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综合素质教育论文

综合素质教育论文

发布时间:2022-05-08 05:30:59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1篇的综合素质教育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综合素质教育论文

综合素质教育论文:如何在中学生物教学中推进综合素质教育

摘要:为了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全面型人才,推进素质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根据中学生物学的内容和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从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习能力、实施健康教育、增强生命意识和环保意识等方面入手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 综合素质教育 全面发展

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全体性、基础性、发展性、全面性和未来性等基本特点。中学生物学内容丰富、综合性强、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等学科特点,决定了它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中学生物教学中推进素质教育也成为教师的重要工作。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高中生物主要包括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生物的新陈代谢、生命活动的调节、生物的生殖和发育、遗传和变异、生物的进化、生物与环境等方面的内容。因为研究对象就是生物本身的特点、发展规律以及它生存的环境,所以大部分知识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都可以在生活中找到对应的例子来说明,这也是生物学科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的关键。教师应当重视这一点,在课堂上尽可能地举一些学生都熟悉的实例来说明生命现象,还应多向学生介绍生物技术在生产生活中的具体应用,同时提一些启发性的问题来调动学生参与课堂、进行探索的积极性。例如,在体温的调节一课中,就可以让学生明白为什么人冷的时候会打颤、起鸡皮疙瘩;学了生物的种间关系,就可以解释大豆与根瘤菌的互利共生关系、蛔虫与人的寄生关系等;在遗传变异部分,向同学介B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单倍体育种和多倍体育种等多种育种方法,让同学了解利用遗传学原理的现代农业技术;另外,通过人们在研究消化的时候发现酶、在研究植物向光性的过程中发现生长素等例子,可以启发同学其实许多重大的发现都产生在生活细节当中。只有学生觉得课程内容是生动有趣并且十分有用的时候,才会有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这将大大提高素质教育的有效性。

二、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全面发展

素质教育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教师的教学任务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高中生物的教学过程,教师应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灵活应用,帮助学生养成观察、发现和思考的学习习惯,并重视学生想象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去观察身边植物或农田作物的生长,总结影响光合作用的外界因素,并分析合理密植、温室大棚、增施农家肥等措施是如何提高光能利用率的;在神经调节部分的学习过程中,讲到反射作为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就让学生试着举出生活中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的例子,并区别两者不同;教师还可以通过一些简单易操作的的小实验,如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等物质的鉴定,或一些标本、模型的制作,如DNA双螺旋模型等,让学生在亲自动手操作和观察中,对知识形成具体形象的记忆和理解;遇到需要进行讨论或提出设想的问题时,教师应鼓励学生们大胆提问、各抒己见,给学生提供想象和思维发散的自由空间,在经验的交流和思想的碰撞中推陈出新,获得对知识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这样的教学过程是以学生为主体的,给予了学生更多的发挥机会,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提高了科学水平和实践能力,这也将有利于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和未来的工作生活。

三、实施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健康是良好学习生活的基础,开展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自不必多说。由于中学生物学包含的生命的物质基础、新陈代谢、生长发育、遗传变异等知识均涉及人类健康问题,所以中学生物教学成为实施健康教育的最适合的入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将课本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同时,让学生明白怎样去解释和应对生活中遇到的与健康相关的现象和问题,积极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例如,讲到生命的物质基础这部分时,教师可以告诉学生如何健康饮食、补充人体所需营养物质;进行新城代谢的讲解时,顺便提到为什么日常生活中要多喝水、多运动以及如何促进消化、吸收和排泄等;在阐述生长发育的机理时,不忘告诫学生注意睡眠和锻炼;另外,生物课堂作为普及生理知识的最佳平台,教师应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看待青春期的身体发育和心理变化,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通过生物课堂和健康教育的有机结合,可以让学生在明白原理的基础上掌握保持健康的方法,远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四、提高学生的生命意识和环保意识

思想道德教育是素质教育一个重要的部分,培养具备良好个人素养的学生是人与社会发展的共同需要。由于中学生物学研究生命现象及生命与环境关系等内容,所以教师可以在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和环境教育,提高学生的生命意识和环保意识。教师应在帮助同学正确认知生命的同时,让学生学会欣赏生命、尊重生命和珍惜生命,在生活中不管遇到怎样的困难和挫折,都怀着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同时学会与他人和谐相处,关爱、理解、帮助他人,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另外,随着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应让学生了解人与生存环境的相互依赖关系,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用科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环境问题,建立起保护环境的的自觉性和责任感,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做有环保素养的社会公民。

总之,生物作为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学科,与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中学生物教师应抓住学科本身的特点,通过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入手实施素质教育,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和个人素养,让学生在对生物学产生巨大好奇心并不断深入了解的过程中,感受到大自然和生命的奥妙,增强生命意识和环保意识,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提高学习的能力和效率,形成积极健康的心态和价值观,成为满足时代和社会需要的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才。

综合素质教育论文:中职生综合素质教育评价体系的构建

摘 要: 综合素质教育评价体系是一个科学、系统、规范化的管理体系,并且能够与学校的其它管理活动进行有效的融合。实施素质教育是以发展学生素质为根本,以促进教师成长为目的,以提高教学效率为原则。在教学管理中推行综合素质教育评价体系,既能有效地加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又能有效推进教育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 综合素质教育评价体系 要求 建立

实施素质教育是以发展学生素质为根本,以促进教师成长为目的,以提高教学效率为原则。建立综合组织教育评价体系的目的则是促使学校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方法,提高学生的教育管理水平,推进学校持续健康发展,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和全面发展的目的。

综合素质教育评价体系作为规范化的教学教育管理方式,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越来越赢得社会各界的认可。中职学校――作为培养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生力军的摇篮,在复杂的社会分工中无疑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在教育教学中推行综合素质教育评价体系,既能有效加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又能有效推进教育水平的提高。

一、实施综合素质教育评价体系的要求

在建立综合素质教育评价体系时,学校应充分考虑自身的特点,对评价体系的各项要求和方法进行全面了解,结合学校现状,建立适合本校的综合素质教育评价体系。评价体系的作用是改进和提升,核心思想是学生全面发展、学校健康运行,这就要求我们在实施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评价体系的要求,保证体系的动态适用性。包括以下方面:

(一)科学制定教学目标

制定教学目标,是上好每一节课的关键。好的教学目标具有可预期性、层次性、可行性和灵活性等特点,对课堂教学具有定向、激励等作用。制定教学目标时,一是要面向全体,因人而宜,分层设计,满足不同状态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要树立全员发展,但不求一致;全体提高,但不求同步;全部合格,但不求划一的思想;二是要在设计教学目标、阶段目标和总体目标的基础上,把握好基础课程、专业设置和德育工作的内在联系,使教学和教育能同步发展,形成一定的延续性和关联性。

(二)切实优化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教育工作最活跃的主体部分,素质教育培养目标最终要通过它来实现。优化教学过程,就是根据社会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按照既定教学目标对教学诸要素进行优化组合,使教学功能得到增强和发挥,反映到学生身上就是学生素质得到最大可能的发展。

教学过程中,一是坚持面向全体,因材施教。逐步推行分层教学,体现出全员参与性,特别是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给予切实帮助;二是要处理好课堂教学动态性与规范性的关系。教师要增强对课堂教学的调控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管理水平,努力把握教学节奏,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思考时间和创造空间,使课堂教学活而不乱,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三是加强对学生学法的指导,确立学生学习主体的地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灌输学习规律、学习方法和学习艺术,做到备课备学法,讲课讲学法,将学习的主动性转移到学生身上,激发学生的学习需要,引导学生自主合作、主动探究。四是处理好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知识结论与学习过程的关系,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加工,呈现给学生知识的结构、前后的联系及重难点提示,通过知识的掌握达到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目的。

(三)不断改进教学手段

教学手段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基础,改革课内外教学必然要借助于各种教学手段的综合运用。优化教学手段,就是在充分挖掘传统技术手段作用的基础上,突出现代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改变强度大、效率低的传统教学模式,实现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在课堂教学中,一是要着眼于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根据不同学科、不同课型的性质、特点,与教学内容相适应,合理、适度地选择有效的教学手段,借助各种教学媒介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二是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的研究与实践,努力探索形式多样、各具特点的整合模式,依托无限的网络资源,以图、文、声、像等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使得授课内容丰富而生动,为学生提供一个形象直观、交互式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更好地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三是把教学手段拓展成为学生的学习手段,变成学生的一种认知工具,着重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营造一个开放的、信息化的教学环境,满足学生对探究知识的渴望与追求,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创新的能力。

(四)推行课堂教学评价

课堂教学评价是教育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为了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课堂教学中,评价无处不在,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教师言行或者一个微小的眼神都是对学生的评价,课堂教学评价对于教学过程、师生互动起着极为重要的调控和促进作用。

课堂教学评价,一是要在科学的评价理念指导之下,以促进学生“增值”为中心,将单一的分数评价转化为内容具体的诊断反馈,形成一整套能够促进学生持续发展的发展性评价办法。二是要讲究评价艺术,引导学生向积极方向发展。课堂教学中,既不简单地否定,又不一味地表扬;指出学生不足时,既让学生知道不足在哪里,又要保护其自尊心和自信心;把握好评价的最佳时机,既让学生有一个充分思考的时间,又将丰富的教育信息传递给学生。三是要指导学生学会自我评价、自我激励和自我调控,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主动地规划自己的学习任务,确定自己的努力方向,鼓励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生动活泼地主动发展,充分达到自身的最佳发展水平。

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通过体系自身各种形式的监督,检查体系是否按计划运行,判定体系的有效性、适宜性和充分性。

二、综合素质教育评价体系的建立

(一)综合素质教育体系的保障

由于综合素质教育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实施涉及学校教学及教育的方方面面,要求全校教职员工共同参与,在其实施过程中需要完成很多工作,因此,必须充分准备,合理计划,明确各项任务并做出资源保证。

1.明确职责

在实施综合素质教育评价体系过程中,首先要明确最高管理者的责任,并在工作计划中明确评价体系是校务管理重要事项之一,把提升教师教学质量和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纳入到学校管理决策中,切实保证为建立综合素质教育评价体系及有关活动提供支持,并保证履行职责。

