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浅谈农业科技管理

浅谈农业科技管理

发布时间:2022-07-16 11:37:06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1篇的浅谈农业科技管理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浅谈农业科技管理

浅谈农业科技管理:高层次农业科技管理人才思路分析

摘要:农业科技管理工作具有工作量大、规范性强和对员工知识面要求广等特点,正是因为这些特点,才使得农业科技管理工作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较为迫切。本文从新时期农业科技管理工作中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意义入手,提出了培养高层次农业科技管理人员的措施。

关键词:高层次;农业科技;管理人才;培养;措施

1培养高层次农业科技管理人才的重要意义

1.1培养高层次的管理人员是农业科技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基本要求

要使农业科技管理工作得到顺利的开展,最重要的就是要确定人在整个管理工作中的主导性地位。而在工作过程中,对员工进行培训,使其成为高素质的人才不仅能够增强员工的独立意识和自信心,还能够使员工以主人翁的态度对待工作,从而发挥其最大的潜力来实现其人生价值。

1.2培养高层次的管理人员是做好农业科技管理工作的必然选择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各个企业之间的竞争变成了人才与人才之间的竞争,而农业科技管理的主体和对象又都是企业的员工,所以企业员工素质的高低对科技管理水平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此外,由于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得科技管理所涉及的内容逐渐增多,所以对科技管理人才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而为了做好科研管理工作,就应该不断的优化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拓宽管理人员的视野,只有培养出一批高层次的管理人才,才能推进农业科研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1.3培养高层次的管理人员是强化农业科技管理工作的主要手段

农业科技管理人员在管理工作上的创新,不仅可以有效的提高科研项目的成功率,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成本,从而提高经济效益。而要想创新农业科技管理工作,就要从管理人员身上入手,只有培养出一批高层次的农业科技管理人员,才能够全方位的提高农业科研单位的管理水平,并使其管理工作处于一种良性的发展环境中。

2新时期培养高层次农业科技管理人才的措施

2.1加强宣传,拓宽人才招聘渠道

由于对农业科技管理工作的宣传力度不够,使得许多人对管理工作的认识出现了偏差,他们认为农业科技管理工作的技术要求较低,没有更大的发展空间,这种错误的认识大大的削弱了公众参与农业科技管理工作的积极性。对此,农业科技管理部门应该加大对其管理工作的宣传力度,纠正人们对这一工作的错误认识,并鼓励更多的人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农业科技管理工作中去,增加其工作积极性。此外,还应该拓宽人才选拔渠道,通过网络或者报纸等媒体招聘信息,吸引更多的高素质人才,并适当的放宽招聘条件,重视应聘者的能力,从源头上选拔一批素质高、能力强的人才,在优化农业科技管理队伍的同时,推动农业科技管理工作的快速发展。

2.2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农业科技管理工作的创新离不开管理人员,而提高农业科技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培养其创新意识不仅可以提高研究工作的效率,还能够降低生产成本。对此,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定期选派一些骨干管理人员到外地或出国进行专门的培训,并与全国各大高校之间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积极开展在职研究生培养工作,不断的拓展工作新视野,使管理人员具备现代化的管理理念。二是重视对管理部门内部人员的培训,在项目管理的过程中,应该不定期的派一些管理人员深入到科研一线中进行实地考察研究,将考察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开展座谈会的方式与科研人员进行交流,这样就可以使管理人员在科技管理实践的过程中提高其业务知识。三是管理部门内部要定期组织召开交流会,管理人员在会议上可以交流自己的管理经验,通过相互交流、讨论和学习,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增强管理人员的创新意识。

2.3为农业科技管理人员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由于从事农业科技管理工作的人员不能再进行系统的专业科学研究,这就导致其在学术研究上无法取得更大的进展和突破。但是现阶段科研成果与职称、工资以及补贴等利益直接挂钩,长期下去则会挫伤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使更多的管理人员为了得到丰厚的报酬而选择从事科研工作,最终造成了农业科技管理岗位人才的缺失。针对这一问题,用人单位一定要从实际出发,针对科技管理人员的待遇问题制定出一套完善的激励机制。如在评职称时,若科研人员与科技管理人员的情况相同,则实施管理人员优先的政策;在考核的时候,也要按照不同的工作岗位采取不同的考核方式。总之,用人单位要采取一些列的措施,为科技管理人员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扫清科技管理人员的后顾之忧。

3总结

农业科技管理工作的创新需要高层次的管理队伍作支撑,所以,将培养高层次管理人才贯穿于农业科技管理工作中去,不仅会提高管理者的工作效率,还能够使农业科研工作以及对人才的培养工作等逐渐的步入良性轨道中去,最终实现农业科技管理的高效化。

作者:裘甜 单位:江西省农业科学院

浅谈农业科技管理:地区农业科技管理问题及对策

国家的稳定及战略目标的实现都受到农业发展的影响,同时农业科技的发展关系到整个中华民族的兴衰。因此,要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不断完善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科技[1]。长三角地区要对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和管理方法进行变革,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步伐。以我国一系列惠农政策的推广作为前提,长三角地区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断提高,长三角地区实现农业产业化及发展绿色农业成为必然趋势[2]。在新的形势下,长三角地区的各级基层政府应该加快建立健全完善的农业科技管理体系,不断提高本地区的农业科技发展水平。

