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中医内科学毕业论文

中医内科学毕业论文

发布时间:2022-05-22 09:04:30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1篇的中医内科学毕业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中医内科学毕业论文

中医内科学毕业论文:应用案例教学加强中医内科学教学质量

《中医内科学》是运用中医理论阐述内科所属病证的病因病机及其证治规律的一门临床学科,其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合格的中医医师[1]。在《中医内科学》的教学中,教师通过对案例反复的综合分析,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对案例进行严格的剖析,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临床思维锻炼过程。案例教学不仅使学生所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得到巩固,而且使学生掌握了中医临床治病的思维方法。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归纳,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案例的选择

1.1难易适中案例便于接受

教学时,注意多选择难易适中案例,以便于学生的理解和接受,按照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顺序合理安排纳入案例,以利于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我们在教学中,一般采取两步走的程序:第一步是根据教材“证治分类”中的某一证候的临床表现设计临床场景,使学生从中体会基本的辨证思路和要点;第二步是安排一些多证型相兼或者是可以从不同角度辨证的真实病案,掌握难易程度,使学生认识并掌握临证时应有的思维技巧和治疗思路。

1.2典型案例深入浅出

典型案例具有真实性、可靠性和高度概括性,通过典型案例,可使学生在分析案例的过程中初步了解疾病概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之效。如讲解“肺胀”时,引用病案:患者某,男,64岁,反复咳嗽、咳痰、气喘10余年。1周前受凉后症状加重,胸闷气憋,动则喘甚,咯痰清稀,心悸,脘痞。双下肢浮肿,形寒怕冷,面唇青紫,胸部胀满,舌质淡胖而黯,苔白滑,脉沉细。通过对本案例分析,使学生认识到“肺胀”临床特征为咳、痰、喘、胀、悸、肿、瘀,病位在肺、脾、肾、心,病机为肺气壅滞、肺气胀满、肺不敛降,病性为本虚标实。以案例导入新知识,可激发学生对疾病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疾病的基本特点。

1.3经典案例启迪思维

引用经典原著,介绍经方在临床中的应用,可使学生较好地把握疾病特点及治则,启迪其思维能力。如讲解“痰饮”时,示一病案:患者某,女,70岁,胸中冷数年,夏轻冬重。伴有胸闷,似冷风时时吹入,不敢户外活动,口干口渴而不欲饮,口中粘腻,有异味,大便稀溏,面色白光白,舌质淡红,苔厚腻,脉沉弱。心电图检查无明显异常。正当大家举棋不定时,介绍《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论述水饮停留心下的症状“夫心下有留饮,其人背寒冷如掌大”,学生会立马想到本病系阳虚为本,饮、湿为标,急则治其标。“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苓桂术甘汤主之。1.4纠误案例开阔思路误诊案例,反映其思维方法的偏差,或先入为主、或顾此失彼、或真假不辨、或虚实不分,通过纠误案例的介绍,分析误诊原因,可开阔学生思路。例如患者某,男,35岁,3岁时患有气喘,12岁后逐渐好转,近3年来气喘又作。症见面色苍白,喘息抬肩,稍活动则气不得续。背部有掌大一片发冷,气喘冬夏皆然,舌胖苔白滑,脉细弱。原文误诊为痰饮,服苓桂术甘汤后背冷消除,气喘依然。细思此证,病始幼年,抬肩息短,不惟饮留心下,其肾虚不纳之喘证成也。当纳气镇水、振阳消饮,小青龙汤加胡桃肉、紫河车主之。通过误诊案例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学习遣方用药的经验,培养学生严谨的职业态度。

2案例的应用

2.1课前充分准备启发教学

教师课前必须根据《中医内科学》特点、学习目标、学习对象、教学大纲及自身的教学和临床经验,准备好符合教学要求的案例,认真编写授课计划,进行问题设计[2]。例如,根据教学大纲中要求学生掌握泄泻的辨证要点的规定,引用案例:“患者某,初病胸胁胀痛,予承气汤,遂发肠鸣腹痛,痛则泄泻,完谷不化,日夜2~5次。近两月,自服四环素后泄泻减而未除,伴乏力,消瘦,精神萎靡,脉弦缓,舌苔薄白而腻。”教学前,根据教学大纲要求结合本案例的特点,拟定如下问题:①本病属暴泻,还是久泻?②本病以何脏腑病变为主?临床表现有哪些?我们以这些问题作为案例教学讨论的重点,教学时根据学生讨论情况,做好时间分配,保证学生掌握泄泻的辨证要点,确保教学大纲的要求得以贯彻。

2.2教师组织实施掌握进度

选择案例教学,应与教材内容、教学大纲紧密结合,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根据学生知识掌握情况,选择合适案例。如案例选择随意,学生讨论问题过度分散,或过分集中,均会导致偏离教学大纲,或在规定的时间内不能完成教学内容。案例教学中若出现学生热烈讨论的情况,必须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减少不必要的争论而节约时间,保证实现教学目标。中医内科学的案例教学一般应由有一定临床教学经验的教师组织实施,他们对案例的理解更为深刻,能够更好地掌握案例教学的引入时机、提问方法,引导学生的讨论,使案例教学更趋合理和完善。

2.3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兴趣

中医内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对身边的案例进行辨证论治,不仅能够使学生体会到所学内容与自己接触到的问题息息相关,而且能够大大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如讲解“不寐”时,正值某女同学苦于不寐,症见:2年前高三时学习紧张,经常失眠以时觉头晕。假期症状减轻,开学后又复发加重。近3个月由于学习任务重,失眠严重,每夜最多睡4小时,时有惊醒,伴两胁胀痛,烦躁易怒,纳呆,便结,舌淡苔黄,左关脉虚。学生经讨论后辨为忧思伤脾,肝血不足致心火妄动,扰乱神志而失眠以酸枣仁汤和半夏秫米汤主之。通过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能体会到知识的实践意义,进而从“要我学”转向“我要学”。

2.4适时进行总结轻松掌握

一堂课到后半部分,学生极易感到疲倦,通过合适案例进行知识总结,可吸引学生,创设新的兴奋点,激发学生思维动力,轻松掌握所学知识。如讲授完“汗证”后,介绍案例:患者某,女性,41岁,夜间湿衣湿被反复发作,口干,便结,舌红,少苔,脉细。此属阴虚,虚火上炎之盗汗,当归六黄汤加减以滋阴降火,固表止汗。处方:黄芪15g,熟地黄15g,当归10g,黄柏l0g,煅龙骨、牡蛎各15g,白芍15g,莲子心10g,丹参10g,甘草6g。方中黄芪固表止汗,白芍、甘草酸甘化阴,煅龙骨、牡蛎敛汗,莲子心、丹参清心火。通过案例对本堂课的内容进行归纳和总结,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检测学生对本堂课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总之,在中医内科学教学中恰当地运用案例数学法,把枯燥乏味、艰涩呆板的学习变成非常生动、有趣的学习活动,有利于把支离破碎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减轻学生学习的过重负担,提高学习兴趣和效果,缩短医学生从课堂到临床的过渡适应期,使学生能尽早胜任临床工作。但在案例教学中,也存在案例资源不足,缺乏对案例教学效果的客观评价等问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不断规范和提高。

中医内科学毕业论文:中医内科学学科建立及成效分析

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中医内科学1995年被安徽省学位委员会、安徽省教育厅定为省级重点学科建设单位。经过多年的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在2002年对第一个周期的建设进行验收,获得了优秀的评价,进入了第二周期的建设。2006年又通过了第二周期的验收,获得了优秀的评价,直接进入了第三周期的建设。中医内科学课程先后被认定为安徽省重点课程和安徽省精品课程。重点学科优势地位的确立,常常需要几代人积累,而优势地位的丧失,只在瞬息之间。丝毫的懈怠往往意味着机遇的丧失,意味着差距的拉大或被后来者超越。因此,重点学科建设,要常存“危机”意识,保持如履薄冰的警醒。现就中医内科学学科的建设进行一些探索。

1明确建设目标

中医内科学是临床其他各科的基础,在中医专业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位置,是必须学好的一门临床主课。中医内科学学科在中医院中是最能体现中医特色和优势,是最具中医原创思维和潜力的学科。学科建设按照创新与继承、创新与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创新与遵循中医药自身发展规律紧密结合的建设思路,建成能够按照中医药规律开展高水平研究的科研基地;培育一批科技领军人物和相对稳定的高水平中医药研究的专门人才;取得一批对中医药学术和技术发展有影响的重大成果,初步构建符合中医药科学研究特点的微观科研机制和模式。使学科具有国内一流的中医临床科研人才队伍、一流的科研条件与环境、一流的中医药重点学科群、一流的中医专科(专病),中医临床与科研、教学有机结合,在中医药继承和创新方面发挥龙头作用的新型的现代化的重点学科。以先进的教学理念为指导,以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与临床操作能力为目的,将教育信息化的特点引进学科建设,改革教学模式,带动教学现代化,医、教、研并重,使本学科成为具有一流的教学队伍、一流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一流的教材和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精品学科。使本学科在中医内科糖尿病、风湿病、呼吸病的综合学术和技术、教学水平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2稳定研究方向

学科发展方向体现了核心理论、前沿领域、尖端技术的发展趋势。一个重点学科的发展方向应当是长期稳定的。因此,一个学科的发展方向将对本学科未来的发展水平起关键性引导作用。高起点、高水平的学科发展方向是保证学科先进性、保持学科生命活力的重要前提。根据学科方向的实用性原则、先进性原则、稳定性原则、预见性原则,中医内科学学科在长期工作的基础上确定了8个稳定持续的研究方向:中医药防治内分泌系统疾病、中医药防治免疫性疾病、中医药防治呼吸系统疾病、中医药防治老年病、中医药防治心血管病、中医药防治神经系统疾病、中医药防治感染病、中医药防治消化病。在各个研究方向上,又界定了突破口。如风湿病方向上在继承总结新安医家治疗痹病的基础上,以类风湿性关节炎为突破口;呼吸病方向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为突破口;内分泌病方向,以糖尿病为突破口。

3选好学科带头人

优化学科团队学科带头人是一个重点学科能否持续、稳定发展的关键。学科带头人学术水平的高低,科研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着学科建设和优势的形成。在学科建设中,他既能将学术骨干凝聚起来,同时又能将自己的能量辐射到四周,发挥更大的带动效应。因此,要选择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的学科带头人。医院对中医内科学科带头人定期进行考察,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第一,能够把握现代科学发展趋势,创造性地提出本学科前沿领域的课题和科研思路,把握本学科发展方向。第二,能够多渠道筹措学科建设经费,充分利用自身的学术影响吸引社会各方财力,保证本学科发展潜力。第三,能够对外实现交流合作,对内营造良好学术环境,提高学科内部凝聚力,增强学科发展活力[1]。按照汇聚人才、培育团队、成就大师的学科队伍建设方针,引进、培养、聘用并举,在学科建设上一贯坚持以人才为本,将以学科带头人为核心的团队建设作为重点学科建设的首要任务,发挥了人才优势,凝聚了学科力量。在学科内部定期进行学术研讨,培养学科人才,形成了各级学术研讨会研讨制度。每年举行一次中医内科学术骨干学术研讨会、中医内科研究生学术研讨会、中医内科本科生学术研讨会。提高了学术气氛,加强了学术氛围,培养了学科人才,锻炼了师资队伍。近年来,学科加大力度引进高学历、高水平的学术骨干,同时注意自我培养学术骨干,使他们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提高各种能力,建立了以学科带头人为核心,以学术骨干和学术骨干培养对象为后备力量的三级骨干学科梯队,增强了学科团队的可持续发展。

4健全运行机制

在加强重点学科建设的指导思想下,成立了由学院院长、附属医院院长、学术带头人、学科带头人、学科带头人助理、学科建设相关职能部门人员组成的重点学科建设领导小组,全面指导制订重点学科的建设规划、整体发展目标和学术发展目标,制定各项制度和措施,强化落实,以确保阶段目标与预期成果得以实现。为加强专家委员会对学科建设的指导作用,学院成立了重点学科建设专家指导委员会,根据重点学科建设相关文件精神与要求,负责对重点学科建设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检查、评估并提出指导性意见;参与重点学科建设的阶段检查、阶段评估等工作,学院教务处和医院科研科作为重点学科建设的日常管理职能部门,负责日常建设的管理与服务工作,并进行具体指导。开展重点学科的学科带头人,在学术带头人指导下全面负责制订本学科建设规划、学术发展总目标和阶段任务,落实教学、科研、医疗及人才培养等各项具体工作,并及时根据预期成果、实施方案、经费管理做好工作总结。重点学科建设工作以来,学校和医院均调整、充实了重点学科建设领导小组,先后制定了《安徽中医学院重点学科管理办法》、《安徽中医学院重点学科专项经费管理办法》、《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重点学科、专科建设管理办法》、《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重点学科专科经费管理办法》等管理制度。逐步建立起学校宏观层面管理、医院直接管理、学科微观管理的重点学科级层管理体系,以及教务处、人事处、财务处、科研处等和医院有关职能部门相互协调、相互配合的重点学科建设保障系统。学科带头人对学科建设负有主要责任,学科带头人的责、权、利明确,有一定的人、物、财自主支配权。重点学科建设工作每年纳入医院、相关科室和部门的考核范围,纳入科主任的责任书内容。学院和医院两级分管重点学科建设职能部门,建立了定期监督检查制,学院每年听取中医内科学科阶段建设工作汇报,研究和解决学科建设中存在的难点和疑点,为重点学科建设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和运行机制。学科内每年终进行一次全面小结,对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予以落实。医院把重点学科的工作进展,建设成效纳入年度工作总结,把加强重点学科建设纳入下一年度工作目标内容之一,按期考核,强化落实考评。同时,为加强学术上的相互交流和优势互补,在学院和医院及各级主管部门的支持下,中医内科学科不断加强了与协作单位的联系与合作。在科研上密切协作,相互开放,在人员上相互培养,发挥了辐射和联系作用。

