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浅谈会计人才需求与人才培养

浅谈会计人才需求与人才培养

发布时间:2022-07-20 10:08:07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1篇的浅谈会计人才需求与人才培养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浅谈会计人才需求与人才培养

浅谈会计人才需求人才培养:会计人才需求调查及对人才培养的启示

【摘 要】 通过会计人才市场需求调查结果显示,会计人才市场对中、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大,企业招聘会计人员时不单纯看重学历,更注重其是否具有实际能力,企业要求会计人才具有综合能力,本科毕业生具有实践能力。从而启示:高校应提高会计人才培养质量,完善课程设置,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加强对学生会计职业道德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向社会供给符合市场需求的会计人才。

【关键词】 会计人才; 需求; 培养

一、样本与调查情况说明

本课题组对会计人才需求状况进行了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150份,收回133份,有效问卷130份。被调查对象的基本特征是:

按被调查对象所在企业的性质分类,私营企业占41.54%,行政事业单位占12.30%,外资企业占5.38%,国营企业占21.55%,其他占19.23%。

按被调查对象所从事工作岗位分类,企业主管占10.76%,财务总监占4.62%,财务主管占40.77%,基本核算岗位占6.15%,总账岗位占18.46%,注册会计师占12.30%,其他占6.92%。

本次调查主要选择了河北省保定市及所属县、石家庄市及所属县的企业作为调查对象。由于这两个城市及所属县涉及平原、山区,经济发展程度不同,因此调查结果有一定的代表性。

二、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

(一)中高层次会计人才需求大

当问到“您单位最需要以下哪个层次的会计人员”时,在所给的三个选项中,第二个层次(参与企业经营和决策活动)被选中的次数最多,其次是第三个层次(参与企业对外投资、资本运作等),第一个层次(基本财务工作)被选中的次数最少(仅有7次)。这表明企业都已招聘到基本财务人员,而能参与企业经营和决策的会计人员缺乏。

(二)会计人才的能力比学历更重要

当问到“您在招聘人才时,是否关注招聘者的哪些因素”时,在所给的六个方面(学历、经验、口才、分数、外表、职业资格证书)中,经验排第一位,职业资格证书排第二位,其次是学历、口才、分数、外表等。经验代表了能力,市场真正需要的是有能力的会计人才,这表明单纯注重文凭的时代已过去了。

(三)会计人才应具有综合能力

对于“您单位期望会计人员应主要具备以下素质”问题,列有七个选项:

1.“财务核算能力”被选中比例为100%。这表明“记账、算账、报账”是会计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2.“懂计算机及财务软件”被选中比例为74.6%。这表明随着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普及,绝大多数企业已经采用财务软件记账,要求会计人员具有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和财务软件的操作技能。

3.“良好的沟通、表达和协调能力”被选中比例为72.3%。这说明良好的社交能力是事业成功的重要条件,对会计人员也不例外。会计人员需要与税务部门、证券监管部门、银行部门等企业外部相关机构进行良好的沟通,为企业发展赢得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在企业内部,财务涉及各个部门的利益,财务目标的实现需要各个部门的共同配合和努力,因此,财务人员需要与企业各个部门沟通协调,以顺利开展财务工作、实现财务目标。

4.“预测、决策和财务管理能力”被选中比例为36.2%。这表明会计人员的预测、决策和财务管理素质是企业招聘会计人员时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经详细的统计,选择这项的大多是大中型企业,说明管理、决策等职能在规模较大企业的重要性。

5.“诚信、责任心等职业道德”被选中比例为100%。这表明诚信、责任心等职业道德是企业对财会人员的基本要求,也是企业招聘会计人员时考虑的关键因素之一。

6.“懂英语”被选中比例为19.2%。这表明不仅外资企业需要懂英语的会计人员,其他企业由于需要出口商品或者是进口原材料等,也需要懂外语的财会人员。

7.“创新能力和职业判断能力”被选中比例为32.3%。这表明创新能力和职业判断能力是企业招聘财会人员考虑的一个因素。现代社会是一个知识迅速发展的时代,不断有新技术、新的交易手段创造出来,会计人员必须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及时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因此需要会计人员具有创新能力。

(四)本科会计毕业生缺乏实践能力

在“您对本科会计毕业生的印象”中,有两个方面:

1.理论知识方面,“扎实、全面”被选中比例为33.1%;“较扎实、较全面”被选中比例为58.5%;“薄弱、知识面窄”被选中比例为8.5%。这表明目前高校培养的本科会计人才在理论知识方面基本能符合企业要求。

2.实践能力方面,“有一定实践能力” 被选中比例为20.8%;“实践能力较弱”被选中比例为26.9%;“缺乏实践能力”被选中比例为52.3%。这表明目前高校培养的本科会计人才缺乏实践能力。

三、对高校会计人才培养的启示

通过以上调查分析,可以对高校会计人才培养得出以下启示:

