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产业链金融视角下的风险研究

产业链金融视角下的风险研究

发布时间:2022-11-24 11:37:29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1篇的产业链金融视角下的风险研究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产业链金融视角下的风险研究

1产业链金融发展模式介绍

1.1产业链金融的内涵与定义

产业链金融是金融机构以产业链中的核心企业为强大支撑的信用活动,并根据具体的产业特点进行个性化金融产品的设计,从而为产业链上的企业提供多样化的金融服务。在产业链金融模式之下,产业链中的核心企业不再只是金融机构的配合者,更多的是信息的提供者和业务的提供者[1]。产业链金融中的核心企业,不仅享有大部分的金融收益,也承担着实际的法律责任与金融风险

1.2产业链金融的主要特点

核心企业主导下的产业链金融是对传统金融机构主导下的金融融资思维模式的有效革新,核心企业需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产业链的信息流、资金流、物流的运作过程中,并进一步解决融资过程中存在的信息或成本不对称的问题。以核心企业为主导的产业链金融,能够有效简化金融手续,提升效率,并且由于核心企业本身与产业链内部的互动频繁,能够更好地针对不同的客户群体设计不同的产品,实现差异化产品供给,相应的在融资成本和融资风险上都比较低[2]。

1.3产业链金融的构成路径

从产业链金融的构成要素来看,主要具备以下三大要素:其一,需要以核心企业或平台作为支撑。传统的金融信贷模式,更多的是基于企业内部的财务报表,或企业的不动产价值等硬性的资产信息,而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这类硬性的资产信息往往比较缺乏,这也使得其在融资过程中存在着融资难的问题。而产业链金融能够有效的延伸核心企业或平台的良好信用,实现对弱小关联企业资金的有效注入。因此,对于产业链金融来说,核心企业或平台是其发展中必不可缺的重要要件。其二,推进产业链金融的相关产业必须具有高度的集聚性,由于产业链金融的本质是将核心企业或平台的良好信用有效延伸,而在信用延伸的过程中涉及政府、银行、第三方企业等众多方面,需要一系列的产业政策给予必要的支撑,而这些都离不开产业本身的集聚性[3]。内部企业之间需要在资金、信息等方面具有高度关联,从而能够盘活整个产业链的资金,提升产业链的使用效率。第三,对于政府来说,需要对该产业有明确的导向,产业链金融本身与地方政府的产业政策和财政资金扶持具有密切关联,产业链金融也能够更好地发挥放大政策的效应,促进产业实现转型升级。

2核心企业主导的产业链金融的优势

2.1便捷的目标达成

产业链金融能够更好地服务于产业链内部的中小企业,更好地为其解决融资难的问题,从而带动整体产业的协同健康发展,有利于产业链的整体优化,增强产业链内部的竞争力。对于核心企业来说,由于自身具有深厚的行业背景,对于产业内部能够准确掌握,因此,在提供金融产品时,能够更好地基于产业链内部各环节进行差异化供给,也能够有效满足资金流的实际需求。对于核心企业来说,在产业链中嵌入了金融元素,能够更好地增强核心企业与本身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合作程度,也能够维持产业链之间的稳定性[4]。

2.2操作性强

核心产业更多的是依靠产业链内部的闭环信息系统进行的金融业务开展,与传统意义上的金融机构相比,具有更强的便捷性。由于核心企业扎根行业多年,对产业链内部的经济运行系统十分熟悉,并掌握着上下游企业对资金的供求信息,能够更好地发挥出信息共享的协同优势。同时,在传统的金融业务办理过程中,商业银行在进行贷款审批时,往往需要经历漫长的审批流程,而核心企业主导下的产业链金融,在业务交易过程中手续十分的便捷。

2.3高效的成本控制

产业链金融实现了产业与金融的有效结合,能够更好地将外部的资本市场进一步转化为企业的内部资本市场。对于核心企业来说,通过开设金融机构,实现了外部债权债务关系转化为内部资金配置关系,有利于发挥出规模经济和协同效应的优势,极大地降低了交易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和融资成本。

3核心企业主导的产业链金融的风险识别

3.1核心企业主导的产业链金融的主要模式

从产业链的核心企业类型来看,大多是实体企业,在开展产业链金融业务的过程中,需要这些企业取得相关的金融牌照,进而设立产业链金融服务机构。一般来说,核心企业具体采用的产业链金融业务模式主要涉及担保模式、代理模式、网贷金融模式,以及融资租赁模式几大类。其中。担保模式是通过由核心企业设立担保公司的形式,为产业链上的融资企业提供连带的保证责任,然后由金融机构向融资企业提供资金,如果融资企业违约,则违约贷款由担保公司代偿[5]。该种合作模式之下,核心企业需要承担实质性的法律风险。且相对主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贷款额度、贷款期限以及利率报价等要素。保理模式是由产业链上游中的一些中小企业向核心企业设立的保理公司质押未到期的应收账款,进而申请办理融资业务。也就是说,产业链上游的中小企业将应收的款项转让给了核心企业设立的担保公司,由担保公司对其进行一定比例的支付对价,而后续的应收账款催收和信用风险管理工作也移交到保理公司,由其代为完成。网络小贷模式主要针对于网络平台,通过对客户的经营交易、行为数据进行风险评估,进而确定相应的授信方式和具体额度。而融资租赁模式之下,核心企业在业务上更类似于传统的金融机构,主要依托的是产业链上核心企业的信息资金优势,从而为上下游的中小企业提供融资租赁、售后租回以及转租等金融服务。

