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10-14 15:17:35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1篇的高职教师教学创新支持机制优化浅析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进入新时代,高职院校生源结构变化明显,学生个体差异加大,学习需求多元化、发展方向多样化。同时,社会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加快,信息科技发展迅猛,人才需求发生根本性变化,为开展课堂教学创新培养创新型、复合型、个性化人才提出了主、客观要求。但是,当前教师课堂教学创新表现并不乐观,教学创新意识不强,创新思路不宽,创新方法不多,创新层次不深,创新动力也不足,缺少颠覆性教学创新的气魄和担当。究其原因,除教师主观因素影响其教学创新外,政府、学校和社会对教师教学创新支持力度也不够,缺少大体量教学实践协同创新的组织与引导、激励与保障等支持机制。构建课堂教学创新支持机制是教师开展教学创新的重要基础,也是当前高职教育改革亟须破解的一个难题,本文从政府、学校及社会对教师教学创新支持的角度研究新时代高职教师教学创新支持机制的优化。
1高职教师教学创新支持机制的内涵及构成
现有文献对教学创新的研究一是基于学生创造性培养,认为教学创新通过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1];二是将教学创新视为创造性教学,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解决教学问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主动更新观念,学习先进教学方法,并创造性地应用于自己日常教学活动的过程,是教师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进行的创新和创造[2]。本文将教学创新的关注点放在了教学过程的创造性开展上,教学创新支持机制是教学创新支持政策和措施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有机体系,涉及支持主体、评价导向、支持方法等多个环节,涉及被评价者物质、精神以及自我价值实现等多层需求[3]。当前,培养创新型人才已成为进一步调整经济结构、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关键。为契合时代要求、人才需求,顺应不同生源类型培养需要,各高职院校必须进一步改革创新,充分发挥信息科技的优势,创新教学模式,开展课程教学各环节和要素整体协调一致服务于“以学为中心”的融合创新。教学创新是一项难度大、要求高的系统工程,牵一发而动全身,教学创新过程是一种反复尝试、不断优化、总结提高的探索过程,要顺利推进并取得成效,需要教师具备十足的耐心和锐意进取的精神,必须给教师以支持和力量,构建强有力的支持机制。新时代人才培养规格要求更高,学生学习需求更加多元,教学创新更加复杂、难度更大,更需要整个教育界甚至全社会的支持。高职院校课堂教学创新支持机制主要包括政府宏观政策引领,学校微观政策支持、制度激励和基本保障以及社会的协调配合等。
2高职教师教学创新支持机制的构建
2.1政府宏观政策引领
政府对教育的发展处于主导地位,在政策制定、制度建设、经费投入、统筹协调、质量监督、资源整合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支持高职教育的发展,各级政府出台了各种引导、激励和保障的支持措施,如教学团队建设就尤为突出,但针对教师课堂教学创新的引导、激励和保障政策却并不多,即使有一些也都散落在其他相关的制度文件中,没能形成专门的制度体系[4]。高职教育主管部门应充分利用行政与管理优势,切实发挥政府的引领作用,针对新时代高职教师教学创新存在的问题,强化宏观政策引导和制度建设,建立多样化的教学创新政策支持体系,为开展教学创新提供适宜的政策和制度、组织和协调等多维层面的支持。
2.2学校微观政策支持、制度激励、基本保障
在我国,高职院校都是独立法人的公益性组织机构,具有办学自主权,它制定的微观政策、规章制度、激励措施对教师教学创新有着直接的影响[5],发挥着主导和推动作用。学校可以有效整合各级各类政策、校内外资源,构建合理的校内政策支持体系,有效落实和运用教学创新管理机制,积极提供各项保障条件,营造深化教学创新的浓厚氛围,促进教师更加重视课堂教学,研究课堂教学,更好地落实教学创新。2.2.1学校微观政策支持。(1)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做好教学创新顶层设计。学校各级领导既是教学创新的推动者、支持者,也是教学创新支持机制的构建者,必须贯彻“以学生为本”理念,突出教学中心地位,深入认识并深化教学创新,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勇气,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构建教学创新支持机制,为教学创新提供组织保障。特别是教学院系领导既应当好教学创新的指导者,又该当好教学创新的带头人,以身作则,率先垂范[6]。