(一)提高会计人才培养质量

会计是一个技术含量高的工作,现在企业招聘会计人员不单纯看学历,更注重实际能力。现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很大,为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高校应强化人才培养质量。高校在会计专业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更要训练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二)完善课程设置,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调查显示,企业紧缺的是中高层次会计人才。而中高层次会计人才首先需要较宽的知识面。因此,高校会计人才培养不能仅仅注重财会理论的传授,应拓宽课程设置,使学生懂管理、懂决策、懂英语、懂信息技术等相关专业知识。

过去一般认为会计人员就是记账、算账、报账,不需要与人“打交道”,会计人员不需要主观判断,也不要求创新。调查显示,协调沟通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判断能力对做好会计工作非常重要。这要求高校在会计专业教学各个环节,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注重对学生协调沟通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判断能力的培养。

(三)加强会计职业道德的培养

调查显示,任何企业都关心会计人员是否具有职业道德。今后高校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要加强职业道德的培养,把职业道德的培养贯穿于会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四)加强会计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从调查分析得知,实践经验对会计人员非常重要。基本核算岗位需要2-3年的工作经验,中高层次会计人员需要3-5年的工作经验。缺乏经验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拦路虎。因此,高校会计专业教学中应加强实践教学,训练学生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

浅谈会计人才需求与人才培养:规范会计实践教学 满足会计人才需求

【摘要】社会需求的不仅仅是掌握了具体知识的会计人才,更需要具备实践能力和学习能力的会计人才。笔者认为,传统的会计实践教学,具有结果中心、教材中心和教师中心的偏向, 笔者建议“以过程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认知过程为中心,通过规范会计实践教学过程,强调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学会怎么学”,而不是“学到什么”。

目前,作为会计教学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各高校开展了会计课程实践、校内会计模拟实习、毕业实习等多种形式的会计实践教学。但当前广大高等院校在会计实验教学中存在一些普遍的、共性的问题,导致会计实践教学效果不佳。

一、传统会计实践教学现状

根据本课题组的调查分析,目前高校会计实践教学的现状如下:

(一)会计实践教学对提高学生实践能力重要作用的认同度高。调查结果显示,63.17%的被调查者认为会计实践教学对提高会计实践能力很有帮助,36.83%的被调查者认为有一定帮助。

(二)目前高校会计实践教学效果不明显。虽然在会计实践教学对会计教学的作用方面得到普遍认同,各高校也

都投入大量资源,但实际效果是大多数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却不能马上进入岗位角色,仍需单位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进行上岗培训,这无形加大了企业的成本开支,从而也导致用人单位不愿招收应届毕业生的局面。

(三)目前高校会计实践教学过程不够规范。在“您认为,目前会计实践性教学存在以下哪些问题”的回答中,有76.51%的被调查者选择“实践过程控制不严,没有按照进度完成”。

产生上述问题原因很多,其中与会计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结果中心、教材中心和教师中心偏向有很大关系。

1.结果中心:强调会计实践教学最终结果的一致性,看学生所提交的实践报告及得出结果是否与“标准答案”一致,在整个实践过程中如果发现问题,也是以“标准答案”作为解决问题的评判依据。

2.教材中心:强调教材的编写,如果出现问题,往往从教材方面去作改革,以编写一套“规范统一”的会计实践教材为目标,企望通过教材的规范来规范整个会计实践教学。

3.教师中心:强调在会计实践教学中教师的重要性,这本没有问题,但实践过程中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导致的结果是,教师所说的都是对的,要以教师说的去完成,大多数学生养成碰到问题不是自己学习如何解决,而是找教师帮忙解决的习惯,这对学生毕业走入社会很不利。

我院2004届及以前的毕业生均按“三个中心”的传统方式,但我们调查结果显示,66.03%的被调查者认为会计专业毕业生理论知识扎实,实践能力弱,不能很快满足会计岗位,另有16.19%的被调查者认为会计专业毕业生理论知识欠缺,实践能力弱,无法满足会计岗位的需要。大多数学生实践过后仍心中没底,只是对做过的业务了解,稍微变动又变得茫然无措。

因此,通过改革会计实践教学方法,“以过程为中心”规范会计实践教学过程,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真正学会学习,学会解决问题,将是高校会计实践教学改革的方向。

二、“以过程为中心”的会计实践教学

“以过程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是指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而不仅仅是被动地接受教师们的知识。这种教学方法“学生参与为主,教师讲授为辅”,教师的任务不再是帮忙学生解决问题,而是引导学生学会解决问题。在会计实践教学中,“以过程为中心”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学生参与为主

实践教学是对学生所学专业知识的综合检验,是理论学习与实践培养相结合的重要措施,是促使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重要手段。高校财会专业培养的是高级应用型人才,要求毕业生具备较强的会计实务技能,相比其它专业具有更强的社会实践性,因此实践教学显得尤其重要。

