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5-24 05:41:49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1篇的本科心理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摘 要: 大学生就业在很大程度上受个人的主观心理因素的影响,高职学生同本科生相比,就业心理既有共同点,又有差异。本文通过对高职与本科学生就业心理的比较研究,了解高职学生的就业心理,对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提出建议。
关键词: 高职学生 本科学生 就业心理 就业指导工作
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社会的共识,同本科生相比,高职学生面临着更大的就业压力,这其中有社会的原因,如有些用人单位对高职学生存在偏见,也有学生个人的主观心理原因,等等。为了解当前本科生和高职学生的就业心理是否有差异,这种差异对学生的就业是否有显著影响,笔者分别对大连市一所本科院校(大连交通大学)和一所高职院校(大连职业技术学院)的在读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在兼顾文理、性别的情况下在这两所大学随机抽取部分院系的大一和毕业班学生,共发放问卷145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139份。
笔者参照国内外相关研究,编制了《大学生择业心理调查》问卷。问卷的基本构成主要选取社会、家庭、学校、知识能力、动机兴趣、职业效能六个维度。
一、研究结果
(一)社会方面。
1.对国家就业形势了解程度。
从高职和本科学生对国家就业形势了解情况程度的频数统计发现,“一般了解”的分别为62.3%和61.54%,“了解”的只占13.93%和20.51%。说明大学生对国家就业形势真正了解的较少,对自我成长、自我实现、职业生涯规划考虑得不够。从对被试不同特点的差异检验可以发现,存在年级差异(P<.05)和性别差异(P<.05),说明由于社会文化和教育的原因,男生认为自己承担着更大的社会责任和社会期望,因此具有更大的就业压力,更早和更多地关注就业问题。同时由于现在高校就业指导工作越来越深入,大学生对国家就业形势也越来越了解。
2.对工作环境的选择。
希望毕业后在沿海开放城市工作的大学生最多,高职和本科学生分别占35.25%和32.48%,其次是大城市。说明大学生在择业时不是根据自身的专业到适合自己发展的地方,没有艰苦奋斗的决心和勇气,不愿到边远的地方,不愿深入基层。
3.对了解职业信息的主要渠道。
高职学生了解职业信息的主要渠道是新闻媒体(31.62%)和网络(26.23%),本科学生则是学校(29.06%)和网络(28.21%)。说明学校给大学生提供的职业信息较少或者不够,学校应该从多种渠道给大学生提供职业信息,增加大学生择业的机会。在学校给学生提供就业信息的选项上,高职和本科学生存在着显著差异(P<.05),因此高职院校应加大力度拓宽就业渠道,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信息。
4.对职业选择的主要影响人物。
大学生在确定职业时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人是父母,高职和本科学生分别占37.7%和30.7%,其次是其他人(18.85%和25.64%)。说明由于网络媒体的日益丰富,当代大学生获得的信息更加丰富,周围的人对大学生都具有较大的影响,这种影响有好有坏,因此我们决不能忽略他们的影响。
(二)学校方面。
1.就业指导内容的频数。
在学校提供就业指导课程以外,36.07%的高职学生认为职业发展咨询非常必要,本科学生则认为应增加素质拓展训练(44.44%),说明大学生迫切需要不同的就业指导方式和各种丰富多彩的内容。在职业发展咨询方面,高职和本科学生存在着显著差异(P<.05),说明高职学生存在着更多的就业困惑,更加迫切地需要富有针对性的个别指导,这就要求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应更多地开展针对学生个体的咨询活动。
2.就业指导方式。
高职和本科学生最感兴趣的就业指导方式分别是:经验分享(33.61%和36.75%)、互动沟通(29.51%和34.19%)。说明大学生对他人的就业经验更感兴趣,希望得到他人的就业指导,这就要求学校在就业指导上进行安排,提供经验上的交流。
3.就业指导的必要性。
对学校择业指导的必要性的统计表明,58.2%的高职学生和66.67%的本科学生都认为很有必要,而选择没有必要的学生很少。可见大学生普遍希望从学校那里得到专门的择业指导,因此学校设立专门的机构和专职人员从事择业心理教育与指导工作非常必要。
(三)家庭方面。
1.父母的收入。
在父母收入方面,高职学生和本科学生存在着显著差异(P<.05),家庭月收入为2000元以下、2000―3000元的人数分别为:52.46%、31.15%,而本科学生的比率则分别为:41.13%、21.37%。说明高职学生的家庭经济收入较低,很多学生来自低收入家庭,因此他们的顺利就业对改善这些家庭的经济状况有很重要的作用。
2.父母希望从事的职业。
高职学生父母最希望子女将来从事的职业是专业技术人员(占30.33%),多数本科学生的父母则希望子女从事的职业是公务员(占38.46%),说明父母希望子女有一份收入稳定、工作环境安定的职业,高职学生的父母则更重视孩子有一定的技术和技能,这对指导我们的教育教学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四)知识能力方面
大学生普遍认为知识技能和交往技能在择业中是很重要的,其中高职学生更看重知识技能(36.89%),本科学生更看重交往技能(32.48%),说明大学生已经能够客观地评价自己,分析自己在就业中的优势和劣势,开始努力提高自己的内在素质。在对不同特点的学生进行差异检验中发现男女生存在着显著的差异(P<.05),女生更注重知识能力,而男生更注重交往能力。
(五)动机兴趣方面
1.大学生择业时优先考虑的因素。
无论是高职学生还是本科学生,最被看好的都是发展前景好的行业(分别占44.26%和50.43%),其次是稳定性好的行业(分别占22.95%和22.22%),高收入行业、能够发挥个人特长的行业和对于工作的地区与社会地位问题给予考虑的选择的人数都较少。
2.大学生对薪酬的要求。
在大学生对薪酬的要求方面,高职和本科学生存在着显著的差异(P<.05),选择薪酬要求在800―1500元的高职学生占37.7%,其次是1500―2500元,大约占31.97%,而本科学生对薪酬的要求则相对较高,选择在1500―2500元的大约占47.86%,其次为2500元以上,大约占28.21%,这反映了大学生对院校所在城市的工资水平的理解和接受。
3.大学生对将来所选择的职业与现在所学专业的相关性。
对于将来所选择的职业与现在所学专业的相关性问题,有45.08%的高职学生和44.44%的本科学生都认为只要接近就好。也就是说,大多数人还是希望自己现在学习的内容能够应用到将来的工作中,但并不一定完全一致,这样便扩大了自己的择业范围,给了自己更多的选择空间。
4.大学生职业选择的主要目的。
对于职业选择的主要目的首先是体现个人价值(分别占32.79%和52.14%)和解决生存问题(分别占27.87%和19.66%)。说明大多数大学生希望在工作中实现个人价值,回报社会,其中高职学生更加注重解决生存问题,本科学生更突出体现个人价值,说明高职学生家庭经济状况相对较差,承担着更大的生活压力。
(六)职业效能方面
对大学生职业选择的信心度的统计发现,有点信心的高职学生占40.98%,本科学生占40.17%;非常有信心的高职学生占33.61%,本科学生占38.46%。说明总体上来讲,大部分学生对就业前途还是有信心的。
对于选择职业时被拒绝的反应,高职学生选择最多的因素是学历(35.42%)、就业机会不均等(22.13%),而本科学生选择最多的是能力欠缺(29.06%)和社会不公正待遇(18.80%)。表明大学生普遍认识到自身能力对就业的重要性,并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对一些社会不公现象也存在一定的看法。高职学生认为同本科学生相比,很多单位更看重学历,对高职学生存在一定的偏见,给他们的机会较少。
二、结论
面对就业,同为大学生的高职学生和本科学生有着共同的心理特点,但由于本科和高职学生的培养目标不同,培养方式不同,学生的特点不同,因而学生的职业定位和就业心理是有差异的。研究本科和高职学生择业心理的不同,将会使我们有针对性地指导大学生合理就业。尤其对于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1.大学生对国家就业形势了解得较少,缺乏完整的职业生涯规划,希望从学校获得形式新颖和富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传统的大班上课的就业指导的方式已经满足不了学生的需要,学生更加喜欢经验分享和互动沟通的就业指导方式。高职学生面临更多的就业困惑,更希望获得个别辅导和职业发展咨询。而本科学生更注重长远的职业生涯规划。
2.家庭对大学生的就业具有最重要的影响,很多大学生的就业愿望和父母的愿望是一致的;而且在信息社会高度发展的今天,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对大学生的影响越来越大,这在同时弱化了传统的学校教育的影响,对我们研究如何加强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就业观念的指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大学生普遍对就业前景感到乐观,希望自己拥有足够多的求职途径、准确的就业信息来源。但一些高职学生感到可利用的客观渠道狭窄,没有良好的社会关系,家庭背景一般,缺乏求职的社会支持,更希望自己从学校获得更多的就业信息,希望学校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4.大学生职业选择体现个人价值的实现,重视个人发展机会的选择和行业的发展前景,对专业的对口与否并不很看重,追求舒适安逸的工作环境,不愿意吃苦,主动竞争意识差。很多高职学生家庭经济条件一般,更迫切地需要解决生活问题。虽然高职院校是为生产、服务第一线培养应用型人才,但很多高职学生还是不愿意到基层工作。
5.大学生普遍认为在职业选择中知识能力和交往技能都很重要。高职学生更看重知识和技能,说明高职学生普遍认识到自己在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上有所欠缺,影响自己的就业竞争力。而本科学生则认为自己在社会交往上的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6.大部分大学生对就业有一定信心,能够正确对待和处理就业中的挫折,高职学生同本科学生相比,由于学历较低,对自身能力信心不足,职业效能感较差,当遇到困难时一些高职学生不能正确地认识和对待就业中的挫折。
三、对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建议
通过调查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大学生在择业中所具有的心理特点,从而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进行择业心理教育与指导。尤其对于高职学生来说,我们可以通过比较,了解高职学生同本科学生就业心理的共同点和不同点,明确高职学生就业心理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符合高职学生特点和具有高职特色的就业指导,帮助高职学生成功就业。
(一)完善就业指导机构建设,加强就业指导队伍建设。
据了解,美国高校平均400个学生设有1名职业指导人员,目前正准备增加为每250个学生设1名职业指导人员。当前虽然高职院校都成立了就业办,但很多院校的就业办属于行政机构,停留在为毕业生办理行政手续的水平上,虽然一些院校成立了专门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的教育和服务机构,但师资的数量和水平都远远满足不了学生的需要。因此高职院校应加大力度,尽快培养和引进一批专业水平高的就业指导人才,组建一支专兼职教师的队伍,以从事就业指导工作。
(二)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根据很多高职学生对自己的未来缺乏长远规划意识的现状,高职院校应当把职业生涯规划贯穿于三年的学习生涯过程中,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发展为学生必修课,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教授不同的内容,使学生从一入学就为自己设计未来,明确发展的方向,树立长远的目标,帮助学生形成明确而有弹性的职业期望,为学生的职业选择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
(三)研究和探索形式多样、符合高职学生特点的就业指导方式。
虽然当前高职院校都开设了就业指导课,但很多院校仍然采用大班理论授课的方式,既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缺乏针对性。高职院校应当认真研究适合高职学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采用团队训练的教学方式,更多注重经验分享和互动沟通,从而提高就业指导的教学效果。
(四)加强就业指导中的咨询服务和心理辅导工作。
高职学生普遍希望能获得为自己量身定做的就业指导和面对面的咨询服务,因此高职院校应设立专门的职业咨询机构,使每一个需要帮助的学生都能得到专业的服务和指导,同时要对所有的专业教师和学生工作者进行大学生就业方面的专业培训,使他们能对每一个学生进行辅导并提供建议和咨询,提供一些寻找工作方面的技能指导和帮助,以使学生能够有效地应对找工作时的焦虑。
(五)转变学生的就业观念。
高职院校应努力转变学生的就业观念,如一些学生希望一次性就业就找到一个稳定的职业,不愿意多次就业;就业存在着“狭隘”的地域观念和“行业”观念,只愿意到沿海开放城市工作,不愿意到内地城市,尤其不愿意到农村去工作,只愿意到国企和事业单位,不愿意到民营企业和基层工作。因此从新生一入学开始就应当对学生进行就业观念的教育,让学生明确高职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向,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六)提高高职学生的自信,培养学生挫折的耐受力。
自信是对自己的一种积极评价,它是一种勇于面对生活的信心和勇气。自信是事业成功的前提条件之一。高职学生由于在以往的学习中较少有成功的体验,因此自信心有所不足。高职院校从新生入学开始,就应通过各种途径对学生进行自信教育,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培养学生在求职择业中遇到挫折时,能够以比较冷静和坦然的态度对待的心理素质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七)拓宽就业市场,努力为学生联系更多的就业岗位。
同本科学生相比,高职学生的家庭条件和家庭背景相对较差,绝大部分学生不可能依靠家长为其找到工作,因此落到学校肩上的就业担子就更重一些。高职院校大都建校较晚,因此与其常年合作的就业单位相应较少。高职院校需要加大力度开拓就业市场,要定期听取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意见,作为及时调整、改进教学工作、适应市场需求的重要依据。同时还要经常与校友联系,了解企业发展、管理和用工的需要等,以努力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摘 要: 为了了解和掌握新建本科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本文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河南某高校一千多名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大多数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良好,但也有7.22%的学生存在中度以上的心理问题。这些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强迫、人际关系敏感、阳性项目、敌对、抑郁、偏执、恐怖、焦虑、精神病性。因此高校应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关键词: 新建本科院校 大学生心理健康 状况调查
1999年以来,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很多老资格的省属高等专科学校被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院校,截至2007年,在全国742所普通本科院校当中,新建本科院校有209所,占本科院校的近1/31。由此可见,新建本科院校已日渐成为我国高等本科教育事业中的一支重要的新生力量,对我国整个教育体系、教育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发展心理学家艾克森认为,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和青春后期,生理和心理都处于高速成长与发展阶段。社会和家长都希望他们不仅要有广博而精深的知识,而且要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因此其所面临的心理压力明显地高于其他同龄群体。新建本科院校的学生高考成绩一般,在学习交友生活上都不占优势,进入本科院校学习后,又受到家庭负担、社交礼仪、学习就业压力的侵扰,不少存在着自卑、封闭等心理问题。
