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建筑实习论文

建筑实习论文

发布时间:2022-05-29 10:30:53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1篇的建筑实习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建筑实习论文

建筑实习论文:建筑专业学生顶岗实习现状及对策

摘要:技工学校建筑专业顶岗实习学生存在对实习岗位适应性较差,学生实习地点及实习单位更换频繁,学校管理难度大,建筑类企业生产规律与学校教学规律不同步的问题。基于此,提出了加强综合职业素质培养,健全顶岗实习工作制度,加强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建设来促进建筑类学生顶岗实习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顶岗实习;建筑专业;现状;解决对策

顶岗实习作为技工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工作之一,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技工学校毕业生的质量。因此,应该加强顶岗实习的过程管理。

一、技工学校建筑专业学生顶岗实习现状及成因

(一)学生对实习岗位适应性较差

在调查中发现,大部分学生难以适应实习岗位。首先,踏入顶岗实习行列的学生缺乏社会经历。在他们的认知当中,通过顶岗实习,不仅可以帮助自己找到一个好的工作,同时也能得到比较可观的经济收入。但是,进入企业之后就会发现,现实与理想之间存在差距,容易造成心理落差。其次,对于部分’90后学生而言,从小娇生惯养,缺乏甘于奉献的职业精神,导致其难以适应建筑类企业的工作。最后,大部分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在团队协作方面的缺乏优势,很难处理好工作中的人际关系,影响了实习的顺利进行。

(二)学生实习地点及实习单位更换频繁,学校管理难度大

不同于普通制造生产企业,同一个建筑工程单位对实习生的需求不大,即使在同一个建筑单位实习的学生,也往往被分配到不同的项目部,造成学生实习地点较为分散且大部分学生有过更换实习单位的经历。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学校对学生的实习指导教师配备不足,指导教师的设立基本上流于形式。另一方面,某些建筑企业的功利性过高,接受学生实习,往往只是为了能够降低人力资源的成本,很少愿意花钱对学生进行培训。另外,建筑企业一般工作时间较长,节假日经常加班,同工不同酬现象较普遍。

(三)建筑类企业生产规律与学校教学规律不同步

中国建筑施工行业与宏观经济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宏观环境的变化会对行业整体景气程度产生显著影响。国内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规模,直接影响建筑施工市场需求。此外,房屋建筑施工企业与房地产业关系密切,存在一定的周期性,这些都会直接造成建筑企业对顶岗实习学生数量需求的不确定性。除此之外,建筑类企业对施工人员的需求还受到季节影响,一般情况下,在冬季建筑企业对实习学生的需求会大幅减小。

二、加强技工学校建筑专业学生顶岗实习的对策

(一)综合职业素质培养应贯穿于技工学校教育的始终

1.加强对建筑类新生的专业认知教育。

在新生入校阶段,带领学生到本地企业参观,使学生对企业的运营、企业文化、企业管理、各个部门的职责等有初步的了解,并在此基础上,开设一些专业讲座,确保学生在实习过程中遇到心理问题与突发事件时能够进行自我调节。

2.培养学生正确的择业观与就业观。

就目前的时间及情况来说,很多毕业生往往会对就业抱有过高的期望,并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所以,必须要改变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并引导其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摆正其在社会当中的位置,以此来对其进行合理的人生定位[1]。

3.强化学生的岗前培训。

首先,要求对学生进行安全实习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其次,要强化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劳动观念,确保其能够对学习与工作之间的关系有一个准确的认识与恰当的处理,并使之能够服从用人单位的工作安排。

(二)健全顶岗实习的工作制度

顶岗实习职业指导工作制度分两个层面。一方面是职业指导工作人员制度,包含部门工作职能、各岗位工作职责、各项工作流程、工作标准、工作考核体系、学生职业指导实施细则、学生校外实习管理体系、学生就业服务标准、学生就业跟踪体系、学生就业服务考评体系。另一方面,还要有一整套需要学生遵守的制度,包括学生校外实习要求、校外实习规定、校外实习违纪处分规定、学生校外实习的管理规定、学生校外实习责任书、学生校外实习考核规定、学生就业申请规定[2]。

(三)加强校企合作与实训基地建设

校企合作的强化要求学校方面必须要能够依据企业的实际需求来加强人才的培养。而针对企业而言,则要求其必须要为学校提供更多的校外实训条件。当企业在接收了学生进行顶岗实习时,要求其必须要依据前期制定的合作条款,并根据学生的整体学习情况,对其进行统一的实习安排,防止出现太多的分散实习单位,促进顶岗实习对口率的提升。

三、结语

通过对技工学校中建筑专业学生的顶岗实习工作进行完善,不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学生综合素养与专业能力的提升,同时也能为其营造出一个更加优质的就业环境,提供更多的就业与创业机会。

作者:朱中文 单位:江苏省交通技师学院

建筑实习论文:实习改革建筑材料工程论文

1当前建筑材料工程技术专业实习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轨

当前,建筑材料工程技术专业实习教学在教学内容上存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轨的现象。首先,建筑材料工程技术专业理论教学中所教授的内容过于偏向理论知识的灌输,对实践知识的教授较为欠缺;其次,当前建筑材料工程技术专业实践教学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与实际的建筑工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有出入,脱离了工程实际;最后,建筑材料工程技术专业实习教学在课时安排上偏少,学生的实践能力得不到很好的训练培养。

1.2产学合作欠缺

建筑材料工程技术专业是一门与实际工程结合紧密的学科。当前,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建筑工程行业中关于建筑材料工程的新技术、新方法层出不穷,若建筑材料工程技术专业的实习教学脱离了实际将毫无意义。部分高校建筑材料工程技术专业实习教学的开展中缺乏产学合作。在实习教学中依旧沿用教材内容,并没有根据市场对建筑材料行业的新要求做出改变,在实习教学中,学生学习的一些知识早早被社会抛弃了,学生出了社会以后,在学校学的知识完全用不上,对企业与市场要求的新技术毫无所知,进入企业后一切从零开始学习,这对学生的长远发展极其不利。

1.3师资力量薄弱

建筑材料工程技术专业技术的革新相当的快,在其实习教学中对教师自身专业素质要求非常的高。当前高校建筑材料工程技术专业实习教学师资力量较为薄弱,影响了该专业正常实习教学的开展。这里的薄弱并不是指缺少教师,而是指缺少符合实习教学要求的高素质教师。当前建筑材料工程技术专业的教师大部分是从高校毕业后直接参加教学工作,几乎很少有实际的企业工作经验,对市场的新要求以及新技术了解不多,影响了实习教学开展效果。

2建筑材料工程技术专业实习教学的改革

2.1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互穿插融合渗透

本人认为,建筑材料工程技术专业实习教学应当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两者之间相互穿插,相互融合。在对理论知识进行讲解的同时与施工现场进行紧密结合,将建筑工程的实践性贯穿于整个理论教学当中。这样不仅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对建筑材料工程技术专业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学生的专业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例如教师在对理论知识进行教授时,可以引入实际工程施工图,通过图纸对建筑构造以及建筑结构进行讲解,让理论知识与建筑建构紧密结合。

2.2通过产学合作,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对于新技术革新较快的建筑材料工程技术专业来说,产学合作是搭建企业与学校平台的最佳途径。校外实训基地的建立不仅能够大大缓解校内实习基地紧张现状,而且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真实的实训场景,让学生在毕业前对毕业后将从事的行业有一个清晰的轮廓,为踏入岗位打下基础。与此同时,产学合作以及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缩短学生毕业后踏入工作岗位的适应期。学生通过在校外实训基地的工学交替、顶岗实习,可以接受现代企业氛围的熏陶,熟悉建筑行业先进的设备、施工技术和工艺,尽快掌握相应岗位所需的基本技能与专业技术,取得实际工作经验,强化实践能力,也为学生提供形成综合实践能力、职业素质、职业道德、职业意识的实践氛围。产学合作以及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是学校老师了解企业需求的平台。通过这一平台,教师可以及时了解社会对建筑材料工程技术人才要求,根据要求对实习教学内容、课程设置、教学计划、教学模式进行及时调整,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改革。

2.3加强实践师资队伍建设

在上文中提到,当前高校建筑材料工程技术专业实习教学师资力量较为薄弱,缺少符合实习教学要求的高素质教师影响了该专业正常实习教学的开展。由此可见加强实践师资队伍的建设非常有必要。学校应当加大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增强教师自身的实践素质。本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组织教师进行实践培训,或是安排教师外出进修;(2)借助合作企业的量培养学校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有计划的安排建筑材料工程专业教师进行企业参加实践挂职锻炼,进一步提高专业教师职业能力以及业务水平;(3)实践课教师与理论课教师进行轮岗,增强专业教师实践能力;(4)引入合作企业优秀工程师以及管理人员开展讲座,对建筑材料工程技术专业的教学进行进一步的充实。

3小结

建筑材料工程技术专业实习教学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有利于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培养,深入建筑材料工程技术专业实习教学改革符合建筑行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作者:吴耘 单位:贵州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建筑实习论文:实习实训基地建筑专业论文

1实用性原则

建设建筑专业实习实训基地,首先要遵循实用原则。实习实训基地中的场景模拟、技能操作、培训锻炼模式等都要与现实中的建筑技能岗位职责和工作内容相适应,要保证基地的培训和训练内容都是以建筑实际生产操作实际为基础,能够为在基地中参与训练的学生提供真实的职业环境,为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提供有利条件,促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职业技能。另外,实习实训基地对学生的培养要做到实践与理论相结合,保证基地训练的实用性。

2前瞻性原则

前瞻性原则是指建筑专业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要与社会经济的发展速度和要求相适应。首先,在基地硬件建设方面,为了让学生在更加逼真的情境中进行训练,实习实训基地内部相关的硬件设施设备要定期进行更新和增加。其次,在基地相关专业技术方面,要及时引进先进的建筑专业技术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例如对于土木工程专业来说,新材料、新设备、新技术和施工工艺流程等的更新速度很快,基地要为学生提供和展示新的技术和工艺,以便学生的知识能力能够与实际相接轨。第三,实习实训基地的功能不仅仅局限在培训、教学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培训学生的同时,为技术研发、社会服务等提供平台。

3校企合作共建原则

建筑专业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为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提供优秀的建筑专业人才,为地区和社会发展服务是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的根本宗旨。采取校企合作的方式建设实习实训基地,不仅能够为建筑专业学生未来就业提供方向,而且还可以为企业提供综合高素质人才,达到双赢的目的。建筑专业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要与社会的实际需要紧密地结合起来,在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的基础上,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实训环境,为企业输送实用型、综合型的技术人才。

二关于建筑专业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的几点措施和建议

1注重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总体规划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具有规模大、设备多的特点,为了避免因资金问题出现建设中断或者打折的现象,在建设初期就要对实习实训基地进行总体规划。首先,要保证基地基本项目建设的完整性。对基本项目可以按照建筑工程的实际生产流程进行规划设计,对建筑施工的各个模块进行情境模拟,设施设备的安装、间距等方面尽量地符合实际中的相关参数要求。其次,要对实习实训基地的拓展项目进行规划,拓展项目是实习实训基地根据教学实情衍生出来的技术服务功能项目,这些功能项目是根据实际情况逐年实现的,拓展项目建设具有动态性。

2充分利用好企业资源

在校企合作基础上建设起来的建筑专业实习实训基地要充分利用好企业资源,让学生进入施工现场,亲身体验和参与到建筑施工流程中,从而对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有着更为深刻的印象。通过校企合作,充分地利用企业资源培养符合社会发展的实用型人才,不仅能够达到校园和企业共同培养人才的目的,而且还能够使人才在校园和企业之间很好地流动转换,使学校和企业完美对接。另外,通过企业实习,学生能够感受到真实的施工现场心理和压力,还能够增强安全生产责任意识。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高校要注重提高实训教师的地位,要将实训教师与专业授课教师整合到建筑专业教师队伍中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首先,要组织专业授课教师到基地中与学生一起参与培训,通过现场授课的方式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素养。其次,要组织实训教师到企业中进行实践,对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备等进行考察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更好地开展实训组织活动。

三结语

建筑专业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能够为国家和社会发展培养实用型、综合型的人才,是高校建筑专业教学的必然要求。基地建设要以建筑专业的发展要求为根本依据,以培养符合社会发展的人才为根本宗旨,要在实用性、前瞻性和校企合作的原则上,从规划、资源利用和师资队伍等方面进行建设,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改进和完善,不断地拓展实习实训基地的功能。

