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高职院校创业指导服务三位一体的实践

高职院校创业指导服务三位一体的实践

发布时间:2022-10-11 09:59:14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1篇的高职院校创业指导服务三位一体的实践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高职院校创业指导服务三位一体的实践

摘要:为切实提高卫生类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服务水平,围绕“立德树人”核心任务,落实“就业是最大民生”的指导思想,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就业创业工作形成以加强就业教育指导为主线,以提升就业服务质量为重点,以完善双创教育机制为特色的“三位一体”就业指导服务体系。该体系的实施,对于实现学生高质量就业、推进学校就业创业工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立德树人;就业指导;就业服务;双创教育

“就业是最大民生”,高校的就业问题一直是高校的重要工作之一。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要围绕这个目标来设计”,如何将立德树人贯穿于学生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中,引导学生积极就业是高校需要研究的重要问题。高校通过构建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有利于促进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使高校为社会培养出更多高素质人才,进一步降低新时期背景下社会需求变化对大学生就业产生的影响,提升高校在就业指导与服务方面的质量和效率[1]。而就业服务指导体系不仅仅只是在学生毕业的时候为学生提供相应的校招机会和工作面试机会,而是应该在学生进入大学的那一刻就帮助学生形成一个良好的个人职业规划,并鼓励学生在整个大学学习期间来践行自己的个人职业规划[2],所以构建完善的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体系对于提高高校就业、创业工作水平,落实就业、创业政策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1加强就业指导教育,将课程思政贯穿就业指导教育体系

就业工作的开展离不开就业指导教育这个重要途径,应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核心任务,通过上好就业课程、开展第二课堂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加强就业政策宣传等途径,实施有效的就业指导教育。

1.1扎实课程教学,建好就业指导教育主阵地

学校应进一步丰富就业创业教育教学体系,面向全体学生开设职业生涯规划与创业就业指导教育必修课,开设SYB(StartYourBusiness创办你的企业)选修课、GYB(GenerateYourBusinessIdea产生你的企业想法)选修课以及就业创业网络课程选修课。在课程教学过程中,以课程思政为引领,完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学校要坚持以课程思政理念引领就业相关课程的实施,特别是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探索就业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创业观。在思政基础、思政概论等思政类课程中也融入职业价值观教育。对于学生的培养,结合伟大的抗疫精神,将其融入就业指导教育尤为重要。伟大抗疫精神虽是时代产物,但其内蕴的精神特质必将长久存在,并成为我们披荆斩棘不断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高校学生正处于成长成才的关键时期,将抗疫精神带到高校并传递给他们,使他们接受一次深度的思想淬炼和精神洗礼,必将对他们成长成才产生积极影响[3]。学校将抗疫精神融入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对于培养学生践行“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医学生誓言,投身医疗卫生事业有着重要的作用。

1.2丰富第二课堂,拓展就业指导新渠道

就业指导除课堂教学主渠道以外,还应该开拓课堂外教育。在开展第一课堂教育的同时,学校应充分发挥第二课堂教育实践的传统优势和鲜明特色,强化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和求职培训。与此同时,学校要特别注重对骨干典型、意向去城乡基层就业、意向自主创业、家庭经济困难和有就业障碍的五类重点人群的指导和帮扶,建立帮扶档案及采取针对性的帮扶措施。举办学校职业规划大赛、创新创业大赛,江苏省就业创业知识竞赛等,以赛促教,丰富就业指导第二课堂渠道。利用节假日、双休日、寒暑假等,组织多种社会实践,让学生利用这个机会接触社会、接触职业,在此过程中,将思想政治教育与敬业精神教育结合。在学生实习阶段,让学生深入一线,引导学生将个人的发展与国家的需要相结合。

