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单位实施智慧财务探析

单位实施智慧财务探析

发布时间:2022-10-19 08:47:17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1篇的单位实施智慧财务探析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单位实施智慧财务探析

慧财务是先进财务管理的代表,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否所有单位,目前都具备应用智慧财务的环境,是否都应一步到位开展智慧财务,本文就此展开探讨。

进入新时代,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等高科技技术的出现,促使我国的经济环境和科技环境都发生飞速变化。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智慧财务”应运而生。许多企事业单位,都争先恐后讨论并即刻行动起来,着手实施智慧财务,以便为单位创造出更高价值。目的是好的,但各单位的实施条件是否成熟,就不能一概而论。目前国内对智慧财务也没有统一的制式定义,大家因相互间的水平差异较大,对智慧财务也有着各自不同的理解,因此最终达到的目标也不尽相同。那么应该如何认识和理解智慧财务?怎样才能从当前的水平更好的向智慧财务过渡。本文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探讨。

1智慧财务的定义

谈智慧财务,首先要了解智慧的意思。智慧,在百度百科定义:是生物所具有的基于神经器官(物质基础)一种高级的综合能力,是由智力系统、知识系统、方法与技能系统、非智力系统、观念与思想系统、审美与评价系统等多个子系统构成的复杂体系蕴育出的能力。财务泛指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前者是指企事业单位再生产过程中涉及资金的活动,表明财务的形式特征;后者指财务活动中企事业单位和各方面的经济关系,揭示财务的内容本质。无论财务活动还是财务关系,最终都是通过数据来反映、评估财务水平的高低。财务是以业务数据开始,以财务数据输出结束。结合以上两方面定义,智慧财务,是由科技创新引发的技术变革所带来的财务创新管理,融合业务,引入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从功能上实现数据处理加速,可以自行判断处理各类信息语句,推荐出最优管理方案,最终为单位提供有价值的经营决策数据。可以看出,智慧财务是在智能财务、业财融合的基础上一步步形成的;智慧财务是智能化财务的升级换代,而智能化财务是以业财融合为基础,把管理会计与大数据和互联网技术相结合,帮助单位管理者和财务工作者,实现从事后记录价值到实时创造价值的转变。

2财务管理水平高低决定认知智慧财务的深度和高度

目前国内大部分单位对智慧财务的认识,是有一定模糊度和差异度的。

2.1认知模糊

有的单位,混淆智慧财务与智能财务,将两者等同,认为实现智能财务的发展就是实现智慧财务;还有一些单位,对智慧财务的认识,往往停留在字面上,智慧财务叫得很响很频繁,但问一问他们智慧财务具体怎么做、如何实现,就不能给出有力的答复,前后还存在一定的矛盾。这与各单位处于不同财务管理水平、不同组织结构、人员素质高低有很大关系。

2.2认知差异

当前国内各单位因性质不一、规模不同等多方面因素,影响财务管理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单位已经进入以智能财务共享平台下为标志的智能化财务管理时代,如一些大型央企、大型私企及走在时代前沿的互联网企业;有的单位则才刚刚实现业务与财务融合的信息网络化管理,打通业务间的壁垒,做到业财数据共享、分析共享;有的单位则实现了高度集中的集团财务共享中心;有的单位正在向这些方向迈进的路上。还有一大部分单位,特别是事业单位和一部分中小企业,受单位规模、管理水平、人才缺乏、领导观念等原因,单位财务的成长和发展受到了很大限制,仅仅是实现了财务电算化,还在过着传统的记账日子,业务价值全部事后记录,预算与核算不衔接,内控尚未与各信息系统对接,财务自身的信息闭环还未实现,没有更进一步提升财务管理的发散思维,也没有与时代接轨的拓宽性思维,更无从谈起怎么实现智慧财务,即便说到智慧财务,也仅是纸上谈兵,没有具体的迈进实施方案。正是大家因各自的财务管理水平不同,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对智慧财务的理解也就不一样。像正在信息化迈进路上的单位财务人员,认为只要实现财务信息共享、各业务系统互联互通,就是智慧财务;而实现集中共享和信息网络化的单位,认为升级成为智能财务共享平台,也即进入智慧财务时代;实现智能财务管理的单位,认为加入人工智能元素,完善智能财务共享平台,及时输出各类分析报表,及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才能称之为智慧财务。还有的单位的同志认为,智慧财务太高大上,不接地气,应该从单位自身实际出发,只要较原有水平提高了、发展了,就是智慧财务的体现。

3建立通向智慧财务的途径

无论技术和时生什么样的巨变,财务的本质并没有发生改变。因此,这决定了通向智慧财务的主路线是不变的,变化的是方法、路径和思维的拓展。基于此,统一思想认识、做好财务基础工作、加强业务与财务的融合、积极引入新技术和使用新方法,既是通向智慧财务的有效途径,也是夯实建立智慧财务的基础。有了稳固的地基,才能谈怎样发展,才能知道发展的空间有多大,达到目标的时间长短。

