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7-20 10:59:50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1篇的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运用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摘 要: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新课改的深入,在教学中应用先进理念和技术,进而提升教学质量成为现阶段教师关注的重点。多媒体技术在导入新课、突破难点、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等方面有着其他教学手段所无法比拟的特点。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有效地应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可以营造一个生动形象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师生交流互动,提升小学数学课堂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小学数学;新课导入
一、小学数学现代多媒体技术应用的必然性及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开展仅仅依靠粉笔、课本、黑板,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严重制约学生数学学习的主动性。小学生由于其年龄特点比较活泼好动,传统的教学模式比较枯燥,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起到消极的作用。在多媒体技术应用初期,因为教师对于其技术优势、教学重点理解不深入,造成并未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对此,现代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科学应用就需要以系统分析论证为前提,针对小学教学重点及小学生的心理特点等展开课件制作,进而提高现代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效果。
二、现代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1.现代多媒体技术在新课导入的应用
优质课堂开始的前提是创设情境或者通过上节课重要内容的复习,进而导入本节的数学课内容,这时就可以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制作幻灯片,既形象直观,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这种新课导入方法相比于板书、口述有着很大的优越性,学生学习的热情可以被有效地激发出来,其学习目标也就更加具体,自然而然数学教学质量也会得到相应的提升。相比于传统的板书、口述,现代多媒体教学制作的课件、视频、幻灯片等教学资源既可以长期保存,又可以方便对其进行修改完善,还可以反复使用,这一特性是传统的口述、板书所无法企及的。例如,在三角形认识这一章节讲授过程中,可以通过多媒体创设这样的情境:教师和学生坐在车中,车窗外有三角形的自行车、输电线铁塔、电线杆。这种情境的创设将能够最大限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而使他们产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欲望,将注意力集中到数学课堂上,进而产生学习热情。学生通过自身的观察在愉快的环境中很简单地就认识了三角形的相关概念,记忆也更加深刻。
2.现代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上的应用
以往的数学教学模式,通常只能展示简单的图形,这种模式就给学生观察图形、想象力的发挥造成影响,进而导致学生学习热情的下降。通过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在数学课堂上演示教学内容,将晦涩难懂的数学问题以音频、动画、插画的形式呈现出来,使得学生理解学习数学知识更加直观、简单,进而提高数学课堂的讲课质量。例如,在学习轴对称图形的认识时,利用Flash软件制作动画,通过动画的演示让学生更为直观地理解轴对称图象的概念。此外,在进行梯形面积公式推算时,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对梯形进行移动、裁剪、补加等操作,让学生通过亲身观察,更好地理解、掌握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通过多媒体技术的演示帮助学生理解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相关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这种演示视频在数学课堂上的利用,不仅可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对于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也有着积极的作用。
3.现代多媒体技术在活动课的应用