1长三角农业科技管理存在的问题

1.1体系不完善,专业技术不高

现阶段,虽然长三角地区在不断发展,农业科技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但长三角地区的农业依然是该地区的“弱势产业”,该地区的农民还处于弱势地位,平时很少开展农业方面的科技培训,且农业科技管理方面的费用也很难得到保障。长三角地区的农业科技培训趋于弱化和边缘化,很多农民不能从正面接触到农业科技培训,更不能积极参与到农业科技推广工作当中去[3]。长三角地区的农业专业合作社以及基层农业管理部门没有发挥带头作用致使长三角地区的农业科技推广出现了断层,没有将农业产业的整体效益充分发挥。目前,长三角地区农业科技管理部门工作人员的工作条件以及工作待遇还不高,致使农业科技管理部门不能够留住人才,现有的员工年龄普遍偏大加上专业素质不高,使农民的农业科技培训很难得到满足[4]。

1.2资金匮乏

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的开展离不开充裕的经费,但现阶段,长三角地区基层的农业科技推广经费严重不足,甚至存在私自挪用农业科技推广经费的现象,这导致长三角地区基层的农业科技管理经费不能得到有效使用,在农业科技推广方面的经费主要用在了行政事业的支出上,这种情况的存在制约了长三角地区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的正常开展。农业科技的见效周期比较长,一些高新技术农业如果不能够得到政府的财政支持就很难继续发展,使人们很难看到农业科技方面的成效。

1.3宣传不到位

离开了农民的参与任何农业科技都只是摆设。现阶段,长三角地区的土地种植方式还是一家一户模式,这种种植模式规模较小,很获得较高的收益;同时,很多农民的文化水平不高,科技素质较低,对接受农业科技知识的热情不高。另外,长三角地区的农业科技管理是以政府作为主导的,政府对农业科技的宣传力度不够,很多农民很难接受农业科技知识,这就使得农业科技转化出现了困难。

1.4产业化、规模化不高

长三角地区的农民受到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采用的种植方式还是一家一户式(为主),这种土地种植方式不利于促进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不仅制约了长三角地区的农业在产业化和规模化的提高,还制约了长三角地区的农业发展规模。

1.5科技骨干缺失

任何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骨干人才,农业发展也不例外。长三角地区的很多农民也很希望利用农业科技来进行土地种植。但现阶段,长三角地区缺少农业科技发展方面的骨干人才,农业的科技发展缺少带头人。虽然长三角地区存在一些上了规模的种植户和养殖户,但这些具有一定规模的种植户和养殖户数量并不多,且专业化程度不高;同时,生产的农产品也缺少科技含量,这主要是因为种植户的农业科技素质不高。

2建议对策

2.1实施产业布局,推进科技发展

长三角地区要想切实实施产业布局,推进科技发展就必须要考虑基层每个农村的实际发展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指导农村发展蔬菜生产、养殖业或者是发展特色种植也,使各地的农业能够发挥自己的地域优势以及资源优势,通过这种方式来实现农业产业发展的突破。这就要求长三角地区基层政府要深入到一些农村进行调研,了解农村发展的实际情况;同时,要加大对农业发展的扶持力度和对农业优惠政策的宣传力度,切实推进农业产业布局的合理进行。

2.2积极引进科技成果

长三角地区只有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能够让广大农民普遍接受的经济效益才是最实在的,这就要求长三角地区的基层政府起到牵线人的作用,大胆引进农业方面的先进科技技术,通过一些比较有实力的龙头农业企业和具有一定规模的种植户建立与高校以及科研机构之间的联系,引进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科研成果,并将其转化成可见的经济效益,发挥龙头农业以及规模化种植农户的种植作用,切实推进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的进行。

2.3培养带头人

长三角地区要培养农业科技推广方面的带头人,这就要求长三角地区的各级基层政府在农业科技的推广工作方面要实施科技带头人战略。要培养一些热爱农业,热爱农村并且热爱科学技术的年轻青年作为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的带头人,对这些农村的有志青年进行农业科技培训,使他们成为具有专业技术以及农业科技管理知识的新型农民。

2.4建立现代化信息平台

长三角地区应该建立现代化的信息平台,通过信息平台将社会中的各种农业科技以及信息收集起来,建立方便农民查询的信息资源库,实现农业科技信息资源的共享,长三角地区的各级基层政府应该对信息平台的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利用多媒体手段对这些农业科技信息进行传播和推广。

2.5完善科技管理体制,制定长远科技发展战略

长三角地区应该深化农业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各级基层政府应该根据本地区农业发展实际情况制定长远的科技发展战略,要建立健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公共资源保障机制,不断完善长三角地区的技术市场和资本市场,加大对农业方面的科技投入力度,促进该地区农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3结语

21世纪,科技革命蓬勃发展,全球化的竞争力不断加强,科技进步成为了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科技革命同样推动了农业的发展,科技进步在农业领域催生出了一些新型的知识、技术和管理方式。本文通过对长三角地区农业科技管理的分析可以得知,长三角地区农业科技发展还存在诸多问题,因此需要加大对农业科技推广的力度,不断培养新型的专业技能以及管理水平较高农业科技人才,促进长三角地区农业实现健康有序发展。

作者:许建民 单位:浙江省长兴县科技信息中心

浅谈农业科技管理:农业科技管理模式改革思考

创新是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创新主要分为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三种。其中,管理创新是科研院所生存、维持与发展壮大的源泉所在。所谓管理创新是指把一种新思想、新方法、新手段,或者新的组织形式引入某个单位或者国家的管理中,并取得相应效果的过程[1]。

