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公共事业管理论文

公共事业管理论文

发布时间:2022-06-12 08:51:25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1篇的公共事业管理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公共事业管理论文

公共事业管理论文:乡镇政府公共事业管理绩效考评问题研究

摘 要:乡镇政府作为我国的基层行政机关和乡镇人大的执行机关,其公共事业管理绩效代表国家的形象,影响基层稳定与和谐社会的构建。构建比较完整科学的乡镇政府公共事业管理绩效考评理论体系,并进行实证研究,对推进政府绩效考评研究,对深化乡镇政府管理创新,建立廉洁高效的乡镇政府管理模式,提高乡镇政府公共事业管理效能等,均有非常重要的实践参考价值。

关键词:乡镇政府;公共事业管理;绩效考评

1 我国乡镇政府公共事业管理绩效考评的现状及对策

1.1 乡镇政府公共事业管理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以上蔡县塔桥乡为例

上蔡县塔桥乡2008年度乡镇责任目标(经济发展目标)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生产总值:生产总值增长14%,达到45546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达到2688万元;全部工业总产值增长26%,达到32572万元,其中工业增加值增长30%。(2)非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占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56%;非公有制经济营业收入增长23%;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增长26%;非公有制税收增长25%;完成中小企业发展基金上缴任务。(3)农业经济:①林业生产:新建完善农田林网面积25036亩;村镇绿化面积1011亩;林业育苗200亩;集体林改达到80%。②农业生产:粮食面积15.01万亩,单产439公斤,总产6589.39万公斤;油料面积0.55万亩,单产104.5公斤,总产57.48万公斤;水产养殖总产量15.6万公斤,完成县下达的沼气建设任务300户。③畜牧业生产:大家畜存栏0.45万头,出栏0.25万头;生猪存栏3.2万头,出栏5.8万头;山绵羊存栏1.8万只;出栏2.3万只;家禽存栏19.8万只,出栏41.4万只;“防五”密度达到100%,全年不出现重大动物疫情。新增标准化畜禽养殖小区5个累计达到5个;新建规模养殖场4个。④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新建水田林路综合治理精品区5000亩。(4)招商引资工作: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00万元以上的工业项目1个;足额交纳招商引资保证金3万元。(5)财政工作:完成全年财政收入任务158.8万元,其中国税部门组织的地方税收6.3万元;地税部门组织的地方税收65.5万元;财政部门组织的地方税收87万元。(6)扶贫开发工作:积极抓好扶贫开发工作,完成县下达的脱贫任务。(7)农民人均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8%。

上蔡县塔桥乡2008年度乡镇责任目标(社会发展目标)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信访稳定工作:①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按上综治20081号文件执行。②信访工作:不发生赴京、省、市集体上访,不发生赴县重访。严格控制赴京、省、市个人访,重访率不超过12%,重信率不超过30%,上级交办的信访大户稳定率达到80%以上。上三级要结果案件,按期结案率达到85%以上。(2)计划生育工作: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2.08‰以内,符合政策生育率达到90%以上;出生统计准确率达到92%以上;事业费投入到位率100%,做到责任、措施、投入三到位。(3)民政工作:①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保持在60%以上,争创示范敬老院;②深化殡葬改革,火化率达到100%。(4)安全生产工作:加强安全生产,减少一般伤亡事故,杜绝重大恶性事故发生。认真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实施有效的预防安全措施,无重大火灾事故发生。(5)教育工作:①小学、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分别达到100%,97%以上。中学生缀学率不超过2%,小学生缀率不超过0.5%。②中小学危房比率控制在2.7%以内。③整治校园周边环境,维护学校治安安全。(6)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参合率不低于90%。(7)小城镇建设:切实加强小城镇公共卫生及市场环境治理力度,乡镇集镇公共卫生要有专职清理人员;年内城镇化率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8)基本农田保护:基本农田面积稳定在5613.39公顷以上,未经批准不得占用基本农田、一般农田和其它土地。(9)艾滋病防治工作:①符合治疗标准的区滋病人100%纳入抗病毒治疗或中医治疗范围,100%纳入抗机会性感染服务范围。②对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妈100%采取预防母婴传播措施。③建立县、乡、村三级夫妇双方中单方艾滋病毒感染者配偶随访报告制度,每半年进行一次艾滋病抗体检测,检测率达95%以上。(10)农村道路养护:村村通道路有专人护理,年内路肩至少培护一次。(11)农民负担工作:上级的各项惠农政策落实到位,不出问题;认真落实减轻农民负担政策,不违反规定出台加重农民负担的文件和项目,不发生因加重农民负担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和恶性事件。(12)依法行政工作: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继续健全、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进一步规范行政管理和行政执法行为,强化行政执法监督。

地方政府绩效考评指标是地方政府绩效考评内容的具体体现,是开展地方政府绩效考评的基本前提。绩效考评指标具有强烈的行为引导功能,它明确并强化了被考评对象的工作要点和努力方向。由于政府活动范围广泛、活动过程复杂、活动结果影响深远,政府绩效考评指标比企业绩效考评指标要复杂得多。对于政府绩效考评这个世界性难题而言,设计政府绩效考评指标体系是其中首要的困难。但目前纵观地方公共事业管理绩效考评操作实务和理论,虽然取得很大进步,但存在着一定的不足,没有构建一个全面、系统科学的指标体系,更没有抓住政府公共事业管理的核心效能考评,对绩效考评体系构建的技术研究不透彻,实际操作中拍脑袋,甚至心血来潮,体系内部各因子的相关性、层次性、结构性不清晰,相关研究较少,如表2中,子项6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子项9艾滋病防治工作,同属医疗卫生,分项明显不合理。

1.2 乡镇政府公共事业管理绩效考评的价值取向

“价值取向是理性层面的行为取向”因其指向特定的价值目标,而根据目标价值的性质,价值取向可以分为目标取向和工具取向两个层面。乡镇政府是我国行政体制的最小单元,也是最敏感的部分,其绩效考评的价值取向从一个侧面也反映了目前我国整个行政系统考评的价值倾向,而研究乡镇政府公共事业管理绩效考评的价值取向,是完善乡镇政府公共事业管理绩效考评的首要任务。

1.2.1 经济考评目标设置的价值取向没有得到充分体现

一是没有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价值取向。就经济发展目标而言,目标设置过于重视gdp任务量,忽视人均gdp的目标,更不用说人均gdp精细考量的目标。二是经济指标结构分化不明显,笼统的分为,“生产总值”、“非公有制经济”、“农业经济”、“招商引资”、“财政工作”、“扶贫工作”等。如前例,上蔡县塔桥乡2008年度乡镇责任目标(经济发展目标),没有应用国际通用标准,“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划分模式。在结构方面,更没有提高第三产业的目标比重,这方面固然与我国目前工业化的战略目标有关,这将导致牺牲经济结构的合理性,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战略相悖。三是没有体现正确处理速度、质量与效益三者的关系。主要体现在没有设置投入产出比,没有设置行政成本的指标,没有设置能源利用和环保方面的具体指标等。四是有些考核目标设置混乱。前例中,把招商引资工作设置为经济发展目标的重要考核指标。众所周知,招商引资工作不是中国政府基本职能,虽然招商引资工作可以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但纯粹作为一个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来考量,容易导致政府片面追求招商引资的数量,而忽视招商引资的质量,对地方经济发展和环境带来潜在的压力。财政工作亦是如此,我们不能完全推定财政指标是导致地方政府乱收费的重要原因,但不可否认,某些乡镇政府为了完成财政工作而采取一些非制度化和非法制化的手段,这与当初目标设置的价值取向——考评政府经济工作能力相悖。

1.2.2 社会考评目标陷入价值取向的误区

前例的社会发展目标中,没有关于正确处理关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关系的价值取向。一是没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目标设置;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人与自然关系的考评目标设置,明显陷入价值误区。二是没有明确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之间目标的关联性指标;主要体现在人口指标分化为计划生育工作和教育工作。计划生育工作只是以人口数量控制和经费投入等简单指标来考量;教育工作也只是以入学率、辍学率等一些简单的数量指标来考量。地方政府目标考核分为综合考核和单项工作考核,单项考核的指标社会相对完备,但时间作为考核部门的业绩,作为地方政府的主要社会职能而没有列入政府能力综合考核,更不用说体现地方政府公共事业管理绩效与该项目工作的函数关系。三是政治文明目标设置模糊。可以说根本没有直接关联性定量,甚至定性指标。从另一个角度来考量,一些指标设置仅与当时社会关注热点有关,与整个目标体系不和谐,如信访工作,该工作目标考评设置的价值倾向应该是考量乡镇政府促进社会稳定的能力,但实际上,信访工作与社会稳定并没有直接因果关系。

1.2.3 民众本位的价值取向体现的不充分

“民众本位的本质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多方面需求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在我国现行的政治体制中,人民民主专政是其突出的特点,在地方政府公共事业管理绩效考核中,民众本位的价值诉求是一项不可动摇的基本原则,是国体、政体的内在要求。前例中,民众本位的价值取向几乎没有踪迹,政府本位的思想仍然占主导地位。乡镇政府直接面对群众,其民众本位的价值取向,是整个政府系统民众本位的缩影和代替,不把民众本位作为乡镇政府公共事业绩效考评的重要价值取向,显然与我国政府绩效考评的总体价值取向不一致。

1.2.4 乡镇政府公共事业绩效考评工具取向思考

关于乡镇政府公共事业绩效考评工具取向,按照彭国甫认为“地方政府公共事业管理绩效评价的功取向可分为有限政府价值取向、效益标准价值取向和系统评价价值取向。”前例中基本体现了有限政府原则,其职能明确,其运行的原则也是依法行政;在系统整体性、层次上相关性要求上,满足了系统的要求。但是效益标准价值取向上根本没有得到体现,其基本的效率考量也没有体现。在乡镇每年一次的审计中,有效益的评价,但其更多的是审计经费使用的合法性和额度,人大对政府绩效的考评中,也仅限于与预算的对比。实践中,乡镇政府效能考评目前还仅限于自我考核的阶段,这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已经很不适应。

