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中西思维下英语翻译教学的改革思路

中西思维下英语翻译教学的改革思路

发布时间:2022-11-21 10:53:43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1篇的中西思维下英语翻译教学的改革思路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中西思维下英语翻译教学的改革思路

[摘要]思维和语言之间存在密不可分的关联性,语言是思维的外在体现,而差异化的思维方式则体现出不同的语言表达形式,二者之间发挥着相互促进和影响的作用,长期以来,中西思维方式则存在本质差异,体现在主体与客体、形式逻辑与辩证思维、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直率与含蓄等多个方面,对英语翻译和教学产生深刻影响。对此,为提升高校英语翻译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良好语言表达能力和英语思维,提升英语翻译水平,需采取以下几点教学改革策略,即:明确思维差异,克服翻译障碍;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学习热情;夯实词汇基础,建立同义词网;借助具体案例,培养英语思维;注重日常积累,形成对比习惯,以此探索英语翻译教学新思路。

[关键词]中西思维方式差异;英语翻译;教学改革

引言

由于历史发展进程中,中西方人民所处地理环境不同,形成差异化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语言作为思维传递的载体,思维方式的差异性在语言表达上体现十分明显。在对比和解读中西思维方式差异性的过程中,能够发现语言差异的根源,继而更好地指导学生开展英语翻译,提高翻译技巧运用能力。

一、中西思维方式差异解读

(一)思维与语言的关系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反映的过程,通常情况下,是立足于概念表象的基础上,展开综合性的判断、推理、分析等认知活动过程,是人类所特有的精神活动,在社会实践中产生。语言是人与人之间沟通交流的重要工具,是通过特定符号进行情感与意愿表达,继而实现思想交流和人际交往的作用。换言之,语言是人类思维与认知的组织和体现,亦是思维模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形、义、音相互组合,在大脑皮层细胞中储存,并正常参与人类的思维活动。由此可见,思维和语言之间存在密切的关联性,语言材料是思维的重要组成,同时思维对语言组织和体现具有支配作用。具体而言,若缺少语言的支撑,思维则难以形成特定的形式,并难以得到证实。相反,若缺少思维的支撑,语言则难以体现出其功能。二者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功能,且在彼此推动和促进中发展。

(二)中西思维方式差异体现

思维作为人类共有,会由于历史、文化、环境、地域、民族等因素的影响,继而体现出较大的差异性和思维定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主体与客体差异,由于中西方文化之间存在较大差异性,中国以人本文化为主,强调以人为中心,在人本文化的影响下,逐渐形成民族特有的主体思维方式。而西方文化则注重物本文化,强调以客观物体为主体,注重客观事物的观察和研究,并逐渐形成了西方特有的客体思维方式。两种差异化的思维方式,在语言上的体现有明显差别,汉语表达中通常将有生命的名词为主语,而英语中则以无生命名词为主语,汉语中主动语态应用较为广泛,而英语中被动语态的运用频率较高。第二,形式逻辑与辩证思维,在英美国家的文化背景下,更强调形式逻辑,汉语民族受到传统文化影响,更注重辩证思维。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差异,在语言上体现出明显的差别,即形合与意合在英语语言中强调语句、语法的逻辑严谨性,需要准确选择语句之间的连接词。且这些连接词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完整表达语句含义的关键。汉语语言表达的过程中,强调其内在含义的完整表达针对语言的句子形式,并不注重通常会将其中的连接词和关联词省略。第三,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这也是中西方思维方式差异最明显的体现。在英语语言中要含诸多笼统概括的抽象名词,进而用于呈现复杂的情绪,而在英语翻译的过程中,却难以在汉语语言中找到相对应的词汇和表达方法。在汉语语言中,习惯于运用形象语言将虚无的抽象概念表达和呈现。所以在英语翻译的过程中,需要将抽象化的词汇以形象化形式表达出来,才能增强译文的生动性和可读性。第四,直率与含蓄,在西方的文化背景下,西方人通常会直接表达内心情感,而中国人则不注重内心感受的直接表达,主要是中西方思维方式差异的影响。在英语表达的过程中,通常直接直入主题,将重要信息率先阐述,其次补充其他的次要信息。在中国人的语言表达中,通常会先描述事件的背景与环境,在渲染后进入主题,句子的重点大多在后半部分。