3.1统一对智慧财务的认识

针对目前国内各单位参差不齐的财务管理水平,笔者认为应首先统一思想认识,明确什么是智慧财务,不要各自下定义。有了标准,就可以衡量出各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距离标准还有多远的路程,算出达到智慧财务水平大概的时间,作为单位战略目标,由高层管理者决策并制定出可行性方案,按照时间节点一步一个脚印的完成。这里要着重说明一下,单位高层领导的重视,是实现财务升级换代的重要抓手。没有高层领导的支持,财务举步维艰,因此,改变高层领导不重视财务的意识至关重要。

3.2做好财务基础工作

谈智慧财务,离不开支撑智慧财务的传统财务基础工作;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第一,财务基础工作是财务工作的基本环节,也是单位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贯穿于单位经济活动的全过程。特别是信息网络化、智能化下的财务基础工作,更是需要把紧数据入口的源头,做到原始数据合法合规、真实完整,才能最终输出真实可靠的各方需要的、有价值的数据,才能提供出切实可行的分析方案。第二,要跳出原有的思维认知惯性,不要一说财务基础,立刻就联系到会计核算,财务基础也包括财务管理。第三,各单位做好财务基础工作,要结合各自的总体工作部署和财务工作实际,紧密围绕基础工作管理,不断延展、深入、创新,改变以往财务基础工作重核算、轻管理的工作思路,以信息网络建设为中心,健全内部规章制度,有效实施会计监督,规范财务管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实施全过程的动态监督,实现财务基础工作管理的点面结合、内外结合,确保准确、及时、完整、真实地反映单位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为单位的经营决策提供高效支持,也为全面推进智慧财务建设夯实基础。

3.3做好业财融合工作

财务管理需要透过数据分析反馈单位的运营情况,而数据的收集是挡在财务人员前面的一座大山。目前许多单位的数据是碎片化的,财务人员要收集这些数据做管理会计分析,需要从不同的业务系统收集、筛选,整理出自己需要的数据,然后才能作出详细明确的分析和预测,提供给不同的需求方。获得这些数据,并整理归纳,必将耗费财务人员相当长的时间。不同的业务系统,有不同的操作路径,还有不同的数据口径,到底使用哪一种,需要单位内部各科室相互间的沟通、协调,这必然耗费掉财务人员的有限工作时间,导致财务人员加班加点成为常态化现象,不利于财务工作的有效开展。而且,对前述数据的提取,都是业务已经发生后再取得的一个数字,未达到业务事前管控的目的,而且受系统没有互联互能、未闭环管理的影响,数据覆盖不全面,很难从多角度去分析单位的财务状况、现金流量及未来的发展态势。正是这些存在的问题,促使单位要思考变革。提高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必须以信息化为抓手,加速推进业财系统融合、业务融合、信息融合、文化融合,最终实现单位各业务系统与财务系统的互联互通,实现数据和流程一体化管理,业务由事后控制变为事前控制,输出数据共享于各需要科室或部门,价值链上各个环节紧凑、有效,为下一步的管理创新打下良好开端。

3.4积极引入新技术,更换新观念

当前是创新与发展的时代,新技术、新知识、新理论不断刷新着人们的思维和视觉。单位财务管理要创新,就必须紧跟时代步伐,积极吐故纳新、扬长避短,形成有自己特色的、适合自己发展的智慧财务,不能搞形而上学。因此,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按照新技术标准和内外部环境的需要,吸收新思想,重新梳理单位全部业务流程,以实效为目的,去除减值环节,建立新的、适应本单位的标准化业务流程。然后以此新标准流程设置单位的岗位,即按流程设岗,摒除传统的按人设岗的习惯,重新构建组织架构,使整个组织的设置更加合理,办事效率更高。二是面对新事物,不能有畏难的情绪,特别是财务管理是单位管理的核心,财务管理水平高低直接影响单位的整体运营水平,严重的还影响单位的未来发展。因此对新出现的移动互联、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要积极研究将其应用到单位信息系统中的方法,经过反复验证、实践佐证、积累经验,最终建立起一个自动化程度更高、数据精度更高、时间敏感度更高、协作力度更强、成本最低的财务综合系统,为从智能财务走向智慧财务做好技术上的铺垫,也为高层决策提供智慧辅助。三是在不断向智慧财务靠拢的过程中,需要财务人员要转换观念,具备新思维,去思考办事。特别是与其他领域或专业的人员交流中,要注意使用的财务语言通俗易懂,应用的财务理论大众化,以此有利于多方的交流,从而形成大家的合作共赢。当然,智慧财务的建成、推广和运用,是一个长期、渐进、反复实践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要坚定思想不动摇,积极探索如何实施智慧财务,如何面对智慧时代的机遇与挑战,进而通过智慧财务推动单位创新、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

发表咨询 加急见刊 文秘服务 杂志订阅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