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小学品德教育论文

小学品德教育论文

发布时间:2022-05-16 03:43:30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1篇的小学品德教育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小学品德教育论文

小学品德教育论文: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方法

【摘要】俗话说:“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本文就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方法提出几点做法,以期不断完善、推动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思想品德教育;方法

俗话说:“教学有法,但无定法。”以下就本人几年来从事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所采用的几点方法提出来与大家共同探讨,以不断完善、推动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发展。

一、感情投入法

韩愈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现实生活中,无论哪方面的完成,都离不开教师感情的投入。因而,教师在人生和知识的讲坛上,必须自始至终贯彻情感教育,这在思想品德教育中尤为突出。伟大导师列宁也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唐代诗人白居易亦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依据现代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原理,对学生的教育“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也已成为人们的共识,这也正充分体现了思想品德教育中运用情感教育的重要性。一堂好的思想品德教育课,无疑是教师真情实感的流露和再现,它犹如涓涓细水无声地流进学生的心田,从而产生巨大的情感交流作用,进而产生教育学中的“皮格马利翁效应”。实践证明,要想让学生学好这门课,教师首先就要以真情实感投入进去,以情动人、以理服人,即专家提出的“备感情”一环。上课时以充沛的精力、饱满的热情、愉悦的表情、高昂的激情进入角色,学生易于受到感染,心灵产生震撼作用,思想政治课的教育功能便能达到。

二、理解关心法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小学生自尊心强,感情丰富而又脆弱,尤其需要老师的理解和关心,特别是后进生,心理负担大,思想包袱重。作为教师,不仅要教书,更要育人,因而不能只关注他们的缺点,更应看到他们的长处,看到他们闪光的另一面,并适时适度地当众表扬。实践证明,这种做法无论是对前者还是对后者都会产生良好的效果——学习上积极主动,大胆询问,勇于回答问题,成绩逐步提高。此时老师如若不失时机地再作表扬,他们的积极性会进一步被调动起来。当然,在经常表扬的同时,对他们的缺点也应坦诚、中肯地提出来,并提出改进的意见和方法,使其慢慢改正,老师这种有理有节的批评也是一种关心,有助于改正缺点,学生更易于接受。不仅如此,还要对生活困难的学生多加关心,对生病的学生细心照顾,对厌学的、学习方法不对的、不愿用功的以及其他一些需要关心帮助的学生,老师都尽可能做到了如指掌,用师爱去关心他们、感化他们,使学生懂得被人理解、关心、尊重的意义,认识到自身的价值,从而重新认识自我,增强他们对生活的信心和学习的信念,从而升华师生感情,提高教学效率。实践证明,一名优秀的教师,只有真正做到在生活上照顾学生,学习上帮助学生,心理上理解学生,感情上关心学生,才能算完成了思想品德课的任务。事实也一再说明,“理解万岁”并不过时,进行“换位思考”,多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会大大激发他们的积极性,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三、提高兴趣法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门课,只有学生喜欢,才会对它产生浓厚的兴趣,积极主动地学习。因此,需要教师在语言的精炼、生动、幽默上下功夫,在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实用性、现实性,教学手段的科学化、现代化,教学工具的直观性上做文章,以此来吸引学生。幽默的语言,生动的讲解,精辟的论述,会像磁铁般吸引学生认真听讲。特别是开头的第一节课尤为重要。著名文学家高尔基说过,“开头第一句是最困难的,好像在音乐里定调一样,往往要费好长时间才能找到它。”讲课也是如此,需要老师好好下一番功夫。一个充满激情的、精辟的开头会产生极强的吸引力,深深地打动和抓住学生。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也可以通过设置悬念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启发他们的思维,创造出良好的教学气氛和教学情境,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在一次讲课时,为了避免呆板、单调、平铺直叙式地讲述,笔者上课时的第一句话是:“同学们,你们知不知道我们现在正处于什么社会?”话音刚落,同学们便异口同声地答道:“社会主义社会。”在教师表示肯定后,又提出第二个问题:“那么,谁知道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是从哪一年开始的?”经过几秒钟的沉默,有人大声喊道“1949年”,“对,1949年。”其他学生随声附和,“为什么?”“因为新中国是1949年10月1日成立的。”,他们又答道。“对不对?”笔者又问道,“对”同学们毫不犹豫地答道。“认为对的同学把手举起来!”大家“唰”地都将手举了起来。“很遗憾,你们都错了。”笔者说道。顿时教室里一片寂静,继而又沸腾了,大家议论纷纷,表现出极大的疑惑,“怎么会错呢?这怎么可能呢?新中国不是1949年成立的吗?”看得出,这个问题就像定时炸弹一样发挥了它应有的作用,产生了预期的效应,把学生的积极性完全调动了起来,大家都迫切想知道问题的答案。同学们那一张张热切的面孔,一双双充满渴望的眼神同样深深打动了笔者,笔者用充满深情的语调对学生说:“原因是这样的……”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整堂课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结束了。学生的表情表明,他们已经喜欢上了这一门课,也看得出,他们无论对教师还是对这门课,都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师生在一种高度默契的环境中轻松地完成了这一课的教学任务,为后面教学的顺利开展打下了基础。

四、目标激励法

为了实现教学内容的融化、掌握,笔者采取“化整为零”“目标激励”的方法,根据学生个体的不同,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每天要学习的内容、做的作业都不相同,并规定各自不同的学习目标,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测评、验收,目标完成后当即进行表扬、鼓励,并请家长在家里也进行表扬、奖励。当完成第一步学习目标后,再指定完成第二步、第三步……每一次的学习任务完成、目标实现后,老师、家长都适时进行表扬、鼓励甚至小小的奖励。长此以往,学生都有了各自不同的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无论是成绩好的学生、中等学生还是成绩差的学生,由于都有符合自身实际的最低目标,学生乐于接受,易于完成。在最低目标实现后又有二次目标、三次目标,学生感觉新奇、体验新颖,都急于去尝试,急于去实现,以表现出好的成绩得到老师、家长的表扬,有一种成功感、成就感、自豪感和喜悦感,树立了自信心。这种方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提高兴趣,树立信心,从而达到优等生巩固、中等生提高、后进生转化的三重目的。如在识字教学中,笔者把学生分成三类,掌握快的学生每天学会10个生字,中间学生学会6个,掌握慢的学生则只需学会4个即可。通过反复练习,一直坚持,不断调整,一学期下来,所有需要学习的字词学生全部掌握,三类学生全部达标,小语教学中的重点部分——字词教学便可迎刃而解,别的教学内容亦可如此。“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学生兴趣的提高有赖于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有赖于课堂结构的优化和调整,唯其如此,才能使教师在教学中占据主导地位,也更有利于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否则便是哗众取宠、空中楼阁了。为此,教师必须通过多种途径内强素质、外树形象,苦练基本功,不断陶冶师德、铸造师魂、培养师能,使自己的业务能力和专业水平不断提高,为教学质量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汤丽萍

小学品德教育论文:小学语文中的品德教育分析

摘要: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必须从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灵活地将德育内容嵌入具体的语文知识点教学活动之中。唯有如此,才能真正促进发展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发展学生情操品质双重教育教学目标的更好落实。

关键词:小学语文;德育;识字学习;阅读学习;写作学习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师应当充分挖掘学科中蕴含的人文教育资源,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层面的熏陶及教育,以便在切实促进学生语文技能、修养得到锻炼与发展的同时,真正推动其思想道德方面的建设,保障其实现德与智的均衡、协调发展。”以下,笔者将在认真研读新课标基本理念的基础上,就小学语文中的德育策略展开分析与探讨。

一、在识字学习中渗透德育

识字是小学语文学习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据着小学生语文学习活动较高比例的学习时间。对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当牢牢抓住识字教学的这一宝贵资源,在教会学生汉字读音、汉字书写、汉字记忆等重要技巧的同时,适当对其进行德育的渗透。此举在一定程度上可收获良好的德育效果。例如,在学习“孝”这一汉字时,我将其拆分成了“老”及“子”两个部分,并明确地告诉学生:“老”代表的是父母,“子”代表的是孩子,父母辛辛苦苦养育我们,为我们无私地奉献了他们的一切,因此,我们在对待父母时,要切实承担起厚待他们、呵护他们的义务与职责。这样一来,借助“孝”字“老”在上,“子”在下的创造性讲解,学生便很容易实现对“孝”字的轻松理解与深刻记忆。除此之外,更要使他们深刻认识到:要理解父母的奉献,要懂得对父母的付出给予感恩,做一个孝顺他们的好子女,从而巧妙实现识字教学与德育的完美结合与渗透。