1.3 乡镇政府公共事业管理绩效考评的制度安排

“制度安排是我国地方政公共事业管理绩效评价由技术方法层面提升到制度层面,实现地方公公共事业管理绩效评价制度化的必然选择,是地方政府公共事业管理绩效评价科学化、规范化的必由之路。”制度建设可以说是我国地方政府绩效基本保障,可以克服“想评就评,想怎么评就怎么评”的考评随意性。而我国政府绩效评估制度还不完善,乡镇政府公共事业管理绩效考评制度体系不够健全,甚至某些制度安排不科学。从多年参与乡镇公共事业管理绩效考评实践,结合有关理论,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各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乡镇政府公共事业管理绩效评估程序的制度安排不健全。不仅没有具体制度安排性法律法规,就乡镇政府公共事业管理绩效考评的制度安排而言,评价项目没有科学考证,程序设置不科学,特别是制定考评方案方面,制度制约存在真空。二是乡镇政府公共事业绩效考核的主体考评机制不完善。虽然在实际考评中,也成立了领导机构,但大多徒有其名,公民考评机制的运用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在考评效果中体现的分量就不得而知了。三是没有建立乡镇政府公共事业管理绩效考评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因此,造成了考评人员责任心不强,考评中人浮于事,弄虚作假的现象。

1.4 完善我国乡镇政府公共事业管理绩效考评的对策

1.4.1 重塑乡镇政府公共事业管理绩效考评的价值观

“价值取向有一股无形的力量,影响和制约着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构成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体系和绩效评估行为的深层结构,是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之魂。”这就要求我们被评或考评主体认清本质及作用。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指出:“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也变成物质力量。”只有考评主客体把价值取向内化为自己的思想指导和行为准则,乡镇政府绩效评估才能有强大的生命力,才能真正发挥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的功能和作用。这就要求在实践中,深化科学发展观,用“人民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赞成不赞成……”指导乡镇政府公共事业管理绩效考评的总体工作。

1.4.2 建立健全乡镇政府公共事业管理绩效考评的法律体系

政府绩效考评由于主要运用公共权力而具有自己的独特性,不同其他领域的绩效考评,因而需要法律保障,而“规范化、法律化、制度化”也是当前国际评估的趋势之一。目前,我国需要一部约束力强大的全国性法规来规范和指导我们的考评工作,在各级政府或人大机关也应相应制定各项考评规章,从而形成一套健全的法规体系,从而让地方政府公共事业管理绩效评估有章可循。

1.4.3 完善乡镇政府公共事业管理绩效考评的制度体系

著名制度经济学家道格拉斯•诺斯(douglass c. north)认为:“制度是一个社会的游戏规则,更是规范地说它们是好决定人们的相互关系而认为设定的一些制约。”借鉴英、美等国家政府绩效考评的先进经验,笔者认为主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程序制度化。只有程序制度化,才能使整个考评工作有序进行。二是信息传输制度化。整个乡镇政府公共事业管理绩效考评的过程,很大程度上就是信息的收集、处理的过程。信息从原始收集到最后的若干环节中要确保其真实性、时效性、科学性,要求信息传输制度化。三是组织领导制度化。领导机构是实施考评的推动力量,只有组织领导制度得到确立,才能保证考评顺利进行。四是激励约束机制制度化。激励机制、约束机制没有制度化,不仅起不到激励、约束的效果,而且将导致考评主客体失去动力,使考评工作难以进行下去或无序进行。五是强化结果运用制度。绩效考评结果的运用是考评工作的目的和动力之源,只有结果运用制度化才能将乡镇政府公共事业管理绩效考评工作不断推进、创新、深化。

1.4.4 优化乡镇政府公共事业管理绩效考评的技术体系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是乡镇政府公共事业管理绩效考评的基础和核心,关系到整个考评工作的成败,也影响下一周期的考评工作的改进和提高,更对乡镇政府公共事业管理者有着强烈的导向作用,因此优化评估技术体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是遵从目标一致性原则。在实践中,乡镇政府公共事业管理绩效考评的技术体系层次目标一致、绩效目标与考评主客体目标一致,从而形成一个指标链。二是遵从目标可测原则。乡镇政府公共事业管理绩效考评的技术体系目标设置转化定性目标为定量目标,量能标准把握易测性评级主体和可控性。三是遵从目标整体性原则。乡镇政府公共事业管理绩效考评的技术体系在设计中,考评要能完全反映考核地方公共事业管理绩效的数量和质量,全面展示其社会公共事业管理职能履行的客观现状,同时也要避免面面俱到,不分重点。

1.4.5 建立一支高素质考评队伍

有一支高素质的考评队伍,能够使考评工作顺利进行,同时也能够减少考评主体间的冲突和摩擦,把考评的功能最大化。因此,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考评队伍,一是成立常设领导机构,对整个考评全程指挥和协调。二是组建一支高素质考评专家队伍,充分发挥专业人才的作用,使考评工作更加科学。三是建立一支专业考评队伍,让考评成为一种职务行为,避免考评工作流于形式。此外,对各考评队伍要定期更新,既要保证队伍的稳定性,又要对其人员进行经常更新、培训,以适应社会日益发展的需要。

2 结论

本文在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诸位同仁和各位老师的精心帮助下结稿了,也要感谢上蔡县塔桥乡政府及实权的提供各种资料,才使本为及时与大家见面。本文主要采用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并把二者有机结合在一起,二者的结合也是本文的主要创新点。主要成果是构建了一个比较科学、比较完整的乡镇政府公共事业绩效考评的理论体系,同时,也针对了乡镇政府公共事业管理绩效考评现状的不足之处,提出了可行性的对策。但本文也存在一些不足,一是没有构建一个乡镇政府公共事业管理绩效考评的指标体系。二是采用小样本分析有以偏概全之嫌。

公共事业管理论文:公共事业管理英语教学设计研究

一、对象与方法

以天津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2012级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卫生事业管理方向)为例,对其进行问卷调查,样本共计44人。采取在班级发放调查问卷、填写完毕即回收的形式,回收率为100%。调查问卷文献并结合授课实际基础上编制,内容包括:学生基本信息,英语水平,学习需求等,填写时间约15分钟。不涉及学生姓名,以保证结果真实。采用Epidata3.3建立数据库录入,逻辑检查无误后,用Stata13.0分析。采用构成比描述专业英语学习需求情况,Pearson卡方检验分析无序分类资料,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一)不同英语水平学生口语学习需求。

从每节课希望发言次数、学习模式和口语练习方式三个方面分析。对于每节课期待发言次数,72.7%(32/44)的学生希望有1-2次发言机会,英语水平越高的学生对发言次数需求越多;40.9%(18/44)偏好小组讨论,38.6%(17/44)偏好角色扮演和游戏,大致呈现出英语水平越低对听教师讲课方式需求越高;以上两个方面,不同英语水平组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口语练习方式方面,52.3%(23/44)的学生喜欢“教师提问,学生自愿回答,平时分奖励”的方式,45.5%(20/44)的学生偏好“学生小组英文讨论,推荐代表回答”的方式,不同英语水平学生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二)不同英语水平学生对英汉比例的需求。

主要从英汉语言分布、英语授课比例、PPT设计和教材形式几个方面分析(见表2)。54.5%(24/44)的学生偏好英文词汇,稍加汉语解释,36.4%(16/44)学生需求英语词汇,多为汉语解释;教师授课时英文比例而言,59.1%(26/44)的学生认为50-80%的比例较适宜,呈现英语水平越高的学生对英文比例需求越多的现象;PPT方面,50%(22/44)学生偏好“英文PPT,专业词汇用汉语注释”的方式,38.6%(17/44)学生喜欢中英文同步出现;以上各组在英汉语言分布、英语授课比例和PPT设计方面均未发现统计学差异(P>0.05);教材方面,59.1%(26/44)的学生希望使用“中文教材,英文资料”,大致呈现英文水平越高学生越希望英文的教材教辅资料,各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三、讨论

(一)注意英语学习的循序渐进和逐步引导。

调查中关于英汉比例需求调查可看出,即使是已通过CET4和CET6的学生也较为偏好“专业英文词汇,稍加汉语解释”的方式和50-80%的英文授课比例,提示全英文授课模式尚不符合本校公管专业学生。专业英语不同于公共英语,大多学术性较强,若学生一开始就面对大量晦涩难懂的陌生词汇和语句,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学生学习兴趣,从而影响课堂知识吸收,产生负面影响。应采取从易到难、从少到多的逐渐引导方式,循序渐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提供适合公管专业英语学习和满足学生多样需求的教学资料。

50%学生偏好“英文PPT,专业词汇用汉语注释”方式,59.1%学生希望使用“中文教材,英文资料”,可看出,单一教学资料不足以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运用各种平台丰富PPT内容和教材教辅资料,特别对于专业英语,其前沿性要求教师跟踪本专业最新研究成果的外文文献和资料,使教学内容更具时代性和创新性。

(三)丰富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学生教学活动的参与度。

虽然不同英语水平的学生对专业英语学习需求不存在差异,但每个学生都有自身需求。如未通过CET4的学生偏好教师授课、学生参与度低的方式,这可能与其自信心不足有关。角色扮演和游戏较轻松有趣,能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生兴趣和参与度。再如教师据教学资料用英语提问,组织学生分小组英文讨论后,用英语来陈述,从而增进学生间相互交流,促进其发挥群体效应和效仿效应,突出其主体地位。当今知识蓄积型人才已不能满足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急需培养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实用型卫生管理专门人才。

(四)引导学生将公管专业英语与专业课学习相结合。

鉴于专业英语教学要用英语展现和剖析专业知识,所以应在与其密切相关的专业课程学习完毕后的学期或同一个学期晚于专业知识课程时间开设,如此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完善知识体系。在条件满足下,逐步实现专业课双语教学,是改革和发展的方向之一。

作者:刘彩 梁丽军 单位:天津中医药大学

公共事业管理论文:农村公共事业管理制度论文

一、确立公共事业管理制度在创新过程中要达到的基本目标

1.设立能够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型农村公共事业管理制度。

现阶段,管理体制的高度集权化是农村公共管理事业效果不高的体制上的原因,同时,它也是农村供给绩效低下、供需矛盾突出以及公共产品出现供求脱节的根本原因。在这里,建立能够与现阶段的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公共事业的管理体制,就可以使地方政府转变原有的对于农村公共事业的管理方法,即由原来的微观管理转变为宏观管理,从之前的高度集权的管理方法转变为多元治理,也由原来的转向管制转变为服务。

