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5-25 02:53:41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1篇的幼儿游戏教育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一、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价值作用
陈鹤琴老师说过:“游戏是孩子的生命。”由此可见,游戏在幼儿教育中所起的重要性,幼儿时期由于能力、思想的限制,游戏成为幼儿能力发展、知识丰富的一种活动,它能够培养幼儿的动手动脑能力、独立性与创造性能力。幼儿在游戏过程中不仅能够提高和锻炼其想象力、创造力、思维能力以及感知能力,还能够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席勒也曾说过“:只有当人是充分意义的人的时候,他才是游戏,并且只有当他游戏的时候,他才是完全的人。”可见,游戏对人成长发展的重要性。
二、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1.游戏在教学活动过程中的有效应用
“快乐的玩,有效的学”是著名游戏专家徐则民老师的观点。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利用游戏帮助幼儿学习知识,这不仅是幼儿乐于接受的一种教学方式,还可以是教学中幼儿教学质量得以提高的有效途径。例如,幼儿教师在给幼儿上《龟兔赛跑》这个故事的时候,可以鼓励学生合作完成任务,游戏中让孩子每人说一句故事,这样一个接一个将故事叙述出来,采用“接龙”的游戏方法,不但让每一个幼儿积极参与到游戏中,也将幼儿的注意力及应变能力很好发挥,让幼儿发挥其想象力、思维构造能力。这样,一个由幼儿自己创作编制的故事就诞生了,正是这样的创作结果让幼儿在玩的过程中有效学习。又比如,画雪花。幼儿教师可以采用先展示图片或相片的方式,然后问幼儿:老师手里的这幅图或照片上是什么呀?它是什么颜色呀?之后就向幼儿讲解:雪花在天空飘啊飘……最后化成了水滴,小水滴就伤心地哭了,漂亮的雪花不见了……这时教师就对小朋友们说:看老师已经给小雪花画了图画或是照了照片,小朋友们想不想也要自己将小雪花留住,不让小水滴伤心了呀?来,老师教你们怎样做。这样的讲解会比较易于幼儿接受,同时也让他们在艺术上有所学习。
2.游戏在体育活动过程中的有效应用
在体育活动中游戏比较丰富,也是最能带给幼儿教育的一项活动。设计丰富的游戏模式让幼儿不至于对相同游戏那样感到枯燥,也能很快将幼儿带入到游戏,并能积极参与到游戏当中。尤其是游戏在进行设置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适合幼儿的发展与接受能力、运动能力及兴趣和需要,要充分发挥幼儿活动的主动性、合作性、独立性、创造性。游戏设置也要与生活完美结合,让幼儿在玩游戏的过程中懂得一些生活常识及相互合作、交朋友的重要性。比如,老鹰捉小鸡、丢手绢,这些经典的游戏就很深意地融入这些知识。
三、结语
综上所述,游戏在幼儿教育中起着很大作用,游戏的设置也是幼儿游戏教育的重中之重,这要求幼儿教师不断地积累经验、总结教学方法,科学、巧妙、有效地将游戏运用到幼儿教育当中。
作者:余丽霞 单位:甘肃省会宁县第二幼儿园
一、游戏对于幼儿教育的重要性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游戏不仅可以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同样在体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上也十分有利,因此,在实际的幼儿教育中游戏教学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受幼儿年龄的影响,他们的注意力很难集中,如果不能通过丰富多彩的游戏来开展日常的教学,则无法发挥出幼儿教育的优势与作用。因此,幼儿教育必须在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客观前提下来进行,从而确保幼儿能够更加健康、快乐、全面的成长。但是教师需要把握好游戏的时间及范围,从而确保教学目的的实现。我们应认清楚现实,对3、4岁的儿童而言,其依赖于现存环境而产生的每一次具体活动的外在目的很不清楚,他们只是简单地体验事实,虽然是有明确目标的教学,目标也是很隐蔽的,这时应尽可能地采取各种手段。随儿童长大,纯粹体验活动过程的游戏不断减少,教学活动中的目标性不断鲜明,儿童的发展是游戏与教育内在联系的纽带,此时应该相应地缩短过程,追求效果。
二、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实践作用
(一)充分地锻炼幼儿的肢体。
我们都知道,儿幼儿的体能发展是有阶段性的。两岁的幼儿完成了坐、立、行、走、爬、跳等所有基本动作,但上楼梯较为笨拙。受年龄的影响,幼儿所能活动的范围是比较小的,并且身体各方面仍然处于发育状态,因而在肢体协调能力及抵抗力上都比较差,通过游戏可以充分地锻炼幼儿的肢体协调性。如体育课程中可以通过绑腿并肩走来进行锻炼,这样不仅可以让幼儿感受到户外游戏的乐趣,同时可以培养幼儿团结互助的精神,在锻炼肢体协调能力的过程中结交到更多的好朋友。父母们多抽出些时间,每天和孩子一起到户外做各种运动,双休日带孩子上公园或郊游、爬山,进行耐力和有氧锻炼,是再容易不过的事情了。家长需要注意的是,不论何种锻炼活动都要遵守幼儿体能发展的顺序。
(二)增强幼儿对知识的吸收能力。
在幼儿教育中,游戏可以借助多种事物来辅助教学,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的质量,同样可以加深幼儿的认知。如不同种类的动物,教师可提前做好充足的准备,通过不同类型的面具来满足角色扮演的需求。在游戏中可以要求扮演的幼儿模仿该动物的叫声及走路的样子,营造出快乐的学习氛围。这种优势是传统教学无法实现的,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可以准确地表达出自己的喜好,对于其语言组织能力的训练也是非常好的。
(三)有效地锻炼幼儿的适应能力。
游戏需要多个人来完成,通过游戏可以很快地拉近学生之间的距离,这对于越来越多的独身子女而言是十分有效的。如手工课上美味的水果拼盘,要求三人为一组,用橡皮泥制作出可口的食物来招待客人小猴,可以通过小组之间的沟通来完成。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可以通过自己的认知来帮助其他幼儿进行颜色的选择,齐心协力制作出美味的水果拼盘,在整个活动中可以极大的提高幼儿的适应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平时要多让孩子接触人。孩子们只有在集体环境中,与别的孩子打交道的时候才会锻炼他们的性格和品质,从小就让他学会忍让,有一颗爱心,懂得关心别人。(四)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习惯。游戏的本质是帮助幼儿更好地认知世界,并指导自己的行为。习惯的养成对于幼儿的成长极为关键,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需要灵活地运用各种技巧来帮助幼儿形成更加良好的行为习惯。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在做每一件事之前,要让孩子养成思考的习惯,考虑一下怎样做更好,然后再开始动手。日常生活中孩子力所能及的小事,要鼓励他们自己去做。若有机会,让孩子到亲戚家住上一两天,改变一下环境,可以锻炼他们的适应能力。在课程《美丽的世界》中,可以鼓励幼儿去看看校园的环境,在看到小朋友践踏花草的时候,教师可以模仿小花的语气说:“哎呀,好疼啊”,让幼儿意识到花草也是有生命的,以后再也不会随意的采摘花草。长此以往,这些习惯会在幼儿的心理深深地扎根,在别人做出类似行为的时候他们也会适时地去阻止他们,为保护大自然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信息技术教学下幼儿教育中的游戏重要价值
游戏不仅可以提升幼儿的审美,同样在沟通、协作、分享等能力的培养上都非常的有效。不同的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是各不相同的,教师可以依据自身的观察来进行引导与分析,从而确保幼儿得到较好地发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整合,正成为当前我国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一个热点问题。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技术教学作为现代化教学手段,广泛应用于幼儿园教学中。但是,如何使信息技术和课程教学有效整合,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从而促进幼儿发展,为此我们进行了积极地实践与探索。信息技术与幼儿园课程教学有效整合的原则有:创新性原则、直观性原则、互动性原则、实效性原则。信息技术与幼儿园课程教学有效整合的策略有:注重鲜明的教学主题;注重层次的呈现方式;注重趣味的教学手段;注重幼儿的主动参与,幼儿在探索和表现自己兴趣与个性的发展途中,游戏为他们提高了良好的机会与合理的途径。幼儿可以在游戏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为将来的发展方向与道路提供了帮助。
