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8-04 05:07:37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1篇的高校固定资产管理问题分析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摘要:本文对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阐述了高校提升固定资产管理效率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高校固定资产管理;问题;对策
一、当前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首先,高校缺乏管理主体意识。高校购买固定资产来源途径有两种:一是财政拨款购买;二是直接行政划拨取得。所以高校固定资产从取得伊始就具有了行政划拨的特点,高校自身没有成本核算和后续维护的压力,在长期的管理实践中就形成了重视购置却忽视管理的管理缺陷,很多高校没有意识到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资产管理主体理念淡薄,固定资产使用效益远远低于企业固定资产使用效益。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理念很多还停留在经费观念层面上,高校之间只顾着竞争财政资金购买固定资产,但是却忽视了对买来的固定资产的管理和使用,最终致使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机制严重陈旧,管理制度缺失、管理工作力度不足。其次,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机构零散。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在内容上涵盖了对组织、协调、控制和监督固定资产的一整套活动。截止到目前,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依然采取归口管理模式,实施账物分离的管理方法,统一的归口管理部门尚未形成。比如说高校固定资产价值的核算是财务部门负责的;房屋、建筑物和家具等固定资产则是由后勤部门管理的;图书杂志的管理则是由图书馆进行的;教学设备和实验器材是由实验设备部门管理的。固定资产购置部门和使用部门属于不同的职能部门,各个职能部门又分散在不同的学校领导的职权范围内,这样就很容易导致固定资产的日常使用和管理与实物流动之间出现了脱节。实际固定资产管理中,并没有一个职能部门统一领导和管理固定资产的使用和效益,各个部门各自为政,管理上相互分散,最终导致了学校难以有效地协调各个职能部门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局面,口径不统一、多头统计的现象频频出现,固定资产账实不符、账账不符更是管理常态。第三,高校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大多数高校都没有针对固定资产管理设置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管理手段陈腐过时。首先,高校在固定资产配置上缺乏审核机制,部分高校没有针对固定资产的购置、验收、使用和保护环节设置清晰规范的工作程序和工作方式;其次,高校在固定资产监管上没有形成统一的体系。各个归口部门都有各自的账目,导致高校固定资产分散在财务账本、图书账本、家具账本、建筑物账本之中,这样管理一方面不能对固定资产的存量分布进行及时反映,另一方面则不能够及时发现闲置资产并进行共享,最终使得高校自身对固定资产的存量多少都不清楚了,固定资产账本、台账和实物之间严重不符;再次,高校固定资产缺乏先进的管理手段和方法。部分高校的固定资产管理还停留在手工登记的层面上,这在信息化高度普及的时代是非常落后的管理方式,那些财务了信息化管理方法的高校,也将固定资产管理的侧重点放在了统计功能和数据库管理上。
二、新时期加强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
第一,提升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主体意识。高校必须意识到自己在固定资产管理上的责任和任务,自上而下都应该明确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首先,高校应该树立固定资产管理效益和使用效益理念,让高校全员都具备资产管理意识,使得广大教职员工能够主动去维护固定资产权益;其次是高校要克服重视购买轻视管理的管理倾向,在内部控制中融入固定资产预算制度,并对固定资产预算的方法和内容进行规范和监控。另外,高校在管理固定资产的时候要注重折旧问题,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提升资产的使用效率。高校要定期或者不定期地对资产管理人员开展培训和思想教育,提升其管理的责任意识和管理的能力,使得固定资产管理进入到科学化管理进程。第二,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高校应该认真地研读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和主管财政部门的资产管理要求,并据此制定适合高校的一套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在内部控制上加强各个职能部门之间的逻辑联系,使得制定的制度具有操作性和针对性,固定资产管理的责任应该具体到每一个人,做到权责统一。通常来说,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应该包括购置制度、验收制度、维护制度、统计报告制度和报废处理制度等等。在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制度的基础上,高校应该定期或者不定期地对固定资产管理状况进行检查,如果某个人或者某个职能部门违反了管理制度或者管理不到位,上级部门需要对其进行责任追究。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的落实重点在于岗位责任制的建立,使得各个部门都明确自身的职责范围,最好做到自上而下、层层落实。经过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的落实,高校会更加明确自身的管理责任主体地位,对固定资产管理进行资源优化配置,保障固定资产安全。第三,变革固定资产管理方法。在我国社会渐渐进入到信息化社会和网络化社会的时代背景下,高校有必要变革其固定资产管理的方式和手段,节约消耗在固定资产管理上的资源和人力,实现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的质的飞跃。新时期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应该成立网络化管理体系,在借助计算机网络优势的基础上,形成固定资产管理购买方式、报销审核和成本计算的流程化管理体系,将固定资产的管理从动态引入到静态,从事后监督变为事前防控、事中审查。高校固定资产管理贯穿于学校资产管理的全过程,是一个艰巨又复杂的系统工程,加强高校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需要各个部门积极参与和共同努力。