3.2担保模式的风险识别分析

担保模式的主要风险在于债务人能否按照约定期限归还借款,如果借款人不能按期还款,金融机构会将部分损失转移到核心企业,这会使担保机构遭受较大的损失。同时,在操作过程中,一些操作人员由于处于缺乏完善的业务经营制度约束环境之下,可能存在一定的违规操作现象,这也会使担保公司承受较大的损失。由于经济本身周期性波动是无法避免的系统性风险,在当前经济下行的环境之下,借款人如果由于本身所处的行业环境不佳,难以履行合同,也会导致担保公司的收益降低,并且还要为借款企业承担一定的代偿赔付款项。

3.3保理模式的风险分析

保理业务的客户主要关系是具有买卖关系的交易双方,其中卖方是申请主体,而买方却是第一还款人。当买方因经营失败或破产倒闭而丧失一定的支付能力时,保理公司就无法在规定时间内足额足量地收回相应的款项,这也会对其造成一定的资金损失。在开展业务时,保理公司需要首先关注买方的信用风险,同时,关注卖方的经营实力。此外,保理模式也存在一定的操作风险,虽然近年来商业保理不断兴起,但是缺乏专业的保理人才和培训机制,而保理业务本身在管理任务和复杂程度上不断加剧,也使得在业务办理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操作性风险[6]。在保理业务中法律风险贯穿始终,由于保理业务的最大特点在于借款人和最终还款人是相互分离的,这种两者相互分离而产生的法律风险也是必然的。在业务经办阶段,保理公司必须关注合同本身的完整性,否则容易引发一定的合同瑕疵风险,进而陷入法律纠纷。

3.4网络小贷模式的风险分析

网络小贷模式是借助互联网向客户提供的融资服务,这种模式之下极易产生信用信息不对称。由于网络小贷公司本身缺乏完善系统的信用体系作为保障,同时又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这就使得贷前、贷中、贷后的审查环节较为宽松,在实际的客户选择中没有执行具体的业务规范,存在不少的信用风险。网络小贷公司的主要资金来源是权益资本和股东捐赠,当自有资金不足或后续发展资金无法及时到位,也会使得网络小贷公司陷入信贷资金匮乏的境地。并且,目前网络小贷行业尚处于缺乏法律监管的灰色地带,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作为保障,这也使得一些不法分子借用法律小贷进行非法洗钱。

3.5融资租赁模式的风险分析

融资租赁模式之下,实现了资本与资产在融资企业的相互转化,这种特点也决定了其需要大量的资金作为支撑,用以购买租赁设备,而如果承租人到期不能按时的偿付本息,也会使得开设融资租赁业务的核心企业面临较大的财务风险,使其由于资金配置不佳而导致资金链断裂,陷入被动局面。由于我国政府关于货币调控的相关政策较为频繁,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融资租赁公司的市场风险。

4核心企业主导的产业链金融的发展建议

4.1企业优化部门设置推进全面风险管控

对于核心企业的产业链金融业务来说,其金融风险管理的效果与本身机构内部的组织架构具有密切关联。科学有效的组织机构和清晰明确的职能界定,能够更好地明确风险管理者的责任和权利,有利于形成完善科学的风险治理机制,营造良好的风险管理环境。对于核心企业来说,需要优化企业内部的部门设置,可以根据企业内部的资产负债结构,设立相应的资产负债部门,从而更好地实现流动性、营利性和安全性。在风险管控过程中,不能仅仅将职责落在风险管控部门中,应该对业务部门、风险管理部门、审计部门同时做好要求,实现分部门风险的有效管理,分清主次,使金融风险得到全方位、全过程的整体管控。

4.2完善信用评级体系,彰显链条效应

在产业链金融发展过程中,十分强调产业链内中小企业的关联性,如果只对产业链中的单一客户授信进行控制,却忽视了客户所在产业链的整体授信额度,将导致产业链的整体授信过大,难以有效覆盖产业链金融业务中的信贷资金风险敞口。因此,要完善信用评级体系,可以引入“主体+债项+产业链”的模式,更好地对产业链条进行整体控制。具体可以参照海尔财务公司信用评级指标体系进行设置。

4.3加强员工管理培训,提升整体素养

在企业内部要培育良好的金融风险文化,更好地使员工增强风险管理的内生动力,可以通过制定员工手册,或开展定期的风险管理座谈会,将风险管控观念有效落实到工作的各个环节。将风险管理理念传递给每个员工,使员工以科学审慎的风险管理态度进行工作,并逐渐内化到员工的职业态度和工作习惯中。此外,要加强人才选用,可以通过公开招聘内部推荐等方式吸引风险管理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郝妍.产业链金融风险管理研究[D].镇江:江苏科技大学,2019.

[2]卢静.核心企业主导的产业链金融研究[D].杭州:浙江工商大学,2018.

[3]田俊东.财务公司产业链金融风险管控研究[J].会计之友,2018(17):74-76.

[4]石淑宜.产业链金融风险分析[D].保定:河北金融学院,2017.

[5]王可丰.产业链金融发展模式与路径[J].科技展望,2016,26(32):211,227.

[6]王岩,袁井香.产业链金融发展探析———伊利乳业产业链金融发展之路[J].金融会计,2016(10):65-68.

作者:姜思同 单位:中国人民银行 长春中心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