数学活动课是在教师设计、组织、参与的基础上,学生自主开展教学活动的教学模式。数学活动课具备很强的教育性和实践性,学生能够通过自主活动学习知识,这种教学模式更加符合新课改关于综合性人才培养的要求,即学生在自主活动中不仅学习数学知识,其沟通能力、协调能力、组织能力也会得到相应的提升,优质的数学活动课可以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例如,在图形学习中,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组装成拼图,然后学生自己去动手画图,学生学得开心,也掌握了图形知识。在以往的数学活动课中,因为没有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活动课开展的资料不容易收集、整理,因此就受到很大限制。
4.现代多媒体技术在数学复习中的应用
数学复习课的质量,对于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提高数学能力有着重大的影响。高效的数学复习课堂,既能够帮助学生巩固之前学习的知识,又可以提高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在实际生活中的能力。以往的数学复习课,通常是练习题、背诵定义,甚至布置大量作业,但是这样的复习巩固会让学生产生厌学心理,进而失去学习兴趣。而现代多媒体教学能够融入较多信息,节省大量时间,教师需要在复习课之前将知识制作成课件,将重难点知识通过多媒体展现出来,学生因为兴趣的驱使可以更高效地掌握复习的知识。
现代化多媒体技术具备生动、形象、直观、静动结合等优点,对于优化教学效果、提升教学质量有着积极的意义。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学习情况、认识规律、教学内容,科学高效地应用现代化多媒体技术,使得现代化多媒体技术在教师的科学把握下发挥其作用。
摘要:随着计算机的日益普及,多媒体辅助教学已成为现代化教育中的一种有效手段。多媒体教学直观、多变、省时的优势,可激发学习兴趣,加大课堂容量,有利于教师控制上课进程,非常适合小学阶段数学的教学。
关键词:多媒体运用 小学数学 教学策略
随着计算机的日益普及,多媒体辅助教学已成为现代化教育中的一种有效手段。多媒体教学直观、多变、省时的优势,可激发学习兴趣,加大课堂容量,有利于教师控制上课进程,非常适合小学阶段数学的教学。如何灵活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使课堂教学改革进人一个崭新的阶段?通过几年多媒体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多媒体教学中教师主要精力应放在如何发挥主导作用、启发学生思维上,适应个别化教学需要,采取不同的课堂策略,因材施教,使学生始终保持兴奋、愉悦、渴求知识的心理状态,把课堂空间真正还给学生。
一、巧设导语,预伏诱因,激发求知欲
小学生年龄小,对学生的直接兴趣始终是小学生学习动机的稳定组成部分。在开始正式教学内容前,通过多媒体课件设置一些场景导入教学内容,可以调动学生的各种智力及非智力因素参与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如教学“100以内加减法的整理和复习”一课,上课伊始,我们设计屏幕上出现一些零乱散落的珍珠,教师问道:“为了便于珍藏这些珍珠,你有什么办法?”学生们各抒己见,当一位学生说用线把珍珠穿起来,不仅便于保存,而且还可以更好地展示它的美丽时,电脑动态呈现用一根线穿珠的过程,一串晶莹剔透的珍珠出现在大屏幕上,教师顺势说:“我们所学的知识就像这些散落的珍珠,只有经过及时整理,应用起来才很方便。”这一导入不仅为本课先罗列知识点,再由点串线,最后形成知识网络的复习方法打下伏笔,而且使学生产生愉悦的心理状态,诱发了学生感情行为上的参与意识,学生强烈的复习欲望油然而生。
二、围绕重点,展示过程,提高认识技能
数学是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一门学科,而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逻辑思维为主的过渡阶段,因此教学中的重点应放在围绕教学重点,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要在通过直观、生动的多媒体课件在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帮助学生掌握其内在规律,完成知识构建。如教学圆面积计算公式,学生对于推导过程,特别是等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越接近长方形的道理难以理解。用多媒体演示:把一个圆2等分,用红蓝表示两个半圆,再把两个半圆分成8个相等的小扇形,让小扇形一个个从圆中“飞出来”(还剩下一个虚线圆)排成两列,拼成一个近似长方形闪烁显示,再依次进行16、32等份的方法割补,让学生通过对比,直观地看出等分的份数越多,越接近长方形。在此基础上再通过移动演示,使学生建立圆半径。圆周长的一半和所拼成长方形的长、宽之间的联系,从而推导出圆面积计算公式。这样化静为动的显示,步步引导,环环推进,在学生的头脑中留下了“化圆为方”的深刻表象,有助于实现由感知――表象――抽象心理转化,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三、创设情境,鼓励求异,培养创新意识
每个人都有自我表现的要求,小学生成长尤为突出,当表现成功时,越发激起再表现的欲望。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策划者、组织者和指导者,教师要抓住教材中所蕴含的创造性因素,利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创设富有变化、能激发新异感的学习情境,把学生的自主权真正交给学生,打破常规思维束缚,凭借自己的智慧和能力积极从不同途径、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主动探索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培养创新精神。例如,某小学的操场长70米,宽55米,为满足学生活动需要,操场的长增加50米,宽增加25米,求操场的面积增加了多少平方米?学生在解题时容易出现这样错误解法:50×25=1250(平方米),如果我们按题意在屏幕上先出示长70米,宽55米长方形,再延长长方形的长和宽,成为扩大后的长方形,并把面积扩大的部分涂色。从图上直观地看出长50米、宽25米的长方形不是操场所增加的面积,再让学生看图思考:增加的面积应该怎样求?在可视图形的帮助下,学生可以用多种方法解答。
