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5-04 03:38:35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1篇的优秀语文教学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语文是一种素养,是一种通过诗词、歌、赋、小说、散文等语言形式的创作,欣赏和传承,体现出来的艺术、文化素养;是民族文化的载体,语文课程是最具有社会文化,民族文化和历史文化的她蕴含了伦理道理,艺术审美,哲学思想等元素,融载道载情,载史于一本。语文教材的字里行间流淌着浓浓的鲜活的民族文化的血液,那么,作为语文教学工作者,如何在教学中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语文教师要自觉做民族文化认同的构建者并具有丰厚的传统文化底蕴
语文教师要自觉承担传承传统文化的使命,自觉做民族精神的建设者,弘扬者和传布者。我国有着悠悠5000年的灿烂文化,作为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一定要有渊博的传统文化知识,尤其要对中华民族5000年的文明史了如指掌,语文教师要喜欢读书,特别是要读好的与教育自身历史发展息息相关的中华经典著作,作为语文教育的实践者,语文教师更要充分尊重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语文教学后期积累下来的宝贵经验,把学语文与学历史紧密结合在一起,让我们的语文教育观念既蕴含着中华民族的集体智慧,同时也渗透着中华民族璀璨历史文化。
二、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加强经典著作的推介和引用
汉语语言的学习是母语的学习,教师除自己不断提高自身的语文修养外,还应该善于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对母语始终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随着我国融入全球化的进程加快,外语学习受到空前的青睐,而母语学习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影响,并出现了一些不太正常的现象,比如传统语言有逐步丧失的趋势,母语表达有被弱化的倾象等。母语意识的淡化,极易造成民族意识的削弱,进而影响到年轻一代的民族认同和文化自觉。因此,语文教师要清醒地认识到这一切,并善于在教学过程中增加趣味性,培养学生的对母语学习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对语文产生浓度的兴趣,进而养成日积月累、乐此不疲的学习习惯,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同时,积极引导学生课外阅读祖国经典著作,作为古典文化的四大名著,我们中学阶段应该要求学生安排合适的时间去阅读或观看有关四大名著的影视,这对学生文化的熏陶有很大的帮助。
现在许多学生对卡通漫画或街头小报这类书籍较感兴趣,原因是它的幽默风趣。但在我国的名著里,却蕴含着一座巨大的知识宝库,她的朦胧与深厚正等待我们去探索。因此课堂上不失时机的推荐和引用祖国经典名著,是弘扬传统传统文化的最好途径之一。现在初中阶段虽不需过多的研究探讨,但也能为以后的高中、大学的精读打下基础。
三、重视阅读,深挖教材中的文化内涵,品位文化的意蕴
我们语文教材中所选的诗词、小说、散文等古代作品中,不仅积淀着丰富的现代文化知识也积淀着丰厚的优秀传统文化。阅读经典,吟咏美文,传承文明,提高语文素养,丰富精神世界,也可融思考于其中,蓄能力于其中,寓创造于其中,一举多得。不仅如此,我们在进行阅读教学时,还要认真分析,挖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内涵,运用适合学生的方式传递给学生,使他们真正认识和理解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真正价值,从而自觉地接受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
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我们语文教师不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挖掘教材蕴涵的文化内涵。①从课文注解及阅读提示入手,挖掘有关文学常识及文化背景;②从故事情节入手,挖掘作品的文化内涵;③从课文主题入手,挖掘优秀的传统美德及文化背景及意趣。
我们苏教版的语文教材的选编语文有反映风俗人情的,有校园生活的,有理想信念的,有传统美德的,有人文关怀的等等。这些选文无不洋溢着自然美、人性美,字里行间无不充满着浓浓的亲情、友情等这些取之于丰富的思想和文化积累。语言文字承载着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传达着生活信息,闪耀着文化彩的光芒。当我们去精读一部部经典著作时,也就等同于贴进了中国文化,因此,语文老师就要积极引导学生通过文学阅读提高审美情趣的品位。让学生作为阅读的主体,用心灵取感受,去凸显文本,从而发现文体中所蕴含的美进而欣赏美,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
在《新课标》中也特别指出:“注意个性化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学习探索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因此,作为语文教育的实践者,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课堂引导学生,重视阅读,挖掘文化内涵,品味文化意蕴,进而感受到祖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弘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任重而道远。因此,我们中学语文教育工作者应在不断提高自身文化底蕴和人文素养的同时,还应积极培养学生学国语言的兴趣,注重阅读教学,引导学生阅读经典名著,汲取优秀传统文化丰富的营养,使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并发扬光大。
摘要:随着现代化、城市化建设进程的飞速发展,现代化生活与民族优秀文化传承、城市化建设与民族优秀文化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在学校语文教学中,利用湘西苗族优秀文化数字教学资源库的各种资源,可以使作文教学更鲜活、使语文课堂更充实、使语文活动更快乐。
关键词:湘西苗族优秀文化数字教学资源库;语文教学;运用
本文是全国教育信息技术“十二五”规划课题《湘西苗族优秀文化数字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与应用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123540865
苗族是湖南省湘西自治州的主要民族之一,他们长期居住在湘西偏远山区,过着小农经济的山地生活。在漫长的历史变迁与发展中,湘西苗族的先民们创建了本民族特有的、丰富多彩的苗族文化。这些文化内容丰富,特色鲜明,体现了湘西苗族人民积极向上、团结拼搏的精神;这些文化世代相传,不断发展,至今仍流传在湘西苗族的各个村寨,影响着湘西苗族人民的经济与生活。但随着现代化、城市化建设进程的飞速发展,现代化生活与民族优秀文化传承、城市化建设与民族优秀文化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为了湘西苗族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我校成功申报国家级课题《湘西苗族优秀文化数字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与运用研究》。经过对图片、音像、文字等资料的搜集、整理和数字化,湘西苗族优秀文化数字教学资源库建设已经初具规模,它正以数据库的形式通过校园网络向广大师生服务,为教师对湘西苗族优秀文化资源的深度开发和利用提供了平台,也为湘西苗族地区的农村语文教学找到了源头活水。
一、湘西苗族优秀文化数字教学资源库让作文教学更鲜活。学生作文的现状,往往缺乏新鲜真实题材,胡编乱造的甚多,生活中许多真实有趣的素材,却没有被发掘出来。叶圣陶先生曾说:“写真经历,真体会,真感受,这是解决写什么的最好办法。”但是学校生活的相对枯燥乏味,束缚了孩子们的思维,他们缺少生活体验,缺乏切身体会,自然无话可写。在作文教学中,老师利用湘西苗族优秀文化数字教学资源库里的图片、短片、文字资料等,有意地让学生去观察身边的生产生活,如立春了谷雨了,劳动人民会做些什么,并弄清这样做的来龙去脉。然后把这些写进作文中,结果发现学生的作文都写出了生活的真实。“立春,天气回暖,劳动人民翻地了,准备春耕,在以前科技不发达的时候,只能凭借这些大自然的语言指挥劳动生产……”因为这些素材从小就听父母说起,很熟悉,所以运用起来是得心应手。再者让学生把写作的目光指向当地节日和婚庆的活动方式,以此思索家乡的变迁。学生写到:“节日的庆祝活动越来越简单了,一串鞭炮就宣告节日到来与结束,才年初二全家就各奔东西。婚庆活动越来越有排场了,高级轿车,高级饭店,满桌酒菜,社会是进步了还是退化了?”这些素材这些思索,无疑让作文鲜活深刻了。
二、湘西苗族优秀文化数字教学资源库让语文课堂更充实。湘西苗族优秀文化数字教学资源库里收集了大量苗家节日的音像资料,而中学语文教材里也有许多涉及到民俗节日的课文。教师可利用湘西苗族优秀文化数字教学资源库的音像、图片,并结合这些内容让学生进行湘西苗族地区的过节习俗的调查。我教学《到民间采风去---过年》活动总结课时,先要求学生课前收集春联、神像和年画,动手绘制风俗民俗民情画,采访民间传说,然后组织学生在课中展示评比,并交流采访到的民间传说。接着转入对节日的了解和探究,由此拓展联系生活实际,引入学生自己的生活,如喜欢到哪些人家拜年,哪些人给压岁钱等。在播放其他地区过年的风俗音像后,紧接着讨论:其他地区过年的风俗民情同自己的家乡过年民俗习惯有什么不同,让学生感受到不同时代不同地区不同的过年的特色。湘西凤凰有不少文化名胜,如有百年历史的虹桥和万民塔,也有沱江两岸的吊脚楼等,还有不少与语文学习的资源可以挖掘,如民间传说,建筑文化等。可让学生收集当地民间的传说故事进行讲故事比赛,让学生参观本地区的名胜古迹,让他们写游记以弘扬本地的旅游文化。这样课堂自始至终浸润在苗族文化的氛围当中,学生自然而然地得到熏陶感染。这样的课堂既可让学生感受家乡的历史、地理文化,又训练了说与写的语文能力;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让学生增长知识,扩大视野,真是一举多得呀。
三、湘西苗族优秀文化数字教学资源库让语文活动更快乐。结合语文中的综合性学习活动,组织学生观看湘西苗族优秀文化数字教学资源库的视频、图片,或利用课余时间走出课堂,用采访、调查等形式,了解本乡本土的风俗民情,比如:当地的传统节日文化、禁忌文化、建筑文化等。再走入课堂,以交流、竞赛形式让学生更进一步认识家乡,产生对家乡的亲近感。可为进一步将苗族优秀文化与课堂教学结合做好基础。湘西苗族地区民风民情醉人。他们能歌善舞,用歌喉歌唱幸福、歌唱真挚的爱情;用舞蹈传递对生活的情怀,如苗族芦笙舞经历了最初的由无意识向有意识审美舞动的进化过程,其舞蹈文化和其他民族一样,是随着人类的生产生活而诞生的,传递出苗族这个古老而又团结进取的民族。元宵闹龙灯、六月六歌会、四月八歌节等一系列的有关苗族文化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学生感受到了学习语文的快乐。
湘西苗族优秀文化的开发、保护和利用,已经是湘西地区语文课程建设中不可回避的问题。湘西苗族优秀文化数字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与运用,是湘西苗族地区语文教学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源泉。立足于本民族的文化土壤,构建有苗族特色的语文课程,就必须让湘西苗族优秀文化走进教材,走进课堂。
