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景观专业毕业论文

景观专业毕业论文

发布时间:2022-05-14 03:25:18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1篇的景观专业毕业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景观专业毕业论文

景观专业毕业论文:高职景观设计专业实践性教学初探

【摘 要】景观设计的专业范围很广,高职院校景观设计专业实践性教学亟待优化,如何进行高职景观设计专业实践性教学是高职院校关注的焦点,因此,研究高职景观设计专业实践性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以高职景观设计专业为切入点,在分析高职景观设计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高职景观设计专业实践性教学的策略,旨在说明高职景观设计专业实践性教学的重要性,以期为高职景观设计专业实践性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职;景观设计;实践性;教学

一、高职景观设计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高职景观设计专业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还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专业方向和就业方向的偏差、高职景观设计专业课时不足和高职学生自学能力普遍较弱三个方面,其具体内容如下:

(一)专业方向和就业方向的偏差

专业方向和就业方向的偏差是高职景观设计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之一。从目前高职院校的生源上来看,艺术类学生就读景观设计专业的人数较多,在景观设计专业教学方面,往往也侧重于艺术意味的表达和视觉效果的强化,过于强调课程的艺术性,则相对来说忽视了景观设计的实用性,这就使得该专业方向和就业方向存在着一定的偏差,制约着高职景观设计专业教学的发展。

(二)高职景观设计专业课时不足

高职景观设计专业课时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高职景观设计专业教学的发展。就目前来说,高职景观设计专业的课程设置还不尽合理,对于景观设计专业课时的安排不足,一般来说,至少需要两年的时间才能实现一个新专业计划的完善,而高职院校对于专业课讲授存在着明显的课时不足的现状,在课堂教学中所传授的景观设计基础理论较浅,无法深入探索景观设计的内涵。学生所设计出来的景观可实施性较差,及时调整景观设计课程体系十分迫切。

(三)高职学生自学能力普遍较弱

高职学生自学能力普遍较弱使高职景观设计专业教学陷入困境。对高职院校而言,注重培养学生的即时上岗能力,有助于学生毕业后尽快融入社会工作。但是现在的高职学生自学能力普遍较弱,及时上岗后能快速融入工作岗位,却无长远的职业规划和提升自己的打算,这都是由于自学能力不高造成的,因此,在景观设计专业教学过程中,重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势在必行。

二、高职景观设计专业实践性教学的策略

为进一步提高高职景观设计专业的教学水平,针对上述高职景观设计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高职景观设计专业实践性教学的策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下文将逐一进行分析:

(一)加强实践教学,实行“产教”结合

加强实践教学,实行“产教”结合是高职景观设计专业实践性教学的有效途径。实践性是高职景观设计专业教学的重要内容,加强实践教学,在时间教学内容设计上,可以采取课内实训、生产(综合)实训和毕业设计等,实行“产教”结合的教学模式。与此同时,还可建立固定的教学实习训练基地,将景观设计课程教学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够理论结合实践,促进景观设计专业教学活动的开展。

(二)优化课程结构,强化技术技能培养

优化课程结构,强化技术技能培养是高职景观设计专业实践性教学的重要环节。专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实践技术操作能力、职业能力培养为基础。在高职景观设计专业中,按照园林技术职业岗位能力培养要求,要优化课程结构,强化技术技能培养,重视园林景观规划、园林植物配置、园林工程施工管理等职业能力的培养,保证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此外,合理配置文化课与专业课比例,协调文化课与专业课之间的关系,改善现有的课程体系不佳的现状,如加大实训、生产实习、顶岗实习等实践教学课程的比重。这样在课程内容方面,由学科性课程向能力本位职业课程转变,有利于提高高职景观设计专业教学的有效性。

(三)结合培养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

结合培养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在高职景观设计实践性教学中的作用也不容小觑。为了使学生拥有较大的景观设计职业后续发展潜力,需要对学生加强教育。结合高职景观设计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要把握好两个关键点:一是自学意识和终生学习观念。在高职景观设计教学中必须让学生明白,要想在景观设计的专业道路上走得更远,必须根据自身特点,制定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并依此制定合理的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二是加强学生对景观设计学科体系的认识。为使景观设计专业实践性得到更好地运用,必须让学生了解到景观行业所需的整体知识结构,并清楚地知道该如何进行职后学习。对高职景观设计教师而言,可以各类资料进行灵活有效的处理和使用。通过一定的教学环节,结合课内外教学活动,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景观设计教学,灵活地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三、结语

总之,高职景观设计专业实践性教学是一项综合的系统工程,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在进行高职景观设计专业实践性教学时,应加强实践教学,实行“产教”结合;优化课程结构,强化技术技能培养;结合培养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面对高职景观设计专业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积极探索高职景观设计专业实践性教学的策略,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高职景观设计专业实践性教学水平,促进高职院校又好又快地发展。

景观专业毕业论文:浅谈住宅小区景观施工图设计与各专业的协调

摘要:园林景观工程施工图是园林景观施工、工程预决算、工程施工监理和验收的依据,它是表现设计者对环境绿化布置的真实意图。在指导现场施工的同时,应与各相关专业统筹协调,做到相互一致、自圆其说。

关键词:景观施工图;居住区;消防路;管网综合;照明设施

随着中国城市化建设的快速发展,景观建设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使得景观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了项目的销售情况。而景观施工图设计又关系到成活后的实际效果,因此景观施工图设计者需要具备良好的素质,其中包括极广的知识涉猎面,精湛的专业技术、源源不断的创新力,以及团队间的协调沟通能力,优秀的机变能力及强大的爱业敬业精神。

景观设计工程,需要了解整个项目的概况,包括建设规模、投资规模、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特别要了解业主对这个项目总体框架方向和基本实施内容。在完成方案的修改并接受业主的信息反馈后,将进行扩初设计评审会及完成基地的再次踏勘和施工图设计。

经过方案设计评审会和扩初设计评审后,总体规划平面和具体设计内容都能顺利通过评审,这就为施工图设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由于现在很多工程的施工周期都相当紧促,是往往最后竣工期先确定,然后从后向前倒排施工进度,这就要求我们设计人员打破常规的出图程序,实行“先要先出图”的出图方式。一般来讲,在大型园林景观绿地的施工图设计中,施工方急需的图纸是:(1)总平面放样定位图(2)竖向标高图(3)一些主要的大剖面图(4)水的总体上水、下水、管网布置图(5)灯具布置图及电的总平面布置图、系统图(6)主要材料物料表等。同时,这些较早完成的图纸要做到两个结合,一是各专业图纸之间要相互一致,自圆其说。二是每一种专业图纸与今后陆续完成的图纸之间,要有准确的衔接和连续关系。

景观施工图设计要求图面整洁、均衡、线条线型符合制图标准,尺寸标注正确,图例运用恰当。同时景观设计施工图是将规划设计变为现实的重要步骤。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图纸具有可操作性,可直接指导施工;另一方面作为项目工程进度的收尾专业,景观施工图担任着与规划、建筑、排水、电气、结构及综合管网各专业的协调与统筹工作。

规划中的报建和消防审批

每个住宅小区项目在前期都要通过报建和消防审批才能开始设计和施工。例如消防车道的设置规范:高层建筑的周围,应设置环形消防车道;消防车道的宽度不应小于4米。消防车道距高层建筑外墙大于5米,消防车道上空4米以下范围内不得有障碍物;尽头式消防车道应设有回车道或者回车场,回车场不宜小于15X15米,大型消防车的回车场不宜小于18X18米。如果是隐形消防车道的话,可在园路两边4米范围内设置草坪格或植草砖。消防车道的转弯半径(内径)大型车要12米,小型车要9米。消防车道下的管道和暗沟等,应能承受消防车辆的压力。

与建筑的交接部分

景观专业作为居住区工程项目中的收尾环节,在进场施工时建筑已封顶、外立面已铺贴完成,因此景观与建筑物的结合就显得尤为重要。建筑物的出入口是与室外景观结合的重要环节,入口的竖向标高直接影响着景观中地势的起伏变化。地势起伏较大的地块,会设置挡土墙,挡土墙的高度及位置应避免与建筑物的窗口相冲突。因此,在景观施工图开展之前,设计师应提前阅读建筑施工图纸,以熟悉建筑的大致情况,确保室外景观与建筑物协调一致。

另外,在景观绿化施工图设计时,应注意种植位置,与建筑物的距离要符合要求,一般乔木需距建筑物5-8米,以免影响室内采光和通风,避免有碍植物生长发育和设施的管理维修。

管网综合

居住区内应设置给水、污水、雨水和电力管线,在采用集中供热居住区内还应设置供热管线,同时还应考虑燃气、通讯、电视公用天线、闭路电视、智能化等管线的设置或预留埋设位置。在景观施工图设计时,应考虑到区内管线的位置及埋深,避免景观构筑物与管线冲突,做好预留。一般来说,管线走向应与主体建筑、道路及相邻管线平行。地下管线应从建筑物向道路方向由浅至深敷设。(1)离建筑物的水平顺序,由近及远应为:电力管线或电信管线、燃气管、热力管、给水管、雨水管、污水管;(2)各类管线的垂直排序,由浅入深应为:电信管线、热力管线、小于10KV电力电缆、大于10KV电力电缆、燃气管、给水管、雨水管、污水管。

一般来说,地下管线不宜横穿公共绿地和庭院绿地。与绿化树种间的最小水平净距为乔木1.2-1.5米、灌木1.0-1.5米。

项目中的水系

整个小区设置一定量的水系可以提高整个楼盘的档次,增加物业销售宣传卖点,有利于园区的美化。

在施工图设计时,应考虑以下内容:

(1)水的深度除满足管道设备要求外,同时必须考虑儿童人身安全。建议水系宜设置较浅比较适宜,小区夏天人可以步入浅水中,景人互动效果也不错,并适当营造出活泼多变的水景。

(2) 水景应根据具体情况考溢水或泄洪功能。泄水功能尽量采用重力泄水,必要时利用水泵等机械设备

(3) 人工水景结构构造在伸缩缝、沉降缝以及管道贯穿池底和外壁处,应采取可靠的防漏措施。

(4) 水景电气设备应保证有可靠的接地和漏电保护。水下照明宜采用安全电压。

(5) 当水景的岸壁坡度大于45度时,宜做驳岸,小于45度时,可做护坡。应了解岸线地质情况和常水位线,确定驳岸或护坡结构形式及高度。驳岸应按设计要求,压顶宜向水中挑出,顶面高于水面。为保护坡面,防止雨水径流冲刷及风浪对岸坡的破坏,护坡可采用草皮、灌木或铺石护坡等方式。

