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民间美术纳入高校艺术设计探析

民间美术纳入高校艺术设计探析

发布时间:2022-08-06 10:39:36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1篇的民间美术纳入高校艺术设计探析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民间美术纳入高校艺术设计探析

民间美术纳入高校艺术设计探析:台州民间工艺美术引入地方高校艺术设计教学的意义

摘 要:地处浙东南沿海的台州,民间工艺美术有较好的留存。作为中国传统造型艺术的组成部分,和现代设计相互渗透、互相依存,是现代设计创作中取之不尽的源泉。在思维方式、造型特征和色彩表述等方面都对现代设计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地方高校艺术设计教学应从本地的民间工艺美术中汲取营养,可以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台州民间工艺美术的文化和艺术价值,为文化遗产的传承和设计教学的提升起到推动作用。

关键词:台州;民间工艺美术;地方高校;艺术设计教学

民间工艺美术植根于人们的生活,无论是民俗信仰中的民间工艺美术,还是建筑装饰中的民间工艺美术,抑或是生活器用和戏曲中的民间工艺美术,都无一不是特定地域人们精神生活和审美情趣的集中反映。“山海雄奇,孤悬而有不可难拔”的台州,地处浙江东南沿海,自古以来以海上名山文化著称于世。[1]台州民间工艺美术更是有着独特的江南之气和山海之魄。在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大家越来越提及的今天,民间工艺美术也受到了空前的重视。现代艺术设计的“人文属性”和民间工艺美术的众多特质具有广泛的紧密联系。因此,在现代艺术设计中深入了解民间工艺美术的特质,会为艺术设计创作带来丰富的营养。

在地方高校艺术设计教学中,将现代设计理念与民间工艺美术相结合,可以形成课程内容的特色性、科学性和学生设计创作的广泛性、人文性,以开阔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创造力。民间工艺美术造型特点、审美意识、思维方式等可以帮助学生丰富设计语言、拓展表现方式、提高设计作品内涵。此外,广泛了解吸收本地民间工艺美术的优秀资源,对于构建具有地域性、民族性的艺术设计课程体系也有重要意义。

1 台州民间工艺美术对艺术设计的影响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在艺术设计创作中思考“本土化”与“全球化”的关系,并做了许多尝试。正如设计师王敏所说:“在一个多元化的世界环境下,很多民族为保存自己的本土文化而努力,设计师在全球化与民族化,一体化与多元化之间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设计师是文化沟通的使者之一。他的价值就体现于正确理解本土文化和全球文化的互动关系。”[2]当代艺术设计在学承西方模式和思维方式的几十年来,从本土文化中寻找艺术设计新的突破口的呼声越来越高。居于浙东沿海的台州民间工艺美术有着丰富的资源可供当代艺术设计借鉴和吸取养份。如民间雕刻方面就有翻簧竹刻、漆金木雕、泥塑、干漆夹苎造像、三门石窗、仙居木雕、贝雕等;民间抽纱刺绣与编织方面有台州绣衣、雕平绣台布和竹、麻、草编等民用生活器具。这些都取材于本地易取的竹、木、草、泥、砖等,为艺术设计创作带来了广阔的视野。概括来讲,台州民间工艺美术对艺术设计的影响及对教学的启示表现在三个方面:思维方式的影响、造型特征的延拓、色彩表述的借鉴。

1.1 思维方式的影响

1.1.1 台州民间工艺美术中材料和工艺的拓展意识对设计思维的影响

纵观现代视觉艺术,无论从安迪・沃霍尔的波普艺术,还是杜尚、博依斯的观念艺术,乃至后现代主义皆在材料和工艺的探索上有所创新,当代艺术对于材料的拓展应用尤为重视。台州民间工艺美术对于材料的深刻探究和充分利用体现出强烈的设计意识。虽然在现代生活语境中,传统民间工艺美术在一定程度上不适应社会的发展,但其中包含的文化和思维方式有其特有的价值。例如在台州民间甚至今天还在被人们使用的竹编小型储米仓,高80厘米左右,上口30厘米圆口状,下底边长50厘米四方形,有圆形盖,竹皮人字形编,骨架结构处用5厘米宽竹片作为支撑,在仓体相对两边有用2毫米宽的竹丝编的“米”字,且竹丝皮向里,瓤朝外,形成了独特的层次效果。在现代设计中,这种材料穿插的技巧和思维方式可被充分利用和发展,如竹编和现代纤维材料的结合,或可尝试以钢丝网作为骨架,用竹丝形成编织或“刺绣”式的效果,以传统工艺为基础,形成材料的应用拓展。在设计教学中,这种材料和工艺的拓展训练可有效提升教学的效果。

