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11-08 15:31:43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1篇的对外传播本土形象建构探讨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一、研究缘起
伴随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影视文化在国际传播中担负着越来越重要的职责。纪录片作为国家和民族的“家庭相册”,对展现中国形象、传播中国故事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中国的国家形象长期处于“他塑”和“他者化”的境地。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如何把握机遇,顺势而为,借助纪录片讲好中国故事,展现中国形象,改变中国纪录片塑造国家形象的被动局势?本文以纪录片《柴米油盐之上》为例,依托文本分析和符号学的视觉语法理论,探究该片在国家形象建构和传播模式上的创新之处,尝试挖掘其中的意义和价值,为我国用纪录片讲好中国故事提供启示。2021年7月15日,《柴米油盐之上》作为一部中外合拍的纪录片,经由国内外各大平台播出,广受欢迎。截至2022年6月,《柴米油盐之上》在腾讯视频上的播放量达819.5万次,微博话题#柴米油盐之上#阅读量达381.3万次。作为“国家相册”的纪录片,兼具艺术化加工和影视化叙事的特点,能够真实地记录当下场景内发生的历史,更是凝结记忆的重要载体。不同于电视剧的艺术形态,纪录片的叙事直截了当、主题深刻,情感表达融于叙事话语之中,无需浪费观众过多时间,不需要过多“解码”就能够被观众接受。相较于新闻报道作品,影视化展现、非虚构故事创作更适合价值观的隐性传播,更容易让不同文化背景及意识形态的人们接受,潜移默化地影响受众。《柴米油盐之上》全篇分为四个章节:《开勇》《琳宝》《怀甫》和《子胥》,分别讲了4位身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平凡却不平庸的小人物。该片通过关心普通百姓的生存困境和心灵,展示出中国人如何受到小康社会的影响以及如何携手同行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二、研究综述
(一)多模态分析
1996年,Kress和Leeuween在系统功能语言理论基础上,提出了视觉语法理论,并出版《阅读形象》一书,对符号意义研究的模态和视角进行补充拓展。视觉语法理论的核心要义主要指:意义的表达不仅通过语言这一种媒介,还可以通过其他的多种模态(如图片、文字、表情符号以及声音等)的结合来实现。视觉语法的理论框架主要包含三个层面,即再现、互动和构图。而在纪录片中,图像、色彩和文本等不同的要素都是不可或缺的,因为整体意义的阐释需要调动各式元素。纪录片作为影像传播的一种形式,是传播中国形象最生动、最直接的渠道之一,是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载体。①从传播学角度来说,评价纪录片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信息的传播效果,而研究传播效果的重点应当考察作品和观众建立了怎样一种联系,传递了怎样一种情感,或者构建了怎样一种形象。因此,本文主要从视觉语法理论中的互动意义视角分析《柴米油盐之上》,从该片的内容描写和叙事特征两方面展开,探寻纪录片在建构国家形象中呈现的特点与策略。