【摘 要】 原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报告在怎样“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中明确指出“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性格与精神形成和发展的沃土。但反传统思想的漫延,加上西方文化的渗透,中国传统文化几乎完全淡出中、小学语文教学,出现文化荒原。语文教学应成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的重要支系,把语文教学和传统文化传承有机结合起来,营造一片文化的绿荫,为学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文化基础,真正“ 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关键词】传统文化;语文教学;学生发展;文化强国
一、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意义
原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报告在怎样“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中明确指出“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性格与精神形成和发展的沃土。她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培养了伟大的民族精神,创造灿烂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可是,传统文化发展的现状令人担忧。自 “五·四”运动“打倒孔家店”的大旗下对传统文化的全盘否定到“”的文化埋葬,中华传统文化的土壤在迅速地贫瘠化、荒漠化。改革开放以来,多元的外来文化在开放时代与中国传统文化更深入地“亲密接触”是不可避免的。反传统思想的漫延,加上西方文化的渗透,中国传统文化几乎完全淡出中、小学语文教学,出现文化的荒原现象。以至外来文化和通俗文化逐渐成为强势的文化主流,传统文化则被淡化和遗忘。物欲横流已扭曲时代的主色调,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正影响着青年人的人生价值观塑造。我们知道改革越是国际化,越要民族化,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新的文化建设,是一个民族兴盛的必然选择,事实上唯有本民族长期孕育而熟悉、崇尚的文化,才能始终对人们起到激励作用。语文教学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文化的载体主要是民族母语,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来说,民族母语非常重要,语文教学正是研究学习汉民族母语的唯一学科。但是当今的语文教学迷失了最基本的落脚点,甚至出现了许多学生母语使用力不从心的现象,这种疲惫的学习心态令人堪忧。母语学习中,文化常识的积累和文化精神的感悟是一个基础性的指标。可是这种显而易见的目标,今天又被扭曲和异化成唯“分数”是图的应试教育了。
中国传统文化带有鲜明的历史烙印,它是我们民族祖先创成,带有鲜明的民族色彩,值得后人重视并辩证地传承与发展。作为语文教师要热爱中国传统文化,有扎实的传统文化根基和艺术修养,不但要把古典的美的东西阐释出来,还要引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世界的目光已转向了中国。在我们传统文化中,不少是讲和谐礼让、和衷共济的,如果世界上各国人民都能深入了解中华文化的内涵,就会减少隔阂,增进友谊。但是我们自己对本国的文化都缺少了解,怎么去说服别人呢?中国传统文化都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多元的世界文化的重要一极。广大语文教学工作者更应把弘扬传统文化作为一项历史使命,让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因而时代呼唤优秀传统文化弘扬!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丰富语文教学,不要再让语文教育“干干巴巴”说教,要不断增进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真正意义上让语文教学成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的重要支系,才能“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2004年,教育部决定,把每年9月定为“中小学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月”。这无疑给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提供了政策保证。
二、语文教学中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思考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看到,中国传统文化对于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和文化素养有较多的积极因素。提高学生文化素质,我们要扬长避短,“古为今用”,语文教学是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把语文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有机结合起来,营造一片文化的绿荫,为学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文化基础。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下面就语文教学中怎样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并结合自己的教学经历谈几点的认识:
(一)重视语文教学中的“语言”与“文化”的统一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那么,何谓人文性?我们认为,人文性不单或文学性、或文化性、或人的自然性,它应该是三者有机融合而折射出的“人”别于他物的东西,是一切有利于人“健康”发展的东西,即是文化精神。语文有以听说形态的口头语言和读写形态的书面语言构成的语言层面,这体现为工具性;蕴含于语言深处的文化内容,体现为人文性。它们是一个事物的互为依存的两个方面,在语文教学实践活动中,要正确处理好两者的关系。
语文教学中,教师在进行听说读写训练的同时应很好地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如低年级的文字教学可以从汉字的字形结构联系“造字法”来认识古人的物质和精神世界;高年级的词语教学可以从历史故事、成语典故、神话故事中学先的人文精神,感受深厚的传统文化魅力;阅读教学中更有机会让学生广泛涉猎传统文化;写作是传统文化习得后的内化再物质化的重要表现形式。目前,语文教师不但要在语言层面的“咬文嚼字”,更要对蕴含于语言深层的文化内容进行挖掘和感悟。
(二)重视大语文教学,强调文化面的拓展
大语文教学的实践就是给学生创设了一个宽松的语文环境,有三个层面:一是文章本身,即字、词、句、段、篇的文字语境;二是与文章直接相关的写作背景,缘由,所涉及的人事和作者意图等;三是蕴含在文章内容和表达形式后面的社会、历史文化大语境,包括一个社会的经济、政治、文艺、风俗、民族的心理和民族历史,乃至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等文化内容。课程标准就指出“要注重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主义情感”。如大量的古诗文的理解和背诵,就是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传承重要表现。学生大量背诵,吸收大量古典文化与语言的精华,这样的语文教学就包容了许多的传统文化。当然,传统文化的传承要“明辨”,如果学生不闻窗外事,只读圣贤书,必定孤陋寡闻,丧失思考和判断的能力,其阅读必然或停留在字面,或人云亦云,难有收获,谈不上传承,更谈不上创新了。
(三)主张阅读活动、语言理解的个性化,强化文化内蕴的自主吸收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这种崇尚“得意”、“会意”和“悟性”的阅读理念,它们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崇尚读者个性化的理解,而不拘于语言形式,这是个性解放、怡情悦性的阅读。这种阅读主张“得意忘食”、“不求甚解”。我们今天也应提倡有个性、怡然自乐的阅读,不让学生绑在篇章的肢解上,苦苦寻求准确、深刻的理解。让学生在“得意”、“会意”后“欣然”,不“忘食”也陶冶性情,弘扬了文化精神,在宽松自由的阅读中积累知识,开发创新,发展智力,这是阅读教学的最优选择,也是扩大阅读,弘扬传统优秀文化主要途径。
(四)多样化的阅读理解,丰富文化精神的内化形式
语文教育中阅读理解的多样化,带着问题读书,丰富读书的方式,体现出阅读的层次性,语文课上的“读”是一种能力的训练,要注重形式的多样化,使读“既面向全体”,又“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特别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应该加强默读的分量,既能给学生读的时间,还能给学生思维的空间,使学生能够以读促思,以思促读。学生的读书不仅仅停留在表层文本上,而且让阅读真正有了深度。多样化的阅读即保证学生与传统文化的接触面,又保证阅读的深度,提高学生的阅读效度,促进学生的发展。多样化的阅读,从而多形式内化传统文化精神,才能更好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总之,传承和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开放的世界格局中,多元文化激荡和相互冲击的大时代环境下,让我们民族走向世界,屹立于世界先进的民族之林的时代要求,而语文教学是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最有效途径,语文教师更是责无旁贷的。只要我们共同努力,我们将迎来优秀传统文化的全面复兴,我们的民族传统文化将更好地走向世界,融入到世界先进的民族文化之中去。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中国梦”就不远了。
“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如春风吹绿了荆楚菁菁校园,吹暖了大江南北万户千家。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笔者有幸参加了此次盛况空前的教育教学活动,深有感触。笔者认为一名教师要有自己的教育特色,尤其应抓住教学的根本。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笔者追求的教育特色;注重德育,培养具备健全人格、美善心灵、高尚情操、高人文素养的人,是语文教学的根本。
其实,也就是要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的渗透。
一、语文学科的特性使然
语文学科是人文学科,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读、写、听、说能力,更要塑造学生完善的人格、健康的审美情趣、积极向上的人生观。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教学三维目标中就有一条“道德情感价值观”,正说明了这一点。
二、教育工作者的职责所在
早在1000多年以前,韩愈就提出“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的观点。教师的首要职责就是传道——传经布道,教学生以德行。我们现在提倡的“五育”(德智体美劳)、“三好”(在家做个好孩子,在校做个好学生,在社会做个好公民),都表明“德育”是教育工作者的首要任务。
三、教育现状带来的反思
“伦理消瘦,技术臃肿”,是现在这个经济时代、浮躁时代的最好写照。社会的大环境导致了教育的急功近利。给学生“减负”多年,未见成效,反而越减越“负”。一方面大力提倡素质教育;一方面大力实施应试教育。考试考什么,老师就教什么。重考试,轻德育,舍本逐末的教育塑造了大批畸形“人才”。带着妈妈、保姆上大学的青年学子,不满足要求就捅杀亲妈的留学生,为丁点儿小事竟残杀同窗的大学生……种种乱象,难道不令人悲哀,不令人痛心反省吗?教育的失误在何处?缺少德行!教育的出路在何处?践行德育!
