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5-18 08:56:57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1篇的课程教育研究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摘要]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我们提出的要求。“素质教育”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千百年来人类教育发展和改革历史经验的总结,是对自孔子、墨子到宋儒以及近代先进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象山教育思想产生于中国传统教育发展的第二个高峰——书院教育时代,研究象山教育思想,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素质教育”的理解,并且提高自身素质。
[关键词]课程改革;素质教育;书院教育;象山教育思想
荆门有象山中学、象山小学,是以象山先生命名的。象山先生,姓陆氏,名九渊,字子静,号象山,八百多年前曾任荆门知军,南宋光宗三年十二月(公元1193年1月)卒于荆门知军任内,荆门老百姓世世代代怀念他,尊称他为陆夫子。象山中学、象山小学是荆门基础教育的两所知名学校,这两所学校的教师们,为发展荆门基础教育事业,学习象山先生的教育思想,“识义利公私之辨”,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曾创造了这两所学校昔日的辉煌。今天,在深入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时侯,我们在这里同大家一起讨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象山教育思想研究问题。
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我们的要求
我们的社会已进入二十一世纪。这个世纪是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世纪,知识已渗透到政治、经济等社会生活中的一切领域并处于中心的位置;知识制约并决定经济、产业发展的方向、结构、水平,并且也成为一种产业;知识已成为权力的象征,成为影响财富、政治的最重要权力的来源。随着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为抢占经济和科技的制高点,全球的竞争日趋激烈。这种竞争以合作为前提,民族经济之间,相互依赖,相互补充,一国、一地区的经济发展日益取决于他国和他地区的经济发展。这种国际趋势的出现,对人才素质提出了挑战,对培养人才的教育提出了挑战。上个世纪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立了“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并提出了一份题为《学习:内在的财富》的报告,认为21世纪教育应以“四学”为支柱,即:学知、学做、学会发展、学会共同生活。
为了积极适应当今国际社会发生的变化,培养当今时代所需要的人才,我们的教育必须实现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为教育实现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如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要抓住的核心问题和关键问题有四个方面,一是推进课程改革,二是改进和加强德育,三是改革考试评价制度,四是建立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课程改革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因为课程是组织教学活动的依据,它集中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在世界各国的教育改革中,往往都是从课程改革入手,通过改革基础教育课程,调整人才培养目标,改变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取得了辉煌成就,基础教育课程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我国基础教育总体水平还不高,原有的基础教育课程已不能完全适应时展的需要。”因此决定“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新的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应始终贯彻‘先立后破,先实验后推广’的工作方针。”“必须坚持民主参与、科学决策的原则,积极鼓励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和中小学教师投身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这意味着,我们大多数同志都将面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对我们的考验。这个考验对我们每个人来说,既是光荣的,也是严峻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教育现代化的前提,实现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现代化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我们能亲自参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验,这是我们的光荣。然而,课程改革实验首先必须确立“素质教育”的新观念,随之而来的是自己人格修养的提高和知识的更新,这对我们来说,都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能不能在课程改革实验中接受考验,这是需要付出一定“代价”的,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思想准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了课程改革的六个具体目标:一是“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二是“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三是“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四是“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五是“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六是“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目前,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已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正在进行,预计2004年秋季,初中一年级将与小学一、二年级同时进入实验,2005年秋季,初中一、二年级将与小学一、二、三年级同时进入实验。
据新课程实验区的报告,实验教师的观念在逐渐更新,教师的角色在悄悄变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慢慢确立,“素质教育”的落实将成为可能。但由于管理水平和人才素质的差异,新课程实验所反映出的新情况也值得重视:一、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留下了让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空间,教师如何利用这个空间,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启发学生自觉学习,对学生的动机、兴趣、情绪、意志和信念、理想、价值观等,进行全面培养,开发个体身心潜能,促进学生人格整体水平的升华,这对我们的教师来说,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存在着新课程空间自由度大和教师创造性实施能力小的矛盾。二、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从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励学生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出发,信息量大,呈现形式多样化,师生互动存在可选择性和开放性。这对智力发展有差异的学生来说,存在着教学的开放性和学生的可接受性的矛盾。三、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为加强课程内容、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经验和兴趣,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在课时安排上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这对学校管理来说,存在着课时安排的灵活性与传统课时时间固定性的矛盾。
以上教、学、学校管理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如何解决?解决的唯一办法,只有提高教师(包括从事学校管理的教师)的素质。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就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我们提出的要求。
二、“素质教育”提出的理论依据
“素质教育”已成为当今社会最受关注的热点,上自党和国家领导人,下至普通老百姓,特别是大、中、小学教师和学生家长,都给予了热情地关怀。什么是“素质教育”?为什么提出“素质教育”?
所谓“素质教育”,就是把注意力和着重点放在提高学生的素质上,使学生所学的知识得以最大程度的“内化”,身心潜能得到最好的开发,人格整体水平得到升华。
“素质”一词,指个人的先天秉赋(生理、心理特点)和后天获得的品质的统一。按照儒家的观点,一个正常的儿童,个人的先天秉赋是差不多的(性相近),素质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后天获得的品质上(习相远)。我们的教育应营造适应青少年成长的最佳环境,开发个体身心潜能,促进受教育者人格整体水平的升华,造就一代当今时代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当前提出“素质教育”,主要是针对愈演愈烈的“应试教育”而言的,有些地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完全趋向功利,教师通过各种机械的学习和训练使学生获取高分。学生手拿高分成绩单,却缺乏应有的适应社会的能力,缺乏丰富的个性和创造精神,缺乏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有的学校领导和教师,只重视知识,认为只要有了知识,也就有了能力,也就提高了素质。这种观点被逐渐强化,并且影响到学生,使他们的学习较多的停留在知识的层面。有的教师,虽然也重视能力的培养,却只停留在知识转化的层面,而忽视非智力因素的开发。非智力因素的主体,指价值意识体现内在尺度的心理表现形式,如动机、兴趣、情绪、意志和信念、理想、价值观等,这是个人素质提高的重要内容。“素质教育”要求把以往重知识、重能力的教育认识水平再提高一步,提高到更加注重提高学生整体的人格素质的新水平上来。
“素质教育”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素质教育” 吸取了几千来中国传统教育的优秀成果,是千百年来人类教育发展和改革历史经验的总结,是对自孔子、墨子到宋儒以及近代先进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1997年9月12日,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阐明了社会主义新文化与传统文化之间的联系,指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是渊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社会主义文化是一个大概念,包括社会主义教育和我们提出的“素质教育”。1997年11月1日,同志在美国哈佛大学演讲中,提出要从历史文化角度来了解和认识中国,因为现实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发展,“四大发明”改变了世界的面貌,造就了中国的文明传统。中国的文明传统不仅对世界文明进程产生过重大影响,而且一直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理想追求、乃至中国的发展方向,至今仍然是实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精神动力。
中国传统教育的优秀成果不仅是中华文明的宝贵财富,而且是世界文明的宝贵财富。近代中国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曾考察欧美,他认为理想的教育应包括中国传统的孔墨精神,加之英人的人格教育,德法之专深研究,美之服务社会等,采欧美之长,熔铸孔墨教授之精神。其教学方法应参酌兼采欧美教育新法与中国古代教授法。[1] 当代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面对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给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如资源危机、环境污染、生态失衡、心病加剧、价值标准失范、道德滑坡等等,十分忧虑地说:“人类的生存没有比今天再危险的时代了”,“不道德程度已近似悲剧”。他认为解决当今存在的社会问题和人文精神的失落,要求助于中国的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的“仁爱”、墨家的“兼爱”。他说仁爱“是今天社会之必需”,“墨家主张的兼爱,过去只指中国,而现在应作为世界性的理论去理解”。[2] 西方有75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曾联名发表宣言指出: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继续生存下去,避免世界性的混乱,就必须回首二千五百年前的孔子的道德智慧。[3]
2003年12月10日,总理在美国发表了题为《把目光投向中国》的演讲,温总理指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从孔夫子到孙中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它的许多珍贵品,许多人民性和民主性的好东西。比如,强调仁爱,强调群体,强调和而不同,强调天下为公。特别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民为邦本’、‘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待人之道,吃苦耐劳、勤俭持家、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世代相传。所有这些,对家庭、国家和社会起到了巨大维系与调节作用。”[4] 温总理所总结的就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就是“素质教育”提出的重要根据。
三、学习和研究象山教育思想可以帮助我们提高自身素质
中国传统教育的发展,有两个高峰,一是春秋晚期打破“学在官府”的教育垄断;二是唐宋时代高于蒙学的书院教育形式的产生。春秋晚期以前,只有少数贵族有受教育的权利,叫做“学在官府”。孔子的时代,“天子失官,学在四夷”。孔子提出“有教无类”(教之则善,本无类),将学校由“官府”移到“民间”,广大平民也可以受教育,扩大了学校教育的社会基础和人才来源;这是中国传统教育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变化。“书院”之名始于唐代,“书院制度”形成于宋代。书院教育以教育学生“学做人”、追求人格完善为目标,适应社会多方面需要而培养不同专业和不同层次的人才;书院教育不仅挽救了宋代因教育附庸科举考试造成的人才危机,而且推动了德行、学问并重的中国传统教育的发展。
中国传统教育经历这两个高峰所产生的教育思想,是中华文明宝贵的精神财富。象山教育思想产生于书院教育时代,研究象山教育思想,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素质教育”的理解,并且提高自身素质。
象山先生,公元1139年4月生于江西抚州金溪,公元1193年1月卒于荆门知军任内,享年五十四岁。象山先生一生除任中央敕局删定官四年、荆门知军一年半以外,大部分时间都在从事教育工作,学生数千人,姓名可考的上百人。象山先生曾于1187年,应他的学生彭世昌等人的邀请,赴江西应天山讲学。应天山去贵溪县城80里许(上清镇东南),重峦叠嶂,飞瀑流泉,风景秀丽,气候宜人,是读书治学的好地方。象山先生带领学生在山南修建了一座草堂,学生建房搭棚,种菜栽禾,勤工俭学;崇拜先生学问和品德的人,从四面八方来到应天山,围绕草堂建起了一幢幢书斋。先生看应天山象一头大象,便给草堂命名为“象山精舍”,学生从此尊称他为象山先生。“象山精舍”匾额挂在草堂门额上,围绕草堂的是“居仁斋”、“由义斋”、“养正斋”、“规斋”,还有“明德”、“志道”、“储云”、“佩玉”、“愈高”、“惠林”、“达诚”、“琼芳”、“濯缨”、“封庵”、“批荆”等书室。从1187年到1191年之荆门军前,先生一直在“象山精舍”潜心于他的教育事业。
象山教育思想是以其心学为哲学基础的“人”本位思想,与当时已沦为科举考试附庸的应试教育的“知识”本位思想相对立。象山先生认为教育的根本就是“人”。教育的出发点是“人”,落脚点还是“人”。象山先生说;“天地人之才等耳,人岂可轻?人字岂可轻?”[5]P279教育就是教学生“学为人而已”[5]P26,“上是天,下是地,人居其间。须是做得人,方不枉。” [5]P278“若某则不识一个字,亦须还我堂堂地做个人。” [5]P353象山教育思想的核心就是:“辨志”、“明心”、“做人”。
“辨志”:辨识义利尊德性。
象山先生说;“凡欲为学,当先识义利公私之辨。”“学者所以为学,学为人而已,非有为也。”[5]26“识义利公私之辨”就是“辨志”,知所以为学者,必“识义利公私之辨”。为人重义轻利、先公后私,乃人之自然至诚之性,是儒家君子贤人所尊敬的“德性”。儒家教育思想中,既强调“尊德性”,又强调“道问学”。“辨志”就是“尊德性”(尊重道德品质的修养)。象山先生发展了儒家教育思想,不仅把“尊德性”(德育)放在第一位,而且把“识义利公私之辨”规定为道德品质修养的核心内容。
“明心”:区分正邪求放心。
象山先生说;“为善为公,心之正也。为恶为私,心之邪也。” [5]P204 “良心正性,人所均有”。[5]P221象山先生认为,有的人能保有“良心正性”,有的人“溺意功利,失其本心。”[5]P221“失其本心”,即本心放失。本心放失,“诚能反而求之,则是非善恶将有所甚明。” [5]P269求放心,就是寻找放失的“良心正性”。区分正邪求放心,就是培养学生具有“良心正性”、“为善为公”的思想情感,就是对学生进行“人品”教育。“人品”教育是以知识教学为前提的。知识教学开发学生身心潜能、提高素质,是“人品”教育的重要基础,但知识教学只是手段,它必须服从思想情感的培养。1192年正月十五,象山先生对荆门军老百姓说:“实论五福,但当论人一心。此心若正,无不是福;此心若邪,无不是祸。世俗不晓,只将目前富贵为福,目前患难为祸。”[5]P204象山先生在这里明确指出:人心的正邪是作人的根本,以人心正邪论福祸的,是“人品”高尚的正人君子,以目前富贵患难论福祸的,是“人品”低下的世俗小人。象山先生的“人品”教育,就是现代西方所说的“人格”教育。