(6) 对水系中的管线布置应进行合理的安排和调整,如果对混凝土结构未进行有效的处理和掩饰,一旦水系停止运行,结构外露会对整体效果造成极大影响。

(7) 大部分水系的设备用房会直接设在水系附近的地下设备井里,这些设备井的隐蔽处理不当,会对景观造成很大的破坏。

此外,水系在增加居住区品质的同时,也大大提高了造价和日后的运营成本,给物业管理带来难度,为了提高小区内水景的利用率,建议在数量上尽可能减少低,以免日后无法投入使用,使原本的“流水”成为“死水”,影响了设计师的设计意图,也造成开发商投资成本的浪费。建议在施工图设计时,设计师应考虑一次性投入的成本和今后水景运行的成本,并考虑水景在水系静止状态下的景观和旱水(无水)时的景观。

照明设施

整个路灯系统分为车行道路灯、草坪灯、围墙灯(灯箱)、庭院灯、水底灯、地埋灯、树脚灯、预留水泵电源等。

灯具的布置原则大致为:(1)车行道路灯分为两路(日常使用中以时间进行区分),整个路灯布置基本考虑8~12米一盏,对出入口位置保持常明。跳灯设置,宜考虑采用直射灯,考虑以三盏或四盏照明灯具的形式,灯具采用节能灯,一般为11W~25W之间。(2)围墙灯(灯箱)考虑安装在围墙墩柱上,一般围墙墩柱以5~8米进行布置,结合围墙布置即可,跳灯设置,采用直射灯,考虑以一盏照明灯具的形式,灯具采用普通灯具,一般功率为40W或60W。(3)草坪灯基本考虑跳灯控制,灯与灯之间的间距考虑设置在8米,宜考虑采用直射灯,考虑以一盏照明灯具的形式,灯具采用节能灯,一般为11W~25W之间。(4)庭院灯基本考虑跳灯控制,灯与灯之间的间距考虑设置在10米,考虑采用直射灯,考虑以一盏照明灯具的形式,灯具采用普通灯具,一般功率为40W或60W。(5)树脚灯结合树木的种植位置布置,适当考虑即可,重点是中心位置和名贵树木位置,考虑采用直射灯,考虑以一盏照明灯具的形式,灯具采用钠灯,一般功率为1500W。

施工图设计时,应考虑整个路灯系统的照明灯具在布置时宜高低结合分布,采用暖冷光结合的方式,整个居住区内宜采用暖光为主要色调。路灯系统应分为多种控制形式,分区域、分线路等进行控制开关分开设置,具体数量视整个物业的面积、照明灯具的安装位置、照明灯具的数量等进行综合考虑。

结构专业

在景观施工图设计中,除了最常见的硬质铺装设计、软景植物设计外,还包括其他复杂的构筑物设计,例如特色花架、特色亭子、各式水景造型和景墙设计。这类设计元素不但要体现设计师的设计理念,还包含了相关的复杂结构。在图纸中,必须了解基本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木结构及钢结构,以防错误的做法造成安全隐患。

景观施工图是指导施工,实施和具体细化方案的,施工图纸的质量、水平、详细程度,将直接影响到施工能否按图纸顺利进行和园林景观工程效果的好坏。因此出施工图时,既要考虑效果,又要考虑可操作性,图纸要做的非常详细,应与各专业统筹协调,避免因各专业图纸不交圈而破坏景观效果。设计师应凭经验、理论与现场实际向结合,使项目建设顺利进行。

景观专业毕业论文:公共景观设计专业雕塑课程改革探索

雕塑课程是一门在我校艺术设计学院公共景观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笔者在分析前期雕塑课程教学改革必要性的基础上,针对雕塑课程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从雕塑课程中的理论教学、技法训练、设计模式的教学内容的教学改革方式做了一系列探索。

雕塑课程是一门在我校艺术设计学院公共景观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共记72个学时,笔者在分析前期雕塑课程教学改革必要性的基础上,就雕塑课程中的理论教学、技法训练、设计模式的教学内容的教学改革方式做了一系列探索。

改革的必要性

社会经济、信息科技的日新月异使得新知识不断的融合,要求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要与时俱进,更新知识和教学内容。高校的不断扩招,学生的水平也表现为参差不齐,由此,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和思路,以新型的、合理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是关键。

现在大多数的综合性高校的雕塑课程都是直接搬用其他美术院校雕塑系专业的教学内容。我这里谈到的公共景观设计专业是一个跨学科的综合性专业,包括美术、雕塑、装饰文化、园林艺术、建筑基础知识、设计流派、设计心里学风多个领域。雕塑课只是其中的一个主干课程之一,主要以泥塑写生为主体,以写实为主要目标的教学模式,在短时间内无法让学生扎实的掌握雕塑写实的能力,也无法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对学术的研究兴趣。在短短的72个学时中要将美术院校雕塑系专业的教学内容教好学好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然而,现实社会景观雕塑市场需求越来越多样化,五花八门的材料雕塑、概念雕塑、抽象雕塑的景观越来越吸引观赏者的眼球。传统的写实泥塑雕塑课程对学生的雕塑学习有很大的引导作用,但是更应该将各种雕塑带入学生的学习中。也表现为传统写实雕塑教学与公共景观市场需求的脱节。

课程改革方案探索

1. 理论教学 雕塑是一种三维空间的立体艺术,而景观雕塑并不同于一般的架上艺术作品,不仅要具有观赏性,还要与周围的环境,建筑文人,风俗习惯甚至是工程技术相结合,更需要设计者具备宏观审美的设计意识。雕塑课程是我院公共景观设计专业开设的基础必修课程,前期主要采用传统雕塑泥料实施教学,从临摹石膏头像进行雕塑教学,侧重培养学生的写实的立体造型能力,笔者认为该课程缺乏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大纲的设置上,要突出理论知识的讲授。理论知识的讲授容易枯燥,除了提高教师自身的讲课水平外,还需要结合多种教学模式,如可以采用多媒体的教学方式进行。图片比文字更有直观性,通过世界各地景观雕塑的图片、影片欣赏,在欣赏图片或影片的时候,教师通过对景观雕塑的环境、人文地理以及雕塑本体的进行分析,让学生“游览”世界各地的同时,学习景观雕塑的相关知识点。再者就是将全国雕塑展、全国各大院校优秀雕塑作品作为欣赏的内容,对优秀的雕塑作品本体进行欣赏和解析,能够使学生迅速的了解雕塑的本质,打开学生的思维、扩展了学生的眼界。

2. 技法训练 雕塑的制作技法以及流程不可忽视,但不能只注重泥塑写实技法的训练。在课程设置上,首先是平面图像转换浮雕的训练,学生在接受高考训练的时候,都是二维的绘画技术。让学生将二维的平面图像向立体的浮雕进行转变,可以让学生建立浮雕与平面图像的之间的差异,能有效的将绘画中的构图、题材和空间处理运用在半三维的浮雕制作上,起到二维到三维思维的过度。在图像的选取上,尽量采用学生感兴趣的图片,或者是装饰味浓厚的图像,能提起学生对浮雕的兴趣。材料的转换强调了学生发散性思维的训练,技法训练与想象相结合才能在日后的工作中最大的发挥作用。

社会的发展使得雕塑的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雕塑的材料也越来越多,已由传统的石头、木头、青铜到今天钢铁、玻璃、软质材料、塑料制品等。认识雕塑材料,培养材料转换的能力,可以通过不同的材料,如卡纸、金属、布料、塑料制品、树枝等等廉价的废置材料,以浮雕为基础或者选取感兴趣的雕塑图片,通过粘贴、缝制、铆接、捆绑等手段,将雕塑以新的材料重新组合。在进行材料装换的同时对材料的特性也有一定的认识和掌握。材料不同、方法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研究兴趣。

3. 设计模式 强调根据真实的环境,真实的文化氛围,真实的受众群体来进行设计。如将所在城市的某一个广场定为景观设计的地点,让学生针对真实的目标进行素材的搜集、内容和主题的选定、雕塑位置和朝向的确定、雕塑尺寸以及形式的明确、材料的应用、工艺的选择等。通过画草图、效果图制作、沙盘制作,单体小品制作,让课程的每一个环节都能激发学生探索和创新的欲望。这样,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广泛进行交流找到设计的灵感和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课程的实践还可以带学生到雕塑工厂、雕塑工作室参观学习,与专业的设计人员进行学术交流。倡导交流互动,还可以与景观设计施工单位建立横向联系,设立校外实践基地,进行广泛交流,多样化地开展教学。

结 语

面对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教师只有以积极的心态客观冷静的思索,提出科学的适应新形势的雕塑教学改革方案,使教学水平得以提高,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的优秀景观设计人才。

(作者单位: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作者简介:唐瑛,美术学硕士,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助教,主要从事设计类雕塑教学和基础教学工作。

景观专业毕业论文:面向岗位实操能力:风景园林专业景观辅助软件实践教学研究

摘 要 以高校风景园林专业的景观辅助软件实践教学研究为着眼点,针对高校就业对学生岗位实操能力的要求,围绕风景园林专业景观辅助软件教学的实际问题,综合分析研究其他院校的景观辅助软件课程体系和教学安排,以期通过研究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推动高校风景园林专业景观辅助软件的教学改革。

关键词 景观辅助软件;风景园林专业;软件教学;岗位实操能力

1 引言

风景园林专业是一个非常广阔的专业领域,从城市花园及其他小尺度的景观工程到大地生态规划、城乡规划、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等,都是它的研究范围。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增强,城市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景观环境的设计和要求日渐提高,社会对风景园林专业的相关专门人才的需求量也日益增长。由于风景园林学科属于应用类学科,对景观设计中实际操作能力的要求比一般专业更加严格,而景观设计实际操作能力的学习和培养主要体现在景观辅助软件课程的教学中,故风景园林专业景观辅助软件课程体系的研究和构建意义重大。因此,如何使风景园林专业景观辅助软件课程体系的构建更加系统和科学,成了摆在高校风景园林专业教研改革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2 风景园林景观辅助软件课程在学科中的地位

在风景园林专业的课程体系中,设计课是学习和实践的核心。其着重设计技能培养,广泛涉及与景观规划设计相关领域的技术与知识[1]。风景园林专业的核心课程往往包含设计课,其包含课程设计、专业实践活动等应用内容。而景观辅助软件的熟练掌握是良好开展风景园林专业设计课和核心课的基础和前提,学生科学地学习和掌握景观辅助软件意义重大。如哈佛大学的风景园林专业把设计课分为三个层次[2],由浅入深,即:

初级:这一层次上的教育以引导学生进入风景园林专业为目的;

中级:涉及风景园林专业的核心内容;

高级:常有独立研究性的内容,为硕士阶段的独立研究和博士开设。

而计算机辅助设计(4学分,专业限选)这门课程就作为其初级课程中的一门,目的就是把其作为一门风景园林的基础课,扎实地掌握辅助软件操作技术,奠定坚实的实际操作能力,并为中级和高级课程的学习尤其是需要大量实际操作并要求体现出成果的设计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3 风景园林景观辅助软件课程在学科中的作用

