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6-03 11:51:27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1篇的书院制下社团建设与人才培养研究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探索建立书院制与高职院校社团建设和人才培养相结合的培养模式,能有效解决部分学生社团在文化内涵、发展动力和影响力等方面的问题,提升高职院校社团建设与人才培养水平。在中国古代,书院作为传播高等教育、老师讲学、师生参与政治的教育系统,历史悠久,并在发展中历经兴衰[1]。书院的雏形出现于五代十国时期,宋朝、元朝的书院发展进入鼎盛时期,至明清时期,书院已成为普遍的教育组织,最终于清朝末年衰败、消亡[2]。中国古代的书院具有鲜明的特点,学生择师而从,老师的文化素养和政治观点,会在较大程度上对学生产生影响。老师不仅要求学生研读各类经典,还注重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
书院的蓬勃发展,对中国古代的学术繁荣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高职院校社团是建立在学生共同兴趣爱好的基础之上,由学生自发组织,为丰富其课余学习生活,经过学校注册认可从而成立的学生团体[3]。社团以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为宗旨,学生通过参加社团组织的活动和课程,提高自身的团队协作精神、沟通能力、组织协调力,提升专业素养,拓宽知识面。同时,社团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推动创业教育的发展,对于补充课堂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丰富校园文化有着重要的作用。将书院制与社团相融合,采用“社团+书院”的管理模式,有助于推进社团的文化传承,同时解决社团存在的问题。基于书院制的社团建设,可以作为高职院校社团的发展路径和新的方向。
一、现代高职院校书院制
(一)书院制管理模式
现代部分高职院校书院制是在继承中国古代书院制的基础上,借鉴西方“住宿—学院制”,在国内实行的一种新型的学生管理体系[4]。中国最早借鉴国外著名大学推行书院制的大学,是香港中文大学,现拥有九所书院。学校根据书院不同的特点,规划不同的学生宿区,学生可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挑选适合自己发展的书院和宿舍。书院制本着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原则,从学生自身出发,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实现学生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的共同发展[5]。
(二)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院校书院制建设的核心重点,是实施寓教于生活的全人教育理念,着力构建师生“学术—生活—成长”的共同体。学生是书院的主体,是书院育人的对象,能否充分调动学生发挥主人翁意识,关系到书院建设的成效。教师作为书院制建设的指导者和教育的实施者,应不断探索专业教育和博雅教育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将学生的学术、生活、成长有机结合,充分实现书院的育人功能。1.培养学生的学术能力。高职院校学生学术能力,包括学生学术知识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两部分。学生学术能力是学生步入社会必备的基本能力,为提高学生的学术能力,可利用书院的环境优势,开展丰富的第二课堂活动,将人文、专业知识穿插,实现专业互补,跨学科拓展学生的学术范围。2.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书院通过开展系列文化活动,如艺术沙龙、读书分享会、名人讲堂、公益行等,营造良好的书院文化氛围,能够促进不同学院之间的文化交流,完善书院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3.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高职院校大学生已呈现“00后”趋势,展现出蓬勃的青春活力,但也存在过度追求自我、不遵循规则、缺乏责任感等问题。书院指导老师深入学生宿区,在日常生活中指导学生的思想,引导学生树立勇于奉献的品质和敢于担当的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使学生能够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书院文化建设
书院设立于学生宿区,拥有独立的工作区间,为学生开展各类文化活动提供了舒适的环境,吸引学生在课余时间举办丰富的文化活动。书院重视以人为本的文化育人理念,安排学生负责书院的日常工作,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提高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使学生参与到书院建设和社团活动中来[6]。同时,每个书院根据其不同的特点和重心,开展相关的书院文化活动,推进书院的文化建设。
二、高职院校社团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缺乏文化内涵传承性
