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8-03 04:30:17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1篇的中医学基础教学优化策略探究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摘 要:中医学领域的发展对中等卫校的中医学基础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中医学基础教学中采用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方法有待改进。本文介绍了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对教学模式的探索及效果。
关键词:中医学基础 教学方法
中医学基础课程阐述了中医脏象、经络所体现的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病因、病机、诊断、辨证、防治等基本理论。由于中医学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和深厚的文化积淀,对于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要求较高,这让基础较差的中等卫校学生在学习中遇到了较大困难。如何改变中职卫校学生的学习现状,提升中医学基础课程的教学效果,是摆在中医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下面笔者介绍自己在中医学基础教学中对教学方法进行的一些探索。
一、了解学生特点和中医学习现状
近几年,中等卫生职业教育所招收的大多是初中分流的学生,其特点为:学习基础差、学习态度不明确、对学习缺乏兴趣。中医学习要求学生有较强的语文基础,而这正是这部分学生薄弱的环节。再加之笔者学校中医学基础教学安排在第一学年第一学期,学生没有任何有关医学的知识,这就使本来就晦涩难懂的中医学基础的学习更加困难。比如在讲五脏的生理联属时,就要讲到大量的临床实例,学生听起来就感觉非常吃力。
二、明确中医学基础的教学特点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体会到中医学基础是非常难教、难学的课程之一,其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内容抽象、复杂,难以掌握。如对阴阳、五行、气、精、经络等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中医基础理论,学生难以理解,但这些理论却贯穿于所有的中医课程中。二是思维差异。中医的思维方式与西医截然不同,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学生要同时接受两种医学模式,这对于基础较差的他们来说是难上加难;且学生从小接受的思维模式更倾向于西医,对中医容易有排斥心理。三是内容容易混淆。中医学习和西医学习同时进行,学生很容易将两者混淆。比如肝的生理功能为肝主疏泄和肝主藏血,这和西医的解释有很大差别,学生很容易用一种观点来解释另一种观点。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明确要求学生用中医的理论来解释中医的观点。
三、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使教学内容形象生动
1.提问式教学方法
根据教学大纲和临床需要,在课程结束前对下节课的内容提出一系列问题。如在学习“气”时,笔者提出问题:“武打电影中常常出现元气大伤的情景,那么,什么是气?元气又是什么?气分为几类?其各自的功能是什么?”带着这些问题,学生通过预习教材,对课程的重点和难点有了初步认识。在此基础上,把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每组提出问题,笔者对问题加以解释,最后对本节课进行总结,找出理解错误的原因。这样学生不仅能牢固地掌握课程内容,而且能通过参与教学过程激发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脏腑学说与西医参比教学法
教师在中医学基础藏象教学中,讲授生理功能时,与西医的观点对照讲授。如心的生理功能为心主血脉和心藏神。在讲述心主血脉时与解剖学联系,可用血液循环途径及心脏的腔室结构来理解心主血脉;讲授心藏神时用日常与心相关的成语来理解,如用心想事成、三心二意等来说明心与神志有关。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收到了很好的学习效果。
3.触类旁通法
整体观念是中医学的特点之一,其中一个观点是人与自然界是统一体。自然环境与人的健康密不可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从感知周围环境入手,触类旁通地理解深奥的中医理论。比如六淫包括风、寒、暑、湿、燥、火,这些作为自然现象每个人都有感知,讲解时教师就可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体会区分自然现象与致病因素的不同,收到了很好的学习效果。
4.多媒体教学法
中医知识抽象难懂,教师讲授时可运用多媒体,给学生带来多方面的感官刺激,使中医学抽象、复杂的内容形象化,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如讲望、闻、问、切时,多媒体所展现的大量图片、声音、查体手法,会使学习变得轻松、容易,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中医学基础教学的目的是为学生进一步学习中医专业课打基础,要求学生理解和掌握其基本观点和特点。教师只有不断在教学中进行探索、改革,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唐山市丰润区综合职教中心(西校区)]
摘 要 非言语行为辅助教学,是课堂教学中常用的手段。文章简述了非言语行为辅助教学的定义及研究状况,系统研究并总结非言语行为在中医学基础教学中的合理运用以及运用时的注意事项。
