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10-28 10:50:52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1篇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范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作为泛性论者的弗洛伊德则认为,性是人类的本能(当然这里的“性”不只是生殖意义上的性),根据他已有经验,如果人的性本能冲动因压制而无法得到满足时,那人的精神便会出现问题,同时在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中也强调,性对人格的发展也极其重要[1]。和弗洛伊德同一时期的性心理学创建者霭理士认为性心理是在性生理的基础上,表现为由性别特征、性欲以及性行为方面为基础的在两性交往、婚恋关系中产生的心理状态与心理过程。性心理形成于儿童早期,儿时性心理健康与否直接影响到他们后期心理健康和人格的发展[2]。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和性本能论,霭理士的性心理学理论为性教育开展的必要性提供了理论支撑。我国性教育的发展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从1994年至今,我国中小学性教育课程内容主要集中在艾滋病预防、男女生生殖发育上。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在西方性开放文化的影响下,青少年的性认知、性心理的发展普遍滞后于性生理的发育和性观念的形成。由于青少年性教育缺失引发的性无知在面对青春期身体发育时,往往会因客观性知识的缺乏而感到困扰不已,同时也会伴随着性发育带来的改变在心理上产生焦虑、压抑等负面情绪,甚至有的青少年还会受到禁欲式的传统观念的影响内心充斥着性发育的罪恶感[3]。除此之外青少年还面临着因性神秘感而引发的性行为失当问题带来的一系列心理问题。全面性教育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18年发布的《国际性教育技术指导纲要》中提出的,全面性教育具有八个核心概念,针对不同年龄段从知识、态度、技能三个方面进行展开,以期让青少年形成对性、自身、他人与世界的认识,帮助青少年掌握沟通、协商、拒绝、寻求帮助等生活技能,形成理解、尊重、包容、多元的态度,最终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观,为青少年谋求影响其一生的福祉[4]。本文基于全面性教育理念对现有中小学性心理健康进行剖析,旨在为青少年性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开展提供一定策略。
一、青少年性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
(一)无法悦纳性征的出现
李枋沄等(2021)在一项性心理健康的调查研究中发现,由于学校性教育的缺乏,在受访学生中有70%的学生认为身体发育带来性征出现使他们在不同程度上产生了心理上的反感、排斥、自卑等负面情绪,同时因为“性”的特殊性,他们往往会因羞于倾诉而感到彷徨不安,在向父母寻求帮助希望父母能为他们答疑解惑时父母的解释又模糊不清[5]。同类研究中徐晓莉等(2019)发现,随着学生学龄的增长,性心理健康水平也有所提升,但小学高年级阶段开始出现,学生不太适应自身性征变化而引发一系列性心理问题与学生性知识的匮乏相关[6]。
(二)异性间交往方式不当
随着生理的发育,青少年性意识的萌发,两性之间的交往开始变得敏感。一方面他们渴望得到异性的关注与认可,另一方面他们却不知道如何正确而有效的交往,导致获取异性关注过程中行为方式有所失范。王梦(2021)研究发现,异性对立与过度追求是青少年异性交往中所采用的两大交往方式,因缺乏引导,学生群体中男女生分成小团体进行对立或者是对面容姣好的异性展开盲目追求[7]。这与纪红蕾(2017)在杭州开展的中小学异性交往方式研究调查结果一致,在调查的1765名学生中,61.25%的学生愿意采取小团体的方式,多达59.06%的学生表示最大的问题与困惑是不知道如何与异性交往[8]。
(三)性别刻板印象问题
性别刻板印象是指在社会主流文化下,对某一性别的个性特征、外貌形象、行为与角色等方面形成普遍看法[9]。楼超华(2010)在对全国6个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省份儿童青少年的调查中发现,社会性别观念普遍存在于儿童青少年群体中,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性别印象趋向于刻板化,研究还发现对不遵从主流社会性别规范的性少数群体,在学校会受到老师或同学边缘化甚至歧视对待[10],这也是引起校园欺凌的重要原因之一。基于性别刻板印象的校园欺凌表现为性少数群体会因其性倾向、性别认同、性别表达遭受一般类型的和基于性别的双重校园欺凌,这与由性别刻板印象引发的对性少数群体的偏见和污名化有关[11]。
(四)性教育落后于性实践
郭凌风等(2020)开展的一项针对多个省份初中生性知识态度与行为的调查中发现,在调查的7341名初中生中,有15.4%的初中生表示在某时期对他人有强烈的性兴趣,有18.7%的学生表示有约会或者恋爱经历,在亲密行为的调查中,有13.8%有过亲吻的行为,有6.7%有过与他人爱抚的行为,2.2%有过与他人性交的行为[12]。而周宇等(2013)对武汉某区中学生性行为的调查中发现,该区高中生存在异性间的拥抱、接吻、性交等行为,且随着年级的升高以上行为的发生率也有所提高[13]。这两组数据可间接体现青少年对未婚性行为所持态度的改变,而未婚性行为带来的非意愿妊娠引发的非婚生育和人工流产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都有极大负面影响。
(五)性无知与性侵害问题
性侵害给儿童青少年带来的身心危害无疑是巨大且深远的,由性无知带来的性侵害问题使儿童青少年不仅可能成为被侵害对象,也可能成为性侵害的施害者。据“女童保护”最新公布的媒体公开报道性侵儿童案例统计显示,2021年全年媒体公开报道的性侵儿童受害人数为569人,其中女童占81.2%,男童占18.8%,男童遭遇侵害的比例较往年有明显上升,14岁以下的受害者占75.8%,超过80%为熟人作案,年龄最小的受害者为2岁,年龄最小的施害者为12岁[14]。儿童青少年的性无知,让他们缺少性安全防护意识,这才给了他们身边不怀好意的熟人作案机会,同时性侵施害人低龄化这一现象也不可忽视。
二、全面性教育中的性心理健康教育分析
(一)客观性知识的传递
