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7-30 09:35:44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1篇的谈新媒体环境下的公益传播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摘要】互联网时代构建了新的人际关系网络,微博、数字报刊、手机短信、移动网络、SNS社区等新媒体的兴起正改变着人们接收信息的习惯。新媒体以其交互性、非强迫性、多元性、时空广泛性等特征弥补了传统媒体公益宣传存在的一部分缺陷,在一系列公益事件中发挥出强大的宣传功效,其与公益的结合已成为趋势,而更多更好的结合方式则需要各公益主体在实践中进行不断的探索。与此同时,相关制度与管理体系的不完善、技术手段的局限,使得新媒体公益传播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集结政府、公益组织、媒体等多方力量进行完善与解决。
【关键词】新媒体,公益传播,互联网,信息
媒体公益传播
公益传播是指具有公益成分、以谋求社会公众利益为出发点,关注、理解、支持、参与和推动公益行动、公益事业,推动文化事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非营利传播活动。大众传媒作为公益传播的载体,在公益传播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舆论导向作用。
传统媒体公益传播。传统媒体公益传播往往是以公益广告、公益节目的形式通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进行宣传,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传统媒体的公益传播占据了绝对的主流位置并取得了可观的社会效益,但网络技术的进步在悄然改变着大众的行为习惯以及舆论的传播方式,传统媒体的公益传播渐渐显露出较为明显的问题与局限。
以公益广告在报纸杂志的传播为例,报纸杂志的公益传播依托的是其作为历史较长的媒体所积淀起的公信力,好的报纸杂志具有强大的“品牌”价值,而公益广告的公益价值恰恰需要建立在海量的发行基础和良好的公众形象之上。但是,平面的公益广告往往缺乏创意,由于创意不足,导致其所传达的理念不能深入人心,大众从“看到”到“参与”之间的转化率极低。另外,随着报纸杂志市场的细分化与专业化,许多媒体不再具有公益广告所需要的“量”的基础,广告投放效果甚微且成本增加,同时,公益广告也很难与专业媒体的定位和内容相融合。此外,由于报纸杂志有固定的发行周期,时效性相对较差,间断的、相对独立的公益广告、公益活动不能起到从根本上增强全社会公益理念的作用,针对社会事件的公益宣传有滞后性,同时缺乏反馈与互动。
新媒体公益传播。近年来,技术进步带动了新媒体指数化的成长,数字电视、数字报刊、网络、手机短信、触摸媒体等媒介成了更为广泛应用的传播手段,美国《连线》杂志对新媒体的定义为“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而传播公益理念的公益广告、公益新闻、公益活动等发起者和受众都极其广泛,可以说公益尤需传播,而新媒体独具优势。
相较传统媒体而言,新媒体的互动性与及时性极强,每个接收者同时也可以是传播者、监督者,在新媒体环境下,媒体的知情与传播“特权”被弱化,信息的监察权力也分散在受众之中,且传播者、接收者、监督者的身份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变换频繁,信息制造与传播在广泛的受众群体中随时随地都在发生,整个过程具有很强的互动性与及时性。此外,新媒体制造与传播信息的成本极其低廉,近乎为零,对受众多为免费,每个人都可以在新媒体平台进行大众传播,大大提高了受众的主动性,同时,形式、内容多样的新媒体体现出小众化、个性化的特点,在某些特定人群中具有极高的关注热度和极强的影响力。
基于新媒体的特点与优势,结合传统媒体公益传播所遇到的问题,新媒体环境下的公益传播能体现出以下特质:
1.交互性。新媒体传播是双向的,尤其是通过网络,在公益传播的过程中可以及时得到受众的反馈信息并引起主动的再传播,信息的接收者同时也是传播者,对信息具有再加工的权力,交互性极强。
2.非强迫性。基于新媒体的互动性特征,受众对信息具有选择权,在公益传播中,受众可以自由转换身份,其主动性对传播效果具有显著的影响。互联网环境下,受众并不是完全分散的,多以兴趣、行业等细分化标签为基础聚集起来,彼此之间有一定的信任度,对于信息的传播热情相对较高,同时,参与感能带来一定的愉悦,使传播的主动性更强。
3.时空广泛性。网络、手机等新媒体覆盖的时空范围是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基于公益传播的教育性、观念性、倡导性等特征,新媒体所提供的传播环境更适合进行公益传播,同时,新媒体环境大大降低了公益传播的成本。
4.多元性。新媒体环境有利于公益传播形式的创新,例如,视频、动画、短信等多种表现形式可以在公益广告中运用,微博、社区、主页等可以积极运用在公益组织和公益活动中,多样化的表现形式可以进行有机结合,针对不同的群体、不同的事件进行差异化的包装宣传,使公益传播不仅仅停留在平面图文、电视广告的层面,更加生动、富有创意,进而深入人心,达到更佳的传播效果。
新媒体公益传播的功效
新媒体构建新的人际关系网络。公益活动往往通过“滚雪球”式的人际关系加之媒体宣传进行传播,而网络包括移动网络等媒介在更广泛的时空范围内构建出一种新的人际关系。互联网具有开放性和互动性特征,在不断的分享与互动过程中很容易培养起人与人之间的认同感和信任感,而集体活动本身就是一个吸引认同感的过程。
