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企业成本核算与管理探讨

企业成本核算与管理探讨

发布时间:2022-01-08 09:10:10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1篇的企业成本核算与管理探讨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企业成本核算与管理探讨

本文基于成本核算的基本发展脉络,着重分析传统成本核算与管理的转型,并从管理意识、网络化监管等角度提出强化成本核算方式转变在企业经营中作用的优化策略。期望本文的结论对企业最大化的发挥财务效能具有重要的启示。

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要想在竞争中取胜,必须降低生产成本,做好成本核算管理分析工作,提高利润水平。目前,制造业材料成本占销售成本的比重为70%,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逐渐重视SAP(信息系统化管理)标准成本核算的作用。该作用主要体现于两方面:一是通过研讨合理的设定标准成本,对差异进行计算,分析价格差异和数量差异产生的原因,发现公司采购和成品构成中存在的问题;二是通过工场原价管理,核算制造标准作业费,设定标准人件费和制造费用率,通过归集差异,及时发现能力差、产能差。但以上作用的发挥主要依赖于企业成本核算方式的转变。为此,探讨成本核算方式的转变及其在企业经营中的作用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概述

成本作为衡量企业管理水平的关键元素,是一种企业价值的牺牲。而在新时代下,成本的核算方式直接关系着企业的经营管理效能。传统企业转型的典型特征就是由标准化的产品向非标准化的产品转型,由粗放型职能向精细化职能转变。当前,企业管理逐渐由协作化、分工化向系统化和集成化转变,一切职能逐渐附带流程管理与产品管理的双重属性,同时,产品管理属性不断弱化,流程管理不断强化,流程管理模式最终将取代产品管理模式。这一传统模式的转变推动着成本核算方式实现两个阶段的发展:一方面,网络化发展促使企业实现财务信息化,甚至实现成本信息间的共享;另一方面,“财会分离”、管理会计职能强化、财务会计职能弱化的趋势,也促使企业成本核算的转型。

二、成本核算与管理转型的必要性及其在企业经营中的作用

(一)转型的必要性

1.传统成本管理的劣势逐渐凸显,严重偏离了成本管理的核心使命。一是传统成本核算仅限于数据汇总和分析,忽视了客户价值,企业利润源于两种途径——“开源”与“节流”,而成本管理承担着“节流”的责任,始终以成本领先战略为主。但在新商业时代下,客户价值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成本数据汇总始终忽视客户价值。二是传统成本核算缺乏系统性,传统财务成本管理始终以职能单元为管理对象,将职能部门作为企业发展的根本,这严重弱化了职能部门在企业经营中的战略型功能;三是传统成本管理的信息准确性降低,一方面,生产成本核算的准确性明显高于研发成本,成本核算的准确性明显高于管理成本;另一方面,当下采用历史成本作为核算基础,这种滞后的成本信息无法准确的反映市场价值。2.新商业时代的成本管理理念逐渐涌现,如全面成本管理、战略成本管理、作业成本管理等,这些管理理念均体现出独特的属性,如集成化、系统化、以业务流程为基础。若将传统的成本核算当作结果导向,那么作业成本、全流程成本管理就是过程导向,更注重成本管理的全员化、全程化和全面化。3.传统成本管理的间接费用按照分配标准计入产品成本,成本种类繁多,进而导致账面成本与真实成本间存在较大的差距。而将成本纳入战略层面,部分间接成本变为直接成本,如共同消耗的材料可以按照业务流程或者作业划分,将其准确的归入直接成本。同样的,间接费用在新成本核算方法下也可以转变为直接费用。

(二)在企业经营中的作用

成本核算与管理转型在企业经营中的作用主要体现于三方面。首先,成本管理不是财务部门的事,而是财务、审计、业务等各部门协同完成的任务。一是直接推进了财务业务的一体化进程,形成了不同职能部门间的协同模式;二是促使财会分离,财务负责数据分析和财务决策,会计负责数据汇总,会计不干涉决策,财务不干涉数据汇总;三是实现了财务信息共享,提升了财务信息的联动监管力度,实现了财务职能的正规化、便捷化和共享化。其次,成本本身是一种价值牺牲,成本核算与管理的转型,极大的发挥了财务的战略型功能,增加了成本核算的价值,为企业决策提供了财务数据。最后,成本核算并不是针对财务部门的管理,而是针对全部财务数据的管理,包含经营预测、计划、决策等多个环节,这有益于实现精细化管理,如预算精细化管理。

三、对策与建议

(一)强化生产过程中的物资管理和控制意识

原材料是企业成本管理的关键,而要加强成本核算方式的转变,企业必须着力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将生产的全环节纳入成本管理范围,根据单位消耗定额、产量计划、产品品种等诸多因素制定月份消耗计划,每个成本的产生环节均要有成本台账,定期进行核对,出具材料消耗表。二是将物资出入库管理纳入流程管理范围,材料出入库必须及时录入信息系统,并扫描完整、出具单据,严禁压票。三是生产过程中的边角料及剩余材料要按照流程进行退库管理,将材料使用率作为财务决策的重要指标之一,将成本管理中各环节的评价指标纳入财务战略范围。四是提升财务人员的管理意识,信息化管理要求财务人员不仅会报账、算账、记账,还要会用资产变动、资金流入、流出等财务数据进行预测、决策、分析和评价,实时从财务角度调整市场决策。

(二)构建成本管理的联动监管机制

成本管理核算方式的转变需要借助新型管理信息系统进行风险监管,以更好的发挥财务管理效能。首先,企业要积极拓展计算机在成本管理领域的应用层次,搭建成本数据平台,实现财务部门、审计部门、风险管理部门、战略管理部门等多部门间的数据传输与对接,促进成本数据的共享与监测;加快成本数据全面监管信息系统建设,完善分类成本数据监管模型,如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模型,通过数据+模型分析的数据化模式实现成本由核算向管理的转变。其次,针对重要项目、重要环节的成本实施联动监管,在内外部、上下级间实现成本数据监管的横向与纵向协调配合,建立检查联动机制,形成监督合力;强化企业对成本管理各部门的指导管理,尤其是在财务业务一体化背景下的业务部门成本管理指导,切实提升成本核算在管理中的质量与作用。最后,推进成本核算监管全覆盖,对成本核算人员实行任中和任后监管并重,从事后监管转向事中与事后监管并重,实现成本数据监管的常态化和长效化,强化其在管理中的指导作用。总之,在网络化背景下,企业构建成本管理的联动监管机制是当下成本核算与管理转型的关键策略。

四、结语

在业务财务一体化和财会分离的新背景下,财务信息化带来的成本职能转变逐渐受到企业的重视。传统的成本核算偏向数据汇总、账务处理,而新型的成本核算偏向管理会计,不仅要有数据处理,更要有数据分析、数据决策。但当下这种成本管理意识并不强烈,急需采取更好的管理策略强化成本的价值体现。为此,笔者提出了物资管理意识、联动监管等策略,既体现了成本的管理理念,也体现了网络化共享理念。但是,本文并未结合具体的企业案例进行分析,建议后续研究可以进一步以案例的形式深入探讨成本核算的转变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