根据学校开展教学工作的特点,对于各层级和各岗位的人员要建立文件化岗位职责,并明确全体人员工作过程中承担的不同职责,包括综合素质教育评价体系的建立、实施、控制和提升。

2.配备必要的资源

综合素质教育评价体系可有效规范教学管理工作,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改善教师工作绩效。为保证达到实施体系的目的,学校必须提供体系建设所需的资源,包括人、财、物等各个方面。

在建立和保持综合素质教育评价体系过程中,为保证其适用性和有效性,学校建立专门的机构和明确专门的人员负责体系建立和维护。

(二)初始评审

初始评审是建立综合素质教育评价体系的基础和关键环节,一是学习研究国家推行素质教育的政策法规,把握方向;二是了解学校目前实施综合素质教育工作现状,理清思路;三是广泛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提供理论依据。

初始评审主要内容如下:

1.为建立适合本校自身健康发展要求的综合素质教育评价体系,学校应通过初始评审过程,全面掌握本校开展素质教育工作现状,为学校持续改进综合素质教育绩效确定基准。初始评审的工作过程要规范化。

2.收集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其它相关要求,对其适用性进行确认,对已实施情况进行调查和评价。

3.对现有的或计划的实施项目进行效能评估和价值评价,确定现有措施或计划采取的措施是否能达到预期目标。

4.对本校所有现行的教学和教育及后勤管理的规章制度和程序进行清理。

5.对现有的教育资源情况是否满足综合素质教育的要求进行评价。

为保证初始评审的充分性和准确性,初始评审的各项工作都要进行有效组织,要成立初始评审工作专门组织。

(三)综合素质教育评价体系的形成

依据初始评审的结果,根据综合素质教育评价体系的实施要求,使综合素质教育的实施和控制及评价等程序性工作形成正式文件,以确保所建立的综合素质教育体系在任何情况下均能得到充分理解和有效遵守。

要建立科学、客观的评价体系,必须处理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关系:一是科学性与可操作性相结合;二是定性方法与定量方法相结合;三是把自评和他评有机地结合起来。

1.评价内容

(1)学生素质评价的量化标准。“素质”是一个综合而复杂的内容,它包括思想素质、政治素质、道德品行素质、心理素质、文化素质(文化课标准单立)等诸多方面。对素质的评价是建立在教育教学标准的基础上,为便于操作就不能复杂繁琐,不应抽象化,应体现在具体事件上。

(2)专业课评价的量化标准。专业课评价取有代表性的且易于测试的科目。每学期末进行一次。可以参考其他评价体系设定等级标准。

(3)身体素质的评价。身体素质评价包括两部分,即不但考查健康状况,而且要强调有无锻炼习惯,因为这是保持健康的重要措施。

2.评价办法

评价办法是与评价的功能、目的紧密相连的,要将结果和过程并重。因此选择评价方式和办法应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

(1)素质评价办法。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在自我总结评价后,听取老师和同学的意见。对每个学生具体的评价,按素质评价量化标准,由同学和班主任综合评分。

(2)专业课评价办法。专业课考试命题原则是属达标性测试,覆盖知识面不小于70%,难度不超过教材中的练习题难度。统一标准答案同班级专业老师交叉阅卷,计百分制。

(3)身体素质的评价办法。定期体检,健康情况由健康体检决定,由校医如实填写。突出项目及有无锻炼身体习惯,由体育教师如实填写。

3.建立评价专卷

专卷内有综合成绩表,有历年班主任记录的主要信息;班主任综合有关教师、同学意见写的评语。评语以素质评价内容为纲,侧重突出部分填写。还要对个别突出方面内容进行表述,并以此作为推荐选拔时的辅助参考。被选拔人群中素质、文化课、身体素质三项相近,则要参考评语。

(四)全员培训

为保证综合素质教育评价体系能够在整体教学工作过程中得到有效实施,就必须使全体教职员工能够接受综合素质教育评价体系的管理思想,理解评价体系的所有要求。

为提高全体教职员工的综合素质教育工作的能力和意识,确保有能力胜任其承担的任务和职责,应对全体教员实施必要的培训,保证让大家了解本校实施综合素质教育的目的、意义和评价体系的规范,切实保证在开展具体工作时落实贯彻。

培训的对象应包括在校全体教职员工。

(五)审核和评审

为对综合素质教育的有效性进行评价,保证能够持续适用于学校的健康管理,应对综合素质教育实施审核和管理评审。为确保综合素质教育的持续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学校要定期对综合素质教育体系进行评审。

评审工作应由最高管理者主持。由学校组织专门评价委员会(校领导、中层领导、专职教师、专职班主任及学生会主席等),通过座谈会结合定期考核进行评价。评价目的是为了检查总结各专业、年级组、各班级及每位教师推行素质教育成果、经验和问题,以利今后的改进。先由参评对象就各自负责的工作进行陈述后,对评委提出的问题进行答辩,评审团共同按学校评估量化标准逐条打分,取平均值。结果由评审团签字归档,做到公正、公开、民主、透明。

(六)改进和提高

1.纠正和预防措施

对综合素质教育绩效监测与测量、审核和管理评审所发现的不符合要求的地方要进行分析,采取纠正措施,消除导致不符合的原因;采取预防措施,以防止类似情况发生。

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过程包括:确定造成不符合的成因、分析原因并采取具体的纠正和预防措施。

为确保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学校应通过培训或交流的方式,使全员了解有关要求,并对纠正、预防措施的有效性进行跟踪检查。

2.体系保持和持续改进

提升教学水平和教育管理质量,造就适应和符合社会发展的技术人才是建立和保持综合素质教育评价体系的根本目的,我们应根据社会发展及人才需求的变化情况,不断调整和完善综合素质教育体系,改进教育学的成效,从而达到学生全面发展、学校持续健康发展的目标。

综合素质教育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我们应根据自身的发展,深刻理解素质教育的各项要求,不断调整和完善管理体系,确保综合素质教育的持续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综合素质教育论文:音乐教学在综合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摘 要】强化综合素质教育是当前全民教育改革的主旋律,而音乐教学是素质教育中不容忽视的内容,它对学生的道德情感、智能思想、身心健康等素质的促进,有着其它学科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重视音乐教学与素质教育的有效结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合格人才,是新世纪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突破口。

【关键词】音乐教学 综合素质教育 重要作用

一、加强音乐教学工作与思想素质教育的融合

优美高尚的音乐旋律,蕴含着潜移默化的道德情操,声情并茂的音乐艺术是震撼学生灵魂的有效途径,往往对学生的奋斗意志起着鼓舞激励的作用,并帮助他们逐渐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培养一种爱憎分明的道德情感和自觉高尚的道德信念。音乐艺术既表现人们的思想信念,也抒发人们的情感缘源,但是并非抽象地表述,而是用生动的形象来表现。我们教师在做学生的思想素质教育工作时,须充分认识到,音乐是一门最擅长表达情感的艺术,它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当优美健康的音乐与人的生理心理的节奏、旋律产生共鸣并被陶醉时,很容易激发高尚的、正义的、发自灵魂深处的道德情感,使人充满对健康高尚人生理想的希望和对爱国奉献精神的追求。音乐作品中所倡导的对生活、生命和整个世界的挚爱,更加增强了奋斗者的自信和力量。在雄壮或抒情、优美的旋律里,很容易唤起他们建设祖国、报效祖国的使命感,从而培养广大青年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深厚感情。

二、促进音乐教学效果与情感素质教育的同步发展

在音乐教学活动中,须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意素质,使学生的品格和个性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学生在学业和未来的事业上能否成功,不仅仅取决于智力因素的构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情感素质方面的内蕴。而音乐教育是心灵的塑造,是情感的培养,是个性的发展,是辅助非智力因素养成的好帮手。音乐教育正是在潜移默化的音乐欣赏、器乐的演奏、歌曲的演唱中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展开无限的想象和联想,获得音乐所表现的思想和意境,获得情感的陶冶和培养。在不断学习音乐的实践中,通过耐心专注地训练音乐技能和技巧,培养出坚强的意志与刻苦学习的毅力。如演奏乐曲或表演节目,能否表演出色,必须一丝不苟,热情积极,全身心地投入训练与演出。音乐的震撼力、感染性、表现性及形象性,要求学生具备非智力因素的诸要素,从而形成一种坚韧不拔的情意品质,这种品质会赋予他们对学习的高度自觉性和责任心,使学生会思维、会求知、会生存,对他们以后事业和人生有很大的帮助。

三、实施音乐教育与智能素质教育相互促进的有效措施

古今中外有很多科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都是音乐艺术的爱好者,音乐对人的意识和思维的激发作用在他们身上得到了神奇的体现,他们在各自的领域中登上事业成功的顶峰,为人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除了他们有超群的知识结构、开阔的视野和惊人的毅力外,他们都与音乐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们不仅从音乐中获得了高尚的娱乐、美的享受,重要的是他们习惯于在诱发灵感的音乐中,凝聚自己熟虑的科学构想,使自己的思维得到充分的活动和梳理,激发大脑的兴奋点,把思维引向深处。音乐启迪着他们的智慧和灵感,丰富着他们的精神生活,为潜心探索科学问题创造了必要的条件。因此,音乐教育有利于发展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是智力良好发展的基础。在音乐教育中,特别是器乐演奏时,手、脑、眼、耳互相协调和配合,能提高大脑反应能力和耳手的灵敏度,在提高学生音乐素养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理解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演奏时手指动作越复杂、越灵活、越娴熟,对大脑神经系统就越有联系和得到锻炼,使大脑灵敏、聪慧,可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四、夯实音乐教学与身心健康教育的情感基础

科学实践证明,当悦耳的音乐通过听觉器官传入大脑皮层以后,优美的旋律能刺激神经系统,随着感情的变化,使人精神愉快,情绪振奋,同时起到加强血液循环,增加内分泌,促进消化,解除疲劳的作用。生活中制成音乐椅子、音乐楼梯、音乐喷泉等,使环境与音乐融为一体。而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课间听听轻松愉快的音乐,有利于放松大脑神经,使其课堂上精力集中,提高学习效率。学校实施素质教育,重视音乐教学要通过多种形式、多种途径、多种音乐氛围,开展多样的音乐课外活动。跳健美舞、做健美操,随着起伏的旋律、欢快的节奏,使学生们的身心都得到愉悦和锻炼。这样在教学音乐的同时,也锻炼了学生身心健康的体魄。