2.设立能够对农村公共事业所需的公共产品提供充分保障的财务制度。

对于我国的农村公共事业管理来说,政府的财政性支出的相关保障机制并不健全,同时,农村公共产品所出现的制度外供给等原因也造成了公共事业管理制度的绩效过低等现象。面对这些问题,在进行制度创新的同时要避免对于这两个方面的依赖性,把能够建立起对公共产品的供给能够充分保障的农村公共财政制度作为急需实现的目标,在根源上将农村所需的公共产品大都由制度外供给以及农村的公共事业在发展过程中所需经费严重不足的问题解决,保证农村的公共事业在发展过程中可以得到必要的经费。

3.设立绩效导向型的公共事业管理制度。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的地方政府中的农村公共事业管理一直显示出投入型的特征,这种特征的具体表现是投入与产出的效率比较低,并且效率低水平趋同。一般来说,在投入与产出的效率一致时,我国农村公共服务所获得的绩效高低主要由投入来决定。在这种情况下,想要获得高产出,就要相应付出更多的投入。不同地区间出现的绩效的差距实际上是投入方面所产生的差距,所以,地方政府需要建立起绩效导向型的公共事业管理制度。

二、设立相关经费保障机制确保农村公共事业发展

1.依法确保财政性经费在农村公共事业发展过程中的投入。

按照相关法律,确保农村公共事业发展过程中的财政性投入能够得到落实。近些年来,我国政府一直在不断地加大中央财政对于农村发展,特别是农村的公共事业发展的资金投入力度,因而我国农村在自身的公共事业发展过程中所需的资金数量在它的绝对数量上得到了大幅度的增长。但是,在我国的国家财政支出中,用于农村公共事业发展的支出在总比重里却出现了下降趋势。国家对于农村的公共事业发展所投入资金的绝对数量的增长,并不代表国家对于农村公共事业的发展提供了足够的支持。如果国家不增加在国家财政支出中农村公共事业发展所占的比重,就无法使农村公共事业的发展得到必要的财政经费,从而也就无法使农村的公共事业的发展摆脱制度外供给的难题,更无法落实农村经济社会的稳定与协调发展。

2.增加农村公共事业发展所需要的融资渠道。

政府可以引导各个企业对农村的公共事业的发展进行一定的投资。政府可以利用给予企业信贷优惠以及减免企业税收等相关政策,将企业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使企业可以增加自身对于农村的公共产品如生产等方面的投入。在这个过程中,政府要保护好并界定好投资者关于农村的公产品的生产过程中的有关产权问题。同时,政府还要尽快建立起支持新农村建设的、与农村的实际情况相符合的完善的农村金融体系。除此以外,政府也可以在农村的学校、道路以及桥梁等公共事业的产品供给过程中对企业授予或是出售冠名权,从而加大对企业投资的吸引力。同时,政府也可以将农村的建设分成适合个体承担的部分来分担成本。这一方法可以用于经济水平比较发达的地区,在这样的农村地区建立起分担公共事业成本的相关机制。比如,对于村级公路硬化所需的费用可以由当地政府承担主要的部分,剩余的部分可以由当地的人民群众出资分担。在实行这种分担机制时,可以使用“一事一议”的方式来确定在公共事业建设中农村群众所应分担的成本比例。在议事过程中,要注意议事期间确定的内容与对象要合理,并要对议事程序与事后公开的内容进行严格的规范。

三、设立完善的公共事业产权制度

1.完善农村公共事业建设中的产权市场体系。

首先要确定在农村的公共事业的发展过程中产权交易的主体。大体上讲,在农村的公共事业的主要产权市场体系里,它主要包括的是地方政府、事业单位、与政府相关的直属部门、非政府组织和各个公共性的企业等等,同时,也包含农村的公用事业企业,例如供暖与自来水公司等。其次,还要建立健全相关的产权交易机构。这类产权交易机构可以起到确认产权的交易关系,并使产权主体明确自身对于客体所拥有的拥有权以及为其提供相应的产权交易平台。第三,还要使农村的公共事业产权进行交易时的规则得到充分的明确。产权的交易规则是整个产权市场中的机制能够得到良性运行的重要保证。最后,还要大力培育与农村公共事业相关的中介组织。

2.为公共事业产权的运营创造出良好的环境。

首先政府要对农村公用事业的相关产权组织进行大力支持,使其能够自求平衡、自负盈亏、自主经营并自担风险,同时还要为产权组织发展相关业务以及防范并化解运行中的风险与危机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其次,根据产权组织在运营中的实际需要与可能遇到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并使其日趋完善,让我国农村的产业运营能够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最后还要注意对公共事业的产权转移程序进行相应的规范。

3.创立完善的产权监管制度。

在实际运营中,需要使用法律条文将农村的公共事业的产权边界以及产权经营界定开来,防止出现产权不清与产权贬值的现象。同时要建立健全相关的产权监管组织体系,创设出具备独立地位且富有权威的使行业自律的相关组织,能够确保产权可以获得高效合法的运营。因此,创立相关的产权预警制度以及监管指标体系,可以为农村公共事业中的产权监管提供正确的目标与方向。

四、推进乡镇机构的积极稳定的改革

1.对于县乡政府的职能进行科学的界定与转变。

对于各个机构来说,对于职能的界定与转变是本机构实现并进行改革的基础、前提及关键。对于政府来说,机构的职能决定了它的工作任务、功能、结构、人员、制度以及发展的方向与目标。因此,国家要努力建设法制型与服务型的政府,并加强它的社会管理以及公共服务的相关功能,对于自身的经济管理职能进行适当的调整,使自己的工作方式与工作重点做出一定的转变,努力建设出行为规范、公正透明、运转协调以及高效廉洁的管理体系以及运行机制。对于乡镇政府职能的调整,主要在于建立政府形成的机制,就是指建立起能够满足供给决策以及满足公共服务的需求表达的体制,把收益范围可以覆盖住本区域内的公共服务作为当地政府的基本职能。不仅要健全村内的民主制度,还要将这一制度扩大到整个乡镇,让乡镇政府可以真正做到为本地区的人民服务。

2.依据相关职能进行人员与机构的精简。

政府要做到严格地控制本乡镇的领导数量,在乡镇内设置相应的综合机构,从紧、从严控制本乡镇内由财政供养的人员,并要做好对于乡镇分流人员的处理与安置工作。

3.促进农村的非政府组织的快速发展。

在农村中的非政府组织可以起到政府与市场和社会沟通、联系的作用,是政府与外界交流的纽带和桥梁,也是本地政府实现精简机构、转变政府职能以及进行人员分流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拓宽农民获取自身利益的重要渠道,提高政府公共事业投入绩效以及使农民的组织化得到增强的重要的社会组织基础。对此,有关部门要做到加强立法、加强内部管理、齐抓共管以及加强相应的配套政策的扶持。

4.还要做到建立健全民主管理制度。

首先,要做到对于农村原有的公共权力运行机制进行相应的创新,要发展基层的民主制度,使村民自治与乡政府之间的功能冲突得到解决。其次,要建立与公共产品的需求相关的表达机制,从制度上来确保农民可以参与到公共产品的供给的整个过程中。第三,根据实际情况建立与本地区情况相符合的供给公共产品的决策机制,让各项决定都可以与农村的实际情况相符合,也能与广大农民的共同心愿相符合。地方政府关于当地农村公共事业的管理制度的创新举措,是使农村的公共事业得到快速、高效发展的根本保障,也是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重要途径,在做到以上几点外,还要做到建立健全本乡镇政府的绩效评估制度,来保证其他方法能够得到有序的实施。

作者:班玛多杰 单位:青海民族大学

公共事业管理论文: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

摘要:

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中,构建一个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和运行机制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这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最佳方式。论文从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视角,对当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分析,并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与运行机制的改革与完善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

公共事业管理;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1998年教育部在高校本科招生中增设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目前我国各大高校都设置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开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初衷,是让学生能够利用现代化的管理理论、方法和技术,在我国社保、文教、卫生、社区管理等管理工作中成为高级专门人才。经过多年努力,该专业教学已经日臻完善,教学内容也更加科学合理。然而,在当今快速变化的社会环境下,该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略显薄弱,高校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推动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为社会输送高品质的公共事业管理人才。

一、探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学现状,分析当前面临的问题

我国当前的行政体制改革相对于经济体制改革来说稍显滞后,一些社会事务管理职能还没有完全移交到公共管理部门,公共事业单位还处于一个大的变革之中。复杂的社会环境给该专业的学生实习带来一定的难度,有些学校该专业的实践教学流于形式。目前我国多数高校对公共事业管理的内涵认识不清,专业课程的设置也缺乏科学性。有一些高校根据教育部规定的专业目录在文教、体育、卫生、社保等方向开设。还有少数学校的专业方向出现了严重错位现象,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方向设定为行政管理、房地产管理、电子商务等。还有些高校甚至没有为该专业设定方向,课程设置“包罗万象”,没有一个科学的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和教学计划不够完善,实践课程体系明显偏少,计划安排不合理。此外,师资力量不足也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面临的突出问题之一。由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设立时间较短,教师年纪尚轻,缺乏相关的教学实践经验。还有一些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依托于社会学、卫生、体育专业而开设的,缺乏具有相关专业理论和管理经验的高水平教师。

