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课程设计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发布时间:2022-05-18 08:13:33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1篇的课程设计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课程设计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基于Moodle的有机化学网络课程设计与开发

1moodle平台简介

moodle是一个英文缩写,其英文全称为modular object-oriented dynamic learning environment,即模块化面向对象的动态学习环境。它是澳大利亚教师 martin dougiamas 基于建构主义教育理论而开发的课程管理系统,是一个免费的开放源代码软件,目前在各国已广泛应用,是一个用来建设基于 internet 的课程和网站的软件包。moodle 平台依据社会建构主义的教学思想,即教育者(老师)和学习者(学生)都是平等的主体,在教学活动中,他们相互协作,并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共同建构知识。moodle平台的界面简单、精巧,使用者可以根据需要随时调整界面、增减内容。课程列表显示了服务器上每门课程的描述,包括是否允许访客使用,访问者可以对课程进行分类和搜索,按自己的需要学习课程。moodle主要包括以下功能:课程管理、作业模块、聊天模块、投票模块、论坛模块、测验模块、资源模块、问卷调查模块、wikis模块和互动评价模块等。

在中国,moodle既音译又形象地被翻译为“魔灯”,意即能为教学带来福音的神灯,并且被越来越多高校应用于网络教学。与传统的直接把教科书内容完整呈现在互联网上的网络课程不同,本网络课程利用moodle分为不同学习专题,有针对性地挑选教材上有重要衔接作用并且大部分学生较难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利用图片、视频、动画等媒体进行多方面多角度的解释,使得学生不仅限于课堂时间学习,教师不局限于课堂教学时长时间重复同一个知识点。

2有机化学网络课程的模块结构和功能

北京大学汪琼教授认为,网络教学模型大致可以分为3类,即以课程内容传递为中心的教学模型、 以教学活动管理为中心的教学模型、以学习社区讨论为中心的教学模型。有机化学网络课程采取的是其中之一或者两种、甚至三种结合后的教学模式,以下对有机化学网络课程的设计思路、模块结构和功能进行简要描述。

2.1界面设计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

网络课程教学不同于传统教材注重知识结构的完整性,其更重要的是要设计一个美观舒适、层次分明、条例清晰的用户界面,务求从学生一打开课程界面就能立即吸引学生继续自行浏览。moodle自带多种风格的主题包,本网络课程选择绿色为基调的“pattern_40”作为主题风格,并且自行设计的各专题标签图片均使用与绿色相近的颜色进行搭配,使得界面色调统一而且美观舒适。考虑到学生面对电脑屏幕容易产生视疲劳,因此所有素材尽量不选用强烈刺眼的颜色,均选择色调鲜明柔和的浅蓝色系、浅绿色系和浅黄色系进行搭配。除文本中需要特殊注明的少量内容使用红色字体外,大部分强调的内容均使用加大字号、加粗字体或斜体字等文字效果表现。为了方便学生使用,课程中设计了图片按钮超链接,目的是链接各个相关知识点或者便于回到上一级活动目录,而不是返回初始专题目录。

2.2专题设计

本网络课程由教师对教材中的相应章节设立课程专题并制订学习目标,在每个专题前提供学习建议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相关内容。每个专题下有不同的学习活动,学习活动即该章节的各个重难点,各活动主要有活动目标、活动建议、活动内容、活动任务和扩展资源等。本网络课程中目前设计的专题有:有机化学的理论基础、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方法、亲核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等。以“有机化学的理论基础”为例,本专题的设计为了加深学生对有机化学基础理论的理解,因为其中的许多知识点,如:“结构决定性质”贯穿着整个有机化学的学习,而往往学生不重视绪论课的学习,忽视绪论课中有关有机化合物结构的基本理论,进而感觉有机化学需要记忆的内容繁多,到后面的章节随着反应式的增多而出现记忆混乱,甚至放弃学习有机化学课。若学生重视课堂上的理论基础学习,课后通过教师的引导自主学习网络课程中该专题的内容加深理解,不仅可以在随后的学习中逐渐加深对有机化学的理解程度,更可以增强有机化学的学习信心,取得良好的学习和教学效果。

2.3活动设计

学生通过阅读活动,明确该活动针对的知识点有哪些,阅读活动建议后能更好地按照教师设计的顺序进行自主学习。在活动内容中,学生可以阅读到知识点相关的文字性材料,通常这部分文字内容比教材的叙述更为简要,仅仅作为知识点的温习。活动内容中更多的是利用多媒体呈现书面原理和实例分析去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例如,学生通过打开分子杂化轨道理论的动画,可以观看sp3杂化、sp2杂化和sp杂化的碳原子,进而理解碳原子和氢原子成键并形成烷烃、烯烃和炔烃结构的原理。

学生浏览完所有活动内容后,必须完成活动任务。活动任务有多种形式,如:测验,练习题、自主设计、投票、作业、心得报告、wikis和专题讨论交流区等。moodle平台提供了测验模块给教师进行编辑,教师可以设计选择题、判断题、问答题等题型;设计好题目和答案后;学生线上完成题目,点击提交后答案便不能再次修改,同时系统会自动打分和给出参考答案。这样,学生可以马上检验自己的学习情况,教师也可以了解学生完成活动任务的程度。测验模块的局限在于,学生有可能翻阅资料后再答题,所以无法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但是moodle是个自主学习的平台,不是一个考试平台,学生使用的目的只是巩固所学知识,并不是完全用于考核。

moodle平台除了实现自主学习外,它更好的是提供了一个师生间交流和学生间讨论的平台。通过教师在活动任务中发起专题讨论,学生用发贴子和跟帖的方式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对热门话题进行回复和答疑。学生也可以利用wikis模块的功能,对自己学习中发现的问题开展讨论话题,由同学进行解答,实现互助学习。通过这个交流平台,教师也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进度和总结教学经验。

2.4资源类型

为了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本网络课程尽量少使用文字性素材解释知识点,而是大量引用多媒体素材,如视频、动画、ppt等资源。部分资源由教师使用flash、powerpoint、photoshop等软件自行设计和制作并上传到课程服务器供学生浏览和下载。其余视频和动画则引用外部链接,如优酷网或土豆网的视频资源,再利用moodle自带的网页编辑器内嵌代码;这样,视频不用跳转到引用的网站页面,而是在本网络课程网页上直接播放,精简页面。本网络课程还引用了麻省理工大学开发课程的视频链接作为扩展资源,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自主浏览,加强专业外语的能力。

2.5考核方法

为了培养学生形成使用网络课程自主学习有机化学的习惯,本网络课程进行适度的考核。每个相关任课老师在课堂上给学生讲解网络课程的入口和使用方法,学期末,教师根据学生的网络课程作业的质量及完成活动任务的情况进行评分。评分根据不同专业的要求,占课程考核平时成绩的30%~50%;由于平时成绩直接影响期末总评,因此可以促使学生使用moodle平台进行自主学习。

3结语

本文利用moodle平台,对大学有机化学课程进行了课程设计。在设计过程中,坚持以学生为本,注重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设计出美观友好、层次分明、操作方便的课程界面和多种师生交流模式。通过师生互动学习,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模式改革,在提高教学效果的同时也改变教学观念和方法,取得一定的成效。当然,课程设计因为种种原因,难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有待于在今后教学实践中进行改进和完善。

课程设计论文:课程设计在提升化工原理教学质量中的作用

关键词:化工原理 课程设计 教学质量

摘要: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是与化工原理课程相配套的一个必修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文章从理论学习、实验设计、设备选型、工程设计、创新能力的培养等4个方面 总结 了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在提升化工原理教学质量中的作用。

化工原理主要介绍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动量、热量和质量传递理论(三传理论)以及常用单元操作中典型设备的工作原理、基本结构及设计 计算 等知识ti.-i,教学内容中包含大量理论公式的推导和经验公式的运用。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是学生在学完化工原理课程的相应教学内容后所安排的教学环节,不仅与化工原理课程的内容紧密相连,还要运用计算机编程.autoc ad机械制图、化工仪表自动化及操作控制、化_l设备机械基础、化工制图等先修课程的知识,是一项综合性实践训练阴。该教学环节主要培养和锻炼学生以下3个方面的能力和素质:(1)系统训练学生的基本计算技能和 文献 资料利用能力,逐步培养其工程意识;(2)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二(.程实际问题的能力;(3)塑造学生良好的设计理念。

在完成课程设计的过程中,学生需掌握厂程技术人员所必需具备的基本技能和工程素质,比如工具书、国家标准和规范的使用,经验公式和经验数据的选择,专业文献资料的查阅、设计成果的分析判断等等,因此课程设计可培养学生对综合知识的运用能力和对_l程问题的解决能力,是对学生的一次综合训练,也是对所学专业基础知识的一次总结,更是对化工原理和化工设备课程教学效果的一次检验。本文主要通过以下4个方面总结了课程设计在提升化工原理教学质量中的作用。

1 加深学生对“三传理论”和单元操作的理解

动量、热量和质量传递理论(三传理论)以及常用单元操作是化工原理的主要教学内容,虽然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可通过多媒体教学、动画演示、课堂实验、课后练习、练习辅导等方面增强学生对化工原理基本理论和基本操作的感性认识和理解,但由于课堂教学的内容多,理论知识比较抽象,学习任务较繁重,学生自觉完成课程学习的动力明显不足,教学效果差强人意。课程设计要求学生在指定的时间内完成一个单元操作的设计,愁一个设计任务一般均涉及物料衡算、热.衡算、相平衡关系、传热传质速率关系等典型单元操作的基本内容,经历流程设计到!几艺设计计算、主体设备结构设计和附属装置的选用等过程,因此学生在具体设计中必须全而理解和应用“三传理论”,并选用合适的单元操作过程。过程必然影响结果,课程设计作为一个教学环节在实践中有效地督导学生加强对理论学习内容的消化,从而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2培养实验设计和设备选型能力

实验设计能力和设备选型能力的培养是化工原理课程教学的基本目标之一。学习化工原理课程时,通过讲解、动画演示和参观等教学手段,学生熟悉了常用设备的基本操作规程,但大部分同学的实验设计能力和设备选型能力较差。为解决这一问题,在确定课程设计内容时,有针对性地选用部分化工原理中常用的单元操作,给学生下达一个明确的任务,让学生围绕任务所确定的主题在指定时间内完成具体的设计_l作。如,为加强学生对干燥单元操作的理解,可要求学生设计一套离心喷雾干燥塔或设计气流干燥器。课程设计的内容要求涵盖一个完整的工段,为此学生需完成不同艺的方一案选择、设备选型论证、工艺计算,并根据计算与生产经验进行主体设备结构设计,然后确定设备总体尺寸、管口尺寸与方位,还要求进行辅助设备选型与计算,最后绘制主体设备图及带控制点的工艺流程图。过程训练效果表明,学生的实验设计和设备选型能力得到了有效的培养。

3提高工程设计能力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是为培养学生设计能力设置的一个教学实践环节,也是使学生完成从理论知识到实际应用的重要一环。每一个设计任务均涉及相应单元操作的基本理论,并经历流程设计到艺设计计算、主体设备结构设计和附属装置的选用等过程。由于安排课程设计中只有任务而没有参数和条件限制,学生在设计过程中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知识背景选择设计线路,设定和收集操作参数,完成具体的设计工作:

经济 效益是判断设计质量的重要指标,其中设备建设费和使用操作费是其中的关键,而设备费和操作费的综合考虑也是贯穿于化原理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比如,精馏操作是化_工生产中常用的单元操作,其中物料的回流比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操作参数c合理的物料回流比应使操作费用和设备折旧费用之和最低在该单元操作中,操作费用主要取决干再沸器中加热蒸汽消耗量及冷凝器中冷却水的消耗量,随着回流比的增大而增大。设备折旧费主要取决于精馏塔中再沸器、冷凝器等设备的投资费,一般随着回流比的增大而降低。为此,在设计过程中必须综合考虑设备折旧费和操作费的关系。通过课程设计的训练,学生不仅进一步提高了公式应用和数据运算能力,同时学会了主动寻求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缩短了理论与实践的距离,也体会到理论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重要作用,提高了理论课程的教学质量。

4培养创新能力

在完成化工原理理论课和实验课的同时,为了满足部分学有余力,且对化工原理问题确有兴趣的学生的学习需要,教学小组创造条件为其提供进一步学习的平台,即结合科研任务的需要设计一定数量的课程设计题目,鼓励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参与。在设计过程中严格坚持“以课题研究为平台,以创新为目标”的原则,有效地将课程设计、课程教学与科研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完成工艺设计 计算 之后、整理设计说明书之前,要求全体课题组进行交流和 总结 ,即每个设计课题组里选派1-2名学生代表,将本组设计情况在交流会_[向全体同学和指导老师进行汇报。交流时要求主讲人用图表、数据、结论等工程术语表达自己的设计,并在规定时间内着重讲解自己设计的特点,对设计结果进行技术经济分析,突出自己的创造性。交流过程中,指导老师也主动指点设计要领,并对进行设计进行合理评价。这样的师生互动使学生的收获不仅局限于自己所做的课题,对其它设计课题也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更有效地开拓了学生的设计思路。

5教学效果

教学实践表明,课程设计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工程意识,增强了其实践能力,也提升了理论课程的学习效果。其中,课程总评成绩优良率由以前的20%左右提高到30%左右,课程设计成绩优秀率由16%上升到23%。通过课程设计的学习,大部分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和具体的实践结合起来。如2008届的3名学生在毕业实习中参与一家饮料工厂的设备改造,在设计中他们主动提出自己的观念,最终在导师的指导下设计出具有良好应用效果的方案。近几年,每年都有学生参与教研室中老师科研项目的设计工作,并能提出具有价值的建议。

课程设计论文:试论印刷技术专业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设计探略

论文摘要: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由追求规模向提升质量内涵发展为宏观背景,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理论的视野,对高职印刷技术专业课程模式与内容设计以及应注意问题进行了探讨。