5注重科研创新

科学研究是学科发展的增长点,本学科在重点开展继承新安医学、华佗医学的基础上,重点开展中医内科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近五年来,学科承担各级科研项目95项,其中973项目2项,“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科技重大专项“十一五”第一批课题国家科技部支撑计划项目3项,“十一五”“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科技重大专项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国家部委项目25项。科研经费总计为2367万。科研成果19项,获奖9项,获专利2项。出版专著42部,466篇,其中国家级论文259篇。中医内科风湿病学科继承总结新安医家治疗痹病的经验,密切结合中医临床实际和现代风湿免疫病的科学研究成果,在国内率先提出了类风湿关节炎从脾论治的观点,并进行了一系列的理论、临床及实验研究。在脾气虚证本质研究方面,在国内率先提出脾虚致衰老学说,认为老年脾气虚证的发展过程是渐进性的,是运化功能失常,引起生化乏源而致气血不足的动态变化过程,脾虚证发展至后期可致蛋白质代谢、心功能及免疫功能低下。呼吸内科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建设单位,开展肺气虚证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中医药防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肺癌的研究,并结合肺系疾病的特点,提出了文献整理与数据库建设理论、肺气虚证的四级分度标准、慢阻肺的虚瘀理论、伏燥论、证候研究的层次论和阶段论及肺系常见病的诊疗规范,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被同行及患者认同。老年病科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建设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延缓衰老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是全国中药临床研究基地。该科学术带头人、著名中医老年病学专家、国家级名老中医韩明向教授是中华中医药学会延缓衰老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在中医药防治老年病及中医药延缓衰老的临床和基础研究方面都具有独特的创新性见解。特别是中医新安医药治疗老年冠心病、老年高血压病、老年痴呆等方面形成了新的理论学说。在国内率先提出“虚—瘀—衰老”的中医衰老模式,研制出具有“益气养阴活血”功效的纯中药制剂———寿星宝,丰富和发展了中医衰老学术理论和临床技术。

6结语

经过近3个周期15年的建设,学科已经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并显示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学科建设目标全部完成,学术团队结构合理、整体素质优良、发展良好。高层次人才培养卓有成效,与北京中医药大学、湖北中医药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生,现已形成较为完善的博士生、硕士生、进修生、本科生人才培养体系。科学研究成果显著,学科建设与发展形成规模。临床教学成效突出,获4项教学成果,中医内科学课程是省教育厅认定的重点建设课程。学科建设资金投入正确,使用合理,研究基地初具规模。学科整体实力加强,老年病学科是中国中医药学会内科延缓衰老专业委员会挂靠单位,呼吸内科中医内科的三级学科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认定的重点学科建设单位,老年病科、肾内科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建设单位,肝豆状核变性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病。心内科、肾内科、神经内科、呼吸内科是国家新药临床研究基地,肾内科被省卫生厅确定为特色专科。科研项目、成果、论著及论文在质和量方面均显著提高;临床医疗条件大为改善,新技术、新业务不断开展,医疗水平不断提高。据统计,与2002年相比,截止2008年12月,我科的床位数增长1倍,门诊面积增加2倍,门诊量、住院数分别增长2倍和3倍;教学时数增长1倍,硕士生人数增长3倍;科研项目增长4倍,科技奖励项目增加7项,科研经费增加7倍,科研成果增长3倍;实验室面积增长5倍,仪器设备等固定资产总值增长12倍。总之,经过多年的建设,学科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中医内科学毕业论文:诠释学对中医内科学发展影响

中医内科学是中医临床医学的主干学科,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医学临床和临床基础研究的发展水平。目前,中医内科学所蕴含的科学理念、原理、规律还有待深化。应用诠释学(hermeneutic)作为一种对文本理解、解释、应用和实践的哲学方法论,对中医内科疾病、概念、术语及临床理论进行现代诠释,为中医内科学理论和临床诊疗的进步奠定基础并提供新思路。1诠释学的原理与方法1.1诠释学的内涵诠释学作为一种西方哲学流派,随着海德格尔的“本体论”而出现,由伽达默尔建立起诠释学哲学。经过发展,目前已演变成众多的诠释学体系,如体验诠释学(狄尔泰)、结构主义诠释学(利科尔)、解构主义诠释学(迭里达)等[1-2]。从西方诠释学的发展历程,对诠释学的基本内涵可做出大致的定义:诠释学从词源上至少包含3个要素,即理解、解释(含翻译)和应用。传统诠释学把这3个要素称之为技巧,即理解的技巧(subtilitasintelligendi)、解释的技巧(sub-tilitasexplicandi)和应用的技巧(subtilitasappli-candi)。因此,诠释学的主要环节应包括理解、解释、应用和实践[3]。1.2诠释学在中医学的引入20世纪80年代,西方诠释学进入到中国并逐渐在我国学术界发展起来。随着这种世界性哲学思潮在中国哲学领域的蔓延,中国诠释学的研究已经拓展到对西方诠释学与中国传统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及其他哲学之间关系的研究。由于学者对诠释学研究的拓展性表示了极大的关注,促进了诠释学的多元化发展[4]。随着中国诠释学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中国传统理论的现代化构建方式已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中医学作为一个融合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等诸多学科的传统医学理论体系,历史悠久、典籍浩瀚,自古就有注释经典的传统和经验,与诠释学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这使得诠释学在中医学继承和创新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具有可行性[5]。因此,中医诠释学研究作为中医理论建构的现代研究的分支自然应运而生,它是对中医理论研究特色、思维方法的哲学审视,是通过现代诠释学研究方法,对中医理论进行理解和解释的一门学科,是一门研究中医理论理解和诠释方法的系统理论。中医诠释学研究是在中医文献学特别是训诂学、注释学等传统中医理论研究方法的基础上,结合现代诠释学理论产生的,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

2诠释学在中医内科学中的应用

中医内科学是中医临床学科的基础和主干,在中医学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各个学科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日趋频繁,对中医内科学中许多的概念和名词术语,乃至临床理论进行阐释,显得愈来愈重要。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随着国内中医诠释学研究的兴起,目前有关专家已经意识到从自然哲学视角来思考中医内科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因晚近“西学东渐”的冲击,一些中医药研究领域在引入诠释学的同时,“西化”倾向明显,多以西方哲学的思维模式方法、概念、范畴及学科模式对中医学进行西化的推定,脱离了中华文化的氛围[6]。鉴于此,我们应在秉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将诠释学应用于中医内科学的系统性研究中,用与中医学的产生和发展过程相一致的中国诠释学研究中医内科学,移植复杂性系统科学中的释义和理论,深入阐明其基本理论的概念内涵和辨证论治的哲学思维模式,用现代哲学方法论阐释中医内科学所蕴含的科学理念、原理、规律为中医内科医疗、教学、科研注入新的元素。

2.1对中医内科病证的诠释

2.1.1病证的内涵与外延

所谓病,是指有特定病因、发病形式、核心病机、演变规律和转归的一种完整的过程。中医内科学多以病的主症来命名,如咳嗽、心悸、头痛、眩晕、胃痛、水肿等,也有部分病名与该病的主要病机有关,如郁病、虚劳、癃闭等。证候指医生观察与收集的患者四诊的信息,主要指症状、体征等临床表现,还包括中医诊病所重视的体质、性别、年龄、职业、自然环境(天时、气候、物候、地理等因素)、生活水准、人文生态、此前的诊疗经过等状况,以及各种现代检测的结果,它反映了疾病发展过程中,该阶段病理变化的全面情况,是四诊信息表达的人体生理病理反应状态环节过程的概括,具有“内实外虚”、“动态时空”和“多维界面”3个基本特征[7]。病与证:病是指疾病完整的过程系统,而证是反映疾病在某一特定阶段的病理变化环节过程。临床诊疗中,常将病、证二字放在一起讲,这样既能包括某病的临床特征,也概括了病因和核心病机。证与症:症是指疾病的具体临床表现,即医生诊病时收集到的患者的异常现象,由症状和体征两部分组成,除了包括患者自我感觉或发现身体不适、异常的表现,还包括由医生观察到和体检出的患者的病理征象,如舌象、脉象及通过色诊、触诊收集到的临床信息,也可参考西医体检所得的信息;而证是指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病证研究的重点需要重视对证候动态观察的理解和阐述,通过“以象为素,以素为候,以候为证”[8]、“病证结合,方证相应”[9]的研究思路辨识疾病的证候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对以证候为诊疗对象的辨证论治模式进行深入探究,提出“意象诊疗模式”概念并加以阐释[10],从而对证候进行深层次、多角度的探究和动态监测,为病证的诠释提供有意义的科学依据,使中医内科病证更加贴近科学,更加易于被现代医学和现代人所接受和认识。

2.1.2对内科疾病病名的诠释

为了便于掌握,我们将疾病首先分为外感与内伤杂病两大类,内伤杂病再根据五脏、气血津液、肢体经络进行分类,当然,疾病所归属的分类系统具有不确定性,因此,我们引入诠释学方法对内科疾病病名的概念进行现代诠释,即通过查阅古代文献,反复研读,系统的科学实验和临床实践,结合现代科研成果,定义其内涵与外延。《中医内科学》教材所列的疾病绝大部分是常见病、疑难病。首先应该对国家规划教材收集的50种内科疾病进行诠释。诠释过程大体有3个层次,第一是疾病的起源。一般来说,许多疾病病名的提及或症状的描述都是在《黄帝内经》中,这个时期的特点主要以症状或体征描述为主。第二是疾病的充实完善。经过不同时期的发展,特别是集中在宋元明清时期,众多医家通过诊疗实践,结合鲜活的临证经验,从不同方面补充完善了疾病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预后转归和流行病学特点,为现代疾病概念的规范奠定了基础。第三是系统发展。这个时期主要是指近现代,首先是语言的转化,将古文演变成现代文进行阐述;其次是增加当代中医学者的新见解、新技术;最后是纳入现代科学技术对中医的研究成果,其中含医案知识库的发掘与循证医学的研究等,用现代自然科学的语言、术语、概念进行阐述和解释。当然纳入的过程应重视体现中医原创优势与传统中医理论的有机结合。以“肺胀”为例,“肺胀”属现代难治病,由多种慢性肺系疾患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导致肺气胀满,不能敛降所致。中医古籍对肺胀的记述颇多,有明显的阶段性,后世医籍对本病也不断有充实和发展。自20世纪80年代后,逐渐将其作为专门病证,列专篇论述。《灵枢•经脉》篇提出:“肺胀者,虚满而喘咳。”明确了病名,其病位在肺,主要症状有喘、咳及胸部膨满3种。这应该是第一个层次。晋隋唐时期医家开始认识到肺胀属本虚标实之病,详细论述肺胀多由久病体虚,肺脾肾虚损,水停痰凝,气虚气满,痰瘀互结,外寒之邪乘虚侵袭,以致气机升降失调而发。隋代巢元方更是强调肺气本虚,复感外寒之邪是导致肺胀的发病机理,元代《丹溪心法•咳嗽》云:“肺胀而嗽,或左或右不得眠,此痰挟瘀血碍气而病”,提出本病痰挟瘀血证候,并开创活血化瘀法。明清时期进一步整理规范认为,肺胀是一组症候群,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此属于第二个层次。近现代除进一步完善描述其临床症状外,并研究分析肺胀客观上存在着气道高反应性、肺动脉高压、肺纤维化、肺瘀血等病理状况。若能将其“系统”地纳入,形成肺胀项下的相应条目,则进一步完善和明确了肺胀的内涵和外延。经过发展,肺胀病的概念为:以胸部膨满、憋闷如塞、喘息上气、咳嗽痰多、烦躁、心悸、面色晦暗、或唇甲紫绀、脘腹胀满、肢体浮肿等为主要临床表现一种慢性虚弱性肺系疾患。其病程缠绵,时轻时重,经久难愈,严重者可出现神昏、惊厥、出血、喘脱等变证与坏病。继之制订肺胀的分期和分级标准,引入现代科学技术研究内容等。从肺胀的病名演变过程看,符合诠释学的基本原则,实际上也是按照复习文献资料,临证细心体悟;结合众家之长,归纳整理;通过诊疗实践充实修正;纳入现代研究成果,完善肺胀病的现代诠释[11],应属于第三个层次。

2.2对中医内科专有名词术语的诠释

中医内科专有名词术语是指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确定的具有中医内科学学术特点,并构成本学科概念体系的特有的关于人体生理病理名词、名称、用语,如命门、髓海、阴结、肺胀、消渴、偏头痛、萎黄、脏躁、髓海、蓄血、肝积、淋证、肾风、癃闭、关格、筋痹等。专有名词术语有其自身的含义、使用特点和范畴,而且它在中医内科理论体系的构建与阐释中也极为重要,若不能对之进行明晰的厘定,必然会影响学习者对它的准确把握。历代医家从各自所处的历史背景、认知角度提出专属内科学的概念术语,他们对这些术语的解释是我们理解的基础,借助诠释学对中医内科特有名词进行辨识的验证,对其演变进行哲学审视,揭示术语产生发展的本质及术语原构造者在当时文化环境下对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理解和表述,采用现代文献学、考据学等方法,对这些术语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理解和认识,进而作出科学准确的评判,并用科学语言转换为具体的说明,使说明的内容能进入实验过程,从而矫正部分古代医学术语概念多义性、歧义性、模糊性、隐喻性的不足,进而不断发掘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的内在联系。例如,我们在对中医内科名词术语进行诠释时可以参照朱文锋[12]对规范中医诊断名词术语提出的几项基本原则,进行分步骤诠释学研究,一是科学的医学名词术语必须在实质内容上统领其所属内涵,这就要求我们系统全面收集查阅古代、近代医学文献,并结合临床广泛调研,注重名词术语内涵与外延的研究;二是在初定正名的基础上做出注释,进而按其内涵、外延做出定义性注释,定义有困难的先做说明性注释,力求用词科学性、系统性、准确性、简明性、单一性、派生词能力强;还应组织本学科及相关学科,如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及其他中医临床学科及术语学、汉语言学等学科的专家进行咨询论证、整体讨论,完善其现代属性。