二、构建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与运行机制

1.增加实践教学比重,优化教学内容。科学构建实践教学课堂体系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根本。只有不断完善和改进实践课程体系才能够充分对学生能力进行培养。首先,高校需要增加实践教学的比重,要从思想上重视实践教学在公共事业管理教学中的重要性,在不影响整体教学计划的情况下,减少理论知识的教授,增加实践教学的比重,为学生多设置一些实践性强的课程。教师可以适当增添实践教学学时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同时,高校还要对一些专业基础课教学内容进行重新评估,减少一些不重要的或者有重复的内容,把剩余的课时用于实践教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课程设置是按照基础知识、技术与方法以及实践提高的思路进行设计的,学生应当先掌握和了解理论知识,形成基本的实践能力,然后在进行创新精神的培养。在实践教学中,教师要根据课程内容灵活使用教学方法,比如教师可以在案例教学的基础上,运用情境模拟让学生增强感性认识。教师还可以依照选取的案例,让学生分组轮流进行角色扮演,实际体验工作中的细节,达到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的目的。2.加强校外联合,创建实践教学平台。为了提高实践教学的效果,学校要加强与校外相关部门的联系,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教学平台。在学习专业课程的同时,教师要不断组织学生到与专业相关的组织和部门进行参观学习,促使学生将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的工作管理进行联系,在实际情境中消化所学理论知识,同时对公共事业组织和管理工作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学校还要定期联系、邀请专家学者以及业务骨干到校举行一些专业讲座,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热点问题讲解,对于学生在学习或实际工作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互动交流。专家学者生动的案例和工作实务能够充分诱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比如,教师可以邀请民政部门的主管人员为学生进行专题讲座,使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产生浓厚的兴趣。此外,学校要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实践教学的关键环节就是实习基地的建设。由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设立的时间较短,多数学校的实习基地建设比较滞后。学院、系部以及专业教师都要积极联系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公共事业单位,建立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同时高校还要建立相关的配套制度来规范实习基地的管理。比如,高校可以实施实习教师责任制度、实践教学评估制度、经费保障制度等。3.重视师资建设,提升教师综合素质。在公共事业管理教学中,建立一支水平较高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是非常必要的,这也是决定实践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和重要保证。实践教学指导教师既要有丰富的课堂教学经验,同时还要具备丰富的实践教学经验和能力。否则就不能在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指导和帮助。首先学校可以向国内外知名学校输送访问学者,或增加经费投入,支持教师积极参加专业培训和各种学术研讨,定期在公共事业单位派送专业教师参与实践管理活动,从而提高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和实践教学能力,加强学校与公共事业组织的沟通联系。其次,学校还可以聘请一些公共事业管理组织中业务能力强、学识高的人才担任实践教学的指导教师。比如高校可以聘请一些理论基础扎实、熟悉公共政策的公共事业单位领导和业务骨干,用他们丰富的行业管理经验去指导学生的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三、建立科学的运行效果评估体系

建立一个由教学结构、功能与绩效等关键指标进行评价的科学评估体系,是实现高效实践教学活动必不可少的环节。高校要从第一手资料深入分析开始,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进行全面评估,依据评估结果对未来实践教学工作进行改进和调整,同时也可以作为奖惩的参照依据。1.结构评估。教师可以利用系统性、规范性、可靠性的标准,对实践教学的制度和政策,实践教学课程的设计与组合,课程内容的选择、编撰,实践教学课件的制作使用,实践教学运行过程中的投入产出以及必要的保障等方面进行科学评价。2.绩效评估。在进行绩效评估的过程中,高校应该对教师和学生采取不用的评价标准。对于学生的评价可以分为自我评价、教师评价和社会评价三方面,教师在评价时可以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和技能熟练程度、协作能力、学习态度和适应性以及实践与创新思维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对于教师的评价,高校可以采用课堂教学考核与课外指导的内容形式,考察教师的过程控制能力和引导能力,理论实践的结合能力等。高校应当对教师在实践教学中的互动和创新效果进行重点评价,以保证实践教学效果。3.功能评估。高校要利用应变能力、协调性、持续性等考核标准,采用过程评价与效率效果评价相结合的评估方式,对实践教学过程中各个环节、系统、模块等方面的运行状况和各环节间的相互配合情况进行准确评价。评估体系要能够满足学生与社会的多样化需求,强化评估系统的质量管理与整体评估功能。总之,高校应当认真分析当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方式方法,构建出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和运行机制,优化教学内容,增加实践教学的比重。高校要增强与校外公共事业管理组织的联系,为学生提供稳定的实践平台;同时加强师资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建立科学的评估体系,培养出适合社会多样化需求的高素质公共事业管理人才。

作者:张氦铟 单位:川北医学院管理学院

公共事业管理论文: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定位研究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高度发达和政府职能的逐步转变,专业的现代化公共管理服务人才将逐步成为未来构建新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支重要力量。本文以此为背景探讨当前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学科发展,提出了通才意识、大众理念和非知识性教育的人才培养普适定位,以期有助于实现该专业“为国家培养现代化的公共管理服务人才”的朴素愿望。

关键词: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培养;定位

公共事业管理是我国1998年本科专业设置调整后增设的一个新专业,虽然起步晚,但生命力极强。短短十几年间,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已从最初的星星之火迅速发展成今日的燎原之势。截至目前全国已有近500所本科院校设立该专业,各个院校也纷纷在学科体系建设和人才培养上做出了积极探索,并逐步形成了具备各自特色的人才培养定位。从人才培养的目标上来说,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主要是为国家培养现代公共管理人才。这是最为普遍和广泛,也是高度一致的说法。笔者认为,“为国家培养现代化的公共管理服务人才”可能更为贴切,这种说法有两个重要内涵:一是所培养的人才要能够符合现代化的要求,通俗一点说就是要能够跟上时代的潮流;二是所培养的人才主要工作和功能应该是服务,为公共事业和利益服务。基于“为国家培养现代化的公共管理服务人才”的内涵,我们认为,办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特色固然重要,但也要有统一的思想或者说是普适的定位,在一个普适定位基础上建体系、铸特色可能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要具备通才意识。

笔者早年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习期间,时常会听到同学抱怨说“我们这个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的东西不够专,什么科目都只是学了一点皮毛,结果就是好像什么都懂什么都会,其实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会。”我们的老师了解到同学的这种反应后也一直试图努力在教学中增加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专业性以满足同学们的要求。传统的观点认为大学本科专业教学是一种“专才”式教育,注重人才技能的“专才化”培养。但是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新的综合学科,横断学科和边缘学科大量出现,这种“专才式”教育的弊端越来越凸现出来,越来越难以适应高层次的社会需求。笔者认为,大学本科的专业教育尤其是公共管理这一类的专业教育就应该是以“通才式”教育为主,而职业中专、大专等院校以及部分本科院校的部分专业则以“专才式”教育为主要目标。我们的社会需要具备一技之长的专才,更需要博通古今、学贯中西的通才。公共管理是一门横跨了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学科的综合型学科,它所培养的人才也应该是跨学科的综合型人才,即“通才”。当然,在目前的条件下我们不能保证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培养出来的都是“通才”,但是至少我们应该让学生具备这种通才意识,使其具有日后成为“通才”的可能。作为这个专业的毕业生,也出来工作了这么多年,现在回头看看,其实这个专业是很有底蕴的,它的多科性为我们日后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方向和空间。我们存在的“不专”的印象往往就是由这个多科性而来。但事实上,经历过大学就应该清楚,我们学习应该有所侧重,只凭老师课堂上短短几十分钟的讲解,任何专业你都无法做到“专”,要想“专”,更多的还得靠课余时间,还得靠自己去多泡图书馆。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既然给我们提供了多科性,那其实我们完全可以依据自己的兴趣或者职业发展方向,培养自己在具备通才意识的基础之上有选择性地钻研于其中的某一细分学科领域。所以,综合来看,同学们在学习公共管理专业过程中的这种“专业性不强”的认识是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认识误区,而老师们千方百计设法在教学中增强专业性的做法也是不必要的。这个专业的多科性决定了其人才培养的特点就是既通又专,具备通才意识的专业人士将更符合现代化公共管理服务的要求。

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要具备大众理念。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近年虽然招生火爆,但就业情况并不如预期的理想。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很多同学拿到offer但总是认为还不够好,认为自己应该可以找到更好的,因此错过了一个又一个机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原因还在于学生把自己摆得太高了,总认为自己是学习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那就应该从事公共管理类的工作,比如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公共事业机构等。究其根源,还是精英教育意识在作怪。从1949年建国以来,我国实际上一直在实行精英教育,而且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精英教育备受推崇。所谓精英教育,简单来说就是培养少数精英人才的教育。在现阶段,能够进入本科大学学习的仍旧是少数,仍可以称之为精英。尤其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这个专业的名称就很容易误导学生,让很多不懂得公共事业管理真正内涵的高中生在报考这个专业的时候就抱着“学了这个专业以后出来就可以从事公共社会事务管理”(通俗点说就是当官)的想法,招生宣传的过程中,各大院校在人才培养和就业前景方面也大肆渲染,更加剧了学生的这种误解。正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学生学习期间往往精英意识太甚,一旦步入社会感觉到落差之后就容易迷失,甚至是跌的很惨。这样讲并非否定精英意识。精英意识对于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是必要的,但要适可而止。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有意识地向同学们灌输大众理念,将精英意识与大众理念融合:一方面我们要强调这个专业的泛服务性(即公共服务性),让我们的同学对公共事业管理这个专业有一个理性认知;另一方面,我们要在同学们的学习过程中,引导同学们客观认知自我,放低身段,以服务公共事务而非管理公共事务为目标。

三、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更应该注重非知识性教育。

非知识教育是与知识性教育相对。知识性教育是以传授和学习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的教育。非知识性教育也就可以定义为以传授和学习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以外的教育,笔者认为关键是如何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学会如何获取知识,或者说如何去做?对于大学教育到底是知识性教育更重要还是非知识性教育更重要很难有一个定论,笔者认为要因专业而异。对于那些专业性强、工作环境和内容变化不大或者倾向于理论研究的专业显然是知识性教育更重要;但对于那些专业性不强、工作环境和内容经常发生变化的实践性、应用性学科则是非知识性教育更为重要。公共事业管理就是这样一门综合型的实践性、应用性学科。知识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人类长期实践活动的结晶。公共事业管理作为一门知识体系尚不完善的新兴学科,其知识更新速度显然快不过今天明显加快的社会进步步伐。尤其是伴随着社会进步的步伐,社会对我们的要求会越来越高,公共事业管理服务的领域也在不断扩大,在不断出现新的变化,出现新的问题。这些新的变化新的问题很可能是我们现有知识无法解决的,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后的公共管理与服务实践中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地创造和总结、提炼知识去适应这些新的变化,解决这些新的问题。因此,作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学生,不应该只是为了专业学习而学习专业,而是要更多地把专业学习看作一个过程,一个通过专业学习培养自己触类旁通的快速接受新知识和发现、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的过程。这就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对非知识性教育的最本质的要求。纵观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发展历程,应该说道路是曲折的,前景是光明的。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日趋完善和社会的不断进步,特别是政治体制改革的推进和政府职能的转变,政府的传统行政职能将逐渐弱化,而更多地履行公共事务管理服务职能。这是建设服务型政府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而在政府传统行政管理职能弱化的同时,必然要出现更多地社会公共组织来填补政府职能领域的空白或者辅助政府更好地实现其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可以预见的是,不久的将来,现代化的公共管理服务人才将成为构建新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体力量。因此,现阶段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十分重要,但不论如何定位,通才意识、大众理念和非知识性教育都将是做好该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普适定位。这种普适定位更有助于实现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为国家培养现代化的公共管理服务人才”的朴素愿望。