当代认知心理学认为,应改变过去教师中心的偏向,由关注教法变为关注学法,即不是要学生学什么,而是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怎么学。因此,会计实践教学过程,应侧重学生的主动参与,从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到结束阶段,都应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在会计实践教学的准备阶段,应通过动员及实践教学计划的宣贯,通过教师、单位会计人员的现身说法,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会计实践教学的目的及重要性,并且对该次实践的计划有细致的了解,从而增强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主动性。本课题组在本校2005年3月份组织的2002级毕业模拟实习过程中,将实践学生分为进行规范实验组(3个毕业班)和未进行规范实验组(3个毕业班)进行了比较研究。规范实验组引入了教师、单位会计人员的宣传,该组实践学生的到勤率为87.5%,比未规范组的76.3%高出了11.2个百分点,可见,通过让学生真正认识到会计实践过程对其日后工作的重要性,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在会计实践教学的实施阶段和结束阶段,学生可以分组分岗位或单独进行会计模拟实务操作,从原始凭证的识别、记账凭证的编制、账簿的登记、报表的编制到财务分析整个业务处理流程完成一次会计循环,碰到问题也应该养成习惯自行想办法解决。在对比实验中,根据实践后上交的实习报告分析,规范实验组由于强调了自主解决问题,对会计理论及实践的理解程度明显比未规范实验组要深刻。

在规范实验组3个毕业班176名学生中,认为此次模拟实习效果明显的比例达到了81.25%,远高于未规范实验组的28.65%,提交实习报告分析大部分都不一样,各有创意,充分显现出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二)教师讲授为辅

在会计实践教学过程中,辅以适当的教师讲授是必要的,但教师在实践教学中的任务是引导学生解决问题,而不是直接帮助解答问题。指导教师不应该提供统一的标准答案,应更多引导学生结合已有的会计知识,通过查阅相关书籍、上网搜索等方式,找到最佳的解决办法。

在对比实验中,规范实验组在实践教学开始前,对指导教师先行进行了培训,强调引导方法而不是给出答案。因此,在实践过程中,规范实验组的学生参与积极性十分高涨,过去一旦碰到问题就找老师找答案的情况变得少见。指导老师更多的时间放在了如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上,而不像过去那样每天都陷于无休止解答问题的怪圈。当然,指导老师也精讲部分难点内容,但更多的是学生自己练,既动手又动脑,既有师生互动又有学生间互相讨论,真正实现了实践教学是让学生自己学会了如何学习,而不是问会了会计知识。

(三)以过程为中心

“以过程为中心”包含会计实践教学的组织实施过程、学生会计实践过程、教师指导过程、会计业务过程几个方面。会计实践教学组织实施过程,应从准备阶段、实施阶段、结束阶段,结合会计业务过程进行教学计划及实施进程设置,并在学生会计实践过程及教师指导过程中遵循学生参与为主的原则,力求各个过程都以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怎么学为目标。

在对比实验中,规范实验组的学生,从准备阶段即让学生参与其中,会计实践指导小组吸收了部分学生,会计实践教学计划的制定、会计实践资料的准备和回收、会计实践过程的规范和监督等,都充分吸收学生的意见并形成以学生自我完善的良性循环。通过让学生不但参与会计实践过程,还参与了会计实践教学管理过程,改过去被动参与为主动参与,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最终掌握的不仅仅是会计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更重要的是“学会怎么学”。即使离开学校告别老师,也照样会熟练进行相关会计流程的处理,即使碰到过去从来没有见过的业务或碰到相关制度准则发生变化,也知道该从哪个方面进行梳理并解决问题。

在我们进行的对比研究中,通过对毕业生工作单位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单位认为毕业生实践能力适应会计岗位需要的比例,规范试验组为67.39%,高于未规范实验组的44.19%。从中可看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单位的认可。过去往往需要3个月到半年的岗位适应期大大缩短了,大幅减至1至3个月,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支出亦相应下降,毕业生普遍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

三、“以过程为中心”的会计实践教学的规范

以过程为中心的会计实践教学,强调对过程的控制,即规范学生、教师及其他参与者的行为,从制度上保证教学效果。

(一)学生实践过程的规范。学生作为会计实践教学的主要参与者,在实践过程中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是最好的。但事实上,很多学生虽然知道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但实际参与积极性并不高。因此,对学生实践过程的规范需要从准备阶段的动员宣贯开始,在实施阶段按会计业务处理流程规范进程并执行严格的实习纪律,最后结合形成全局性考核体系,保证学生实际参与到实践过程,并在实践过程中学会怎么学。

(二)教师指导过程的规范。教师指导过程实际是引导学生参与实践并学会怎么学的过程,因此可以通过规范教师指导的方法达到最终的目的。也就是说,应规范教师帮助解答问题时的方法,多引导学生自行找办法解决,不以统一标准答案直接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三)会计实践教学过程的规范。不管是对教师还是对学生的规范,最终需要纳入会计实践教学活动过程的规范当中,可以通过制定规范的会计实践教学实施进程控制表来进行。会计实践教学进程应结合满足会计制度、准则规范的账务处理流程进行组织,利用准备阶段编制好的会计实践教学进程控制表,督促、检查学生完成阶段实践的情况及质量,以督促学生按质按量完成实践任务。因为每个学生对会计知识的掌握程度,基本操作技能的熟练程度存在差异,因此,人手一份进程控制表可实现对学生实践活动的个性化控制,可以最大限度地针对每个学生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个性化的指导。