论文关键词:印刷技术专业;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设计

工学结合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显著特征。在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已由外延式发展转向内涵式发展的关键时期,如何突出能力本位,开发设计具有工学结合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是各高职院校推进深层次工学结合的关键环节和基础工程。笔者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理论的视野,对高职印刷技术专业课程设计进行探讨。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理论是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最新成果

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主要经历了四个较为明显的阶段:一是“三段式”学科本位的课程模式。该课程模式主要是借鉴国内本专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三段式课程模式并进行压缩复制,此时虽然已经明确了能力本位的高职课程理念,但仍沿用学科本位的形式。二是理论与实践分立的“二元”课程模式。该课程模式在完善理论课程体系的同时,以廓清技能体系为特征,在教学计划中增加了实践教学学时,尤其是集中实训环节,但课程体系的变革仍停留在简单的课程组合,没有实现能力本位的深层重构,学科本位痕迹依然很重。三是职业能力系统化课程模式。该课程模式的典型特征是从职业能力分析入手设计课程,实施能力本位的课程方案,即在课程设计方法上,从以学科为起点的课程转换为以职业为起点的课程。这次课改可以说真正显示了高职课程从学科本位课程突围的姿态,但由于没能形成成熟的课程开发模式与技术,岗位职业能力分析流于形式,在能力分析与课程设置上,一些专业课程甚至出现“两张皮”现象。四是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模式。该课程模式以职业工作过程系统化分析为特征,课程设计基于工作过程,以真实的工作任务或产品为载体进行课程整体设计,充分体现了工学结合的特点,是当前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主流方向。

(一)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理论从更高层次上体现了高职课程的能力本位

职业教育课程的能力本位,目前已成为我国职业教育界的共识。然而,由于急于摆脱知识本位的束缚,对“能力”这一泊来概念的理解不免矫枉过正,很多情况下将“能力”单纯地理解为“岗位能力”,即满足学生当下就业需要的能力,以此作为课程建设的唯一出发点和立足点。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理论通过系统化、整体性思维观照,从更高层次上体现了对高职课程能力本位的独特理解。

对知识的重新审视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理论认为,高职课程反对复制知识,但不等于消灭知识、不要知识,而是重构知识。“工作过程系统化”是对“学科知识系统化”进行“有距离观察”,以解放与扩展传统的知识序列课程的视野,寻求知识关联与分离的路线,确立新的课程内容定位与支点。因此,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通过知识解构与重构,高度融合知识与技能,从知识与技能如何互动的角度更高层次地体现了高职课程的能力本位。

对技术的理性认识不可否认,正是技术的独立性使高等职业教育成为一个独立的高等教育类型,也决定了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独特品格和形态。但当把技术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地位推向极致时,就可能走向“技术主义”,变成“物的技术”,人成为技术的“奴隶”和职业的“工具”。工作过程系统化是借助“人的技术”将“物的技术”转换为对社会财富过程的系统把握,以强调技术与技能的不可分性,寻求工作中“物的技术”与“人的技术”的关联。工作过程系统化是过程性技术,即以个体自身经验和策略等形式存在的技术——技能或所谓“人的技术”。因此,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关注技术存在向技术价值的转换,从技术与技能如何转换的角度更高层次地体现了高职课程的能力本位。

对职业发展的人性关照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反对复制技能,反对单纯技能训练,强调综合,强调思维训练,以避免单纯通过拷贝工作步骤进行课程设计的弊病,寻求职业工作的变动与应对的策略。一是通过对现实具体工作过程的系统化设计,把握具备具体职业特征的工作过程六要素,即工作的对象、内容、手段、组织、产品、环境,进而掌握指导完成工作过程的思维过程的六步骤,即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的训练,也就是从具体的个性去获取普适的共性。二是通过对完整的思维过程的掌握与迁移,去应对未来变化了的具体工作过程。因此,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通过同一范畴载体的设计,在“重复”中掌握“同”的工作程序,在“类比”中习得“异”的工作特质,从行动与思维如何跃迁的角度更高层次地体现了高职课程的能力本位。

(二)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理论开辟了高职课程开发与设计的新途径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在继承和创新职业能力系统化课程“能力本位”的基础上,其工作过程系统化方法,以工作过程为主线对“职业行动”这一复杂活动进行系统化分析,克服了职业能力系统化分析抽象、虚化的弊端,开辟了高职课程体系构建的新途径:一是通过对知识与技能、技术与技能、行动与思维等高职课程重要概念的厘清与界定,实现了高职课程知识观、能力观、教学观、质量观等课程观在高职课程理论上的内在统一,并通过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方法与程序,具化为课程目标、课程模式、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实现高职课程理论与高职课程建设实践的有机结合。二是通过对实际工作过程的分析,确立课程的职业培养目标,明确课程模式,在描述典型工作任务的基础上,将职业行动领域转换为职业学习领域,再进行学习情境的具体化设计,实现课程体系与具体课程的内在统一。三是通过系统化的课程项目、课程学习领域、课程情境等课程内容组织和呈现方式,实现理论与实践教学的一体化。四是通过仿真或真实工作情境的整体化、体验式设计,解决行动导向教学中学生主体性、评价多元化问题。可以说,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理论是高职课程改革的一次“颠覆性革命”。

工作过程系统化理论在印刷技术专业课程设计中的应用探索

(一)印刷技术专业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模式的构建

工作过程系统化作为高职课程设计总的思路与方法,具体到某一门课程,主要应考虑三方面的层次与逻辑:一是根据课程性质选择课程模式,如学习情境课程、项目化课程、任务型课程、案例课程等;二是根据课程内容结构之间的关系确定学习情境(或项目、任务、案例等)之间的组合关系,如并行式、包容式、递进式等;三是根据技能与知识的有效整合方式组织和序化学习情境(或项目、任务、案例等)内容。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印刷技术专业可设计多种多样的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下面以印刷技术专业部分主干课程为例,探讨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模式选择与内容设计。

以任务为载体的印刷工艺类课程印前工艺、平版印刷工艺、包装印刷工艺、印后加工等印刷工艺类课程是印刷技术专业综合性较强的核心课程。该类课程可根据印刷工艺的明确印刷任务、印刷准备、实施印刷、印刷质量检验等实际工作来选择和编排课程内容。如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精品课程《平版印刷工艺》,以“精装书印刷” 单个典型任务为载体,采用任务递进方式,并结合国家平版印刷工职业资格标准,将知识解构与重构,实现了技能与知识在工作过程系统化基础上的高度融合。

以项目为载体的印刷综合实训类课程如印前综合实训、印刷机操作综合等实训课程。该类课程可以选择印刷企业实际生产项目,按照项目类型,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进行课程内容安排,学生经过具体项目的反复学习训练,即可较全面地掌握图像制作与处理、菲林输出、印版制作、印刷品印刷、印刷品质量检验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以模块组合为主的印刷机结构与调节课程印刷机结构与调节这门课,可以说既是印刷工艺等综合类课程的基础课,其自身又具有很强的独立性。该课程可以印刷机的典型构造为基础,按照印刷机结构组成序列、难易程度、操作顺序等综合考虑,系统提取学习模块,使学生在学完各模块后整体把握印刷机结构,并能结合印刷工艺等课程的学习,掌握印刷机调节的步骤、方法和技巧。

以问题为中心的印刷故障排除类课程这类课程主要涉及印刷质量故障和印刷设备故障两个类别。如印刷质量检验与控制,可根据故障性质、类别,以一个或几个故障问题为主线设置学习情境,将课程实施演变为一个连贯的实务操作过程。每个学习情境以解决、处理一个或一类故障为目标,学生完成所有学习情境的学习训练后,获得印刷质量检验与控制的系统化能力。

以案例为载体的印刷业务与管理类课程如印刷成本核算、印刷企业管理等课程。该类课程在开发设计中可根据实际工作类别、工作环节等设置教学单元,以典型案例贯穿单元内容,并且在每个教学单元后安排一定数量的典型案例供学生深入分析和讨论。课程实施建议进行小组或团队教学,将个人能力与团队精神培养相结合。

(二)印刷技术专业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设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应注意“系统化适度”系统化是一个组织构造范畴的概念,本身含有科学化、合理化、优质化、高效化等价值取向。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设计的目的并不是要想方设法减少专业课程数量,而是在有利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总体原则下进行的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优化。如果不考虑课程之间的有机关系、技能与知识间的结合方式,把理论和实践的概念过于通俗化,让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包容一切基础理论,如将印刷材料、印刷设备、印刷色彩等全部整合进印刷工艺,就将导致印刷技术专业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设计的“系统化泛化”,这样的课程设计实际上也是无法进行的。

应注意“系统化可行”“工作过程系统化”作为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基础,至少应满足三个基本要求:工作过程结构的完整性(获取信息、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和评价反馈)、工作要素的全面性(工作任务、工作对象、工具、工作方案、劳动组织、工作人员与工作成果)和包含“工作过程知识”。即使是“基于工作过程”课程的某些学习情境,虽然允许其工作结构不完整,但也要具备“工作过程”的特征。印刷技术专业中的印刷概论、印刷色彩、印刷材料等课程并不具备“工作过程系统化”的特征与内涵,试图将这些课程强行系统化,实际上是对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设计的曲解和误读。

应注意“系统化配套”主要是指应注意将印刷课程设计与教学内容和方法及手段的选择、教学设计与实施、教学考核与评价、教材编制、教学资源建设、教学实训基地建设、教学组织变革等有机结合,实现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所要求的“教学做”一体化。

课程设计论文:基于技能的启发式网络课程设计

摘要:对于职校学生而言,掌握好各种技能是最重要的目标,将启发式教学思维运用到网络课程的设计之中,是对“教育新思维”中学生主体化的一种新的认识。本文从启发知识点并用于技能的角度展开对启发式网络教学模式的探讨和研究,阐述了职校用于技能学习的启发式网络教学模型的设计,并提出了在职高教育中运用启发式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职业技术学校;技能学习;启发教学;网络课程

所谓启发式教学,其实就是启发学生的思维,使之做出对应的判断。具体到课堂教学中,就是不论是进行概念、定理、公式的教学,还是复习课、习题课的指导,以至在例题的理解和对学生作业的核对时,都应在教师的指导启发下,让学生自己积极地进行思考、写出答案,而后由教师引导全体学生对答案进行研讨、评定,最后再由教师总结并明确结论,而不应仅是单纯地由教师讲、学生听,或教师写、学生记。

将启发思维用于技能教学

对于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而言,掌握好各种技能是最重要的目标之一。将启发式教学思维运用到网络课程的设计之中,是顺应教育的发展趋势,也是对“教育新思维”中学生主体化的一种新的认识。

网络课程在职业教育中的大范围普及,早已不是新鲜事物。铺天盖地的网络课程在结合职业教育专业多样性的同时,不该仅仅是课堂内容电子化的新版本,更加应该是注重学生内在知识构建的辅助学习工具。因此,将启发式教育的新理念合理、科学地集成到职业教育的网络课程学习中时,应更加强调早年苏格拉底“接生婆”的教育思路。在利用网络学习的同时,教师不断启发学生去思考、反思自己已有的经验知识,以获得对新技能的建构及真正掌握。

用于技能学习的启发式网络教学模型

笔者通过分析大量的理论依据,并且结合自身实际教学体会,总结和构建了一个针对技能型教育的启发式网络课程设计的模型。

这个网络课程模型的学习过程,不仅从教师的教学模块安排上,也从学生和教师的互动中来体现。下面将详细介绍本模型的运作流程(参见图1)。

启发式教学中教师模块现代教育越来越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逐渐退回到指导的位置上。而在启发式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扮演一个教学设计者的角色,同时还要是一个合格的教学协调者,与学生一起参与学习活动、讨论学习问题,探索真理。善于观察和聆听学生,适时从学生的反应中挖掘学生可能想到的各种情况,并且给予引导。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网络教学时,需要吃透教学内容,对每一个教学环节可能发生的情况进行预测。同时,在这个步骤里,教师经过多年的教学,得出经验。哪些对学生而言。可能会存在一些理解上的困难,或是用哪些教学方法学生比较难以掌握。因此,从事直接教学的教师需要提炼出重点和难点。之后,也是教师进行启发性教学的关键步骤,就是找出可以对学生进行启发的知识点。其实这个过程也是教师对所教内容进行信息分段和信息加工的过程,只有了解学生可能的知识背景和生活背景,选出知识点,并且将一些实例和相关的应用案例结合,才能组合成学生最容易接受和消化的案例片段。在网络教学里,通常是在实时教学条件下,采取启发式教学效果才比较好。而有经验的教师通常自觉或潜意识地在教学中对学生使用了启发式教学法。网络实时条件下,选好启发的知识点后,还需要掌握好启发的时间,对学生讲述清楚知识的结构。在对以技能教学为基础的教学里,教师需要针对技能的一个个片段,就像放电影一样,每个步骤都是构成整个技能的一部分。比如烹饪专业教学,为使烹饪实践课由简到繁,循序渐进,教师要结合厨房常用的烹饪方法,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给学生讲解,并且还要适时对学生进行启发。在讲“原料初步加工技术”的内容时,如果教师想要启发学生,可以列举家庭中常见的实例,如烧鱼时要去鱼鳞和除内脏,炒芹菜时要摘叶去根等。还有,勺功技法的练习并不是单一的指菜肴在勺中翻过来直至烹制好,而其中最关键的是在规定时间里提高菜肴的质量和出菜的速度。只有使学生认识到这一点,在实践操作中才能逐渐熟练而变得技艺精湛。还有酒店管理、前厅与客房服务管理等学科,教师结合案例进行启发分析,学生从而得出自己的结论。相关的例子还有很多,笔者认为教师启发的核心还是需要集齐教师原有的知识,将新知识与旧知识进行对比才行。因为光靠想象和凭空的东西很难激起学生的共鸣,这在信息加工论里也是有据可依的。