新媒体环境使以往的“大公益”碎片化,“微公益”渐渐成为趋势,公益活动的主导角色不再由政府、企业、公益组织所担当,每个网民都可以是公益活动的发起人、倡导者、参与者,公共意识代替传统的官方意识进行着公益引导和动员,公益传播的方向由传统的自上而下变成了自下而上。同时,即时的互动交流使公益活动的每一步过程透明化,使得更多的潜在参与者能够及时获取信息。微公益的参与方式多种多样,在不断的互动、分享、传播中,公益理念得到了可持续的传播,参与者也获得了精神上的快乐,由此激发出更多的参与倾向。
线上线下融合。目前,完全的在线公益活动往往规模较小、缺乏有力的组织,同时,在线集体活动因存在“搭便车”、公信力不足等问题,往往难以取得显著的成效,而利用新媒体优势,对公益活动进行造势宣传,融合线上线下渠道,则能进一步整合公益资源,扩大参与人群,传播公益理念。
2011年的“地球一小时”活动是新媒体公益传播的极好案例,该活动并未通过新闻会等传统模式进行前期宣传,而是录制了活动主题曲的视频放在活动主页上,同时转载到搜狐、腾讯等门户网站,并在人人网、新浪微博等SNS社区得到了广泛的分享和传播,许多明星以及其他公众人物也通过网络互动积极地进行了宣传,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另外,“地球一小时”官网与百度、优酷、人人网、新浪微博等20余个在线平台进行合作,依靠网络所得的主页点击率及活动影响力是传统媒体远远不能达到的。而活动规模通过新媒体扩大之后,具有权威性的传统媒体也对此进行了后期报道,进一步强化了传播效果。
助推公益事业发展。政府、公益组织、企业、传统媒体等是公益事业的有力组织者、引导者,也都是具有丰富线下资源的公益传播主体,在新媒体环境下,公益传播依然需要有力的组织与正确的引导,因此,线上宣传、线下运作的融合模式较适合当下的公益活动,而对各方公益传播主体来说,卓有成效的传播技术与公益热情同样不可或缺,必将强有力地推动公益事业健康快速的发展。
问题与展望
新媒体公益传播的主要问题。根据霍夫兰的“可信度效果”研究,信源的可信度越高,其说服效果越大;信源的可信度越低,说服效果越小,而公益传播尤其需要可靠的信源,其公信力是影响公益活动最终效果的关键。然而,新媒体传播在公信力方面存在一定的劣势。以网络媒体为例,网络是一个虚拟的平台,各主体之间没有直接的接触来往,在此平台建立起的人际关系、兴趣和感情不够牢靠,在牵涉注册、捐款等公益活动中常见的环节时,往往参与度不高,因为网络本身就带给很多人不信任感。另外,由于网络传播环境错综复杂,虚假信息、非法传播常常无孔不入,在微博中打着“献爱心”的名义私募善款骗取钱财、“网络乞丐”等现象偶有出现,而受众对于公益活动本身就很敏感,一旦有人产生质疑,负面情绪便会通过网络迅速扩散,导致人们对公益活动及公益组织的信任度大大降低。
新媒体的灵活性、交互性、低成本、广覆盖在使其能够便捷传播信息的同时,也导致监督管理难度增大,如身份认证体系不完善、信息审核体系不健全等重要问题都亟待解决。具体到公益事业上,网络上大大小小的公益组织成千上万,但大多并未在现实生活中得到官方认证,且彼此之间缺乏合作与沟通,导致广大网民对网络公益组织普遍缺乏信任,公益活动难以真正推行。许多网络公益人士对公益事业满腔热忱,却没有法律法规赋予的合法“身份”,许多公益行为究其本质却是“非法”活动,不仅难以真正践行公益,反而受到网民的非议。在网络公益传播过程中,信源不唯一且难以确定,虽然透明度高,但信息往往真假难辨,容易导致善款去向不明、组织者身份不明等问题。追根溯源,新媒体公益传播的劣势主要是制度缺陷导致,然而目前,实体化的公益事业尚且难以推行,相关制度并不完善,网络等新媒体的公益传播管理自然需要更多的时间。
解决当前问题的思路。基于新媒体公益传播的发展趋势以及当下存在的主要问题,笔者认为,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新媒体传播技术培训,创新新媒体环境下公益传播方式以及完善相关制度。
公益传播过程牵涉的主体很多,在新媒体环境下,公益传播的各主体都应对相关人员进行技术培训。政府相关人员通过掌握新媒体传播技术,可以对公益传播进行有力的推进和正确的引导,同时起到监督管理的作用。对于企业、各公益组织来说,掌握新媒体技术是传播公益、策划网络公益活动最关键的因素。而对于广告公司、媒体来说,技术是新媒体公益传播形式不断创新的保障。
新媒体的特征尽在一个“新”字,新媒体环境下的公益传播也需要不断创新。公益传播应跳出以固定的“传者”为中心的传播模式,对广大受众的心理及差异化需求进行分析,利用新媒体环境下丰富的资源进行更为广泛的公益传播。网络群体的聚集往往基于兴趣、行业、地域等特征,针对不同的群体,公益传播应有对应的策划方案。另外,许多草根NGO及意见领袖对网民的影响极大,加强身份认证体系以及提高传播技巧将使得现实生活中的公益组织、媒体等在网络环境中获得强大的公信力,有力地引导公益传播方向以及受众的行为。
新媒体环境下用户众多、覆盖广泛、资源丰富,为公益的关联营销提供了有利的先决条件,使公益传播成本低廉且效果显著,并为未来公益传播方式的创新提供了巨大的空间。如将公益与网游适当结合,将公益理念渗透到游戏设计当中,对网游的主要用户,即青少年群体起到积极引导的作用。新媒体环境下公益营销的创新方式不胜枚举,企业也可利用新媒体进行各式各样与公益相关的关联营销,但要将每一种思路都付诸实践还缺乏成熟的条件,各种创新仍处于探索阶段,需要公益传播的各个主体长期的共同努力。
