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跨文化视域下文化自信探究

跨文化视域下文化自信探究

发布时间:2022-10-17 15:06:44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1篇的跨文化视域下文化自信探究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跨文化视域下文化自信探究

近代以来,中国仁人志士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努力。当今世界呈现出文化多元的格局,各个文化区域在新的历史时期,更需要在对话碰撞中获得启发,因为在一个多级、多文明构成的世界秩序中,和平是否可能,完全取决于不同文化不同文明之间是否可能相互理解、和睦相处[1]。在全球化多元文化共生的环境中,中国文化自信的提出是对当今局势的清醒认识,积极面对文化多元主义,焕发当代中国的文化魅力。文化上的自信,彼此承认对方所拥有的文化优势,加强交流与对话,正是体现了各自文化自信开放与谦逊包容的主体意识。

一、历史梳理:跨文化对话的不同视角

中西文化作为不同性质的文化系统,所依托的社会结构和经济环境的不同,呈现出不同风格和特点。“西方”的概念随着历史的演变而转移,大致在明中叶以前指中亚、印度、西亚,略及非洲,晚明前清时期指欧洲。近代以来,“西”的地理概念淡出,政治文化内涵加重并且比较明显地定格为欧美文化[3]。中西文化对话是通过中西文化相互的对看、学习与参照,为真正诉诸中西文化的交流互鉴、互促互融,分别从“西方视角”“中国视角”梳理中西文化对话的历史脉络,关注中西两种视域不同的文化通过这种沟通交流,达到某种程度上相互迁就融合的对话。

(一)跨文化对话的“西方视角”

西方国家与中国文化的接触可追溯到13世纪马可·波罗的中国之行,揭开了西方对中国文化想象的序幕。15世纪的地理大发现使得原本局限于地理空间而封闭的不同地域和民族,开始了普遍的贸易交往和广泛的文化交流,“从地理大发现开始,西方人走向世界。观察、记录、分析、研究,几百年间已经将整个世界纳入到他们的知识体系中,以至于今天研究非西方的社会历史,经常要到西方文本中去寻找资料与理论”[4]。西方国家开始向中国学习先进的农耕和纺织技术。16世纪,中国向西有澳门越过大西洋通达里斯本的航线,有关中国文化的记录多是耶稣会传教士和商人、探险家的游记见闻。地理大发现以后,中国文化在西方,尤其是欧洲影响最大,引起集体对中国的白日梦想象,印刷术刺激文化传播更为广泛,中国文化方面的相关文本在西方被广泛地翻译,掀起了东方热。近代,社会和政治转型构成了新的语境,中西方文化与学术交流日益紧密。西方传教士对中国古代的经典和儒家学说研究,成为欧洲启蒙运动汲取精神力量的源泉。儒家学说的伦理道德和教育思想,成为法国哲学家笛卡尔理想主义的基本来源,中国的仁君统治和大一统的思想,尤其是康熙年间繁荣的社会景象,成为欧洲启蒙思想家追求的社会楷模,然而,这种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为当时欧洲的关注与争论所过滤和歪曲,在某种程度上它是一种“欧洲制造”,借用中国来解决自身问题,吸收中国文化,为本国服务。欧洲人对中国的描述,触发欧洲启蒙的自觉意识,引发了那个时代思想文化的变化。

(二)跨文化对话的“中国视角”

中国对外文化交流最早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西传,中亚、伊朗的彩陶与仰韶彩陶的交流;两汉时期与西域各国的文化交流;魏晋南北朝时期养蚕和丝织技术传入波斯、拜占庭,埃及的玻璃与制造技术传入中国以及塔里木盆地的米兰壁画有典型的罗马式绘画的痕迹,西域文化与中国文化的交融;唐代中西文化的交流,炼丹术、陶瓷传入阿拉伯和西欧;宋元时期,四大发明先后通过阿拉伯世界传入欧洲,元代著作中的“西域”,范围极广,大致东起唐古特、畏兀儿,西至欧洲、非洲,都可称为“西域”[5]。明清时期,中国对外贸易日益繁盛,进入中国的传教士和商人将中国文化输入欧洲。近代以来,中国被迫打开国门,引起学界对西方文化的讨论和反思。直至今日,中西文化对话又被赋予新时代的内涵。明清时期,中国限定在自己的文化语境中,并不是出于自愿地接受西方文化。直至19世纪60年代的洋务运动,经历了对自我文化的重新评估和文化革命,辛亥革命的失败使得一批有识之士从立国转向立言,意识到文化启蒙的重要性,出现了鲁迅弃医从文、胡适弃农从文等现象,掀起了新文化运动的浪潮。西方的各种思潮随之涌入中国,中国传统文化被重新认识,新文化运动席卷全国,中国开始掀起了一股西学东渐的浪潮,中西文化对话隐匿其下,贯穿于中国社会发展与现代化道路之中,出现了新文化运动者在中国衰落之期倡导“全盘西化”,新儒学倡议者在民族复兴之期试图“去西方化”,以社会发展的综合实力进行单向的二元对比,造成文化上的二元对立。“西方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对话,唤起中华民族主体性与文化创造性的自觉,中西文化比较走进中国学术视野。