青少年的性心理健康教育需要以客观的性知识作为依托。相比传统性教育只注重性生殖发育与性健康方面部分知识的传授,全面性教育则从性的多个维度进行客观性知识的传递。在全面性教育内容的八个核心概念里,客观的性知识包括人体与发育、性与性行为、性与生殖健康[15]。旨在通过对人体生理结构与发育的讲解让儿童青少年对身体构造与生长发育规律具备基本认知,减少因身体发育带来的排斥、焦虑、压抑与困惑的负面情绪。通过对性与性行为的客观讲解,能够让青少年从正规的渠道了解性与性行为,撕下性与性行为的神秘面纱,减少因对性与性行为的好奇通过不正规的渠道学习而产生对性与性行为的错误理解,进而引发一系列问题行为产生的性心理健康问题。
(二)全面人际关系处理
人际关系是全面性教育理念下一大核心概念,该概念包括了家庭,友谊、爱与恋爱关系,宽容、包容、尊重,长期承诺与子女养育四个主题,主题涵盖的人际关系包含了儿童青少年间的同伴关系、师生关系、儿童青少年家庭内部关系、两性关系等。长期以来青少年所接受的人际关系教育主要是多为同伴关系、师生关系以及与家长的养育关系,对于两性关系与长期承诺几乎没有正面涉及。这也是青少年在两性交往中困惑重重不知如何与异性交往,甚至是不当交往等问题产生的原因。对青少年进行两性关系与长期承诺的补充教育,让青少年正确认识两性关系的含义、交往方式以及对应的可能存在的后果,对长期承诺应承担的责任有清晰的认识[16]。
(三)多元性倾向的教育
目前主流的社会性别规范和性别认可以生理性别为核心,要求心理性别、基于性别的行为表达与生理性别一致[17]。性少数群体便是对不符合主流社会性别规范人群的统称,包括性倾向为非异性恋者、性别表达与生理性别不一致者。不可否认青少年群体中存在性少数群体,他们大多面临着一定压力,包括与社会主流文化相悖、无法被他人理解等压力,甚至还会因社会大众对性少数群体的偏见和污名化面临暴力欺凌,因无法倾诉表达真实的自己而压抑自己。全面性教育中多元性倾向的教育,弥补了青少年社会性别教育的空白,让青少年对多元性倾向有客观的认识,改善性别印象刻板化,促进性别平等观念的形成。
(四)生活技能的培养
不同于传统性教育的是,全面性教育注重客观性知识传递的同时,也注重儿童青少年生活中需要用到的诸如沟通、拒绝、寻求帮助、协商、决策等技能的培养。使他们在面对性困惑时能够通过沟通解决,在面对与性有关的不正当行为或要求时能够学会寻求帮助或勇敢拒绝,在面对性有关的冲突时能够学会协商处理。总之,全面性教育中对儿童青少年生活技能的培养是为了确保儿童青少年在遇到性相关问题时,在已有性知识基础上有做出有益于自己身心健康决策的能力[18],而这些生活技能对青少年性心理健康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积极意义。比如在基于性别的校园欺凌中,由于大环境存在对性少数群体的偏见,被欺凌者受性少数群体污名化的影响下,面对欺凌他们几乎不会选择向老师或者家长寻求帮助,此时他们承受着性少数群体污名化和校园欺凌的双重心理压力。但如果欺凌者能够正视并悦纳自己,并选择恰当的方式跟家长或者老师沟通,寻求家长或老师的帮助,或许可以减少欺凌的发生,或者说即使是欺凌发生了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欺凌事件给他们带来的心理影响。又比如导致性侵害事件屡屡发生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儿童青少年往往对这类事情理解不清或因为畏惧等情绪不能向家长或老师正确表达而无法寻求帮助。性侵害给儿童青少年带来的心理影响也是双重的,除了性侵事件本身给他们带来心理影响外,外界对他们遭受性侵的看法也会对他们构成一定的心理影响。在全面性教育下,性侵害本身的影响不可避免,但是外界带来的这部分影响则可以减少。
三、对开展全面性教育的展望
(一)全面性教育应尽早开展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青春期发育提前已成为普遍现象。性教育步伐落后于青少年性生理发育继而引发一列问题给青少年身心发展带来严重负面影响。目前我国学校开展的性教育普遍较晚,大多是集中在初中二三年级且多为生殖发育教育。这是一种内容单一查漏补缺式的教育,对青少年性生理与性心理发育帮助有限,且无法满足当代青少年解决性相关问题的综合需求。国内外专家针对性教育具体的起步时间虽然没有达成一致的认识,但性教育应越早越好这一点毋容置疑[19]。
(二)开展教师人员专业培训
鉴于目前我国性教育专业教师缺乏,给性教育开展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和挑战。可以在结合学校已有教师队伍的基础上,对教师开展全面性教育、性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教育培训,特别是班主任和学校管理层老师更应该具备相应的全面性教育知识,具备处理学生性相关问题、性心理健康方面问题的综合能力[20]。同时全面性教育与学校各科之间的教育存在一定的共通之处,对科任老师也可进行相应的培训,有利于加强科任老师对性教育的理解,在授课的过程中可结合任课学科的特点,融合相应的知识,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性知识、性态度、性道德的传授,促进学生性心理健康的全面发展[21]。
(三)学校需重审其课程地位
提升性教育效果,学校需要摒弃性教育可有可无的偏见,重审性教育的课程地位,对课程形式、课时安排都应该做出进一步的调整与改善。研究表明,青少年从性教育中的获益多少与性教育开展的深入与否具有正相关性[22]。全面性教育是一个多元而系统的课程,相比于单一的以性生殖健康为授课内容的性教育,全面性教育的课程效果更需要课时的保障来实现。研究显示,有效性教育的实施至少需要12个50分钟为单位课时的教学内容[23]。
(四)注重家校社的联动合作
研究显示学校性教育是提高青少年性知识与生殖健康知识最有效的途径,但家校合作的性教育方式对提高学生性知识,改善学生性态度,优化学生性心理健康的效果优于单纯的学校性教育[24]。同时,社区对青少年进行性与生殖健康教育也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研究发现,社区性教育对提高青少年性健康知识,改变青少年性观念,改善青少年性心理健康都具有积极的意义[25]。在家校社的联动合作中,学校也可充分利用专业且合适的社区性教育资源,开展学校组织,社区培训,家长学习的模式给予家长性教育知识和性教育理念的支撑,起到家校社联结更好的实施效果。
(五)开发性教育网络学习平台
针对目前我国性教育存在的性课程缺失、专业师资力量匮乏等问题,利用互联网优势学校可通过开通微信公众号学习平台为青少年学生提供全面性教育的学习通道。赵泉等(2004)针对青少年学生性知识获取途径的调查中发现68.51%的青少年学生表示愿意通过正规网络学习平台进行性教育的学习,因为这种方式比较有针对性、灵活且又保障了学生的隐私[26]。同时当青少年学生遇到性心理健康问题时还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和老师进行沟通交流,在尊重学生隐私要求的同时又能解决学生面对的问题[27]。除此之外学校开展有关性心理健康教育的微信公众号学习平台,还可作为监测学生性心理健康平水,参与学校有效管理的新途径。
