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1-28 09:25:28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1篇的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探讨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以黑龙江省跨境电商与绿色农业电商发展为契机,适应黑龙江省区域经济发展需要,面向国民经济各个行业,培养适应电子商务职业岗位群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形成“互惠共赢的校企联动”合作机制;创新“岗证课赛四融合,双元培育,阶梯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创建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项目工作任务为载体的课程体系,在制定教学标准中融入技能竞赛的内容,人才培养模式由学校“元”和企业“元”共同完成。依托黑龙江省华南城电子商务基地建立“厂中校”、“校中厂”,校企合作开发核心课程;打造具有高素质、双师型的电子商务专兼结合教学团队;建设融教学、科研、培训、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创新、创业实训基地;建成辐射中、高职院校电子商务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基地。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地方经济,推动电子商务的创新,带动哈尔滨市及黑龙江省内其它地方电子商务专业的发展。
1、电子商务专业“岗证课赛四融合,双元培育,阶梯递进”人才培养模式
电子商务专业作为市级重点专业、现代商贸与服务类专业集群牵头专业,以“岗证课赛四融合,双元培育,阶梯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导向,以培养学生“工匠精神”为代表的职业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校企合作构建具有专业特色的专业能力渐进的应用型课程体系,我们高水平院校建设将建有电子商务大师工作室和教学名师工作室为实现“双元培育,阶梯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保障,专业课教学由卓越企业工匠和学校资深教师组成,共同进行项目化课程的开发,将职业素养及工匠精神,贯穿于职业能力培养的全过程;通过学习通识类课程、职业平台课、职业能力课程及实习实训课程,遵循从学生→企业实习生→准职业人→合格职业人的递进人才培养规律,并通过让学生参加高等职业学校电子商务专业技能联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促进专业课程教学,培养学生真正成为企业所需要的德技并修,全面发展的技术技能型专业人才。
2、进行电子商务专业核心课程体系改革
电子商务专业新生从入学开始,经过基础课、专业课和实训课培养,到毕业、就业岗位,主要经历以下过程。
2.1公共基础课程学习阶段。这一阶段的学习主要是在一年级完成,课程主要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和法律基础、大学英语、创新、创业教育、“四进四信”专题讲座、计算机文化基础、大学生心理健康、形势与政策、体育与健康、汉语表达与沟通、就业指导、文献信息检索与利用、安全教育、公益劳动、入学教育、军训与军事理论。
2.2专业课程学习阶段。专业课程包括职业平台课程、职业能力课程,这一阶段主要是在二年级上学期完成。主要有职业平台课程6门、职业能力课程8门。通过专业课程的学习和实践训练,使学生具备网络应用能力、网络营销能力和电子交易能力等专业能力;通过参加各类电子商务技能竞赛,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竞争意识、协作意识、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把专业知识与实践技能融合到一起,并通过大赛与职业资格考试,了解企业的岗位需求与技能需求以及电子商务的发展方向,为下一阶段学习,就业与创业打下基础。本阶段学习与训练的主要特点是“学中做”。
2.3实践实训阶段。本阶段主要有实践实训课程9门,这一阶段的学习主要在大二下学期内完成。通过设置电子商务专业综合训练,包括了网络营销综合实训、职业(岗位)资格证书实训、网站与网页设计综合实训等各类实践项目,这是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一大特色,本阶段学习与训练的主要特点是“做中学”,主要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与素质,为下一步的生产性实习和顶岗实习做好准备。
2.4顶岗实习阶段。生产顶岗实习在于它使学生完全履行其实习岗位的所有职责,我们学校实行的是2+1模式,即在校学习2年,第3年到校企合作企业带薪顶岗实习1年,在实习中学生充分得到锻炼,实习期满大部分学生会选择在实习企业就业。我们学院要求学生在实习期间要根据所实习岗位进行毕业调研报告的撰写,并且要同学们主动与指导老师联系、增强沟通、提高实习质量。经过三年六个学期人才的培育,要与时俱进既要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又要注重职业能力培养,最终完成从大一新生向纯粹的职业人,再从纯粹的职业人向完善的社会人的转换过程。
3、加快优质课程改革建设