作者:张晓鹰 单位:赣南卫生健康职业学院
【摘要】本文以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为背景,以广东工商职业学院固定资产管理现状,分析广东工商职业学院固定资产的特点和管理机制,推进广东工商学院固定资产管理业务信息化建设,让广东工商职业学院固定资产管理业务规范化、科学化以及网络化,详细设计和实现了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系统。
【关键词】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系统
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系统流程图随着高校的招生的大量扩招,许多学校进行合并和拆分、重组兼并、调整、新校区建设等工作比较频繁使得高校固定资产构成越变得更加复杂,而且高校之间的财务、人事和后勤等变动频繁,对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方面的要求更加严苛,如何高效、规范的管理好学校固定资产是大部分高校面对的一个大难题。因此,面对当前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结合广东工商职业学院资产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需要利用现代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采集及处理技术、教育科研网,并参照目前先进的高校财务管理制度和方法,建立一套高效、简捷、智能化的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系统。
在高等学校的固定资产范围中所包括的资产类型较多,在教学、科研、后勤和行政等部门和单位使用的房屋、仪器、办公用品等都被划入高校固定资产的范畴之中。要对这些资产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首先要对固定资产的产权进行登记、评估、清查、界定;要对部分资产进行保养和维修,根据需要采购相应的仪器与设备,定期对固定资产的信息进行统计和分析,并将最后确定无误的信息报送给上级负责部门。高校固定资产在这里指所有的高校房产、车辆设备、电子硬件设备等固定资产,同时也包括机房网络设备、机柜设备、小型机、台式机、笔记本、打印机与扫描仪等硬件设备,另外,高效固定资产设备具有种类复杂多样,要求稳定和维护及时性。主要针对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系统进行整体的分析,通过大量的阅读参考文献以及对本部门的工作进行统筹的分析,发现商业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建立健全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对固定资产进行高效的管理,在提高资产使用效益的同时保证资产的完整与安全,保证账面与实际相符合。在对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功能需求进行提炼、整理的基础上可以大致确实系统的功能性需求,分为个人资产管理、部门资产管理、房产管理、资产入库管理、资产日常管理、系统管理六个模块。
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系统流程图见图所示。个人资产管理模块的主要功能对个人做查询,查询范围为登录人的全部资产,检索条件包括:原资产编码、资产名称、条形码、品牌型号、资产分类、使用类型、登记日期。部门资产管理模块的功能查询范围为登录人所在部门的全部资产,检索条件包括:原资产编码、资产名称、条形码、品牌型号、资产分类、使用类型、登记日期、姓名。高校在在对房产资产进行管理时就需要建立起内容详实的前期与后期出产档案,特别对房屋的分配、回收、折旧等情况要备注清楚,保证账务的合理性,做到合理使用固定资产,杜绝越权使用的情况出现,保障院有资产不会大量流失。该模块以全校自有和非自有房产信息为基础,以各个流程模块(楼宇信息、土地信息、房产信息、房产评估、房产使用信息、租赁借用合同信息等功能)为框架,构成房产管理的整体。固定资产管理模块为资产入库领用、附属资产录入、图片补录、打印入库领用单。在对资产信息进行检索是输入的条件包括了资产的类别、名称、编号,发票的编号、保管人员、登记时间和设备的序列号等信息。添加一条资产的详细信息,输入内容包括:资产基本信息、购买信息、保修信息、存放信息、保管使用信息和备注信息,共六大类。在出现附属资产时需要填写附属资产的信息:资产类别,资产名称,购置类型,设备序列号,规格型号,发票编号,发票日期,合同名称,采购方式,采购范围,来源方式,来源渠道,数量,价格类型,价格,计量单位,供应商,保修(月),使用年限(月),备注等。资产日常管理模块包括“资产入账”、“资产信息修改”、“资产退库”、“资产转移”、“资产退出”、“资产处置”、“资产审核”等功能。本系统在个人资产和部门资产中还设有“更新报废”功能,通过此功能个人可以进行资产的更新报废申报流程,实现了资产报废更新流程简便化,科学化管理。检索条件包括资产编码、资产名称、条形码、资产分类、使用类型、登记时间。这些子功能都是个人资产基本信息日常管理中最为基础的操作功能。根据需求的分析结果,设计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必须和需求进行一一对应,根据整个系统及具体的模块确定设计策略和技巧。由此可以确定,设计本系统需要遵守的设计原则:1、先进性原则2、带宽保障3、可靠性4、安全性和稳定性5、操作易用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在设计过程中,所采用的架构技术为多层架构,通过将整个应用划分成多层来实现系统的高性能,同时在开发时还采用到分布式技术,这两种方法结合运用,对使用效率的提高有较高的益处,并且对数据的操作和管理上可以带来较大便利。