对外传播本质上属于跨文化的传播活动之一。传播主体和对象各有不同的文化背景,需要采用与之相适应的传播内容和方法,方可达到理想的传播效果。对外传播的旨趣是研究国际传播中的信息输出部分,将大众传播活动放置于国家的视阈下。由此可见,对外传播以国家为主体,受众群体遍布全球,利用新兴媒介技术来传播国家的信息和国际信息。良好的对外传播工作可以将国家形象以最真实的面貌展现在世界舞台之上,为一个国家在国际合作中赢得更好的舆论环境,加深国家间的交流,促进国际合作,利于国家实现“破局”的目标。②美国学者肯尼思•艾瓦特•博尔丁(KennethEwart-Boulding)于1956年首次提出国家形象的概念。如今,此议题已经成为对外传播研究中的重要内容。作为一种主体意识,国家形象体现着独有的民族特征与国家气质。国家形象以传统文化为根基,和现代性互动融合,最终凝练总结后形成。③国家形象具有极大的标签力,是一个国家整体实力的体现,更是一种“文化软实力”。它的强势与否,会长期持续地影响到国家外交策略及战略目标的实施。国家形象可以被划分为三个层次:国家实体形象、国家虚拟形象和公众认知形象。④国内学者对于国家形象建构主体的探讨主要持有3种观点。第一种是“单主体说”。学者刘小燕认为国家或政府是国家形象传播的主体,学者高波认为政府在媒介化社会中担当着超级传播者的角色。第二种是“多主体说”。学者程曼丽认为国家形象的塑造需要全方位成员的参与,不仅包括政府还包括企业组织和普通民众,因此这是一项由上到下的系统工程。⑤第三种是从国际社会视角出发,认为国家形象传播和塑造的主体还应包括其他国家、国际组织与国际行为主体之间相互交往而形成的国际规范、惯例、制度以及意识形态。这种建构主义视角为国家形象的传播和塑造带来全新的认知,即国家形象的塑造不仅是国内主体塑造的结果,还是处于国际体系中的国家与其他国际行为体互动的结果。总的来说,国家形象建构的研究视角大多局限在第一种和第二种之间,这与国内的发展现状息息相关,因为国家形象最根本的因素在于国内怎么做。⑥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国家建设实践也在不断地为国家形象建构提供传播依据,国家形象建构的主体日益多元化,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呈现出的中国速度和贯彻“以人民为本”思想的实践,为国家形象的塑造积累了良好的事实素材。尽管大部分学者在理论上提出了国家形象建构国际化主体和国内发展现状是根本因素,但是大部分的认知还是停留在政府主导或国内多元主体主导的层面。所以,本文想从业务实践角度切入,为国家形象建构的国际化主体取向提供实证依据。
(三)国家形象建构与纪录片的互动脉络
美国哈佛大学约瑟夫•奈(JosephS.Nye)教授提出的“软实力”(Softpower)概念,受到国际社会和国内各界的广泛认可。国家形象是可以依靠视觉符号描绘的生动画面,是由多彩故事建构起来的,是一个民族软实力的象征。⑦纪录片便是主要的实现路径,也是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传播载体,最早实践可以追溯到1979年中日合拍的《丝绸之路》。作为一次中国国家形象传播的成功尝试,《丝绸之路》一度引来日本社会对于中国风光的憧憬热潮,同时也为后面展示国家形象的纪录片创作奠定了宏观叙事的基调。所以,与历史文化相关的议题内容一直是我国对外传播和宣传本国形象的首要选择,力求将中华文明中独有的文化瑰宝呈现给世人。⑧早期的纪录片依赖于语言符号叙事,解说词占据片子的主要部分。然而,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纪录片叙事开始变革发展,并由主流的语言符号叙事向视听符号叙事过渡。⑨但也应该意识到,中国纪录片承担着更为重要的传播职责,讲好中国故事的作品还是较为稀少,中国纪录片的跨文化传播面临更为艰难的局势。因此,需要对一些能够展示当代中国民主、法治、繁荣和进步的社会面貌且具有人性化表达的纪录片进行分析总结,把握其中的精华和进步所在,为未来国家形象建构的媒介化表达提供实证研究的依据。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方法
作为质性研究中的重要研究方法,文本分析和多模态话语分析可以从片中的多要素符号切入,层层深入,发掘文本所蕴含的意识形态与文化背景。具体来说,多模态话语分析除了解读文本以外,还要对图像、音乐、动画、姿态、图表等复合符号系统进行研究。因为影像意义的表达是依靠多种模态符号实现的,所以孤立地分析一种符号模态不能解释话语的全部意义。基于此,本研究将纪录片《柴米油盐之上》四集的文本内容即由语言、文字、图像等构成的信息结构体作为重点参考的解码依据进行分析。
(二)研究对象