浅谈会计人才需求与人才培养:基于大众化教育的会计人才需求与高等教育研究与分析

摘要: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教育时代,会计人才的需求也随着大众化教育的实施和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而发生了新的变化,高等教育如何培养新形势下社会所需要的会计人才,本文对此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大众化教育 会计人才需求 应对措施

一、引言

教育部消息,到2006年中国普通高校招生540万人,是1998年108万的5倍,高等学校在学人数2500万人,毛入学率为22%。中国高等教育规模先后超过俄罗斯、印度和美国,已成为世界第一。这反映出中国教育蓬勃发展的态势,国家“科教兴国战略”的深化与推进,以及作为国民教育核心内容之一的高等教育本身,开始从较低水平的精英化走向较高层次的大众化历程。至此,高等教育不再是一种特权,而是具备某种正式资格者的权利,并且越来越成为“必需”,如同马丁・特罗所说:“高等教育越来越成为全体国民生活水平的一部分。让子女上大学,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像购买汽车和洗衣机一样,是象征富裕的标志。”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对会计人才的需求,同样引发了会计教育的热潮,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会计教育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多类型(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学校教育与岗位培训等教育类型)、多层次(中专、大专、本科、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五个层次)、多样化(全日制学校、函授学校、成人学校、自学考试等办学方式)的培养体系。财经院校、师范院校、理工类院校、电大、自考大、夜大、函大都在办会计专业,可谓有条件的在办,没有条件的创造条件也要办。通过学历教育,每年约能培养出30-40万个具有各层次学历的会计专业人才,各层次会计人员每年净增30万。据教育部教育计划司的资料,现在每10名在校大学生中就有1名学会计专业。

二、大众化教育下会计人才需求趋势分析

(一)会计人才需求体现层次性随着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会计人才市场趋近饱和,会计人才需求体现出层次性。

(1)会计人才需求层次分析。现行企业从规模上区分,可细分为大型、中型、小型和微型企业。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的大型企业只占我国企业总数的l%,而中小企业数量已达1100多万家,约占我国企业总数的99%。在这些中小企业中,年营业额在1000万元人民币以下,员工数量在100人以下的“微型企业”又占了绝大多数。不同规模的企业由于自身特点和经营管理上的不同对会计人才的需求有着不同的标准。第一,微型企业的需求。通常情况下,“微型企业”因组织结构简单、规模小、业务单一、市场小,对会计人员的要求也相对简单,以普通核算为主要目的的记账型会计即可满足其需要。因此,一般只要求会计人员具有从业资格证书,熟知系统的会计知识、会计电算化知识和税法知识,能单独进行账务处理,如期编制财务报表,进行纳税申报就可以,对会计人员的学历、资历等均没有太多要求。第二,中小型企业的需求。中小型企业相对于微型企业而言,由于其在规模上有所扩大、在业务上有所增加,经营管理的难度也在增加。在这个层次上,虽则多数还是以操作型会计人员为主,但同时要求会计人员应具有一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帮助企业及时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在会计人员的选择上。往往要求其能熟知系统的会计专业基础知识、经济学知识和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知识等,在学历上大多要求在大专以上,职称以助理会计师和会计师为主。第三,大型企业的需求。占企业总数只有1%的大型企业,以上市公司、跨国公司、集团公司居多,其特点主要表现为经营规模大,经营范围广。业务覆盖面大,财务数据比较复杂等。因此,对会计人员的要求比较高,除了能熟练处理常规核算等业务外,更多地是要求会计人员走出数字报表的框架,转移责任重点:从确切遵循规章制度、完善内部监控和治理,进一步投身企业宏观发展战略的决策层,利用财会专业知识在整体策划过程中创造企业价值,更加专注于引领公司应对未来的挑战和变化。能达到这一要求的会计人员必然要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平和综合能力,在学历和资格上达到较高的层次。

(2)人才层次需求趋势分析。通过上述分析发现,不同规模的企业对会计人员有着不同的需求层次,各层次的会计人员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有一定的市场需求。但俗话说,水涨船高。会计人才的逐年增加导致了企业对会计人才的可选择性逐渐增加,也使得对会计人才的专业素养和工作要求也在不断地提高。其一,对会计人员的基本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论规模大小,现代企业对会计人员的职业价值观和综合素质能力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做为会计人员,首先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在工作中自觉履行岗位职责,以积极向上的心态做好工作,恪守本单位相关会计信息和商业秘密。其次,在熟练掌握会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还要具备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熟练使用外语、熟知相关金融、法律及管理知识、了解国际化会计理念。再者,要求会计人员具备丰富的社会知识和良好的公共关系,具备良好的沟通、表达、组织与协调能力和团队精神。其二,要求会计人员有较强的工作能力,能胜任不同的工作岗位。现代会计人员不仅要能处理好日常核算业务,而且还要能为企业在内部治理、资本运作、风险控制、外部协调等等方面担任一定的角色。其三,更为关注受聘者的实际工作经验。根据成本效益原则,在会计人才可选择性较大时,很少有愿意花钱去培养和扶持一个新人的成长,企业对会计人员的要求是能够独当一面的熟练操作人员,所以大部分公司在确定会计招聘条件时不再将学历作为唯一的准绳,而是明确其已有的实际工作经验和实务操作能力。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会计人才需求层次在不断地提升,随着企业信息化的深入,会计人员将进一步从繁琐的账务工作中摆脱出来,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信息分析和利用、预测决策等创造性的工作中来,成为名副其实的管理者。因此,社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将从普通记账型逐渐向具有实务工作经验的中、高级复合型人才靠拢。