1.1.2 台州民间工艺美术中的“隐喻”方式对设计思维的影响

台州民间工艺美术在满足使用的功能外,还强调主观精神的体现。例如三门石窗的创作中常用的几何纹、铜钱纹、八宝纹、动物纹、文字纹、花草纹、一根滕纹等皆运用象征、隐喻、谐音等方法使人进行联想。“它不是直白的表述,而是借它物或通过符号表达某种情感和含义。”[3]“隐喻”强调主观精神的描写与表现,把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寄托其中,并且更多的是将民间故事及人物运用比喻、象征等方法进行美好寓意的表达,使人们充满了联想和想象的意趣。民间工艺美术和现代设计虽在其所依托的文化、体现手法和表达形式上有所不同,但对于“意象”的善用却是相同的。“隐喻”方式是表达“意象”的理想手段之一。

1.2 造型特征的延拓

造型是台州民间工艺美术视觉表现的主体,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地兼容、变化、发展,台州独特的佛道文化、山海文化、古城文化、武学文化和南宗道学形成了富有地方特色的硬气、英气和灵气的造型特征,体现出的相互兼容、博采众长的造型内涵,是我国民族艺术精神及造物的重要组成部分。“民间艺人对于视觉不能触及的现象会凭借主观经验加以推断,对宇宙万物有独特的理解,他们所表现的真实是一种主观性的真实,带有浓厚的意念成份,追求情感的真而舍弃形象的真。”[4]深入挖掘台州民间工艺美术造型特点是丰富现代设计语言的良好途径。造型特征的延拓不是造型的简单移植和拼凑,而是对传统造型的文化背景在深入探究的基础上,以现代的审美观并结合现代设计语言,对传统造型进行加工和改造,以达到“取其形,以赋其意”的效果,使之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民族特征。

1.3 色彩表述的借鉴

民间有“红要红的鲜,绿要绿的娇,白要白的净”、“紫是骨头绿是筋,配上红黄色更新”等对于色彩应用的表述,反映出民间工艺美术高纯度、强对比、色彩鲜艳的特征。这种对于色彩的“圆满”的喜好源于对大自然的观察和认识,也体现出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台州民间工艺美术的色彩也不例外,例如起源于北宋庆历年间台州临海黄沙洋地区的黄沙狮子,这种台州民间舞狮活动是人们祈求吉祥、消灾降福的重要形式。在黄沙狮子的色彩运用中多采用金色、大红、中黄、翠绿等强烈对比的色彩,光鲜照人、明丽绚烂。在现代设计中色彩的对比运用是设计中的重要一环,因为色彩皆源于自然,正因如此,色彩具有鲜明的情感特征。如红色与之相对应的自然物是火、鲜血、太阳等,因此红色就有了象征激情、活力、吉祥等情感特征;绿色与之相对应的自然物是树木草原等,因此绿色就有了象征生命、希望、活力等情感特征。正是人们把对美好生活的愿望通过强烈对比的色彩表露的淋漓尽致。现代设计中对于色彩的运用也应着重关注色彩的情感特性,使色彩不仅仅在强对比下形成装饰和美化的效果,还应通过色彩表达设计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和精神追求,这是设计走向纵深发展的重要方法。

2 将台州民间工艺美术引入艺术设计教学的意义

在现代设计理念的整体框架下,探索更加优良的现代设计教学模式和体系是近年来设计教育领域集体探求的热点。我国的现代设计教育在发展了几十年后的今天,发现本土文化丰厚的营养可供现代设计来汲取,尤其作为地方高校,在专业教学领域建立自己的特色,有着资源上的独特优势。