作者:卓俊 常国良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篇2
随着生本理念、人文思想以及生命教育的日益普及,教师开始重点注意学校教育的品质化、人性化以及时效化开展,开始重点探究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途径以及可行方法。因此,很多教师开始将叙事心理疗法应用于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借助亲切自然、真实有效的故事素材为青少年提供一个人性化的心理疏导方法,为青少年的快乐生活、健康成长而保驾护航。
一、叙事心理疗法的概念简介
叙事心理疗法是指教师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过程中借助讲述一个真实化、生活化、趣味化、可信化的案例故事,以此承载教师需要对青少年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目标[1]。而且,在叙事心理疗法中的案例故事都是教师精心选择、科学考量后提供给青少年的,因而案例故事具有一定的主题性、指向性、思想性与教育性,能对青少年有所启迪,从而帮助青少年解决心理问题。因此,叙事心理疗法具有非常高的趣味性、娱乐性、感召性、有效性以及人文性,能成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的新生力量与有效元素。
二、叙事心理疗法的教育活动定位
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简单、直接、枯燥的语言说教活动容易激发青少年的抵触情绪、厌烦态度与逆反心理,经常导致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无功而返。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必然要走向设计化、策略化、亲切化以及友好化,首先获得青少年的积极接受、快乐参与以及自觉配合,这样才能科学开启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叙事心理疗法以趣味横生、真实可信的案例故事为教育载体,以听故事、说故事、议故事为教育过程,因而毫无语言说教的痕迹,更无专题批斗的不良刺激。因此,叙事心理疗法具有非常高的人文性、诱导性以及亲切性,隐含着充足的人文关怀与科学理念,能掀开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崭新的一页[2]。
三、叙事心理疗法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叙事心理疗法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新理念、新方法与新思维,且具有非常高的人性化、亲切化与友好化,易于青少年的认可、配合与悦纳。
(一)叙事心理疗法具有非常高的故事性与趣味性
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叙事心理疗法能给予青少年一个具有故事性、情节性、完整性、可信性的案例素材,让青少年在开心快乐地听故事中获得启发与教育,以此促使青少年悦纳心理健康教育信息,获得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效化开展。可见,叙事心理疗法在“活动内容”上具有非常高的人性化、趣味化以及诱导化,因而日后的心理健康教育应以故事素材为“物质包装”,提高趣味性与体验性,在青少年的主动思考、欣然悦纳、自觉践行中接受心理健康教育信息。例如,某个青少年具有较强的自卑心理,在人际交往中非常不自信,总担心自己说错话、办错事、惹麻烦,因而总是吞吞吐吐、欲说还休,甚至有时磕磕巴巴、语无伦次,遭人嘲笑。这样的青少年往往由于过于“懂事”、过于担忧、过于谨慎,从而导致个人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超过承受能力。因此,教师可以借助自己的成长故事进行心理教育,将自己定位于“与该青少年类似的人”,并且将自己的笨嘴笨舌、磕磕巴巴、瞻前顾后甚至有点窝囊的缺点阐释为“不想给爸爸、妈妈惹麻烦”“不想让爸爸、妈妈生气”,以此获取青少年的心理共鸣与欣然悦纳,拉近心理距离,实现“破防”。然后,再讲述自己如何树立正确人际交往的准则———“只要正常交往,爸爸、妈妈就不会生气”,以此慢慢克服自己的缺点。这样,教师的个人故事就具有非常高的趣味性,能获取青少年的信服感。
(二)叙事心理疗法具有非常高的主题性与针对性
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叙事心理疗法能有选择地为青少年输送具有较高主题性、针对性、实用性以及有效性的心理健康教育信息,为青少年输送具有代表性、指向性的案例人物及其故事内容,以此启迪青少年积极效仿、自主发展。可见,叙事心理疗法在“活动过程”上定位准确、目标具体、方法有效,能借助故事素材的主题性与针对性实现“对症下药”。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应提升心理疏导工作的主题性与针对性,简洁、流畅、有效地帮助青少年打开心结[3]。例如,某个青少年在自己犯错后总产生自残倾向,经常采取一些不正常的手段惩罚自己,导致伤痕累累。于是,教师就为其讲述了一个关于“列宁”的故事。“列宁”小时候去朋友家玩,不小心打碎了桌上的花瓶。然后“列宁”敢于面对自己的错误,就去向朋友的父母道歉,并表示愿意赔偿,从而正确地处理了自己的错误。教师讲完故事后,还要总结一下,青少年犯错后惩罚自己要方法正确,如惩罚自己读一本好书、做三天家务、为爸妈洗脚等,要用积极、健康的方法惩罚自己、提升自己,以此提升心理疏导活动的主题性。
(三)叙事心理疗法具有非常高的亲和性与有效性
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叙事心理疗法能借助故事素材向青少年输送丰富多彩、趣味横生的心理疏导与思想开导,以此进行心智启迪与心理教育,而且还能具有非常高的实效性。可见,叙事心理疗法在“活动方式”上有独到之处,能通过讲故事、谈心、聊天等“家常方式”去获取青少年的认可与接受,鄙弃“教育痕迹”与“治病信号”。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应该走向亲和性、主体性以及实效性,立足生本理念与人文思想设计心理疏导方式,提高实效性与适宜性[4]。例如,某个青少年具有明显的抑郁症倾向与自闭症倾向,天天郁郁寡欢、闷闷不乐、面无表情,对人总是敬而远之,令人心痛!因此,如何让该名青少年坐下来用心倾听,就成为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前提条件。为此,教师可以选择子女、亲戚或兄弟姐妹的成长故事营造出可信、开心、亲切的谈话氛围,以此吸引青少年继续倾听。如小刚晚上写作业时停电了,就用蜡烛照明,而蜡烛又不太亮,就找来两面镜子放在蜡烛后面,将亮光尽可能多地反射回来。这样,蜡烛的亮度明显提升。不料,小刚一不小心将镜子打翻了,镜子又将蜡烛砸倒,熄灭了。这样充满童心、童趣的故事必然具有较高的亲和性与吸引力,博取青少年哈哈一笑,以此开启心理疏导的序幕,再慢慢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
