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探析中学教师德育教育

探析中学教师德育教育

发布时间:2022-08-01 05:31:19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1篇的探析中学教师德育教育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探析中学教师德育教育

探析中学教师德育教育:浅谈中学教师德育教育的方法与途径

[摘要] 思想道德是衡量一个人是否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精神品质和崇高的理想追求的标准。加强中学生德育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的、细致的育人工作。

[关键词] 中学教师 德育教育 实践诚信榜样潜移默化

思想道德是衡量一个人是否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精神品质和崇高的理想追求的标准。要加强对青少年的德育教育,在学校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高尚风格,形成青少年求知学习成长修身养德的好风气,下面就德育教育谈几点看法。

一、重在实践,体验过程

思想道德教育在学生成长的道路上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十分重视德育,把德育置于一个特殊的崇高地位,在德育教育的方式上,我们的做法是“重在实践,体验过程”。做到三个结合,即以人为本与依法治校相结合;课堂教育与课外活动相结合;学校内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广泛开展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增进感情获得友谊。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使大家和谐共处,互相帮助、互相尊重、互相谅解,从而形成良好的校风。我们认为要使学生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最基本的是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正确而深入的理解,但这仅用专业知识育人是不够的,他必须紧扣时代脉搏、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注入新的血液,使学生获得对“美与丑”、“善与恶”有更加鲜明的辨别力。

二、创建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而学习成绩的优劣,除了个人主观努力外,同学之间的相互合作、相互帮助也是重要因素。教育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使班内形成浓厚的学习气氛,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全体学生相互切磋,相互启发,取长补短,共同提高。鼓励指导学生采用多种方式互帮互学,除了课堂上相互切磋外,课余时间要提倡彼此为师,相互激励。为了搞好学习上的合作,课堂上,还要根据学习情况及时调整座位,把优等生、中等生与学困生合理地安排在一起,让他们在学习上互相帮助;课下,根据自愿结合的原则,成立课余“学习互动小组”,相互质疑问答,答疑解惑,共同探讨。或在优等生和后进生之间开展“一帮一”活动,发挥优等生的传、帮、带作用,促进后进生在学习上的转化。在班会上举行学习经验交流会等措施。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强化合作行为,促使学生普遍提高学习水平。良好的学风,促进整体学生成绩的提高,形成了你追我赶奔优异的好风气,坏的习气逐渐减少的好局面。

三、营造诚信教育氛围,优化育人环境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可见环境对人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开展诚信教育活动中,教师要善于根据中学生的年龄特点从不同角度营造氛围,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1.通过现实生活中生动的事例去感染学生,激发学生争论,引发学生产生内心震动。

2.充分利用黑板报、教室标语作为宣传阵地,着力营造诚信教育的氛围,感染学生,使学生关注诚信教育。如组织学生出版“诚信专刊”,阐述诚信的含义,列举诚信的事例,对涌现出来的诚信人物加以表扬。在班内张贴“诚实守信,立身之本”,“取信于民,方可得天下”,通过这些措施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关注诚信教育。

3.充分挖掘和利用传统美德中有关诚信的格言、楷模、典故、故事等,通过诵读、故事会、表演等形式,调动学生积极性。利用现实生活中的典型案例、先进任务,通过报告会、座谈会、广播等形式,给学生设置情景体验、角色扮演、行为训练使学生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增强诚信观念。

四、采用榜样教育法

树立榜样,让榜样的力量去影响学生,在树立榜样时,既要注重树立优等生榜样,又要特别注重树立中等生、学困生的榜样,发现他们的优点,并加以发扬他们的优点,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成为不同方面的榜样,可以是劳动方面的,可以是助人为乐的,可以是守纪律的,可以是文艺的,可以是体育的,等等。总之,要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引导每个学生学习做人的道理,让他们在互相学习中不断提高完善自己。