此外,制度是一切问题的根源,目前,针对实体公益事业的法律法规尚未形成体系,在新媒体环境下对公益事业进行监督管理更加无法实现。此外,如公益组织的法律认定,组织公益活动的权利界定,善款筹集的监督责任等相关规定在实体公益中尚不能完全落实,且并不适用于错综复杂的新媒体环境下的公益事业。因此,政府应建立与新媒体特征相适应的公益传播制度体系,以促进监督管理体系的完善,使得新媒体环境下的公益传播有法可依,秩序井然,健康发展。
(作者单位:浙江财经学院)
编校:张红玲
【摘 要】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体带来了传播观念和传播方式的深刻变革,建构着新的传播环境和传播格局,同时也在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新媒体为主流媒体的公益广告传播提供了新途径、新平台,主流媒体公益广告传播与新媒体融合,能够让受众在互动中接受公益广告的人文观念,能够发挥主流媒体的权威性和公信力,能够带来优秀创意的不断突破。
【关键词】新媒体 公益广告 互动 创意
新媒体持续快速发展,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改变了人与世界的关联方式,成为推动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大数据、微博、微信、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已渗透到各领域,成为中国新媒体发展的主要热点,并将更加广泛和深入地影响社会发展的诸多方面。公益广告能够引领社会风尚,凸显社会主流价值观,反映百姓心声,公益广告传播不仅是媒体的重要职能,更成为媒体公益为先的社会责任。运用新媒体传播信息成为社会趋势,各类新媒体、新渠道的不断扩展和延伸,建构着公益广告新的景观。
一、新媒体环境与《合肥日报》公益广告微点评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统计,截至2013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达5.91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4.41%,手机网民数达4.64亿。网络、新媒体使得公益广告的传播与受众的深度沟通成为可能。在现今碎片化、多元化的新媒体环境下,大众传播已经转向小众、分众,由大宣传转到微传播、小传播,传统的宣传方式被蓬勃发展的新媒体解构。在这样的背景下,公益广告的传播内容、传播形式、传播渠道也应顺势而变,寻求新的创意和诉求,进而发挥传递正能量、保护民族文化、弘扬爱国精神、引导舆论导向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2013年“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成为各城市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合肥日报》按照中央文明办和安徽省、合肥市文明办关于“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的刊登要求,抓住当下新媒体浪潮发展的契机,高密度刊登公益广告,整版连续推出网友点评,推出公益广告微点评的创新尝试,广泛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宣传。《合肥日报》在广告量剧增,而版面容纳量又很有限的情况下,坚持做到每天至少刊登1/4版的公益广告,从而保证每个月刊登数量不少于8个整版。在重大节假日等广告高峰时段,版面紧张时,不惜将商业广告拒之门外,保证公益广告优先刊登;而在版面相对充裕时,还会将公益广告安排在3版或8版等重要版面刊登,真正做到在兼顾经济效益的同时,坚持社会效益第一的原则,充分体现党报的社会责任和担当。
《合肥日报》公益广告微点评是主流媒体面临新时期传播环境新变化、受众形态多样化,变革宣传理念的创新尝试,丰富了宣传形式,强化了传播效果,在全国受到了广泛关注和认可,获得了中央文明办和安徽省委宣传部领导的高度肯定。
二、《合肥日报》公益广告微点评的传播亮点
《合肥日报》公益广告微点评用接地气、具有普遍感召力并直抵人心的创意感动受众,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履行主流媒体的责任和担当,将公益广告所倡导的时代价值与社会个体的体验、解读有机结合,体现出最广泛的社会性和公益性。
1、互动性是《合肥日报》公益广告微点评的新面孔
微博作为当今热门的互联网应用之一,近年来发展迅速,成为公众进行舆论监督、表达意见的重要平台。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统计,2012年,中国微博用户总覆盖人数在上半年即突破3亿户,达到3.031亿户,2012年下半年则达到3.096亿户。《合肥日报》公益广告的刊登特别是微点评的刊登就是多种传播方式共同作用的有益尝试,通过刊登微点评集中反映网友观点,通过主流媒体的影响力和公信力,可以激发广大网民的热情,引导更多的网民关注公益广告,参与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当中,加强公益广告的宣传效果。同时微点评可以实现主流媒体舆论场与互联网民间舆论场的互动,打通两个舆论场,构建良好的沟通平台,缓解社会矛盾,更好地表达各方面的利益诉求,更好地引导舆论。