(二)会计岗位分工不断细化在实务工作中,会计人员所涉及的岗位非常之多,“财会专业人士在整个职业生涯中将承担一系列不同角色,其中大部分涉及企业每一个部门。”

英国ACCA行政总裁爱伦・布理维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现代企业的飞速发展,企业在需求“通才型”财务人员的同时,内部分工越来越细,很多由财务人员兼职的岗位已从会计岗位中逐步分离出来,并且越来越显示着其重要地位,社会对这些“专才型”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

(1)税务专业人才。与企业中的会计不同的是,税务筹划人员通过对国内外税收法规、制度的理解和把握,能够帮助企业在符合税法的前提下,通过对经营、投资、理财活动的精密规划而获得节税收益。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税务复杂程度的加剧,无论是政府、企业还是咨询服务机构对税务人才的需求都呈现出强劲增长态势。一方面,国际化的税务交流对政府征管人员的要求越来越专业化,政府需要大量高、精、尖的征管人才,而不光是从事政策研究方面的人才。另一方面,从企业层面来看,跨国企业专设税务职务的现象很普遍,而这种现象在国内很多大型企业已经开始出现。对于国内需要走出去的大型企业,税务问题已经不再是简单地和

税务局对话,需要从专业角度进行研究,制定符合企业发展需要的税务计划。所以,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税务工作的重要性,专职税务专业人才的需求将进一步凸显,更多的财会人员会分离成为专职的税务人才,税务专才的空间也将更加宽广。

(2)成本核算人才。对企业来说,有效降低成本是成功的一大关键。因此,生产制造类企业对各种成本控制人员需求较大。从会计人才需求角度出发,一是需要成本核算、分析方面的财务人员。代表岗位是成本会计。主要职责是及时、准确、完整地编制成本报表,处理日常账务及月末结账,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成本分析。提出降低成本的途径、方法和加强成本管理的建议,参与建立和完善公司成本管理控制体系。一般要求财务或相关专业毕业,若干年财务工作经验,精通现行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国家各种税收政策与财务流程。二是成本管理人员。代表岗位有成本经理、成本主管等。这类人员负责从宏观上对成本进行控制和管理,包括主持制定成本控制工作标准、流程及管理章程,制定成本预算计划,编制成本分析报告,以支持公司的经营决策。还要协调财务、市场、销售、采购、生产、质控等各业务部门关系,确保完成成本控制计划。有的成本经理还需负责公司ERP系统财务相关模块的应用分析、实施、运行。应聘这类岗位,一般需成本管理、项目管理的丰富经验,有多年成本会计的工作经历,熟悉制造型企业的成本控制流程,熟悉ERP系统。

(3)资产评估人才。资产评估师是指经全国统一考试合格,取得《资产评估师执业资格证书》并经注册登记的资产评估人员。主要业务是在企业重组、收购兼并、破产及拍卖、产权转让、抵押、企业联营、合营、融资、资产管理等方面时,对企业进行整体或单项资产评估。目前我国资产评估专业人才匮乏,人才供不应求。资产评估人才的匮乏不仅表现为专业人员数量的严重不足,同时现有资产评估从业人员的业务素养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目前全国实际专门从事资产评估业务的人数不足。而在产权交易、企业改制、司法实践、融资抵押、财产拍卖等活动中,迫切需要大量从事资产评估业务的专门人才,现有的专业评估队伍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

(4)内外审计人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适应经济转型、社会转轨、政府职能转变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当前审计机关的审计职责更加广泛,任务更加艰巨复杂。不仅经济总量的扩张大大增加了审计的工作量,而且经济体制转型时期的种种复杂因素增加了审计工作的难度。审计机关迫切需要综合素质好,开拓精神强的新型审计人才来担当重任,以履行好审计工作的神圣使命。此外。随着国有企业改革和民营经济的发展的不断深入,健全公司治理,规避经营风险,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已经成为各单位的内在需要。所以,我国对企业审计人才的需求也将越来越大,特别是内部审计人才需求缺口很大。

(5)国际会计人才。我国企业同全球企业交往和经济合作,财务人员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不仅仅体现在财务报告要透明,掌握国际会计准则等技术层面上的专业化,更值得关注的是财会人员还应从文化差异上理解经济问题。如如何处理与海外公司、金融机构乃至国际媒体的关系以及沟通方式,这些都需要具备高水准的财会人员来完成。并且随着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新会计准则开始在我国实施,行业对国际化高级金融财会人才的需求将大增。熟悉国际会计准则的高端财会人才将受到各大知名企业的追捧。未来数十年内,具有国际资格的财会人才将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因此,中国迫切需要培养更多具备国际资格的高水平财会人才以实现经济真正和国际接轨。