适应黑龙江省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需要,以培养电子商务专业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以学生胜任岗位工作的综合能力培养为主线,采用不同形式、定期与不定期地对各个行业、企业电子商务应用与电子商务企业进行广泛的社会调研,追踪行业最新动态,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和突破口,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订单培养等形式,强化学生职业综合能力的培养。对理论、实践教学的内容、形式、体系、结构等方面进行深层次的教学改革。科学构建课程体系,推行“岗证课赛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把双证书制度纳入到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方案中。培养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具有现代商人头脑和文化素养。能操作、会推广、懂管理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按照电子商务岗位实际需求,根据电子商务岗位能力,确定网络推广、客户服务、网络编辑、网店运营及网站维护等电子商务岗位职业能力,建设《网络营销与策划》、《网上创业实训》、《网店美工》、《移动客户服务》、《网络编辑》等5门优质核心课程。结合电子商务方面的国家职业资格标准,与行业、企业专家共同制定课程标准,确定教学内容,研究配套的实训操作项目,充实教学资源。改革教学方式和方法,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包括网络技术在内的先进的教学技术和信息化的教学手段,课程以任务为驱动,根据现代学生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积极为学生输送可开展自主学习的针对各门课程的数字化教学资源。电子商务专业教学资源库参照各专业建设国家相关标准、各行业标准,结合先进高职院校的教学标准,完善本专业的教学标准和人才培养质量考核标准。根据电子商务专业发展需要,把专业与产业、企业与岗位实现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实现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实现对接,对专业标准进行制定,明确专业教学内容与要求、考核与评价、办学基本条件等。本专业建设成校级电子商务专业资源库、电子商务专业参与建设国家级“移动商务专业教学资源库”子项目《移动客户服务》课程的建设。
4、试点《电子商务基础》双语教学,提升国际化教学水平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为扩大国际影响力、加强国际间合作举办对俄电商物流研修班,以对俄跨境电商物流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以学生的俄汉双语商务沟通能力、跨境电商物流运营能力为培养重点,通过零起点强化汉语,中国-俄罗斯学生共学互助,整合校内外优势资源,校企共同制定授课计划,安排专业实践课程的授课内容、实习实训地点、授课日程表等,满足跨境电商物流行业运营管理的人才需求。计划招生20人,学制半年,条件为俄罗斯地区职业学校在校大一、大二的学生。毕业颁发中方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的课程结业证明并推荐相关电商物流企业就业。电子商务基础为现代商贸与服务类集群的一门群共享课程,主要内容有电子商务概述、CTOC电子商务、BTOC电子商务、BTOB电子商务、网络营销策划、电子商务物流等。让不同专业学生充分了解电子商务特点,电子商务的主要运作模式,电子商务支付安全、网络营销推广计划、移动商务基础等知识,为后续的各个专业的不同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电子商务的基础。随着职业教育“一带一路”走出去战略发展,电子商务国际化交流将会越来越频繁,作为电子商务专业教师必须要了解,电商最新发展动态,这是选择这门课程作为双语教学的主要原因。电子商务基础采用双语教学的目的,是通过不同的语言教学,提高不同专业学生对电子商务基础知识和技能运用,聘请具有较好英语基础,且在国外研习项目学习过,具备熟练的口语交流能力,有意向和能力开展双语教学的教师,用中英文教授电子商务专业知识及专业技能,通过中英文讲授,提高学生专业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在备课中引入国外先进理念撰写双语教学教案,详细标明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知识拓展、课后作业等,多媒体课件制作时要图文并茂,并要对重点要掌握的技能点用中英文标注说明。根据高职学生英文水平比较低,讲课时要用中英文对照讲授,最终要培养高职学生具备国际化竞争能力目前,我校正在进行高水平院校建设,同时具备电子商务专业技能和英语教学能力的教师还很短缺,电子商务专业又是我校现代商贸与服务类专业集群的牵头专业,我建议学校应首先考虑针对双语教学派遣相关老师去境外参加培训,特别是我们参加“一带一路”走出去战略,去赞比亚等国家交流学习的教师,可以让他们尝试进行双语教学实践,其次考虑目前我校有很多在读的博士,他们都是实行双语教学主要力量;现在双语教学现状,是英语教师不了解专业课程内容,专业课程教师又不懂英语。要解决这个矛盾,可以让英语教师进入双语课堂,帮助学生解决课中遇到的语言问题,这样就可以让英语能力稍差的学生,也能从全英语的双语教学中受益。而现在我校号召公共基础部英语教师与电子商务专业教师配合,博士教师与境外学习教师也与专业教师交流,这才是成功实现双语教学保障。电子商务专业以内化师德为引领,以教师职业化发展为载体,提升教师的国际化办学理念、信息化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鼓励年轻教师攻读博士学位、积极引进具有较高研究能力和较强教学水平的博士,引进具有专业能力的高层次人才。通过学历学位进修、访学、培训、实际锻炼等多种方式,提高专业带头人和专业教师双师素质;建立青年教师导师制,采用一对一的师傅带徒弟模式培养年轻教师,从备课、撰写教案、课程设计、教学实施过程等一点一滴的点拨和辅导,使青年教师尽快的成长起来,打造电子商务专业高水平师资队伍。鼓励电子商务专业教师参加企业技术研发及课题研究,主持电子商务专业核心课程建设,提升技术研发与服务能力。通过课程建设管理系统、教学过程管理系统、在线学习系统与自测系统和学生发展系统对课程建设与教学进行实时数据采集、统计和预警,通过大数据分析,进行实时的课程自我诊断与改进,保证课程质量的提升。通过课程管理系统进行课程质量数据的采集、预警和报告,进行课程质量的实时监控,依据大数据分析进行课程设计、课程建设、教学质量管理,通过课程改革、创新创业课程建设、课程资源建设等工作促进课程质量的有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