作者:吕印文 单位: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

公共事业管理论文:角色模拟在公共事业管理课程中的应用

摘要:作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基础必修课程,《公共事业管理概论》的传统教学方式以理论讲授为主。本文从《公共事业管理概论》课程建设的研究和教学实践现状出发,分享通过综合性角色模拟开展公共事业管理概论课程教学的过程设计,分析这种新教学模式的成效并作出反思。

关键词:角色模拟公共事业管理综合性角色模拟公共事业管理概论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基础必修课程,在整个培养方案中起着核心和纽带的作用。该门课程的教学效果不仅直接影响前续和后续课程的衔接效度,也关系着学生对专业内涵的理解和专业认同感的建立。本文尝试基于笔者个人经验,从《公共事业管理概论》课程建设的研究和教学实践现状出发,通过综合性角色模拟开展公共事业管理概论课程教学的过程设计,分析这种教学模式的成效并作出反思。

1《公共事业管理概论》课程建设的研究和教学实践现状

自1999年我国增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以来,开设院校已由2所发展为600余所。以“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为主题的相关文献在中国知网上可以检索到300多篇。然而,作为核心专业基础课,中国知网上收录的《公共事业管理概论》相关课程建设研究论文还不足10篇。有限的研究主要针对课程性质、讲授内容安排等作了现状分析,提出讲授中增加现实事例、加强校外实践、增加团队学习、改革考试方法等建议。然而,这些研究成果看起来亮点并不突出。理论研究匮乏与教学实践创新不足是直接相关的。目前公共事业管理概论课程教学模式仍沿袭着传统课程教学的方式:有限学时的课堂教学中聚焦于基本理论知识,教学方法多使用讲授为主的单向灌输式传统模式,多数院校尚未开设相应的实验课程,课程考核方式比较单一,基本上以平时出勤、作业与期末一次性考试来评价学习效果。这种应试性的教学和考核模式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也难以锻炼就业所需的专业实践能力。针对这些问题,不少高校已经开始着手创新丰富该课程的教学方式。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天津工业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等高校开始引入案例分析、情景模拟、角色扮演。但是,在以往教学改革的探索过程中,我们发现仅靠这些手段或方法远远不够。目前的案例分析、情景模拟或角色扮演是短暂的、分散性的,是根据每个知识点零散搜集而来并加以使用的,这种“小故事”式的案例,使得学生对公共事业管理实际问题的体验仍缺乏深刻性、连贯性和沉浸感。公共事业管理概论的教学模式亟需挖掘新的生长点。

2综合性角色模拟的整体设计

因此,为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对教学效果的限制,笔者和团队成员以梳理和优化《公共事业管理概论》课程教学内容为目标,同时希冀能够弥补我校相关课程群(如非营利组织管理、国家公务员制度、公共政策分析、公共管理学等)实验课程的缺乏,给概论课程的理论教学增加更多的实践性要素,重点探索了综合性、全景性、高仿真的角色模拟方法在该门课程中的应用。

2.1对教学内容和课程结构进行调整

我校《公共事业管理概论》总学时为36学时。如何在有限的36学时内合理布局教学内容是安排综合性角色模拟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因此,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笔者将课程划分为两个部分,一个部分聚焦公共事业管理基础理论和前沿发展,以学术热点和动态开阔学生视野;另一个部分则主要是基于利益博弈管理决策实验方法,通过角色模拟让学生从不同视角分析真实的公共事业管理问题,并有效掌握一些分析思考、谈判协商的常用技术。这种课程结构设计不仅能介绍基本理论,更重要的是能够锻炼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公共管理问题的操作性能力。

2.2择选案例

经过斟酌和研究,我们选择由团队成员自行开发的《古巷中的圆桌会》作为角色模拟材料。该案例是基于北京南锣鼓巷商业街社区管理的现实境况进行改编和设计的,较为复杂,包含了各式各样的公共管理问题,所有的材料篇幅合计近20页。案例中涉及五方利益相关方代表(街区居民代表、古巷中的酒吧经营方代表、创意小店的店铺代表、房东代表和古巷管委会代表),每方由2名学生充任,一个角色模拟组需要10名学生,本教学班级中有90名学生,共组成9个角色模拟组。各组内不同利益方分别依据各角色私有的背景材料就各自关切的问题进行沟通和协商,探讨社区开发和管理中各式问题的解决方案。

2.3检验和使用综合性角色模拟方法

配合课程教学,我们考虑综合性角色模拟可以分为两个逻辑步骤实施。第一,概念演示型实验:选择经适当简化的管理问题为研究对象,由课题组成员和高年级本科生参加,经历一个完整的管理决策过程,验证该方法的基本思想、理论框架、关键技术的合理和可行性。第二,教学型实验:由课题组成员结合公共事业管理概论本科生的课堂教学进行,以教学班级为参与单位。教学型实验有两种具体方式可供选择:既可以在理论课程结束后使用几个集中的学时进行全程政策实验,也可以穿插在课程中每次只进行管理决策实验的某个阶段。由于教学班规模有九十人,考虑到实际的课堂组织难度和效果,我们最终选用了第一种方式。

3综合性角色模拟的实施效果

为评估综合性角色模拟的实施效果,模拟后发放匿名问卷90份,回收有效问卷77份。这77份问卷中,对本次角色模拟的内容和总体安排认为“很满意”和“较满意”的有74人,认为“一般”的有1人。基于学生的反馈和教师现场观察,综合性角色模拟的实施效果值得肯定。它在教学和现实的公共事业管理实践中搭建了桥梁,增强了学生对理论教学的理解性和现实实践的融入感,也培养和锻炼了学生处理公共事务的实操能力。

3.1增强了学生对现实角色的体验

我校面向大一新生开设《公共事业管理概论》课程,这些新生大多缺乏社会实践和管理工作的经验,生活体验也相对简单,对诸如社区管理等公共管理问题往往停留在媒体报道和家长里短的零散、片段、模糊的认知水平上。问卷调查显示,在角色模拟后,认为从所学知识、理论和方法的角度看,角色扮演后“收获很大”和“收获较大”的分别有31、32人。学生对于什么是被管理者、什么是管理者、管理者的权限、被管理者的义务有了更为深入和直接的体悟,对于公共管理过程中的人文关怀、依法管理、依权限管理都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对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过程和行为主体的理解也因此生动起来。

3.2提升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参与意识

调查显示,学生对于角色模拟中的互动(包括模拟、师生交流、汇报点评)效果评价积极:40人认为互动效果很好,27人认为互动效果较好,占总人数的87%。角色的浸入感使学生觉得新鲜,这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通过模拟前的准备和角色模拟过程,他们查阅资料、主动进社区调研,访谈街道管委会了解其职责权限和日常管理内容、管理策略,咨询类似社区问题的解决办法等,在模拟中,学生商讨时表现积极,从最终方案来看,多数小组的成员提出的冲突解决方案都较为可行,贴近现实管理情景,这正体现了主动性学习对学生学习潜力的激发。

3.3锻炼了学生处理公共事务问题的技巧和操作能力

分别有35人和31人认为,角色扮演后个人技能(表达、沟通、对话、协商等)得到了锻炼和提高,“收获很大”或“收获较大”。由于存在时间限制和关键时间点的模拟程序约束,在6小时内学生必须高强度地参与进来,要在遵守规则的前提下,既充分又有效地进行观点的陈述和表达、协商、协作、寻求替代性的解决方案并设法达成共识,在每个环节都需要尽可能地提高工作效率,这对于学生解决问题的技巧和工作能力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模拟确实有助于他们锻炼独立思考和分析、协作解决问题的实操能力。

4综合性角色模拟的教学反思

4.1需要更多的开发本土案例用于角色模拟

国外开发了大量的公共事业管理案例,使用这些案例对于国内的课程教学当然有助益,但管理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特征,要提高角色模拟教学的实践针对性,就需要建设中国本土案例库,而且这种案例库不仅在数量上应当达到一定规模,在类型上也需要多元化,如分别适用于引导性的、专项练习的、综合训练的案例等。

4.2需要在正式模拟前给予学生更多的针对性训练

角色模拟需要提前进行分组准备,让学生对背景资料的收集和充分运用进行研究和探索。可以通过自愿和随机抽取相结合的方式,让十名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其他学生从旁观摩,指导教师针对学生模拟中的技能表现进行评价,并对模拟中学生遭遇的困惑(如管委会是否有财政权限等)进行针对性释疑,帮助学生理解并尽可能地贴近现实管理环境进行模拟。此外,对于管理过程中涉及的谈判、协商等环节所需要用到的头脑风暴法等也需要提前进行尝试和培训,从而大幅减少模拟中的无效产出和不必要的时间损耗。

4.3需要公共事业管理相关的领域资源予以支持

角色模拟要取得良好的效果,需要尽可能地贴近现实,这需要丰富的领域资源进行支持。以笔者经验来说,开展这种角色模拟是基于长期研究工作和教学探索。笔者的团队成员对于公共事业管理领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非常熟悉,并掌握较为丰富的领域资源,正是他们为案例编辑和角色模拟等提供了重要支撑,从而实现了高仿真环境下的“学用一体”。

4.4需要适宜的模拟场地

从笔者所开展的模拟实践看来,模拟场地的选择对模拟效果有重要影响。由于我校教室申请流程的限制,开展角色模拟时9个模拟小组都在一个人员容量为100人的普通教室进行,桌椅固定在地上无法挪动,前后排的座位设置让学生在长达5个小时(6学时连续进行)小组谈判中感觉疲劳、不适,按照学生的反馈,这影响了他们后半时间段对模拟的投入。

4.5需要更为充裕的课时

根据教师观察和学生反馈,6学时虽然不短,但对于学生来说,这对于一个涉及众多管理问题的综合性角色模拟仍然显得有些仓促了。如果能有更多的学时可供角色模拟环节调配使用,效果应该更好。然而,现有的36学时要在30学时中处理大量的理论教学内容已然很是紧张。因此,如何更有效地利用36学时、更有效地集中利用6个角色模拟学时,还需要进一步的思考和探索。

作者:李婷婷 单位:中国民航大学公共事业管理

公共事业管理论文:公共事业管理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摘要:当前各高校普遍重视本科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公共事业管理本科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其自身的特点.从公共事业管理本科生创新能力的内涵及重要性、公共事业管理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问题、提升公共事业管理本科生创新能力的途径建议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以期对公共事业管理本科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起到促进作用.