“做人”:修进德业做大人。
象山先生认为“做人”是教育的根本目标。象山先生说:“宇宙之间,如此广阔,吾身立其中,须大做一个人。”[5]P284 然而“时俗汩没,未有能自拔者”,因此他主张教育学生“先理会所以为人,深思痛省” [5]P281,“自立自重,不可随人脚跟,学人言语” [5]P289,然后“自得,自成,自道,不倚师友载籍(师友:老师、朋友;载籍:书籍)”[5]P281。所谓“自得”(自我晓悟),就是要独立思考,自觉提高;所谓“自成”(自我完成),就是要有创造精神,自觉成才;所谓“自道”(自我实现),就是要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中心意思是自己修德进业,独立成就一番事业,做一个德行高尚志气高远的人(做大人)。能如此成就事业的人,就是象山教育思想所要培养的人才,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高素质人才。
象山教育思想,内容博大精深,这里只举要谈了象山教育思想的三个核心问题,“辨志”是品德教育,“明心”是人格教育,“做人”是人才教育。这三个核心问题,以及有关品德教育、人格教育、人才教育的方法问题,都需要专题讨论。如何深入研究象山教育思想,有一个态度问题,象山先生在《白鹿洞书院〈论语〉讲义》指出“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此章以义利判君子小人,辞旨晓白,然读之者苟不切己观省,亦未能有益也。”[5]P323研究象山教育思想,研究者的“切己观省”,最为重要。现在有些人热衷于把“象山”作为招牌,但并不认真研究象山教育思想,甚至背道而驰,正如象山先生所批评的“终日从事者,虽曰圣贤之书,而要其志之所乡,则有与圣贤背而驰之者矣”。象山教育思想的核心就是要做“喻于义”的君子,而不做“喻于利”的小人,要为“义”、为“公”,不为“利”、为“私”,然而热衷于把“象山”作为招牌的人,却巧立名目,化“公”为“私”,践踏象山先生“为学,当先识义利公私之辨”的教育思想,这是十分错误的。希望受象山教育思想恩泽的荆门人的后代子孙,努力提升的自己的道德境界,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办好荆门的基础教育。
近年来国内外对单一性别教育的研究和实践,正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教育热点问题。所谓单一性别教育,从国内外的教育实践看,指中小学校所实施的在至少一个年级里有一个单一性别的班,在单一性别的教学环境中进行的教育。单一性别教育的阶段可以是小学、初中和高中,单一性别教育的形式可以是完全单一性别的学校,如男性、女性,也可以是男女混合学校中单一性别教学班。对于男女混合学校提供的单一性别教育,学校应为学生提供参加单一性别的或男女混合的班级的选择权,而不是强迫学生必须参加。
在国内,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近年来已经陆续开办了多所女子中学、男子中学,台湾单一性别的学校也有20多所。另外,还有一些学校实行了男女学生同校但分班教学的模式。这些学校无一例外地都强调“因性施教”的教育理念,也无一例外地引起了社会和教育界的巨大争议。可以看出,国内的单一性别教育的实施尚处于探索阶段,对于之所以要实施单一性别教育的必要原因多是出于感性的认识,尚缺乏深人的研究,而大量的反对意见更是普遍没有切实的研究依据。
在国际上,以欧美为代表的很多国家近年来也纷纷进行了单一性别教育的实践和广泛的研究,肯定的意见占据了主导地位。需要重视的是,在教育界近十年的调查研究基础上,英国教育部长戴维·布朗基特2001年要求教育标准办公室调查研究将男女混合学校转成单一性别学校的模式是否应该大规模地在全国推广。由于该问题的复杂性,新就任的教育部长埃斯特尔·莫里斯于2002年又正式要求对分班教学的效果进行评估,并支持但不硬性规定学校一定要男女分班;美国国会于2002年1月8日正式通过并颁布了“NoChildleftBehind,,的法案,修改了1972午6月颁布的教育修正法案中的ix部分所规定的为保证男女平等而对单一性别教育的制约,这从根本上改变了对单一性别教育的限制并正式宣布单一性别教育的合法性。由此,美国实施单一性别教育的学校得以迅猛增加。美国单一性别公立学校协会提供的数据表明,10年前,美国只有三所公立中小学为学生提供接受单一性别教育的机会,而到2003-2004学年,至少有88所公立学校提供了不同形式的单一性别教育,其中,有63个学校提供了单一性别的班级,25所学校是完全的单一性别的学校。目前还有大量的学校正在申请实施单一性别教育。
值得重视的是,单一性别教育正在呈现出的急剧发展的态势,是基于大量研究结果的支持基础上的。国际研究经验可以对我国正在发展中的单一性别教育的实践和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借鉴,并对课程教学中更好地重视性别差异有重要启示。
一、研究显示男女生学习风格和相应的教学风格都存在显著差异
近年来研究者对于男女学生学习风格差异的研究认识,表明在课程教学中要对男女学生给予不同的对待。
(1)在学习方面的个性的性别差异及相应的教学风格的差异
在1960和1970年代,对个性的性别差异的最流行的认识是“文化的塑造”,许多心理学家假设,如果我们强调让男孩去玩洋娃娃,让女生去玩小汽车,如此等等,则许多性别差异就会消失。但过去30年来的跨文化研究完全不支持这种假设。如美国国家健康学会(NIH)最近公布的一项研究报告发现,在对中国、非洲的撒哈拉、马来群岛、印度、非律宾、印尼、秘鲁、美国和欧洲各国的广泛跨文化研究中,各国人个性的性别差异都是非常显著的。与社会角色模式的预言相反,即使在传统性别角色男女差异最小的美国和欧洲文化中,个性的性别差异也是非常显著的。大量的研究始终发现,各个年龄组的学生在所有学科上,女生倾向于在课堂上有更高的标准来评价自己的成绩,相应地女生在测验中普遍比男生成绩更好。尽管如此,但在评价学习成绩时,女生更可能被过分地批评,而男生倾向于不切实际地过高评价自己的学习能力和造诣。女生会把学习成绩不好看成是让老师和父母对自己失望的标志,而男生只有在理科的那几个特定学科的不及格才被认为是失败的。教师最强烈的自相矛盾的观点是:成绩最优秀的女生被认为是愚蠢的,而几乎刚能得到成绩“良”的男生却被一认为是有才气的。因此,对男女学生最基本的教学风格的差异应当是,教师要鼓励女生,使她们自立起来;教师要使男生认识到,他们不是象自己所想象的那样有才气,要激励他们挑战自我并做得更好。而激励女生和激励男生的基本因家是有差异的,研究者发现,家长和老师在关心女生时更感到愉快,女生也受到更多的关心;而大多数男生学习动机不强,只有在学习材料本身对自己有吸引力时才努力。
在师生关系上,女生倾向于把教师看成是支持者,老师给了她们一个小小的鼓励,她们就很感谢和亲近老师,课堂氛围让女生觉得舒适和安全,女生也喜欢课堂学习。师生关系促进了大多数女生的学习。而男生通常是令人烦恼的……
(2)在数学和科学教学上的性别差异以及制订与之相适合的教学方法
据美国参议员布赖恩·迪克森在题为《谈单一性别教育》一文中介绍说,大量的研究发现,男女学生在数学和科学上对男女学生的最佳效果的教学方式是完全不同的,因此,将男女学生分开进行的单一性别教育有利于使教学更适合性别差异。例如,对男生可以通过对数学本身来激发他们的兴趣,如要求男生想象l和2之间所有的数字,它是无限多的,因为总能在两个数之间插人另一个数字,如在1.001和1.002之间能插入1.0011利1.0012等数。2和3之间存在的数字呢?学生会承认,l和2之间的所有数与2和3之间的所有数是一样多的。这时,让学生去设想l和3之间的所有数。凭直觉,这组数字应该是1和2之间数字的2倍。这时问学生,1和2之间的数与I和3之间的数,哪个更多?一个无穷大怎么比另一个无穷大多2倍呢?对一组10岁大的男孩提出这个问题,大多数男生都会着迷的,而对另一组10岁大的女生提同样的问题,她们就会厌烦了。
一些研究者提出,男生适合更为抽象的概念。如教男生时提出这个问题:假如你正开着车,车以光速跑着,这时你打开前车等,会发生什么?这个问题是对狭义相对论的一个很好的导人。这时就会看到甚至8岁大的男孩都会被这个问题激起兴趣,而女生就很少对此问题感兴趣。
对于女生的代数学习来说,老师使用“故事问题”(stovroblems)就是一个很好的教学方法。用这种把问题放在故事中的形式,可以使女生更容易地理解,但“故事问题”的方法对男生效果不好,因为把代数问题隐藏在复杂的语言关系中,由于脑功能的差异,会使男生对问题的理解更加困难。这个“故事问题”的方法是1960一1970年代开始流行的,当时它被用来在男生占绝对优势的教育领域去提高女生的学习成绩.几十年的教学实践证明它对女生很适合,而对男生则总体上无用。
二、对单一性别教育与男女混合教育的对比研究结果
1.有关国家进行的全国性大规模研究的结果
(1)2000年,在全国性的“英国中学会考”(GCSE,由英国16岁的学生参加)中,每个单一性别学校都进人中学最好成绩的前50名,并且获得前20名的全都是单一性别学校,最好成绩的男女混合学校只排在第32名,而这已经是男女混合学校的巨大进步了,以往男女混合学校所获得的最高名次是第38名。硬”此消息在2001年9月2日的泰吾士报上刊登出后,引起了举国上下的一片惊呼。
受国家的委托,英国国家教育基金会研究了遍及全国的不同大小规模的学校中的单一性别教育与男女混合教育的不同类型的2954所高中的学生的不同学业成绩的结果,并于2002年8月公布了研究报告。结果主要有两点,其一,在控制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其他背景因素后,单一性别学校与男女混合学校相比较,男生、女生的学习成绩都显著地更好。并且女生比男生得到更大的好处,与男女混合学校中的各种不同学习能力水平的女生相比较,单一性别学校的各种不同学习能力水平的女生学习成绩更好;而单一性别学校的男生中只是较低学习能力水平的男生显著地受益,对较高学习能力水平的男生的学习成绩而言,不同的学校类型没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其二,与男女混合学校相比,女子中学的女生在非传统性别优势的课程上学得也更好,如数学、物理等。研究者认为女子学校显著地改善了传统性别优势课程的学习差异,如在男女混合学校里,女生在英语和外语等课程上有优势,男生在物理和计算机科学的课程上有优势。而在男子学校中没有看到这样的结果。英国国家教育基金会的结论是,单一性别学校有助于学生获得最佳学习成绩。
(2)2001年,澳大利亚国家教育研究所基于6年中对270000名学生的大规模研究,公布了关于单一性别学校和男女合校比较研究报告。报告证明了在53个学科领域内,单一性别学校的男生和女生的平均成绩,比男女合校的男生和女生高巧到22分,并且单一性别学校的男生和女生有更好的行为表现,也更喜欢学习,课程教学与学生的性别更为适应。研究结论是,与单一性别学校教育相比较,男女合校不够适应12一16岁的男女学生在认知、社交和发展成长速度等方面的发展需要。
(3)针对上述两个研究报告,有批评者提出质疑,认为单一性别学校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其学生很多都来自于较高社会经济阶层的家庭,家庭背景可能会影响学生取得较高的学业成绩。英国和澳大利亚的这两个研究部门反驳说,他们的研究没有发现支持这一质疑的证据。美国的瑞澳丹教授的研究表明,单一性别的大主教会学校的女生与男女混合学校的女生相比,大都来自较低的社会经济阶层的家庭,男生没有家庭背景的差别,但都比混合学校的男女学生学业成绩好。对此,英国教育标准办公室(OFSTED)测试了800所单一性别教育的学校和男女混合学校,以研究学生家庭的社会经济层次变量是否与单一性别学校学生的较高成绩有关。研究发现单一性别学校学生更高的学业成绩,不能归结于学生家庭的社会经济层次因素,而是单一性别教育的一个直接结果,并且单一性别学校的学生引人注目地有更积极的学习态度。
针对英国国家教育基金会研究得出的单一性别教育中的女生比男生更受益的认识,格雷厄姆·阿贝力教授提出了否定性意见。他通过对英国的30个单一性别学校和男女合校学生学习成绩的对比研究,提出在控制学生家庭的社会经济阶层背景因素和其他变量因素后,单一性别学校有着显著的教育优势,男女学生的学习成绩都显著地高于混合学校,而男生的学习成绩比女生提高得更多。他认为与单一性别学校相比较,在男女混合学校的教育环境里,虽然女生普遍地超过了男生,但男女学生都处于不利的学习状态下,特别是对男生更为不利。要在教育中公平地对待男生和女生,最好是男女分开。因为单一性别教育对男生和女生都有独特的优势。
(4)牙买加的马琳·汉密尔顿教授通过对牙买加学生的研究,发现单一性别学校的学生几乎在每个测试学科中都胜过混合学校的学生,并且单一性别学校的女生学习成绩最好,单一性别学校的男生其次,混合学校的男生再次,混合学校中的女生最差。而这个结果几乎与学生家庭的社会经济层次背景无关。
2.前后对比研究
针对一些批评者提出的用单一性别学校的学生与混合学校学生的对比研究是不够客观的意见,不少研究者还用同样的学生、同样的教师和同样的教学条件设备,进行了从混合学校教育改变为单一性别教育的前后对比研究。
(l)2000年,美国西雅图的马歇尔小学的本杰明,赖特校长带领学校从传统的男女混合教室转换成单一性别教室,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效果。赖特校长说,原来每天大约有30名学生(男生占80%)因为纪律问题被送到校长办公室,他决定实施单一性别教育是希望由此减少纪律问题。他惊喜地发现,有纪律问题的学生从每天的30人下降到1-2人,似乎是一夜之间就变了,同样的学生、同样的老师,转换到单一性别的教室就立即产生了一个戏剧性的效果。此外,他发现效果并不局限在纪律的改善上,男生女生都能集中精力学习了,在全州对学生学习成绩的测试中,男生的平均成绩令人震惊地从30分提高到70分,男生的阅读平均分从20分提高到66分,男生的写作成绩在全州男生中最好,平均分从20分提高到53分。女生除数学外,各科学习成绩也显著地提高。
(2)玛特恩小学位于华盛顿特区最穷的地区,98%的学生有资格获得午餐津贴。2001年秋季,由于可能会被上级制止,或会违反法律规定,乔治·文密斯校长没有声张就做了大胆的改变,按性别分班。结果超出了他最大胆的梦想,2002年6月,他的学生在最高等级的斯坦福第9测试中的平均成绩,从49分提高到88分,阅读部分的学生平均成绩,从50分提高到91分。另外,纪律问题减少了99%。2002年CNN播出了史密斯校长的介绍,之后又被刊登在华盛顿邮报的头版,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华盛顿特区的教育官员也表态,要认真研究这些变化,研究其他学校是否也有相似的变化过程。不仅是小学,蒙特立尔市的一个高中5年前从男女混合学校转变成单一性别课堂。转换后,旷课学生已经从转变前的20%下降到现在的7%。80%的学生通过了毕业考试,而转变前只有65%。上大学的学生比例已经提高了2倍。
众多相似的案例也在英国被证明。如位于英格兰东南部艾塞克斯的范荷斯特中学,约翰·范荷斯特校长把学校改造成两个单一性别的部分,男女分班上课。二年后,男生在中学会考中的成绩提高了26分,女生提高了儿分,但女生仍比男生成绩好。”.英格兰的米尔·西尔郡中学也作了相似的实验,并取得了相似的结果。1994年,学校分为男女两个部分,此后,学生在英国中学会考中得分高的学生从40%上升到79%。
2001年5月,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又正式地研究检查了这个结果。他们把5所国立中小学的学生随机分配到单一性别学校和男女混合学校中,一个多月后,68%的分配到单一性别班级的男生通过了国家标准化的语言能力考试,而分配到男女混合班的男生中只有33%通过了这个考试;分配到单一性别班的女生中有89%通过了考试,而在男女混合班中的女生中只有48%通过了考试。前后对比实验研究给人以深刻印象,以至于英国教育部长戴维·布叫基将2001年要求教育标准办公室调查研究将男女混合学校转成单一性别学校的模式是否应该大规模地在全国推广。
3.对单一性别学校和男女混合学校对比的理论研究
(1)美国普罗维登斯大学的社会学教授科尼利尼斯·瑞奥丹长期致力于美国单一性别天主教会学校与男女混合学校毕业生的比较研究。他的研究受到了很大关注,因为他的研究严格地控制了学生家庭的社会经济阶层、种族和人学时的能力等所有的变量,通过多种测量,他发现单一性别学校的女生始终如一地比男女混合学校的女生做得好,而男生受益的效果比女生稍小些。他通过非常系统的研究证明了单一性别学校教育的好处是,处于下层社会经济家庭背景的学生最受益。富裕家庭的父母都是大学毕业并且关心孩子的学校教育的家庭的孩子一般都学习比较好,而那些单亲家庭的且父亲或母亲要做三份工作才能收支相抵的家庭及家庭邻居中很少有大学毕业生、家庭附近没有图书馆的家庭的孩子普遍具有高风险。总之,单一性别学校使孩子能集中注意于学业,其好处是巨大的,也是显著的。
(2)密歇根大学的研究者比较了单一性别天主教会高中毕业生和男女混合学校的大主教会高中毕业生,认为单一性别高中的男生在阅读、写作、数学方面比男女混合高中的男生成绩更好,单一性别高中的女生在科学、阅读方面比男女混合高中的女生成绩更好。并且与男女混合学校的学生相比,单一性别学校的学生不仅在学业成绩上出众.而且有更高的受教育的渴望,对自己的能力更为自信,态度也更加积极。更为可喜的结果是,单一性别学校的女生更少地受到传统学科性别优势观念的制约。.即使在学生毕业离开学校后,单一性别教育的良好效果仍在继续,与男女混合学校相比,无论男女学生,都更可能进人声望卓著的大学,更可能立志去研究所,也更积极地参加职后的继续教育。
(3)很多研究还宣称,单一性别学校的好处不只在学习上,更重要的是,还扩大了学生的视野,使学生能感觉自在地去探索自己的实力和兴趣,而不被传统的学科性别优势的观念所束缚。如英国的一项研究比较了13和14岁的学生对不同学科的态度,发现男女混合学校的学生倾向于有传统性别观念的学科选择,即男生喜欢数学和科学,不喜欢戏剧艺术和语言。而单一性别学校的男生则对戏剧艺术、生物和语言更感兴趣,同样,单一性别学校的女生与混合学校的女生相比,对数学和科学更感兴趣。
很多有切实体会的校长认为,传统的学科性别优势的观念,对学生有一个微妙的、不公平的压力,在男女混合学校里,女生倾向于对那些被认为是男生擅长的学科和相关的学习行为自觉不自觉地表现出谨慎,而男子学校里的男生就对自己在音乐、艺术和戏剧等方面的发展感到自在,并按照自己的兴趣和才能在那些可能被认为是非男子气的领域很好地发展,其至有杰山的表现。
在男女混合学校里,谁喜欢谁、谁和谁一起山去了、谁“酷”谁不行等等,都是学生经常的议论,甚至是相互之间的比赛,而在单一性别学校里就很少出现。单一性别学校的男生和女生对待学习的态度远远比混合学校的学生积极,学生的组织能力和课堂行为也得到更好的发展。侧
三、对相关研究的认识及对课程教学的启示
概括上述研究,男女学生越来越显著的教育效果差异对未来社会的确有着多方面的巨大影响,因此对此问题的关注就决不是祀人优天,但需要全面地分析和看待。
首先应当看到,造成当前男女学生教育效果差异的原因有多种,如越来越违背男孩本性的文化、学校缺乏男教师、轻视学业并讲究吃喝玩乐和祟拜歌星、影星的社会氛围、学校不适应男孩的学习风格却强迫男孩接受违背其天性的诸多做法,而女孩更能忍受、男孩比女孩成熟晚、对孩子特别是独生子女期望值的差异和变化等等。不能把责任简单归结于男女混合教育的体制这一个方面上。而其中的每个原因都对当前的学校教育和课程教学提出了紧迫的研究和改革的要求。
第二,也应当看到,研究充分显示出单一性别教育有着多方面的积极意义。从资料看,在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泰国、牙买加、冰岛和肯尼亚等许多国家进行的对单一性别教育的综合育人效果的研究分析中,共同的研究认识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其一,单一性别教育扩大了男女学生的受教育机会,每个年龄组的男女学生都更可能去探索自己在“非传统”性别优势学科上的兴趣和能力,这就使得学生能以更广泛的兴趣、更强的自信得到更为全面的发展;其二,单一性别教育有利于使课程教学更适合男女学生在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关系特征、数学和科学等学科学习的不同偏好等等不同方面的学习风格差异,使不同性别的学生都更可能得到更适合的教育;其三,单一性别的教育可以使男女学生特别是女生得到更大的自治。西方国家的研究表明,单一性别教育并不影响学生与异性在当前和今后的交往及其能力,而由于单一性别学校把混合学校常见的男女学生共同组成的小团体分开了,学生特别是女生会在性关系上有更多的自治,并更关注于思考没有异性朋友的学校生活,这就极大地降低了意外怀孕的风险。正是这些积极的因素共同促进了单一性别教育中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也促进了学生更加全面的发展。这也提示需要进一步加强对课程教学中的性别差异和男女生之间相互形响情况的研究。