多层架构技术通过多层划分,使得系统的业务处理以及数据处理相分离,使用技术接口可以实现各个模块之间数据交互,对数据的所有操作的交互使用带来保障。多层架构的应用还可以提高系统的扩展性能,同时业务与数据的分离还可以实现较高的可维护性,当出现问题时可以更好地去解决,各层之间不会互相影响。高等学校资产是学院有形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的内容是以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为背景,通过对系统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分析和了解,确定了本论文需要使用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路径,最终确定了设计和实现本系统的软件研发流程。
通过对系统的需求进行详细的分析和阐述,在需求明确的基础上对系统进行概要设计和详细设计,这些设计都是为了系统各自模块做准备,最终确定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主要包括个人资产管理、部门资产管理、房产管理、资产入库管理、资产日常管理、系统管理。设计系统管理的主要包括对权限的分配和角色的确认,明确各自模块的管理方法和管理特点,并且对不同分类的资产进行针对性监控;在管理过程中对不同资产的管理、实现和计划都进行明确设计;对相似模块的实现过程采用代码复用的技术,提高了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移植性。对于系统的数据分析和数据处理模块的设计主要包括查询和检索功能,并且提供模块查询和精确查询两种方法,这样的结果就是可以为客户提供更加多样化的检索方法,最终使得系统更加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作者:段静波 单位:广东工商职业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系
摘要:固定资产作为高校最为重要的有形资产,如何对其进行信息化管理,使其更好地服务于教学、科研活动,实现价值最大化,对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新高校会计制度的颁布为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带来新的机遇。在全面分析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新会计制度,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高等学校;固定资产管理;新会计制度
近年来,由于国家各级政府加强了对高校的投入力度,高校也在不断的扩大招生规模。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高校的固定资产需求急速增加。学费的增长及政府的投入使得这几年来高校资金相对比较充裕,有能力进行大规模的基础建设。近年来各个高校的固定资产规模扩大了不少。国家对固定资产的管理也日益重视。
一、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固定资产购建缺乏科学的规划论证
自1999年教育部出台《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开始大学扩招。很快大学的宿舍,教室,实验室都不够了。许多省市都在郊区建立了大学城用于大学的扩建,现如今几乎所有的公办普通高校都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校区。至2012年4月,教育部《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今后公办普通高校本科招生规模将保持相对稳定,至此高校停止了本科生的扩招。据2015年《国务院关于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工作情况的报告》称去年大学的录取率为74.3%,毛入学率为40%,已超过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然而近年来高考人数却成逐年下降趋势。2008年1050万,2009年1020万,2012年915万,今年略有提升也只940万人。研究生虽未停止扩招但从2014年起研究生的报考人数也在持续下降。众所周知,人口的低出生率,大学毕业生的低就业率等原因,高考人数还会继续下降。目前有些三本院校已出现招生人数不足的现象。随着招生规模的相对稳定甚至下降高等院校规模已出现拐点。今年国家实施高校学科“双一流”工程,高校自身也存在着重新洗牌。对于这一趋势,应引起各个高校的关注。对于基础建设要有一定的前瞻性,否则基础设施在建成以后极有可能出现使用率低下甚至闲置。现今高校的基础建设不仅缺乏前瞻性甚至缺乏整体规划。最典型的就是教师公寓。学校的新校区大多建在郊区。学校周围配套设施跟不上。在未解决配套设施的情况下,很多学校又将教师公寓建在新校区。建成以后,因为社区配套设施跟不上,居住新公寓的教师面临买菜难,孩子上学难,就医难等一系统问题,不得不重新在外租房,致使新建公寓闲置多年。再者就是实验室。因对使用者的需求考虑不足,教学楼建成以后,实验室临到使用时发现问题重重,实验室所需的特殊环境要求得不到满足,不得不大规模改造甚至重建。新校区土地面积不够合并校区困难,学校不得不开设班车,教师尤其是公共课教师上课几个校区来回跑。林林总总这些问题也造成基础建设过程中和使用过程中的严重浪费。
(二)固定资产重复购置现象严峻
高校中固定资产的重复购置也是相当严重的。造成高校中固定资产重复购置的原因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缺乏监管,二是制度引诱。由于科研经费的管理为项目制。如何使用科研经费项目负责人有着极大的权限。财务部门大多只是对合法性,合规性进行控制,而不便对其合理性进行管理和引导。在我国科研经费大多数是各级政府拨付,虽然结题时会有结题审计,但对于合理高效使用科技经费方面是无法用审计来监管的,而学校方面又对此动力不足。项目负责人出于各种原因对固定资产重复购置,而此种行为就处于无人监管的境地。而另一方面,科研经费管理的某些不合理性也是造成固定资产重复购置的重要原因。科研经费申请时由项目负责人提出预算。由于项目负责人大多并不精通财务,编制一份合理的预算对于他们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再则高校评价体系使得高校重视科研项目的申请,轻视经费使用。一个学校基金项目的申请数甚至直接会影响到学校排名。是否能申请到国家基金影响到一名教师是否能评上高级职称,能否申请到高级别的国家基金直接能决定一名教授在学校的学术地位。现今国家发放科研经费可谓政出多门,国家基金委,教育部,各省教育厅,国有企业等等。这就使得科研经费出现多头申请的情况。到了结题时,经费用不完又害怕结题时经费结余过多而被收回甚至问责,出现重复购置固定资产的情况也就不足为怪了。