2.1 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

目前,学生正处在中西方文化激烈碰撞和相互深刻影响的时代,“我们是谁”这样的问题在学生中普遍难以寻找到理想的答案。美国政治学家萨缪尔・亨廷顿(Huntington・Samual・P)就曾指出:“不同民族的人们常以对他们来说最有意义的事物来回答‘我们是谁’,即用‘祖先、宗教、语言、历史、价值、习俗和体制来界定自己’并以某种象征物作为标志来表示自己的文化认同……文化认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最有意义的东西。”作为地方高校,设计专业学生的主要来源多是省内及本地区,他们有着相似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经历,使他们普遍需要找寻一种熟悉的文化养份来激发他们的文化价值认同。而台州民间工艺美术在世代传承中积淀了深厚的文化营养,作为我国民间工艺美术的一份子,它在文化上的共性也可使学生以点窥面,从本地延伸到全国,了解台州及我国民间工艺美术的特征。这正是将台州民间工艺美术引入艺术设计教学的重要意义。

2.2 有利于学生全方面地拓展设计思维

台州民间工艺美术中对于工艺和材料的应用拓展体现了人们对于自然的观察和对生活的理解,就地取材、合理加工利用是其重要的特点。在工艺和材料越来越丰富的今天,设计过程中的选择也越来越多,但是学生往往没有对于工艺和材料进行再设计和合理利用的观念。在设计教学中通过对身边传统工艺美术作品的关注和解析,开拓学生的视野,激发他们对于工艺和材料的应用意识拓展设计语言。同时,民间工艺美术较多采用象征、隐喻式的表现方式,传达人们对于生活的美好愿望,这种设计语言的应用方式是丰富学生视觉表达能力的重要借鉴,使设计具有更深厚的文化内涵。可见,进行台州乃至全国民间工艺美术的学习对于学生设计思维的培养可起到重要作用。

2.3 有利于提升学生造型能力和设计语言的应用能力

设计能力的提升主要源于对生活的观察和对社会的理解。台州民间工艺美术是台州人们千百年来对生活观察与理解的精华所在,其丰富的、具有地域特色的造型是我们宝贵的资源库,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同时也是提升学生造型能力的有效手段,使学生通过对传统造型的解读,理清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再运用现代设计方法对其进行加工改造,形成具有现代审美意识的新造型。

2.4 有利于增强学生对民间工艺美术资源的传承意识

传统的民间工艺美术因其特有的时代文化背景和生产方式,近年来逐步远离了人们的视野,尤其是九零后的学生更是在西方文化的沉浸中对于民间工艺美术缺乏足够的了解。在地方高校艺术设计教学中,将台州民间工艺美术纳入课程体系,可以让学生了解其对于现代艺术设计的重要意义。学习本地民间工艺美术,了解其价值,还能增强学生对于当地民间工艺美术的热爱。在教学中对于本地民间工艺美术系统化的调查、挖掘和整理,有利于学生学习其创作方法和思维方式,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对民间工艺美术的传承积蓄资源和力量。

3 结语

台州民间工艺美术作为我国民间工艺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其独特的魅力。将其融入地方高校艺术设计课程教学是顺应时展的需要,在全球化背景下为中国设计的本土化探索做好积极的准备。在教学中挖掘本地民间工艺美术的精神内涵、思维方式和造型特征,使其成为学生创作的基础源泉。要充分发挥地域文化优势,为地方高校艺术设计教学带来新的面貌。

作者简介:秦伟(1981―),男,甘肃平凉人,台州学院艺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艺术设计研究与教学。

金灵秋(1962―),女,浙江海宁人,台州学院艺术学院副院长、副研究员,研究方向:艺术教育管理。

民间美术纳入高校艺术设计探析:民间美术纳入高校艺术设计的路径

本文作者:覃会优 单位: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地域文化是一个地域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1](p114)它使得作为历代劳动人民艺术创作结晶的民间美术得以传承发展至今,并产生丰富的式样。但由于“全球化”进程的影响,物质文明趋同的同时,文化的地方特色也在逐渐地消减,失去了其固有价值,民间美术面临着失传的境地。民族高校是传承和发展民间美术的一个重要基地,在艺术设计教育中,将民间美术造型特点、审美思想、深刻寓意等融进教学内容里,在注重现代设计崭新式样的同时,渗透民族文化,寻求自身文化根源,实现民间美术传统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发挥特色文化资源优势,开阔思维空间,提高自身创造力,这既有利于学生创作出特色鲜明、意蕴深厚的设计作品,同时也有利于民间美术的传承和发展。