技能课程的学生学习模块首先,教师在网络课程平台中陈列该部分的教学内容,以便使学生能够迅速了解将要重点学习的章节知识;然后将本章教学内容按照以往经验进行模块化处理,分为学习内容模块一,学习内容模块二,学习内容模块三等等以此类推。在这个部分,特别强调教师熟练准确地把握技能知识体系,根据教学预设,将学习模块正确划分为学生能够很好把握的知识。在每个学习内容模块中,安排该技能最常见的应用实例,当然在这个环节,教师还得考虑学生可能的认知程度及技能。在操作技能的演示实例里,为了引起学生的注意,需要告知学生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教师在这四个步骤里,要适时地不断进行启发,因为启发式教学的本质就是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地学习,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实与其说它是一种教学法,不如说它是一种教学思想。教师利用网络平台对学生讲解操作技能的过程分为四个阶段:首先介绍学习的操作内容和需要的基础知识;接着根据视频或动画来演示实际操作步骤,这一步显得尤为关键,因为教师可以找准时机,进行启发,举一反三。比如在职业技术课程中,烹饪专业中一门课程《烹饪原料及初加工》中的主要内容有:植物性烹饪原料及加工、动物性原料及加工、干货原料及涨发、调辅原料等。学生可以借助网络课程中的视频展示,取得相关烹饪原料的初步认识,在认识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启发,帮助他们与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同时还可以延伸到这些原料的其他烹饪用途。当然,烹饪的器皿认识和具体菜肴详细操作步骤,都可以借助视频和动画贴切的表现,如果没有教师适时地点播,学生可能不会更多地展开联想,并组织讨论。在学生初步了解之后,还需要再次练习模拟。在这个过程里,学生要不断将新学知识用到操作中,具体到网络课程中的练习模块。可以在这部分设置一些模拟操作的题目,教师在学生的应答过程中,发掘需要改进的地方,给予启发指引。最后通过自己练习,学生不断地从练习中认识到不足,并且在教师的指引下巩固所学的技能。

在职高教育中运用启发式教学需要注意的事项

启发式教学固然是一种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有效的教学方法。特别是在职业教育中,如果能够积极合理地在网络教学中准确应用,必然会让职业教育的质量锦上添花。因职业教育中专业的多样性、学生来源的相对广泛性,故在采用该教学模型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网络教学启发过程中,教师参与时机的把握这一点,也是与启发教学的本质相辅相成,只有注意了教学的时机,启发式教学才能体现其优越性。

运用启发式教学要注意学生的特点教师采用启发式教学,应该最大限度地考虑到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的年龄特征、教育背景和层次,还有他们对新事物的接纳程度。

考虑网络的参与特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网络交互针对学生在网络上实施的启发式教育并非面对面的交流,可能学生会由此产生一些负面情绪,比如网络交流障碍。考虑到网络数据流量的影响,可能很难最大程度地传送视频,很多情况下是通过传送语音和文字进行交流,因此,仅仅通过本人传送,学生可能会倦怠,所以需要教师制定出一套相关激励机制。

课程设计论文:冶金专业英语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

摘要:文章以本院冶金专业英语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为例,探讨了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方案的开发思路和步骤,提出开发课程方案时的关键问题。

关键词:冶金专业英语;工作过程;课程设计

1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简介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最早是由德国人提出的,指的是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它必须通过具体的“学习情境”来实施,具有整体性、合作性和个性化的特点。工作过程导向是“学习领域”课程方案的基础。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方法一般有以下步骤:所从事的职业能力分析(含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罗列并确定职业行动领域确定学习领域学习情境设计和教学项目的制定(含教学方法的设计)。这一课程开发的基本路径可以简述为“行动领域学习领域学习情境”,具体来说,就是从职业工作过程确定职业行动领域,再从职业行动领域确定基于工作过程的教育职业学习领域,包括能力目标描述、学习内容和参考学时,以此为基础制定基于工作过程、旨在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的思路、步骤和方法,并依据行动导向的原则实施教学活动,即针对与专业紧密相关的职业“行动领域”的工作过程,按照“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完整的工作模式来进行教学,从专业理论知识转向工作过程知识。

2 基于工作过程的冶金专业英语课程设计

2.1社会需求调查与分析

人才培养的目标是为了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因此,社会需求调查与分析是课程方案开发的出发点。根据高职教育应首先服务地方和区域经济的要求,应在高职院校所在区域选取有代表性的企业进行充分调研。分析这些企业中重点的工作任务为确定培养目标提供依据。以本院冶金专业英语课程为例,我们对太钢、长钢、中阳钢厂进行了英语人才知识结构需求的调查,拜访了行业资深专家和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就人才规格的需求、毕业生的工作岗位、工作任务、职业能力等方面进行了调研。

2.2分解岗位工作过程

工作过程是指完整的一个工作进程,即工作任务是怎样被完成的。职业的工作过程是完成企业一个具体工作任务的完整的劳动进程,因此,工作成果始终是其所要达到的目标。我们针对冶金技术专业人员主要完成工作任务的工作过程中具体岗位和岗位群进行分析,将其所要求的英语专业知识、基本的操作技能和工作规范——进行排列,编成一套描述从业人员履行其工作任务的工作职责目录,完成每一个工作任务所需要的岗位能力。以冶炼炼钢生铁这一工作任务为例,其核心工作任务包括:原燃料检查、设备检查、制定操作制度、外围协调(各岗位操作)协调管理、生产故障处理、炉况调节、失常炉况判断及处理、高炉生产工艺事故处理、排、休、复风操作、停、开炉操作。完成这一工作任务需要的岗位能力包括:会识别与分析原、燃料;会操作高炉生产设备;会判断和处理炉况;会排除一般生产故障;会编制工艺方案;懂得高炉炼铁的基本理论;具有未来创新的潜在能力;具有一定组织协调能力等社会能力;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开拓创新等方法能力。

2.3转化开发课程

对工作任务进行分析和工作过程分解之后的工作是如何将岗位能力要求转换为课程方案,这项工作是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方案开发的关键,这里面包括两个方面的转换:①将工作过程的岗位能力要求归类提取转换为课程方案的学习领域。按照能力不冲突的原则,将完成工作过程所需的能力分类转化为教学目标的能力要求,并按照能力不重复的原则,将这些要求确定为若干个学习领域。②将学习领域转换为学习情境。针对学习领域具体的能力要求将完成这些能力的学习内容重构组合,将理论知识和技能要求穿插在一起,选择合适的载体将学习领域分为若干个学习情境。根据确定的学习领域和学习情境,按照认知规律和能力递增的原则合理安排学习领域和学习情境的顺序。各项工作任务,按“资讯(信息采集)、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估”的行动过程设计每一个环节的教学内容。

鉴于冶金专业英语课程是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我们本着“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高职英语教学原则,设置了5个学习情境:炼铁、炼钢、有色金属冶炼、金属成型和热处理,每个学习情境又包括若干个子学习情境。以炼铁情境为例,子学习情境包括:炼铁原料、高炉、热风炉、炼铁技术的新发展。对不同的情境任务安排基本专业知识和技能训练、综合专业知识和技能训练以及社会决策知识和职业能力训练。在炼铁情景中,知识与技能训练体现为:能够用英语表述炼铁原料的特点及识别方法、高炉、热风炉的构造及基本操作,了解高炉生产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以及炼铁技术的新发展,能够利用所学知识和经验创造性地解决新问题(模拟炼铁原料采购的实践活动)。

在教学实施阶段,我们按工作过程的实际工作顺序组织教学,运用6步教学法使学生获得完整性行动及所需知识,融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的培养于学习过程之中,这种行动导向的教学活动设计有利于促进整体性学习过程的形成,体现创造能力(设计能力)的培养。这里以冶炼炼钢生铁情境下炼铁原料情境为例,说明教学过程的设计。

(1)资讯(0.5学时):布置任务,明确信息。主要活动:师生互动(教师带领学生回顾原料相关知识)和教师讲授(高炉生产技术经济指标)。

(2)决策(0.5学时):判断思考,表达决策。学生分组通过教学资源、网络等多种渠道进行下列内容分析,作出冶炼炼钢生铁使用哪些原料的决定。①分析原料的作用;②分析原料的外观特点;③分析他们对高炉冶炼的影响等。

(3)计划(0.5学时):制定方案,规划行为。列出收集原料实物的人员安排与时间计划。

(4)实施(1学时):落实计划,执行方案进行图片的收集、实物的收集(配合第二课堂进行),对原燃料进行归类。制作成样本。

(5)检查(0.5学时):比较判断,修订错误。学生互查、教师抽查学生对原料的认识程度。

(6)评价(0.5学时):分析成果,不断进步。随机抽查学生向全班同学进行汇报演讲,根据评价标准,打出分数。

2.4建立监控和评价体系

实施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方案,可以尝试知识考核、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相结合的方式。由于课程是以工作任务为中心展开教学,因此可以以工作任务为单元,逐项考核。即全程考核、全程评价的评价方式,在学生完成每项工作任务的理论知识学习和训练之后,教师要对学生在完成该项工作任务过程中知识掌握和能力的高低,给予评价和认定,本课程全部工作任务的学习完成后,将各项考核成绩累加。这种考核方式帮助学生及时监控管理学习过程,而且得到优秀的成绩会使他们产生成就感,激励其不断探索进步。这样就避免了学生平时不用功,“临时报佛脚”的弊端。此外,在对学生课程学习的考核内容方面,不能局限于对知识点和技能点的评价,还必须考核学生完成工作任务的质量、合作能力及个人素质等。

3 结语

基于工作过程的冶金专业英语课程模式,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为一体,能有效地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使培养对象更符合工作岗位的需求。在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如何处理学习领域中学习型课程和任务型课程的理论与实践的侧重与融合是一个关键点,应该突出实践,更要注意将理论知识融合到实践中,始终贯彻“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自觉学到相关的理论知识。

课程设计论文:遵循童性的幼儿园课程设计

[摘要]幼儿园课程属于幼儿,是幼儿生活经历的一部分,幼儿园课程设计理念应遵循儿童期的天性。在儿童生活的时间上.幼儿园应关注儿童的“现时”生活;在儿童生活的空间上,要扩展儿童自由活动的环境。其实质是确认儿童的主体身份。尊重儿童“自我”,使幼儿园课程彰显儿童生活的意义。给儿童真实的感受。

[关键词]幼儿园;课程设计;童性

幼儿园课程属于幼儿,是幼儿生活经历的一部.分。那么,幼儿园课程该如何设计?杜威曾提到,“为了儿童”的课程应是儿童“生动的和个人亲身的体验”。儿童要用自己的眼睛看东西,用自己的嘴说话,用自己的头脑思考问题,用自己的手和脚来探索世界,借以获得理解性的知识。所以,幼儿园课程设计应遵循童性,以彰显儿童生活意义和生命的生存过程,使儿童生活在一个动态的过程中,有着对自己、对自然和对社会的理解与追求。

一、遵循童性的课程设计要关注儿童的“现时”时间

遵循童性的幼儿园课程设计首先要认清童年期的儿童在心理、教育、身体等诸方面表现出的独特需要,如果“忽视童年自身的价值,剥夺儿童享受童年的乐趣,就是剥夺儿童的生命权,就是对自然人性的扭曲,对自然规律的践踏”。意大利瑞吉欧教育体系的创办者马拉古兹(l malaguzzi)说:“大自然下令,人类的幼仔期在所有动物中应当持续最久的时间。这种幼态持续在行为上的表现是好奇心、玩性和灵活性等童性特征的保持,是人类行为延续的幼稚特征。事实上,大部分儿童是以他们自己的方式、在他们自己的最佳时间内学会那些童年期的常规任务的。他们获得惊人的知识、语言和社会规范等方面的储备,这通常并不需要成人专家或学院式教育的帮助。”因此,课程设计应符合童年期“现时”的存在方式。

时间作为儿童在这个世界上的存在方式,过去、现在和将来的时间维度构成了儿童生活景象。时间可分为客观时间和主观时间,钟表时间属于客观时间。儿童在幼儿园一日生活的作息时间分配是儿童客观时间的表现,是儿童生活规律及习惯的表现。主观时间是儿童对时间的感知状态,是儿童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时间体验。幼儿园课程设计遵循童陛的“现时”状态,就是要使儿童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客观时间的分配与主观时间的体验达到和谐统一。

幼儿园课程设计在时间上遵循童性的微观之维是利用日常活动中的转换时间与休息时间,提高时间利用效率,多些游戏时间。从儿童角度看,儿童的时间体验是不同的。儿童玩玩具高兴时会忘记吃饭喝水,经常需要成人的提醒;在户外玩滑梯时经常需要教师催促才肯回活动室……但从时间角度看,天性自由自在的儿童原本就很少受到时间的约束,对感兴趣的活动往往不能产生像成人那样的时间观念。幼儿园课程设计时应该关注儿童的“现时”生活,把握儿童生活的时间节奏,决定什么时间可以做什么事,不可以做什么事。儿童自身对时间的体验可以从“吃饭”这个话题说起。

儿童:“吃饭是不许说话的时间。”

观察者:“为什么?”

儿童:“老师不让呗!”

观察者:“能说话是什么时候?”

儿童:“早晨玩玩具的时候。”

观察者:“吃饭是吃东西的时间,老师是想让你们好好吃饭,对吗?”

儿童:“……就是不许说话的时间!”