第三,这些研究和实践为课程教学中看待男女平等提供了新的认识:一方面,对男女学生而言,平等意味着为不同性别的学生提供同样的服务,而且必须不断地研究且改进我们的课程教学,例如要大力解决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使孩子们感到不自然的学习方式,因为儿童自发的学习方式是主要集中在问题解决上的,而不只是演讲和说教的方式,问题解决方式对男女学生都有益处,通过行动来进行的学习能与学生的兴趣和个性密切结合,促进学生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并得到更为全面的发展。另一方面,这些研究也使我们清楚地看到,有时,为达到平等的育人效果,就需要给男女学生提供不同的教育机会。当然,由于国家之间存在的多方面文化差异,这一认识还有待我国单一性别教育的实践和研究作出自己的判断。
以上三点又可以归结于一句话,即课程教学要高度关注并满足人的更好发展的需要。
摘要:针对国内外产学研合作教育现状,以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为个案,探讨产学研结合培养创新人才的课程体系,重点阐述了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岗位课程体系设置、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并对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
2007年,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被确定为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单位,2008年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开始全面进行教学改革,尝试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现有的课程体系。2010年,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被江苏省列为省特色专业建设点,2012年通过江苏省教育厅验收。近几年,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重点对“产学研”合作教育的课程体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国内外产学研合作教育现状
美国的高等教育与企业结合紧密,在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进行多方位的产学研合作。企业项目委托高校开发并提供实习实践基地,把各自的人才培养目标贯穿于合作教育的全过程。美国产学研合作模式具有合作紧密、内容广泛、应用性强、经费有保障、稳定持久等特点。
德国的高等教育产学研合作模式是“双元制”。德国的学生在完成基础教育后基本上是采用师徒教育模式,一边在企业工作接受师傅指导,一边在高校进行理论学习,实施工学交替。德国高校与企业的产学研合作关系是长期、稳固和紧密的,合作注重实效。
加拿大将高校、学生、企业三方融入合作教育。学生在校内完成必备的专业课学习后,进入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合作公司、企业等进行带薪实习,实习单位由学校负责联系,学校跟踪检查学生的实习情况,用人单位负责指导和鉴定学生实习。
我国的产学研结合起步较晚。近年来,经过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的探索和合作实践,已形成了一些成功的产学研结合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如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校内公司、校内工厂等机构,全面推进校企合作。这些产学研合作形式的出现和发展,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课程体系建设,有利于推动学校的各项改革。但由于历史原因和校企现状,我国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与经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
因此,适应和推动产学研合作教育的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必须紧密结合社会生产一线需求,在对市场及职业岗位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以研发项目为载体制定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方案和完备的课程体系,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准确定位高职教育。
构建产学研相结合的课程教学体系
2013年3月,我们对清华同方(无锡)有限公司、常州银港数据系统有限公司、常州市吟飞电子有限公司、联想(北京)有限公司等多家合作企业进行了深入调研。通过对用人单位需求的深入了解,我们进一步明确了专业定位以及人才培养目标,进而在课程设置及教学环节上进行了较大力度的改革,新增了计算机系统维护方向,形成了产学研相结合的“三层结构、三证结合”课程体系,如图1所示。
(一)产学研相结合的“三层结构、三证结合”课程体系设置
第一,体现“就业需要—确定岗位—确定能力(技能、技术)—确定课程—确定项目载体”的原则。
第二,一个专业可以确立1~3个主要岗位或方向,不同专业的岗位/方向可以交叉,但主次明确。我院的2013级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定三个主岗位/方向,分别为:智能电子产品设计、计算机系统维护、高速电路板设计。
第三,产学研相结合的课程体系具有“三层结构、三证结合”的特点。“三层结构”是指“金字塔”型的“1+1+3”的课程体系结构。第一个“1”位于塔底,是指从事任何工作都离不开的职业基本能力训练模块;第二个“1”位于塔中,是指相对宽泛的针对电子信息行业的通用能力训练模块;“3”位于塔顶,是指三个适应范围较窄的对应某一具体的职业、工种、岗位和工作的职业专项能力训练模块,即本专业的三个主岗位/方向。这三个模块递进学习,又相互促进,如同植物的根系、主干、枝叶,根系越发达,主干就越粗壮,枝叶才能茂盛。“三证结合”是指职业资格证书、行业认证证书和毕业证书相结合。本专业要求学生在完成课程内的专业技能考核外,还必须获得英语a级、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考试四级或全国(江苏省)
算机应用能力1级、计算机装调工高级工证书并获取全国(江苏省)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protel、计算机硬件工程师、单片机开发工程师或经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认定的其他证书之一方可获得毕业证书。
第四,每一岗位专项能力由一个系列课程(5~7门主干课程)教学进行培养,形成系列课程链路。
第五,岗位系列课程模式:把职业岗位要求的一项专门技术看成是一项任务,以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形式设计成一个贯穿学业全过程的链路课程;以问题中心的科目课程打好技术知识和能力基础;以项目为载体的综合实践课程培养职业需要的技术能力。
(二)产学研结合的职业岗位基础平台
职业岗位基础平台包括基本能力平台和通用能力平台。职业基本能力平台主要由8门课程组成:德育教育、体育与保健、应用数学、应用语文、大学英语、就业指导、职业规划、综合素质训练。职业通用能力平台主要由7门课程组成:电路与模电基础、数字电路应用、c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训、protel技能认证强化实训、计算机应用实训、电子元器件识别、行业英语。
(三)产学研结合的职业岗位能力平台
职业岗位能力平台根据主要岗位群/方向进行划分,每个岗位/方向主要由下列课程组成:(1)智能电子产品设计(单片机产品开发工程师)。c语言应用实践、单片机基础、印制电路板设计基础、单片机应用与实践、可编程逻辑器件开发应用、嵌入式系统开发、智能电子产品综合项目实践。(2)高速电路板设计(电路设计工程师)。印制电路板制作与装配、单片机基础、印制电路板设计基础、印制电路板设计进阶、solidworks设计与运用、高速印制电路板设计与仿真、印制电路板综合项目实践。(3)计算机系统维护(计算机软硬件维护工程师)。单片机基础、印制电路板设计基础、计算机硬件系统维护与维修、计算机软件系统维护、计算机网络运用与维护、沟通技巧、计算机系统维护综合项目实践。
产学研结合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设置
根据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技术(技能)体系和教学规律,结合校企科研项目,建立相应的实践教学体系,即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必须符合专业技术(技能)体系的实施要求。根据高职教育改革的目标和要求,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和课程体系设置必须重视实践教学。实践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的动手和动脑能力,可以增强学生的观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增强学生的锻炼吃苦耐劳精神和受挫能力,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和职业素养;而以项目为载体的产学研合作教育平台正是实践技能培养的沃土。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培养计划中,实践教学时数已占总教学时数的50%左右,基本形成了基本能力教学、单元实践教学、第二课堂实践项目教学、职业技能培训与考核、串连多学期的综合科研项目教学、毕业实习(顶岗实习)及毕业设计的实践教学体系,并配套相应的实训项目。实训过程由易到难,由简单到综合,螺旋式上升,如图2和图3所示。
基本能力教学基本能力教学包括课内基本技能训练和课程设计项目教学两部分。
单元实践教学单元实践教学是教学体系中的核心部分,每个系列课程均设置多个单元项目的实践教学环节,并且与对应的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相符,一般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模式。
第二课堂实践项目教学第二课堂实践项目教学是课内外相结合原则的具体体现,是课程内基本技能教学和单设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补充,主要以特长生工作室和兴趣小组的形式展开。实践项目均以教师开发的纵横向科研项目为原型,经过一定的教学化改造后用于实践教学,每个项目必须有相应的项目负责人,并按要求组织教学、考核及学分评定。
职业技能培训与考核职业技能培训与考核是大力推行“双证书”制度、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有力举措。调整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把职业资格证书课程纳入教学计划中,改进人才培养方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学生技能训练。
综合项目教学即串连多学期的综合性项目教学,它是贯穿学业全过程的以项目教学为主要形式的实践教学活动,它是以岗位系列课程为支撑、以递进设计方式、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组织形式进行教学。采用专业负责人负责制,岗位系列课程负责人对科研项目进行教学化改造设计,课程负责人对相应阶段的项目设计进行指导。每个
学生可选择1~2个项目进行设计或制作,项目一般在第三学期末或第四学期初进行布置,学生要经过1~2个学期的设计或制作,逐步提高和完善,并按照规定进行考核记分。
综上所述,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是按照职业岗位的工作要求而建立,专业基本技能一般在课程内基本技能教学环节中培养训练,专业技术技能一般在项目实践环节中培养训练,专业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需要在综合项目教学环节中培养训练。
创新点
(一)产学研相结合的“三层结构、三证结合”课程体系创新
产学研相结合的“三层结构、三证结合”课程体系具有一定的创新性,该研究成果已全面进入专业教学计划,“pcb工程师”、“单片机产品开发工程师”、“计算机软硬件维护工程师”等岗位系列课程已得到有效实施,相关课程建设已收到明显的成效,it类职业基础课程平台、产学研结合的岗位系列课程体系和职业岗位技能体系已建成,并在积极实施,提高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二)产学研结合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创新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产学研结合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已初步形成,每个实践项目均为教学化的科研项目,均有项目负责人和考核标准。建设与技术技能体系相对应的实践项目案例,项目实践教学活动效果很好,如科目小作品制作、串连多学期的综合实践项目等,并推出“师徒培养模式”的第二课堂项目教学,形成了课内与课外相结合,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提高了学生的研发能力。
摘 要: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是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项目的组成部分。推进职业院校精品课程内涵建设应当以课程教学团建设、教学内容、方法、手段改革、教材建设、评价机制等为着力点,强化精品课程教育资信息源资源共建共享和应用性,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精品课程;内涵建设;教育信息资源;共享
基金项目:职业院校产学研战略联盟视域下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广西区教育厅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13jga399)
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精品课程建设是职业院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2012年5月,教育部《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实施办法》(教高厅[2012]2号文件)进一步明确加强精品课程申报建设工作,截止目前,已经建设了近万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同时,各省市教育部门也相继下发了指导通知,提出了建设精品课程的规划和措施,全国各类学校掀起了精品课程建设的热潮。各职业院校也规划并立项建设了一批校级精品课程。
1 精品课程建设和共享应用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部分学校受功利思的影响,往往只重视精品课程的申报,申报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申报成功后则动力大大减弱,忽略了精品课程立项后的后续建设与维护,使精品课程立项后的后续建设与维护严重滞后,很少注重课程的内涵建设。
(一)注重形式,不而注重内涵建设是当前许多职业院校精品课程建设的主要问题。为了申报成功,部分职业院校对精品课程的评审指标进行分析,依据指标逐项弥补和强化。课程网站制作得非常精美,而忽略其内涵建设。成立的课程组只是临时组织起来为申报而成立,课程申报成功后大多就解散了,无人专门负责课程建设,缺乏统一规划和长期建设。
(二)网络资源更新率较差。经课题组对相当数量的职业院校已建成的精品课程进行调研,发现相当多课程录像、课件,习题、教材、反映学科前沿的最新成果等教育信息资源更新率很低。基它各类学校这方面的情况也十分严重。
(三)互动性不足。许多职业院校没有统一的精品课程资源平台,与学生互动较少,学生难以了解到与课程有关的教学资源。师生及同学之间的交流较少,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所谓的精品课程只是一种摆设,缺乏实践性,从而失去了推行精品课程的初衷,不利于精品课程的纵深发展。
(四)资源共享应用差。精品课程的建设目的在于其资源共享和应用性。一方面由于校际间精品课程缺乏统一的资源共享平台,学校之间,教师之间,学生与教师缺乏交流和互动,导致资源共享应用性差;另一方面由于教师担心知识产权被侵占,不愿意将最优质的资源上网,导致学生无法享受到最优资源;之外由于技术原因和其他原因,课程网站打不开或者没有访问权限给使用者带来诸多不便,这样就达不到为教师、学生服务,优质教育信息资源共享的目的。
(五)课程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水平低。学校精品课程建设最重要的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很多课程不能把课程资源转化为课堂教学资源,为教学所使用,在课堂上没有利用该课程资源平台进行教学,例如通过相关资源平台进行复习、指导、考试等教学活动。
2 推进精品课程内涵建设和资源共享应用的对策
教育部《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实施办法》强调,将全面实施“质量工程项目”,重点是提升“质量工程”的内涵建设,着力提高教学质量,因而,精品课程作为上一轮“质量工程项目”应当着重加强后续建设,解决上一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升精品课程建设水平。
2.1 深化精品课程项目的内涵建设
精品课程把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竞争能力为重点,集合各类教学改革成果,教学过程中更多使用信息技术,使科研与教学紧密结合,让学生主动、自主学习,改革阻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不合理机制与制度,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精品课程项目的内涵建设应该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加强课程教学团队的建设。精品课程教学团队应当由学术造诣较高、具有丰富授课经验的教师主讲,通过精品课程教师队伍建设,逐步形成一支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团队,并按比例配备一定数量的辅导教师和实验教师。
2.深化教学内容改革。精品课程组要积极开展教学改革研究,经常更新
学内容,及时反映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广泛吸取先进的教学经验,积极整合优秀教改成果,体现新时代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
