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课程思政生成逻辑与推进策略探析

课程思政生成逻辑与推进策略探析

发布时间:2022-12-01 10:05:02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1篇的课程思政生成逻辑与推进策略探析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课程思政生成逻辑与推进策略探析

2014年上海市部分高校推行以学生问题为导向,专家领导解答的思政大课和“中国系列”为主的“课程思政”改革试验,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后来在全国高校普遍推广,到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为止,“课程思政”经历了从下而上的探索试水,目前进入了国家指导下的地方充分探索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实践探索和理论探索同等重要,实践探索为理论探索提供素材,理论探索为实践探索提供指导。本文就课程思政的理论和实践进行有益探索。

1课程思政的内涵厘定

在高校课程体系中,思政课程是育人的关键课程,但大学生学习的主体部分是专业课程。课程思政是通过在除了思政课之外的所有专业课、综合素养课中加入思政元素,在教授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对学生实现价值引领,要求专业课发挥育人功能,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协同育人。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共同实现“大思政”育人格局,实现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1]。厘定课程思政的内涵需要把握以下三点:第一,专业课应重拾和重视育人功能,这是课程思政的重要前提。育人并不是外部强加给任何课程的功能,而是课程本身所具有的功能,但是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专业越分越细,慢慢的专业课只是负责知识传授和技能培训,留下了育才的功能、缺失了育人的功能。育才和育人是相对应的概念,即在进行知识和技能传授的同时,进行价值观的引领,从而让学生有质量而全面的发展,为社会发展提供更多有用人才。第二,专业课教师不仅要做经师更要做人师,这是课程思政的重要保证。专业课教师不仅要做经师即传播知识、思想和真理更要做人师即塑造灵魂、生命和人,不仅要向学生教授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做人做事的道理从而进行价值引领。第三,立德树人是我国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这是课程思政的根本价值追求。总之,所有课程都承担着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肩负育人的责任、高校要把立德树人做为根本任务和价值追求是课程思政的重要理论基础,凸显了课程思政的科学性,课程思政不是刮一阵风,要认真深刻研究课程思政的理论与实践,更好的推进课程思政。实施课程思政,可以解决思政课孤岛、被边缘化的现象,营造人人讲育人的氛围,共同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专业课的育人功能是专业课之根,生长出来的育人和育才之叶,即价值引领和知识传递、技能教育,那么专业课育人的生成逻辑即专业课课程思政的生成逻辑就显得至关重要。

2课程思政的生成逻辑探析

2.1课程思政生成的课程论逻辑

课程论是以课程为研究对象的理论,包括研究课程的外部条件和内部结构,课程思政虽然并不是具体的课程形态,但作为一种课程观念和教育价值理念,要实现教学中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融合,达到立德树人的目标,我们就需要从课程思政的外部条件和内部结构出发研究课程思政的生成逻辑。

(1)课程内在结构根据育人理念而动态生成。课程的内部包括专业课程教师、教材、教案、内容、方法、话语、载体、资源等要素,这些要素如何定位、如何组合、以何种方式呈现、达到何种效果等会随着育人目标的不同而动态生成。课程思政的内部结构就涉及到诸多要素,要让有思政意识和思政能力的人首先带动课程思政,要对教材进行转换,变教材体系为能够对大学生进行引领的教学体系,教学内容也要根据教学目标适当选取和舍弃,同时还要选择隐性的手段润物细无声的通过启发式、探讨式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也要转换话语体系,利用“互联网+”创设教学手段等,所有的这些要素,任何一个要素没有处理好,都会影响到课程思政的生成。

(2)课程思政的外部条件同样是课程思政生成的重要条件。课程的外部条件也就是课程设置的条件,即在对专业人才教育时选取本课程的外部条件,比如地区特色、学校特色、时代特点、国家发展等。课程思政只有顺应这些外部条件才有可能更好的生成,比如课程思政要结合地域文化特色、人文特色,要结合学校长时间积淀形成的文化特色和学科发展特色以及新时代人们对美好生活需要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的人才的需要生成,这就是今天高等教育培养人的最重要的外部条件之一即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各方面人才。