公益广告维系着人们与历史以及社会语境的关系,《合肥日报》公益广告微点评内容联系当下社会现实,体现出与社会实践、社会语境的互动,现实意义凸显,能让受众深层次地从身边感触中理解公益广告的内涵。比如《合肥日报》10月3日A03版公益广告:“中华儿女,手足亲情”,“助人为乐,人小德高”,“我们中国人,拧成一股劲”;10月4日A03版公益广告“美丽中国,青春无悔”、“传承节俭、传承福报”、“吃饭穿衣、辛苦得来”都是生动诠释“中国梦”等时代主题,与当下建设美丽中国、构建和谐社会、提倡节俭的社会语境的有效互动,能够融入受众的日常生活,潜移默化地影响百姓的言行举止,体现引领社会风尚、弘扬正风正气、激扬民族精神的积极作用。
2、新闻报道联动公益广告微点评,进一步发挥了主流媒体的权威性、公信力
《合肥日报》作为合肥市委机关报,在宣传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报道政府的重大决策、采访重大事件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和条件。而报纸相对于其他媒体,最大优势在于权威性的解读,具有深度和公信力。《合肥日报》将公益广告传播与新闻报道联动起来,相辅相成,相互配合,使新闻内容资源得到了极大的开发,为公益广告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而《合肥日报》也借此机会发挥了主流媒体的权威性、公信力。
为了使公益广告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合肥日报》不断创新载体,组织策划了与公益广告相匹配的一系列新闻报道,常年开设7个“讲文明树新风”精神文明建设宣传专栏,以形成宣传合力,为全市文明创建工作营造良好的氛围。据统计,截至2013年9月底,专栏共刊登涉及“讲文明树新风”等内容的各类新闻报道500余篇,为提高市民文明道德素质,为合肥建设“大湖名城,创新高地”营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
3、注重策划和原创,寻求公益广告的创意元素
讲究独特创意,是公益广告的一直追求。《合肥日报》公益广告微点评在版式和设计上注重策划和原创,寻求创意元素,独具特色。在排版时,《合肥日报》注意公益广告与版面其他稿件有明显的区分,从而使公益广告能够突出、醒目。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2月至10月底,《合肥日报》已刊登公益广告90多个整版,平均每个月有10个整版。《合肥日报》将长时间的微点评系列呈现变为整版集纳式报道,并对文章进行分类分版块设计,图文并茂,版式新颖,方便阅读。如2013年10月2日至10月4日,《合肥日报》连续推出3个整版“网友热议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引发受众的关注和热议,具有集聚效应。
广告部门积极配合设计部门,每天安排专人制定选题、写文案,交由设计人员设计、制作,增加原创公益广告,力争主题鲜明、内涵丰富、通俗易懂,突出地方特色和元素。根据统计,《合肥日报》制作一批主题鲜明、思想深刻、风格独特、创意新颖的原创公益广告共50余篇,分别涉及交通安全、廉政、节能环保、食品安全、志愿服务等主题,形式新颖又有地方特色。
三、新媒体环境下公益广告的传播诉求
1、诉诸互动
数字技术、互联网web2.0等各种层出不穷的新事物为受众角色的转变提供了技术支持。当下的受众不仅接收公益广告信息,也制造公益广告,传播公益主张。他们从受者变成传者,由被动变为主动,以往的单向传播转变为高效的双向传播。网络传播互动通过技术与工具创造一种传播中介的能力,达成个体、群体传播参与者之间同步或异步的信息交流与交换,实现交流感知对于人际传播、临场拟真感的提升。因此,公益广告要不断拓展传播渠道,在新媒体环境下要利用社交网站、微博、微信等途径与受众进行互动,直达受众的心理;采用形式多样、网上、网下联动的传播方式,不断探索发展新路径,以推动公益广告事业的发展。
2、诉诸情感
在传统媒介的世界,人们对于世界的体验更多的是单向度的,其中理性在其社会判断和社会决策中起着主导作用。而新媒体以全通道传播的方式让人们能够更加真切地感受到这个世界的方方面面,其感性判断得到了极大调动和激活,越来越多地参与到社会认知和社会决策之中。如何作用于人们的情感和情绪,让人们的感官得到调动,成为传播营销革命的又一关键。而公益广告多以社会问题为创作主题,主题的严肃性会容易让公益公告类型单一,缺少多元化,也不易于为大众所接受。因此公益广告要有亲和力和接近性,要在社会转型背景下改变话语风格,通过诉诸情感增强表现力和感染力,引发受众的共鸣。
3、诉诸创意
公益广告具有较强的政策性和指导性,它的使命是说服受众、传播观念。在新媒介不断涌现的现实环境中,科技的进步带来创意表现的不断突破。新媒体环境下,公益广告创作依然要坚持优秀的创意原则,寻求创意内容的创新和表现形式的创新,找到信息内容和表现形式的最佳结合点。公益广告要借鉴商业广告的创意、表现策略,以受众为导向,用独树一帜、灵活多样的手法传播信息、传播观念,最大程度的发挥公益广告的传播价值和社会效益。
(作者单位:巫业林、黄显军,合肥日报社;张媛媛,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媒体已经对我们的日常生活进行了深刻地影响。新媒体打破了过去Web 1.0模式那种自上而下传播、普通受众只能被动接受信息的单一模式,也让公益传播变得更加民主化和交互性。本文首先分析了新媒体环境下的公益传播的特点,其次,就如何加强新媒体环境下的公益传播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新媒体 公益传播 价值舆论导向