3.加大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应当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等手段,改革传统的教学思想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管理。借用网络进行教学与管理,相关的教学大纲、教案、习题、实验指导、网络课件、授课录像等上网开放,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带动其他课程的建设。
4.加强教材建设力度。精品课程主讲教师可以自行编写、制作相关教材,也可以参照选用国家级优秀教材和国外高水平原版教材。各院校应鼓励建设集设计、多种媒体有机结合的立体化教材。
5.建立有效的激励和评价机制。要形成课程负责人和教学团队机制,,团队中教师的职称、学历、年龄和主辅等搭配合理,队伍稳定。努力提高团队教师参与课程建设的积极性,围绕着课程开展相关的教学改革课题科研工作,以课程的建设为标杆,推动年青教师的教学改革和研究工作开展。
2.2 精品课程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策略
将精品课程教学资源网免费开放,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使更多的学生享受到优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
1.加强精品课程的宣传和推广应用。通过调查发现目前相当部分教师几乎没有进入过这类网站,更别提学生能够利用该类平台进行学习了。职业院校应当加大精品课程等优质资源的宣传,鼓励教师利用优质资源进行教学,让学生利用该资源进行自主学习。
2.提高精品课程教学资源的可获得性。
当前国家教育部已经建立了国家精品课程资源中心网站,国家级精品课程可在该网站找到,进入相关课程主页,可以进行录像、课件、习题等资源的浏览。建议精品课程应该整合全国各级精品课程教学资源,并且通过规范统一的技术标准保证各高职院校精品课程网站运行,提供下载,让更多的学习者和教师可以用合适的方式获取和使用精品课程教学资源。
3.建立网上教育信息资源更新机制,提高资源更新率
网上教育信息资源的定期更新非常必要,由于更新的工作量大,应当有效提供便于教师更新资源的方法和手段,使课程内容及时反映本学科的前沿知识和最新研究成果;同时,通过建立检查评比、激励制度,建立精品课程教学信息资源更新与检查机制,调动教师更新资源的积极性,提高资源更新率。
2.3 利用网络平台,将课程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发挥示范作用
依托精品课程教育资源,完善共享平台建设,充分利用先进网络教学教育手段,将精品课程最优质资源运用到日常的教与学中,最大限度地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使精品课程的示范作用得到体现。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人生态度.”这说明语文教学不但担负着发展学生智力,培养能力的任务,而且还担负着思想政治和道德品质教育的任务。 教师的天职是教书育人,”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行知先生的教学理念蕴含两个层面的境界:一是“教书”的境界——把书本上的知识与技能传授于学生;二是“育人”的境界——培养学生良好人文素养,即学生良好的修养和气质.这也是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
人们为什么要重视语文?语文教育的性质和功能究竟是什么?让我们从以下几点展开认识:
1语文课程的工具作用
叶圣陶先生认为:“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这样看来,语文就是语言文字,就是工具。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表达能力。语文教学要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2情感熏陶的作用
苏联教育家赞科夫曾说过:“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便能发挥其高度有效的作用。”儿童的情感就像一潭池水,只要一颗小小的石子,就会泛起粼粼波纹。小学生的阅历浅,经验少,想学好语文可谓困难重重,凭近似“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收效甚微,而让学生主动地投入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语文课程的性质是具有工具性和思想性,语文是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的相统一。如何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教育性,讲读教学中必须在语言文字训练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渗透思想品德的教育,使学生在学习语文过程中从思想素质和语文素质两个方面都得到提高。
那么,我们是如何在讲读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的呢?
2.1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要在学生的心灵里播下爱国的种子,就必须充分利用语文课堂教学。
中华民族创造了数千年来的人类文明,同时也孕育了无数的爱国民族英雄,这些在语文教材中有较多反映。如郑成功、文天祥、、飞夺沪定桥的英雄们,这些英雄宁死不屈、气吞山河的气慨令人震撼、可歌可泣。我们应通过课堂语文教学让学生与这些爱国民族英雄的思想产生共鸣,使他们在对英雄的敬慕中产生爱国主义情操,更加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
2.2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进行道德思想品质教育。
语文教材内容丰富,许多课文是我们进行道德思想品质教育的好教材。如忠于职守,主要表现就是全力救人,做人之道,主要表现就是在救人中所体现的人生理念,对他人生命的尊重,对妇幼这些弱势群体的保护、彻底的忘我、与事业共存亡的精神等。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的认识上开到了一个高度。这就是语文教学,又让学生接受良好的思想教育,在教学中穿插思想品德教育就会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2.3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进行审美教育
对美的向往是人的本性,培养学生的审养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
小学语文课文中经常同时出现一美一丑的两种事物或现象。教师应抓住它们的不同点进行比较,使学生懂得美与丑的本质区别在哪里,说了很多语文课程的教育功能,那么我们怎么在教学的实际行动中应用它的这些功能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点入手:
⑴找准教材的教育切入点
语文学科不仅是集工具、知识、能力、文学欣赏于一体,更重要的也是一门思想教育学科。我们语文老师就应该充分把握好语文学科的这优越性,积极探索在语文教学中如何用好语文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教育素材,找准教育切入点,加强德育渗透。要寓教于情,寓教于理,做到有的放矢。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人生观、道德观、生死观、荣辱观等多方面的思想教育,让他们的人格逐渐完善,明白要怎样做人,做什么样的人深刻道理。这是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⑵语文教学中的教育一定要把握儿童心理特征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任何教学活动的开展都离不开他们的参与、互动。教育也如此。小学语文教师面对的教育对象是儿童,他们知识面窄、贪玩、好动,这是他们的弱点,但他们心灵纯洁,好奇,好表现,喜问、喜听,争强好胜
则是其优点。根据这些特点,在教学时就要善于引导。讲课要考虑到主动、形象、有趣,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使其在增长知识中,培养良好的个性、懂道理、做新人。
⑶通过课外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课外活动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组织开展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语文课外活动可以有效地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
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语文课外阅读,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意志性格特征,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一本好书相当于一位良师益友,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习成绩,而且还能培养刻苦学习、战胜困难的奋斗精神。
总之,把语文教学和思想道德教育有机结合,坚持教书育人,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也是一项持久性的工作。语文课程是思想品德教育内容极为丰富的宝库,利用语文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使学生在获得知识,增强能力的同时,真正能够得到良好的道德情操的熏陶,实现语言和精神的同构共生。只要教师充分认识到加强教育的重要性,自觉地在语文教学中渗透,贯穿思想教育,就能圆满地完成语文教学中的思想教育任务,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论文关键词:中医药教育 课程体系 教学内容
论文提要:高等中医药教育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要从21世纪医学科枝发展趋势和中医药教育本业发展对中医药专门人矛的需求出发。要研究中医药专门人寸的知识结构、能力素质和心身素质以适应目前卫生事业改车、医打制度改羊和医疗人才市场改单的需要。
结合面向21世纪高等中医药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目标要求。我们组织人员分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同济医科大学、上海医科大学、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和第二军医大学进行“中医专门人才知识能力结构素质改革”的调研,征询和学习这些院校的教学改革经验,同时分别两次召开课题的专题研讨会,在研讨会中,邀请在沪的中科院院士及部分教师、教学管理干部等进行专题报告,提高和认清开展面向21世纪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重要性,启发研究思路,并且查阅了有关课程体系改革的论著和论文,研究中医药专门人才应具有的知识结构、能力和素质。
一、中医药专门人才的知识、能力结构和教育改革的回顾
我国高等中医药教育专门人才知识、能力结构和现行课程体系的基本框架是在50年代全面学习前苏联的影响下,又沿用了古代和近代中医药教育传统形成的教学模式。几十年来,全国高等中医药教育4次统一修订教学计划,经历了以知识教育为主向知识,能力教育的转变。我校于1965年、1979年两度制订了《高等中医药教育基本功训练项目》.经当时中央卫生部转发全国各高等中医院校,但中医药课程设置基本上没有变化。在中高等中医药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趋于停止状态;在后的改革,大致走过了三个阶段。首先是恢复、整顿阶段:自恢复高考招生后、1978年国家卫生部中医司颁发了指令性计划,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统一计划、统一课程、统一大纲、统编教材,这对当时稳定教学秩序.逐步规范教学管理,确保教学质量起了积极的指导作用。在1978年修订的教学计划中,增加了一门由内经分化出来的中医基础理论课程。其次是调整、充实阶段:为了充分调动学校的办学积极性,鼓励各校办出特色,国家教委高教司在1986年对高等中医药教育的专业设置进行研讨。于1987年颁发了《专业目录》。并制定了教学计划指导性文件和各专业主要课程的基本要求,强化了宏观管理,进一步明确了各专业主要课程要求。同时各地高等中医药院校相继进行中医基础学科分化改革的探索,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上海中医药大学严世芸教授牵头组织了《中医学科建设及课程设置优化方案研讨会课题规划》研究,就中医基础学科新体系、中医基础学科课程设置的优化方案和教学目标、中医基础学科为中医临床学科眼务的方案,途径.中医基础学科建设方向和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的途径等专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前后由14所院校自编或协编了中医基础学科分化教材13种23门,曾在12所院校投入使用。但仍缺乏对学生的素质培养;教学计划安排也几乎都是与所学专业直接相关的课程。这种单一行业化的培养棋式,专业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分离的顺·向,长期以来阻碍着高等中医药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各高等中医药院校虽然也都进行了一些教学改革.但这种传统单一的“专业教育’,观念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第三是深化改革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加快和促进了高校教育改革的步伐,《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要进一步转变教育思想,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克服学校教育不同程度存在脱离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发展需要的现象。各校相继根据自己的实际进行探索和重新思考,力求从当今社会发展和时代的需要优化课程结构,重组教学内容。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高等中医药人才的要求。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界提出的以加强人文素质教育为主的大学生全面素质教育.正是针对我国高等教育普遍片面强调专业教育.忽视人文素质等全面素质教育的现状提出来的.这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大学教育思想的又一次重大转变.是一次从以经济〔科技)为本位的教育转变为以人的全面素质为本位的教育,是从知识一能力教育转变为知识一能力一素质教育;是坚持教育的经济 (科技)本位与教育的人本位的辩证统一:是坚持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辩证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在现时代的具体体现;是在更深的层面、更广阔的视野上体现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要求。
二、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的理论依据
(一)科学技术的发展。
当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导致医学学科的高度分化和高度综合,涌现出大世的边缘学科、综合学科.从而使医学课程体系越来越庞大.导致学生在校学习时间的有限性与知识发展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
(二〕教育思怒的更断。
现代教育思想把学生看成是能动的主体。是教学过程的积极参与者和建设者。教师的职责在于按照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教学目标的要求,指导学生“学什么”和“怎么学’.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着重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把知识传授和智能培养完美地结合起来。教学任务的转变、教育思想的更新,向高等中医药教育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要求。
〔三)医学模式的转变。
医学教育的模式是与一定的医学模式相适应的.井随若医学模式的发展而演变。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把人看作生物学上的人,过分强调生物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上的作用,忽视了病人的心理因素和杜会因素。随普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对医学教育模式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四)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随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它不可避免地向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规格与质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等中医药院校毕业生,不但要有较丰富的知识与较强的能力,更要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素质。
(五)国外医学课程改革的发展。
传统的医学课程是按学科开设的。其特点是学科与课程一致。这就是“以学科为基础的医学课程模式”。本世纪中叶以来,一些国家(如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先后开展了医学课程改革,其特点是学科与课程分离,一门课程综合多门学科的内容.即打破传统的学科界限,将不同学科的内容按不同的方式重新综合起来,开设综合课程.实行综合教学,这就是“综合性医学课程模式”。
(六)现代“科学素养”与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的栖关性。
当前国内外不少学者认为现代科学素养与课程的编制、教学内容的更新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科学素养决定普课程改革的方向。根据国外二十余年对“科学素养”内涵的深入研究.发现现代“科学素养”是目前“科学扫盲”的基本内容,是培养科学公民的必备素质。所谓现代“科学家质份由5方面组成:
1概念性知识—构成科学的主要概念、概念体系或观念
2.科学的理智—科学所具有的价值标准.亦即科学研究中科学家的行为规范,也称作科学态度或科学精神;
3.科学与人文—科学与哲学、文学、艺术、宗教等文化要素的关系,
4.科学与社会—科学与政治、经济、产业等社会诸侧面的关系,
5.科学与技术—科学与技术之间的关系及差异.