2.3对中医内科临床理论的诠释

中医内科理论方法论的构建与完善是关系中医内科学现代化发展的重要环节,如何遵循形象—具象—抽象思维方法对其进行深层次的审视,用现代化语言对其进行理论总结、升华而后赋以清晰、明确的科学性表述,使其真正融入到现代医学体系中,是中医内科学界一直都在思索的问题,现代诠释学的引入为这个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思路。对中医内科理论进行诠释学研究,必须坚持中医学系统整体与形象思维的特点,重视症状学观察,证候病机的归纳,重理法方药的一致性,通过理解重构、思辩创新来发掘传统内科理论中潜在的知识结构和科学内涵,通过翻译的手段实现理念更新,用逻辑、数学语言加以表述,进行科学语言的转化过程,进而采用模式生物实验加以佐证。同时根据对诠释学的三要素之一——应用的理解,我们明确了实践也是一种诠释,因此,中医内科理论的诠释应以实践观点为基础来重建现代中医诠释学,将理论研究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采用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基于循证医学临床数据支撑的诠释,采用适宜的数据统计方法等[13],建立中医内科的临床应用模型,通过应用模型证明中医内科诠释学体系的科学性和在实践中的可操作性。以“通因通用”内科临床治疗理论的诠释为例。“通因通用”语出《素问•至真要大论》,属反治法的内容。原文:“热因热用,寒因寒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这告诉我们在诊疗疾病过程中要审证求因,辨明真伪,遣方用药时采取顺从疾病外在表象而治的治法,这便是诠释该理论的第一个层面。医家张子和谓:“君子贵流不贵滞。”着重强调了气机通畅的重要性;高士宗谓:“通之之法,各有不同。调气以和血,调血以和气,通也;上逆者使之下行,中结者使之旁达,亦通也;虚者助之使通,寒者温之使通,无非通之之法也。若必以下泄为通,则妄矣”。此说法不但在前人基础上对“通”的理解做了概念的提升,而且为通法的应用打开了新的思路。在具体临床实践中,医圣张仲景对通因通用治法的应用可谓心思周全,巧妙灵活,其著《伤寒论》、《金匮要略》中多处提到“通因通用”治法,如“汗法治汗”的桂枝汤,“下法治利”的大承气汤、小承气汤,“吐法治吐”的瓜蒂散,“活血祛瘀法治胎动不安之漏下”的桂枝茯苓丸,等等,这些用法充分扩展了“通因通用”的临床应用范围,同时也表明该理论的应用已达到了较为成熟的阶段,医者在诊病时,不再将通法拘泥于下法,凡人体表现出异常通的假象,均可用通法治之,此为第二层面上的诠释。“通”字,《说文解字》谓:“达”也。《辞海》谓:“通,贯通,由此端至彼端,中无阻隔。”就机体而言,在生命活动中,阴阳平衡,气血调和,气机畅达是新陈代谢活动的基本保障,脏腑经络,气血阴阳各方面的功能失调均可导致异常“通”的症状,因此,凡机体各孔窍表现出非生理性“通”的症状,如自汗、盗汗、呕吐、吐血、衄血、泄泻、下痢、脱肛、遗尿、淋证、崩漏、带下、遗精等均可视之为通证,在四诊合参,审证求因的基础上,辨明真伪,将符合形通而实不通的病例纳入到“通因通用”理论的适用范围之内,以通为用,以通治之,从而完善对该理论的升级,即诠释的第三层面。此外,又如“肺热叶焦”、“宿痰伏饮”、“心肾相交”、“乙癸同源”这些中医内科学生理病理概念中的文化哲学意蕴,也有必要进行深入的剖析和阐释;另如,“扬汤止沸”、“增水行舟”、“釜底抽薪”、“逆流挽舟”、“提壶揭盖”、“引火归原”、“利湿退黄”等治疗方法中包含的自然哲学思维以及它们的实质性内涵,更有待作出全方位的现代诠释。

3中医内科学诠释的原则与方法

3.1崇尚国故,熟读经典

诠释的第一要素是理解,只有明确理解了所诠释的对象,搭造出诠释框架,才能发现框架的瓶颈所在,从而为之输入新的科学元素。就中医内科学而言,要想准确诠释内科学的概念、理论,首先就必须对其进行深入的理解,那么就需要熟读经典,追思前贤学说,只有读懂吃透,才能全面、深刻理解其主旨和精髓。3.2研习原著,勤于临证中医内科学理论学术体系的发展,本身也是在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对经典著作的不断阐释来实现的,因此,临床实践也是一种诠释,它既是诠释的基本手段,也是诠释的目的所在。通过获取临床疗效,一方面可以使中医内科学理论得到充分的实践证明,另一方面又可不断丰富和完善中医内科学理论。

3.3传承创新,系统规范

要创新就要大胆汲取和借鉴相关学科特别是系统科学和信息技术成就,多学科地对中医理论进行研究,充分吸收当代社会医学、转化医学、医学心理学、气象、物候、地理等学科研究成果,多角度、多层面研究、借鉴与整合,从而使中医内科学诠释性研究在开放中求创新、求发展,并以有利于学科进步为目的。现阶段我们认为诠释就是创新。它为促进中医内科学学术理论的标准化规范化奠基,将充实现代医学科学朝向统一的新医学新药学迈进。现代诠释学是一种思辩体系和方法论,是对思想方式、思维方式、观念理解的交叉融合解析,能为我们提供富于启发性的见解和思维。我们运用现代科学方法论对中医内科学进行解释,构建中医内科诠释学体系,从自然哲学高度理解中医内科学中的辨证观点、思维和方法,完善传统医学概念的现代语言转换,在深层内涵上与现代科学语言实现逻辑连贯、互补相通,把握中医内科学理论体系的特质,必将有利于中医内科理论的继承和创新;有利于中医内科临床诊疗水平的提高。

中医内科学毕业论文:中医内科学的课程评价研究

中医事业的发展取决于中医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其中,课程的评价方式是整个人才培养的核心环节要素之一。下面仅以我校中医内科学课程为例,从改进课程评价角度略陈管见。

一、课程评价实施的理论基础

课程评价,或称教育评价,就是评价实际的课程方案在何种程度上达成了教育目标。这一定义来源于教育评价奠基人泰勒(RalphW.Tyler)所提出的目标评价理论。目前,中医院校实施的课程评价主要基于这一模式,即通过对学生学业表现的评价,从对结果评价,进一步转向评价整个课程方案。这一模式在院校教育评价过程中主要围绕学业评价与课程评价展开。就学业评价而言,如果仅局限于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而不评价学生的创新能力、操作能力、情意态度等是不科学的,会导致评价标准恒定化,即侧重于学生之间的分数排位和对比。从狭义的课程评价角度而言,现实生活中的评价主要定义为方案的目标与实际表现之间的契合程度。通过在学业评价的基础上拓展课程评价实施的范围,将课程方案的评价涵盖学生学业评价,体现现代西方教育学大课程理念。保证考察课程方案目标与课程各要素实际表现的行动一致性,以利做出评判。

二、我校中医内科学课程评价的实施理念

1.课程评价中的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就整个课程评价而言,方案评价的手段主要有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两类。“形成性评价是指课程在设计、试用、实施等过程中所进行的评价,以便做出判断和决策,采取修订、完善、放弃等行动。总结性评价主要是在课程试行、实施告一段落之后所进行的评价,对课程的设计、实施、效果等做出总体判断,并对有关人员做出绩效的评定和考核。”对两类评价方法进行科学的组合,在中医内科学教学过程中,从课程方案的设计、实施、改善或结果等,依据理念基础和行动路线这一过程,围绕课程目标、内容选择和组织、课堂教学、学业评价等要素。以课程总纲、课程标准、课程资源和教科书、教师备课计划、实际课堂教学、学业评价中的试卷或者学生档案袋中的作品为载体,通过学生反馈、教师反思,对课程设计、课程管理、课程实施等环节进行判断。同时,融入学生能力的发展性评价,即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做出评价,并反馈于学生,在教学告一段落之后,对学生的学习做出总评;或者是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结论性的判断和评价,作为总结性评价的一部分。形成课程内的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两大功能。

2.课程评价中涵盖的评价手段类型①客观性评价:客观性评价的题型主要有填空题、是非判断题、选择题等。客观题的优点在于知识覆盖广、容易评分。缺点在于不利于考查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②主观性评价:主观性评价题型包括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论文题等。主观题可以是封闭性的,即有固定答案;也可以是开放性的,无固定答案。固定答案的主观题,其实与客观题没有很大区别。开放性主观题,尤其是长论述题、论文题,如语文的作文、历史的史论等,有助于考核学生的高层次能力,但是评分难度较大。③表现性评价:表现性评价其实是一种特殊的主观性评价。按照美国评价专家斯帝金斯(R.J.Stiggins)的观点,表现性评价是“对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颖问题或者完成特定任务而进行的一种系统的评价。评价者以真实的生活或者模拟的练习为起点,引发学生的独特反应,在观察这些反应之后,给予相应评价。”④档案袋评价:与表现性评价近似的一种评价方式是档案袋评价,它已经成为目前国内学业评价领域最为热门的课题。档案袋评价,又称成长记录袋,是学生作品的有意收集,以反映学生在特定领域的努力、进步或成就。它其实是“表现性评价的一种类型,不能被看作是表现性评价的又一称呼方法”。

三、我校中医内科学课程学业评价的改革实践

1.命题改革在期末考试中除了采用传统的闭卷考试形式,结合信息技术开发与应用,开发了计算机考试,用以考察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初步应用。同时采用论文、开卷考试等形式,引入主观性评价,考核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并且增加中医内科实习中的临床操作、诊疗技能考核和学习心得撰写等考评改革,更加注重考查学生理解、分析、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每学期的评卷中以认知纬度作为重点考量依据,引导教师重视教学目标、教学活动与学习评价的有机结合;适时开展示范试卷的研讨、命题与奖励活动,通过示范试卷活动,督促教师更新观念,重视考试的导向作用,提高命题水平。

2.推广使用形成性评价在中医内科学教学中,为了改变以往老师“满堂灌”的局面,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展开了PBL教学。课程考核摒弃了传统的单主体试卷考试形式,采用评估量表,并以此开展学生学业评价。通过课堂上教师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学生之间相互评价和学生自我评价,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量性和质性评价,采用形成性评价替代以往的总结性评价。主要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发现问题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信息能力、沟通能力、批判思维能力等。3.丰富评价手段为配合课程目标评价,丰富评价手段,围绕中医内科学教学目标建立了以下评价环节:①课堂教育阶段,采用随堂测验、PBL、档案袋、作业作品考核等手段,丰富和完善形成性评价。②见实习阶段,采用实习(跟师)手册、床边考核、见实习报告等手段,着重加强对学生临证思维及技能的考查。

4.建立多站式考试平台经过多年的摸索、逐步开展建立了多媒体病案的考试网络。各临床医学院学生毕业考试中全面推行OSCE考站,与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合作培训中医特色标准化病人(SP)12名,在两个临床学院分别建立了9个考站:西医诊断2站、影像诊断站、针灸操作站、中西医外科操作2站、SP站、中医辨证论治病例书写及理论考核站、计算机模拟网络考试站。在整个多站式考试系统中,除考察学生对书本知识的识记,更强调临床诊疗技能的融会贯通,尤其是重点突出考察学生的中医思辨能力。

5.临床实践全方位评价

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①岗位准入:制订毕业实习岗前培训计划,对岗前培训的目的、时间、内容作了统一规范,学生进入临床毕业实习前,各临床医学院组织实施2周的岗前培训和考核,内容主要包括医院一般情况介绍、医德医风教育、医患沟通技巧、医疗安全和医疗技能操作规范、病史采集和病历书写、体格检查训练等。②出科考试:临床实习出科考试内容以临床实践技能为主,临床技能占50%,专业理论口试占20%,病例分析占20%,病历书写占5%,医德医风和工作纪律占5%。临床技能考核运用真实的病人进行。③职业态度考核:注重学生的学习和工作态度考核,主要通过临床PBL课程评价、档案袋评价、床边考试、口试和教师的平时观察、运用SP和真实病人的考试等形式进行。④毕业考试:在学生完成临床毕业实习时,学校组织毕业程序考试和临床论文答辩,目的是检测学生对临床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采取以OSCE多站式考核和临床情景病例考核为主,评价学生临床实践动手能力、临床思维、人际沟通能力、分析和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并考核学生对临床辅助检查资料的认知水平。自1999年起,学校每学年组织2次毕业学生实习临床技能检查工作,并在考核后开展师生点评,撰写分析报告。通过临床技能抽查,不断针对临床带教中的薄弱环节,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学生临床技能。四、展望目前正在着力改革现行学业评价方式,形成由原来的单一的终结性评价形式发展为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形式,逐步完善学生评价体系,形成多元化评价体系。

中医内科学毕业论文:加强中医内科学的课堂教学水平

《中医内科学》是高等中医药院校的主干课程之一,是临床各学科的基础课和桥梁课,在中医专业的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课堂是教师传授知识,培养人才的主要阵地。《中医内科学》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中医临床诊疗思维的建立与培养,甚至关系到能否培养出合格的中医人才。就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结合自身教学工作经验,论述如下。

1加强教学责任心,重视课堂教学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前提

1.1教学质量提高的关键在教师首先端正自己的专业思想和教学中的言行,给学生指明学习中医内科学的意义和重要性,正面引导。寓思想教育于教学中,注意专业与人文知识融合,注重素质教育,为人师表。其次要理论联系实际。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临床水平,因此要扎根临床,努力提高临床实践水平。能够通讲整本教材,以利于整体素质的提高。最后要提高教学积极性。目前国内高等中医院校中医临床课程的教师大都来自其附属医院的医师。时间与精力有限,在进行课堂教学工作的同时,还承担着繁重的临床医疗和科研任务,要自觉认识到教学相长的优势,强化奉献精神,淡化利益意识。

1.2课堂教学是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教学手段和环节课堂讲授是灌输中医内科理论知识的重要形式之一,也是传授知识的最有效方式,只有搞好这一环节,熟悉教学规律,根据中医内科学教学特点,充分重视课堂教学,才能真正提高教学质量。

2备好课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首要环节

2.1紧扣教材和教学大纲教师必须精心备课,熟悉课本内容,做好课前所有的准备工作。吃深吃透教学大纲、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制定周全的授课计划。

2.2适当拓展、灵活使用教材注意教材的整体结构和知识链的有机联系。适当补充、更新教学内容,阅读和整理相关教学参考材料,将不同书上的同一内容集中对比研究,提炼出最有效的知识成分,体现最新进展。

2.3认真构思教学方案设计每一节课的教学流程,用何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才能满足学生的听课要求,重新梳理提炼精华,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并逐一细化,内容要尽可能全面。

2.4集体备课一般情况下整本中医内科学的疾病均由多名专科兼职教师负责讲授,其理念、思路、方法、水平各异,教学缺乏系统性、连贯性、一致性。可采用教研室内部集体备课。这种集体智慧的结晶,必会使学生获得更大的收益,同时也在不同程度上节省了教研室内部的人力和物力[1]。

3遵循课程教学体系、强化基础知识的掌握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工作的基础

3.1围绕临床、落实课程教学体系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们中医内科教研室形成了比较完整的课程教学体系,将每一病种的讲授分为概述、病象、病位、病性、病类、病程、病因病机、诊断与鉴别、辨证论治、转归与预后、预防与调护、小结12部分,在病因病机讲解中,提炼病机关键,使学生对每种疾病有全面系统的认识。

3.2落实三基训练教学中要充分重视、体现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通过讲授让学生牢固掌握中医内科学的“三基”,使学生掌握其中内容,充分理解实质,从而获得最基本、最重要、最集体化的知识。