作为学校教育工作者,突出“德育”势在必行。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笔者谈几点不成熟的做法,以期与广大同仁交流:
(一)圣贤教育,传统文化作载体
古人讲读书志在圣贤,推崇圣贤教育,教育的资源是流传了几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是其思想精髓。孔孟思想,仁爱和平,造就圣贤君子。和谐世界,和谐社会,从和谐自我身心做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已”……一句句经典在课堂响起,一则则圣言擦出师生智慧的火花。
(二)每天必读《弟子规》
《弟子规》,是清代儒生李毓秀根据《论语·述而》所编的童蒙养正教材。是做人的准则、处世的规范。1080字字字玑珠,113条条条经典。从居家孝悌、外出谨信、待人仁爱、求学精进等几个方面来规范自我。三字一句,押韵对仗,读起来朗朗上口。笔者带领学生每天朗读一遍《弟子规》,费时甚少,但带给学生语言美享受的同时,在他们的心田也种上了德行的种子。另外,笔者用自己的行动帮助学生们明白了一个道理:《弟子规》不是用来“读”的,而是用来“做”的。能做到多少,你就能有多少收益,就能成就多少人生幸福。每天,我们师生一起努力践行《弟子规》,无论是在课内,还是在课外。
(三)感恩歌曲课前唱
每次上课之间,笔者一般会和同学们一起唱些感恩歌曲。“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善乐雅曲会给我们美好的情感熏陶。像《跪羊图》、《感恩一切》、《生命的河》、《推动摇篮的手》等歌曲,能激发人的孝心和感恩之心。“百善孝为先”,一扇扇孝门被打开,人生将会顺利又美满。
(四)抓好课堂渗德育
笔者在平日教学过程中,若发现有能渗透德育的环节,绝不放过,一定要把它作重点,深挖掘,给学生以德育指导。如在《感念先祖》教学中引领学生缅怀祖德,学会感恩;由《朱买臣传》中朱买臣的人生经历教育学生做人要谦和厚道;在《陈情表》一课中则引导学生认识忠孝难两全,先尽孝再尽忠,“孝为百善先”的道理;学习《项脊轩志》一课时,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教学,让莘莘学子感受到归有光融入到字里行间的浓浓亲情。语言文字是思想的载体,离开了情感德育的语文教学,无疑是索然无味的。
(五)电化教学激善心
笔者在教室放一台电视机,利用每次语文“夕会”的时间,播放优秀德育视频。山东卫视的“天下父母”节目,让同学们感受亲情孝道;央视动漫《中华德育故事》,寓教于乐懂美德;台湾蔡礼旭老师的讲演《让生命充满爱》,激励着同学们感恩奋进;李一冉老师的《孝道》,令不少同学潸然泪下……
(六)话题讨论来谈心
在语文教学中,笔者经常利用语文活动课精心组织同学们讨论孝道、亲情、人生意义、价值观、成长等话题。如讨论“新时代儿女该怎样给父母尽孝,”让同学们领悟到“孝”的真谛。论辩“我们还要不要当‘彭宇’?”鼓励大家要把爱心传递下去。“救人该不该收回报?”启示同学们认识何为真善,何为半善,何为伪善。同学大多一改往日课堂上“沉默是金”的现象,踊跃发言,大谈心声。这些有针对性的话题讨论,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现在催发了每位同学心田中固有的真、善、美、惠的种子,今后也必将绽放道德的美丽花朵。
(七)写作训练抒感想
作文训练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也是引领学生思考人生、感悟成长的一种较好手段。笔者在周记中巧妙设置一些道德话题,让同学们结合自身行为、结合生活实际谈谈感想认识。如组织同学们观看《暖春》、《爱是红色的》等一系列美德教育的电影视频后,学生们竟主动地想表达一点什么了。笔者还经常利用语文自习课,给同学们读一些生活中感人的故事,印发关于亲情、善行话题的作文素材供学生们阅读。由那一篇篇情真意切的周记、感想、心路历程,笔者欣喜地看到,善良的种子正在他们的心田生根,发芽,长大,开花。
“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才,有才此有用。德者,人之本也。”作为新世纪的一名语文教师,笔者愿意效法古人,践行德育,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自勉。
让语文教学的田野盛开道德之花。
(李纪文 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第四中学 430404)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健康的高尚的审美情趣。因此,对初中生进行审美教育,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是我们初中语文教学工作者应当承担的责任。审美教育是全面教育的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人类实现自我发展需要的一个重要途径。语文教材作为一种载体,不仅承载着语文知识的内容和结构,而且蕴含着道德观念、审美情趣等。教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不断深化学生的审美观点和感受,形成审美特质。教师要充分利用语文教材,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想象,在此基础上进行审美再创造,让学生在情感的推动下去感悟作品的真情,并进行客观的评价,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重要性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目标一定要明确,可以凭借自己的人生经验,通过对学生进行点拨,引导学生探索美、理解美,真正了解美的本质。教师应当调动学生的情感,去体验作者及作品的情感,重要的是读出自己美的感受。实践证明,通过长期“入境探美”的教学,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对美的想象力。例如朱自清的《春》这篇课文,作者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幅春景图: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作者用自己的深情向我们描绘了绚丽多姿的春天,并表达了对春天的赞颂。而初一学生未必能真正感受到这些美丽的春景图,所以教师在教学时要起到引导作用,让学生进入文章所创设的意境当中,尽可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仔细地探索春的意境,从作者的描绘中理解到春的美、认识到春的美,得到美的陶冶,获得丰富的美感,进而培养出学生的审美想象力。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即通过对课文的分析,包括字、词、句等,使学生对课文进行整体把握和审美赏析。赏析课文的意境,让学生受到美的陶冶和心灵净化,从而培养他们的审美想象力,提高审美情趣。
二、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情感教育
通过情感教育和情感熏染,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进而使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语文学科的特性决定了教师情感的丰富性和外显性,教师的情感是一种“催化剂”。教师应通过精心设计的导语,把学生领入作品的情境中去,对学生进行情感渲染,拨动其心灵之弦,从而激发学生的情感,达到师生共鸣。好的作品都具有优美的艺术境界。教师要塑造学生的灵魂,纯化学生的情感,就必须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运用情感的语言,带着情感体验,进入角色的朗读。抑扬顿挫的节奏,声情并茂,富有魅力;时而澎湃激越,直抒胸臆;时而低沉咽郁,蕴意深长;时而明丽舒畅,惬意入情……这样的朗读,能使学生入情入境,从而激起学生内心的情感波澜,使学生“耳醉其音”“心醉其情”。
诗是文学皇冠上的瑰宝,艺术宝库中的珍品。民族文化的保存,诗歌首当其冲。难怪《诗经》、《楚辞》、《唐诗》分别代表了中华民族文化的顶峰。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就是靠浩如烟海的古诗古文传承下来的。从《诗经》、《楚辞》、《史记》、《汉书》到唐诗、宋词、《资治通鉴》再到元曲、明清小说等,影响、造就了一代又一代先贤圣明、仁人志士。在学校素质教育中大力开展古诗文诵读,能够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创新意识。想象能力是人脑在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能力。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可以说想象是创新的桥梁,想象是由此岸到彼岸的翅膀,离开想象,创新是不可能的。今天的学校教育,就担负着是否能为祖国培养出具有想象能力的创新意识的合格建设人才的重任。古诗文中就有许多能使人展开想象力的佳作,读后使人浮想联翩,易产生境外之境,收到创新的效果。如王维的《使至塞止》中的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读之令人想象到在茫茫大漠之中,远处一桂烽坦冲天直上,随着视线向上推移,苍天、黄云、归雁尽收眼底;时值日暮黄昏,遥望蜿蜒奔流的黄河尽头,一轮落日滚滚欲下,水天相接,波光粼粼,一望无垠。给读者展示出一种深远的意境,使人更深地领略了塞上苍凉而又壮美的风光。又如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缘愁是个长”一句,作者用“三千丈”来比喻“愁”,形象、具体、逼真,把无形的“愁”摆到了读者面前,使读者能想象到,给读者对其他抽象事物的理解以启迪,撞开了读者想象的大门。优美的诗歌、散文,能像音乐一样直接展示宇宙间万物的灵魂,从而激发人们的情感,使其内心直接进入想象世界,产生共鸣。实践证明,长期诵读古诗文的人,想象力丰富,而丰富的想象力又必然推动创新的欲望。
语文课程标准对初中阶段的学生在审美方面的要求是“提高审美情趣”。初中语文教材中文质兼美的课文给我们展现了一个多彩的美的世界,是学生感受美的基本凭借。在教学过程中,应带领学生去认识这个美的世界,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笔者认为, 为达到此目的,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唤起学生的审美需求。当课文内容与学生的生活世界距离较大时,这种情境创设就成为必要的手段。创设的情境一定要与课文内容相契合,这样就能够缩短文本与学生的距离,消除文本与学生的“心理隔阂”,从而为下面的教学打好基础、做好铺垫。对创设情境,我们不应该对文中情境生搬硬套。例如执教朱自清的名篇《背影》时,有的教师自己或者让学生来模仿文中父亲攀爬月台的笨拙样子,很显然,这样的课堂教学思路是不可取的。在审美过程中,审美的主体是学生,教师要相信学生,应该让学生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去感受、去想象,进而得到审美体验。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应该重视对学生的情感启发,教师引领学生去创设一种与学生似曾相识的教学情境,以激发他们的审美兴趣,从而过渡到对课本教材的审美体验上。
(作者单位:河南省淮阳第一高级中学)
对新课改的理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一个新的理念实施必然建立在“破”的基础上,“有所破才能有所立”,但这绝不意味着对旧的优秀理念的完全背离,对优秀实践的完全抛弃,在我们的教学标新立异的同时,也不应该抛弃一些传统的好的教法,特别是语文教育教学中一些行之有效的教法,现就以下传统方法谈点浅显的看法。