二、中西思维方式差异对英语翻译教学的影响与应用意义

(一)影响

翻译主要由三个基本要素组成,分别为客体主体与工具。而思维是作用于翻译客体与主体的关键,亦是语言转换的基础。所以,在语言翻译与转换的过程中,思维的影响作用相对较大,思维方式的差异性必然会对语言转换产生一定影响。对此,在英语翻译的过程中,需要把握不同民族和国家的思维方式差异,才能做到精确的翻译。由于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性,对英语翻译产生较大影响。首先,由于思维习惯差异性,学生在词义理解的过程中面临诸多困境,在一定程度降低翻译的准确性。在英语语言表达中进行形象比喻的语句,与中国传统的成语典故具有较大差别。继而需要翻译主体在翻译的过程中,对比喻对象进行更换,才能符合汉语的思维习惯,并完整表达原文语句的含义。例如,“asdrunkasamouse”,其含义并非“烂醉如鼠”,而是“烂醉如泥”。其次,由于思维风格的差异性,导致语言表达的侧重点不同,对译文质量具有较大影响作用。所以,需要在英语翻译的过程中适当调整原文词序,呈现出符合目的与逻辑习惯和思维方式的译文。再次,思维中心差异性,语态表达的显著差别,容易在学生英语翻译的过程中,造成译文的错误性。由于中华民族以主体为思维方式,更注重主观感受,对客体现实是否符合逻辑形式的重视度相对降低,这种思维方式和习惯,容易出现语态变化的翻译错误。最后,思维侧重点存在差异性,在语言表达形式方面有较大差别,对英语翻译的流畅度产生影响。由于英美的思维方式中更注重形式逻辑,所以在语言的句式结构中,通常是主从扣接式,在汉语的思维方式中,对形式逻辑并不重视,所以其句式结构为流散铺排式。在进行英语翻译的过程中,因思维方式差异而使句式特点具有较大差别,需要对英语语句的句式结构进行转换,满足汉语的思维逻辑。

(二)意义

高校在开展英语翻译教学的过程中,将中西方思维方式差异性融入其中,能够培养学生英语思维和跨文化翻译意识,切实提高学生翻译水平和译文质量,为学生未来参与工作和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一方面,在英语翻译教学的过程中,根本教学目标并不是提升英语翻译质量,而是在反复的英语翻译练习活动中,使学生形成英语思维能力。将中西方思维方式差异融入英语翻译教学,通过英汉思维对比使学生深入认知和解读西方英语文化,继而形成良好的英语思维和跨文化翻译意识。在此过程中,学生能够不断拓宽知识学习视野,使自身具备跨文化翻译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对比和分析中西方思维方式差异性,有助于使学生了解西方人的语言表达方式和逻辑思维,正确认知两种不同语言的口语表达形式,继而在英语翻译时能够准确进行词语替换,呈现出准确的译文语句,切实提高学生的英语翻译水平。

三、中西思维方式差异背景下英语翻译教学的改革策略

(一)明确思维差异,克服翻译障碍

在英语翻译教学改革的过程中,为有效克服中西思维方式差异而产生的翻译障碍,首先,需正确利用英语教材中的文化因素,挖掘其目的语的语言特色,深入解读社会文化的背景知识。在此基础上实现信息有效整合,理解语句及文章表达的内在含义,培养学生英语翻译能力。其次,注重了解目的国的历史地理以及文化。历史地理具有很强的时空感,对文化的影响极为深刻,在英语翻译教学过程中,需加强西方历史地理知识的学习和了解,达到更为理想化的英语翻译效果。与此同时,了解西方社会的价值观念与取向,这是理解文化行为的基础和前提。英语教师通过带领学生解读中西方价值观念差异性,帮助学生理解语言现象,提高译文翻译质量。此外,解读西方风俗习惯,了解西方的重要节日、特色等,如圣诞节与中国春节相似。最后,正确审视语言学习和翻译过程中容易出错的文化因素。长期以来,高校英语翻译教学过度注重语言形式,却忽视其社会意义与实际场合运用。例如,在中国人的人际交往过程中,通常会以关心对方生活的形式缩短彼此之间的距离,但在西方人的思想观念中却认为,这是对他人私事的干涉。这样一来,学生在英语翻译的过程中,则不会过度解读西方人的语言表达,避免出现不符合思维方式的译文。