三、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的思路与借施
(一)基本思路。
中医药教育是特殊的专业教育,中医药工作者从事的是一个特殊的职业,对中医药人才知识能力和基本素质的培养.应有更高的要求。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是如何实现墓本素质教育。知识、能力、素质三者是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这就要解决学校教育所设置的课程体系与人才基本累质培养之伺关系的问题.我们将从七年制中医学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出发,寻找课程体系和人才素质培养的切入点,对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和重新组合。
1.从面向未来的目标出发.重新明确和完善高等中医药教育的培养目标。
2.重新明确中医药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根据上述要求.确立中医药人才的知识模块.即本专业较系统的荃础理论一定最的专业知识和本专业科技的发展;一定量的社会、人文、心理、营理科学知识。
3.削减学时,合并课程,确立新的主要课程体系,加强基础,确保中医药课程的完整性,理顺课程体系.精心组合课程.
4.加强实习、实验课程.融会贯通所学知识,强化能力的培养。
5.完替课程的基本建设,包括教材建设,试题库建设,电化教材建设,cai课件建设和教具模型建设等。
6.加强外语教学和计算机应用教学。
7.大力加强大学生文化萦质教育,特别要重视继承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教育.
〔二)措施.
根据上述思路。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的措施可综合为
1.修订教学计划。课程论认为.教学计划的核心是课程体系,其主要反映在几个比例关系上.即荃础课与专业课,必修课与选修课,理论课与实践课.课内与课外这几方面,这些比例可从不同侧面反映课程体系的轮廓,借以建立优化课程体系的主要途径。
2.制定课程教学目标。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主要是通过各门课程教学来完成的,高等中医药教育各门课程的内容体系主要体现在教学大纲中.应根据国家教育部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订的课程荃本要求,结合本校实际,制定各门课程的教学目标,明确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及其在中医药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以及在完善学生知识、能力结构、荃本心理素质和开发学生智力中应达到的目标。
3.加强预防医学教学,适应医学模式转变。课程设且,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将医学教育与卫生服务的需求吻合起来;增加医学心理学、社会医学、医学伦理学课程,注重预防医学和群体医学教育,树立大卫生观念。
4.打破传统的中医药课程设置和课程体系.改革以一本经典著作为一门课程、一个教研室的现状,重新划分中医药各门课程的界限。理顺各门课程之间的关系,组成新的中医药课程体系。
5.加强基础教学。减少专业课学时数.精选传统的经典知识.接受现代新科技和新技术教育.对外语和计算机的训练要进一步加强。
6.淡化专业。实行大口径招生,专业概念淡化,前期课程趋同,是实行课程体系改革的重要措施之
7.因材施教.注重非智力因素和素质教育,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增加学生的社会适应性,使学生学到的知识不断得到更新.提高学生在社会中的竞争能力。
8.分清层次,优化教学。设置主要课程群和必修选修课程群,实施模块式教学。
9.素质教育的要求.重新审视课程教学内容。重新组织教学实践。使各门课程从以往的知识一能力型向知识一能力一素质型教学模式转变,把课堂教学改革成为对学生进行签本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
19.教学内容的改革。要住意传统内容与现代内容。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素质的形成之间的关系,使理论知识与工作实践更加密切结合,在教学内容上更应体现注重学生实验设计能力、实践动手能力、社会调查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等走向社会、选择职业所应具备的素质教育。
11.课程建设。(1)建立新的教学体系。将文化素质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开设同基本素质教育有关的选修课和系列讲座,并设且必要的实践环节,建立文化素质教育签地,成立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和文化艺术、社团管理、第二课堂教育三个中心。(2)建立新的课程。(3)建立新的教研室定编数和工作量的计算方法。(4)重新确定和评价课程及其地位.(5)重建和制订指导性教学计划、重编教材。(6〕改革和充实教学直观教具,拍摄新的幻灯录像.编制新的多媒体软件和cai课件。
12,学校应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资像,挖潜力。多渠道地增加经费投入.为教学改革提供财力保证。
13,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积极参与荃本素质教育与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
摘 要:《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的开设应该以“教师成为研究者”的理念为指导,引领学生在课题的实际训练过程中获得发展。课题训练的模式可以采用“作业—课题—论文”一体化的训练模式,具体的实施策略可以采用课题分解、逐步实施;量化打分、层层推进;结题验收、强化考核等方式开展。
关键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题训练;教学改革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以下简称《科研方法》)在教师专业成长过程中有重要的地位,对提高教师的教育科学研究素养、增强教师实际从事教育科学研究的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然而从《科研方法》课程的实际开设效果来看普遍存在问题,甚至被许多学生称为是教育类课程中最不受欢迎的课程之一。
一、《科研方法》课程课题训练的指导思想
(一)教师成为研究者
自英国课程论专家斯滕豪斯20世纪60年代提出“教师成为研究者”理念以来,迅速成为现代教师专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引领教师通过反思实践教学,并通过积极参与科研活动提升教学层次和水平,是现代教师实现专业发展的基本路径。《科研方法》作为教师专业成长的必修课程,其主要关注的是教师如何参与教育科学研究活动,因此其应该直接为教师在日后的教学实践中成为研究者做好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准备。
从实际的状况来看,中小学教师由于缺少教育科研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而不会做科研,这成为阻碍中小学教师成为研究型教师的技术性难题。究其原因,一方面源自于教师从认识上对于这一理念的认可度还不够高,另一方面也折射出教师教育课程在培养教师的科研意识和能力方面的不足。现在教师教育中的《科研方法》课程的开设,多数限于科研方法一般性理论知识的传授,在教学的过程中对于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的实际技能性的训练重视不够,使得课程的教学在脱离了实际的科研训练之后变成了抽象的理论讲演。学生在学完了《科研方法》课程之后,对于如何从事教育科研活动仍然无所适从。因此,《科研方法》课程的开设应该紧紧围绕“教师成为研究者”这一基本理念为中心,课程的目标应该定位于教会学生实际的掌握教育科研活动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能力,从而最终成为一名研究型教师,以此更好的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二)在训练中求发展
从性质上看,《科研方法》课程是兼具理论性与实践性特征的课程。其目标应该从总体上既需要服务于学生认知思维层次的提升,引领学生的认识达到理性的高度,同时也需要关注具体的教育实践问题,帮助学生提高具体的教育问题研究能力。《科研方法》这两方面的性质相互影响和作用,而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则需要结合具体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区别对待。
成人的学习往往更具有实用性和功利性,对于绝大多数参加继续教育的一线中小学教师而言,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工作而学习是其基本的学习动因。实用主义、功利主义的学习思潮在学生的学习中影响深远,“有用的就学,没用的不学”也成了很多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取舍的主要标准。虽然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都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但是面对现实情况,与其否定这种思想的存在,不如在承认这种思想的基础上做出适当引领和改进。因此,立足于学生具体科研实践能力的训练和掌握,并逐步引导学生思维朝纵深化方向发展,应该是此课程开设的基本逻辑。
二、《科研方法》课程课题训练的实施策略
(一)“作业—课题—论文”一体化的课题训练模式
《科研方法》课程的开设一般需要先开设教育原理、教育心理学等基础学科,其课程的开设一般在继续教育活动的中后期。这与学生后期完成的毕业论文在时间上有衔接的可能性。因此,在《科研方法》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为了增强教学训练的针对性,可以考虑将学生的课堂训练作业与其以后的毕业论文的写作结合起来。一方面可以改变学生课程作业和毕业论文粗制滥造的现状,为毕业论文写作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强学生参与《研究方法》课程课堂训练的积极性,以此提高科研训练的质量。从可行性角度来分析,毕业论文的写作从其性质来看就是在完整的参与某个特定的课题的研究。而《科研方法》课程在“教师成为研究者”这一理念的指导下,其主要目标之一就是帮助学生学会如何的独立的从事课题研究。以完整课题研究的形式作为《科研方法》课程的训练内容
以对学生的科研素养的提升能够起到一个全方位的训练。因此,采用“作业—课题—论文”一体化的课题训练模式,课题研究就成了联接《科研方法》课堂训练内容与学生毕业论文写作的一个桥梁和纽带,使学生在实际参与某项课题的实际训练过程中,既强化学生在《科研方法》课程学习的实效性,同时也为后续的毕业论文写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课题训练的具体实施策略
在具体课题训练的实施过程中,为了保证每一个学生参与教育科研训练的质量,可以从教学考核这一方面加大对学生课堂教学训练在学分考核中的比重。另一方面,各类高校都有鼓励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的相关政策,课题训练可以利用学生参与学校学生科研立项的机会,鼓励学生将科研立项与课题训练联系起来,以此提高学生参与课题训练的积极性。在实际的课题训练过程中,以学生参与课题研究为中心,结合课程内容的教学进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实施:
1.课题分解、逐一实施
一项完整的课题研究至少包括以下三个基本过程,即课题的选择(选题)、课题的论证(开题)、课题的完成(结题),而其中又可以具体的分解为:课题的选择与界定、文献的检索与分析、研究计划的形成、研究方法的选择、研究成果的书写、研究结论的论证等阶段。这一过程与《科研方法》课程的教学内容的顺序基本一致。因此,在学生的课题训练过程中,可以将整个课题研究的过程分解成不同的阶段和任务让学生分阶段的完成,并结合《科研方法》课程教学的内容进度逐一的予以实施。这样可以让学生通过实际参与训练进一步强化《科研方法》课程内容的学习,对课堂所学内容做出及时的巩固与练习,同时将整个课题研究活动分阶段的逐一实施,有利于保证整个课题研究的质量和水平。
2.量化打分、层层推进
在将一个完整的课题分解成若干个步骤之后,为了保证各个阶段性任务完成的质量和水平,需要按照课题研究的进程在各个不同的任务之间形成一个环环相扣、层层推进的局面。学生在完成各阶段具体的任务时,只有上一个环节的任务完成了,并且顺利通过特定的考核,方可进入下一个环节的任务。在此过程中,强化考核对于整个课题完成的质量是至关重要的。在课题训练的实际过程中,为了保证每一个环节的训练质量,需要对训练的每一个环节做出单独考核,并予以打分。在打分的过程中可以采用百分制也可以采用等级制,但是无论如何需要建立一个考核的退出机制。以便让那些在训练的过程中不合格的作业重新接受练习,直到这个环节合格了方可进入下一个环节的研究。这样操作可能会使不同的学生在整个的课题研究过程中进度会出现个别化的差异,但是为了保证整个课题研究的质量却是十分必要的,这也是训练作业个性化的一种体现。
3.结题验收、强化考核
在课程结束之际,通过课题分解、层层推进的方式,学生的课题训练任务也基本接近尾声。此时所需要做的是对学生的课题研究成果进行结题验收,并对其整个的研究活动进行考核打分。结题的形式可以有多种,可以让学生写书面的结题报告和结题论证来完成其课题的结题工作,也可以利用课堂教学时间让学生模拟参加结题活动中的答辩工作。无论是何种形式的结题方式,严格考核在这里至关重要。对于考核结果优秀的课题研究成果,可以为学生在公开出版发行的刊物上进行推荐发表,或者推荐到学校相关的刊物或学报上发表,以此激励学生进一步从事科学研究的兴趣。而对于整个的课题研究活动考核不合格的同学,则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帮助机制和惩戒机制,让其通过帮助获得提高并能够在后续的毕业论文写作的过程中获得较好的成绩。
一、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发展为本的价值目标取向
首先,着眼于民族精神的培养。就是让朝鲜族民族地区的新一代在基础教育阶段掌握好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积极学习和了解本民族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培养学生知乡、爱乡、建乡的思想感情,加强民族团结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的教育,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和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增强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民族凝聚力和历史责任感,培育健康向上的民族精神。
其次,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发展民族文化。在21世纪的今天,各种不同的文化都被卷入了的历史洪流之中,人们深切地感受到人类是一个具有共同命运的整体,又显示出各具特色文化之斑斓色彩。正是这两种并存的趋向,促进了文化的发展、人类的进步。事实证明,只有承认各种文化的差异性与独特性,才能真正找到不同文化之间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的基础。繁荣民族文化、繁衍民族历史、传承和弘扬本民族优秀文化,是学生和社会的需求,是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是建设有中国特色先进文化的需要。保护好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各民族文化,不仅是对中华民族的贡献,更是对整个人类社会的贡献。因此,要教育学生自觉担负起繁荣民族文化、传承民族文化的历史重任。
第三,必须着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的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美德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的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的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终身学习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的态度;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朝鲜族民族地区学校应积极挖掘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德育资源,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优良的品质,引导学生健康成长,为青少年健康快乐的成长营造一个和谐的发展环境,使学生现在和未来的生活更加健康和完美。
