出。只是学生太小,为了不给他们增加额外的负担,可以只简单告诉学生快速连读i-u-iu和u-i-ui,也是可以由语流的连续进行分辨。小学低年级的拼音教学,指导方法和模式非常重要。教师要找到有效的对于学生的指导策略,并且要善于结合这个时期学生的认知特点,找到针对性更强、适用范围更广的指导方法。这样才能够帮助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更好的掌握拼音知识。

二、让学生掌握课本背诵的方法

低年级时期的语文学习中,学生积累知识的一种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记忆,这是语文课程学习的初期,需要学生完成的一项学习任务。很多学生对于记忆存在很大障碍,甚至对于文章记忆等有很强的抵触心理,这其实和记忆的方法技巧不正确有直接关联。教师在实施课程的教学中,很有必要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记忆和课文背诵的方法,降低文本背诵的障碍,帮助学生更轻松高效的完成记忆过程,丰富自身知识和语文素养的积累。教师在组织和设计教学展开形式时同样要考虑到学生的能力水平,最好是结合学生特点设计针对性更强的指导过程,这样教学模式的效用将会更好的发挥。

教师要善于找寻一些能够被学生理解与接受的记忆方法,在这里介绍一种简便实用的教学方法一一三遍背课文法,具体来说,实践过程如下。首先在学生初读课文时,第一遍想形象,即让文中描述的图景浮现在脑海中,看看里边都有哪些形象:第二遍记关键词,重点是文章中的谓语、定语、状语的成语好词;第三遍查漏补缺,做些记忆的修补。因为有了画面的导引,图片中形象的顺序就会自然呈现,加上学生学龄前语言功底的积累,学生一般只需三遍就会轻松记牢文章,并且不容易忘记。增强文本记忆和背诵方法的讲授,这比简单的让学生一遍遍记背,效果要显著的多。学生如果能够理解与掌握这些方法,记忆的效率也会更高,对于文本背诵的抵触心理也可以很大程度消除。

三、技巧性的展开写作教学指导

对于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学而言,同样存在写作训练过程。虽说低年级的写作要求不高,但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写作方法和技能,并且训练学生基本的写作能力与技巧,这还是很重要的一个教学基础。对于低年级学生的写作指导要找到明确的侧重点,这个时期的写作训练通常是以句子或者段落练习为主,学生还不具备完整的组织文章的能力。因此,教师首先可以训练学生的造句能力,还可以进一步结合一些大家熟悉的主题,让学生进行段落的写作。技巧性的进行对于学生写作教学的指导,这可以让教学的实效更好的得到发挥,这也可以给后续学生完整的进行习作打下相对坚实的基础。

比如让学生结合《母亲》进行写作时,教师首先要进行相应的写作指导。虽说大家对于母亲都很熟悉,并且有很深的感情,但是,真正要让学生来进行写作,学生可能会觉得千头万绪,但是不知道应当从何说起。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M行一些思路上的引导,比如,从母亲的眼神里,我们想到舐犊情深的爱:从母亲的皱纹和白发里,想到母亲的苍老何以回报,子女要有孝心:从母亲的枯手上,想到母亲一生的辛劳:从母亲的补丁秋裤上,想到母亲的俭省、生活的不易:从母亲的眼泪里,想到母亲对孩子前途的忧虑,忏悔自己的不懂事;从母亲的笑容里,想到母亲病中看着孩子吃掉自己省下的营养品的欣慰,感受母爱的无私……当我将这些细节呈现在学生面前时,很多学生的眼睛都在放光,我的描述可能击中了他们的内心,不少学生都产生了强烈的表达欲望。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第二小学腾飞校区)

低年级语文教学论文:素质教育背景下低年级小学语文教学的方法探究

摘 要:素质教育注重对学生思想道德、能力发展、身心成长等多个方面的培养,其符合新课程改革所提出的“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开展低年级的小学语文教学,语文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精心巧妙的设,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更好地进行课堂的教学,真正地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效果,促进其身心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素质教育;低年级;小学语文;教学方法

低年级的小学生心智还不成熟,需要教师适时的引导与帮助,而课堂是师生进行交流的主要场所,教师要利用课堂教学的内容渗透情感教育与道德品质,为小学生的良好发展奠定基础。在设计语文课堂的教学内容与形式时,教师也要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与学习动机的激发,从而使其在良好的学习状态下进行积极而高效的学习,真正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打造出高效的语文课堂。