(二)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学习热情

中西方思维方式之所以存在显著差异性,是由于文化历史背景和长期社会生活所导致,在中西方人的思想观念中,已经形成固有的思维模式是很难改变的。在开展英语翻译教学过程中,若教师一味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学生学习兴趣不断减弱,不利于学生掌握英语语言知识,提高英语文化和思维的理解能力,难以培育良好的英语思维方式。因此,在英语翻译课堂教学过程中,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为学生播放英文电影和视频片段,营造良好的语言学习氛围,在学生观看影片的过程中,能够了解西方文化生活和生活习惯以及西方人的语言表达与中国人存在的差异,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掌握更多英语翻译相关知识,增强学生语言灵活运用能力。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中运用多媒体播放“EllaEnchanted”英语电影,让学生在观影过程中,了解西方人的见面语以及语言表达形式的差异与现实文化生活中中国人的语言表达进行对比分析,自主探究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性,继而形成良好的思维对照习惯。将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运用于英语翻译教学,能够使学生更加直观的学习和了解西方思维,发掘中西方思维的差异性,不断丰富自身的知识视野,形成良好的跨文化思维能力,继而在英语翻译的过程中准确运用,提高英语翻译水平。

(三)夯实词汇基础,建立同义词网

具备扎实的英语词汇基础,是翻译的基础和前提,但在英语翻译课教学过程中,缺少充足时间对学生展开系统化词汇教学,而引导学生自主建立词汇系统和同义词网络具有必要性。对此,可以借鉴PaulaJullian学者提出的词汇产出课理念,将教学氛围以下几个步骤:第一,为学生提供中心词,引导学生采集与其相关的词汇,继而形成词汇子集。第二,按照学生所区分的一般语义特征展开词汇的合理分类。第三,让学生根据中心词构建横向或纵向关系的同义词网络。第四,对目标词的使用语境进行识别和分析,继而寻找与其相匹配的语义。第五,加强新词运用,使学生能够根据联想提供有助于体现目标与语义内容的例句。第六,展开英语词汇的深入研究,并在课堂中展示自身的研究成果。具体在英语翻译教学中的运用。对学生英语翻译过程中,同义词翻译所运用的不同词汇为学生布置学习任务,引导其查阅词典和探讨,选择与语境最相符的词汇,继而形成词汇子集。在这样的英语翻译教学过程中,能够使学生形成扎实的词汇基础,不断扩充自身的词汇量,并通过英语思维的分析,形成良好思维能力,为学生英语翻译过程中的准确表达奠定坚实基础。

(四)借助具体案例,培养英语思维

由于传统英语翻译教学模式枯燥无趣,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普遍学习兴趣和热情偏低。对此在教学改革时,教师需引入具体案例,通过讲故事的教学方式,充分吸引学生学习兴趣和注意力,继而在中西方思维方式差异对比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翻译意识和能力。由于中西方具有不同的文化习俗和宗教信仰,其语言表达各具特色。中国人的语言表达相对客气和委婉,会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彼此谦让,并使用礼貌用语,例如您请、您先来等。但在西方人的思维方式中,通常运用“Afteryou”表达礼貌,体现出中西方思维在先后方面的差异性。所以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性,使得英语翻译过程中会出现差异化的语言表达内涵,需要结合具体语句展开分析,才能完整呈现原文的语言含义。例如,针对语句“Nowonderthegirldespisesme,thewayyouencourageher.”在这一语句中,实质上encour⁃age原本并不存在贬义含义,但是作者在该语句的含义表达时,却略带讽刺意味。因此在英语翻译的过程中,需要完整地呈现作者的讽刺含义,可以借助口语化的词语,将真实原文含义完整表达。

(五)注重日常积累,形成对比习惯

在日常开展翻译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需指导学生中西方思维方式差异对比分析的基础上,加强日常知识累积,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继而在英语翻译的过程中呈现出良好的英语思维能力,切实提升整体翻译水平。例如,在日常翻译课堂教学中,教师可让学生准备专门的笔记本,用于日常知识积累,将英语阅读和学习过程中,所发现的英语思维差异和语言表达习惯进行记录,定期查阅和复习,不断促进知识巩固,掌握更多的英语翻译技巧和方法。此外,英语教师可以在课堂中组织英译汉、汉译英的小活动,引导学生进行多样化翻译训练,考查学生的翻译技巧,使用情况是否能够准确表达英语语句含义,提高翻译教学活动的灵活性与实用性。客观公允地评价,既要肯定学生,又要指出学生需要提升的地方。在这一过程中,英语教师还应当以谦虚的态度获取学生的反馈意见,以改善和调整自身的教学设计。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高校英语课堂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需要时间探索和检验的,在短时间内必然还会出现各种各样新的问题,既需要教师的主动推进,又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更离不开学校和全社会的有力支持,只有各方共同努力协同推进,形成一股强有力的合力,多措并举,才能够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高等教育结合提供助力,达成人才培养目标,推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

作者:官印 陈魏芳 单位: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