四、总结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如果不能尊重幼儿的生长规律,则无法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正视游戏的作用与价值,不仅可以充分发挥游戏的特性,同样在教学效果的提升及幼儿能力的培养上也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需要教师予以重视,更好地将游戏与教学结合起来,为幼儿的成长构建趣味性较强的校园生活。
作者:孔仪 单位:庄浪县第三幼儿园
一、幼儿教育不能一概而论
幼儿教育指的是对年龄在3~6岁的孩子进行教育工作,但是由于幼儿阶段孩子成长速度快,就是两个孩子就差几个月或是一岁,他们的心理发展特征也不一样,所以对于幼儿教育不能像对年龄大一些的青少年那样一概而论,例如小班的3岁左右的幼儿大多只能辨别上下方位,如果你对他说左右他会不知道你在说什么,他会在上下两个方位中选择一个,所以幼儿的教育是根据幼儿阶段中不同的几个阶段进行不同阶段的游戏与课程相融合教学。
二、3~4岁的幼儿心理发展特征及幼儿教育中的游戏与课程的融合
(一)3~4岁的幼儿心理发展主要特征
1.情绪性强,他们的情绪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与周围人感染,他们的行为常常受情绪支配,不同于成人受理智的支配。例如,当他们看到别的小朋友哭了的时候,往往也会莫名其妙地哭起来,如果你马上用他喜欢的食物或是其他的东西来哄他们,他们会马上停止哭泣。
2.爱模仿,独立性差。看见别人玩什么自己没有的话就会向老师或是家长要,在学校更多的就会去别的小朋友手里抢,这时老师应该好好地利用好这一特性,可以跟那个小朋友交换着玩玩具,顺势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和与其他小朋友分享的意识。
(二)3~4岁幼儿教育中的游戏与课程的融合
综合上述,3~4岁幼儿的心理发展特征,在进行游戏时应注意以上几点:要照顾并注意游戏中幼儿的个人情绪,利用他们爱模仿的特性,老师要做好模范事例,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给幼儿一个好的模仿对象,将课程中的要掌握的内容融入游戏中,让幼儿不知不觉中学到。由于幼儿思维很具体、很直接,他们只能从表面去理解事物,所以对3~4的幼儿教育都是正面的教育。在设置游戏时,游戏的规则和用到的道具也都要是眼睛可以看得到、手可以触摸得到的事物。在上画画课的时候,给学生提供的最好不是纸笔,而是那种只要填颜色的现成画,往往他们是先做后想,或者是边做边想。到接受一段时间的学习以后,可以适当地给他们增加抽象性的要求,但是要做出具体的说明,毕竟幼儿的发展是过程性的。
三、4~5岁的幼儿心理发展特征及幼儿教育中的游戏与课程的融合
(一)他们爱玩、会玩
小班的幼儿虽然爱玩却不大会玩,5、6岁幼儿虽然爱玩,但由于学习兴趣日益浓厚,玩游戏的时间就会相对少一些。这个年龄阶段孩子的玩游戏时间相对是最多也是最会玩、能玩的时期,尤其是喜爱角色游戏。
(二)活泼好动的特点
活泼好动在4、5岁幼儿身上表现的特别突出,甚至表现为顽皮、淘气,4、5岁还是幼儿许多心理品质发展最快的时期。
四、5~6岁的幼儿心理发展特征及幼儿教育中的游戏与课程的融合
(一)5~6岁的幼儿心理发展主要特征
1.好学、好问、好探究。好奇是幼儿共同的特点,他们不光问“是什么”,还要问“为什么”。问题的范围也很广,上到天文下到地理。他们不仅希望得到成人帮助他们找到答案,同时通过自己实际地尝试、实验、发现问题,寻求答案的主动性、积极性也明显提高。
2.抽象概括能力开始发展。
3.个性初步形成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他们开始能够控制自己,做事也不再“随大流,别人怎样就怎样”,显得比较有“主见”。无论是对别人对自己还是对其他事物,他们开始有了相对稳定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例如:有的胆小害羞,有的大胆敢说,有的热情活泼,有的内向等。
(二)5~6岁幼儿教育中的游戏与课程的融合
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好问好奇心强,不仅仅是停留在“这是什么,那是什么”的表面,他们的抽象概括能力开始发展,这一点在游戏中应该重点培养和锻炼。即使有些孩子淘气难管,也是反映了幼儿极强的求知欲,例如他们好奇小汽车为什么能跑,他们可能会把小汽车拆了,不要不知原因地去训斥他,要问其原因,帮助他解决问题。在游戏的设置与设计上,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地发表自己的观点,游戏中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还可以让每个学生发挥自己特长应用到游戏中,由于大班幼儿的抽象概括能力开始萌芽,所以可以、也应该进行简单的科学教育,引导他们去发现事物间的各种内在联系,引导他们积极探求知识,促进他们的智力发展。
五、总结
我们要把游戏与课程很好地结合在一起,以游戏为载体教学课程转化有游戏任务,游戏的设置与设计要与幼儿的年龄发展特征相符合,让幼儿在做游戏的快乐氛围中学到该学的东西。
作者:陈帅芳 单位:淮阴师范学院第一附属小学幼儿园
一、游戏对幼儿教育的重要作用
1.游戏有利于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游戏,对幼儿阶段孩子们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否运用游戏策略开展教学直接影响着幼儿教育活动的质量,同时对幼儿未来身心健康发展也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游戏趣味生动、启发、感染力强、健康向上的特征可以使幼儿课堂充满生机活力,始终洋溢着健康、积极和热闹的情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幼儿身心发展。例如,教师可以在教育过程中穿插运动类的小游戏,既活跃了课堂氛围,提高幼儿积极性,同时更开启幼儿智力,使幼儿形成健康向上的学习心态。
2.游戏有助于提升幼儿综合能力。
游戏有助于提升幼儿多种能力的发展,培养幼儿的综合能力。首先,一些益智游戏极大提升了幼儿的智力,让幼儿在游戏的指引下不断走向进步,同时也激发幼儿无穷的想象力,推动幼儿创新能力的提升,例如,积木、魔方等益智游戏都极大增强了幼儿智力,想象力和创新能力。其次,有助于幼儿动脑能力和操作能力的培养。任何游戏都需要幼儿激情慢慢地参与其中,在此过程中幼儿动手动脑能力大幅提升。最后,语言能力、交往能力、协调能力,运动能力都得到了发展。
3.游戏使幼儿形成健全良好人格。
游戏同体育竞技活动一样,有成功也有失败,当幼儿获得成功时,他能获得极致的满足和成就感,自信心倍增。即使失败,幼儿也能在教师的安慰和引导中渐渐抹除自卑感与挫败感,并同样获得意义深刻的游戏体验。在这一过程中,幼儿不仅能意识到自己的缺点与错误,并及时改正。同时也提升了幼儿的抗打击能力,使其始终保持积极乐观,昂扬向上的积极心态,形成豁达开朗、坚韧不拔、永不言弃、积极进取的健全和良好人格,对幼儿未来发展意义重大。
4.游戏有利于幼儿教育效果提升。
游戏的运用旨在提升幼儿教育效果,在幼儿教育中科学、合理运用游戏,发挥游戏价值,能卓有成效地改善教学效果,提升教学质量。游戏化的幼儿教学能充分激发幼儿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充分尊重幼儿的身心发展特征,有助于幼儿教育主体性地位的实现,让幼儿在自由、开放的游戏活动中获得知识,提升能力,并且获得极大的教育满足。于是,简单便捷、趣味生动的游戏引入到幼儿教育中,能使幼儿教育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全面提升幼儿教育的质量。
二、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运用策略
1.在幼儿教育中运用表演游戏。
表演游戏是幼儿喜欢的游戏之一,幼儿酷爱表演与模仿,表演游戏作为幼儿游戏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一定程度上最能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还能锻炼幼儿的交际与沟通能力,促进其优秀品质的形成与发展。践行表演游戏时,教师要进行恰当的指导,确保表演游戏顺畅进行。例如,在故事《狼和小羊》中,很多幼儿对小羊抱有同情心态,而对大灰狼却深恶痛绝,教师可以基于原版故事,设计情节简单,语言朴实但感染力强的表演游戏,让学生参与其中,让幼儿在表演或观看表演中获得极致的乐趣,愉悦身心。