风景园林设计项目内容广泛而又具体,具有明显的阶段性(步骤性)。如:景观设计项目可分为概念设计(方案初步设计)、总体设计、局部设计、园林施工图设计等;园林规划阶段大体可分为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等。每个阶段对成果的要求也不同,包含了效果图、概念图、施工平立面图、分析图甚至是漫游动画等,包含了从二维到三维、从黑白到色彩、从图片到动画的创建。种类繁多的成果需求也要求学生在学习景观辅助软件中熟练掌握各种软件的操作。

风景园林专业本科生在景观辅助软件课程中,必须熟练掌握CAD、Photoshop、SketchUp等基本的常用软件。在初期的学习中,应囊括园林平面图制作与分析、平面图(彩平图)的制作与修改、简单的三维模型的创建及分析(如建筑的日照分析与年采光分析、建筑之间的遮挡关系、场地模型竖向分析、路线系统、模拟可能在设计中发生的问题)。在高级课程中,主要由学生依据自身的需要和兴趣进行选择,包含复杂的三维创建、渲染、漫游动画的制作(如3DSmax、Lumion、V-ray等软件的运用),要求学生修满高级课程之后能够熟练地进行场地创建,渲染照片级效果图,进行景观的虚拟三维漫游动画的制作,使其达到风景园林行业计算机辅助软件的行业要求。

4 风景园林景观辅助软件课程在实际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4.1 在教学内容上出现断层

通过大量调查诸多各地院校风景园林专业计算机辅助制图课程及相关类似课程,发现如今许多院校的课程体系安排中软件的教学是相对孤立的,没有形成一种科学的课程系统,但是风景园林辅助软件的应用是相互交叉配合的。如在CAD里出平面图之后在SketchUp或3DSmax中创建模型,在3DSmax中创建模型之后再在VUE或Lumion中进行环境场景的创建、贴图、渲染动画等,之后再进行后期调整等(如Photoshop、Premiere等)。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种种原因,大多数的辅助软件课程仍不能构成体系,表现为只教授某种软件或二维制图软件结课后,经过很长一段时间才能接触到三维软件,这时候学生由于长期不使用二维软件,知识出现遗忘或断层,导致不能很好地与三维软件的学习进行衔接。这种课程安排是不合理的,尤其是在从事风景园林行业的具体项目中是远远不够的。

4.2 景观辅助软件课程的应用和学习的成果在专业教学中得不到重视

在风景园林专业其他相关课程(如规划类课程、景观设计类课程)的教学和作业中,教师为了避免学生抄袭或部分抄袭网络上已有的图纸材料,往往直接禁止学生使用软件作图,必须使用手绘。在高校教师中也存在技术“停滞论”,即:随着规划设计行业的发展、内容重点的转换,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已经完成了“历史使命”,计算机不可能替代设计师,计算机辅助设计已经不重要了[3]。就如公司里面的首席设计或设计部负责人根本不可能直接用电脑一点一点地绘制。然而,这种片面的理解成为部分高校在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中忽视景观电脑辅助软件课程系统教学的一种惯性思维。这种想法会极大地阻碍学生对学习风景园林计算机辅助制图课程的积极性,降低学生心目中学习计算机辅助制图的价值量。

4.3 学生不了解学习景观辅助软件的意义,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景观辅助软件课程与风景园林专业的其他课程不同,不但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而且要求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相关的计算机设计图纸。对于早已习惯在课堂上被动接受知识的学生来说,学习操作类课程的难度很大[4]。由于长期处于课本学习的层次,使其产生极为严重的思维惯性,一旦脱离课本或书面的学习媒介,就产生较多问题。表现为:学习目的的偏差(只关注是否能通过考试,与考试无关的一概不考虑);自主学习方法的缺失(最初接触软件学习的时候,很少有学生思考如何在互联网上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一些课本上没有的实用技巧);缺乏学习主动性,不明白学习软件操作的目的性(只是被动地接触知识,往往不主动思考问题,尤其是在已经上了相当长时间的课程之后,部分学生还不了解软件学习的目的和意义),从而使学习效果大打折扣。

5 风景园林景观辅助软件课程教学问题的改革

针对上述问题,结合教学实际情况、课程性质和风景园林专业培养方案等不难看出,景观辅助软件课程是归属于基础课的,其目的是通过风景园林行业应用软件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和设计创作能力,进而辅助和推动风景园林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和相关练习。

5.1 使景观辅助软件课程的课程结构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

在知识的内容上应按照风景园林学科要求和社会行业需求进行组织,覆盖二维施工图表现、三维建模、照片级效果图渲染、场景漫游动画制作、视频后期处理等内容(图1),使学生了解景观设计的完整程序和内容,深化对设计类课程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强化软件教学的系统性,应做到从易到难、从二维到三维、从单帧到漫游的程序,但是要求这个程序之间要存在联系,不出现时间上的断层。同时要强化不同软件之间的联系,要使学生理解为什么要相互导入,能够增强多少设计效果,节省多少设计时间等。

5.2 转变思想,正视景观辅助软件实际操作的基础性作用

重视景观辅助软件的课程地位,转变思想,引导学生将计算机辅助园林制图的相关技巧融会贯通到课程设计和专业实践中去。不应为了避免学生可能相互抄袭或引用互联网上的资源就因噎废食,使景观辅助软件的作用在设计类课程的练习中被一刀切掉。

诚然,在规划设计类课程中,手绘的地位和作用是重要的,而又显而易见的,作为设计者应更多地采用徒手画去捕捉设计灵感,强调自己的创意,而不是匠气。电脑是工具而不能代替思维[5],这种理解是正确的,但是作为电脑辅助的作用是将设计师的思维完整又清晰地传达给施工方和业主(图2),以准确的施工图、精彩的效果图和动画表现出来,真实地体现出设计的形态、效果并指导施工。所以,景观辅助软件的实际操作能力同样是重要的,也是应该在高校教学中引起重视的。

5.3 引导学生,创造兴趣点,优化教学效果

引导学生寻找风景园林景观辅助软件学习的兴趣点,以及这一兴趣点与风景园林设计学习关联程度和可能的发展,最重要的是使学生理解系统地学习景观辅助软件的意义、必要性和重要性,使学生彻底理解学习软件是为什么、能够做什么、为何要这么做这三个问题。学生在学习本门课程之前先修过手绘基础、工程制图、园林美学理论、园林史论、景观设计史论等相关课程,掌握一定的表现方法、制图理论、美学基础的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之上,学习景观辅助软件课程会相对顺利很多。

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发现学生对三维课程的兴趣和接纳速度往往比二维教学更加迅速,虽然三维建模的操作比二维的更加困难。这是因为三维的模型效果更加直接,特别是照片级效果图的制作更加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所以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

5.4 将风景园林景观辅助软件教学与实际项目或生产实习相结合

在地方院校的风景园林景观辅助软件的教学过程中,将看书、上课、听讲座、思考学习,课程实践,社会实践(靠阅历、经历去逐步积累以达到融会贯通)三种方法并行,方可达到良好的实际操作技能教学效果[6]。

使景观辅助软件课程体系与风景园林专业的相关课程实习和生产实习相结合,使学生通过学习景观辅助软件之后,将自己的所学运用在设计类核心课的设计作业中,进行案例设计。同时选拔成绩突出的学生参与实习基地的具体项目,引导成绩优异的学生参与实际的风景园林建设项目,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参与实际项目的招投标文件编制、设计和规划的各类图纸和文本的绘制和编写,按学生的实际工作量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这样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形成一种良性的竞争机制,又可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参与实际项目,强化景观辅助软件的操作能力。同时在学习阶段就参与实际项目,可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岗位实际操作能力,使学生在毕业后更加迅速地适应社会需要。

6 结语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地方性高等院校教学中,更应该立足于学生岗位实操能力的培养,目的是培养能够从事地方性建设工作,理论与实践技能并重的高级专门人才。风景园林专业景观辅助软件教学在新课改中也应该立足于此,选择正确的教学方法、合理的课程安排,强化学生在实际课题(项目)中的实际动手能力,促进学生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平衡发展,以实现科研和人才培养并重、知识与技能兼得,能够为新时期地方建设贡献力量的地方性高等教育目标。

景观专业毕业论文:关于高职院校园林景观专业设置的思考

摘要:随着我国突飞猛进的城乡建设,人居环境问题正在得到广泛而深入的关注。在城市景观建设备受重视的今天,我国的景观教育应如何顺应时势、向前发展,成为业内,特别是景观教育界人士共同关心的问题。面对实际的社会需求,我国的高职院校应抓住风景园林专业提升为国家一级学科的历史机遇,合理利用校内资源,规范学科领域,整合人才队伍,为我国未来风景园林人才培养和事业的发展发挥更加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园林景观;高职院校;专业设置

1、城市园林景观建设的重要性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近年来城乡建设面临越来越突出的问题,人类生存环境的建设改善,建设的热点正在逐渐从解决必要的居住面积扩展转移到满足必要的生存环境条件,即提供洁净的空气、水源,起码的户外活动场地和绿化同时兼具历史文化、文学艺术、富有精神文明的活动场所环境等。

1.1在提倡可持续发展的今天,人居环境问题关注度越来越大:建筑生态学、城市生态学、景观生态学等理论方法正在深入中国的建筑规划界;高科技生态园区规划、绿色城市设计、生态农业区开发、生态旅游等以环境、生态、资源为导向的规划设计项目如雨后春笋一般。绿色环境、生态保护、资源合理利用、可持续发展等理念正被广大国民所接受。人们也开始意识到居住区环境景观的规划设计不仅可以提高社会、环境效益,而且在经济效益方面也可以得到可观的升值。良好的景观环境是购房者青睐的重要因素,是居住区成熟的标志。一些企事业单位也越来越注重环境景观设计,使之“既要与城市环境协调,又要让员工和客户舒畅”。那些既懂得园林绿化景观设计和花卉苗木养护,又懂得“绿色经济”经营管理的人才具有广泛的就业前景。

1.2 2011年3月8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公布了《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风景园林学”新增为国家一级学科,设在工学门类,可授工学和农学学位。风景园林一级学科的设立,预示着我国的风景园林教育与风景园林事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标志着风景园林行业从国家层面得到了充分重视和认可,预示着园林景观教育春天的到来。

2、高职院校园林景观专业设置的特殊性

在城市景观建设备受重视的今天,高职院校的园林景观教育应如何顺应时势、向前发展,成了我们园林景观教育工作者们共同关心的问题。园林景观学科是一个知识面非常综合的学科,所涉及的学科专业甚至不比城市规划少,它包括人类社会历史文化方面、规划设计方法技术方面、建筑施工方面、植物生物科学方面、艺术表现方面、政策法规方面等等。确切地说,园林景观从一开始起就是一个综合性、交叉性的学科,无论在中国古代,还是在近代的美国、欧洲都是如此。在古代中国,不少画家、匠人、园艺家、文学家可以建造出精美的园林。而在当代,也有很多公园、风景区、旅游度假区、城市景观、世界遗产地是由规划师、建筑师、工程师、园艺师和林业工作者共同进行规划、设计、施工完成的。