五、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教师从事的教育实践是一种道德实践。教育本身就具有深刻的道德内涵,教育这种以人为主体的教育实践活动,是以对人性善恶的认同为逻辑前提的。尽管古今中外教育家对人性善恶的缘起说法不同,但都坚持认为人在合理的教育环境中是可以弃恶从善的,教育是教人弃恶扬善的活动。教师的道德素质作为一种内在的精神品质,会全面地展现在他的专业活动中,全部显示在学生的面前,成为影响学生和教育学生的现实力量。教师可以在一举手、一投足之间就自然的、率真的表现自己的风范,不是靠说教和强制,而是在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中就产生了教育的效应,而且那些价值导向、情感陶冶、意志磨砺、自我示范,统统都融入“无言之教”中,这种人格魅力可以说是最珍贵的资源和最有用的手段。而这些要想在德育教育中发挥充分的作用,教师必须以身作则、模范言行、严于律己、作风正派、注意身教、无私奉献、廉洁从教、积极向上,才能为人师表。

总之,加强中学生德育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的、细致的育人工作。他需要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与时俱进,精心策划,不断用生动的、贴切生活的实例来充实它,完善它。努力做好中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做出贡献。

探析中学教师德育教育:浅谈中学教师德育工作的方法与途径

[摘要]一个人的道德品质是能衡量一个人是否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品质和崇高的理想追求。学校德育工作是一项长期持久的细致艰苦的与家庭和社会共同负担的工作。笔者在长期实践中进行了较全面和深入的调查研究,对德育体系构建及高中德育现状工作现状作了细致的分析。通过对中学教师德育工作积极实践,采用具体有效的活动形式构建德育体系和德育网络。

[关键词]德育教育;循序渐进;德育体系;德育网络

在全社会普遍重视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大氛围下,学校作为专职教育单位,“把德育放在学校一切工作的首位”已是我们的共识。所谓道德,道一道路、道理,引伸为规则、规范、事物的规律。德有所得,“德者、得也”。要实行道德,首先要有道德认识,激发道德情感。在道德规范指导下做到知行统一,言行一致。所谓德育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大体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四方面。而现在的德育教育无论是学校、家庭乃至社会多是道德认知大于道德实践,很多事例或情况与理论和实践不相符、知行不统一,使学生的道德观混乱。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学校德育工作严重滞后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要求

在经济信息全球化的影响下,世界范围内各种文化思想相互碰撞,社会意识和社会价值取向在日益多元化,广大中学生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取向也在多元化。目前我国教育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成了一种普遍的倾向。教师、校长在社会压力和功利主义的影响下,不得不为了学校的“声誉”和单纯的“成绩”而放弃道德教育的功能。高尚的道德缩水为逻辑严密的道德条目,斩断了道德与生活的血肉联系,道德成了客观知识对象。这就使学校德育工作受到很大的牵制。

2、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转型期学生的需要严重脱节

我国现在正处于深化改革重要阶段,社会各方面变化巨大。中学生在对待社会的现实问题和书本的现成的理论时,都有他们自己独特的思维和想法,对待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也有不同的追求和理解。反观我们的德育工作,没有把学生的思想实际作为思想政治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传授的理论知识与学生的成长实践和需要相脱节。学生不能用所学的知识来分析解决遇到的社会热点问题。这样学生就会对所学知识产生怀疑,极大的削弱了思想政治课的教育实效。

3、学校的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严重分离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日趋信息化,家庭教育的功能正在不断扩大和增强。生活中一部分家长对子一味的包办代替,一部分家长成才心切、拔苗助长。另外受道德价值的多元取向的影响,如拜金主义和利己主义。因此,趋利避害地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作用势在必行。

经过长期的德育实践笔者发现当代的高中生民主意识明显增强,不愿接受训导式唯书、唯上、唯长的教育,乐于以平等、民主和探讨式的态度接受教育等特点。具体表现有:

1、喜欢独立,求实精神大大增强,不喜欢机械、空洞的说教,喜欢在实践中明辨是非、善恶、美丑。

2、渴望在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文化生活中发展兴趣和特长,接受美的熏陶,创造美的生活,不愿意接受乏味的、教条的、抽象的伦理教育。

3、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渴望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判断,但独立能力明显不足。

根据学生的这些具体特点,在德育工作中应积极倡导全体师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笔者在具体的德育实践中,总结出以下做法供同仁探讨:

一、应建立以养成教育为重点的德育系统

首先,德育要求一贯性德育目标内容要具有一贯性。必须要有明确的德育目标和要求,通过教育想要促使受教育者成长为具有何种道德品质的人。其次,家庭、社会与学校德育步调统一。学校德育侧重于正面教育,灌输的是真、善、美的东西,寻找创造与家庭、社会教育的契合点,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对社会热点问题与学生探讨交流,及时沟通扩展学生知识面和认识、辨别能力。再次,教师思想统一,达成共识。教师不仅重视对学生进行道德知识的灌输和教育,重视学生在德育中的作用,引导学生知、情、意、行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发展。各个环节、部门在对德育的认识上统一思想、达成共识构建德育体系。

二、“各显神通”发挥学科渗透德育的功能

各科教师在德育渗透方面积极探索、努力实践“课课有德育,人人是德育工作者”,根据各学科特点、学生年龄特点以及学校各年级传统美德特色教育主题,形成了一套渗透德育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语文教师挖掘教材的德育因素,激发学生情感,创设情境等方法感染和教育学生。数学课上培养学生沉着坚毅的品格和不怕困难、不怕艰苦的心理品质。德育课结合政治课,发挥了德育主阵地的作用,结合教材内容进行传统美德教育,注重学生高尚情操的陶冶、健全人格的塑造;结合时事政治,开展公民道德教育;结合社会热点,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探究社会问题激发社会责任感;结合学生在家庭、学校、社会生活中的行为规范进行教育等。

三、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校园文化活动,优化德育小气候

为了使德育教育持久、深入进行,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体育活动,以活动为载体,形成“目标化”、“制度化”、“系列化”和“参与性”的主题德育教育活动特色。革命传统教育活动;读书绘画演讲比赛、读书征文比赛、读书辩论会、读书知识竞赛、出版微型墙报等活动;投身自然风光、文物古迹中;引导学生把崇高感情化为自己的具体行动,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通过墙报、文化长廊、德育教育专栏、校园网站、校刊、校园广播等,形成一个催人奋发向上的育人环境,营造学校良好的德育教育氛围。

学校德育工作是一项长期持久而细致艰苦的工作,还必须与家庭社会共同负担,只有协调工作、紧密配合、长期坚持,建立有效的德育体系和德育网络,并能与时俱进、注重实践,打造德育工作新风尚。

作者简介:郭勇,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得胜高级中学,研究方向:中学教育。

探析中学教师德育教育:中学教师德育现状对策

摘要在今天多元的社会背景下,来自各方面的社会诱惑越来越多,传统的价值观正在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新的价值观尚未成型,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在当前中学教育工作中的地位尤显重要。而教师的德育工作则正因这些来自当前多元社会背景下的特殊学生的特殊问题而显得困难重重。要分析当前教师德育工作中的困惑,重在明确当前社会里学生的特殊个性和特殊的道德观与价值观。

关键词多元社会教师德育工作

身在教育工作一线的教师体会是最深的:现在的学生,一届比一届难教了。教师工作的压力越来越大,而作为中学的班主任,压力则会更大。其中最大的压力就是来自学生的德育工作。这个问题已经不是某一个人的个性问题,而是一个社会问题了,不仅仅是普通中学的教师有此感受,一级重点高中的老师也有着同样的感受、同样的困惑。因为,我们所面对的是同一个社会背景下同一个年龄阶段的学生群体,他们他们虽然在个人素质和学习能力上有着不同大小的差异,但是生活背景是相同的,因此,也有着独特社会背景下的独特共性。

我所面对的是浙江省二级重点高中的学生,这个群体比起一级重高的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主动性要差一些,但是比普高和职高的学生又要强一点,因此也更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但作为仍然以高考为评价标准的高中教师,我在工作中最大的困惑并不是来自教学,而是来自作为班主任的德育工作。我觉得,德育问题是作为我们现在面对的这群学生的最大的问题,也是我们作为教师的最大的职责所在。因为,我们的工作将会直接影响着我们社会、我们国家的不远的未来,决定着我们民族的素质与价值观。知识是可以不断学习的,但个人素质和价值观、民族素质和民族的价值观却是难以再塑造的。高中阶段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关键时期,也是最难调理的时期。