在这段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儿童对于吃饭不许说话的事情感到不满,这种用餐时间的体验并不是愉快的。然而,从社会学和营养学角度看,吃是令人身心愉悦和令人满足的,如果压抑儿童在这段时间默不作声,确实是规则使得儿童生活的生动性和广泛性消失了。

儿童的时间体验中,游戏时间是最快乐的体验。游戏是儿童真实地体验生活幸福的活动,是儿童“现时”的生存方式,幼儿园课程设计在时间上应多给儿童游戏时间,这样才能体现出幼儿园课程的本真特性。从美国托幼中心一日生活环节的时间分配可以看到:

在全天670分钟的观察时间里,美国幼儿园特别注重儿童的游戏和户外活动时间。晨间与区域发现游戏时间(28%)和户外活动时间(23%)共占了儿童在园时间的一半以上,在这些时间里儿童完全自选所喜爱的运动和游戏,可以说儿童在幼儿园中主观时间与客观时间达到了和谐统一。这能够使儿童的各方面能力获得主动发展的机会,使其逐步养成主动探究、热爱生活的积极情感。

二、遵循童性的课程设计要扩展儿童的自由空间

遵循童性的课程设计要考虑儿童生活的空间,这是儿童生存的必需。空间一般是指长、宽、高的三维空间,有物理空间,比如幼儿园的活动室面积、从家到幼儿园之间的距离等;有可感空间,比如儿童在幼儿园中感知活动室、卧室的大小以及儿童在其中是否感到自由,是否以自身的感觉体验着所处的空间。可感空间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特殊的体验,幼儿园课程设计就是为幼儿提供一种非常特殊的空间体验。儿童的空间体验可以通过生活空间的不同特点和侧面来加以理解。儿童感到自由是对幼儿园生活空间感知的最主要特征,因为自由是儿童生命存在的需要。所以幼儿园课程设计必须尊重儿童的生活空间,关注如何为儿童提供有利于全面发展的环境。

比如,幼儿园课程中以“季节”为主线设计各种活动,活动可以围绕四季轮换及与四季变化相关的自然界的各种物质、气候气象、动植物、人的生活状态等设计幼儿园课程。活动名称有“秋天的叶子、秋天的风、冬天的白雪”等。“季节”这个主题就可以为儿童提供广阔的探索空间,使他们感知大自然的神奇变化,在季节的渐次变更过程中陶冶自我。在这一主题中,我们可以想象到儿童在广袤的大自然中感知万物,在冰天雪地上自由地堆雪人、打雪仗等嬉戏追逐的情景。这样的课程才是雅斯贝尔斯所提出的“本真的教育”,因为儿童是在东奔西跑中、在手舞足蹈中亲历生命、体验生活的本真、享受童年的乐趣的。儿童对于大自然的那种空间感受,从本质上说具有审美感,儿童“具备了一种既了解又可以化身进入的力量而充满欢乐。同时。它也是对自己创造性力量的感觉(科波,1995)”。

儿童的生活是儿童自身与其环境相互功能性的反应和影响,这种相互性对于儿童的心理发展、对他身体及大脑的形成既富有营养又富有成效。因而儿童在幼儿园的生活感受和体验应是丰富的,而不是单一的在活动室内牢牢地坐住小椅子,他们在盥洗室、卧室、活动室、户外游戏区、沙土区等场景的变更,会使其可感空间更自由。幼儿园应该为儿童创设有意义的环境,给个体成长广阔的空间。下面是笔者2007年11月在幼儿园观察的一则案例,说明儿童在自由空间中的感受、体验和生活。

案例:奇妙的鞋子

幼儿每天都遵循着一日常规进行活动,每天中午午睡时把鞋子脱在活动室,由值日生负责放到鞋架上。一天,一个小朋友在做值日生时发现了一个问题,他说: “老师,你看多奇怪,我们都是四岁,可为什么穿的鞋有大的、有小的呢?”没等老师来回答,小朋友们就你一言我一语的议论开来,老师在旁边倾听孩子的对话,并适时地加入孩子的交谈。这时老师意识到,幼儿对这个问题很有兴趣,并且凭借头脑中的已有经验,认为这是一个很有教育价值的主题,于是,这位老师和另一位老师共同决定把“奇妙的鞋子”定为生成课程的主题。

为了使活动能够顺利地开展,老师当天在家长园地上要求家长帮助幼儿了解鞋子的有关问题,以便老师开展一次充分的大讨论。

这个主题是儿童在生活中生发出来的,是儿童根据自身的兴趣生成的。这其中,老师给了学生充分的自由讨论空间,充分关注了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对于动态生成的每一个问题,老师没有逐一详细解答,因为这将影响儿童独立思考的时间。然而,老师却开始考虑:哪些问题可以再引导儿童深人思考?哪些问题涉及面较广,可以让儿童继续研究……这些问题的圆满解决都需要老师具有教育机智,即在活动中善于根据情况的变化,随机应变,敏锐果断地处理问题,以给予儿童引导和教育。

三、遵循童性的课程设计要确认儿童的主体身份

儿童活动过程在终极意义上是一种自我塑造与自我建构的过程,所以幼儿园课程应能够确认儿童的主体身份,激发儿童的兴趣和动机,使儿童主动参与到活动中,并从活动中获得自己独特的体验。确认主体身份实质就是创设一种情境,就是培养儿童独立自主、充满尊严地承担为生存发展而冒险的责任,呈现存在的意义,促使儿童寻求可能生活之路的教育。

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间的互动方式是否在共同生活中建立良好的关系,是否共同创建一种和谐交往的情境,决定着儿童身份的确认。教师和儿童对课程的理解和阐释都是对知识及意义不断丰富的过程,和谐交往情境的创建也是课程形成的过程。师幼间的对话是诚恳的,每个儿童对课程的理解和创新都得到尊重和保护,具有普遍意义的课程知识被儿童的独特性所取代。在儿童一日生活中,各种就餐、游戏等环节是幼儿真实生活的反映,是儿童全身心投入的生活过程,这些现场情境就是教师要顺应与促进儿童发展的过程。幼儿园课程设计的目的也在于是否真正利用各种时机,积极地引发幼儿参与兴趣,创设出符合幼儿需要的空间。有人说,儿童本质上就喜欢调皮捣蛋。其实这些儿童可能是因为某些需要没有满足,老师必须以需要的眼光观察分析儿童的天性。儿童的需要是儿童现实生活状况和教育在其生理和心理上的反映,关注他的需要,并积极加以解决,儿童就会朝好的方向变化。这一过程就要借助师幼的参与和智慧,在实践中采用最适合本地区文化特点的方式变革原有时空。

比如,一位实验老师的教学反思日记写到:在为“娃娃”制作保暖内衣时,我拿来各种布料和各种纸(有彩色油光纸、花纸、白纸、牛皮纸)以及旧挂历纸,放在桌子上,小朋友在选择布料作出各种各样的衣服后,我发觉还有很多纸没有利用起来。于是我决定在饭后与小朋友一起做纸船。我让小朋友自己选择喜欢的纸,有的幼儿吃得快,有的幼儿吃得慢,先吃完饭的幼儿把彩色的油光纸和挂历纸拿走了,最后去拿纸的幼儿只好拿剩下的牛皮纸。小船折好之后,幼儿提出去放纸船。我带幼儿到外面的水盆边,纸船放进水里,有趣的事情发生了:幼儿发现最先烂掉的是用好看的油光纸做的船,最结实的是谁也不要的牛皮纸。这是为什么呢?我便抓住这个机会,向幼儿提出了疑问,一些小朋友根据已有的经验展开了讨论……

于是,一个并非老师预先设计的课程就这样自然生成了。“学前课程从根本上说是由一组能满足幼儿需要(幼儿自己意识到的或没有意识到的需要)的经验性材料组成的,”“教师的知识并不是机械的、抽象的,她的受教经历、角色模型、价值观、情感表象等形成一个聚合整体,使其产生必然会发生在某一‘现场情境’的教育实践”。课程专家多尔(e.dou)认为:“儿童的‘发展’既不是‘自然发展’,也不是‘纯粹塑造’的,而是在具体情境脉络的条件下,一种心理内与心理间的相互作用过程中的社会建构。”幼儿园课程设计必须向儿童呈现真实情境,因为真实不仅拥有认知意义,也最接近儿童的主体身份,最能调动儿童全部的感受力和过去已获得的认知经验来探讨问题,尤其是在真实情境中产生的问题才具有针对性与挑战性,儿童对问题的解决也才能显现出它的现实意义和课程上的价值。

课程设计论文:基础教育新课程设计编排风格的反思

摘 要:我们习以为常的“螺旋式上升”课程设计编排风格未必导致比较容易的课程难度。影响课程难度的主要因素包括课程深度、课程广度和课程时间,利用定量模型n=αs/t+(1-α)g/t可以很好地近似刻画课程难度。“窄而深”与“广而浅”课程设计风格的合理使用、“可比深度”与“可比广度”的恰当平衡,是理想的课程设计编排的关键。

关键词:课程设计 课程难度 课程深度 课程广度 课程时间 可比深度 可比广度

一、问题的提出

在基础教育新课程中,螺旋式上升的课程设计风格得到普遍认同。然而,螺旋式上升课程设计的难易度一定适合学生学习吗?新课程的课程设计编排是从“窄而深”转向“广而浅”吗?《课程标准》(如,《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1])下的某些课程内容的深度大大降低了,为什么课程难度反而增大了呢?什么样的课程设计风格适合我国中小学教育教学实际?

无独有偶,佐藤·学在《学习的快乐—走向对话》[2]中认为,课程改革从“广而浅”的课程向“少而深”的课程转型,是迫在眉睫的课题。…

这些问题的核心在于课程设计编排的模式(风格),而其中的重要因素涉及课程深度、广度和课程时间,其焦点在于课程难度。

正如黄甫全[3]所指出的,“课程的实质问题是课程难度”。进行课程难度的研究,可以给课程发展提供有效信息:通过对课程难度的分析,我们可以洞察课程内容的设计和编制的成效和问题所在,进而提出修改意见和改进措施;通过对课程实施中的难度分析,我们可以获得课程实施的实效,进而提出改进课程实施的举措。

本文在过去的研究基础上[4][5],分析基础教育新课程的课程设计编排风格的利弊,分析认识上的一些误区,校正实际操作中的一些偏差。这种研究有助于课程评价从以往的价值判断走向课程质量分析。

二、课程设计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关系

文初的问题几乎都涉及课程深度、课程广度、课程时间与课程难度。其焦点在于课程难度。

(一)课程难度的影响因素

影响课程难度的基本要素至少有三个:课程深度、课程广度和课程时间。这三个因素构成课程难度立体结构的三个不同维度。

其中,课程广度是指课程内容所涉及的范围和领域的广泛程度。对此,我们可以用通常所说的“知识点”的多少进行量化,而这里的“知识点”沿用1963年《全日制中学数学教学大纲》[6]、2000年《全日制中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7]对相应内容的区分,参照每个“知识点”内容量的多少而划分的。这是一个近乎于约定俗成的概念,同时又是蕴含模糊数学思想的近似刻画。

关于课程时间,梁贯成、黄荣金将其称之为课程流程,并指出[8]:“数学课程通过各个学年的教学来实施。在这个意义上说,任何课程都有通过各年级的流程:主题引入、持续时间、主题结束”,而且,“各国的流程的差异很大。主要表现在同一主题,不同国家在不同年级介绍以及不同国家同一主题持续的学年数不同。”为了方便起见,我们沿用中国内地常用的“课程时间”一词来替代“课程流程”一词。

从而,课程时间是指课程内容的完成所需要的时间,对此,我们可以用通常所说的“课时”多少进行量化。

在课程时间、课程深度和课程广度中,最难描述的概念就是课程深度。课程深度泛指课程内容所需要的思维的深度,这是一个非常难以量化的要素。比如,在数学课程中,课程深度主要涉及数学概念和数学原理的抽象程度[9]、概念之间的关联程度,以及课程内容的推理与运算步骤。黄甫全将其理解为“教育预期结果在质和量上从少到多的分布”[3]也有一定的道理。相对于以数学概念体系为主的那些课程内容来说,数学课程的深度与数学抽象度的概念[9]十分接近,而对于数学概念之间的关联程度以及数学推理与运算步骤等成份来说,仅仅用数学抽象度就不能全面刻画数学课程的深度。

实际上,课程深度反映了课程内容之间的设计顺序,编排和组合的逻辑深度以及所潜在的学科思维的深度。它对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十分有利,同时,也需要学生具有相应程度的思维深刻性。

(二)课程难度的模型分析

依据现代课程理论,结合我国近五十年来中小学教育教学的实际,我们有这样的共识:

1.中小学的课程内容,只要有足够的时间,绝大多数学生都是能够理解的。

2.对于同一个课程内容,课程时间越长,学生理解和接受的难度相对越小。对于同一个题材的课程内容,在相同的课程深度下,课程所涉及的概念、命题等等的知识面越广(即课程广度越大),课程也就越难;同样地,对于同一题材的课程内容,在相同的课程广度下,课程深度越大(即课程所需要的思维层次越深),课程也就越难。

这就意味着,课程难度与课程深度成正比,与课程时间成反比。同样,课程难度与课程广度成正比,与课程时间成反比。这样,单位时间的课程深度和单位时间的课程广度是刻画课程难度很重要的量,我们分别称之为“可比深度”和“可比广度”。显然,课程的“可比深度”和“可比广度”都大,则这门课程就难。这启发我们用“可比深度”和“可比广度”的加权平均来刻画课程难度。

于是,如果用n来表示课程难度,用s表示课程深度,用g表示课程广度,用t表示课程时间,综上所述,可以建立下面的函数关系式:

n=αs/t+(1-α)g/t

其中,α满足被称为加权系数,反映了课程对于“可比深度”或者“可比广度”的侧重程度。在这里,“可比深度”和“可比广度”依次是单位时间内的课程深度s/t和单位时间内的课程广度g/t。

这就是我们在文《课程难度模型:我国义务教育几何课程难度的对比》[4]《四边形课程难度的定量分析比较》[5]中建立的课程难度模型。

对于同一门课程(或者相应的教科书)的两个不同版本(或不同的课程标准下的课程)a和b,我们分别用n(a)和n(b)表示其课程难度系数,n(a)>n(b)说明a比b更难,难度系数之间的差越大,则说明两个版本(或不同的课程标准下的课程)之间课程难度的差别越大。

(三)对课程设计风格的分析

由上面的课程难度模型,我们可以清楚地推理出如下结论:

1.在课程时间不变的前提下,无论是单独增加课程深度还是单独增加课程广度,都将增加课程难度。

这表明,无论“窄而深”还是“广而浅”的课程设计编排风格,都有可能导致过甚或过浅的课程难度。

也就是说,将新课程的课程设计编排简单理解为“从‘窄而深’转向‘广而浅’”是错误的;《课程标准》下的某些课程内容的深度大大降低了,课程难度之所以非减反而增大,其原因虽然很多,但更大的可能是与课程广度大大增加直接相关。

