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10-09 14:31:52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1篇的产教融合下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探讨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摘要:目前,我国高职护理专业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仍以课堂教学为主,培养方式较为单一,且偏重理论知识,已不能适应当下医疗行业对于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因此,创新和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势在必行,不仅有助于提高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的竞争力、就业率、岗位适应力,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也能促进学校和医院形成合作共赢、互惠互利的关系。
关键词:高职院校;护理专业;产教融合;教材;人才培养;创业教学
0前言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指出要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深化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改革,促进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DOI:10.3969/j.issn.1671-489X.2022.10.154产教融合背景下护理专业人才培养分析及思考*◆焦俊波侧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培养大批高素质创新人才和技术技能人才,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推进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改革,强调促进产教供需双向对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医疗服务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要求医护人员具备更专业、更系统化的知识结构。因此,高职院校过去单一的护理人才培养模式已不符合当今社会人们对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为满足当今社会对护理人才的需求,高职护理专业需顺应时代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实现产教融合、医教协同,建立特色化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培养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为推进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作出贡献[1]。
1高职院校护理专业教学现状
1.1传统教材固化
目前,高职护理专业的部分课程内容跟不上时代的进步,缺乏医学的权威性和稳定性。
1.1.1教材形态单一
目前,高职院校护理专业所选教材基本是以学科划分,整书装订,采用一位任课教师贯穿到底的教学模式,缺乏信息化、立体化、可视化、活页化、工作手册式等多样化教材形态,不能满足学生对各个教学内容模块的组合式学习。
1.1.2教材内容更新慢
高职院校所用教材虽定期更新,编者结合当时最新研究编入教材,可当大批量发行作为课本供师生使用学习时,部分内容早已落后于临床。这就造成学生在校内所学内容与临床实际工作存在差异,学到的课本知识在实际工作中能被运用到的地方并不多。
1.1.3配套资源匮乏
现用教材所含线上教学资源不足,且不能实时、有效、配套应用。教师备课需从其他网站浏览下载相关教学视频及内容,学生也只能进行课堂现场学习,不能满足课前预习及课后复习的需求。
1.2学生参与度低
在传统高职学院护理专业教学方法中,教师讲授时会采用多媒体,并以图文为主[2]。但护理专业教学更注重学生的知行合一能力,专业核心课程中所包含的临床实践技能较多,采用这种教学方法会造成学生理论与实践差异较大,课堂参与度较低,无法与教师形成良好互动,也无法更好地参与技能学习,不能激发学习兴趣。教师缺乏课堂上的创新教学方法,学生也缺乏从课堂中获得创新创业思维的培养。
1.3评价方法单一
护理专业的学生只有顺利拿到毕业证以及通过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才能获得医院就业的敲门砖。因此,许多学校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过分注重校内课程是否顺利通过以及护士资格证通过率。使用此评价方式,虽然能较为直观地反映教师的教学效果、学生专业知识掌握情况,但不能充分评价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对护理专业的正确认识以及对具体情境的临床思维能力。这一评估方法无法展现护理专业产教融合的优势,不适用于护理专业创业教学模式。
2高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概述
2.1人才培养目标
高职院校对于护理专业人才培养,应根据社会需求制定综合人才发展模式[3],遵守学生的成长规律和教育的发展规律,再结合学校的人才培养定位,将坚定理想信念,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作为目标,面向卫生行业培养掌握本专业知识的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2.2人才培养方法
高职院校可以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使护理专业的学生更加适应社会发展[4]。高职院校应把行业企业引入学校,使护理专业人才与行业融合在一起,形成师资融合、课程建设融合、文化氛围与实训基地融合的校企人才培养运行机制融合方法。学校和企业共同培养教师队伍,共同建设专业课程,共同参与人才培养过程,有利于学校培养和企业获得更多的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3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实施策略
3.1教材开发
高职院校可与行业企业合作,共研、共育、共同开发适合护理专业人才的教材,融入校园和企业文化,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岗位任务为主题,以职业能力为核心,全方位培养无缝对接临床工作、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把新的内容、新的制度、新的规范、较典型的临床工作案例纳入教材,以适应当前教学需要。同时开发集任务、项目、信息化、思政教育于一体的新型教材,满足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有效地解决教材内容落后、脱离实际需要等问题,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3.2课程体系构建