一、调查对象
调查对象为河南省某高校1110名大一本科学生。
二、调查工具
调查工具采用国内使用较多的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综合诊断。SCL―90共有90个题目,10个因子,它们是:FI(躯体化)、F2(强迫症状)、F3(人际关系敏感)、F4(抑郁)、F5(焦虑)、F6(敌对)、F7(恐怖)、F8(偏执)、F9(精神病性)、F10(其他)。这10个因子分别反映了学生在以上十个方面的心理健康状况。
三、评分标准
根据各因子所表现的症状,采用5级评分制的方法。1分:无,自觉无该症状;2分:轻度,自觉有该症状但对自己无实际影响,或影响轻微;3分:中度,自觉有该症状并对自己有一定的影响;4分:相当重,自觉有该症状并对自己有相当程度的影响;5分:严重,自觉有该症状并频度和强度都十分严重,对自己有严重影响[2]。
四、调查结果及评分解释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110份,回收有效问卷996份,无效问卷114份,有效率为89.72%。其中任一因子分超过3分(存在中度或重度症状)的学生有72人,检出率为7.22%。详细情况如下表:
表1 因子分≥3的检出情况
五、心理普查结果分析
研究结果显示:被试中至少有一个SCL―90因子的得分大于或等于3分的学生占7.22%。学生心理问题检出率从高到低依次为强迫、人际关系、敌对、阳性项目、抑郁、躯体化、偏执、恐怖、焦虑、精神病性,强迫因子中度以上反应人数最多,占检出人数的45.8%。发生的原因可能一是自我认知障碍,新建本科院校的学生相对层次较低,很难轻松学习和生活,自我期望值又比较高,当这些期望不能实现就产生挫败感,从而产生对自我的强迫。二是人格因素的影响,性格内向、主观任性、急躁、好强、自制力差的学生更容易出现强迫症状;新建本科院校的学生由于学习或就业的压力,自身缺乏自信,而面对社会的激烈竞争,又不断给自己施压,久而久之便形成主观任性、好强等性格特点。
人际关系排名第二,占检出人数的20.8%。主要原因是自我评价偏低而自我期望值偏高。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主要来源于农村,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大部分家庭经济困难,收入低,生活压力大。根据有关研究表明,家庭经济收入偏低易导致抑郁、人际关系敏感[3]。学生进入大学后,远离父母,在一个相对陌生的环境中,来自新的同伴的支持还没有建立起来,对大学学习方式和内容还不适应,特别是在人际交往中缺乏自信,如出生农村、家境贫寒、说话土气、长相平平、无专长的同学,他们总感到自己低人一等,担心别人看不起自己,一般不愿意主动与老师和同学交往。另外,自卑者并不是能力低,而是期望值过高,不切实际怕丢丑,在人际交往中感到不自在。
敌对因子排名第三,占检出人数的8.3%,敌对因子的产生和学生的家庭成长环境、学校教育及所处的社会环境密切相关;在否定中的教育环境下成长的孩子易出现心理压抑,对别人不信任,还可能持敌对态度,怀疑别人有不良动机和反社会倾向。另外,由于现代社会政治经济体制和思想文化的多元化观念产生,学生为了在激烈竞争中站住脚跟,会对周围人设防,担心同学超过自己,也由于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影响,有些学生常常对社会抱有偏见,甚至产生抵触情绪,他们不相信友谊、不相信爱情,对真理和正义持模糊态度。
抑郁因子占检出人数的5.6%,偏执因子占检出人数的4.2%,新建本科院校的学生由于受家庭生长环境和受教育经历的影响,入大学后不能找准自己的定位,对大学的学习方式、人际交往、就业和理想感到迷茫,不能较快地适应大学生活,而他们自身的控制能力有限,容易随波逐流、得过且过。当出现交往困难、学习困难或生活困难等情况后,不能正确看待所面临的困难,又找不到合适的人求助,更担心自己的困难会让同学们看不起,就开始逃避,内心矛盾,甚至采取各种方法来掩饰,往往出现行为怪异、言语反常,表现出来的生活态度与行为方式与真实情况极不相符,甚至会完全相反。
在72名中度以上反应的同学中,最少的只有一项中度反应,最多的则有9项中度反应。在一般情况下,一个人分因子中度以上反应项目越多,症状越多,行为反应越多,即反应的强烈程度与分因子分数的高度有关。另外,由于各分子反应的内容不同,产生的心理行为也不同,特别是抑郁、敌对、精神病性引发的心理问题严重。
六、心理问题产生的社会因素分析
总之,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自我强迫、人际交往障碍、敌对和偏执普遍存在,而产生这些状况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社会和家庭的客观因素,又有学生个人的主观因素。这可能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高考扩招、大学生就业压力增大及大学生在志趣、经济、学习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分化等因素有关。
1.社会因素
随着社会的变革、科技的进步,人才素质越来越重要,而我国在东西方思想冲击下,人们的思想观念不断多元化,贫富差距的拉大使一部人心态失衡,社会上出现的腐败、功利、享乐、浮躁、投机、攀比等现象刺激校园里的学生对社会不满。新建本科院校的学生由于成绩、家境、能力等方面不占优势,又加上价值观还处在塑造期,更不容易正确看待这些社会问题,往往出现偏激、自卑、忧郁、人际关系紧张等心理不适。
2.家庭因素
家庭因素主要体现在家庭的贫富程度和家长的教育方式方法上。新建本科院校的学生多数都来自农村,家庭收入少,子女多,生活总是很拮据。第一,家长对孩子期望过高。家长总希望孩子通过考上大学能改变自己的命运,甚至让全家人脱贫致富,又遇到现在社会的“就业难”,经常使孩子心理压力过大,产生强迫、忧郁等心理问题。第二,农村家庭的代沟更加严重。由于经济压力大或工作繁忙,家长很少和孩子交流、沟通,便很难走进孩子的心理世界,成为他们的朋友。孩子来到大学后,对家长也往往是报喜不报忧,自己的心里话基本不跟家长沟通。第三,农村家长由于知识经验和时间的关系,很少能关注和正确引导孩子。在遇到挫折或犯错误时,家长经常会指责和否定孩子的行为,这样会挫败其自信心,强化他们的自卑意识。第四,体罚的教育方式。观察发现,小时候经常受粗暴教育的子女,不但无助学习提高,而且极易表现出怯懦、自卑、抑郁或粗暴、偏激、敌对、攻击等心理和行为。农村家长对待孩子往往“张口就骂、动手就打”,在孩子学习不如人或不听话时,恨铁不成钢,粗暴地对待孩子。
3.学生个人因素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竞争的激烈,个人思想活动的多元化、差异性日益增强,新建本科院校的学生也会出现各种各样问题。一是环境的不适应。升入高校后,部分学生不适应高校的教育管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出现听课效率差、迷茫、成绩下滑、课余时间不会安排等现象,从而引发心理焦虑和压力,产生强迫、抑郁等心理问题。二是学习和就业的压力。新建本科院校的学生自律性较差,自我学习能力不强,特别是课程较难的理工科学生很容易出现不及格、难毕业等现象,再加上社会竞争的激烈,学业难、就业难使他们对前途更加担忧,出现焦虑、恐慌等心理不适。三是心理矛盾的加大。随着国家奖助学金发放力度的不断加大,受资助学生的范围不断扩大,资助的金额也不断提高,很多学生为利益而争执和苦恼,他们一方面想获得各种资助,以此减轻家庭负担,改善自身生活,一方面又顾及面子不愿承认家庭贫困,也不愿伤害同学情谊,争取奖助学金的名额。这种矛盾的心理容易使他们浮躁、焦虑、人际关系紧张。
摘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是搞好课堂教学的前提,而课堂心理环境是课堂环境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课堂心理环境积极与否对于课堂教学的成果有着巨大的影响。本文调查了解目前非英语专业本科生对于大学英语课堂心理环境的感知,其结果对于创设积极的英语课堂心理环境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课堂心理环境;英语课堂;问卷调查;课堂参与
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课堂环境就逐渐成为世界各研究者所关注的热门话题,多年来通过国内外学者们的研究,获得了许多重要成果。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对于课堂教学非常重要,而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则是营造这种氛围的基础,亦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先决条件。所谓课堂心理环境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影响学生认知效率的师生心理互动环境,它由教师教的心理环境和学生学的心理环境所构成。课堂心理环境积极与否对于课堂教学的成果有着巨大的影响。在英语课堂上,融洽而又活跃的心理环境亦十分重要。笔者通过问卷调查了新疆师范大学非英语专业本科生对于英语课堂心理环境的实际感知,问卷分为十个维度,分别为学生关系、师生关系、课堂参与、任务取向、学生的合作、教师的领导、教师的创新、平等性和课堂秩序。共计五十个问题,结果如下。
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对英语课堂心理环境的感知数据总计平均分值是3.85,(大于及格值3.00),说明研究对象对他们的实际英语课堂心理环境感知表现积极。以上分值按照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为学生关系、教师的领导、师生关系、任务取向、教师的创新、平等性、课堂秩序、学生的合作、学生的责任、课堂参与。以上十个维度中,其中有9个维度的平均值都高于及格值3.00,有五个维度的平均值高于总体平均值3.85。在这十个维度中,满意度最高的前三个维度是:学生关系、教师的领导和师生关系,平均值最低的三个维度是:学生的合作、课堂参与和学生的责任。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得出,学生对他们实际的英语课堂心理环境相对来说比较满意。学生对问卷中的大部分项目还是比较同意的。以下将从学生对英语课堂的实际感知数据中平均值最高的三个维度:学生关系、教师的领导和师生关系以及平均值最低的三个维度:学生的合作、课堂参与和学生的责任进行详细的分析。
学生在英语课堂心理环境中对“学生关系”这个维度的表现最为满意,学生关系指的是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帮助的程度。调查结果表明,参与该项调查问卷的大部分同学对自己与同学之间的关系都非常满意,其平均值为4.66。总的来说,学生认为自己与同学之间能够做到互相关心、帮助、支持与鼓励。
学生的满意度为第二位的是“教师的领导”这个维度。教师的领导主要指的是英语老师在英语课堂中的领导,这个维度详细描述了教师的领导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在实际的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对学生的英语学习有很大影响。此调查表明学生对实际英语课堂环境中教师的领导是比较满意的,其平均值为4.33。根据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学生认为英语教师讲课富有激情,英语教师能适时指出并纠正自己的错误等。
学生对师生关系的实际感知也非常好,满意程度排在第三名。师生关系指的是师生之间相互交流帮助的程度。调查结果表明,参与该项调查问卷的大部分同学对自己与英语教师之间的关系比较满意,其平均值为4.18,学生认为英语教师关心自己并且能够帮助自己解决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以上是问卷十个维度中平均值最高的三个维度,由此可以得出,学生之间的关系相处非常好,学生认可英语教师在课堂中的领导并且与教师相处融洽,这些都为英语课堂教学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而平均值最低的三个维度是:学生的合作、课堂参与和学生的责任。
学生对于学生的合作这个维度满意度不高,平均值为3.21。调查结果表明,英语教师并不经常让学生在课堂中分组合作,但多数学生认为能够从其他同学身上学到东西(该子项目平均值为3.76>3.21)。
学生在课堂参与方面表现比较差,平均值为3.10。很多学生不会主动参与英语课堂的各项活动,大部分学生没有向英语老师提问的习惯,也不愿意在课堂讨论时发表自己的观点。由此可见学生在英语课堂上的课堂参与度比较低,主动性不强。
学生对学生的责任这个维度满意度最低,平均值为2.93。虽然学生知道自己对自己的英语学习负有责任,并且能意识到自己的语言错误,但是很多学生不会制定英语学习的目标和计划,也不能做到给老师提意见和建议。
由此可见,英语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适量增加学生分组合作任务,使同学们在合作中获得共同进步,也可以通过小组汇报增加每个学生在英语课堂中的参与度,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责任心。
结语:本文调查了非英语专业本科生对于英语课堂心理环境的满意程度,对于大学英语教师创建积极的英语课堂心理环境有着一定的指示作用。所谓积极的课堂环境就是指一个民主平等、和谐宽松的课堂气氛,不仅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也要重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师生之间能够互助交流,共同参与教学活动,师生双方能够得到共同发展,师生双方的需要都能得到满足的课堂环境。积极课堂环境对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着重要作用,同时更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 问题的提出
特殊教育专业在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设以来,培养了大批从事残疾人研究、康复和教育的专业人员,但是随着特殊教育对象的复杂化,特殊教育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当前我国特殊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鉴于普遍反映特殊教育专业本科生不能很好适应特校一线教师工作的客观现实,各高校不断调整特殊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作为特教学科重要基础课之一的心理学课程课程设置首当其冲,根据以往资料显示,很多师范院校在特殊教育专业课程计划中单独设置了特殊儿童心理学等相关课程,而且在心理学等其他专业的课程计划中也设置有特殊儿童心理学课程。[1]综观目前特殊教育专业的课程建设在高等师范院校课程体系中的现状,其课程建设基本上有三种取向:一种是以学生的障碍类型为导向,开始介绍不同障碍类型儿童心理与教育的系列课程;[2]另一种是追求特殊教育学学科体系自身的完整, 开设特殊教育导论、特殊教育哲学等大量的特殊教育理论,课程设置过于偏重教育学科本身,康复学、心理学、医学等课程的建设比较薄弱。如心理学相关课程只开设了特殊儿童心理学等专业课,忽视了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实验心理学的学习。第三种是以心理学相关课程为主导,比如华东师范大学开设了心理学特殊教育方向,重庆师范大学开设了特殊教育(特殊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除此之外,在职教师也普遍认为心理学对于教学很重要,比如学者甘昭良将特教学校教师的知识技能分为六类,即:普通教育理论知识、特殊教育基础知识、教师基本技能、弱智儿童教育基础知识、聋童教育基础知识、盲童教育基础知识。在对“普通理论知识”的态度上,儿童发展心理学被大多数被试(76%)认为是重要的,而分别有一半以上被试认为普通教育学(57%)和普通心理学(53%)重要。[3]
H师范大学在多次研讨的基础上,将特教专业培养目标明确定为“了解国内外特殊教育发展趋势和最新成果,掌握特殊教育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较高的特殊教育理论素质和实践能力,能在各级各类特殊学校、特殊教育科研机构、残障人士福利机构、特殊教育管理机构从事特殊教育实践、理论研究、管理工作等方面的应用型人才”。本文根据H师范大学特殊教育专业课程的设置以及结合文献资料,对 2013级、2014级和2015级本科在校生进行问卷调查与访谈,从学生视角深入探讨特殊教育专业心理学课程设置问题,以供全国高师院校特殊教育专业课程改革参考。