1.3培养人文素养,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

医学是一门既包含科学也包含人文的学科,这就决定了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医学生不仅要有精湛的技术还要有人文情怀。学校要结合学生特点,注重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以德育为核心,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学校通过对毕业生的调查和用人单位的反馈,不断探索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方式,大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毕业生就业核心竞争力,既高度重视专业知识技能的培养,又着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人文素养。基于学生职业素养需求,遵循成长规律,衔接专业学习3个阶段,形成“三阶梯”培养路径。第一层次围绕五育并举,融合生命至上思想,开展基本人文素质教育,培养合格大学生。开展思想道德、创新创业、身心发展、励志成才等教育活动,把学生培养成品德高尚、身心健康、志向高远、开拓创新的新时代大学生。第二层次围绕“勤慎诚爱”校训精神,融合医者仁心思想,开展职业人文素质教育,培养优秀学生。以学校志愿服务实践项目为例,形成以关爱老人为主题的“关爱夕阳红”系列活动;以关爱留守儿童为主题的“大手拉小手”系列活动;以提供医学专业服务为内容的“走进医院”系列活动;以“博爱青春”“爱心义卖”为内容的“红十字”系列活动,通过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奉献爱心、学以致用、服务社会的大爱精神。第三层次结合专业特点,融合“大医精诚”思想,强化专业人文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的卫生专业人才。通过三层次培养路径的设置,衔接学生从入校到毕业的各阶段,既遵循了学生成长成才规律和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教育规律,又明确了各阶段人文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实现全过程育人。

1.4加强政策宣传,引导学生到国家需要的地方去

学校应鼓励大学生深入基层、扎根一线,加大对基层生活、工作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的学生了解一线工作的艰辛,培养其吃苦耐劳、敢于拼搏的精神[4]。学校认真掌握并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制定的各项就业政策,及时通过多种渠道传达到每一位毕业生,编制《毕业生就业指导手册》为毕业生答疑解惑。学校帮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鼓励学生参加大学生村官、西部计划、苏北计划等,鼓励学生脚踏实地、扎根基层、服务社会,多介绍服务基层的行业鲜活事例、优秀人物等,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服务社会中。在宣传政策的同时,学校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其中,使学生的家国情怀在心中扎根,真正将小我融入大我,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优秀建设者。

2搭建就业服务平台,为学生就业保驾护航

做好就业服务是为毕业生顺利就业保驾护航的重要途径,学校通过开展校园招聘,深化校企合作,为学生就业提供更多的平台。

2.1对接用人单位,巩固就业服务主渠道

学校始终以就业市场的培育与开拓作为就业工作的着力点,依托行业资源,服务卫生事业,努力构建多元化的就业市场模式。一是加强校园专场建设,开拓就业主阵地。积极参加江苏省高校毕业生百校联动就业活动计划、各省市医药卫生行业的供需洽谈会、江北城区高校就业联盟组织的各项活动,举办大规模供需见面会、小型招聘会,积极通过各种途径收集社会需求信息,为学生招聘岗位,为学生成功就业提供资源保障。二是推进驻地教学模式,创建就业新支点。学校与江苏省省级机关医院等实行校院合作的驻地教学班,学生一年级在校学习基础课程,二年级即进入医院接受临床专业课教学。通过驻地教学,既加强了临床实践的教学效果,又与毕业生就业紧密结合,使学生能更快适应医院的工作环境和文化氛围,促进了就业。

2.2深化校企合作,搭建就业服务平台

为促进学生高质量就业,学校充分认识到加强对行业发展用人单位的考察与调研,了解用人单位对于毕业生能力素质的需求,及时反馈和调整人才培养方案。通过加强校企合作、校地合作,稳步推进校企在合作办学、师资培训、实习实践、科研创新、人才培养、就业创业方面的合作与交流,共建协同育人的发展体系[5]的作用。近年来,学校充分发挥附属医院、实习医院、教学医院、实习药企等在毕业生就业中的作用,逐步建立稳定的就业基地。目前,学校与医药卫生机构签订设立就业基地协议,并保持每年递增的态势。通过签订校企合作协议,不仅为用人单位和学校之间人才培养、科研合作、人才招聘搭建了广泛的交流平台,而且深化了学校就业市场的供需效应,有利于学校积极引导毕业生面向各级医疗卫生单位就业。