4合理取舍,重点突出,是确保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效、高效达成的保证

4.1调整学时分配,适当增加病种根据我们的教学体会、结合区域特点及临床实际,将教学内容分为掌握、熟悉、了解三级内容。首先对大纲规定的学时分配进行了必要的调整。如对消渴、中风、心痛、喘证、肺胀、胃痛、眩晕等临床常见病需要掌握的,适当增加学时数,讲深讲透。对了解的疟疾、霍乱、痉证临床少见疾病,只讲清概念,减少学时数。其次在病种上,在国家统编教材基础上适当补充病种如心衰、脾心痛、水毒证、肾风等。对规划教材中个别证候予以适当的调整。如感冒病中的表寒里热证移至咳嗽中讲授;消渴增加了气阴两虚的若干证候等。

4.2突出重点病证讲授

课堂讲授应做到重点和难点突出,重点指辨证论治,难点指病因病机,疑点指教师在讲授辨证论治过程中,对临床实践中与教材证候不一致的部分提出质疑,或一部分证候在临床中常见,但教材中重点不突出,需要提出给予讲解。重点掌握病因病机及辨证论治,理解体会病机转变的道理及规律,脏腑变化的特点。在授课时紧密围绕临床实践,介绍自己在临床中治病的经验和体会。

5注重教学技巧,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捷径

5.1将课前准备、课中发挥、课后总结三个环节有机结合

课前,先让学生进行预习,确定学习的内容和讲授的内容,预习中可对不理解的问题加以记录。课中,在讲授新问题时利用3~5min,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一思维过程,导入式教学,将熟悉与不熟悉的知识串联。上课结束前须指出本节病证的重点、难点与疑点。课后,应自觉对每次课的授课情况进行回忆,总结经验和教训,不断完善自我,积累教学经验。

5.2恰当有效地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

采取灵活多样、新鲜生动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深入浅出,易于领会,不照本宣科。充分运用实物标本,模型,挂图、电视等进行直观教学。恰当有效地运用电化教学手段及新技术(CAI、多媒体技术等)辅助教学。

5.3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和观摩他们的教学

青年教师往往教学经验不足,对很多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尺度难以准确把握,在教学中遇到问题时应谦虚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一般都能得到很多实用的指导和帮助。汲取经验弥补自己的不足,及时把这些经验和方法应用于自己的教学工作中。

6注意与学生沟通,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

6.1虚心听取学生反映意见

应了解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和要求,掌握班级学生一般的知识程度,理解水平,讲授的进度要求与难度必须适合学生的接受能力,深入浅出,能为学生接受。

6.2发挥主观能动性

要重视对学生的启发引导,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积极性,增进师生间默契,活跃课堂气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6.3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因材施教注重启发式教学。教师不仅要使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要使学生“会学”。有意识培养学生主题精神、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6.4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动态中去学

要使学生在全面理解的基础上记住重点,不能死记硬背,要不断深入体会、领悟,多问几个为什么。审视疾病的本质,找出内在的规律,辨析病与病之间的相互关系,注意病机相同,症状不同,有时症状相同而病机不同等情况。如归脾汤、柴胡疏肝散等在内科疾病中作为主方出现多次,所治的疾病不同,但病机变化相同,在学习中要善于总结,横向贯穿,才能提高学习的效率及质量。必须指出,中医内科内容丰富,很多内容需要记忆。该牢牢记住的就必须背下来,如辨证论治,方剂、中药等。

7加强课堂教学管理,讲究语言艺术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

7.1强调课堂纪律

毋庸讳言,现今相当一部分学生不但出勤率低,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不高,而且不认真听讲,不容易管理。教师应加强教学责任心,要敢于管理,认真组织课堂纪律,严格要求学生。按时上、下课,不随意调课、停课,逐步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课堂学习风气。

7.2注意语言表达、仪表端庄

在课堂上教师如果能够做到语言精炼、逻辑性强、形象生动、声音洪亮、吐字清晰、重视语调的高低、配合得体的手势、亲切真挚的眼神、教态自然,落落大方,就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消除被动接受知识的疲劳感。要杜绝如口头禅和某些习惯动作等可能分散学生听课注意力的言行。

8开展病案教学和临床见习是提高和评判课堂教学质量的核心和关键问题

8.1加强典型病案分析,缩小课堂与临床实际的距离

典型病案的分析是联系理论教学和临床实践的纽带,病案应是授课教师的临床经验或高年资的教师编写,采用启发式、互动式、PBL等教学法,使病案讨论成为临床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病案分析,不但能巩固课堂知识、而且能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逐步提高学生的临证思维能力。

8.2组织好课间见习,使理论学习进入临床实践“软着陆”

中医内科学是一门临床应用学科,实践性强,单凭课堂理论教学是远远不够的。为便于学生顺利进入临床,增强直接的感性认识,组织好课间见习很重要。为不影响平日的临床工作,可组织学生在节假日、夜班时见习。形式以教师床旁讲解典型病例为主,并根据专业需要,介绍专业性较强的诊疗常识,耳闻目睹,使课堂所学中医内科学知识充分地在临床实践中得以印证和升华。

总之,中医内科学的教学目的是通过规定课时的教学,使学生牢固掌握中医内科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与临床实践相结合,能熟练运用中医思维,对中医内科常见病、多发病进行正确的辨证论治,当一名临床疗效好的医生。中医内科学的教学要深化到与临床接轨的层次,培养中医临床思维方法应作为主线贯穿中医内科教学的全过程[2]。因此,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临床辨证论治思维培养,这是实现中医内科学作为基础与临床桥梁课程的保证。作为一名高校中医教师,应与时俱进,努力提高自身的临床业务修养、教育理论修养,对每一个内科病证讲授注意上述几个方面,努力提高教学水平,才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才能全面提高中医内科学教学质量,培养出合格的真中医人才。

中医内科学毕业论文:运用创新理念增强中医内科学的教学水平

中医内科学是中医专业临床学科的主干课程,也是临床各科的基础,因此中医内科学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高等中医药院校学生的中医临床水平。中医临证的精髓在于辨证论治,而内科学内容庞多复杂,课堂教学学时多于实践教学等这些客观因素均制约中医内科学的教学质量。创新是人类文明的源泉,祖国医学也是在继承中不断创新而获得完善、提升和发展。创新的关键是人才,培养具有自主创新意识和能力的高等中医药人才是我们教育培养目标。我校中医内科学教研室是陕西省优秀教学团队,长期重视实践教学,强调“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理念,提高学生中医临床辨证思路,应用中医诊治疾病的方法,从而提高中医内科学临床教学质量。

1创新理念提出

创新英文是“Innovations”,其含义之一是指前所未有,即现在经常所说的发明创造的意思;二是引出到新的领域产生新的效益。“创新”作为一种理论被研究应用是在1912年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深度提出来的。随着人们对创新问题研究的逐步深入,创新的内涵和本质也有新的发展。目前认为创新的本质是指既包括事物发展的过程,又包括事物的结果。主要包括新的发明、新的思想和理念,新的学说与技术以及新的方法等一切新事物。1948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首次将创新教育进入高等学府的殿堂,不但兴起了教育自身的发展,最主要的是成为近代和当代世界教育发展的必然。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将“创造”看做人生的真谛,以“奋斗是万物之父”的精神,提倡的创造教育思想和理论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写下了光辉的一笔。对于创新教育理念,目前国内专家也有自己的见解和认识。如“创新教育是根据创新原理,以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以及创新的个性为主要目标的教育理论和方法,使学生一方面牢固、系统地掌握科学知识,同时发展创新能力”[1]。综合上述观点,结合时代的要求,我们认为创新理念教育是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以培养人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综合性素质教育。中医药学博大精深,已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理论与实践体系。著名科学家钱学森院士说:“21世纪医学的主宰者,是中医中药。”在继承中医固有的理论及辨治经验基础上,应该随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创新充实中医药学。作为高等中医药培养人才的学府,培养合格的中医临床医师是我们的目标。中医内科学是中医基础课程与临床学科紧密结合的桥梁,只有将创新理念应用于中医内科临床教学过程,才能提高对学生的教学培养质量。

2创新理念应用

实施创新教育,关键在于人才的培养,通过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提高学生自主的创新学习能力,勇于挑战,更好地培养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中医药人才。

2.1角色转换

《论语》云:“君子不器也”。然而目前仍有些教师认为在中医内科临床教学过程中,学生不是独立的,而是在教师的督促下进行学习的;学习的内容是书本教材知识的简单再次重现;教学的过程只是有目的、有组织的灌输过程等等。叶兰教授曾指出:“今日教学改革所要改变的不只是传统的教学理论,还要改变千百万教师的教学观念,改变他们每天都在进行着的、习以为常的教学行为”。因此我们在教学活动中不仅传授知识和能力,还要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和优良的品格。我们在平常临床教学活动中将结合各自所在临床科室病人的特点,各个病人自身的特点,不同学生对疾病认识的特点等为出发点,从个病的病机要点联系到多个疾病的病机转化规律,存在的证候特征,以及对本病最新研究进展等深入浅出讲解,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可见教师角色的转换,是树立全新的学生观,找准教育与创新的结合点。由于职业的特殊性,同时我们也认为要把学生看做具有社会责任和意义的人,这样端正学习态度也是决定临床教学效果的关键。强调学生着重于“单纯学生”到“临床医师”的角色转换,假如你是病人的主管医师,你应该怎么去做?这样学生逐渐发现人体和疾病非常复杂,单纯书本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必须理论联系实践,不断学习,不断总结,继承创新,严格要求自己自主学习;另外加强学生对患者的尊重,敬重生命的医者意识,领悟医乃仁术的医者胸襟,这对于学生目前中医内科临床学习和在今后从事的医疗工作都至关重要。

2.2思路提高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促进学生的发展”[2],创新理念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个人潜能,造就独立创新的意识和能力。中医学尊重个性的思维与认知,着重于在特殊具体的直观领悟中去把握事物本质。而内科疾病本身就庞多复杂,加之课堂理论与实践临证教学衔接不紧密,都会造成学生学习的困惑。因此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高自主学习的意识,教学中引导学生掌握正确合理的临证思路则是教学的重点。比如中医辨证论治基本内容是四诊八纲,而要辨证首先需认证,四诊是认证识病的重要手段。古人云:“四诊合参,庶可万全。”无论是在每天常规查房,三级医师查房,科室主任教学大查房,还是在疑难、危重病例讨论,病案书写评析和科室讲座等临床教学活动中,都将中医临床思维训练贯穿其中,按照中医辨证理论对四诊信息进行整合,鼓励学生遵照中医逻辑思维进行思考发言,对内科疾病的病因、病位、病性、病机等进行分析,深刻领悟其中的奥妙,掌握辨证识病的诀窍,进一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再思考和再认识。

2.3个人创新

中医药学是一门科学,是应当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充实、创新的。我们在临床教学中积极倡导学生独立学习、学会学习,鼓励学生在课外之余加强创新能力的锻炼,比如大量查阅相关的文献研究及进展,阅读不同医家对某一疾病的深入认识,了解西医学的一些成就,参与教师的科学研究课题,公开发表自己的科研论文。近代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曾说过:“研究也者,非徒输入欧化,而必于欧化之中,为更进之发明;非徒保存国粹,而必以科学方法揭国粹之真相”。学生在临床实践过程中保持原有中医特色基础上,充分吸收相关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等技术成果及历代医家经验之精华,以达到创新的目的。有学者说:“没有临床实践就没有中医药学,因为中医药学不是从解剖室和试管里分析出来的”。因此,我们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最重要的依然是强调临床实践,只有“实践出真理”,才能培养出合格的中医临床医师。

3创新理念效果

通过近几年的创新理念在中医内科学临床教学中应用,确实达到了一定的教学效果,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端正了学习态度,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不会学习为独立自主学习,变单纯课本理论知识为理论联系实际,充实了中医内科诊疗技能,提高了中医四诊技巧和临床思维能力。我们认为,这种由“以知识为中心的教育质量观”向“以能力为中心的教育质量观”转变过程中,并不是否定课堂教学在目前高等学校教育中的主体地位,也不是否定知识在学校教育与教学过程中的基础地位,而是教学手段和方法合理地结合,是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为培养适应21世纪高水平的中医临床医师而做出自己的努力。

中医内科学毕业论文:用双核心讲解法剖析中医内科学教学研究

《中医内科学》是祖国医学从理论走向临床的基石与桥梁。一方面它是中医基础学科知识的综合与升华;另一方面它所指导的临床实践是千变万化的,中医内科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具有综合性、复杂性、多变性、灵活性的特点。这一特点要求《中医内科学》理论知识的讲解一定要系统化,以满足学生系统全面掌握知识的需求;诊治疾病的思路要客观化、具体化、逻辑化、科学化,以满足学生适应中医内科临床实践变化无穷的要求。病因病机是疾病发生、发展、变化的内在原因,决定疾病的产生、发展、变化、转归,是《中医内科学》理论知识的灵魂,《中医内科学》理论知识的讲解应以病因病机讲解为线索;证型讲解,是中医诊治疾病思路的具体体现,而“病案化六步讲解法”可以作为诊治思路讲解的核心和线索,下面是我们在教学工作中以“双核心讲解法”讲解《中医内科学》的一些探索,求同道指正。

1以疾病之灵魂的病因病机作为理论讲解的核心和线索

1.1内科病症概念的理解离不开病因病机

祖国医学属症状诊断学,其病症以主症确定其病名,而主症是由其主要病因病机决定的。如哮病的基本病机是肺失宣肃,痰气搏击,肺失宣肃则呼吸困难,痰气搏击则喉中哮鸣,呼吸困难、喉中哮鸣是哮病的主症,也是哮病病名确诊的依据。因此对于每一个疾病概念的深刻理解都离不开对其基本病因病机的讲解。

1.2病因病机是内科病症的核心

病因病机是中医内科疾病发生、发展、变化的内在动力和本质属性,内科病症的讲解和理解必须以其为核心。病因病机决定一个病症的方方面面,是中医病症的神,理解了病因病机,就掌握了疾病的核心,以其为线索的病症知识的系统化就成为可能,学生掌握起来就比较容易。要掌握病症的纷繁复杂的具体内容,一定要抓住病因病机这条线索,纲举目张,举重若轻。以心悸为例,心悸基本病因病机为心气(阳)亏损、心血(阴)不足、脉道不利致心不主血,心失藏神。心不主血则心慌、心跳,即为悸主症;心悸的病性虚虚在气、血、阴、阳亏损,实实在痰、饮、瘀、火阻于脉道,心悸治疗的原则补心气、养心血、通心脉、安心神,从病因病机方面理解就很容易;心悸分型也因其病因病机分为以心气、心血、心阴、心阳亏虚为主要病机的四个虚证和以痰火、饮、瘀、毒使脉道不利为主要病机的四个实证,理解了病因病机,内科病症的分型的划分也就不难掌握。单独一个病症可以通过掌握其基本病因病机而全面系统掌握其具体知识,一个系统的病症也有其核心病机,也可以采用这种方法掌握其基本知识。以心系病症为例,其核心病机为心气(阳)亏损、心血(阴)不足、脉道不利致心不主血,心失藏神,这一病机可导致心悸、胸痹、不寐等疾病的产生,因为拥有同一病机,同样用掌握心悸病症的知识的方法,把握心系病症的核心病机,就可以全面掌握心系病症其它各个病症的核心知识和具体知识。