2.2课程思政生成的学科逻辑

专业课程是为了培养专业人才,根据专业所涉及到的学科,而动态的选取一系列课程的组合。所以我们在研究课程思政的生成时就不能仅仅从课程本身出发,我们还要考虑课程所背靠的学科。适应未来社会现代化发展的人才不能仅仅局限于课程,还应该有更广阔的学科视野,培养学生的学科视野也是课程思政的目的之一。课程思政即在除了思政课之外的所有课程中包括专业课和综合素养课中加入思政元素,实现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所以课程思政涉及到的学科是专业课和综合素养课,而专业课又分为理工课和哲社课。下面是以理工学科为例,分析理工科的学科特质,借此分析理工科课程思政生成的学科逻辑。

(1)理工科富含科学精神和科学思维。理工科超越意识形态,研究自然规律和运行机理,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和通约性,理工科不涉及思想政治立场,与人文社科科学不同,人文社科科学就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建立的,贯穿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理工科是运用严密的科学思维发挥科学精神探究自然界的发生、发展和运行规律,并进行推理和分析,发现新的理论、新的规律等。比如:《宇宙简史》这门课是客观的介绍组成宇宙的各类星系、太阳系的形成及运动,介绍宇宙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成果。理工科富含科学思维,科学思维是从学科的角度包括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内在规律及相互关系的认识过程和方式,是基于发挥主观能动性建构理想模型的抽象概括过程;是分析综合、推理论证等科学思维方法的内化;是基于事实证据和科学推理对不同观点和结论提出质疑、批判,进而提出创造性见解的能力与品质[3]。科学精神和科学思维就是理工科的学科特质,是我们理工专业课对学生进行课程思政时要重点关注的学科逻辑。例如,《宇宙简史》这门课的课程思政,南京大学李向东教授从学科角度出发,从好奇心、质疑精神、科学家的理想信念、科学精神、探索精神、科学思维方式展开课程思政,深刻影响了学生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爱国情怀方面也功不可没。

(2)理工科科技活动的人文后果生富含人文关怀。理工科研究自然规律具有普遍性,超越意识形态,但是理工科的科技活动后果都会以一定的理论、技术、产品呈现出来,理论、技术、产品被谁掌握?为谁服务?如何使用?使用的目的是否能够实现人们的美好生活?这些都是理工科科技活动的人文后果,越来越多的两难问题发生,涉及到人文关怀、价值追求和专业伦理,比如基因编辑,谁来使用,适用对像是谁,使用后是否会产生一系列伦理问题,科学技术是为了人类更美好的生活,但是也有可能是对人类美好生活的破坏。在相关学科课程思政中都需要对大学生进行适时和适度的引导,使大学生成长成为饱含人文情怀的、正能量的、有益于社会进步和发展的人才。学科是由一系列的为了实现特定的育人目标而排列组合的课程。无视学科的整体性、主体性、特殊性,而生搬硬套、强行融入思政元素,会导致专业课程与思政元素的机械衔接,从学科角度出发研究课程特质,才能使专业课中的价值引领和精神塑造更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3基于课程思政生成逻辑的课程思政推进策略探析

3.1创新思政元素挖掘

课程思政就是专业课加入思政元素,最终达到盐溶于食物材料并且发生化合作用形成美味的食物,即通过对大学生价值引领,使大学生具有更高的政治认同、社会责任感、道德观念、法制观念等,让大学生发展成为国家和社会需要的德才兼备的人才。课程思政元素包括从外到内的思政元素的供给和从内到外的思政元素的挖掘,两者同等重要是一体的。目前有些高校采取把思政课程中所有的思政元素总结出来,供专业课教师根据自己的课程挑选,找到合适自己课程的思政元素,或者专业课教师直接把思政教材拿过来对照,把看起来只要和自己专业能够沾上边的思政元素都拿过来,填充到专业课程中去。或者一些教师凭借自己对思政的认知,把自己能想到的元素加进去。这些方法看起来简单易行,并且在课程思政的初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解决专业课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的畏难情绪。但是这仅仅属于思政元素与专业课的机械对接,对专业课思政元素的挖掘是不利的,会损害专业教学的完整性,也会出现泛滥的思政元素,使得思政元素融入蜻蜓点水,浅尝辄止。