2.发挥建构游戏的教育价值。
建构游戏,即教师利用多样性的建构材料创设出反映日常生活的游戏,并将其应用于幼儿教育中,建构游戏的开展主要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教师要引领幼儿学会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验,培养幼儿的建构技能。提高幼儿的观察、想象力和操作能力。二是激励幼儿选取丰富的建构素材,确定主题,并将建构材料应用于游戏建构中,提高创造力。三是培养幼儿的合作分享意识,幼儿在进行自身游戏建构,难免会因材料紧缺等出现互相争抢材料,大哭大闹的情形,教师一定要妥善引领,帮助幼儿学会分享与忍让。四是注重对幼儿建构游戏的评价,激发幼儿学习信心与激情。
三、结语
综上所述,将游戏渗透于幼儿教育中对幼儿的“学”和教师的“教”具有双向的推动作用,它不仅有效推动幼儿身心发展,帮助幼儿实现创新能力、操作能力、交流能力等各种能力提升,还能帮助幼儿塑造良好的人格,推动个性发展。基于游戏的重要作用,教师应运用多种游戏策略提高游戏教学质量,真正推动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作者:梁爽 单位:常州工学院教育与人文学院13学前二班
一、民间游戏的筛选与改进
1.民间游戏的传承。
对于当前的教育事业来说,游戏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幼儿来说,他们正处于发育和成长的重要时期,如果做好相关的措施,会对孩子们的茁壮成长带来非常好的影响。家长是幼儿园的合作伙伴,期望能够家园合作,利用各种手段对当前所知道的民间游戏分析与筛选出适合孩子们户外活动的游戏。
2.游戏素材的整理。
民间游戏集聚丰富的民间内涵,形式喜闻乐见,深受儿童喜爱。对于民间游戏的素材整理是十分关键的,有许多游戏会不利于儿童的健康发展,有一些游戏会对孩子们的安全问题有所影响,所以适当地选取游戏是对孩子们更加愉快游戏的前提。游戏要尽量保持原汁原味,以保证文化的传承,但是也要以安全、有实际意义、有趣、幼儿理解较容易为基本。
3.民间游戏的作用。
无论是民间游戏还是现代化的游戏,其目的都是为了让孩子们从中愉悦心情,健康成长。幼儿时期处于发育的时期,如果能够做好娱乐项目的锻炼就会对幼儿的发育起到良好的作用。其次游戏对于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有启蒙的作用,也许孩子们并不知道什么是团队合作,但是在无形之中就对孩子们进行了培养。比如拔河比赛、老鹰捉小鸡、丢手绢等都是从中进行团队合作锻炼的游戏。
二、民间游戏与幼儿教育的融合探讨
1.游戏与教育相融合。
《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提出“玩是幼儿的天性”“要发现、保护和引导幼儿固有的天性”“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对于教育来说,幼儿的教育以入门为基本。我园对于教育与娱乐相融合的观点的理解就非常深刻,园方对教育与游戏相结合并能够产生更好的效果表示非常赞同,鼓励教师在备课的同时把娱乐与教育结合起来,并对传统的民间游戏进行分析与整理出一系列的针对当前儿童的游戏。
2.游戏的作用。
处于幼儿时期的孩子,对于玩是非常痴迷的,并且自我管理能力和学习的能力并不高,这就需要教师进行启发与引导,在愉快的游戏环境中得到身体的锻炼,并能够与小伙伴们在集体活动中形成集体意识概念,进行一个锻炼雏形。对于游戏当中涉及到的游戏用具也要进行改善,民间游戏当中的沙包、陀螺等都是可以手工制作的,这样就可以继续开展手工制作课程,幼儿可以拿着自己亲手制作的游戏器材进行游戏,这样就可以一举两得地做到既锻炼了动手操作能力又可以进行游戏的开展。
3.开展动手设计比赛。
动手设计实践对于开发大脑有着很关键的作用,对于幼儿来说,正是出于最懵懂,想象力最丰富的时候,此时如果充分利用孩子们的想象力加以创造,会对其进行很好地锻炼和开发。如选择优秀的作品进行鼓励,可以设计光荣榜,这样会增强孩子的荣誉意识和创作能力的提升。
4.游戏的不断设计。
民间游戏符合孩子们好动、好学、好模仿、好游戏的心理特点,在幼儿教学上,合理地利用民间游戏,是促进幼儿体、智、德、美诸方面发展的有效方式。孩子们永远对新奇的事物感兴趣,如果对于一种游戏产生了厌倦可以适当地对其进行改良,以孩子的兴趣为考虑的第一要素,研究孩子的兴趣所在,会起到更好的效果。比如跳格子的游戏,可能孩子长时期玩会对其产生了厌倦的情绪,这时候就可以对其格子中的符号进行调整,激发孩子们的新鲜感。创新是民族的灵魂,民族文化又是需要进行传承的,此时就需要适当地进行改进,传承我国的传统文化。对当前的幼儿教育的开展进行游戏的不断改编以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在游戏中加强动手创作能力,让孩子们在游戏中既可以培养动手能力,还能让身心健康得到良好的发展,并有利于成长发育。加强民间游戏与现代幼儿园游戏的衔接与融合,挖掘民间游戏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价值,提高学前教育效果,是广大幼教工作者的使命。在后续的研究中,将进一步尊重幼儿的自主性、独立性,充分发挥幼儿的潜能,让民间游戏真正成为孩子们的快乐之源。
作者:刘义红 单位:山东省莒南县第四小学
一、民间游戏的筛选与改进
1.民间游戏的传承。
对于当前的教育事业来说,游戏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幼儿来说,他们正处于发育和成长的重要时期,如果做好相关的措施,会对孩子们的茁壮成长带来非常好的影响。家长是幼儿园的合作伙伴,期望能够家园合作,利用各种手段对当前所知道的民间游戏分析与筛选出适合孩子们户外活动的游戏。
2.游戏素材的整理。
民间游戏集聚丰富的民间内涵,形式喜闻乐见,深受儿童喜爱。对于民间游戏的素材整理是十分关键的,有许多游戏会不利于儿童的健康发展,有一些游戏会对孩子们的安全问题有所影响,所以适当地选取游戏是对孩子们更加愉快游戏的前提。游戏要尽量保持原汁原味,以保证文化的传承,但是也要以安全、有实际意义、有趣、幼儿理解较容易为基本。
3.民间游戏的作用。
无论是民间游戏还是现代化的游戏,其目的都是为了让孩子们从中愉悦心情,健康成长。幼儿时期处于发育的时期,如果能够做好娱乐项目的锻炼就会对幼儿的发育起到良好的作用。其次游戏对于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有启蒙的作用,也许孩子们并不知道什么是团队合作,但是在无形之中就对孩子们进行了培养。比如拔河比赛、老鹰捉小鸡、丢手绢等都是从中进行团队合作锻炼的游戏。
二、民间游戏与幼儿教育的融合探讨
1.游戏与教育相融合。
对于教育来说,幼儿的教育以入门为基本。我园对于教育与娱乐相融合的观点的理解就非常深刻,园方对教育与游戏相结合并能够产生更好的效果表示非常赞同,鼓励教师在备课的同时把娱乐与教育结合起来,并对传统的民间游戏进行分析与整理出一系列的针对当前儿童的游戏。
2.游戏的作用。
处于幼儿时期的孩子,对于玩是非常痴迷的,并且自我管理能力和学习的能力并不高,这就需要教师进行启发与引导,在愉快的游戏环境中得到身体的锻炼,并能够与小伙伴们在集体活动中形成集体意识概念,进行一个锻炼雏形。对于游戏当中涉及到的游戏用具也要进行改善,民间游戏当中的沙包、陀螺等都是可以手工制作的,这样就可以继续开展手工制作课程,幼儿可以拿着自己亲手制作的游戏器材进行游戏,这样就可以一举两得地做到既锻炼了动手操作能力又可以进行游戏的开展。
3.开展动手设计比赛。
动手设计实践对于开发大脑有着很关键的作用,对于幼儿来说,正是出于最懵懂,想象力最丰富的时候,此时如果充分利用孩子们的想象力加以创造,会对其进行很好地锻炼和开发。如选择优秀的作品进行鼓励,可以设计光荣榜,这样会增强孩子的荣誉意识和创作能力的提升。
4.游戏的不断设计。
民间游戏符合孩子们好动、好学、好模仿、好游戏的心理特点,在幼儿教学上,合理地利用民间游戏,是促进幼儿体、智、德、美诸方面发展的有效方式。孩子们永远对新奇的事物感兴趣,如果对于一种游戏产生了厌倦可以适当地对其进行改良,以孩子的兴趣为考虑的第一要素,研究孩子的兴趣所在,会起到更好的效果。比如跳格子的游戏,可能孩子长时期玩会对其产生了厌倦的情绪,这时候就可以对其格子中的符号进行调整,激发孩子们的新鲜感。创新是民族的灵魂,民族文化又是需要进行传承的,此时就需要适当地进行改进,传承我国的传统文化。对当前的幼儿教育的开展进行游戏的不断改编以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在游戏中加强动手创作能力,让孩子们在游戏中既可以培养动手能力,还能让身心健康得到良好的发展,并有利于成长发育。加强民间游戏与现代幼儿园游戏的衔接与融合,挖掘民间游戏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价值,提高学前教育效果,是广大幼教工作者的使命。在后续的研究中,将进一步尊重幼儿的自主性、独立性,充分发挥幼儿的潜能,让民间游戏真正成为孩子们的快乐之源。