目前,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背景下,农业科研院所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历史性机遇和挑战,如何才能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是农业科研院所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2006年,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在全国率先成立了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在管理创新方面进行了有效探索和实践,并积累了一些宝贵经验[2],笔者将其简述如下。

1创新管理理念

管理理念的创新是管理活动创新的先导,如果没有科学、先进的管理理念指导管理活动,就会出现无序的管理、盲目的管理、低效的管理,甚至僵死的管理,难以形成生动活泼、富有成效的改革与发展新局面[3]。

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自2006年成立以来,大力推进科技体制改革,整合和优化湖北省涉农院校中应用研究领域的科技力量以及市(州)农业科技力量,成立专门决策机构,设立了300个创新岗位,建立竞争进入和退出机制,逐步转变过去那种把“物”作为管理的目标,而把“人”视为完成工作任务的工具的管理理念,全面贯彻“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4],把“人”放在管理活动的主体位置上,并以之作为整个管理活动的核心,以“尊重人、关心人、依靠人”来推进管理,逐步实现三个转变,即从“物本管理”向“人本管理”的转变、从“封闭管理”向“开放管理”的转变、从“命令管理”向“服务管理”的转变。通过持续有效的管理创新,努力为科技人员营造了一个有利于发展的环境,满足人的需要,尊重人的尊严,注重人的发展,激发人的潜力,提升人的价值,有效激发了科技人员的积极性。

2创新管理目标

管理目标是一切管理组织开展各项管理活动所指向的终点,管理组织的所有管理活动都是围绕着管理目标展开的[5]。如果一个管理组织不能始终明确地拥有自己的管理目标,那么它就会逐渐丧失自己存在的价值。因此,一是要深刻认识时展的总趋势,把握国内外农业科技发展的方向和道路,明晰自身的现状,从而适时确定发展的方向和道路,规划发展远景,制订可行的、可持续的发展计划。二是倡导“战略思考”,在认真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农业科技发展对人才综合素质的总体要求,把握新形势下农业科技创新的性质与特点,确定全面的、富有战略特点的管理目标。“十一五”时期,特别是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成立以来,湖北省农业科学院认真研究中央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宏观政策和湖北省农业科技发展现状,针对我国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对科技的需求,围绕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的重大问题,制订了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十一五”规划,分析了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现状、特点和趋势,对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中存在的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明确了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2011~2020年发展的总体目标、阶段目标和建设目标,以及创新目标任务。

3创新管理组织

管理组织是管理活动的载体[6],管理组织创新的目的在于优化资源配置、整合机构、精简人员、提高效率。一方面,要结合农业科研院所实际,强化管理组织机构的设置,构建管理层次少、管理人员少、决策效率高的管理组织结构;另一方面,要构建一支具有较高政治素质、知识水平和科学管理能力的专业化管理队伍。要像重视科技创新团队建设那样,加强管理人员的队伍建设,重视对管理人员的进修和培训工作,更要关心管理人员的切身利益,在工资待遇、职称评定、在职攻读学位等方面对管理人员予以政策上的倾斜,以保证管理队伍的稳定性[7]。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管理体制实行管理委员会领导下的中心主任负责制,同时,设立监督委员会进行监督,设立学术委员会进行咨询。管理委员会由分管副省长以及省政府办公厅、农业厅、科技厅等单位领导、中心主任、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和部分国内外知名专家组成,负责制订中心发展规划,决定科技资源配置,解决中心重大运转问题。中心主任由湖北省农业科学院院长担任。在管理方面,实行“扁平式”管理,将原来的院、所、课题组三级管理,变为院、科技创新团队二级管理,减少管理层次,提高管理效率,实现了管理队伍“精干”、“高效”的目标。

4创新管理机制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农业科技工作内涵的不断深化,传统的管理机制已越来越不适应新形势下的管理实践。因此,创新农业科研院所的管理机制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紧迫的。一方面,要坚持科学的人才观,使人尽其才。要把人才置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去考察,在选才、用才和管才上下工夫[8]。管理机制创新就是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制度,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利益回报机制等。另一方面,要强化学术权力,充分发挥专家、教授和各专门委员会在管理活动中的作用,通过建立健全各级学术组织,将学术问题的决策权回归给相关学术组织,使其真正担负起学术的权力和责任,并建立起一种公平、公开、公正、民主的学术管理框架及制度,促使其规范运作[9]。“十一五”以来,湖北省农业科学院锐意改革,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逐步建立了完善的创新团队、创新岗位、管理队伍等人才评价体系,改变了人才由省级农业科学院向高校、中央研究院所流动的现象,实现了人才由高校、中央研究院所向省级农科院的逆向流动,有效改变了人才队伍结构,显著提高了自主创新能力。

5创新管理成效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通过创新中心建设,整合了全省的农业科技资源,建立起新型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进一步提升了湖北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加快了科技成果转化步伐,为湖北“三农”提供科技服务的作用显著增强。

5.1初步形成了农科教企大联合的湖北农业科技创

新体系在农业科技体制一时无法理顺的情况下,创新中心通过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投入和科技项目带动,优化配置国家农业科研机构和相关农业高校以及全省的科技资源,初步形成农科教企大联合的新型科技创新体系。具体来说,该体系由三个子系统组成:一是科技创新系统。包括19个农业科研机构,其中,有以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所为代表的“国家队”,以华中农业大学、武汉大学为代表的“高校队”,以湖北省农业科学院为主体的“省级队”,由襄樊、荆州、黄冈、恩施等市州农业科学院组成的“市级队”,聚集起500多名农业科学技术应用领域的学术领军人物、学科带头人、科研骨干,形成58个科研团队,涵盖了农业应用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主要领域。二是成果转化系统。