二 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问卷调查和访谈法为主,编制《H师范大学特殊教育本科生对心理学课程设置的调查问卷》,并通过预调查和专家评审,对问卷进行修改和完善,提高了问卷的效度。2015年,向特殊教育专业2013、2014和2015级本科在校生发放问卷96份,回收96份,回收率为100%,其中大一、大二、大三各32份(如表1);原始数据以统一格式录入,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在问卷法的基础上,笔者还采用非结构式访谈法,访谈对象为特殊教育专业在校生,2013级7名,2014级7名,2015级7名,以口头访谈方式完成。
三 结果与分析
1 心理学课程看法数据与分析
从调查数据看(表2),总体上,在校本科生对专业课程总体设置满意度处于 “重要”的最多 (占89.5%), 其次为“一般”(占9.3%),1.0%认为心理学课程不重要;2013级在校生认为“重要”的最多(占 93.7%),只有两人个人认为“一般”,无人认为“不重要”。
通过数据可以得知,随着年级的升高,越来越多的在校生意识到心理学课程的开设很重要。笔者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通过个人访谈以及文献法来分析这些因素,得出以下原因:大一在校生对心理学课程了解不是很深,认为特殊教育专业就是学好特殊教育专业知识就行了,没有必要过多地涉及心理学。与之相比的是大二、大三普遍认为心理学课程开设很有必要,这是因为由于他们对特殊教育专业了解的加深,以及去特校实习,让他们意识到了心理学课程的开设对自己专业发展的重要性。
2 心理学课程开设方式数据与分析
通过调查数据可以发现,总体上56.2%的学生认为心理学类知识杂糅在教育学类课程比较好,43.7%的学生认为单独开设心理学课程比较好(表3所述示),其中2013级在校生16人认为心理学单独开设比较好,16人认为心理学渗透在特殊教育课程中比较好,与之相比的是,2015级在校生只有11人认为心理学课程单独开设比较好,大三学生在倾向于单独开设心理学课程方面明显高于大一学生。
通过访谈分析原因如下:由于H师范大学特殊教育专业本科生都是文科出身,学习普通心理学之类的课程比较吃力,而教育学容易接受,因此倾向于渗透性课程的学习,比如某学生认为《特殊教育导论》中关于心理学的知识能够很好地和教育学结合起来,有助于消化吸收。而倾向于单独开设心理学课程的在校生,认为心理学课程单独开设有助于对心理学进行系统的学习,而渗透性课程关于心理学的知识比较零散。
3 心理学课程需求数据与分析
通过表4数据可以得知,学生喜欢或者想要接触一下心理学类课程;特殊儿童心理学=儿童发展心理学>特殊儿童诊断与评估>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特殊儿童心理咨询与辅导类课程,2013级、2014级在校生对儿童发展心理学、特殊儿童心理诊断与评估、特殊儿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特殊儿童心理咨询与辅导都比较感兴趣,而2015级在校生相对来说只对特殊儿童心理学、特殊儿童心理诊断与评估、儿童发展心理学比较感兴趣。
笔者在访谈时发现原因如下:由于大一、大二开设课程较多,大三开设课程较少,所以大一、大二对心理学课程的需求程度没有大三高。而大三学生中一部分学生由于考研的原因希望能够开设一些诸如普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等心理学课程,另外一部分在校生认为心理学的学习有助于自己特校教学工作的开展以及从心理学的角度观察特殊幼儿,因此希望多开设心理学课程。而大一、大二在校生由于课程比较多,学习和考试压力比较大,所以心理学课程的选择意愿较小。
通过数据(表5)可知,总体上来说,学校希望开设课程类型为咨询与治疗>应试和考研>基本原理,可见在校生意识到了特教专业技术性比较强,学习技能型知识意向比较强。年级上相比,从大一到大三,应试与考研、咨询与治疗呈现递增趋势,原因是因为大三面临择业或继续深造的选择。
4 心理学与特殊教育学科关系数据与分析
大一新生大多认为是两个单独的学科,大二、大三在校生普遍认为对心理学的学习有助于自己的专业发展,心理学课程是特殊教育专业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访问得知,基本上所有的大一学生都是通过调剂的方式被录取到特殊教育专业的,对专业学习兴趣不高,对特殊教育专业了解程度不深,认为特殊教育学就是学习特殊教育基本理论和技能。而大二、大三在校生在特校实习期间感觉只能用一颗爱心去拥抱特殊孩子,无法将理论知识学以致用,对技能型知识需求比较强烈。另外,很多学生已经通过或者正准备参加心理咨询师(三级)考试,对于他们来说,学好心理学并且通过心理咨询师三级考试有利于自己的学业。
除此之外,在与在校生进行访谈时,发现了一些问题:学生认为心理学课程的开设对本专业的发展很有用,但是感觉学期结束好像什么都没学到。学生在特校实习时对技能型知识需求比较强烈,而学校开设的课程却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
四 讨论与建议
结合问卷调查数据以及访谈所得资料,发现存在以下问题:大一新生对特教专业了解不深,所以在学习上有一定的盲目性;大多数在校生认为心理学课程很重要,但是在课堂学习中却又很吃力,部分学生感觉虽然学到了很多知识,往往期末考试结束后,所学的内容也就忘记了;各门课程之间的内容有一定的重复性,没有整合优化,。基于此,提出了以下建议。
1 让在校生对特殊教育专业有一个系统的了解
通过访谈以及查阅资料发现,大多数在校生都是通过高考调剂的方式被录取到特殊教育专业的,结果就是他们不知道特教专业是学什么的,未来可以从事什么工作,甚至有些学生直接排斥这个专业。所以,针对大一新生,有必要让他们对特殊教育专业有一个系统的了解,不仅仅如此,还要对特殊教育学科有一个了解,让他们知道特殊教育是一个复合型学科,其中康复学、心理学、教育学都是其中重要基础学科,缺一不可。
2 加强对任课教师的培训
2010年以来,开设特殊教育专业的院校超过四十所,呈快速增长趋势,如何培养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很多学校都在考虑的问题。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实施者,教师的师德、治学态度和教学理念,以及在课程知识领域的认识水平,对课程建设成果和水平起关键性作用。因此我们非常强调教师持续的专业成长。“特殊教育心理课程如何实施、是否有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实施者――教师的理念与态度,这将直接影响该课程能否真正在教育、教学层面实施,并转化为行为,纵观我国新兴特殊教育专业院校现状,大部分特殊教育专业教师都是刚刚毕业的硕士生,他们教学经验缺乏,不能很好地主导课堂教学。[4]而心理学类课程对教师的要求最高,不仅仅要具备特殊教育专业背景,还要具备心理学背景,但是同时具备特殊教育和心理学背景的教师很少,另外在实践中,有些教师备课时只备课程而不备学生,不了解学生已掌握哪些知识,他们需要什么,其他课程讲授了哪些相关的内容。
3 加强与其他高校合作,制定课程标准
绝大多数院校课程设置现状为特殊儿童心理与教育,缺少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的体系缺乏整体优化,彼此独立,各自为营,忽视了心理学的内在逻辑系统,只开设个别心理学课程,使学生学起来很吃力。要考虑如何在课程内容安排上体现出自身特色,使之符合学生们的认知规律,便于学生们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同时,有些单科课程之间内容重复,缺乏对各门课程进行统整或综合,而造成理论课课时偏多,实践课课时偏少。
摘 要:心理健康素养是职业素养的有机组成部分,要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素养必须重视其心理健康素养。文章采用问卷的形式对邢台职业技术学院与河北科技大学联办高职应用型本科学生的心理健康素养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以探索适合高职本科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效途径和策略,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升学生心理健康素养。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学生;心理健康素养;策略
经河北省人民政府和省教育厅批准,2011年邢台职业技术学院与河北科技大学联合举办高职应用型本科教育①,校区设在邢台职业技术学院,以培养社会急需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截至2015年底,邢台职业技术学院的高职应用型本科办学规模已经扩展到服装工程系、汽车工程系、机电工程系、电气工程系四个系部,在校生人数达到600余人。高职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培养要求重视学生的职业素养的培育和发展,以提高学生的综合就业竞争力。而心理健康素养是学生职业素养的有机组成部分,培育和发展学生的职业素养,必须强化和提升其心理健康素养。因此,重视高职应用型本科学生的心理健康素养是必要且紧迫的。
一、心理健康素养的释义
有关心理健康素养的涵义很多,但目前比较权威的是世界心理卫生联合会给出的心理健康素养的解释。该联合会认为,心理健康的标准包括:身心和智力相互协调、人际交往中能彼此谦让、有现实的幸福感、有效率地生活,能在工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国内对心理健康标准的界定则包括:正常的智力(智商R80分)、健康的情绪(能保持稳定的情绪和愉快的心情)、健全的意志、完整的人格、正确的自我评价、和谐的人际关系、正常的社会适应能力、心理与年龄相符合[1]。上述标志也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素养的主要组成部分。
二、高职应用型本科学生心理健康素养的现状调查及分析
2015年10月,笔者对邢台职业技术学院与河北科技大学联办的高职应用型本科的大一、大二、大三和大四各100名、共计400多名学生进行“90项自觉症状评量”和“大学生人格问卷UPI”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该校大一新生、大四毕业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较大二、大三学生严重,如表1所示。
通过调查发现:高职本科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呈U形分布,即大一、大四学生心理问题比率明显比大二、大三学生要高,并且女生心理问题比率高于男生,不同年级表现出不同的心理健康问题倾向,这与以往对本科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结果相吻合。
如表1所示,大一学生最主要的问题是人际关系敏感,其次是焦虑、躯体化和抑郁。这表现出大一新生由于不能很好地适应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而出现一系列的心理问题,新环境和新的人际关系往往是引起他们心理困惑的关键因素,没有亲密的同伴和团结的集体就没有安全感和归属感,由此产生焦虑和抑郁。大学学习方式的改变是大一新生面对的另一个困惑,不能很好地改变学习观念和学习习惯,从而对学习产生迷茫和无所适从。大二、大三是相对平稳的阶段,经过了大一的各种心理调整和学习生活的适应,绝大多数大二、大三学生已经找到了自己的交往群体,有了自己倾吐心声的对象,甚至开始恋爱,这些都使学生体验到快乐和甜蜜,就业问题还未到来,所以大二、大三学生的心理问题相对平稳很多。从表1中可以看出大四学生的主要心理问题是焦虑,其次是强迫、敌对和人际敏感。到了大四稳定的生活再次被打破,学生面临毕业、择业、就业问题,就业难的压力和择业的迷茫使学生焦虑不安,大四的毕业实习让学生真实的重新接触和认识社会,现实和理想的差距使学生失去目标,情感也面临考验,多方面的压力造成了毕业班学生特有的心理特征。
另外,女生较之于男生,性格往往更加敏感,心思更加缜密,自尊心更强,承受挫折的能力较弱,因此在面对相同的压力时,女生更容易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这与以往的研究相符合。
大学生心理问题不仅仅是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引起的,自身的性格、气质、生活经历、家庭环境和教养方式等都会对其心理产生深远的影响,要想了解具体的心理问题成因必须进行全面的了解和分析。
三、高职应用型本科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
影响高职应用型本科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很多,归纳起来主要包括社会环境、大学扩招与就业压力、家庭环境、网络以及自身因素等。
(一)社会环境
当今社会瞬息万变,新思想新观念和新的社会体制层出不穷,社会现实问题复杂多变使大学生心理承受巨大的冲击,改革开放带来了巨大的发展契机,但同时也带来了很多负面的影响,尤其是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很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从而产生价值观的偏差。
(二)大学扩招和就业压力
随着高校的大规模扩招,大学生尤其是高职生的生源质量不断滑坡,很多学生在中学就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性格叛逆、自尊心强。加之专科学历的竞争力越来越低,使高职生就业面临更为严酷的就业竞争和压力,是继续学业还是参加工作,选择什么样的工作,怎样选择等问题让大学生面临犹如人生十字路口的徘徊不定,由此产生焦虑、强迫等一系列心理问题。
(三)家庭环境
家庭教养方式也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现在的大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生活在四二一的家庭结构中心,以自我为中心、自私、不考虑他人的感受,自理能力和适应能力差等缺陷成为大学生活和学习的隐患。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婚姻观念也不断地变化,离婚率高造成很多单亲家庭,很多来自单亲家庭的学生由于家庭原因造成的心理伤害也很难抚平。家庭经济状况对学生性格造成的影响也不可忽视,来自经济困难家庭的学生与来自经济状况良好家庭的学生相比,表现出更多的自卑、孤僻、逃避等心理。
(四)网络
互联网的兴起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前所未有的便利,拓宽了人们的生活空间并开阔了人们的眼界,但也带来很多负面影响,互联网上的信息往往真假难辨,甚至会传递一些错误的信息,很多大学生沉溺于网络游戏不能自拔,将自己封闭在虚拟的世界里,混淆虚拟与现实的界限,影响了正常的学习与生活。很多大学生不能客观地认识自己、他人和环境从而造成人际关系紧张和学习效率低下,加重了身身的心理压力。
(五)自身因素
不同性格气质的人会有不同的行为方式,生活习惯和价值观的差异也会影响人际交往,表现出不同的心理特点,例如自卑、孤僻、以自我为中心等。
四、高职应用型本科学生心理健康素养的提升策略――基于邢台职业技术学院的探索
由上述对应用型本科学生心理健康素养现状及其成因的分析,笔者认为提升高职应用型本科学生心理健康素养应从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学生教育过程与管理、建立健全心理健康预防与干预机制、创新心理健康素养提升途径等方面采取如下措施与对策。
(一)培养一支以辅导员为主力的高素质心理健康教育与服务队伍
高职应用型本科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其在入学后情绪波动比较大,易产生诸多心理问题,因此必须对学生加强教育和引导,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疏导,使之养成良好的日常行为规范。在英国,心理学家建议每3000名大学生需配一名全职心理咨询师,而在我国,远远达不到上述标准。以北京市为例,据了解,在该市开展心理咨询的近30所高校中,心理教育师资与学生比例仅为为万分之二[2]。
基于上述认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服务质量的高低关键在于必须有一支高素质的心理教育与服务师资队伍。为此,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加强了专职辅导员的心理健康知识培训及教育水平的提升。辅导员作为与学生朝夕相处的良师益友,对学生的各方面影响较多且深。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将全院40多名辅导员先在校内外进行有针对性的专题培训,然后将他们分成6个科研小组,分别围绕“新生如何适应大学”、“如何克服专业学习心理障碍”、“如何塑造健全人格”、“恋爱心理面面观”、“常见考试心理调适”、“求职面试心理”等6个模块开展专题研究。在开展高职应用型本科教育的4个系部,分别抽调一名专职辅导员从事本科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服务。经过近5年的实践,目前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已经形成了一支以辅导员为主力的高素质高水平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