此外,在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影响下,会计人员要把眼界由单一的会计主体扩大到会计主体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充分考虑到可持续发展问题,将整个社会生产、消费和相应的生态循环都纳入会计的核算之中。以便衡量和揭示会计主体的活动是否给社会、环境带来经济影响。这也给会计人员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也提出了新的职业要求。

三、大众化教育下会计高等教育应对措施

(一)更新会计教育观念,注重会计人员素质的培养美国会计教育改革委员会关于会计教育目标的思想强调:“学校会计教育的目的不在训练学生能成为一名专业人员,而在培养他们具有成为一名专业人员应有的素质。”显然,素质的培养是会计教育的目标。我国的会计教育由于受到传统模式的影响以及原有的自身不足,虽有了一定的进展,但步子迈得较慢,大多还是停留在专业知识的传授上,对学生的职业教育和能力培养上十分欠缺。为此,在会计教育中应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新理念,坚持知识、能力和素质辩证统一的观念,做到共同发展。无论是在课程设置上还是在课程讲授上,都要注意在给学生一定的专业知识的同时,要特别注意给学生提供一定的自由空间,培养其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独立学习的能力,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职业道德规范以及对经济现象敏锐的洞察力、批评性思维和人际交往能力。

(二)改革会计教学模式。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对于会计教育模式的改革既要立足于当前,又要放眼未来。打破会计教学中解题方式一元化的局面,开拓学生视野,广泛开展更具理念性、分析性、批评性的教学方式。在课程内容设置上,要注重全面性、系统性、时效性和灵活性,使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以应付会计工作可能涉及到的税务、工商行政管理等日常事务以及复杂多变的、不确定会计事项的出现。改善会计教育的环境,给教学提供一个更加宽松、更加适合学生发展的良好环境。主要应从两方面着手:其一是教育资源的改善。包括会计专业的教科书、教案、参考书籍以及办公室、教室、图书馆设备等的改善,多给学生提供课外资料,丰富会计学习。其二是学习环境和学习方式的改善。要改变那种老师讲、学生听,学生处于被动思维的灌输式教学方式,采用形象、启发式、开放性等多种教学方法,抓住重点、难点、疑点进行精讲多练,并积极开展课堂提问和讨论。特别是可以进行会计案例的教学,把经济生活中出现的会计问题结合要讲授的课程给学生以直观的环境,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巩固和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激发促进学生独立、主动学习的热情。

(三)理论与实务并重,关注会计实践教学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其严密的理论体系与动手操作的实务技能。忽视任何一个方面都会影响会计领域的发展。新形势下的会计教育应做到合理利用高校资源和社会资源,为社会培养出既有理论知识,又具备丰富实践经验的实用型会计人才。所以应以会计理论与实务并重的理念来培养新一代的会计人才。在现行的教育体系中,仍普遍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理论教学和实际应用相脱节的现象,对学生在校期间的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教师自身的实践能力和实践经验比较缺乏,会计教育与会计职业界的联系不密切。针对目前所面临的问题,首先,应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拓宽师资来源渠道。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的方法,全面提升师资队伍的质量。“请进来”是指将会计职业界中经验比较丰富的实务工作者请进来作兼职教师,将他们在实务工作中的所见所闻带进校园,让学生能更真切地了解实际。“送出去”是指将缺乏实践工作经验的教师派送到企

业中去参与实际工作,将理论付诸实践,使理论与实践有机融合。其次,应加强对学生在校期间的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可采取校内模拟与校外实习相结合,专项实训与综合实训相结合,积极开展社会调查与专题研究,鼓励学生参与社会活动,及时了解实务界的动态变化,缩短与社会的距离。再者,应与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加强与企业之间的互动,建立多层次、多样化的校外实习基地,力争与企业实现一个育人、选人、用人的良性循环。

(四)实施多层次教学,尊重学生个性化选择随着社会上各行各业对会计人才的规格、层次需求的多样化,以及人的个性、智力、需求、追求的目标以及愿意付出的代价的不尽相同,只有实施多层次的高等教育,尊重学生个性化选择才能满足更多人的不同的需求。就会计本科层次教学而言,可将学生按其未来的目标分为一般应用型、学科学术型、国际会计型等,在全面强化会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后实行分流。一般应用型人才应着重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培养,加大作业训练力度,加强会计模拟操作和社会实践环节的教学内容,提高其就业竞争力。学科学术型人才通过试办“实验班”培养,强化基础和理论素养,特别注重对专业基础课(如经济学、数学等)和计算机知识运用的教学要求,积极鼓励并帮助他们进一步学习深造,提高报考研究生录取率。对外语基础好的学生按国际会计型人才培养,引进并逐步增加原版教材的使用。使用双语教学,解决外语能力过关问题。同时,积极寻求高层次、高水准的国际合作伙伴,开展“AIA”国际合作办学,不断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