一、“多读”是优秀的语文传统教学法之一,新课改中要继承和发扬。古人早已说过“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体现了多读对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的重要作用。很显然,仅靠课本里的几篇或几个单元的课文培养阅读理解能力是不够的,新课改虽然调整了课程结构,增设了选修课,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面,但这还是远远不够。我们需要通过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从而培养学生终身阅读的习惯――这是更高层次的目标,也是最终的目标。但在高中教育阶段,多读至少可以起到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思维能力,学生能够通过阅读学习遣词造句的方法,在模仿中提高写作能力。当学生在接触到更多的文本时,他们也能在阅读中比较各种表达方式的优劣,使自己的表达更流畅,更多样化,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更重要的是在广泛阅读中,能学会如何思考问题,如何看待人生,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因而多读仍然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方法。何况新课改并不排斥阅读,新课标对“阅读和鉴赏”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高中三年课外自读文学名著五部以上以及其他读物,总量不少于150万字。同时也提出了课外阅读的目标要求:具有广泛的阅读兴趣,努力扩大阅读视野,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读好书、读整本书,吩咐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这个要求的提出,体现了新课改下课外阅读的重要程度。事实上《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解读》也总结了一条这样的规律性的结论:语文阅读能力的提高只有通过大量阅读,没有捷径可走。这里的大量阅读正是我们语文传统教学中的重要方法。
多读如此重要,我们在新课改中就必须大量提倡,这样,我们才会真正地、切实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
二、“多背”是又一种优秀的语文传统教学法。多背是多读的更高要求,在多读的过程中多背诵名篇非常必要,这种办法看似笨拙,实则巧妙,它可以使古典作品中的形象、意境、风格、节奏等都铭刻在自己的脑海中,一辈子也磨洗不掉。因此,才可能由于对它们非常熟悉而懂得非常深刻。
新课标中也明确提出要“重视文言文的诵读和背诵”、“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在背诵的过程中学生的语感就得到了培养,在积累了大量的文言名篇之后,相信不用多分析各种语法、词类的活用现象,各种特殊句式等内容,学生都会在反复涵咏中认知和理解文本。
三、“多写”更是优秀的语文传统教学法。新课标中指出“能独立修改自己的文章,结合所学语文知识,多写多改,养成切磋交流的习惯,我们可以看出新课改对写作训练很重视。事实上,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最关键的还是要让学生多练。只有在写的过程中才能不断地发现自己写(下转3-6版中缝)(上接6版《语文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优秀传统教学法》)作的不足或存在的问题,才能不断地改进,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和能力。可以想象,一个平常不注意观察生活,不注重语言积累,不重视练习写作的学生无论在考场内外都是很难写出优秀的作文来的。新课标还指出:在生活和学习中多方面的积累素材,多想多写,做到有感而发。从这里我们还可以看出,学生在写的过程中还要体验生活、反映生活,要有真情实感,厚积薄发。新课改更注重学生个性化的写作,要求要尽可能解除一些不必要的束缚,突出学生写作的主体地位,近年高考中的新材料作文就是正确的导向。
优秀的传统教学法,在新课改中依然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法,我们不能忽视。语文教学的历史实践也已经证明了这些教学方法行之有效,在新课改大力提倡创新之时,在强调新课改之“新”之时,我们不该忽视这些优秀的传统教学法。
摘要:随着教育技术的现代化,人们的教育观也在发生变化,虽然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依旧挂在嘴边,但效果却常常不尽人意。因此需要把中国传统文化融八到语文教学中来,将其与现代教育结合,以便让青少年更好地领悟和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使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
关键词:传统文化;语文教学;改革
1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简述
在中国上下几千年的文明史中,炎黄子孙留下了许多优秀的文化,这些优秀传统文化凝结成了中华民族文化基本精神: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和谐持中,崇德尚仁以及爱国主义情操等等。
(1)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造就了勤劳不屈的中华儿女:“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至诚不息,不息则久”这都无一不表现着中华儿女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涵,自强不息还表现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坚贞刚毅品质,“愚公移山”、“精卫填海”的执着,“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的大气。中华文明之所以五千多年来传承不息,发展壮大,成为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靠的就是中华儿女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从2006年百年不遇的大旱,到2007年南方冰雪灾害,再到2008年的5・12汶川大地震,这些都是中华儿女谱写的一曲又一曲自强不息之歌。
(2)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情操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些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激励着许多的仁人志士为国家,为民族前赴后继,拼搏进取,寄托了古人对祖国矢志不渝的热爱和一片赤诚之心。从古人以天下为己任的高尚情怀,到今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都完美地表现了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情操。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不仅在于它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还在于它的炎黄子孙的社会责任感,对自己国家的忧患意识。
(3)和谐持中,以德化人。和谐持中,以德化人是我们应该具有的一种高尚风范。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境界,这其中包括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个人自我身心的和谐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会促使社会稳定,家庭和睦;个人身心间的和谐能使人做到遇事宠辱不惊,进退有据;而人与自然的和谐能达到“双赢”,实现可持续发展。“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道法自然”这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礼之用,和为贵”、“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些描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这些优秀的传统思想为中国构建和谐社会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2 融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推动语文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随着教育技术的现代化,我们的教育观也随之发生变化,虽然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人们依旧挂在嘴边,但效果却常常不尽人意。现代教育实施的是科教兴国的战略,学校天天都在倡导素质教育。尽管素质教育没有明文规定要学生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但是素质教育的成功实施却离不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指引。孔子说:“因材施教”,也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宗旨,但是这种思想,这种教育方式却在学校里没有得到真正实现。虽然现代教育主张素质教育、主体教育、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创新教育、实践教育,表面上是为传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增添了一股新的力量,但真正实施起来却是满路荆棘。其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1)经济全球化带来文化冲击。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人类的实践也随着信息化、网络化实现了跨时空拓展,突破了原有时空的限制,而文化传播、文化交流、文化交往等方面也面临着全球化。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跨国界的文化交流、文化交往中,会通过文化价值观、模式方面的冲突、磨合与整合,而建构起新的文化关系和模式。当我们吃着麦当劳、肯德基的薯条,喝着可乐,看着美国大片、日本动漫,玩着日韩游戏的时候,国外的学者却在努力地学习四书五经;当韩国将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申请为他们国家专利的时候,我们也只能捶胸顿足,后悔不已。在这个文化冲击的过程中,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正在逐步外流,而我们正宗的传承人却正在不知不觉地受着国外“快餐文化’,的侵蚀,丢掉我们自己最优秀、最应该学习的优秀传统文化。
(2)当代青少年对传统文化认识模糊或兴趣淡薄。对中国传承了几千年的优秀传统现在许多青年人根本不感兴趣或存在着片面、模糊的认识。由于认识的模糊,他们把传统文化认为是文言文、古诗词本身,以为弄来古代的服饰、器皿,模仿古代的仪式就是在传承我们祖先留下来的智慧结晶,以为学习了文言文、古诗词就传承了传统文化,殊不知那些东西仅仅是传统文化的载体。面对四书五经之精华,青少年作为文化的传承人,却漠视了传统文化所蕴涵的丰富内涵价值。
(3)教学内容枯燥。教学方式单一,教学内容枯燥导致学生对传统文化不够重视。关于传统文化的传授现在都是采取将四书五经,孔孟之道放在语文教材里,由语文老师上课进行传授的方法,这样就容易导致学生对传统文化不够重视,被动地为了考试而学,老师也是为了考试而教,上课生硬死板,只看重讲考点却没有拓宽,内容也多是文言文和古诗词,很少有其他关于传统文化的介绍。这样就导致教学缺乏新意,不足以引起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
(4)社会传统文化氛围稀薄。由于上个世纪的对传统文化的大肆否定,导致现代青少年的父母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的匮乏。但是家庭在孩子的教育中起着不可磨灭的重要作用,既然父母的传承传统文化的观念都不够深入,那么孩子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就会越发匮乏。加上现在西方文化的侵入,现在孩子满口的流行歌曲,网络词汇,甚至在一些校园里还传唱着“灰色儿歌”。这些现象的泛滥,都在警示着当代的人们。因此,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面临着极大的挑战。