(二)将心理健康素养教育融入到日常学生教育与管理过程中
除了上述过硬的师资队伍保障外,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在学生管理上实行的军训带班员制度也为心理健康素养教育渗透到学生日常教育过程中提供了体制保障。
作为全国首批28所、河北省第一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原隶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军人作风+职业素养”是其学生教育管理的一贯的优良传统,为更好地为社会和产业培养优秀的应用型人才,学院继承和发扬这一优良传统,实行独具特色的军训带班员制度[3]。所谓军训带班员,就是从大二大三学生中精心选拔一部分综合素质高的学生,通过强化军事训练、管理能力以及心理健康常识培训等,让其担任大一新生的军训教官,即带班员(任期一般为半年到一年),具体负责新生的入学接待、军训和日常管理工作。带班员实际上扮演了班主任的角色,他们与大一新生的从入学开始就朝夕相处,对其生活、心理等各方面有更为细致而深刻的了解。在心理健康素养培育方面,大一阶段,带班员主要围绕“新生如何适应大学”专题对大一新生开展心理调适等工作。因此,大一年级带班员实际上也是学生的心理调适员,更是学生与辅导员之间的心理信息员。大二至毕业,主要由主管辅导员对学生实施“如何克服专业学习心理障碍”、“如何塑造健全人格”、“恋爱心理面面观”、“常见考试心理调适”、“求职面试心理”等模块内容的教育和培训。
(三)建立“宿舍―班级―系部―学院”四级联动的学生心理健康预防与干预机制
作为心理尚未完全成熟的大学生群体,面对日益多元化的价值取向,以及学习、就业的双重压力,高职本科生往往会出现较多的心理问题。因此,必须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预防与干预机制。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即建立“宿舍―班级―系部―学院”四级联动学生心理健康预防与干预机制。班级心理信息员适时了解各宿舍和班级学生的心理动态,对于心理异常学生,及时上报给辅导员,辅导员解决不了的心理问题学生,则报告给学院专门的心理咨询师,由其对问题学生进行专业的干预和疏导。另外,辅导员建立心理问题学生档案,对不同性别、不同家庭背景、不同性格类型的学生进行建档和梳理,从而为学生心理问题预防和干预提供参考。同时,学院还利用QQ、微信等新媒介适时向学生推送心理健康常识等。
(四)创新高职应用型本科学生心理健康素养提升的途径
1.善于区分并找出学生不良行为产生的原因。学生的心理健康因素和思想道德因素都可能导致其出现不良行为,在日常教育教学中,要善于区分引起学生不良行为出现的原因,以采取有针对性且更为有效的教育和防范措施。如,有的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可能是由宿舍或班级人际关系不协调导致的,这是由于适应力差等心理因素引起的,针对这样的学生如果采取道德说教的方式,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和抵触心理,达不到理想教育效果。相反,针对有偷窃行为的学生,如果采取心理辅导的教育效果就不如采取思想道德教育的效果好,这时应该运用道德两难故事等德育方法,提升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和道德判断能力,才能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2.利用新媒介提供网络心理咨询与服务。学院针对不愿意进行面对面心理咨询的性格过度内向或思维极端的学生,提供网上心理咨询与服务。除利用QQ、微信等新媒介适时向学生推送心理健康常识知识之外,学院还利用电子邮箱、网络问卷、微信、QQ等新媒介为有上述特殊心理问题的学生提供个性化且有针对性的网上心理咨询与服务,为其提供帮助和指导,使其在更短的时间内尽快摆脱心理困扰。
3.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新生入学教育和专业日常教学实训过程中。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在高职应用型本科学生的新生入学教育和大一开设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和各专业的实习实训环节,加入生命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让学生懂得生命的意义和心理健康的意义,让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学习和人际关系,从而减轻各种心理不适。
注释:
①“高职应用型本科”是指河北省高职院校应用型本科工程教育试点项目。它以省内4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联合和依托3所省骨干本科院校举办本科教育的形式开展,并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办学地点、学生日常教学和管理均在4所高职院校,学生修业合格,颁发相关3所本科院校本科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招生计划列在本科二批,面向河北省招生。该项目以探索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主要任务,是河北省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项目。通俗地讲,就是在高职院校举办应用型本科教育,故本文使用“高职应用型本科”一词。
摘要:近年来,新升格本科院校呈蓬勃发展之势,但中青年教师的心理压力问题也随之日益凸显,作为高校管理者,必须对此问题加以重视,因为这些压力如果得不到纾解,将会对教师、学校、甚至社会造成严重的危害。本文分析了新升格本科院校中青年教师的心理压力来源,并从管理者的角度提出了几项应对措施。
关键词:民办本科;应对;青年教师;心理压力
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步入了快车道,一些民办专科学校抓住机遇,升格为本科院校。这些新升级的本科院校,无论是在硬件还是软件等方面都要进行重大的改革和转变,对于这些学校的中青年教师,从专科升级为本科院校教师,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更是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心理压力,这些压力可以变成教师前进、发展的动力,但是如果这些压力得不到纾解,转变成一种负面力量,导致用消极的态度工作,影响其他教师,严重者会以离职的方式逃避。长期如此,会造成高校人才留失率高,工作效率低下,团队士气溃散,这对于教师本人、学校、甚至于整个社会都是一种危害。因此对于新升格民办本科院校管理层来说,如何有效引导、缓解中青年教师的心理压力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一、新升格民办本科院校中青年教师所面临的压力来源
1.解聘的压力
民办院校一般实行的是聘任制;专科院校升格为本科院校后,一些在学历和职称上达不到要求的教师,则面临着解聘的压力。新升格本科院校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的学历水平和科研能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学校的发展培养后备力量,往往也会在学历和职称上做出要求,如有的院校规定35岁以下教师必须在五年以内拿到硕士学位或讲师职称,否则将予以解聘等。所以就算是有些教师勉强能达到专科院校学历和职称要求,在一定时期内,也同样面临解聘的压力。高校的老年教师往往都是副教授或教授职称,他们的收入和社会地位相对较高,孩子基本上都已成家立业,生活压力不大,而中青年教师,由于工作时间不长,学历和职称不够,家庭压力大,所以在升级为本科院校后,他们会有种种顾虑和担忧,害怕被解聘,严重的甚至出现寝食难安的状况。
2.教学水平提高的压力
专科院校升级为本科院校后,教学工作更加成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学校各方面的工作围绕教学展开,服务于教学。教师的教学水平更加成为教学工作的中心。从专科教学向本科教学的转变,对中青年教师最大的挑战就是:他们必须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以及与专业相关的知识,这也是中青年教师相对与老年教师最为缺乏的一点。这也意味着中青年教师必须花大量的时间去阅读并研究相关的学科,要有非常丰富的理论知识,不仅仅是教会学生怎么做,还要告诉学生这样做的理论支撑。
3.职称晋升的压力
在中国的高校,任何一个教师都深知职称的重要性。有高职称,意味着你有稳定的工作和较多的工作机会;有高职称,意味着你有较好的待遇和发展空间;而一段时间内,如果你的职称得不到提高,则有可能连工作都不保,就更别提待遇和发展了。所以,职称晋升被称为压在教师头顶上的“三座大山”之一。对于升级为本科院校的中青年教师来说,这种压力显得更加巨大,因为升级为本科院校后,教师至少也要晋升为副教授职称才能适应长远发展。但是由于专科院校资源有限,而且有影响的学科带头人较少,在高级职称评审方面存在先天不足,所以中青年教师在职称晋升方面会更加显得手足无措而感到压力山大。
4.科研的压力
麦可思研究院联合腾讯从2014年8月开始对在校大学教师进行调查,了解高校教师群体目前的生存状况。调查结果显示,“科研任务”成为造成青年教师压力较大的首要原因,其比例高达72.1%;而新升级的民办本科院校中青年教师显得更为严重。因为学校成功升格为本科院后,接下来学校还会面临教育部的本科教学水平评估等、学士学位发放资格审查等一系列的评估验收工,而这些评估申报工作都有硬性的论文、项目指标要求,学校为了通过评估,势必将这些任务压到教师身上,如有的学校规定专职教师每年必须发表至少两篇论文,还要积极申报教科研项目,这对于教科研能力还比较欠缺的中青年教师来说,无疑会造成沉重的精神压力。
5.经济的压力
根据麦可思研究院联合腾讯从2014年8月对我国高校教师的调查,“缺钱”成为当今高校教师压力的来源。被调查的本科教师月收入在5000元及以下的比例为73%,高职高专教师月收入在5000元及以下的比例为88%。其中,月收入在3000元及以下的本科、高职高专教师的比例分别为32%、45%。如今高房价、高物价,对于上有老下有小的中青年教师来说,每月几千块的工资,要买房、养孩子养老人,实在是辛苦,所以有些老师为了多赚钱,就不得不透支自己的健康拼命上课、熬夜备课、搞科研。
二、新升格民办本科院校管理者有效纾解中青年教师压力的对策
1.引导中青年教师以平常心正确看待压力
高校管理者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引导中青年教师正确看待压力。可以为员工订有关保持心理健康与卫生的期刊、杂志,让员工免费阅读;可开设宣传专栏,普及员工的心理健康知识;还可开设有关压力管理的课程或定期邀请专家作讲座、报告;可以定期召开座谈会,了解员工的心理状况并做及时的辅导等。
2.帮助中青年教师转移压力
工会可以定期组织丰富多彩的体育、文艺竞赛活动,如乒乓球比赛、歌唱比赛等,还可以组织开设各种免费培训班,如瑜伽培训班、网球培训班等,让中青年教师在工作之余不仅可以养成良好的、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强体质,愉悦心情,还可以通过这些活动让自身的压力得到有效的释放和宣泄,保持身心健康。但是这只是暂时的解决压力的权宜之策略,管理者不能够将这策略作为中青年教师长期应对压力的办法,教师最终还是要积极面对工作压力。
3.帮助中青年教师积极应对压力
压力是不可避免的,也不能永远回避。对于管理者来说,最积极的方法就是鼓励教师勇于面对,从积极的层面上解决心理压力问题,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将压力转换为实现目标的积极性行为。要引导教师积极地调整自己的心态,转变观念,把回避模式转为主动模式,把压力看成是进步的动力,主动参与竞争,积极地制定自己的发展目标和计划,如学历的提升计划、科研计划、教学水平提升计划等,然后按部就班、尽自己所能努力地去实施。
4.从制度上对中青年教师给予支持
管理者要以人为本,要理解和体谅教师。要从管理制度上对中青年教师给予支持,给他们注入强心剂,为他们减轻压力。首先管理者可以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对教师的工作、能力和业绩进行客观、公正评价,通过制度导向,引领教师全身心投入到教育教学中去。其次,管理者可以建立健中青年教师培训制度,鼓励中青年教师进行学历、教学水平提升。可以采用选派国内外访问学者、参加各类研修班、研讨会、鼓励教师脱产或在职学历提升,邀请专家、学者讲座,实行导师制等各种形式帮助中青年教师提升教学和科研能力。再次,通过建立科学、公开、公正的人事管理制度,在评优选先、选拔任用、奖金发放、职称评聘等教师关心的敏感问题上,坚持公开、公正原则,不搞暗箱操作,增强教师对学校的信赖感和减轻心理负担。
除此之外,为减轻中青年教师的经济负担,管理者可以在、学历提升、科研项目申报等方面实行奖励措施,从经济上给予中青年教师以支持。
摘 要:在高校教学改革大力推进的当下,课堂教学有效性愈来愈受到重视,积极心理学对课堂教学教学有效性有着的积极作用,即利用积极心理学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学生的创造力,积极的情感体验,幸福感的提升,健全人格的培养。
关键词:积极性心理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1 研究提出背景
积极心理学自诞生起,就致力于研究普通人的活力与美德的科学,倡导心理学的积极取向,关注人类的健康幸福与和谐发展。充分挖掘人类固有的潜在具有建设性的力量。本次研究就将积极心理学充分运用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之中,调动学生课堂教学活动中的积极参与性。
在高校教学活动中,学生一直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关注学生自身发展”一直是新课程要求的一个基本理念。在传统课堂教学活动中,评价学生学习成果的直接方式,就是量化性考核,以分数来评价学生学习的有效性。所以,在教改环境之下,运用积极心理学,评价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应以学生的情绪状态、注意状态、参与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生成状态等课堂行为表现等方面来进行评鉴。以有效的方式方法引导、调动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以新的学生观来设计课堂教学活动;注重学生自信、积极、主动人格的培养。
因此,本研究将关注点投入于积极心理学对新版本科院校课堂有效性有效性的影响,从创造力、情绪智力、幸福感和积极人格这四个积极心理学的测量方面来评鉴积极心理学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影响。
2 研究方法与过程
本研究通过随机抽取的方法,选取本校430名学生,分别来自两个院系共10个班级,作为被试。
在前期,通过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总体幸福感量表中国版GWB),对学生的课堂有效性学习和学习中的自身情绪情感体验进行前期摸底。发现大部分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对自身不感兴趣的课程、不会的课程;教师对学生关注度不高的课程,往往兴趣缺失,经常上课走神、说话,玩手机,不关心教师授课内容,久而久之学业成绩直线下降。
根据前期得到的访谈结果和相关数据,本课题小组制定详细实验方案,在第一学期课堂教学中,分别从创造力、情绪智力、幸福感和积极人格塑造等四个积极心理学方面,创设教学情境,对学生进行有目的的干预。在创造力方面,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为例,根据授课内容的不同,每一章节都要求学生从自身感兴趣的知识点,以小组为单位,与他人建立良好和谐的关系。进行课前展示,鼓励学生百花齐放,多种思维角度进行问题阐述。在情绪智力方面,侧重于观察和培养学生的积极情绪,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给予学生更多的关注和鼓励,时刻注重自身情绪的管理,减少严肃表情,多些温和、平易近人,将积极情绪带给学生。在幸福感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积极情境,根据学生的不同表现,及时给予不同的鼓励和肯定,制定具体奖励制度,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人格塑造方面,通过在不同教学情境中学生的表现,培养学生乐观情绪,积极接受自我,帮助学生发现生活目标,学习意义,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情境创设的有效性观测量表》,严格记录教师教学方法对学生学习有效性的影响。在课后运用《学生课堂学习有效性观察量表》、《教师课堂即时评价观察量表》严格记录学生在不同阶段课堂学习有效性的表现。
在第二学期,通过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再次对相关被试进行复测。结合各项数据及学生反馈,综合分析结果。