关键词 课堂教学 非言语行为 中医
中医学基础是中医药学及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学好这门课程对后续课程的学习乃至对整个中医药学体系的领悟有着重要作用。为此,系统研究非言语行为辅助教学在这门课程教学中的合理应用,对激发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兴趣,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1 非言语行为及其研究
非言语行为指人们在交往中运用的手势、姿势、眼神、表情、触摸、空间距离以及辅助语言和类语言等。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用上述非言语手段配合、辅助教学,可以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获得理想教学效果的目的。虽然教师在教学中有意、无意经常使用非言语行为,但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对教师课堂教学中的非言语行为关注和研究很少。对课堂教学中教师非言语行为的集中研究是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开始并在70年代繁荣的。①
心理学研究认为:一条信息的传递效果中,词语的作用占7%,声音的作用占38%,而动作、表情占55%。在人们面对面的交流中,有声作用占35%,而65%的交际信号是无声的。②Mehrabian(1966)的研究证明,教师传递给学生的信息90%是非言语的。③也有研究表明,教师在课堂上的非言语行为会影响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表现和学习成绩。例如,教师越靠近学生,学生会更多地注视教师,更踊跃发言。每当教师注视学生的次数减少时,学生注意力分散的情况就增加。教师的微笑可以营造一种融洽和谐的课堂气氛,这种气氛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成绩。研究表明获得非言语提示的学生比未获此种提示的学生学习积极性高。④近20年来我国教育工作者对非言语行为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进行了广泛的研究。⑤⑥⑦
2 非言语行为在中医学基础教学中的运用
中医学基础是中医药专业基础课之一。学好该课程,对后续“中药学”、“方剂学”等相关课程的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想让初接触中医药专业知识的学生对该课程在短时间内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取得好成绩,教师除了不断改变教学观念、探索教学方法、创建良好的课堂环境外,课堂教学中非言语行为的应用亦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课题组在该课程的教学中适时运用非言语行为辅助教学,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归纳如下:
一是常规性的非言语行为。如适当的踱步、灵活的手势、真诚的微笑、专注的眼神、恰当的点头等等。在课堂讲授中,教师辅以非言语行为进行教学,能起到降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空间距离、情感距离和心理距离,增强课堂活力,有效管理和维持良好的课堂秩序,营造轻松、愉悦、有序的和谐课堂氛围。避免教师因单纯的语言教学,或远距离的面对学生讲授等带来的内容枯燥无趣,教与学脱节的现象。例如当你边讲边行走在课桌间,时时用微笑的眼神注视学生,学生也会很愉悦的参与你的教学,能及时回应你的设问。如果你有意经常关注学生,学生会对你产生信任、亲近,主动和老师交流学习上、生活上的各种问题。
二是特异性的非言语行为。这里所指的特异性的非言语行为,是根据病证的表现,而综合运用的各种肢体动作和辅助语言和类语言等。“中医学基础”分中医基础理论和诊断辨证两部分内容,其中诊断辨证里涉及很多疾病的临床表现,如果仅用言语描述,学生没什么概念,若结合非言语行为,可增强感性认识,便于理解和加深印象,从而提高教(下转第155页)(上接第150页)学效果。例如讲到人体结构与功能时,除了通过语言讲清中医学中的脏腑和现代解剖学上同名的器官不可相提并论外,还要结合人体自身的身体和解剖图片演示脏腑的相应位置。讲解经络系统时,除了看flash动画和针灸人体模型外,还要在学生和教师身上比划各条经的循行路线。讲到辨证时,运用综合性的肢体语言和辅以类语言的情况就更多了。如讲热邪壅肺的咳嗽,气喘息粗、鼻翼扇动;百日咳的持续咳嗽和喉中有如鹭鸶的叫声;肾不纳气的呼多吸少,动则喘气;肝阳上亢的眩晕欲仆、肢体震颤、步履不正;肝郁气滞的喜叹息等等都辅以相应的肢体、行为语言。以加深印象,提高课堂吸收率。我们曾多次对课堂吸收率进行测试,对加强了非言语行为的教学内容,学生的吸收率明显增强。
3 非言语行为在中医学基础教学运用中的注意事项
教师教学中有效运用非言语行为手段,必须遵循以下要求:第一,目的明确。在课堂教学中计划和运用非言语行为时,必须明确非言语行为的目的是为教学服务和辅助教学的,任何偏离、违背促进教学这一目的而追求课堂趣味性甚至哗众取宠的非言语行为都是不适当的,也是要避免的。第二,形式匹配,频率适当。教师在运用非言语行为时,必须使非言语行为的形式与特定的教学情境、教学活动相匹配。同时,使用非言语行为辅助教学频率要适当,不能过于频繁。运用肢体语言时动作亦应适度,避免夸大肢体动作,反而降低教学效果。第三,减少差异,增加共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经常使用的非言语行为,要能充分被学生理解,才会产生效应。因此,教师应用适当的方式告诉学生各种非言语行为的含义,以便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第四,尽量确保非言语行为和言语行为的一致性。非言语行为是配合言语行为的一种辅助教学手段,如果与言语行为脱节和不匹配就失去辅助教学的作用,影响教学效果。