二、在阅读学习中渗透德育

通过对阅读素材的调查,我们不难发现:无论是教材还是课外阅读素材,小学语文所选取的阅读资源除了都有着较高的创作水平之外,通常还都会或多或少地蕴含有作者的一定积极情感或者道德素质倾向。如《蓝色的树叶》一文宣扬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帮助;《陶罐和铁罐》一文强调“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要敢于正视自己的不足与缺陷,更要发现、承认他人的优势与长处”……从这层意义展开来讲,阅读学习也不失为对学生巧妙进行德育渗透的一个重要突破口。考虑至此,笔者在自身的教育实践中有意识地在阅读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了思想道德品质等在内的熏陶及教育,教学反响良好。如,在学习《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这一课文时,我除了向学生详细讲解其中的新字词等具体语文知识点之外,还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了环保教育的德育渗透:结束课文讲解之后,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搜集、整理关于我国森林植被覆盖情况、水土流失情况、土地沙漠化程度以及植物覆盖与环境保护、土地保护等相关的环境保护知识。这样一来,便使学生对我国当前的环境保护政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与理解,有利于他们在日后的实际生活中尽量做到爱护土地资源、爱护森林植被资源等意识的形成与树立,从而真正将《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这一课文的教学内涵发挥到最极致。

三、在写作学习中渗透德育

写作是创作者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独特认知与体验,其或多或少都会涉及写作者的个人情感及思维思考方式。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还可以将写作教学当做有意识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道德品质等巧妙德育渗透的重要渠道之一。以我自身的写作教学实践为例,我就会非常注重抓住学生现实社会实际生活中的随机事件、随机现象对学生进行道德素质和思想情感上的渗透教育。如,有次班级内的垃圾桶满了,学生纷纷抱怨,可是我却观察到谁也没有主动将垃圾桶清空并进行整理。我在接下来的语文写作课上,要求学生针对上述现象,尝试写出一篇文笔流畅、主旨明确的文章。这般一来,不仅使学生意识到:语文知识蕴含在平凡的现实生活之中,生活中的一切现象都可以作为文章创作的源泉,“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促使他们在日后的学习过程中认真观察生活、积极从生活中汲取创作灵感。除此之外,更为重要的一点在于学生的文章创作过程还确保他们对上述“纷纷抱怨,却无人主动对垃圾桶进行清理”的现象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与分析,探究“为什么”,又该“如何做”,很显然这就为其形成“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建立“无私为集体奉献自身力所能及的力量”的科学意识奠定了良好的情感基础。总之,作为一名基层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从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灵活地将德育内容嵌入具体的语文知识点教学活动之中。唯有如此,才能真正促进发展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促使学生情操品质双重教育教学目标的更好落实。

作者:杨德志 单位:重庆市荣昌区治安中心小学

小学品德教育论文:谈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情感思维

【摘要】小学思想品德教育要注重引导学生经历问题“生活化”过程。要关注学生的情感状态、交往状态,让学生在“生成”中建构属于自己的认知结构。

【关键词】情感;思维;交往;认知

1.关注学生的情感状态

以往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中关注的往往是认知因素,而对情感因素则缺乏应有的重视。这种失衡现象导致了学生厌学、学习效率下降、身心健康受损、个性片面发展等,使教学潜力的发展受到限制,已不能适应社会和时代的需要。教学内容要通过故事、游戏或课件等形式表达出来,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充分地激活他们的积极性,思维活跃,自觉投身其中,增强练习的乐趣。小学生的学习,往往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在熟悉的情境中,他们能够发现知识、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感受到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联系。生命是千姿百态的,与莎士比亚、牛顿、爱因斯坦一样,每个学生都可能成为天才,都蕴藏着巨大的潜能。人类中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尊重和赏识,赏识体现了对人的尊重,对生命的尊重。如果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充满生活的情趣、美的享受以及教师的赏识,那么学生就会对思想品德教育产生亲切感,在教育中体验到生活的乐趣,感受到思想品德教育的魅力与价值,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从而促使他们主动学习。

2.关注学生的思维状态

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小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活跃期,思维发展很快,对周围世界充满了好奇,对一切都想问个为什么。疑是探求新知的开始,也是探求新知的动力。因此,在引导学生理解教育内容,尤其是学生预习、自学时,应鼓励学生进行理解性提问。学生由被动受问者转变为主动发问者,体现了平等对话和民主协商的精神,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自主意愿和自我发现的积极表达者。在教育中应开拓学生思路,利用开放性或探索性问题,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对于那些有创见的观点,即使是不成熟、不完整,也要给予应有的肯定和鼓励,以培养学生敢于求异探索的精神。创造性思维不是单一的思维活动,而是多种思维形式的综合表现。在教育中,应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才能。

3.关注学生的交往状态

教育者要本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育中开展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名符其实的交流,鼓励学生通过各种活动,进行各种观点之间真诚的交锋,使学生从经验中、活动中,通过思考与交流有目的地建构属于自己的知识结构,获得富有成效的学习体验。采用小组合作交往,互帮互学,达到共同提高。同时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与竞争意识,使学困生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主人,而不是旁观者。这样的形式可以让学生充分发表各自的见解,通过交流,师生点拨,学生自我概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小组探究学习的成效,不仅在于让学生自主探索解决具体的生活问题,而且更重要的是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相互合作和交往能力。使学生学会有条理地思考问题,清晰地阐述观点,有序地呈现结果,客观地评价或反思自己与他人的见解,掌握与人合作沟通的技巧,促进学生能力的不断提高,为学生今后发展奠定基础。在对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实践研究中,笔者认识到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应该突破“预设”,变“预设”为“生成”,着力引导学生经历问题的“生活化”过程,使学生在参与和感受“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既长知识,又长智慧,让学生在“生成”中建构属于自己的认知结构。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思想品德教育,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终生健康发展。

作者:王健华

小学品德教育论文:小学品德教育问题及管理探索

摘要:小学是学生学习的基础阶段,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时期。就小学品德教育问题及管理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的建议。

关键词:小学教育;品德教育;问题与管理

一直以来,小学教育教学都十分注重学生的品德教育问题,但在实际教育过程中,因为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导致小学品德教育出现了一些无法忽视的问题,因此需要采用一定的管理措施对其进行解决,这样才能看到品德教育的成效。

一、小学品德教育的问题

1.家庭影响

家庭教育作为学生教育的主要因素,是学生学习德育知识的第一所学校,但由于家长的一些不良行为习惯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学生,且一部分家长对学生过于溺爱,导致学生的言行举止出现问题,严重的将会影响学生一生。

2.学校原因

部分小学为了提高升学率,过于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忽视了学生的品德教育,虽然一些教师已经开展了品德教育活动,但却没有相应的教育方式,导致学生的思想品德无法提高。

3.自我原因

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好奇心强、认知能力不足,无法准确地明辨是非,正处于形成良好道德观念的重要时期,然而学生受到一些不良客观环境的影响,无法正确地处理一些问题,因此才使得自己缺乏品德教育。

二、小学品德教育管理方式

1.与家长联系

既然家庭教育对学生来说十分重要,那么学校就应与家长站在同一战线,从日常生活中逐渐渗透品德教育,让学生获得一定的品德思想,改正自己的不良行为习惯,但这前提是家长需要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为学生树立正确的榜样,形成良好的家庭教育气氛,这样才能够提高学生的品德思想。

2.加强学校品德教育

学校是加强学生品德教育的最佳场所,学生在学校的时间基本已占学生生活的一半时间,教师在这个时间内就应该将学生作为主体,为学生灌输相应的品德教育思想和精神,从小事开始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小学班主任也应该发挥自己的管理作用,引导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3.教学方法

好的教学方法也能够加强小学品德教育管理,教师可以通过对文章内涵的分析,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亲自感受文章中的情感,从而获得良好的品德教育。另外,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参加一些集体活动,让学生在集体活动中获得团队合作精神,形成良好的师生、生生关系,这样一来学生就会受到其他学生和教师的影响,逐渐开始改变自己的行为习惯,自然而然就会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综上所述,本文对小学品德教育问题和管理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得知在实际教育过程中,由于小学生缺乏一定的认知能力,无法形成良好的品德思想,因此,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中不断渗透品德教育,这样才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思想品德。