3 结论
通过本研究发现,首先,积极心理学对课堂教学有效性有着显著正相关。其次,积极心理学对课堂教学有效性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可以形成具体策略和相关积极教学模式。
积极心理学为我们拓宽了心理学的时间视野,其理念也为我们重新审视和理解心理学的功用与性质、认识和把握人类自身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维度。将积极心理学运用于课堂教学有效性之中,对于新办本科院校课堂教学有了更深层次的意义。新办本科院校中,学生往往表现为学习得过且过;自信心不足,缺乏独立思考精神;独立人格表现强烈,思想上自由散漫无组织纪律性。因此,积极心理学在课堂中的应用,会带给学生更多的积极关注体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从而获得良好的教学体验和丰富收获。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尤其是新办本科院校课堂教学过程中,往往产生“教师教的辛苦,学生学的痛苦”的现象。将积极心理学用于教学实践中,会给予教师更多的教学启示,教学应更加侧重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有效的课堂教学手段和方式可以激发出学生潜力,得到良好的教学成果;这就要求教师要加强自身学习,不断完善自我素质和相关积极心理学方面内容的学习,将积极心理学知识广泛用于课堂教学的点滴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在学习之中找到乐趣。
在就业形势愈加严峻的现代社会,大学生创业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热潮,高校创业教育所培养的创业人才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热点。高校创业教育的开展对于学生创业的能力、技能、素质与心理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对大学生创业心理存在着显著的积极作用。本文主要针对创业教育对涉农专业本科生创业心理影响进行研究。
一、 涉农专业本科开展创业教育
伴随着高等教育改革步伐的加快,高校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也愈加严峻,学生的创业意识与创业能力成为缓解就业形势的重要因素。因此,提升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意识成为高校教学改革的关键内容之一。当前涉农专业本科院校开展创业教育存在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创业教育起步较晚。创业教育在高等院校教育改革中占据着十分关键的位置,而涉农专业创业教育起步较晚,创业教育课程开设时间不长,研究基础相对薄弱,依然停留在理论探索阶段,在实践中如何开展、如何操作还没有具体的方案。第二,农业产业存在独特性。不少农业领域的创业项目所需要的起步资金较少,操作便捷,如蔬菜种植、宠物护理等,对于涉农专业大学生来说创业门槛相对较低。
二、 创业教育对涉农专业本科生创业心理影响
(一)创业教育对涉农专业本科生创业意向的影响
从创业课程的发展角度分析,接受过创业课程教育、听过创业课程讲座和没有接受过创业教育以及没听过创业课程讲座的涉农专业本科生的创业意向与创业态度之间有着明显的差异。接受过不同种类与类型的创业课程的涉农专业本科生的创业意向也存在着明显差异。由此可见,创业课程能够显著地激发涉农专业本科生的创业意识,提升创业概率。鉴于此,高校在创业教育课程设置方面,应该从多元化的角度入手,从师资力量、课程资源等方面加以保障,开设更多与涉农专业相结合的创业课程,使涉农专业本科生能够积极主动创新,开展高质量创业。
从创业计划竞赛角度分析,参与过创业竞赛或者在创业竞赛中有获奖经历的涉农专业本科生创业意向更加显著。创业计划竞赛是创业教育中的一种活动形式,能够吸引众多学生参与,从而激发涉农专业本科生的创业意识。同时,高校可以通过提升竞赛级别或采用奖励的方式来更大程度地提升创业计划对涉农专业本科生创业的推动作用。此外,高校还可以立足于本校,建立校级与院级竞赛,激励更多的大学生主动参与。
(二)创业教育对涉农专业本科生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创业教育对于提升涉农专业本科生的自我效能感有着十分显著的作用。现代高校的商业氛围越来越浓厚,并且大多数高校都有相关的创业指导中心、创业孵化中心、创业园等创业扶持项目,营造了浓厚的创业氛围,使得大学生对创业的认知更加深刻。在创业教育中,涉农专业本科生可以在浓厚的创业氛围与优良的创业环境中进行创业思考,并对在创业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一系列问题进行持续探索,不断反思如何才能够做好创业工作,如在创业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产品、营销、管理、财务、团队等一系列问题。压力、失落等消极情绪会给创业者带来负面影响,通过创业教育,创业者能够合理控制情绪,将压力转变为创业动力,从而更好地迈向成功。
高校创业教育中健全的创业政策与浓厚的创业气氛使得涉农专业本科生创业学习效能感显著提升。高校通过引进企业进入校园的方式,让涉农专业本科生能够真实地参与到蔬菜种植、宠物护理、苗圃种植等实际工作中,与创业实现零距离接触,能够使他们对创业的认识更加真实、更加可靠。同时,高校在创业教育工作中持续开展的校园创业文化建设更加让涉农专业本科生在创业环境、创业成功榜样、创业宣传等多元化的影响下提高了自我效能感。因此,创业教育对于提高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感有着显著的作用,是一种影响涉农专业本科生创业心理的重要方式。
三、 结束语
总的来说,创业教育对于涉农专业本科生创业心理有着十分显著的积极影响。创业教育的影响不单单是体现在大学生的创业率上,其对创业心理的影响是创业教育的重要价值之一。创业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商业活动,创业所需要的能力、技能、心理素质并不是通过单纯的创业课程就可以灌输给学生的,因此,如何提高创业教育的实效性,强化创业人才的培养,成为了当前高校创业教育所需要面对的难题之一。
(作者单位:河南科技学院动物科学学院)
摘要:将应用型本科院校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在了解创业大学生心理资本发展的基础上,通过研究学校中的主体(学校的管理者、教师、学生)、学校的客体(校园的物理环境、校园的文化氛围等)及其相互作用,分析了应用型本科院校影响创业大学生心理资本培育的因素,并从多种视角与渠道提出开发及培养创业大学生心理资本的策略。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心理资本;创业大学生;培养实践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时势下,人才需求已从知识型向知识与能力并重型趋势转变。变革教学模式,重构大学教育已成为诸多国家的战略选择。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如何改革精英型本科教育模式,培养具有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对高等学校提出的战略要求,是应对日益加剧的就业压力与激烈的竞争挑战的迫切需要。而心理资本主要包括自信、乐观、希望、韧性等维度,作为创业大学生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呈现的积极心理状态,是促进个体成长与绩效提升的宝贵心理资源,是持续人生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应用型本科院校加强对创业大学生心理资本的培养与实践体现了社会适应性的教育质量观和以学生能力成长为核心的人才培养理念,将教学的目标从重知识传授向重能力培养转变,从被动知识向关注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成长的转变,实现了从重知识向重能力的转变。
一、应用型本科院校环境对创业大学生心理资本的影响
(一)校园文化对心理资本的影响
校园文化是通过学校载体来传播和反映的各种文化现象,是学校在教学、管理乃至整个教育过程中形成的文化传统和特定的文化氛围。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思维方式以及价值取向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同时对大学生心理资本的培养起到凝聚与激励、熏陶与感染、规范与导向作用。具备丰富活泼、协作开放的校园文化的院校能够更好的促进创业大学生心理潜能的有效发挥,在集体活动中能够不断进行个体间思维的碰撞与情感的渗透,可以为创业大学生提供进行创造性思维的时间和空间,对于其心理资本的培养影响深远。
(二)管理制度对心理资本的影响
应用型本科院校管理制度是针对学校师生员工必须遵守的要求所制定的条文形式的行为准则。学生的管理制度主要针对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形式和生活状态。譬如:学生的权利与义务,学籍的管理,校园秩序与课外活动,奖励与处分,意见反馈的机制等。无论是学校的教学管理制度还是学生管理制度都会直接影响学生心理资本的培养。给每位学生提供充足的表现空间和尝试实践,让他们自主地参与到学习中去,充分的调动起他们的学习自主性,积极性与创造性,享受到平等的参与机会,是开发创业大学生心理资本的前提条件。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环境现状与心理资本培养中面临的问题
(一)校园文化现状及其在心理资本培养中面临的问题
研究表明,宽容、有节制且资源丰富的校园环境特征可以提升创业大学生的心理资本。应用型本科院校传承和弘扬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宽容与信任尤其突出,这种优秀文化氛围塑造了大学生健康向上的人格,对心理资本的培养与开发起到了推动作用。同时,校园文化氛围中也存在诸如“功利主义思想”等制约心理资本培育的不利因素。这导致了一部分创业大学生“唯分数论”的功利心理,为获得高分采取不正当手段,从而致使对学习、创造等教育精神的偏离。另外,有些教师对大学生心理资本培训的创业教学课程持有消极态度,对教学前景存在一定的疑虑,缺乏乐观、自信的教学信念,这也造成创业大学生心理资本培养效果的不显著。再者,师生关系也是制约心理资本提升的重要因素。据调查显示,应用型本科院校一半的创业大学生受到思维定势的影响,存在潜在的权威心理。他们过于谨慎,尊重权威,师生之间缺乏平等的交流,大多是管与被管的关系。这势必造成学生学习主动性的降低,创造性的褪化。最后,同伴关系的制约。激烈的学业竞争因素给大学生带来了巨大压力,破坏了心理资本开发与培育必需的信赖、宽容、互动等因素。
(二)管理制度现状及其在心理资本培养中面临的问题
首先,教学和学生管理制度上,各种软件、硬件设施的因素导致学校的管理无法彻底、全面地渗透到教学中去。教师与领导教育理念之间的差距,学校理念与现实条件之间的局限,都致使创业大学生心理资本培育效果在具体实施的有效程度上大大减弱。其次,人事和财务管理制度上,如何通过对教师的薪资、奖励、聘用等评价体系上启发教师的教学创造力是亟待重视的问题。尽管学校在教师的培训及硬件设施的投入上做出一定努力,但其效果并不明显。与硬件投入相比,很多学校尚存在着重硬件,轻软件的问题。还需要学校在财务制度上予以一定倾斜。
三、应用型本科院校创业大学生心理资本培养的思考
(一)创设有利于学生心理资本发展的学校环境
1. 积极营造有利于心理资本发展的校园文化氛围
一是形成“支持型”校园氛围。托兰斯指出,创业精神的培养和创造力的开发,必须在自由而安全的气氛中进行。鼓励和提倡教师和学生发挥创新思维,产生新颖有价值的想法,给予学生更多用于探索的空间,让他们消除对批评的顾虑,获得创新的安全感,敢于表达自己新的见解。二是开展有关创业、创造力的教学活动,激发师生的创造热情。学校要组织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有计划的活动来激发师生创造的热情,营造有创造性的文化分氛围如:科技创新大赛等激发师生的创造潜力,改善校园文化的精神状态。三是构建新型的校园人际关系,促进创造性人际关系的形成。这就要求改变以教师为中心地位和师生之间的主动和被动关系。教师要真正地体会到学生作为发展中的主体的独特个性,信任和尊重学生。四是积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培养良好的同伴关系。积极良好的同伴关系,可以给学生一种自由、安全的文化氛围,能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组织能力,逻辑能力,应变能力,从而提升他们的自信、乐观、希望和韧性等心理品质。
2. 创新学校组织管理制度,营造创造性校园
一是重视在教学和学生管理中,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保证,是创业大学生创造力发挥的前提。采取灵活安排的方式,临时组班,不仅有增强了学生面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而且在培养课中,教学空间组合形式尽量设计成“小组式”排列法,让学生成为创造的主体,使得学生的创造力等心理品质充分发挥出来。二是形成创新性评价制度,解除当前贯彻创新教育理念的束缚。研究发现,阻碍学生创造力发展的最大因素就是现行的评价体系。促进创业大学生创造力的发展必须建立一种新的评价制度,这种制度不仅包含考试评价,还应该包含能力评价。三是在课堂教学中创新教学方法,切实贯彻创新教育理念。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创造力对培养大学生心理资本具有重要意义。在设立讨论主题时,做到让主题和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联系,并且难度适中,保证每一位同学参与其中。
(二)优化开发创业大学生心理资本的创新体系
合理开发和提升创业心理资本成为改善当前大学创业现状的首要任务。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创业大学生创业绩效的提升,应该从多维度和多视角来采取开发、培育措施,要研究提升大学生心理资本的方式方法,从这一个层面采取相应的手段来实现大学生创业能力与创业绩效的提升。主要有下面一些:
1. 优化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以普及创业知识为基础,以获得创业技能为目标,强调对心理资本的培育开发。建议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开展对创业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时,把对大学生创业知识的普及,对创业技能的提高和心理资本的培育与开发结合起来。又要在课程中有机融合心理资本的要素,通过提升心理资本来有效激发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引导他们正确认识失败,寻找自身心理素养方面的原因。促进其创业能力提升的同时,创业绩效也得到相应的提升。
2. 充分研究对大学生实施创业引导计划的有效性
对大学生创业引导,要建立多层次多体系的有机共同体,要构建覆盖到全社会的创业公共服务体系,打造优良的公共服务平台。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这些对大学生创业心理资本的提升会产生良好的促进作用,进而对创业绩效产生积极效果。其次要建立企业导师制度,要组织社会上的成功企业家开展创业教育指导工作。企业导师的指导往往更具有针对性,尤其是对创业成功率而言大有裨益。所以大力开展企业导师制,这对解决当前高校大学生创业绩效不高的现状问题,是一条很好的路径。
3. 建立校企协同育人机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创新办学体制,创建“一体化、全过程”育人模式,增强人才培养契合度。依托学校和企业发展共同体,学科专业形成校企一体化、招生过程企业全程参与、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和就业指导管理的育人新模式。一是学校和合作企业共同来制定招生章程,按企业的用人需求来编制招生计划,做好招生宣传,做好订单式组班工作。二是依托学校和企业双方的有效教学资源和双向融合的混编教学团队,共同来制定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共同编写教材和建设课程资源、实施教学,共同制定评价标准来评价人才培养质量,实现企业对人才培养的全程参与。通过成立企业教学督导组,强化企业学期考核和顶岗实习前的综合考试,建立企业主导的人才质量评价制度。三是共同开展在校生岗前培训、顶岗实习、考核录用,帮助学生实现就业上岗的“无缝衔接”。推进校企文化融合,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高校通过在课程教学、日常管理融入企业文化的方式,努力培养大学生的职业素养与职业行为。具体表现为,一是在培养方案中突出企业文化课程与志愿服务,设定相应学分,促进职业素养训练的系统性和针对性。二是将企业职业规范融入到日常管理,进行渗透式教育。三是开展职业养成教育活动,支持企业树立服务品牌,增强学生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4. 构建“三全”创业工作体系,促进大学生提高创业绩效