二、凸显民族性、时代性、地域性、适应性的内容取向
首先,突现民族性。民族性表现在每一个民族独特的文化之中,民族性是我校开发和建设校本教材最基本的特征之一。中国朝鲜族是从朝鲜半岛迁移过来的跨境民族,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了,其自身自然带着朝鲜族所共有的民族属性和文化传统。在这一点上,朝鲜族区别于中国的其他民族。另一方面,朝鲜族又同中国的其他兄弟民族共同生活在同一个文化大环境中,并吸收周边兄弟民族的文化因素,以丰富其民族文化。这一点上,朝鲜族又区别于朝鲜半岛的朝鲜人。这样,中国朝鲜族既具有朝鲜固有的民族特性,又拥有作为中华民族成员的文化特点。作为朝鲜族高中,我校校本教材主要从中国朝鲜族的迁入历史和中国朝鲜族文化的形成,社会发展状况以及民族语言、宗教、风俗、服饰、饮食、民族精神和价值观念等方面作了比较全面的概述。朝鲜族文化来源于远古时期的朝鲜北方系统狩猎文化和朝鲜南方系统稻作文化。这样,朝鲜族文化在其文化本源上,体现出狩猎文化与农耕文化的双重性,前者使朝鲜族文化显得热情、奔放,后者使朝鲜族文化崇文尚礼。朝鲜族由于其特殊的地域环境和生存条件、特殊的历史传统与人文精神,其文化具有特殊性。他们面对残酷的自然环境,辗转迁徙,顽强地生存了下来。艰苦的环境,造就了他们强健的体魄和勇敢的精神,他们在不断创造和发展生活技能的同时,也创造和发明了如射箭、摔跤、跳板、秋千、朝鲜族象棋、朝鲜族拔河等健身娱乐的体育活动,体现了朝鲜族淳朴、善良、勤劳、勇敢、智慧、豪放、拼搏的民族精神。聆听着朝鲜族祖先在艰苦创造生活的事例,同学们深深地为先辈们不畏困难、艰辛开拓的精神所打动,跃跃欲试之情溢于言表。这也正是民族性格在下一代身上的表现。朝鲜族文学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浓厚的民族气息。它采用人们所喜欢的民谣、神话、传说、民谭(故事)、民间剧、“板说理”等多种形式反映自己的愿望,表现了对未来的期待,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歌颂了劳动人民的崇高品质和巨大的创造才能,歌颂了美好生活。我们在众多的文学作品中确定了四个单元主题,即“神话篇”、“生活篇”、“歌声篇”、和“时代篇”,以此来进行作品选编。
其次,紧贴时代性。民族文化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任何一种文化都植根于生活,是现实生活的反映。校本课程的内容要紧贴时代的发展,反映当代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有浓厚的时代气息。课程内容可涉及现实生活中一切领域,诸如科学教育、文化艺术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生态环境或其他与学生日常生活经验有关的主题都可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源泉。建国以来,延边朝鲜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体育、卫生等各项事业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有着很强的艺术魅力和观赏价值。学生观看了由自己的乡亲或家长参加的比赛,倍感亲切,也极富感染性。传统体育运动至今仍被广大各族人民所喜爱,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延边州每年9月3日在州政府的直接筹划下,这一单一的州庆日逐渐转化为规模宏大、内容丰富多彩的集庆典活动、文体活动、民族风情展览会、经济贸易洽谈会等融为一体的综合性民俗活动。在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今天,朝鲜族尊老爱幼、尊师重教的文化得到了充实和提高,已经是闻名天下的一种美德。
再次,围绕地域性。民族是生活在一定的地域内的人们共同体。不同的地域、不同的环境,形成了不同的生产方式和经济生活。如,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地处美丽的长白山区,山地占全州总面积的54.8%,高原占6.4%,谷地占13.2%,河谷
平原占12.3%,丘陵占13.3%,基本上是“八山一水半草半分田”。整体地势西高东低,自西南、西北、东北三面向东南倾斜,以珲春一带为最低。整个地貌呈山地、丘陵、盆地三个剃度,山岭多分布在周边地带,丘陵多分布在山地边沿,盆地主要分布在江河两岸和山岭之间。东与俄罗斯滨海区接壤,南隔图们江与朝鲜咸镜北道、两江道相望,西邻吉林市、白山市,北接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依托吉、黑、辽三省广阔的腹地,是东三省沟通海内外的重要窗口,也是东北亚区域经济、人口、地理三个重心的交汇点,在联结亚、欧、美海陆运输格局中居于重要的枢纽地位。
最后,力求适应性。教材所选编的内容在体现民族性、时代性、地域性的基础上,最终要体现适应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因为青少年是鲜活的生命个体,教材建设只有取材于生活,从学生需求和认知特点出发,贴近学生生活、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具有可读性和实践性,方可有生命力。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要尽量寓教于乐,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以激发学生学习和参与的兴趣。在民族传统体育的教学中依据青少年学生活好动、争强好胜的性格特点以及对朝鲜传统体育活动所表现出的极大的参与欲望,针对大部分同学对朝鲜族传统体育运动比较熟悉,在日常生活中也经常进行这类活动,都能来两手,可谓是驾轻就熟的实际,个别学生还说得头头是道、清清楚楚,在朝鲜族文学所选的作品中,尽量体现这些作品都是他们身边的人写的,有的作品甚至他们很熟悉的,作品的内容都是他们生活中的内容或能引起兴趣的故事、传说,甚至是一些耳熟能详的歌词,通俗易懂、倍感亲切。在这种积极情绪的影响下,使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美术教材所选的就是让学生欣赏、学习人们在衣、食、住、行、宗教活动或等日常生活中所体现出来的艺术,学生徒手或用一些简单的工具就能学会,非常实用。安全知识也是学生日常生活中必备的一些小常识,如防冻、防火、防煤气中毒、食物中毒、预防疾病等,通过典型案例、身边的事例,让学生可信、可学,以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
三、参与、合作、探究、体验为主的实施取向
校本课程应该整合知识学习、经验获得、能力和人格发展。校本课程应该根据开发主题的要求将所选择的课程内容按照学生的兴趣、需要、能力等因素组织起来,融认知、技能、情意为一体,不仅要专注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特长,还要注重张扬学生的个性,陶冶学生的性情,力争使所学的课程内容成为构筑学生人格内涵的有机养料。根据新课程的精神,我们编写教材力求突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材有“知识区”、“思考区”、“探究与体验”和“实践园地”等板块组成,教学实践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注重教学组织形成的多样化和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将课内学习和课外活动结合起来,以室外延伸为主,包括参观、调查、实践、操作为主。在整个教学中,教师循循善诱,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习兴趣,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四、以人才培养为主体多层次开发取向
课程资源是开放的,有待于全社会关心参与。学校的教师和
学生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学校领导者要以“促进学校整体改革,突现学校办学特色”的眼光和思路来领导和管理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整合人才资源,努力营造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和发挥聪明才智的良好环境,千方百计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培养“双师型”师资队伍。同时,要多渠道引进师资资源,通过学习、考察、拜访、培训等途径优化组合学校的师资队伍,以解决民族地区中学现有师资队伍的结构不合理和学科失衡状况。
[摘要]本文对网络课程体系中“学与教”的教学观念进行了探索。通过现代网络课程实施过程,从学与教的角度对网络课程开发的发展方向、教学目的与手段、教育思想、技术路线、开发工具、网络课程通用功能进行了较细致的研究;阐述了如何在网络课程中运用远程教育课程设计思想,建立网络课程教学效果评价体系;并对网络课程“学与教”的实践结果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网络课程、课程设计、远程教育
一、 现代远程教育与网络课程
远程教育作为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一大批已参加工作的成人或因为某种原因失去教育机会的成人——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庞大的群体,在远程教育实施过程中有机会接受继续教育。他们具有丰富的社会和实践经验;有较强烈的求知欲望;有较明确的学习目的及稳定的专业方向,这个群体接受教育成功与否,对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具有重要的影响。
在远程教育中,教师与学生由于地理位置的关系,无法进行“面对面”传统教育交流模式,只能通过特定方法和媒介进行教学实施过程,从而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与约束,开展教学活动。从单一采用教材、学习辅导书等印刷品以邮寄函授为主形式,到运用广播、电视等模拟信号传播,远程教育在教育技术上经过了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远程教育面临新的挑战,即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数字技术等高新技术,在数字环境下进行交互式的远程教学。因此,把远程教育架构在当今高速拓展的因特网上,充分开发和利用网上教学资源,并利用计算机网络视频会议系统较强的交互性和实时性,使远程教育中教师和学生的双向交流更便捷、安全、可靠。
网络技术对远程教育产生的深刻影响,直接表现为提供给学习者大量便捷的机会,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自己的学习进度、学习计划及学习内容,从而真正体现“以学生中心”的现代教育思想。网络课程可以按学习者的思维方式组织教学内容,教学效果则由教师和学习者共同评价。使传统的教学由单向转为双向,实现了远程教学中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双向交流,由大众化教育趋向个性化教育。远程教育教学环境的完善,以及高质、高效、满足个人需要的网络课程设计和素材库的建设,无疑对现代远程教育体系发展至为重要。
依靠现代通信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的网络课程教学体系,大幅度拓宽了传统教育意义上学习者的范畴,教育实施过程不受时间、地点、国界、气候等影响,网络上广泛的教学资源极大地丰富了课程教学内容,真正打破了明显的校园界限,改变了传统“课堂”的概念,学生能突破时空限制,接受到来自不同国家、不同学校、不同教师的指导。可获得更丰富、直观的多媒体信息,共享全世界各图书馆的资料。
总之,网络技术的发展为现代远程教育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使现代远程教育成为信息时代人们教育和学习的最佳方式之一。
二、 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
形成开放式教育网络,构建终身学习体系,是充分利用和优化我国教育资源普及与提高全民素质,降低教育成本与全民享有受教育权利的重大任务。其核心是教学资源建设,教学资源建设可以有四个层次的含义,一是素材类教学资源建设,主要分四大类:试题库、素材库、课件库和案例库;二是网络课程库建设;三是教育资源管理系统的开发;四是通用远程教学系统支持平台的开发。而网络课程和素材类教学资源建设又是重点和核心。
1. 网络课程的设计原则
网络课程不是传统教材的电子版,也不只是教学载体技术问题,而是在新的教育思想指导下,对传统教学大纲、内容体系结构、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改革的基础上制作的公用教学资源。网络课程的开发通常应遵循下列几个设计原则:
交互性原则:教学软件既提供学生所需的知识,又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活动作出相应的反馈,提供师生讨论的条件;
创新能力培养原则:采用多种教学策略设计教学软件,达到充分调动学生认知主体作用和主动思考的积极性的目标;
教学设计原则:不仅要求内容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先进性,还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分析问题的能力;明确教学的目标,据此设计教学内容的结构和表现知识的方式,包括教学活动的设计、学生自主学习的设计和课程导航技术以及基本教学环境设计。
2.网络课程开发的基本思想
① 满足在internet上运行的条件,并具备安全、稳定、下载快的特点。
② 充分利用计算机的表现力,方便学习者学习,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自觉性。如概念、原理、器件特性等与相关背景资料相链接,适当使用声音、图形图像、动画等。
③ 教学内容符合课程的内在逻辑体系,内容的组织方法应便于学习者从整体上把握课程的系统结构。
④ 符合学习者的认知规律,在疑难关键知识点上提供多种形式和多层次的学习内容,并提供练习题、测试题。
⑤ 交互性强,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或需要,对学习内容(如范例的参数等)进行修改,或改变知识点的学习路线。
⑥ 建立网上虚拟实验室,使学习者在网络上执行可视化操作,为学习者的实物实验作好前期预备工作。
⑦ 提供课程答疑系统、讨论系统、作业系统。
3.网络课程的通用功能
辅助教师教学。为教师提供以html网页为主、包括图形、动画的网络教科书。课程内容丰富完整,教师可以根据需要选择部分教学内容。
辅助学生学习。学生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学习路线和学习层次。
按节提供自测题,按章提供练习题库。
以email方式提供个别答疑,以留言簿方式提供普遍性问题解答。
以bbs方式提供问题讨论。
以ms sql server建立学习者数据库,跟踪学习者的学习路线和学习情况。
以ms sql server建立课程数据库,主要包含知识点及其属性(难度、区分度、与其它知识点的关联度)。
使用java访问数据库。
4.网络课程开发的技术路线
以“知识点数据库”、“练习题库”、“学生数据库”为支撑,以学生web页面和教师web页为表现形式。知识点数据库包括课程知识点、难度、区分度、各知识点关联度;练习题库包括各题的题型,所属知识点,分数等信息;学生数据库包括学生的一般信息,课程学习记录,测试练习记录等。
5.网络课程开发工具
(1) 采用html、javascript语言制作课程web页面,使用dreamweaver3.0作为web语言编辑器。
(2) 使用flash4.0制作swf和gif动画。
(3) 使用protel绘制电路原理图,用snagit制作成gif图形并用photoshop进一步处理。
(4) 使用photoshop5.02处理图像。
(5) 使用java进行数据库访问。
三、 网络课程中“学与教”的实践
网络远程教育强调运用现代教育观念、现代教育技术、系统观念解决实际教学问题,并寻求教学效果的最优化。因此在几年的远程教育实践过程,我们将上述教育思想融入网络课程教学过程中,我们认为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不在于表面媒体的使用,关键是教师教育观念和教学思想的更新。因此,网络远程教育还必须基于得到教师教学经验和知识结构的支持。
1. 教师教育观念和教学思想的更新
