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的思政教育发挥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的思政教育发挥

发布时间:2022-11-23 13:35:56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1篇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的思政教育发挥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的思政教育发挥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代表着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根本逻辑与存在基点,对其他具体学科具有指导作用。同时,马克思主义哲学也是思政教育的组成部分与理论武器,能够帮助学生深刻、准确地诠释思政教育功能价值,并且真正作用于头脑,发挥良好的育人功能。因此,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视角,探究思政教育功能发挥的内在机理与实践路径,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由粟国康编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一书,首先围绕思政教育要素结构进行分析,清晰论述其功能的生成逻辑、运作机理;其次,研究思政教育的内部功能与外部功能,论述协调内外功能的有效措施,推动思政教育更好地发挥育人作用,促进学生思想道德、价值理念发展;最后,结合思政教育发展趋势,详细阐述教育要素、结构与功能的互动方式,为推动思政教育功能优化提供强大支撑。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视角来看,

思政教育功能具有以下三项特征———

其一,表现形式:内部功能与外部功能相统一。思政教育作为有机的教育系统,对内发挥着促进学生价值观、道德理念、审美素养等全面发展的功能,对外起着带动社会文化繁荣、经济发展、政治稳定的作用。可见,思政教育功能具有内外统一的基本特征。其中,内在功能强调学生的核心价值与主观能动性,通过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崇高理想、爱国情感、精神意志,使其将自身才能充分运用于国家发展、社会建设,并转化为积极的劳动力要素,掌握解决问题、改造世界的能力,实现自由全面发展。外在功能强调思政教育是通过培养高素质人才进而带动整个社会和谐发展的社会性活动。在经济方面,能够为社会生产提供充足劳动力,为产业升级、科技进步提供动力支持。在文化方面,传播正能量价值观,引领先进思想理念发展,推动社会精神文明进步。在政治方面,坚决拥护党的领导,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凝聚广泛政治力量,促进政治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

其二,实施效果:直接性与间接性相统一。思政教育功能既可以对学生的认知方式、价值理念产生直接影响,也可以对社会环境、校园文化、经济发展等产生间接影响,促进社会系统内部生态结构演变。可见,思政教育功能具有直接性与间接性。直接性是指思政教育可以直接作用于学生,引导其形成科学的认知理念、思维方式、思想意识、价值观与政治理念,成为合格的社会公民。这一过程无须任何中间环节与载体,能够产生直接的教育影响。间接性是指思政教育需要借助多重介质或者教育工具、路径,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使其为社会生产力发展与文化进步作出贡献。通常来说,间接功能的发挥需要借助学校、家庭、政府等多主体的育人力量,不断强化学生的思想情感、认知理念,激发学生为社会奉献服务的热情,并采取实际行动,创造物质成果,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

其三,作用方式:动力性与导向性相结合。动机是行为的原始驱动力,思政教育功能正是通过激发学生的各种动机,或物质财富,或精神成就,引导其在动机驱使下作出正确的价值选择,逐步实现自我价值、社会价值。一方面,动机形成需要从学生的需求出发,引导其科学认知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判断各种矛盾的内在机理,寻找自身的精神追求,获得源源不竭的精神动力。另一方面,思政教育在激发学生精神动力的基础上,还要指导其主动实践,在实践中检验思维认知的正确性,将内在意识转化为切实行动,为实现个人进步与社会发展而努力。同时,实践行为可以深化学生的思想认知,使其充分理解、领悟先进思想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精髓,将其内化为自身的思想素养、价值观,达到知行合一的目的。然而,在具体教育教学中,思政教育仍然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制约着自身功能的发挥。具体来说,

主要面临以下三方面的困境———

其一,教育内容单一,育人功能发挥受限。思政教育是新时代立德树人目标实现的关键环节与渠道,对学生道德品质、价值理念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教育内容作为影响思政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直接关系学生的思维格局、认知视野,能够帮助其构建全面系统的价值体系,形成健全的“三观”。但在现阶段,思政教育仍然延续着传统的政治理论思想,过于强调教育内容的学理性与规范性,未充分联系生活实际、时代背景并重新诠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价值,导致学生无法深入理解哲学理论知识及其内涵,更难以将其应用于生活与学习,价值引领功能无法得以有效发挥。对此,思政教育应该充分重视教育内容的变革创新,根据时代发展趋势,融入新的教育元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打造丰富生动的理论课堂,以保证自身功能有效发挥。