作者:邹洪元 单位:重庆市江津区西湖小学校

小学品德教育论文:小学思想品德教育问题及对策分析

摘要:对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来说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尤为重要,不容忽视。然而现在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中普遍存在缺少家庭教育、思想品德课缺乏实效、学校重视智力的培育多过思想品德教育、思想品德教学脱离实际等问题,本文从现行教育体制思考这些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进行分析。

关键词:小学教育;思想品德;对策分析

民族国民素质根本之一就是思想品德,思想品德代表一个人的灵魂,每个人的灵魂就汇聚成了一个国家的综合素质水平。对于如同白纸一般的小学生来说,身心发展都很迅速,具有较强的可塑造性,从这一时期培育好小学生的思想品德能够终生受益,对于提高国民综合思想素质水平、建设精神文明社会国家也有着重要作用。

1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意义

1.1思想品德教育的概述

思想品德教育从性质上说,是一定社会文化和经济意识形态的反映。文化、经济和社会发展等在国家和党的不同发展阶段中的工作侧重点也会随之有不同的特点,从而思想品德教育也会在内容上受到一定的整改。总体而言思想品德教育虽然有着阶级性,但在每个时期的统治阶级都会符合大部分人们的意志,从而让思想品德的发展和统治力量得到培养维护。

1.2思想品德教育的功能

1.2.1建设精神文明社会国家的必要性思想品德中强调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这是我国国情的所需,也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关键特点。相互依赖,相辅相成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社会国家不仅需要物质文明的物质基础发展,并且为保障物质文明良好发展的精神文明也尤为重要,因为物质文明的健康发展需要精神文明来指明方向。然而学校作为发展国家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关键场所,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培养一定要尤其重视,这样才能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奉献最大的力量。1.2.2让个人全面发展得到满足走入社会以后的人们要学会做人处事,要应对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只有游走在各种社会关系中游刃有余的人才更容易在各个方面收获成功,而这一切都要追溯到思想品德教育的源头中,它对人一生的成长都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只有在道德品质上具有高尚的修养,才能日后在社会上受到人们的尊重。1.2.3社会核心价值观的维护需要任何社会都需要核心价值观,只有人们认同和遵守这一核心价值观才能让社会的稳定和秩序得到良好的维护。由于不是所有人的思想境界都能达到社会以及统治者要求的高度,并且一定会有一些不认同和质疑甚至反对社会核心价值观的人存在,让人们在思想观念和行为上达到高度认同是极为重要的目标,那么思想品德教育就是这一目标得以实现的有效措施。

2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2.1小学生思想品德在家庭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

2.1.1家庭对孩子思想品德教育的轻视现在社会中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教育都普遍偏向智力的发展,只重视和强调孩子的学习成绩,对孩子思想上的教育相较漠视,也很少教诲孩子为人处事方面的道理,等到孩子成长到青年时期的时候本质上的思想品德就会明显显现出来,从小受到良好思想品德教育的孩子在青年时候总能谦虚待人、认真学习、尊敬师长、珍惜当下,反之的孩子叛逆难以纠正。2.1.2家庭教育中家长的不规范行为影响很多家庭中的家长也存在着自身道德文化修养以及各种素质的欠缺,甚至会有一些不良的嗜好习惯,渐渐让孩子受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在家庭教育中家长的言行举止也应该为孩子树立起良好的榜样。

2.2小学生思想品德在学校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

2.2.1思想品德教育的目标理想化据了解,很多学校对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上的要求是要勇于奉献,要助人为乐,要大公无私,要服务人民,要一切以国家和集体的利益为重,要把学生培养成共产主义事业的继承人。然而这对心智完全不成熟的小学生而言只是一味强加的背诵理论,并不能深入了解这些教学层次的含义,只是校方对思想品德教育太过理想化的目标设想,没有太大的时效性。2.2.2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政治化现在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教材课本内容很多都脱离了现实生活中的道理以及实践中的意义,而是内容偏向政治理论,让思想品德教育也只是停留在课本上的空谈,因此容易导致教学偏离现实生活中实践活动的轨道。

3对于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建议及对策

3.1实施有效的家庭思想品德教育

3.1.1让家长的思想品德教育观念得到转变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老师,要让孩子在思想品德教育上得到有益吸收,就要从家长做起,端正家长自身品行,为孩子树立一个健康向上的良好榜样。3.1.2提升家长的思想品德素质和能力加强家长自身的个人素质的修养,让家长的人格魅力在孩子幼小的心中受到潜移默化的良好影响。

3.2提高学校思想品德教育的时效性

3.2.1制定具有科学性和时代性的德育目标根据小学生自身情况进行符合实际的教学方案,多从生活周围事物以及实践活动从让小学生发自内心的感悟道德。3.2.2创新课堂的思想品德教学内容不要一味把教学限制在课本和课堂之中,思想品德教育也不应该政治化。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大背景下,需要不断提高国家综合国力,其方法和途径之一就是加强思想品德教育,从而达到提升国民思想品德素质水平的目的,之后才能在发展综合能力上得到助力。

作者:熊桂芳

小学品德教育论文:班主任在小学语文中对品德教育的渗透

摘要:在以往的教育中,往往是以学生的成绩为划分教学质量的标准,这样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让学生更加专注于学习,但是也相应的忽略了学生其他要素的发展,尤其是在当今提倡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时代,这样做无疑会使学校的整体教学质量下滑。这样的情况在新课改进行后好转很多,国家出台很多政策来支持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作为小学中所有课程基础的语文课对于学生的素质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尤其是德育这方面,通过班主任老师的渗透作用,使小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被培养起来。

关键词:班主任;小学语文;品德教育

小学生处于人生中的启蒙阶段,所以在这个阶段形成良好的是非观、人生观等价值观念对于他们的人生有着重要意义。而在对它们的素质要求中,德、智、体、美是四个最重要的概念,作为四大素质中的首位,德育教育在新时代下被注入更多的内涵,也对学生人生产生更大的影响,其一般是根据社会对于社会成员的要求来对公民进行思想、道德、执政方面教育。在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需要各种途径来完成教育,而其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就是通过语文课堂来完成德育的教育,因为语文相比于其他注重逻辑和真理的课堂更在乎情感方面的发展,在班主任老师的带领下进行德育方面的渗透,使学生养成正确的价值取向。

1班主任在小学语文课堂进行德育渗透的必要性

无论在什么时代的教育,德育方面的教育都在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即便是在往前更注重学生成绩的年代,对他们的德育教育也从未停止。而小学的语文课堂因为语文固有的情感、价值观等原因更是小学德育教育中的重点部分,所以由班主任带领进行渗透式的德育教育是当前小学在德育方面达成的一致观点。虽然因为新课改的进行使得我国小学的德育重新被提上日程,教育力度逐渐加大,但是由于传统的教育以成绩为本的思想,其开展程度还不是很大,所以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进行德育的渗透也就很有必要了。但是目前许多的小学语文教师在教授一些基本的语文知识时尚可,但是在运用语文进行德育的渗透时就有些力不从心,这种情况下需要班主任介入进行德育的渗透。在之前的小学德育中,进行教育的手段和方式、课程等都非常匮乏,只有在思想品德课上通过老师来进行,效果也不甚理想。而小学语文课堂这种渐入式道德渗透教育的德育效果更好,也为小学的德育提供了更多德育的手段。

2班主任在小学语文课堂进行德育渗透使用的方法

在小学的语文教学中,用来教学的手段非常之多,比如朗读课文、寻找中心思想、语言训练等,这些教学手段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学生对于道德的理解,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暗中将德育融入进去,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养成较好的人生观价值观等,下面我们就这些教学手段进行德育方面的介绍。

2.1语言训练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首先进行文字的解析是必要的,随后要对文字组成的语言进行赏析,这是一种最基本的语文教学方式,也是班主任和学生进行情感联系的通道。通过对小学语文课文的调查,我们发现,里面选用的课文都是意境较美、语言精练、包含了大量情感的,这样的课文里面蕴含了大量积极向上的思想品德,通过班主任的带领从字句开始品鉴逐渐深入到全文,将课文所要陈述的内容以一种鲜活的姿态映入到学生的脑海中,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同时也完成德育方面的渗透。当然班主任在教学过程要分清楚教学的主次,我们之所以要用渗透这个词是要班主任在完成正常的语文教学时能够将德育渗透进去,而不是专门进行德育的讲解,这样不仅在语文教学的目标上无法完成,也会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结果与预期相反。