作者:刘义红 单位:山东省莒南县第四小学
一、游戏在幼儿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孩子在处于幼儿阶段的时候,几乎都热爱游戏,可以说儿童的天性就是爱玩。游戏可以帮助儿童简单地认识周围的世界,所以儿童的认识、思维、记忆的状态在进行游戏时较比平常会更好。如果想要激发幼儿的主动性与创造性,那么在游戏的情境下进行幼儿教学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游戏教学具有五大特点,分别是虚构性、自主性、实践性、社会性以及趣味性。而这些特点,都是教育工作者必须达到的目标。幼儿园适龄儿童对事物的认识还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这主要是受生活经验和年龄特点决定的。所以,如果教师只是一味地灌输知识,把课讲得极为生硬,那么幼儿在对知识的理解上也会非常困难,很容易造成儿童的厌学情绪。教师在讲课的时候如果能渗透进一些游戏因素,那么教学效率就会大大提高。例如:①可以通过组织红绿灯、斑马线等标志物的识记比赛来向学生传授交通规则的有关内容。这样不仅使该堂课的教育目的达到了,也能够很好地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比传统的应试教育的效果要好得多。②教师为了让儿童掌握有关数字7的知识,可以组织一个爬台阶的比赛游戏,台阶上标明由1到7的数字,由低到高按顺序排开。然后让学生进行数学运算,每算完一道题就相当于往上爬一个台阶,谁最先爬到最高层谁就是胜利者。③为了幼儿能够掌握好日常的文明用语,教师可以将一些文明用语编成儿歌教给孩子们唱,这样的游戏方法通俗易懂,同时也能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另外,为了能够让儿童理解生活中的道德规则,可以通过各种角色游戏的方法来实现,在游戏的助推下慢慢理解教学内容。
二、如何将游戏巧妙地运用到幼儿园教育教学中
(1)用幽默风趣的游戏语言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儿童语言幽默感的发展时期通常是在三到六岁之间。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如果能够将幽默的语言融合进去,那么对于激发儿童的学习积极性会有很大的帮助,也可以提高学习效率。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扮演自己喜欢的卡通形象,并模仿这个卡通形象在动画片中所说的幽默语言,以此锻炼儿童的表达能力。也增添了教学的幽默元素,更加激发了儿童的学习热情。
(2)灵活生动的肢体语言是开展好游戏式教学的关键。
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更需要通过肢体语言来弥补他们生活经验的缺乏,以此来获得安全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灵活生动的肢体语言能够很好地帮助儿童理解他们在游戏当中没有理解的指令。例如有些词句并不是很容易用语言就能够讲明白的,这时教师可以通过丰富的肢体语言再融合进游戏的因素来对儿童进行讲解,那么效果就会有明显的提高。一个人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是在幼儿阶段。让幼儿掌握一定的社会准则和与人交流的能力是幼儿园教育的根本任务。为了让幼儿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科学的幼儿园教育模式非常关键。而游戏是幼儿最基本的活动,也是能够激发孩子天性的最有效方法,对于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会有很大的帮助。通过了解我们不难发现,幼儿自身发展的多样性在教师设立的游戏中可以得到很好的体现。同时也能够让幼儿在轻松的环境下得到身心的全面发展。可以说,游戏教学对幼儿的身体健康以及社会性发展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三、结语
儿童是祖国的下一代,对他们的教育成果直接决定了他们将来的人生走向,因此,先进的幼儿园游戏教育理念非常重要。这就需要相关教育工作者认真努力,争取研究出一套适合幼儿园游戏教学的新方案,让我国的幼儿教育迈向新的台阶。
作者:白秀珍 单位:辽宁省阜蒙县蒙古族幼儿园
一、游戏教学法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
1.游戏是拓展幼儿知识面、提高身体素质的重要方式
对于学龄前儿童来讲,游戏是获得知识、获得生活经验的重要途径,在游戏过程中,幼儿能够收获很多传统课堂无法教授的技能,在认知能力、思维能力以及想象能力和感知能力上都会有很大提高,这是因为幼儿在游戏过程中需要扮演不同的游戏角色,需要开动脑筋解决一些最基本的问题,这是提高幼儿观察能力、分析能力以及处理能力的关键。比如说,在幼儿教育阶段,教师安排学生进行“吹泡泡”游戏,一方面游戏可行性大,安全性高;另一方面泡泡游戏能够满足幼儿的成长需求。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可能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为什么我的泡泡这么容易破你的泡泡不破呢?”“泡泡水是怎么做的?”等等,而且很多幼儿会跟着泡泡跑,是锻炼身体的良好途径。这样幼儿就能够相互沟通、交流,获得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
2.游戏是提高幼儿综合能力的关键
幼儿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作为启蒙阶段的教育,需要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幼儿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只有在小时候进行全面、广泛的教育,才能为日后的成长奠定基础。在游戏教学法实施过程中,需要一定游戏规则,因为幼儿很喜欢游戏,所以,他们会积极参与到其中,并很遵守游戏制度,这样慢慢培养纪律性,而要想完成游戏内容,需要幼儿不断运动并积极思考,这种低强度的游戏项目,是幼儿开拓思维、提高学习能力、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方式。
二、游戏教学法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1.充分发挥游戏教学的趣味性
实现游戏与教学的完美融合对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有较高要求,以游戏为载体,通过多种多样的游戏安排,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需要教师确保游戏教学的趣味性。如果游戏中完全是知识灌输,缺乏兴趣点,会使幼儿失去学习积极性,相反,如果游戏单纯是为了玩,那么也达不到教育的目的。因此,游戏教学法就是在玩和学习这两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先让幼儿找到游戏的乐趣,积极参与游戏中,紧接着在游戏中阐述知识,这样水到渠成的教学法则非常容易被幼儿接受。
2.游戏教学法要特别重视幼儿的主体地位
新课标对九年义务教育的要求就是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延伸到幼儿教学中同样也有道理。游戏教学法要贯彻落实幼儿的主体地位,将教师作为游戏中的引导者,在创设游戏情境时,教师要为幼儿营造一个“身临其境”的氛围。例如,在“手制酸奶”的游戏活动中,需要学生亲自动手制作酸奶、果酱,要让学生真正感觉到自己是游戏的主人,除此之外,还需要融入教师的积极引导,反复的失败会造成幼儿心理上习得性无助,这是产生游戏阴影的重要原因,因此,在充分发挥幼儿主观能动性的同时,还需要教师进行适时的引导。
3.游戏的难易程度要层层递进
幼儿园教育对象的主要特征是年纪小、能力弱,动手能力受限,因此,教师在游戏设计过程中必须简单易懂、规则不能过于复杂,否则会在很大程度上打击幼儿的自信心。例如,为了提高幼儿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自我协调能力,锻炼身体素质,很多教师都会设置“绑腿”游戏,这个游戏不仅需要幼儿较强的身体协调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还需要幼儿之间的相互配合,对于幼儿来说具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游戏之初,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走开始,再逐渐加快速度,这样提高学生的成就感和学习积极性。教师作为幼儿活动的引导者,在安排活动的时候,要考虑到各方面的因素,包括游戏持续的时间、游戏开设的环境及游戏的难易程度等,这些都需要教师进行科学的安排。