1.前言
新媒体是一种由新技术来支撑的媒体形态,如触摸媒体、数字电影、数字杂志、数字电视、桌面视窗、网络、移动电视、数字报纸、手机短信、数字广播等。新媒体相对于电视、广播、户外、报刊四大传统意义上的媒体,被称为“第五媒体”。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媒体已经对我们的日常生活进行了深刻地影响。本文就新媒体环境下的公益传播进行探讨。
2.新媒体环境下的公益传播的特点
2.1 多元性
公益传播能够通过新媒体环境来进行形式创新,例如能够在公益活动和公益组织中积极运用主页、社区、微博等,也可以在公益广告中运用多种表现形式,如短信、动画、视频等,可以有机结合多样化的表现形式来对不同的事件、不同的群体进行一系列的差异化包装宣传,使公益传播更加富有创意、更加生动、更加深入人心,而不单单只是在电视广告、平面图文的层面停留,进而取得更佳的传播效果。
2.2 时空广泛性
与传统媒体相比,手机、网络、微博、微信、飞信等新媒体所覆盖的时空范围大的多。基于公益传播的倡导性、观念性、教育性等特征,新媒体能够大幅度降低公益传播的成本,也能够更加利于公益传播的发展。
2.3非强迫性
新媒体具有广泛的参与性,以及开放、自由的信息交流方式,个体发表观点和意见的空间很大,这就造成原来统一的话语体系和意识形态日渐瓦解,过去那种依靠单一媒介就能够强势覆盖受众群体的时代早已逝去。随之而来的,就是碎片化时代。它的实质就是个体受众不用只受某一元价值观点的影响,而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价值取向来自由地选择媒体内容。因此,受众在选择信息的过程中,往往具有较强的参与感和信任感,能够让公益传播的主动性变得更强。
2.4民主化和交互性
新媒体打破了过去Web 1.0模式那种自上而下传播、普通受众只能被动接受信息的单一模式,强调“共同建设”、“创建”和“分享”,人人都可以通过爆料来成为“公民记者”,人人都可以通过跟贴来获得“大众麦克风”,也能够让公益传播变得更加民主化和交互性。
3.如何加强新媒体环境下的公益传播
3.1确定准确的价值舆论导向
首先,强新媒体环境下的公益传播务必要将舆论导向作用充分发挥出来;通过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来对其进行指导,从而营造出一种和谐文明、积极向上的社会舆论环境,突出核心价值观。
其次,利用新媒体来围绕公众目前所关注的热点话题开展讨论,同时对国家目前的思想路线进行大力宣传,及时解决问题、发现矛盾。同时要保持一定的“容忍”,若在传播过程中发生出现了一定的问题,或者出现了一些偏差,那么应该对其原因进行认真分析,不能全面否定新媒体的作用,同时,坚决打击“虚假”公益。
3.2 不断创新新媒体环境下的公益传播形式
在新媒体环境下,公益传播应该认真分析广大受众的差异化需求及心理状态,利用新媒体的丰富资源来对其进行公益传播,而不再是传统媒体下的那种“传者”为中心的传播模式。众所周知,往往基于地域、行业、兴趣等特征来形成各种网络群体,公益传播针对不同的群体,也应该有相应不同的策划方案。与此同时,一些网络意见领袖和草根NGO对于广大受众的影响较大,有关部门应该通过提高传播技巧、加强身份认证体系方式来让媒体、公益组织获得更大的公信力,让公益传播的行为和方向得到规范。
3.3 加强公益的关联营销
新媒体通常具有资源丰富、覆盖广泛、用户众多的特点,使公益传播效果显著且成本低廉,同时,还给公益的关联营销提供了巨大的空间和先决条件。例如可以在网络游戏设计中适当地渗透公益理念,在潜移默化中来正确地引导青少年群体。
公益营销基于新媒体环境有很多种全新的创新方式,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公益关联营销,但是从创新思路的形成到具体的实施,还需要各个公益传播主体共同努力、不断摸索,进而再付诸于实践。
同时,由于公益传播牵涉到许多的主体,因此,公益传播的各主体组织应该针对新媒体环境来培训相关人员。政府有关部门还应该制定相应的制度和政策来正确地引导、有力地推进公益传播的进行,起到监督管理的作用。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国内主流网络媒体以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为己任,纷纷投入到组织举办网络公益活动的爱心热潮之中,推动了社会公益慈善事业发展、促进了社会和谐发展和进步。网络媒体作为新兴媒体之一,在组织大型公益活动时,通常需要借助传统媒体的公信力和影响力,需要多方面的支持和配合。以汉网发起的“2010手拉手圆梦行动”为例,从中可看出在网络媒体环境下开展公益活动的基本传播规律和网络公益活动的一些特点。
一、网络媒体公益活动的传播规律
有数据显示,近两年我国网络公益机构新增了近20%。这得益于国内主流网络媒体的进一步壮大和新兴网络媒体的风起云涌,以及网民对公益事业的日益关注。这一发展态势,为网络公益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其公益活动的覆盖面也越来越广。
伴随网络媒体的运作方式逐渐成熟,其策划手段也日趋多元化。在网络媒体策划的公益活动中,并非只有网络媒体一个组织者。政府组织、慈善团体,以及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都是网络媒体策划的公益活动的参与者。因为在媒介融合时代,不管是公益活动还是商业营销,都已不再是一家媒体的事情。这些活动都在充分利用各类媒体的传播优势,努力整合尽可能多的传媒资源,使活动和营销产生最大的效果和舆论影响。