3、高职院校园林景观专业设置的现状

面对实际的社会需求,目前很多高职院校都开设了与景观设计相关的专业:建筑界的建筑学和城市规划专业方向;农林界园林和园艺专业方向;地学界资源、旅游专业方向;环境界环保、生态方向;管理界旅游规划管理专业方向;艺术界环境艺术专业方向。以金华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就开设了多个与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相关的专业,如: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的园林技术专业、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的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艺术设计学院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等。

事实上,从学科专业知识结构要求来看,每个专业各有优势,但几个专业任何一个都难以全面胜任培养现代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专业人员的要求。首先,园林景观作为人居环境“三姐妹”之一,与建筑工程、城市规划的关系是非常紧密的。三个专业的共同点都是创造人类聚居环境。不同之处是建筑学重在人为空间设计;城市规划侧重以用地、道路交通为主的人为场所的规划;园林景观则侧重于聚居领域的开发整治,即土地、水、大气、动植物等景观资源与环境的综合利用与在创造。而目前,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开设的三个与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相关的专业,皆缺乏在建筑工程方面的知识培养。其次,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的园林技术专业和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的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的学生大多没有美术专业基础。园林景观的制图和一般的建筑制图有很多不同,要求也更高,要在体现设计的意图之外还要能体现一定的艺术水准,这对于完全没有美术基础的学生来说,是一个不可逾越的障碍,所以也造成了有的毕业生不会制图,不会搞设计的怪现象。还有,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的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和艺术设计学院的环境艺术专业的学生普遍缺乏植物生物科学方面的知识素养。植物是风景园林景观构成的基础,是城市园林中唯一具有生命活力的景观设施。没有植物的园林景观,或植物应用不科学的园林景观是缺乏生命力的。没有植物就没有当今的风景园林。在风景园林学科建设中,园林植物不仅是植物的配置、植物规划、设计或植物应用,而且包括树木栽培、管理、繁殖、病虫害防治、生态等。

4、笔者提供的一些建议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应抓住风景园林专业提升为国家一级学科的历史机遇,合理利用校内资源,规范学科领域,整合人才队伍,为我国未来风景园林人才培养和事业的发展发挥更加积极的推动作用。

以金华职业技术学院为例,笔者认为,首先,可以以建工学院为平台,整合艺术设计学院环境艺术专业、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园林技术专业、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教师,开设“风景园林”专业。“风景园林学”新增为国家一级学科,意味着学术界争论多年的专业名称终于有了定稿——不管是园林也好,景观也罢,统统都叫风景园林。风景园林作为一个交叉性的学科,其知识主体主要由规划与设计、工程、植物、艺术、文化(包括社会)5大部分构成。开设“风景园林”专业,整合校内各专业教师人才队伍,打破了过去学科之间的分野,也打破了门类之间的分野,甚至打破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分野,使各学科知识有机融合,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得以完整结合,完善和创新风景园林学科体系。新设立的风景园林专业,既不等同于原来的景观或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也不等同于老的造园,更不等同于环境艺术,而是一个以风景园林的规划设计、文化艺术、建筑工程、植物生态、社会生活五位一体为核心知识内容的多学科融合的完整体系。

其次,将风景园林专业再分为两个方向:一个是园林景观艺术专业方向,这个方向的学生以设计制图为主攻目标,录取时要加试徒手画,课程重点在美术鉴赏、美术绘画、设计原理、建筑制图、计算机绘图设计等方面,辅以历史人文、建筑、植物、生态方面的知识;第二个方向是园林景观工程方面的专业方向,重点学习建筑结构、装饰材料及运用、植物知识、施工管理等,重点在施工知识方面进行教育,辅以社会人文、美术制图。这样一来就可以根据培养目标的不同,将专业的课程有一个轻重缓急的安排,有利于消除目前存在的园林景观专业毕业生的尴尬处境。保证风景园林专业的学生出来就能搞初步的设计方案,至少能绘出较为专业化的风景园林设计图,或者能进行景观现场施工,消除出来以后还要用人单位岗前再培养的怪现象,以及学生毕业多、而社会上的风景园林行业人才又十分短缺的尴尬局面。

景观专业毕业论文:景观专业项目教学初探

景观设计专业毕业生的实际能力与社会实际需求脱节的问题日益凸显。其中最主要的问题就是景观设计毕业生理论知识掌握有余,而实践操作能力却不强。因此,探讨景观设计课程实践教学模式,为社会培养具有一定实践操作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是摆在景观设计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研究的意义

近年来,我国设计行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尤其是在景观设计方面。景观的东西总在变化,充斥着人文色彩,正好符合中共中央提出的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具有较强的社会文化意义。

随着社会对景观设计专业人才的大量需求,景观设计专业毕业生的实际能力与社会实际需求脱节的问题日益凸显。其中最主要的问题就是景观设计毕业生理论知识掌握有余,而实践操作能力却不强。因此,探讨景观设计课程实践教学模式,为社会培养具有一定实践操作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是摆在景观设计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它对增强景观设计实践教学的时效性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应用前景

在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人们也逐渐开始关注身边的环境问题,国家发表了有关环境可持续发展的《21世纪白皮书》,环保成为一个热点问题。景观设计和国家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在国家经济发展缓慢的时候,在人们生活水平低的时候,对生活环境的要求较低;当生活条件改善了,就开始追求生活环境的质量,景观设计就显示出很大的潜力,景观设计的前景是广阔的。本项目将探索一套以社会实际项目为教学内容,以校内实训工作室和校外实训基地为教学场地,以项目完成效果为考核依据,以加强学生岗位竞争力为目的的景观设计专业实践教学方法,实现高校与社会的无缝连接。

三、国内景观设计专业现状

目前,我国艺术设计教育中普遍存在着“重艺轻技”的问题,造成许多我们培养的设计人员更多地停滞在艺术感觉的审美自我层面,设计出的“作品”实用性不大或存在功能与工艺方面的严重障碍。在社会大环境下,景观设计专业的教育改革与发展现状,凸显景观设计专业需要建立一条完整笃实的项目教学体系的现实必要性,也表明了寻求新的教学方法的必要性。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如果景观设计教育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那么我们的市场将会被国外先进设计公司所占领。所以通过项目式教学使得景观设计课程的教学密切结合社会发展趋势,按照市场经济运行规律和时展变化打造社会需要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基于此,以本次教学研究立项为契机,我们迫切希望能够建立一条景观设计专业项目教学的实践研究之路,并将其付诸于教学。

四、本项目的特色与创新

1 理论知识同课外实践相结合,做到与社会无缝连接。落后教学模式以及严格的教学框架已经很难适应景观艺术设计教学的需要。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碰到实践需要的问题就不知所措或者预期的设计方案难以实现,这就很难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求得自身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广大景观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就业困难。而项目教学正是对症下药,让学生在项目实践中获得理论知识,做到与社会的无缝连接。

2 以项目实践为基础,锻炼和提高学生设计能力。从实践中总结设计经验是提高景观设计教学创新性的必由之路。在学生具有良好设计基础知识、一定的设计思维能力和方案审美能力后,安排学生对已实施的优秀案例分析、学习和实际工程操作,进而开展“真题假做”训练,以实际工程图纸为题目,在实际限制条件下开展景观设计活动,提高学生独立设计实际方案的能力,为将来在社会领域独立做好设计工作打好基础。

3 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校外实训基地的建立能让学生走出去,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社会实践中,并在实践中得以检验和提高。学生在实践中还能学到许多在课堂上根本无法学到的知识,增强各方面的实践能力。例如,适应生产实践的能力、吃苦耐劳的能力、应变能力以及积极参与竞争的能力,等等。除此之外,学校可以立足本校景观艺术设计专业的自身特征去选择适合的研究设计单位作为教学实践单位,与其建立长期的友好合作关系,争取构建一整套双赢的项目教学模式。

就我校目前艺术设计专业的发展现状来看,三年的理论知识学习与一年的实习实践学习相结合,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辽宁省大连艺术学院)

景观专业毕业论文:提高景观设计专业学生人文素质的途径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人文素质教育逐渐被列入了高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之中,尤其是人文生态主义素质,其对景观设计专业学生尤为重要。分析了当前景观设计专业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探讨了人文素质的培养对景观设计专业人才的重要性,最后提出了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素养的途径,以改善现阶段景观设计专业人文素养缺失的弊端,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关键词:景观设计;人文素质;教育途径

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内外都认识到了景观对人类的重要意义,各级政府均把改善环境,提高绿化覆盖率和景观效果,作为主要工作来抓。当前我国高职院校普遍存在人文素质教育被忽视的情况,其主要原因在于师生在认识上的偏差,或只注重专业知识的教学,而忽视了对于学生道德以及人文素质的培养,致使所教学生创新能力差,不能设计出具备较高水准的作品。因此,我们必须采取措施,摆正人文素质教育的位置,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一、高职院校景观设计专业人文素质教育现状分析

1.缺乏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导致文化素养较差

很多高职院校将人文教育停留在表面上,内容上较为空泛,学生学习人文知识也往往只是应付了事。学生缺乏基本的知识和精神沉淀,甚至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碍,对民族历史优秀文化、优良传统了解甚少。

2.人文教育功利化趋势较重

高职院校是一种职业教育,部分教师往往只注重学生专业知识的教学及就业率,而忽视了对于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导致学生在景观设计方面比较机械,创新能力较差,不能因人而异、因地制宜。

3.缺乏人文素质教育的师资队伍

一般高职院校的人文教师数量比较少,同时因为高职院校比较重视专业教师,导致无法明确人文素质教育的真正内涵,适应高水准的人文素质教育。

二、培养高职院校景观设计专业人才人文素质的重要性

1.人文素质教育是加强景观设计专业人才职业能力的重要

助力

景观设计专业对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十分看重,但是只注重专业能力训练的教学方法,只会导致学生在往后的职业生涯中难以形成自己独特的设计思想,景观设计较为机械,难以满足现代化、个性化的需求。而人文素质教育则可强化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加强其思想境界的感染和领悟,使学生能够根据不同的建筑种类和业主层次、人们独特需求而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和设计思路,综合性地提高其职业的创新能力。

2.人文素质教育是继承国家主流价值观的需要

当前世界各国都对本国大学生进行了人文素质方面的训练,人才的竞争不仅表现在国家外部能力的竞争,同时也是人才素质的竞争。高职学生作为我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人文素质的高低将决定其对国家民族文化精神的继承程度,并且决定未来国