1.3内科病症诊断与鉴别诊断由病因病机决定中医内科病证的诊断、各病证间的鉴别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来区分,而疾病外在的症状是由其内在的病因病机决定的,所以在讲解和学习病症诊断和鉴别诊断的关键在于理解病因病机。如泄泻以大便清稀作为诊断依据,其内在原因在于脾虚湿盛,糟粕中水湿增多,致大便清稀。泄泻与痢疾鉴别关键在于痢疾是以腹痛、里急后重、下痢赤白脓血为主症,泄泻以大便清稀作为主要临床表现。泻、痢两病区别表面看在主症,而其实质在泻、痢病机之不同,泻因脾虚湿盛,痢为邪客胃肠,气血郁阻,血败肉腐。

1.4小结

病因病机核心讲解法,一方面可以是纷繁复杂的中医内科知识以病因病机为线索系统化,提高学生对中医知识的传承吸收能力,另一方面,从整体全局上把握知识,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探索创新能力,如不寐病症在教材上无阳虚这一证型,但从其核心病机心气(阳)亏损、心血(阴)不足、脉道不利致心不主血,心失藏神来看,该病在理论上存在这一证型,而在实际临床中这一证型确实存在,让学生发现这一证型的认识从理解核心病机即可实现,提高学生学习中医的兴趣和探索能力。

2以“病案化六步讲解法”作为诊治思路(证型)讲解的核心和线索。《中医内科学》的讲授重点、难点是证型,证型的讲解过程实际上就是中医诊治疾病的过程,教材中中医内科病症的证型是典型且固定的,但患者的临床表现是变化多端的,这是中医内科理论与临床实际存在差异的根源之一,要把这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必须克服中医诊治思路主观化、抽象化造成的模糊不清、混乱无序、难以确定的缺点,使疾病诊治的思路客观化、具体化、逻辑化、科学化,增强临床实际可操作能力。

笔者在教学和指导临床实践中,根据方药中前辈的诊治疾病的思维,结合上述《中医内科学》疾病诊治思想的要求,总结“病案化六步法”的诊治思路:第一步:四诊搜集症状、体征及病情资料,为疾病诊治奠定基础;第二步:根据主症确定病名;第三步:根据患者临床表现中的一些特定症状来确定病位(以脏腑经络学说为主要依据),根据另一些特定症状来确定病性(包括风、寒、暑、湿、燥、火、痰、饮、水、气、血、阴、阳、结石、食积、虫积、疫毒等致病的特定临床表现);第四步:病位与病性合参,确定病因病机和证型;第五步:在确定病因病机的基础上确定其治法;第六步:根据治法选方用药。中医内科学各病证的证型就是典型的病案,故其讲解就是疾病诊治过程。以七版中医内科学风热型感冒为例来解释这一讲解法的教学过程。风热型感冒症状为:身热,微恶风,汗出不畅,头昏胀痛,目胀面赤,咳痰粘黄,咽痛口干,鼻流浊涕,口渴欲舌苔薄白微黄,脉浮数。其讲解过程列图表如下。

这一病案化讲解法一方面符合祖国医学辨证论治、理法方药一体化的要求,有自己严密的逻辑思维;另一方面整个诊治过程具有客观化、明确化、具体化、逻辑化、科学化特点,让学生从模糊不清、混乱无序、难以确定的中医诊断思维中走出来,便于学生理论理解和实践操作,是证型讲解的核心和灵魂,也是临床实践的有效诊疗方法,缩小了教材固定证型和临床变化多端的实际之间的差距,使两者真正相融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有力的提高了学生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力和实际临床疗效。

3结语

“双核心讲解法”的《中医内科学》教学方法的核心内容是以疾病之灵魂的病因病机作为理论讲解的核心和线索,即“病因病机核心法”;以病案化六步讲解法作为证型讲解即诊治思路讲解的核心和线索。“病因病机核心法”解决了《中医内科学》理论讲解难以系统化的难题,“病案化六步讲解法”解决了《中医内科学》疾病诊治思路模糊不清、混乱无序、难以确定的问题,使诊治思路客观化、具体化、逻辑化、科学化、灵活化,满足了中医内科临床实践变化无穷的实际,两者结合实现了《中医内科学》理论与实践相融合;在我们的实践教学过程中证明了可以明显提高了学生对中医知识的传承吸收能力和探索创新能力,明显提高了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和临床疗效,激发了学生学习《中医内科学》的兴趣,提升了学生的专业自信心和自豪感,促进了《中医内科学》教学效果和临床疗效质的飞跃,值得进一步探索和推广。

中医内科学毕业论文:中医内科学教学模式思索

中医内科学是用中医理论阐述内科所属病证的病因病机及其证治规律的一门临床学科。它既是一门临床学科,又是学习和研究中医其它临床学科的基础,在中医专业中占有及其重要的位置。中医内科学作为基础与临床学科的桥梁课,其本身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随着中医现代化的发展,单独教师授课,学生听课记笔记的教学方式已不能适应当今的教学需求,也难以培养出具有社会工作能力的毕业生,针对这种情况,教学模式的改革在中医内科教学中意义重大,我们从以下几方面提出改革,取得较好效果。

1理论教学

1.1分系统授课:传统的内科教学中一般由一名教师授课,这样管理方便,但存在弊端,我们的授课教师均为临床教师,来自附属医院的不同科室,对本科室所属病种的诊疗、研究进展、科研最新发展动态比较熟悉,但对其它科室的病种了解相对较少,这样讲授自己熟悉的病种时生动、具体,学生的积极性很高,但讲授其它科室的病种时显得机械、呆板,有时按照书本宣读,这样就没有发挥教师的专业优势。对于学生,仔细讲授的病种有所了解,对于草草讲授的疾病,学生上课积极性不高,感觉枯燥、乏味,课后也不愿意复习,学习完全用于应付考试。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提出仿照西医内科学分系统教学,分为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肾系疾病、气血津液疾病等进行教学,这样不仅发挥了教师的专业特长,而且调动了教师和学生双方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1.2典型病例融人理论授课:在中医内科教学工作中,我们曾尝试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改革,由于受诸多因素的限制及教学需要,中医内科学的课堂教学方式将持续存在,容易形成你讲我听的死板教学方式,使学生学习兴趣淡薄。中医内科学为临床课,学生已掌握了大量的基础知识,注重典型病例融人理论授课过程中,是不容忽视的方法,但除少数院校有类似于病案教学的选修课程外川,多数院校无专门课程与教材,因典型病历均来自临床,具有现实性,授课时可将病人的语言、表情、动作直接传达给学生,给学生一种生动形象的感觉,可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培养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思维训练,使所学知识记忆深刻,同时,再让学生分析病情,可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热情。当然这要求教师需精心选择病例,且病例要典型、真实,不能太复杂,在上课前积极准备,上课时认真听取学生发言,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指导、评价,最后需做课堂总结,使学生提高学习效果。

1.3多媒体与板书结合教学:近年来随着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使用多媒体教学是中医教学手段的一次变革,多媒体的最大优势是具有丰富的图形、图像、动画、视频、音频及网络功能,能有效刺激学生的感官,激发学习兴趣,增加信息的传授量,提高学习积极性,对教学改革和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我们应充分认识到多媒体仅仅是一种辅助教学的手段,教师才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必需以富有情趣的讲解、生动的语言、幽默的表情等使学生集中注意力,思维活跃,这样才能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离开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单靠多媒体课件是不能做到的,故不应夸大多媒体的作用,我们使用多媒体与传统的板书结合教学。中医学本身是一门经验医学,因板书灵活性强,随写随看,特别对于推导、推理过程,使用板书十叙述的方法比单纯多媒体更能引起学生思考,集中学生注意力,加强对知识的理解,起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2临床带教

传统的中医学习方法是师承式的教学方式,一般是一位老师带一位或几位学生,在具体的医疗活动中,边实践边学习,但这种方式远远不能适应当今需求。当今学生的临床技能培养主要在临床见习、实习阶段完成,只有不断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才能实现这一目的,因此我们应特别重视临床带教。临床教师在担任临床带教过程中,应充分体现临床特点,将实践经验传授给同学,在操作性教学中,在临床指导下,让同学自己动手操作,但在不同阶段应采取不同的方法。在临床见习阶段,学生刚学习有关疾病,应主要针对典型疾病进行讲解,并且系统进行望闻问切,让学生初步了解面对病人如何与其交流并进行诊治。学生在刚进人临床实习时,存在对病房及周围环境的不熟悉,表现为对临床工作热情很高,对任何事物都好奇,但抓不住重点,因此老师分析病情的方法直接影响学生的思维方法,我们应该以良好的责任心帮助学生从理论向临床过渡,而不是把自己的习惯强加于学生,对学生在这一阶段出现的缺点和不足要理解,以引导为主,避免在病人面前谈论、批评和指责学生,维护学生的自尊,同时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和进步,及时给予表扬、鼓励,树立自信心t21。经过初期的实习,接受能力强的学生积极性很高,但有一部分学生进步较小,作为教师应对学生一视同仁,有进步时给予表扬,充分调动同学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并且通过课后留作业形式,让同学自己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收集病历资料,提出诊断、辨证及治疗原则,认真书写病历,使教学直观化、形象化,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带教老师要严格把关,认真纠正学生不良习惯。临床带教过程中,又要重视临床技能与理论知识相结合,可开展以临床问题为引导的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结合典型病例、特殊病种,集中讲解、示教,并可组织小讲座、小讨论等,教学查房时,面对具体病人提问,同时制定规范的临床技能考核办法,引导学生重视理论和临床相结合。

总之,中医人才培养是需要花费艰苦劳动的过程,合理的理论教学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正确的临床教学,有助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成为既有理论知识,又能解决问题的医生,从而培养出更多合格的、立志于中医事业的人才。

中医内科学毕业论文:PBL教学在中医内科学中运用

中医内科学是综合基础理论联系临床实践的桥梁课,同时也是临床其他各科的基础,它对于培养出高素质的现代中医人才至关重要。随着教学改革步伐的前进,以往在中医内科学教学中采用的传统教学模式“以授课为基础”的学习方法(LectureBasedLearning,LBL)逐渐暴露了一些弊端。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Learning,PBL)的教学法是以病例为先导、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导向的小组讨论式教学方法。近年来,PBL教学法已在我国部分医学院校开展,并取得了明显效果[1]。为此,我们从2010年3月—2010年7月尝试将PBL教学法应用于中医内科学教学过程中,探讨该教学法对中医内科学教学效果的影响。现将研究报道如下。

1试验对象和方法

1.1试验对象

选择广西中医学院2008级中医学本科生126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一班(63人)和二班(63人),其中一班为试验组,二班为对照组。两组在性别、年龄、学历等方面均具有可比性。

1.2试验方法

1.2.1对照组

按照传统的LBL教学法进行教学,即采用多媒体等常用教学设备进行课堂授课方式进行授课,以教师讲授为主,授课后对课堂内容进行归纳和总结。

1.2.2试验组

采用PBL教学法进行教学,具体方法如下(:1)讲授每个章节前,给学生提出问题,以自学为主进行预习,问题的内容要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2)根据授课的内容,上课时利用一部分时间,个别提问和集体讨论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思维,亦可各抒己见,授课老师只起引导作用,真正达到“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之目的(;3)授课老师的问题要重点突出,注重讲解重点和疑点,对教材中重复的内容尽量少讲,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进一步深化,从而有利于增强记忆效果。

2实施效果评估

2.1评估方式

两组学生均采取期末进行闭卷考试的方式进行教学效果评估,考场、考试时间和考务人员均由学校教务处统一安排。

2.2考试试题

采用题库出题与自主命题相结合的方式,题型和内容中客观性试题(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名词解释题)占总分的60%,主要考核学生对中医内科学基本概念、理论的理解及记忆;而主观性试题(问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占40%,测试学生理解、综合分析判断及应用的能力,出题后作出标准答案送学院教务处打印备案。

2.3阅卷和评分

考试结束后由学院教务处及考务人员封订试卷并交付阅卷教师流水阅卷,评分标准一致;得分占总分90%以上的为优秀,80%~89%的为良好,60%~79%的为及格,60%以下的为不及格。

2.4统计学处理

试验所得数据采用SPSS11.0进行统计学处理,等级资料用Wilcoxon秩和检验,P<0.05表示有显著差异。

3结果

两组学生主、客观题考试成绩比较:通过采用PBL教学法和LBL教学法进行比较,两组学生的客观题成绩之间差异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但是接受了PBL教学法的学生在代表学生理解能力、综合分析判断能力、应用能力的主观题上的成绩明显优于LBL教学法组的学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4讨论

4.1PBL教学法的特点及优势

PBL是1969年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在加拿大首创,被称为“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它通常以6~8名学生和1位老师为一个单元,在小组讨论中学生围绕问题进行思维、推理和分析,老师只是起到导向作用,维持小组向既定的教学目标进行,通常不直接回答学生的问题[2]。与LBL相比,PBL教学法的优点有:(1)强调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查找本人所需的信息源,有利于发展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2)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的学习按学习需要来驱动;(3)有利于发展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学技能;(4)加强了各学科间的联系,同时避免了学科间教学内容不必要的重复,有利于学生将不同学科的信息综合在一起(;5)密切了师生间、同学间的关系,培养了人际交流和合作共事的能力[3]。试行结果证明,该教学法在培养创造型、开拓型、实用型医学人才的过程中,有传统教学法无可比拟的优点[4]。

4.2PBL教学法有助于中医内科学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中医内科学是一门临床专业课,是各临床专业医学生应掌握的最基本的课程之一。从表2各个分数段统计结果显示,试验组学生在代表理解能力、综合分析判断能力、应用能力的主观题中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而代表记忆能力的客观题成绩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PBL教学法可充分调动中医内科学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过程是学生对临床情境进行分析、质疑的过程,有利于提高学生积累多学科知识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小组讨论过程为学生提供了人际沟通与合作的良好空间,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中,不仅加强了学生对临床问题的认识,也促进了学生团结协作精神及沟通能力的发展。