汉网策划实施的“2010手拉手圆梦行动”,也遵循着上述网络媒体开展公益活动的传播规律,如下图所示:
此图展示了“2010手拉手圆梦行动”的主要流程。由图可知,该活动由汉网发起,共青团武汉市委、市少工委、武汉晚报、武汉市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武汉青年企业家协会等都参与其中,主要面向武汉市以及来凤县初中及以下贫困儿童、孤残儿童,征集新年心愿,并号召爱心人士和企业家认领他们许下的心愿。
在此过程中,汉网利用网络媒体的技术优势和资源优势,充分发挥爱心中介的功能,为贫困儿童与爱心人士、爱心企业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及时收集他们反馈的各种意见和需求,促进圆梦行动的顺利开展。圆梦行动开展以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推动了武汉慈善事业的发展,进一步扩大了“圆梦行动”这一公益品牌的社会影响力。
二、网络媒体环境下的公益活动新闻生产分析
赫伯特・甘斯在《什么在决定新闻》一书中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概念,即新闻的考量(considerations)。考量是新闻从业者在生产新闻时所需做出的种种判断,新闻的专业性及时效性决定了考量本质上是直觉性的判断,这样才能使之轻易、迅速地被运用,并保证新闻生产有序高效地进行。
新闻作为媒介组织的产品,是社会过程的产物。在网络公益活动中,网络媒体通过公益策划,设置活动的主题、规则、阶段,并形成一个相对乐观的活动预期。为实现这一目标,网络媒体必须依托一个高效运转的新闻生产机制,快速发掘、筛选出最能打动受众的新闻,进而推动公益活动火热进行。
与此同时,网络媒体作为新兴媒体之一,在组织网络公益活动时,需要借助传统媒体巨大的影响力、公信力,通过与报纸、杂志、广播等媒体的互动,从而有效扩大活动的覆盖面,增强活动效果。
在“2010手拉手圆梦行动”筹备期间,汉网积极与武汉晚报取得联系,协商制订了《武汉晚报・汉网“手拉手圆梦行动”宣传报道执行方案》,建立起一个高效、畅通的新闻生产传播机制。由汉网负责整体新闻策划、稿件撰写等,并在论坛、微博上展开互动,文字、图片、视频并茂,将最新的报道立体式地呈现给网民,营造出浓厚的网络舆论氛围;武汉晚报全力配合宣传,引导读者从报纸转向网络,参与心愿报名、心愿认领等活动进程。二者分工明确,扬长避短,形成一股强大的合力,共同打造“圆梦行动”这一公益品牌。
“2010手拉手圆梦行动”正式启动后,汉网将新闻宣传划分“活动启动期”、“典型推进期”、“爱心高潮期”、“活动收官期”四个阶段,根据不同阶段不断涌现出来的典型心愿、爱心大使、重大活动、活动进展等,进行了全方位的报道,共发稿30余篇,平均每天发稿1篇,最多时一天发稿达3篇,一度成为“汉网独家”的主要新闻源,网易、凤凰网等国内主流网站转载达数百条,活动影响力大大增加。
同时,汉网还在027社区、官方微博上与网友展开互动,论坛贴《许下2011个愿望“手拉手圆梦行动”为你点亮》,吸引5万多网友访问,数百网友跟帖留言,祝福贫困小朋友新年快乐,并表示将认领他们的心愿。
网络专题“点亮2011个愿望 手拉手圆梦行动”点击量超过50万次,引起了网友们的火爆反响。
此外,由汉网采写的活动新闻稿件,每周平均见报三次(刊登于《武汉晚报》要闻版、扶助专版、社区新闻、社会新闻等版面),活动期间共见报10余次,对外发行600余万份,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宣传效果。
纵观“2010手拉手圆梦行动”,可以发现,公益活动的新闻生产平台从报纸转向网络媒体,各个环节主要在互联网上展开,更加强调即时性和互动性,网络媒体逐渐成为这一新闻生产的主要推动力。这是由此次公益活动的特性所决定的。它是一次强调“亲身实践”的网络公益活动,是当前网络媒体运用最多的策划类型,网络传播的互动性、即时性和草根性,以及网络媒体不受版面限制、信息量丰富、互动形式多样的特点,都有利于亲身实践型公益活动策划的开展。这些特性促使“圆梦行动”有了很好的网民基础。
三、抓住推动网络媒体公益活动背后的那只“手”
网络媒体的特殊地位,决定了它比其他任何媒体、部门更了解社会的需要和诉求。网络论坛、社区、博客等产品,构成了各类社会信息的集散地,网站工作人员可以非常及时地了解社会动态,并能在职业敏感的驱使下对这些信息进行及时的发掘、归类以及较为科学的预测、评估。
比如,在当前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的社会大背景下,网民对家庭条件比较贫困的儿童的受教育条件急需改善的反映,对他们课余生活亟待丰富的呼吁,及时了解诸如此类的网上舆情动态,网络媒体才有可能拓展职能角色,走到社会事务的前台,直接进行公益策划活动。
网络媒体所拥有的数量庞大的网民群体,决定了它在网络公益活动中的地位――担当组织者、参与者的角色,无论是幕后还是台前,都能看到网络媒体的身影。
“2011手拉手圆梦行动”从2010年12月27日发起,到2011年1月31日圆梦结束,历时一个多月。共面向武汉市12个区,160所中小学,近2200余名贫困中小学生,以及来自恩施州来凤县的300余名少数民族孤儿,共征集心愿2300多个,最终完成认领2000余个,是“圆梦行动”自2008年开展以来,规模最大、认领数量最多的一次。
据统计,活动期间,汉网心愿认领后台共收到网友提交的心愿认领信息1200余个,平均每天40余个;“圆梦行动”爱心征集热线共接听来电近800个,平均每天20多个。2011年元旦节日期间,汉网还安排专门工作人员值班,接听爱心电话,3天共接听来电100余个。这组数据背后,只有1个工作小组,4名成员。