3 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推动语文教学改革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当今世界,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包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也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竞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基础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是继承数千年来中华民族积淀起来的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文化在一代又一代生命中传承的重要纽带。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注重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熏陶,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语文教学中,推动语文教学改革,教师应义不容辞地承担起重任。如何将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推动语文教学改革,笔者提出以下几种构想:
(1)将传统文化教学从语文教学中剥离出来,使其成为一门独立的科目。当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一门独立的科目只有在大学里才开设,然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
承应该从小抓起。为了更好的传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可在小学和中学设立一个专门的科目进行学习,或借鉴大学里的选修课方式,在中小学里设立一些关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选修科目。内容可包括国学经典课、文学欣赏课、楹联教学、诗文写作、书法等等,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自己喜欢的传统文化科目。对于该科目的考试,老师也可以不用应试教育的方法闭卷答题,可以让同学们充分发挥主动性,写一些小小的感想,自己学后的心得体会等等。
(2)拓展课程资源,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努力弘扬传统文化,需加强传统文化教材的研究与开发・拓展课程资源,注重传统文化中人文内涵对学生的熏陶感染,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良好的道德品质,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在校园里开展“每天一诗”、“每周一文”的活动或开展一个班级读书会,让老师上传统文化书籍的阅读指导课,引导学生有目的地阅读,并让学生写好读书笔记。也可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栏、黑板报等向学生介绍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创设传统文化的校园育人氛围。
(3)改革课堂教学,构建以读为本、师生互动、活泼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学习自主化、朗读情感化、理解个性化、作业多样化。课堂上注重师生互动,实现教学模式多样化。开展课堂教学观摩活动或教学案例、教学设计、教学论文评选等活动。利用网络、电视等媒体让学生深入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在学习过程中,举行一两个小型的知识问答比赛引导师生互动等等。
(4)结合学校实际,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民风民俗,组织学生参与有关社会活动,参观具有浓厚传统文化气息的博物馆,并让学生尝试写作观后感或民风民俗介绍、调查报告、小论文等,让学生自己加深对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和领悟。
“文化之于人,正如水之于鱼,一方水养一方鱼,无文化之国家,无文化之民族,无文化之人群,便如无水之鱼,无本之木,欲求成长发展而永无可能”。陈凡之在《剑桥导引》中也说道:“许多许多的历史才形成一点点传统,许多许多的传统才形成一点点文化,我们有幸的是祖先为我们留下了一点点文化”。今天,人类正处在社会板具变动的时代,回溯源头,传承命脉,相互学习,开拓创新,是各国宏扬本民族优秀文化的明智选择。让我们共同以智慧和力量去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因为我们的成功将承继先贤,泽被后世,这样我们的子孙才能生活在一个更加和平安定和繁荣的世界里。让我们依托积淀千年的华夏文化,让以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和教育现代化为目标,进一步加强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融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推动语文教学改革,做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人。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语文课程的最佳资源,对学生精神的影响是极其深广的。但是,随着教育技术的现代化,人们的教育观也在发生变化。虽然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依旧挂在嘴边,但效果却常常不尽如人意。因此,作为语文老师,应努力突破语文教学工具的局限性,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语文教学中来,并将其与现代教育相结合,拓展传统文化的宽度与长度,使学生能更好地领悟和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使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
一、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意义
“文化之于人,正如水之于鱼,一方水养一方鱼,无文化之国家,无文化之民族,无文化之人群,便如无水之鱼,无本之木,欲求成长发展而永无可能”。
《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加强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播,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传统经典、技艺的传承。”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实力和竞争力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也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竞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文化教育是振兴民族的需要。改革开放之后,国际环境始终处于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中。几十年来,世界的政治与文化格局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这种外部环境也给我国的发展带来了严峻的考验。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跨国界的文化交流、文化交往中,会通过文化价值观、模式方面的冲突、磨合与整合而建构起新的文化关系和模式。当我们吃着麦当劳、肯德基的薯条,喝着可乐,看着美国大片、日本动漫,玩着日韩游戏的时候,国外的学者却在努力地学习“四书五经”。
关于这一点我深有感触。2013年七月,我参加了贵州省教育厅组织的“中小学骨干教师赴新加坡、马来西亚培训学习”。在新加坡、马来西亚的培训期间,我们进行了为期10天的学习和考察。期间,我们边学、边看、边思,感受良多。我们分别在新加坡立伟小学、新加坡德明政府中学、碧苑中学、新加坡艺术学校以及马来西亚新山宽柔中学、马来西亚华校董事联合会总会进行了参观访问、座谈交流、课程旁听。在新加坡,每到一处,都感受到浓浓的中华文化。学校门口贴着汉语书写的对联,学生跳着中国舞;在马来西亚看到了华人在艰难的环境下坚持学习汉语教材,深深地感动了我们。在那里,我上了一篇课文――《说屏》。当大屏幕上出现中国结、京剧脸谱、剪纸等中华文化时,没想到学生们非常喜欢,对中华文化非常了解,超乎我的想象。那时,更激发了自己的民族责任感。
优秀的传统文化可以激励全民族的自信心,增强全民族的凝聚力,为我国现代化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与文化支持。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在年轻人的心中恢复强烈的民族意识,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身上所肩负的复兴中华民族的责任,形成强有力的民族凝聚力。
传统文化教育是历史传承的需要。现在,我们开始给学生开设国学课,学习《论语》《大学》《中庸》《孟子》等,让青少年学生学习以儒家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已势在必行。台湾学生从小学开始学习《三字经》《弟子规》,使孩子们从小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唤起他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聆听先哲的教诲,是继承了民族文化的根。
改革开放以后,国外文化开始进入中国,音乐、电影、饮食、服装等,可谓是全方位地吹来了一股“西风”。这本也无可非议,只有以开放的心态迎接世界,才能取长补短、大步前进。但年轻一代“哈韩”“哈日”,看好莱坞影片、过圣诞节,而对中华传统文化淡漠甚至不屑一顾,就值得我们警醒。遗忘传统,丢弃自己的文化是可怕的。
只有让中学生认识到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发展的基础,建立起对民族文化深厚的感情,找到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才能以更加开放的眼光去对比世界优秀的多元文化,从而更好地传承并发扬我国的传统文化。“教育是文化迁延的惟一手段,一切民族文化消亡的本质原因,归根结底是因为教育的断绝。反之一切得以迁延发展的民族文化,其根本的原因也是教育的成功所导致。”可见教育在传承中国传统民族文化中所处的重要地位。
传统文化教育是提高人文素养的需要。现在,学生语文素养表现不足,最突出的表现是不能正确地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多数学生字迹比较潦草难看,书写中出现的错别字较多;在解答填空题、列举题、简答题和作文题中,因为不规范书写和错别字而失分的较多。这显然说明了现在的学生缺乏必要的书写锻炼,写出来的字横不平竖不直,完全没有了汉字的规范、形象、美观的特征。再加上现在广泛使用电脑,学生常常接触网络语言,汉字书写和文字表达的规范训练有弱化的倾向,这就造成许多学生平时不能按照规范正确地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语文的基本素养偏低。现代文学大师王蒙先生在《学好中国语文是弘扬中华文化的前提》中提出:“一方面大张旗鼓地宣传弘扬传统文化,一方面语言文字状况越来越令人担忧, 这很奇特, 也很讽刺。”
因此,在青少年中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意义是: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客观需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的必然要求;提升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培育高素质的、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时代需求。
二、初中语文教材中蕴含丰富的传统文化
语文教学要传授语文知识,培养听、说、读、写能力,陶冶学生的品质,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为了达到这些目的,教师们可谓八仙过海、各寻其法。可我们常听到不同层次的学生抱怨:最没味的就是语文!作为语文老师,也许会惊讶,语文应该是最有趣的呀!于是许多教师寻找增强语文趣味、提高教学效果的突破口,因而不同特色的方法各呈风采。