(三)固定资产使用率低
固定资产使用率低下是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高校购买固定资产的经费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国家各级政府拨付给高校的经费。这类经费主要用于购买教学设备和实验室建设。高校使用这类经费购买固定资产的管理方式一般是由院系上报预算,学校财务部门统一预算审核后将经费下拨给院系,由院系在预算范围内提请购买固定资产。固定资产购入后也多由院系使用和管理。这种管理方式使得固定资产购买后各个院系资源独享,对固定资产的共享缺乏动力。加之学校没有一个部门进行统一规划,统一调节。固定资产在院系之间缺乏共享,闲置设备缺乏调剂,使用率当然也会很低。另一种经费来源是教师的科研经费,一些用于科研活动的固定资产往往是教师的科研经费购买。主要用于教师个人的科研活动。对这类经费购买的固定资产通常由教师个人在经费预算范围内自行购买自行使用自行管理,因为没有相应的制度进行引导和鼓励,教师们在报废前几乎将其视为私有物品,基本没有共享的情况,使用率也同样很低。
(四)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手段落后
高校的固定资产管理办法相对落后,信息化程度不高。设备管理部门,财务部门,院系相互之间信息共享程度不高。财务部门只管核算,设备管理部门只管购置和发放,院系的使用情况不清查就不清楚。在新会计制度以后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失真的情况会逐步纠正。但管理手段不跟上,账面价值失真依然会存在。《高等学校教育培养成本监审办法(试行)》规定的固定资产折旧年限。房屋建筑物按当年房屋建筑物固定资产总值的2%(50年折旧期)计提。设备按专用设备按8年.一般设备按5年,其他设备均按10年计提折旧。但具体到各种院校各种设备,情况又将会复杂的多,如果一概而论同样会造成会计信息失真。
二、新会计制度对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带来的机遇
新的高校会计制度于2014年1月1日开始实施。该制度对固定资产部分做出了较大的修订。固定资产部分的修订主要分为两个方面:首先对高校固定资产的价值标准和类别进行了重新的规定,将高校固定资产的价值标准提升至1000元并将固定资产主要分为六大类,同时指出在忽略固定资产残值的条件下,对固定资产按照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其次提出将基建账与高校“大账”平行登记,并定期将基建账信息并入学校的“大账”中去;因建筑工程而产生的利息,归属于建设期间发生的,归入在建工程成本项目中。新会计制度的颁布对固定资产管理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使会计信息更真实,更全面。对学校更好的管理固定资产提供了良好的法律依据。基建账与高校“大账”并账之后更利于学校利用预算管理和控制基建工程。固定资产提取折旧后会相对比较真实的反应固定资产的现在价值,为固定资产建立共享平台和信息化管理提供了数据基础。
三、新会计制度下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
(一)制定固定资产中长期管理规划
在国家实施高校学科“双一流”工程之际,对于基建工程方面学校应尽快组织一个专家组对学校未来较长一段时期的发展进行一次总体的,全面的评估,认真的制订一份中长期的规划,对学校未来较长一段时期的基建项目做一份中长期的预算。这份预算应该是一份科学的详实的细致的预算。学校每年的年度预算中基建方面的预算将以此为基础进行微调。基建项目应严格执行中长期预算,不在预算中的基建项目,原则上不应新建。进行过一次总体的,全面的评估学校管理层就会对学校的总体情况,未来发展趋势有一个更理性的认识。有一份中长期的预算,学校的基础建设就会减少很多的盲目性。基建工程中的种种问题大多数都是源于预算问题。预算不合理,预算制定时过于粗糙,执行不规范,造成预算流于形式。严把预算关,才能使基建工程财务管理得更好。合并校区也是势在必行的,校区合并以后一来减少很多不必要的开支,二来也方便了师生的科研教学活动,方便了学校的管理。校区合并工作仅凭学校一已之力是很难做到的,还需多方争取国家有关政府部门的支持和帮助,在合并校区中土地置换,建设生活配套设施等等工作都离不开相关政府部门的帮助。
(二)防止使用科研经费对固定资产重复购置
新会计制度对固定资产提取折旧,使固定资产在账面上反应了相对真实的价值,这一点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提供了很大便利,使管理人员仅从账面上就能对固定资产的新旧程度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参与对固定资产购买的合理性提供了一定的依据。但要扼制固定资产人为重复购置现象还应建立一套既人性化又监督到位的科研经费管理体制。对于科研经费的发放于政府层面应统一由一个专门部门负责。在学校层面,财务人员应全面参与到科研经费管理中去。在科研经费申请之初,帮助教师和科研人员进行合理的经费预算。国家科研经费发放部门也应有专门部门进行经费预算合理性审核,做到合理发放,从源头上防止科研经费的浪费现象,防止固定资产的人为重置。在学校层面应利用执行新会计制度的时机,对学校的固定资产进行一次大清查,摸清学校固定资产的实际情况,建立合理的折旧制度,为今后的固定资产的管理打下基础。在今后的固定资产管理中,学校应利用好预算和审批权限,对固定资产采购的合理性进行管理,避免固定资产的不合理采购。对科研经费结余应制定好相关政策,做好引导工作,引导科研人员在今后的科研活动中合理使用,细水长流,万不可一收了事。
(三)建立固定资产共享平台
在整个学校层面建立一个固定资产共享平台,使固定资产能做到最大限度的使用,使固定资产的使用价值达到最大化,这是高校目前固定资产管理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建立一个固定资产共享平台能使学校各个院系,各个部门互通有无。教师们也可以在这个共享平台中互通有无,以节省科研经费。当然仅仅建立一个共享平台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还要在制度上鼓励和完善共享机制,能让各个院系,部门甚至教师能在共享机制中实现共赢。只有当制度相对完善了,共享平台才能真正的有效的运行起来。固定资产的共享不仅是校内各个院系和部门之间,在一定条件下,也要与社会共享。例如,班车,学生宿舍,校医院,校内宾馆,食堂等等,都是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对社会开放服务的。