其二,教育主体被忽视,导向功能逐步弱化。思政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德育活动,既要关注学科教学、理论知识,把握科学讲授方式,也要考虑学生的身心特点,挖掘其心理需求、个性偏好,选择针对性教育方式方法,为学生提供有价值的教育内容,发挥良好的育人导向作用。但就目前情况来看,思政教育仍然保持传统的教师权威,通过填鸭式教学传播思政知识,使学生被动接受、机械记忆,忽视其思维方式与吸收理解程度,教育内容难以得到学生认同而将教育内容转化为自觉的思想意识并促进自身言行规范发展。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思政教育对学生主体性地位重视程度不足,仅关注课程本身,教学活动中师生互动不足,难以形成和谐的教学生态。加之在信息高度发达的互联网时代,信息获取与传播渠道更加便捷,学生更加偏好未知的新鲜事物,思维模式呈现出个性化、多元化特点。

其三,教育模式僵化,评价机制有待完善。思政教育讲究知行合一,既要从理论层面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提高学生认知水平,使其初步理解先进思想文化的内涵并形成一定的价值认同,也要借助实践教学路径,引导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感受科学价值观、哲学理论的指导作用,深化思想意识,逐步形成健全的“三观”。但是,长期以来,思政课教师在理论课中采取单一讲授方式,即一般性讲解,再辅助简单的课堂提问,便完成教学任务。这种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认知规律,难以激发学生情感共鸣,削弱了学生学习兴趣。此外,评价体系作为反馈教育质量的重要环节,能够客观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效,为教育教学工作优化完善提供依据。但是,“唯分数论”的评价模式,仅能反映学生的理论知识记忆能力,无法对思想道德、理想信念、哲学思维等核心素养进行有效反馈,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思政教育功能的发挥。基于上述分析,思政教育功能发挥有待提升,教师应充分重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性作用,加强对学生哲学思维、理想信念等的培养塑造,引导学生成长为有责任、有担当的时代新人,达到良好的育人成效。

具体来说,可采取以下三方面策略———

其一,教学内容与时俱进,融入生活元素。思政教育是我国优良教育传统,对培养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优秀人才具有重要作用。随着社会变迁,思政教育应当保持创新理念,及时更新教育内容,融入富有时代价值与先进文化的教育元素,使晦涩的思政理论与学生实际生活相衔接,为学生价值选择、思维判断提供帮助。尤其应当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指导,基于与时俱进的实践观,深入优化思政教育内容,明确目前思政工作的问题与不足,及时摒弃不符合新时代背景的价值理念,引入先进的文化理念,使学生从日常生活、时事新闻中领悟马克思主义精神内涵,实现自我认知与思想水平的提升,促进思政教育功能有效发挥。比如,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分析与讨论社会热点事件,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思维能力。

其二,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尊重学生主体性。立足马克思主义哲学观,思政教育功能发挥既需要重视教育者的综合素养,提高教育教学能力,也要高度关注受教育者的认知偏好、个性心理,采取针对性教学手段,充分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使他们自觉参与知识探索,实现教育内容入脑入心,保证育人成效有效提升。为此,思政课教师应当贯彻落实民主平等理念,借此组织教学活动,给予学生自由探讨交流的空间,并注重教学情境创设,让学生深入具体的情境,体会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应用方式,激发自身学习兴趣与求知欲,形成良好的思想认知、政治素养。同时,积极创设第二课堂,组织不同主题与形式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深入社会生活开展调查研究,具备良好的问题分析与解决能力,充分认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现哲学思维强化。

其三,优化评价机制,营造适合学生成长的教育环境。考核评价机制是构成思政教育系统的重要元素,能够指出教育教学中的问题与不足,准确把握内部功能与外部功能的发挥情况,推动思政工作改进完善。在实施过程中,思政课教师应当改变传统的结果性评价思维,将考查重点放在学生学习过程,从哲学视角出发,综合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行为模式、实践成果等,构建全面客观的评价体系,获得清晰准确的认知。同时,注重校园文化环境创设,营造开放包容的环境氛围,让学生接受先进思想文化的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实现思想言行的规范化发展,促进道德品质健康成长,为思政教育功能发挥提供支持。总之,思政教育功能发挥应当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以人为本理念,致力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促进育人价值与社会功能的有机统一。

作者:郑超 单位:遵义市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指导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