(四)叙事心理疗法具有非常高的策略性与人文性
在心理健康教育中,青少年已经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尊严意识、形象意识以及自我保护意识,即使对善意的思想教育与语言指责也会产生排斥情绪而关闭心门。因此,叙事心理疗法立足青少年爱听故事的主体喜好在循循善诱中点到即止,能为青少年提供一个可以效仿、行之有效的好方法,以此帮助青少年解开自己的心结。可见,叙事心理疗法具有非常高的策略性、人文性与间接性,不仅能“给足青少年面子”,还能帮助青少年解决实际问题。例如,某个青少年甘愿平庸、不学无术,甚至有自甘堕落的倾向,自尊意识与形象意识非常差。教师在对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时可以借助一个趣味故事来开展,教师可以告诉这名青少年一个关于“宠物狗”的特殊故事。一些智商较高的“宠物狗”与主人生活七年左右时就会进入“老年时期”,“宠物狗”会在自己生命即将走到尽头的时候离开主人。“宠物狗”的离开或为了不让主人看到自己死去而伤心,或是为了保持自己在主人心目中的良好形象,不愿让主人看到自己老弱无力、奄奄一息的“可怜相”。这样,青少年就会被这个“宠物狗”的趣味故事所吸引,因而能一起探究“宠物狗”的聪明智慧与善解人意,一起赞叹“宠物狗”通人性。因此,教师可以将“宠物狗”的故事内涵进行拓展,并融入心理健康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教育,以此启迪青少年要做一个“爱惜自己羽毛的百灵鸟”。综上所述,叙事心理疗法已成为现阶段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得力助手,在心理疏导、方法指导、心智启迪等教育实践中卓有成效,因而成为教师进行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手段。因此,教师积极探究叙事心理疗法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启示,并立足活动内容、活动过程以及活动方式上去自觉改善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趣味性、主题性以及亲和性,优化教育效果,为青少年输送高品质、高水平、高效益的心理疏导信息,加速青少年的快乐成长。
作者:刘炜 单位:甘肃省白银市第二中学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篇3
青少年时期是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阶段的行为心理问题广泛受到学校和家长的重视[1]。研究显示,我国青少年儿童心理异常发生率为15.6%;有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小学生约为13%、初中生约为15%、高中生约为19%\大学生约为25%,随年级升高呈递增趋势[2]。其中,仅在行为问题方面,我国儿童检出率为6%至26%,可见我国青少年儿童的心理和行为问题形势严峻[3]。需要指出的是,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龄儿童主要集中在6至14岁左右,这正是儿童自我意识与个人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容易出现情感表达障碍、情绪不稳定、自我否定等心理现象,如果未能及时正确引导,对未来的发展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消极影响,所以心理健康发展是这一时期的关键任务。
一、青少年儿童心理发展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一)社会因素
由于现如今获得社会信息的途径较多且方便,一台电子设备就能看到大千世界,这使得青少年儿童的认知水平迅速提高。但是也面临着不良信息未经筛选就进入青少年儿童视野的危机,这对他们认知力的构建和心理承受力是一种考验。此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我国农村人口进入城市打工的现象越来越常见,导致留守儿童随之增多。在一个认知还未发育完全、需要完整家庭的关键时期,缺少父母的陪伴,会导致青少年儿童产生孤独、社交障碍、自卑等心理问题,甚至可能会留下伴随他们一生的心理阴影。
(二)家庭因素
青少年儿童心理发展与亲子关系、夫妻关系、家庭教育、经济收入等家庭因素紧密相关。现阶段我国多以独生子女家庭为主,家中父母与祖辈的行为直接影响孩子心理能否健康发展。其中,亲子关系在家庭因素中最重要,良好的亲子关系是青少年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坚实后盾,对青少年儿童心理发展有着巨大影响。有研究显示,家庭的管教方式是学龄儿童心理健康的危险因素,溺爱型心理健康危险度最高,往后依次是放任型、混合型、专制型[4]。
(三)学校因素
青少年儿童白天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中度过,师生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在集体中与他人的交往、教师的教育方式和态度、学校校风、课程量与作业量等都对青少年儿童心理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学生学习成绩对心理健康有一定的危险因素,学习越差心理健康问题越多[5]。其次,教师不正确的批评、训斥或体罚会使学生产生厌学、恐惧、焦虑心理[6]。
二、艺术教育对青少年儿童心理健康的积极作用
艺术作为一种文化形式,能丰富人类的精神世界,陶冶情操,并且记录人类历史发展的演变,其功能多种多样,有教育功能、娱乐功能、认知功能等,是人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同样,艺术教育也是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有研究显示,把拥有艺术特长的学生与没有艺术特长的学生相比较,拥有艺术特长的学生对生活的满意程度更高,在生活中更有目标感,并且艺术能让他们明白自己的人生意义和使命[7]。可见艺术教育对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艺术教育的过程就是发现和解决心理问题的过程。