一、民族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现状以及教学中可以挖掘利用的民间美术资源

民族高校多数地处欠发达地区,受地方经济、专业院校和西方设计教育模式的影响,相对于基础教育改革和社会对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艺术设计专业教育发展显得有些滞后,多数院校还是在模仿专业美术院校的课程设置,追求不切合学生基础实际的专业精英化人才培养模式,教育定位含糊不清。教育过程过分重技法、轻创造,重式样、轻内涵,学生热衷模仿,只喜欢现代艺术,对民族民间美术存在偏见,不太喜欢民间美术,认为民间美术老土、过时,老师对此也认识不足,很少将民族民间美术传统元素融入设计教学之中,培养的学生不能适应当今社会多元化设计的需求,不能为当地社会发展服务。中国的现代设计源于外来文化,但在高校教学中不能完全采取西方现代设计的教育模式,否则便无民族性,也就失去了世界性。民间美术可为现代设计全面提供传统文化的营养,它使广大劳动人民创造出形态各异的灿烂文化,艺术式样相当丰富。民族地区更是民间美术传承和发展的沃土。在民族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中可以开发利用的民间美术资源相当多。从创作手段和形式上看,有民间蜡染、扎染、刺绣、剪纸、木板年画、银饰、雕塑、雕刻、面具、脸谱、木偶、皮影、玩具、陶艺、壁画、农民画、编织、民族服饰、民族传统建筑艺术等。这些民间美术各具造型特色,来源于民间艺术家独特的思维方式和造型意识,饱含着鲜明的民族情感和民间艺人追求的真善美的艺术精神,它不仅具有实用性特征,还具有象征性特征,体现着各族人民传统的美学观念和精神面貌。在现代艺术设计教育中如果考虑利用实用性和象征性等因素展开教学,学生设计的作品品质将会有所提升。

二、民间美术丰富的式样和造型方式,对开阔艺术设计教育视野和创作思路以启示

首先,民间美术的图形通过高度的概括、变形和夸张,将事物的形态、结构归纳、整理,并突出客观事物中本质的、典型的特征。运用变化与统一的基本原理,以点、线、面的形式设计制作而成。在图形的组织形式上有对称与均衡、条例与反复、节奏和韵律、对比与调和等形式美的规律,在构成形式上有单独图形、适合纹样、连续纹样等形式造型。但它的形象还是与现代艺术的抽象表现有所不同,其形式结构多为本民族文化的对称形式和单纯的色彩表现,大胆提炼生活行为的典型特征和夸张事物表象,表达对生活认识的客观感受,使艺术形象既符合完美意象又不失生活逻辑。民间美术的这种变形手法和组织形式,可为艺术设计教学中对图形设计的形式美原理与法则提供参考借鉴,并在教学中不断提炼、取其精华,并促进民族民间美术元素的现代运用。

其次,民间美术构图的圆满性和随意性,对现代图案的构成形式与内容的教学也有很大的启发。民间美术造型崇尚圆满完美,不局限于固定视点,可以把长期观察到的体验充分表现在作品中,使局部与整体协调,融多样性于统一之中。民间艺人对于视觉不能触及的现象会凭借主观经验加以推断,对宇宙万物有独特的理解,他们所表现的真实是一种主观性的真实,带有浓厚的意念成分,追求情感的真而舍弃形象的真。[2](p12-13)作品中的形象不受时空限制,且形象避讳残缺,造型饱满、圆浑。民间艺人以原始意象为基础,追求主观的真实,这与近现代美术教育体系中的科学、理性的观察表现方法大相径庭。民间美术的很多艺术式样在造型时,把应被遮挡的部分也表现出来,做全方位的展现,造型随意,画面丰富完整。画面既展现物理空间的客观存在,也有理性认识的物化形态。这种理性与感性认识相结合的构成形式值得现代设计借鉴。