本研究的研究对象是纪录片《柴米油盐之上》。该专题:对外传播片以中国逐梦小康社会为创作蓝本,展现了中国人民如何凭借自己朴素勤劳的品质和独有的中国智慧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并从中折射出中国社会所发生的巨变。该片播出后引发巨大反响,荣获第十一届“光影纪年”———中国纪录片学院奖“最佳系列纪录片奖”、第十二届芝加哥独立电影节最佳纪录短片奖,并入选国家广播电视总局“2021年度优秀海外传播作品”。《柴米油盐之上》的导演柯文思在影视行业享有极高的知名度,曾获2座奥斯卡奖、4次奥斯卡提名以及16座艾美奖等。⑩《柴米油盐之上》作为典型的中外合拍作品,从平民视角出发,抛弃宏大叙事的手法,是一次用纪录片讲好中国故事的新尝试。作为展现中国脱贫攻坚的作品,《柴米油盐之上》在海内外赢得了较好的成绩,故笔者以此为研究对象。
四、符号分析
符号研究为探寻传播研究提供了新范式,其中皮尔斯的“三元传播模式”利用符号作为传播基础的特性,来探究传播的多维意义与价值。这一模式是对符号解码的深层解读,即受众对符号的理解包含了感知、认知和行为符号类型相互关联的体系,这种复杂性的解读突破了原有普遍认知中的简单指代关系。11具体解读阐释的过程,需要从符号本身、符号对象以及解释项三方面进行。本研究将《柴米油盐之上》放置于皮尔斯的符号学视域下,从解释项出发,可以看出小康社会下平民文化的传播是传播发送者与解释者之间通过这一符号体系探寻共通意义的一个动态互动过程。
(一)图像符号:具化文字表达,补充传播内容
在纪录片中,图像符号传递着丰富的信息内容,承载着重要的传播功能。通过分析《柴米油盐之上》可以发现,片中的图像符号主要有自然风光、人民群众的生存环境以及主人公的生活场景。例如,第一集《开勇》讲述的是云南贫困山区村支部书记的故事,选取了日常扶贫工作中的一件重要事务:易地搬迁。片子从主人公日常出现的场景出发,选取典型的图像符号,例如随时会遇到落石的道路、当地居民坚持守护的危房以及政府为居民安置的新楼房。这集从第一视角出发,让观众穿梭在主人公的生活中,揭开了全民扶贫面貌的冰山一角,展现出基层干部工作的艰苦环境和带领村庄走向美好生活的坎坷路程。第一集《开勇》中出现了居民的棚屋、崎岖的山路以及给易地搬迁的居民安顿的崭新楼房所组成的景观,串联起村支书常开勇的扶贫工作历程。移民搬迁是常开勇工作中的一大难点,他希望村民能住上安全的住房,铆足劲号召大家搬迁,但是村民的固有思想和对陌生环境的畏惧为易地搬迁设置了重重阻碍。在常开勇的劝说和鼓励下,王永洋老人的儿女同意跟随常开勇去看看新房子。常开勇自费开车带他们去参观,一路上经过小干溪村散落在道路旁边的破败简陋的土房,奔驰过泥泞的山路,终于在3小时后看到了设备齐全且崭新的安置点。其中,从泥泞的山路到拔地而起的高楼,选择一路上穿梭变换的场景就是选择典型的图像符号,以此告知观众当下扶贫工作的进度和希冀,即扎根在一线的扶贫干部,期望带领村民们告别贫困落后的过去,前往一个崭新的未来。在《柴米油盐之上》中,长镜头也是图像符号重要的运用技巧。例如,在常开勇书记谈及父亲离世时,影片采用了长达40秒的长镜头,通过捕捉其面部特写,完成情绪的感染。小干溪村贫困户王光富一家在是否全家易地搬迁这一问题上陷入两难:一方面家里老人对城里生活不适应,但另一方面孩子的教育环境能够得到改善。《柴米油盐之上》还采用了较多的特写镜头,如对准老人忧愁的面部,聚焦女儿憧憬的神情。在第二集《琳宝》中,张琳儿子在初见母亲时的眼神回避,之后在课堂上的无声哭泣,令诸多网友表示“破防了”。人物通过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所揭示出来的东西与他们用语言讲述出来的内容,在分量上不分上下。
(二)听觉符号:渲染情景氛围,调动受众情绪
视觉可以给受众呈现最直接的信息,而听觉符号对纪录片的氛围烘托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够在传递信息的同时,拉近与观众的心理距离。《柴米油盐之上》主要的听觉符号来源于片中人物的声音符号。第三集《怀甫》保留主人公台下练习和台上演出的真实音效,辅之以主人公的讲述,让观众仿佛置身于王怀甫儿时的训练环境和表演环境之中,更能立体、全面地了解农村杂技演员的成长经历。同时,片子利用方言的地方性特色,激发观众的共鸣,使观众产生亲切感。片中采访了王怀甫的妻儿和父母,可以看到年轻一代说的是普通话,而父母说的是河南方言,彼此之间的对话形成了一种鲜明的对比。