(一)有助于感知情绪和表达情感
在艺术教育中,感知情绪和表达情感是同步进行的。以音乐为例,在器乐演奏时,需要学生感受音高、音强、音色等变化,特别是对于低年级学龄儿童,更多是以感受为主,对音乐主要的基调做出判断;并且经过长期感知训练,有助于儿童运用非言语的方式多元化地表达自我情绪。根据瑞士心理学家让·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论,我国低年级学龄儿童正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儿童认知表现出一定的逻辑思维,反向思维能力开始发展,不再以自我为中心,但缺乏抽象能力,对没有体验的事物还不能进行思考。所以,艺术课程的学习有利于学生创造力的发展,从艺术作品中感受艺术家的所思所想,对未知的事物进行自我的理解与想象。此外,美国美术教育家罗恩菲尔德的儿童发展阶段论与皮亚杰的理论极为相似,他将儿童美术教育分为六个阶段,每个阶段在感情、智慧、生理、知觉、社会、美感、创造性七个方面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并且他认为,艺术教育应当顺应儿童各个阶段的特征,以学生个体为中心,从学生兴趣和才能方面因材施教;其次,他还强调了在低年级学龄儿童艺术教育中培养创造力和视觉感知力的重要性。而高年级的学龄儿童处于形式运算阶段,可以通过语言文字在头脑中进行自由想象,逻辑思维能力增强,能提出假设进行推理。他们经过长期的感知练习,不仅有助于抽象思维的建立,还有助于理解悲伤、快乐等不同情绪的表现,让他们在感知他人情绪变化的同时,还能从不同的艺术形式中创造性地表达自我情绪,从而在自我表达时多一种途径。
(二)有助于提高青少年儿童自我认知
美国精神病学家爱利克·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指出,人在每个阶段都有其追求。他提出把人格的发展划分为八个阶段,并且在每个阶段都有一个特殊矛盾,矛盾的顺利解决是下一阶段人格健康发展的前提。我国低年级学龄儿童处于埃里克森的第四阶段“学龄期”(6至12岁),在这个阶段两个相对立的矛盾是获得认同感与避免自卑感,个人能力的学习是该阶段需要的人格特征;而我国高年级学龄儿童正是处于埃里克森的第五阶段“青春期”(12至18岁),该阶段是自我意识确定和角色混乱时期,青少年逐渐从周遭环境中认识到自己与别人的异同,不断尝试与社会和谐相处,并且开始建立起自我意识。诚实是该阶段需要的人格特征。在中小学艺术课程当中,艺术类教师可以通过学生在课堂中创作的绘画作品、舞蹈肢体动作、表演作品等看到他们心理层面的内容,了解他们的心理发展状况。这有助于帮助他们提高自我认知,并正确认识自己,学会与周遭事物和谐相处。以美术课堂为例,教师要求学生在画纸上创作一棵树、一幢房子或是一片天空的时候,会发现即使是相同的内容,每个学生的选色、形状、布局等表现形式上都会有所不同。这一部分源于潜意识的层面,同时也是由于在自我探索中出现的差异导致的。其次,多样的艺术课程有助于多元化地探索学生的兴趣所在,如从舞蹈中探索自己的肢体能力、从美术中探索自己的视觉感知能力、从音乐中探索自己的听觉敏感度、从语言表演中探索自己的模仿力与表达力等。根据埃里克森的理论,低年级的学龄儿童需要多鼓励、多表扬,从而提升孩子的成就感和自信心;要避免打击儿童,减少他们的自卑感和胆怯感。
(三)有助于培养青少年儿童审美意识
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提出“直觉即艺术”,认为艺术家的创作来源都是凭借直觉产生。而直觉不需要运用抽象思维,只是在大脑中呈现出来的形状和现象,这同样也适用于欣赏者。对于缺乏抽象思维的低年级学龄儿童来说,艺术课程更需要他们多看、多听、多体会,在艺术活动中进行审美体验,从艺术欣赏的角度在整体上把握艺术作品,构建起自我的审美反应和审美意识。如中小学的课外实践会带领学生去博物馆、艺术展、科技馆等,就是在培养学生对艺术作品的思考能力、情感能力和感知能力,这个过程就是在培养学生审美意识,让学生在寓教于乐的环境中成长。从行为主义审美的观点出发,长期的艺术教育对个体有潜移默化浸润式的影响。高年级的学龄儿童对艺术品及其喜好程度,还有对艺术品刺激所做出的生理反应都有一定的凸显,他们的审美偏好就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形成。
(四)有助于帮助青少年儿童克服心理障碍
艺术治疗是一个跨学科的新领域,其以发展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等心理学理论为基础,运用音乐、美术、舞蹈、戏剧等艺术形式作为沟通交流的工具,通过艺术作品的呈现探索心理需求,有助于缓解或释放不良情绪、情感和行为等。其中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艺术教育的目标和艺术治疗极为接近,并且也无法将两者完全划分清楚,但两者之间还是有一定的差别,艺术教育重视将艺术知识和艺术技巧传递给学生,艺术治疗则是借用艺术为工具进行治疗。所以在将艺术教育与艺术治疗相结合时,需要视具体情况而进行。将艺术治疗运用于中小学课程时,能有效缓解因为教师“一对多”而导致忽视个别学生行为的情况。青少年儿童的活泼好动、性格调皮、孤僻、内向等现象,在一定程度上都是由于自身心理问题而导致的,而教师批评教育的方式只有短暂的效果,要从根源上找到问题并解决问题才是关键。充满轻松快乐的艺术课堂是观察学生心理问题较好的环境条件,学生身处熟悉且安全的环境中能放下心理戒备,从而更轻松更真实地完成自己的作品,有益于教师在观察后及时地进行沟通。罗恩菲尔德在《创造与心智的成长》一书中,强调了美术教育对有障碍的教育对象具有两方面价值:一是激发创造潜能,缓解心理障碍、自信心丧失等心理因素,让他们在创造中获得自信心、独立性与满足感;二是调整身体意向、促进心理成长,通过障碍者对自己障碍作正确、客观的认知,去找寻克服障碍的方法[8]。虽然罗恩菲尔德的治疗理论是针对有障碍的儿童,但是对于普通儿童而言,也同样适用。
三、促进青少年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艺术教育建议
(一)重视学生作品的创新层面
艺术类教师要明确艺术教育的目的是发展全面的人,以传授艺术类知识、陶冶情操和培养学生审美为主。教师需要让学生沉浸在愉快课程、自由课程和公平课程之中,重视学生作品内容,引导学生健康发展。根据罗恩菲尔德的美术教育观,美术教育应该是以儿童自发式教育为主,美术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只不过是儿童作为情绪宣泄、情感表现的工具,所以不应该对儿童的美术画作做出评价,让他们跟随自己的想象力进行创作。