作者:梁松单位:柳州城市职业学院

建筑实习论文:高职建筑设计专业顶岗实习运行模式探讨

摘要:在高职建筑设计专业中,学生的实践能力一直是学校和教师普遍关注的问题,在新时期的高职院校教育管理中,顶岗实习的运行模式为高职建筑设计专业培养出更优秀的实践性强的人才。本文主要对高职院校正在学生进行顶岗实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并根据定岗实习的运行模式的特色和作用对高职院校建筑设计专业顶岗实习模式的运行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促进学校实践性教学模式的不断深入发展。

关键词:高职建筑设计专业;顶岗实习;意见;实践性

在高职院校中,为了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实现更好的就业,顶岗实习的运行模式是非常的重要的。学生的就业率所有高职院校都非常关注的问题,面对越来越严重的就业问题,学校应对顶岗实习的模式进行有效的探索。

一、高职院校学生毕业实践中出现的问题

(一)学生自主选择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学校管理困难

在高职建筑设计专业中,许多学生在实习的阶段都会自主的进行择业,这样的情况在毕业实践的顶岗实习模式中非常具有普遍性,学生进行自主择业后,由于学校不能有效的与企业进行沟通,就不能够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管理,学校不了解学生工作的现状,导致对学生的管理出现漏洞,有的学生在建筑设计专业进行学习之后,在自主择业的顶岗实习阶段并不能进行专业对口的学习和实践,这样导致学生不能对学习的理论知识进行有效的应用,无法促进学生的实践水平的提高,学生自主择业顶杆实习模式导致学校无法进行有效的管理,无法了解学生的就业的现状,学校的毕业实践不能有效的特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水平。

(二)学生自主择业的定岗实习模式中,教师不能提供有效的指导

在学生进行自主择业中,学生会进行很多的选择,有的学生会选择回到家乡,有的会去别的城市,学校的教师对学生的了解会非常的少,教师不能有效的了解学生在实践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无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这样就导致学校的定岗实习情况非常的不乐观,不能有效的改善学生的就业情况。

(三)学生虚假就业,顶岗实习模式没有效果

在高职院校的毕业实践中,有的学生会通过一些方式让学校认为学生在进行毕业实践,学校不能有效的了解学生的真正的情况,学生在毕业实践中无法进行有效的实践,让学校的毕业实践毫无效果,无法促进学生真正的就业。例如,在高职院校建筑设计专业中的第三年,学校要求进行顶岗实习,某学生通过关系取得了一张虚假的证明,但是本人却开始了长达一年的游玩,这样的情况,学生不能进行有效的实践,导致学生的专业知识无法得到提高。

二、顶岗实习运行模式的特色和主要的作用

定岗实习是学校安排在校学生进行有效的理论知识实践的一种主要的方法,在高职教育中的创新的实习模式中占据很重要的位置。顶岗实习最主要的特色是要求学生在顶岗实习中对该职位中的所有的任务和责任都由学生担当,对学生的各项能力具有非常高的要求,能虺浞值亩土堆生。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在高职学校中“2+1”的教育模式中[1],学生在校进行两年的理论知识的学习,第三年到学校指定的专业对口的企业进行带薪培训,最后由学校统一安排就业。定岗实习的模式就是在这种情形下产生的。同时这也是高职院校的最大的办学特色。在这样的模式下,学生能够充分的发挥自身具备的能力,同时能够让学生在实习的过程中逐渐的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促进高职院校建筑设计专业学生更好的发展。

三、科学的进行顶岗实习模式的运行,有效的解决学生的就业情况

(一)对学生就业情况进行有效的了解

高职院校的建筑设计专业的人才对理论知识掌握的情况非常好,通过有效大数据显示,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建设的逐渐的深入开展,社会上的建筑行业对人才但是需求非常大,企业需要的不仅仅是管理上的人才同时对专业具备一定专业理论知识以及实践能力的技术人员也非常的需要,在高职院校的建筑设计专业学生的实习中,可以让学生担任建筑类的项目施工员,学校要对这个职位的主要的工作的职能进行充分了解,以保证学校能够充分的对实习生进行有效的管理[3]。

(二)提供专业对口的顶岗实习,有效的指导学生工作

高职院校建筑设计专业的学生在学校提供的专业对口的岗位进行定岗实习,有利于学校能够及时的进行管理和指导,让学生能够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教师能够及时的给予指导,促进学生更好的进行工作[2]。例如,在高职院校建筑设计专业,某学生在定岗实习的过程中担任项目施工员,该学校对这个职位的工作范围以及具体的工作的内容有非常全面的了解,充分的对学生进行指导,使学生能够从容的面对工作中的问题,提高学生的能力,推进学校的顶岗实习模式进行深入的发展。

(三)学校对学生的顶岗实习工作进行有效的规划,提高学生的工作能力

在高职学校建筑设计专业中,教师要主动的指导学生进行未来的职业发展规划,根据学生的各方面的要求对学生进行有效的顶岗实习,提高学生的就业。在顶岗实习的过程中,学校对学生的顶岗实习进行有效的统筹规划,增加学生对岗位的满意度,让学生能够全身心的进行顶岗实习的工作中[1]。例如,在顶岗实习的过程中,由于教师没有全面的了解学生的各方面的情况,某学生希望能够回到家乡去进行工作的实习,但是学校被学生的顶岗实习的地址放在了本市,学生的学习等各项能力非常的高,但是由于不能各方面的原因,学生在工作中很难做到心无旁骛,工作中不断的出现问题,导致企业对该学生很不满意,顶岗实习无法起到效果。这样的事例充分的说明了一个问题,如果不能对学生的顶岗实习工作进行有效的规划,就不能保证学生良好的就业情况。

四、结语

总而言之,面对逐渐严峻的就业形式,高职院校应努力的适应时代的变化,进行有效的教学模式的改革,提高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促进学生更好的进行知识的有效学习与运用,顶岗实习的模式的运行有效的改善了高职建筑设计专业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巨野情况,提高了学校的学生的就业率,有效的改善了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促进学校,学生与企业的共同发展的局面。

建筑实习论文:建筑学专业美术写生实习教学机制的探讨

【摘要】美g写生实习教学是学生获得良好实习效果的重要保证。对实习教学环节进行合理安排,保证学生与教师之间“学”与“教”的配合,能够达到教学相长、相互提高的教学效果。文章就建筑学专业学生美术写生实习特点,总结实习教学机制,为进一步做好实习教学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关键词】建筑学专业;美术写生实习教学机制;徽派建筑;基础认知

美术实习是建筑学专业必修的实践教学环节,是学生集体学习与认识建筑环境美的重要途径,也是检验学生是否掌握美术写生表达技巧与技能,理解美学思想重要手段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1]。建筑学专业特征既有艺术一面,又有技术一面,如何使建筑学专业的学生把握美术实习这一环节,则是师生共同关注的问题。

一、教学准备

(一)实习动员

实习动员是实习教学开展之前的必需环节之一。其主要内容有:学院、系组织就实习的意义、教学组织安排、组织纪律及安全措施等相关问题对学生与指导教师进行全面动员。尤其是在安排纪律方面,要求学生必须遵守相关规定,诸如不能随意脱离实习队伍,禁止借实习之机游玩,积极配合教师的安排等,使学生从思想上重视实习活动,并树立吃苦耐劳、团结互助精神。对教师而言,动员课也应引起教师思想上的重视,积极准备,科学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教师提前与接待实习单位联系妥当,为学生在吃、住、行等方面提供必要保障。

(二)实习计划与实习指导书

实习计划是实习行程与内容的安排,主要反映出日程安排。教师在实习之前将实习计划告知学生,使学生明确时间安排与任务安排。

实习指导书由指导教师探究专业培养方案与实习教学大纲之后编写而成,反映出具体实习任务、美术表现技法说明及具体注意事项。如完成水彩、线描等任务,提前发放实习指导书,使学生明确实习过程要做什么,完成哪些具体内容,并具体落实到每天的实习工作中。

(三)实习辅助准备

实习辅助准备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教师方面,须由实践经验丰富、专业理论扎实的教师组成,是美术写生实践的主要引导者[2];二是学生方面,包括与实习基地联系、交通住宿、饮食、医疗、经济预算等相关事宜。实习辅助是保障性工作。

二、教学过程

(一)对基地环境的基本认识

实习基地一般选在自然风景有一定特色的地方或人文历史沉淀丰厚之所。这些地方地理环境特征、建筑特征、文化遗产种类、历史渊源等相关信息丰富。学生来到实习基地之后应自发在教师指导下先对总体环境有个大致了解,然后对实习地点进行实地踏勘工作,认知其布局特征、建筑特征、风景意境,以利于有目的地去写生。

(二)选择地点,分组,教师示范

安徽西递古村落(以下简称西递)和宏村古民居以保存良好的传统风貌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更因世外桃源般的田园风光、工艺精湛的徽派建筑和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内涵而闻名世界,可作为理想的写生地点。

在到目的地之前,根据各班人数分组,每组6~7人,由班干部带队,班干部主要负责清点人数,为同学们提供必要的帮助,便于统一管理。另外,由于大多数学生是初次写生,经验不足,不知从何入手,故由教师进行写生示范是必要的。同时,教师在示范过程中为同学们讲解相关知识,让学生对写生有更全面的了解,从而为写生实践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

(三)教师分组指导

学生在写生实践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写生地点的选择,速写画法的表现,如何构图等。此时教师的指导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可对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现场指导,指导中要教给具体的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给予规律性的指导,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在学生遇到无法解决的困难时,教师要拿出行之有效的办法[3],更好地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并提出建设性的建议或方法,让学生更有效率地掌握写生技法和经验。

(四)每日教学总结与教师讲评

进行每日教学评价与总结是美术写生比较重要的一环,尤其对于写生经验较少的建筑学学生来说。通过对学生写生作业进行讲评,教师能够掌握学生进度与水平,并有针对性、策略性地对学生进行辅导,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另外,能让学生在讲评过程中对自己存在的问题或好的地方进行反思,了解自身与同学之间的差距,从而在与教师和同学的互动中提高写生水平。当然,从总结中教师和学生都应该思考,即:作为教师,采取什么样的方法进行教学能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学到更多的东西;作为学生,什么样的方法最适合自己,怎样才能提高审美与写生水平。

三、培养建筑学专业基础认知

(一)对传统建筑布局的认知

通过美术写生实习,我们可以了解几种传统民居形式之一的徽州民居。传统徽州民居最基本形式的格局是三间式,一般为三开间(明间、次间)、内天井。平面布局典型模式是:以天井为核心,外围封闭,内部开敞。在此基础上建筑纵横发展、组合,可形成四合式、大厅式和穿堂式等格局,灵活多变,又古朴文雅。同时,徽州民居的村镇,大部分依山傍水,结合自然地形建造。

徽州民居的平面布置特点按用途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纯居住型,另一类为综合型,例如前店后坊、前店后居、前店后楼仓等。这样灵活的安排,可以满足不同的居住要求,给人们的居住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4]。

(二)对传统建筑构造的认识

徽派建筑的特色主要体现在村落民居、祠堂庙宇、牌坊和园林等建筑实体中。徽派古建筑以砖、木、石为原料,以木构架为主要结构构造特征。因为徽州民居毕竟为一方之特色,各构造难免比较复杂多样。这里对构造就简略地描述几项。一是门楼(简陋的叫门罩)。一般位于大门上,主要是防止雨水顺墙而下溅到门上。二是天井。天井小而狭长,呈长方形,主要用作采光通风。同时它是平面中最积极、最活跃的构成因素,是一个起联系、导向作用的枢纽空间。每当降雨时节,四周的坡屋顶雨水皆顺檐流入天井,形成“四水归堂”之势,正好与徽商“肥水不外流”“老天降福”“财源滚滚来”等心理相暗合呼应,体现了徽州的传统文化特色。三是马头墙。一般高于两山墙屋面的墙垣,也就是山墙的墙顶部分,因形状酷似马头,故称“马头墙”。“马头墙”亦称“封火墙”,顾名思义,封火,防火也。

(三)对传统建筑人文历史的认识

建筑传载着人文历史,容纳着千古记忆。说到传统徽州的人文历史,就不得不去探寻宏村与西递那两个汪姓与胡姓的“画里乡村”,从而想到那一个与西递与宏村都息息相关的那个才华横溢的女子胡重娘。至今汪家宗祠乐叙堂仍供奉着这位巾帼。她原是西递的才女,后来嫁到宏村,为宏村当时的建设做出了不小的贡献。因为风水先生提出的“仿生”原理,即“山为牛头,树为牛角,村屋为牛身,桥为牛脚的牛形村落”,她开始了她每天的勘探忙碌,在坚持不懈的精神支撑下冲破重重阻碍,用时十年时间,最终完成了引西溪水进村入户,建成牛型村落的总体设计规划。而那规划设计得相当精致巧妙的村内外人工水系就大多出自于她的手笔。