全程渗透创业教育,不断优化创业指导工作方案,强化生涯发展和择业观教育及心理辅导,促进学生成长成才;把创业指导课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建立贯穿学生在校期间的“创业指导课程体系”;高度重视针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平台建设,建立创新创业教学、实践和保障“三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充分发挥校区创业园、科技园的便利条件。构建创新创业服务链,从校内“大学生创业街区”实践起步,到“省级大学生创业园”孵化,构筑教育实践平台,助推大学生成功创业。
四、结束语
心理资本是个体乐观、希望、自信和韧性等积极心理状态与资源的升华与整合,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作为一种重要的积极心理能力,它超越了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是一种积极的核心心理要素,符合积极组织行为标准的心理状态,可以有针对性的对个体进行开发进而提高竞争优势。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来讲,提升大学生的心理资本符合高等教育规律和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坚持以学生能力成长为核心,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不断在教育中推进以能力成长为特色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与实践。
(作者单位:徐州工程学院管理学院)
摘要 生本教育的核心涵义是在教育中必须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该理念在中小学教育领域已有一定的运用。而在大学教育领域,本是以已具备独立思考能力、独立学习能力的大学生为教育对象,但仍是以教师为主体,至今并未完全被生本教育的理念所覆盖。本文认为,应用心理学专业本科生的教育过程中具有实行生本教育的必要性。对此转变,必须关注教学内容、评价模式、课堂氛围以及学习任务等问题。
关键词 生本教育 大学教育 心理学
1何谓生本教育
生本教育最先是由广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的郭思乐教授提出,其核心涵义为“在教育中必须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其特色是还原教师和学生在教育中的原有位置,力求坚持以学生为本,以生命为本,体现了教育的真正本质和规律,能让学生愉快学习,快乐成长。
而反观我国传统的教育模式则可看作是一种“师本教育”,即以教师为主体,忽视学生的个体发展,其课堂教学模式以讲授式教学为主,以成绩为最直接和最重要的考评依据,扭曲了教育的本质,因此容易产生各种教育问题。
生本教育打破了传统的教育模式,强调课堂的中心应该是学生而不是教师,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帮助者,以及其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形成与发展的指引者。因此,学生能真正从接受性学习转变为自主学习。在此基础上,生本教育可以发展学生的各种能力,提高其综合素质,有利于培养终身学习的人才,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
以这种理念为指导,自1999年开始研究者们已在国内、香港、澳门等地100多所中小学、职业中学、幼儿园等进行实验,取得显著成效。特别是小学、初中的生本教育体系,已形成一定规模,甚至有些科目配套编写教材。现在生本理念正逐渐渗入高中教育。大学教育同样必须实行生本教育。只是这方面的研究和实践还很缺乏。
2生本教育在大学教育中的必要性
大学教育至今并未完全被生本教育的理念所覆盖,但大学课堂本身又是一个极其需要生本教育理念的地方。大学生是一群有着独立思考能力、独立学习能力的人,并且在不远的将来就要进入社会独立生活与工作。大学生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在大学教育中贯彻生本教育理念的必要性。其作用和意义如下:
(1)“以生为本”的教育思想能对心理学教学工作进行指导,帮助教师对现有课程内容进行进一步反思,以便进一步设计出符合学生兴趣以及现有水平的课堂教学内容。
(2)让心理学学生在“以生为本”的课堂氛围中更多地运用自身已有的心理学基础知识,发挥主动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提高学习能力。
(3)在生本教育的理念中,为学生提供问题情境能刺激他们思考。如果给学生提出的问题接近现实情境,就能够帮助心理学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书本上的知识与实际情境间的联系。思考现实问题能锻炼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4)让学生多次陈述自己的观点看法,能帮助他们提高组织、沟通、操作、口头表达以及逻辑思维能力。
3心理学本科生教学中实行生本教育的可行性
本研究针对心理学本科生,在这个学生群体中尝试结合生本教育的理念,进行理论上的探索并辅以初步的实践。郭思乐教授所提出的生本教育理念现有的应用范围,局限在中小学,在大学中尚未有应用。那么在大学生这个群体中,特别是在心理学本科生中,生本教育理念是否适用?如果可行,其理论基础又是什么?
雅斯贝尔斯曾说:“教育即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性知识的堆积。”这便告诉我们,所谓的教育并不能只是去追求教给学生多少知识,而在于改变学生的内在能力。就像爱因斯坦所说:“当你把受过的教育都忘记了,剩下的就是教育。”当我们把理论知识忘却的时候,留给我们的只有精神层面的东西,正是这些指导我们今后的生活和工作,对我们的人生起到指引作用。
因此如何在大学教育中应用生本教育的理念,这本身是个大问题,我们可以尝试从两个基本的方面来展开,探讨大学教育与生本教育理念相结合的可能性的问题。
一是在课堂中将原有的知识与实际的情境和需要相结合。大学生需要学到一身过硬的本领才能在未来的工作中真正获益。要做到这一点,仅仅依靠学习、记忆课本知识点是不够的。但这些课本中的知识点又是来源于前人的理论探索和实践经验,因此,这些东西一定是有其价值的。因此,关键问题是如何将这些书本中的精华部分,还原成它原本的样子,可能是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这需要教师对所授课程非常熟悉之外,还要及时掌握本学科的应用更新,跟进社会发展的步伐,寻找到其与课堂教学的最佳结合点。
二是尝试采用较为灵活的教学模式,将老师讲授与学生讨论、讲演相结合。教师授课内容的变化会导致教学方式的变化。如果在课堂中增加知识向实践转化的这部分内容,会加强学生将所学的理论进行应用的动力,提高他们思考的积极性。教师应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讨论及讲演机会,将他们的所思所想进行展示,并促进学生之间的交锋与互动,让课堂氛围接近一次头脑风暴的会议。在讨论时,老师仍应保持规划、引导与管理的身份。
4应用心理学本科教育中实施生本教育应着重解决的问题
应用心理学本科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出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实际需要,具有运用心理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在教育、咨询、研究、管理等领域胜任专业工作的应用性、复合型心理学人才。这个目标的实现依赖于教学的实际效果。应用型的人才必须在教育过程中不断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此来锻炼实用的能力。因此,须依据生本教育的理念对应用心理学本科教学进行改革,着重解决下列问题:
一是教学内容上的探索。如何为学生增加一些与实践相结合、符合其兴趣但同时又围绕课程内容展开的教学内容是重中之重。在课堂上为学生讲授了相关的理论知识之后,教师需要将注意力转向引导学生对这些理论知识进行进一步的分析、转换,与自身经验相结合,加深学生的理解。更进一步,需要为他们提供一些问题情境,在这些情境中,学生要通过思考,结合前面甚至更早前学过的一些知识内容,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与讨论,从而促进他们对于知识的深入理解,并培养其积极思考的习惯。这部分内容的把握要靠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积极与其他教师进行交流,并且善于利用各种资源不断收集新的信息这些方法来进行完善。
二是对学生的评价模式进行相应的转变。既然在教学内容上加强了问题讨论这部分内容,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应该在评价学生时对学生在这部分内容中的表现给予相应的反馈。以前的学生考核方式是以期末考试加平时分的形式给出,期末考试大多情况下都是紧紧围绕课本内容进行考核,学生们应对考试主要靠记忆背诵。而平时分中的大部分分数,主要以考勤、作业等项目为基础,虽然课堂表现也会有加分,但仅仅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并没有占据较大的比例。而如果以生本教育的理念来看,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应是对其培养过程中非常重要的评价内容。学生在课堂讨论与讲演环节中的表现能非常充分地显示其真实的思考能力、表达能力、组织能力甚至合作意识。对这些方面进行评价能让学生逐步学会如何调整自己的行为,明确努力的方向在哪里。因此,教师需要考虑如何对评价方式进行适当调整,增加学生课堂表现的相应分值。
三是课堂氛围的营造。加入学生讨论与讲演环节需要教师营造出一种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才有可能顺利实施。大部分学生从前习惯的是听教师讲授,自己可能一直保持沉默,只有少数学生会比较活跃。而加入学生讨论与讲演的部分意味着学生们都要加入讨论,如何鼓励他们完成这项课堂任务是个难点。首先要给予这部分环节一定的时间,让他们有机会展开充分的讨论,学习观摩他人的表现,让学生逐渐进入角色,并准备自己的发言,而后才能充分展现。这能让每个学生都有所学、有所悟。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不能歧视后进生,也不能偏爱优等生,这样才能让学生们各抒己见,采众人之长,共同进步。
四是学生学习任务的变化。学生除了要完成现有的课程学习内容之外,还应投入一些精力到对课程内容的准备与总结上。在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大学生们并不满足于了解课本内容,他们原本就希望能扩大知识面,开阔眼界,而且他们也有足够的能力去收集相关的信息。因此,如果想要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教师可将与课堂讨论和讲演环节相关的内容作为课前作业交给学生,让他们进行更加充分的准备,而在讨论后,要求学生对整个过程进行回顾与总结,除了知识层面的内容,更要对自己的能力层面进行反思,督促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提升。
摘要:现代高等教育普遍存在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现象:不少大学生毕业后无法将理论所学应用于具体实践,导致学校人才供应与企事业单位人才需求相错位。由此表明,实践教学对于高校人才培养尤为重要。本文在对国内外实践教学及其评估方法梳理的基础上,以本校心理学院本科生为例,深入探讨实践教学的意义及具体实施过程。
关键词:实践教学;评估方法;心理学本科生
一、国内外实践教学过程及其评估现状
本科生的实践教学作为大学高等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大学生社会实践技能、增加实践经验、培养综合素质的最佳方法和途径,可以使学生真正的掌握实操的基础环节。实践教学这一教学理论最初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乔布鲁斯和威尔共同撰写的《教学模式》一书中提及,它开创了实践教学体系的先河。后来经过多个国家各大学的深入探讨剖析,这种教学方式越来越受到重视,实践教学已经逐步发展成为更加完善的教学体系。下面以教育实习为例,列举国外高校实践教学中的典型做法。
美国高校的教育实习,强调自我反思和相互交流。即在实习过程中,实习生可以完全地参与中小学生活,并且独立负责班级的各项活动,不仅要与实习学校的指导教师交流思想,还要听取大学教授的指导,使两方面思想有机结合,做到融会贯通。
英国高校的教育实习主要分为非集中实习和集中实习两种形式。政府还要求大学与中小学建立协作管理机制,由实习学校、地方行政机关和大学教育学院代表联合组成一个指导小组,建立起合作伙伴关系,它作为领导机构需要为师资培训制定培训目标及原则。
德国高校的教育实习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引导试教阶段,实习生必须见习满四周后才可以在指导教师的引导下试教;二是独立承担班级教学阶段。在此阶段,一般要通过多项考试,一年后再次参加国家第二次考试并合格后才能成为正式的教师。
法国高校的教育实习强调自主化培训,具体分为熟悉性实习、陪伴实践实习、责任实习三阶段。整个过程通常持续两年,第一年开始熟悉性实习,实习生进入中小学,了解学校组织如何运作;接下来是陪伴实践实习阶段,两三名实习生组成一组,跟随一个该学校的指导教师进行教学观摩分析,依照学生见习情况也可安排较少的教学辅助工作;第二年才可以进入责任实习阶段,实习生要单独完成教学活动和班级管理工作。
日本高校的教育实习体现在分散与集中两方面,分散是指把实习分散地安排到大一到大四每个时间段,把时间整体前移;集中是指每个时间段的实习要集中实施。主要分为三步:观察、参与和实习。
俄罗斯高校的教育实习强调连续性,他们把教育实习的连续模式贯穿在整个大学学习阶段,从大一到毕业每个学期都要安排实习。与日本相似,他们认为连续性教育既包括基本的文化和专业知识,还要包括能提高教师素养以及精神层面的各方面知识。因此,他们还邀请地方教育部门和行政部门参与管理,这大大地提高了教育实习管理水平和教育实习的质量,逐渐实现了教育实习的制度化、序列化和系统化。
台湾地区某大学为了能对学生进行更加综合性和针对性的评价,实行“教育见习、研习、实习一体化”实践模式,为每个学生制作“师范生实践成长档案”。学生在观摩教师教学后再进行实习,每次实习后与指导教师开会交流经验,在整个实习结束后,个人成长档案也随之完成。
关于实践教学体系中的评估,代表性的有美国、德国和台湾地区。美国将评估作为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对实习生的评价包括:学生对自己教的学生的评价、实习学校的指导教师对实习生工作的评价、大学指导教师对实习生工作的评价和实习生自我评价。德国则将考试作为对实习生的评价考核手段,成为实习教师的前提条件是学业结束时通过第一次国家考试,若成为正式教师就要通过第二次国家考试,这也是实习结束时对整个实习情况的考核。台湾地区的主要评量方法有:(1)观察评量。最常用的方式是以量表的形式界定,将实习生的行为表现以等级的形式予以评定,以四或五等为多。(2)实习生互评、自评表。互评通常是在试教期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生为一组分配到各个教室,让他们彼此评述各自表现状况。自评是要求实习生自己制定工作目标,在完成工作后进行自我评量。(3)反思交流会。它作为一种重要的评量方式,给实习生提供了良好的双向或多项的口头沟通机会。实习生可以讨论关于教学中的教学计划的进行、教材的运用、教学方法的使用、班级管理、教学资源的利用以及学校人际关系处理等诸多问题。(4)实习档案。就是将每个学生的作品系统地做成一个数据库,它能清晰地反映个人实习进展情况。实习生将自己的专业能力用记事本、照片、投影、录像、录音等多种方式记录下来,然后整合为一份档案资料。它可帮助实习生在求职面试环节生动形象地展现自己的专业水平。指导教师可以通过定期评阅这份数据来了解实习生的实习进展情况,也能发现学生需要改进辅导的方面。(5)多元评估。比如由实习学校的班主任、学校辅导员、地方行政人员等提供实习需要改进的意见,通过多方面的教学研究了解实习中的优缺点,作为改善实习的参考意见,等等。
总之,我们认为实践教学主要包括见习、实习、评估三个阶段,见习阶段应着重于对实习单位的了解和融入,认真学习经验,为以后的实习打基础;实习阶段则重视实操的过程与能力的提升,学生要踏踏实实的完成实习任务,保证实习质量是重中之重;评估阶段则是贯穿始终的,在实习结束后要及时进行汇总并且要对学生的实习成果进行多方面的检验,有据可查,记录在案,供日后入职参考,从而真正达到实践教学的目的。
二、心理学本科生实践教学的具体探索