2.在课程时间不变的前提下,如果希望增加课程广度,那么,即使是课程深度适当降低,课程难度也有可能增加;在课程时间不变的前提下,如果希望增加课程深度,那么,即使是课程广度适当压缩,课程难度也有可能增加。

正如我们在文[10]中所指出的:对“四边形”而言,相比之下,尽管“人教社”的课程难度最难,但其可比深度与可比广度都与《课程标准》比较接近,“北师大版”、“华师大版”的可比深度与《课程标准》都比较接近,但二者的可比广度与《课程标准》差距较大(低得多)。

事实上,以义务教育阶段为例,学生每学年的课程时间基本是固定的,某一门课程的授课时间也是固定的。因此,“广而深”的课程设计模式必然过分加大课程难度,是不可行的,同时,也与基础教育课程的基础性、普及性相违背。

更进一步,无论是“窄而深”的课程设计模式,还是“广而浅”的课程设计模式,都会影响课程难度。因此,一个“好”的课程设计理念应当是:在控制课程难度的前提下,统筹和优化课程深度与课程广度。

3.如果希望课程难度保持不变,那么,增加课程的可比广度则必须降低课程的可比深度,增加课程的可比深度则必须降低课程的可比广度。[4][5]

按此理解,佐藤·学在《学习的快乐—走向对话》[2]中所提出的“课程改革从‘广而浅’的课程向‘少而深’的课程转型是迫在眉睫的课题”,也未必能解决日本学生学业课程过难的问题。事实上,就学科内容的系统性和基础性而言,“少而深”的确可以在重要的课程内容中精选那些核心的学科内容,做到“少而精”;同时,对于核心内容、核心概念也的确可以让学生重点掌握。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此时的课程难度就是低的(对学生而言就是容易接受的)──“少而深”的课程设计编排意味着课程内容的知识面窄了、课程广度减少了,而课程深度却增加了。

值得一提的是,同一课程内容对于不同学生具有不同的适应性,这种适应性实际上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课程内容内在的难度(也就是课程的绝对难度),一部分是课程实施所导致的难度(也就是课程的相对难度),前者是由课程本身的内在品质所决定的,尤其是课程设计的理念及其具体呈现形式(如文本的载体)所决定的,这种难度实际上反映了课程设计的水平和教科书编制水平,尤其反映了课程设计、教科书编制对于课程实施者的潜在适应程度;而后者主要取决于课程实施的实际效果。特别地,同一门课程对不同的人来说表现为不同的效果,也就说,具有不同的适应程度。而影响课程相对难度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教师实施课程的程度、影响课程实施的有利因素及障碍,以及不同实施策略的成效”[11]等等。毋容置疑,课程的相对难度受制于课程的绝对难度。本文旨在集中研究课程的绝对难度。

三、“窄而深”还是“广而浅”──新课程设计编排风格的分析

(一)理想的课程设计风格

在上面的模型中,课程难度系数n特指课程的绝对难度系数,实际上就是可比深度s/t和可比广度g/t的加权平均值。显然,单独调节可比深度或者可比广度都会直接影响课程的绝对难度。在控制课程难度的前提下,只有合理调节、统筹和优化可比深度与可比广度,才能形成一个“好”的课程设计。

应当指出,上面的课程难度模型中的参数α反映了课程难度受制于课程的可比深度与可比广度的程度,而且。

一般地,如果α过大或过小,正好反映了“窄而深”与“广而浅”课程设计风格,前者是“科学著作”的设计风格,后者则是科普读物的设计风格。就基础教育课程的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而言,普及性要求课程设计必须考虑课程的广度,课程不能过深,亦即系数α不能过大;而基础性和发展性又要求学生必须奠定学科学习和研究的系统而基础的知识,并在学习中发展学科能力、接受科学研究的最基本训练,因而,课程又必须保持一定的深度,亦即系数α不能过小。事实上,就基础教育课程而言,系数α一般应保持在0.5左右。

与此相对应,“少而深”与“广而深”、“窄而浅”一样,也都是课程设计风格的典型种类,佐藤·学提出的“从‘广而浅’的课程向‘少而深’的课程转型”,的确反映了课程设计风格的一种转型,但是,课程难度问题依然未能解决。事实上,虽然“少而深”的“少”的确可以有效控制课程广度,但“深”却有可能导致过深的课程深度,从而依然可能导致过深或过浅的课程难度!

(二)实践中的新课程的课程设计编排风格分析

纵观课程设计的发展,从“学科为本”的教育理念,到“以人的全面、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体现在课程设计层面上,就是在一定程度上寻求“窄而深”课程设计风格与“广而浅”课程设计风格之间的某种平衡,亦即,既要照顾课程内容的深度(以确保学科内容的相对系统和完整),也要考虑到课程内容的广度(以体现学科内容之间、各门课程之间的综合性),前者对学生学科方面的发展极为有利,后者对学生身心发展和社会化发展有帮助。

当然,为了兼顾二者,新课程采取了两个有效的策略:

1.整体策略:在“可比深度”与“可比广度”之间寻求平衡

对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来说,学科领域的正文内容大多采用同时兼顾课程内容的可比深度和可比广度的做法,相比之下,关注可比深度较多,而且关注可比广度(即关注课程内容的综合)是一个趋向。同时,与以往的课程设计编排风格(如,《教学大纲》[6][7]下的教科书设计编排风格)相比,虽然《课程标准》下各个版本的实验教科书彼此之间的差异较大,但是,其整体趋势是,由以往集中关注可比深度转变为兼顾可比深度与可比广度。

就新课程推进的实际效果[12]看,课程变得更有挑战性了,学生也愿学了。但是,也存在一些误区和盲点,例如,对义务教育阶段数学7-9年级《圆》课程内容的处理就是一个反例:

对2001《课程标准》[1]中的《圆》来说,从每节、每单元的局部角度,以及人的直观感觉上看,《圆》的确容易了──每一部分的要求都比以往低了许多,大多仅仅涉及一个概念、性质的直观探究,而未涉及定理、性质等的几何证明。

但是,就整体而言,其课程难度却在加大。事实上,在2000《教学大纲》[7]下,《圆》作为初中三年级“几何”的主要内容,所占的课时量几乎占本学期几何总课时量的74.6%;而在2001《课程标准》下,《圆》仅仅是其中份量比较小的一部分,在新世纪版中,《圆》仅在九年级下册中出现,而且课时量为13课时,仅占本册教材总课时量63课时的20.6%(而华东师大版在九年级上册出现,合计11课时)。就《圆》的课程广度而言,与2000《教学大纲》相比,2001《课程标准》下《圆》的概念、性质并没有减少多少(大多是不要求证明),即课程的广度几乎未减少多少,但课程深度降低了(即不要求证明,仅要求直观了解,难度系数大约下降为原来的20%至30%)。这就是说,在αs/t+(1-α)g/t中,t变成原来的近乎,而s变成原来的20%至30%,g却几乎未动,此时的课程难度系数n必然大大增加!这表明,与《教学大纲》相比,《课程标准》数学实验教科书中《圆》的课程内容非但变容易,反而变难了!这是始料不及的!

2.局部策略:根据不同内容采取不同的局部设计编排策略

新课程下,为了照顾课程的综合性,不仅在各门课程之间通过设置综合课程体现不同学科课程内容的综合,而且在学科课程内部也设置“实践与综合应用、课题学习、研究性学习”体现本门学科内容不同领域之间的综合。这正是体现“广而浅”的课程设计风格(当然,兼有斯滕豪斯(l.stenhous)的过程设计模式的风格,以体现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更为全面的课程目标)。

这表明,无论是“窄而深”的课程设计风格,还是“广而浅”的课程设计风格,都取决于不同的课程目标。同时,为了达到良好的课程目标,除了在课程的可比深度与可比广度之间寻求一个恰当平衡之外,也要适当地结合不同的课程内容,在一些局部的领域适时地采用“广而浅”、“窄而深”,甚至“少而深”的课程设计风格,以求得课程设计编排的整体效果。

四、反思

纵观课程设计的发展,从“学科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到“以人的全面、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的转变,体现在课程设计编排层面上,就是寻求“窄而深”课程设计风格与“广而浅”课程设计风格之间的某种平衡,这个平衡点的寻找,既要在每门课程的整体设计上寻求“可比深度”与“可比广度”的平衡,也要在每门课程的不同内容之间因地制宜、因时制宜,针对不同的局部内容采用“窄而深”、“广而浅”甚至“少而深”的课程设计风格,以求得适宜的课程整体难度。

正所谓,无论是“窄而深”的课程设计编排风格,还是“广而浅”的课程设计编排风格,都取决于不同的课程目标和价值取向,不存在绝对的对与不对、好与不好的问题。中小学阶段理想的课程设计编排风格应当是,在“关注人的全面、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寻求课程内容的可比深度与可比广度之间的平衡,以求得难易适中的课程难度!

课程设计论文:浅谈关于建筑学专业课程设计教学的思考

论文关键词:课程设计 引导 改进

论文摘 要:通过分析建筑学专业的“建筑设计”课程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探讨了相应的改进方法和思路:在题目设置上,变“类型设计”为“空间设计”;在内容要求上,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基于现实问题进行思考;在评价模式上,变“结果控制”为“过程控制”;在日常训练中,注意多学科的融合;在设计手段上,处理好手绘和计算机绘图的关系;在毕业设计指导方面,采用和设计部门合作的“双师制”。

建筑设计课程是建筑学专业的主干课程,是培养建筑设计能力的最主要途径。

目前,各高校建筑设计课程的设置,基本采用按照建筑类型进行训练的模式,题目由易到难,规模由小到大,渐次深入。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对于各种常见的建筑类型一一尝试,在对比之下,对于把握不同类型建筑的设计重点非常有效。但是,随着现代生活对建筑功能的要求越来越多样化,建筑类型的界限也越来越模糊,单纯依托类型的设计训练方法暴露出许多局限性,如学生思维易受限制,设计手法灵活性、适应性差等。

因此,我们需要对课程设计的训练思路进行调整改进,取长补短,使建筑设计课程的设置更加合理化。

第一,在题目的设置上,变现行“类型设计”为“空间设计”。

强调“空间”是建筑的主角,将空间设计作为课程设计训练的主线,具体建筑类型作为辅线。从单一空间、复合空间到组合空间,训练学生对空间的感知与创造能力;建筑类型作为题目载体,起着辅助的作用。

同时,具体进行题目设置时,应真题、假题结合设置。

真题具有真实的基地环境,便于学生结合具体情况找寻设计切入点,获得构思灵感。对训练学生的空间感知、把握空间尺度等也大有裨益。但实际项目往往条件限制较多,不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进行全面的设计训练。假题的设置往往可根据训练目标“量身定做”,能够系统地、有针对性地展开训练。但易失之于空泛。因此,应二者结合,扬长避短,以达到最优的训练效果。

第二,在内容要求和评价模式上,变“结果控制”为“过程控制”。

传统的设计课程的内容要求多是以最终成果要求的形式出现,基本上就是最终正图的版块内容,于是设计课程成绩就基本依据成图所传达的设计水平来进行判定。这直接导致学生重视设计结果,而忽视设计过程,往往设计周期内几番推倒重来,设计变成“撞运气”,运气好抓住灵感就发挥好,运气差没想法就一塌糊涂,非常不利于设计方法的掌握。

基于这种情况,我们应该在教学中充分发挥指导教师的能动性,将设计过程掌控好,引导学生循序渐进、逐步深化方案。过程的控制需要具体体现在每一阶段的详细要求中,教师引导学生明确各阶段应解决的问题、理解步步深入的重要性,并将各阶段的表现纳入到整个评价体系中,促使学生体会到完整的设计过程,逐渐掌握系统的设计方法。

在整个设计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应达到“掌控全局”和“把握个体”的效果。

在大的方面,发挥群体的带动、激励作用,通过设计组、讨论组掌控整个设计的进度。将全班划分为若干设计或讨论小组,引导小组内进行交流和互评,发挥群体内各成员的相互激发、激励作用,带动整个小组深化设计。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设置专门的、开放的讨论空间,以满足小组讨论和个人深化方案的不同要求。指导教师聆听、参与小组讨论,适时提出问题、引导方向并作出评价,使讨论避开弯路、沿着可发展的方向进行。

在细节方面,教师要适时进行一对一的辅导,标准细化到个人。针对每位同学的具体情况,提出切合实际的要求,使其在自身水平上获得提高并多加鼓励,更利于学生获得自信心与成就感,激发学习兴趣和动力。

在设计内容和主题选择上,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反映现实,引发其对现实问题的思考,鼓励其从点滴细节尝试解决之道,以此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务实精神。一名合格的建筑师,不仅要有处理建筑功能与形体的能力,也要有关注社会的责任心与职业道德感。这需要教师有意识地渗透在设计指导中,好的设计离不开对现实中人的处境、行为的研究与关注。欧洲一个教授来国内游访,有感于天桥下露宿的打工者,遂于归国后拟出设计题目,要求学生设计适用于此类人群的轻便、易装拆的临时建筑。这启示我们,基于现实思考进行的设计训练才真正体现了设计的本质:以人为本,为人服务。

第三,需要加强快速构思能力的训练。

一个设计周期内,虽然有进度的控制与要求,但学生往往感觉“前松后紧”:入手慢,进度滞后,后期深化时间紧张、不够用,最后熬夜、拖图,又影响到下一个设计,如此形成恶性循环。因此,以训练快速构思能力为主要目的的快速建筑设计(快题)不可或缺,是建筑设计课程重要的组成部分,需要贯穿在课程设计中。快题训练锻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便于快速找到设计的切入点,对于创新思维的培养非常有帮助。

第四、融会各专业基础课程,为设计课程所用。

如果说低年级阶段的建筑设计主要强调功能合理、形式美观,满足“适用、美观”的话,随着年级渐高,“坚固”也将成为设计要求的一部分,即,我们要将建筑结构、构造、材料等纳入设计范围,关注到可操作的细节,使设计深度更进一步,为业务实践及就业铺平道路。