此外,开挖月沼时也有个关于她的小故事。当时很多人主张挖成圆形,因为中国文化一直崇尚花好月圆,而村中又有许多出门在外经商做官的人,留守的家人都盼望着团圆。胡重娘坚决不同意,因为她认为“花开则落,月盈则亏”,圆满了就易出现“物极必反”“满反招损”之象,所以她力排众议,力主挖成半月形,取其“花未开,月未圆”的凡事留有余地的未满状态。最终月沼被设计成为半圆形,同时也被一代代的人们所欣赏赞美着。半月形的月沼像胡重娘一样优雅而深刻,倒映出的是胡重娘对社会和人生的透彻理解。由此可见,认识厚重的历史文化亦是美术写生实习的额外收获。

四、结束语

文章通过对美术实习教学机制的探讨,完善了美术实习教学的方向和方法。在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环节,更重要的是师生间的互动,以及学生认真落实与积极配合。在写生学习中营造和谐友好的氛围,学生和教师才能更加了解彼此的想法,在思维碰撞中得到启发,学生才能学到更多有效的方法;在生活中,带队教师要与学生建立起信任和理解的基础,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这样才能保证学生身心愉悦,给学生带来良好的影响。这两个方面相辅相成,能使美术写生实习收到良好的效果,使学生们在优美景色的熏陶下,感受建筑之美,体会建筑内涵,为今后的设计学习奠定一定的美学基础。

建筑实习论文:基于“绿色建筑”背景下建环专业生产实习的研究

摘要:近年来建筑能耗日益增长,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建环毕业生就业面临新的挑战。传统的生产实习已经不能满足毕业生就业的需求,以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为例,对生产实习相应的实习课程、实习单位、实习内容等方面进行了进一步研究,给出了相应的改革措施。

关键词:生产实习;建环;建筑能源

一、传统建环专业生产实习模式及问题

近年来,毕业生人数急剧扩大,且市场需求形势也在日益变化。虽然全国每年仍有非常多的建筑建设工程,但传统的暖通空调设计、锅炉供热等市场需求并未显著增长,而目前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衍生出来的相关新兴工作则非常多,毕业生需求量大[1]。所以通过生产实习,将学校内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需求相结合,是一个快速适应新工作环境的重要途径[2]。

以“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专业为例,该专业主要包括供热、供燃气和暖通空调设计等方向。在全国有100多所高校开设这类专业,但各个高校的侧重点不同,导致其生产实习的侧重点也不同,课程以暖通空调为主的高校联系的实习单位多数为暖通空调单位;课程以供燃气为主的高校联系的实习单位多数针对燃气类相关公司;而且很多高校在实际的实习过程中不够重视,主要以参观为主,达不到预期的实习效果。建环专业不仅是培养具有建筑空调、通风、燃气和供热这些专业知识的人才,更是能在上述领域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型人才。特别是近年来国家倡导绿色建筑、建筑节能与环保甚至提出了建设海绵城市的理念,单靠课堂书本知识或者传统“走马观花”的生产实习是远远不够的,因此需要对生产实习的模式进行新的探讨和改革,真正的让生产实习服务于学生,为毕业生找工作提供切实的帮助。

二、生产实习模式的探索与改革

(一)实习单位

我院建环专业此前以暖通空调方向为主,对天然气、供热涉及面较窄,尤其是在当下倡导的“绿色建筑”背景下,学生就业面就相对较窄了。针对这样的问题,我们利用专业老师与企业科研合作的关系,对实习基地进行了相应的改革,除了传统的暖通空调行业,增加了多个方向的实习单位,基本覆盖了该专业毕业的所有方向。如暖通空调方向的实习基地有富士通将军中央空调有限公司,燃气方向的实习基地有常州港华燃气有限公司,供热方向的实习基地有江苏双良锅炉有限公司,节能环保方向的实习基地有常州冯士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绿色新能源方向的实习基地有江苏双志新能源有限公司等。通过充分利用专业老师的合作资源,不仅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更全面的实习基地,同时也能加强学生与企业的联系,提高学生对企业实习的积极性;此外通过实现产学研合作,也能增强企业对学生实习的主动性,建成牢固的双向生产实习模式。

(二)实习课程

生产实习的最终目的是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以及动手实践的能力。而生产实习的时间是有限的,学生很难在很短的时间内有所收获。虽然企业会安排相关的技术人员对相应的设备进行介绍,但不会讲的很深入,且由于学生人数较多,会出现听不到或听不懂的情况。这样的情况容易导致学生后续的实习失去兴趣,走马观花走过场,甚至根本就没有用心的去观察设备的工作流程及相应的功能。因此需要在出发去企业之前开设实习课程,课程时间很短,准备十分钟的板书或者PPT皆可,主要讲授一下本次实习基地的基本情况、参观流程、参观内容、设备介绍、工作流程等,尤其涉及要去新能源、新型节能环保的相关企业,这部分在专业课程中并未涉及,而是国家和社会就业市场需求量大的新兴行业,则更需要提前向学生简要介绍一下这些书本以外的内容。通过这短短十分钟的时间能够很好的增加学生对所参观单位的感性认识,将来参观实践时能够很好的印证实习老师所介绍的内容,从而使学生能够对实习内容认清重点、举一反三。

(三)实习内容

生产实习必须要有一个明确的实习主题,周密可行的实习计划,对生产实习过程的时间节点、实习进度和经费预算要进行充分的考虑,实习老师不能到了实习基地把学生交给实习单位负责人就不管了[3]。实习老师必须与实习企业公司的相关人员提前商量协调具体的实习进程,并在实习的过程中一步步引导学生,一方面提高学生的实习效果,一方面确保学生的实习安全,与学生一起实践学习,将实习基地作为教学的第二课堂。此外,要求学生坚持写实习日记,成立学生实习小组并设立小组组长,负责整个小组内部的相互交流、日记查看等。

最终在实习结束阶段,再组织学生与实习单位负责人集中见面,让带队负责人对学生的实习给出总体评价,让学生对实习过程还存在的疑问向带队负责人请教探讨,切实增强学生与企业的相互交流。

(四)实习分类

每年集中参加的实习时间有限,不能对所有的实习基地面面俱到,因此每年都得对生产实习地点的确定提前进行规划。生产实习一般都安排在大三下学期或大四上学期,在这个阶段,学生已经对所学专业、自己兴趣爱好乃至将来的就业方向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因此我们需要根据每年的学生自身情况和当年的就业市场方向逐年调整实习基地的名单,尤其是有些准备出国的、考研的、自主创业的学生需要提前沟通并妥善安排,避免学生实习过程中懒散、无所事事。所以首先得列出我们所有的实习基地给学生自主选择,然后筛选出其中意向最多的几个实习基地作为实习老师带队过去的实习单位;其次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跟企业沟通,将选择其他实习基地的同学派遣到实习单位,通过产学研合作的形式,让学生能够如愿以偿得去自己所喜欢的专业方向实习,甚至根据企业的需求进行定性联合培养,更好地根据学生个人的需求,解决学生实习乃至就业的问题。如我院建环专业根据目前社会“绿色建筑”中对建筑信息化、可视化的专业需求,通过与学生及相关企业交流,安排部分感兴趣学生进入该企业进行专业的BIM建筑软件学习开发。通过让学生针对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就业规划来自主选择相应的实习基地,并通过多种渠道来实施这样的生产实习,不仅解决了学生实习积极性的问题,还促使他们对工作就业有了更深的认识,对他们今后就业提供了切实的帮助。

三、结束语

生产实习突破了课堂教学的局限,以生产实践为基础,能够充分发挥校企合作的优势,培养出适合目前市场需求的应用型专业人才。因此学校应该加大对生产实习的建设,建立完善的生产实习基地;实习老师要明确实习的具体内容,调动学生实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启发学生在生产实习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终促进学生内外兼修,能够适应不断发展的市场需求,成为符合绿色建筑大背景下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建筑实习论文:高职园林建筑课程校外调查实习研究

摘要 从实习前准备、教师的指导工作、学生的实习任务、调查后的结果分析、实结几个方面入手,探索了适合高职特点的园林建筑校外调查实习教学,并根据实践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完善建议。

关键词 高职;园林建筑;校外调查;实习

园林建筑作为高职园林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在国家《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指导下,正逐步改革为“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组织学生进行一定区域内园林建筑校外调查实习是该教学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高职教学和学生特点出发,从实习前准备、教师的指导工作、学生的实习任务、调查后的结果分析、实结等方面研究了高职园林建筑校外调查实习指导体系[1-3],为能有效开展调查实习以及今后编制实训指导教材提供研究基础。

1 实习前的准备工作

1.1 教师的准备工作

指导教师和学生都应充分重视实习前的准备工作。教师应当组织学生在实习前1周召开实习动员大会,传达实习目的、学生实习地点、实习路线和时间安排及实习工具,规范实习日志、实结的填写格式,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强调实习纪律、实习请假制度和实习考核等实体要求。以新疆应用职业技术学院园林建筑校外调查实习为例,调查实习地点和实习的总体要求如表1、2所示。

1.2 学生的准备工作

学生应在实习前通过文献、媒体、书籍及互联网等途径[4-5]收集实习地点的地理环境、城市建设、历史文化以及实习公园、广场和绿地的建设时间、占地面积、规划说明和总体平面图等图文资料。

2 调查实习开展过程

2.1 教师的指导工作

教师应做好实习的日常监控,严格要求考勤制度,针对性讲解学生实习中遇到的问题,检查学生每天的实习日志并签字,确保学生能按要求和进度顺利完成实习。

2.2 学生的实习任务

学生应认真调查园林建筑单体数量、类型、基址、空间组织、结构与材料、造型及细部等内容,填入实习日志。实习日志包括实习日期、实习地点、实习节点、实习任务、节点概况、任务完成情况、总结(收获与不足)、指导教师点评、实习指导教师签字、实习的具体时间等。现场测绘并快速制图,根据现场测绘记录绘制建筑设计图;收集整理各园林建筑电子照片,现场踏勘、测绘并快速制图,为调查后的结果分析提供一手资料。实习日志具体内容如下:

(1)实习日期:按实际日期填写。

(2)实习地点:奎屯市。

(3)实习节点:西公园。

(4)实习任务:一是基本情况调查,包括公园、广场等的位置、占地面积、公园地形特征、总平面图;二是园林建筑的应用类型,不同类型建筑应用的数量统计;三是园林建筑的基址调查;四是园林建筑空间营造,园林建筑空间的类型以及空间处理方式的调查;五是园林建筑结构与材料,园林建筑的造型,建筑细部色彩、装饰、O联匾额应用的调查;六是园林建筑的风格、古建筑、异国建筑的运用调查;七是拍摄建筑照片,整理电子照片并录入图片数据库;八是现场测绘并快速制图,根据现场测会记录绘制建筑设计图。

(5)节点概况:西公园位于奎屯市北京西路北侧,总占地面积近66.7 hm2,1989年开始建设,是一座以游乐为主的大型综合性公园,是奎屯市市民节假日的主要休闲地。公园内建筑大多为仿古建筑,大门北侧有林则徐雕像,传纪记载:林则徐当年发配伊犁,曾在奎屯古驿站停留。东大门建有我国最大的一座双面九龙壁,九龙壁长33 m,高6 m,由1 000多块琉璃瓦组成。水榭矗立于人工湖边,四合院座落于人工湖岛上,均为仿古建筑;天山风光区位于公园西北面,这里疏林草地内散落着哈萨克毡房,内有哈萨克族妇女绣制的壁毯和壁画,地方特色浓郁。到了夏季西公园内绿树成荫、瓜果飘香、繁花似锦,湖面上碧波荡漾,景色优美。

(6)其他部分:例如编号(1),建筑类型(古典亭),数量(2),风格(江南),基址选择(实际海拔高度等),照片编号(按实际编号填写),速写图(建筑空间营造、建筑造型),测绘草图(建筑尺寸、建筑结构与材料、建筑细部)。