五、音乐教学工作与德育工作的相互渗透

教师应当把德育贯穿和渗透到教育和教学全过程中,并以自己的楷模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音乐教学含有丰富的德育内容。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是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中心展开的。此外,音乐教材中还教育学生爱家乡、爱自然、爱学习、爱劳动、爱科学,树立远大理想、继承革命传统,尊敬师长、互相友爱等,从多角度帮助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音乐教学应通过生动的音乐形象,在进行审美教育的同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寓德育于美育之中,不断发展学生德育上的自我教育能力。作为美育手段之一的音乐教育,它对于陶冶情操、品行修养,树立正确的审美观起到独特的作用,教师应紧抓旋律、节奏、音色、拍子、曲式、和声等音乐要素所塑造的形象,诱导学生进入歌(乐)曲意境,抒发美好的情感。让学生在理解美、表现美、鉴赏美中培养高尚的情操和道德。在进行乐理、视唱、练耳教学时,要注意在传授知识、培养技能的同时,加强对审美能力的培养。在逐步了解音乐语言及表现情感的过程中,激发音乐的兴趣,陶冶学生的情操。音乐欣赏教学通过对古今中外音乐作品的欣赏,培养学生健康的情趣,开阔视野,提高鉴赏能力,培养高尚的情操。特别是通过对我国民歌、民族音乐的欣赏,使学生热爱祖国民族音乐文化,激励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唤起他们爱国主义的情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心灵的净化。

六、结束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教育越来越需要生动活泼、充满激情和创造性的富有娱乐功能的教育方式,也迫切需要将音乐教育理念渗透到德、智、体各个方面的教学工作中,以完成对当代学生高尚人格和健康灵魂的塑造。重视音乐教学工作的改革,关键要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是实现教育现代化,培养跨世纪建设人才的核心价值体现。

综合素质教育论文:加强护理人员综合素质教育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患者对健康的需求不断变化,对护理的要求越来越高,以往单纯生理上的护理已经不能满足需求,护理工作应该与时俱进,转向到对患者身心健康的整体护理模式,为此必须加强对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的教育,让他们掌握生理、心理、社会和文化等方面的知识,以便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护理服务。

关键词:护理人员;综合素质;教育

一、护理人员综合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

学历偏低和知识结构、护理理念的落后是现有的护理人员素质上存在的缺陷。

(一)学历普遍较低

在我国,护理人员的学历普遍比较低,尤其是在中小型医院。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与发达国家做一下粗略的对比。发达国家的注册护理人员一般高中毕业后接受护理专业教育,要求的学历在大专及以上水平。在美国,早在2000年时,医院护理人员中7.6%为研究生毕业,35.7%为本科毕业,38.4%为大专毕业,只有18.3%的人相当于我国中专学历。我们国家,尽管近几年高等护理教育扩大了招生量,专科及以上学历的护理人员数量呈上升趋势,但中专学历所占的比重还过大,估计在70%左右,甚至还有少量在职护理人员没有接受过正规的护理教育。

(二)护理人员的知识结构不合理

现代护理是全方位的高质量的护理,要求护理人员不仅具有医学专业知识,还需要掌握心理学、社会学、美学和文学等知识。显然,目前我国护理人员的知识结构没有跟上新型护理模式的发展步伐,护理人员的基础知识以政治理论和思想品德为主,文学、社会学、人际交流与沟通、美学、礼仪等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明显不足;医学基础知识占的比重过大,有关劳动卫生、职业病和社会医学的知识以及其他与护理密切相关的知识所占比重偏低;护理专业知识中有关临床护理的知识仍按临床分科进行划分,没有突出护理的内容和特色,有关老年护理、社区预防保健护理和精神护理的知识不足。现有的护理人员工作上依从性太强,主动性不强,观念停留在普通生理护理上,还远不能满足新型护理的要求。因此,他们缺乏社会学和心理学等理论知识,缺乏与病人的沟通能力与技巧,综合素质亟待提高。

二、 缺乏综合素质教育的后果

(一) 与患者沟通方面

由于缺乏文学、社会学、人际交流与沟通、美学、礼仪等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护理人员在与患者的沟通过程中说话缺乏艺术性,缺乏与患者沟通的技巧。其结果是患者不乐意接受医护人员的建议,不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容易造成医患之间的误会,在误会产生时由于缺乏消除误会的语言沟通技巧,不但不利于误会的消除,还可能加深误会,使本来可以避免的误会扩大化,给本来就脆弱的医患关系蒙上一层阴影。反过来,如果护理人员具有文学、社会学、人际交流与沟通知识,就会利用这些知识,从各个方面对患者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患者的心充满温暖,激发他们的感恩之心,就会把误会消灭在萌芽状态,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使目前比较紧张的医患关系有所化解。

(二)在护理方面

由于护理人员普遍缺乏社会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不能洞察患者在心理方面和精神方面的需求,在患者狂躁不安时,或者内心空虚时不懂得怎样安慰他们,不懂怎样缓解他们的内心压力,没有语言的技巧消除他们对病情的担心和恐惧。因为现在患者对护理方面的需求已经不只是对机体护理,而是从机体到心理到精神全方位的需求。如果护理人员掌握了这些社会学和心理学知识,那么在患者有这方面的需要时就会及时给予心理护理,安抚他们,消除他们对自己病情的担心和恐惧,缓解他们内心的压力,让他们在一个轻松愉悦的环境中治疗和恢复。因此,他们会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和护理,他们的病程就会缩短,住院费用就会减少,他们对治疗结果的满意度会大幅度提高,医患关系就会变得融洽。

三、解决方法

从大的方面来说,应该提高护理人员的学历,加大护理专业研究生和本科生的培养力度,逐步减少专科生,尤其是中专生。学历提高了,护理人员掌握的知识广度和深度就会扩大,从事护理工作才能游刃有余,才会满足患者各个层次、各个方面的需求。

加强在职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让在职的护理人员明白目前护理工作的变化,认识到自己知识的广度和深度还不能满足患者对护理工作的要求,让他们不仅掌握扎实的专业护理知识,还要掌握社会学、心理学、文学和美学方面的知识,要求他们积极配合本医院和本科室的综合素质的教育,掌握人际交流和沟通的技巧,能够与患者进行无障碍的沟通,在护理工作中边学习边实践,逐步提高综合素质。

加强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教育已经势在必行。社会在发展,患者对护理的需求也在变化。为了满足患者对护理工作日益增长的需求,护理人员必须顺应时代的潮流,更新观念,积极配合和接受综合素质的教育,使自己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为患者提供生理、心理和精神方面的多层次与全方位的服务。

综合素质教育论文:加强局部解剖学实践教学中的综合素质教育

【摘 要】在局部解剖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加强操作技巧,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培养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改革考试方法,激发学生自主创新和科研思维意识,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把素质教育贯穿于教学始终,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有效提高。

【关键词】局部解剖学;实践教学;综合素质教育

人体局部解剖学是研究人体各局部由浅入深的组成结构、形态特点及其层次和毗邻关系的科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形态学科,是临床医学,特别是外科学、妇产科学等手术学科重要的基础学科。因此,在局部解剖学的实践教学活动中,把培养医学生的独立操作能力作为教学的重点内容。现代医学对人才的培养要求,不仅仅是一个技能型人才,更要是一个综合性人才。因此,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吃苦耐劳精神,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要与技能培养相互渗透,为培养具备综合素质、合格的医学工作者打下坚实基础。

1 以理论指导实践,加强尸体解剖操作技巧

局部解剖学在一年级春季学期开课,学生经过了一个寒假,对所学习的系统解剖学知识有所遗忘,因此,在实验操作前,安排一定学时对相关的系统解剖学知识进行回顾,对局部解剖学知识进行详尽讲解,根据已做好的示教标本对操作内容做重点讲授,要求学生将操作重点、需要寻找的重要结构、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做好笔记,最后通过观察操作视频,明确程序,统一手术切口,逐层找出相应的结构和内容,注意观察其位置和毗邻关系。每班学生分成四个小组,每组学生亲自动手,在一定时间后各组进行轮换,争取使每个学生都有动手机会,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在操作过程中遇到难题,由实验教师进行启发、指导,但一般不代为操作。如果在操作时,发现与教材内容不同的结构时,教师组织学生观察、讨论,使学生对变异甚至畸形有进一步的认识,拓宽学生视野。

2 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和勇于献身医学事业的精神

2.1 当代大学生多半都是独生子女家庭,在比较优越的生活环境中成长起来,有很多学生思想上存在着怕脏、怕苦、怕累的倾向。学生在初次接触尸体标本时,多数会产生恐惧心理;同时,尸体经过甲醛灌注和浸泡,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加之有些学生刚到大学,学习目标并不明确,多种因素导致有些学生在操作时“溜边”,把注意力放在手机等电子产品上,甘愿做一个旁观者。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在对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加强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使之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明确前进的方向,以身作则,帮助其逐步树立吃苦耐劳的品质。

2.2 在每年清明节当天,利用学校的遗体捐赠纪念堂作为平台,举行对捐赠遗体的祭奠仪式,观看其生平事迹,教导学生尊重遗体捐赠者,有了他们的无私奉献,才有我们现在的学习条件,而且要把这种理念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在全校范围内发起自愿遗体捐赠倡议,解剖学教师首先要签订遗体自愿捐赠协议。还可以把历史上许多解剖先驱的解剖实例讲给学生,使之知道解剖实验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为医学事业献身的高尚情操。

3 培养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剖学作为一门形态学科,主要是通过尸体解剖过程掌握器官的形态、位置和毗邻关系,但在教学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往往被忽视。在观察解剖局部结构的同时,让学生多思考解剖结构和周围结构的相互关系,并从疾病的发生、发展、手术学等多角度分析它的临床意义。例如在女性盆腔解剖中,观察子宫动脉和输尿管的毗邻关系,来体会子宫切除手术中结扎子宫动脉的操作要领,避免发生医疗事故;观察男性左、右睾丸静脉的走形区别,来解释为什么男性睾丸静脉曲张容易发生在左侧等等。因此,在局部解剖学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有意的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逐步获得提高。