关键词:公共事业管理;本科生;创新能力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举措,是教育发展的重要目标.当前各高校普遍重视本科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将加强本科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公共事业管理本科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其自身的特点.

1公共事业管理本科生创新能力的内涵及重要性

创新能力是技术和各种实践活动中不断提供具有社会价值、经济价值、生态价值的新理论、新思想、新方法和新发明的能力.具体表现为创新意识、创新情感、创新思维、创新技能四个方面.公共事业管理本科生的主要创新技能包括:

(1)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的基本体现;(2)人际沟通和组织协调能力———创新的基础;(3)学习能力———创新的基本保障.公共事业管理是一个新兴专业,注重培养具有现代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等知识,能在科、教、文、体、卫等公共事业单位从事公共管理工作的富有创新能力的高级管理人才.该专业突出强调实践性、灵活性、个体性和时代性.培养管理专业的创新型人才,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十分重要.积极探索公共事业管理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在于提高该专业教学质量,促进教育改革和培养创新型人才.

2公共事业管理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问题

2.1专业定位不明确,专业特色不突出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自上世纪80年代从国外引进以来,目前全国近200所院校开设此专业,发展速度很快.因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定位宽泛,涉及学科广,使得一些高校对该专业的内涵认知还不够明确科学,设置的专业方向可谓杂乱无章,五花八门,随意性很大.一些高校围绕教育部专业目录规定的文教、卫生、体育、环保及社会保险等方向开设.也有少数高校的专业方向严重错位,如定为房地产管理、行政管理、电子商务、政治学以及法学等.还有少数部分高校至今没有任何方向.由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定位不明确和专业特色不突出,使得专业培养的针对性缺乏、导致学生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与课程认可度低,而且随着时间的发展,认可度在逐渐地降低,大三学生明显比大一学生要低一些.

2.2课程体系庞杂,课程设置不科学

目前各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庞杂散乱,课程设置规范不够统一完善.由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学科领域较宽泛,包括管理学、法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导致课程设置存在结构上的缺陷,具体体现为:一是课程门数多、几乎包含所有管理类专业的核心课程,课时多.二是“重心”不突出,尽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涉及的学科比较广,但必须具备一组独特的专业技能的核心课程,以区别于行政管理、工商管理等其他管理类的专业课程,这样才能使毕业生的市场定位和去向明确.三是课程内容存在严重的重复和交叉现象,由于公共事业课程设置缺乏统一性且内涵不明确,任课老师之间又没事先很好沟通,使得学生重复学习相似内容,浪费课时资源.

2.3注重知识的灌输,忽视专业价值理念的培养

公共性是公共事业管理的最大特点.它是一门真正“承载着公众的期望”的专业,也直接决定了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应该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竭尽所能为公共事业服务的精神和意识.然而,从目前各高校的情况来看,专门体现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价值理念或体现公共事业管理者素质要求和服务精神的课程基本上没有或者很少,由此,学生对这一专业的归属感缺乏,体会不到公共事业服务的精神与意识和作为一名公共事业管理者的“伟大”.甚至认为这是一门没有前景的专业,将来如果进不了高校或公务员队伍,就得长期从事社会基层工作,无法体现自己的真实价值.结果导致学生对本专业的学习动力和信心普遍缺失,专业意识和专业思想淡薄.

2.4教学方法和手段落后

在高校教育中,以“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获得高分得以升学乃至获得体面的职业俨然成为“铁律”,其结果导致“高分低能”、缺乏个性、缺乏创新.目前,我国高校公共事业管理课程课堂教学基本上都是教师对学生按部就班地进行传授该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缺乏对现实公共管理的拓宽拓深,忽视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学习心态比较功利和被动,缺乏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缺乏主动发现并解决问题的动机与意愿,只是继承了过时的知识,而没有吸取课外拓展的创新知识.这种传统的灌输式的僵化教学模式在公共事业专业不成熟的背景下,显得更加低效.因此,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必须改革,而且要进行革命性的改革,尝试采取多种课堂教学方式.

2.5实践教学薄弱,效果较差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和实践性,要求学生不但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外,应该突出强调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实践教学在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方面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实践环节为培养创新能力提供必要的创新思维、信息储备、操作技能、和谐人际关系和自我调节机制.近年来,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很快,但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普遍较为薄弱,具体体现为重理论,轻实践,对实践的认识不够,往往流于形式;实践内容陈旧,形式单一,针对性不强;实践基地建设环节薄弱;实践环节的考核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不完善;实践教学的师资力量薄弱,教师缺乏实践经验.实践教学环节的薄弱直接影响到学生实践能力、就业能力和创新能力.

2.6课程考核机制不科学

首先,考核目的和观念陈旧.传统的课程考核注重于理论知识的检验,淡化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考评.这种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导致出现“教为考、考为学、学为证”的观念,造就了目前普遍存在的“高分低能”现象.其次,考核形式单一.目前课程考核存在“五多、五少”现象,即:闭卷考试多,开卷考试少;笔试多,口试、答辩及其他形式少;一次性期末考试确定成绩多,多次考核、学习全过程综合评价成绩少;考题标准答案试题多,不定答案试题少;理论考试多,实践考查少.这种单一的考核方式造成学生普遍存在“平时松、考前紧,考试作弊、考后忘”的不良现象.学生养成了死记硬背的习惯,严重禁锢了自由创造的空间.最后,考试内容呆板,题型不合理.考试内容多限于教材的知识点范围,以填空、判断、选择、名词解释、简答等记忆性客观性试题多,论述、案例分析、应用等分析性主观性试题少.由于试题答案唯一,留给学生探索创新思考的机会少.因考前教师划范围和重点,致使学生只要考前突击几天,复习重点范围,背熟笔记答案,考试时不用动脑思考,只需从大脑中“调出”记忆的内容,就能轻松过关.其结果对于认真学习的学生极不公平,严重挫伤了学习积极性,抑制了学习兴趣,导致学生对课程知识掌握不扎实,通常是考前背笔记,考时默笔记,考后忘笔记,更是阻碍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与发展.

3提升公共事业管理本科生创新能力的途径建议

针对公共事业管理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我们有必要从多方面进行改进,力争最大可能地提升公共事业管理本科生的创新能力.具体途径如下:

3.1更新观念,培养创新意识

我国传统教育思想特别强调教育的社会功能,突出共性和普遍性,而轻视学生个性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结果培养出来的学生千人一面.针对这种状况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树立现代的开放的教育思想和创新观念,破除束缚学生个性发展和阻碍教育改革的方方面面,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得学生的个性特长充分发挥.首先要转变灌输式的传统教育观念,教会学生自学能力、独立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并能成为适应社会发展的公共事业管理高级创新性人才.其次要转变以考试分数为唯一标准衡量学生的教育质量观,树立以学生综合素质和个性特长协调发展等综合评价的教育质量观.教育学生树立敢为天下先的雄心壮志,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创新积极性.

3.2改革现有的课程设置体系

课程设置必须以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为出发点,按照知识的有序性和完整性等特点改革现有的课程体系.具体措施如下:(1)优化整合专业基础课程.夯实公共事业管理本科生理论基础,按照“少而精”的原则进一步优化整合必修课的课程设置,对某些内容相似的课程,多次充分论证其开设的必要性,使得学生对专业基础知识掌握扎实.(2)加强通识教育,扩大选修课的范围.首先提供数量充分和门类齐全的通识教育课程和选修课程,打破专业壁垒,学生可以跨系、跨专业、跨学科选课,使学生达到触类旁通,一专多能.有指导地安排并鼓励学生选修相关交叉学科的课程.可以借鉴国外大学科学完善的选课修课制度.一是国外大学课程资源相当丰富,选课自由度相当大.大学所有院系、专业、学科的课程向全校各专业学生普遍开放,学生在开学初规定时间内在选课平台自由选课.学生入学时会收到学校提供的课程指南(Calendar),可以了解自己就读的院系本学年所有课程的选修条件和学分规定.例如加拿大的研究型大学基本上可以提供超过一千门以上的课程,多伦多大学选修课所占总学分的比例较大,超过了40%,课程数量的巨大和选课的自由度可以保证每个学生拥有自己个性化的课程体系,几乎找不到两份完全相同的个人教学计划.二是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兴趣爱好和学术基础灵活选择主修、辅修的多样化修课组合方式,例如多伦多大学修课方式分为specilist、major、minor三种不同组合方式,分别可以一个specilist专业的课程,或两个major,或一个major加两个minor,学生可以其中三选一.学生的选课自由对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3.3抓好课堂教学改革

大学教育中,课堂教学是培养公共事业管理本科生创新能力的主阵地和主渠道,必须进一步改革和优化课堂教学.一是改革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教学的源泉,是教学的最基础部分,结合形势变化渗透大量新的教学内容,引入学科前沿知识,融入任课教师最新的科研成果,并有机地结合教材内容,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提高公共事业管理本科生的创新能力.二是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教学方法,变灌输式为启发式教学,变单一式为多样式教学,变被动式为主动式教学,如引入讨论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立体式教学法、程序式教学法等,激活课堂教学,引发创新思维,激发创新欲望.同时,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手段运用合理,将网络课件、授课录像等上传至网络并免费开放,共享优质教学资源.