(五)完善评价与考核体系,客观评价学生综合能力会计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要培养合格的会计人才,会计人才能否满足社会的需要,理所当然要有一个评价与考核的标准。而我国现行的考试制度主要是以学校为主导,过分强调学生知识景的多少。由于教育的重心已从原来的知识灌输转到素质和技能的培养,因此,考评体系也应将学校主导型转变为市场需求导向型,根据用人单位对会计人才的要求来确定考评制度。首先,要建立一个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使之能够反映学生知识、素质和能力的各个方面,在确定考评标准时,要注重实效,在保持合理和公平的前提下,重视个性的发展。其次,采取多样化的评价方式,考试和考查相结合、开卷与闭卷相结合,将评价环节穿插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包括课堂提问、作业成绩、案例分析、校内实训、校外实践、科研创新等,评价不仅包括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还要包括学生对教师的评价,以便综合反映出学生能力的高低、参与程度和师学互动程度。

浅谈会计人才需求与人才培养:从社会对会计人才需求谈会计人员的培养

摘 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用人单位对会计人员职业能力和技能的要求也进一步提高了。因此,本文主要对酒泉地区中小企业对会计人员的职业能力和技能的要求,谈谈我院高职会计专业的教学改革的对策,以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降低会计人员的职业风险。

关键词 技能 社会需求 培养

在我院示范校的建设下,利用寒暑假的时间,我对酒泉地区企、事业包括会计师事务所等单位的会计岗位设置和会计岗位对会计人员的能力和技能的要求进行了大量的调查。通过调查,我们发现我区的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对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和专业技能的要求比较高。

一、酒泉地区会计职业需求的现状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传统会计已经开始和其他的专业慢慢融合从而产生了很多新职业岗位,这也为会计人员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从现代会计职业的发展趋势看,可以将酒泉地区的会计行业的职业分为四类。即:“做会计的人”、“查会计的人”、“管会计的人”和“研究会计的人”。其中,“查会计的人”,一般指的是会计师事务所的注册会计师、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审计部门的审计人员、资产清算评估人员。而且这个方向的门槛较高。要成为一名注册会计师需要通过全国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是目前各类注册执业资格考试中考试周期最长、难度最大的;要成为单位的内部审计人员必须具有比企业会计人员更强的会计业务能力;通过对酒泉地区财政局的注册会计师的考试的资料显示,酒泉地区的过关率不到2%;“管会计的人”从事这类会计职业的人主要是指与会计管理有关的政府部门管理人员和其他组织机构的人员,主要与会计管理有关的政府部门包括各级政府的审计部门、财政部门、税务部门、国家监察和管理部门(如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海关) 等。对这类部门,必须是国家公务员,必须参加国家组织的公务员考试,在现在就业压力很大的情况下,公务员考试的难度很大,2009年,酒泉地区的公务员考试的比例只有3%左右,而且,这个方向上的人才需求量小得多,因此,就业竞争非常激烈;“研究会计的人” 一般指在各类研究部门的专职研究人员和各类中等、高等院校会计专业的教师和会计专家,他们主要是从事会计理论和实务的研究和教学工作;所以高职院校一般很难培养前面的这三类人才,所以高职院校的在对会计人员的培养上,将其定位于“做会计的人”,也就是说,是在一个单位从事会计核算、会计信息报告及财务管理工作的人。这是狭义上的会计人员,是人们通常理解的会计职业,也是最主要的会计职业。酒泉地区的中小企业也就是需要这方面的人才,在该方向上就业的门槛较低,只需要考取“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从业资格证”即可。在这个方向上从业的队伍十分庞大。

二、酒泉地区企、事业单位对会计人员的技术和能力的要求

企业会计本质上是对企业经济业务事项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并通过所提供的会计资料做出正确的预测,参与经营决策和实行监督,要满足企业对会计人才越来越高的要求,适应会计职业的发展趋势,会计人员必须既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又具备一定的学习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1. 会计人员必须具备较全面的、系统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能力

会计人员需要掌握的知识包括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基础知识是指培养会计人员求知、思维、分析、语言、写作等各方面能力的知识(包括逻辑、数学、语文、计算机、外语、写作等),尤其在一些企业中,要求会计人员会进行一些应用文的写作,如财务会计报告分析、审计报告和项目决策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这就要求我们的会计人员具备一定的文字和应用语言的能力,熟悉财经写作的要求;以及与会计密切相关的经济、财政、市场、管理、组织行为、贸易、金融等知识。专业知识包括财务会计(初、中、高级三个层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税务、信息系统、审计、非盈利组织会计、国际会计、会计理论以及会计职业有关知识。一些单位在录用会计人员时,除了具备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时,还得取得初级会计师的资格证书,在一般的纳税企业中,会计人员要会纳税申报和汇算清缴,并且会对企业进行纳税筹划。这一能力可以提高会计工作效率和会计信息质量的可靠性,还可以为会计人员提升业务水平及拓展个人前途提供时间和空间。