(7)任务完成情况:分3种类型,即完成、部分完成、未完成。

(8)总结(收获与不足):对取得成果和不足进行总结,讨论实习经验和改进措施。

(9)指导教师点评、实习指导教师签字、实习的具体时间。

2.3 调查后的结果分析

调查结束后,每位学生应撰写实习分析报告,内容包括调查结果分析及心得体会。结果分析包括对所收集资料进行统计比较、归纳总结和图解分析,最后进行综合分析,具体内容如表3所示。

2.4 实结

实结包括实习报告会、作业提交与成绩鉴定3个部分。学生在完成实地调查和结果分析后,利用PPT等多媒体工具,向园林专业各级师生汇报调查结果;文本作业需提交调查实习地点及对象(表1)、园林建筑校外参观实习的总体要求(表2)、园林建筑参观实习日志(2.2内容)、实习分析报告(表3)、报告会PPT;图纸作业需提交现场速写图、现场测绘草图及代表性园林建筑建筑设计图(手绘或计算机辅助绘图);图片作业为电子照片数据库。指导教师根据成绩评定标准填写实习成绩鉴定表(表4),并将实习作业与实习鉴定装订成册存档。最后,指导教师对本次实习效果进行评估[4-5]。

3 结语

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对该课程校外调查实习进行了探讨,因学校地理位置及学生安全等因素的影响,所选取的区域大部分为新疆北疆地区,因此在后续教学改革中应增加南疆如喀什等调查区域,以补充研究的完整性与科学性。

建筑实习论文:关于我校建筑装饰高职专业绘画实习教学改革的思考

摘要: 近几年来,我校建筑装饰专业的老师针对市场需求,对我校建筑装饰专业课程改革进行了研究和思考。但由于客观原因,还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文章作者以绘画实习为例,谈谈在我校建筑装饰高职专业美术课程改革的前提下,对绘画实习教学改革的思考。

关键词: 绘画实习教学改革思考提高创意能力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和工作的居住和办公环境提出了舒适健康、安全可靠、高效便利的新要求。那么营造这种新环境的建筑装饰人才就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具有较高的艺术修养,以及对新材料的及时、全面的了解。针对社会的需求,我校对建筑装饰高职专业学生的教育培养目标和教育方式进行了及时调整,并加以补充。近几年来,我校建筑装饰专业的老师针对市场需求,对我校建筑装饰专业课程改革进行了研究和思考。大家都一致认为,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必须具备三种能力:一是艺术构思、创意能力;二是业务签单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手绘表达能力);三是技术交际能力。这三种能力的培养与美术课程教学是密不可分的。因此,我校装饰专业美术课程改革和美术教学必须为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建筑装饰人才而服务。然而经过几年的美术课程改革,我们发现,这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美术教学不能完全真正适应装饰人才的培养。

近几年来,建筑装饰专业老师一直都在共同探讨美术课程改革的方法。但由于客观原因,课改内容就局限于教学内容方面,比如删除了一些与建筑装饰专业无关的内容,增加了一些可以为以后专业课学习而服务的内容。如增加了家具、室内陈设、灯具、装饰材料、装饰辅助材料等作为美术写生练习的内容,让学生更多更早地了解建筑装饰专业,并锻炼他们的手绘表达能力和培养艺术构思、创造能力。但根据美术课程的特点,我校美术课程教学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学生美术基础差,学习主动性不强;班级人数多;课时安排不合理;教师授课重技术轻艺术。特别在时间安排方面,很不符合美术课程学习的特点。美术课程的特点是学习要有一定的连贯性、持续性和阶段性,而我校美术课程的时间安排是一周四课时或八课时。再加上学生学习不主动,学生学习美术的进步很慢,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

在整个美术教学过程中,为了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我们在四个学期的美术教学中开设了绘画实习实践课程。绘画实习在时间安排上比较符合美术课程教学模式(连贯性、持续性)。如果实习计划设置合理的话,学生在专业技能、动手能力、创造思维能力和艺术修养方面将会有很大的提高。但是由于上面一些客观原因的存在,以往的绘画实习课程教学,老师只注重学生绘画技能的培养,忽视了学生艺术修养、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这与现代装饰人才要具备艺术构思、创意能力的要求是背道而驰的。美术老师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近来也在思考怎样上好绘画实习课,怎样改革才能把学生的绘画技能与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艺术素质的培养结合起来。在训练学生熟练掌握专业技能的前提下,我们应思考如何使教学面向社会,如何强调多渠道、多角度地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努力使学生成为一专多能、全面发展的复合型装饰人才。

下面笔者以色彩绘画实习为例,谈谈自己对绘画实习教学改革的一些想法,以供商榷。

色彩绘画实习是我校建筑装饰专业在第二学期开设的色彩训练实践课程,在整个美术教学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学生通过进行色彩静物、风景写生训练,在教师的技能和艺术指导下,能使系统掌握色彩训练的多种表现形式,提高审美能力和整体艺术修养。为适应高职装饰专业人才的培养,色彩绘画实习教学改革尤其重要。下面笔者就以教改前后的不同之处谈谈想法。

1.实习目的

教改前,色彩实习目的是为了加强学生对色彩的感知和运用,使之具备较高的色彩表现能力和分析能力。教改后,实习目的除此之外,还要加强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艺术感受能力,以及观察事物的敏锐性、捕捉事物的准确性和分析事物的条理性,重点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能力。

2.实习内容

教改前,色彩实习内容比较单一,计划安排了色彩静物、风景练习。练习形式以室内写生和临摩为主。静物写生内容都是些瓶瓶罐罐和水果。风景练习以临摹为主,很少走出户外。这种教学模式很难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艺术感受能力,以及观察事物的敏锐性、捕捉事物的准确性和分析事物的条理性。特别在风景练习方面,大自然中蕴含有丰富多姿、取之不尽的绘画题材和审美内涵,一直被艺术家视为艺术创作的土壤和源泉。风景写生是一种有意识、有智慧、有灵感、有创意的艺术活动,相对于课堂内的临摹教学而言,风景写生更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艺术感受力、想象力,增进他们形式表达的敏感性、灵活性,使他们可以各尽所能地用色彩语言表达对大自然的感悟,抒发自己的情感,是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补充。教改后,教学内容较以前更充实。静物写生对象由室内的瓶瓶罐罐和水果改为由学生到社会大环境中去收集。用拍照的形式去商场、家具城、装饰材料市场等收集一些家具、室内陈设、装饰材料等资料,然后经过讨论研究确立课题,完成实习任务。风景写生也让学生走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去体悟、感受,寻找优秀的、有特色的、典型的装饰建筑,把建筑和自然风景结合起来,采用拍照、速写等多种形式收集资料,然后完成习作。在整个实习过程中,教师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贴近生活,回归自然,在自然中寻找艺术之源。这正是教改后色彩绘画实习教学的特有作用,其重要性胜过任何技法的传授。

3.学习方式

教改前,学习方式主要以学生个人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为主。教改后,针对班级人数多、基础差的情况,实行了分组、分课题学习方式,分组时注意了基础好差搭配。在实习中,老师要求学生共同协作,互相帮助,互相监督,体现一种集体主义精神。老师可抓住一切有利机会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教育,这比在课堂上传授教育更有效。

4.学习态度

教改前,学生是被动接受学习,特别是一些学习主动性差的同学,通过两周实习没有一点进步。教改后,分组教学可以实现好带差,同学之间互相帮助、互相监督。分课题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课题来作为实习的任务。这样学生学习就由被动变为主动,学习的效果将会更理想。

5.辅导方式

教改前,室内写生辅导以老师示范演示、修改作业为主,长期以来,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已形成依靠教师的习惯,造成学生对所学到的技法和知识的掌握不够深入,不能灵活运用。教改后,教师除传授技法之外,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去收集资料,在大自然中感悟色彩,并和学生共同分析资料,帮助学生确立实习主题,鼓励学生运用多种表现技法练习,锻炼他们的发散思维方式,加强学生个性的表现,提升他们的创造能力。

6.实习计划书

教改前后实习计划书条目对照表

从上表可以看出,教改后,实习计划书分教师实习计划书和学生实习计划书。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明确实习的目标,制定合理的、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加强学习的主动性。在成绩评定方面,不再是定量评分,而是定能评分。除老师评定外,还有学生自评。

以上是笔者对绘画实习教学改革的一些想法,难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恳请同仁批评指正。

建筑实习论文:工程管理专业建筑工程认识实习的课程改革

摘 要 建筑工程认识实习是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的重要一环,是识图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是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过程。完善建筑工程认识实践的课程内容,结合社会发展趋势,将基于GMT土建建模软件的应用与学生识图和现场认识有机结合起来,是对工程工程管理专业建筑工程认识实习课程改革的有益探索。

关键词 识图能力 软件建模 认识实习

1 传统的建筑工程认识实习方式

1.1 建筑工程认识的意义

工程管理专业建筑工程认识实习安排在大二上学期,在学习建筑制图(画法几何)和建筑材料、房屋建筑学的基础上,在即将学习钢筋混凝土与砌体结构等其它专业知识时所进行的为期两周的一次实践教学环节。通过识读工程建筑施工图纸、结构施工图纸,并进行现场比较,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提高识读工程图的能力,通过参观实际建筑,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建筑文化、建筑知识以及建筑施工、建筑材料的认识,巩固所学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今后从事生产技术管理工作奠定基础。传统的建筑工程认识实习,只是教师带领学生到施工现场参观,以及在教室里看图纸图集。

1.2 当前建筑工程认识实习所面临的困境

传统的建筑工程认识实习模式中,学生的积极性持续时间短、安全问题突出、识图能力难以得到提高,具体操作起来有诸多的不足:

(1)安全问题突出是认识实习所面临的最大问题,我院工程管理专业每届120人的规模,实习之前往往认真讲解施工现场安全知识,但是学生数量过多,安全问题始终是最令人担心的事情,学生的安全问题也是建筑企业不情愿接纳学生到施工现场进行认识实习的理由。

(2)联系施工现场是学生认识实习中指导教师面临的又一困难,虽然我院与诸多建筑企业签订实习基地合作协议,但是协议企业施工现场距离学校较远,学校附近施工现场较少,给建筑工程认识实习的开展带来了困难。

(3)缺少现场指导教师也是建筑工程认识实习面临的突出问题。一是指导老师数量少,120名学生只拥有5个指导教师,致使指导教师的压力较大;二是有经验的指导教师更少,现在学校通过专业课教师工程实践岗位培训等方式来提高青年教师的实践能力。

(4)对学生识图能力无考核标准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建筑工程认识实习过程中,学生动手操作少,没有一套完整的考核标准,对学生识图能力的培养很不利。

2 建筑工程认识实习课程改革实现途径

2.1 课程改革的实现途径

建筑工程认识实习主要分三个内容:识读施工图纸、建模软件绘制土建模型及参观已建成或正在施工的各类建筑工程。各部分安排的情况如下:

(1)指导教师下达建筑工程认识实习任务书,并安排发放图纸,讲解实习的方案、目的、意义和任务,共2个学时;

(2)建筑施工图和结构施工图的识读,并将图纸中工程概况信息、梁板柱、墙、过梁、圈梁、构造柱、基础、楼梯、台阶等构件数量、类型的信息制表以作业的形式布置给学生,使学生带着问题识读图纸,共10学时;

(3)采用GMT三维土建建模软件完成所识读图纸的土建建模部分,用先期培养的六名同学分别指导两个小组学生学习软件建模,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将成果发送到指导老师信箱完成成果提交,共12个学时;

(4)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对软件建模和图纸的识读,对之前所做的工作进行回顾和总结,对房屋建筑学知识加以深入理解,巩固已学专业知识,指导老师对学生问题进行答疑,同时为学生到现场进行认识实习打下理论基础,共4个学时;

(5)指导教师安排现场认识实习工作,主要针对学生在施工现场的安全问题和现场重点关注的内容进行讲解,采用PPT的形式图文并茂地展现安全教育内容和关注点,共2个学时;

(6)带学生到施工现场进行认识实习,选择现场时,要考虑住宅、工业厂房、教学楼、酒店、市政设施等,丰富教学内容,一般上午安排去现场、下午安排学生写实习日记并加以总结,共30学时。

2.2 课程改革的成效

建筑工程认识实习课程改革的实践证明,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成效。首先,安排内容较多,形式丰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始至终都很高;其次,通过将识图、软件建模、现场实习的有机结合,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最后,改革虽然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在一定程度上对教师是种挑战,但改革效果明显,提高了教师的综合能力,教师参与改革的积极性很高。回顾整个过程,建筑工程认识实习课程改革有几点可以借鉴:

(1)考核形式多样,学生收获很大。改革后学生要提交的资料除以往要求提交的实习日志和实习报告外,还应提交识读施工图过程中识读的梁、板、柱、雨棚、台阶等构件数量、类型的信息表,还要提交由广联达土建建模软件建立的项目三维模型。整个过程做到每一个阶段都有相应的任务,每个阶段都要提交成果,学生学习目标明确,虽然工作量较大,但学生普遍反映他们的收获很大,实习过程很充实。

(2)基于GMT软件的BIM技术得到应用是我们在改革中的一个创新。以往学生在识读施工图过程中对二维图纸到三维实体的理解存在困难,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效果较差。GMT土建建模软件将二维图纸转换成三维模型,学生在识图后根据图纸内容建模能加深对图纸的理解,看到自己建立的三维模型有很大的成就感,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在将三维模型与在现场中看到的实体建筑相比较时,会有很大的收获,实践表明这是适应学生的学习方式。另外,随着BIM技术应用的不断深入,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基于GMT的BIM应用是建筑技术发展应用的必然需要。

(3)为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等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采用全班同学一套图纸,识图和软件建模一套图纸,目的也是为以后的专业课学习奠定基础。就这样一套图纸,在大二时作为建筑工程认识实习的识读建筑施工图和结构施工图,在大三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和建筑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中使用该图纸进行土建算量和钢筋算量,在大四中安装工程计量与计价中使用该图纸进行安装算量。另外,GMT土建建模软件是BIM土建算量软件的建模部分,教师在讲授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上机部分时,可直接讲解套做法部分就可以,也为工程管理专业开展项目化教学奠定基础。

3 课程改革的优化

3.1 内容不断丰富、形式不断创新

课程改革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尽管这次改革对教师和学生而言收获都比较大,但在内容上和形式上还需要改进。在内容上,图纸既要有公共建筑、住宅,还要有工业建筑、道路桥梁工程、市政工程,并鼓励学生在完成一套图纸(一个项目)的任务量后可根据自己的实际选择一套不同用途的图纸,开阔学生的视野,增长见识。在形式上,如在提交软件建模成果过程中可以分两次提交,可以在第一次定时提交后,让学生在经过软件的学习,将自己最好的成果以指导教师为单位提交刻盘,这样可以促进学生更加努力地学习软件。在建模软件的使用上,除采用现有广联达土建建模软件GMT外,还应该采用Revit、ARCHICAD等建模软件,为学生提供多种选择。

3.2 积极参加专业比赛,以赛促学

针对目前以住建部专业指导委员会、中国建设教育协会为代表主办,由软件企业联合高等学校承办的各类BIM应用比赛为契机,加强学生BIM团队建设,通过“以老带新、以赛促学、以学利改”的模式,充分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BIM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本次改革以学生提交的成果作为校内选拔依据,再由老师针对比赛内容进行专业培训练习,学生在第一届识图建模大赛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绩。现在学院不断加大学生团队建设的投入,鼓励更多的学生参加全国性质的专业比赛,以“以老带新”的形式促进学生团队的建设,以赛促学,这种模式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专业素质的提升起到重要作用。

3.3 提高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丰富教学内容

进一步提升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的必要性,是我们在这一次课程改革中的深切体会。建筑工程认识实习对指导教师的识图能力、钢筋平法、BIM软件操作及相关理论、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建筑工程质量与安全管理、钢筋混凝土等的知识要求较高,特别在软件操作、施工现场经验和专业能力的要求更高,通过不断提高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用丰富的实践经验、熟练的软件操作技能和鲜活的案例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内容的实用性。目前,学校针对青年教师开展工程实践岗位培训,促进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的提升,丰富教学内容。

3.4 加强学生BIM团队建设,做好校企合作

学生BIM团队在建筑工程认识实习中起到很大作用,成为教师的得力助手,也促进了课程教学改革的顺利开展。不断加大课堂教学改革力度,需要一批专业知识扎实、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团队,学生通过参加中国建设教育协会和住建部专业指导委员会等主办的BIM应用技能比赛,实现“以赛促学”的目的,学生BIM团队将成为课堂教学改革过程中的重要力量,也为企业“量身打造”BIM专业人才,促进校企合作的深入开展。

4 结语

建筑工程认识实习是实践环节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起点,是将传统教学模式、BIM技术及后续学习课程相结合,知识内容承前启后,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优化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了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不断加强建筑工程认识实习教学的课程改革,使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不断增强,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以致用,通过以赛促学,不断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建筑实习论文:建筑类高职生顶岗实习期频繁跳槽的现象及启示

摘 要: 高职生顶岗实习是《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的“2 +1”教育模式,也是促进高职生就业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对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建筑类高职生顶岗实习情况的调查研究,我们发现应届生跳槽的现象比较严重,主要原因在于:缺少大型顶岗实习基地,学生实习满意度低;工作区域人数饱和,实习单位性质单一;实习单位薪资水平偏低,学生自我定位不准确。对此,学校应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将职业规划教育贯穿高职教育始终,强化学生自我认知、理性定位;学校与大型企业对接,了解企业用工需求;学校要强化招聘单位管理制度,完善学生顶岗实习期的信息反馈。

关键词: 建筑类高职生;顶岗实习;频繁跳槽

高职生顶岗实习是《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的“2+1”教育模式,即在校学习2年的基础技术课之后,第3年到专业对口的企业进行实地操作,直接参与生产,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完成工作任务,掌握操作技能,养成正确劳动态度的实践性教学形式,也是办好高等职业教育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是国家骨干高职院校,该校于2010年创办了建筑工程系,作为湖工职院重点建设专业,也是十堰地区唯一的建筑专业,在区域性(湖北省十堰市位于鄂、豫、陕、渝毗邻地区)建筑类高职教育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建筑工程系每年的11月份正式启动了毕业生顶岗实习工作,学生的顶岗实习期限为8个月,每年培养的毕业生主要输送到了十堰市内外的建筑类企业,从事的工作岗位有施工员、监理员、质检员、测量员、资料员、预算员等。

通过对2015届建筑类高职毕业生顶岗实习情况的核查,我们发现建筑专业的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跳槽现象较为严重,很多同学在短短的几个月的实习过程中,多次变换工作、擅自脱离已有的实习岗位。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他们频繁变动工作岗位呢?为此,笔者对144名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毕业生的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研究。

一、 调研结果及分析

(一)缺少大型顶岗实习基地,学生实习满意度偏低

由表1可知,毕业生在岗时间一个月以内的占89.4%, 两个月以内的占84.3%,三个月以内的占71.4%,六个月以内的占69.6%,八个月以内的占67%,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随着实习时间的增长,建筑专业高职生在岗人数逐级递减。在更换单位次数统计中,跳槽一次的占33%,两次的占21%,三次及以上的占3%,说明建筑类专业高职毕业生有三分之一的学生对于当前的工作岗位不满意,这部分学生普遍认为顶岗实习的工资偏低,不足以满足他们的基本生活需求,在工地上工作的劳动强度大、工作时间长,学到的技能非常有限,多数毕业生把顶岗实习仅仅当作获取毕业证的一个工具,只要达到毕业的要求,实习一段时间后就更换其他岗位。但是从职业技能的角度来看,建筑专业的高职生要想成为一名熟练掌握岗位技能的合格员工至少需要两年的时间。调查结果显示,在顶岗实习短短的八个月时间里,就有三分之一的同学跳过槽,这对于应届生的发展十分不利。由于工作时间短,他们根本没有机会获取工作经验和职业技能。如果继续找工作,工作经验匮乏的毕业生很难博得用人单位的青睐,缺少职场训练对今后的职业生涯发展极为不利。

目前,顶岗实习采用“集中实习”和“分散实习”两结合的方式进行。集中实习,即系部组织企业到校招聘,这些招聘企业大部分是十堰本地企业,并且大多属于中小型企业,部分企业甚至采用人事外包的形式招聘,这样造成的后果是企业招聘人数少、周期短、待遇差,不能签订正式合同,当一个项目完工以后聘用人员即面临着失业的风险。这样极易给顶岗实习的同学造成一种不安全感,他们会认为这家公司发展前景不明朗、只是为了暂时的需要临时招聘一些工作人员,自己的劳动权益得不到根本保障,还不如早点跳槽,何必浪费时间。分散实习,即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行联系用人单位实习,这样容易陷入一种误区:学生自主选择,容易偏离建筑行业,单方面要求工作环境好、待遇高、压力小的单位,一旦用人单位的用工环境、薪酬待遇与毕业生的诉求出现偏差时,就会增加跳槽的概率。

综上所述,地方性高职院校缺乏大型的顶岗实习基地,重招生、轻就业――这也是当前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的问题,学生在理论知识上的学习比较丰富,在实训基地里也得到了一些训练,但是唯独在顶岗实习的过程中得不到大型建筑类企业规模化、系统化、条理化的实习指导。顶岗实习是高职生大学生涯接近尾声的一课,也是重要一课,上好这一课不仅关系到高职生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有效结合,将所学的知识融汇贯通、学以致用,而且关系到高职教育培养的最终目标――培养的应用型人才是否合格,而检验应用型人才是否合格的重要标准之一就在于他们是否能稳定就业。

(二)本地用工人数饱和,实习单位性质单一

由表2可知,大约有接近八成的学生选择在湖北省内实习,并且有近一半的学生在十堰市内实习,选择到省会城市、直辖市实习的同学非常少,而十堰本土企业吸纳建筑专业实习生的岗位十分有限。从十堰市城市发展的现状来看,十堰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工业城市,经济发展主要以传统的汽车工业为主,新兴的旅游业、生物制药业为辅;十堰城区仅有70多万人口,外来人口流量小,购买房产以本地人居多,市场太小很难吸引大型房地产商进军十堰,很难推动建筑业的提档升级。因此,中小型房企、建筑类企业在用工问题上趋于保守、目光短浅,过于强调企业的用工成本,不可能为大批量的应届毕业生提供实习就业岗位。此外,十堰境内的房地产企业大多属于成长型的中小型企业,它们为了生存、为了与其他公司之间进行竞争,需要削减成本、减少开支,实现利益的最大化,这就要求他们不得不从功利化的角度来思考用工问题,招聘人员的时候需要一些熟练工、技术工来为企业创造更多的效益,不可能招聘毫无工作经验的应届毕业生从头培养,这样花费的成本过高、预期收益减小。

倾向于到省会城市、直辖市实习的学生不足三成,愿意到湖北省外实习的学生不足四分之一,很多同学心中都存在着一种思维定势:背靠大树好乘凉,不愿意背井离乡出远门,愿意留在父母的身边,有亲戚朋友、熟悉的人脉关系。恰恰相反,做建筑工程这个行业,不可能像机关事业单位那样,有固定的工作场所,往往是工程做到哪里,施工员就得去哪里,居无定所。即便公司总部就在湖北省内,也有可能分配到外地工作。从长远发展的角度考虑,大城市建筑业的发展空间更大、更广阔,更有利于实习生谋划未来的职业生涯之路。

从单位性质来看,建筑专业高职生实习就业的企业大多为民营企业,民营企业的数量高达95%以上,而国有企业只占2%,进机关事业单位实习、自主创业、参加专升本考试的人数总和不足3%。这说明高职院校学生实习就业的门路较窄,没有拓宽央企、国企、机关事业单位的就业渠道,在某一区域扎堆实习就业,导致工作岗位供不应求。

综合上述,当前建筑类高职生在本地实习就业的岗位趋于饱和,中小型民营企业吸纳实习就业的能力有限,国有大型企业的门槛过高,应届毕业生难以获得实习就业的机会。这反映了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本地资源有限,学校层面不应仅仅局限于本土建筑企业,应当大力拓展异地大型连锁企业,积极与外地上规模、有实力的建筑类企业协商、洽谈,引进有实力的企业入驻校园,定期为学生做指导、培训,为毕业生的实习就业工作做好充分准备;另一方面,应届高职生应当具备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目光要长远一些,充分认识到当前处于房地产业的调整期、资源整合期,要主动到大城市寻找更多、更优、更好的实习就业机会,偏安一隅只会让自己的目光更局限,不利于长远发展。