(二)提高中小学艺术教师综合能力
我国艺术类教师资源缺乏是当前艺术教育的首要问题,很多中小学教师一兼多职,专业不对口是常见问题,这导致艺术类教师专业化程度较低。此外,专职艺术类教师的专业精神、审美素质、人文素质的问题,随着艺术教育的普及和广大群众对优质艺术教育的更高需求出现滞后的现状[9]。因此,作为艺术类教师自身专业能力要过硬是基本要求,在此基础上还需要,学习有关儿童心理发展的基础知识,在一定程度上充当心理医生的角色。这不仅有利于合理设置符合各年龄阶段的课程内容,还有助于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一般而言,鉴于学科特点,艺术类教师与学生相处都比较融洽轻松,有利于教师与学生建立起一定信任感和安全感,能帮助教师快速并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心理现状和真正的内心想法,从而进行正确的引导。
(三)学校教师之间加强沟通
艺术类教师协助各科教师指导学生,增强与同事和学生之间的联系,不仅有利于从中找到职业认同感,增加其责任心,还有利于减少班主任的工作量。如发现班级中表现异常的学生可告知艺术类教师,将其作为艺术课程中的重点关注对象。艺术类教师可以在课程创作中对学生进行重点关注,通过了解学生作品,获得学生心理动态,有助于班主任快速找到问题根源,也能及时有效地与学生或学生家长进行针对性的交流。
(四)坚持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教育观
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所需要的技能也越来越多,智能维度也会随之增加。并且,智能之间并不是联系的,它们都是在个体中的独立元素,个体自身的发展所呈现出的智能水平有擅长与不擅长之分。对于学生而言,每人有不同的潜质,由于智能元素水平有差异,所以需要自己多元化地发现自己的长处,从而能选其一进行专一的发展。对于教师而言,不再是以成绩这样单一的方式评价学生能力高低,而是要重视和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一样的教育方法,使学生能扬长避短,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发光发热。目前,中小学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是社会和教育界广泛关注的问题,将艺术教育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密切结合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施教者借助艺术的形式让受教者在课堂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正确价值观的引导,有益于受教者感知情绪、表达情感、自我认知、审美意识和心理探索。同时,中小学也应该对施教者进行综合能力的培训,了解更多的育人技巧,掌握艺术类教师心理学相关知识,提高艺术类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和责任心。
作者:幸千钰 李红菊 单位:北京师范大学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篇4
一、心理资本的内涵
心理资本的概念最初源于经济学领域,后发展到心理学领域。根据F.Luthans的观点,心理资本是个体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表现出的一种积极心理状态,是促进绩效提升和个人成长的心理资源[1]。心理资本主要包含自我效能、乐观、希望、韧性四要素[2]。就个体而言,心理资本是生活、学习、工作中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是实现个体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对增强个体的竞争力和环境的适应力具有积极作用。就团体而言,心理资本能让团队成员之间彼此信任,对团队的目标有共识、对团队的指示有执行力,能团结一致、目标坚定地完成任务。即使在团队合作中遇到分歧,拥有积极心理资本的成员也能在开放、包容的氛围中坦诚相见,本着为团队发展的目的输送智慧、调和差异、共谋发展。心理资本具有可调动、可开发、可训练的特性,可以通过教育引导、能力开发等方式将个体或团体的潜力发挥出来,进而增强个体或团体的核心竞争力。青少年是一个特殊的时期,需要个体不断地自我探索,应对各种挑战性的任务,如身心和谐、认知与情绪发展统一、环境适应问题、学业压力问题、人际互动问题、自我认同与群体认同问题等[3]。所有这些任务的完成都需要心理资本的支撑,都需要通过心理资本的开发来培养青少年的积极心理品质,让青少年更具有自我效能感、希望感、乐观感和韧性,更具有应对挑战和竞争的能力和素养。
二、青少年心理资本开发的价值
青少年是个体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青少年的心理发展水平和自身的发展需要相配合,必然能激发自身的潜能,获得更大的发展。心理资本所包含的四项积极心理品质,都对青少年的发展有重大影响。
(一)从被动干预到主动干预,有利于青少年心理和谐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越来越重视青少年的心理发展。然而,现在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依然存在误区。大部分青少年不能正确看待心理健康教育,主观认为只有心理有问题和疾病才会去看心理医生及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即使意识到自己心理有问题,青少年碍于面子,也不会在心理健康调查表上表露心声,进而坦然地接受心理健康教育。从心理资本的视角构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不是从心理疾病的角度去看待人,而是用包容和发展的眼光去看待青少年的潜能,旨在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所以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不只是那些有心理问题、心理疾病困扰的学生,而是全体当代青少年。心理健康是一种心理状态,更是一种遇到困难能够保持积极向上、在压力下能迅速复原和成长的心理状态。青少年心理资本的开发任务之一就是要把心理健康教育从传统的被动心理疏导转化为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主动干预,注重青少年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激发青少年的内在活力,让青少年健康成长并获得和谐发展。