(四)加强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
现今高校的固定资产管理手段依然比较落后,各个管理部门信息共享不足。高校应大力推进信息化管理,建立本校固定资产的数据库。建立信息化管理以后,各个部门能够比较清晰的了解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固定资产的使用人,责任人。这样就会大大减少固定资产大清查所需次数和范围,大大减少大清查所耗费的人力物力,使固定资产的很多管理常规化。例如固定资产的报废。固定资产提取折旧以后,固定资产到了报废年限,设备管理部门因与财务部门共享了相关信息,不需要查账就能在信息平台上看到,能够及时到固定资产使用人处查看固定资产是否需要报废,如不需要报废的及时评估新的使用年限,需要报废的能及时进行报废处理。财务部门得到设备管理的信息就能够及时处理相关固定资产账务。建立固定资产的数据库也是为固定资产的共享提供管理上的依据和保障,使得学校不会因为固定资产共享造成管理上的混乱。新会计制度的颁布对高校的固定资产管理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新会计制度颁布已两年了,但很多学校执行得并不好,折旧未提,基建账并账不及时,学校执行新会计制度已迫在眉睫。在完成固定资产大清查以后,尽快进行学校固定资产现状的评估,建立起信息化管理平台,使学校固定资产实现价值最大化,才能帮助学校教学,科研迈上一个新台阶。
作者:黄晖
【摘要】通过对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内容进行分析,选取相应的考核指标构建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绩效评价体系,在此基础上利用TOPSIS法对高校的固定资产管理绩效指标进行计算,并通过五所高校的固定资产管理情况进行了验证。
【关键词】高校;固定资产管理;TOPSIS法;绩效评价
一、引言
随着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我国高校的办学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学校规模逐渐扩大,学生人数逐年提高。据统计,2014年全国普通本科在校人数达到1541万人,较2005年增长了82%。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教学、科研需求,我国高校相继建设教学楼、体育馆等建筑场馆,购买教学设施设备,不断引进大型教学实验设备,更新图书、软件。高校固定资产的不断增加,使得我国高校固定资产丰富化、多样化,但同时也导致其管理更加复杂。目前,我国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仍存在许多问题,主要是资产配置不合理、资产使用率低、管理意识淡薄、管理体系不完善等。为了改善高校固定资产的使用效果,应从固定资产管理方面入手,提出合理的固定资产管理绩效考核评价方法,通过科学的管理绩效考核评价,促进高校固定资产管理者合理运用固定资产,提高固定资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目前,对于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绩效的评价,已经有部分学者进行了探讨。朱丽霞、严奇春(2014)等对高校资产管理进行了绩效评价,通过构建评价模型,选取25个样本进行实例分析,评价样本间相对的效率情况,并针对评价结果给出相应改进措施。赵红英、李岳峰(2012)等根据高校固定资产的特点,选取4个一级指标及15个二级指标,构建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绩效评价体系,通过分析固定资产管理的教学科研绩效、营运绩效、构成绩效以及自筹绩效等方面,对高校固定资产的管理进行评价。Avkiran(2001)通过对澳大利亚高校的相关绩效进行分析研究,讨论了高校投入与产出的效率问题。Johnes(2006)对英格兰超过100所高校进行了绩效评价。张颖等(2014)分析了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中管理体系不完善、管理效能不高等主要问题和实施固定资产管理绩效考核的必要性,并提出科学合理、涵盖全面、指标多元的实施固定资产管理绩效考核的原则。通过固定资产管理绩效考核,不断探索资源投入的最佳配置途径,推动存量资产的有效利用和大型仪器设备等资产的共享,以提高固定资产使用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可以看出,目前国内外学者在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绩效评价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其中的绩效评价指标选取缺乏系统分析,评价方法多采用层次分析法,较为主观,缺乏科学性。因此,本文在系统分析固定资产管理的基础上,确定绩效评价指标选取原则,构建较为合理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同时,利用TOPSIS法,通过分析各高校与理想解的距离,避免主观因素对评价结果的影响,对各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相对绩效进行评价。
二、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内容
