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3-20 09:52:28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1篇的高校社会工作教学评价体系建设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1理论依据
教学评价主要是指在教学目标的指导下对教学过程与结果作出价值判断,往往需要科学的标准、有效的评价手段和技术,才能对教学活动的过程和结果进行测定、分析、比较最终给出价值判断[1]。多元评价以多元智能理论为依据,是一种新型的动态评价模式,美国心理学家HowdnerGard-ner最早提出多元智能理论。他认为传统教学评价的弊端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期末考试如不能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将不利于学生适应实际环境,应该在实际教学情境中进行评价。
二、考试内容、形式单一不利于学生全面提高,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各项潜能,在多元化、个性化方面提高评价质量。
三、学生的身心特征各不相同,统一的标准将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应该尊重个体差异性,进行多元评价。
2高职院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性强,社会工作从业人员的核心业务素质是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活动中[1]。应用型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需要把专业理论、专业方法应用于社会工作实务中,为服务对象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激发服务对象的潜能,改善社会关系,提高生活质量,最终实现助人自助[2]。国家规定社会工作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以人为本、助人自助、公平公正的专业价值观,掌握社会工作的理论和方法,熟悉我国社会政策,具备较强的社会服务策划、执行、督导、评估和研究能力,胜任针对不同人群及领域的社会服务与社会管理的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3]。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不同,在人才培养模式上注重实务能力的培养,在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注重应用型、突显专业化、强调技术性,把专业教育与社会服务、社会发展需求紧密结合起来,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3构建高职院校社会工作专业教学多元评价体系
3.1评价内容多元化
目前,社会工作专业教学主要包括理论教学及实务操作。后者的难度系数更大,实用性更强,但是传统的教学评价只关注了前者,评价内容多元化,应该以认知理论为基础,结合实践操作,同时考虑培养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3.1.1注重理论知识学习的评价。在应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开展实际工作前,学生应学好专业理论知识,理论知识是“地基”,是开展实务活动的先导。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需要学习儿童、青少年、妇女、老年人、残疾人等五大领域的理论知识,还需要学习学校社会工作、社区社会工作、个案社会工作等三个方面的理论知识,还包括其他专业基础课程的理论知识,知识面涉及广,这些理论知识教学往往每一个月、半个学期或一个学期进行评价。3.1.2注重实际操作运用的评价。高职教育办学特色明显,在教学评价中应当以“职业教育”特色为出发点,在教学评价中除了要评价理论方面的内容,另一个侧重点就是要评价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职业教育培养的社会工作人才毕业后直接走向实务领域,它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全新的教学评价促使学生把社会工作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并最终实现社会工作人才的发展。3.1.3注重创新思维与能力的评价。传统意义上的教学评价往往侧重于理论知识,随着时代的变化,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除了传统意义上的对理论知识进行教学评价外,也要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培养进行评价。社会工作专业要求学生既要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又需要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动手过程中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因此在教学评价中不能忽视创新思维与能力的评价。
3.2评价主体多元化
评价主体越广泛,评价的角度越多元,发现的问题就越趋于全面。目前,许多高职院校的社会工作教学评价仍使用传统教学评价体系。教学评价主体主要为教育管理部门,多由专家、督导进行教学评价,评价体系中“监督、考核”色彩浓厚,而教师往往只进行学业评价或同行评价,学生家长及社会组织基本上没有参与评价。传统的社会工作教学评价,已经不适应当前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要满足高职院校社会工作专业学习的科学性、艺术性双重取向和技能型、操作型双重要求,课程评价主体应更广泛,应建立由学生、教师、学校、家长、社工机构、社区和社会等共同参与的多元评价体系。
3.3评价方式多元化
传统的评价方式以教师评价、学生自评、生生互评等方式进行,在互联网背景下,应考虑引入大数据,让评价方式趋于多元化。3.3.1教师评价。教师评价主要通过描述性评语、评价量表、课堂提问等方式进行。教师结合学生在课堂中的各种表现,比如分组讨论、课堂提问等活动中的表现,以描述性的语言和评价量表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定性和定量的评价。教师的这些评价能够指导学生更好地学习。3.3.2学生自评。学生自评是指学生对社会工作专业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总结和评价。学生自评以自己为参照物,根据自己专业课程学习前后过程和学习结果的不同,对自己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这样的评价方式能让学生更正确和全面地认识自我,发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3.3.3生生互评。生生互评是指学生之间互相对对方的学习态度、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学生之间互评有利于学生互相监督和督促,在评价过程中,学生可以看到他人学习专业课程中的态度、方法和策略。这种评价方式有助于在学生群体中形成良性竞争,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目标更明确。3.3.4社会评价。本文的社会评价主要是指社区、社会工作机构、公益组织等对教师的教学评价和学生的学习评价。通过社会评价主体对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以便教师更好地调整教学行为,学生及时调整学习行为,最终促进教学的有效开展。3.3.5互联网评价。“互联网+”课堂利用了先进信息技术,能实现与学生的高度互动,同时整合各项教学资源。利用互联网技术,可以采集教学的全过程数据,通过系统的统计可以进行及时反馈,让教学评价数据化、直观化。例如,在蓝墨云班课中,教师布置练习,学生作答,这样教师能轻松快速地了解所有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为教师提供量化指标,更加方便地检测教学效果,记录每个学生长期的学习情况数据。
参考文献:
[1]程玲.实践类课程引入人性化教学评价的探索[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8(3):30-37.
[2]刘正峰.社会工作人才实务能力培养研究———基于英美高校社工专业课程的整体考察[J].扬州大学学报,2017(3):72-77.
[3]陈英,刘淑娟,关盛梅.社会工作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等[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2):152-154.
[4]王海玲.独立学院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与实践教学探究———以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6,3(14):9-10,19.
作者:刘芳 楚真 单位:湖南劳动人事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