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谈财务分析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参考

谈财务分析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参考

发布时间:2022-10-08 10:00:50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1篇的谈财务分析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参考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谈财务分析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参考

摘要本文在阐述财务分析概念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企业决策过程中,是否存在管理者对财务重视力度不够、财务分析管理体系不健全、工作人员综合素质不高等方面的问题,然后深入研究有效提升财务分析工作质量与效率的具体对策,希望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一些建设性建议。

关键词:财务分析;企业决策;财务报表

一、企业财务分析概述

1.企业财务分析的概念

财务分析主要指以企业经营过程中的业务指标、经营指标、其他资料为依据,运用包括比较分析法、比例分析法、因素分析法、水平分析法等一系列的分析方法,对企业以往和现在的经营状况进行整体的分析与评估。一般来说,财务分析的内容较多,包括资金运作、经营管理、财务政策、投资决策分析等方面,从财务角度对企业的经营决策进行实时监督,以便及时做好调整及纠偏,以确保企业能长久、稳定、健康地发展与进步。

2.企业财务分析的重要性

第一,促使了解企业真实的运营情况。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快速了解企业运营的真实状况显得格外重要。通过分析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及现金流量表等资料,能有效了解企业的资本结构与整体运营状态,如收入规模、运营效率、竞争实力、盈利水平等,以此判断企业是否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并第一时间获取企业内部经营过程中的资金回笼周期。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调整业务模块与经营模式,进而为相关的决策提供信息支撑。

第二,财务分析有利于提高企业经营决策的精准性与实用性。财务分析可以在对企业过去发生的经营业绩评估的基础上,帮助企业预测现在及将来经济活动的发展趋势,助力企业决策层做出准确的经营决策,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例如:在对企业发展现状的分析之后,企业能够了解自身运营中的不足之处,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不断改进、优化各项管理机制,在提升内部资源利用率的同时,保障企业的经济效益。此外,也可以有效评估内部应收账款的回收状态,降低经营过程中的资金浪费、坏账、假账等风险,促进企业效益的最大化。

第三,有助于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及财务管理质量。财务分析是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能及时反映经营管理中的各项问题,是企业经营决策的基础保障,并在某种程度上对经营管理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通过高效利用财务信息数据,可以全面剖析企业各项经营活动的开展状态,确立企业不同阶段的发展战略目标,帮助财务人员明确未来的管理重点与工作方向,逐步提升财务部门的整体管理水平和管理质量。

第四,有利于提高企业的风险管控水平与盈利能力。通过对各项财务指标的分析,不仅能够更好地掌握企业的盈利状态及影响因素,科学改进与优化经营结构。还能起到一定的风险预警作用,减少企业运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切实保障企业经营决策的合理性与可行性,为企业的未来发展指明方向。

二、财务分析应用于企业决策中的难点

1.企业管理者对财务分析重视不够

在财务分析的实务中,部分企业管理者缺少对财务分析工作的全面认识和深入了解,未建立健全包括财务分析目标、原则、内容和方法在内的制度体系,财务人员在实际业务中只能凭借自身的管理经验,以及了解到的国家政策开展分析,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财务分析的误差和不稳定性,不利于对经营决策起到指导作用。此外,受传统管理理念的影响,部分企业认为财务部门的主要工作就是付款、报税、发放工资及开发票等,以至于在企业运营发展的过程中,既没有让财务人员参与企业内部的重要决策事项,也不在乎财务分析及财务报表数据对企业管理决策的重要作用。长此以往,使得整个企业内部人员对财务分析的重视力度不足,难以做到真正的事前控制。

2.财务报表数据本身存在一定的局限

第一,财务报表数据难以体现企业的真实经营情况。在不断竞争的市场环境下,一部分企业为满足债权人及投资人对企业盈利状况的要求,往往会人为操纵会计信息,有意美化财务报表,无疑会使得财务数据失真,而基于财务报表数据所做的财务分析,其结果自然不能发现企业存在的真实问题和所面临的风险,更不能发现企业的优势和机遇,因此无法给企业决策者提供准确的决策依据,进而失去财务分析工作的原本价值和意义。