4.游戏教学法需要特别重视其互动性
幼儿有其独特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等,在一定意义上我们可以说他们具有一定的独立性。而游戏教学法最基本的特征是互动性,在整个游戏过程中需要互动、愉悦、和谐的教学氛围,这样一来幼儿才能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因此,在选择游戏类型的时候,需要教师综合考虑,使学生在游戏教学中快乐学习。在游戏教学过程中,幼儿作为游戏的核心人物,处于主体地位,要充分调动起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充分发挥创造性游戏的重要价值,其中教师要充分发挥游戏教学的趣味性、特别重视幼儿的主体地位、游戏的难易程度要层层递进、特别重视其互动性等使幼儿获得良好的学习环境,并使教师的纽带作用得到充分体现,让幼儿体验到游戏中的乐趣,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学习知识,开发智力,提高思维创新能力。
作者:李凤善 单位:敦化市第二幼儿园
一、在游戏中建构幼儿的数学教育的目的
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为了使孩子们身心放松,对数学这门课程产生兴趣,热爱数学知识,积极主动地进行探讨和研究,幼儿教师发现在游戏中学习数学知识,有助于幼儿在学习中具有较强的兴趣,可以全身心投入到游戏中来,具有高昂的激情。在游戏中构建数学教育,可以建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孩子们更好地进行学习,有助于孩子们更好地进步;还可以拓展孩子们的思维,使孩子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进行合作和创新。
二、在游戏中建构幼儿的数学教育的策略
幼儿具有一定的思维能力,但是它们还缺乏很多的感性知识,需要幼儿教师及家长及时地帮助和纠正,使孩子们具有端正的学习态度及学习方向,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教师的不断探究,发现在游戏中构建幼儿的数学教育,同各种学习资源,培养幼儿用这些东西进行拼图、搭积木、排序、数数、分类等。使孩子们在学习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不断的进步。
(一)通过游戏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幼儿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对新奇的事物兴趣较高,这种新鲜感驱使孩子们进行观察和行动,幼儿教师通过开展适当的游戏活动,是孩子们去发现和探索,了解周围事物的特征。例如教师拿出各种形状、不同颜色及图案的积木,摆放在孩子们面前,孩子们马上用自己的小手摆弄着。教师领着孩子们进行摆拼各种有趣的事物,一边摆放,一边说道“这是绿色的正方体,上面画的图案是什么啊?”,孩子们回应“是小兔”。接着,教师要求孩子们拿着自己手中的积木,也学习教师的样子,进行描述,看谁说的最好,说得最正确,最后教师给孩子们饮食或是小红花进行鼓励。教师还可以给孩子们拿出一些不同形状的卡片以及胶水和剪刀,让孩子们进行粘贴,看孩子都能制作出哪些事物?激发孩子的学习潜能,培养孩子们的创新能力。通过这样的教学策略,培养孩子们在游戏的过程中掌握了形状的基本知识,有效地提高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主动地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二)通过游戏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
思维是人类大脑反应和心理的结合体,体现出一个人的基本素质及反应能力,通过在数学教学中进行游戏活动,可以有效提高孩子的思维能力。在幼儿的数学教育活动中,大多数数学知识内容可以通过游戏的过程来完成。例如幼儿教师可以给孩子们分发幼儿使用的观察事物的书和画册,带领孩子们找出书内图案中指定的数字的位置,孩子们在书里面翻来翻去,仔细的看着,对这种找数字的游戏很感兴趣,孩子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在嬉笑中,比比划划中观察着数字的特征,都希望自己以最快的速度找出数字,孩子们在表达的过程中掌握数字的发音及数字的基本特征。通过这样的教学策略,培养孩子们积极动脑,注意观察,有效地提高孩子们的思维能力及反应能力。
(三)通过游戏培养幼儿的综合能力
在幼儿的教学中挖掘孩子们的学习潜能,是幼儿教师必须重视的问题。例如幼儿教师在教授孩子们《10以内加法》这部分知识内容的时候,可以将带数字的磁石放在黑板上,并用“-\+”符号进行连接,然后教师让孩子们进行击鼓传花的游戏,当鼓声停止的时候,手里面有花的孩子回答黑板上的数学问题,等孩子们回答完问题之后,幼儿教师及时的给予孩子们支持与鼓励。教师也可以举行猜一猜的游戏,将孩子们分成几个小组,给让孩子们分发大小两种不同的事物,其中一名孩子进行变换事物的位置,让孩子们在猜测进行比大小,最后,教师给予孩子们及时纠正。通过进行这样的游戏策略,灌输了孩子们数学思想,锻炼了孩子们的手眼协调能力、反应能力,以及对数学基本知识的掌握能力,整体提高孩子们的综合能力。
三、结语
通过在幼儿的数学教学中,通过教师开设游戏的教学方式,构建数学教育,在游戏中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孩子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及分析判断,提高孩子们的实践能力及反应能力。总而言之,通过在游戏中构建数学教育,有利于幼儿产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使孩子在活动中认识到分类、排序、计算等数学的基本知识与相关问题,使孩子们懂得如何运用数学知识,真正了解数学知识的价值,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不断提高创造力,为孩子们的童年留下美好的回忆,并在未来的生活和学习中更好的展现自己的才能,培养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作者:张培 单位:石家庄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一、游戏环节的设置有助于幼儿消除消极的情绪,助其快乐成长
在分析幼儿心理是否健康的一条重要因素就是情感健康。孩子们情感健康,就会表现出快乐的情绪,愿意和身边的小朋友或者母接触、交流。反之,儿童的情感不健康,可能会造成幼儿的性格孤僻、做事不积极等现象。为了帮助幼儿养成一个健康的心理,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可以适当地结合游戏进行,在游戏中能够解放孩子们爱玩的天性。幼儿在游戏中既能感受到游戏的快乐,又能在游戏中增强他们的动手能力,同时,游戏中孩子也易放松心情,一切烦恼都消失了,因为在孩子的世界里,只有通过一些简单的事物来认识世界,这时候教师或者父母就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可以为孩子选择一些带有角色扮演式的游戏,让孩子在游戏中初步去感觉每个角色的职责,不同的角色也能让孩子乐在其中,有助于培养孩子健康的情感。再如:幼儿还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活动。在区域活动中,培养他们礼貌待人、主动交往以及谦让、合作的品质,不断地丰富孩子们的生活经验,培养孩子们的语言交往的能力,提高他们对社会的认识。通过游戏还可以培养孩子们的社会交往的能力。游戏中处处有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资源,因此,开展游戏时,教师可以把心理健康的目标融入到游戏当中,这样可以对幼儿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引导和培养。
二、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在孩子们的每日活动当中