2.解决问题技术能力

高职院校培养会计主要是为社会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是我们的毕业生,一走上工作岗位,就能够从事具体的会计工作,这些能力主要包括计算机打字或小键盘数字录入,比如:“天一”会计师事务所,在录用会计人员时,必须会用五笔键盘输入法,而且对录入的速度也有一定的要求,会进行一定的图表处理功底,在银行招聘柜员时,必须会用小键盘数字录入;会计软件的应用技能,好多单位都已经去掉了手工做账,进行会计电算化系统做账,这就要求会计人员必须会熟练的操作一门会计软件的全部处理过程,从“建账―填制和审核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登账―结账―会计报表”的全部处理过程,比如:速达或者用友等会计软件的使用;信息处理能力既包括对当今社会纷繁复杂的信息进行搜集、分析、加工、整理的能力,也包括进行会计文案写作应具备的选题和内容整合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指能够按照企业的财务战略、依法处理突发或非常规会计事件的能力。

3.社会适应的能力

会计岗位是一个岗位群体,不是一个独立的处理过程,这就要求会计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社会适应的能力,这一能力包括沟通合作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前者是指个体与个体或群体之间为达到某种共同的目的,能够有效交换观念、思想、知识等信息,在行动上积极有效地相互配合以共同完成任务或行为的能力。后者指组织实施、计划安排、贯彻落实、监督控制和协调配置活动的能力。会计工作处理的是单位与单位、人与人或单位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这就决定了会计或会计部门工作的有效开展,既需要其他部门或人的配合,也需要会计人员去主动协调或配合其他部门或人员。尤其是,对企业外部单位而言,会计必然要与外部的银行、工商、税务、海关、劳保等职能部门打交道,既要维护单位所有者的利益,又要遵守行业自律原则和接受政府的监管。因此,会计的沟通合作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对做好会计工作至关重要。

为了满足社会对会计人员的需要,培养更符合社会需要的会计人员,作为酒泉地区的唯一的一所高等学府肩负着重要的使命,必须要在会计人员的方向和模式上进行教学改革将我们的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面向大中小型各类企业,适应现代会计职业要求的,具有良好职业素质,能应用本专业知识和技能,毕业后能直接胜任相应的会计基础核算岗位工作,达到初级会计师水平的高素质技能型会计人才。

三、适应社会需求的会计教学改革

1.以学习领域课程为核心,重构课程体系

为适应会计职业要求,达到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必须进行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的重构,根据会计人员必须既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又具备一定的学习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职业能力要求,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应由专业技能、基础素质和能力拓展三部分课程组成。重构后的课程体系以学习领域课程为核心,打破了过去由会计学原理、财务会计学等课程组成的学科体系的束缚。学习领域课程的基本特征是基于工作过程,即将工作领域中的典型工作任务转化为学习领域课程。而目前法定的会计职业或职称资格证书(如“会计从业资格证”、“助理会计师资格证”等) 的考试仍然是以理论、书面考试为主,属于学科体系,重在背诵记忆,与学习领域课程的建设目标有矛盾。应当如何解决这个矛盾?我个人以为可以采取先分散再集中的方式来解决。先分散就是教师可以在进行相应的学习领域课程设计时,将证书考试的知识点,尽可能地分散到各个学习情境中,“制造”出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正确答案,达成知识的迁移目的。再集中就是根据国家安排的考试时间,在考证前集中一段时间开设选修的考证辅导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自愿选修。这样做的好处是既不打乱整个学习领域课程体系,又能提高学生考证的通率。

2.实行会计技能模块化教学,改革教学方法

会计技能模块化教学法就是将会计工作内容划分为若干种技能,然后,对每一种技能制订出具体的达标标准,依据标准再制订出一系列技能培训方案。教师按照技能培训方案进行各项技能培训,主要是通过示范性教学教会学生怎样做好每件具体的事,使学生学会一项或多项技能。具体来说,就是让学生首先进入所描述的企业会计情景现场,通过让学生参观、观察使学生感受职业氛围,体验会计岗位需要哪些技能。如计算机文字录入和数据录入、五笔打字、点钞、验钞、钞票捆扎、算盘的计数、填制单据、盖章签字手续、登记账簿、装订凭证等。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突破教学中的难点,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发学生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技能成绩评定要灵活多样,提高技能质量

对技能课程学生学习成绩的考核,应针对不同的技能课程采取各具特色的考核方式,方法不必要求相同,如:文字录入技能课程”设计的考核方式及办法:考核方法主要参照学生的定时录入速度和正确率,主要包括计算机打字软件的内部录入和外部参照资料录入两种。具体标准根据录入汉字总数和正确率评定。

(1)基本标准:35个汉字/分钟,85% 正确率。

(2)强化标准:50-70个汉字/分钟,90% 正确率。

(3)升级标准:80-100个汉字/分钟,95%以上正确率。

再比如:“点钞技能课程”设计的考核方式及办法:

(1)票币整理技能考核办法:给出面值不等的票币,限时不限量。

(2)假币识别技能考核办法:给出百张假币与真币,在5 分钟内鉴别真伪。

(3)点钞技能考核办法:给出若干捆练钞券,限时不限量。

(4)验钞机使用技能考核办法:用验钞机现场考核。

综上所述,会计人员的技能的培养还得结合企业的具体情况和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应用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等等综合素质,在自我总结和不断的学习和工作中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