以辽宁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本科生的实践教学改革为例,最初我们的实践教学仅为大四的教育实习,非常单一且收效甚微。后来在大三阶段增加了为期两周的教育见习环节,把整体实践教学的时间提前了一年。在其实施过程中我们又逐步形成了双导师制,即校内实习指导教师与实习单位指导教师的双向指导,同时加大了教育见习的学习和观摩领域,为学生提供多种多样的见习岗位和选择空间,实践教学效果明显增强。
在近几年的具体实践中我们发现仅有这些还远远不够,很多学生在见习实习的时候依然摸不着就业方向,对自身的职业发展定位不清晰,对自身应培养的工作技能不明确。随着这些问题的产生,我们提出了全新的实践教学改革体系。第一阶段:大一学年的基础认知实践,着重对学生进行专业意识教育,如从2013年开始的“走进心理学、走进大师、走向心理学实践”系列活动,邀请各专业方向带头人向大一新生进行专业意识教育,传授学科学习经验,开展与专业相结合的社会实践,帮助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第二阶段:大二、大三学年的专业能力实践,重视专业课程与分类实践教学的结合,开展长期、分散、有效的教育见习和实习。这一阶段我们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专业实践机会,以各中小学为主体,也涉及心理咨询中心、社区、医院、监狱、各中小型企业等多个工作领域,以学生兴趣为出发点进行实践单位的选择,每学期初进行工作领域的调整。调整教学计划,增设实践教学课,每两周一次,一次为一天,保证充分的见习实习时间。将原有的双导师制进一步深化,学生与校外指导教师会有长时间的接触交流机会,让实习更高效。同时每学期期末进行阶段实践教学评价。第三阶段:大四学年,综合创新实践,制作个人实践成长档案,注重职业价值观教育和效果验收,强化专业技能,达到理论与实践的逐步统一。
总之,实践教学是理论与实践互相影响、互相深化的过程。它能使大学生将理论所学更好地应用在专业实践中,也能使大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逐步加深对理论的认知和深入理解。另外,实践教学还有最为突出的一个优势就是非常有利于学生就业,这不仅很好地解决了现在大学生面临的教育与实际经验脱节的尴尬问题,还可以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树立起理性的就业观,让学生慢慢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不盲目跟风,不眼高手低,并且在此过程中培养的专业技能也是对于大学生最为实用的。
[摘要]医学心理学作为医生处理医际与医患关系的重要学科,早已为广大专家学者广泛重视。一方面,作为理解病人心理活动的重要知识手段,医学心理学在帮助医生进一步地理解处理医患关系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另一方面,作为一名社会人,合理得当地处理人际关系亦是十分必要,医学心理学也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基于此,医学院校的心理学教育成为培养医学生的关键一步。文章通过对正在学习“医学心理学”的医学院学生进行走访调查,对医学生医学心理学的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现状提出改进措施。
[关键词]医学本科生;医学心理学;考核标准
1 方 法
调查问卷的调查对象为中国医科大学正在进行医学心理学学习的大四年级学生,包括临床医学专业、医学影像学专业等医学相关专业。问卷由15道选择题构成,涉及内容包括对“医学心理学”课程的态度、对该课程设置的意见、对任课老师的评价,以及对该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问卷共发出115份,收回有效问卷109份。将数据录入SPSS 13.0 统计分析。
2 结 果
2.1 学生对待该课程的态度
调查结果显示,有大到半数同学对待该课程态度较好,在其中有13人很重视医学心理学课程,认为其为医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但其中也有一部分同学因为该课程内容较为抽象,认为心理学理论是“伪科学”而放弃学习。有超过60%的同学因课程中穿插有心理学电影欣赏部分及微表情、梦的解析等有趣的小知识而对该课程印象较深,仅少数同学对该课程没有印象。
2.2 学生对该课程的掌握程度及收获
调查问卷设置了三道有关课程具体内容的问题,约13%的同学可以完全掌握,将近半数同学可以部分掌握,但仍有30%同学表示完全没有听过。10%以上的同学认为该课程的意义大于其他基础医学课程,是作为医学生日后工作生活的重要知识,30%的同学则认为其与其他考查课学科并无太大区别。超过半数同学认为学习课程后能得到一定收获,有30%同学仅仅对心理分析、心理学冷知识有印象,极少数同学没有任何收获。
2.3 学生对该课程设置的意见
学生对该课程设置的总体印象几乎为设置合理、课程单调、课程内容夸张荒谬各占1/3,仅极个别同学认为课程设置很不合理。对于上课时间的设置也各持己见,认为在大一所有医学课程学习之前上、在大二学习了一部分医学课程之后上、在大学医学课程全部学习结束之后上,以及贯穿于所有医学课程之中四种意见几乎各占相同比例,其中在所有医学课程之前学习略多于其他。对于课程的考核方式,超过半数同学认为授课方式很重要,要多增加与患者沟通及医学生日常交际方式的学习,仅少于5%的同学认为考核形式过于单一,达不到督促学生学习的目的。75%以上的同学认为授课老师负责投入,仅极个别同学认为老师讲授不满意。
2.4 学生平时对心理学的应用
通过对学生生活中应用中医学的情况调查,60%的同学表示平时仅在心理学微表情等有趣的小知识时有帮助,22%的同学表示看一些心理学小电影和书籍。极少部分同学经常研究心理学专业文献,或查阅心理学杂志。
3 分 析
3.1 学生对于该课程态度较为积极,较之前有明显改观
有超过半数同学对于该课程有认真对待的态度,在其中也有一部分认为该课程超过其他医学课程极为重要而特别重视。与以往文献报道中比较可见,或由于近年来医学心理学课程的规范以及社会舆论对于医患关系的重视,医学生对于医学心理学的重视有了明显的提升。心理学电影欣赏及微表情、梦的解析等小知识往往是学生兴趣所在,也是学生能留有较深印象的部分。但该课程目前采用开卷考试的形式也使得一些以考试为目的的学生对该课程缺乏认真的态度。
3.2 学生对于该课程掌握程度有待提高
从调查中对于该课程核心内容的抽查来看,仅极少数同学可以完全掌握,相当一部分则仅仅有印象。一方面,很大程度上由于该课程考核标准较为容易,学生一般不会利用课下时间复习或巩固,从而导致知识的掌握程度较欠缺;另一方面,由于课程的性质,学生的兴趣点往往在于心理小实验上,其更侧重于实验现象而对于其深层次的心理学知识则掌握不熟。
3.3 学生对于课程设置意见不一
“医学心理学”虽有较长的历史,但我国课程的规范化却时间不长,课程设置方面较难满足所有人的需求。较为集中的意见还是在于教学形式的设置上应更加丰富多样,反映出来的问题多为实验分析部分,形式合理但执行力不足而导致课堂效果受到很大影响。授课教师往往更注重理论的讲解,而对于现象与理论相联系的重视不足,缺乏对学生理解知识规范的指导,而对于一些态度不认真的同学则更缺乏约束力,都直接或间接导致了学生对于实验的理解停留在“听故事”阶段。另外,对于考核形式,学生也乐于因该课程简单的考核而减轻总体课业的负担。课堂要求不严,考核简单都缺乏了对学生学习该课程的约束力,但对于学生而言,实际上减轻了学生的负担,因而总体上并无较多反对意见。
3.4 该课程对学生及医学心理学价值观的形成影响不大
对比学生学习前及学习后对医学心理学态度的变化不难发现,学生的心理学运用并无实际意义上的改变,对于社会上舆论关注的热门医患关系问题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关注度,有一部分同学无法给出医学心理学的理解看法。一方面,对于一部分优秀的当代大学生尤其是医学生而言,对医学心理学的关注早已形成习惯,其在该课程的学习之前早已掌握一定的医学心理学知识;另一方面,由于课程的设置上存在不足,使得学生从该课程的收获有较大局限性。
4 解决措施
目前,学生对于该课程的态度与积极性都有较大改观,改变医学心理学教育现状的关键则在于让该课程的设置更具科学性与合理性。
4.1 改变课程时间的设置
学生对于该课程的授课时间各持己见,因此让该课程的授课时间更具弹性化是解决的关键。首先,在入学教育阶段增加一定的医学心理学教育,不仅可以让学生对早期的医学实验有更多心理学方面的认识,也便于在当时医学新生有较大热情时让其在日后的学习生活中合理学习运用心理学知识;其次,在保留目前大四年级学习“医学心理学”主要知识的基础上,在其他医学课程中增加相关的医学心理学部分,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并形成完整的教学体系。
4.2 适当提高考核标准
在不增加学生实际负担的基础上达到促进学生掌握知识的目的,首先,要减少基础知识的考查而增加对学生心理学运用的考查;其次,可以将课堂中学生对实验理解程度表现以一定比例计入最后的总成绩。基础知识考查的减少,避免了学生因大量机械记忆基础知识增加负担,重点考查学生的认识理解,也可以督促学生重视课堂内容的学习。将课堂的表现计入总成绩也可以约束学生的课堂行为,对课堂效果的提高有很大作用,从而达到了真正意义上的多样化课堂。
4.3 丰富课堂形式
虽然目前的教学形式已不再是完全以老师讲解为主,但其还存在有形式单调的问题,其中最主要的心理实验也被普遍反映过于形式化,缺乏真正的意义。首先,以教师与学生活动各占一半的比例安排课堂内容是较为合理的。教师应以最简明的方式用半节课时间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其余时间则交给学生自由讨论或向教师提问。其次,要求学生汇报学习情况是很重要的也是目前尚缺乏的。不仅约束学生自主学习与思考的过程,也让教师能够了解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另外,应给予对医学心理学兴趣较大且平时表现优秀知识掌握较好的同学向全班展示的机会,可以是心理学小实验,也可以是自己的理论知识的理解,从而丰富课堂,真正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
5 结 论
随着社会舆论对医患关系关注的进一步增强,医学心理学的运用越发受到人们尤其是医学生的重视,而在本科学习中,科学有效地完善其课程设置,更加多样化的课堂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对学生达到启蒙的作用,使学生对于医学英语的学习方式得到进一步的完善。
摘要:目前虽然高校培养出许多心理学专业的人才,但本科心理学专业的就业形势却十分让人堪忧。很多应用心理学专业的人才培养还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等问题。因此,本文针对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提出了针对学生加强应用实践能力培养的对策。
关键词:应用心理学;人才培养;实践能力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计算机、网络、互联网等技术越来越发达,人类社会已进入信息化社会。在物质生活越来越发达的今天,人们的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人们在注重身体健康的同时也越来越重视心理的健康。目前国内对心理健康的重视已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许多综艺电视节目上,都出现了心理咨询师的身影,许多企业也配备了专门的心理咨询人员。然而和目前所出现的现象相违背的是本科心理学专业的就业形势却十分让人堪忧。有关网站的调查显示,应用心理学专业在2015年度已被列为本科红牌专业,即最没用的十大专业之一。因此改变当前形势,根据社会要求培养出适合用人单位需求的应用心理学人才,仍是困扰高等学校心理学专业的主要问题。
一、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1.培养目标脱离社会需求。目前从我国的高校培养形式来看,心理学专业大多都设置在医学院校和师范类院校,他们对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也比较明确,但是从这两类高校毕业的心理学专业的学生在就业选择方面却存在很多问题。由于心理学专业属于理科专业,从医学院毕业的学生得到的都是理学学位,他们虽然在学校学习了很多医学课程,甚至参加了临床科室的实习,但是由于授予学位的限制,毕业后却没有资格参加执业医师考试,因此他们也没有机会到各个医院的心理科工作,这就大大影响了他们的就业出路。同样师范类院校培养定位为中小学心理咨询教师,但是由于我国中小学对心理健康重视程度不高,大多学校只配备1~2名心理教师,甚至有些偏远地区的学校都没有配置专门的心理教师,即便那些在中小学就业了的学生,在学校工作一段时间后,也陷入到既没有专门的心理学课可上,又无法做心理咨询与心理测评的尴尬境地。
2.教学模式不合理。目前大多数高校应用心理学专业的教学模式并没有突出“应用”二字,基本都遵循传统的教学模式,大多数课程都是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很多课程依旧是采取教师“满堂灌”的讲课方式。同时目前应用心理学专业课程设置偏向基础和理论,使得学生所学的知识大多都停留在理论上,加之缺少足够课程的实践环节,这就造成了心理学专业的学生存在理论基础不扎实、实践动手能力差等问题。
3.实践教学师资力量薄弱。由于心理学专业在我国起步较晚,同时从事心理学研究的人员大多都在高校和科研院所工作,且这些人员大多都从事理论研究,这就造成了心理学领域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同时这些机构培养出来的人员,有许多都进入高校从事教学工作,由于他们自身都缺乏实践教学环节的专门训练,自身尚不能成为行家里手,因此他们在本科教学工作中也难以胜任相关的实践指导工作。
二、应用心理学专业本科人才“应用型”培养模式的基本思路
1.广泛调研、明确培养理念。培养理念处于整个培养模式的最顶层,关系到整个培养方案的成败。因此,要想使培养出来的人才更好的满足社会需求,就必须确定明确的培养理念。所以,心理学专业的领导,应该走出学校,到各个用人单位了解他们对人才培养的需求,针对需求有的放矢的设计培养理念,从而使自己培养出来的人才更好的被社会所接受。
2.建立核心课程体系群,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目前很多高校心理学专业课程设置都遵从了“大而全”的原则,特色不够突出,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也都比较浅显,理论研究不够深入。因此,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第二步就是对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学校应用学专业应根据自己的特点凝练特色,在特色的基础上建立核心课程体系,这样可以使学生对心理学中比较核心的课程知识,有更深一步的了解,同时也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科基本知识结构。
3.突出课程技能训练,强化学生动手能力。要想使心理学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使心理学专业的学生得到社会广泛的认可,就必须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因此,高校应根据心理学学科的特点,多开设可以增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实验课、实践课,在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技能课程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固化、吸收,使从课本上学到的知识,真正的变为自己知识。这样,高校就必须围绕这些技能课程重新设定和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围绕着实验和实践技能课程如:普通心理学实验、实验心理学实验、心理诊断、心理咨询与治疗、心理测评等为主线制订培养方案,提高实验、实践课程授课比例,同时相关教师应围绕培养方案从教学方法、教学要求以及考试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使学生真正做到学有所长、学有所用。这样学生在毕业后就能立即到相关行业从事与心理学相关的工作,从而成为真正的应用型人才。
三、应用心理学专业本科人才“应用”能力培养途径
1.改变传统观念认识,强化“应用”理念。应用型本科重在“应用”二字,要求以体现时代精神和社会发展要求的人才观、质量观和教育观为先导,以在新的高等教育形势下构建满足和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新的学科方向、专业结构、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全面提高教学水平,培养具有较强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要求各专业紧密结合地方特色,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应用型人才,从教学体系建设上体现“应用”二字,其核心环节是实践教学。目前大多数高校心理学专业的师生对强化实践教学的重要性的认识比较浅显,缺乏深层次质的认识。即使在观念上已有认识,但受条件、环境、基础等因素的限制,应用教学的重要性也只停留在表面阶段。因此应用心理学专业的人才培养,首先就是要改变传统的认识,彻底改观重理论轻实践的认识,让所有心理学专业的教师认识到“应用”的重要性,摒弃以往闭门造车的做法。同时心理学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以“应用”为核心,将实践安排贯彻于整个培养过程中。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对教师的实践能力着重培养。教师的实践能力差是心理学专业教师普遍存在的问题,因此要想真正摆脱重理论轻实践教学模式,就必须加强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心理学专业应当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第一,积极鼓励教师通过进修培训、参加实践活动等方式提高教师自身的实践能力;第二,组建专职实验教师队伍进行实验教学,以保证教学质量全面提高;第三,通过引进的方式聘请校外专家学者、心理实践工作者指导实践教学。