一、设计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兴趣

对于小学生来说,好玩有趣的东西才会引起他们的关注,单一的教学形式会让学生产生审美疲劳,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因此,语文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注重设计教学的形式,采用恰当有效的手段进行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例如,在教学课文《坐井观天》时,教师可以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动画片《坐井观天》,直观形象的视频播放会有效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也有助于学生理解故事的内容,初步建立语言和形象的联系。然后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将所看的视频用自己的话讲出来,可以是讲故事的形式,也可以是两个人表演的形式。这样丰富的教学形式与环节会大大地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可以享受学习的过程,并能真正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二、引入新颖内容,增强课堂活力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比较强的学科,其对于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在设计语文教学时,教师仅仅讲授教材上的知识既枯燥乏味,又难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要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以引入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知识,从而在激发学生好奇心的基础上保证课堂教学的质量,这样既可以活跃课堂的气氛,也可以切实地保证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在教学《难忘的泼水节》时,教师就可以以提问的方式引入教学内容:“同学们知道有一个民族在过节时会往人身上泼水吗?并且泼水越多越欢乐,代表祝福的意思。”学生听到这个习俗就会十分好奇,他们便会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堂的学习中,然后教师便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课文的学习。在教学告一段落后,教师还可以为学生进行适时的拓展,如蒙古族的“马奶节”、彝族的“火把节”、藏族的“采花节”等,这些丰富的内容会激发出学生内心的好奇心,也会拓展学生的视野,从而有助于高效教学的实现。

三、鼓励赞赏学生,增强学习信心

赏识性教学是当前众多教师都倡导的一种教学观念模式,尤其是在小学低年级的教学中,教师更要注重对学生的肯定、赞赏和鼓励。教师在小学生的心目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教师的肯定与鼓励会激发学生内心的潜能,使其更好地进行学习。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激励性的语言给予学生评价。如有的学生在课堂上没有认真听讲,教师一味的责备会打击学生的自尊心与学习欲望,那么针对这类学生,教师就可以先做个噤声的手势,如果学生改正了,那么在教学结束后教师就可以这样评价:“这节课同学们表现的都很好,虽然有点学生在中途开小差了,但是幸好悬崖勒马,找到学习的大队伍了,希望同学们下节课也能表现这么好”;如果学生仍然没有改正,严重地影响了课堂的教学,那么教师就可以以教育性的故事来引导学生,并说:“我相信同学们都会像故事中的人一样,好好学习,在课堂上遵守纪律,那让我们一起加油吧”。这样充满信任的语言会让学生体会到教师对自己的关注,从而可以促使他们更好地进行学习。

四、布置趣味作业,丰富学习内涵

作业布置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大多数的语文教师都是让学生在课下写生字、读课文,这样单调的作业形式逐渐使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了厌烦情绪。而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对学生身心能力的激发尤为重要,那么语文教师可以布置趣味性的实践作业,使学生可以积极主动地完成作业,并在实践中体会到语文知识的内涵,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

例如,在教学了《赵州桥》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课文中的描述将赵州桥画出来,也可以让学生在网络上搜查其他桥的资料,甚至还可以观察回家路上的桥等,这样开放性与趣味性的作业形式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又可以唤起学生的学习欲望,从而可以大大地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使得学生主动地完成作业,并享受这个过程。

总之,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语文教师不仅要注重教学的方法,还要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在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激发学生内心的学习动机与潜能,从而真正地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为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低年级语文教学论文: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课外阅读研究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外阅读教学经常会被教师所忽略。教师在教学时注重对学生知识能力的培养,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能力,却忽略了增长学生的课外知识。课外阅读对于小学生同样拥有着很大的作用,课外阅读可以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了解不同的知识,发展自己的个性,但教师在进行课外阅读教学时经常会遇到很多问题,一些学生选书不恰当,不认识书上的一些字或者对书中的情节不感兴趣,这容易导致学生对课外阅读失去兴趣。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合理运用教学方法辅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本文便对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课外阅读进行一个浅略的研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策略