低碳、节能是当今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反映在建筑行业就是对节能建筑的倡导。建筑的节能设计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反映在建造过程中的节地、节材,更重要的是为使用过程中的低炭、节能提供支持、打下基础。建筑方案设计阶段虽然不可能有很具体的体现,但却需要建立概念、综合考虑。这就需要很多建筑技术方面的知识作支撑,甚至是一种从技术出发的全新的设计思路。

同时,注册建筑师考试制度的施行,也为建筑学专业课程训练指引了方向。与建筑师职业资格考试相结合的训练应该引入、贯穿到设计课程之中。

《中国建筑史》、《外国建筑史》等看似理论的课程,也要激发起学生们的思考,听闻历史,思之当下,由此及彼,探究不同历史文化下的建筑反映对于今时今日的建筑设计的启示。不仅要有脚踏实地的务实精神,也要有仰望星空、思虑文化的眼界与胸怀。

第五、计算机辅助设计对设计课程的影响。

身处数字化时代,我们无时无刻不在享受电脑和网络带来的便利,建筑设计领域也毫不例外。随着电脑的普及,计算机辅助设计已经成为建筑设计的重要手段,绘制图纸、计算日照和节能等指标、建立三维模型等,大大地提高了效率,基本已取代传统的手绘、手算方式。

建筑学高年级的学生需要学习《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并在设计课程中运用,进行计算机绘图的实践。这也是在为设计院实习和就业作准备工作。计算机绘图的准确、直观与高效是毋庸置疑的,但需要强调的是,设计前期尤其是一草阶段的构思最好手绘表达,这是由它们各自的特点决定的。手绘手段,灵活、方便,表达起来速度快,利于激发、捕捉灵感,适合于充满变数的前期构思阶段;计算机手段,严谨、准确、快捷、高效,适合于基本定稿的后期绘图阶段。学生往往易沉浸于计算机的各种便利,忽略手绘表达的必要性,这是需要警惕的,尤其是低年级学生,手绘草图进行构思是掌握设计方法的重要途径,绝不可忽视。计算机辅助设计是把双刃剑,需要我们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和设计的不同阶段,区别对待,合理引导,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

第六、毕业设计指导“双师制”。

毕业设计的时间安排往往是紧随设计院业务实践之后的,为了增加实践机会,许多学生愿意选择一边在设计院继续实习,一边进行毕业设计。这种局面下,教师和学生面对面的机会减少,毕业设计的质量难免受到影响,因此大部分学校持谨慎态度,造成“毕业设计”和“提前就业”之间的矛盾。学生出于增强就业竞争力等因素的考虑,往往会千方百计来应对,甚至“舍弃”毕业设计,即只求及格、顺利毕业,而选择“提前就业”。

为应对这种越来越突出的矛盾,我们不妨换个角度思考:与其“堵”,不如“导”。既然学生愿意选择设计院的环境来完成毕业设计,那就把实践部门的优势发挥出来,学校可以聘请设计院中具有一定职称或资历的建筑师(如高级工程师、一级注册建筑师等)担任相应学生的第二指导老师,配合学校的指导老师,共同参与到毕业设计指导工作中。学校通过开题报告、调研报告、中期成果检查、毕业答辩等不同阶段的要求,对毕业设计进行进度控制和成果检验。

这种双师制的模式非常适合于和实践紧密联系的建筑学专业。它能够充分发挥不同环境的优势,使毕业设计系统、规范、有序,同时立足现实可行性,深入、全面。

以上种种思考,都是基于建筑学专业课程设计教学的特殊性而引发的,是在教学实践中的切身体会,希望能够对广大建筑学专业师生有所启发,大家共同思考,促进建筑学课程设计教学的更好发展。

课程设计论文:浅议中小学德育骨干教师培训课程设计

论文关键词:教师 培训 课程

论文摘要:当前,中小学德育骨干教师培训存在着课程目标不明确、课程体系不完整等疑难与困惑,应以提升实践智慧为目标取向,遵循满足需求、基于实践、理论联系实际三原则,来设计中小学德育骨干教师培训课程体系。

培训课程是关乎培训质量的一个核心问题,当前,中小学德育骨干教师培训还缺乏比较完善的培训课程体系,课程目标不明确,培训内容侧重理论、理念,培训方式以讲座为主,这种培训脱离了中小学德育骨干教师的实际需求,严重影响了德育骨干教师培训的效果。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复杂性、多样性决定了德育教师培训课程设置的复杂性、艰巨性,它不可能有完全可以照搬的经验,需要我闪认真研究。

一、中小学德育骨干教师培训课程的目标取向是提升实践智慧

培训目标是构建中小学德育骨干教师培训课程的依据,必须首先厘清德育骨干教师培训课程的目标取向。

教师培训目标取向一般可分为三种:一是知识取向,即通过培训,丰富学科知识、教育理论知识的储备;二是技能取向,即通过培训,提高教师的工作技能,如课件制作技能、活动设计技能等;三是能力取向,即通过培训,提升教师实践智慧,增强工作能力。中小学德育骨干教师是当前中小学教师队伍中比较优秀的一个群体,有一定的工作经历,知识基础较扎实,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在实际工作中,大部分是学科教学和德育工作“双肩挑”,但就德育工作而言,影响其工作效果的主要因素还是实践能力。良好的工作技能是每一个德育工作者所必备的,但作为德育骨干教师仅有技能还不够,还必须具备在工作实践中形成的“有关德育工作的整体的辨析判断、创造与升华的机智性理解和行动的综合能力”,这种能力来源于对具体的德育情境和德育事件的关注与反思,是实践知识和经验提升的内化,也就是实践智慧。

教师是一种实践性职业,教师培训中的理论与实践之间并非简单的直线应用关系,理论的简洁性和一般性很难解决实践问题的复杂性和情境性。在教师培训中,需要把实践放在核心地位,秉持实践取向的培训理念与立场,充分发挥实践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根本性作用,进而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德育骨干教师的培训尤应如此。我们把中小学德育骨干教师培训课程的目标确定为:帮助德育骨干教师掌握德育的工作方法和艺术,增强德育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推动德育骨干教师的实践创新和经验反思,提升实践智慧,促进其专业发展。

二、中小学德育骨干教师培训课程设计的原则

按照泰勒的课程开发“目标模式”,培训课程设计首先要确立培训目标,再确定如何选择教育经验,也就是在培训中应该学习掌握的内容,即培训课程,然后思考如何组织教育经验,最后是如何评价培训目标的达成度。因此,中小学德育骨干教师的培训目标——提升实践智慧,是培训课程设计的依据。

德育骨干教师是成人学习者,诺尔斯的成人学习理论认为:只有当成人感到需要和产生兴趣时,才会激发学习的动机;成人的学习定向以生活为中心;经验是成人学习的重要资源;应当因成人学习者学习风格、时间、地点和速度的差异而提供最适宜的教育。

上述理论告诉我们,中小学德育骨干教师培训课程设计必须深入研究德育骨干教师的现状、需求,目标定位准确,培训内容针对解决实际工作中的困惑问题;课程要注重德育骨干教师已有的工作经验,为他们提供最适宜的培训。因此,课程设计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1.满足需求的原则:要以满足德育骨干教师的培训需求为核心来设计课程。首先是课程内容要紧扣培训对象的实际需求,力求多样化、个性化,给予参训者足够的选择权和机会,围绕参训者的需求组织教学。其次是要克服简单的“传授”、“讲解”、“指导”之类的形式所体现的单项研修或集中训练,应力求形式多样,丰富多彩。

2.基于实践的原则:要以德育骨干教师工作实践为基础来设计课程,要充分尊重德育骨干教师已有的工作经验,与他们的工作实践紧密结合。培训者必须和培训对象一起发现实践性问题和成长课题,通过案例的采集、评析、反思等研修方式,让存在的问题成为自己的研究项目,逐步提高德育骨干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德育骨干教师培训课程应是由培训者和培训对象在实践中共同建构、不断发展的演进式动态课程。

3.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丰富多彩的德育实践要用前沿的理论来诠释,最终要升华为理论,因此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三、中小学德育骨干教师培训课程的总体框架

1.以问题为核心,确定培训专题。在培训之前,要对培训对象的培训需求进行深入、广泛的调查,比较全面地收集中小学德育骨干教师在实际工作中所遇到的困难和疑惑,并对这些问题进行筛选、归类,形成具有普遍意义的问题。如浙江省瑞安市教师进修学校的中小学德育骨干教师培训,在众多问题中筛选出了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德育活动的组织实施、德育校本课程开发、班级管理、德育论文案例写作、德育教师专业发展等七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作为反思性培训专题,形成了七个培训模块。

2.以专题为纽带,组合理论与实践。反思性培训专题就是培训对象急需弄清楚的实践问题,培训者要从这些问题出发选择最前沿的理论,这些理论是“临床性”的,培训者通过学习理论,达到用理论的眼光审视实践中的问题,对实践问题进行诊断,并能用理论指导实践。如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专题,安排“德育原理”、“当前青少年德育的几个问题”等两个理论讲座,结合学员工作实际开展“学校德育、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等案例的撰写与评析”、“青少年良好习惯培养专题研讨”等实践活动;德育活动的组织实施专题,安排了“德育活动设计与组织实施”理论讲座,紧接着举行“学校大型德育活动观摩”、“班级活动课研讨”活动。在这里专题是纽带,紧紧地把理论和实践有机地组合在一起。

3.以目标为导向,构建培训模式。德育骨干培训要本着开放、互动、实践、反思、创新的理念,开展讲授、交流、观摩、讨论、考察、研究等活动,为凸显提升实践智慧的目标取向,我们构建了理论学习—实践反思—交流分享—研究发现—提升智慧五步培训模式,每个专题均按五步模式滚动推进。

(1)理论学习是先导。理论培训主要采用专题讲座、经验介绍、自学研修等形式,培训力争做到理论阐述与案例剖析相融合,集中授课与自学研修相促进,使理论培训真正成为实践的先导。

(2)实践反思是基础。实践反思主要采用自我诊断、案例评析、课堂观摩、活动设计、专题考察、撰写心得等形式,实践反思强调实践真实扎实、反思真切深刻,真正让实践反思成为专业成长的基础。

(3)交流分享是促进。交流分享主要采用专题研讨、小组讨论、德育论坛、经验交流、观点展示等形式,交流分享强调全员参与、观点鲜明,既注重培训对象之间的交流分享,又注重培训对象与导师之间的对话与沟通,在交流分享中互相促进,共同进步。

(4)研究发现是创新。研究发现主要采用案例研究、行动研究、课题研究、归纳整理、理论概括、专题总结等形式,研究发现强调切口要小、过程要实、挖掘要深,让研究发现成为德育创新的源泉。

(5)提升智慧是归宿。提升智慧主要采用论文撰写、论文答辩、成果展示等形式,检验培训成效,真正达到提升实践智慧之目的。

课程设计论文:探讨基于英语课程设计的大学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培养模式

[论文关键词]大学英语 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课程设计 培养模式

[论文摘要]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培养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尤其要重视听说能力的培养。文章提出了借鉴理工类专业课程设计的思路,倡导基于英语课程设计的大学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培养模式的理念。

教育部2004年制定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以下简称《要求》),明确了大学英语教学的内容和教学目标:大学英语教学是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为主要内容,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英语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通用英语(egp)教学和专业英语教学是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两大组成部分,是实现《要求》明确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培养的具体教学活动内容。目前这两个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通用英语(或基础英语)教学历时过长,综合应用能力培养不到位;专业英语(或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缺乏工作场合实用听说技能训练;同时两者都缺乏系统有效的实践环节。

一、大学通用英语(egp)教学中对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培养不到位

大学英语主要进行的是基础英语即通用英语的教学,历时3~4个学期,理论学时230~280学时。然而在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培养方面的效果却屡受诟病,原因就是此阶段的教学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教材学习代替语言教学与能力培养、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培养方法单一、没有创新、可操作性差、参与度低、没有规模效应。

各所大学的英语教学都是采用以教学大纲为指导、以一套教材为主线、以课堂教学和第二课堂相结合为方法、以知识传授为主而能力培养为辅、以笔试为唯一检测手段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实质上是以教材学习代替了语言教学和能力培养,存在的具体问题如下:

1.教学大纲与实际教学衔接有碍。各所大学都依据《要求》制定了符合本校教学实际的英语教学大纲,而大纲和《要求》一样都是很具有弹性的指导性文件,往往都是有目标而缺乏具体的可操作方案、有规划而缺乏一步步到位的实施步骤。具体而言就是:(1)大纲规定了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为主要内容,但具体的内容则没有列出,这完全取决于一线教师的理解和教材的编写者;(2)大纲规定了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但对于听什么、说什么的领域界定和综合应用能力的具体范围没有明确界定,这也完全取决于一线教师的理解和教材的编写者;(3)《要求》和大纲是以能力培养为定向的指导性文件;而各所院校的实际教学往往并非直接以综合应用能力、尤其是英语听说能力培养为重要方向,进行更多的仍然是英语阅读教学和学术教学,而非实用英语的听说和阅读教学。

2.以教材为主线的实际教学难以最大限度地进行综合应用能力培养。各所大学的英语教学都是选定一套教材,按照教材编排分学期完成教学任务。市场上流行的大学英语教材虽说设计的理念和选择的材料都很新,但它们的设计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即各类教材的设计往往是以主题为模块、集听说读写译于一体的多头而无重点的编写模式。这种教材每一单元都涉及了英语能力中听说读写译的培养,面面俱到却又不系统——不是一个由低到高的体系,涉及不到学生将来工作与生活交际的每一个常备方面;对于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培养完全取决于教师对教材的科学利用,完全取决于教师的取舍和增减。这种以教材为主线的教学过程使得很多老师仅仅是在教授教材而不是明确地以各项能力培养为核心,从而造成了以教材学习代替语言学习和能力培养的问题。回忆几个学期的教学,老师想到的仅仅是“我讲完了×部教材”而不是“我系统地培养了学生××几方面的英语应用能力”。而大学倡导的是学生自主学习,这样的教材更使得学生在自学过程中难以突出听说能力培养的重点。