2.2朗读课文

在前面我们已然说过,小学语文中的课文都是语文专家精挑细选出来的,在意境、语言、思想上都是上上之选,尤其是有些古文或者诗句,虽然有封建思想蕴含在其中,但是合格的教师可以将这些略过而专门对其中的精华进行讲解,如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为祖国争光、乐观向上的态度等。而朗读作为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点内容,在德育的渗透中也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有些课文的节奏感很好,学生可以通过大声的朗读无形地将自己带入到课文中去,更能够理解课文要表达的意思。如李白的《静夜思》,学生通过反复的朗读就更能理解李白的思乡之情,也在无形之中培养了学生爱国爱家乡的品质。班主任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就是进行适当的引导,为他们解释其中的难点。

2.3课堂之外

在小学的学习生活中,课外活动也占据很大一部分比例,科学合理的课外活动能够缓解学生的情绪、锻炼他们的兴趣、发挥他们的个性等,最终成长为他们素质的提升。比如,课外阅读这种方式就是值得一试的课外德育方法,相比于小学语文中的文章,外界的文章无疑内容更加丰富、韵味更加浓郁、种类更多,适当的课外阅读对于学生学习兴趣及其之后的人生路途有很大的指引作用,但是外面的书籍并非全是好的,不能因为让孩子阅读色情、暴力等书刊影响他们的发育,所以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重任就落在班主任的肩上,最合适的方法就是班主任根据每个同学的性格、兴趣来推荐不同的课外书指导,在收获知识的同时提高德育水平。而除了课外阅读之外,与小学生的德育相匹配的活动也有很多,如演讲、辩论、写作等,这些都是提升学生辨析、文笔等能力的重要途径,当然,这些活动的主题很重要,它们对于学生德育的渗透就在于它们的主题。

2.4班主任本身的影响

作为人生的其实阶段,小学生的可塑性非常强,而承担着塑造这一责任的人物就是小学班主任,他们是与学生接触的最直观的人群,学生的情感、兴趣等方面的养成也是大部分在班主任的影响下形成的。基于这些,首先班主任自身的素质要足够的高,为学生起到榜样作用,在小学生的心目中,班主任的形象很重要,有很多行为或者是心理都是以班主任为参照物来塑造的,,比如,班主任的性格是乐观开朗的,课堂气氛也比较活跃,那么班上的学生大部分都会跟着班主任的情绪走,潜移默化之下就会养成乐观的情绪。班主任不仅要具备这些素质,还要努力观察学生的生活、融入其中,也要对他们有足够的关心,比如班主任通过对每个同学性格的了解来进行单对单对话,了解他们成长中的烦恼、欢乐等因素,基于此能更好地将德育渗入语文教学中。

3总结

总得来说,将德育深入到小学语文的课堂之上能够为小学语文的教学带来更多的教学手段,一定程度上加快了教学目标的实现,同时也能进行适当的品德教育,当然相比于正式的思想品德课语文课程的德育更多地是润物细无声这种方式,逐渐地对学生的素质进行提高。这就对班主任这个角色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在负责班级的整体教学与管理之外,他们还要对学生的品德教育起到作用,这种教育非一朝一夕及个人能力能够办到的,学校内的班主任可以定期举办研讨会来讨论德育在语文课中的渗透,也可以去别的学校进行考察学习这方面的先进经验,更大发挥班主任在德育渗透中的作用。

作者:于红伟 单位:吉林省磐石市烟筒山镇中心小学校

小学品德教育论文: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探究

【摘要】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以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与行为习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健康成长为根本目标。本文进一步分析了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满足学生自身道德需求;思想品德教育应将教育资源有效整合在一起;思想品德教育是施教者与受教者之间心灵接触的过程;思想品德教育需要丰富社会实践活动的观点

【关键词】小学生;思想品德;德育教育

新课程标准对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应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正确的价值观念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因此,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必须贴近现实生活,帮助学生逐步认识世界,形成判断是非的能力,从不断的自我教育中自省、自悟、自助。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是时代的要求,是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目标,是造就新世纪的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因此加强德育宾至培养,应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主体作用,做到教师的主导地位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机结合。

一、思想品德教育应满足学生自身的道德需求

现实生活是学生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更是学生道德认识素材的主要来源。学生是从面对现实生活开始逐步认识世界的,并通过对现实生活中人与事的思考,逐渐形成对善恶、是非、美丑的认识和判断,从而形成自身的思想道德素养。小学生的在校时间比在家时间要长,与老师和同学的交往也比较多,虽然有的学生比较喜欢与人交往,但部分学生或不愿与人交往、或不会与人交往、或害怕与人交往。因此,小学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在校时间,有意识地为学生创设各种交往情境,引导学生学说礼貌用语、学做礼仪行为,使学生能够主动关心别人、帮助别人,从而实现互助友爱、快乐成长。同时,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开展自我教育。自我教育的目的在于通过使学生自律性的用道德规范和约束自我,实现道德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开展自我教育必须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在学生自己进行认知、体验、领悟、抉择、践行的基础之上,满足学生自身的道德需求。教师应以理解、尊重和爱护学生为原则,组织学生对已开展的道德实践进行讨论,从而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教师在自我教育的过程中,应起到启发、引导与帮助的作用,而不应当去左右学生的思考、理解、体验、选择与行动。

二、思想品德教育应将教育资源有效整合在一起

小学生的思想品性主要是在家庭和社会的实践生活中潜移默化形成的。家庭思想品德教育是学校思想品德教育的基础和必要补充,对帮助青少年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素养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与作用。家庭作为小学生人生旅程的起点,是小学生德育教育的基础。家庭思想品德教育是小学生早期思想教育的基础,其在小学生早期思想教育中的作用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所无法企及的。而学校思想品德教育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的,其在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方面具有主导性的作用。因此,要提高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成效,学校与家庭必须合力参与。学校应当将各种教育资源有效整合在一起,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之间得到相互衔接,为学生搭建一个健康成长的平台。学校可通过定期召开家长谈心会、开展教育理论培训等活动,帮助学生家长了解教育方面的新信息、新理念,增长学生家长的教育经验,使学生家长能够更加尊重孩子,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从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三、思想品德教育是施教者与受教者之间心灵接触的过程

良好的德育氛围是提高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成效的重要保证,它可以使小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接受高尚道德情操的熏陶。要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首先要给予学生积极的德育期待。思想品德教育的过程是施教者与受教者之间心灵接触的过程。积极的德育期待是一种潜在的、暗含的、难以估量的强大教育力量,它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真挚情感的体现。积极的德育期待对培养学生的良好思想品德具有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教师应当对德育期待进行合理有效的利用,从而发挥其强大的效力,为思想品德教育创造良好氛围;要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还应当建立起互相尊重、人格平等、教学相长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师不仅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更应理解、宽容、信任学生,对学生付出无微不至的爱。当学生犯错时,教师不应一味苛责学生,而应当报以宽容和理解的态度来帮助学生改正。在思想品德教育活动中,教师应打破以往单一的师生关系,建立起互动沟通交流的新型师生关系。不仅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而且学生也可以向教师提问。这样双向的交流方式可以使师生关系变得更为和谐、密切,从而为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打下基础,使思想品德教育的成效得以提高。

四、思想品德教育需要丰富社会实践活动

培养小学生的良好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是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目的。因此,教师应当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并将思想品德教育巧妙融入其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进来,促使学生在活动的参与过程中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祭扫烈士墓,聆听英雄事迹,使学生得到思想和精神的洗礼,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使学生树立起崇高的理想和远大的目标,提高思想品德教育的效果。教师还应当引导学生运用所学到的观点和道理去联系身边事物和生活实际,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从而提高思想品德教育的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作者:张伟光 单位:吉林市丰满区教师进修学校

小学品德教育论文:小学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研究

摘要:思想品德教育在小学教育中处于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在目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农村寄宿制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下面就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评价机制以及教育者自身素质提高等方面,谈谈农村寄宿制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实践和探究。

关键词:农村小学;寄宿制;思想品德教育

一、农村寄宿制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现状分析

(一)农村小学生思想感情形成的特定环境

家庭因素对学生思想感情的形成与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家长的教育态度与教育方式能够直接影响孩子的性格形成。农村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而发生了较大变化:父母亲长期在外务工,孩子不得不跟随爷爷奶奶生活,正常的家庭教育活动无法展开,家庭教育面临着严重缺失,孩子思想情感的发展无法得到很好的引导,处于一个自我形成与发展的状态。