(三)薪资水平偏低,自我定位不准确

通过表3可知,建筑类高职生顶岗实习工资偏低,接近六成的学生低于当前十堰市的最低工资标准1550元,其中1200元至2000元之间的学生占了一半以上,2000至2500元约有十分之一,2500元至3000元及3000元以上的不足8%。薪酬待遇与学生心中的期望值不成比例,也是他们频繁跳槽的重要原因之一。很多毕业生自我感觉良好,认为自己既有知识、又有技能,自我定位过高,但是理想与现实存在着差距,当不能迅速实现自己的抱负和理想之时,他们的失落感明显增强,工作乏力无法忍受,最终自动离职,重新寻找新的工作。很多同学认为工作岗位的好坏取决于薪酬待遇的高低,在这种思想影响下很多人根本不去了解企业岗位是否适合自己,也不问企业发展前景如何,只要待遇不错就投简历,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

也有学生对实习期间的最低要求就是包吃包住,有最起码的生活保障,但是很多企业并不能满足学生们的基本要求,他们给的工资水平偏低,只有一顿工作餐,并且不提供住宿。学生们为了节约开支,不得不选择离家近、离学校近的企业上班,这样能够节约开支、节省生活成本。当然,也有极少部分的学生好高骛远,要求要到省会城市、直辖市,非城市中心不待、非大城市不去,有业不就、有业难就,这都与建筑行业的就业现状相脱轨。

学生自我定位与学校培养定位、用人单位定位存在着偏差[1]。在选择用人单位的时候,一方面学生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工作、能干什么工作,另一方面学生对收入的定位过高,希望能坐办公室,而学校与企业对收入的定位偏低,希望毕业生能进入企业的基层和一线工作。这也正是影响高职生稳定性、跳槽频繁的根源之一。44.5%的家长、26.4%的学生想到机关事业单位就职,现实中不到1%的学生到这些单位就业,88.5%的学生到民营企业工作。71%的家长、66%的学生希望今后当白领,而现实中仅有三分之一的学生能当白领,超过一半的学生当了蓝领。

当前国家大力提倡创业带动就业,要求各大高校设立创业孵化基地,但是上完创业培训课以后,真正有过创业想法的同学不足8%,付诸于创业行动的同学不足3%。很多同学有过创业的想法,心头一热,准备大干一场,不是缺启动资金、就是缺技术,后来在家长的百般阻挠下不得不中途夭折[2]。

综上所述,当前建筑行业的形势不景气,房地产业低迷,应届毕业生的薪酬待遇难以达到三年前房地产业红红火火、蓬勃发展的兴盛时期。以后的建筑行业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行业结构趋向专业化,建筑类的高职生要想胜任工作岗位首先就应该提升自我的专业化水平,走专业化发展之路。

二、启示

(一)职业规划贯穿高职教育始终,强化自我认知理性定位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应当贯穿高职教育始终[3]。对于高职生来说,他们求学的根本目的就是就业,就业岗位满意与否直接决定着他们的人生质量。在国外,青少年很早就已接触到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但在我国职业生涯规划尚处于起步阶段。虽然高职院校针对大一新生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但是师资力量较为薄弱,多为辅导员兼任,没有专业化的师资队伍。随着高职生实习就业问题的凸显,开展这方面的教学研究工作就越来越迫切。对于建筑类的高职生,应当在大一进校的时候就要了解自身的特点,谋划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明确求职方向,只有这样才能在三年后的就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对待高职学生可以通过在校期间的职业生涯规划,进行就业政策、就业理念、就业技巧的教育,改变他们已有的就业观念。不同年级的学生要有着不同的定位,对于大一新生,重点指导他们的职业生涯规划,强化自我认知,初步规划职业生涯,明确就业方向;对于大二学生,帮助他们建构就业创业意识,培养就业创业能力,认清专业发展与职业发展的关系,将社会需要与自我目标相协调,培养基层意识、吃苦意识;对于大三学生,进入就业创业的实战演练阶段,帮助他们缩短适应周期,尽快实现成功就业创业目标,传授有关就业技巧及相关就业技术知识,缓解就业心理压力,处理好就业创业的关系。

在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职业行为能力,避免学生出现“未来无目标、学习无动力、生活无乐趣”。将职业素养、职业能力、职业困惑通过教育故事的形式讲授给学生,以此加深学生对岗位的认识,也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开展项目教学与情景教学,让学生学习与人合作、克服困难,提升综合能力;鼓励学生利用寒暑假的时间从事建筑类兼职工作,提前感受职场氛围,尽快转变角色观念。

顶岗实习是学生走向社会、走向成熟的第一步,不管这份实习岗位是否满意,无论是社会经验还是工作技能,它都有让人获益的地方,每位同学都应该珍惜、重视、认真对待。对待第一份工作,不应该眼高手低、好高骛远,应该多学习、多积累,从简单的小事做起,保持谦虚谨慎、虚心求教的态度,给人留下好的印象,才能获得更多的工作机会。学会自我认知,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优点和特长是什么,现有与潜在的资源优势有哪些,准确评估个人目标与现实的差距,进行职业定位,正确定位自己的社会角色,在工作过程中努力提升自我的专业知识及专业技能。在工作岗位上定位准确、低调做人、踏实做事,要学会处理社会人际关系,要以大局为重,多为别人考虑,要控制自己的情绪,学会宽容忍耐,避免激化矛盾。只有做好了职业规划、自我认知定位,才能避免浮躁心理、盲目追薪、攀比待遇、忽视自身发展[4]。

(二)学校对接大型企业,人才培养与用工需求相结合

与大型企业对接,所要解决的不仅仅是学生动手操作的技术问题,更重要的是如何融入企业的文化,让先进的企业文化融入课堂,在熟悉了解企业的氛围中,按照企业用工的综合要求,来设置课程架构体系,并进行相关的职业素质拓展训练,这样培养出来的毕业生一进入企业顶岗实习,就能迅速进入工作角色、胜任工作岗位要求,具备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职业能力。

调整专业培养计划,坚持能力本位的课程改革。根据市场的需求变化适时调整专业培养计划,开设符合市场需要的新课程。制订专业课程标准应当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以专业培养目标、职业能力素养为出发点,确定课程的定位、目标、任务,根据技能点、知识点、能力点来科学构建课程体系。学校要统一制订社会实践的标准并对学生进行考核,以此强化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只有让学生参与一线的工作,才能让他们更清楚地了解到用人单位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今后该如何自我定位,朝什么方向定位发展。

做好产学研结合,建立企业里的实践教学基地,一方面让企业参与修订教学计划、承担教学任务、接收实习生等任务,实行订单培养,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形成“产教结合、产教并举、以教促产、以产养教”[5];另一方面,学生进入企业实习增强实践能力,感受企业文化,培养他们自身的工作态度、职业素养,牢固树立起市场竞争意识。以此寻求高职院校与企业发展的利益共同体,形成学校与企业结合的组织形式,最大程度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为校企合作、双园融合、产学研结合奠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三) 强化用人单位管理,完善顶岗实习反馈机制

根据建筑专业的特点,挖掘湖北省内外优质企业资源,建立用人单位资源库,搭建良好的就业平台。在服务学生、企业的同时,还要加强对用人单位的审核、把关,要考查用人单位的运行情况,长远考虑毕业生的发展空间、薪酬待遇、工作环境等问题,尽量选择学生满意度高、适合长远发展、能够安心工作、有效降低跳槽风险的企业。学校要选择一些有经济实力的企业,这些企业能够拿出一定的经费对毕业生进行入职培训、职后培养,树立应届生培养的长远目标,加强对毕业生的人才储备及培养,引导毕业生要尽快适应企业的工作环境,避免“只淘汰、不培训”的现象发生,避免出现“有业不就、无业可就”的就业难题。

顶岗实习是检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准。系部应该定期走访调研企业和学生,通过实地走访、现场座谈、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了解毕业生在顶岗实习期间的工作生活状况,以及对就业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将信息反馈至学校,推动学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以此提升毕业生的就业质量。顶岗实习指导老师应该定期与学生取得联系,督促学生做好实习工作记录、撰写实习日志、填写顶岗实习周汇报表,分阶段检查学生的顶岗实习进程:实习前,当毕业生进入实习单位,尚未实习前就应当提交《顶岗实习登记表》并加盖单位公章,以纸质版的形式交给学校指导老师;实习中,要提交实习工程基本概况表、实习日志、周汇报表等;实习结束后,要提交一份顶岗实习报告、实习单位对学生顶岗实习的考核表,凡是达不到上述要求的同学,顶岗实习均不通过,影响最后毕业。

建筑实习论文:建筑工程类专业实习实训评价体系的构建

摘 要:就高职院校来讲,我国教育一直推崇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就教学改革过程来讲,教学的评价体系显得尤为重要,这是对于学生能够真正掌握教学内容的关键,也是对于学生学习的肯定。因此,在教学改革中,就评价体系的构建也要有所改变,本文主要针对建筑工程类专业实习实训评价体系的构建方面进行了简要的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建筑工程;实习实训;评价体系;构建

0 前言

目前,高职院校建筑工程类专业的实习实训形式也与以往有了一定的改变,这也是整体教学改变中的一部分。学生的实习实训形式的改变,也就意味着相应的评价体系要发生一定的变化,评价体系的构建要符合学生实习实训内容和成果,对于学生要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树立学生健康的理念以及和谐的身心发展。

1 建筑工程类专业实习实训评价的现状

就目前高职院校建筑工程类专业学生的实习实训形式来讲,有学校合作的集中型在企业定岗实习的情况,也有学生自己联系单位的,无论是哪种形式,都是对学生的实习实训过程加以锻炼,从而要形成有效的评价体系。就目前评价体系来讲,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的。部分院校会在学生实习实训期间给予评价标准,但是并不完善完整,不能够使企业全面系统的对学生进行评价,由于企业的不同,给出的评价也不一样,有些企业的评价过于简单,并不能够突出学生实习实训时的特点和优点。对于学校来讲,不能够全程陪同学生,因此,要通过评价来掌握学生真实的实训实习情况,不能流于形式,给予评价。

2 建筑工程类专业实习实训评价体系的构建

2.1 建筑工程类专业实习实训评价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2.1.1 科学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是指在评价体系的构建时要根据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的特点,符合高职院校实训企业对于学生综合能力发展的培养特点,依据科学,客观的尺度,既要符合高职院校的现状,又要有前瞻性。

2.1.2 导向性原则

建筑工程类专业学生实习实训评价体系是根据建筑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实际教学的具体体现,具有很强的导向性,所制定的评价体系必须根据建筑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科学的制定。专业教师必须不断研究和探索,创新学生实习的管理办法,达到提高学生能力的目标。

2.1.3 可操作性原则

在保证科学性的基础上,应充分考虑评价指标的数据可获得性和可操作性,科学制定评价标准和使用评价工具,实现评价过程实施简便、易操作。

2.1.4 系统性原则

对于高职院校学生实习实训过程来讲,通常是从计划开始,到实习过程的实施,再到顶岗实结评价过程三个部分。学生实习实训过程较长,管理强度难度较大,我们必须对学生实习过程进行全面系统综合性评价。平时表现评价与最终评价相结合,总体要把握客观性和真实性。

2.1.5 多元性与时效性相结合

学生在实习实训过程中的评价过程,不仅有学校的参与,也有企业的参与,因此,要考虑到学校和企业对于学生评价方面的侧重点不同,给予不同方面的意见。企业主要看中的是学生从事职业方面的素养和能力。同时,建立评价体系的时候,要注意到不能多于复杂,要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评价体系的指标要真实并容易收集。

2.2 建筑工程类专业实习实训评价体系的具体内容

2.2.1 具体实习岗位职责

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的目的就是学生能够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在具体的岗位上,并能够掌握其中的要领,现有的学生实习实训岗位考核评价指标中应该考虑到学生与所学专业基本对口的问题。能够保证学生所学基本在岗位中体现出来。同时,还有掌握学生在实训实习岗位中从事的工作层次与类别。如果是校企合作的模式,应该能够保证学生在实习中所处的岗位是否符合专业。

2.2.2 职业素养

我国提出教育改革以来,对于职业教育加大了重视程度,教育部长在会议上也明确表示,职业院校教育学生要注意丰富学生的实习内容,重点是提高学生的品质,敬业精神以及岗位责任意识,综合提高人文素养。因此,在制定人才的评价体系中,要注意不仅要考核学生的职业技能,同时重要的是,要体现对于学生职业素养的全体考察,包括其敬业程度,团队合作以及沟通能力。

2.2.3 职业技能

提高职业技能、增强就业竞争力是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的核心目的。不同专业的岗位之间差异较大,而不同岗位又有相应的专业技能要求,因此,职业技能主要可以从胜任岗位工作、工作质量符合要求两方面进行评价。