以专家大院为中心,形成省(创新中心)、市(综合试验站)、县(专家大院转化岗位)三级推广网络,派出驻院专家近80人,聘请推广人员数百人,涵盖了江汉平原、鄂北丘陵岗地、鄂东南和鄂西山区等不同生态区域,以及水稻、棉花、油菜、林果、生猪、水禽、茶叶、中药材等优势产品。三是产业孵化系统。主要是依托创新中心科技优势,通过科技企业改制重组,重点开发建设湖北种子大市场、农业生物技术产业园、兽用医药及疫苗生产基地,初步形成了种子、畜牧兽药和生物农药三大主导产业,为科技创新提供了产业支撑。

5.2推动了农业科学应用研究学科的整合与发展

在农业科研“重基础,轻应用”局面尚未出现根本改观的情况下,一些应用学科的发展多年处于停顿、萎缩状态,要么好戏“无人喝彩”,要么舞台“曲终人散”。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设立的“种子基金”、“创新岗位”专项资金在农业应用学科建设方面发挥了“点石成金”的作用。一方面,发挥聚合效能,将分散的应用研究力量组织起来。例如,设立在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的作物栽培育种团队,主要从事水稻、油菜轻简化栽培技术研究,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为其提供了70万元专项经费,不但使该团队吸纳了12位教师加盟,其中,有9位教授,而且还在武穴、天门建起试验基地,形成了学科建设的框架。以此为基础,学院2009年申报了“国家重点学科”,申请了农业部重大科研项目,学校也安排了2000m2的实验室,栽培学一下子就由过去的“弱势学科”变为“强势学科”。另一方面,发挥催化效能,把产学研连成一条龙,使研究—试验—推广相配套。例如,由朱英国院士牵头设在武汉大学的水稻育种团队,解决了基因克隆、良种选育和产业化问题,架起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成果转化之间的桥梁,让院士回归实验室,集中精力进行基础理论研究,而栽培技术配套集成和试验示范由团队其他成员来完成,实现了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双赢”。

5.3促进了基层农业科研、推广机构的稳定与壮大

曾经因待遇低、科研经费紧缺,湖北省农业科学院一度出现社会人才流不进、院内人才大量流失的局面。据统计,“八五”期间,全院专业技术人员803人,2003年降到584人,2004年全院4000多职工中,真正在一线从事科研工作的人员不足200人。在流出的人员中,80%是科研一线的技术骨干,大多数具有博士、硕士学位和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称,致使当时的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在全国有一定知名度、能争取大项目的学科带头人奇缺。

从2005年开始,特别是建立创新中心以后,一线科研骨干进入创新岗位,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得到根本性改善,“科研特区”变成吸引科研人员的“磁石”。2007~2010年,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共引进各类专业人才154名,引进博士75人、硕士75人。例如,果茶创新分中心首席专家孙中海,就是从日本学成归来的知名园艺学教授,2007年,湖北省农业科学院从华中农业大学引进。随着人才的聚集和条件的改善,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科研整体实力得到提升。例如,地处鄂西一隅的恩施综合试验站依靠创新平台的支持,2007年争取到1400万元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这是过去连想都不敢想的事;黄冈市农业科学院2007年前每年科研经费只有10多万元,科研活动无法开展,2007年进入创新体系后,财政配套了等额经费,依靠创新中心这一平台,2009年争取的科研经费已达到300多万元,科研活动全面开展起来,全院职工面貌焕然一新。

5.4加快了湖北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步伐

创新中心的建设,科研平台的搭建,进一步提升了湖北农业科技的自主创新能力,催生了一批高质量的科研成果。2007~2010年,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就培育出水稻、棉花、油菜、小麦、蔬菜、玉米等144个农作物新品种并通过国家或省级审定,其中,通过国家品种审定24个;获得各类科技奖励270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6项,省、部级一等奖8项;获得新技术151项;制定的117项技术标准(规程)通过认定并颁布,其中,国家标准8项;鉴定科技成果147项,达到国际先进或领先水平的有56项;发表科技论文2200余篇,其中,被SCI收录论文247篇;获得新品种保护权和国家专利44项;出版专著91部。每年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210多项,为应对金融危机对湖北省农业的冲击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与此同时,科技成果转化也搭上“直通车”,一批实用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得到迅速推广。湖北省农业科学院依托11个“专家大院”,在当阳、长阳、监利、应城等10多个县市建起生猪、家禽、柑橘、砂梨、茶叶、中药材、高山蔬菜等一批综合性成果转化示范基地,重点推广了水稻超高产综合配套生产技术等20多项高效生产技术和模式。全省农作物主推新品种60%来源于创新中心,每年各类农作物新品种种植面积超过330万hm2,农民当年增收25亿元以上。5.5探索了一套高效运行的管理机制根据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复的《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十一五”规划》[10],创新中心在运行过程中建立了五大管理机制:一是创新岗位竞争上岗机制。通过制定并实施《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创新岗位上岗暂行办法》,创新中心将300个创新岗位均以量化记分方式进行竞争排队、择优上岗。二是创新目标任务分层合同管理机制。创新中心将目标任务进行分解,实施分层合同管理。2006年12月29日,创新中心召开目标责任书签订大会,创新中心负责人与9个分中心和4个综合试验站的负责人、各分中心和试验站负责人与64个创新团队负责人、各创新团队负责人与300名创新岗位上岗人员分3个层次签订了377份《目标管理责任书》。通过目标层层分解、合同层层签订,确保了创新中心总体目标的实现。三是创新岗位考核与滚动管理机制。《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创新岗位考核暂行办法》规定,2007~2010年,分别进行年度考核、2年中期考核和4年终期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实行创新岗位上岗人员滚动管理。在已完成的3年考核中,共有66名考核结果为优秀的上岗人员获得了奖励,48名考核结果为基本合格的上岗人员降低了岗位待遇,29名考核结果为不合格的人员退出了创新岗位。对于考核不合格的团队进行了撤销与合并,最后保留了58个创新团队。四是创新课题遴选机制。创新中心根据“十一五”创新总目标的要求,编制并了《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创新课题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各创新团队根据《指南》申报科研项目(课题),创新中心项目评审委员会对全部申请书进行评审、筛选,择优资助。五是新型财务管理机制。