4 改革局部解剖学考试方法

过去一直采用一张理论卷就决定了学生成绩的方法,这样导致学生习惯于死记硬背应付考试,对标本的学习和动手能力不重视,最终成绩虽然很好,但实际动手能力不高,操作技巧差,无法适应临床工作需要。为了改变这一局面,扭转重理论轻实践的学习风气,我们结合实际将学生成绩改为理论和实践两部分,理论占70%,实践占30%,其中实践评价又分为操作分和每次实验课得分及最终的标本考试三部分。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愈发重视,提高职业教育学生的动手能力更被作为教学的重中之重,我们适时的又调整了实验课学时数和实验课比例,变为理论和实践各占50%。这样不仅能考查出学生的成绩和能力,更能促进他们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培养过硬的动手能力,学生学习也更加积极主动。通过每次实验课的小考,使学生对每一堂课都能认真对待。每天下午实验室开放,学生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观察标本,并安排教师进行指导,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习效果。

5 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团结协作精神是完成各种医疗工作必不可少的。在尸体解剖过程中,我们将每班学生分成四个小组,第一和第二小组在操作的时候,另外两个小组的同学必须在一旁仔细观察,然后在适当时机进行轮换,这样可以保证解剖工作的顺利进行。在小组内部之间做好分工,协调配合,遇到问题时讨论研究解决方案。因此,在教学工作中如何引导学生在小组内部、小组之间如何进行合理分工,有序安排,合理有效的利用教学资源,也是教学工作的重要一环。

6 激发学生自主创新和科研思维意识

现代医学的发展突飞猛进,对医学生的培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要有扎实的基本功,也必须要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因此,对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也越发受到重视。学生在尸体解剖的过程中,通过自我观察去发现问题,特别是一些变异的情况,学生通过学习相关课程,查找文献,寻找答案。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逐步领会解剖学和临床其他各学科之间的紧密联系,掌握前人的研究方法,熟悉研究思路,拓宽知识视野,也能更好的掌握此领域的最新动态。

在职业教育大发展的今天,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一直作为教学的重点,但素质教育也不可或缺,把素质教育寓于局部解剖学实践教学之中,素质教育和动手能力培养相互渗透,可以极大的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为培养合格的医疗工作者打下坚实基础。

综合素质教育论文:独立学院团学工作中学生综合素质教育探析

内容摘要:团学工作是我国高校设立的以学生管理为主要目标的重要部门,是促进大学生成人成才的助力。高校通过团学工作来宣扬社会主流思想和科学的价值观念,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修养和高尚的情操。本文主要探讨独立学院团学工作与在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作用,分析团学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并且就如何利用团学工作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两点建议。

关键词:团学工作 学生 综合素质

一.团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许多高校尚未认识到团学工作的重要性,团学工作队伍成员的培养也还没引起广泛的关注。大多数人都在对团学干部队伍的理解上出现了极大的偏差,将团学干部队伍看成是高校学生管理的辅助工具,团学工作始终坚持以领导的观点为核心从而展开各项活动。这种做法不仅难以发挥学生组织的功效,还严重打击了学生参与团学工作的积极性,限制了学生的创新实践空间。另一方面,负责团学工作的教师对团学干部的培养也不够重视,有的只是利用活动前几天对学生进行粗略的培训说明,在培训课上简单的介绍一下团学干部的工作内容、职责等等。但实际上学生最缺乏的是对于如何具体开展团学工作的认知,比如活动方案的设计、总结报告的撰写、怎样去应对工作过程中遇到的意外情况等等,从而保证和提高团学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团学工作忽视了对学生实用性技巧的培养。而且团学工作主要是以课堂授课的形式培训团学干部,然而这种方式只对新的成员奏效,时间长了学生就会对此产生厌烦的情绪,会造成代课或是逃课的现象。这些问题都削弱了团学工作的中坚力量,并成为了团学工作长远发展的绊脚石,不利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进行,阻碍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二.如何提高团学工作中学生的综合素质

1.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基础

高校的教育目标就是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优秀人才,而团学工作作为高校学生管理的基础部门,理应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展开一些列活动。团学工作的重心转移到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上。首先,要促进学生对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和理解,要宣扬科学合理的价值观念,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要始终贯彻“八荣八耻”的精神,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继承和弘扬我国伟大的民族精神;引导学生遵循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提升学生的公民意识和思想道德素质,帮助学生更好的成人成才。只有确立了正确的政治方向,才能培育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此外,要注重学生各方面素质和能力的提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另外团学组织应当根据现代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思想观念对其教育形式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创新,采用多元化的手段来对不同个性的学生进行创新管理。团学组织对学生理论灌输的同时可以开展相应的主题教育活动,扩充教育内容,使学生在轻松活跃的氛围中学到更多的知识,得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2.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当今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综合素质高的全能型人才才能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因此,团学工作应当致力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养。大力倡导学生在参与团学工作的同时,注重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既要娴熟的掌握专业知识,又要深刻的领悟党团的理论知识,这样才能在未来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在团学工作内容中加入社会的新鲜元素,使学生能够及时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丰富学生的思维方式,有利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团学工作帮助大学生在实践中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工作能力和思维方式,这对于将来学生在正式工作中的表现有着积极意义。团学组织应当定期对学生进行调查,了解他们的心理状况变化和实际需求,有针对性的为学生提供优秀的服务,为学生营造出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团学工作的开展对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升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团学工作应当首先进行良好的团学干部队伍建设,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工作热情,充分发挥团学工作的功效,使之成为高校教育的推动力,帮助学生更好更快的成才成人。团学工作应当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发展方向,为学生营造一个健康活力的成长环境,帮助学生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使学生能够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提高自声的竞争优势。

(作者单位: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

综合素质教育论文:高中音乐在综合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摘 要:高中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手段,同时也是对素质教育的补充和完善。在提升高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创新能力素质,审美素质,文化素质等当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阐述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提出了高中加强音乐艺术教育的四项建议。

关键词:音乐艺术教育;素质教育;功能;价值

强化综合素质教育是当前全民教育改革的主旋律,而音乐教学是素质教育中不容忽视的内容,它对学生的道德情感、智能思想、身心健康等素质的促进,有着其它学科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重视音乐教学与素质教育的有效结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合格人才,是新世纪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突破口

一、高中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音乐教育是学校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可能跟我自身学习音乐有关系,对于音乐有一种特别的感情,所以我可以非常肯定的认为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起到了绝对的重要作用。

1、音乐可以陶冶情

音乐是滋润心灵的雨露,是哺育感情的乳汁,在培养人的高尚情感及审美趣味方面自然起着别的艺术所不可替代的作用,学校音乐教育应让高中生充分享受一切美的音乐,多让学生欣赏一些优秀的作品,因为这些健康的音乐作品能够触及学生的心灵深处,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学生的素质得到更全面的提高。

2、音乐可以寓教于乐

音乐在进行思想教育的时候,并不是靠强制的方式,它依靠音乐鲜明的节奏、优美的旋律、丰富的和声、美妙的音色来表情达意,因而能直接触动学生的情感细胞,震撼学生的心灵,对学生情感世界、思想情操、道德观念的渗透和影响是很大的。

3、音乐还可以启迪智慧

有人认为: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音乐可有可无,学它会浪费时间。我对于说这种话的人,非常厌恶。恰恰相反,音乐是启迪智慧的钥匙,能促进智育的发展。

4、音乐还可以促进身心健康

不是现在很流行的一种叫做音乐治疗法吗,可以用音乐来治疗一些疾病。学校的音乐教育可以与学生的身体运动结合起来,比如自由体操、广播操,不仅发展学生音乐感受能力,而且锻炼了学生体质,使身体健康充沛。舞蹈表演能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把抽象的音乐通过形体来表现,促使学生头脑变的灵活,身体协调。

这样看来,学校的音乐教育有着这么多的功能,而这些功能正是素质教育下希望学生能够实现的目标,如此说来,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的实现中是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强化高中音乐教育的若干建议

虽然音乐教育在强化高中生素质教育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我国在校高中学生的音乐教育又十分不足。据调查,在校学生中60%以上的学生不会识五线谱,不会视唱,70%以上的学生连一门乐器也不会演奏,这对加强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十分不利的。

既然音乐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就必须在学校加以普及音乐教育,使音乐教育对高中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为此,我建议:

1、采取各种措施

进一步促使学校领导重视音乐教育,对音乐教育在师资、场地、图书资料、音像设备等条件上要有足够的保障,音乐课程要进入培养计划,成为高中生的必修课,不能可有可无。当然,每个学校有自身条件,不能“一刀切”,否则也可能产生消极的作用。

2、在音乐教育的方法上

要从音乐基础学习开始,既然目前大部分的高中生音乐基础知识较少,就势必要从基础进行教育,如果一开始把音乐教育定位过高,学生学习起来必然感到吃力,产生畏难情绪,推广也就有困难。通过基础培训,使学生产生兴趣后,就可以使他们走向音乐欣赏的道路。

3、在音乐教育的内容上,要以民族音乐为主

奥尔夫和柯达伊的音乐教育体系产生于截然不同的国家和文化背景,但他们都以一种民主进步的思想从不同的角度实践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文化的结合,对我国的中学音乐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作用。如果没有自己本民族的音乐文化,所有的音乐教育就毫无意义,就只能为外国音乐提供一个“容器”而已。我们的音乐教育要找到通向最自由、最充分地发展民族音乐个性的道路。必须使之牢固地建立地民族音乐的基础之上。作为高中生,他们已经在民族音乐的熏陶下应该也有差不多十年,对民族音乐环境十分熟悉,民族音乐的朴实、古老和趣味性为大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供了发挥的极大空间,能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获得人生体验。通过民族、民间歌曲有目的地安排各种音乐要素的学习。让他们在民族音乐的海洋中遨游,能使他们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对音乐的认识程度更加深入。

4、音乐教育要与其他方面的教育相结合

音乐教育是学生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和良好的形式,但它不是唯一的,不能割裂其与其它艺术形式如舞蹈、美术等的关系,否则,教育效果就会受到影响。音乐教育要与其它艺术形式的教育相配合,让学生在整个艺术教育的环境中获得感情和心智的沟通和发展,使他们在艺术的环境中成长,培养积极向上勇于创新的意识。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教育越来越需要生动活泼,充满激情和创造性的富有娱乐功能的教育方式,也迫切需要将音乐教育理念渗透到德、智、体各方面的教学工作之中,来完成对当代学生高尚人格和健康灵魂的塑造。重视音乐教学工作的改革,关键要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是实现教育现代化,培养跨世纪建设人才的核心价值体现。