老一代的人含辛茹苦地帮助下一代走出去,而年轻一代希望能够回馈父母,铭记人生的根。故乡农村的喇叭声、鸡鸣声以及父亲劳作的电焊声等典型的听觉符号都能够让观众置身于王怀甫的老家,甚至唤起相似的记忆与往事。除了高还原度的听觉符号,《柴米油盐之上》最具特色的是片尾的导演评述。每集结束时,导演都会对本片的选角、主题和背后的原因进行讲述。导演柯文思多次成为奥斯卡获奖者,其专业性和权威性能使片子的制播得到保障。从国外知名纪录片导演的视角来记录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突破性的进步和重大意义,可以让全球看到一个更真实、立体且包容的中国。在接受采访时,导演柯文思表示:“张琳这位姑娘非同寻常,她的故事让人动容。作为一个很独特的中国女性,她身上有着中国女性发奋图强的力量,让人难以忘怀。”12在第二集《琳宝》的开头,导演为了制造视觉上的对比,将张琳娇小的身形与大货车放在一起,引起观众对于这位主人公的兴趣和好奇。这集在表现主人公与其他人物对话时,尽可能地还原他们日常的生活场景,让观众深入张琳的生活当中,并与之产生共情。片中,张琳曾经面临的困境、抉择以及努力都透过细腻生动的场景和其内心独白展现了出来。
(三)色彩符号:彰显历史纵深,拓展影像表意功能
纪录片中的色彩符号对于表达作者情感和传递内容信息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而故事化表达是《柴米油盐之上》的一个重要特色。色彩是让受众融入故事中的重要方式。该片通过展示一些以往的影像资料,对过往岁月进行追忆,黑白与彩色的渐进体现出历史的纵深感和脉络感。在第四集《子胥》中,频繁的镜头切换配合主人公的讲述,带来一种时光倒流的效果。而暗色调的影像资料和当今多彩生活的对比,让观众切实地感受到当时子胥村村民不畏艰苦、抓住机遇和敢为人先的精神。同时,影片运用暖色调来展示他们的未来发展,即互帮互助,在改善自己生活的同时,不忘反哺家乡。这种运用色调差异来表达主旨的方式能够具化一些抽象的概念,让观众在短时间内了解到不断奋斗奔向共同富裕的意义。
五、叙事分析
美国政治学家汉斯•摩根索(HansJ.Morgenthau)曾说:“别人对我们的看法同我们的实际情形一样重要。正是我们在他人‘心境’中的形象,而不是我们本来的样子,决定了我们在社会中的身份和地位。”中国故事能否讲好,最主要的是看我们自己所期望的中国形象是否树立于全球认知范围之内。一个真实立体的中国媒介形象需要符合人类社会共有价值的取向,才能唤起中外观众共同的情感共鸣,提高解码效率。因此,清晰且自洽的叙事逻辑成为讲好中国故事的关键性因素。
(一)叙事主题:以小见大,个人镜像凸显社会宏大
主题长期以来,中国的主流纪录片功能性过强,传播效果难以达到预期。传统的纪录片常采用宏大叙事的主题、全知干预的视角等叙事方法,但常用来表达意义的符号较为陈旧,往往会使得纪录片成为“宣传”中国形象的工具,易引发西方世界的排斥心理。这与中国纪录片长久以来的范式和理念密切相关,即以英国纪录片学派为主要范式,沿袭列宁提出的“纪录片是‘形象化的政论’”这一理念。《柴米油盐之上》讲述的是一系列鲜活的中国基层人物逐梦小康的故事。如何巧妙地展现中国的发展进步,同时又不引发国际社会对中国实力的反感和负面联想,需要一个合适的切入点。第二集《琳宝》通过讲述张琳个人的故事,让观众先对她感兴趣,然后再被故事情节打动。张琳凭借自己的努力,从被家暴的婚姻中逃离,通过开卡车实现了金钱独立和个人成长,最终讲出“女性必须要经济独立……我不会靠任何人”的独立女性宣言,让观众自行体会主人公人格独立后的精神内涵,片子用一个典型人物表达出了女性意识的觉醒。但影片又不囿于对个体的讲述,而会将个体背后的时代背景巧妙地展示出来,微描中国的突破和进步。例如最后仅用简短的一句字幕来点题,即“中国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妇幼健康高绩效的10个国家之一”,从而展现中国社会发展的改变。第三集《怀甫》讲述了杂技演员王怀甫从贫困的农村最终走向国家化都市的故事。片中引用言简意赅的数据,展现出农村人艰辛地融入城市但不忘根的人生历程。纪录片将镜头聚焦于中国社会的当下现象,将个人经历尤其是细节化的故事与历史变迁、时代发展结合起来,借用真实生活中的人物形象隐喻了中国逐渐摆脱贫困、走入世界的这一历程转变。