3.加大实验教学的投入,完善实验教学设施。目前有不少高校所设置的应用心理学实验室都存在实验室功能单一、现有的实验设备类型和数量少且设备陈旧等问题。因此要想真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就必须加强心理学实验室的建设。实验室作为实践教学体系的不可或缺的环节,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加强实验室建设可以改变人们认为心理学是社会科学的误解,加快人们对心理学从社会科学向自然科学的认识过程;第二,实验室完整的设备可以扩大心理学专业开设实验课的规模,大量实验课程的开设,可以改变以往单一的授课模式,使过去书本上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第三,实验课的开设可以使学生学到的知识更容易理解、吸收,同时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4.建立面向社会服务为导向的实践教学体系。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构是关系到整个应用心理学专业发展以及人才培养方案是否完全可行的重要问题。因此,实践教学体系的搭建必须在理性思维的指导下进行科学的设计与建设。基于此,本文提出“1+2+3+5”的实践教学体系,其基本建设思路为:围绕“一个中心、两个方向、三维课程体系的建立、学生五会能力的培养”来搭建实践体系。“一个中心”,即以培养学生的社会心理服务能力为中心,促进学生的专业成长,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两个方向”,即适应社会需求,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覆盖“职业心理辅导”和“社区心理辅导”两个方向;“三维课程体系”,即优化教学资源配置,形成由心理学素质课程、技能训练课程、第二课堂构成,充分实现心理学素养与专业技能联动的“核心+实验+实践”三维一体课程体系;“五会实践能力的培养”,即在课程体系设置的基础上,着重培养学生的“五会”能力,即搭建会讲、会做、会策划、会宣传、会咨询的实践能力评价体系。
5.加强社会联系,拓展校外实践教学基地。高校必须加强与社会的联系,深入实地的了解社会相关机构的实际需求,根据社会需求培养专业人才,同时围绕专业培养方向建设一批专业服务能力强、行业分布合理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这些教学基地应涵盖心理教育、心理咨询、社会服务三个类别,具体包括如:幼儿园、中小学、居委会、家庭教育中心、心理咨询机构、管理结构、早教机构、各种企业等。学校可以安排学生去这三个类别的机构进行实习、见习等活动,既可以使这些机构充分了解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学生能力,又可以对学生提出进一步的要求,使学生实习结束后能够回到学校弥补自己的不足;同时又让学生了解到不同层面与不同领域社会需求,为将来的就业打下基础。学校应与各实习基地签订专业实践指导协议,聘请有关负责人和指导专家担任校外导师,定期召开实践教学工作研讨会,共同讨论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的市场需求与培养规格。
摘 要: 大学生创新心理素质包括创新意识或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人格等三个方面;要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心理素质,必须突破几个障碍,一是缺乏对创新的大众化认识,二是应试教育造成的标准化思维,三是所学知识无活力,四是重知识教育轻人格塑造;大学阶段是重新激发大学生创新力的重要时期,课堂教学、科技学术活动、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是培养和发展大学生创新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大学生 创新意识 创新思维 创新人格
当前,我国正处于建设创新型国家、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关键历史时期,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及创新型国家的建设,都迫切地需要大量高素质的应用型创新人才。然而,由于长期以来高等学校对培养造就大批应用型创新人才的认识和举措都不够到位,致使我国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匮乏,特别是本科层次这类人才的匮乏,严重阻碍创新型国家的建设进程。因此,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研究创新人才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心理素质及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心理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大学生创新心理素质培养的内容
创新是指“根据一定目的,运用一切已知的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意义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智力品质”[1]。在心理学界,创新和创造性或创造力被视为同义语。根据前人的研究基础,大学生创新心理素质应该包括创新意识或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人格三个内容。
(一)创新意识
大学生的创新意识是指大学生根据社会和个体生活发展的需要,激起创造前所未有的事物或观念的动机,并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出的意向、愿望和设想,是大学生进行创造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创新意识或创新精神主要包括好奇心理,探究兴趣,创新的动机和需要,对新异事物的敏感,对真知的执著追求,对发现、发明、革新、开拓、进取的百折不挠的精神”[2]。因此,在对大学生的创新意识或创新精神进行培养时,应该具体把创新动机、创新兴趣、创新情感、和创新意志几个方面作为主要内容进行培养与发展。
(二)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泛指个人创造新事物、新概念、新产品的能力,是人类创造性的操作化、具体化和物质化[3]。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及其学生认为,发散性思维就是创造性思维,他指出发散性思维有三个特征:变通性(指对事物能够随机应变,触类旁通,不受各种心理定势的影响)、流畅性(指对事物反应迅速,在短时间内可以想出各种不同的念头)和独特性(指对事物能够有不同寻常的见解)[4]。由此可见,在培养大学生创新思维时应注重对其发散思维与辐合思维、辩证思维与批判思维、分析思维与直觉思维等进行培养,尤其是发散思维的训练与培养。
(三)创新人格
创新人格,是指一个人创新过程中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这些特征通常表现为创新个性特质,属于创新心理素质结构中的个性系统,主要包括独立性、批判性、洞察力、责任感、事业心、自信心等。林崇德认为创造性人格是一种非智力因素。
中外大量研究表明,创新不仅是一个能力开发,而且是一个特质培养。正如马斯洛所说:“创造性首先强调的是人格,而不是成就……自我实现的创造性强调的是性格上的品质,如大胆、勇敢、自由、自主性、明晰、整合、自我认可,即一切能够造成这种普遍化的东西,或者说是强调创造性的态度、创造性的人。”因此,创新人格的培养是大学生创新心理素质培养的重要内容。
二、大学生创新心理素质培养的障碍
应用型高校要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人格,必须先扫除几个摆在眼前的障碍。
(一)缺乏对创新的大众化认识
许多人一提到创新,就会把它与科学家的科学研究和创造活动相联系,认为创新只存在于高科技等领域,并总将创新代表人物与学界、政界、商界的名人,比如爱因斯坦、爱迪生、牛顿、比尔盖茨等联系起来,这是缺乏对创新的大众化认识的一种表现。
其实,创新应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所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呼吁,人们不要将创造力当做少数人具有的特权,而应该将其视为人类普遍具有的一种特殊品格加以研究[5]。
(二)应试教育造成的标准化思维
思维标准化泛指思维方向、方法和技能的规范化和模型化。学生从小接受应试教育,思维标准化的情况比较严重,一个人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要参加成百上千次大大小小的考试,如此“身经百战”之后,习惯了凡事均按照标准答案思考和解答,原本有的一些灵感、悟性、想象力等都被消磨殆尽。学生思考的独立性、灵活性、独创性、答案多样化、答案新颖性、求异心等均遭破坏。
根据岳晓东的研究,一个人的创造力发展大致会经历扼杀期―标准化期―非标准化期,扼杀期主要在幼儿教育和小学教育期间形成,标准化期主要在中学教育期间形成,进入大学后,由于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改变,这一创造力下滑的局面开始有所回落,思维开始走向非标准化期[6]。由此可见,大学期间是大学生摆脱标准化思维,重现创造力的重要时机,但由于前两个时期的影响,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将面临极大挑战,必须冲破思维标准化的障碍。
(三)所学知识的无活力
知识无活力化指学生所学的知识很少或不能在实践中加以运用,实质上是知识吸收的僵化[7]。知识无活力化的概念借自于英国哲学家怀特海的“知识价值论”,它泛指那些在教学过程中“仅仅被吸收而不被运用、检验或重组的概念”。与此相反,美国社会学家华尔德曾提出“有活力的知识”的概念,它强调实践效用正是知识的价值所在,也就是说,知识活力化的基础是提高知识的运用及其价值。
知识无活力化会导致学生缺乏综合联想能力,所有的知识吸收都是独立而互不相关的。学生会机械片面地看待各科知识的结构,不善于加以相互联系,融会贯通,甚至有的学生还会对自己专业以外的知识持漠视态度,对跨专业的理论设想嗤之以鼻。当学生吸收到的知识是死的,了无活力,感觉知识也毫无用途时,学生就会很快淡忘自己所学过的知识,也会使他疏于学用结合的练习,终而增强思维的惰性。
(四)重知识教育,轻人格塑造
人格是心理素质中最深的一个层次,它的形成是长期而复杂的。从教育层面分析,这与我们的教育一贯重知识教育而轻人格培养有很大关系。从小学到高中,绝大多数的学生和家长的目标都是考上一所好大学,在现行高考制度下,分数成了衡量的重要标准。学校的课程开设与安排都围绕高考的指挥棒进行,鲜少有中小学配备心理健康教育及思维训练等课程。许多学生参加奥数班、课外兴趣班等也都是从功利角度出发,为升学多添一份筹码。
三、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学生创新心理素质的途径
尽管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心理素质面临各种障碍,但大学四年是重新激发学生创新意识,训练学生创新思维、塑造学生创新人格的重要时期,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肩负培养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的重担,必须结合学校实际,采取一些适当措施。综合分析,至少有以下几种途径。
(一)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心理素质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渠道,因此,可以通过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心理素质。林崇德等人的“思维型课堂教学理论”[8]给了很大启发。该理论强调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和因材施教;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特别是内在的学习动机,以保证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和思维;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联系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创设一些能够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的“两难情境”,启发学生积极思维;教师和学生之间及学生相互之间要多互动;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经验教训等进行总结和方式,以培养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同时,要重视把所学知识和方法迁移到日常生活、生产实践、本学科和其他学科中,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在科技学术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心理素质
仅有课堂教学的创新心理素质培养还不够,我们应该开辟使学生创新心理素质深化发展的园地,使学生在实践中检验、补充、调整、完善、提升他们的创新能力。不管是校内还是校外,科技学术活动都是学生课外活动中与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发展关系最密切的一项活动。科技学术活动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其对新知识的探索欲望,增强其自学能力、研究能力、操作能力、组织能力与创新能力。目前,社会上经常开展诸如科技大赛、技能大赛、智力竞赛、语言竞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许多高校都在举办科技学术节、鼓励学生申报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等,如果组织学生集合专业特点和技能特长参与其中,则必然会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此外,可以吸收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活动,不仅可以使学生收到创新思维的影响和熏陶,而且可以从中受到创新思维能力的锻炼。
(三)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心理素质
林崇德教授等人通过研究发现,大学生的创造力与心理健康存在显著相关,心理健康水平高的大学生,其创造力水平也高[9]。研究者们还通过各种形式与方法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发现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能促进其创造性思维的提高,以及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能改善学生的创造性人格。这些研究结果向我们展示了一条全新的创新心理素质培养途径,即通过对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其创新心理素质的发展和创新潜力的发挥。因此,我们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具体可以将以下几个方面作为突破口:培养大学生学习和探索新事物的兴趣、促进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协调发展、帮助大学生形成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