综合素质教育论文:高职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改革实践

摘要:以广东某高职院校为例,从更新教学理念、科学设置综合素质教育课程体系、优化师资团队、创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完善学习环境等方面入手,探讨现阶段教学中所出现的问题根源,提出在实际教学中应采取强化相应的政策指导、注重师资团队的建设、合理设置教学评价等方式,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关键词:综合素质;改革实践;教学理念;课程体系;师资团队建设

近年来,国家和广东省下达的一系列关于教育体制综合改革、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以及培养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等文件中,如《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教育体制综合改革的意见》(粤府〔2012〕107号)、《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育厅关于以协同创新为引领全面提高我省高等教育质量若干意见的通知》(粤府办 〔2012〕103 号)、《广东省教育厅关于2013年普通高校进行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试点工作的通知》等文件,要求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人才的培养既要注重专业技术素养的训练和技术应用与实践创新能力,也须重视职业岗位对高级技术技能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综合素质培育需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师资培养、师资结构调配、考评机制等方面进行综合构建。

1 高职综合素质教育的现状

1.1 部分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综合素质教育状况

本研究从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NSTL电子期刊数据库等多种途径对中外高校综合素质教育及有关文献进行了相关的调查和研究。

1.4 我国高职教育综合素质的现状

我国高职教育受技术理性教育思想的影响较深,在技术理性的视角下,专业活动是一种应用科学理论和技术来解决问题的过程,专业知识具有等级性,研究与实践是可以分离的。高职教育学制短、投入少、师资不足、就业压力大,相当部分高职院校过于强调专业、技术教育和知识的工具价值,高职教育显现的教育导向,功利性、工具性、实用性,导致了在教学中重视专项能力的培养、轻视人文教养、重专业技能、忽视素质教育等弊端,培养的学生人文素质欠缺、适应能力差,引起社会反映高职人才培养水平不高。

2 提高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的对策

2.1科学设置综合素质教育课程体系

高职人才培养应该是“素质与能力并重”,人才培养的核心必须适应并满足社会需要与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发展。一个合格的职业人,必定具备从事职业所必须的专业技能,同时也必须具备良好的文化素养,素质教育要全面考虑受众的需求,结合职业活动进行。课程设置应结合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发展,尽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提升的综合素质。

广东某高职院校的培养质量调研报告显示,大多数毕业生有过离职,主动离职的主要原因是个人发展空间不够(39%)、薪资福利偏低(32%),专业工作不符合自己的职业期待(54%)。主动离职会影响学校的声誉,用人单位认为本校毕业生缺乏忠诚度;被动离职反映了毕业生没有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该校2011届毕业半年内的离职率为54%,比全国骨干校(46%)高8个百分点[2]。

2.2 优化师资团队

教师无疑是高职院校办学的核心主体之一,优秀的教师应该具备良好的业务素质、强劲的人格魅力、诚挚的敬业精神、严谨的工作态度等。建设一流的师资队伍,需要制定一个完整的培养计划,其中体现职称晋升、专业培训、道德修养以及年龄梯度等,并在可行政策的保障下逐步实施。

2.3创新教育内容和方法,拓展网络资源,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高职院校进行了多年的素质教育,其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基本上均停留在传统的教条化的教育模式上,传授的内容相对滞后,与现实生活和科学社会的发展相距甚远,致使相当部分学生为完成学分采取应付状态,经常会出现教师在讲台上慷慨激昂,而学生在下面玩手机、发短信、昏昏欲睡,师生互动的场景很少出现,导致教学效果不佳。我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如今很多学科领域的发展也走在了世界的前沿,可以通过引入中外文化、传承经典与发扬内在精神、介绍前沿科技的发展等方式,优化学生知识结构,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育成。

2.4 创建完善的素质育成的学校环境

良好的环境,能促进人格塑造的自我完善,是培养整体素质高而同时又具备一技之长的高素质学生的有利条件。

改革开放的中国在经济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不可否认的是,过去或多或少的对精神文化的教育有所忽视,社会上也出现了一些享乐主义、物质主义的风潮,这些现象在学习、工作和家庭生活领域都有体现。高职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在三观的养成教育中,将会受到不小的干扰。

2.5 制定合理的管理体系、制度及教学评价方法

综合素质课首先是综合各学科体系里内容和基本知识构成的课程,文理农工医的基本知识都是个人综合素质的构成元素,各学科领域知识的有机融合呈现在素质教育课堂中是相对独立的,因此,合理的管理体制和机构架设是必须的。高职院校的“产品”是具备高技术技能型高素质学生,因此,建立合理的管理制度是体系维护的措施和手段,重视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加大对综合素质教育方面的经费投入,完善学校综合素质教育设施,师资队伍建设培养的规划、实施方案及经费保障,是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素质育成的一个重要条件。成立综合素质教育学院(或通识教育学院、系),赋予学科化的角色定位,健全相关的管理制度促成师资的引进和培养常规化有待进一步的研究探索和实践。

两千七百年前伟大的祖先管子就论述过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关键词―“以人为本”(“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引申一下是,要想成就事业,必须从以人为本开始。现在的评价方法,在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上体现不足,学生的潜质难以激发,对学生的发展缺乏指导意见,老师教学手段和方法改进缺失动力。

充分挖掘育人资源、实现育人功能是评价课程教学效果的重点。从教学角度和学生个体角度促进学生各方面的发展,应建立一个科学的、常态化的评价机制,确保过程科学、有效,以此进高职院校综合素质教育的改革和人才培养。

3 结 语

随着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对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要提高综合素质教育在学校教学中的地位,就必须不断的创新教育模式和教育手段,积极探索,紧跟时展步伐,不断总结,汲取经验进一步优化教育模式与教学方法从而真正的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高职教育所培养出的学生才是真正符合社会需求的高技术高技能型的高素质人才。

综合素质教育论文:传媒类高校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规律探寻

摘要: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质量的根本保证,是教育之根本。实施人文素质教育是教育核心问题的关键。当代大学生,尤其是艺术院校大学生,外在的文化生活看似丰富多彩,但内在精神生活呈现出不均衡发展状态与诸多问题。如何更好地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高技能、人文素质全面的应用型人才,是高等艺术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艺术类;大学生;艺术实践;素质教育

一、素质教育的概念

关于素质的定义,人们见仁见智,做出了多种界定,目前我们见到的关于素质的定义有几十种之多,基本意思是指“作为活动主体自身所具有的条件”。由于学术界对素质有不同的理解,所以对素质教育的理解不同,但基本意思是指依据人和艺术持续发展的需要,以全面提高受教育者德智体美等诸方面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出发点,注重开发人的潜能和创新能力的一种教育模式和教育思想。高校素质教育是基础教育阶段素质教育的继续,但又区别于基础教育阶段的素质教育。

二、我国艺术高校教学的现状

要深入了解我国艺术高校教学现状,需要就高校、教师与学生三个角色进行分析。首先,从高校角度来看,我国高校一般都设有校级艺术团队,团队中也会有一支水平较高的队伍。各院系的文艺部也拥有一些规模较小的团队。一般来说,校级的艺术团队有专业教师指导,因而艺术水平较高;而院系级的团队则缺乏教师指导,水平略低。另外,除了学校有组织的艺术活动以外,学生自发组织的活动较少。从教师的角度来看,目前我国各大非艺术类高校很少有将艺术专业教学作为一门真正的课程的,也很少有教师将艺术类专业作为一门学问去研究。高校尚未将艺术类教学纳入普通教育的行列,只是在专业教育中有所展现,这不仅是我国艺术教育的遗憾,也让广大学生失去了欣赏艺术、增强艺术素质教育的机会。从学生角度看,虽然高校倡导素质教育很多年,但是沉重的学业压力和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都迫使学生必须首先完成好专业学习。舞蹈作为一门实践类课程,学好也需要很多的时间,这是不少学生不愿意花费的。还有部分学生相对缺乏艺术天分,没有艺术基础,也不愿意与底子好的学生一起进行训练。

其次,我国高校在艺术教学方面的投入严重不足。舞蹈、表演、戏剧等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类专业的文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有着密切联系。而目前在高校中,普遍存在艺术文化建设不受重视,投入严重不足等现象,集中表现为教学研究经费几乎没有;老师数量不足,;缺乏可供学生进行实践课程的场地等。很多高职院校学生基本没有学习过与相关的专业知识,对艺术的认识非常浅薄;不少有天赋的学生也没有被挖掘出来,无法得到进一步的培养和发展。

另外,目前我国高校的艺术教学缺乏系统性与科学性,高校教师的专业素养与文化素养有待提升。我国高校艺术专业的教学体系不健全、教学内容不完善、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模式单一,老师的专业素养和文化素养偏低,都制约着我国艺术类专业教学的发展,不利于大学生艺术修养的养成和综合素质的提升。

三、加强艺术院校素质教育的意义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十八大报告中这一精辟论述,体现了在科学发展观统领下,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当今,部分大学生人生目标及方向缺失,学习目的不明确。尤其是艺术院校的学生,自律意识比较薄弱,心理健康也存在着诸多隐患,多数学生业余生活与网络为伍,沟通能力欠缺,挫败意识较强。这些问题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警醒与思考。笔者认为,贯彻人文素质教育刻不容缓。素质教育必须贯穿学生学习的始终,长抓不懈。

四、提高综合素质教育的措施

1、强化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明确人生目标

爱国主义教育,是人文素质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树立对国家的高度责任感和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教育。

2、关注学生健康成长,加强学生沟通能力的培养

由于艺术类学校不断扩招,每年都有部分毕业生就业存在较大压力。教师应该主动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并鼓励和帮助他们发挥专业优势和特长,使学生学会自我规划并提高自我生存能力。另外,通过班级组织开展一些交流活动,用各种健康、丰富的业余活动,给学生之间互相交流的机会。不但有助于克服学生的自卑情绪,也解决了其业余时间沉溺在网络游戏状态的问题,同时也培养了其与他人和谐相处的美德。