家的传承和走向,是绝不可缺少的教育内容。

三、提高高职院校景观设计专业学生人文素质的途径

1.提高人文教育的比重,迫使学生重视人文教育课程

学校要提高人文教育课程的比重,加强专业教师的人文素养和人文知识。

2.加强校园人文风尚建设,形成浓厚的人文精神环境

学校要加强校风文明建设,将道德建设、纪律建设、作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

3.培养学生的生态观与人文观的结合

景观设计离不开自然环境,它注重对于自然景观的搭配,从而使人们感到舒适。

四、总结

人文素质教育是我国高职教育的重要环节,它对学生的职业

生涯和人生态度起着巨大的影响。我们不仅仅要对学生进行严格的专业技术培养,更重要的是要关注学生人文情怀的培养,关注学生道德价值观的形成,让景观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趋向德艺双馨。

景观专业毕业论文:中国景观设计专业教育的当展

摘要:中国的景观设计学科教育到底应该以何种目标为依归?是在传统的以审美为主体的学科道路上继续走下去,还是和现实问题密切联系,不断拓宽专业视野,以综合的学科建设观点来看待问题?这不仅涉及景观设计学专业本身的课程开设和教学方式,还涉及到景观设计学专业在设计学科中的地位,涉及到景观设计学专业自身的长远发展,甚至还影响到许多重大现实设计问题的研究和解决。景观设计学的一个优点就是可以从比其他任何学科更广阔的视野范围来解决问题。因此,景观设计师需要掌握不同的工作方法和技术。

关键词:当代中国;景观设计;专业教育;设计学;学科发展

景观学(LandscapeArchitecture)是一门建立在广泛的自然科学和人文艺术学科基础上的应用学科,核心是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它通过对有关土地及一切人类户外空间的问题,进行科学理性的分析,找到规划设计问题的解决方案和解决途径,监理规划设计的实施,并对大地景观进行维护和管理。景观设计结合了艺术和科学,是对自然和景观环境的分析、规划、改造、设计、保护和恢复以及管理。景观设计是一项致力于为未来创造健康的、令人愉快的放心场所的职业。建筑业的蓬勃发展也激增了对景观设计服务的需求。景观设计师通过增加美感提高了我们的生活品质,同时,他们也是问题的解决者,分析社会发展对环境所造成的影响,规划行人和汽车交通,并决定如何最佳利用每个场所。

一、景观设计的定位

景观最初的含义是指一片或一块乡村土地,16世纪末,“景观”主要被用做绘画艺术的一个专门术语,泛指陆地上的自然景色;17世纪以后到18世纪,景观一词开始被园林设计师们所采用,他们基于对美学艺术效果的追求,对人为建筑与自然环境所构成的整体景象景观进行设计、建造和评价。19世纪初,德国近代地理学的创始人亚历山大·洪保德将景观概念首次引入地理学,1939年,德国著名生物地理学家Troll提出了“景观生态学”的概念,在强调景观地域整体性的同时,更强调景观的综合性,认为景观是由气候、水、土壤、植被等自然要素以及文化现象组成的地理综合体。

景观设计内容,首先,景观设计就是区域尺度上的,在几百、几千、上万平方公里的尺度上设计,梳理它的水系、山脉、绿地系统、交通、城市;其次是城市空间设计,城市需要人们去设计它的公共空间、开放空间,绿地、水系,这些界定了城市的形态;第三,风景旅游地的规划和设计,自然和历史文化遗产地的规划和设计;第四,自然地,如湿地、森林,也需要人们去设计;第五,综合地产开发项目的规划和设计;第六,校园、科技园和办公园区的设计,当然还有花园、公园、墓地和绿地系统的规划和设计。也就是跟土地发生一种关系,这些都是景观设计的范畴。

景观规划设计所研究的基本元素在美学、地理学、生态学中都有初步、广泛的探讨和研究。景观规划的具体内容包括:项目选址、土地利用、山水地形改造、风水条件研究、生态效益研究、文化融合的切入点、项目组合研究、功能布局分区研究、建筑形式探讨、植物种植研究、实施策略研究、工程造价评估等等。

从美国现代景观设计发展来看,其专业内容已大大拓展。景观设计已经成为设计行业内容最为广泛的专业之一。根据美国景观建筑师协会的定义,景观设计是一门运用科学和艺术的原则去研究、规划、设计和管理修建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学科,从业人员将本着管理和保护各类资源的态度,在大地上创造性地运用技术手段,以及科学、文化和政治等知识来规划安排所有自然与人工景观要素,使环境满足人们使用、审美、安全和产生愉悦心情的要求。该学科主要针对人类盲目利用和过度开发自然资源所带来的社会、环境及生态问题,在建筑学、艺术学科领域内创立的与建筑学、城市规划和艺术设计相通的交叉型和应用型学科,这显然是我国当前国民经济急需且市场前景广阔的学科专业。

美国景观设计师需要处理建筑和自然环境之间越来越多的复杂关系。其工作内容包括邻里社区的建成环境设计、城镇规划,包括森林、河流、湿地、土地、海岸在内的自然环境管理和保护。在与建筑师、城市规划师、土木工程师和其他专业人士的合作中,景观设计师通过规划设计,同时能够满足人类及环境需求,并在环境保护方面担任非常重要的角色。对环境资源的使用做出合理判断,从而满足人类的需求,是一项在今时今日非常需要的工作,而且在将来,这项工作的需求也会很大。在20世纪80年代,这一专业被列为全美十大飞速发展的专业之一,而现在正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一个国家景观规划设计师的数量、职业水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个国家人居环境的优劣,景观学是人居环境科学的三大支柱之一,也是21世纪人居环境建设的引领学科。

在我国,随着城市建设的突飞猛进,环境问题正在受到广泛而深入的关注,建筑生态学、城市生态学、景观生态学等理论正在深入中国的城市规划界。城市风貌保护、形象策划、环境设计等实际工程项目此起彼伏,高科技生态园区规划、绿色园林城市设计、生态农业区开发、生态旅游等以环境、生态资源为导向的规划设计项目几乎各地都有。面对这些实际的社会需求,我国目前从事现代景观规划设计的专业人员主要来自六方面:建筑界的建筑学和城市规划专业出身的人员;环境界资源、生态方面的专业人员;管理界旅游管理出身的专业人员;艺术界环境艺术专业出身的人员。事实上,从学科专业知识结构要求来看,六方面的任何一个方面都难以全面胜任景观规划设计的工作。而对于任何一项完整的景观规划设计,至少需要同时具备三方面以上的知识背景。就目前从业人员的知识结构来看,这样的专业人才相当匮乏。一方面,迅速发展的景观规划设计市场急需合格的专业人才;另一方面,这一学科目前尚处于形成初期,学科教育严重滞后。

中国目前相关领域对于英文LandscapeArchitecture的定位及译名有相当大的差异。有造园、景观、园林、园景、景园、地景、景观建筑等相关中文译名,因所在专业领域背景的差异及专业训练的不同,对其认知及定义略有不同。

景观专业领域的起源与发展在世界各国均不尽相同。就英文LandscapeArchitecture表面定义而言,景观专业指的是有关景观空间利用的一门技艺,专门处理有关于景观空间的布置,自然景观中人造环境的创造,有机物对自然与人工环境的调适,以及地景的审美创意与资源的保护与维护等工作。

景观专业毕业论文:环境艺术专业《景观设计》课程教学研究与实践

摘要:针对目前《景观设计》课程发展现状与存在的不足,内蒙古科技大学环境艺术专业《景观设计》课程进行了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教学改革涉及《景观设计》教学任务中的三个课程环节,即景观设计理论学习环节、城市景观环境认知环节、城市景观环境设计环节。而景观设计课程的教学方法则采用“实践式”的教学方法,通过进行地域性的教学实践及教学方法的研究,寻求适合本校实际情况的景观设计专业教育。

关键词:《景观设计》课程;地域性;教学研究

景观设计是一门兼融文化艺术与科学技术的综合性学科。它涉及社会学、生态学、心理学、经济学、文化学、环境学等诸多学科。具有技术、艺术、社会、文化等属性。景观设计师需兼备人文综合素养,它既要有高度的艺术性,又要有严谨的科学技术性,同时还需兼备广博的社会及人文知识,如今,景观设计学科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随着2010年上海世博会、2011年西安世博会等大型展览活动的成功举办,景观设计专业被更多的人所关注,这也促进了我国景观设计教育事业的发展。景观设计学作为一门新兴交叉学科,发展前景广阔,在各高校都得到了重视。

景观设计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具有广泛知识面的景观设计师,他们应该能够解决现代社会生活中的多种要求之间的潜在矛盾,并通过某种形式来满足社会化和个性化的环境需要。目前国内各高校由于传统、资历条件、教学定位的差别,其相应的景观设计教学水平是不平衡的。而民族地方院校由于教学的资历较浅、师资队伍不足、师生比例失调、教师对教学投入不足等问题的存在,对于社会发展的反映速度过慢,还与其他高校景观设计教学存在一定的差距。这就制约了本校教育的有序发展。在这种大背景下,民族地方院校应结合自己的特点,以基本的环境艺术设计教育为平台,努力探索民族性、地域性特色的景观设计教学之路,创造性地建立、发展及完善地域特色的景观设计教育体系,探索景观教育新的发展方向,培养新型景观设计方向的人才,这项任务变得前所未有的重要。内蒙古科技大学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育体系也作了尝试性的改革,在学校的支持鼓励下,环境艺术专业景观设计课程体系在逐步的构建,为将来实现景观设计方向的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1 现状分析

1.1 国外景观设计教育的现状

总体看国外的景观设计专业教育,非常重视多学科的结合,包括生态学、土壤学等自然科学,也包括人类文化学、行为心理学等人文科学,最重要的是景观设计的基础知识。这种综合性进一步推进了学科发展的多元化,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边缘化:景观设计是在自然和人工两大范畴边缘诞生的,因此它的专业知识也处于众多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边缘。

(2)开放性:持有各种专业背景的人都可以从事景观设计工作。

(3)综合性:学科专业的综合性。

(4)完整性:景观设计专业教育横跨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包括建筑工程技术、经济政策、法律、管理到心理行为、文化历史、社会习俗等方面的教育内容。

(5)体系性:这些多学科知识基本都统一在环境规划设计这一总纲下。景观设计自身也应有完整的学科体系。

1.2 国内景观教育需求

目前,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国内对景观专业人才的需求大大增加,但是景观设计教育事业却发展缓慢,这种状况已经严重地阻碍了中国城乡环境建设的保护和发展。从国内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培养计划来看,对景观设计师的培养仍是只注重知识讲授而弱化了实践能力。国内目前的景观设计人员的培养和教育主要是在建筑类、农林类和综合性高校,还有一部分是在艺术类高校中。由于设置景观设计专业的高校的学术背景不同,具体的课程设置和规划设计教学内容的安排也会有所差异。