再次,民间美术造型的组合性和抽象性形式也是现代设计常用的方法。在原始美术产生的阶段,人类在与自然斗争时总处于劣势,人们崇拜具有超强能力的动物,如牛、熊、虎、鱼。这些动物与人类的始祖相关联,经过几千年的延续成为民间美术符号。[2](p14)如“龙”为:蛇身、兽脚、马毛、鹿角、狗爪、鱼鳞和须组成威武凶猛、相对固定的形象。这种如梦幻般的拼接组合方式表现出一种超自然、超科学、超逻辑的自由,使受众产生无尽的联想。现代设计中的重构表现形式不也从这类构成形式发展而来吗,在教学中只要大胆探索民间艺术的设计风格和技巧,学生的修养、创作思想和情感表达能力将得到提高。

三、民间美术的审美思想和意蕴,可供现代艺术设计教育借鉴,以提升设计作品的内涵和质量

天人合一,混沌阴阳,象征寓意,这些都是民间传统文化惯用的思维方式和想象逻辑。原始人类的蒙昧意识产生了万物有灵的自然崇拜观念和对神的崇拜观念,相信人类和动植物(或物件)之间存在着神秘的联系,进而产生图腾崇拜,在原始的自然信仰宗教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图腾艺术,使人类的生存精神有了最初可感知的生命依托偶像。[3](p12-13)图腾艺术深刻地影响了民族传统艺术的思维方式,图腾艺术作为一种非艺术目的之“图式”创造,已具有了原始审美意味。生存与繁衍是整个民间艺术的生命主题,祈福求吉是民间吉祥艺术重要的文化内涵,避邪禳灾是民间吉祥艺术信仰观念的又一种文化内涵,避邪心理贯穿于吉祥艺术之中。这是民间美术追求尽善尽美、纳福求吉的审美思想,在现代艺术设计中也常常被借鉴和运用。

1.民间美术的意象图形为现代设计提供素材。民间美术的视觉符号追求神似,以意念造成意象,期间渗透着人们的心理感觉、理解和幻想。以符号为基础,这些符号长存于本土,植根于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如苗族的龙造型之一“蜈蚣龙”,其造型是蜈蚣头、蚯蚓身、无鳞甲,作为稻作民族,苗龙的农业意象集中体现在龙牛合体,龙主水、牛耕地,力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些形态符号,长期在苗族民间传承,不断地修改、提炼、加工而成,具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龙、凤等这类意象的造型在现代艺术设计中成功的运用比比皆是,如中国国际航空公司的凤凰图形标志。

2.借鉴民间美术的寓意性,可以提升现代设计作品的品质。民间美术的寓意与象征的表现方法,是从民族原始文化艺术观念的方法中继承而来,是民族群体古老生命意识的反映。民间吉祥艺术中的龙、蝴蝶、太阳、石榴等,都和原始宗教中的自然崇拜及图腾崇拜有着深刻的关联。民间的这种吉祥艺术作为观念性的艺术,象征隐喻的手法使吉祥艺术文化观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并形成庞大丰富的艺术象征体系,为民间群体的生存心理带来了莫大的满足和慰藉,为当代艺术设计提供营养源泉。如重庆城市形象标志——“人人重庆”,寓意重庆市民高高兴兴地携手合作,建设城市。但是,仅仅有人还不足以表现重庆的整体形象,靳与刘设计公司再深入地研究重庆的文化根源、民族性格之后,用“老虎”代表重庆人民刚烈性格,“舞动的人群”代表欢乐,“巴”字代表其巴渝文化,长江则似“凤凰”给重庆带来吉祥,再加上“大山大水”等地理元素,设计成一个主题图案。它有书法的笔触,现代化的色彩;可分拆,也可合并使用,充分挖掘民族民间文化。一经推出,即受欢迎,获得重庆人民的认可,成为重庆的城市名片。