学生入学时就会选择加入某个社团,但盲目加入社团,不了解所加入社团的历史发展、文化内涵,容易导致学生对社团活动参与率低、社团认同感低、缺乏主人翁意识等问题。在社团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参与的学生流动性大,容易丢失其创建之初的文化内涵,影响其文化内涵的传承。同时,高职院校的学生文化积累较为薄弱,文化素养不高,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他们对社团文化内涵的把握、传承和创新。另外,社团由学生自发组织成立,缺少有效的指导,在活动时间上呈现碎片化状态,不利于社团文化内涵的不断丰富和有序传承。
(二)缺少发展动力
高职院校学生社团成立后,学校对其支持力度远远不够,多数社团存在硬件设施不齐全、无固定活动场所、缺乏活动经费等问题。学生社团采取成员自筹资金或寻求校外赞助的方式解决问题,但往往杯水车薪。以上问题的存在,导致社团无法正常有序地开展文化活动,长期以往,会挫伤学生参与社团活动的积极性。高职院校对学生社团的扶持力度不够,导致学生社团缺少实际的发展动力,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社团的发展。
(三)社团影响力低
高职院校学生社团,在活动宣传方面,大多各自为政,没有整体的宣传规划和宣传手段,且不具备专业的宣传技能;在活动规模方面,只利用本社团的资源设计活动,没有整合社团资源,导致活动规模小、局限性大等问题。同时,很多学生社团没有形成精品意识,没有能够传承和创新的精品项目,不利于扩大社团影响力。
(四)社团管理不规范
大多数学生社团缺乏系统、规范的管理条例和章程,同时,存在招募学生过多、社团活动缺乏统筹等问题,导致社团管理长期处于不规范的状态,进而导致社团成员凝聚力低、成员随心所欲而无法管理、社团逐渐失去吸引力、社团成员退社等问题。
三、基于书院制的高职院校社团建设对策
(一)书院为社团发展提供工作场地
社团主要工作是开展丰富的学生学术、文化活动,开展各项活动需要硬件齐全的活动场地和良好的活动环境。在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由计算机工程学院、建筑与环境工程学院、汽车与交通学院联合成立的日新书院,建成了包括小型会议室、图书阅览室、创客空间、创新创业体验中心、党员活动室、团建活动室在内的多个活动空间。将社团活动引入书院,利用书院的良好环境,提升社团活动的体验感,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解决一部分社团现存的发展动力不足的问题。
(二)书院文化与社团文化融合
将书院文化与社团文化相融合,定期举办文化类、专业类讲座,将书院活动、社团活动课程化,打造社团精品活动,实现社团文化内涵的良好传承。各学生社团利用书院平台,与书院共同开展书院品牌文化活动。例如,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日新书院学生评比包括“幸福宿舍”宿舍评比、“班级如家”班级体展示评比等;“开讲啦”小讲堂的开讲内容既有天文地理、历史文学,也有成功人士的经验分享,能够拓宽学生视野。在“零距离”分享交流会上,学生可以分享不同的主题,如书籍、音乐、影视、动漫等,通过心与心的零距离接触,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释放你的幸福认识”企业文化循迹活动,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深入了解知名企业如腾讯、华为、赛格的优秀企业文化和运作方式,提升社团干部的社会实践能力。通过这些活动,营造了良好的书院文化氛围,促进了社团之间的文化交流,丰富了社团的文化内涵,对于完善学生知识能力结构、培养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三)书院影响力带动社团影响力
书院采取多学院共建模式,影响力可扩大到全校学生。同时,书院拥有成熟的新媒体宣传平台,如日新书院公众号,学生社团可利用书院公众号,开展统一的新媒体课程,整合各个社团的资源,培养专业的社团宣传队伍,将新媒体宣传方式广泛应用于社团建设中,在统一的宣传平台上社团宣传信息,提升社团整体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1]鲁婉玉.高职教育中“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大连:大连大学,2011.
[2]黄飙,李小元.书院制: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育的有效管理模式[J].辽宁高职学报,2017(9):24.
[3]庄乾成,聂开俊,戴茂良,等.产教融合视角下高职院校社团创客教育的研究与实践[J].世界教育信息,2018(14):48.
[4]孟迪云,赵芳.我国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J].教育与职业,2015(2):13.
[5]王钰亮.教育生态系统下的高职院校书院制建设探索[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2):19.
[6]张朝登,许碧琴.基于校企融合视域下的高职书院制校园文化建设[J].现代国企研究,2016(5):282.
[7]刘婷婷.高职院校学生社团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J].科教文汇,2018(C):155.
作者:刘婉君 谢桂红 单位:深圳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