(1)顺应课程论逻辑系统挖掘思政元素。课程论认为课程内部结构包括教师,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实施、教学语言、教学载体、教学评价、教学反馈等,是一个整体,都要一以贯之的实施课程思政。课程思政不是仅仅机械的在课堂中加入一些思政元素即可,而是要体现在整个教学体系,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正式使用“课程思政”概念,到《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统筹布局课程思政建设,党和国家对于“课程思政”的基本理念和实践指导日趋明晰[6],对于思政元素的挖掘也给出了指导,提出思政元素的挖掘应分为不同的学科,从整个课程体系出发挖掘和运用,按照教学育人目标,在教学内容上挖掘思政元素并对原有教学内容进行选取和舍弃,采用符合学生学习规律的启发式、互动式、研讨式教学方法,通过组织课堂转换教学语言,使用“互联网+”教学手段和载体,辅以反映学生对待学业前后态度的变化、对待国家事务的热情变化、对班集体的态度变化,从而评价思政元素是否有效发挥作用,推动课程思政有序螺旋上升,实现育才和育人目标相结合。顺应课程思政的外部条件同样是课程思政生成的重要条件和理论,与时俱进挖掘思政元素。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忌“陈腐”,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课程思政只有打动大学生才能引领大学生,这就要求挖掘出来的思政元素要用最新的国际国内材料案例支撑,让同学们在分析国内外大势的基础上接受情感的熏陶和价值的引领。同时还要以问题为导向展开教学,通过对问题的研究不仅增进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还能够在讨论问题和解决问题中受到教师价值观潜移默化的影响。

(2)顺应学科逻辑精准挖掘思政元素。《朗读者》在说到赞助商一汽集团时用的是“行有道,达天下”,简单但内涵丰富,符合中国传统文化、传统价值,同时也具备了时代特色,经典的演绎出了汽车学科的价值追求。这就是顺应学科逻辑精准挖掘思政元素,再搭配上经典的案例就能很好的实现对学生的价值引领,同时又能最大程度上增强学生对学科的认同,养成职业道德。思政元素的挖掘是点的挖掘,思政元素的教学是滴灌式教学,思政元素不在多在于精准。比如,可以从学科人文关怀角度挖掘思政元素,理工科研究出来的产品是为了实现人们美好生活,充满了现实的人文关怀。也可以从学科发展史蕴含悠久历史文化,饱含着峥嵘岁月的艰辛,见证东方大国的崛起出发挖掘思政元素;也可以从学科发展重要理论的创建者、代表性人物、杰出学者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潜心钻研的奉献精神出发挖掘思政元素[5]。也可以从学科衍生出来的伦理问题挖掘思政元素,比如,理工科通过研究发明服务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同时也会衍生出相关的专业伦理问题。专业课程的思政元素或者育人资源是内生的,这并不意味着思政元素的挖掘不可以外在输入,由于长时间的专业课教师认为专业课只要进行知识的教授和技能的传授即可,认为思政教育是思政教师和其他专职人员的事,所以长时间并没有把加强学生道德修养、树立崇高理想信念、培养法律素养等作为自己的育人点,所以在短时间内专业课教师在专业育德和育人方面能力欠缺,尤其是思政元素的挖掘、植入和恰当的教学方式方法欠缺,这就导致思政元素挖掘出现由外在输入向内在挖掘转变的过程,这也是一个不可否认的课程思政成长的过程。

3.2发挥学生主体地位

(1)发挥学科的人文关怀、利用科学思维方式形塑大学生。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在论及课程思政特点时特别指出“科学合理拓展专业课程的广度、深度和温度”,通过课程思政使专业课成为有“温度”的课程[7],那么就需要发挥学科的人文关怀、利用科学思维方式形塑大学生,实现价值引领、知识传递和能力成长三者有机结合,使之成为全面而有质量的人才。教育部2017年提出“新工科理念”,提出了“问产业需求建专业,问技术发展改内容,问学校主体推改革,问学生志趣变方法,问内外资源创条件,问国际前沿立标准”,其中“问学生志趣变方法”充分体现了工科的人文关怀和学生主体地位,表明了培养德才兼备、德学兼修的高素质高素养人才的追求。课程思政要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及所关心的问题去深度关注学生的个人成长,实现个性化“滴灌”与总体性“漫灌”相结合。充分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话语方式和教学方式提升课程质量,满足一般意义上的知识传授和理论阐释的规范严谨,同时增强育人和育才的生动性和感染力。教师在课堂上通过互动、答疑,采用小组讨论方法利用好网络交流,通过教学反馈、学业指导等教学方法加强与学生的对话、交流和沟通,用好课堂讲坛、校园阵地,增强学生的价值判断能力、价值选择能力[8],引领学生健康成长。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教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发挥教师的能动性唤起学生自我成长的自觉,通过师生之间的情感互动和交流,达到对学生价值塑造的目的,最终实现学生的自我成长。