2.2.4 实习报告

所有的学生进行实习实训过后,都会以文字的形式呈现,这也就是学生的实习报告。学生要在实习过程中按要求填写实习日志和实结。就建筑工程类专业的学生来讲,实习日志与实结在高职学生顶岗实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有利于学生业务素质的提高。院校可以根据学生填写的实习日志与实习报告中的信息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对于学生总体评价提供了依据。

2.2.5 毕业顶岗实习答辩

现在的高职院校根据自身设置和体系的不同,对于学生实习要求也不同,有些院校组织学生进行实习答辩,而有些学校没有组织。对于这点,各个高校对于学生的培养目标和发法不同可以自行设置。但是,对于校企合作的实习学生来说,没有必要进行实习答辩,因为企业和学校都会掌握学生情况。而对于学生单独进行实习的单位来说,有必要进行一定的了解,掌握学生实习期间进行的具体工作岗位和内容。这样能够更加有效的利用实习过程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从而,能够达到培养学生的最终目标。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建筑工程类专业学生实习实训体系在学生整体教学过程中是其中尤为重要的作用的,必须要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以及企业需求来制定和构建客观公正并实用性强的人才评价体系。建筑工程类专业的学生,从事的职业相对具体,而且操作性强,在构建人才评价体系时,要充分根据学生从事专业的实际特点,能够有效地进行评价,最终达到培养学生的目的。

建筑实习论文: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顶岗实习中的问题及策略研究

摘 要:针对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对顶岗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及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同时结合建筑行业的特殊性,提出提高学生顶岗实习效果的建议和意见,供教师和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顶岗实习;问题分析;策略研究

在高职院校中,顶岗实习是教学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技术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使学生掌握的技能与社会需求相适应。

一、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顶岗实习现状

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顶岗实多安排在第六学期第一周至学生毕业之前,如:我院该专业的学生在顶岗实习之前就已完成全部课程学习以及毕业设计,这样学生就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较长时间的实习角色中去,也符合建筑工程的施工周期特点,使学生能够对岗位职责和工作流程有较为深入的了解,将岗位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总结,将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相结合,以确保顶岗实习的质量。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可能从事的岗位,包括施工员、监理员、资料员、造价员、材料员、质量员、安全员等等,实习企业多为施工企业和建筑企业,由于受到建筑施工项目流动性的影响,学生顶岗实习地点分布较为分散,在半年的顶岗实习时间内,学生的顶岗实习岗位会因为可预计因素、不可预计因素发生变动,主要影响岗位变动的因素包括岗位适应水平、工程进展情况和就业意愿等。

高职院校学生虽然在顶岗实习之前就接受了实践训练,但是在顶岗实习初期,很多学生对工作内容不了解,工作职责较为模糊,学生在较长一段时间后才能适应岗位工作。此外,施工企业的工作环境较为艰苦,需要承受较大的心理压力和工作强度,如果学生缺乏足够的自控能力和奉献精神,会多次调动岗位,不仅无法深入掌握知识,还会影响实习质量。

笔者这几年通过指导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顶岗实习,根据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提交的施工日志以及结束后提交的实习报告、实习鉴定、被实习企业录用比例等情况,对顶岗实习结果进行考察,在学生中普遍存在着施工日志填写不属实,实习报告填写不完整,甚至出现了抄袭和雷同等现象,学生存在侥幸心理,职业素养无法从根本上得到提高。

二、提高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顶岗实习质量的建议

在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进行顶岗实习的过程中,实习企业、学生、教师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来提高顶岗实习质量,使学生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力不断增加,为社会培养具有较高职业素养、技术水平的专业技能型人才。

1.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建立顶岗实习基地

高职院校应该积极发展校企合作,充分利用学校的师资优势,针对企业需求和企业特点,输送与企业用人需求相吻合的人才,解决建筑企业在经营、管理和技术等方面遇到的难题,协助企业进行技术更新,使企业进入良性发展。同时,企业可以参与到实习基地建设、课程建设的过程中,充分分享学校资源,实现高职院校毕业的学生真正做到服务社会、服务专业和提高企业在社会上的竞争力,转变以往依靠教师关系联系企业进行实习的情况,让学校和企业成为良性合作伙伴,从而使顶岗实习取得更好的效果。

2.提高教师对学生顶岗实习的指导力度

高职院校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取得的成果依赖于学生的工作态度、学习热情、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更依赖于教师对学生的引导。具体来说,学生在顶岗实习前期,应该有一个逐步适应、逐步学习的过程,在指导教师的引导下,提高对岗位工作的适应速度,使学生能够尽快地融入工作岗位。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高职院校教师普遍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很难针对学生的实际工作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意见,学校可以聘请行业专家和企业专家作为学生实习的指导教师,此外,还可以鼓励教师进入建筑企业进行锻炼,使教师了解行业动态,培养教师的实践能力、教学能力、技术能力和工作能力,最终实现学生、学校和企业的共同发展。

总之,学校应该对学生的顶岗实习情况进行全方位的、动态的监控,成立工作小组,组织并实施学生的顶岗实习等相关工作。在学生进入企业实习之前,全面了解企业的信息,考察是否具有相关资质、施工安全性是否得到保证,在学生顶岗实习的过程中,应该经常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的工作情况,在学生顶岗实习结束后,制定完善的考核办法,对学生的顶岗实习情况进行考核,最终实现教学目标。

建筑实习论文: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顶岗实习管理的困境与对策

摘要:顶岗实习是职业教育的一种创新模式,是高职教育实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分析了高职院校在顶岗实习管理中的困境,以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为例,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高职院校;顶岗实习;管理困境

顶岗实习是高职院校推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形式,是培养高职院校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重要途径。[1]顶岗实习使学生可以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一方面所学理论知识可以得以验证,另一方面可以获得宝贵的工作经验。通过顶岗实习可以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严谨的工作态度,增强工作能力,增加工作中的沟通和适应能力,增强岗位意识和岗位责任感,最大限度提高其综合素养。

目前,高职院校在实施顶岗实习教学环节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着符合顶岗实习要求的岗位数量不足、实习指导难以落实到位、实习生安全得不到保障、实习效果难以准确考核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给实习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导致顶岗实习达不到预期效果。为此,笔者针对顶岗实习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为例,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对策与措施。

一、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存在的问题

1.顶岗实习企业难找

到目前为止,国家并没有硬性的法律制度约束企业接收学生实习。企业一方面急需动手能力强的高技能人才,希望毕业生上岗就能在工作中独当一面,但另一方面企业考虑到生产管理、安全责任等问题,又对职业院校学生的实习不够支持,致使职业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在建筑工地进行生产性实习很难落实和有效实施。[2]对于校企合作,因为缺乏与企业合作的长效机制,实际多是依靠教师的私人关系在维持,因此学校也就无法对施工单位提出配合实习目标的具体要求,即使部分建筑施工企业愿意接收学生实习,一次性接纳的人数也很有限。能保障实习质量要求的实习企业难找,是顶岗实习管理中的最大困扰。

2.顶岗实习指导难落实

实习单位分散给实习指导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对于建筑企业,一个工地能容纳实习学生的数量很有限,学生往往要分散到很多个工地实习,还有部分学生自己找实习单位,更加大了实习工地的分散度。[3]针对这种情况,学校顶岗实习管理通常采用专业教师轮流到不同工地进行“看望式”管理的方式,教师一方面负责实习管理,另一方面对学生进行专业指导。从形式上看,管理与指导两者兼顾了,但因为学校的专业教师大部分都是教学骨干,教学任务繁重,很难有足够的时间用于校外实习的管理和指导,使顶岗实习实际上处于无人管或“半管理”的状态。

3.顶岗实习安全难保障

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缺乏必要的安全风险保障。[4]现行的企业职工工伤保险相关条例没有明确在校生与顶岗实习单位之间的劳动关系,职业院校、企业与顶岗实习三方又很少签订协议,一旦学生在顶岗实习中发生了安全事故,应该由谁来负责也一直是实习管理过程中最敏感的话题。

4.顶岗实习效果难考核

实习点分散度高、实习持续时间长、实习指导难以落实,导致对学生实习效果难以准确考核。通常是实习结束时由学生提交实习报告,再结合实习单位的实习鉴定给出学生的实习成绩,但这种考核评价方式不能准确反应学生实习过程中的状况,技能水平是否提高也得不到验证。

二、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管理的对策

1.多渠道拓展顶岗实习基地,实现校企共赢的局面

(1)以社会服务为纽带,拓展校外顶岗实习岗位。有计划地加强与学校专业相关的,有一定规模、生产技术较先进、管理严格、经营规范、社会声誉好的企业的联系,将其作为校企重点合作对象,了解其技术及培训需求,有计划地派出专业骨干教师主动参与技术开发研究或“送教上门”,为其开展各类员工培训等,增加企业对学校的了解,拓宽实习岗位渠道。[5]近年来,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主动与校外建筑相关企业进行深度合作,建立了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有计划地让学生参加顶岗实习,通过实训基地兼职教师和专业教师联合指导,确保了学生各种实训的效果,达到了工学结合的目的。

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位于南宁东盟经济开发区内,借助开发区优势,与进区的南宁―东盟经济开发区住建局、广西金大道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广西荣泰钢结构建设有限公司等5家建筑企业共建了园区实训基地。

此外,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以“三个结合”,即:学校与广西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深圳市宝鹰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建筑主流企业结合,师生与建筑技术员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作为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积极建立产学结合机制。实训基地利用先进的设备和实训教师的智力,解决了建筑工程中的技术难题,为建筑企业提供了生产和技术服务。

(2)以场地引资源,校企共建校内生产性顶岗实训基地。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里建校区,拥有实训基地32亩,建筑面积7800m2,露天实训场地7500m2。学院“以场地引资源”的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方法,打破了行业的界限,实现了资源共享,充分发挥了实训基地实训和生产的一体化作用。由学校提供场地和管理,企业负责提供设备和技术支持,并承担师资培训任务,引入行业标准,以企业为主组织顶岗实习。在实习过程中,一方面学生可以感受到企业文化,经受实际生产的锻炼,有效强化了学生的实践技能;另一方面又节省了企业对场地的投入,通过材料检测、工程设计等业务,企业实现了经济效益,学校为企业培养了后续人才,形成了校企共赢的局面。

2.以制度作保障,落实实习指导工作

指导教师是学生顶岗实习的第一责任人,为了方便对学生进行跟踪和指导,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要求教师对学生的管理具体到人,并做好跟踪记录,辅导员要配合指导教师做好相关工作。[6]针对学生顶岗实习学习适应阶段、熟练阶段和提高阶段的不同特点进行专业教育、思想教育、安全教育工作。

(1)“实习承诺书”制度。向学生印发“实习承诺书”,以文字的形式向学生和学生家长说明实习过程的基本情况和实习过程中学生、学校、企业三方相应的责、权、利;对学生及学生家长签字的“实习承诺书”进行归档,作为实习过程管理的一个重要依据。

(2)定期探望制度。在实习过程中,由院领导、系部领导和专业指导教师定期、分批、巡回到各实习点探望学生,召开学生座谈会,了解学生在实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和困惑,缓解学生身处陌生环境的不适情绪,最大程度上确保实习工作的顺利进行。

(3)利用现代网络进行及时动态管理。在实习生中按班级和实习点分别组建班级QQ群、实习点QQ群和实习点飞信群,充分发挥网络的便捷性、及时性、互动性优势,调动多方人力资源,全天候、全过程参与顶岗实习的指导工作,解决实习指导不足的问题。

(4)聘任企业技术人员为企业的兼职教师,负责学生顶岗技能的指导;聘请企业兼职辅导员与学校指导教师、辅导员一起加强对学生的教育,通过经常与学生交流,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定期向学校汇报学生的情况。

3.健全保障制度,重视实习安全

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建立和健全了校企合作的校内外实训基地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制定了“校外实训基地应急处理规定”、“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办法”、“校外实训基地教学与安全管理规定”等学生顶岗实习保障制度,从而确保了学生实习的安全,保障了学生权益以及实训基地的可持续发展。[7]此外,还可以通过推广实习责任保险等多种途径,提高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安全保障。

4.实行双向考核,三元素评价体系

(1)双向考核制度。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接受学校和企业的双重指导,校企双方要加强对学生工作过程的控制和考核;在实习完成后,由实习企业和学校共同评定学生的实习成绩。[8]