(二)激发自我效能感和軔性,有利于青少年学业取得成绩
青少年在学习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学习动机不明确、学习自我约束力差、学习意志不坚定、学习信心不足等现象。这是因为青少年阶段的教育更注重知识的传授、学习方法的指导,很少关注青少年自我效能的开发,让青少年在学习中体验成功的快乐,唤醒自身生理、心理上的需要;很少教青少年如何获得希望,让青少年在学习中学会转变,设定切合实际的学习目标从而获得成功;很少开发青少年的乐观态度,让青少年根据不同情境灵活使用乐观的解释模式,应对学习中的困难和问题;很少开发青少年的韧性,让青少年学会从逆境、失败中快速恢复过来,在学习上取得可持续发展的坚持性和动力[4]。青少年心理资本的开发则有利于解决以上问题。青少年的心理资本开发越全面,其自我效能感越强,学习投人水平就越高。即使在学习、生活中遇到困难,拥有积极心理资本的青少年也会积极调整抱负目标,设置合理的期望值,在韧性品质的支持下克服困难,学习更专注、更有信心,更容易在学业上取得满意的成绩。
(三)挖掘潜能增强竞争优势,有利于青少年提升综合竞争力
心理资本是一种促进个体成长和发展的积极心理资源,通过对青少年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资本开发,可以更好地培育青少年良好的非智力因素,增强青少年的竞争力。一方面,心理资本的开发对青少年掌握知识和技能具有正向引导作用。心理资本高的青少年易于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发掘积极的心理品质,弥补弱势,甚至变弱势为优势。另一方面,心理资本高的青少年在接受挑战性任务时,会用积极心理资源进行自我调节,善于利用心理韧性等保护性因子有效应对逆境与困难。这对日后进人大学和踏人社会都起着重要作用。此外,心理资本开发较好的青少年更了解自我,更懂得展现自己良好的形象,更懂得如何与同伴沟通、交往,遇到交往问题也善于通过积极的归因、寻找症结,排除交往困扰,形成积极的交往品质。这对青少年社会关系的发展也是良好的社会资本积累。
(四)激发群体的动力和活力,有利于团队氛
围和学校良好风貌的形成在班级、学校层面,通过学生个体心理资本的提升,最终提高班级、学校的整体竞争力和实力。群体动力学理论认为,群体内部存在一种内聚力,使群体成员在群体中进行行为感染、相互帮助、共同进步,在交流碰撞中产生新的认识和新的行为,从而增强群体内部动力、激发团体活力。此外,对学生的心理资本进行有效开发,在群体互动、合作中有利于形成统一的班级文化,有利于优良班风、校风的形成及学校综合实力的提升。因此,对于教育者而言,积极开发青少年的心理资本,为青少年心理资本开发营造良好环境,对团队良好氛围的形成和学校精神风貌的塑造无疑起到积极作用。
三、青少年心理资本开发的路径
心理资本是个人面对生活、学习、工作时的一种积极心理品质,也是个体获得长远发展的推动力。心理资本理论为探索青少年教育管理工作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本文以Luthans的心理资本开发模型为框架,立足学校教育,采用多种方法探讨青少年心理资本开发的路径。
(一)以主题思想政治教育为核心,提升青少年的“希望”品质
“希望”是指基于目标、方法和意志力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积极动机状态[5]。希望的开发方案是学校要帮助青少年明确目标,确立行动的方法,并激发自身动力。通过开展主题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青少年对社会进步和发展形成客观的看法,让青少年懂得对自身所拥有的幸福生活知恩、感恩,更加坚定理想信念,明确自身的道德责任,并积极地把从社会、国家、家庭、学校等获得的善意、感动和恩情化为学习动力,化为服务人民、报效祖国的志向,使自己的人生更有目标、更有希望。进行主题思想政治教育,关键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日常教育与重要节日、事件教育相结合。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融人日常生活,让学生养成习惯,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同时要以重要节日、重大事件为契机对学生进行教育。例如,结合“庆祝建军90周年大阅兵”,对学生进行爱国、爱党、爱人民的教育。二是外部灌输与诱导式教育相结合。外部灌输是提高学生思想品德的重要途径,但要结合“00后”青少年的特点,通过案例、视频、实践参观等形式,采用诱导、启发的方式,让学生有所感悟,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三是注重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相结合。除了借助传统的校园内外教育方式,在互联网普及的当下,还要擅长借助手机、电脑、网络等进行教育,主动加人学生的群、关注学生的网络动态,在关心、爱护学生的同时适时,对学生的言论进行正面引导,让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有所领悟,追随时代发展,做合格接班人。四是言教和身教相结合。教师既要在课堂上对青少年进行正面教育、正能量引导,也要注意自身的言行举止,用行为展现自己爱国、爱家、爱校的情怀,做好学生的表率。
(二)以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为栽体,提升青少年的“乐观”品质