我在教学中,感觉渗透传统文化首先要从教师开始,要有意识地培养对祖国语言文化的热爱。基础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是继承数千年来中华民族积淀起来的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文化在一代又一代生命中传承的重要纽带。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注重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熏陶,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语文教学中,推动语文教学改革,语文教师应义不容辞地承担起重任。
传统文化是中华儿女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是力量的源泉,是智慧的聚宝盆。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要“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中学语文教材所选的诗、词、文、赋、戏曲、小说等古代作品中,不仅蕴涵着丰富的古代文学知识,也蕴涵着丰富而深厚的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古诗文是汉语言文字的典范、精华,蕴含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和品格。这些诗词文赋、戏曲、小说的代表作品蕴含着丰富的中国文化精神。从孟子的“舍身取义”到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再到今天的“天下兴亡,人人有责”,爱国主义、民主主义等传统文化精神始终闪耀着。
中学语文教学中同样传承着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传统节日。杜牧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说的是清明节;苏轼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说的是中秋节;沈从文的《端午的鸭蛋》写出了端午节的习俗,各种节日在我们的语文教材中数不胜数。
三、我的教育实践
(1)诵读古诗文:《诗经》《论语》、唐诗、宋词等,要求学生对所选内容反复朗读,以至熟读成诵,牢记在心。这个诵读的过程,是培养学生语感、积累语言材料的过程;是博闻强记、增强记忆力的过程;也是对学生潜移默化地进行民族精神熏陶的过程。
(2)讲读文言故事:四大名著《西游记》《水浒》《三国演义》《红楼梦》和教材中所选的文言文等都是很好的读本。如果将教材中的文言文讲成故事,让他们既听了故事、了解了历史、体味了古代文化的蕴意,又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诵读兴趣、增加了文化底蕴。
(3)开展社团活动:我们班成立了一个朗诵社团、一个话剧团、一个写作团,主要是指导学生开展经典诵读和根据课本表演课本剧、话剧等,平时在班级表演,有活动时代表学校参加区级比赛。我们参加了区教育局组织开展的“祖国好 家乡美”“中华经典诵读”比赛和“校园剧”比赛、“作文比赛”,分别获二等奖、三等奖,增强了学生对祖国文化的热爱,同时挖掘了文本,增强了他们赏析、理解能力。我们朗诵了《大堰河――我的保姆》、《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表演过课本剧《唐雎不辱使命》,《半截蜡烛》等,学生们很喜欢。
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语文。站在时代的讲台、手执新教材的语文教师,应该义不容辞地担当起这一历史使命:充分发挥语文学科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特殊功能,让学生在祖国的灿烂的文化长河中成长,使中华文化传统得以光大。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以儒家伦理道德为核心的社会文化体系。它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华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近几年,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重视,国学热一浪高于一浪。十八大以后,在意识形态领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底色越来越浓。就“继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频繁发声。他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学伦理可以知廉耻、懂荣辱、辨是非。并多次强调优秀传统文化对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伟大“中国梦”的重要意义。
语文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育本质上就是一种文化传承和创造的过程。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语文。《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像力和审美力。具有良好的现代汉语语感,努力提高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陶冶性情,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所以,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应是高中语文教学的一大任务。
那么,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呢?
一、充分利用古诗文教学
高中语文教材遴选了若干诗、词、文、赋、曲、小说等古代文学作品。其中蕴藏着丰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离骚》《登高》洋溢着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表现了兼济天下积极用世的价值取向;《山居秋暝》《归园田居》蕴涵着宁静淡泊的隐士情怀,代表了古代知识分子独善其身的精神追求;《劝学》《师说》阐释了勤学好问、尊师重道的优良传统;《陈情表》《项脊轩志》则表现了我们这个民族对亲情爱情的珍视……我们应充分利用古诗文教学的契机,让学生在诵读中拓展文化视野,积累文化知识,吮吸优秀传统文化的甘霖,吸纳优秀传统文化的养分,为其精神奠基。
二、充分利用古代名著阅读
《史记》《三国演义》《红楼梦》是高中生必定会接触到的古代名著,我们应充分利用带领学生阅读古代名著的契机来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下面以读《史记》为例,谈谈这个问题。鲁迅先生称《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中包含着丰富的文言知识和传统文化知识。出自《史记》的成语就有七百多个。《史记》中还蕴涵着作者独特的“历史观”“英雄观”“荣辱观”“生死观”等。就“生死观”而言,我们可以带领学生作主题阅读。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一也。”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生死观:“士为知己者死”,荆轲为报答太子丹的知遇之恩,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勇敢刺杀秦王,为“义”捐躯;项羽是个本色英雄,他兵败垓下后,本有逃生机会,但他自觉无颜见江东父老,知“耻”自刎乌江;屈原,举世皆浊而其独清,众人皆醉而其独醒,在苦心经营希望君明国强而不得的情况下,自沉汨罗,以死明志;司马迁本人,一个正直的史官,因替李陵辩护,触怒武帝,被处宫刑,本应自裁,但他“恨私心有所不尽”,隐忍苟活,发愤著书,用皇皇巨著洗刷前耻,以生践志。通过主题阅读,让学生较为全面地理解“生死观”的内涵,启发学生关注自身的生命价值和人生取向。
三、充分利用读与写
韩愈说:“学以为耕,文以为获。”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应读写结合。作家韩少功说:“语文是一种慢功。”要写好文章首先需要大量积累。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在课文阅读中积累素材,为其写作作准备。除了司马迁、苏轼、屈原,教材中还有大量的人与事值得我们去关注和积累。如《劝学》可作为“借助外物,实现理想”的论据,亦可作为“成功在于持之以恒”的例证;《师说》可作为“博采众长者可成大器”的论据;《烛之武退秦师》可作为“语言的力量是无穷的”的论据;《谏太宗十思疏》可作为“民安方能国泰”的论据;《逍遥游》可作为“顺应天地万物的本性才能获得自由”的论据等等。这样以读备写,以写促读。无论是读是写,都可以达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
四、充分利用课外活动
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不能只停留在课堂上,还应与课外活动结合起来。我们可以作以下尝试。
1.举办一些与传统文化有关的比赛,如优秀古诗文诵读比赛,国画、毛笔字比赛,讲传统故事比赛等。
2.充分利用春节、元宵、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让学生挖掘和整理传统节日的丰富内涵,自觉参与传统节日的各种实践,体验传统节日的文化氛围,加强与家庭内成员和家庭外成员的沟通交流,弘扬民族文化,增进家庭团结和民族团结,提高民族凝聚力,以达到构建和谐社会的目的。
3.组织学生观看央视品牌栏目《文明之旅》,了解中华传统的文字、礼仪、服饰、功夫等方面的知识和文化。观看《百家讲坛》,听钱文忠教授讲《弟子规》,听于丹教授讲《〈论语〉心得》等,用大家和电视媒体激发学生对国学产生兴趣,让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心向往之。
4.通过报纸电视了解时事新闻,让学生品评社会丑恶现象,赞颂最美妈妈、最美老师、最美孝心少年,让学生懂得节约是美德,浪费是可耻;汇聚公益广告的力量,培育和践行“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总之,高中语文教师要增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感,在语文教学中想方设法,帮助学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完善人格,提高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构建健康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圆“中国梦”贡献一份力量。
(作者单位:江都区大桥高级中学)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以儒家伦理道德为核心的社会文化体系。它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华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近几年,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重视,国学热一浪高于一浪。十八大以后,在意识形态领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底色越来越浓。就“继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频繁发声。他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学伦理可以知廉耻、懂荣辱、辨是非。并多次强调优秀传统文化对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伟大“中国梦”的重要意义。
语文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育本质上就是一种文化传承和创造的过程。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语文。《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像力和审美力。具有良好的现代汉语语感,努力提高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陶冶性情,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所以,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应是高中语文教学的一大任务。
那么,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呢?