各高职院校应根据学校类型、办学定位、专业特色、教学条件及学情,制定科学可行的教学创新规划及实施方案,明确不同学科或专业群教学创新的环节及要素,落实教学创新目标、内容及要求。充分挖掘校内外各学科的优势人才、设备和信息资源,统一部署、精心安排、明确责任、强化落实,做好校内校外协调,建立以学科或专业群交叉融合为导向的协同创新机制、政企校协同开放的教学创新平台、各专业各课程特色鲜明的教学创新体系。(2)培养教师教学创新的意识,营造校园创新至上的氛围和环境。培养教学创新意识,营造创新至上的氛围和环境就是培养推崇创新、追求创新、以创新为荣的观念[7],提供一个开放共享、良性竞争、教学民主的教学创新环境,形成发展有空间、创新有机会的良好氛围。教学创新需要深入研究、反复尝试、不断提升的践行和坚守,需要日积月累的沉淀优化。学校应积极引导广大教师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追求,以改革创新的姿态面对新时代课堂教学、人才培养的新变化和学生发展新需求,鼓励广大教师敢于尝试、善于研究、及时调整,敢于质疑权威,在科学合理的基础上敢于标新立异;应积极改进教学管理,为改革创新人员减负,鼓励和扶持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提倡集体公关,鼓励团队协作;应建立起多途径的创新经验交流渠道,展示典型教学创新成果,开展多形式的交流学习,找差距、补短板;应大张旗鼓表彰先进典型和创新成果,让热爱教学、崇尚创新、尊重创新人员成为风尚,通过榜样示范和价值引领,激发广大教师奋力追赶、争先创优的创新斗志。2.2.2制定促进教师教学创新顺利开展的管理制度学校需要。深刻理解教师教学创新活动的探索性、差异性和不确定性,构建以促进课堂教学创新为基本价值取向的一系列教学管理和教学保障制度,不断为教师提供政策、资源和心理层面的支持和帮助[8]。(1)优化教学管理制度,有效推进教学创新。教师开展教学创新需要与之匹配的教学管理制度。当前,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习惯于标准化、制度化管理,刚性有余而弹性不足,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教师创新思维、创新行为的实施,无法发挥教师的特长,影响教学创新的成效。各高职院校应在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主导下,结合学校特点,出台或优化与教学创新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制度,如教师教学创新能力发展制度、教学考核与评价制度、教学奖励与问责制度、教师学习培训遴选制度、学习培训经费管理与使用制度、培训项目第三方评估制度等。通过上述制度对日常教学事务实施弹性管理,对教学创新活动进行积极引导,优化教学模式,合理安排教学和研究工作,开展小班教学,开设教学创新实验班,赋予教师宽松的教学环境,适度减轻教师教学工作量,给予教师教学创新充分的时间和精力保障,将开展教学创新变成一种自觉的行动,灵活把握教学创新的时机、教学创新的方向。(2)优化教学创新认定评价办法。即建立起一个科学的教学创新认定评价制度,设计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选择客观公正的评价主体,使用恰当有效的评价方法,及时进行科学有效的认定评价。制定教学创新评价指标体系时,要突出多维度考评教学组织、教学实施、教学效果,建立结果导向评价与过程创新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模式,实行教师自评、学生评价、同行评价、企业评价等,看教学是否有用、有趣、有效,是否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学生德技提高的程度为最终评价标准[9],克服空泛、笼统的弊端,让教师增强公平感,对教学创新从被动服从转变为自觉行动,以提高认定评价的效度和信度,形成推动教师课堂教学创新的有效机制。(3)优化教学创新激励办法。有效的激励能最大限度地激发教师参与课堂教学创新的热情。教师作为社会一员,需要工作上的认同、生活上的满足,得到学生的喜爱、同事的肯定和社会的尊重,最大限度地实现自我[10]。因此,在激励形式上,应注意符合教师在物质、精神和长期成长发展等不同层面的合理需求,采取目标激励、发展激励、精神激励、物质激励等多种激励方式[3]。如结合学校发展目标和教师个人实际制定教师发展目标,以此激励教师自我提升;通过薪酬制度改革,建立以教学创新绩效为导向的差异化分配机制,体现优绩优酬,激励教师将工作重心放在教学上;将课堂教学创新与评优推先、职称晋升、名师推荐等挂钩,创新成果突出者优先;教改课题优先立项,教学成果优先评奖,敢于改革、善于创新的教师优先提拔到重要教学管理岗位等。2.2.3强化教学创新保障。教学创新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必须出台并不断强化与之相匹配的多层面的保障机制,才能持续推进、不断深化。(1)教师学习、培训、提高保障。教师是课堂教学创新的实践者,课堂教学创新的关键取决于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专业知识的深化、创新能力的提高。①为广大教师提供深入学习、实践的机会。