第二,财务报表数据缺乏可比性。受到不同的经营环境和经营目标的影响,企业想要保证良好的运营状态,需要考虑运用相应的会计处理方法,由于不同企业所采用的会计处理方法不同,或者同一企业在不同时期所使用的会计处理方法不同,导致其财务数据不具有可比性,进而使财务分析常用的趋势分析法分析出来的结果存在问题。

第三,财务报表数据缺乏时效性。财务报表主要对企业过去已经发生的经营活动的记录,以此为依据所做的财务分析无法准确预测企业将来发展的走势。并且财务分析是以年度及季度为周期开展的,很容易出现数据反馈滞后、问题反映不及时的情况,难以保证财务分析的及时性,甚至会引发企业决策与市场环境脱节,无法确保决策的正确性。

3.财务分析工作的侧重点存在偏差

第一,随着财务管理需求的不断提升,只是依靠财务指标已无法真实反映企业运营全貌和将来的发展态势,非财务信息及业务指标的信息含量越来越高,在财务分析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辅助作用。但目前部分企业的财务分析往往侧重于对财务数据的分析,缺少对业务指标及非财务数据的重视,导致所进行的财务分析止步于财务数据表面,难以追溯问题的根源,无从提出有价值的建设性建议。

第二,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下,快速变化的外部环境对企业发展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但目前有些企业进行财务分析时过多考虑企业的内部指标,没有考虑到外部环境的变化,不能准确识别和判断企业外部风险隐患,以此为依据所做的经营决策常常导致决策失误,难以保障企业长远、稳定的发展。

4.财务分析人员综合素质不高

由于财务分析内容较为繁杂、专业性较强,需要分析人员既要具备扎实的会计、财务等理论知识,还要掌握国家政策法规,熟悉本企业的业务活动和基本的业务知识,又要具备熟练应用计算机软件及智能化办公设备的专业技能,以便精准判断市场经济的变化趋势,适当改进、调整财务分析的深度与广度。然而,在实际的财会工作中,兼具理论与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十分稀缺,导致企业财务分析无法及时、准确地分析出企业内部的财务状况,进而影响各项决策的质量与效用。除此之外,受企业领导现代化管理意识不足的影响,不仅没有严格把关财务人员的聘用标准与聘用流程,还缺少对现有财务人员的岗前培训、日常培训及继续教育,使得财务人员没有掌握最新的财务分析技能,从而难以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

5.财务分析结果的运用不充分

企业财会人员所做的财务分析只是停留在对数据的汇总上,财务分析结果缺少深度,导致财务分析本身无法为经营决策提供有实用价值的信息。长此以往,决策者在决策时就会将财会人员提供的财务分析信息置于一边。再者,企业本身决策程序存在问题,企业管理者行事风格比较独断,在决策时往往仅凭一己之见拍脑门决策。由于决策程序中没有规定需要考虑财务分析结果的机制,也导致财务分析结果运用不充分。

三、促进财务分析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参考的对策

1.加强对财务分析工作的重视

第一,从企业管理层的角度出发,需要充分重视财务分析工作,借助网络技术平台广泛收集与之相关的财务分析报告和先进案例,积极学习优秀的管理经验与财务理念,并采用多元化的管理手段及科学的工作方法来提升企业内部财务分析的有效性、实用性、适用性,不断增强财务分析工作的质量和效率。第二,根据企业经营决策的实际情况、经营现状以及工作需求,适当加大财务分析工作的宣传力度,强化财务分析工作的重要意义,促使各部门人员能够对财务分析工作具备正确的认识,最终营造出良好的工作环境,加强财务分析工作的完整性与全面性。