3.借鉴民间美术作品的谐音取意,可以提升现代设计作品的情感性。民间美术常以谐音取意,采用谐音假借、语义双关表现法,其寓意深刻,把所谐之音点落在吉祥的本意上,是在所谐之物的生命内涵上人为添加的吉祥寓意,别出心裁地传达主题思想。如民间美术里的蝙蝠、寿桃和双钱组合成的图形取意“福寿双全”,民间的谐音取意吉祥图形围绕着人的生存本体,注重吉祥心理的精神象征和朴素的生命功利性的追求,后逐渐转化为实际功利的福财功禄世俗价值观的追求,如今以谐音表示吉祥的现象以渗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尽量避讳不吉祥的图形和字眼,以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同时也是民间美术传承和发展的新渠道。

四、民族高校艺术设计教育是传承和发展民间美术的最佳载体

民间美术融入民族高校艺术设计教育,有利于对民间美术进行专业化和系统化的调查、收集、挖掘、整理和研究;有利于民间美术传承人的培养;有利于民间美术艺术式样的再创造。多数民族高校地处民族地区,拥有得天独厚的民族民间美术资源,也具备研究民间美术的人才队伍。在民间美术研究中,结合艺术设计教学体系需要,以开放性的视点,全方位地对民间美术的艺术形式、造型规律、审美特征因素以及精神内涵进行调查与研究,发掘民间美术的新资源,推动民族本源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在艺术设计教育时,利用现念和设备发挥民族高校在国家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信息职能、人才培养和培训职能以及重要的文化发展创新作用,力求让具有浓郁民族风情的民间美术凸显出特有的风采,将民间美术的实用性、形式的多样性、题材的丰富性和审美的寓意性融合在民族高校的艺术设计教育之中,吸取精华,这既能提升设计作品的艺术意蕴,同时在设计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对民间美术的学习和研究,进而产生对民间美术的热爱之情,也为民间美术的传承和发展培养了高素质的应用型和研究型的人力资源,解决了传承最根本的人才培养问题,使民间美术后继有人,振兴和发扬民间美术的精髓。通过现代的设计理念,民间美术艺术形式得到新的创造,表现技法也得以提高。逐步形成具有民族性的艺术设计教育教学特色,使民间美术通过高校教育得到不断创新和发展。

五、民间美术纳入民族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应采取的措施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编写地方民间美术校本教材,开设民间美术专业必修课。教师素质决定了民间美术融入艺术设计教育的质量,因此教师队伍建设要先行,可通过引进本科、研究生等民间美术师资,或以培训、学术交流、田野考察、课题研究和专题研讨等方法来培养在职教师,另外,外聘民间艺人、文化工作者到校兼课也是一种方法。拥有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才能编写具有学术性、实用性和适应性的校本教材,结合现代艺术设计理念,分门别类进行编写,如民间剪纸类、民间刺绣类等,为教学提供参考依据,同时学生也能直观感受民间美术的形式美和内涵。

2.校内建民俗博物馆、民间美术工作室和陈列馆,校外设民间美术实践基地。民族高校建立民俗博物馆,是实现民族文化进校园的重要手段,对收藏和宣传区域民俗文化,开启民俗文化教育之门,提高学生认识和理解民间美术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结合区域民族民间美术特点,可以设立几个固定的工作室,如民间陶艺、剪纸工作室等,师生有实践的场所,共同交流,创造学习民间美术的氛围,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研究水平。将师生创作的优秀作品和收集到的民间美术作品陈列于校内陈列馆,供师生参观学习。组织学生到民间去学习民间美术,优秀的老师在民间,优秀的作品在民间,在适合的地方设立民间美术实践基地,把优秀的民间艺人请到现场与学生进行零距离的交流,培养学生对民间美术的情感和认同感。

3.成立民间美术研究机构,举办民间美术展览和专题讲座。以本校教师为主的研究团队,吸收部分兄弟院校教师和民间艺人参加,一起研究民间美术教学工作,收集、整理民间美术资料,进行理论研究,举办民间美术展览和专题讲座,形成多种形式的教育方式。研究与实践相结合,将民间美术资源融入现代艺术设计教育之中。

总之,民间美术融入民族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尚属探索阶段,为适应时展需要,在全球化背景下更好地弘扬民族民间优秀传统文化,在教学中应不断挖掘民间美术的精神内涵、造型方式和语言特征,使其成为学生设计灵感和创作源泉,并充分发挥民族高校的便利条件,积极主动地为优秀民间美术的传承和发展作出实质性的贡献。