3.4注重实践具体环节的落实

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是学生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实践可以激发学生的社会参与热情,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积累社会经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丰富和创新实践的内容和形式.通过专业实习、实践调查、基地实践、模拟管理等多样化的实践教学环节,让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体验社会,和公共事业部门人员直接打交道,接触公共事业管理的具体工作,把学校的理论知识很好地运用到公共管理实践部门,这样学生不但巩固了专业理论知识,而且专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也得到提升.其次,加强校外实践基地建设.和政府、公共事业部门加强联系,多方面沟通交流,长期合作,共建校外教学科研实践基地,以确保基地建设的数量充足,质量达标.再次,支持实践活动,建立科学可行的创新考核奖励制度,对学生的创新行为和实践成绩进行科学分析、考核、评价,提高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促进实践的不断深化和完善.最后提高师资力量,提高教师实践教学水平.

3.5建立科学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

课程考核是学校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不但要重视考核知识点的掌握,更要强调考核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借鉴国外大学科学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课程考核范畴应该涵盖教学的全过程,尽量使考核过程化、经常化、综合化,彻底摒弃考试等同于课程考核的传统考核观念.国外大学课程考核一般包括多项内容,非常重视平时学习态度和学习参与度.如出勤率、课堂参与度、专题演讲、平时测验、课程论文,交作业的有效期限都严格规定,每一个考核小环节出问题都会影响该课程的最终考核成绩.这样学生会自始自终认真对待每一次课堂表现和每一次课程小测验.首先实施多元化考核方式.根据公共事业管理课程性质和教学特点,可采用期中检查、期末考试、调查报告、专题演讲、小论文、小组辩论等多元化考核方式.要避免以期末考试成绩定终身的情况,根据学生多元化考核成绩综合起来评定评定该门课程的总评成绩.其次改革考核内容.如注重考核学生自学能力、独立思维能力、理论分析能力、科研创新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等.要求学生完成适当的专题调研报告和课程设计,通过做实证调研、查询资料,最后写出报告并做PPT演讲,并向班级展示.教师做最后结果评价,考核学生独立自力和创新能力.这样不但能使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而且能促进学生创造性地学习和自主性学习,并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公共事业管理本科生创新能力的提升过程势必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从整个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层面来看,这又是一个不得不跨越过去的门槛.通过对公共事业管理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问题探讨,希望能对我国高校该专业本科生创新能力的提升起到抛砖引玉的促进作用.

作者:刘波 张丽桃 单位: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

公共事业管理论文: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思考

〔内容提要〕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我国近年来新成立的专业,成立时间虽然短,但是发展速度较快。作为一个新成立的专业,在专业建设上难免存在一定的障碍,尤其是财经类院校的新兴学科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大多依托原有基础力量建立,缺乏专业特色,存在诸多问题。对此,本文提出财经类院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既要依托原有专业优势,又要强化本专业建设改革。

〔关键词〕财经类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专业建设

1998年,东北大学和云南大学首先开设了公共事业管理本科专业,随后众多高校陆续开设了此专业,截至目前,全国共有300多所院校特别是一些综合型大学均相继开设了此专业,部分地方性财经类院校也开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如何加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建设,实现专业培养目标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对接,办出有特色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已经成为当前有关高校面临解决的新课题。本文从财经类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办学特色,专业优势、课程设置、师资结构及学生培养模式等诸多方面探讨建设的问题。

一、财经类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现状及存在共性问题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作为一个新兴学科,发展过程难免会遇到很多实际困难,尤其是在财经类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的发展问题存在共性。

(一)专业特色不够凸显

专业特色问题一直是专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当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已经在我国高校普遍设立,绝大多数高校都是按照“教育部五方向”设置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方向。由于各高校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认知度不够,对专业特点与培养目标的理解角度也存在差异,很多院校都是在原有优势专业中派生出来的,据此制定该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形成了相应的培养方向。同样,财经院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办学方向也存在不够明确的问题。与其他类型的高校对比,财经院校在学科支撑、师资力量水平以及学生就业前景方面都有一定的差距。

(二)师资水平相对薄弱

高水平专业化的师资队伍是学科发展的重要前提,然而现有,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没有实现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同步发展。目前,该专业缺乏高水平专业学科以及学科梯队建设尚未完善,大多数只能维持在本科教学水平,与之相关学科课题不多。在财经类院校,该专业学科研究的支持力度与综合性大学相比有很大的差距。

(三)培养模式欠缺规范

当下,仍然未探索出一套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未实现人才培养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相对接,缺乏对该专业整体行业背景的了解,由此产生的人才供需错位现象。

1.课程设置有待完善。

公用事业管理是一个新的专业,很多财经院校院系开展此学科还是摸着石头过河的初探阶段,课程设置调整性较大。绝大数是根据专业课程教师的专业能力或专业背景设立的,没有进行标准化的设计,缺少对专业行业背景的认知,因而导致院校课程设置上的随意性较大。

2.教材出版有待更新。

当前,我国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相关的成套教材较少,而着重财经院校特色的公管类教材更是少之又少,多数院校的主干专业课程仍沿用行政管理专业的教材,业内外最常见的是不同出版社版本的《公共事业管理》教材,并不适合公关事业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学习需求。作为一个新兴专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教材出版明显滞后,尤其以财经类为主题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材少之又少。

3.实践教学环节有待精细。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实践性较强,尤其专业核心课的实务更强,需要进行大量的社会实践工作融合教学,当下专业核心课的实验课时占总课时的比例相对较低;高校与相关行业组织部门联络不够紧密,导致学生缺少实践实习机会;实验指导教师自身的社会实践阅历等方面的局限,影响了学生社会实践学习的指导水平,从而影响了社会实践效果。

二、财经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思路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一个多学科一体化的实践性极强的专业,适应社会的发展应以培养复合应用型人才作为首要发展目标。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财经类院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方向应该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突出专业定位优势

专业定位问题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方案。一般学校除了开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外,还会开设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税收学等相关本科专业,如果学校是一所以经济学、管理学为主,属于全国同类院校中金融特色突出的教学应用型本科财经类院校,那么该学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就可以依托于自己的专业资源优势,这也就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学生就业增加了砝码。

(二)调整专业课程体系

强化突出专业课程设置的全局优化,实现特色专业发展方向。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必须紧密结合学校的优势学科。实现课程体系的突破平台课建设。建立以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课程作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一级教学平台课程。基于广泛调研的基础之上,结合不同类型的学校课程情况,建立了公共事业管理、公共政策、公共组织学课程为二级教学平台课。

(三)优化师资队伍建设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与其他专业学科相比起步较晚,仍需要通过一段时间进行调整。

1.提高专业教师的素质能力。

教师的专业素质能力应该和学科建设紧密结合,教师的素养的提升直接影响着学生的素质能力。提升专业教师的素质能力方法主要有三点:一是建议教师积极参与社会技能的培训、多参与学术交流活动或者通过国内外访问学者等方法,来实现提升专业教师素质能力。二是希望能够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一个公共事业管理交流平台,加强与金融机构的联系,特别是进行经验的交流和协作。三是通过交流互访的形式选派年轻老师到公共事业有关单位进行挂职锻炼。

2.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提升专业师资力量。

金融类院校多位于经济文化较发达的一二线省会城市,社会资源丰富,与政府职能部门及事业单位均保持着良好的关系,这样可以从政府职能部门以及事业单位中聘请一些知识水平较高、业务能力较强的对公共政策分析透彻的领导人以及职能部门的公务员,担任本专业的专业实践课教师,提升本专业师资水平。

(四)强化实践教学,优化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实际上是教学过程的具体体现形式。教学方法如果得当,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听课兴趣而且也是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体现。

1.实验教学设施保证。

本专业需要搭建管理教学模拟平台、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模拟平台、电子报税实践平台及公务员考试模拟系统、行政管理案例分析系统、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教学系统的“三平台两系统”的电子教学体系,建成一个高水准的标准化电子模拟实验室。基于此,实验室应采取合理的构架模式,以实现满足实践教学、教学示范等功能。使学生熟练掌握专业基础知识、操作专业技术设备,成为既能动脑又能动手的专业人才。

2.着重培养学生公共问题的敏锐性,学生要学会处理公共事业现实的问题。

寻求培养学生职业胜任力素养和就业核心竞争力,提升学生的信息搜索、社会调研等实践能力,以专业概述讲座的形式对本专业新入学的学生进行专业教育,提高学生对本专业的认知度,对专业整体有一个宏观认识,对于学生专业学习方向定位及专业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

作者:荣红霞 张倩 郑建志 单位:哈尔滨金融学院管理系

公共事业管理论文:公共事业管理社会化标志和动因

1引言:

一个国家政府与社会的关系状态,它不仅仅能够准确的衡量一个社会的发育程度、自我管理能力。更是影响政府管理功能的重要因素。在计划经济时期,我国已经建立了一个全能的政府治理模式,取消了市场化,政府的权利已经渗透到城乡社会的不同领域、不同部门中,最终引发我国政府整合社会的能力下降、社会生产成员缺乏积极性、行政组织运转效率低下等危机。出现在政府工作人员中的弄虚作假、奢侈浪费、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等问题严重影响着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因此,必须加强公共事业管理社会化的发展方向。

2公共事业管理社会化发展的重要标志

很多国家实现公共事业管理的社会化是一项具有系统性的工程,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对公共事业管理的社会化进行考量。在借鉴西方经济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目前的国情,对于公共事业管理社会化的标注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考察:

2.1、社会力量成为完成公共事业的主体

一直以来,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很多公共事业管理已经无法适应新形势的到来。在计划经济时期,公共事业基本是一国家资产的存在与支持为基础的,政府垄断性、统治性极强。特别是在制度的安排上更是对公共事业管理的社会化发展造成了障碍。而一旦社会力量转化为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一定会使得国有资本向社会资本、民间资本转化或者融合,一定会使得国家的独资管理向社会注资管理的方向转化,一定会实现国家集中承担风险向社会分散承担风险的方向转化。可见,在公共事业管理中,社会力量、国家力量各自的比例直接影响着公共事业管理社会化程度。从这一角度来看,公共事业管理社会化的实施与完善将大大减轻国家的财政负担和压力,加大社会对公共事业的各项投入,从而使得公共事业实现社会管理的最佳状态。