为适应现代教育技术发展和网络课程的资源开发,教师在思想观念上,应突出社会需求和“以学习者为中心”,组织、设计、制作、处理教学信息;注重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分析、设计教学活动时注意情境创设,强调“情境”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注意信息资源设计,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自主学习设计、强调体现“协作学习”方式,注重基于网络教学策略设计。也就是,教师在基于网络的现代远程教育要充当组织者、控制者、协调者、和指导者等多种角色。
2. 教师知识结构的要求
面对现代教育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教师将从常规教育中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的组织者和辅导者。在教学过程中,网络技术在某些方面起、替代教师的角色,把教师从简单、繁重的重复劳动中解脱出来。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学过程已不需要教师的参与,由于学生在学习目标的确定、信息资源的鉴别和测验成就的判断等方面都需要帮助,教师就必须从系统的角度去考虑教学过程的组织和监控,帮助学生开展学习和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
因此,教师在掌握教学设计、学与教理论知识的同时,还应掌握计算机辅助教学理论、一般教学软件的使用知识、教学软件的设计制作与评价知识。也即改变传统的知识结构,从计算机、美术、音乐、教与学、心理学等各个专业全方位的结合,在网络课程中贯穿以科技为主导的教育方针。
3. 远程教育课程设计思想和方法在网络课程中的体现
在网络技术兴起之前的,远程教育一直难以进行直接的信息交互活动,仅在一些发达国家,建立了基于视频会议系统的较昂贵的双向交互系统。在远程教育课程设计方面已趋成熟。然而面对网络课程在远程教育中的使用,需要将远程教育课程设计的思想和方法体现在网络课程之中,是值得研究和探索的。
(1) 在网络课程中课程材料包的组成
课程目标:描述应清晰而简洁,它包括网络课程学习目标和每章节的学习目标,阐明学生在结束本课程或本章节学习后,应掌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可分为基本目标和提高目标;
学习指南:考虑到远程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的区别及“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为学生编写课程学习指南是非常必要的。学习指南中应包括对本课程及每章节教学内容的简单描述、学习目标、难点和重点、例题及解答等,此外还可给学生建议较为合适的学习方法;
学习参考书:除教材外,还应该给学生提供学习参考书,并注明每章节相关内容在学习参考书的具体位置,哪些是必须购买,哪些是可以选择性购买。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在满足教学基本要求的前提下,确定知识的掌握范围及深度;
自测题:远程教育学生是以自主学习这主,所以学生应对每章节知识掌握情况明确了解,每章节都应有自测题,自测题能够覆盖本章节的主要内容,并附有标准答案及评分标准。
(2) 充分利用导航系统
网络技术支持下的现代远程教育,提供了大量的教学项目和教学信息供学习者选择。同时,学习者在确定学习内容、选择学习目标、实施学习进程的过程中,享受更灵活、更便利的学习机制,学习时间、学习进度等方面的安排自主性大大加强,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查看或下载自己所需要的内容,从常规教学单向、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适应个人的自主化学习或自导式学习方式。
因此,在网络课程中应设计清晰、明确、简单,符合学生认知心理的导航系统。从网络课程网站的文件结构、反映课程目录层次结构和网状结构的页面组织、重要内容的导航点、记录学生在超媒体知识空间所经理的历史路径的历史记录等多方面设计导航系统,实现远程教育课程指导。
四、 网络课程教学评价体系
教学过程的实施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评价体系。网络课程教学也是如此。只有在教学过程、考试环节实行在线监控,正确反映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信息,并对以上信息进行处理、分析,并反馈给网络课程设计者、指导教师,才能及时对教学体系、教学内容、教学进程等进行调整和修正。遵循高等教育客观规律,建立网络课程评价体系,对提高教学质量是非常必要的。
基于上述基本思想,在近几年的远程教学实施过程中,我们对网络课程教学评价体系进行了研究。我们认为传统将考试作为教学评价唯一指标,并不能全面、客观反映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且存在时间滞后;新的网络课程教学评价体系应该收集更全面的反馈信息,并及时根据掌握的信息,对教学进程等进行监控和修正。
教学评价体系应有以下指标组成:
1)每章节、单元自测题,能及时反映每章节、单元的教学目标、教学进度、教学内容安排是否合理,重点、难点是否明确;
2)采用试题库,实行考教分离,考试内容能客观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学目标,避免教师主观命题所造成偏差,并采取结构评分方式,将考试结果与平时成绩加权,综合考虑;
3)考虑到课程尤其是工科课程的特点,小论文及实验均能如实反映学生对知识的全面掌握情况、科学思维方法和实际动手能力,这对于实行素质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4)每学期进行教学信息问卷调查,以电子邮件或其它方式发给每个学生,内容涉及网络课程教学内容、教学进程、教学难点和教学方法,因此获得真实的教学信息反馈。
以上课程评价体系组成一闭环系统,并根据教学评价结果的实际情况,反馈给网络课程设计者及任课教师,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习目标、教学计划等进行不同程度的修正,以期获得最好的教学效果。
论文关键词 文化基础 教学质量 教学模式
论文摘 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普遍存在于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作为一名计算机教师,我深感教学模式和素质教育对学生的重要性。根据技校学生的特点和计算机课程的学习规律,教学中应如何适应信息化时代的要求,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这些对于加强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使学生将来能真正成为德识才学于一体的高级计算机人才,我们应该打破传统的计算机教学模式,提倡多种教学手段,并把素质教育融人到计算机教学中去。
技校的特点是培养具有较强计算机应用能力和工作创新能力的实用型人才。教学中如果我们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错估或低估了学生的认知能力、知识经验以及个体差异,就会导致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为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我们应摒弃传统的教学,运用灵活多变的教法教学生自我学习,接受新信息、处理新信息的能力,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适应工作环境的能力。
1 技校计算机课程的特点
计算机基础要求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理论及基本操作,教学围绕 windows xp、 office2003以及网络的内容,有很强的实践性。刚上课的时候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但时间长了,大部分学生觉得越学越难、越学越枯燥,有的学生还产生不知道怎么学、不想学的想法。还有一些学生很少接触计算机,所以面对电脑的时候既想动手试试,又怕弄坏电脑。这就要求我们加以正确的引导,帮助学生克服无从下手的心理障碍,让学生的积极动手能力甚至包括想象力都能得到充分的体现。另外社会对技校学生的偏见也导致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不高。同时通过网络他们的信息来源非常广泛,外界对他们的诱惑很大,所以枯燥的课堂学习不能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大部分学生热衷于网络游戏、享乐等,无心学习。这些学生掌握知识不牢固,但智力并不差,他们有敏捷的思维,较强的动手能力。所以作为技校的教师,更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2 改变教学模式,融合多种教法
2.1 利用分层教学,发挥学生个性
班级授课的教育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特别是计算机课程,很多城市学生家里都有电脑,有些学生已经通过其他渠道学过相关的计算机知识,但也有不少来自乡村的学生从来没碰过计算机,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这就需要我们进行教学改革。比如讲office 2003时,我们首先要了解学生的知识差异并对他们进行分组,在教学中将学生分为a、b、c三层,a层:掌握五笔打字、word、excel的基础知识,上课能注意听讲,参与教学活动,改变学习习惯;b层:牢固掌握基础知识,五笔打字速度快,能独立排版编辑,上课专心听讲,提高学习主动性和独立性;c层:培养较强的分析能力,灵活运用能力,进行办公应用高级培训,培养一定的自学能力。我们可以利用如分层提问、分层练习、分层作业、分层测验等,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进来,各层学生都有与自己水平相适应的学习目标和练习,教师在教学中只要指导学生发现、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让每个学生都能按照自己的兴趣和方法选择不同的学习材料和学习方式。
2.2 采用重点示例演示,促进学生智力发展
示例教学是“例中学”和“做中学”的结合。word是我们学习的重点,学生学习后要能熟练排版并具有一定设计版面的能力,文本框在word中是承前启后的,学生在之前已经学习了word2000 的编辑功能、排版及图片的处理,已具有了一定的操作技能。但对于特殊的、不规则的及需要一定设计的版面却不知如何下手,文本框恰好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用含有文本框的示例引入,此实例使用了描写大自然的文字和图片,并且利用横排和竖排文本框做了装饰,内部填充主体颜色为天蓝和白色,效果使用了图片填充和图案填充中的球体填充,让学生通过实例发现在此版面中除图文混排外又有灵活的文字版面并可移动可填充。然后提醒学生工具栏的使用及插入文本框的两种情况并放手让学生去做,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情况模仿或加工教师实例进行演练。教师在原有示例上进行转变,展示本节课的实例让学生观察、思考、演练。在操作过程中通过讨论学生归纳出问题,最后通过总结可以把在练习过程中学习到的零碎的知识汇集成系统的整块知识以便今后灵活地运用。
2.3 创设适当的教学情境,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情境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讲word时我选择情境教学法,首先在大屏幕上设计一张版面独特的“手抄报”,包含文字、插图、背景等元素,版面内容有名人名言、笑话、文摘等。学生看后兴趣大增。这时我们可以抓住学生的求知欲,及时把word的重点、难点授完,然后以一些大的主题为背景,例如制作迎世博会宣传册,提出真实的任务情境、结合世博会的进展情况进行讲解、让学生自己确定主题、在网上搜集各类文字图片素材、设计宣传画,然后作品展示、总结交流。最后布置任务由学生自主选择练习如课程表、贺卡、报刊等的设计。在制作过程中再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解,并指出解决难点的技术要点。这样同学们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绘画、审美、文才等才能,制作出了非常精美的作品。
没有哪一种模式是最完美的。在教学中,采用哪种教学模式,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地去摸索总结。当然,教学的目的不在于追求完美的模式,而是通过教学改革既做到传道授业解惑,还要不失时机、灵活地育人,全面地贯彻教育方针。以上是我在教学过程中针对技校教学模式的肤浅认识。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多学习其他教师经验根据课堂情况积极应对学生,不断地调整适合各个层次学生的教学模式,并继续做进一步的教学实践尝试,不断的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论文关键词:餐饮服务 心态教育 发展空间 实施模型
论文摘要:本文本着以能力为本位,社会需求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理念,针对学生特点和行业需求,提出以心态教育方法来促进和推动教学质量。
面向市场需求去育人,是多年来我国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导向。检验教学效果最直接的标准是能否实现学生的顺利就业,切实实现课堂教学和社会就业的零距离对接。本人将心态教育用于《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的教学实践,并通过多年的探索和完善,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授课环节,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一、心态教育的内涵
“服务”的根本是对人的服务,应该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灌输,使学生理解工作的意义,从而明确学习目标,更新服务理念,关注自身发展,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由此,学生外在折射出来的是积极的职业形象、过硬的服务技能和乐观的人生态度。这就是本文探讨的心态教育。心态教育有助于学生在未来走上工作岗位后及时适应工作环境,愉快地与人相处,快速熟悉工作流程,灵活应对宾客的要求。
无论是理论课还是实操课,每一节课必须有一个教学环节为心态教育,教师应寻求恰当的教育教学方式,从引导学生善学、乐学上下功夫,通过多课时多次数的强调和练习,培养学生一贯的恒久的品质。
二、心态教育的实施模型
心态教育作为一个教学环节融入教学过程中,它既是一个独立的部分,又涵盖了通常的教学方法,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部分。
以下是心态教育教学环节描述:
(一) 准备阶段:职业形象塑造。对学生进行职业素养训练,培养学生职业标准化的言行举止和仪容仪表;理解工作内涵,展现内心真实的状态。
(二) 热身阶段:团队训练小游戏。以合作式的游戏让学生明确团队与个人的关系,个人与服务对象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更深层次的理解工作、生活和人生。
(三) 导入课程:案例(任务)引入。案例要贴近工作和生产实际,能引导学生明确工作标准、工作流程,具有实际指导和借鉴意义。
(四) 解决问题:完成任务。采用角色扮演法、应用头脑风暴,集思广益,鼓励学生就一个问题提出多种解决方案,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完成任务的同时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和判断力、反应力。
(五) 反省阶段:录像点评。整个教学过程用dv记录下来,观赏过程进行自评及互评。通过影像的记录,分析出自身的弱点和不足。在这里,教师必须辅以及时的、积极的教育评价,鼓励学生以积极的心态提升自我,消除自卑心态。
三、心态教育的实施效果
1、帮助学生调节职业心理素质
通过对历届实习生和毕业生的调研我们发现:学生职业心理素质表现为优秀的仅占受调查人数的3.5%,表现为良好的占受调查人数的15%,表现为中等的占受调查人数的49%,而表现为较差的竟占受调查人数的33%之多。大部分学生的性格、承受压力的能力、抗挫折能力和耐力都不是很好。同时我们也发现: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与职业心理素质息息相关。心理素质好的学生,学以致用和随机应变的能力都很强。而心理素质稍差的学生,对理论和实践知识运用能力也会稍弱。应用心态教育能调节学生的心理素质,使每一名学生都能在有限的课堂里得到充分的训练和自我纠正。
2、师生互动效果好
应用心态教育,需要打造开放型课堂,采用交互式教学模式,师生关系更为融洽,研究、探讨和合作成为师生新型的交往模式。学生的角色意识和责任意识得以充分的培养。同时,教师也可以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了解年轻人的思维模式,把握时尚的观点,将市场流行趋势与专业理论相结合,保持教学内容的新鲜度。另外,师生无障碍沟通本身就是一种无形的心态教育。