从我所接触的这群学生来分析,更带有普遍性。这群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问题,不仅仅是他们年龄上所反映出来的阶段性特征的问题,还是跟他们所生活的这个社会时代以及这个时代的家庭背景息息相关的。

首先,从年龄上来看,高中阶段,他们都在16到18岁之间,正是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时期,也是对自己的定位最为模糊的时期,生理上的成熟与心理上的不成熟构成了矛盾,使他们自己也处在成熟与幼稚之间徘徊,叛逆性极强。很多时候,尤其是在面对社会规范的要求或师长的教育时,他们会表现出明显的反感倾向,他们认为自己已经成熟了,已经懂事了,不希望大人还把他们当孩子一样看待,也不想受到来自社会、家庭和学校的各项规章的制约,这就给老师、尤其是班主任的工作带来很大的难度。其实,他们这种希望得到社会认可、希望得到家长和老师尊重的心理我们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我们在尊重他们的意见的同时,也应该看清楚他们的个性特征的另一面,就是不成熟的一面。如果真的以为他们已经成熟了,对他们听之任之、把事情完全交给他们去处理而不过问,肯定是通不过的,而在错误面前,他们又往往会希望我们把他们当孩子一样来呵护和宠爱,不是当大人一样去批评与苛求。在这时,你会看到他们很不成熟的一面,很多事情面前,甚至连基本的是非观都还不成熟。这就是处在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所反映出来的特殊的生理特征。而在这个阶段与之接触最多的老师,则无疑是要面对他们这种叛逆性心理的直接对象。而这个阶段在孩子的发育成长过程中是不可跳跃的,也正是他们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最关键时期,作为老师,尤其是班主任老师,则更应该倾注最多的精力来对之教育引导。这也便成了教师德育工作中最为棘手的一个阶段了。

其次,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也是造成我们这群老师德育工作困难的重要因素。当然,每个人所面对的家庭环境都是不相同的,所以他们的性格特征也不会相同,但是,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讲都有着共同的背景,就是他们都出生在独生子女家庭,无疑都是家庭中的绝对重心。而现在中国家庭中对孩子的过分关注也正造成这些孩子性格成长过程中的不可忽视的弱点:其一,他们都表现出强烈的自我意识,凡事都是以“我”为中心,而总是会忽视周围他人的感受和对他人所造成的影响;其二,不会关心、帮助和理解他人,团队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比较淡漠;其三,无感恩之心,对自己的父母、老师、以及社会给予自己的关心与帮助都视为理所当然,视接受关爱位自然、应该之事,不会感恩,也不知回报;其四,劳动观念较差,长期以来在家庭中有父母为之安排好一切的习惯养成他们对劳动毫无意识的心理。这些都是现在独生子女家庭中孩子的带有共性的特征,而我们现在的教师需要面对的就是这样一群孩子,为了对社会的未来负责,作为今天的中学教师,尤其是对这群孩子们的道德行为负直接责任的班主任,这种德育工作的压力就可想而知了。

此外,教师德育工作中的困惑,也跟我们今天所处的多元社会环境对这群孩子的性格影响有关。我们今天的社会,正处在物质文明高速发展时期,来自东西方各方面的新的诱惑太多,老的传统的价值观正在受到不同程度的挑战,而新的价值观尚未成型,这就很难对这群正在成长中的中学生形成具有说服力的价值引导趋向。尤其是我们现有的教育体制的改革与我们目前教育评价机制的改革是不同步的,这种教育评价机制改革的滞后性,是造成今天新的教育理念新的社会环境下中学教师德育工作困惑的最根本的原因了。

学生的年龄特征是不可客服的,这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不可逾越的阶段性的反映,对此,教师只能在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充分的信任他们的基础上,不断对其进行是非观、价值观方面的引导。而多元的社会背景下的家庭环境和社会影响,则不是单纯的依靠教师的力量所能解决得好的,也不是教师能够左右的,今天的孩子成长中遇到的问题,是我们全社会的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社会的关注,引起我们社会的反思。

综此,我认为,今天多元社会背景下中学教师德育工作中的困惑,不是单纯的某一个教师的问题,也不是简单的哪一所学校的问题,而是一个社会问题,是一个影响着我们社会发展的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社会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