2.2、公共事业组织转变为社会公共事务的承载体

在传统的政事一体化的制度情况下,政府重视将事业组织作为自己的下属部门,并对其进行统一经营、统一管理、统一决策、统一认识编制与管理、统一经费收支。这种统一管理的机制充分体现出政府一手包办、统揽所有公共事业的局面。正是这种状态使得事业组织的独立管理的身份被剥夺。可见,实现政事分开将对公共事业社会化发展的推进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这一环节也是加强公共事业组织服务职能的基本环节、重要环节。在公共事业管理社会化过程中政事分开的基本原则彻底将原来存在于政府部门中的管理不好、不能管理的公共事务剥离出来,转移到社会公众身上,实现了公共事业组织的独立性身份。可见,政府将公共事务的让渡与转移程度的大小决定着公共事务管理社会化程度的高低。

2.3、公共事业管理的重要参与力量是不同的志愿者

公共事务管理社会化需要不同行业的志愿者提供志愿服务,这也充分体现出公共事业管理的社会化程度高低。回顾众多全球不同国家公共事业组织的情况,基本都存在社会志愿者的服务与支持。志愿者提供公共事业服务并不是为了获取报酬,主要是为了提高准公共事业管理的整体效果,实现社会的公益性。西方经济发达国家中的志愿者已经成为推动公共事业服务的中坚力量。例如:在美国,每年将会有超过公民总人数的50%以上来参与志愿服务,志愿者每年为美国创造的价值已经超过了2600亿美元,这一数据相当于在美国的900万全职员工一年所创造的价值。再例如:在英国,每年参加志愿服务的公民超过了一半,工作与服务的时间超过了10亿小时。可见,在公共事业管理社会化中,志愿者人数的多少与服务的大小是直接体现其社会化程度高低的主要标志之一。

2.4、公共事业组织的主要收入渠道是社会补偿

在传统的公共事业管理中,我国公共事业组织常年依赖于国家的财政支持,而公共事业管理社会化的实现与发展彻底打破了这种吃大锅饭的格局。因此,公共事业组织的中收入中,社会补偿的所占的比例大小将对公共事业管理社会化程度造成影响。在我国,传统的事业单位主要是依靠国家的财政拨款来实现其发展所需的资金,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这种传统的依赖国家财政过活的事业组织已经无法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其自身生存能力较低。因此,一旦国家由于财政资金不足而无法提供必要的资金时,事业组织一定会陷入到资金短缺的危机中。一方面,公共事业组织在不断提高准公共产品商品化的过程中获得了一定的来自于消费者的费用补偿;另一方面,公共事业组织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中不断地锤炼自己得到社会公信力的提升,在赢得广大公众支持、信赖的情况下实现捐赠补偿。可见,社会化使得公共事业组织能够获得较高的经费补偿能力。

2.5、公共事业组织成为社会服务的重要创新源泉。

公共事业管理的社会化是公共事业组织中聚集了大量的社会资源,包括人力资源、物质资源等,这些资源拥有较高的独立性、自治性。公共事业组织就以第三种力量的姿态活跃在现代社会中,就如同黑暗中的启明灯,点燃了无数灯光。公共事业管理组织在社会服务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构成了社会服务产业、吸纳就业渠道、形成事业市场等。例如:美国的高校、交响乐团、社会福利机构等中的大部分都属于公共事业组织。再例如:美国、英国、法国、日本、泰国等国家在公共事业组织中的就业人数已经占到服务业全部就业人数的八分之一。因此,衡量公共事业管理社会化的主要标志之一是公共事业组织社会服务的贡献率。

3公共事业管理社会化动因分析

公共事业管理社会化的转变不仅仅是政府管理职能的转变,也不仅仅是政府管理手段的变革,而是对政府、公共事业组织关系的重新定位与根本性调整。对于公共事业管理社会化的动因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分析:

3.1、资源的优化配置

各国实践的经验表明:在传统的准公共产品政府供给模式中还存在着诸多的缺陷与不足,这是对社会资源优化配置的浪费。一般而言,社会公众对于准公共产品产生需求愿望到政府开始在大范围内供应要经历一个比较漫长的、比较复杂的过程。这就在时间上产生了偏离,社会公共产品明显滞后与公众的需求。政府为了保证准公共产品的公正性,总是根据公众的平均需求来制定政策。这就在公众中产生了偏差。

3.2、有效降低成本

在传统的公共事业管理中,公共事业组织是政府的下属机构,因此,总是将管理与发展的注意力集中在政府财政拨款上,十分关注财政预算的情况,由于缺乏成本管理意识、市场竞争意识,而忽略了成本管理,这就使得广大消费者、纳税人无辜地承担了很多额外成本。公共事业管理社会化有效地降低了公共事业管理的成本,并彻底消除了事业组织妄想通过国家财政拨款来实现经营成本的途径,使得事业组织的管理者不得不从思想上、认识上注重成本管理、注重降低管理费用。可见,降低成本为公共事业管理社会化提供了内在的动力。

3.3、效益得到提升

一直以来,公共事业管理效率低下的问题一直存在,由于长期以来国家和政府对公共事业的垄断性,优质的社会资源很难顺利进入到公共事业领域。国家与政府的垄断彻底使得公共事业组织丧失了提高效率的动力。因此,作为衡量公共事业管理效率的两大重要标准:资源使用效率的最大化、管理目标良好,公共管理事业的社会化将有效地降低公共事业组织的管理成本,提升事业资源的使用效率、实现公共事业管理价值的最大化。

3.4、事物的分化

社会的不断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状态和生活方式,人们生活中、生产中的公共事业逐渐增加,但是,政府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限制根本无法承担这些食物的管理。在压力中,政府只能将那些准公共事业转移到社会上,这也就实现了公共事业管理社会化的客观需求性。总之,公共事业管理的社会化是对政事一体化的破解,它的推行将使很多民间社会资本、社会力量涌入到公共事业这种,从而为促进公共事业大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作者:杨欣昕 单位:吉林财经大学

公共事业管理论文:医学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

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重大意义

1.适应社会的人才需求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医学院校的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和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国外,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均同样受到高度重视,部分学校甚至更加注重学生实践技能的成绩。在加拿大行政官员培训学院的课程安排中,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的比例为7:3,其教学原则就是培养会做事的人。法国国家行政学院更是强调学以致用,学生在两年多的学习中累计有一年时间是在校外进行学习。在我国,公共事业管理模式正向着市场机制的管理模式过渡,传统且形式单一教学理论已经远远跟不上社会的发展,我们通过传统教学理论培养出来的人才缺少实践锻炼和应变能力。因此,只有通过先进的实践教学传授丰富的实践经验,才能满足人才培养的要求。加强公共管理学科实践教学适应社会人才需求迫在眉睫。

2.培养目标的内在要求

教育部高等教育[2001]4号文件曾经明确:“实践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具有特殊作用。”教育部高等教育[2007]1号文件也提出要推进“质量工程”和“实践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由此可见,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首要目标。作为医学类院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主要涵盖了科、教、文、卫等领域,这对培养目标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1.实践课时缺乏通过对我校2014届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的见习期调查发现,学生的实践目的主要是了解附属医院行政管理部门职能和分析附属医院总治疗费用及控制等,对各科室的治疗过程、疾病机理要求不是很高。要了解这些部门的运作模式和管理模式,就要对国家卫生政策及医疗单位行业规范等知识进行扩展学习。所以,大量的理论知识和单一匮乏的课堂实验教学手段实在是无法达到真正的教学效果。2.教学投入较少因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各医学院校存在时间较短,专业建设尚无前例可循,实践教学的开展更是处于探索和学习阶段。以我校为例,自2010年起,连续四年对我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245名本科生进行了实践教学效果问卷调查。多轮的调查结果显示,学生的确认同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对现有的实践教学效果无法满意。其主要原因是实践教学的难度大大超出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实验设备的管理、教学效果的考核、教师教学指导等都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实践教学往往只流于形式。

3.师资力量薄弱

公共卫生事业专业对教师队伍的结构要求也相对要高些,具备应用型、理论型和创新型的复合型教师队伍才得以胜任。公共卫生事业专业的特点就是强调学以致用,实践在前,理论在后。而医学院校的公共事业管理教师本身得具备一定的卫生背景知识,掌握公共关系、学习国家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和法规、人际交流技能和社会管理方面的知识和能力。但从目前现况来看,很多医学院校的该专业师资队伍建设距离理想的办学目标仍存巨大差距。

三、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和创新

1.改革实践教学手段

为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在未来工作中处理事务的操作能力和决策能力,更好地与社会发展接轨。我们要根据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特点和属性,按照该专业的人才培养要求,建立稳定的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电子政务理论与实务等实验室,加强实验室硬件与软件的共同建设。以我校为例,目前已经创建了专业模拟实验基地——ERP实践教学实验室。通过让学生亲自参与和演练,提升实践学习效果,巩固和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学生通过在模拟特定环境中对虚拟世界的运营管理,亲自参与运营管理层的决策,掌握真实企业在运营中会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行有效分析并作出评估,从而对企业管理中的各种知识技能有更深切的体会,更有效地将所学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动手能力。

2.创新实践教学模式

首先,要加大自身师资培训,鼓励专业教师参加各种专业培训,学术研讨或校际交流等,借鉴学习国内外的先进的实践教学经验,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拓展教师自身的教学思维和创新能力;其次,树立开放的教学理念,加强与同类高校的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建构以专业教师、外聘教师相结合的高素质师资队伍,努力添补实践教师队伍欠缺的空白。最后,分课程聘请政府机关等管理层工作者,以实际的工作案例丰富我们的实践教学模式。

3.加强社会实践能力

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针对理论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开展课题的研究和调查,参与部分调查表的设计、调查、分析和论文写作等。针对实践能力较强的同学,可以鼓励他们利用寒暑假积极参与校团委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就社会热点问题通过入户走访、社会调查、数据整理和分析等形式形成相关调查报告。参与这些实践活动,不仅可以充分发挥大学生的科技文化优势,也能够帮助他们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更能提升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社会认知程度。

作者:范超 王柳行 任丽平 单位:吉林医药学院公共卫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