创新中心每年有3000万元的创新岗位经费属省财政固定专项,根据省财政厅的要求和相关管理办法,创新中心制定了《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创新岗位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所有经费均严格按省财政资金的管理方式进行预算和支出。这些管理机制的建立,使创新中心呈现出了“比成果、讲贡献、思创新、谋发展”的良好局面。

浅谈农业科技管理:中国农业科技管理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摘要:通过对我国农业科技管理现状的阐述,对新形势如何构建中国农业科技管理新体系进行了探讨。

经过20多年的改革与发展,我国农村经济已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农产品供给由长期短缺转向总量大体平衡和结构性、区域性相对过剩。这一方面说明现行的农业经济结构难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需要另一方面也说明农业发展正酝酿着从量变到质变的崭新突破。农业的发展不仅关系到国家长治久安和战略目标的实现,也关系着中华民族的兴衰荣辱,制定和完善中国特色农业科技系,建立和健全农业科技管理体制,变革传统农业生产模式和管理方法,则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最佳选择。

一、我国农业科技管理的现状

现代农业科技管理是依据农业科技自身发展规律和特点运用科学管理理论和方法,对各项农业技术活动进行组织和策划,以求在时间和经济上最合理、最有效地达到预定的农业技术发展目标。它是现代科技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农业经济功效最大化的有效途径。然而新中国成立以来,为尽快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我国实行的是以城市为基地的工业化战略,把业中的资金强制性地转移为工业化积累,在工业化战略的推动下我国的现代工业在城市迅速扩张。而相比较而言,农业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却整体徘徊不觚,发展艰难。改革开放以来,面对新的国际国内形势,国家加大了对农业科技资金的投入,加强了科研院所的组建,加快了科技成果的转化,以法律形式规范了农业科技专利成果交易。农业要发展,农民要增收,除了对国家政策的需求外,关键要靠农业科技的支持。然而由于一些体制不健全的客观因素制约,使得我国农业科技的发展与经济总体不相适应。其原因有四个方面。一是农业科技管理的主体不明晰。现代农业就是利用高新技术和适用技术把传统农业的旧“四靠”转变为一靠科技、二靠人才、三靠投入、四靠管理的新‘四靠”。在我国由于长期以来农业科技的管理主体是以各级政府纵向调控和直接领导为主,农业科技管理机构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一直没有在法律上得到应有尊重。同时,一部分农业科技投资主体和收益地位不明晰,产权关系不明确,使生产者和经营者缺乏积极性,没有产生出应有的效益,也严重制约了地方农业经济的发展。科技的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也不以政府的行政指令为转移,农业科技管理需要管理者遵循科技发展的普遍规律,因此在制度化的前提下也应该赋予地方科技管理部门以一定的自主权和灵活性,因地制宜地发展地方农业。二是地方农业科技管理资金匮乏。国家每年都会在财政预算中拿出相当部分资金用于农业科技的改革和完善,同时也要求地方各级政府投入部分财政资金以支持本地农业经济发展。但由于我国实行的是中央和地方两级预算,而地方自留可支配财政资金并不多,所以各级地方政府对于大量资金投入效果并不明显、对GDP增长贡献不高、且见效期长的农业科技的热情自然不高,也就造成了一些具备发展高新农业的地方因缺乏政府财政的大力支持而错过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三足政府对农业高新技术宣传力度不够,农民对采用高新成果缺乏热情。农民是农业关系的主体要素,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是要有广大农民的支持和拥护。而在现阶段我国农业科技管理基本还是由政府主导和垄断,政府对农业科技的宣传缺乏力度,加之市场化的农业科技交易体制没有完全形成,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难。同时,由于广大农民的文化科技素质偏低、经营规模小、收益低,对采用高科技的热情商。是农业总体的机械化水平不高,资金匮乏。严重制约了农业机械的发展,唰时也影响『.农业科技的研发和转化,我国农业机械化低水平层面运转的现状严重制约着农业新技术规模效应的发挥和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

二、构建现代农业科技管理新体系

在知识经济时代,科技含量的高低是增加产量、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减少损耗、提高效益、占领市场的关键,因此提高科技的研发速度,改革传统的科技管理体系就显得尤为必要,必须采取有效对策。构建现代农业科技管理新体系。