高校固定资产主要包括高校土地、房屋建筑物、软件与图书、设备仪器、办公设备等能够用货币衡量的经济资源,是评价高校办学实力的重要标准,也是高校教学办公的物质基础。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涉及部门较多,管理较为复杂,可分为财务管理和实物管理,其中实物管理主要包括固定资产购置管理、固定资产使用管理以及固定资产处置管理。1.固定资产财务管理。固定资产财务管理主要涉及固定资产的入账、折旧、注销等账务手续的办理。合理的固定资产财务管理,能够避免固定资产在财务上的无形损耗,确保固定资产账账相符、账实相符,真实完整地反映固定资产信息。2.固定资产购置管理。固定资产购置管理主要涉及高校固定资产的购置计划编制、采购程序设置、采购合同及招投标文件编制、招标活动办理、入库及验收等方面。合理的固定资产购置管理能够加强高校内部控制制度,促使固定资产合理利用,避免重复购入固定资产,节约办学资金。3.固定资产使用管理。固定资产使用管理主要涉及固定资产的维护、清查盘点、领用交还、调剂、出租出借等。合理的固定资产使用管理能够促进高校科学、规范地使用固定资产,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率,避免固定资产闲置浪费,实现资产效益最大化,随时掌握固定资产总值,便于固定资产总量控制。4.固定资产处置管理。固定资产处置管理主要包括固定资产的出售管理、报废管理以及报损管理。出售管理主要是指对高校有偿转让固定资产所有权并收取相应收益的处置行为进行管理;报废管理主要是指对高校已不能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进行产权注销的处置行为进行管理;报损管理是指对高校非正常损失的固定资产进行产权注销的处置行为进行管理。合理的固定资产处置管理能够保证高校固定资产的合法权益不被损害,减少固定资产空置现象,提高固定资产利用率。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恰当与否从侧面反映了高校教学水平的高低及科研能力的优劣。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高校从服务型机构逐步向自主办学型机构转化,高校的资金来源也逐步从国家财政拨款变成以财政拨款为主,外部企业资助、校办企业补助为辅。随着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许多高校面临资金缺口过大、财务风险过高等问题,使得高校越来越重视对固定资产的管理。但目前我国高校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存在管理意识淡薄,管理体系不完善,固定资产使用效率低、管理效能低等问题。因此,为改善高校对固定资产的管理现状,可构建合理的固定资产管理绩效评价体系,为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提供决策参考,进而促进高校固定资产管理者合理运用固定资产。
三、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1.指标选取原则。在固定资产管理绩效评价研究中,需要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客观科学的指标选取原则,保障指标选取的系统性、全面性。固定资产管理绩效评价指标应依据以下原则进行选取:(1)科学性原则。固定资产管理绩效评价指标的选取首先应保证科学性。指标的选取、权重的标定、评价结果的计算必须以科学性为依据,指标只有保证了科学性才能反映客观实际情况,也才能对绩效评价具有指导意义。而科学全面的绩效评价指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准确地描述固定资产管理绩效的某一特征。(2)系统性原则。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绩效评价涉及对高校固定资产财务、购置、使用、处置等各个方面管理情况的评价,涉及的因素较多,影响较为复杂。因此,所选择的指标应具有较强的代表性,从各个方面反映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状况,并且各指标应基于整体相互配合,保证绩效评价的系统性。(3)独立性原则。指标选取的独立性原则是指在满足全面反映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情况的前提下,应保证指标间关联性较小,指标间类型不重复,精简选取指标数量,使得所选取的指标最简化、最小化,各指标相对独立存在。(4)可操作性原则。指标选取的可操作性原则是指除保证上述指标选取的原则外,为便于收集与计算,指标参数还应保证指标选取的可操作性。所选指标应简明,要充分利用现有统计指标,以保障指标计算的正常进行。2.指标的选取。依据上述绩效评价指标选取原则,考虑到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特点,选取管理运营绩效、资产构成绩效以及制度机构绩效三个方面的指标构成指标体系,用来衡量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绩效。(1)管理运营绩效。管理运营绩效指标主要包括固定资产完好率、固定资产利用率、固定资产更新率以及固定资产共享率。固定资产完好率是指完好的固定资产价值占高校固定资产总值的比例,反映了高校的固定资产使用管理水平,可由式(1)计算求得。(1)固定资产利用率是指排除闲置、淘汰等固定资产以外的固定资产价值占高校固定资产总值的比率,反映了高校固定资产的利用情况,并从侧面反映了高校的固定资产使用管理和处置管理水平,可由式(2)计算求得。(2)固定资产更新率是指在一定的统计期内,新增固定资产价值占统计期期初固定资产总值的比率,体现了高校固定资产的变动情况,反映了高校的固定资产购置管理水平,可由式(3)计算求得。(3)固定资产共享率主要是指固定资产在高校各部门间共享的比率。高校只有共享利用固定资产,才能保障固定资产效用最大化,从而提高高校的固定资产管理效用。该指标反映了高校的固定资产使用管理水平,可由式(4)计算求得。(4)(2)资产构成绩效。资产构成绩效主要反映了高校各部门之间固定资产的分配情况。目前我国高校可大致分为行政办公部门、教学科研部门和后勤保障部门,因此资产构成绩效主要包括行政固定资产比率、教学科研固定资产比率和后勤固定资产比率。行政固定资产比率是指用于教学行政的固定资产价值占高校固定资产总值的比例,反映了高校固定资产中服务于行政办公的固定资产比例,可由式(5)计算求得。(5)科研固定资产比率是指用于教学科研的固定资产价值占高校固定资产总值的比例,反映了高校服务于教学科研的固定资产比例,可由式(6)计算求得。(6)后勤固定资产比率是指用于后勤的固定资产价值占高校固定资产总值的比例,反映了高校服务于后勤保障的固定资产比例,可由式(7)计算求得。(7)(3)制度机构绩效。主要涉及固定资产管理机构设置、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建设、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执行三个指标。固定资产管理机构设置指标主要用来考察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机构是否完善、管理模式是否合理、分管领导职责是否明确、管理意识是否强烈等方面。