1.3 我校景观教育的现状

内蒙古科技大学环境艺术专业成立于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依托了建筑学与城市规划的学科背景,于2006年招收第一届学生,2011年3月与广告设计、工业设计等专业共同合并成立为艺术与设计学院,环艺系包括200多名本科生,现已有两届毕业生。景观设计课程于2006年开设,是本校景观教育的开端。2010年《环艺专业景观设计方向的建设研究与实践》的校级教学(教改)研究项目立项,而我院景观设计方向的设立是势在必得的,因此做好课程建设和培养计划,更会使得下一步的申报工作事半功倍。

2 地域性的课程内容

《景观设计》是环艺专业本科生三年级的专业必修课程,共56学时,针对学校的地域性特征,我们在整体办学思想指导下进行地域性特色的课程建设,有针对性的对课程内容进行设计。景观设计课程教学包括三部分内容:景观设计理论学习环节(12学时讲授)、城市景观环境认知环节(12学时调研辅导)、城市景观环境设计环节(32学时设计辅导),下面分别对这三部分内容进行介绍。

2.1 景观设计理论学习环节

在这部分内容中,结合地域性特征,我们有针对性的增加了包头市历史文化、景观发展史等方面的知识,以及草原景观的保护与开发等,以期从地域景观和技术两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培养。结合相关理论讲解,布置作业《包头印象》(图1、图2),通过这个小作业,让学生在学习景观课程之初理解自身文化背景下的景观,思考社会与文化背景对景观的意义,并展示在景观文化形成的过程中个人经历的作用。学生从个人感知的角度认识包头景观的特点和原因,分析文化背景、历史原因,开始尝试分析小块地段的景观,绘制简单的示意图来表达所在城市生活环境的景观要素和肌理。

景观设计基础知识还涉及地形、植物、水景、道路与场地等具体的景观设计要素,并通过大量的案例解析,让学生直观的了解设计过程及设计方法,强调理论在实践过程中的应用。

2.2 城市景观环境认知环节

该教学环节是《景观设计》的实践课程环节,训练学生在现场调查认知的基础上,对所在城市中小型广场环境的空间尺度、要素与构件的构成及尺寸、材料的运用、场地的内容等项内容进行系统分析,了解设计程序与设计构思的过程,同时也培养学生对城市环境中场所文化意义、历史背景、形成过程的掌握,要求学生对城市环境进行评价。教学过程中结合地域特征,也针对每一届学生对景观设计理论学习环节的理解程度和学生的兴趣,选取城市不同的调研地点,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调研实践,如以“内蒙古科技大学活动中心广场环境认知”为题,进行校园景观环境的认知,或者以“包头市友谊广场环境认知”为题(如图3)。

景观专业毕业论文: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景观设计课程教学法探讨

【摘 要】景观设计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应用性学科。本论文以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景观设计课程的开设为例,在综合分析当前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如何沿着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这一教学主线,建立该专业景观设计教学的多元化模式。

【关键词】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 景观设计课程 教学模式

基金项目:西安科技大学教改项目(地矿类院校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编号:JG10058)。

景观设计是一门新兴学科,其与城市规划、建筑学密切关联,同时涉及地理学、社会学、美学、艺术学、植物学、生态学等多学科知识,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交叉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1,2]。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属于基础理论与应用实践紧密结合型的专业,如何在学生培养过程中体现专业特色、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是专业培养方案调整中需要不断探索和完善的问题,实践教学环节的不断改革和实施是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优化和学生培养的重要内容,是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和实施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和关键。

西安科技大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是2007年开设的新专业,专业开设以来就依托我校测绘工程、地理信息系统等专业的优势进行专业课程的设置和实践教学的安排,同时积极引进规划行业人才,进行城乡规划实践课程的开设,景观设计课程即为我校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关键一环。鉴于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学生理论知识丰厚、动手能力普遍较弱等特点,本研究以西安科技大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景观设计课程开设中存在的问题为出发点,探讨该课程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如何综合学生知识、突出实践教学环节,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的基础上,重点掌握景观设计的方法、技能等,着力培养理论结合实践的现代新型应用型人才,为高校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该课程的开设提供一定的借鉴。

景观设计课程开设的必要性

当前,国内的景观设计课程主要针对城市规划、园林规划设计、建筑学和环境艺术设计等专业开设,景观设计相关联课程的开设也主要以规划、园林、建筑和艺术为主,而与生态学、地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衔接相对较少,对景观设计课程的教学也主要以培养设计型人才为主。[3]但景观设计课程本身是属于文科和理工科相互交叉的专业课程,是一门建立在广泛的自然科学和人文与艺术学科基础上的应用学科,其知识结构复杂且综合性较强,需要初学者具有深厚的相关专业知识积淀。[4]

而我校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中开设了地理学、经济学、生态学、城市规划、居住区规划、城镇规划等专业基础课程,同时开设了AutoCAD、ArcGIS、3DMax、Photoshop等设计专用软件和辅助软件,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体系已经形成,并掌握了设计必备软件。在大三大四期间开设景观设计课程,一方面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实践动手能力,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培育社会需要的景观设计人才和城乡规划管理人才,将大学教育教书育人和服务社会的双重功能有效结合起来。

现有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校景观设计课程考虑到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专业性质,在课程安排上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重室内轻室外、重计算机轻手绘等问题。

1.重理论轻实践

尽管我校景观设计课程的教学遵循的是课堂理论教学+实例设计的教学方法,但在学时的安排上理论教学占据了绝对的主导,以48课时为例,理论讲授占据了40课时,设计实践仅学期末的8课时。

这种教学模式的安排使学生更多的获得的是对景观设计的感性认识和理论知识,但因为设计实习安排在学期末,在具体设计的过程中学生不免对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过于陌生,不能够将理论很好地应用于具体的设计中。同时,景观设计的内容包含居住区景观设计、广场景观设计、公园景观设计、街道景观设计、滨河景观设计等多种主题和类型,但鉴于课时的安排,只能选择一种类型的选题进行设计实训,很难培养综合性、高素质景观设计人才。

2.重室内轻室外

景观设计的理论教学均以室内为主,对景观案例的赏析、景观美学的体现、景观要素的结合均以图片和幻灯片的形式获取,但这种方式获取的信息很难反映实际情况。如对景观空间尺度、景观要素尺度和人的尺度很难准确把握;学生很难获取以自身尺度为标准的景观空间感受;同时对于自然要素作用下的很多光影色彩也难以获得真实的直观的感受。[5]缺乏了实际观察和体会的景观设计作品往往是理想化的设计成果,其现实操作性较差,这也就是当前学习过景观设计的学生甚至景观相关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并不能一走出校园就能进行实际景观设计的原因。

3.重计算机轻手绘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学生的手绘功底普遍较为薄弱,故而在景观设计实训中更多的是借助计算机进行相关图件的绘制。但手绘仍然是从事建筑、城市规划、景观设计和环境艺术设计的重要基础必修课程,手绘表达是设计思维从大脑向手的延伸,并最终艺术化表达出来的过程。手绘表现是判断把握环境物象的空间、形态、材质、色彩特征的心理体验过程,是感受形态的尺度与比例、材质的特征与表象、色彩的统一与丰富的有效方法,其对环境空间的远、中、近景层次的先后处理、体面与体量关系的掌握、色彩与色调关系的理解、环境气氛与艺术效果都能做到缜密的安排。计算机手段固然在很多设计效果图的制作方面更有表现力,在手绘仍然是进行景观设计所需掌握的一个基本技能。

景观专业毕业论文:景观设计专业在教学中如何与实际设计项目相结合

摘要 景观设计专业在学校教育中还属于比较新的专业,很多教学过程中的问题一直在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中。其中大纲安排的课程如何让所有的学生一开始就有清醒的认识,具有“有的放矢”的学习目的性,很有效的做法就是介绍实际的较大的设计项目。作为教师在这个问题上应有很大责任进行教学研究改革和实践。

关键词 景观设计专业 设计项目教研教改

景观设计学(landscapearchitecture)是关于景观的分析、规划布局、设计、改造、管理、保护和恢复的科学和艺术。

景观设计学是一门建立在广泛的自然科学和人文与艺术学科基础上的应用学科。尤其强调土地的设计,即:通过对有关土地及一切人类户外空间的问题进行科学理性的分析,设计问题的解决方案和解决途径,并监理设计的实现。

根据解决问题的性质、内容和尺度的不同,景观设计学包含两个专业方向,即景观规划(landscapeplanning)和景观设计(landscapedesign),前者是指在较大尺度范围内,基于对自然和人文过程的认识,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过程,具体说是为某些使用目的安排最合适的地方和在特定地方安排最恰当的土地利用而对这个特定地方的设计就是景观设计。

1景观设计专业教育的发展

在国内,20世纪90年代初,高等院校获得了更多的办学自主权,于是开设景观设计学的高校数目持续增长。这个时期,中国留洋的设计学海归派相继回国,代表人物有北京大学的俞孔坚、北京林业大学的王向荣。他们从国外带来了新的设计理念、新的课程结构,新的教学方法。有力地促进了国内景观设计学教育的发展。

2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良好的景观规划设计理论素养,掌握本专业知识与技能,了解相关专业知识的高级专门人才。毕业生能从事景观规划、设计、管理和研究工作,并具有国土与区域景观规划、城市景观规划与设计、场地规划与设计、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游憩与旅游规划设计等工作的基本能力。

3就业方向

本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就业方向及业务工作范围为:景观规划设计及其相关规划设计机构的业务工作;政府有关部门、土地综合利用和市场服务机构,以及项目策划、决策与工程等部门咨询工作;建设、国土、环保、旅游、文化等政府主管部门管理工作;景观规划设计的相关教育及研究工作。

4景观设计专业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应该说景观设计专业在学校教育中还属于比较新的专业,很多教学过程中的问题一直在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中。而笔者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有一个经常接触到且非常重要的问题从大量的学生中反映出来,那就是学生常常困惑于在学校学习了之后能干什么,很多学生在实习过后都发表感概,感觉自己在工作中什么都不会,在学校的学习过程中没学到什么东西,学习和实践很脱节。这种情况在不同学校的众多学生中都不同程度的存在,但在本身学习积极性和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当中尤为突出。作为教师在这个问题上应有很大责任进行教学研究改革和实践。本文就在景观设计专业教学和工作实践相结合这个问题上做出一定的探索和思考。