(一)完善科技管理体制,制订长远科技发展战略科技管理体制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农业科技发展需要从战略的高度做出再瞻性的部署,打破条块分割的科技管理体制,加强和完善农业科技管理的立法和执法,有效地保护知识产权,重奖取得重大成果转化效益的单位和个人。建立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公共资源保障机制,完善技术市场与资本市场。同时,必须将农业科研投入放在公共财政支持的层面,把对农业科研的投入看成不断增长的公共需求和维持农业续、健康发展的内在动力。制订长远科技发展战略不仅是农业济长期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现代农业科技发展的在要求。国家农业、科技主管部门和地方都要从长远出发,对业科技工作做出合理规范,形成三个层次力量最优配置,为我转型农业的发展提供广阔空间。

(二)进一步贯彻科教兴农战略,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技成果转化是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永恒主题,也是至今我国在这方面尚无满意答案的现实难题。科技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涉及到不同阶段的发展过程。宏观看,科技成果转化是由科技给、转化、需求和科技环境系统等构成的大系统,其运行要求立、健全相关的动力机制、收益分配机制、约束机制、激励机制调控机制等。微观看,科技成果的转化包括实验室研究、中间试验、工业性实验、工厂化生产等环节。因此,必须规范高校、科研院所科研和成果转化衔接体系,实施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和地方的科技联姻,动员各类农科教研机构和私营企业参与多元化农技推广服务体系。科技的研发必须依照市场经济发展规律运作,以生产的实际需要为契机,而且科技成果也只有在转化为产力时,才能为社会增加更多价值。企业可以凭借自身优势,开展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研发和引进,成为创新的主体和技术推广的载体。科研机构、龙头企业和农民要形成密切利益共同体,使其成为教学与科研成果的孵化器,优良品种推广的生产基地,有效发挥科技辐射、带动效应。2003年南京农业大学等单位与连云港市共同发起的“百名教授科技兴百村小康工程”活动(简“兴百村活动”)已初见成效,该活动不仅有力地促进了科研院校与农村的直接联系,避免了中间环节所产生的烦琐程序、信息中转误差和资源丢失现象,实现了事业单位职能和服务型观念转变,而且农民也可以把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所遇的新问题、新情况及时地反馈给专家,力求把问题解决在最先发现环节。

㈢提高农业科技人才素质,完善农业人才市场要加快农业现代化的步伐,教育是基础、科学是关键、人才是核心。拥有多少受过高等教育和专业知识培训的高素质人才,如今已成为国际通用的衡量国家竞争力强弱的标准,而科技人才、管理人才及中介人才是科学技术成果转化的载体,只有这些人才的密切配合,才能实现政、企、校、研、资”多维互动。因此,必须要建立和健全以知识产权为资本的入股机制,切实加强知识资本在科技创新中的地位,降低知识资本准入门槛。同时,有条件的地方政府应建立地方人才储备库,并将其作为一

种长效机制稳定下来高校与科研院所应该为地方造就一支有文化、懂技术、善管理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在成人教育中定向地为急需农业人才的中西部贫困地区培训大专或大专以上的技术人员;实施远程教育和各种专业讲座,及时地把各种最新的农业科技信息传播到农业地区;农业高校要设立农业推广硕士点,定单式地为基层培养农技推广人员;地方政府也要为农技推广人员提供各种条件,避免人才流失现象的发生。这样才能真正地在我国建立人才激励要素流动、市场选择的新机制,形成市场化、网络化、信息化和制度化的多维互动的创新模式,促进我国农业的跨越式发展。

(四)改革农业推广机制,完善农业推广体系加强改革和完善农技推广体系,是决定现代农业体制改革成败的关键。在我国,传统意义上的农技站早已变成了只有部门、没有人员或只有机构、没有作用的空架子或纯营利机构。现代农业经济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农业要发展,基层推广站的作用是不容置疑的,建设好现代意义的农业推广体系将是最终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我国现行农技推广体系不仅无法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也无法应对加入m后世界农产品贸易对我国传统农业经济带来的冲击,因此应在确保农技推广体系稳定的前提下,深化体制改革,建立适应新形势的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加强农技推广体系建设不能单纯以追求经济效益为目的,而应以社会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各地应从实际出发,深层次地发掘地方农业发展潜力,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与市场准入门槛,提升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帮助农民抵御各种风险。

(五)建立现代信息平台,实现农业科技“高速公路”科技信息平台是指综合社会业已存在的科技与信息,为快速合理地利用科技资源提供一个可供随时查询利用的信息资源库,为建立农业数字信息“高速公路”,实现资源共享,应在各县建立以农业部门牵头的科技信息服务体系,包括建立农业科技‘‘l10”系统和专家库;要切实转变政府观念,合理设置农业管理和服务机构完善农业科技管理体制,避免多头管理和相互推委、扯皮现象发生;还要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筹建高水准的农业情报信息体系组建统一的农业预警机制。平台的建立单纯依靠行政部门无疑是不够的,没有广泛非行政力量参与是不可想象的,因此政府应该推动、整合现有资源,采取多媒体信息交流手段,抓好农业基础建设、技术开发和科技服务工作,即科技的产前、产中与产后三阶段的管理,实现经济效益和技术效益的双赢。