4.3PBL教学法在中医内科学教学中具有可行性

在前期研究中,我们就PBL教学法在中医内科学实习带教中的应用进行了初步的探讨,认为该教学法适用于中医内科学的实习带教过程[5]。通过本次研究我们发现,采用PBL教学法进行授课的班级,其学生的学成绩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法教学的班级,从而证实了PBL教学法对中医内科学人才培养具有一定的优势。与此同时,由于PBL教学法能够有效地引导中医内科学学生学习自主寻找学习难点并解决难点的本领,因此它能够提高学生检索文献、查阅相关资料的技能,培养他们的分析、归纳、总结以及逻辑推理的能力。综上所述,PBL教学法应用到中医内科学教学中是可行性的,且PBL教学法能提高中医内科学教学的质量。

中医内科学毕业论文:中医内科学的术语规范化思索

中医内科的术语标准化探索重要技术标准研究是我国科技领域的一项基础建设项目。随着中医的科学化进程和国际化进程的加快,中医学术语的规范化、标准化的建设工作已起相关政府部门及学术界的高度重视。“言不顺,则事不成”(《论语·子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已把中医药标准化、规范化研究作为当前中医药现代化研究的重点。

1中医内科学术语标准化的意义科技名词术语的统一、规范化是发展科学技术的必备条件。科技名词术语是反映科技专业概念的一种形式和意义结合的语言符号,是通过语音或文字来表达或限定概念的约定性符号。中医内科学的名词术语属于应用在中医学领域的科技名词术语的一部分,是反映中医内科学专业概念的有效形式。随着几千年的发展,中医现有的内科常用术语词汇已形成了具有独特自身语言特点的术语词汇集合。但从科学意义角度出发,术语词汇不应是简单的术语集合,而应成为具有完整概念体系并与之相对应的始终贯一的术语体系。术语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中医内科学术语标准的制定,既要符合术语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也要符合标准制定的基本原则与规定。以科学的态度与方法对内科学名词术语进行规范化标准化工作是目前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工作,需要中医界长期而艰苦的努力。

1.1标准与标准化标准(standard)的定义是:“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活动或其结果规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导则和特性的文件。该文件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经一个公认机构的批准。标准应以科学、技术和经济的综合成果为基础,以促进社会效益为目的”

[1]。标准化的定义是“为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规则的活动。上述活动主要是包括制定、及实施标准的过程。标准化的重要意义是改进产品、过程和服务的适用性,防止贸易壁垒,并促进技术合作”1]。

1.2术语标准术语(term)是“在特定专业领域中一般概念的词语指称”[2]。术语标准(termnologystand-ard)是指与术语有关的标准,通常带有定义,有时附有注释、图表、示例等。即由标准部门公布的规范化的术语系统。

我国的名词统一工作,有着古老的光荣历史。从2000多年前的《尔雅》和1700多年前的《说文解字》到近现代的辞海、辞源及中医大辞典等都贯穿着我国名词统一工作的优良传统。可以说在我国,初级状态的术语标准化工作是“古已有之”的。

2中医内科学(治法学术语标准化的意义科技名词术语的统一、规范化是发展科学技术的必备条件的发展特点。中医学是在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形成和发展的医学科学,中医内科学用语是在汉语发展的背景环境下的专用词语。其具有鲜明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中医学理论的语言结构属于汉语语言结构。其逻辑结构反映出中国传统思维形式的基本特征。就概念系统而言,中国传统思维对概念的第一要求是名实相符,故不完全具有纯抽象的性质。

2.1词的一词多义与一义多词现象中医内科学词汇的发展,符合汉语发展的一般特征,其中,一词多义与一义多词,就是其较鲜明的特征之一。在语言的发展过程中,词义的不断发展,形成了一词多义,构成了词义系统。在词义系统中有一个义项是本义,其它义项是由本义派生的引申义。如中医学中的平肝熄风法。平肝熄风,其既是中药功效中的一个常用术语,又是中医内科学治法的一个常用术语。在表述其定义的时候,应该按照标准的制定原则,分析原始资料(资料搜集而定),标识出属于该领域的概念,进行定义。并对其上位概念及下位概念进行界定。既对平肝熄风在中医治法领域中的概念进行标识和界定。再则,《我国科技名词术语统一和规范化的九项原则》中规定,科技术语必须具有单义性,即科技术语是单一的、专用的。从理论上讲,任何一个概念只能有一个专门固定的术语,也即是一词一义。对个别一词多义者则分别定名。在治法领域对“平肝熄风法”分为清热熄风法和凉血熄风法,确保语义的单一性。另外,一义多词也是中医内科学治法最常见的一种现象。在概念的确定及定义的表述中,需要根据标准的制定原则,“如存在同义词,建立只选择一个为优先术语。”将不同表述的词语,根据表述的含义特点,明确其所属的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再分析其历史源流的发展,确定为同一概念表述的的,统一到同一术语的表述中,其它归属到同义词等其它范畴中,如攻下冷积法,攻逐寒积法。

2.2词性的无固定形态和不确定性汉语词性有两大特点:第一,基本上无固定的形态;第二,词性非常灵活多变。就中医内科学治法术语而言,也兼具有这两个基本的特点。汉语的构词法就是汉语语素构成词语的方法。汉语的构词法类型主要是合成法,还有少数类型是派生法和缩略法。

由于中医术语经过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并在发展过程中受到了中国古代哲学、心理学、天文学、逻辑学、养生学以及文化、宗教的影响,使其词性是随时而变的,较为灵活自由。在中医治法术语的语义分析的时候,应由僵化的“语义为准”原则到灵活的“功能为准的原则转变,就可以自然地理顺许多语法现象,而且可以令分析更加简便。

中华医学发展历史悠久,其语言都包含大量的中医术语,短语,短句,它们是语言发展过程中经过长期使用而提炼出来的。这些语言中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具有大量的中医文化特征和中医特色。因此中医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医语言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壤。3中医内科学术语(治法部分)标准化的方式探讨标准的制订需要按照既定的程序执行,在本项研究中,中医内科学术语(治法部分)标准的制定也严格遵循既定的工作程序进行。

3.1拟确概念数量从标准的角度来讲,概念的范围只包括本学科领域的专有概念,概念的数量:一般来说,概念的数量不超过200个,如果超过200个,就应将该项目划分成若干子项。并保持标准的完整性、系统性,可划分为章、条。中医内科学术语(治法部分)确定概念208个,其术语标准采用章条划分法。分为清热法、温里法、解表法等21大类,其清热法,又分为6个亚类。

3.2术语数据的采集与记录在术语数据的采集方面,确定较为权威的教科书、原有标准、政策法规、准则等作为术语数据采集的原始资料,(分析原始资料,标识出属于该领域的概念。中医内科学术语(治法部分)信息收集信息源《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治法部分》、《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部分委员会》、《中医药常用名词术语辞典》。等10余本书籍的内容,收集信息包括同义词、近义词(以便于比较和分析)、反义词、缩写形式、完整形式、符号(如果有)、术语的解释,术语名词的上位概念、下位概念等。中医内科学术语(治法部分)信息收集的记录包括:源文献、源文献页码、采集者。其每一术语的信息采集,必须规范、全面。

3.3遵循术语“约定俗成”的原则在标识该领域概念的基础上建立相应的术语表在强调规范化的同时,遵循术语“约定俗成”的原则,根据术语出现的频次来决定术语的取舍。选择中医内科学较为权威的4本著作,统计术语在书中出现的频次,并计算出总的频次,初步筛选术语表。当科学性与约定俗成发生矛盾时应服从科学性。如存在同义词,只选择一个为优先术语,并所用术语符合公认的构词原则。

3.4中医内科学(治法部分)术语的定义术语定义表述的基本原则与方法根据GB/T10112-1999《术语工作原则与方法》中的规定进行。术语标准避免重复,在对某些概念建立有关术语和定义之前,查明在其他标准中如GB/T16751.3-1997《中医临床诊疗术语》中该概念是否已有术语和定义。

对一词多义及多词一义的处理,应用到中医治法的概念领域如“清肝熄风”,在对其进行定义的时候,标志其在治法这一概念领域中的含义。将其分为清热熄风法和凉血熄风法。清热熄风法为用具有清热泻火、息风止痉作用的方药,治疗热极动风证的治法。(中医药名词治则治法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凉血熄风用具有清热凉血、息风止痉作用的方药,治疗血热动风证的治法。(中医药名词治则治法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

又如安神定志一词,表明安神定志用具有镇静宁心作用的方药,治疗神志不安等病证的治法。(中医药名词治则治法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其另一个含义为养生术语。指收摄精神,使精神内守《后汉书·仲长统传》:“安神闺房,思老氏之玄虚;呼吸精和,求至人之纺绋。”(中医大辞典)术语的定义注意不以专指性的词语开始,如“这个”、“该”、“一个”等。在对治法术语定义时直接对概念加以表述,而不用“术语是……”“术语用于描述……”等下列形式表述,并注意被定义的治法不在定义中重复。在中医现代化的过程中,概念清晰、表述统一的术语是至关重要的,应用术语学原理和方法研究整理中医名词术语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工作。中医药术语的其准确性和规范性涉及到诊断、治疗、疗效评价诸多关键环节,是中医走向现代化的必经之路,是行业发展急需解决的关键性问题之一,期待着我们中医学界不同专业的共同努力。

中医内科学毕业论文:中西医结合的中医内科学教学研讨

中医内科学是运用中医学理论,阐述内科所属病症的病因病机及其证治规律,并采用中医药治疗的一门临床学科。它是中医学的主干课程,也是临床各课的基础,是必须学好的一门专业课程。中西医结合专业为我校新上专业,中医内科学更是新开课程。基于以前我们长期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工作,有比较丰富临床经验,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注重学习其他院校的教学经验,认真备课,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现将教学中的体会总结如下。

利用网络技术,借鉴众家之长

我们以前没有教授中医内科学的经验,所以必须学习其他院校好的教学方法及教学经验。时间及财力有限,无法过多地到外地院校参观学习。现在处于网络时代,上网查阅资料极为方便,足不出户便可上网查阅学习多家中西医院校的优秀教案、教材教法、多媒体课件以及其他大量有关中医教学文章。通过上网检索,我们下载了河南中医学院、辽宁中医学院以及南京中医药大学的中医内科学精品课程教案和课件,经过进一步的整理,编写出适合我校中西医结合专业的中医内科学教案和多媒体教学课件。

备课认真充分,讲授条理清楚

中医内科学涉及的病种多、范围广。我校教学大纲安排授课90学时,见习20学时,课时数量明显少于中医院校的中医本科专业。故必须适当精简教学内容,提高授课质量,争取在相对少的时间内,让学生掌握中医内科学的基本内容。所以必须认真研读,吃透教材,充分领会其精神。广泛查阅相关的教学参考资料,虚心向老教师请教,仔细研究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一些重要的、难懂的问题,如何引出、展开、深入讲解,比如:治血三法、治痰独取阳明等,都要考虑周详,做到心中有数,条理清楚。认真书写教案,反复思考、推敲、修改,要符合教学规范要求。进行预讲演练,合理掌握讲课速度,调整课程结构,请本教研室的教师观摩,提出改进意见,直到满意。

讲授中医理论,联系西医知识

由于中医对疾病的认识方法不同,对疾病的论述有其自身固有的特点,与西医学有明显的差异。在中医内科学理论的指导下,逐步形成与病名相应的病因病机、临床特点、类证鉴别、发展演变、转归预后的系统认识,以及辨证论治的具体治法、方药和预防调护,至今仍有效地指导着临床。我们的学生西医课程学的比较多,经常会提问某些西医的病如何用中医治疗。因此在讲授中医内科学时,要经常联系西医相关的疾病,并阐述中西医在一些疾病的认识与治疗方面的差异,指出中医的优势。如讲胁痛、膨胀,可以联系到西医的慢性肝炎、肝硬化腹水,这二种病可以参照中医的胁痛、朦胀进行辨证论治,但中医治疗慢性肝炎、肝硬化的效果,明显优于西医。讲授消渴,可以联系西医的糖尿病,在降糖方面,中医没有特效的降糖药,但在预防糖尿病的并发症,中医药有明显的优势。我们是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可以博采中西医之长,根据具体情况,优先选用比较好的治疗方法,以期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列举有效医案,加强中医信念

泛泛地讲疾病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犹如听讲天书,使人昏昏欲睡,难以产生良好教学效果。学生普遍地对临床病例有浓厚的兴趣,在讲授中医内科的过程中,可以引用较多的临床验案,往往能够激起学生的兴趣,增强学习中医的信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黄疽的阳黄证,黄色鲜明,发病急,病程短,病势重,尤其急黄,类似于西医的重症肝炎,病情危重,单纯用西医治疗死亡率极高。近些年来,我们用茵陈篙汤加大剂量的赤芍治疗重症肝炎取得良好效果,其治疗效果远远优于西医。有数例西医己下病危通知书的病人,经用中药治疗,转危为安,完全康复。在2003年发生非典时,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疗70例非典,实现三个零突破一零传染、零死亡、零转院,其疗效明显优于其他西医院,引起医学界震惊,大大提高了中医的声望。通过列举这些病例,使学生认识到中医不仅能治疗慢性病,在有些急性病的治疗方面也有很好的效果,甚至疗效优于西医。这样对提高学生学习中医的信心具有重要的作用。

经常提出问题,开发学生思路

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当时所教具体内容,经常提出一些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回答,活跃课堂气氛,每节课留下5一10分钟时间,让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回答或与学生展开讨论,改变过去的“满堂灌”式的教学方式。在讨论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敞开心扉,各抒己见,引导学生开阔思路,深入思考,加深理解,激发学生对中医诊断学的兴趣。例如,血癖证为临床常见之证,许多疾病的发生与血癖有关,不少西医师对中医的活血化癖感兴趣,可让学生举出与血癖证相关的的疾病,并分析其发生的机制,不少学生提出冠心病、脑血栓形成、肝硬化等,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分析了这些病的发病机理。这样,对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很有帮助的。

理论联系实际,配合临床见习

中医诊断的理论性、实践性很强,“熟读王叔和,不如临证多”强调了临床实践在学习中医诊断学中的重要意义。比如什么是血癖证、什么是血虚证,怎样才算是滑脉,怎样才算是弦脉?这些仅凭口头上讲,书本上看很难完全掌握,只有从具体的病人身上观察,才能得出形象的认识。鼓励学生多参加临床实践,多接触病人,反复练习,正规操作,严格要求。临床见习要选择常见病为主,如感冒、咳喘、腰腿痛等,针对具体的病人,从通过四诊采集病情资料到辨证思维,再到病案书写等过程,给学生一一演示,待学生掌握操作步骤和方法后,再放手让学生操作,观察他们诊治疾病的过程,发现不当之处,及时纠正。通过临床实践,不仅加深了对书本知识的理解、掌握,锻炼了四诊、辨证和病案书写的基本功,并且培养了严谨的学风和高尚的医德。