(二)叙事视角:中西结合,巧妙借用“他者”思维
我国的纪录片一直因为高语境的问题面临着较难传播的困境,主要以他者化视角进行制作,导致大量文本内容存在着背离中国真实形象的问题,让西方对东方叙事形成了刻板印象。而中西合作的作品则提供了一种全新的传播理念———以中国视角为主,采用国际化制作模式,用他者化视角讲述全球观众都能听懂的中国故事。在《柴米油盐之上》每一集的片尾,导演柯文思都会以“他者”的身份讲述创作思路,给中外观众提供不一样的文本解读。例如,在第一集《开勇》中,导演以西方的人文视角进行解读,将更多的镜头留给常开勇和他的妻子,这种表述方式兼顾了中西方的不同思维模式,提供了更广阔的对话空间。中西合拍的国际化制作模式越来越成为中国表达国家形象的有益补充,作为一种不同于中方的叙述视角,多意识形态、文化背景的注入有助于塑造中国全面、立体的形象。同时,作为奥斯卡奖获得者,柯文思的辨识度和专业度可以为中国“形象宣传”的真实性背书,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这对于纪录片的传播效果也有正向的累加作用。
(三)叙事逻辑:多元化的个体影像叙事展现立体的国家形象
我国早期的纪录片在创作上突出的是解说词,以此追求最大化的共同解释项。《柴米油盐之上》以直接意指的字词作为表意的主要形式,视听符号也同样被赋予直接的表意。这会淡化影视作品本身的艺术审美特质,忽视作品背后的含蓄意指和叙事功能。这种模式透露出一种精英文化的取向,发挥的是单向的宣教作用。但是在《柴米油盐之上》中,这种精英化特质被淡化,而更多地关照个人命运和个人内心感受。在叙事模式上,《柴米油盐之上》较好地平衡了真实故事与鲜明主题。每一组故事都是在讲中国摆脱贫困、奔向小康的大主题,但在呈现中国社会变迁发展的同时,也将最真实、最全面的个体细节与中国形象展现在镜头面前。导演从400多个人物中选出4个人物,每个人物的形象千差万别,但他们都富有坚韧、温良、正直的品格,代表着最真实、最鲜活的普通人民形象。正如柯文思所言,“我希望每个故事的主角不是独特的,而是典型的。”纪录片正是通过这些独立的个体故事,展现出亿万中国人奔向小康的故事。在叙事策略上,《柴米油盐之上》也摒弃了以往国内纪录片常用的全知视角,不再用画外音讲解,而是以主人公之口讲述故事。“限制视角”的讲述策略给观众留下了想象空间,让观众和镜头一起去揭秘故事、探索剧情,激发观众对于叙事的主动理解,从而构建完整的叙事过程。
六、结论
作为一项展示国家形象的纪录片作品,《柴米油盐之上》突破了我国传统主流纪录片创作中“自我言说”和硬性传播的单一特性,摆脱了重理深描的叙事窠臼。该片没有过多描述中国高速发展带来的城市面貌和工程奇观,而是聚焦于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背景下的普通人,选择“他者”的静观视角来讲述中国脱贫攻坚的基层故事,充满了国际视野。《柴米油盐之上》虽然运用了国家层面的创作方式,但也宣扬了人类共同的价值观念,引发共情传播,通过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彰显了一种“人民美学”。从片名到具体内容的呈现,《柴米油盐之上》都塑造了生动的人物形象。他们拥有细腻的情感和鲜明的性格,体现出中国人民真实的生活环境和精神面貌。此外,人类社会的共同价值在片中表现得淋漓尽致,普通人的生活和感情流变可以激发国内外受众的共情。《柴米油盐之上》运用个人镜像叙事手法,通过平民化的叙事视角、多元化的叙述方法以及共时性的叙事时空,将语言、画面及各种符号作为隐喻和转喻的载体,在隐喻映射中构建了“国家形象”的意义空间。这些抽象概念通过影像表达出来,将附着于视听符号上的情感意义传达出去,潜移默化地实现了对国家形象的塑造。透过“他者”的视角,中国元素和中国形象又有了新的象征符号,这种变化和突破也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叙事空间,丰富了我国对外传播的传播图式。所谓大国自信,也在盛邀“局外人”讲述中国形象这一实践中展现出来。
作者:董星雨 程欣 刘苏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