农业科技信息“高速公路”功能的最大化,3s技术是核心因此合理利用3S技术则是促进农业现代化建设、推动科技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变革传统农业管理模式和以信息科技促进传统农业朝“两高一优”的现代农业转变及变革传统农业的最佳途径同时,政府要鼓励和扶持发展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科技的转化率与应用规模,并始终坚{寺“谁建谁管”的原则,注重发挥经济杠杆的规范和引导作用,引导其又好又快地发展。

三、结柬语

进入新世纪,新科技革命蓬勃发展,科技与经济全球化进程明显加快,国际竞争更趋激烈,科技进步将成为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增强综合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科技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成为农业比较优势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应当从宏观上总体把握现代转型农业发展的全局,全面把握好农业现代化改革的历史性机遇,勇于开拓创新,构造与现代农业发展相适应的农业科技新体系,为建设一个生机盎然的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

浅谈农业科技管理:探析我国农业科技管理的现状和对策

摘要:通过对我国农业科技管理现状的阐述,对新形势如何构建中国农业科技管理新体系进行了探讨。 经过 20多年的改革与发展,我国农村经济已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着提高,农产品供给由长期短缺转向总量大体平衡和结构性、区域性相对过剩。这一方面说明现行的农业经济结构难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需要另一方面也说明农业发展正酝酿着从量变到质变的崭新突破。农业的发展不仅关系到国家长治久安和战略目标的实现,也关系着中华民族的兴衰荣辱,制定和完善中国特色农业科技系,建立和健全农业科技管理体制,变革传统农业生产模式和管理方法,则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最佳选择。

关键词:农业科技管理 现状与成因 新体系

一、我国农业科技管理的现状

现代农业科技管理是依据农业科技自身发展规律和特点运用科学管理理论和方法,对各项农业技术活动进行组织和策划,以求在时间和经济上最合理、最有效地达到预定的农业技术发展目标。它是现代科技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农业经济功效最大化的有效途径。然而新中国成立以来,为尽快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我国实行的是以城市为基地的工业化战略,把业中的资金强制性地转移为工业化积累,在工业化战略的推动下我国的现代工业在城市迅速扩张。而相比较而言,农业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却整体徘徊不觚,发展艰难 。改革开放 以来 ,面对新的国际国内形势,国家加大了对农业科技资金的投入,加强了科研院所的组建,加快了科技成果的转化,以法律形式规范了农业科技专利成果交易。农业要发展,农民要增收,除了对国家政策的需求外,关键要靠农业科技的支持。然而由于一些体制不健全的客观因素制约,使得我国农业科技的发展与经济总体不相适应。其原因有四个方面。一是农业科技管理的主体不明晰。现代农业就是利用高新技术和适用技术把传统农业的旧“四靠 ”转变为一靠科技、二靠人才、三靠投入、四靠管理的新‘四靠”。在我国由于长期以来农业科技的管理主体是以各级政府纵向调控和直接领导为主,农业科技管理机构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一直没有在法律上得到应有尊重。同时,一部分农业科技投资主体和收益地位不明晰,产权关系不明确,使生产者和经营者缺乏积极性,没有产生出应有的效益,也严重制约了地方农业经济的发展。科技的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也不以政府的行政指令为转移,农业科技管理需要管理者遵循科技发展的普遍规律,因此在制度化的前提下也应该赋予地方科技管理部门以一定的自主权和灵活性,因地制宜地发展地方农业。二是地方农业科技管理资金匮乏。国家每年都会在财政预算中拿出相当部分资金用于农业科技的改革和完善,同时也要求地方各级政府投入部分财政资金以支持本地农业经济发展。但由于我国实行的是中央和地方两级预算,而地方自留可支配财政资金并不多,所以各级地方政府对于大量资金投入效果并不明显、对 gdp增长贡献不高、且见效期长的农业科技的热情 自然不高,也就造成了一些具备发展高新农业的地方因缺乏政府财政的大力支持而错过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三足政府对农业高新技术宣传力度不够,农民对采用高新成果缺乏热情。农民是农业关系的主体要素,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是要有广大农民的支持和拥护。而在现阶段我国农业科技管理基本还是由政府主导和垄断,政府对农业科技的宣传缺乏力度,加之市场化的农业科技交易体制没有完全形成,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难。同时,由于广大农民的文化科技素质偏低、经营规模小、收益低,对采用高科技的热情商。 是农业总体的机械化水平不高,资金匮乏。严重制约了农业机械的发展,唰时也影响『.农业科技的研发和转化,我国农业机械化低水平层面运转的现状严重制约着农业新技术规模效应的发挥和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

二、构建现代农业科技管理新体系

在知识经济时代,科技含量的高低是增加产量、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减少损耗、提高效益、占领市场的关键,因此提高科技的研发速度,改革传统的科技管理体系就显得尤为必要,必须采取有效对策。构建现代农业科技管理新体系。

(一)完善科技管理体制,制订长远科技发展战略 科技管理体制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农业科技发展需要从战略的高度做出 再瞻性的部署,打破条块分割的科技管理体制,加强和完善农业科技管理的立法和执法,有效地保护知识产权,重奖取得重大成果转化效益的单位和个人。建立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公共资源保障机制,完善技术

市场与资本市场。同时,必须将农业科研投入放在公共财政支持的层面,把对农业科研的投入看成不断增长的公共需求和维持农业续、健康发展的内在动力。制订长远科技发展战略不仅是农业济长期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现代农业科技发展的在要求。国家农业、科技主管部门和地方都要从长远出发,对业科技工作做出合理规范,形成三个层次力量最优配置,为我转型农业的发展提供广阔空间。