5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可行的解决办法

目前,景观设计专业无论是在专科和本科层面大都是执行的单元式模块式的教学体系,先安排基础课,然后进入专业课。对本专业的介绍安排的课程往往是理论课程,理论课程中也有实际设计案例的介绍,但这些进行这些设计案例的工作整个的工作流程,需要团队各个工种的配合,需要各个工种的人员具备那些素质,尤其是主创设计师需具备的方方面面的素质,技能以及工作中的协调能力往往不是这些理论课程的重点。但很多学生往往欠缺这方面的认识了解,缺乏对本专业的全面的认识。导致在学校的学习过程中对课程的学习缺乏有的放矢的目的性,减弱了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也难以形成对自身将来职业规划定位的清晰的认识,也使得学生在课堂学习之余缺乏拓展学习的意识和可能性。以往的教学安排一直认为这个问题在大学即将毕业时的毕业实习和毕业创作中来解决,但在此之前的整个大学单元式的学习过程就容易导致“形散而神散”了,加上不同的单元课程的老师一直在换,任课老师也不完全了解学生对本专业的认识情况,任课老师把自己这门课上好就是主要的教学要求。虽然各个课程之间有大纲的安排,有连续性的,但很多学生不一定体会到这些教学安排的意义。而这个问题是可以而且应该通过一个专门的课程来解决的,这个课程的时间应安排在整个大学学习之初为最好。此课程中一定是以具体的景观设计项目为基本内容展开讲解的,可以放到《景观设计概论》中以实际项目为例与学校课程的相关性讲解的部分,或是作为本专业的设计项目的欣赏课。主要解决学生在大学学习之初的几个认识上的问题。一,我学习的这个专业到底是个什么专业,前景如何;二,我学习过后能做什么工作,能有些什么基本能力,与自己爱好能力是否契合;三,将来在学校会学到什么课程,这些课程有什么用;四,完成一个相对完整的设计项目需要那些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专业知识、整个设计过程是怎么样的,设计项目的市场运作、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等等。

6本文结合四川内江市迎宾大道“甜都大道”景观设计方案作为研究和示

6.1项目基本概况。内江新的城市迎宾大道。“甜都大道”北接新入城线,南接成渝高速内江收费站,是成渝两地和周边城市居民目前进入内江的主要门户,是内江市着力打造城市新风貌的形象窗口。意义非常重大。

6.2设计定位。在最初和业主交流的阶段,业主明确表示对之前在四川及重庆比较成功的几条景观大道很感兴趣,并希望有所借鉴。当然借鉴是学习能帮助我们站在更高的起点上,但道路不一样,大环境不一样,更重要的是地域文化更不一样。所以立足于自身实际情况,挖掘本地地域文化,在不同城市中的景观大道中脱颖而出是我们设计一开始就明确的根本出发点。

介绍这部分内容时,应给学生重点讲解和业主如何沟通如何引导业主,在尊重业主的情况下又要坚持自我设计的基本原则和理念。这其实要求学生意识到自己平时不仅仅应该学习好本专业,对学校的其他拓展大学生自身素质的活动也应该重视,这比简单提出鼓励学生全面发展的口号更有说服力。

6.3历史文化背景分析。“拳拳爱国之心,悠悠恋乡之情。床前明月,胸里内江。天府四川腹地,成渝两地中途。巴蜀交通要道,沱江商贸名城。卧凤藏蛟,人材辈出之地;飞鸿舞鹤,书画腾起之乡。多情似蜜,雅称甜城。”———(《大洲广场赋》魏明伦)。这首由内江籍文化名人魏明伦做的赋道出内江的两大城市名片。一是“甜城”的美誉,二是“大千故里、文化内江”。其中内江“甜城”的美誉是怎么来的呢。近三百年来,内江因盛产甘蔗、白糖和蜜饯享有“中国甜城”之称,“中国蜜饯之乡”之誉。“甜城”一词已载入《辞海》。

这部分工作已经是开始进行方案设计的前期工作了。其实对什么是“设计”是很多从事设计工作多年的人都难以真正理解的字眼,好多学生对设计的认识在学校阶段更是茫然。那这部分工作就很明确简单的说明设计首先必须立足于文化尤其是当地的历史文化,这是设计师必须做的工作,也是设计师必须具备的文化素质。同时,可举例说明诸多世界优秀设计师都是有很高文化艺术修养的人,设计师的能力和水平达到一定高度后,本人的文化修养是决定其作品水准的主要因素。所以,很多同学将专业课和文化课决然分开,且轻视文化课的错误认识应该从根本上去除。要让学生不仅仅上好学校安排的文化课,而且自觉地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6.4设计构思。基于我们对糖业文化的解读,对蜜饯生产了解。思考我们的设计方案,尤其是这样一条景观大道的设计如何将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机的融入其中呢?将会给学生介绍整个设计构思形成的过程及结果。

这部分内容是最很重要的一部分内容,作用在进一步启发训练学生对设计工作的认识和理解,如何将设计创意落实到具体的设计中去。除了强调设计思维的训练,同时向学生讲解设计方案形成过程中,个人设计习惯和设计能力如何养成,尤其强调手绘草案的重要性。希望学生清楚的认识到计算机辅助设计只是手段之一,不可能替代手绘能力。

6.5具体设计

具体设计的内容非常多,这里就不赘述。这部分内容有分析图、平面图、效果图、示意图、经济技术指标。讲解这部分内容时,需将每一部分图纸内容应由那些课程的学习来解决,其中有些的内容不能在大学学习期间解决,必须在工作后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和提高才能掌握。还需讲解这些工作在以后的工作团队中如何进行配合分工,有些工作往往进行外包等等。让学生清楚自己通过大学学习能达到什么样的水平,结合个人情况将来是否应该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学历,还是在工作中锻炼自己。以及将来在工作中如何进行职业规划。

7结语

以上讲解内容可以作为实际的课程内容安排在大学最初的课程安排中,也可结合进《景观设计概论》这样的课程中。但务必要单独体现且结合实际设计项目,这个项目最好是教师熟悉或自己设计的项目,这样才能讲透比较有说服力。这个教学内容可以说在本专业的教学过程中,一直都有所体现,但对部分学生来说感觉有点若隐若现。如此重要的一个教学内容还是专门形成一个课程为好。故笔者在本文中做了一个初步的研究和示范,希望能在高校景观设计专业教学研究和改革中做一点有益的探索。

景观专业毕业论文:浅谈兰花专业生态园景观设计模式

摘要:本文以兰花为主要,通过对同类型生态园的实地调查研究,试探讨专业植物生态园的设计模式。

关键词:兰花;专业园;设计

1 设计原则

1.1生态性原则

生态园与一般公园的最大区别在于去除了后者只片面追求经济利益而导致用地过度开发,忽视自身自然生态环境效益。最大化的致力于满足民众对生态景观的时尚性和持久性的需求,同时将低碳环保、节能减排作为景观设计的原则性之一,至始至终贯彻在生态园的设计理念之中。

1.2 人文性原则

生态园的总体规划应该着重注意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上,虽然生态园的最基本的功能是为市民提供良好、高品质的可供休憩的景观空间。应本着“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充分展现当地的自然地域特征和人文景观特征,并应该选择相适应的植物群落。

1.3 环境心理学原则

设计之中,设计景观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往往比单一的景观营造更加重要。景观的营造不仅要考虑到它们的空间位置,还要考虑到与人的存在关系,同时通过对景观的充分展示来吸引人的驻足,从而控制人对景观的感知。所以要合理运用环境心理学来指导设计出人性化的植物景观。

2 设计要点

2.1地形的处理与改造

对地貌的处理:平地地貌为公园中的平缓用地,适宜开展娱乐活动,在生态公园中,适宜将平地地貌稍作修整,构造出自然和缓的曲线。山地、丘陵地貌利用自然的地形地貌,一般不做过多的人工改造,仅在局部地区做人工阶梯地形改造,这些地貌的坡度介于5%~10%,并对一些原有地貌进行切割整理,从而使其自然,便于游人观赏。

2.2植物配置

在植物配置时,要充分考虑到各个种群的生态特征,选择出合理的配置种类,从而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健全、种群稳定的植物群落结构。植物群落的构成不仅由单一的植物组成,必须是多种植物的复合组成。构建复层植物群落结构不仅有助于丰富绿地的生物多样性,还能充分利用空间,使叶面积指数增加,提高生态效益及环境质量。植物本身具有构成空间、分割空间、重组空间的功能。所以在植物配置时,应该充分了解各种不同植物的生态习性,借鉴这些植物在自然条件下的群落构成来设计,将植物进行科学而和谐的搭配,构成有序、稳定的多种类型的复层植物群落。

3 设计模式

3.1 兰花专业园设计模式

3.1.1 自然山水式。自然山水模式中没有明显的对称轴,所有的景观元素均以自然、和谐的方式布置在园中。其中心思想就是效法自然,服从自然,同时又要高于自然。整个布局方式具有灵活、灵动的自然美。

3.1.2设计特点 。整个园区的植物配置是富于变化的,自然的植物群落颜色鲜明,让园区环境更具活力;同时整个园区充满兰花的趣味和变化的兰花景观体验。不同类型、品种、观赏类型的兰花创造出从不同角度有着不同观赏乐趣、四季分明的观赏效果。

3.1.3植物配置。这类园区中植物配置最好由抗逆性强的乡土植物构成,这些植物容易与兰花组成稳定的植物群落。如需营造四季花境景观,应使用一些骨架植物、常绿灌木以及搭配在不同季节开放的兰花品种,还可以结合各种盆栽植物,形成在不同季节展示不同景色的观景特色。

3.2规则苗圃式

3.2.1设计特点。 应该根据园区的地形特点,将兰花进行系统化分类:①按照兰花的品种分类;②按照兰花观赏部位分类;③按照花期的季节分类;④按照兰花生长习性进行分类。

3.2.2植物配置。此类兰花园的植物配置,应该在满足其功能性质要求的前提下,按照符合园区景观艺术特点的形式,将整个园区布置成为集美观、严谨、和谐为一体的生态园区。

3.3混合式

3.3.1 设计特点。混合式兰花园对地形的依赖性较低,园区中平整地段可以用于来建造苗圃、展示厅等建筑物;自然地形较好的地方可以将其稍加改造,自然的分成不同习性兰花的生长区域。

3.3.2植物配置。该种设计模式在植物的选择上非常广泛,除了适宜本土生长的兰花种类之外,其他植物应该多采用乡土植物,而在本地引种效果良好的引种植物也可以采用。全园植物以自然散落为主,还应该注意其他植物与兰花所组成的空间效果。

4 结论

本文主要从专业兰花园的地形改造及植物配置理论等角度出发,分别从自然山水式、规则苗圃式、混合式等设计模式来进行探讨。提出以生态性、人文性、环境心里学为体验型的袖珍花园景观设计原则。地形的改造以因地制宜,适宜植物生长及协调性,来对地形进行改造。在植物的选择上应该以乡土植物为主,兼以选择适宜园区生在的引种植物,以满足植物之间形成稳定的群落的需求。

景观专业毕业论文:园林景观专业教学改革浅谈

摘要:分析了城市化进程中园林景观行业的发展及其对职业教育提出的新需求。结合北京城市学院园林景观专业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实践,介绍了教学改革中强化职业教育思想,增强实践动手环节,落实大专业多方向的理念,并提出了实践类课程的具体改革措施。