3、拓展素质教育,强化校园环境硬件与软件建设

校园文化环境建设是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通过校园文化的建设,努力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营造一个健康文明、和谐向上的校园环境。

4、提高教师的教育能力,有利于开展人文素质教育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高质量的人才,高质量的教学工作取决于高素质的教师队伍。高校应适当调整教师政策,缓和教师的职业与心理压力,使其职业满意度得到提升,让教学恢复生机勃勃的创新景象。教师也以教育事业为本,全身心投入教学工作中,在体验职业的崇高情感、道德情感和心灵升华的过程中完成教育任务。

结束语

素质教育的实施,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首要任务,应强化培养学生社会责任和进取精神。教师必须从实际入手,培育学生的社会责任与使命感,使其明确人生目标并实现人生理想,成为有社会责任感、具备全面素质的新世纪人才。教师也会在实施素质教育的整个过程中收获和体验实施素质教育的幸福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实施素质教育,任重而道远。

综合素质教育论文:浅谈中学美术教育对推动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作用

摘 要:在中学美术教学中,我们应该恢复美术课应有地位,充分挖掘美术教育教学资源,推进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发展,我在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开启了学生智育的天窗,提高了学生的道德品质,培养了动手能力,开发了学生体育潜力。

关键词:中学美术 推动 学生综合素质

在中学美术教育中,在追求“名校”和“名师”的今天,忽视了美术教育的应有作用和教学地位,学生素质关系到一个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这是我们教育教学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是一个社会和国家对我们提出的要求,更是世界政治和经济、科技频繁交往对我们提出的严峻挑战。我们要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恢复美术课应有地位,引起教育教学工作者的足够重视。我执教中学美术以来, 不断拓展学生的视野,最大限度发挥美术教学在综合教育中的作用,将美术教育渗透到德育、智育、体育等各个领域,不断改进教法,立足于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对美术的认知规律,使美术教学深入学生内心世界,引航心智的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本文谈谈中学美术教育对推动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作用,供大家参考,并逐步完善。

一、美术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

美术可以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在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优化美,感悟生活中美的无穷力量,陶冶人们的道德情操。德育课大多数是以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来进行德育教育的,学生喜欢形象思维,他们喜欢通过生活中的立体画面、色彩来吸收信息、加工整合信息,作为自己心灵的导向。以艺术为载体把生活中高深的道理形象地展示出来,学生易于接受,乐于接受,会在学生心里掀起一阵阵波澜,改善修复美化学生心灵会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我记得我在美术课上展示了岳飞像,讲述岳飞的故事,一个民族英雄的形象深深烙印在学生的心灵。岳飞,北宋杰出爱国将领,率军抵抗了金兵的入侵,被奸臣秦侩所害致死。讲到这里,正是展示岳飞画像最好的时机,学生看到岳飞身材高大,威风凛凛,刚正不阿,一身正气贯长虹,孤胆豪气辉日月,岳飞驰骋疆场、气吞山河的壮举跃然纸上。我又展示了岳飞墓像,把岳飞和秦侩对比,西湖岳飞墓有副对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一种对爱国志士无比崇敬、对卖国行径无比鄙视的情感在学生心中掀起狂潮,给学生树立了正面的爱国形象。

二、美术可以开启学生智慧的天窗

美术教学离不开学生到生活中寻找、加工美术素材,因此美术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思考问题的能力。美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根植于生活的黄土地,古今中外著名画家的杰作都是对生活的深度思考所创造出来的,徐悲鸿画马、达芬奇画蛋、齐白石画的飞鸟等都来自于对生活感悟所得。比如“踏花归来马蹄香”,这个表现手法,需要人们巧妙思考。我试着要学生思考,学生说踏画归来这样表现:画一匹马在花丛中奔跑。有个学生这样问道:“那究竟是归来还是奔去呢?”学生进一步思考,可以画一匹马在花丛中奔跑,画夕阳落在草丛中。又一个学生问道:“中国古代不是有个‘早出晚归’的说法吗?有了夕阳正好说明晚归呀。”马蹄香”最难表现,学生最终思考出在飞扬的马蹄周围画几只蝴蝶,因为蝴蝶嗅香。在美术课上学生需要思考,在生活中积累经验,精准表达才行。比如我教学画月亮一课时,学生开始画一个圆,讨论时十分激烈,有学生问道:“一个圆如何证明它是月亮,为什么不可以说它是太阳呢?”紧接着又改进画法,圆圈周围画几多云。有个学生又提到:“太阳周围也可以有云呀?”画一个半圆在周围添画几颗星星,有个学生提出不对,因为月圆常常是月亮最明亮的时候,然而星星就是最少的时候,半月月光朦胧,星星常常是最多的时候。曹操诗云:“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无枝可依。”学生引经据典,旁征博引,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激发了学生画画的情趣,开发了学生的智力。

三、美术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美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不仅要学习美术理论,而且要学生亲自动手画画。还有很多美工制作作品,不仅需要学生有很强的动手能力,还需要学生之间强有力的合作,需要手、脑、心并用。比如我在教学色彩与光亮时,要求学生用不同的颜色表现不同的亮度,不同的图形、不同的侧面要用不同的色彩表示出来,给人们鲜明的立体感。色彩的调试、画笔的运用、手法的轻重都需要一定技巧,美工作品的制作更是如此。比如要求大家制作一台模型车,首先要设计车子的模型、车身大小和比例,然后找出相应的制作材料和剪刀、钉锤、尺子、万能胶水等工具、材料,要求大家分工合作,共同配合,商讨制作、修改、完善的方案,才能尽快完成模型车的制作。

四、美术可以推动学生体育的发展

体育是一门十分重要的基础课,它是基础中的基础,学生离开一个强健的体魄搞教育那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美术可以驱动学生体内的潜能,可以美化体育动作,提高人体运动的审美观,提高体育鉴赏能力。例如:我在上课时展示了拳击手的动作和肌肉力量,学生看到图片,发达的肌肉给人一种力量美,一种昂扬向上的力量,一种战无不胜的信心,催化、驱动学生的体能,搏击拳术动作娴熟,这种运动美学给了学生强大的正能量。

总之,美术在中学教育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只要我们用心挖掘,立足于学生心理和认知规律,找到学生的情感切入点,科学实施教法,就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综合素质教育论文:外科带教中实习医生的综合素质教育的培养

在社会的发展之下,人们对于医生的综合素质也提出了比之以往更高的要求,这些综合素质包括职业道德、健全的人格、人文素质、临床思维、创新精神等,临床实习作为培养医生的重要之路,需要实现理论与实践进行密切的结合,在这一学习阶段,必须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提升实习医生的综合素质,本文主要分析外科带教中实习医生的综合素质教育的培养方式。

外科带教实习医生综合素质教育医学院校最为重要的目标就是培养综合能力强、素质过硬、知识面广泛以及基础知识扎实的高素质医学人才,临床实习作为培养医生的重要之路,需要实现理论与实践进行密切的结合。在这一学习阶段,必须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提升实习医生的综合素质,那么应该如何提升其综合素质呢?

一、培养实习医生的职业道德

培养医学人才最为重要的目标就是培养他们的职业道德,一个合格的医生必须要有过硬的医德,医师的遵旨是为患者服务,为此,在外科带教的过程中,必须要帮助他们树立起一种“以患者为中心”的意识。并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将这种教育贯穿在实际的案例教学中,将职业道德培养具体化、细节化。

此外,带教老师还要意识到,在实习过程中,需要帮助学生尽快的适应自身角色的转变,而带教老师是对学生影响最大的人,因此,外交老师自身必须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从自身做起,发挥出榜样的力量,除了要为学生展示出医生的工作形象之外,带教老师还要为学生深刻的灌输医生应该遵循的职业道德,让他们对医生这项职业有正确的认识,提升他们参与这项工作的积极性。

二、帮助实习医生塑造出健全的人格

医生必须具备的一个素质就是健全的人格,尤其是在外科中,他们需要面对各种各样的突发问题,这就对医生的心理素质与思维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基于这一因素,在日常带教活动中,教师必须要通过有效的方式来帮助实习医生塑造出健全的人格,让他们可以更好地面对工作中的突发事件。

三、培养实习医生的人文素质

在社会的变迁之下,医学模式也发生了极大的改变,目前的医学模式是一种新型社会医学模式,就现阶段来看,我国医学院的教学主要集中对学生专业知识的培养上,培养内容很少涉及到心理学、哲学与伦理学,实质上,这些教学内容对于学生的日后发展是十分重要的。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未来阶段下,学生应该积极的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努力适应现代化社会的要求,加强对学生医学道德、沟通技巧、心理素养等内容的培养,多应用情景教学法、角色扮演法、案例分析法等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

在外科带教实习的过程中,教师需要重视对学生人文知识的传递,让学生明白,自己的工作不是简单的为患者提供治疗服务,不能将关注的重点放在疾病的治疗上,还需要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和交流,关怀患者、体恤患者,学会与患者及患者家属沟通和交流的方式。此外,带教老师还需要将教科书上的病例具体化,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的知识。

四、培养实习医生的临床思维

医生工作的灵魂就是临床思维,这种临床思维就是一个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带教老师需要加强对实习医生临床思维的培养,多提问,充分调动其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让他们自行分析事物的本质,在这一过程中,带教老师需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帮助他们养成正确的思维方式。为了达到这一目标,需要建立好科学有效的查房制度,根据教学目标来选择一系列的典型病例,与学生共同来分析疾病的发生原因、发病机理、诊断方式、鉴别方式以及治疗措施。

此外,带教老师还要做好临床带教工作与课堂教学的衔接工作,培养学生的纵向思维,发展学生的横向思维,循序渐进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帮助学生养成科学的思维模式,这对于他们后续工作的开展是十分有益的。

五、重视实习医生技能素质的培养

第一,重视学生的书写训练。

文书的书写是医疗工作中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实习阶段的重点教学内容,带教老师需要对学生开展体格检查、病史采集的指导工作,对学生的文书书写情况进行及时的审查,及时的为学生指出错误,提升他们的书写质量与效率。

第二,重视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

在实习阶段中,带教老师需要重视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帮助他们掌握相关的检查需求,详细的掌握好检查方式的注意事项,注重分析各项检查结果的真实性,让学生能够快捷、迅速、全面的获取到病症。此外,在外科带教过程中,带教老师还要注意对学生手术操作规范的培养,让学生深刻的掌握好无菌操作法、止血技术、切开技术、分离技术以及缝合技术。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将现代化教学技术应用在其中,通过录像、图片、多媒体及时来为学生传递相关的资料与技术。