中医内科学小学教学感受

为了进一步提高小学期实践教学质量,加强中医药理论知识的掌握与临床实际运用能力,充分发挥小学期临床实践环节教学在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培养上的积极作用,结合上海中医药大学的教学实践改革研究课题,曙光临床医学院从2009年始进行一系列小学期教学改革实践。在2010年5月-7月,我院共接受5批学生(共60人次)的中医内科学小学期实践带教任务,这些学生均为我校七年制学生。由传统中医科承担主要带教,并设专职教师执行带教,每批带教2周。通过小学期实践带教的合理安排和实施,我们感到既培养了学生的临床素养,又提高了教师的带教能力和教学管理水平,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中医内科学小学期实践带教方案。

1分阶段教学查房,锻炼学生中医临床思维能力

进入该阶段小学期实践的学生为我校七年制学生的第4学年,虽然已全部修完中医基础课程,但对于临床环境还比较陌生。我们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量体裁衣,制定了分阶段教学查房带教方式。第一阶段:带教老师事先选好临床病例,将小学期实践学生分成4~5人为1个小组,由带教老师先概述病例情况,然后进入病房示范中医四诊资料的收集,边演示、边口述,学生以见习、模仿为主,查房完毕,回到示教室,带教老师对该病例进行中医诊断、辨证分析,学生记录要点,参与分析。第二阶段:带教老师事先选好临床病例(同一类疾病),学生分组后,先集中于示教室,在带教老师的引导下,小组学生互助合作,共同完成问诊内容、顺序的梳理,查体要求和要点,推选小组长,然后进入病房,学生自主完成病人的中医四诊资料收集,最后返回示教室,学生讨论,共同完成该病例辨证分析内容,带教老师对其过程进行点评。学生在经过以上2阶段的教学查房实践之后,能循序渐进地掌握相关疾病的中医问诊程序和辨证要点。

2病例讨论,温故知新,推陈出新

病例讨论是临床带教的经典模式,多以临床疑难典型案例为载体。笔者以“刘渡舟临证验案”等老中医医案为蓝本,以病证为中心,选取两则病案,在病案的讲解中,采取“设问式、提问式、讨论式、争论式”等教学方法,使学生的思维不断活跃在病案诊治的演绎中。带教老师在分析“验案”病因病机、治疗方法和方药应用的同时,穿插了中医内科学相关知识的回顾,使学生温故知新,学习如何将理论知识运用于临床的思维方法。由于老中医的验案直接来源于临床的真实病例,他们的诊治疾病的思维方法和遣方用药方法体现了长期临床实践的经验和各自的特点,学生在讨论学习名家验案的同时,能认识到临床病案的错综复杂,通过这种形式的病例讨论,学生不仅能温故知新,还能在理解运用原有知识的同时,推陈出新,有效地锻炼了中医临床思维能力。

3小讲课临床化,增进学生学习中医的兴趣

小讲课是临床常用的带教方式,通常针对某一主题,进行理法方药纵向讲解。在小学期实践带教的小讲课中,其内容设置以常用中医临床辨证方法、常用中医临床方剂介绍等为主,横向对比,突出临床特色。如学生在学习中医诊断学时,所学的中医辨证分类繁多,包括八纲辨证、病因辨证、脏腑辨证等内容,辨证方法过于典型化,而在临床中很难见到如此典型而辨证依据充分的病例,学生感觉掌握起来比较困难,不知如何运用所学的知识。我们的小讲课中,常以临床病例为载体,介绍运用中医临床诊断的辨证方法,包括如何理顺病人主诉及症状,如何综合运用四诊资料;如何逐步辨证,找出疾病内在的病因病机、病位、病性、类证鉴别等内容,学生听课兴趣浓厚,且更易掌握辨证方法和要点。又如传统的中医方剂学知识包含在方剂学中,或散见于中医内科学、伤寒论等课程中,学生掌握方剂的形式以死记硬背为主。而小讲课中病例治疗所涉及的方剂内容是以病证为基础,方剂的组成、配伍、药物用量、煎服法等均从临床实例中体现出来,老师在讲完1个方剂后,辅以类方讲解,让学生举一反三,明确类方的异同点,使其听课效率高,这样对常用方剂的掌握程度较好。

4临床操作示范,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参加小学期实践的学生其基础知识尚不全面,且实践时间较短,不能象毕业实习的学生一样直接参与到多种临床操作中。因此,在小学期实践带教中增加了临床操作示范内容,内容包括如何开医嘱、书写及借阅病史、开化验单以及如何进行督灸、耳针、穴注、针刺、推拿等操作项目,带教老师边演示、边讲授,学生一对一进行模仿、训练。与传统的治疗学课程授课方式不同,学生能亲临临床实践环境,集中地、近距离地熟悉和掌握临床操作规范,目睹中医操作的实用性,从而增强了学习中医的自信心,提高了动手能力。

5注重全面考核,为高效率实践保驾护航

以往小学期实践模式主要以学生科室轮转为主,学生的主要任务是“见习”,临床科室没有足够的时间对他们进行带教和培训,考核内容不明确,助长了许多学生随波逐流的学习态度,2周的小学期实践没能从真正意义上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提高。因此,我们通过小学期实践改革,强化全面考核内容,考核项目主要包括考勤(占20分)、作业(占20分)、口试(占60分),重点考核学习态度和临床实践技能。具体包括:①考勤签到天天记:学生考勤情况能直接反映学生学习的意愿与决心,实践证明,通过强化记考勤制度,没有一位学生迟到、早退。②实践作业每日交:2周时间内,每日上午安排学生在门诊或病房实践,学生需要完成1份住院病历或2份门诊病历,且病历书写质量直接计入考核内容,学生在完成常规的病房查房或门诊随诊等工作后,可以选择有特色、感兴趣的病历进行书写和摘录,有利于提高学生书写病史的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③六大模块口试考:学生在完成小学期实践后需要进行考核,考核以口试为主,内容包括中医四诊资料收集,中医病证辨证分型,常用方剂组成、功效、主治背诵,中医病史书写格式和要求,中医常规操作示范,标准化病人考试6部分,这些内容均散见于平日教学过程中。此种考核形式的确立,使学生无法怠慢于平日的实践,有利于知识的掌握和运用,为学生高效率的小学期实践保驾护航。

每批小学期实践带教共有10个工作日,上午分派学生至不同科室病房或门诊轮转,即每位学生均能接受5个半天门诊及5个半天病房的轮转见习;下午集中带教授课,即每位学生均能接受2次循序渐进的教学查房、病例讨论、临床小讲课、临床操作示范。另有2个下午分设作业点评及考核。实践证明,学生在经过以上的实践后,纷纷表示,小学期不再“流于形式”,老师专职带教、学习内容丰富、考核全面有效。每位学生均需带着问题和作业任务进行10个半天的轮转(门诊及病房),而不是“走马观花,心不在焉”;并且每位学生又必须以备考的心态集中8个半天的临床学习,而不是“见习见习,走走看看”;最终严格的考核方式使得学生需为其每一分钟的学习效果负责。如此,小学期实践带教从根本意义上促进了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提高。

总之,高等中医教育的宗旨是培养应用型中医人才,小学期实践的理念正是因此而提出。早临床、多临床,有利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从“分数型”向“应用型”转化,使之在经过3个阶段的小学期实践之后,对进一步的临床课程学习和以后顺利熟练地跨入实习阶段将有所帮助。然而小学期实践由于人数多,时间短,给临床教学带来极大地压力。所以如何在现有相对固定的教学资源、教师人数和教学环境下更好地做好小学期实践的带教工作?如何处理好现有临床毕业实习计划、中医内科学课程见习带教质量与小学期实践带教质量之间的关系?如何发挥临床带教老师的教学热情和教学能力?这些都值得我们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中医内科学毕业论文:中医内科学学生知识构造及能力培育研究

学位论文是由研究生撰写的、作为评定学位的研究论文,它既是研究生培养期间从事科研活动的最后结晶,也是其学术研究能力的集中体现。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质量最能反映研究生的知识结构和专业水准。中医内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是近年各高等中医药院校招生的热门专业,约占在校研究生的40%,因此中医内科学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河南中医学院近10年来中医内科专业207位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详细调查,系统整理分析研究生在完成学位论文时需具备的知识结构、课题设计能力、科研指标等,从而对中医内科学专业研究生课程体系设置、培养方案的改革提供必要的理论根据。

1对象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研究资料为河南中医学院1997年-2006年中医内科学专业毕业生的硕士学位论文207篇。

1.2调查内容

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学位类型、论文名称、关键词、论文类别、中医经典引用、西医知识运用、实验动物选用、实验方法应用、检测指标、统计学方法选用、统计软件应用、参考文献。

1.3调查方法

按照调查内容设计《河南中医学院中医内科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调查表》,组织已毕业留校的研究生进行专门培训后,对每篇学位论文进行阅读,按照调查表内容逐条归类。所采集信息汇总后采用频次法进行数据处理。

2调查情况

2.1学位类型、论文类别、实验方法调查统计结果

需要说明的是这3项统计中学位类型分为医学科学学位和临床医学专业学位;论文类别分为实验研究与临床研究;实验方法由于医学研究中具体实验方法很多,比如血脂的检测、肝功能的检测、血细胞检测、形态学观察以及现代新技术放射免疫法、DNA检测、白介素的测定等等统计非常难,但都可以归类为定性和定量,定性指形态学、病理切片观察、心电图等为定性研究,定量指对某些检测指标的测定,有量的概念,两者都具备的为综合研究。经统计处理,学位类型、论文类别、实验方法调查统计情况见表1。

2.2引用中医经典及西医知识运用情况

由于中医经典著作数量较多,因此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在引用中医古典医籍方面相对来说也十分丰富,我们对引用频次相对较高的中医经典(8%以上)进行统计,见表2。

西医知识运用相对集中,所列内容全部统计,具体统计结果见表3。

2.3实验动物选用情况

从论文选用实验动物来看,常见的有SD大鼠、Wistar大鼠、NIK大鼠、新西兰兔,除此外还有豚鼠、狗等。

2.4学位论文参考文献引用情况

参考文献的引用是学位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判断论文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对硕士学位论文的引文进行分析,可以反映其研究起点和基础,同时可以评价研究生的文献资料检索能力。显示通过对中医内科学专业207篇学位论文的调查分析显示,引文数量不太均衡,平均每篇学位论文引用参考文献在50篇左右。从引文语种上看主要集中在中文、英文、日文3种,比例分别为83%、16.7%、0.3%。

2.5实验方法应用情况

从统计情况看1999年以前的学位论文在实验研究中选用的检测方法与指标较为单一,主要是常规项目如血常规、肝功能、血液流变学、形态学等检测,所用设备多为光学显微镜、普通病理切片机、心电图机、超声波等。2000年后的研究方法逐渐丰富,免疫组化、细胞培养、基因检测等先进的检测技术与设备得到了应用。

2.6统计学方法应用情况

从统计结果看应用的最多的统计方法为t检验、方差分析,其他统计方法依次为u检验、χ2检验、秩和检验、Ridit分析等;从统计软件的运用上看2001年前应用的统计软件集中在SPSS8-SPSS10,较低的版本,2001年后统计软件集中在SPSS10~13,这与软件开发有关,功能增加,应用更先进。近年来也有部分采用SAS等软件统计处理。

3结果分析

3.1中医基础理论知识扎实全面

调查的中医内科专业硕士研究生论文引用了大量中医古典医籍文献,反映了研究的广度与深度,这与河南中医学院加强研究生中医古典医籍的教学分不开。引用的古典医籍主要为《黄帝内经》《丹溪心法》《景岳全书》《神农本草经》《金匮要略》《本草纲目》《医林改错》《伤寒论》等居多,其次《临证指南医案》《医学心悟》《医学衷中参西录》《名医别录》《药性论》《日华子本草》等也有较多引用,反映了我院研究生对中医古典医籍的重视程度。

3.2医学知识进一步提高

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生的西医知识随着现代医学科学的发展得到逐步提高,反映了研究生注重学习、吸收先进的科学技术方法,紧跟时代步伐。比如2000年前研究生的学位论文的研究方法主要采用药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生理学、免疫学的知识进行研究;2000年后随着分子生物学、基因技术、免疫组化技术的出现,这些方法在学位论文中已得到广泛应用。

3.3注重查阅外文文献

引用参考文献的语种分析,是对研究生外语程度和论文吸收国内外科研成果能力的判断。研究结果显示,近几年研究生毕业论文引用外文文献逐渐增多,这反映研究生能够及时了解国外医学科学的研究动态,并运用于自己的研究中,使中医药的科学研究减少或避免低水平的重复,而且能及时吸收国内外的最新研究成果,提高中医药的研究水平。

3.4注重临床医学科学研究

1998年我国对医学学位类型进行了调整,临床医学研究生设置了医学科学学位和医学专业学位两种类型。由于学位类型的不同其培养目标也不同,医学专业学位主要是培养高级中医药临床应用型人才,论文要求与科学学位也不尽相同。中医内科学专业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多为临床研究,如证候学研究、中医药治疗临床研究等。从调查情况看研究生的临床设计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临床研究方案的设计大多采用了随机对照法,部分设计还采用了盲法。科研水平、论文质量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4结论与建议

4.1研究生的课程设置应不断更新

研究生的中医古典医籍引用虽然很多,但在应用古典医籍说明有关问题上有些牵强,阐述得不够清晰。这可能与研究生对古典医籍的理解不够透彻有关,因此需要进一步培养研究生阅读、理解、掌握古典医籍的能力,体现在课程教学上应加强古典医籍的教学。同时还要开设传统哲学、语言学、文学等课程,加强对研究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提高研究生的人文素质和中医文化底蕴。

4.2实验设计应体现研究的科学性和先进性

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重复性的前提是科学合理的实验设计。在本次调查的论文中存在一些实验设计方案不合理的现象。比如临床设计中病人的纳入标准、排除标准不合理;对照组的选择不科学;实验因素选择不合理;非实验因素难以控制;盲法应用多数为单盲法,很少应用双盲、多盲法。通过近几年的努力,研究生的临床科研设计能力已有显著提高,这主要与我院在研究生中开设临床科研设计方法相关课程有很大关系。今后应进一步深化研究生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等方面的改革,增加提高研究生综合素质的课程。

4.3研究生论文格式与文字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调查的研究生学位论文多数结构合理、论述缜密、逻辑性强、文笔流畅,但也有少数论文虽然设计合理,但由于文字功底较差,使论文论证不够严密,甚至存在一些明显的语法、逻辑错误,影响了研究生的论文质量。近几年我院在研究生课程教学中开设了论文写作选修课,研究生的学位论文的文学性、可读性有了很大提高。