关键词:园林景观;教学改革,人才培养;实践能力

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中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中国在人居环境的建设和管理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和挑战,人地关系失调、环境恶化、自然文化遗产遭到蚕食等问题以及园林景观专业人才的奇缺等现象,都为中国园林景观学的实践与理论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一、行业态势分析

随着人才市场竞争的加剧,就业选择的复杂性和易变性,使得社会需要动手能力强及适应性强的高素质专业人才,需要素质教育与技能教育并举。高校建设宽口径的专业平台,为学生奠定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应当是办学的重点。

城市景观专业的教学实践证明,培养学生的自学、创新和研究能力,对提高城市景观专业课教学及学成后的专业运用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城市景观专业建设是一个动态过程,专业必须适应时展及社会需求,尤其应与当代中国人居环境建设面临的实际问题相结合,摒弃“固步自封”或“一味照搬”外国模式办专业;同时专业建设必须与国家目标和景观学科自身发展相结合,从而确保城市景观专业与时俱进。

教学实践证明,培养学生的自学、创新和研究能力,对提高城市景观设计专业课教学及学成后的专业运用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满足社会需求是专业发展的目标,应确立知识、能力与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观,构建注重素质的多样化专业教育模式。

二、教学改革研究

在园林专业教学实践中,我们重点深化专业课的教学改革研究,在发展和丰富自身内涵方面进行新的探索。在三年制应用性高职教学工作中,除完成基本理论及实训教学任务外,我们将工作重心和培养目的确定为:培养学生从“眼睛发现美”到“身心感知美”进而能“双手创造美”。经过系列探讨和摸索,以“提升审美情趣、提高动手能力――手脑并重”为突破口,进行系列实践课程的改革和探索。

1,现场教学探索美,胸有成“竹”意境出――植物类基础课程改革

园林植物是园林的四大要素之一,是园林中生态功能显著的造景材料,是整个园林专业的基础。

掌握园林植物的美学特征和造景特色靠课堂讲授很难达到教学效果,于是《园林植物鉴赏与识别》应运而生,该课程完全采用现场教学:课程总学时24,授课地点――北京各种类型的园林绿地(植物园、城市公园、社区、校园、街心公园等),授课方式――以自由发言、提问、分组讨论和修正补充、归纳总结的方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该课程是在学习园林花卉学、园林树木学过程中开设的,目的让学生熟练掌握北京常用的树种、花卉、草坪的种类、观赏特性和季相变化。通过不同类型的绿地观察比较同一类植物不同的应用特点,让学生掌握植物的搭配和配置。

通过记录考勤(3O%)、制作园林植物档案卡片(30%)、现场考核的(40%)三部分形成该课程的最终成绩,实现教学质量和效果的控制,最终使学生掌握常见的近100种园林植物,为以后园林设计和园林工程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2,提取生活甘泉,把思想做成模型――设计类专业课程改革

打破以往单纯“布置任务指导方案一完成图纸”的设计课程授课模式,以“调查研究一项目讨论一确定方案一模型制作展览评奖”为课程主线,课堂讲授20课时、参观实习8课时、实训辅导20课时,总计48学时。

课程以园林设计理论、园林建筑设计理论、城市规划理论为教学基础,通过理论学习结合实例分析完成对城市与景观设计的再认识,通过参观实习结合单体塑形能力培训学习景观形象的视觉设计,进而进行图纸与模型的同步设计完成标志性景观设计实践。教学目的有三:初步理解和梳理城市景观生态、社会、文化对城市景观肌理与脉络的影响与相互发展;掌握标志性景观的设计程序、设计要点;具备一定的设计塑形能力。

在课程开始时为学生做详细的课程学习指南,明确目的与学习计划,并列出推荐阅读书目和调研参观推荐地。学生5―7人为设计小组,以组为单位完成调研、讨论和课堂汇报,完成第一、二次设计草图后,全组共同完成模型的制作(每人需完成各自图纸)。

3,满足实际应用需求,进行魔鬼式培训――专业技能专项培训

从事园林规划设计行业必需熟练掌握三大软件AutoCAD、Photoshop、3DMax。在学生分别学习三个软件后,缺乏的是软件之间贯通和独立创作的能力。这离实际工作岗位的要求相差太远,有必要加强专业技能的专项培训。

我们在二年小学期设置专项培训,整合硬件设备良好的机房,1人1机,安排学生每周25学时进行为期3周的突击式训练,以指导教师的工程项目为培训实例,要求学生用3个软件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该项目所需图纸。

引导学生逐步操作:线条图纸绘制、平面彩色渲染、建立立体模型、后期图面处理等一步步过程中获取信心,真正将过去所学内容融会贯通、提高技艺。

4,突出行业特色,塑造工程项目管理人员――工程类专业课程改革

《施工图(园林工程图)设计》是在传统园林工程的基础上,按一定的规则和方法并遵照国家工程建设标准有关规定来绘制工程图,准确表达工程物体的形状、大小、位置,并说明有关技术要求的图样绘制课程。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了解并熟悉园林工程图的各种图示方法和制图标准的有关规定,掌握园林工程图的内容,具有识图和绘制园林工程图的能力。即能够在园林项目初步设计图的基础上,进行竖向(土方)、园路、水体、假山、种植工程等的施工图设计;同时能够做到读懂相关设计单位给的工程图,进行工程项目的指导施工工作。

“施工图设计”课程的开设,充分地将工程理论和工程实践相结合,弥补了专业课――“园林工程”课程只重视理论而忽略实践工程设计的环节;打破了传统教学中“理论统控实践”的唯理主义弊端;满足了园林各单位的实际工作需求,包括各设计单位的工程设计(即施工图设计)工作、各工程单位的工程识图和工程技术操作指导工作、各园林管理部门监督和管理工作等等。

在课程开设方面,“施工图设计”课是工程理论和工程实践的完美结合。在课程内容方面,完整地将实践项目引入教学,即以实践工程项目为案例、教授学生一整套施工设计图的识别与绘制。在讲授技巧方面,施工图手绘练习与计算机绘制结合讲授。

《园林工程施工组织管理与设计》是聘请行业内既有教学经验又从事园林工程管理的双师型教师,以实际工程项目为主导,从招投标书的制作――合同文本的签定――施工组织设计与实施为主线组织教学,实现学生到项目管理人员的过渡。该课程是对园林工程和施工图设计的一个补充和提升。

5,开阔视野,增进技能――综合实习改革

中国古代的园林艺术久负盛名,而且在传统意义上被分为南北两派。北方园林的代表是皇家园林,苏州则以商贾巨富的私家园林为代表。扬州园林则较为独特,它的风格介于北方皇家园林与南方私家园林之间:既具有皇家园林金碧辉煌、高大壮丽的特色,又有大量江南园林中的建筑小品,自成一种风格。江南私家园林在中国造园史上独树一帜,是中国古典园林的精华;上海的现代园林、以上海为代表的中国新现代建筑,以其灵活多样的风格,某种程度上领导着新潮流。这些园林在园林专业的各个骨干课程都要用到,可是学生只是停留在课本的描述和老师的讲述中,很难形成一个完整的认识。因此有必要让学生走出教室、到实地参观,开阔眼界,收集一些资料,以培养学生对南方园林、建筑的独特之处的分析能力和应用能力。在专业上,体验南北方不同的植物及其设计形式,开阔学生园林设计工程视野;注重培养提高学生的协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工作态度等。通过这种综合实习,学生的知识结构会更加完整和系统,使得感性认识和理论基础知识完美融合。

景观专业毕业论文:俄罗斯风景园林与建筑景观设计专业

在城市规划中,风景园林与建筑景观设计被人们越来越多的提到,它在城市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如公园、社区、街道、住宅、建筑内外设计等等都少了它的参与。风景园林与建筑景观的协调与质量,反映着一个国家或城市的发达水平和文明程度,是城市绿化美化中的灵魂。许多城市都提出建设“花园城市”、“山水城市”、“园林城市”等目标,意味着在设计、实施这些项目的过程中,需要相当强大的风景园林与建筑景观设计专业人才队伍,这方面的专业设计师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是我国举办2008年奥运会的主题,而“绿色奥运”更是奥运规划设计中的重头戏,北京和各大城市的绿化活动将以奥运为契机全面展开。在奥林匹克公园等奥运绿化设计竞标中,国外公司占了七成。遗憾的是目前我国风景园林与建筑景观设计专业尚属空白,国内大学开设的风景园林与建筑景观设计教育比较薄弱,导致这方面的专门人才很少。

尽管对很多人来说,风景园林与建筑景观设计还相当陌生,但仍有一些中国学生已经选择到俄罗斯的莫斯科国立林业大学留学,就读该校开设的风景园林与建筑景观设计专业。莫斯科林大是俄罗斯林业技术教育的摇篮,在其国家林业教育中处于主导地位。所设的风景园林及建筑景观设计专业在俄罗斯同类专业中首屈一指,以培养建筑景观和园林建设设计方面的高素质人才而著称,是俄罗斯中学毕业生报考最热门的专业之一。

与俄罗斯相比,国内院校的园林专业入学门槛高,对学生的文化课成绩要求高,使那些具备美术基础、但文化课较弱的中学生望而生畏。而莫斯科林业大学不仅入学条件简单,还为这些有艺术专长的学生提供了发挥、创造的平台,对培养个性化设计非常有益。中国学生在学习期间,不仅可以系统、完整地学习专业知识,而且在所花费用相当于欧、美、日各国费用14%―20%的情况下,能享受到优于国内院校的生活条件。

俄罗斯治安问题

此外,有些家长担心俄罗斯的社会治安,怕孩子在俄罗斯不安全。事实上,俄罗斯的社会治安不好的地方只限于闹市区或人员比较繁杂的地方。治安不好的情况在任何国家都存在,所以对家长来说学生在校园生活,环境相对封闭、安全,学生只要不到比较乱的地区、避免晚归、外出尽量结伴而行、加强自我保护意识,自身的安全还是有保障的。

就业前景

作为学生和家长们最关注的问题莫过于学成后的就业前景。根据国内某所设立了相关专业的大学调查统计资料显示,该校毕业生园林、风景园林专业的供需比达1:12,深受用人单位欢迎。一些就业调查也显示:有关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稳中有升。在一些发达国家,同类专业被列入“长期、稳定的职业范围”。

由此可见,从俄罗斯留学归来的毕业生的就业前景是乐观的。除了选择相关的设计院、科研院所及建设等对口单位,还可以就职于城市规划美化、建筑环保、装饰装修、艺术设计等多类公司和企业。如果想自己创业,选择的空间也很广阔,可以开一个工作室,提供这方面的专门服务,这样既省成本,又见效快;还可以提供集设计、装修、装饰一体化的综合性服务,国内的这类市场急需填补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