2.提高财务报表数据的整体质量

第一,对于财务报表数据不实的问题,企业需要建立合理、规范的财务管控体系,努力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具体来说,成立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有计划地针对企业各业务流程、财务报告以及内部控制等方面进行内部审计,有效确保各项数据的真实性及可靠性,进一步提升财务分析的质量。第二,针对财务报表数据可比性较差的情况,企业在制定财务分析指标体系时,应充分考虑到会计政策、会计处理方法、会计估计等方面的差异,在进行财务分析前,首先调整财务报表数据,确保其会计政策、会计处理方法、会计估计方法调整一致,还原因会计假设变更而影响的数据,并以此为基础来做好比较工作。第三,针对财务报表数据不具备时效性的问题,企业需积极构建动态化的数据库或ERP系统,在检测各部门数据的连贯性和一致性的同时,帮助各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实时获取数据并实现数据共享。同时,将财务分析软件嵌入信息系统中,实时对财务与业务数据进行分析,并将分析结果共享在信息系统中,为决策者提供实时的财务分析结果。

3.明确财务分析的重点与范围

第一,企业在进行财务分析时还需要考虑非财务信息和业务信息,例如:结合市场占有率、技术投入流程、创新及研发能力等指标,从多个角度评估企业发展现状、预测企业发展走向及未来价值。企业应根据业务特点明确财务分析的重点与范围,通过运用业务信息追溯财务数据背后的真正动因及基于业务的可行性的解决方案,然后逐一落实。与此同时,企业还应将财务分析与风险管理相结合,重点关注筹资、投资、税收政策等因素引起的财务风险,加强风险监督与控制力度,提升企业的风险管控能力,以便对潜在或已有的风险做到有效预警。另外,还应广泛收集和运用非财务信息及业务指标,从多个维度展开财务分析工作,切实保障财务分析报告的全面性和精准性。第二,在进行财务分析时,除了要关注相应的内部指标,要持续关注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充分考虑国内外经济环境、法律环境以及行业特点,将分析的边界拓展到整个上、下游产业链,以利于企业规避考虑潜在的风险,避免决策不当造成损失。

4.提升财务分析人员业务素质和专业分析能力

首先,应重视财务分析人员的综合实力。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企业需要运用科学、有效的绩效考核机制,进一步激发财务分析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参与性和积极性。其次,企业管理层应加强对财务部门管理,在统筹安排培训预算的前提下,适当增加对财务分析人员的培训投入,通过岗前培训、在岗指导及后续教育等方式,提高财务分析人员的业财融合能力及专业分析能力,促使其逐步具备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企业可以通过与高校的协同合作。一方面,可以为企业引入高质量、高水平的复合型人才;另一方面,也可以邀请高校的专家来企业进行财务方面的讲座,提升财务人员的财务管理意识及法律意识,加深其对财务分析工作的了解与认识,更好地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5.建立健全财务分析应用机制

企业财务人员要做好财务分析工作,需要建立健全财务分析应用机制。在进一步提升自身专业水平的前提下,需要在业财融合方面多下功夫。财务分析人员应深入企业一线的各业务部门,熟悉其相应的业务流程,结合企业业务情况深挖数据差异背后的真正动因,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有效实现财务分析的增值作用及指导作用,稳步提高企业整体的运营水平,强化企业竞争能力,进而推动企业健康地发展。此外,企业要在决策流程中加入财务分析机制,企业管理者要多倾听财务分析人员的看法,乐于接受监督,在结合企业实际经营状况的前提下,经综合考虑后做出更为合理的决策。

四、结语

当前,企业的财务分析工作仍存在着诸多不足。因此,企业应加强对财务分析工作的重视程度,将财务分析与业务活动相结合,搭建及完善财务管理体系与内控体系,建立健全财务分析应用机制,稳步提升财务报表数据的真实性、可行性及时效性,进一步优化企业经营决策,为企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何灿 单位:珠海港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