日常活动要以幼儿心理健康的目标与内容为导向,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每日的活动当中。在日常活动中,蕴含着很多心理教育方面的因素,比如,孩子收拾玩具时,就是一个责任心的培养过程。因此,在每次的日常活动前,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具体的要求,有些儿童会把玩过的东西整齐地放回原处,有些孩子则没有收拾。针对这类问题,教师要抓住这一有利时机,仔细地去观察每一位幼儿的表现,并且对其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对那些整齐收好玩具的孩子要及时的表扬和鼓励,对那些不收拾玩具的孩子,要教育他们做事有始有终,要有责任心。再如,在户外活动时,教师也可以开展“学做解放军”或者“走独木桥”等游戏,培养胆小幼儿大胆、勇敢且不怕困难的精神。此外,很多孩子积极的自我意识通常来源于教师对他们肯定的评价。这也就要求教师在日常的生活中要注意正确地认识和评价每一个孩子,多鼓励他们,让孩子们在鼓励中健康的成长,帮助孩子克服自卑的心理,让他们建立良好的个性与群体的关系,在群体中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让孩子时刻都能感觉到其他小朋友对自己的尊重,逐渐地形成一种积极、乐观的心理。
三、开展音乐活动,促进孩子们的心理健康
不同的音乐能让孩子们的情绪时而愉悦、时而悲伤。因此,教师也可以抓住“音乐”这一教育的特殊功能,通过音乐教育来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用音乐来帮助幼儿构建健康的人格,为幼儿的身心健康和谐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结合音乐教育,让孩子对生活充满热爱,充满向往,让孩子们意识到生活中处处有乐趣。比如,教师可以用类似于舞蹈《甜甜祖国大家园》或者《和快乐在一起》和《劳动最光荣》等一些音乐,激发孩子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活动当中,让儿童在愉悦的旋律中通过肢体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让幼儿在享受音乐带给他们快乐的同时去感受生活中一些美好的事物。再如,音乐能够稳定孩子们的情绪。不管面对怎样的逆境,遭受怎样的打击,孩子们始终都能保持愉快的心境和奋发向上的朝气。教师可以结合《毛毛虫的新衣裳》这个主题音乐,来教育孩子们,让孩子们学习毛毛虫招到别人的嘲笑时,没有气馁,它最终克服了心理障碍蜕变成美丽的蝴蝶,而且还参加了选美,最终夺冠的历程。组织孩子们在唱歌和表演的过程中,让孩子们去体会毛毛虫的心情从低谷飞到云端的全过程,跟毛毛虫学会如何去战胜心理的脆弱。教师也要及时地告诉孩子们帮助别人的时候,能够让自己更加快乐的道理。幼儿的心理健康作为“人的发展”的基础环节,也普遍地受到全社会的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任重道远的任务,只要教师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幼儿的日常生活做起,时刻关注幼儿细微的心理变化,及时地疏导幼儿的不良心理,教育孩子们要热爱生活、热爱学习、学会宽容、帮助他们、尊重他人,为促进幼儿的心理健康的形成铺就一条绿色通道,让孩子们在成长的道路上健康、乐观、向上。关注每一位儿童的心理健康,结合多种有效的形式培养孩子们的健康心理,为孩子们以后的健康发展打好基础。在此,让我们一起携手,为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开拓出一片蔚蓝的天空。
作者:孙曙娟 单位:胜利石油管理局胜北社区井下二幼
一、民间传统游戏的特征
传统的民间游戏所需要的材料十分简单,大部分只需要一根绳子、一根皮筋、一个口袋甚至有时候徒手都可以进行。对于70、80甚至90后的朋友们来说都有过类似的回忆,相信当代教育者们小时候都玩过“踢毽子”“、跳房子”“、跳绳”等等,或许当初的孩子们并不像现在有这么好的物质基础。现在的幼儿园都可以买一些大型的游玩设施供孩子们玩,但是在小的时候依然和小伙伴们玩耍得十分开心,现在想想都应该是充满温馨得回忆。除了材料简单之外,传统的民间游戏还很注重幼儿们的语言交流,与孩子们玩的大型游戏设施相比,传统的民间游戏相对来说会提供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比如孩子们在玩“你拍一,我拍一,一个小孩坐飞机;你拍二,我拍二,两个小孩梳小辫。”这类儿歌拍手的游戏时,就会让孩子们的语言水平得到锻炼。诸如此类的游戏还有“偷偷传话”即老师悄悄对第一个孩子说一句话之后幼儿们依次往下传,到最后一个孩子说出他听到的话,说对了的队伍获胜,这个游戏就是非常锻炼孩子们语言表达能力和听力的一个游戏。像大家耳熟能详的“老鹰抓小鸡”游戏就很好地锻炼了孩子们的团队协作能力。虽然游戏不需要任何道具,但是孩子们都会玩得非常疯,而作为“小鸡们”的成员也更懂得如何团队协作互相帮助,共同对抗邪恶的老鹰。
二、民间游戏的创新与实践
民间游戏在经历了这么多年之后已经有了自己的沉淀,但是社会是在向前发展,如何将民间游戏和现在的幼儿们的具体情况结合在一起,更加呼唤出孩子们的娱乐精神,这是当代民间游戏赋予教育工作者们一个新的任务。
(一)孩子们角色的转换
当教师将游戏们教给孩子们玩的时候,更多的是注重如何将游戏的应用规则全部灌输到孩子的脑中。老师负责传授玩法、介绍工具、教会游戏中的诀窍是必须的。但是正是由于民间的游戏系统已经十分的完备,所以老师更加着重的是游戏的可玩性,而不是在乎游戏的享乐性。在开始时候,孩子们也许被游戏的道具所吸引;也许被老师所讲的游戏规则吸引,想跃跃欲试。在随后的游戏进行的过程中,孩子们了解游戏的规则,投入进游戏之中。但是整个民间游戏也只是到此为止了,并没有进一步发展的可能,孩子们在此之中从头到尾都是游戏的被动接受者。我们一直在致力于改变,希望可以给幼儿更好更适合他们的教育模式。其实对于游戏本身来说,游戏应当是不断变化的,在循环之中又有新的突破,对于孩子们是一个开放式的结构模式,而不是永远停留在定好的条条框框规则之中。所以,孩子们虽然小,但也可以成为一个游戏的参与者,教师们在设计游戏的时候可以根据孩子们的年龄或多或少留下空白点,一个开放式的游戏可以更好地锻炼孩子们的思维能力,让孩子们对于游戏有掌控、参与的欲望,甚至让孩子们可以自己创造游戏。
(二)追随孩子们的兴趣,培养其良好品质
对于幼儿园的孩子们来说,他们在幼儿园更多的任务并不是灌输给他们多少知识,而是培养他们的兴趣,增强他们的集体意识,亲近自然,亲近身边的朋友。对于现在的孩子们来说,他们一出生也许就拥有比较好的物质基础,他们可以在电视、IPAD上面看一天动画片;也因为是独生子女没有群体的生活经验。当他们来到幼儿园第一次过上群体生活的时候,幼儿园的教育工作者更多的是培养他们的群体意识,让他们学会宽容、谦让等美好的品德。实践还是一切理论的源泉,对于幼儿们来说,让他们亲身去体验游戏中的互助互爱,亲身去感受一下胜利的喜悦和失败的沮丧,对于孩子们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在幼儿这个年龄,孩子们对于这个世界充满好奇充满各种想象,甚至跃跃欲试希望尝试各种没有尝试过的东西。笔者相信,无论这些事情孩子们是否有能力做到,都不要扼杀其兴趣,在游戏之中,即使因为年龄问题无法做到也可以尽量让他们去尝试一下。正是因为各种的尝试,所以才会产生兴趣,而这种兴趣很有可能会潜移默化影响其终身。
三、结语
游戏对于每个孩子的童年都是十分重要的,中国传统民间游戏有着非常强的趣味性和可玩性,不仅可以锻炼孩子们的语音能力、动手能力更可以培养幼儿们的团队协作和互助互爱的精神品质,可以继续在幼儿园中大力推广。只是在实践过程中要注重孩子们的参与性,培养其思考能力,具体操作能力,呼唤出幼儿教育的娱乐精神。
作者:汤樱 单位:常州市钟楼区新闸街道中心幼儿园
一、数学教学游戏化,调动幼儿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一)数学教学导入环节游戏化,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1.竞赛游戏导入。中班数学活动“区分左右”,导入时提出竞赛游戏,将幼儿分成小鸟队、唐老鸭队、米老鼠队,让幼儿每次以比赛积分多少来决定胜负,幼儿的情绪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活动气氛既紧张又活跃,连平时不爱数学的幼儿也跃跃欲试,抢争第一。
2.谜语导入。大班数学活动“整点与半点”,谜语导入,让幼儿猜谜:“一匹马,三条腿,日夜奔跑不喊累,嘀嘀嗒嗒提醒你,时间一定要珍惜。”幼儿一下子猜出“钟”,自然进入课题。
3.生活中感兴趣的游戏导入。学习“数的排列”,导入时通过看“车展”说新车,接着玩幼儿平时最喜欢玩的赛车游戏,很好地调动了幼儿学习的主动性。
(二)数学教学过程游戏化,寓教于乐增强教学的趣味性
教学过程是实施教学目标的有效途径,而游戏是幼儿最容易接受的教学形式。引导幼儿从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如:大班数学游戏活动复习6的加减法“游动物园”,以逛动物园为游戏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1.走进动物园里(要求复习6以内的加减法),幼儿人手一张印有数字的门票,贴于胸前。教师提示:“动物园到了,可是动物园的叔叔、阿姨要考一考你们。你们都有一张印有数字的门票,先看一看票上的数字是几?再请你编一道题,它的得数就是票上的数字,如果你编对了,就能进入动物园。”