六、重视实习医生创新素质的培养

医学技术一直都是处在不断发展与进步的过程中,一个优秀的医生必须要具备创新精神,他们要勇敢的打破传统,在现有基础上进行创新。因此,在外科带教过程中,如果学生提出一些不恰当的问题,教师也不能责怪,要对学生进行科学的指导,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保护好他们的创新精神,在重视学生技能素养、职业道德素养、技能素养的基础上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这也是推动医学技术水平发展的源动力。

综合素质教育论文:高职图书馆在综合素质教育中的职能定位

摘 要:高职图书馆在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文化素质的提升、信息素养的提高与心理素质的加强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就高职图书馆在综合素质教育中的职能定位进行了阐述,并分析了高职图书馆中存在职能作用没有发挥出来,学生漠视图书馆的存在,图书馆管理与教育体制脱轨,图书馆管理人员素质较低等问题,并探讨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高职图书馆 综合素质教育 职能定位

21世纪是人才竞争的时代,而社会对综合素质人才的需要数量不断增大,对综合素质人才的要求不断提升。高职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具有高等职业技术的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提升高职学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就要充分高职学校各个组成机能的优势,发挥各个机能的培人育才的作用。高职学校的图书馆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理论知识,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有效的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它在高职学校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1 高职图书馆在综合素质教育中的职能定位

1.1 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主阵地

高职学校培养的是可以从事一线生产工作的综合型技术人才,他们不仅要拥有理论知识储备、操作技术,还要拥有过硬的政治素质和优良的思想道德素质。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需要社会、学校、教师多方面的参与和努力,而学校的图书馆借助于人们的书籍的神奇力量,既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可以反思的安驳幕肪?又可以让学生沉浸于灵魂洗涤的美妙过程。图书馆中藏有大量的书籍,这些书籍中暗含深刻的人生哲理,先辈的哲学智慧,学生在阅读书籍的过程中,自身的思想境界将会潜移默化的得到提高,无形中培养了优良的思想道德素质。

1.2 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补充途径

高职学生文化素质由知识理论与操作技能两部分组成。高职学校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重要途径是教学课堂,而学习操作技能的重要途径是操作间实训。然而,在有限的时间里教师无法将全部的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传授给学生,并且教师一个人的知识储备是十分有限的,实训教师的操作技能也并非是一流的,那么,如何弥补这些欠缺与不足呢?学校的图书馆就是另一位老师,学生可以通过阅读了解到教材里、课堂上没有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可以了解到高超的操作技能的操作流程以及操作要点,因此,图书馆是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补充的重要途径。

1.3 学生信息素养培养适宜场地

21世纪是信息时代,信息时代的人才必须具有较强的信息检索与信息利用能力,并且具备较强的信息敏感度,具备信息数据汇集、处理与分析能力。在图书馆中,学生不仅可以传统的纸质阅读书籍,还可进入互联网,通过网络查找其他电子资料。互联网上可以提供最为全面的信息资料,也提供了丰富的、多样的信息查询功能。例如,定题检索、信息咨询、文献源确定、读者查询等。与生活中的互联网的使用相比,信息素质的培养多是有目的的利用互联网查找所需要资料的,对学生的日后工作与学习会产生很大帮助,对此,图书馆是最适宜的场地。

1.4 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场所

伴随经济的发展,人们自我追求也不断提高,从而人的压力也不断变大,当前高职学生虽然比其他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前景稍好,但是走入社会之后,仍然会面对来自各方的压力。经过调查研究,高校毕业生在环境适应性、人际关系交往、应急问题的处理等方面都存在问题。而图书馆是高职学生生活的一个重要场所,在图书馆内学生不仅可以自由的享受知识带给他们的快乐,更会让培养他们具有一种乐观的心理状态,坚强的品质、积极进取的精神。学生无论是在图书馆学习,还是在图书馆阅读书籍、检索信息,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过程,一个拼搏进取过程,而最终获得成功也会让学生增强自信。

2 高职图书馆在综合素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2.1 图书馆的职能作用没有发挥出来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知识技术同时具备的复合型人才,相对于其他高等院校,它所招生对象的知识理论层次相对较低,人才培养过程中,也更加重视学生的操作技能的提升。然而,高职院校的图书馆并没有体现高职教育与其了高校教育的这个区别,无论是馆内藏书的涉及领域,还是馆内的其他资源结构都没有针对高职教育的特点做出适当的调整,图书馆似乎是“独树一帜”,与高职教育遥不可及,它既没有走进学生的生活,更没有走进学生的心理,图书馆没有发挥其在职业教育中的作用。

2.2 学生漠视图书馆的存在

如上所述,图书馆在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上具有一定的职能定位,因此,高职学校应积极的倡导学生走进图书馆,在图书馆中学习、阅读、查找信息。这是一个独立的过程,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性、主观能动性等多方面的素质。然而,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学生漠视图书馆的存在,不能看到图书馆特殊的职能作用,不喜欢在图书馆里学习。这从另一侧面也反应出,高职学生在学习压力相对较小的环境中,对学习的不重视,不重视自身知识水平的提高,对于他们来说,图书馆只是学校的一个“摆设”。他们既没有形成到图书馆学习的习惯,也没有养成独立学习的能力,更没有培养起平和、认真的学习心态。

2.3 图书馆管理与教育体制脱轨

图书馆内藏有大量的珍贵的文献资料,这些文献资料会教育改革相契合将可以实现优化教育体制,为学校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为教师教学工作的工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图书馆内的藏书并非只能单一的从学生层面入手,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它还可以被学校、被教师所使用,与教育工作结合到一起,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工作开启另一扇大门。

2.4 图书馆管理人员素质较低

很多人都认为图书馆管理人员的工作内容简单,任何人都经过简单的培训都可以适应这些工作。而图书馆管理人员自己也是这样认为,他们将自己的工作定位于图书馆卫生的监管,图书馆书籍的整理,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服务等,因此,他们根本不注重自身图书管理水平的提升,不注重图书馆理论的学习,高职院校的图书馆最终就形成了,学生对图书馆管理人员的要求低,图书馆管理人员的素质也不提升的一个“假平衡”现象。

3 解决高职图书馆在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3.1 促进高职图书馆职能作用的发挥

高职图书馆在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中职能作用的发挥体现在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科学文献素质的提高、心理素质的加强与信息素养的提升。发挥这些职能作用,要通过一系列的具体行动来实现。首先,学校与教师鼓励学生阅读哲学类、历史文化类等方面的书籍,让学生的思想得到升华,优秀的品德得到培养;其次,为学生布置课外作业时,多让学生通过图书馆资料的查询来完成,让学生体会到图书馆内藏书是其学习的有益补充;再次,组织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在活动筹建的过程中,让学生到图书馆内寻找资料与素材,让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克服困难,应对压力的能力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也就得到了加强;最后,无论是在课堂教学,还是日常学习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来尝试着自已来解决问题,提升学生的信息利用能力。

3.2 鼓励学习走进图书馆

改变高职学校学生没有在图书馆学习,利用图书馆提升自已学习能力、知识水平与操作技能的习惯,学校就应开展各种各样的宣传活动,鼓励学生们走进图书馆,只有学生走进图书馆才能够感知图书馆的魅力,才能体验到图书馆可以给他们带来不一样的身心感受。例如,可以组织“读好书,好读书”的读书活动,可以组织“图书馆的一二三”演讲活动,开展图书馆知识竞赛等。同时,图书馆也要营造一个适合学生们读书学习的良好环境,设立满足学生需求各项服务功能。

3.3 与教育科研工作相结合

图书馆应明确的看到自身在教育教学中的任务与在综合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不仅要在新生入学期间,向学生进行文献检索培训课程,还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可以具有研究能力的人才。鼓励一线教师利用图书馆开始科学研究,一线教师的教学设计、课程改革等与图书馆共同协作完成。优化图书馆的资源,让图书馆资源与教育教学工作实现整合。

3.4 提升图书馆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

吸引高学历、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加入到图书馆管理工作中来,建立有效的绩效考核机制,提升图书馆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对图书馆管理人员进行定期培训与考核,将培训情况纳入到考核机制中。重视图书馆管理人员服务思想意识的提高,完善服务体系,健全服务内容,为高职图书馆职能作用的发挥提供坚实的基础。

综合素质教育论文:加强高职学生文化素质教育 全面提升高职学生综合素质

摘 要: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既是时代提出的客观要求,也是教育发展的内在需要。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必须把人文素质修养作为高职业学生成才的重要目标予以重视。采取有效措施,深化对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提高人文素质教育的实效性。本文通过对人文素质教育迫切性的认识,提出了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高职学生 人文素质 教育

据有关资料显示, 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接待国,第四大客源国,旅游业正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中的新兴支柱产业之一。旅游产业的迅速发展,对旅游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我们不得不思考高职教育如何从过去单纯的重技能培养转变到今天必须重素质的培养模式上来。我国着名经济学家于光远曾经指出“旅游是带有很强的文化性的经济事业,也是带有很强的经济性的文化事业。” 旅游学科的边缘性,要求其从业人员应具有完善的知识结构体系。既有管理学,心理学知识的运用能力,又有丰富的人文,历史知识底蕴与良好的审美修养。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很多高职类学校,在课程设计上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偏差,即偏重于专业本身尤其是与技能发展相关的的内容设置,而对涉及到社会学,历史学,文学,美学等知识的课程安排则相对不足, 各个高职院校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专业、轻素质”、“重教育、轻德育”、“重技能、轻人文”的现象。这势必会导致旅游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的不合理,并终将影响专业发展的后劲。

一、加强高职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已成当务之急

一方面是因为旅游业日益发展,需要更多的旅游人才,更重要的是因为原有的旅游从业人员知识老化,封闭,不适应旅游业的发展需要。另一方面,从行业性质上看,旅游业是一个特殊的综合性的服务行业,现代旅游不仅仅是单纯的经济活动,它是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社会活动,在实践中涉及几十个行业和部门。要求从业人员具有宽广的知识面,良好的文化修养。第三,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很多高等院校也已经从现实主义出发,增设了许多与高职院校里类似的课程。而许多本科毕业生也放低了就业的眼光 ,愿意到服务行业总从基层做起 。 因此,加快高职院校旅游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将素质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使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相结合,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与提高素质为一体,注重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全面发展,以提高旅游专业人员的素质,培养合格的旅游专业人才,以适应旅游业发展的需要,已成为当务之急