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内容是课程体系建设,因此,高职院校应突出职业类型教育,重视构建以职业能力为主的模块化课程体系。突出动态创造的新课程观,完成理实技强的课程目标,突出交叉融合的课程内容,综合岗证融通的课程结构,注重经验获取的活动方式,同时以高水平专业群为契机,专业群内课程互通互选,学分互定互认。护理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见图1。
3.3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以临床实践操作技能为主,将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要求贯彻始终,时刻引领专业建设创新改革,最终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在培养方案中增加职业面向,丰富就业方向,鼓励学生在医院就业外,还可到养老机构、养生馆、医美行业、产后康复中心等参加见习,开阔视野,给不愿去医院工作或不符合医院工作要求的学生增加就业渠道。在行业见习过程中,学生对所学专业产生明确认识,拓宽未来就业途径,认识到护理专业的学生不仅能在医院工作,还可以多方向多途径就业,从根本上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优化调整考核考评机制,以岗位任务为导向,以岗位胜任力为目标,行企与院校多元化多途径共同对学生的理论、实践、素质、现实表现等各项综合能力进行考评,重视过程考核,突出医德素质,综合形成学生本学科的总成绩。
3.4对接创业教学结合点
护理学专业课程除开设医学相关课程外,还应开设各类素质拓展课程,突破专业限制,多专业互通互选,实现多方位多角度培养人才。在实施课程大纲、教学计划时,教师可将课程教学与创业教学模式相结合,比如将老年护理学和养老机构结合起来,将社区护理学和社区医疗机构结合起来,将妇产科护理学和母婴护理等机构结合起来,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的兴趣,使学生日后能够更好地走上工作岗位;还可定期组织学生参加企业、学校的知识讲座、公益活动等。总而言之,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和优势多方向寻找创业教学的结合点,并根据产教融合的需要,完成课程设计。
3.5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医院与企业共同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不仅要求学生具备专业的文化知识和熟练的操作能力,还需要培养救死扶伤的医者仁心、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等,从现代护理理论和技能入手,为社会提供护理、健康教育、咨询等综合型人才。为此,学校应加大产教融合力度,使人才培养由校企交替进行。在模式改革创新中,可打破传统“2+1”的教学模式,改革创新为“1+1+1”人才培养模式,即:第一学年,学生在校内学习,掌握病理学、生理学、药理学等相关基础课程知识;第二学年将学生送达联合培养医院,将实践技能操作较多的专业核心课程由医院内临床一线教师讲授,边学习理论知识边临床实践操作;第三学年,学生自由选择医院完成实习。这种教学模式更有助于学生建立职业认同感,提高临床思维能力、综合评估能力,实施“医院即教室,病房是课堂”的教学模式[5]。教师在临床中教学,学生在岗位上学习,为学生将来在工作岗位上立业打下基础。医教协同模式详见图2。
3.6提升“双师型”师资力量
产教融合背景下应大力发展创业教学模式的师资建设,选择认同创业新理念、有改革创新意识的教师或行业优秀员工进行双向互动交流。交互式沟通模式可分为学校到行业、行业到学校。1)护理专业可以通过聘用优秀临床一线人才的方式,在学校兼职担任教师,向学生灌输行业文化,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2)学校挑选优秀的教师到医院学习,在医院参加技能培训,不断加强护理教师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学校与行业的对接可以通过教师到行业企业的学习和培训来实现。同时,学校也应制定相关政策,给教师到行业企业工作和学习提供充分的保障,并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采用这种“教师进企业、企业员工进学校”的模式,可以使护理专业教师根据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6],共同探讨如何将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相结合,寻找校企合作与产教结合的有效方法,使在企业学到的实践技能在课堂上得到运用,对提高学生各方面能力发挥重要作用。
3.7实施“1+X”证书制度
高职院校可以借鉴国外优秀护理教育的做法,开展母婴护理、老年照护等等级证书制度试点工作,推进“1”与“X”技能等级训练的深度融合。将“X”技能等级培训纳入人才培养计划中,还应按照教学标准,建立相应的“X”模块培训课程,以支撑学生职业能力的拓展,同时可以获得相应的职业技能证书,以培养个人职业所需的综合能力。与此同时,还可以实行现代学徒制。高等职业学校可以按照“学生—见习学生—实习员工—员工”的模式进行培养,在教学模式上可以让学生采用半工半读的学习形式,按照一名教师对应一个学生,学生跟着临床带教教师学习,教师把教学过程与实际工作环境、工作过程有机地结合,由学院和企业共同制订人才培养计划和考核方案。运用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使学生把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结合起来,由校内模拟职业技能训练转变为现实的工作情境,切实体现技能训练与岗位需求的真实互动,满足行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有助于提高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4产教融合的不足及展望
河南护理职业学院护理专业从2019年开展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至今已有三届学生,在此过程中不断汲取经验、发现问题、多方协调解决问题,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护理专业学生认可度低,一半以上的学生对于第二学年需要去教学医院生活、学习存在抵触心理。虽然学院采取医院宣传、教学讲座、学长学姐分享等措施来解决,但仍需进一步提高教学医院的综合条件和培养水平,不断提高学生的接受程度。其次,由于医院的临床教师需兼顾临床工作和课堂教学,时间紧迫、任务繁重,无法双向兼顾,而符合教学要求的外聘教师数量有限,这也是学院与教学医院一直在协调解决的问题之一。最后,教学医院普遍实训器材匮乏,教学模型配备不足,不能满足每五人一套,且没有专门的实训教室,学生实训只能去临床科室床旁教学,学生不能反复练习与操作,严重影响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还需要医院和学校不断优化实训课程构建及实训教室建设。通过联合培养,学院结合实际情况,不断深化探索,突出办学特色,提高产教融合办学质量,努力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作者:焦俊波 单位:河南护理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