3.以课堂教学和第二课堂相结合为方法,不能充分搞好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实践。目前绝大多数大学的英语听说能力培养借助的都是课堂的听说教学和课下的第二课堂。课堂听说能力培养,往往是借助小组活动和个人展示的方式进行能力训练。首先由于大学英语都是大班教学,即使个别院校有小班授课,学生人数也在四十人左右;即使课堂小组活动搞得再活跃,一个学期下来能够得到展示的小组和个人不过2~3次。第二课堂活动可以包括英语演讲比赛、听说竞赛、英语角、作品大赛等等,这是很多大学引以为自豪的第二课堂活动;然而参加这些活动的学生数(几十人)与整届学生数(三四千人)相比则可能仅仅是10%~20%,而且四年间可能仅仅会参加1~2次,而其他不报名参加的学生则是绝大多数;而且参加不同形式第二课堂的同学往往是同一批同学,所以第二课堂虽然貌似红红火火,但很难有效地大面积提高大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想要有效提高大部分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必须在第二课堂之外寻求良方搞好实践环节。

4.大学英语课堂教学难以摆脱以知识传授为主、能力培养为辅的模式。大多数院校都是一位英语教师同时担任英语的听说读写译教学,课堂教学习惯性地还是以阅读教学为主。其好处是能够把阅读教学和听说结合起来,缺点是:这样的听说仅仅是对学术英语(eap)或课堂英语的听说,其内容不能接近日常实用和工作交际。而听说课堂由于以教材为主线,内容设计以应试为导向,侧重于偏、难而非日常使用,使得听说课堂达不到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的目的。

5.以笔试为唯一检测手段,使得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培养、尤其是听说能力培养陷于尴尬境地。口语有教学要求而没有检测环节;听的能力培养和检测不是靠abcd的选择和短文填空能够做到的,而这种方式对于英语学习方向的指挥棒作用是不科学的。

上述五点迟滞了大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提高,不能有效地解决“哑巴英语”“半瓶子醋英语”的问题。这就需要大学英语教学从教材编写和课堂教学方面真正突出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培养,系统而卓有成效地大面积地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教材应该突出听说、突出日常实用、突出系统全面;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实践应该面对大多数,能够使大多数学生得到实践和提高;英语教师的教学应该摆脱教材学习、回归语言学习和言语能力培养的核心目的——运用语言有效交流。

二、大学专业英语教学与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培养目标间的距离

现在大学中的专业英语教育内容就是一定程度上的专门用途英语。专门用途英语(esp-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有明显的特点:具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即用于特定行业的需要;具有特定领域的内容。专门用途英语可分为“外贸英语”“金融英语”“医学英语”“法律英语”“营销英语”“旅游英语”“化工英语”“科技英语”“报刊英语”“体育英语”“电子商务英语”等类别。wilkins指出,经过esp培训的学生,在他们将要从事的专业领域里,能比那些只接受普通英语教育的学生更准确、更有效地胜任交际活动。然而esp教学与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培养目标间存在较大距离。

首先,市场上的各类专业英语教材的编写内容只突出专业阅读的内容,而忽视专业听说和专业写作的内容设计。而专业英语教学也存在着公外教师突出词汇和语法教学,而专业教师仅突出专业知识传授的问题。即一个是讲英语而忽略专业,而另一个是过多地讲专业体系,把专业英语课等同于专业课。专业英语缺乏与专业相关的听说训练,不能达到有效胜任专业领域交际活动的目的。

其次,专业英语教材的内容往往学术性太强,而缺乏贴近实际工作环境的交际内容;内容要么空泛,要么远离工作大众。这就需要专业英语教材的设计,添加专业听说交际的内容,掌握好学术性和工作实际应用的普遍性的协调问题,从而突出听说和工作交际实用这两个方面。

三、基于课程设计的大学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培养新理念

我国本科院校对学生培养的总学时介于3300~3500学时,而本科基础英语教学延续4个学期,累计学时则介于230~280学时,约占学生培养总学时的7.6%~8.5%。而大学中各类专业课程所占用的理论学时与大学英语相比很少,每一门专业课不过1个学期,然而学生的专业动手能力往往都很强。学生专业动手能力强的原因主要就是专业课每学期都有为期1~2周的课程设计和专业实习,而毕业前又有本专业的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专业课课程设计的模式是完全可以借鉴到大学英语教学中来的好方法:只有实践才能够强化英语语言能力。但是此处应该杜绝进一步加大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学时的做法,因为大学英语毕竟只是一门必修的基础课而已,不是要开办英语学院;要研究如何在现有课堂课时的条件下,搞好大学英语课程设计与实践。

在此,笔者倡导基于英语课程设计的大学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培养模式,既大学英语也要进行较为集中的专项技能课程设计活动,并纳入英语学业检测体系。具体做法是:适当削减理论学时,增加实践学时;每学期拿出1~2教学周的时间进行大学英语课程设计或叫做实践周;在各个学期有计划地完成听说写译的实践教学,例如,第一、二、三学期进行日常交际某些话题的听说课程设计;第四、五学期进行专业交际听说课程设计。在听说课程设计的同时,适时地搞好英语写译实践,也可以考虑实践周的问题。这样就能使广大的学生群体参与到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培养实践中来。

基于英语课程设计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培养模式还需要做好以下几点:(1)改革大学英语教材:以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培养为宗旨,以系统、基础、实用为原则改编教材。(2)改变以教材学习代替语言教学与能力培养的课堂教学现状,实现以应用为目的语言教学和能力培养。(3)通用英语教学与专业英语教学有机结合,分别突出日常通用和专业通用听说交际能力培养的基础性训练,可适当考虑缩短通用英语教学学期数而加大专业英语、尤其是专门用途英语的学时数。(4)以第二课堂活动为辅助,以英语课程设计和实践为主,系统、大范围、深入地进行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实践与培训。同时,可以结合网络,开发交互性强的语言课程设计虚拟环境实验室,用于公外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培训。

课程设计论文:浅谈关于高校非音乐专业合唱课程设计的新探讨

论文关键词:非音乐专业 合唱课程 音乐教育

论文摘要:合唱课程在高校众多非专业音乐类课程当中很受重视并开展得十分普遍。本文以增强大学生对合唱课程的兴趣从而提高大学生的音乐审美情操为目标,从教学计划、课程内容、曲目选择等几方面对高校非音乐专业学生的合唱课程进行探讨。

科教兴国,教育文本。高校肩负着培养高素质、高审美情操接班人的神圣使命。加强对非音乐专业大学生的音乐修养和素质,是教育面向现代化、科技化、人性化的需求。 “作为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学科,音乐被认为是一门重要的学科,是终身教育的内容,是全社会的教育内容,是学校,尤其是高等学校——人才即将出炉的神圣之地的一个教育内容。”①

目前我国高校为非音乐专业学生开设的音乐类课程往往要考虑两点:既快速达到音乐审美提高的目的,又要节俭教学资源投入。结合这两点考虑,合唱课程在高校的非专业音乐类课程开展得十分普遍。本文主要是贴合普通高校非音乐专业类的合唱选修课程,在教学计划、课程内容设计、排练曲目的选择三方面做出新的探讨尝试。

一、教学计划灵活化和贴近学生本质化

高校音乐教育受制于整体高校教学体制的发展,在教学观念上所形成的教学计划容易墨守成规,过于传统化和民族化。传统的合唱学是要求被授课者具备相当的乐理基础和视唱练耳能力,并还要受过专业的声乐发声训练。而我国高校非音乐专业学生的音乐素质水平是停滞在基础识谱上,许多学生是完全没有唱过完整的合唱,而和声音准、声音协和更无从谈起。因此传统合唱课中生涩难懂的乐谱和抽象的发声练习往往会夺走学生对合唱的兴趣和喜好。

灵活的教学计划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普遍音乐基础水平和学生日常的音乐生活来有调整计划。日常的音乐生活是指学生平时接触音乐的途径、种类和参与的方式。目前高校学生常常通过网络的覆盖使得他们获得全球最新、最火的音乐,业余时间喜欢去ktv房唱红遍网络的歌曲。如合唱课程在保留原来传统化民族化的教学计划之余,加上学生熟悉的音乐素材,贴近生活的本质,建立起多元的教学体系,则更容易提高学生对合唱的认识和演唱水平,达到音乐审美素质教育的目的。

二、课程内容结合大纲概念与专题模块并行

担任高校非音乐专业师资队伍大多数受过长期的系统的专业音乐体系教育。

明白每一个高校音乐课程,无论是音乐欣赏类、合唱声乐类、器乐训练等等课程如果从专业的角度上进行教学,都需要长时间的课时量进行系统地梳理。这样的教学内容哪怕就算再浓缩,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为非音乐专业的学生进行授课。因此,部分教师采取类似大纲概念性的浏览教学,点到即止。合唱课程是门综合的音乐学科,涉及到合唱发展史,各个时期、各种风格的作品欣赏和演绎、合唱发声法、合唱训练法等等内容。与其让学生浏览性的囫囵吞枣,不如设计几个关于合唱的专题模块。专题模块内容既要符合教学大纲要求,也要结合学生对此课程的理解和兴趣。如:“爵士风格合唱作品欣赏与演绎”“由电影音乐改编的合唱”“童声合唱与儿童教育的联系”……专题模块的发散性思维能让学生能产生兴趣并积极思考。

三、排练曲目宜经典与潮流趋势相结合

排练曲目的选择结合潮流趋势,这种说法或许会引起教师们的误解,认为其背离了传统、经典的作品的学习,不能达到提高学生高雅的音乐审美情操,反而助长了社会上不良的音乐风气。其这里有个误区——经典不等于潮流。“教育者必须从时代的变化来认识大学生需要的发展特点,才能够真正掌握大学生的思想脉搏”②多数大学生都喜欢流行音乐或者与带有流行素材的古典音乐。典型的例子就是当年“女子十二乐坊”受到年轻人热烈的追捧。大学生本身的特点就是时代感敏锐、自我认知强烈、不拘于墨守成规、喜欢一切新鲜的事物。为他们制定的合唱课程也要遵循其自身的特点,在选择排练曲目的时候,要着重考虑带有流行素材的作品。这些作品可以是用流行和声编配的传统的民歌:如朱洪编配的《茉莉花》;也可以由流行歌曲改编的校园风格的合唱作品:如日本宫崎骏同名电影主题曲《天空之城》,台湾歌手周杰伦的《菊花台》等等。这类作品既能引起学生的强烈兴趣和喜爱,又具有合唱作品的技巧及难度,适合在非音乐专业大学生的合唱排练中采用。

高校非音乐专业学生的合唱课程已经非常普遍并受到学生的重视,合唱这种音乐表现手段在增强大学生的音乐审美素质之余,还能使学生体会到合唱当中的合作精神和成就感。作为一名大学音乐教师,应结合时代和大学生的特点并通过不断地探讨、研究和大胆地创新,使得合唱课程展现新的面貌。

课程设计论文:谈基于技能的启发式网络课程设计

摘要:对于职校学生而言,掌握好各种技能是最重要的目标,将启发式教学思维运用到网络课程的设计之中,是对“教育新思维”中学生主体化的一种新的认识。本文从启发知识点并用于技能的角度展开对启发式网络教学模式的探讨和研究,阐述了职校用于技能学习的启发式网络教学模型的设计,并提出了在职高教育中运用启发式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职业技术学校;技能学习;启发教学;网络课程

所谓启发式教学,其实就是启发学生的思维,使之做出对应的判断。具体到课堂教学中,就是不论是进行概念、定理、公式的教学,还是复习课、习题课的指导,以至在例题的理解和对学生作业的核对时,都应在教师的指导启发下,让学生自己积极地进行思考、写出答案,而后由教师引导全体学生对答案进行研讨、评定,最后再由教师总结并明确结论,而不应仅是单纯地由教师讲、学生听,或教师写、学生记。

将启发思维用于技能教学

对于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而言,掌握好各种技能是最重要的目标之一。将启发式教学思维运用到网络课程的设计之中,是顺应教育的发展趋势,也是对“教育新思维”中学生主体化的一种新的认识。

网络课程在职业教育中的大范围普及,早已不是新鲜事物。铺天盖地的网络课程在结合职业教育专业多样性的同时,不该仅仅是课堂内容电子化的新版本,更加应该是注重学生内在知识构建的辅助学习工具。因此,将启发式教育的新理念合理、科学地集成到职业教育的网络课程学习中时,应更加强调早年苏格拉底“接生婆”的教育思路。在利用网络学习的同时,教师不断启发学生去思考、反思自己已有的经验知识,以获得对新技能的建构及真正掌握。

用于技能学习的启发式网络教学模型

笔者通过分析大量的理论依据,并且结合自身实际教学体会,总结和构建了一个针对技能型教育的启发式网络课程设计的模型。

这个网络课程模型的学习过程,不仅从教师的教学模块安排上,也从学生和教师的互动中来体现。下面将详细介绍本模型的运作流程(参见图1)。

启发式教学中教师模块现代教育越来越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逐渐退回到指导的位置上。而在启发式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扮演一个教学设计者的角色,同时还要是一个合格的教学协调者,与学生一起参与学习活动、讨论学习问题,探索真理。善于观察和聆听学生,适时从学生的反应中挖掘学生可能想到的各种情况,并且给予引导。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网络教学时,需要吃透教学内容,对每一个教学环节可能发生的情况进行预测。同时,在这个步骤里,教师经过多年的教学,得出经验。哪些对学生而言。可能会存在一些理解上的困难,或是用哪些教学方法学生比较难以掌握。因此,从事直接教学的教师需要提炼出重点和难点。之后,也是教师进行启发性教学的关键步骤,就是找出可以对学生进行启发的知识点。其实这个过程也是教师对所教内容进行信息分段和信息加工的过程,只有了解学生可能的知识背景和生活背景,选出知识点,并且将一些实例和相关的应用案例结合,才能组合成学生最容易接受和消化的案例片段。在网络教学里,通常是在实时教学条件下,采取启发式教学效果才比较好。而有经验的教师通常自觉或潜意识地在教学中对学生使用了启发式教学法。网络实时条件下,选好启发的知识点后,还需要掌握好启发的时间,对学生讲述清楚知识的结构。在对以技能教学为基础的教学里,教师需要针对技能的一个个片段,就像放电影一样,每个步骤都是构成整个技能的一部分。比如烹饪专业教学,为使烹饪实践课由简到繁,循序渐进,教师要结合厨房常用的烹饪方法,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给学生讲解,并且还要适时对学生进行启发。在讲“原料初步加工技术”的内容时,如果教师想要启发学生,可以列举家庭中常见的实例,如烧鱼时要去鱼鳞和除内脏,炒芹菜时要摘叶去根等。还有,勺功技法的练习并不是单一的指菜肴在勺中翻过来直至烹制好,而其中最关键的是在规定时间里提高菜肴的质量和出菜的速度。只有使学生认识到这一点,在实践操作中才能逐渐熟练而变得技艺精湛。还有酒店管理、前厅与客房服务管理等学科,教师结合案例进行启发分析,学生从而得出自己的结论。相关的例子还有很多,笔者认为教师启发的核心还是需要集齐教师原有的知识,将新知识与旧知识进行对比才行。因为光靠想象和凭空的东西很难激起学生的共鸣,这在信息加工论里也是有据可依的。