二、源流脉络:文化自信的多维阐释

全球化带动了不同文化体系间的对话,多种文化价值观对民族文化、本土文化形成冲击,中西文化作为不同的异质性文化形态,文化自信成为各自阐释的主体意识,中国的文化自信是“在五千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6],是对中华民族五千多年历史的自我认可,通过自我重构为“历史性的民族国家”,在跨文化对话中“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7],借助历史“时间”的线性推进力,打破地域时空局限,跨文化交际日益频繁,文化交流与对话成常态趋势。在多元文化语境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跨文化对话中实现对自己的文化认知和文化自觉。

(一)承接传统:“不忘本来”

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文化,积累了丰富的治国理政经验。中华民族悠久的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智慧宝库,是中国文化在中西文化对话中自信的源泉。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积淀的文化底蕴,从历史厚度上给予中国文化自信。中国坚守自己的传统文化本位,增强文化自信,立足自身文化是中西文化对话交流的前提,对自我文化正确的认知,汲取传统文化营养,是中国文化自信的坚实依靠。新时代,中国在改革开放取得较大进展的同时,深入挖掘自身文化价值,结合发展需要,从顶层上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2014年,孔子诞辰2565周年指出要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2017年以后,出台一系列文件,指出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内涵,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坚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这一系列重要论述和讲话是习近平从顶层设计的战略高度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刻地指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今时代发展的重要性。大学生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承继者,身体里流淌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化血脉,应自觉肩负起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学习古代先贤的智慧,借鉴历史的经验教训,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接班人。

(二)对话西方:“吸收外来”

中国对话西方文化的前提是保存自我,而自我保存又是以自身文化自信为前提,自身的文化可以与他者对话,尤其是近代史上处于中心地位的西方文化,通过他者来体验和观照自身文化。中国近代一直向西方学习,坚信“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的原则,通过吸收其他文化的新鲜血液,中国文化不断地融合新的因素,激发本民族文化的活力,为中西文化对话的深入和有效对话打下坚实基础,进而寻求自救自强的历程。五四时期,以杜亚泉、梁漱溟为代表的东方文化派和以陈独秀、胡适为代表的新文化派就中西文化差异的性质及中国文化的出路问题展开论战。东方文化派认为,中西文化的差异是民族性的即空间性的,主张中体西用、新旧杂糅;新文化派则认为,中西文化的差异是时代性的即时间性的,主张弃旧图新、全盘西化。中国学者学习西方经典著作,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为西方国家了解中国的经典文本与思想传统做努力,高层次的交流互鉴为更深入地适应多元文化的时代要求,广泛地打开中西方的视野,使双方成为彼此的参照。马克思主义和西方文化都是外来文化,传入中国与传统文化相融合,中国以足够的自信接纳接受西方文化,并与之有效对话,让其融入自身文化,逐渐实现了中国化。中国传统文化吸收外来文化,在丰富自身的同时,也让中国文化重现辉煌。当代大学生作为五四精神的传播者和践行者,具有较强的接收能力,积极吸收国外知识,融会贯通中外优秀文化,给中国文化注入新的活力,应坚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弘扬和传承五四精神,肩负起振兴中国文化的担当和使命。

(三)迎接挑战:“面向未来”

中国文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中国特色的标签,承载着文化变革与文化承续,是中华民族文化在中西对话中的更新变革,立足本民族文化,在此基础上继承和创新,西方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对话融合,形成时间上的文化整体发展,更是一种文化自信的体现。中国文化包含大量不同知识视域的相互交接,对接传统文化,对话西方文化,在一定程度上达到融合,并保持自身的独特性,应该是人类的文化经验延展和超越自己的界限,发展的眼光,文化自信是以一种积极的态度学习他者文化,更是以发展的眼光迎向文化的未来发展,形成不断增长的具有丰富多样性的文化。新时代,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历史进程中,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人类共同发展的时代命题相结合,在文化自信的命题下,提出推动中西不同文化交流的对话范式,促进中西文化之间的可持续发展。文化自信不仅要立足自身传统文化,还要正确对待文化之间存在民族性差异,以一种自我文化建构的态度,融入某种确定的当代世纪文化和知识的发展中。正是由于中西跨文化对话的时代需要,促进当代文化之间的发展,中西跨文化对话的理念融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文化自信隐含文化自觉意识,描绘出一幅和谐的跨文化对话的历史图景。新时代的大学生无论是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还是担当时代的神圣使命,都要珍惜韶华,通过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努力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以开放的视野接受外来文化,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中国文化,肩负起历史赋予的文化担当,不负青春,更好地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浪潮中奉献新时代的青春力量。

三、结论

“全球化”促使国家之间的联系愈来愈紧密,中西文化之间的交流也随之愈来愈频繁。文化自信是将中国置于世界各国交流对话的情境中,而不是独立于各民族、各个国家单一文化。世界文化正在快速地发展,文化中心地带也在转变,正在向多元化转向,中国努力地跟上发展的变化,更为主动积极地去认识变动中的多元世界。现在要建设现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做到文化自信,有必要开展中西文化的比较研究,通过对话更深入地了解各自文化。从全球范围内历史互动的角度关注过去,认识现在,重塑未来[8]。当代大学生要在全球化多元文化共生的环境中,思考文化自信的问题,不能脱离多元文化的情境,通过中外文化对话,增强文化自觉意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作者:赵莲花 单位: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