(二)学校思想品德教育体系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学校思想品德教育队伍和管理制度上存在的问题有:第一,学校全体教师并不是全部都重视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我们往往看到的是全体教师在全力以赴地抓教学质量,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除了班主任在抓,鲜少有人问津;第二,没有形成多元评价体系,学生不能从评价中获得成功、成长的快乐;第三,学校结合上级部门要求,会开展一些时令性的教育活动,但局限性较大,而且活动多流于形式,还有更广阔的思想品德教育空间有待开辟。综上所述,有效加强在校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优化学校思想品德教育管理体系,便成了农村寄宿制小学迫切需要探讨的问题。

二、农村寄宿制小学思想品德教育方法与实践

(一)做好学生的常规管理,必须大力抓好三支队伍的建设

班主任、生活教师和红领巾监督岗是寄宿制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管理中要抓的主要方面,即要想让学校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有新的进展,我们就必须要在实际工作中充分调动并全面激活这三支队伍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持久地发挥他们的能动作用。1.加强学生的个体管理,建立全面的管理和考评制度,营造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氛围。除了正常的学习和纪律方面的管理外,寄宿制学校学生的常规管理还应包括发型着装、生活纪律、就餐秩序、生活区卫生等。首先我们要结合实际,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和考评制度,做好及时的检查反馈和整改;并根据考评制度对逐一项量化,做好表彰奖励与违规处罚,最后,每月一汇总,对违纪严重的进行处理,对优秀学生予以表彰。2.加强班级管理,重视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肩负着提升学生思想品德、塑造学生灵魂的重要使命。班主任要建立包涵班级工作各个方面在内的量化考核制度,包括纪律、卫生、文明礼仪、床铺整齐、就餐秩序等。考核的目的就是要督促人人做好,学生之间互相监督,互相帮助,共同提高,促进班级的整体进步,形成积极向上的合力。建立的班级一日常规量化考核或班级量化周考核制度,学生如有违反,除扣除个人分数,还要扣除班级分数,每天一公示,每周一汇总,分数列后的予以处罚,列前的班级予以奖励。3.重视生活区管理,依靠规范而科学的管理,向学生及家长提供优质服务。生活区的管理是寄宿制学校管理中的一个重要区域,首先需从生活教师中选聘工作责任心强、业务素质好的教师担任生活部主任,组建生活区管理团队,制定科学合理的生活教师的岗位职责和考评细则,不断加强培训,提升生活教师的素质,并建立健全考评机制。其次要充分发挥学生自我管理的作用,以红领巾监督岗、学生值班等配合生活教师加强检查,按照考核细则做好考评记录。定期召开班主任、生活部的工作交流会议,及时反馈,将班主任的考核与深入生活区解决实际问题的考核相结合,提高生活区的管理力度,依靠规范而科学的管理,向学生及家长提供优质服务。4.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育人是校园文化最主要的功能。因此,农村寄宿制学校要充分发挥和结合好区域特色和地域优势,投入必要的物力、财力、人力,搞好校园文化建设。文化娱乐场馆和课外活动要全方位地向学生开放,书法、绘画、器乐、合唱、舞蹈、棋类、特色跳绳、抖空竹、地书字等兴趣小组有序地开展,以满足学生娱乐、参与、创造的欲望,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

(二)加强校内外联系,整合社会资源,巩固学生在校思想品德教育的成果

要巩固好学生在校思想品德教育的成果,就离不开家庭与社会的大力支持和配合。1.家长会。家长会能增进教师与家长、学生之间的相互沟通、了解和信任,让家长对学校、教师和自己的孩子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与认识,从而提高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针对性、艺术性和效果。2.“校讯通”。教师利用“校讯通”系统,可将学生在学校的思想表现情况、学习情况、生活情况和临时通知等反馈给家长,让家长能及时了解学生在校的表现。同时,学校也需要家长的支持和理解,可以以短信的方式告知家长,得到家长对学校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三)不断提高思想品德教育工作者

自身的素质和教育学生的能力作为思想品德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要从自身做起,不断钻研业务知识,加强自身修养,保持乐观健康的心态,从而以旺盛的精力、丰富的情感、健康的情绪去感染学生。

(四)学生思想品德教育评价机制的健全和完善

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要改革、要创新,就必须要建立新型的多元评价体系。1.评价要体现出动态性。可将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有效结合。形成性评价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要随时进行,以便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改进;同时一学期进行一次总结性评价,有助于对学生的道德价值进行判断。2.整个评价过程要科学。评价的整个过程应以学生的自我评价为主,教师评价、小组评价为辅。3.评价要体现出主体性。评价要以学生自我评价为主,这样评价过程也是学生自我分析、自我认识、自我完善的过程。总之,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是一项艰巨、复杂、长期的系统教育工程,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是我们每一位教师责无旁贷的义务。我们思想品德教育工作者应结合实际,解放思想,不断完善农村寄宿制学校思想品德教育的新体系。

作者:桑霞 闫飞云 单位:甘肃省高台县宣化镇中心小学

小学品德教育论文:小学数学教学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的策略

一直以来,很多数学老师都有一个教学误区,觉得自己把所负责的科目知识教好,提高学生考试成绩就是优秀的教学。他们往往都认为,思想品德教育是属于德育老师的职责,与任教科目不相关。事实证明,如果一个学生的知识水平很高,但是思想品德教育跟不上,往往更易成为社会的危险人物。因此,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也应重视思想品德的教育,从小学生抓起,可以避免因“应试教育”带来的重智育轻德育的不良影响。教师要在数学教学中,结合该学科的特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等方面的品德教育,让思想品德教育有效渗透到数学教学中去。下面作者将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探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的策略。

一、举手投足,在示范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思想品德教育就是陶冶学生的情操,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教师的形象和精神面貌对学生的影响是最直接的,也是最深远的。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就是他们的榜样,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能感染学生,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言传身教。在很多人看来,认为数学属于理科,是思维性的科目,是最不好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渗透的。但有时候教师最普通的一句鼓励的话语也能给学生带来正能量,例如:“这道题虽然比较难,但是老师相信你们经过认真分析思考,一定可以解答出来的!”有些积极性比较强的学生,老师说的话就是他们前进的动力,他们为了讨老师的喜欢,会非常积极尽力地完成。长久下来,学生必能形成刻苦学习、坚持不懈的品质。

二、利用教材,在课堂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教师用心研究,可以发现小学数学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素材,教师应该要好好利用这些素材,把握时机,让这些德育教材自然而然地渗透到课堂教学中,不让学生察觉到是刻意灌输,如此一来,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课本知识的同时也能培养他们良好的思想品德。1.渗透爱国主义例如在教学生进行时间单位换算中时、分、秒这三者之间的换算时,可以顺便提到我们生活中关于时间精准度的例子。比如我国的航天事业在不断发展,宇宙飞船在发射的时候对时间的精准度是非常高的。也可以问学生我们“神舟十号”飞船的发射时间以及返回时间。我国的航天事业现在发展得这么好,这是我们全中国引以为傲的事情,通过这个例子可以让学生为祖国感到自豪,加深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2.渗透集体主义在学习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圆柱和圆锥》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小组,自己动手制作圆柱和圆形,小组成员里面有人负责画图,有人负责剪纸,有人负责把几何模型粘贴制作。让学生学会分工合作,体会到集体主义的重要性和团结的力量。这其中少了哪个角色,制作几何体的速度都会变慢,而且可能导致有的人负责的工作比较多。有了集体意识,大家都会想着怎么共同努力去完成一件事,而不仅仅只考虑到自己的利益。3.渗透环境保护思想四年级学生学习过《统计表和图形统计表》之后,我让学生回去调查自己家庭每天塑料袋的使用情况,并连续记录一周,制作成统计表和图形统计表。然后再参考一星期的塑料袋使用量来估算一个普通家庭一个月、一年塑料袋的使用数量,制作成表。再结合塑料袋对环境造成的危害,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想法以及好的解决方法。通过这件事,可以加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自己在生活中尽量减少塑料袋的使用,或者灌输给家人同样的环保意识。4.渗透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数学课不同于思想品德课,它不能死板地灌输优秀的思想品德给学生,需要抓住教材中的一图一话、一题一例来巧妙地进行渗透。例如:教学“元、角、分”这三个单位时,老师可以教育学生人民币是国家的财产、是货币流通的方式,同时也代表着国家的尊严,平时不可随意踩踏、撕毁,要好好爱护它。