固定资产管理机构的合理设置是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科学化、系统化的前提保障。通过判断固定资产管理机构是否设置,设置是否合理完善,可以从整体上了解高校的固定资产管理水平。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建设指标主要用来考察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建设是否完善、高校是否对相关人员进行制度培训、员工对管理制度是否掌握等方面。固定资产管理机构的设置是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科学化、系统化的理论依据。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执行指标主要用来考察高校各部门是否严格落实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反映了高校对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
四、基于TOPSIS法的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绩效评价指标的计算
因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绩效评价指标的数量较多,为使得评价结果尽量科学客观,可利用熵值法对指标进行权重赋值。熵值法是通过指标自身属性进行权重赋值的一种方法,利用熵值法可保证权重标定的科学性和客观性。由于指标中存在定性指标,因此在标定指标权重前,通过构建综合评价模型,运用专家打分方法,对定性指标通过设定评语集进行量化处理,实现指标可计算化。同时,为避免各指标间不同量纲对评价结果造成影响,需对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在此基础上运用熵值法对指标赋予权重,并利用TOPSIS法对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绩效进行评价。1.指标标准化。指标标准化是指为了消除指标间由于量纲不同带来的差异,将指标进行适当处理,转化为无量纲指标的过程,主要包括指标正向化、非负化和归一化。(2)采用熵值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利用熵值法标定指标的权重w,具体计算方法如前文所示。
五、实例分析
根据上述建立的固定资产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以及模糊综合评价模型,选取高校1、高校2、高校3、高校4、高校5的固定资产管理情况进行实例分析评价。五所高校均是国家教育部直属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学校专业设置齐全,教学科研条件完备。学校建筑面积大,固定资产较多,管理较为繁琐。通过对各高校网站对外公开信息以及教育部直属高校信息公开年度报告等信息的收集整理,并由15位专家对高校的制度机构绩效情况进行评判打分,将指标评语集定义为{很好,好,一般,差,很差},并分别赋值为{5,4,3,2,1},同时,以15位专家打分平均值作为各高校制度机构绩效指标取值。通过整理指标数据,各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绩效指标对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由于高校的核心任务是为国家培养具有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因此高校的固定资产中科研固定资产所占的比率应较高,相对而言,行政和后勤固定资产的比率应较低。因此,行政固定资产比率和后勤固定资产比率为逆向指标。通过对逆向指标正向化,并对所有指标归一化后,得到各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绩效评价指标标准化后的结果如表2所示。采用熵值法对各指标进行权值标定,指标权值标定结果如表3所示。根据标准化后指标及指标权重标定结果,运用TOPSIS法对各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绩效进行评价,加权标准化指标矩阵V如式(21)所示。由表4可以看出,高校5的相对接近度为0.9955,其相对接近度最大,说明相对于其他高校,高校5的固定资产管理效果最好。高校4的相对接近度为0.1511,其相对接度最小,说明高校4的固定资产管理效果最差。
六、结论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绩效评价的方式方法也在不断丰富。本文首先对高校的固定资产管理内容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科学客观的指标选取原则,综合考虑了高校固定资产管理运营绩效、资产构成绩效以及制度机构绩效等方面的内容,选取10个指标构建了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绩效评价体系。结合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客观的TOPSIS法对高校固定管理绩效评价进行了定量研究。并结合实例,选取五所教育部直属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进行评价,分析各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绩效评价指标,并给出相对绩效评价结果。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绩效评价体系的建立,对于评价一所高校的办学规模和教学科研水平等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高校在注重教学、科研及学科建设等方面发展的同时,也要注重科学管理。要进一步制定和完善高校资产管理的规章制度,实现高校资产的优化配置,合理调配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为高校的科学决策提供依据,促进高校的协调、科学、可持续性发展。因此,在全面推进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高校应该不断探索创新固定资产管理绩效评价体系,实现高校固定资产的合理配置和高效使用,使高校固定资产使用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断地提升。