一、充分利用古诗文教学
高中语文教材遴选了若干诗、词、文、赋、曲、小说等古代文学作品。其中蕴藏着丰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离骚》《登高》洋溢着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表现了兼济天下积极用世的价值取向;《山居秋暝》《归园田居》蕴涵着宁静淡泊的隐士情怀,代表了古代知识分子独善其身的精神追求;《劝学》《师说》阐释了勤学好问、尊师重道的优良传统;《陈情表》《项脊轩志》则表现了我们这个民族对亲情爱情的珍视……我们应充分利用古诗文教学的契机,让学生在诵读中拓展文化视野,积累文化知识,吮吸优秀传统文化的甘霖,吸纳优秀传统文化的养分,为其精神奠基。
二、充分利用古代名著阅读
《史记》《三国演义》《红楼梦》是高中生必定会接触到的古代名著,我们应充分利用带领学生阅读古代名著的契机来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下面以读《史记》为例,谈谈这个问题。鲁迅先生称《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中包含着丰富的文言知识和传统文化知识。出自《史记》的成语就有七百多个。《史记》中还蕴涵着作者独特的“历史观”“英雄观”“荣辱观”“生死观”等。就“生死观”而言,我们可以带领学生作主题阅读。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一也。”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生死观:“士为知己者死”,荆轲为报答太子丹的知遇之恩,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勇敢刺杀秦王,为“义”捐躯;项羽是个本色英雄,他兵败垓下后,本有逃生机会,但他自觉无颜见江东父老,知“耻”自刎乌江;屈原,举世皆浊而其独清,众人皆醉而其独醒,在苦心经营希望君明国强而不得的情况下,自沉汨罗,以死明志;司马迁本人,一个正直的史官,因替李陵辩护,触怒武帝,被处宫刑,本应自裁,但他“恨私心有所不尽”,隐忍苟活,发愤著书,用皇皇巨著洗刷前耻,以生践志。通过主题阅读,让学生较为全面地理解“生死观”的内涵,启发学生关注自身的生命价值和人生取向。
三、充分利用读与写
韩愈说:“学以为耕,文以为获。”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应读写结合。作家韩少功说:“语文是一种慢功。”要写好文章首先需要大量积累。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在课文阅读中积累素材,为其写作作准备。除了司马迁、苏轼、屈原,教材中还有大量的人与事值得我们去关注和积累。如《劝学》可作为“借助外物,实现理想”的论据,亦可作为“成功在于持之以恒”的例证;《师说》可作为“博采众长者可成大器”的论据;《烛之武退秦师》可作为“语言的力量是无穷的”的论据;《谏太宗十思疏》可作为“民安方能国泰”的论据;《逍遥游》可作为“顺应天地万物的本性才能获得自由”的论据等等。这样以读备写,以写促读。无论是读是写,都可以达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
四、充分利用课外活动
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不能只停留在课堂上,还应与课外活动结合起来。我们可以作以下尝试。
1.举办一些与传统文化有关的比赛,如优秀古诗文诵读比赛,国画、毛笔字比赛,讲传统故事比赛等。
2.充分利用春节、元宵、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让学生挖掘和整理传统节日的丰富内涵,自觉参与传统节日的各种实践,体验传统节日的文化氛围,加强与家庭内成员和家庭外成员的沟通交流,弘扬民族文化,增进家庭团结和民族团结,提高民族凝聚力,以达到构建和谐社会的目的。
3.组织学生观看央视品牌栏目《文明之旅》,了解中华传统的文字、礼仪、服饰、功夫等方面的知识和文化。观看《百家讲坛》,听钱文忠教授讲《弟子规》,听于丹教授讲《〈论语〉心得》等,用大家和电视媒体激发学生对国学产生兴趣,让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心向往之。
4.通过报纸电视了解时事新闻,让学生品评社会丑恶现象,赞颂最美妈妈、最美老师、最美孝心少年,让学生懂得节约是美德,浪费是可耻;汇聚公益广告的力量,培育和践行“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总之,高中语文教师要增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感,在语文教学中想方设法,帮助学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完善人格,提高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构建健康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圆“中国梦”贡献一份力量。
(作者单位:江都区大桥高级中学)
【摘要】本文针对现在中学生对汲取中华优秀文化中存在的问题,文化品位偏低的现象,本人从举办阅读经典著作、设置专题学习、开展感知传统节日活动、保护古建筑的活动、开展保护民俗活动等方面来培养学生热爱中华优秀文化的感情,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文化素养。
【关键词】语文教学;传承;中华;优秀文化
如何在新时代、新潮流面前,找到一个更好的衔接点,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感情,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根据《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要求,让中华优秀文化能够更好地传承下去,这是摆在我们每个教师面前的一个难题,需要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认真的传承。
针对现在中学生存在的文化认知现象,我在教学中除了常规课堂教学活动外,还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开展活动,来提高他们的文化品位和素质。
一、举办阅读经典著作活动
现代社会是网络社会,人们学习、查资料,都喜欢通过电脑,很少通过看书去获取课外知识。即使看书,也是现代意味较浓的快餐文学,很少有人会静下心来认真地看一看具有丰富内涵的经典书籍。
为了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看中外经典的著作,我适当再增设阅读课,增加学生阅读量,我引导学生读了一些名著、优秀诗文。如《诗经》、《史记》、《子夜》、《边城》、唐诗宋词、四大名著等等,了解儒家、道家、佛家、法家等诸子百家的学说、主张。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多读书、读好书的习惯,还有助于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更有助于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可谓一举多得。我相信这样坚持下来,中国的年轻一代,将会有更多的人悟出:继承中华优秀文化,读书做人,以渊博的学识,得体的举止,优雅的礼仪,更能赢得别人的尊重!
二、设置专题学习
专题学习,能使学生的学习更有针对性,更有目的,也就更有深度。如家风专题:可从什么是家风,良好的家风该怎样学习传承,家风给人怎样的启迪教育,成功家庭教育的例子有哪些,父母或长辈的那句话,那件事让你不能忘怀等入手来开展活动。此项活动的开展,唤起了学生挖掘家庭“宝贝”的行动。辛家世代为官,然而在辛赞时却遭受了山河破碎,北方早已沦为金人之手。辛赞迫不得已在金人手下为官,时常带着辛弃疾“登高望远,指画山河”,希望其勿忘靖康之耻,拿起武器反抗金国残酷统治。辛弃疾受其家风家教的影响,发奋努力,成为一代著名爱国词人。后人每每读到他的词,无不为之感动。由此可见,家风是一种无形的力量,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们的心灵,塑造他们的人格。家风是一种无言的教育,具有无穷的力量。
聚焦历史文化名人专题。走进苏轼,学习其旷达乐观精神;走进文天祥,学习其生死荣辱观;走进冰心,学习其“一片冰心在玉壶”……精读他们的文章,品味他们的思想,积累了学生的作文素材,陶冶了学生的精神情操。
三、开展感知传统节日活动
利用传统节日到来之际,开展感知传统节日的活动。对学生来说,传统节日具有形象、可感知、易懂、有兴趣等好处。如中秋节来临时,借助教材中的咏月诗,结合家乡过节的习俗,使学生明白,中秋节不仅仅是吃月饼,原来月饼做成圆的,不但包含团圆的意思,有事圆、人圆、心想事成等意味,还有对对方美好祝愿的心愿。再让学生亲自动手做点与中秋有关的事(如背诵与月有关的诗句等美文),肯定会比枯燥的说教更有效果。
除了课堂教学外,主题活动也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在传统节日到来之际,组织学生设计活动主题,让学生动口、动手体验传统节日的魅力。比如举办重阳节的主题活动,让学生分组收集跟重阳节有关的文学作品、经典名句、音乐、各地的重阳节习俗等,并在班级汇报各自成果,接受老师、同学的提问,并完成一道家庭作业:为自己的爷爷奶奶洗一次脸,洗一次脚,剪一次指甲,并献上一句祝福的话。在这种节日情境中,不但让学生亲身感受传统节日的魅力,真正体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真实含义,这更有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四、开展感知、保护古建筑的活动
我让学生调查自己家乡的古迹,如古民居(如聂耳故居)、古桥梁、古道路等,探讨其中蕴含的历史文化和人文文化,思考自己能为保护古迹做点什么,提出保护方案。如对高古楼的感知活动,学生了解到高古楼,位于云南省玉溪市北城镇,是玉溪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并能记住民谣:“哇家玉溪高古楼,半截矗在天里头。初一去烧香,十五才下楼,抬头望望高古楼,帽子掉进沟沟头。”这样的活动,不但增加了学生的知识,也使学生从这样的活动中认识到:保护好它们,就是保护了玉溪人民的精神家园,也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
五、开展保护民俗活动
民俗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地方形成民俗时的精神寄托及对生活的某种憧憬,民俗的传承、积淀、发酵,构成了中华璀璨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怎样保护这些民风习俗,使其发扬光大,教师这座桥梁和学生这个载体都有着自己的职责。在保护民俗活动中,让学生先收集本地的民俗,分清种类,整理出全过程,探究其历史渊源,思考其所蕴含的深远意义,展示自己的发现、成果甚至是实物,再由全班讨论,形成共识,提出保护意见和修改建议,提出倡导。如玉溪的传统民俗――米线节。让学生通过收集资料,了解其历史渊源,使学生明白,玉溪米线节至今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是玉溪各族人民的传统节日。与其说米线节是玉溪人民对神的崇拜,倒不如说是玉溪人民对艰苦奋斗的祖先的怀念;是对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祈盼。为了保护这一传统民俗,玉溪市政府、民俗专家、人民群众,做出了很多努力。
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发展历史过程中,积累了丰厚的文化遗产。这些文化遗产既包括古建筑等物质文化遗产,也包括文学、音乐、礼仪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历史和精神寄托,是弘扬先进文化的基础,是建设我们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柱。语文是直接与传统文化打交道最多的学科,是传承民族文化精神的重要载体。语文教学在学生人格塑造、思想启蒙、精神修养等方面都要有所作为,才能更好地完成我们育人的神圣使命。为了让学生明白这些,确立一个中学生所必须具备的中华精神,我通过各种渠道、各种场合对学生进行中华优秀文化教育,以此来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素养。我作为一个中学语文教师,利用做优秀语段阅读的机会,既让学生学会做题技巧,又从中学到做人的道理;利用活动课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励志教育、爱国教育、懂得幸福、懂得努力等教育实践活动。逐渐让学生明白:读史,明祖国兴衰;读经典,增长自己才智。领会诸子百家的智慧,感悟中华民族的大智慧,让学生心中油然升腾起民族自豪感。