四、拓宽视野,丰富内容,扩大学生知识面
让学生接触更广阔的天地,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是我们现在教学需要解决的问题,而多媒体正是学生拓展思维、丰富知识,走向世界的窗口。教学中要利用多媒体课件省时、多变优势,设计出题型多样、趣味性强的各类问题,从基本训练题、目标达成题到能力拓展题,加大课堂容量,丰富教学内容,增强信息反馈,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综合能力。例如:教学“年、月、日”一课时,我们用多媒体课件,设计屏幕上出现彩色的太阳、月亮、地球三个天体的运行规律,即地球绕太阳转一周是一年,月亮绕地球一周是一月,地球绕地轴转一周为一日。再配以教师亲切的解说和悦耳动听的音乐,生动的画面把学生带入了奇妙的宇宙,感知年、月、日的来历,同时学生对年、月、日怎样产生、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等产生的疑问,通过这一新奇的演示,激发了学生探索求知的欲望,提高了学生认知程度,学生可以触类旁通地知道很多知识,扩大知识面,使他们增长见识。
(作者单位:河北省永年县广府总校)
【摘要】多媒体技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对导入新课、突破重难点、培养学生探究精神等有着自身独自的特点。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充分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能变静态为动态,变无声为有声,变抽象为具体,有效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学习中始终保持兴奋、愉悦、渴求上进的心理状态,有助于提高课堂效率,促进师生互动与情感交流。
【关键词】兴趣 创设情景 突破重难点 促进数学能力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多媒体现代教学方式已广泛运用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课堂教学逐渐活了起来。数学教学中多媒体的有效运用,为优化数学课堂教学创造了条件,注入了活力。特别是它能变静态为动态,变无声为有声,变抽象为具体,让学生在学习中始终保持兴奋、愉悦、渴求上进的心理状态,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促进了师生互动与情感交流。
一、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数学本身比较抽象、枯燥,特别是对于自控能力差,注意力难以持久的小学生来说,学习兴趣的作用就显得格外重要。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新课导入时的前3―5分钟会直接影响到整个课堂教学的效果。因此,在导课时,合理选择和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设计好开课方式,一开始就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的学习上来,为整个课堂的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教学《统计的初步知识》一课,我把学校附近十字路口上的汽车流动情况拍摄下来,将此真实场景带入了课堂。由于学生已有了初步的收集、整理数据的方法,我放了一段该路口来往车辆的录像,要求同学们统计各种机动车流量情况,学生兴趣很浓,纷纷投入到活动中。几分钟后,我问:完成任务的举手。没人响应。我说,那我再放一遍,可要数仔细哟!又放一遍,几分钟后,我又问:完成任务的举手,寥寥无几。多数学生着急了,说:老师,太快了,记不下来。我说:可以想想办法呀!老师没有过多地指点,同学们开始自发的分工,有的当记录员,有的数小汽车,有的数大客车,有的数货车,有的数摩托车。再放录像,一分钟后,顺利完成任务。把真实生活场景带入课堂,学生犹如身临其境,好奇心、求知欲被激发,兴趣高涨。
二、化难为易,突破教学重难点
乌申斯基曾经说过:“如果最初的教学,充满了形象、色彩,就能够为儿童多种感官所接受,我们就能够使自己讲授的知识为儿童所接受。”而多媒体的展现方式多样,具有巨大的表现力,极大的突破了常规教学手段的局限,能把学习的内容化大化小,化静化动,化远化近,化抽象为具体,既可将整体分解为部分,亦可将部分综合为整体。因此,我们可以利用它来弥补教学中学生感性材料不足的缺陷,帮助学生充分感知教材,深入理解教材,尤其是教学中的难点。
如在教学《圆的面积》时,学生对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不太容易理解。关于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教材虽然采用了实验的方法,把圆分割成16等份,再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然后由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S=πr2。但是,实验过程比较复杂,难于操作,学生不易理解和掌握,再者用圆拼成的近似长方形时,让学生想象出分割的份数越多,拼得的图形就越接近于长方形(渗透了“极限”思想),这对于小学生来讲很难想象,学生所看到的只能是把圆拼成的一个长方形,致使学生对所推导出来的公式的精确性持怀疑的态度。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充分地发挥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优势,利用动态展示圆的面积公式推导过程,使抽象化为具体,化难为易,以达到最佳效果。