民间美术纳入高校艺术设计探析:中原民间美术与高校艺术设计教学融合的宏观思考

【内容摘要】民间美术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集中代表着中华民族所特有的审美追求。在当下的高校艺术设计教学中,理应对民间美术有充分的重视,通过有机的融合,获得双方共赢的效果。鉴于此,文章从两者融合的必要性谈起,并对具体的融合方式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中原民间美术 艺术设计 融合研究

一、中原民间美术和艺术设计教学融合的必要性

(一)中原民间美术发展的需要

民间美术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特别是中原地区的民间美术,更是历史悠久、类型丰富。如朱仙镇的木版年画、开封的汴绣、淮阳的泥泥狗、南阳的烙画、濮阳的麦秆画等,都是为人们熟知且喜闻乐见的美术形式。但是在文化多元化发展的当代,这些优秀的民间美术形式却普遍遭遇了传承难的问题,很多民间美术在现代文化的冲击下,已经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甚至濒临灭绝。在这种情况下,作为艺术学习者和教育者,有责任也有义务为其发展和传承做出自身的贡献,使这门传统文化能够继续流传下去。

(二)艺术设计教学的需要

艺术设计是一门外来的新兴专业,所以在这门专业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过分依赖国外教学经验的情况。由此导致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学生创作个性的缺失,很多作品有着极高的相似度,没有丝毫个性可言。针对这种状况,将民间美术引入教学中来,既是对现有教学资源的极大丰富,同时也能给学生在构思、素材、表现等多方面以启示和借鉴。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如果学生们在创作中体现出了这种融合,则会使作品表现出一种鲜明的民族风格,这正是一部设计作品最可贵的品质,也只有通过对这种民族性风格的传扬,才能使中国的艺术设计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所以说,两者的融合,既能够给当下的教学和创作以直接的帮助,同时还代表着一种科学的发展方向。

(三)艺术设计事业发展的需要

伴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艺术设计已然成为了不可或缺的一项产业,在很大程度上满足着人们物质和精神的双重需要。但是在文化多元化发展的当代,整个世界被紧密联系在一起,使艺术设计在理念和表现上也出现了雷同。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才再一次印证了“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这一观念的正确性。作为民间美术来说,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其深厚的情感和独特的审美情趣,以及在表现方面的各种特色和手法,都能够给当代的艺术设计以极大的启示和借鉴。作为一个中国设计者来说,是没有理由对其视而不见的,也唯有将本土文化融入创作中,才能彰显出设计的个性和品质,才能在众多的设计中脱颖而出。

二、中原民间美术与高校艺术设计教学的融合途径

(一)教学观念方面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对于后续的行动起着根本性的指导作用。所以要想推动两者的融合,首要做的就是树立起一个正确的观念。包含为什么要进行两者的融合、通过这种融合达到怎样的目的,以及应该如何进行这种融合等。“质朴、厚重”是中原民间美术的特质,也是河南省传统文化的精神核心,而在当下高校艺术设计教学中,很多学生对民间美术有着片面和错误的认识,认为其是粗劣的,与现代艺术设计不能相比。所以作为教师来说,则应该将正确理念贯穿于教学的始终,以多样化、耳濡目染的方式引导学生树立起将民间美术融入现代设计中的观念。通过多种教学环节的引导,拉近学生和民间美术之间的距离,传递中原的审美符号与精神,让他们真正感受到两者融合的意义,并在创作中自觉主动地进行这种融合。这对于他们当下的学习、今后的就业以及一生的发展来说,都是大有裨益的。