三、联系生活,在实例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小学数学教师除了利用原有的课本教材,还可以联系生活,在生活实例中对学生渗透思想品德教育。例如在教两位数相加减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计算:“原本一辆公共汽车上面有27个人,中途有8个人下车,再上来6个人,请问现在车上一共有多少个人?”教师在教学时,除了要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出发去思考解决的办法,还要渗透学生平时搭乘公共汽车时,应要“先下车后上车”,养成谦让的美好品德。如今的社会人们更加热心于公益事业,比如帮助贫困地区学生完成学业。假设资助一个贫困地区的失学儿童重返校园需要300元,那中国13亿人口,每个人捐赠1元,那这笔钱可以资助多少名失学儿童重返校园?通过这样的一道题目,不仅考查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同时也能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现在的读书环境是多么的珍贵,要学会珍惜学习的机会,还能培养学生的爱心,让他们愿意去帮助有需要的人。联系生活实例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渗透更有效,因为这些实例都是事实,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说服力也比较强。如果我们能在进行德育教育时联系到学生身边的人和事,往往能事半功倍,学生更能接受这样的方式。

四、结合训练,在日常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教师可以结合训练来培养学生的严谨性和认真负责的态度。因为数学这个科目要求学生要做到一丝不苟,一个步骤或者一个数字写错了,将直接影响到最后的答案。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说,不断的练习训练才能培养他们认真负责的态度以及形成良好的习惯。例如,平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每次在做题的时候要反复审题3遍,确定正确理解题目的意思后再开始做题,做完题目要养成一步步检查步骤的习惯,看看数字和标点符号是否有误。很多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容易出错,教师可以提醒学生:“是否抄对题目?第一步应该计算什么?接下来要计算什么?算出来的答案是否有代进原式验证?”在平时的训练中,教师就要培养学生自觉检查、分析错误的原因,养成认真计算的良好习惯,以后就不会吃由于粗心造成的亏。总而言之,结合小学数学的教学情况,我们应该充分挖掘教材中所有能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教材,把这些教材里面的实例巧妙结合到思想品德的教育中,根据可用的资源设计合理的教学方式,把思想品德教育一步步无形地渗透到学生的脑海里面,使他们从小就养成认真学习、一丝不苟的态度以及其他优秀的思想品德。这些事情的进行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好的,教师之间可以积极交流数学教学中有效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的策略,争取把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得更加深切,让学生们成为高素质的人才,也只有这样的人才能真正成为国家未来的希望、栋梁,伴随国家和社会走向一个美好的未来。

作者:王洪涛 单位:江苏连云港市赣马中心小学

小学品德教育论文: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品德教育

一、礼貌待人教育

如今,有的人由于受到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喜欢给别人取绰号,嘲讽别人,故意讲一些伤害别人自尊心的话;有的人把病残人的生理缺陷拿来取笑;有的不懂礼让,见到老人长辈,旁若无人;有的甚至在公共场所,粗言秽语,不堪入耳。以上这些都说明要加强文明礼貌的教育。如,需要打扰一下别人时,说:“Excuseme.”或“MayIaskyouaquestion?”需要别人帮忙时,可以说:“Wouldyouhelpme,please?”当别人感谢你时,要说:“Notatall!”当你无意妨碍了别人或跟别人添麻烦时,要说:“Sorry!”早上、上午遇到同学、老师或长辈,要主动说:“Goodmorning!”下午遇到同学、老师或长辈,要主动说:“Goodafternoon!”傍晚散步遇到认识的人,要说:“Goodevening!”晚上遇到认识的人,要说:“Goodnight!”遇到外宾时,要主动打招呼:“Howdoyoudo?”不论何时,凡是认识的人,要说:“Howareyou?”或回答:“Fine,thankyou!”与别人见面时,说:“Hi!”或“Hello!”分手时,说:“Good-bye!”“Bye-bye!”“Bye!”“Seeyoulater!”“Seeyou!”“Seeyoutomorrow!”教师用这些文明礼貌用语来教育学生,学会尊重别人,以礼貌待人。这样不仅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文明交往,而且还促进了学生的文明礼貌教育,从小就养成礼貌待人的良好行为习惯。

二、遵守公德教育

随着新时代的不断变化,小学生与社会的接触日益广泛,参加社会活动的机会明显增多。在周末或节假日中,孩子们常随着父母去购物goshopping、去远足gohiking、野炊haveapicnic、爬山climbmountains、去旅游takeatrip。要教育孩子知道哪些是社会公德,了解社会公德的行为准则,并养成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的行为习惯。教师可以结合认识颜色单词:red,yellow,green,认识交通工具单词:car,jeep,ship,plane时,补充介绍交通信号灯的作用和一些交通知识,教育学生要注意交通安全。过马路时,要互相关心和互相帮助,绝不能对别人的危险和发生的不幸视而不见。还要给孩子们补充讲一些怎样应对突发的交通事故常识:要保护好交通事故的现场,最重要的是抢救受伤人员的生命,要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或“110”报警电话,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把受伤人员送到医院进行抢救,使其脱离生命危险。

三、孝敬父母教育

人人都有自己的父亲母亲,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现在大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有的在家里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事事都要父母去做;还有的同学在家里稍不顺意,就顶撞父母,并且大发脾气;有的在街上见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就要父母非买不可。这些行为习惯都是对父母不孝敬的表现。老师可以结合三年级下册UnitTwoB部分Let’ssing中的Ilovemyfamily这首歌,使学生懂得孝敬父母是自己的职责和义务。当父母生病时,特别需要孩子的关心和照料,这样不但可以减轻父母的痛苦,还能加深父母和孩子的亲情。让学生在家时时关心父母,在外处处帮助别人,从小就养成孝敬老人的良好行为习惯。

综上所述,英语教师只要注重和提炼教材中的品德教育内容,把热爱祖国、礼貌待人、遵守公德、孝敬父母、勤劳俭朴等品德教育和传授的文化知识结合起来,就能帮助孩子们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其良好的行为规范和思想品德,使他们真正成为新世纪的高素质人才———社会主义的新型接班人。

作者:黄龙建 单位:重庆市大足区龙水镇第一小学

小学品德教育论文: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问题及对策

1.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1.1老师教学的问题

老师教学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教学内容的不完善,另一方面是教学方式的落后。思想品德的教育包含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但是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往往以考试为最终目的,忽视了真正的文化内涵,在内容上进行了重点限制,其次,教材知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老师在家学过程中一味的传授教材内容导致教学内容趋向单一性,面对社会不断发展的文化,学生的能力和素质达不到社会的要求;教学方式的落后主要是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采用传统的说教式、填鸭式教学形式,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学习效率;在学生出现不懂问题没有直接告诉正确答案,学生产生而来惰性思想等。

1.2忽视了学生的主导地位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传统的教学方式主要是老师主动传授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的过程,一方面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学生自主学习和思维的开拓受到了一定阻碍,严重影响了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

1.3对学生的了解不全面

对学生的了解不全面包含方方面面的内容,包括知识能力水平、心理需求等各方面的情况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情况,但是目前老师对学生的了解不全面,从而导致教学方案的制定不合理,对学生的关注度不够等问题,对学生的成长造成了严重影响。例如对学生学习能力和水平不了解,教学方案制定偏离了学生的水平,学习能力较差的同学会失去学习的兴趣甚至产生抵触心理;对学生的心理需求不了解不仅会影响学生的成绩,还会对学生的健康成长造成一定的阻碍,比如说有些学生存在心理阴影,老师在没有了解情况的时候对他们的学习情况进行批评,很容易产生更大的抵触,甚至造成心理疾病[1]。

2.改善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问题的措施

2.1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

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是充分发挥小学生课堂主人的意识,首先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指导,积极引导学生学习思想品德内容,例如201年某市一小学在进行思想品德教学时采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在教学结束后剩余10分钟,学生可以对不懂的问题进行提问,解决问题的方式可以自由小组讨论,也可以询问老师,引导学生共同参与到课堂中,从而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思想品德的学习。

2.2充分了解学生的情况

充分了解学生情况包括学生知识能力的接受水平,学生的心理需求等。首先学生要了解整体的学习水平,根据不同的学习情况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例如可以设置附加题,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通过附加题进行思考,提高学习能力和水平;心理上,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尽可能的提高小学生的心理素质。比如2014年某市一小学在进行思想品德教学时鼓励学生写信,学生可以将自己不愿意公开的心理用写信的方式告诉学生,老师通过这一途径更好的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然后进行针对性的教育,从而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2.3改革教学的形式和内容