三、利用多媒体,促进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儿童对大自然有着与生俱来的好奇心,他们希望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或探索者。所以,教师首先要积极营造探究的氛围,使学生敢于探究,善于探究和乐于探究。而多媒体信息技术的最大优势就是能提供大量的图像、图形、动画、视频以及各种音频信息,为各科教学创设仿真或虚拟真实的情境,使教学环境得到了延伸和扩展,让学生犹如身临其境,调动了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使学生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能发挥学习主体的最大潜能,有助于学生质疑、假设、探究、验证、判断等多种能力的培养,从而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并提高能力。
例如:在教学圆柱体体积公式的推导时,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动态演示,在屏幕上先将圆柱的底面分成16份相等的扇形(其分割线用红色表示),然后将圆柱切开分成16份,此时,再将用红色表示的突出的谷峰部分对准另一半凹进去的谷底部分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接着把圆柱底面分的份数越来越多,拼出的几何体就越接近于长方体。此时向学生提问:“圆柱体分的越细,拼成的图形越接近于什么形体?”的同时,多媒体进行演示:将切分前圆柱体的底面部分与拼合后长方体的底面部分同时闪烁――移动――进行比较,学生很快就得出“圆柱体的底面积等于长方体的底面积”,接着,将圆柱体的高与长方体的高同时闪烁――移动――进行比较,让学生观察得出“圆柱体的高等于长方体的高”。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学生结合演示通过讨论、思考,进行总结“由于在整个拼切的过程中,它们的体积大小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圆柱体体积等于长方体体积,等于底面积乘以高。”这样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不断地再现知识的产生,形成过程,展开学生探求新知的学习过程,可以使学生更容易地了解和掌握知识,让学生在观察与思考的过程中掌握思维的一般方法,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
总之,电教媒体有利于优化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益。对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探究能力的培养与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心理特点、教学内容、学生学习实际等诸多因素去综合考虑,遵照“适时、适当、适度”原则合理运用电教技术,不能“喧宾夺主”,使电教媒体在教师的驾驭下有的放矢地发挥作用。
【摘要】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多媒体技术在教学活动中的应用也在不断深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合理应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必然能够促进教学方式的改变及效果的提升。本文系笔者工作经验的总结,对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梳理,并对部分问题提出部分针对性的对策探究,提出了相应的应用建议。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 小学数学教学 问题与对策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技术在教学活动中的应用也在不断深入。在现有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也在不断增加。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的必要性
1.优化情景教学模式突破
小学生本身较为好动,同时对情景的转变非常敏感。多媒体技术能够通过声光电等媒体技术打造出具体的情景,学生在感官的刺激下,很容易集中精神跟着老师的步调开展学习,并激发其学习的兴趣。而兴趣作为最好的老师,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性和积极性。
例如,在进行“平均数”教学时,可以播放《大头儿子小头爸爸》动画片中大头儿子与朋友分享玩具的故事。这个时候,老师就可以问,一共有多少个玩具,要怎么分才能大家才能一样多呢?如此,就将平均的概念导出来了,学生也很容易进入角色开始学习。
2.突破教学中的难点疑点
多媒体技术的生动形象的特征能够将抽象的数学公式和运算过程形象的表现出来,给学生直观的感受。如此,就能突破固有的教学难点的束缚,做到化难为易。
3.营造和谐互动课堂氛围
有研究表明,儿童的思考是由色彩、图像以及声音来激发的。而多媒体技术能够恰如其分地构建和谐的教学氛围,而这个氛围特别利于学生进行创新性思考。
4.激发学生进行自主探索
人教版小学数学的课程目标明确提出,数学课程要启发学生的思维,同时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而多媒体技术能够锻炼学生自主探索和创新的能力,通过提出引导问题和和谐的气氛,共同作用下学生可以更加主动地进行探索。