“乐观”的开发思路是学校教育要帮助青少年形成乐观的解释风格,即对成功事件多作内在、整体的归因,对失败事件多作外在、暂时性的归因[6]。学生“乐观”品质的培养就是要帮助学生学会正确归因,教会学生无论遇到什么样的情境、什么样的事情,都能朝积极的方向去思考,都对未来满怀期盼,既敢于正视错误和坦然面对过去,又能燃起对未来的信心,积极寻找出路和方法。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给学生提供更多的锻炼平台,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以乐观的心态面对挑战和挫折、战胜自我,锤炼乐观的品行;让学生学会与人交往、相处,减少孤独感、自卑感,培养乐观向上的品质。同时,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学校会通过评优、评奖等方式对表现优异、积极进步的学生进行鼓励和表彰,这也是一种通过对学生的表现作出积极反馈和认可来激励学生更加积极乐观地做好事情的方式。一是校园文化活动形式和内容要具有多样性,包括思想教育类、学术报告类、体育类、文学艺术类、科技创新类等形式,在尊重学生个性的前提下让学生获得全面的锻炼和发展。二是校园文化活动既要注重形式创新又要注重内涵建设。校园文化活动可以将现代化的科学技术融人活动中,对活动进行创新和包装,以吸引学生的眼球,激发其参与积极性。同时更要重视活动内涵、活动意义和价值,让学生通过校园文化活动受到精神的熏陶、心灵的感动,得到情感的升华,以乐观饱满的热情和坚韧不拔的精神投人学习。三是注重品牌概念,打造精品项目。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学校与学校之间举办的活动也容易出现同质性,这就需要学校根据本校特色开展特色化、品牌化的校园文化活动,可以利用学校自身或者学校所在地区的地理资源、人文资源打造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品牌。例如,有些学校坐落在红色文化资源、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民俗文化资源丰富的地区,把本地优秀的文化资源融人校园文化活动,既提升本土文化的传承和认同,又创新校园文化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形成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品牌。在集中资源打造、丰富校园文化品牌的活动中,达到培养学生某项能力和技能的目的,让学生因具备某项能力和技能而更乐观、更积极。
(三)以广泛的社会实践为依托,提升青少年的“自我效能”品质
“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能否调动内在动机及通过自身的行为能力来成功完成目标的信念和信心[7]。自我效能开发方案是学校通过社会实践让青少年获得更多成功经验、榜样学习的机会,通过激励机制、社会说服、身心唤醒来激发个体应对各种环境的信心(自我效能)。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从校内走向社会,从理论学习走向实践锻炼,在社会教育、实践教育中学会适应社会的技能、学会团队合作的精神,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从而使学生在面对他人和社会时更加自信。在参加社会实践过程中,让学生通过从接触和认识社会到为社会服务的过程中收获来自社会的赞赏和认可,以及学校的鼓励和肯定,这种外在的激励无形中强化了学生的服务意识,使其对从事的社会实践活动更有信心,“自我效能感”更强。具体措施包括以下3个方面。一是搭建社会实践平台,营造温馨、温暖、活跃的校园氛围。社会实践的活动形式多样,如安全知识宣传、爱心义教、科普义教等公益类社会实践,深人社会、调查社会问题的调查型社会实践,军事训练型社会实践,勤工俭学类社会实践,科技发明类社会实践等,每个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进行选择。例如,组织学生到敬老院、孤儿院等机构做义工,适时对学生进行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教育、激发动手操作能力的生活技能教育,使青少年获得奉献爱心、服务他人的成就感和快乐感,增强自信,充实自我。二是注重对优秀学生先进事迹的表彰和弘扬。学校要对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取得的成绩、优秀学生的先进事迹进行大力表扬,激发他们的自豪感和成就感。又如,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对参加志愿服务积极、认真、负责的学生进行表彰和鼓励,激发他们继续努力、奉献社会的信心。三是举行朋辈经验交流会,在传、帮、带中增强学生的信心。邀请获得“优秀社会实践个人”的学生给同学作讲座,召开座谈会。让朋辈以自身经历为青少年介绍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经验,传播正能量,帮助学生获得成功的信心。这种以老带新的方式,既有效地传递了实践精神、服务精神,又为学生解除了疑惑,燃起了青少年效仿优秀、战胜困难的勇气。
(四)以心理健康教育为抓手,提升青少年的“韧性”品质
“韧性”是指人们从困难、挫折中迅速恢复的心理能力[8]。韧性开发方案是对学生的心理进行干预,用制度方式解决外在风险对学生韧性增强的阻碍,保护学生的韧性。培养青少年“韧性”品质的途径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一是根据学生心理差异开展心理干预。针对不同年级、不同性别、不同性格的青少年进行心理培训和教育,对学生遇到的心理问题进行疏解和解惑,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短板,并有勇气去改变,以更加乐观、自信的心态投人学习、生活。二是协助学生建立广泛的社会支持系统。良好的社会支持有助于帮助学生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并尽快融人新的环境。一方面,学校应建立特殊学生档案,如贫困学生档案、心理障碍学生档案、后进学生档案等,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给予学生最需要的帮助,或是来自国家和社会的资助,或是来自心理咨询师的帮助,或是来自老师和同学的关心等,让学生获得最暖心、最切实际的帮助和支持。另一方面,建立家校共建共治机制。学生的培养离不开家长的协助和支持,家长是学生成长社会支持系统中的重要部分。通过家校共建共治机制,学校及时将情况反馈给家长,让学生特别是处于青春叛逆期的学生,通过学校、教师的沟通获得家长的关爱,也让家长在与教师的沟通中掌握教育孩子的技巧,保护好学生的韧性,提升学生的复原力。三是重视学生的抗挫力教育,增强学生应对逆境、家庭突发变故的承受力。青少年生活环境优越,缺乏逆境教育,遇到事情容易退缩、逃避,出现负面情绪。因此,学校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开设挫折教育讲座、召开主题班会,让学生敢于正视挫折、总结原因,学会从挫折中寻找方法,学会从挫折中寻找希望和力量,增强从挫折中迅速复原的“韧性”品质。综上所述,青少年心理资本开发有利于发掘青少年个体的潜能,提升青少年的综合竞争力。这就需要学校重视青少年心理资本的开发,并自觉把这一理论运用到青少年管理工作中,更新教育理念、创新工作方法,以达到培育青少年成长成才的目的。
作者:贾婀娜 徐礼平 单位:遵义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