改革教学形式可以利用现代化的科学进行教学,比如说多媒体教学的运用,可以通过视频的方式来传授课本知识,改变了传统说教式的枯燥教学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内容上一方面可以将教材内容与生活实际进行有效的结合,另一方面可以对教材的内容进行延伸和扩展。例如2014年某市一小学老师在进行思想品德教学时主要以生活实例为背景,通过对实际生活的分析使小学生更容易的接受知识,并且将理论知识更好的运用到实践中。

3.结束语

综上所述,经济的迅猛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对文化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思想品德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恶和发展,也是提高学生素质的主要途径,小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加强文化素质教育也就成为了必然选择。笔者提出,小学生处于好奇心较强,情感丰富的阶段,但是是非明辨能力不强,小学思想品德的教育对学生进行了正确的指导和教育;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将理论和实际进行有效地结合,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健全人格。

作者:顾亚利 单位: 沧州市教育局石油分局华北油田一处小学

小学品德教育论文:小学生创新性思想品德教育

一、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特点以及教育原则

(一)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特点

在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方面,学校在进行教育时,应该重视对课本知识以及教育模式的创新,不能只将课程的教育仅仅局限于课本上的有限知识,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重视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教育走出课堂,融入社会,使学生能够亲身的对课本的知识进行实际的操作,通过各项活动的不断完成,对自己的思想品德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形成自己独特的人格品质[1]。小学生还处在思想意识不全面的阶段,所以学校的教师应该结合小学生的特点,对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进行合理的引导,这样才能对小学生起到教育作用。

(二)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原则

1.针对性原则:小学阶段是一个人思想品德养成的重要阶段,对于小学生在思想品德养成过程中的不良的习惯以及错误认识,学校以及教师应该根据小学生自身的情况,对其进行积极的思想引导[2],使他们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与不足并对其进行及时的改正。

2.教育的多样化原则:由于小学生自身的思想意识不完善,所以,教师在对其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时,应该采用各种各样的教育方法,如可以以班会的形式进行思想道德的讨论或者进行社会实践使学生对思想道德进行全面的认识,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小学生对道德教育的兴趣,从而使教育的效果得到明显的上升。

3.坚持示范性引导原则:在学校的思想道德教育中,教师是学生的直接行为引导人,小学生在思想方面的认识还没有完全成熟,缺乏对事物的判断能力,他们将教师的言行作为自己行为的规范,所以,教师的行为规范在小学生的思想道德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应该注意言行一致,为学生做好榜样,这样才能保证思想教育的效果[3]。

二、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开展的创新性

对小学生思想品德课的创新,主要是对其教育教学的内容进行合理化的创新,它是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创新的基础,对其内容的创新主要是指对教学的形式以及教学内容的安排等等的创新,创新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激发学生对思想品德教育的兴趣,从而有效的提高思想品德的教育效果。

(一)对课堂气氛进行相应的改变

在对小学生进行教学过程中,应该采用气氛比较轻松的教学模式,因为小学生对社会还没有完全的认知,还没有建成自己的世界观,所以,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课堂教学环境的轻松[4],这样才能使学生有兴趣去接受教师所教授的知识。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应该只局限于室内教学,还应该积极的运用室外的有利条件,将课本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这样才能够使学生对其进行全面的认知,在日后的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以及行为习惯。

(二)对课程进行合理化安排

1.创新教学的内容

随着现代化教育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思想品德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化的教学要求,所以学校以及教师必须对教学的内容进行创新,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不仅要重视理论知识的教育,还应该将理论知识融入到实践当中,让学生通过肢体以及感官的认知,对思想品德教育有正确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判断能力,在此同时,教师还应该在教学内容中融入便于学生理解的,符合现代化发展的信息,这样可以使学生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

2.完善课外活动的形式

在对学生进行课外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自主吸收能力对课外活动的形式进行及时的创新,在对思想品德教育时,不仅仅只局限于学校之内,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课外活动,积极的参与社区的一系列活动,例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敬老院、孤儿院看望老人或者孤儿[5],这样可以是学生有自己的思维空间,来对一件事情进行思考,并且做出合理的处理办法,让学生在实践体验的过程中去了解并领悟优秀的思想品德的建成,不断的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可以达到思想教育的真正目的,有效的提高思想教育的教育效率。

(三)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

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同时,学校还应该重视教师素质的建设,有的学校对教师思想品德教育的没有足够的重视,普遍导致教师道德参差不齐等现象,所以,学校应该对教师进行系统的培训,并积极的倡导教师进行自主学习,有效的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小学思想品德教育是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工作,但是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小学思想品德在教育的过程中还存在一系列的不足之处,所以,应该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研究,找到相应的解决措施,这样能够最大效率的发挥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工作作用,使学生促进自身优秀观念的建立,达到教育的目的。

作者:郭生光 单位:吉林省梨树县榆树台镇郊中心校

小学品德教育论文:小学体育品德教育论文

一、为人师表,以身作则,轻松教学

体育是以身体和智力为依据,通过各种实践运动来增强体质,提高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促进全面发育,改善生活方式的一种社会活动。小学体育是由学生与教师共同参与的,教师要通过自身示范等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技能,通过身体的锻炼来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的身体发展,培养其思想道德品质。小学生处于身体、心理发展的可塑期,体育教师的每一个教学动作与语言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学生的发展与成长。体育教师在教学当中不仅要注意学生身体的素质与变化,更要注重学生内心活动的变化。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要营造各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氛围,通过快乐轻松的教学方式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使学生能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这样不但能增强学生自身的体魄,还能促进其心理的健康发展。作为体育教师自身,要保持好强健地身体,保持好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心态,保持好乐观豁达的情绪,为人师表,以身作则,为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起到带头作用。教师一定要严于要求自己,在行动上提高自身工作的责任意识,树立好一切服务于学生的思想。

二、组织活动,激发集体意识,促进个性发展

体育课程与其他课程的不同之处就是其更具广泛性、活动性。体育课不像其他文化课一样,仅仅讲述文化知识的重要性,它是通过组织各种实践活动来引导学生参与。生动有趣的体育活动可以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使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作为教师,要经常组织各项体育活动,通过组织学生参与体育活动来培养学生的集体概念,树立集体意识,区分个人与集体的差别,促进学生身体心理素质的全面提高。例如,教师可以组合拔河比赛,通过组织拔河比赛让学生了解集体力量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白团结才是力量,团结才能取得胜利。教师还可以通过组织足球比赛,让学生明白团队协作的重要性,明白“友谊第一,比赛第二”,明白不同自身优势适合不同的位置。小学生集体思维意识淡薄,很容易以自我为中心,体育教师要抓住小学生的特性,制订相应的活动目标,培养学生以集体为上,以班级为上的先进意识,促进其心理素质的发展。

三、肃清课堂纪律,重视课堂纪律,做到以德育人

小学生身体心理活泛,属于好动时期,甚至部分学生处于淘气捣乱状态。在体育课堂上,教师一定要注意明确课堂纪律,不能让一堂课程在混杂骚乱之中进行下去。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体育教师一定要教育学生在课前、课中和课后遵守纪律,制订一定的规矩,让其养成礼貌待人、尊敬师长的好品质。例如,在体育户外课开始时,教师要教育学生自动排列好队形,集体参与报数,不无故旷工,姿势要整齐一致,要注意对教师的礼貌问候;在课堂中,教师要教育学生有事提前举手报告,不能中途无故脱离集体;在课堂结束时,要注意总结此堂课上的问题,鼓励表现好的学生,对淘气的学生进行指正,鼓励其进行改正等。教师要通过各种方式来引导学生,让学生明白不同场合必须有的规矩,规范课堂纪律,使课程能够有序地进行下去。

总之,在小学体育教学当中,教师要做到规范自身行为,控制好自身情绪,以文明的方式教育学生,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表率作用,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为国家、为社会培养优秀人才。

作者:陈勇 单位: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唐洋镇小学

小学品德教育论文: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内容研究

一、心理教育

目前,由于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人们承受的心理压力也越来越大,一些心理承受能力低下的学生往往会因为一些过小的事情而做出不符合常理的事情来,或者是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方面的疾病。其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学生自我的信念不够坚定,对社会及挫折的认识不够清楚、正确,导致了学生自我的抗压能力比较差,最终导致了自我的行为产生了偏差。因此,小学思想品德教育是从学生少年时期就开始培养正确、良好的心理素质,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也为其思想品德教育的实施提供良好的基础。