(二)课程建设方面

课程建设直接关系到“学什么”和“怎么学”的问题,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要想真正推动两者的融合,则应该在课程建设方面做以下几个方面努力:首先,开设民间美术赏析类课程,并在专业设计课程中建立关联。赏析课是普及民间美术的最好方法,河南省每个高校所在地区几乎都有代表性的民间美术形式,可以有选择地将其作为课程的重点,这样更容易产生地域沉浸性,带动学生学习热情。同时,要着重引导学生认识和感受民间美术功能的实用性、技巧的精湛性、题材的丰富性、装饰的生动性、形式的多样性等,这样才能与专业设计课程建立更好的联系,加深学生的理解和体验,使其有意识地提取和再设计。例如,在视觉传达专业的“图案设计”课程中,既可以选取河南年画图案、开封汴绣图案进行案例分析,也可以设立将河南木板年画素进行创新性图案设计的实践课题,并要求阐明具体的融合方法、融合目的等,从而引导学生认识到传统元素的借鉴给创作带来的积极效果。从赏析课程中,学生可以了解民间美术基本形态,在设计课程中,则可以更深层次地提炼与重构,形成双赢和推进的效果。其次,编写专门的教材。可以由高校牵头,联系民间美术界、艺术设计界以及高校教师,建立起教材编写团队,教材以推广河南民间美术特色为核心,介绍与当代艺术设计融合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解析成功作品的具体创作手法等,帮助学生掌握运用传统元素创作的技巧和规律。比如在专题创作中,要求学生主动与某一种民间美术相融合,亦可在艺术实践中带领学生针对某一种民间美术形式做专项考察,了解其起源、发展、艺术特征等,为自身的创作积累素材,便于今后随时调用。最后,第二课堂的丰富。艺术设计教学不能仅局限在校内的第一课堂,要开展丰富的考察、体验活动,以此获得对民间美术最为深刻和本质的了解,使他们在具体的设计中有兴趣、有动力、有目的、有效果。所以说,只有更加开放、多元、灵活的课程建设,才能真正为两者的融合提供坚实的保障。

(三)师资建设方面

教师是整个教学活动的引领者,对于教学效果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具体到民间美术和艺术设计教学的融合来说,需要从多个方面加强师资建设。首先,是教师的自学。当代高校艺术设计教师,大多是科班出身,且有着较高的学历,能够充分满足教学的需要。但是一个客观情况则是,教师们在求学过程中,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民间美术方面的学习,未曾或很少在具体的创作实践中尝试过两者的融合。所以要求教师要丰富和完善自我,主动学习民间美术知识,并与自己的创作实践相结合更好地指导教学。其次,是学校对师资建设的支持。一方面,学校应鼓励教师外出学习,比如针对某一项民间美术的考察、前往一些创作机构进行学习等,都应该予以物质和精神的双重支持;另一方面,还应该通过“请进来”的方式,将一些民间美术传承人请到学校,或举办讲座,或进行示范、指导等。通过对师资建设的强化,能够有效提升教师在该方面的素质和能力,保证两者的融合沿着一个良性的、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四)教学辅助方面

无论是民间美术还是艺术设计,都从属于实用艺术的范畴,所以对物质环境有着一定的要求。所以作为学校方面来说,理应做好各种辅助工作。首先,是校内民间美术基地的建设。河南省优秀的民间资源丰富,学校可以结合实际,建立校内的民间美术展览馆、专项工作室。民间美术展览馆是开启民间美术教育的大门,学生可以通过各种展览资料,获得对民间美术最初的认识。而且每隔一段时期,学校还可以利用展览馆对学生的作品进行展出。工作室则是具体的创作机构,河南省民间美术资源丰厚,可以在按照学生的意愿,成立年画工作室、泥泥狗雕塑工作室、旅游产品开发工作室等,工作室由教师担任专职指导,面向全社会,对某一艺术形式进行有针对性的深入挖掘与开发,通过设计作品获得经济收益,并逐渐实现自负盈亏。其次,是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应该和周边民间美术文化机构建立积极的合作关系,除了定期的参观和考察之外,还可推荐学生在实习基地进行工作实践。如果有更多的毕业生从事和民间美术相关的行业,并且在设计创作中注入本土的传统元素,那么不但是一种深度的融合,而且对于推动中原民间美术的传承和发展来说也是极为重要的。

综上所述,近年来,在高等教育整体大发展的背景下,艺术设计这门年轻的专业也取得了长足进步,先后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的设计人才。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将民间美术全面融入艺术设计教学中来,既是可行的,又是必要的,有着多方面积极的价值和意义,理应得到每一个教师的充分重视,使学生能够真正因为两者的融合而受益。本文正是本着这一目的对此进行了具体的分析,相信无论是中原民间美术,还是艺术设计教学,都能够通过两者的融合获得更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