创新是一种高级的思维活动,需要大量的科学文化知识、实践知识来培育和促进,各高职院校必须建立教师定期学习培训、企业顶岗实践制度,让广大教师通过不断学习、反复实践精通本专业领域的理论知识及实践技能,熟悉跨学科、跨领域的新知识及新技能,深入了解企业生产组织方式、工艺流程、岗位职责、操作规范、用人标准、企业文化,不断增加知识、技能储备,构架专博结合的知识、技能结构,形成教学创新的合力。②为广大教师开展课堂教学创新方法培训。各高职院校应建立一个学校层面统一协调、全面服务教师教学创新发展的教学创新研究中心,围绕现代职业教育理念的深化、教学创新方法的掌握、教学创新能力的提高系统设计培训内容,开发类型化、层次化的校本培训项目,纳入教师职后培训。同时,强化教学名师、优秀教师的教学指导和教学分享,积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将具有推广价值的独特教学改革创新经验传递给广大教师,使广大教师不断增强教学创新自信,形成创新行动自觉。③系统提升广大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运用能力。进入新时代,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科技迅猛发展,深刻改变着教育形态,为革新学校教育教学带来了新的动力,为开展课堂教学创新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条件。学校应将信息化教学纳入教师的职业发展规划,把信息化教学能力作为教师岗位能力评价的重要标准,能熟练、成功运用数字化的教学手段积极有效进行信息化教学改革作为基本要求。当前,广大教师对信息技术、数字化技术的掌握仍然有限,应加大教师信息化教学培训力度,系统学习信息搜索、采集、生成、点评以及上传下载等各类基本操作,熟练掌握各种多媒体软件、各类教学平台的操作方法,主动适应教育形态的新变化和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的新要求。(2)教师教学创新资源保障。教学创新离不开团队协作、资源供给和经费投入,教学创新资源保障是新时代高职院校教学改革创新的基础。各高职院校要按照“四有”(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和“六要”(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要求[11],根据教师专业、课程教学需要及产业转型升级需要,校企合作共建教学创新研究、实践团队。整合团队成员不同方向的教育技术优势和特长,协同开展各级各类的教研教改项目研究实践,团队成员之间开展互助互学、以老带新、校内校外协同攻关。各高职院校应通过申请财政补助、学校自筹等多种形式保证并不断加大教学创新专项资金的投入,全力推进基于校园网为支撑的教学创新环境建设,配套完善网络信息化教学基础设施、数字化教学资源,为广大教师建立个性化教学体系,满足教学改革创新的需要,并建立资金监管机制,确保资金落实到位、规范使用,提高教学创新投入效益。
2.3社会支持
教学创新不但关乎教育自身,还要受到外部社会因素的制约,成功的教学创新离不开必要的社会支持。当前,社会支持力量中比较明显的4个要素是专家指导、企业参与、家长配合以及社会舆论支持。专家在职业教育教学创新中可以提供创新方向指引、专业性政策咨询建议、教学创新科学论证、教学创新成效评估等方面的智力支持。企业在教学创新中可提供教学创新实践场地、设备、师资等教学资源以及教学创新试验、验证基地。家长在子女接受职业教育的过程中会投入大量的时间和资金,对教育投入回报率的关注促使其主动关注教学创新,家长应同广大教师一起集思广益,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业水平、学习需求、发展方向,了解创新效果,及时反馈创新成效。社会舆论应广泛宣传教学创新,树立以教师为本的理念,赋予教师在教学上更多的自由度,拓宽教师教学创新的“心理安全”空间,并通过树立先进等激励措施激发教师对教学创新的参与热情及成就感[12],营造支持教学创新的良好舆论氛围、全社会支持教学改革创新的局面。
3结语
课堂教学创新是高职院校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抓手,也是新时代教育发展、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进一步深化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客观要求。教师开展课堂教学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意义重大,任重道远,不仅需要政府重视和社会关注,更需要各高职院校积极推动,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满足教师教学创新需求。各级政府、学校及社会不仅要在理念层面充分认识到课堂教学创新的重要,在实践层面更需牢固树立教学中心地位,高度重视广大教师教学创新能力的提升和对课堂教学创新的研究实践,群策群力,构建全方位、多维度的课堂教学创新支持体系。
作者:李鸿 吴梅青 张诺 肖建武 单位:湘潭医卫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