由此可见,在网络媒体策划的公益活动中,受众的参与方式主要通过互联网来进行,因此网络专题、论坛、微博等都可以成为参与公益活动的渠道,网络媒体策划的公益活动的参与成本更低,活动的效率更高,而且没有严格的地域限制,受众只需连接互联网,就能查看相关的公益活动信息,及时参与其中。与传统公益活动的参与方式相比,网络媒体策划实施的公益活动具有以下优势。
1.网络平台发挥立体功效。“2011手拉手圆梦行动”是一个完全依托于网络平台的公益活动,从心愿征集、心愿认领到心愿完成,各个环节均在汉网上完成,用户操作便捷,相关信息实现适时上传更新。受众只需连接互联网,就能查看相关的活动信息,及时地参与其中。
为保证活动的顺利开展,汉网精心制作了网络专题――“点亮2011个愿望 手拉手圆梦行动”(省略/other/2011ym/2011ym_index.htm),作为本次圆梦行动的网络平台。
汉网将征集到的海量心愿全部在第一时间公布在这个网络平台,按区域进行划分并进行编号,每一个区对应一个大写英文字母,每一个学校按顺序对应一个数字,再按每个心愿的顺序进行排序。比如江汉区对应的字幕为A,该区西马路小学的顺序为第10,该校学生夏诗雨许下的心愿顺序为06,那么这个心愿的编号就是A1006。
这一编号方式有效避免了混乱、查找困难的弊端,既方便了网友认领心愿,又提高了工作人员的效率。
同时,圆梦行动工作小组还在这个网络平台上制作了在线提交的功能,方便更多网友于第一时间参与到活动中。不论是受助方,还是爱心人士,只需简单的点击和操作,就能自行提交表格,完成心愿提交或认领的步骤,比传统的公益活动更有效率。
此外,汉网还利用在新浪开通的官方微博,网络专题、活动新闻等相关链接,大大延伸了网络平台的覆盖范围,扩大了活动影响力。
2.网络媒体弱化媒体属性。网络公益活动中的主角以爱心人士、爱心企业和受众对象为主,而大型公益活动的受助面是非常广的,这与网络媒体在新闻报道中迎合受众口味无疑是相冲突的。在此情况下,网络媒体反而应该退居幕后,弱化作为媒体的属性,只作为衔接二者的桥梁,充分发挥网络平台的力量,对活动的进程起到良好的沟通协调和适度引导的作用。
在此次活动中,汉网将心愿名单详情通过网络专题展现给网友,网友可自行挑选自己愿意满足的心愿,通过网络平台或电话方式告知主办方,再由主办方将心愿受助人的联系方式告知于心愿认领者,真正做到受众直接对接受众,让网友与受助儿童实现点对点的联系。
汉网还开通了心愿转交服务,当网友因各种原因无法将新年礼物送达受助学生手中时,可委托汉网代为转交。
每当一个心愿认领完成,汉网就在第一时间将相关心愿在网络专题上刷红,避免网友重复认领,提高认领效率,使网络公益活动的效应最大化,动态地表现出“爱心传递不间断,温情涌动暖江城”的慈善氛围。
汉网还借助于功能强大的网络工具,实现了图文视频的在线传播,让网友更直观全面地了解、感受到公益活动的真实性,让网友的参与方式和手段更加丰富多彩,吸引越来越多的民众参与其中。
活动期间,汉网部分网友、版主自发组织捐款捐物,与武汉市爱心康复中心30名残障儿童共度元旦,汉网对此进行了全方位的新闻报道和活动支持。随后,汉网部分员工又为这些残障儿童送去了3000多元的物资,包括油、米、面、玩具、学习机等,聚集了相当的点击率和“人气”,形成了“滚雪球”式的集群效应,吸引了更多的网友参与到圆梦行动之中。
3.形成互补力量。网络媒体举办公益活动,能发挥重要的信息、资源整合作用。“2010手拉手圆梦行动”,就是在网络融合趋势下,汉网牵手政府组织、慈善机构和传统媒体联合举办大型公益活动的一次成功实践,有力地推动了“圆梦行动”的开展。
依托相关组织,提高活动权威性。活动筹备期间,汉网主动与共青团武汉市委、市少工委联系,邀请他们作为活动主办方之一参加此次活动。他们迅速做出积极回应,并向各个中小学发文,全面征集贫困儿童心愿。在此过程中,相关组织的权威性、引导性、公信力得以集中体现,最大程度地引导了全社会关注武汉公益事业的开展,为“圆梦行动”启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还保证了征集到的心愿全部符合活动标准(初中及以下贫困、孤残儿童),降低了网络媒体一一进行核实的难度,节省了活动成本,提升了活动效率。
报网融合提高网络正面引导力。传统媒体较之新兴网络媒体,公信力更强,覆盖面更广。本次“圆梦行动”,武汉晚报全程参与其中,发表新闻10余篇,心愿100余个,读者看报后纷纷登陆汉网认领心愿,见报当日心愿认领数量明显增多,体现了传统媒体对网络强大的正面引导作用。
慈善团体带动作用明显。武汉市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作为本次“圆梦行动”主办方之一全程参与,不仅牵头筹备爱心款项,为武昌区候补街小学130名学生、江夏区105名学生集体圆梦,起到了很好的带头作用;还为恩施州来凤县的300多名孤儿提供公益账号,作为第三方慈善平台,接受社会各界的爱心捐款,为活动有序开展提供坚实保障。
此外,一些民间的非正式慈善团体也积极投身本次“圆梦行动”之中,苏宁电器的部分员工自发组成了“阳光联盟”,为汉阳区多所中小学的贫困学生圆梦,还长期资助部分学生上学。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公益事业日益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网络媒体积极参与公益活动,进一步丰富了公益传播的载体。认真研究网络媒体公益传播规律,充分认识并发挥它的优势,对于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的公益传播理论框架,推动媒体公益传播是极有益处的。