5.增加课堂教学的信息量
传统的教学中,老师需要写板书、擦黑板。数学老师还需要在黑板上进行几何画图等工作。而多媒体技术都可以通过计算机的保存调用功能简化这些过程。除了简化过程外,多媒体技术还可增加拓展性的内容,从而提高到信息的质与量。
二、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常见问题
1.设计及使用不够科学
多媒体技术的使用需要恰如其分的运用才能展现威力,而现实却是多数教师因为自己计算机技术和备课时间等问题,造成做出来的多媒体课件在设计与结构上有问题,进而造成使用效果不佳。
2.形式主义高于了实际
丰富多样的声光电影本身是多媒体技术的一大亮点,但如果在实践中使用的太多太频繁反而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最终过犹不及。
3.知识推导过程被忽视
多媒体代替了黑板,而一些数学的结论就会简单直接地摆在学生面前,却忽视了中间的推导过程与内在逻辑。这就造成了学生在学习时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4.教师引导方式的缺位
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扮演引导者的角色,而在许多多媒体教学中,教师只是单纯地复述课件上的内容,成为了课件的“复述机器”,而没有真正的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如此就会造成了引导角色缺位,进而影响教师的教学质量。
三、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建议
在进行多媒体技术应用时,教师应当结合课堂之间的角色关系、教学内容以及学生需求等层面来开展。如此,才能确保多媒体技术这样优秀的新技术能够为小学数学的教学课堂增添亮色。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课堂上,学生应当占据主体地位,而教师则扮演这主导角色。在实践中,教师需要根据课程的目标、重点与难点,运用多媒体技术来进行课件设计。在具体的课堂上,切勿让计算机代替教师角色,做到与学生的交流与演示和谐共存。
2.做到技术与内容平衡
多媒体技术自身在表现手法和内容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具体来说,在进行教学活动时,多媒体在培养学生交往、合作能力方面有优势,却很难满足学生的多元化需求。另一方面,多媒体技术能丰富教学内容,但量多并不一定能够取得好的效果,因此需要更多地把控尺度。如进行“四则运算”的讲解时,使用多媒体技术容易跳过逻辑推导这一课程重点,最终得不偿失。此外,数学教学要求学生的动手能力与探索能力都有提高,而多媒体技术却很难做到平衡。因此在选择使用多媒体技术时,应当把控好技术与内容之间的配合,做到均衡处理。
3.处理技术与学习需求
学生的学习需求是教师进行教学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因而在具体的多媒体技术运用上,需要以学生的学习需求与兴趣作为出发点。此外针对学生很容易混淆的知识点和传统知识难点,教师应当多多运用多媒体技术来形象化知识难点。如此,能够克服传统教学方式与教学语言上的问题,提升教学效率。例如:在进行“圆的面积计算”的课程教学时,首先要明确学生本堂课需要掌握的知识点为如何求圆的面积,并了解学生在课堂上更喜欢动态的表达方法。因而在具体设计时,可以用动态图的方式解释如何用计算长方形面积的方法转为计算圆形面积的方法。这样既能完成教学目标,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又能在学生的兴趣偏好上做文章,让学生能够更加投入到学习中来。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多媒体技术是新时代的产物,教学内容与多媒体技术只有有效结合才能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小学数学教学是一个长久的教学过程,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做到技术与内容平衡、处理好技术与学习的需求,做到“适时、适量”,科学运用,方可取得最优的效果。
摘 要:本文主要阐述了多媒体的发展过程,多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起到的作用,以及多媒体依靠教学手段的直观性、内容的丰富性,特别是在许多无法用实物教学的课程中起到的作用;并讨论教师应该怎样将多媒体技术运用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优化教学过程;以及如何避免多媒体对与应用对象所造成的负面的影响。
关键词:多媒体;小学数学;教学;作用
由于多媒体具有图、文、声并茂甚至有活动影象这样的特点,所以能提供最理想的教学环境,它必然会对教育、教学过程产生深刻的影响。多媒体技术将会改变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最终导致整个教育思想、教学理论甚至教育体制的根本变革。本文主要就多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所有的优点与益处,如何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以及教师应在使用多媒体时所注意的地方进行讨论。
一、使用多媒体技术的概念和优势
多媒体技术是以计算机为中心的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教育方式相比,多媒体教学具