二、加强高职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内容

在全面建设“省级高职骨干院校”的进程中,我院不仅加强学生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的培养,还高度重视学生职业素质和人的全面发展。 结合我院“文化先行,内涵强效”的实践,我院文化建设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学院制订了与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大学生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了“道德养成、基础教育和职业发展三个平台”。以道德养成为主线,以职业道德和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以道德养成、基础教育、职业发展为教育平台。以道德养成为主线,培养学生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其次,提出基础教育平台。基础教育是职业教育的基础。文化水平的高低和知识技能的掌握,两者是相辅相成的。不可否认,文化程度越高,就容易掌握技能,反之就越困难。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许多经济学家的调查研究表明,文化水平的高低和工作效率成正比,具有高职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工作人员,工作效率是一个普通初中生的三倍。学校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以达到能够终身学习的效果,即加强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第三,把职业发展列为人才培养模式的始终。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学院重新审视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加强专业设置、课程体系、理论教学内容、实践教学方式、教学思路、教学方法等,从而逐步实现办学模式职业化、教学内容技能化、管理标准规范化、学生实践能力优化 ,促进职业教育的开放性、多样化,尽可能实行校企合作,校企互融的培养,积极拓展办学空间,扩大办学规模,提高教育质量。

三、加强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1.发挥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作用,渗透人文素质教育

对目前职业技能课程设置比例过高的现状,应从以下几方面调整课程设置。一是要合理设计,并加大有关职业素质方面课程的比例。在设计上因专业而异,根据实际工作岗位的要求,有侧重的合理的对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或审美素质等素质教育进行搭配,使不同专业的学生切实具备从事该行业的综合素质。二是结合市场实际需求,对课程进行动态管理,随时增减调整课程,保持课程体系的灵活性。

2.建立向素质教育倾斜的高等职业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

在进行职业教育课程整体划分的同时,也应逐步完善和创新高等职业人才素质培养模式。将文化素质教育纳入专业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根据不同专业、不同生源开设有针对性的文化素质必修和选修课程,特别是增加选修课数量,让学生有足够的课程可选,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特长发展;聘请校内外人文艺术教育方面造诣较深的教师、专家学者举办精彩人文讲座,开拓学生视野,扩大学生知识面;通过课外活动,比如每年都举办“ 文化艺术节”、“读者节”、 动漫设计大赛、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 专业技能知识竞赛等,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激励学生在社团活动和各项比赛中提高素质;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增建大学生文化广场,优化美化校园,提升校园育人环境的品位、格调。

3.提高校园文化的品味,为人文素质教育提供广阔的空间

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营造有利于培育学生理性的人文精神,让人文精神与现代科技对话,让民族传统与西方文化对话,让大学文化与社会生活对话,让古今中外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外化为校园文化的高雅活动形式,从而对高职学生的人生价值观、人格塑造、道德行为等起到启迪、感化、升华的作用,为学生培养自身的人文素质提供广阔的舞台。

4.要注重人文素质教育内化环节

良好的校园人文环境,不仅是整洁美观的校园,更是一个文化学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场所。良好的校园人文环境,还指学校在坚持人才培养方向的前提下,能够允许并鼓励学生按他们自己的个性去发展。学生只有理解了校园人文环境中包蕴的这些人文精神与理想,才不会对自己所处的环境无动于衷,才会更珍惜自己的学习机会,努力从中汲取养分。

另外,建立一支具有良好思想政治素质和较高业务水平、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是高职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只有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娴熟的专业操作技能,并有着良好的品格和气质的职业教师,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纯粹以技能为核心的高职育模式,既不适合学生个人的发展需求,也不符合企业的长远发展。在思想、情感、人格等方面高职毕业生应该是健全的。未来的企业家和员工必须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健全的人格、足够的智慧,才能使企业保持良好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才能建立起创新精神和能力。因此,提高学生人文素质不可推卸的神圣职责是在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育人方面。

综合素质教育论文:基于素质教育的理工科大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的研究

摘要:理工科大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对于理工科大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发展,对素质教育的探究也更加深入,本文主要的探究视角是理工科大学生在素质教育下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笔者在本文中主要从评价大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心理素质方面、交流沟通方面、创新能力方面以及动手实践这四个方面探究理工科大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1]。

关键词:素质教育;理工科大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培养

0. 引言

随着我国的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应试教育已远远不能满足我国的经济和科技发展的需要。随着我国学术界以及公众对素质教育的认识逐渐加深,我国实行素质教育以及进行教育改革的呼声也越来越高。21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时代,竞争的核心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社会对人才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当今的社会发展不仅需要专业型的人才,更需要复合型的人才,复合型的人才不仅具备专业的技术知识,同时也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1. 在素质教育要求下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对理工科大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作用

在素质教育的推行和要求下,21世纪所需要的人才是智商与情商兼备的复合型人才。智商主要指的就是一个学生的专业知识掌握能力、学习能力、思维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等。情商主要是指一个学生对自我的认知能力、情绪的控制能力、人际关系的处理能力以及团队的合作能力等方面。智商和情商的高低体现了一个人的综合素质的高低,也说明综合素质的培养对于一个人的能力的高低影响大。在社会对人才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的情况下,理工科大学生不能仅仅满足于学习好专业知识,更要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创新能力、交流沟通的能力等,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的提高不但有助于其适应素质教育的培养要求,也对理工科大学生毕业后进入社会、服务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理工科大学生自身要重视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的训练与培养,尽快让自己成为一个复合型的适应时代要求的人才。

2. 探究理工科大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要求

2.1心理素质是综合素质和能力要求中的核心内容。所谓的心理素质是一个人发展的内部根据和内部动力,心理素质对一个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对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心理素质也直接或者间接影响着一个人的专业技术知识学习以及实践的创新能力,尤其是对实践中的突发事件的应激性反应较影响较为明显。心理素质的高低是一个人综合素质和能力要求的核心内容,为一个人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交流沟通能力的培养奠定一定的基础,是发展其他能力的基础和前提[2]。

2.2交流沟通能力是理工科大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的基本要求。交流沟通能力是一个人在成长和发展中的基本能力,一个人能否将自己的思想与观点明确、有效地传递给他人主要是看这个人是否有良好的交流沟通能力。随着经济全球化的高速发展以及信息化的不断加速,国家与国家之间政治、经济、文化的良好交流与合作都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所以说有效的交流沟通能力是大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基本要求。在我国的传统教育过程中比较重视的是学生的应试能力和书写能力,对于交流沟通能力的培养比较忽视。有很多的理工科的学生不能进行高效的沟通与交流,不能有效向他人表达自己的想法或者思维,所以在素质教育的实行过程中要更加重视理工科大学生的交流沟通能力的培养。

2.3创新能力是理工科大学生素质教育培养中综合素质能力的灵魂。创新能力不仅是理工科大学生素质教育培养中综合素质能力的灵魂,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进步和发展的灵魂。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发展要适应现代知识型经济发展的需要,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与进步也对人才的创新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理工科大学生要发掘其巨大的创新潜能,为实现自我价值、服务社会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这也要求在素质教育过程中老师要时刻注重对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潜能的挖掘。

2.4实践动手能力是理工科学生创造财富的根本途径。理工科学生不仅要全面掌握专业技术知识,更要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在大学课程中,理工科学生的学习内容中不仅包含专业的技术理论知识,也有大量的实验与实践课程,意在培养理工科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将来理工科学生毕业参加工作就需要把自身学习的知识通过动手操作转化为一种能力,并且通过动手实践完成来工作中的各项任务,创造财富来实现自身的价值,所以说实践动手能力是理工科学生创造财富的根本途径[3]。

3. 理工科大学生在现阶段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的方向

3.1心理素质能力。当今社会很多在城镇生活的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养尊处优的生活环境促使很多学生独立意识与独立能力较弱,对父母的依赖性较大。进入大学以后,很多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依然较弱,自我的控制能力较差,面对困难容易采取逃避的方式或者逃避的态度。由于心理素质能力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素质教育的实行过程中,老师要注重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能力,可以通过开展多种心理素质训练项目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能力。

3.2交流与沟通能力。有效的交流与沟通有助于对方明白你的思想或想法。良好的沟通能力不仅会给他人留下良好的印象,也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现在很多的大学生在与他人的交流与相处过程中容易以自我为中心来处理人际关系和人际问题,这是不利于人际交往与沟通的。在传统的教育思想的影响下,很多理工科大学生只注重专业技术知识的学习,不善于交流与沟通,导致其语言表达能力不强,不能有效的与他人进行沟通与合作。由于交流沟通能力的重要性,理工科的相关教育工作者应开设相关的交流沟通课程,加强学生对交流沟通的认识。理工科的老师要建立交流沟通课题,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题的研究当中,通过一系列交流项目让理工科大学生认识到交流沟通的重要性,让他们主动来提高自己的的交流沟通能力。

3.3创新能力。创新能力可以衡量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有效发掘创新能力也有利于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高。在传统的教育过程中过分重视应试技能,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扼杀了很多学生的创新能力。在素质教育的培养过程中可以改革学校的教学方法或者教学模式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实践能力。可以开展多样的设计大赛,或者关于创新能力的比赛来挖掘和拓展理工科学生的创新能力。

3.4动手实践能力。在传统的应试教育过程中比较重视学生的应试能力和书写能力,对动手实践能力比较忽视,导致很多理工科大学生对纯理论的知识掌握的不错,但是对需要动手实践的课程或者项目掌握的较差,这突出反映了传统教育留下的弊端。在素质教育过程中,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来培养以及提高理工科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通过实践活动,让理工科大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在实践中检验和验证真理,这样有利于理工科大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高。

4. 结束语

本文笔者主要是基于素质教育来探究理工科大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问题,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对理工科大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的探究也需要不断地深入。本文主要是对理工科大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进行探讨,对理工科大学生的教育工作者来说,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任务也任重道远。(作者单位:沈阳化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