摘 要:《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课程目标的描述是“通过阅读和鉴赏,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陶冶性情,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增强文化意识,重视优秀文化遗产的传承,尊重和理解多元文化。”,注重对于学生情感态度、文化品位的教育。高中语文课本中蕴含着丰富的民族传统文化精华内容,所以在教学中就需要教师能够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内容,引导学生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以便能够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健康认知与科学态度,实现他们的健康发展与全面进步。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传统文化教育;渗透;策略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也有着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文化。在当前形势下,由于社会物质文明的高速发展,传统文化遭受了一定的侵蚀,也对人们的观念意识造成了一定的不良影响。高中生正是学习认知、学习意识养成的关键时期,所以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能够做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引导他们去学习传统文化,秉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衣钵,为他们的健康发展与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明确教学目标,注重传统文化渗透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教师要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与语文能力的提高、语文学习过程和方法的形成是融为一体的,不应把它们当做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渗透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先人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华民族得以发展、繁荣的重要精神财富。所以在教学中就需要我们能够明确教学目标,根据相关的课文内容来引导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与认知,做好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教育,实现优秀传统文化教学的有效进行。
二、丰富教学形式,做好传统文化教育
高中生由于其学习认知有限、学习能力不足,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会感觉到学习的困难。特别是在传统文化的教学中,由于理论性较强,加上传统教学中的“说教式”教育、“填鸭式”教模式会造成学生的学习厌倦与疲劳。所以在教学中就需要教师能够不断的丰富教学形式,根据不同的课文内容采取不同的课堂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做好传统文化的教育教学工作。比如在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思考。
三、拓展知识范围,培养传统文化认知
著名的教育大师叶圣陶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语文只一个庞大的知识体系,课本知识只是这个知识体系中的一小部分,是一些代表与典型案例。同时由于课本的知识容量有限,很多知识无法在课本中体现出来。所以在教学中,也需要教师能够根据相关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不断的拓展课堂的知识范围,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培养他们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与了解。比如在教学《归园田居(其一)》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联系学生初中时期学习的《五柳先生传》,让学生再次温习作者的三大志趣:一是读书,二是饮酒,三是写文章,表现出作者卓然不群的高尚品格,透露出作者强烈的人格个性之美,加深学生的学习认知。另外教师还可以补充作者的相关生平经历以及代表佳作,比如《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记》等等,让学生感受到文章中透露出来的田园特色与自由精神,让课外知识的渗透来加深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
四、引导学生探究,挖掘传统文化内涵
新课改确定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与学习感知,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就需要我们能够做好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学习探究性培养,以便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学习认知,让他们能够进行主动探究、自主学习,更好的进行知识的学习。比如在教学中,教师就要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探究学习,挖掘传统文化内涵,让他们去发现课本中蕴藏的传统文化知识。这就需要教师在平时教学中,采用多种方式,自由诵读,开朗诵会,演讲等,让学生咀嚼体悟,同时教师认真分析挖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内涵,并通过恰当的方式传递给学生,让学生真正认识和理解传统文化,从而自觉地接受优秀的传统文化。比如在教学《短歌行》这首诗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去讨论曹操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在很多学生看来曹操是一个奸臣、小人,但是在文章中,给人展示的却是一个满腔抱负、充满感情色彩的人物形象。教师在教学中就可以讲述历史上曹操的相关案例,给学生展示一个立体化的曹操,丰富学生的学习感知。还可以让学生讲述自己知道的曹操的相关案例,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去挖掘这些内容,就能够很好的提升他们对于传统文化内涵的感知。
五、鼓励学生实践,做好传统文化传承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物质文明的高速发展以及国外文化的流入,传统文化正面临着被人们遗忘的危险,特别是一些传统节日,人们由于好奇、赶时尚,更愿意过一些外国人的节日,而对于传统的节日则心不在焉,这也导致传统文化的逐步遗失。所以在教学中就需要我们能够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的实践,通过学生的实践来做好传统文化传承,在加深学生学习认知的同时也让他们体会到传统文化的深刻意义,为传统文化的发扬传承做出自己的贡献。比如在每年的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元、中秋、重阳、腊八时节,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去搜集相关的节日诗词佳作,同时让学生进行朗诵、解析、体会,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于各个节日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加深学生对于民族传统文化的认知,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做好铺垫。
新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上,规定“认识中华民族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还指出教材“要注重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确,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着五千年的历史,其中不少都是语言材料中的精华,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在语言实践活动中使用频率较高。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呢?为此,我作了如下一些探讨。
一、诵读古诗词
古诗词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精华,千百年间,万口传诵,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人,成为祖国文化的命脉。很多卓有成就的学者,在回忆自己成长历程时,都感慨得益于早年的启蒙教育,尤其是古诗文的诵读。坚定的人生信念以及扎实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鉴赏能力,影响了他们的修身与治学,这就是所谓的“底子”。现今的人文教育常常提及的“一辈子”的概念,也许正是先人在有意无意间落实了的教学原则。优秀的古诗词不但情理趣兼备,易于诵记,而且能启迪人的心智,真正让学生一辈子有用。
我们可以把黑板的一角开辟为“古诗词天地”,周一到周四每天早读让学生背一首。由于小学生记忆力强,加上古读词朗朗上口,一首古诗一般不到五分钟学生就会背了,再加上学生自己运用工具书,即使遇到难以理解的读句,我也只需要用一两句稍加点拨就足矣。到了周五早读时,我再把这周出现的四首诗词让学生回忆、复习、巩固、检查,借以加深学生对古诗的记忆。这样每周四首,每月十六首,只需不到一学年的时间,学生便可把《古诗文诵读》整本书上的近一百二十首诗词全部背诵出来。
另外,在学生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我还注意开展一些活动来促进学生记忆古诗词。如开展“赛诗会”、“我是一个小诗人”等活动。当学生的古诗词达到一定的数量时,我又让学生对诗句进行分类整理。哪些诗句是描写山的,哪些是描写水的;哪些是描绘春景的,哪些是描绘秋色的;哪些是写花草的,哪些是写树木的,哪些是写动物的……学生在整理诗句的过程中,既回忆复习了诗句,又为运用诗句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二、熟记成语
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成的短句。每个成语基本都包含着一个深刻的道理,或催人奋进,或讴歌人生,或警世诫告,或发人深省,或洞窥事理,或指点迷津等等。一方面有利于学生深刻领悟其博大精深的内涵,在理解中记住成语;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激荡起学生思维的创新火花。
课内熟记成语。小学课本中每一个练习题中都有“熟记成语”一栏,这些成语大多两个一组,安排合理,或意义相近,或结构相同,或意思相反,或有所关联。我总是让学生把这些成语记熟,要他们了成语的来源、本义、今义及运用范围,做到真正地掌握。除此之外,对于每一篇课文中的成语,我也不放过,同样要求学生把它们掌握好。
课外摘录成语。课外阅读中,学生常常接触到不少成语,我让学生通过“摘抄”的形式进行积累。每人准备一本“成语摘抄本”,一遇到成语就记录下来,要求他们能理解这此成语的大概含义,能运用好这些成语。为了加强学生的积累,在课外活动中,为了配合学生摘录、积累成语,我也开展了一些诸如“我讲成语故事”、“成语接龙”、“谁是成语大王”等活动。
生活中留心成语。只要处处留心,记住成语就不难。除了课本、课外阅读中有成语外,广播、电影、电视、日常用语中的成语也数不胜数。如果学生在生活中注意留心,日积月累,那么他们成语仓库里的成语就越来越多了。因此,我要求学生在生活中要留心记忆成语,懂得怎样运用成语。
三、搜集春联对联
中华民族文化丰富多采,民间文化更是五彩缤纷。我接到一个新班后,第一个寒假里,总会有一道特殊的作业:每人至少搜集5副春联。到开学后,我总能惊喜地发现学生对这项作业的热情非常高,有的搜集了一二十副春联。于是,我便在班队活动中让学生进行交流。可按字数来,有两字的,三字的……十几个字的;按贴的地点来分,有贴在正门的、旁门的,有贴在厨房的、灶边的,有百货商店贴的、五金商店贴的;按内容讲,有赞扬美德的,有歌颂领袖伟人的,有反映改革开放成果的,还有以商品名开头的……这样归类后,学生对春联有了新鲜感,没想到小小的春联中竟然有这么大的学问,觉得有收获,不少学生主动地去读背春联。在此过程中,学生感受了语言、记忆了语言、积累了语言。我班的一名学生还利用此事写了篇名叫《小小春联》的作文发表在省级报刊上。除了搜集、整理春联这项活动外,我还让学生注意留心日常生活中顺口溜、歇后语、俗语以及过年过时的传统习俗,适当搜集,加强积累,以便运用。
课程标准中强调:“母语的学习时间不限,空间不限,时时处处都可以学习。”我觉得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通过诵读古诗词、熟记成语、搜集春联对联等方法,了解了中华优秀民族文化,也正是很好地执行了这一观点。
总之,我认为如上的几种做法可以很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并可在语文教学中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