技能课程的学生学习模块首先,教师在网络课程平台中陈列该部分的教学内容,以便使学生能够迅速了解将要重点学习的章节知识;然后将本章教学内容按照以往经验进行模块化处理,分为学习内容模块一,学习内容模块二,学习内容模块三等等以此类推。在这个部分,特别强调教师熟练准确地把握技能知识体系,根据教学预设,将学习模块正确划分为学生能够很好把握的知识。在每个学习内容模块中,安排

该技能最常见的应用实例,当然在这个环节,教师还得考虑学生可能的认知程度及技能。在操作技能的演示实例里,为了引起学生的注意,需要告知学生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教师在这四个步骤里,要适时地不断进行启发,因为启发式教学的本质就是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地学习,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实与其说它是一种教学法,不如说它是一种教学思想。教师利用网络平台对学生讲解操作技能的过程分为四个阶段:首先介绍学习的操作内容和需要的基础知识;接着根据视频或动画来演示实际操作步骤,这一步显得尤为关键,因为教师可以找准时机,进行启发,举一反三。比如在职业技术课程中,烹饪专业中一门课程《烹饪原料及初加工》中的主要内容有:植物性烹饪原料及加工、动物性原料及加工、干货原料及涨发、调辅原料等。学生可以借助网络课程中的视频展示,取得相关烹饪原料的初步认识,在认识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启发,帮助他们与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同时还可以延伸到这些原料的其他烹饪用途。当然,烹饪的器皿认识和具体菜肴详细操作步骤,都可以借助视频和动画贴切的表现,如果没有教师适时地点播,学生可能不会更多地展开联想,并组织讨论。在学生初步了解之后,还需要再次练习模拟。在这个过程里,学生要不断将新学知识用到操作中,具体到网络课程中的练习模块。可以在这部分设置一些模拟操作的题目,教师在学生的应答过程中,发掘需要改进的地方,给予启发指引。最后通过自己练习,学生不断地从练习中认识到不足,并且在教师的指引下巩固所学的技能。

在职高教育中运用启发式教学需要注意的事项

启发式教学固然是一种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有效的教学方法。特别是在职业教育中,如果能够积极合理地在网络教学中准确应用,必然会让职业教育的质量锦上添花。因职业教育中专业的多样性、学生来源的相对广泛性,故在采用该教学模型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网络教学启发过程中,教师参与时机的把握这一点,也是与启发教学的本质相辅相成,只有注意了教学的时机,启发式教学才能体现其优越性。

运用启发式教学要注意学生的特点教师采用启发式教学,应该最大限度地考虑到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的年龄特征、教育背景和层次,还有他们对新事物的接纳程度。

考虑网络的参与特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网络交互针对学生在网络上实施的启发式教育并非面对面的交流,可能学生会由此产生一些负面情绪,比如网络交流障碍。考虑到网络数据流量的影响,可能很难最大程度地传送视频,很多情况下是通过传送语音和文字进行交流,因此,仅仅通过本人传送,学生可能会倦怠,所以需要教师制定出一套相关激励机制。

课程设计论文:数据库课程设计教学模式探索

摘要:目前应用型本科高校计算机专业数据库课程设计中主要存在重要性认识不足、选题质量不高、考核方式不合理等问题。对此,我们采取了基于项目驱动的教学策略,通过合适的选题、合理分配团队人员、改进项目实施环节以及完善考核标准,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数据库;课程设计;教学策略;项目驱动

随着信息技术在各行业中的普及,数据库技术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数据库技术及应用是计算机核心课程之一,相关教学大纲给出了数据库技术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1]。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据库技术,绝大多数应用型本科院校都开设了数据库课程设计相关课程。通过课程设计的实践环节,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根据具体需求,独立地设计一些实际应用系统[2]。课程设计的开设不但能够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3]。本文探讨了基于项目驱动的数据库课程设计的教学策略。

1目前课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从计算机类专业培养方案来看,大多数应用型高等本科院校都开设了数据库课程设计实践课程。但在实际课程设计教学过程中,教师仅仅对数据库相关教学内容进行简单重复,无法培养学生利用数据库相关理论知识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能力,达不到市场对专业技术型人才的要求[4-5]。目前,数据库课程设计教学过程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1重要性认识不足

数据库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应用领域也相当广泛。目前,很多高校开设的数据库课程设计学时不一,教学时间安排上也不集中。此外,很多院系仅把课程设计当做一般性实践课程,没有专门的教学大纲,导致很多教师的教学目标不明确。师生均对课程设计重视程度不够,不仅使得教师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教学效果较差,而且也无法很好地培养学生运用所学数据库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2选题质量不高

选题是课程设计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好的选题不仅可以提高课程设计作品的质量,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目前课程设计选题往往质量不高,存在以下不足:(1)选题陈旧,缺乏新意。每届学生都会开设数据库课程设计,教师每年都提供同样的几个选题供学生选择,这不仅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也无法跟上社会发展的要求。(2)选题过大过难。很多同学比较喜欢选择网上购物系统、火车订票系统等作为课程设计题目,尽管这类选题来自于实际生活,学生有一定的了解并有一定的应用经验,能够一定程度上锻炼学生的开发能力,但是这么大的题目使得学生这短期内仅凭个人力量没有足够的精力去高质量地完成。

1.3考核方式不科学

当前,对课程设计的评价还没有统一的标准,教师主要是通过学生的上课考勤、设计报告、实际作品等几个方面进行简单的加权成绩来评价。显然,这种简单的考核方式并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团队协作、创新、编码等综合能力。因此,一套完善合理的考核机制不仅能有效提高课程设计的实践教学效果,而且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明显地促进作用。

2基于项目驱动的数据库课程设计教学

为了提高课程设计的质量,根据以往的经验,我们采用项目驱动的方式进行教学,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2.1合适的项目选题

一个高质量的项目选题是实施数据库课程设计教学的关键。在确定项目选题时主要了考虑以下几方面的因素:(1)项目实施过程中能否将理论和实际应用结合在一起;(2)提供的项目选题数量足够多,而且主要是学生比较熟悉和有兴趣的应用领域;(3)项目难度顾及到学生能力的差异。以兴趣为导向,结合能力差异,理实结合,难度适中,通过合适的选题奠定课程设计实践课程的基础。

2.2项目团队人员分配

很多教师为了给予学生更加公平的评价,规定每个学生单独完成一个选题,这样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因此,我们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根据学生专业技能的差异,搭配分组,由4-5名学生组成一个项目团队,并任命一名团队成员担任组长。同时,组长根据成员的兴趣和能力分配不同的角色,团队成员通过分工协作完成作品的设计。充分发扬团队精神,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2.3改进项目实施环节

在课程设计实施过程中,课程组注重如下几个方面的考虑:(1)教师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动态跟踪学生完成项目的情况,并要求每个团对在项目不同的阶段递交相应的方案等,教师适时根据项目实施的情况进行针对性指导;(2)鼓励学生通过模仿来创新自己的项目,全面创新对于该阶段学生很难实现,采取该策略一方面降低创新难度,树立学生自信,一方面也能有效促进学生主动思考改进;(3)组成团队后,教师要求每个项目成员之间相互监督、帮助和学习,调动每个成员的积极性,共同参与课程设计。

2.4课程设计的考核标准

数据库课程设计在考核时,不仅考核学生的理论和动手能力,而且还考核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课程组制定了如下考核标准:(1)项目技术:①检验数据库表设计是否满足规范化理论的要求;②数据库设计是否考虑了安全性和完整性等因素;③项目是否采用索引等技术优化数据库性能;④检查项目是否依据软件项目规范来开发等;⑤根据作品采用技术的新颖性程度等方面增加附加分。(2)团队成员:在考核时,教师不仅考虑出勤和遵守纪律情况,还综合考虑项目质量、工程实践能力、新技术运用能力、协作能力等。(3)文档质量:文档必须符合软件工程相关规范,能够清晰地对项目的设计和功能进行描述,教师根据文档质量给出相应的成绩。

3总结

基于项目驱动的数据库课程设计改变了传统的教学理念,旨在通过开发实际项目等形式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相较于传统的理论教学,课程设计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采用项目驱动教学法,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具有积极作用。

课程设计论文:高职音乐教学的课程设计方案初探

摘要:在新时代的背景下,社会对于音乐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符合新时代的人才标准,高职院校必须对现有的音乐教学的课程设计方案进行改进和完善。文章首先分析了现阶段高职音乐教学的课程设计的现状以及所存在的问题;其次,对于新时代高职音乐教学的课程设计方案从明确教学定位、健全课程体系内容以及注重创新理念等方面提出了改进和完善的措施。

关键词:新时代;高职音乐教学;课程设计方案

现阶段,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更加注重精神追求,高职院校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除了要熟练掌握音乐理论知识,同时也要注重自身实践能力的提升。教师有必要对音乐教学的课程设计进行改进,使得音乐教学的课程设计方案更加科学合理,从而可以更好地实现高职院校的教学目标。

一、现阶段高职音乐教学的课程设计的现状

高职院校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提高音乐教学质量,教师应该注重完善课程设计方案。但是由于仍然采取传统的教学方式、师资队伍不足等原因,当前高职音乐教学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主要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高职音乐教学课程定位不够明确

目前,在高职院校的音乐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仍然采用的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一般以课堂讲授知识为主,课程设计一般只侧重于对学生的理论知识培养,而往往忽略了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高职音乐教学课程定位上与新时代高职人才的培养目标还存在着一定的偏差。由于学生缺乏足够的技能训练以及实践能力,从而会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带来一定的障碍,同时会对学生今后的就业竞争力带来一定的影响。

(二)高职音乐教学课程体系设置不够科学合理

从目前高职院校音乐教学课程体系的情况来看,主要可以分为以下两类:第一类是跟本科院校的教学方式相似,都是由通时、专业以及实践三部分组成的传统的“三段式”的课程体系;第二类是高职院校与业内专业领域的公司联合办学的方式。第一种课程体系是最传统的教学方式,通过这种“三段式”的教学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音乐理论知识基础,从而使得学生的理论知识以及专业知识素养能够得到很好的保证,但是学生却缺乏一定的实践能力。第二种通过校企联合教学的方式,一方面可以丰富高职院校学生的课程,另一方面也会更加侧重于学生实践运用能力的培养,同时通过联合办学的方式也能够根据企业的实际人才需求有针对性的培养专业人才,从而使得教学目标更加明确化。但是从目前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设置情况来看,由于这种校企联合办学的方式尚处于摸索阶段,因此目前还并未在大部分高职院校中广泛推行。

(三)高职音乐课程设计缺乏创新理念的培养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因此,在高职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向学生传授基本的理论知识之外,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也要注重对学生创新理念的培养。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大部分高职院校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仅仅将音乐的理论知识作为课堂的重点,教师只是按照教材的相关内容进行授课,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一方面会导致教学内容枯燥乏味,从而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另一方面,这种陈旧的课程体系无法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无法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新时代高职音乐教学课程设计方案

在新时代背景下,为了促进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对高职音乐教学课程设计方案进行改进和完善至关重要。总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完善和改进。

(一)明确高职音乐教学定位

首先,作为高职音乐教师,应该明确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课程方案设计的过程中,应该将课程设计方案与人才培养目标紧密结合起来。作为高职院校的学生,不仅需要具备丰富的理论基础知识,同时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实践运用能力。教师在设计课程方案的时候,应该充分考虑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可以实现更好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二)注重实际需求,健全课程设计相关内容

高职院校在音乐课程设计的过程中,对于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以及专业方向,要针对性对课程设计内容进行完善和丰富。在高职院校音乐教学内容中,不仅要包含传统的音乐知识,而且要包含现代以及西方的音乐相关知识,从而使得课程设计具有完善的知识结构体系。同时,教师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计算机技术以及互联网技术的优势,从而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料,进而提高学生知识运用的技能,实现教学质量提高的目标。

(三)加强师生之间互动交流,充分渗透创新理念

针对目前高职院校课程体系中缺乏创新理念的不足之处,教师在课程体系方案设计的过程中,应该充分渗入创新理念,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例如,大部分教师仍然在课堂上采取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占据着主导地位,课堂上以教师讲授知识为主,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与交流。这种教学方式大大削弱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无法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因此,在音乐课程设计中应该注重师生之间的合作交流,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课程设计方案中应该充分渗入创新理念。例如,教师应该加大对音乐选修课的重视程度,在选修课中融入与行业发展现状紧密相关的教学内容,注重对学生兴趣能力的拓宽和培养。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在音乐教学的课程设计方案过程中,不仅仅要完成对学生音乐理论知识的培养,同时要更加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在提高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效果的前提目标下,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为社会输送高素质的优秀人才。

作者:杨婷 单位:贵州省都匀市黔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