中医内科学毕业论文:中医内科学教学创新实践研讨

中医内科学是内、外、妇、儿等临床课之首,是中医基础理论课程与临床各学科课程的桥梁,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历来为人们所重视。因此讲好中医内科学对于学生从基础到临床的转型,对于后期临床教学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本教研室不断总结经验,在课堂教学、临床见习、毕业实习等不同环节均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其中课堂教学在系统化、多元化、讨论式、启发式上下功夫,进一步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并能把各种知识融会贯通,对加强临床思维的培养起到积极作用,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取得很好的效果。

1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1)坚持采用启发式教学。①进行推理:以多媒体演变图形式展示病证的病因病机示意图;②举例:进行针对性举例,例子切题而生动,活跃课堂气氛;③比较:进行系统比较、纵横比较、方药比较,培养学生对知识连贯性的把握;④问答:课前提出问题,可提问回答或自问自答,促进教学相长;⑤归纳:把某一章节有共性的内容进行归纳、分析、比较,加深学生印象。上述5种方法交叉、灵活使用,可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加深认识,拓宽思路,提高学习效果。

(2)灵活运用讨论式教学。①问题讨论:授课前教师列举若干问题,插入授课的某个时段进行讨论。②病例讨论:课前或课后,或课间插入典型病例分析讨论,印证所讲内容,加深印象。③床旁讨论:直接带学生到病房,找典型病人现场分析讨论,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增加“实战”气氛,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应变能力和辨证论治水平。

2优化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水平

(1)概述。讲解时做到一准确、二完整、三联系、四贯通、五详细,具体如下:①定义准确,前后呼应:胃痛是以胃脘部疼痛为主症的病证,胃脘部一般是指上、中、下三脘部位,或指两侧肋骨下缘联线以上至鸠尾的梯形部位;痞满以胸腹痞闷胀满不舒为主症的病证;腹痛是以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的部位发生疼痛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证。将胃痛、痞满和腹痛的定义结合起来讲解,尤其是所在的部位是关键,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②结构完整,层次清晰:讲解鼓胀的定义应分为:鼓胀是以腹部膨胀如鼓而命名;病机关键是肝脾肾三脏受损,气、血、水瘀积腹内;临床表现为以腹胀大如鼓、皮色苍黄、腹壁脉络暴露为特征,或有胁下或腹部积块,四肢枯瘦等;本病病情反复迁延,久治难愈;晚期并发症可见吐血、便血、昏迷、悬饮、肝癌等。③中西合璧,融会贯通:如提出中医腹部四分法与西医腹部九分法有何区别和联系?腹痛与脏腑的关系?胃镜像与慢性胃病的关系?④古今文献,区别联系:在讲解痞满时应该讲清楚痞、痞证与胃痞的区别与联系;讲解胃痛时讲清楚古代9种心痛与现代胃痛的关系。⑤西医范围,分类详细:在鼓胀病证讲解时应对肝硬化的分类进行详细阐述,其包括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血吸虫性肝硬化、酒精性肝硬化、心源性肝硬化、胆汁性肝硬化、中毒性肝硬化、代谢性肝硬化、血管病变性肝硬化、营养性肝硬化和隐匿性肝硬化。

(2)病因病机。讲解时围绕一利用、二建立、三突出、四强调,具体如下:①充分利用动画图形,形象地说明各病因。②每个病证建立示意图表,整体把握病因病机。③突出每个病证的病位、病性、病因和病机关键,比如胃痛的病位关键在胃,与肝脾密切相关,同时与肾亦有关;早期多为外邪、饮食、情志所伤,以实证为主,后期常见脾虚、肾虚等正气虚弱;病因为外感寒邪,饮食不节,情志不畅,脾胃虚弱;病机关键为胃气失和,气机不利,不通则痛或胃失濡养或胃失温养,不荣则痛。④强调每个病证本身的病机转化。例如胃痛中本身的病机转化:寒邪客胃,饮食不节,导致胃气受伤,胃气壅滞,不通则痛,出现胃脘胀痛;气郁化火,胃热炽盛,热灼而痛,出现胃脘灼痛;气机壅滞,气滞血瘀,瘀血停滞,表现胃脘刺痛;瘀血不去,新血不生或气郁化火,火盛伤阴,胃阴不足,不能濡养于胃,不荣则痛,表现胃脘隐痛,似饥而不欲食;胃阴亏虚,日久耗伤肾阴或素体肾阴亏虚,不能上济于胃,导致胃肾阴亏,阴虚作痛。另外需要强调病证与病证之间的病机转化。

例如胃痛时出现胃热炽盛,肝胃郁热,热伤血络,迫血妄行,血溢脉外,可导致呕血,便血;胃痛日久,伤及于脾,脾胃虚弱,脾失统血,亦可出现呕血,便血;脾胃运化失职,湿浊内生,郁而化热,火热内结,腑气不通导致卒腹痛;胃痛日久成瘀,气机壅塞,胃失和降,胃气上逆,出现呕吐反胃;胃痛日久,痰瘀互结,壅塞胃脘,形成噎嗝。

(3)诊断与鉴别诊断。讲解时注重一根据、二结合、三利用:①根据临床实际,重点讲解胃痛与真心痛的鉴别要点;②结合带教情况,学生写病历时往往将鼓胀病人的主诉写成腹胀多少年,而不是腹胀大多少年,鼓胀与痞满概念混淆不清,应重点讲解鼓胀与痞满的区别;③利用直观图形,如胃镜下图形、黄疸和鼓胀病人的照片,加深对病证的印象。

(4)辨证要点与治疗原则。讲解时强调4个重视:①重视寒热虚实气血辨证:如胃痛需辨寒热,辨虚实,辨气血;腹痛需辨寒热虚实;痞满需辨寒热辨虚实。②重视各个病证脏腑辨证:例如胃痛病位在胃,胃病初发,常因外感、伤食所引起,脘腹胀痛、闷痛,嗳气,痛无休止,大便不爽,脉滑等;病位在肝,反复发作,每与情志不遂有关,胃脘胀痛连及胁肋,窜走不定,太息为快,脉弦等;病位在脾,多属久病,胃中隐痛,饥时为甚,进食可缓,劳倦则重,休息则轻,面色萎黄,疲乏无力,大便溏薄,脉缓等。③重视以问题为核心讲解:在讲解鼓胀时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何为“气鼓”“血鼓”“水鼓”?如何理解三者之间的关系?然后老师解答。“气鼓”,偏于气滞,见两胁胀满,善太息,嗳气,或得矢气后腹胀稍缓,口苦脉弦等;“血鼓”,偏于血瘀,见四肢消瘦,腹壁脉络显露,胁下或腹部积块,面色黧黑,面颊、胸臂血痣或血缕,肌肤甲错不润,手掌赤痕,唇及爪甲色黯,舌边尖瘀点、瘀斑等;“水鼓”,偏于水停,见腹胀之形如囊裹水,或腹中有振水音,周身困乏无力,溲少便溏,或有下肢水肿等。④重视名老中医学术思想:如在讲解完脾胃系病证后介绍董建华教授治疗脾胃病通降论的学术思想:即胃病认识上的3要素,生理上以降为顺;病理上因滞而病;治疗上以通祛疾。胃病治则上的二点论:脾胃合治和脾胃分治;胃病治法上的一轴线:治胃必调气血。

(5)分型论治。讲解时着重3个注重、4个加强:①注重方药与病因病机相呼应———前后联系:例如寒邪犯胃,饮食不节,胃气壅滞使用香苏散;气滞血瘀使用失笑散合丹参饮;胃热炽盛使用泻心汤合金铃子散;胃阴不足使用益胃汤合芍药甘草汤。②注重病证分型中的理法方药———纵向联系:如腹痛,寒—寒邪内阻—良附丸合正气天香散;热—湿热壅滞—大承气汤;虚—中脏虚寒—小建中汤;实—饮食停滞—枳实导滞丸;实—气机郁滞—柴胡疏肝散;实—瘀血阻滞—少腹逐瘀汤。③注重病证与病证之间的联系———横向联系:例如肝气郁结可导致多种疾病,但选方用药却不完全相同,例如肝胃气滞胃痛用柴胡疏肝散;肝胃气滞呕吐,选用半夏厚朴汤合左金丸;肝郁气滞痞满,选用四逆散合越鞠丸;肝气乘肺喘证,选用五磨饮子等。④加强方剂之间的讲解与梳理———方剂联系:例如寒热并用方剂的比较,左金丸治疗泛酸;半夏泻心汤治疗呕利痞;生姜泻心汤治疗胃虚不化水气致痞;甘草泻心汤治疗脾胃气虚痞利俱甚;温脾汤治疗阳虚便秘;连理汤或乌梅丸治疗休息痢等。⑤加强药物之间的讲解与梳理———药物联系:例如化湿药的运用,芳香化湿用藿香、佩兰;健脾化湿用茯苓、生白术;淡渗利湿用通草、车前子;祛风除湿用羌活、独活;清热化湿用黄芩、黄连;苦温燥湿用厚朴、苍术等。⑥加强对现代研究进展的讲解———古今联系:例如萎缩性胃炎,从古代的所谓痞、痞满讲到现在的胃痞,并结合自己的科研成果,向学生较全面讲解目前的研究进展,拓展学生的知识面。⑦加强典型病例的讨论与讲解———实践联系;在课前提出一个有一定难度的复杂病例,突出以病例讨论为核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中医内科学毕业论文:剖析中医内科学教学感想

《中医内科学》是中医学的主干课目,是各中医基础学科内容的综合,教学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中医临床诊疗思维的培养。然而在以往的课堂教学宗旨中往往注重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和考试的过关,而忽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开发,这样的教学,最终让学生的中医理论基础不扎实,临床思维能力缺失,导致辨证论治思维能力不强,临床实际处理问题能力较差,甚至会让一些学生对中医缺乏信心,放弃中医治病。如何来改变这种状况呢?我在这些年的实际教学工作中,有以下几点心得体会。

1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夯实中医理论根基中国传统文化在人体生命认识领域中的具体体现就是中医学理论,理解好中国文化系统思维的精髓,是领悟中医学理论精神实质的根本和必然途径。爱因斯坦说过:“如果一个自然科学理论,没有认识论作为依据,是站不住脚的。”中国传统文化孕育着中医学的思想、理论、思路、原则和方法,为中医学的形成奠定了深厚的哲学基础。黎志钟同志曾经在《中国医药学报》对中医学做过这样的比喻:“如果把中医药学比作一棵硕果累累的大树,那么传统的文化与科学是其根,以《黄帝内经》为代表的基础医学为其本,临床医学为其主干,方药与疗效则是其花、叶与果实”。为此,我认为要想让学生长成“参天大树”就只有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也就是说,要让学生成才,就要加强对学生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夯实其中医理论根基。只有这样才能教好《中医内科学》。

1.1加强古代人文文化教育明张介宾《类经》中提到“不知易不足以言太医”。易,指的就是《易经》,熟知《易经》的人都知道其实《易经》卦象实际上是人类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的记载。而《内经》里对中医的要求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通人事。也就是说作为一名中医就必须要掌握好各个自然学科的知识以及了解人世间的凡人俗事。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就应当加强古代人文文化知识的教育,学生才能更好的理解中医的实质内涵,进而当好一名中医。

1.2加强古代哲学思想的教育中医学是在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哲学思想的影响和渗透下,人类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实际观察中,不断加以科学的总结和概括而形成的。中医学又是属于宏观整体医学,其辨证思维如整体恒动、天人合一、辨证论治、直觉体悟、取象比类等都与古代哲学朴素辨证法是同一的,相互依存的。因此,我们应在教学上加强古代哲学思想内容的教育,这样才能让学生触类旁通,领悟好中医辨证思维,更好的理解和把握中医理论的精髓。

1.3加强“咬文嚼字”的教育“咬文嚼字”是获取知识、启迪智慧、提高语言文字水平的重要基本功。我国的汉字是世界仅存的象形字之一,然而国家政府为了书写简便,使得很多简体字都已无法如古代汉字般,体现出更深、更多的内涵。但是中医这门古老而传统的医学,它的每一个字、词和术语都有特定的含义,只要深挖细掘、逐字逐句推敲就能够深入浅出、形象生动的揭示其深刻内涵,阐明其深奥道理。中医中“取象比类”的思维方式与古代汉字的形成是一致的,因此在教学中教会学生“咬文嚼字”,便能使学生对中医理论做到易学易懂易记,并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受益终生。

2转课堂为病房加强实践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现在《中医内科学》的课堂教学大多以教师讲授为主,填鸭式教学,学生被动学习,动机不够,兴趣和注意力都随着时间而减退。目前在《中医内科学》教学中最常用的教学方法是案例式教学,但都是“纸上谈病”,学生并没有实际参与辨证思考及临床操作,真正的临床思维模式没有得到很好的建立和发展。因此,在教学中转变思想,把课堂模拟成病房,创建良好的情境,更有利于学生转变角色,增加实践操作的数量和质量,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临床思维和操作能力。

2.1合理使用多媒体将模糊化转具体化提高教学效果将典型的病例的资料用DV或数码相机拍下影像,并根据这些资料进行案例式教学。如拍下医生接诊及问诊经过的影像资料,要求学生针对影像给出的症状体征、主诉、发病经过、病史等资料,写出完整的病历。这种将文字转化为声音、图像、动画的形式,把模糊转为具体的方法,更容易让学生消化和运用课堂理论知识,提高学习的质量。

2.2虚拟案例场境精心设计变量提高学生灵活性根据经典案例或老中医的案例,由老师或学生扮演患者、医生,虚拟案例,并以此进行研讨。在此过程中授课老师需精心设计问答,如老师扮演风热犯肺的咳嗽患者,除回答一般症状外,还应精心设计各种变量条件,如有咽痛,如何处理?痰多、胸闷,苔腻,又如何处理?或者气粗、痰多质稠伴身热口干,舌红苔黄腻,又如何处理等等,层层递进,不断增加变量条件,逐渐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及诊治的应变能力。

2.3主动寻找病人请病人入课堂提高实操能力一般的医学院校,是没有条件让学生长时间进行见习实践的。如何提高学生实操能力?我们要主动在身边的亲戚朋友、学生中寻找病人,或者与医院联系协商寻找患者,并在征得患者同意后请入课堂。让学生亲身接诊患者,进行望闻问切、立法、处方、用药,切实提高临床实操能力。

总之,《中医内科学》教学是非常重视理论与实际运用相结合的,它要求学生在扎根中国传统文化和夯实中医理论根基的同时,还一定要加强实践,不断提高自己临床思维和独立临诊能力。为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做到坚持两手都要紧抓,一手紧抓学生自身理论体系的建立和巩固,一手紧抓学生中医临床思维能力的提高。只要我们师生共同努力,奋斗不懈,就一定能达到教学目的,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