2.游动物园(要求按动物的某一特征排出6的加减式题)。教师提示:“看,动物园里有谁?它们各有几只?用数字几表示?接着让幼儿随意选择一种动物,找找它们的不同特征排出加法题、减法题。”
3.乘汽车回家。请三名幼儿当司机戴上汽车头饰,每辆汽车上有一道算术题,让幼儿算出自己的票上的算术题得数和汽车上的得数一样,自己就乘这辆几点钟开的车。幼儿在游戏的气氛中,个个兴趣盎然,很好地达到了教学目的。而游戏的形式把比较单调的数学活动变得更加趣味化了。
二、数学学习、操作材料游戏化,更好达成教师预期的教学目标
学习不一定是游戏,但游戏却一定是学习(包括已有经验的练习和新经验的获得),这种自发的无意性学习,主要是通过操作游戏材料在实现其娱乐功能的同时实现了它的教育功能。如:用扑克牌练习“10的组成和分解”,设计具有竞赛性的规则游戏,通过双方出牌,谁先发现牌上的数字合起来正好是10,谁就可以先拍一下桌子,动作慢的就要吃进桌子上的牌,谁先出完手上的牌,谁就赢了。由于规则游戏中的玩伴水平不同,输赢的结果具有不确定性,有时输,有时赢,这种操作游戏化刺激幼儿为了赢而不断重复游戏,在重复中越来越熟练。一些普通的材料,教师也可以设计、改编为帮助幼儿学习数学的有趣游戏。如,将废旧的餐巾纸盒组成一栋小小的“公寓”,请小小的“快递员”,根据快递订单,将指定数量的物品送到规定的门牌号码内。这些情景游戏接近幼儿的生活经验,让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主动运用数学知识。
三、一日生活环节中的游戏化数学教育,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一日生活的内容即幼儿在园的全部生活。从作息的角度而言,可视为幼儿在园生活安排的所有环节。游戏是幼儿生活的主要内容,甚至非游戏的活动也会带着游戏的意味。游戏不是幼儿的全部生活,但没有游戏或者很少有绝不是幼儿应有的生活。一日生活各环节中蕴含着丰富的学习与发展契机,有许多贯穿非正式数学教育的时机,可以融入游戏化的数学教育。如进餐时,让幼儿玩“小小值日生”游戏,帮助老师分发碗筷。在游戏中,值日生需要考虑今天班上有几个小朋友,每张桌上要几个碗,几双筷子,这其中就融入数数、匹配、对应等许多数学教育。又如穿脱衣物时,让幼儿玩“穿衣服”游戏。可以引导幼儿观察自己的衣服,有几个洞洞,进一步还可以利用幼儿衣服上纽扣的不同特色让幼儿进行观察、比较、分类数数。在户外活动环节中,游戏化的数学教育有时候更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因为游戏中的幼儿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建构知识,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如“玩沙包”游戏,可以引导幼儿观察沙包颜色、形状大小不同;玩“拍皮球”游戏时,先在皮球上用数字、图形做标记,使幼儿在锻炼的同时感知数学现象并激活有关的数学知识,这样,可以在一日生活环节中融入游戏化的数学教育。设计更贴进幼儿游戏化的数学活动,真正建立起游戏与学习的联系,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游戏化的数学”,即在游戏中学习数学。
作者:陈春燕 单位:广东徐闻县第一幼儿园
一、游戏能够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美国心理学家马尔兹认为,绝大多数的自我信念都是根据过去的经验——成功与失败、荣耀与屈辱,特别是童年时的经验而不自觉地形成的。所以,我们要从小培养幼儿的自信心。而游戏恰恰是由儿童自发、自由、自选的没有任何功利目的的,能满足儿童需要的活动。所以老师可以充分利用游戏这个平台,培养幼儿的自信心。例如:我班有一名小男孩儿胆子特别小,动不动就哭鼻子。在一次“警察抓小偷”的游戏中,我就让这名小男孩当警察,这名小男孩在游戏中尽情地发挥了自己的作用,把小偷管得老老实实。表演过后我给了他极大的鼓励,告诉他已经成为了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从那以后,这个孩子像变了一个人似的,胆子大了,也爱说话了,孩子的自信心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二、游戏能够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决定了幼儿的道德认识处在一个较低的水平,而简单的道理并不为幼儿欢迎和接受,教师的指令对幼儿也只是起到短暂的约束作用。通过游戏,幼儿会逐步感受和了解社会生活中的道德规则,学习并遵守这样的道德规则。比如:幼儿在玩“接力跑”这个游戏时,一开始我有意不强调“接力跑”的游戏规则。老师一声令下“开始”,幼儿们蜂拥而上,乱跑乱追,乱成一团,游戏无法继续进行,只得停下来。这时,我乘机让幼儿讨论,游戏为什么会停下来?幼儿七嘴八舌地说开了,最后达成一致见解:因为没有秩序,所以游戏才无法进行。要想使游戏进行下去,只有排好队,有秩序地玩,才能玩的开心。这样,秩序的要领自然而然地就在幼儿的脑中形成了。下课时老师又问,下课了,我们回教室时该怎样做呢?幼儿说,要有秩序。老师利用游戏,利用经验迁移,使幼儿了解秩序在生活中的重要性,进一步把这种道德认识转化成行为方式,这样,幼儿在游戏中不知不觉地学会了遵守秩序。
三、游戏能够增强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能力是一种体现个性特征的综合心理能力,也是幼儿适应生活、适应未来发展的一种基本能力,而游戏是培养幼儿这种能力的重要途径。比如在搭积木这个游戏中,积木拼搭完成以后,教师鼓励幼儿说说自己的想法。这将有助于幼儿形成一种连贯的、有条理的表达能力,满足幼儿用语言表达成功的体验,促使幼儿积极地参与讲述游戏。同时,让幼儿把游戏过程说出来,可以帮助幼儿形成一种稳定的思维模式,形成一种良好的反思习惯,而此时的游戏教育,无形中则给幼儿提供了说话练习的实践机会,最终使幼儿在快乐自由的游戏活动中,语言能力得以培养和提高。
四、游戏能够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在游戏中,引导幼儿学会自我成长是相当重要的。自我成长是探索性学习能力的成长,是独立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成长,也是自主性、创造性的成长。游戏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是自然地融为一体的,它为幼儿提供了自由探索大胆想象的机会,幼儿在实现游戏意图的过程中会不断碰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他们需要面对不同的问题,进行思考,探索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法,体会其中乐趣,使游戏得以继续下去,愿意得以最终实现。在游戏中学是幼儿学习的特点,游戏的过程就是孩子学习的过程。这样就要求教师必须细心地观察、积极地想办法,为幼儿游戏创造条件,科学地指导幼儿游戏,巧妙地利用游戏进行科学教育,充分发挥游戏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不断地积累、总结、指导幼儿开展游戏,为幼儿创造适宜于他们身心发展特点与需要的幼儿园生活;使幼儿能拥有快乐的童年生活。
作者:杨坤 单位: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区三农场幼儿园
一、角色游戏让幼儿学习到更多的生活常识
例如幼儿在玩“健康诊所”的游戏时,穿着白大褂,带着听诊器的“小医生”们,给“病人”量体温时,说出了体温100度的笑话,这时一名“病人”勇敢的站出来说,“不对,不对,我爸爸说人的体温没有那么高。”一问,她的爸爸是一名医生。为此,老师请这位家长到幼儿园适时给孩子们作了详细地讲解,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习到了知识。再如“菜市场”的角色游戏,一些“小老板”们居然喊出了“青菜十元一棵”的“天价”,适逢周五,老师就布置孩子们周六和妈妈一起去菜市的实践作业,结果,周一孩子们都大概记住了各种蔬菜的价格。
二、角色游戏培养幼儿与人交往的能力