(2)及时通报制度。对各实习点出现的各种积极和消极的事件进行及时整理收集,对涉事学生给予第一时间的表彰或处分,并及时通过实习单位联络员通报到所有实习点,发挥事件的模范效用或警示效用,引导各实习点的实习工作朝积极方向发展。

(3)实行学校评价、企业评价以及学生自我评价的三元素考核评价体系,尽可能做到公平、公正,并起到积极鼓励优秀学生的目的。

三、结束语

通过校企共赢,调动了企业参与学生顶岗实习的积极性;通过多渠道拓展实训基地,解决了实习场所不足的困境;通过健全实习管理制度,细化了实习指导工作;通过多种途径,提高了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安全保障;通过多方参与的评价体系,可以准确的评价学生的实习效果。只有这样才能确保顶岗实习达到实效,实现“顶岗”和“上岗”的零距离对接。

建筑实习论文:虚拟仿真游戏突破高职建筑类专业实习困境

【摘 要】 本文以高等职业教育为出发点,分析传统教学模式下,我国高职建筑类专业实习困境,讨论以完整的建筑工程项目为载体,用虚拟仿真技术,将建筑工程项目建设和网络游戏的特点相结合,开发建筑类专业实习游戏平台,突破实习困境的一些研究。

【关键词】 职业教育;建筑类专业;工程项目为载体;实习游戏平台

引言

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和经济战略结构调整的时期,职业结构及职业内涵的变动,对未来劳动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必然要求作为高等教育阶段的高职教育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给学生更多自主发展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学会创新性地学习和生活。

一、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建筑类专业实习存在的困境

建筑工程建设的特点是工期较长、施工场地、设备、资源需求较多,受到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和校内场地、资源的限制,学校无法将建筑工程建设全过程在校内真实、系统的展现给每届学生。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建筑类专业的校内实训和校外实习,学生只能看到施工环节的部分节点,传统教学很难突破这个困境。

二、拟仿真技术在建筑工程建设领域的发展现状

虚拟仿真技术是二十世纪末才兴起的一门崭新的综合性信息技术,是由计算机硬件、软件以及各种传感器构成的三维信息的人工环境--虚拟环境,用户投入这种环境中,就可与之交互作用、相互影响。它融合了数字图像处理、计算机图形学、多媒体技术、传感器技术等多个信息技术分支。目前,虚拟现实技术已在建筑、教育培训、医疗、军事模拟、科学和金融可视化等方面获得了应用。

自上海正大广场钢结构吊装施工方案虚拟仿真系统第一次成功应用于建筑工程建设领域,虚拟仿真技术在这一领域有了很大发展。日前,中联重科研究院自主开发的塔式起重机操作仿真平台项目,经总部研究院、建筑起重机械公司和电气控制技术公司的专家集中评审,确认该项目通过验收且各项指标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该系统已经成功应用于由国家商务部主办,中联重科承办的“发展中国家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技术培训班”的塔机操作培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将虚拟仿真游戏应用于建筑类专业实习的构思

如果利用虚拟仿真技术把建筑工程建设项目,从形成投资意向、研究、立项,到竣工验收结束的全过程,开发成为一款人机互交、虚拟仿真游戏,将职业教育和游戏相结合;将专业知识和职业素养融入游戏,让学生以游戏的方式参与建筑工程建设的全部环节,就能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在实习实训中的困境。

1. 以完整的工程项目为载体,设计一款人机互交游戏平台

首先,划分建筑类各专业在建筑工程建设项目各个环节中的工作任务

以一个(可逐渐开发为多个)完整的工程项目为载体,将建筑工程建设从立项,到竣工验收的各个环节详细分解,划分建筑工程建设项目三方不同职业、专业技术人员在各个环节当中的工作任务,岗位职责、工作程序等,并对不同环节、不同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划分等级。以建筑工程建设项目施工准备阶段,图纸会审环节的工作任务划分为例,见表1.

其次,设计游戏职业角色

在划分建筑类各专业参与工程项目各个环节工作任务的基础上,利用虚拟仿真技术设计一个游戏平台,游戏职业可按照图1. 设计

2.一个工程项目,多种参与层次

以一个完整的建筑工程建设项目贯穿整个游戏,将各专业角色在游戏活动中划分三种(或者多种)参与层次。以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为例:如图2。

3.一个专业角色,从新手走向高手

不同专业的学生,从创建游戏角色开始逐步提升技能等级,获得经验、虚拟工资,达到一定要求就可以从初级专业角色晋升为中级专业角色,中级专业角色在完成相应的工作任务并达到一定的要求后,可以从中级专业角色晋升为高级专业角色,如图3。通过游戏中专业等级晋升,学生专业能力就可以从新手逐步走向高手。

4.一个游戏账号,多种专业职业选择

为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做到一专多能,适应市场对综合型技能人才的需求,允许一个游戏账号建立多个专业职业角色,学生可以在游戏中体验不同专业职业的工作任务,扩展学生相关专业知识面,使学生综合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5.规范、标准图集融入游戏趣味性设计

为了增加游戏的趣味性,吸引学生参与游戏,可将较为枯燥的设计规范施工规范、施工工艺标准、标准图集等做如下设计,例如:

(1)智能知识装备:

漂亮的衣服、鞋子、帽子等(用虚拟工资在虚拟时装店购买、或在完成工作任务后奖励),可以镶基嵌础知识、理论知识识模块,也可以用更高的知识模块提升。装备知识等级越高,越华丽。

(2)可爱的知识宠物:

将各种规范、图集设计成为可爱的知识宠物,如:设计规范型宠物、施工规范型宠物、标准图集型宠物、验收规范型宠物等。只能购买初级宠物,可用宠物知识模块提升至高级宠物,允许宠物交易及转送。宠物等级越高,外观和颜色越漂亮。

(3)初级层次的专业角色:

在完成单一工作任务后,可以获得经验、虚拟工资、技能提升,但不能获得装备,可以用工资购买初级装备,消耗虚拟财富,推动学生继续参与游戏工作任务。

(4) 中级层次的专业角色:

在高级层次专业角色创立的项目部打工;或自己组建劳务队,招募初级层次的专业角色,分包劳务,获得经验和财富。

(5)高级层次的专业角色:

可以组建项目部,混搭各专业高级职业角色,在完成独立项目后,除经验奖励、工资奖励外,还可以奖励用于提升装备能力的知识模块,或用于提升宠物能力的知识模块。如果部分项目部组员能力不足,项目部负责人有权限将他辞退,以此增加能力较强的学生的优越感,刺激能力较弱的学生努力提升能力。

6.游戏的虚拟社会环境设计

为了增加游戏的真实性,可设置与工程施工有关的虚拟国家职能部门、职业规范书店、宠物店、时装店、舞厅、汽车城等。在游戏的各个环节设置与国家职能部门有关的任务情节,在职业规范书店出售各种知识模块、在宠物店出售初级知识宠物,在时装店出售各种智能知识装备,在舞厅消费虚拟工资玩劲舞游戏,在汽车城购买各种档次的汽车、飞艇。

在这个虚拟社会中增加虚拟币的消费,有了消费就使得虚拟工资有了价值,才能推动学生去“工作”,进而推动他们不断学习。

四、游戏的商业性思考

游戏在开发期,邀请全国各大著名建筑材料厂商参与,在游戏中设置建材商城,建材商以虚拟仿真模型将建材的型号、规格、价目录入系统,让学生在游戏中了解建材,同时宣传著名建材。

游戏开发成型后市场将会非常广泛,不仅土建类高校需求旺盛、建筑施工企业也可以作为员工培训的平台。

结束语

若能利用虚拟仿真技术成功开发建筑类专业实习游戏平台,将会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使学生在虚拟环境中快乐、轻松的参与建筑工程建设各个环节,得到完整、系统的训练,突破建筑类专业目前的实习困境。这必将对我国建筑类职业人才培养产生革命性影响。

建筑实习论文: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认识实习的探讨

摘要:在高职院校的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教学中,认识实习的教学面临一些新问题。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从学校、教师、学生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建筑装饰专业 认识实习 对策

认识实习是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是学生实践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其目的是通过学生的认识实习,让学生对建筑装饰材料、装饰构造、装饰施工组织与管理、施工工艺、装饰设计等概念有一个感性认识,对今后的专业学习打下基础。

1 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认识实习存在的问题

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的认识实习课程,一般安排在第1学年。学生对认识实习课程兴趣高,但实习效果一般,认识实习面临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1 建筑装饰施工单位方面

第一,建筑装饰工程现场环境较差,建筑装饰施工单位现场负责人担心学生的安全,不太愿意接受学生到施工现场实习。

第二,建筑装饰施工项目工期紧、任务重,现场负责人既要负责装饰施工组织,又要把握施工质量,有的甚至同时负责2个以上装修工地。因此,认识实习聘请的校外指导教师指导较少。

1.2 学校方面

第一,学校非常重视学生的实习实训,也与实习单位签订了学院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但学校对实习单位的技术和管理支持小,资金投入不大,造成企业对学校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工作支持力度小。

第二,在高职院校中,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相对较少,学校对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的重视程度不够。

1.3 教师方面

对于学生的认识实习,指导教师是积极主动和负责任的。但教师也面临一些问题:一是办理实习经费程序复杂;二是申请校车程序复杂;三是担心学生实习安全;四是如何与实习单位指导教师建立和保持良好的感情。

1.4 学生方面

第一,出现不按时、不统一坐校车的现象。

第二,极少数学生穿拖鞋上工地。

第三,不习惯戴安全帽。

第四,不认真完成实习报告。

1.5 社会方面

第一,部分建筑装饰材料销售店不支持学生熟悉材料。在认识实习过程中,安排学生到建材市场了解材料和价格,店主不欢迎学生,甚至不允许学生在商店“闲逛”。

第二,在参观住宅小区内的室内装修中,由于学生人数多,小区物业管理常常以小区安全为由,不准或者严格控制学生进入小区内装修现场参观实习。

第三,部分正在装修的业主或店铺商以安全为由,拒绝学生到工地现场实习。

2 改进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认识实习的建议

鉴于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在认识实习中遇到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2.1 学校方面

第一,加大对校内实习实训室的构建。在校内进一步完善建筑装饰材料实训室,把新装饰材料及时补充到实训室中。进一步完善建筑装饰施工实训室,把水、电、油漆、木、泥等工种施工工艺直观地展示出来,与课堂理论知识有机结合。第二,进一步加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从数量上看,学校已与多家装饰公司签订了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协议。但从质量上看,需进一步加强与装饰专业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交流,增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实效性,与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形成一种共赢的局面。例如:请装饰公司的设计师、施工现场的监理工程师到学院开展讲座。安排学院教师为装饰公司的员工进行培训,到装饰公司挂职或指导。第三,购买介绍装饰材料、施工工艺、装饰设计等视频光盘,形象生动地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对认识实习进行有效补充。第四,在学生外出认识实习课程的时间安排上,尽量不要安排在上半年的期末和下半年的期末。因为外出认识实习,天气太热或者太冷不利于学生的外出学习,影响学习效果。第五,在学生外出认识实习的车辆安排和经费开支上面,在符合学校政策的基础上,系部及相关职能部门要积极支持,为学生的实践教学创造良好条件。第六,学院要重视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的改革与发展。在课题申报、教学计划的调研与修订、骨干教师的培养、实习实训经费的投入等方面需重视和关心。通过整个建筑装饰专业的发展,来促进认识实习课程的教学效果。

2.2 教师方面

指导教师是学生认识实习的管理者和指导者,在认识实习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教师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

第一,在学生实习之初,对实习的目的、内容、地点、要求以及乘车的安排要向学生交代清楚。

第二,特别重视认识实习的安全。教师在布置实习任务时,要求学生统一乘车前往实习地点,统一时间回校。不能擅自骑车前往,不能穿拖鞋。实习前,统一发放安全帽,进入施工场地必须佩戴安全帽。给学生介绍本次认识实习的注意事项,提高学生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如果遇到突发事件,教师首先应关心学生的生命财产安全,果断处理问题,及时向系领导报告情况。

第三,在施工现场,尽量邀请校外指导教师讲解专业知识。如果有困难,校内指导教师一定要进行现场讲解和答疑。因为学生接触专业时间不长,教师通过现场讲解,对于学生理解专业理论知识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四,在施工现场,教师要尽量拍摄施工图片和视频。通过积累大量的素材,教师可以运用丰富的直观材料对学生的认识实习进行有效的补充。

第五,专业教师在不断提高专业能力的同时,更要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多与装饰公司接触,多与装修工地接触,为实习实训积累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