3、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生的偏好不同,性格不同,特点不同,兴趣点不同。通过在心态教育中采取分组协作的形式,大家可以在小团队中确定最适合自己的岗位与任务,发挥自己的优势,在小组竞赛中各显其能,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同时,利于学生在协作中取长补短,拓展自己的生存渠道。学生参与的深度,受益的程度是最直接的评判标准,教师通过这种可观的表现,及时调整自己的授课思路。
4、量身定制职业发展规划
在两个学期的《餐饮服务与管理》学习中,通过心态教育的训练,老师能够发现学生的长处与弱项;同时,学生自己也可以知道未来工作目标定位是怎样的,如何去一步一步做好工作,能有计划性、有稳定性地去朝目标迈进。这也可以从另一个侧面反应出学生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通过短期与长期的规划,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更广阔的空间中发展。
论文关键词:科技教育 校本课程 学校文化
论文摘要:对中学科技教育类校本课程实践情况的调查表明,学校将这类课程与学校文化建设及特色创建联系在一起,通过校本课程实践促进了学生、教师、学校的发展,但同时这类课程也面临着观念、经费、时间、师资等方面的困难。科技类校本课程从学校实际出发,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科学素养为旨归,是其他课程类型所不能替代的。发挥科技类校本课程的育人功能,必须注意此类课程与学校文化建设的有机整合,处理好此类课程与其他课程之间的关系。也可采取课程化、制度化、个性化的工作思路来提升此类课程本身的质量。
随着国家对科技教育的高度重视和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中学科技教育类校本课程(以下简称“科技类校本课程”)实践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目前,许多中学已经着手相关实践,但由于科技类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新生事物,一线教师缺乏课程开发的理论指导和经验积累,在实践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和困难。本文对两所中学的科技类校本课程进行了调查研究,意在了解中学科技类校本课程的实践情况,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思考对策,以期充分发挥这类课程的教育功能。
一、中学科技类校本课程实践的现状调查
(一)调查的实施
调查采取了目的性抽样,即根据研究的目的选择有可能为研究的问题提供最大信息量的样本。本研究选择了重庆市j中学和w中学作为研究对象,一是两所中学开展科技教育工作的时间长,经验丰富,在同类学校中具有代表性,能为本研究提供最大信息量;二是出于对城乡差异性的考虑,选择了位于城区的j中学和位于农村的w中学;三是两所中学都申请了科技教育的课题,与本研究有相关之处,有助于双方更好地交流沟通。
本研究采取半开放式访谈、观察和实物收集等方法。访谈提纲根据校本课程开发已有理论与实践成果的总结,并结合中学科技教育的特点,主要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以及问题和困难等方面来拟定。实施时,我们邀请一线教师座谈,尽量保证访谈在一种自然、轻松的氛围中进行。另外,研究还辅之以非参与式观察和实物收集,以补充、完善、验证访谈材料。
(二)调查的结果
j中学是一所城区重点中学,科技教育开展较早,主要参与传统科技项目的比赛。j中学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抓信息技术教育,到2000年成立了信息技术中心,近几年又加入了机器人教学、无线电测向等项目。目前,j中学已将科技教育定位为学校的一个特色项目,科技教育的内容逐渐规范,目标逐渐清晰,科技教育活动的开展对促进学生的发展和学校文化建设、特色创建等起到了积极作用。
w中学是一所农村普通中学,科技教育从早期的课外活动内容扩展为科技教育课程模块,并明确将科技教育作为学校的特色项目来打造,希望以此促进师生和学校的发展。近年来,w中学的科技教育更加注重挖掘和利用地方与学校资源,科技教育在生物学科方面成绩明显。
为了全面反映调查所得,下面笔者将调查结果用列表的方式来加以呈现(详见表1、表2)。根据收集资料的方式和资料本身呈现的特点,笔者采用类属分析方法,将研究结果按照一定的主题进行归类,然后分门别类地加以介绍。
1.中学科技类校本课程的内容
调查发现,对于科技类校本课程,学校通常是从一开始的课外科技活动逐渐提升到校本课程的范畴来加以开发,即与学校的实际、学校的办学理念及特色创建、已有的实践经验相结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科技教育活动的目标、内容、方法途径等进行规范系统的建设和完善,最后成为正式的校本课程模块,在学校课程体系中成为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并列的—种课程类型(见表1)。
2.中学科技类校本课程的目标
本次调查表明,学校开展科技教育之前,并没有从整体上单独预设目标,而是在开展科技活动时相应地涉及课程目标,这些目标形成于各种活动之中,并在这些活动中逐渐清晰(见表2)。
3.中学科技类校本课程的实施
调查发现,两所中学开展科技教育时主要采用活动和课程相结合的方式。科技活动以比赛项目为基础,备赛期间,平时的常规活动完全为比赛服务,如培训与制作、筛选作品等。同时,学校还开展了科技节、参观考察、外出调研等活动。科技教育也以课程形式来展开,如两所中学初二年级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高中的研究性学习等;也有教师自己开设课程,如j中学的轻松发明实践课,而w中学正在组织编写科技教育教材。
就学校方面来看,两所学校都在尽量创造条件保证科技教育的开展:组织上由书记或副校长专门分管科技教育,建立专兼职教师构成的团队并由经验丰富的专职教师担任领头人,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物质上学校提供经费支持,购买相关实验用品和器材;制度上做到年初有计划,年末有总结,上课有教案。
在评价方面,j中学在初三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中有一个科技活动能力测试模块,主要通过课题报告的形式来评价学生;学校每年举行“科技之星”评选活动;中考、高考实行加分制度;此外,学校在中考招生中单独投放指标,招收“科技特长生”。w中学把综合素质评价作为初中生结业水平的评价项目,其中以非书面结业方式评价科技教育的成效,学生在科技比赛中获了奖,高考时可以加分。
二、中学科技类校本课程实践的经验与困难
(一)取得的经验
1.将科技类校本课程纳入学校课程体系
在国家颁布的课程计划中,对校本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比重作出了相应的规定,即由地方或学校选用或开发的课程占全部课程的10%-12%。调查发现,两所样本学校对这个部分的课程予以高度重视,将过去课外科技活动的内容提升到校本课程的范畴加以建设,通过对这些内容的“课程化”“校本化”改造,使之成为目标清晰、内容规范的课程,而且能够更好地照顾学校的实际和学生的需求,从而提高了这类课程的适应性。
2.规范有序地开展校本课程实践
校本课程实践是一项目的性强、程序规范的工作,需要开展学情调查、学生需求分析、办学经验总结、课程开发可行性论证等准备工作,然后围绕具体科目的科技教育课程,进行目标定位、内容选择与组织、相应学习活动方式设计等各项工作,之后才是付诸实践、效果测评等工作。以上所有环节都是规范有序的。
3.将科技类校本课程开发与学校特色创建有机结合
两所样本学校结合学校已有办学成绩和经验,有意识地将科技教育作为学校的特色来打造,并通过规范地开展校本课程实践来形成和彰显这一特色。事实表明,这种扎根于学校土壤之中又建立在已有经验之上的、符合学校传统和特色定位的校本课程,往往具有内生性、适切性、稳定性、优良性等特点,能够成为体现学校办学水平的“亮点”。
4.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科技类校本课程实践为学生认识世界、探求科学奥秘、锻炼实践能力、培育创新精神等,创建了一个生动活泼的“舞台”。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学习、能动实践,极大地激发起学科学的兴趣,不断增强科学探究、创新思维的能力。学生在各种比赛中获奖,他们的小发明、小创造还申请了专利等,这些都足以证明科技类校本课程实践的成效。
5.带动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从事校本课程开发的相关工作,需要更新课程意识、学习掌握与课程开发相关的知识和技术,而实际的课程开发实践也使教师的课程开发、课程实施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这对教师的专业发展会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调查中,一线教师的收获体会也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
(二)面临的困难
调查发现,两所学校的科技类校本课程实践还面临以下困难,这或许也是其他一些学校开展科技教育类校本课程实践所面临的共性问题。
一是思想保守。受升学考试影响,中学对非统考科目的重视程度往往不高,科技类校本课程也属此列。加之校本课程开发投入大、见效慢,难以得到教师的认同和支持,表现为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主动性不够。由于对科技类校本课程内涵和价值的认识不充分,教师局限于教给学生一些实用的科技知识,忽视了这类课程本身的教育价值,导致科技教育处于低水平状态。
二是经费不足。科技类校本课程实践对物质条件要求较高,学校办学经费有限,难以及时满足相关需求,致使开展科技教育的设备、材料不足,许多项目无法开展,如j中学连最基本的制作工具都无法购置齐全。
三是时间不够。由于学校一般利用课外活动时间或周末开展活动和培训,学生因为补文化课或参加其他活动而缺席的现象较为严重。
四是内容分散。由于科技教育涉及多项内容,其在内容的统整上还处于探索阶段,致使课程内容较为分散;略显形式化和表层化,内容的难度、体系等尚待完善。
五是师资有限。科技教育活动的开展需要专业知识丰富、动手能力强、有责任心和教育理想的教师,。但这样的教师只是少数,在数量上远远不能满足科技教育的实际需求。另外,对教师鼓励政策的不明确也影响到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三、中学科技类校本课程的功能定位和实践策略
(一)全面认识科技类校本课程的功能
1.科技类校本课程的育人功能
课程作为一种文化具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体现一定社会群体的文化;二是课程本身的文化特征。因此,课程不应仅是工具性的存在,还应是文化的主体性存在,而“一种文化作为课程的价值主要在于育人”。科技类课程既要再现人类已有的科技成果,更要为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创设一条“通道”。由此,这类课程的育人功能可包含四方面内容:知识技能及智力、能力层面;观念精神层面,内含于科技文化中的平等、自由、求真等精神气质,有助于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批判精神、民主观念、献身精神等品质;道德规范层面,科技负载着价值,科技课程要扬善抑恶,发挥道德教育的功能;审美层面,通过科技教育来培养学生发现美、体验美、创造美的能力。
2.科技类校本课程的文化建设功能
“校本课程开发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并促成学校文化的创生”,因此,科技类校本课程开发既是学校文化发展的需要,也是创新学校文化的途径,具有文化品性的科技类校本课程,必定离不开学校文化这个大环境。这类课程需要经历“校本化”的改造,必定浸润着学校本身的“文化养分”,体现学校的教育哲学,承载学校的历史传统,彰显学校的特色风格,最终校本课程本身又成为学校文化的特定“符号”和“载体”。同时,校本课程开发使学校真正享有自主权,带动课程体制、课程观念及学校文化的更新。
(二)正确处理科技类校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校本课程在学校课程体系中只占很小的比重,科技类校本课程又是校本课程中的组成部分,其比重更小,但任何课程之所以能够成为课程体系中的组成部分,必定是因为这类课程具有其他课程所不能替代的功能和作用,而不能视其比重的大小来决定重视程度和实施深度。首先,科技类校本课程由于是学校自己开发的,所以能适应学校的现实条件,也能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其次,由于科技教育课程不以单纯的实用知识技术传递为目标,旨在引导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科学素养,是其他课程所不能替代的。2010年7月29日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特别指出要坚持育人为本、能力为重,强调要“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开创美好未来”。这些要求正好与科技教育课程的旨归是一致的。为此,结合《教育规划纲要》的实施,重新认识科技类校本课程的地位和作用,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既然科技类校本课程有着充分的存在理由,它就不应该被其他课程“湮没”或“挤占”。在实践中,学校要注意这类课程与其他课程类型的关联。首先,国家课程中的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与科技类校本课程之间应该实现有机结合。国家课程保证科技教育的基础目标达成,如各科目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等;科技类校本课程则重点关注扩展性目标的达成,如及时补充新的科技知识,引导学生关心社会,综合运用科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其次,科技类校本课程与学校文化建设、特色创建的有机整合。学校澄清办学理念、定位办学特色,并以此指导和规范校本课程实践是十分必要的。科技类校本课程作为学校的特色文化,不仅要符合学校文化的价值取向和目的要求,而且要充分挖掘和展示这类课程本身的文化特质,如民主、自主、合作、协商的课程开发制度,师生在课程实践中所体现出来的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善于合作、追求创新的精神风貌,等等,这些课程文化要素必定有助于学校文化的完善和发展。
(三)保证科技类校本课程的质量和实效
针对中学开展科技类校本课程实践所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学校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努力提高这类课程的实效。
1.课程化
课程化的主要任务是整合,把科技教育相关活动如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课题活动、科技培训、课外活动等统整为一个课程模块,即科技类课程。这类课程首先从科技文化育人的角度设定总体目标,然后分解出子目标。内容上,学校应将科技活动与学科学习结合起来,以学科学习为主,通过学科内容的延伸拓展,开发一些既能体现学校特色又能为学生提供多种选择以满足学生自主发展的科技类校本课程。在实施中,学校应将科技活动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以减少投入,提高效率。评价方面,学校应以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等为标准,采取他评与自评结合、书面与非书面评价结合等多种方式。
2.制度化
制度化是群体和组织的社会生活从特殊的、不固定的方式向被普遍认可的固定化模式的转化过程。制度化能将成员的命运与组织的兴衰联系在一起,加强集体的内聚力,从而有助于形成团结进取的文化氛围。学校科技教育团队是由校长、教师和学生构成的共同体,经过长期交流与合作,团队成员逐渐形成一致的价值取向,确立共同的教育观念,形成相应规范以保证科技教育的有序开展。
3.个性化
个性化作为一种教育思想,强调尊重人和人的个性、提倡个性潜能的发掘和良好个性优势的发展,主张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弘扬教育的特色化。不同学生、不同学校之间存在差异,差异显示着个性。校本课程是体现差异、形成个性的重要路径。对于学生,它满足不同个体的需求,以促进其个性发展;对于学校,它立足学校文化而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就科技类校本课程而言,学校需要在具体项目的开发上认真分析学校内部需求,充分利用周边课程资源,开发出个性化的科技类校本课程,以特色项目提升科技类校本课程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