有明显的优势:利用多媒体的多方面刺激,促使信息获取效率提高;利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形象生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利用多媒体教学信息量大,有效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多媒体技术运用与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策略
多媒体的特点与优势是显而易见的,但是能否发挥多媒体的优势,这就要看教师是如何将多媒体恰倒好处的运用于课堂教学中了。下面就简单的讨论教师应该如何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1、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能够为学生营造一个色彩缤纷、图文并茂、动静相融的教学情景,促使学生脑、眼、耳、手、口等多种器官同时接受刺激,从而大大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交互式的计算机技术为学生的主动参与提供了条件,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积极性。
案例1:在设计《商不变性质》一课的导入时。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播放了猴王分桃的故事,桃树上挂满了桃子,桃树下坐着一群猴子,它们等猴王来分桃子。猴王准时来到。猴王对小猴子说:“给你6个桃子,平均分给3只猴子吧。”小猴子说:“太少了。太少了。”猴王说:“那就给你60个桃子,平均分给30只猴子,怎么样?”小猴子得寸进尺,挠挠头皮,试探地说:“大王,请你开恩,再多给点行不行啊?”猴王一拍胸脯说:“那好吧,给你600个桃子,平均分给300只猴子,这下总该满意了吧?!”这时,小猴子笑了,猴王也笑了。当学生还沉浸在猴王分桃的故事中时,我问:同学们,为什么猴王和小猴子都笑了呢?猴王是运用什么知识来帮助教育这个既贪吃又自作聪明的小猴子的呢?在学习了今天的知识后,你们就知道了。
2、运用多媒体化难为易,突破教学难点
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的信息传递形态,主要以静态形象和口语交流为主,以模型、挂图,板书,和实物演示为辅,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常常感到单调、枯燥、注意力易分散,学习效果不理想,而多媒体教学具有形象具体,动静结合,声色兼备等独特功能和综合优势,可以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同作用,解决教师难以讲清楚,学生难以听懂的内容,从而有效地实现精讲,突出重点、难点。
案例2:在教学射线具有可以无限延伸这一特点时,由于,在现实生活中不存在这样的物体,所以,学生对“无限延伸”一词似懂非懂。这就可以利用多媒体的动画功能,在屏幕上先出现一个亮点,然后向一端延伸,成为一条亮线,亮线越来越长,越来越长,逐渐延伸出了屏幕。一边演示,一边叙述“像这样无止境地延伸下去,亮线将无止境地延长。”借助这样动态的演示,学生头脑中出现了“无限长”的情景,学生对“无限延伸“一词有了真正的认识,从而突破了这节课的教学难点,提高了教学效率,也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3、运用多媒体营造学习氛围,激发创新思维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不仅要在课堂上创设一种平等、民主、和谐、宽松的氛围,还要以积极的态度和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学生,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同时要根据教学内容寻求一种最能激发学生兴趣并最易于他们接受的教学方式,这样才能使学生产生不怕错误、敢于求异的良好的学习心理,孩子的创造思维火花才能迸发出来。国内外大量的实践证明,在一定的音乐氛围中进行学习,能收到明显的学习效果。教学中,根据这一原则在多媒体课件中配上适当的音乐,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既促进了学生的思维想象,又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4、运用多媒体化静为动,提高学生主动探究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有着巨大的优势,因为它图文并茂,可以化静为动,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加深理解知识的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的优势,把图片情境由静态变动态,把知识形成的全过程淋漓尽致的呈现在学生的眼前。
案例3:在教学“时、分、秒”一课时,我利用多媒体课件设计了一个动态的钟面,学生可以根据钟面上的指针变化,清晰地看到时针走一个大格,分针正好走一圈,从而学生可以自主地发现整时的特征,“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这一教学环节,有效地提高了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认识整时的能力。
三、运用多媒体技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注意事项
当然,任何事物的出现并不是完美无缺的。教育有法,教无定法,在实际教学中要根据实际需要采用各种教学方式,不是说堂堂课用多媒体就是好,这种一刀切的做法也是有违我们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应避免多媒体设计“花哨”,造成喧宾夺主;避免多媒体内容复杂烦琐,降低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