作者:刘威
【摘要】近年来,我国各大高校逐渐增加固定资产的构建,但随着固定资产数量的提升,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难度也越来越大,逐渐出现各部门缺乏沟通、管理机构不健全、管理观念落后等问题,这些问题造成固定资产的流失,严重浪费了国有资产。本文在分析上述问题的同时,又从加强制度建设、强化管理意识、明确各部门的职责等方面,探究了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希望以此提升我国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效率,进而为高校教育教学的顺利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固定资产;管理;问题;对策
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我国高校教育事业也随之进步,在这种社会背景下,高校的建设也不断发展,高校规模逐渐扩大,固定资产也不断增加,这就使得高校固定资产的管理难度加大,高校的办公设备、新建校舍不断增加,固定资产管理显得日益重要。但目前,我国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中还存在诸多问题,这无疑对高校教育教学的发展极为不利,因此,为了防止高校固定资产流失,必须采取措施加强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提升固定资产管理的效率。
一、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问题
1.各部门缺乏沟通
当前,许多高校多遵循掌握分管原则将固定资产归多个部门管理,例如,建筑物和房屋管理归后勤部门;图书管理由图书馆负责;家具与设备仪器则由设备处管理;固定资产核算由财务处负责。这导致实物管理部门只关注实物资产的数量、类别,对总体价值量缺乏概念。财务管理部门则只关注价值量的核算,对固定资产的数量、类别则不够关注,若各部门之间未及时对账,就会增加最终的核算工作量。此外,在清核资产时需要财务部门与实物管理部门相互配合,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各个部门之间缺乏沟通和协调管理,一些部门之间甚至出现数据核对不认真的现象,导致报表完成时间紧迫,频繁出现数据错误,这无疑会极大地影响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工作效率。
2.会计核算不合理
我国大部分高校依旧采用收付实现制度,即在核算固定资产中只关注原值,忽视了折旧,一些设备直到报废才注销,在此之前无论其使用性能是否损毁,都一律按原值核算,这就加大了实际价值和账面价值的差距。此外,一些高校的会计人员由于不清楚概念范围,将那些易耗品、低价值等资产也视为固定资产,并登记在册,这使得高校账面固定资产价值虚增。同时,由于各个部门之间很少进行账目核对,使得分类账目数额与总账存在不一致现象。
3.管理观念落后
当今社会,我国许多高校都属于公办学校,采用事业单位管理体制,这就使得高校固定资产建设多依靠政府的财政投入。大部分高校都在无偿使用这些固定资产,不仅不核算成本,而且不关心固定资产的折旧问题。还有一些高校的负责人对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缺乏认识。许多高校领导人都一味的关注科研、教学、行政等工作,对固定资产管理不够重视。这就导致固定资产管理手段单一、管理机制不健全、管理理念落后,高校中普遍存在公物私用、资源浪费、重复建设等问题。致使固定资产难以发挥其在高校发展中的作用。
二、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
1.加强制度建设
高校要全面收集整理现有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根据当前的时代形势,保留合理的成分,对不足之处进行修改。此外,还应当根据自身的办学条件和国家的相关规定,细化相关条款,明确规定固定资产的支付余额、招标采购、资产入账、预付款、货物验收等环节具体操作措施,规定账务部门与实物管理部门进行几次对账,并以制度形式加以规范,明确实物盘点的方式、时间,增强固定资产管理的制度化、长期化、明确化特点,并通过相应的奖惩措施保证这些制度的顺利实施。与此同时,还要在日常工作和校园网上大宣传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相关制度和章程,促使高校师生都逐渐重视固定资产管理。并明晰固定资产的使用、采购和报销,为固定资产管理打下坚实基础。对那些在固定资产管理中不负责任造成资产损失的个人或单位,要进行相应的处罚,而对那些重视固定资产管理,并自觉协调合作的部门与个人则应当及时给予奖励,以便激发各部门在固定资产管理中的积极性。
2.强化管理意识
首先应当加强高校领导对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视,促使他们将固定资产管理纳入日常工作体系中。相关领导还应当亲自参与管理工作,确保有关固定资产管理的制度都能够切实执行,并自觉接受相关部门的监督。其次,还应当完善固定资产管理责任机制,提升固定资产管理水平。就组织机构而言,要在统一部署管理下,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成立专门负责固定资产管理的机构,并责任到人,明确划分管理责任。既要有全面负责人,也应当按照分级管理制度设立主要负责人,明确主要负责人在固定资产管理中的职责范围,强化各部门的管理意识。
3.明确各部门的职责
固定资产管理涉及到高校的各个层面,因此需要各个部门的相互配合,明确负责价值核算的财务部门与负责实物管理的部门之间的关系,以及各自的职责权限。尤其要重视财务管理部门在固定资产管理中的作用,以便提升固定资产管理的效率。这主要是因为,在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体制中,财务部门不仅负责财务监督和财务核算等职责,还负责固定资产的统一管理,且在业务上对实物管理部门进行指导、监督。虽然固定资产管理涉及到多个部门,但只有财务部门能够全面了解高校固定资产的整体情况,并始终参与固定资产管理。此外,由于财务管理部门掌管高校的财务经费,因此,还可以从宏观层面对固定资产管理协调和监督。
作者:周锡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