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一个人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由此可见阅读对于学生的重要性。阅读分为课内阅读以及课外阅读,课内阅读指的是教科书中的一些文章,而课外阅读则是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阅读一些教科书之外的一些文章或者名著。对于小学生群体,学生在课内阅读中汲取的知识有限,学生想要拓展自身的知识,还需要通过课外阅读。故小学语文教师要注重学生的课外阅读方式,带领学生正确进行课外阅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为学生选取合适的阅读书籍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大部分教师对于学生的课外阅读保持一种中立的态度,没有组织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也没有过多地推荐学生去进行课外阅读。学生平时想要阅读书籍,只能自己去学校的图书馆或者是去书店购买,小学生在选择书籍时会偏向于一些故事类的小说,如:《鲁宾逊漂流记》、《格林童话》等。但现在书籍良莠不齐,在书店中有着许多不利于小孩子身心健康的书籍,书店中这些小人书以及一些小说对于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并无益处,并且其中涉及的一些暴力因素会带坏学生,将学生引入歧途。故教师在平时教学时,要为学生对课外书进行筛选,将一些不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书籍排除在外,为学生推荐一些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籍。教师在筛选书籍时,要注意书籍中的故事情节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发展,要注意书籍的知识点是否处于学生能理解的范围之内,例如:高尔基所著的《我的大学》显然不适合小学生阅读,小学生的知识水平还不足以理解书中作者所描述的事情以及情感。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仔细为学生挑选阅读书籍。避免学生阅读一些“小人书”,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误入歧途。

二、合理为学生推荐书籍

教师在为学生推荐书籍时,经常会出现学生对教师推荐的书籍置之不理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合理地使用教学策略,让学生对教师推荐的书籍产生兴趣,从而主动去阅读。教师可以将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相结合,在讲课本中的文章时,便可以为学生推荐一些与课本内容相关的书籍,让学生将对课本中文章的兴趣带入到课外阅读中,教师需看准时机,在学生对课本中文章有兴趣的时候向学生推荐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例如:教师在讲《白雪公主》时,便可以向学生推荐去看《格林童话》,在讲《一粒种子》时,便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科普类的书籍,让学生了解更多的科普知识。

教师在推荐书籍时也可以先选取故事中一些比较精彩的片段,创设一个情境,将学生带人到情境中,让学生对书本中的故事情节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但选取的情节需要有悬念,在情境中设置悬念可以让学生产生去阅读书籍的欲望。例如:教师要向学生推荐《鲁宾逊漂流记》时,可以先为学生创建一个情境:鲁宾逊在出海时碰到了大风浪,结果他漂到了一个荒无人烟的孤岛上,周围全是海,又没用船只从附近的海域经过,鲁宾逊应该怎么办呢?通过这样的一个情境,学生便会在课外主动阅读书籍,查看故事的后续情节。

三、建设舒适的阅读环境

学生阅读课外书需要一个舒适安静的环境,在一个安静的环境中细细品味书中的故事,体会作者融入其中的情感。教师可以每天为学生安排半个小时,让学生专门阅读课外书籍,这样学生便可以每天在一个安静的环境中阅读书籍,对于一些不阅读书籍的学生,也会产生从众心理去阅读书籍。当然,对于一些吵闹的班级,教师需要严格约束学生行为,整肃班级纪律,为学生构建一个良好的环境。

四、给予学生自由的阅读空间

课外阅读与课内阅读一个最大的区别便是课外阅读的自由时间更多,课内阅读中学生只能阅读课本中的文章,并且无论是学生喜欢的类型或者是学生不喜欢的类型,学生都需要去阅读、理解。对于课外阅读,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阅读空间,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爱类型自主选择书籍,当然前提是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书籍。让学生在阅读课外书时自由发展自身的思维,发展自己的个性特征。

五、分享读书经验

“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我们相互交换,每个人便有了两种思想。”这句话正说明了分享的好处,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定期举办一个读书经验分享大会,让学生总结近期阅读课外书的一些经验,然后在班上进行分享,即可以将自己的心得体会分享给学生,并间接地为班上同学推荐自己所看的书籍。分享读书经验是一个很有意义的活动,教需要注意的便是坚持举办,并且要控制分享过程中的节奏,让学生的分享达到一个最好的分享效果。

综上所述,教师在帮助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要根据学生的学习风格以及年龄特征为学生推荐书籍,并且课外阅读并不同于课内阅读对学生有一些硬性要求,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对于课外阅读,教师需给予学生适当的自由发展空间,让学生自己选择自己所感兴趣的书本阅读,发展自身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