2.3实施精准帮扶,将就业服务落到实处

对于经济困难学生,采取全程就业帮扶。启动“全程关注、精准帮扶”的方案,从绿色通道、节点帮扶、学业辅导、心理辅导、就业指导5个方面,对于经济困难学生进行在校3年的全程关注与帮扶。针对离校未就业学生,开展暑期就业帮扶活动,采取用人单位“面对面”就业推荐。针对在卫生类省市统考中失利的学生,就业教师不仅对他们进行就业的心理疏导,并且由学工处、各二级学院副书记、辅导员带队走访南京医科大学友谊整形外科医院、南京康贝佳口腔医院、南京新颐和康复医院等用人单位,进行面对面就业推荐。其中多家医疗单位组织了现场面试,经过走访,近40%的学生与走访单位正式签约。这种面对面就业帮扶工作不仅提升了就业工作的实效性,帮助学生解决了就业困难,真正体现了“精准帮扶”,还促进了学校与用人单位的联系。很多单位对这种面对面推荐的走访活动表示非常欢迎,并希望与我院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对于少数民族学生,从经济帮扶、学业帮扶、就业帮扶等方面,全面保障少数民族学生的在校学习和就业,对于残疾学生,重点给予心理帮扶和就业帮扶。在各类帮扶的主体方面,学校充分体现“三全育人”作用,采取党员教师“一对一”全程帮扶,包括学习、心理、生活、就业帮扶。充分发挥辅导员、班主任“精准细致”帮扶的作用,在学生实习期间,关心学生学习、生活情况,同时对学生就业动态进行摸底并进行就业指导和教育。学生实习返校期间,进行分类别就业指导。学生离校以后,根据招聘信息的地区、学生求职意向、单位性质等,进行点对点就业信息推荐,直至学生顺利就业。

3以“双创”教育为抓手,提升创新创业工作水平

遵循“创新带动学业,创业成就事业,提升综合竞争力”的理念,学校不断完善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建设,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探索创新创业教育模式。通过创业教育课程、SYB创业教育和培训、创业竞赛、考察创业企业等方式,加强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丰富学生的创业知识和体验。加强创新创业基地建设,打造教育平台。同时,深入开展科学研究,以课题为抓手,通过编写校本教材凝练实践经验。通过教育指导委员的成立和研讨会的召开,全面提升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水平。

3.1加强以赛促建,丰富“双创”教育模式

在专业建设过程中,为了提升教育效果,近年来逐步形成“五结合”的创业教育模式并将学校的创业教育经验和学生创业典型进行宣传报道,相关经验入选全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优秀成果汇编《推动双创教育,助力出彩人生》。除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我院创业教育教学体系外,还打造多层次的创业实践平台,广泛开展创业实践活动,加强创新创业指导,促进创新创业成果转化。如举办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推选优秀创业项目参加各级创业大赛。

3.2创建教育基地,搭建“双创”教育平台

通过创新创业教育基地建设,拓宽创新创业教育的渠道。建设校内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建设,依托学校的大学生创业实践中心,建成校内创业孵化基地,配套完善服务体系,制定出台《大学生创业实践中心管理办法》等配套系列文件制度,对基地实行宏观调控管理和资源配置,定期对入驻基地的创业项目进行把关、指导评估和考核,使之成为学生创业实践的主平台。建设校外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建设,制定《校外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建设实施方案》,依托校企(院)合作企业的资源优势,通过建设创新创业实践基地等方式,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实践平台,让学生更好地熟悉医院、企业经营与管理,积累经验,增强创新创业意识,提高创新创业能力。加强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建设,加强一站式咨询服务平台、企业信息管理系统、大学生创业交流中心和学生创业网站建设等,做到不仅培训本院有创业意向的毕业生,还向周边院校辐射。

3.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双创”教育效果

加强创业实践保障体系建设,选派教师参加江苏省高校就业创业指导教师教学技能比赛,指导学生积极申报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实践训练计划项目,安排教师参加国家创业咨询师培训、SYB创业师资培训等。为提升教育教学水平,每年举办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研讨会”,邀请行业内外专家与专业教师一起研究如何提升教育效果。设立大学生创新创业专项研究课题,组织专家和导师指导学生申报创新创业专项研究课题和大学生创新实训计划,广泛开展创新创业理论的研究和交流,引导学生关注创新创业的关键问题、前沿问题以及热点、难点问题,更好地用创新创业理论来指导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开展。

3.4实施创业跟踪,完善“双创”教育评价

加强创业教育质量跟踪体系建设,加强毕业生中创业学生的信息收集,加强与创业学生的跟踪走访,关心学生的创业情况。同时,对学生创办企业进行走访和调研,利用学校的社会资源和师资去帮助学生,同时将学生创业过程情况进行梳理,从而对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进行内容和方式的调整,形成学校创业教育的效果评价闭环。

作者:冯雯妍 张红萍 单位: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