(二)进一步贯彻科教兴农战略,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技成果转化是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永恒主题,也是至今我国在这方面尚无满意答案的现实难题。科技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涉及到不同阶段的发展过程。宏观看,科技成果转化是由科技给、转化、需求和科技环境系统等构成的大系统,其运行要求立、健全相关的动力机制、收益分配机制、约束机制、激励机制调控机制等。微观看,科技成果的转化包括实验室研究、中间试验、工业性实验、工厂化生产等环节。因此,必须规范高校、科研院所科研和成果转化衔接体系,实施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和地方的科技联姻,动员各类农科教研机构和私营企业参与多元化农技推广服务体系。科技的研发必须依照市场经济发展规律运作,以生产的实际需要为契机,而且科技成果也只有在转化为产力时,才能为社会增加更多价值。企业可以凭借自身优势,开展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研发和引进,成为创新的主体和技术推广的载体。科研机构、龙头企业和农民要形成密切利益共同体,使其成为教学与科研成果的孵化器,优良品种推广的生产基地,有效发挥科技辐射、带动效应。2003年南京农业大学等单位与连云港市共同发起的 “百名教授科技兴百村小康工程”活动(简“兴百村活动”)已初见成效,该活动不仅有力地促进了科研院校与农村的直接联系,避免了中间环节所产生的烦琐程序、信息中转误差和资源丢失现象,实现了事业单位职能和服务型观念转变,而且农民也可以把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所遇的新问题、新情况及时地反馈给专家,力求把问题解决在最先发现环节。

㈢提高农业科技人才素质,完善农业人才市场 要加快农业现代化的步伐,教育是基础、科学是关键、人才是核心。拥有多少受过高等教育和专业知识培训的高素质人才,如今已成为国际通用的衡量国家竞争力强弱的标准,而科技人才、管理人才及中介人才是科学技术成果转化的载体,只有这些人才的密切配合,才能实现政、企、校、研、资”多维互动。因此,必须要建立和健全以知识产权为资本的入股机制,切实加强知识资本在科技创新中的地位,降低知识资本准入门槛。同时,有条件的地方政府应建立地方人才储备库,并将其作为一种长效机制稳定下来高校与科研院所应该为地方造就一支有文化、懂技术、善管理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在成人教育中定向地为急需农业人才的中西部贫困地区培训大专或大专以上的技术人员;实施远程教育和各种专业讲座,及时地把各种最新的农业科技信息传播到农业地区;农业高校要设立农业推广硕士点,定单式地为基层培养农技推广人员;地方政府也要为农技推广人员提供各种条件,避免人才流失现象的发生。这样才能真正地在我国建立人才激励要素流动、市场选择的新机制,形成市场化、网络化、信息化和制度化的多维互动的创新模式,促进我国农业的跨越式发展。

(四)改革农业推广机制,完善农业推广体系 加强改革和完善农技推广体系,是决定现代农业体制改革成败的关键。在我国,传统意义上的农技站早已变成了只有部门、没有人员或只有机构、没有作用的空架子或纯营利机构。现代农业经济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农业要发展,基层推广站的作用是不容置疑的,建设好现代意义的农业推广体系将是最终解决 “三农问题”的关键。我国现行农技推广体系不仅无法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也无法应对加入 m 后世界农产品贸易对我国传统农业经济带来的冲击,因此应在确保农技推广体系稳定的前提下,深化体制改革,建立适应新形势的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加强农技推广体系建设不能单纯以追求经济效益为目的,而应以社会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各地应从实际出发,深层次地发掘地方农业发展潜力,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与市场准入门槛,提升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帮助农民抵御各种风险。

(五)建立现代信息平台,实现农业科技“高速公路” 科技信息平台是指综合社会业已存在的科技与信息,为快速合理地利用科技资源提供 一个可供随时查询利用的信息资源库,为建立农业数字信息“高速公路”,实现资源共享,应在各县建立以农业部门牵头的科技信息服务体系,包括建立农业科技‘‘l10”系统和专家库;要切实转变政府观念,合理设置农业管理和服务机构完善农业科技管理体制,避免多头管理和相互推委、扯皮现象发生;还要借鉴国外先进经

验,筹建高水准的农业情报信息体系组建统一的农业预警机制。平台的建立单纯依靠行政部门无疑是不够的,没有广泛非行政力量参与是不可想象的,因此政府应该推动、整合现有资源,采取多媒体信息交流手段,抓好农业基础建设、技术开发和科技服务工作,即科技的产前、产中与产后三阶段的管理,实现经济效益和技术效益的双赢。

农业科技信息“高速公路”功能的最大化,3s技术是核心因此合理利用 3s技术则是促进农业现代化建设、推动科技 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变革传统农业管理模式和以信息科技促进传统农业朝 “两高一优”的现代农业转变及变革传统农业的最佳途径 同时,政府要鼓励和扶持发展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科技的转化率与应用规模,并始终坚{寺“谁建谁管”的原则,注重发挥经济杠杆的规范和引导作用,引导其又好又快地发展。

三、结柬语

进入新世纪,新科技革命蓬勃发展,科技与经济全球化进程明显加快,国际竞争更趋激烈,科技进步将成为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增强综合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科技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成为农业比较优势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应当从宏观上总体把握现代转型农业发展的全局,全面把握好农业现代化改革的历史性机遇,勇于开拓创新,构造与现代农业发展相适应的农业科技新体系,为建设一个生机盎然的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

论文网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