二、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内容整体构建的重要性

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内容整体构建,指的是将小学教育中的思想品德教学中比较分散的、比较独立的知识点进行有效的整合,以求发挥出更好的教学效果。这样,不仅可以探索发现出我国小学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的不足和缺失,更加促进了教育者对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正确理解,也促使了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内容的不断完善和创新。从小学生自我学习方面来讲,又帮助了其能有效、迅速的理解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知识,更能加深知识点的学习和记忆。最重要的是,完善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内容的整体构建,能有利于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客观规律,使教学内容具有连贯性,避免了给小学生的学习造成混乱和不良影响。

三、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内容整体构建优化的基本方向

(一)突出思想品德教育核心内容

小学思想教育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它涵盖了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树立,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之道,尊敬、孝敬父母的理念,还有对自我优势的探索。这样,导致了教学内容多而杂的现象。但是,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的各种内容并不是相等,是有主次之分的。可以说,思想品德教育是为了执政党的阶级目的或集团目的的实现而开设的,这样的目的决定了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内容的性质和方向,也支配着其他思想品德教育内容。因此,在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中一定要始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围绕党的执政理念,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在教学中的作用。同志提出来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我党的执政思想和社会主义价值观,也与我国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内容相契合。比如,社会主义荣辱观中的“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与思想品德教育教材《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的第一单元“不屈的中国”教学内容相符合,向学生们传递了一种热血的爱国情怀和护国精神。

(二)注重思想品德教育内容整体构建

在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中教学的内容往往会比较的分散,不能有效地与教育者的教学思路进行吻合。所以,经常导致了部分教育者在教学的时候东教一点西教一点的局面,并没有将这些内容以一条思路线串联起来,降低了思想品德教育的整体功效。比如,教材《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中的内容包括了“我的成长”“我与学校”“走近世界”等,这样的教材内容安排,使教育者有些不明所以。其实,这一系列的课程安排思路是由小及大,慢慢地拓宽学生的思维。然而,有时候这样的课程安排也许并不适合有些学生的学习思维,教师这个时候就应该分析自己学生的主要特性,结合教学以往的教学经验,对内容进行二次整合和调整,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整体构建,从而使教育内容体系更加符合受教学生的学习思路,也就让学生能更加有效地理解知识点并学以致用。

(三)要有思想品德教育内容的创新

创新是第一发展力。要想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一直持续发展下去,必须得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结合当代的执政理念和政治思想,不断充实和更新教育内容,小学思想品德教育才会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才会有可持续的发展。

四、结语

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内容整体构建是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只有不断地认清当代的发展形势,跟紧党的执政步伐,不断对思想品德教学的内容进行合理的、系统的、切实的、科学的构建,才能不断提升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教学水平。

作者:丁行勇 张瑜 单位:山东省邹城市太平镇东纪小学

小学品德教育论文: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回归生活化论述

1更新教学手段,创设品德课的生活情境

生活是教学的源泉,小学思想品德教育课也不例外,也正因为如此,要想实现高高效的小学思想品德课,更好地达成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目标,教师不但要注重对学生的口传心授,同时还要提高对生活教学情景创设的重视,将思想品德教学理论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引导和促使学生在生活化的情景中积极的思考和实践,透过生动形象的场景体会来增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知。因而在思想品德教育课堂之中,教师积极地发挥其对学生的引导作用,从神圣的讲台上走下,放下以往那种仿佛“高人一等”的架势,主动亲近学生与学生交流,以学习合作者和教学指导者的身份来带领学生在生活化的场景设计中进行情景教学和体验教学,借助学生对真实环境的体验,促使学生感知知识,进而帮助学生更快的吸收知识,将知识内化为自己的。比如在三年级上册的《我的角色与责任》这一单元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关系图谱的方式,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图谱的方式展示给学生看,再向学生介绍其在这个关系网络所承担的责任。另外,基于新课改下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回归生活的需要,教师还需改进和更新其教学手段,改变以往的“填鸭式”教学,多启发和引导学生,以教学教材为基础,以学生的生活实际为根据,增进与学生的交流,加强教学互动,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健康、和谐的环境下学习受教,从而促进学生正确思想道德意识形态的形成。

2合理利用教材,变静态教学为生活教学

任何教学活动的开展都离不开教材的支撑,对于小学思想品德教育课而言,教材是其得以有效开展的基础,是教学计划得以顺利实施的前提。但是,如果单纯的照搬教材来进行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并不符合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的复杂性,也并不足以促进小学思想德育目标的实现,因而小学思想品德教师的教学既要以教材为基础,尊重教材,同样也需要高于教材,根据时代的发展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出适当的变通,以提高教师教学行为的合理性和创造性。小学品德教育是一门理论与实践高度结合的课程,思想品德教学教材所能带来的思想德育功能是有限的,这部分的教育为学生正确思想道德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然而学生真正思想道德的形成还在于学生的课外学习,课外的思想品德教育。因而教师在思想品德教学中不仅要善于运用课本素材,还要能够以课本为原点向外拓展,进行多样化的思想品德教育。比如在四年级下册的《生产与生活》单元的“从电视机的变化说起”的教学中,大多数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所接触到的电视机可能都是挂壁式的或者比较薄的台式彩色电视机,且随着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不少电视还具备的网络点播的功能。然而对于早期的黑白电视并不了解,因而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以动态直观的方式向学生展示电视机的发展演变过程。同时由于教师在介绍完电视机的变化后,也可对基于教材内容的讲解的基础上,插穿网络信息技术、手机通讯等相关事例的变化过程。

3丰富教学内容,拓展品德课的生活平台

在当前的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的教学内容大多源自于课本教材,因而要想丰富小学思想品德教育教学的内容,教师除了要对课本教材做深入的挖掘,还需将课堂教学向课外延生,从课外生活中获取更多的教学内容和素材,实现小学思想品德教育教学拓展的同时,丰富思想品德教育教学的内容,让学生在真正的“生活”环境中接受思想品德的熏陶与影响,进而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具体而言,教师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做出改进和创新,促使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回归生活,回归本源,从而使其教学效果得到不断的优化和提升。首先,改变以往小学思想品德教育课“小课堂”的教育模式,将思想品德教育课堂搬到学校集体活动中,通过实践活动来增强学生对思想品德知识的感悟。在通常情况下,大多数学生对集体活动的参与意愿较强,有较高的积极性和热情,将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到集体活动中,既有利于培养和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又能够提高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效性,提高学生对思想品德知识的体悟。且教师也可以学生身边的小事为着力点,将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到学生日常生活的细节中去,并通过广泛的开展思想品德文体活动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是非明辨能力和善恶美丑的辨识能力,同时也借此来增进学生之间的沟通,加深学生之间的感情和友谊。比如在二年级上册的“让我们的教师清洁又美丽”这节内容是,教师可以与班主任沟通,组织以此班级大扫除,通过活动的形式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加深对学生的教育。其次,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不仅是学校和教师的事,家长和社会同样也负有相关的教育职责。因而教师要努力将思想品德教育向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延伸,多与学生家长和社会机构联系,将思想品德教育寄与家庭生活与社会生活之中,促使学生将高尚的道德品质内化为自己的内在气质和个性。

4改进教学评价,促进品德课与生活统一

在传统的小学思想品德教育教学评价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多取决于学生的考试测验成绩,或平常作业完成情况,然后这样的评价过于注重学生的学习结果而忽略了学生在学习过程的努力和表现,既不利与学生正确思想品德观念的形成,也不利于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生活化的回顾。鉴于此,教师应积极调整,不断转变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习评价标准,重视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的表现。在日常的工作中,思想品德教师应多与学生交流和沟通,发自内心的关注和关爱学生,并及时的就学生存在的问题与学生的班主任及家长进行沟通交流,一方面将学生的在校的思想品德情况及时的反馈给家长,促使家长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行为;另一方面透过对班主任和家长的交流,来了解学生在思想品德课外的表现,进而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促使学生健康成长,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另外,教师在思想品德教学评价中应多表扬学生,多使用正面带有认可赞美意义的词汇,让学生感到“被尊重”和“被需要”,从而使学生在情感上接受教师的教诲,在生活中自觉将思想品德课学生的知识和道理运用到实践中,最终实现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回归生活化的教育目的。

5结语

在我国社会的持续发展下,大众对教育的关注和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作为小学德育教育的重要基地,开展有效的小学思想品德教育是大众所期待和迫切需要的。鉴于此,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应充分重视大众对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提出的要求,构建高效的思想品德教学课堂,更新教学手段,营造生活化的教学情景,对教材进行深入的解读,以学生的生活为立足点,将思想德育教学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切实实现生活化的思想品德教学,进而更好地实现小学思想品德课德育的教育目的。

作者:宫海洋 单位:舒兰市新安中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