【摘 要】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民众对于公平、公正、和谐的社会机制和政治制度的呼声日益高涨,而以环保、慈善、维权、扶贫、性别平等、乡村建设等为使命的各种非政府组织(NGO)也迅速发展起来。探究NGO公益传播的发展机制和发展方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新媒体;NGO;公益传播
NGO组织的宣传需求日益高涨。结合当下传统的官办的公益体制已经开始从理念到行动进入到一个反思和改良的通道中,中国的公益行业正处在行业快速发展的节点上。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研究新媒体环境下公益组织如何跨界合作,新媒体传播如何有助于中国公益新秩序的形成,无疑是非常值得探讨的。
一、 我国新媒体公益传播的基本模式――以微博公益为例
(一) 传播主体
传统媒体中传播是信息从传播者到受众的过程,传播者拥有至高无上的话语权和媒介权力,受众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传受之间界限非常明显。微博公益发展则完全颠覆了这种不对称的传播权力,每个人都是公益传播链的主体,人人都能够通过自媒体工具将自己的公益爱心转化为实际的传播动力。
1. 舆论领袖主导议题发起和扩散
在传统权威逐渐消失的同时,微博公益传播重塑了一批兼具草根性、思想性和行动力的权威,这就是“舆论领袖”。首先由他们提出议题,再由他们传递给大众。他们主导着公益议题的发起和扩散,根据其微博的粉丝数和单条微博的浏览量和转发数都可以显示出舆论领袖的影响力。
2. 公众参与公益传播
虽然微博公益传播目前还更多依赖于舆论领袖的作用,但是在每一次的公益事件的成功解决无不依赖于公众的热情参与和热心帮助。由于整个公益过程的透明性,捐赠者可以根据组织者、受益者保持信息交流,得到直接的反馈,还能发表自己的观点或者是提出质疑,有效行使民众监督权。
(二) 传播内容
热门转发的微博公益信息主要以单纯的求助信息为主,多为“求转发”“求扩散”的字样。例如,免费午餐、爱心衣橱、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寻找失踪人士等。从整个传播内容来看,微博公益传播尤其强调透明公开和交流互动。
(三) 传播途径
综合分析微博公益传播活动的特点,可以总结出一下传播途径:公众微博引发议题――舆论领袖介入,优势意见形成――微博发力,公众自主参与,议题大规模扩散,形成微博公益事件――传统媒体跟进,社会主流形成,形成社会公共事件――社会总动员,政府部门及其他公益主体参与――公益问题解决。
二、 新媒体环境下我国NGO公益传播的现状问题分析
(一) 宣传力度不够
目前,虽然大部分知名NGO已经在新媒体利用上走在前列,但是从整体来看我国NGO在利用新媒体尤其是社会化媒体上仍然不活跃。拥有自己的视频和官方微博的组织少之甚少,应用Twitter的基金组织不超过10%。
(二) 缺乏自主性和独立性
NGO本身就有贴近社会基层、渗透性强等优点,比起传统的行政组织,非政府组织更熟悉和了解社会实际情况。一旦危机爆发,非政府组织可迅速聚集庞大的社会闲置力量。但是我国大多数NGO仍然缺乏自主性,大多数都是在政府的指挥和策划下进行公益活动。
(三) 新媒体利用程度尚浅
虽然我国本土NGO目前已经有了一定的新媒体意识,但是在综合利用新媒体的方面仍然程度尚浅。官方网站、微博、社会化网站之间应该是发挥各自优势、取长补短,而目前大多数NGO只是搭建了一个新媒体平台,并没有深入开发,导致了我国本土NGO品牌建设不足。
三、 新媒体环境下我国NGO公益传播的发展方向与建议
(一) 建立全国性的专业透明的公益信息公示平台
信息公开透明是公益行业的发展方向,公益组织可以拥有自己的官方网站、官方微博等渠道,但是只在自由平台进行信息公示是不够的,在现有的新媒体环境中,第三方平台越来越重要;同时,必须保证第三方平台的公开透明,在新媒体环境下,公益组织必须要社会化。a
(二) 整合互联网,实现公益传播平台的多元融合
公益信息在依托新媒体的传播过程中,正在促进多种传播方式以及传播平台的融合。博客、微博、QQ等多平台间的信息互通,有人际传播与组织传播形态的结合,也有传统媒体的大众传播形态的介入和助推,未来的公益传播应该是从单方的网络媒体平台发展成为多元化多平台。
(三) NGO不断建设自由的社会化媒体网络
NGO在积累了一定媒体资源和新媒体运作经验后,可以考虑建设自己的社会化媒体网络。中国的扶贫基金会已经筹备了善品网,目的在于用更专业的网站作为公益平台,号召更多的人参与其中。而这样类型的网站也必将是未来我国NGO公益传播努力的方向。
(四) 让公益传播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NGO的公益传播不再只是为了完成某个目标,而是更多地延伸公益活动的影响力,培养年轻人的公益挂念,让公益深入人心。通过新媒体的线上活动和线下活动获得了大量参与者的个人信息和联系方式,NGO应该综合利用这些资源,继续和这些参与者保持联系,形成一个不断发展壮大的群体。
四、 结语
中国的公益事业正处于一个转折点,尽管我国NGO利用新媒体进行公益传播存在一些不足,但是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我国公益事业的发展,让公民有了更多的途径参与其中。相信在新媒体环境下,中国NGO的公益传播会在公民的参与下实现真正的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