对于中医学基础课教学,除以上四条之外,还有其自身的特点。首先,该课程教学中非言语行为的运用更加广泛,利用图片、动画、模型等工具辅助教学,需要同时借助身体语言、类语言配合教学,才能使教学效果更好。当教师在讲解经络系统时,如果只是看图片和动画,学生基本没什么印象,如果在模型和真实人体上详细进行经络循行的比划,学生才能增加对经络循行路线的感性认知,加深印象。其次,在模拟病人的病态行为特点时,应尽量做到准确形象,不要因非言语行为的不正确,而误导了学生,影响教学效果。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西医;中医教育
情境教学法是使学生处在创设的教学情境中,运用学生的无意识心理活动和情感,加强有意识的理性学习活动的教学方法[1]。西医八年制的中医学基础学习涵盖了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及经络学,许多概念比较抽象,较难理解。此外,西医八年制学生在中医学基础课之前往往已经接受了系统的西医学基础、诊断学及内科学相关知识的学习,对中医理论的理解造成一定困难。如何在短时间内让西医八年制学生对中医有一定的了解,情境教学法在其中可发挥重要作用。现介绍如下。
1 情境教学法的应用方式
1.1 取象比类法情境重现理解中医术语
中医对人体生理病理的认识大多建立在对自然现象的认识上,取象比类法在中医中的运用非常广泛。在授课时通过取象比类法将抽象的理论形象化,便于学生对中医理论的理解掌握。如药性理论中的五味,辛味药功效能行、能散,介绍的时候可以从生活中的实例出发,如“辣椒属辛,吃辣椒有什么反应”,同学会列举出脸红、出汗等反应,再由此引申到中医理论中辛味药的行气、活血功效。又如,江浙一带民间有用杨梅酒治腹泻的生活经验,杨梅味酸,由此引申到酸味药有收敛、固涩的作用,主治腹泻,进而引申到治疗多汗、遗精等就比较容易理解。
1.2 设计临床情境、生活情境
情境设定是授课的关键[2],常用的情景设定包括临床情境及生活情境。将临床典型病例通过语言、图片等方式进行重现。在病例的展示过程中,激发学生思考,同时将所学的中医基础知识综合运用。临床病例通常较为复杂,并非像书中列举的典型病例证候单一、典型,病例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从而锻炼学生的识证、辨证能力,也有利于今后在临床工作中善于运用中医方法解决疑难问题。如笔者在中药学教学中介绍化痰代表药物半夏时,介绍病例如下:患者,女,32岁,因脊膜瘤术后突发气促、胸闷、口唇及四肢紫绀,行气管切开,呼吸机维持治疗2个月无法脱机。每日吸出大量白痰,患者疲乏感明显,多汗。实验室查:血白细胞9.7×109/L,未见霉菌。舌淡红,苔白厚腻,脉细数。该患者用中药治疗2周后痰量明显减少,可脱机,4周后封管出院。结合学生已经掌握的内容设计问题,学生前面已经过了中医学基础和中医诊断学的学习,所以,只需让学生判定患者属哪类证型。通过痰的颜色和量,以及舌苔的颜色,学生比较准确地判定属寒痰。列举出温化寒痰的中药及清化热痰的中药让学生进行药物选择,并就半夏在处方中的作用及常用量等内容进行讲解。此外,把患者应用的处方列出,指出哪些是温化寒痰的药物。通过实例,学生会对中药的疗效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运用临床案例时应注意设计的问题需要与学生已掌握的知识相联系,删繁就简。以上述案例为例,患者除了有大量白痰,另一突出的临床症状是气虚,因此次授课重点介绍的是化痰药,而补气药仅简要提及,不必面面俱到。在讲授中药内容时仅围绕中药的药性、药效等相关内容展开,待后期讲述方剂学内容时可再针对方剂的内容进行组织授课。总之,要紧扣所学知识,灵活安排,才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思考。
中医与生活联系紧密,许多生活实例也需要运用中医知识。结合生活情境介绍中药知识,学生往往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如讲解中药的炮制,不同的炮制方法,其功效不同,而人参是冬令进补常用的中药,学生不会太陌生。如何选择白人参、红参,是生活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从这个问题出发引导学生思考,再介绍白人参、红参的炮制方法及不同功效。老师可以选择角色模拟的方式简述病情,咨询学生如何选择适合其病情的人参,从而将中药的药性知识及炮制等相关内容在这个过程中传授给学生。
1.3 利用教具情境重现
语言对大脑的刺激往往不及实物,因此,教具在情境教学法中十分重要。如讲解中药种类分为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质药等,可以准备不同的中药饮片、中药鲜品让学生通过观察及触摸感受不同的中药性质,介绍生活中常见的药物种类。除了实物教具还可以利用多媒体,尽可能通过图片、视频进行展示。如舌苔,除了让学生互相观察对方的舌苔之外,还可将典型的病理性舌苔图片通过幻灯形式加以展示,而脉象的讲解可以通过图示方法介绍等,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
2 情境教学法的意义
2.1 激发兴趣
情境教学法在非中医专业的中医学基础中的运用,其最大的特点就是激发了学生的兴趣。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人亦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兴趣可以激发内在的求知动力,虽然非中医专业学生的中医课程仅要求理解,但中医兴趣的激发可以使学生看问题的方式从微观到宏观,中医独特的理论体系及思维方法可以开拓思路,有助于更全面地认识问题。对中医学知识的掌握以及今后的临床工作也是大有裨益的,如中西医结合方法的运用等。
2.2 加深理解
中医学是以自然科学为主体、与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相交融的科学知识体系。通过取象比类、生动的临床案例、生活实例等方式进行情境再现,中医理论不再是印在书本上艰涩难懂的文字,而是跃然纸上鲜活有趣的临床及生活中的故事,有利于学生的深入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