人都是社会中的人,不是孤立存在的,现在很多都是独生子女家庭,孩子在与别人交往上往往是欠缺的。而如何培养孩子与人交往的能力呢?在角色游戏中,孩子们这一能力得到了提高和锻炼。如:在“小超市”中的角色游戏中,孩子们要买什么商品,就得和“导购员”好好交流,(因为在游戏中如果没有某种商品时,孩子们会用不同的东西代替,如会用积木代替巧克力等)而作为“导购员”呢,就得能介绍商品的价格,生产日期等等。幼儿在买与卖中还用上了礼貌用语,他们与人交往的能力在无形中就提高了。在和幼儿的交往中,必须具备“全人”概念,促使幼儿学习的过程,同时成为温暖生命的过程。幼儿首先是“人”,然后才是一个学习者。“儿童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罐子,而是一颗需要点燃的火种。”幼儿园是否把幼儿的快乐、活泼、自由等作为教育的基本出发点,这是衡量教育教学本身是否具有人文关怀、是否渗透情感教育的标准之一。弥漫着活泼、求真的课堂,才能给幼儿以直接的力量,才能给人以心灵的洗礼,才能滋养出真正富有道德和强烈幸福感的师生。幼儿在主动地忘情地参与之中,人格潜移默化地走向高尚,心灵一次次得到彻悟,师生沐浴在这样的氛围中,其生命也因此不断丰盈、丰厚。
三、在角色游戏中,孩子们的合作、协调能力得到提升
如今的社会,不是“勇者胜”的时代,很多时候需要是团队的力量,这样如何与人合作、协调,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如何培养孩子们的协作精神呢?毋庸置疑,角色游戏,为这一精神的培养提供了温床。如在游戏“娃娃家”时,谁做“爸爸”?谁做“妈妈”?谁做“娃娃”?都需要这一组的孩子们自己商量决定,并且在确定角色后,完成角色的“任务”。开始有的小组协作不好,当他们还在争吵的时候,别的小组已经开始了“有滋有味的生活”,所以他们就也有样学样的,学起了其他小组的解决办法,有举手自愿的,有轮流做家长的,只一会的功夫,教室里就上演起了“有声有色的家庭生活”。
四、角色游戏,有利于孩子创造力的培养
马卡连柯说:“幼儿在游戏中也如同在劳动中一样,既要努力工作,又要努力思维。”素质教育的实施也是我们要注重多给幼儿这样的“劳动”和“思维。在角色游戏中幼儿按自己的意愿去确定主题,并通过自己的观察去模仿生活中的角色,角色的语言,动作,都需要孩子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如在“小吃店”的游戏中,幼儿能大胆使用服务用语与客人交流,但客人吃完东西后“服务员”没有意识到要立即收拾,导致“小吃店”的环境比较脏乱。当教师以“客人”的身份进入“小吃店”,抱怨太脏时,他们能及时收拾,他们还提出每次客人来吃东西时,都要和客人说一遍有哪些东西吃,觉得很麻烦,他们讨论后一致同意制作一张点菜单。像这样在“劳动”,在“游戏”中迸发的思维的火花数不胜数。克鲁普斯卡娅说;“儿童不仅在学业中进行学习,而且在游戏过程中也学习着组织,学习着研究生活。”角色游戏对幼儿来说充满了无限的魅力,老师和家长,应该作为一名推动者或参与者,让孩子们引导我们一起角色游戏吧!爱玩好动是幼儿的天性,寓知识于游戏角色之中吧,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也许会学得更有趣味,更有意思。当幼儿获得对知识理解的同时,在思维素质、情感态度与人生价值观等多方面也迫切需要得到进步和发展之时,作为幼儿园教师,应该首先并且勇敢地为孩子们提供最有实用性、新颖性、好奇性的角色情境。
作者:王桂芝 单位: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教育局
一、幼儿游戏活动的特点
(一)自由性
游戏的重过程、轻结果,重手段、轻目的的特点符合幼儿学习和成长的需要。幼儿阶段的孩子对于外界环境有一定的陌生感,如果对他们要求太严或者规矩太多往往会使幼儿有很大的约束感,无法真正参与其中,这往往影响幼儿的学习。而在游戏中,幼儿往往是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参与其中,自由度大增,有利于这些刚刚接触新事物的幼儿在游戏中收获知识。
(二)趣味性
游戏的另外一个特点就是趣味性。所谓趣味性是指在游戏中幼儿会觉得有兴趣,而且会因为游戏的形式多样而受到吸引,使他们能够在好奇心和喜欢的驱动下参与其中,从而在参与中不知不觉地收获知识。如幼儿们比较喜欢的丢手绢游戏,他们在游戏中自由参与,在和小伙伴们游戏的过程中培养感情,也能够放松身心,这样非常有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
(三)建构性
幼儿的游戏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它来源于社会生活,是儿童生活的写照,反映其知识经验,同时具有虚“假装”的成分,通过想象对真实生活赋予自己的理解,进行象征性的自我表现,如幼儿会把椅子当作汽车,把木板当作手枪等等。
(四)社会性
学习的最终目标是学以致用,这是现代教育的目标,也是我国新时期教育的最终追求。在游戏中把幼儿生活中相关的内容结合起来,这样有利于他们了解生活,为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幼儿游戏活动的类型及功能
1.角色扮演。就是我们常做的把社会生活中的一些角色引入游戏中,安排幼儿来扮演不同的角色,使他们在游戏中了解不同的职业和行业的特点。如售货员、清洁工、教师,甚至是父母的角色。在这样的游戏中一方面会增强他们对于生活的了解,另一方面也能够提升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
2.智力游戏。幼儿园教学中的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和环节就是开发幼儿的智力,进而来培养他们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智力游戏在幼儿园的游戏中占有着很重要的地位。教师通过组织一系列的相关活动,如玩魔方、开展拼图、走“华容道”、搭积木等多样有益的形式,使幼儿高兴地、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感受游戏带来的快乐。同时,智能游戏也能发展儿童智力,培养儿童的创新精神,这是进行早期教育的一种很好的手段。
三、游戏与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关系
(一)游戏活动可引发幼儿的好奇心,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
最好的教育应该是符合教育对象实际的教育,而幼儿的最喜欢的活动就是玩,所以在游戏中收获知识也是孩子们特有的一种学习形式。自由性、趣味性、建构性、社会性等是游戏特有的属性,处在幼儿期的孩子身心都有一定水平的发展,对周围一切事物好奇、好动、好模仿,渴望参加成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我们可根据幼儿的这些特点,为幼儿创造宽松自由的环境,凸显幼儿“自主、自信”这样一种主体精神。引导幼儿主动参与、自主选择,在活动中不仅可以使幼儿的身体得到有效锻炼,使智力得到进一步的开发,促进幼儿身体的正常发育;又可让幼儿在游戏中反映现实生活、探索事物性质,运用已有知识、操作各种材料来进一步提升自身素质。
(二)游戏能促进幼儿身体生理机能的成熟与发展
游戏是自发的动作练习,提供了多种运动形式的练习和多种运动技巧的学习。在游戏中,幼儿身体各器官处于积极的活动状态。各种不同的游戏,活动量大小不同,身体活动的部位不同,这些活动不仅促进了幼儿的神经、心脏、呼吸、骨胳、肌肉等身体组织及生理机能发育与成熟,而且可以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
(三)游戏可以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游戏是帮助幼儿对别人形成积极的、关心的态度,形成有效的交往技能的社会化活动。幼儿在游戏中作为集体的成员,开始学会相互理解,并共同遵守规则,学会与人相处,借助于游戏,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得到了锻炼与发展。社会性发展是指儿童从一个生物人逐渐掌握社会的道德行为规范与社会行为技能,成长为一个社会人,逐渐步入社会的过程。它是在个体与社会群体、儿童集体以及同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中实现的。特别是在角色游戏中,幼儿通过扮演各种角色,学会理解别人,并尝试体验长大后可能成为角色。现代社会的发展在给我们生活带来巨大改变的现实下,也给我们的学校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特别是处于孩子刚刚进入学习的幼儿园阶段。我们必须要采取更好的措施来应对时代的需要。结合幼儿的特点可以看出,幼儿游戏在孩子们成长和学习的过程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功能和作用。我们幼儿教师要重视这一重要途径,在幼儿园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一重要手段,来推动自己的教学,为幼儿的学习和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刘聪颖 单位:河北省秦皇岛市启航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