(2)在实践中发挥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并弘扬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是现代教育的核心特征。利用课堂主渠道,实现从“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和“以教为中心”到“以学为中心”的转向,进行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价值观融为一体的探究性、参与式教学,通过角色扮演法、情境教学法、榜样示范法等多元教学法,提升课程思政育人的实效性[5]。发挥大学生主体地位还要遵从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特点,在高校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时遵循自主选择原则,当代大学生正处于自我意识空前活跃阶段,对于价值观的外在输入即显性的、公开的灌输存在反感,从而拒绝接受价值观的引领,而课程思政在这方面具有优势,它是隐性的,甚至和专业知识紧密结合在一起,通过情境让学生身处其中,自己做出选择,并将价值观念内化成自己的价值系统,最终付诸行动。在实践活动中同样也要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比如创新创业大赛,要做到以创、赛促“思政”的目的。创新创业大赛是以学生为主体,把学生所学到的专业知识和国家社会的需要结合在一起的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实践,在整个备赛的过程中教师是指导和引导,学生是主体,学生需要在最大程度上发挥协同合作,在整个比赛过程中各位同学无不受到爱国、责任、价值、团队、创新、真善美等精神的熏陶和价值的引领。

3.3改进课程思政评价

(1)从学科人文关怀、教育终极目标角度展开评价。课程思政的终极目标是实现育人和育德,实现大学生自身全面而有质量的发展,最终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那么评价课程思政的优劣就不能仅仅采取一些简单的标准:比如有些学校课程思政评价采取的“五个一”标准,包括一个教学大纲制定、一份课件、一次公开课、一个案例总结、一份资源素材总结,这样的评价课程思政的标准虽然在课程思政的初期达到了一定的目的,但是这种评价没有考虑课程思政的受教育对象即大学生群体的主观感受,他们的成长变化,他们对学科的认同变化,他们对国家发展、党的领导等等的认同变化。也就是缺乏了更多的从学科人文关怀、教育终极目标角度展开评价。同时,不同学科的课程思政的评价标准不一样,甚至是不同地区、不同专业的课程思政评价都要相应的调整,要坚持一些基本固定的评价,同时还要配合针对性强的评价。

(2)从课程论逻辑出发展开整体评价。整体性评价是课程思政评价要坚持的重要原则之一,课程思政是为了解决传统的思政课程承担所有育人和育德功能的孤岛化现象,是发挥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三全”育人的重要教育理念和实践,人人都有育人职责、课课都有育人功能,整体性和系统性是课程思政的重要原则之一。所以课程思政的评价也不能仅仅从哪一方面进行评价,坚持整体评价和重点评价相结合,学生整体进步和个别表现突出相结合。顺应课程思政的外部条件同样是课程思政生成的重要条件和理论,课程思政评价要坚持创新。课程思政评价要避免为了评价而评价,评价是为了教学反馈,形成完整的教学闭环,促进课程思政更好的发展,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大学生全面而有质量的发展。课程思政评价有不同的评价主体,包括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学校系部、任课老师,基于评价的目的,评价过程就少不了大学生意见。如何更好的调动大学生参与到评价中来,并且在评价过程中对大学生进行价值引领,是评价创新的重要领域。同时还可以利用互联网+,现在的大学生是互联网的原住民,把手机利用起来进行评价也是可以进行创新的领域之一。

参考文献: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EB/OL].(2020-05-01)[2021-06-15].

[5]张兴海,李姗姗.高校课程思政改革的“四论”[J].中国高等教育,2021,(Z2):7-9.

[6]娄淑华,马超.新时代课程思政建设的焦点目标、难点问题及着力方向[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42(05):188-196.

[7]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EB/OL].(2020-05-28)[2021-06-15].

[8]王学俭,石岩.新时代课程思政的内涵、特点、难点及应对策略[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1(02):50-58

作者:冉小先 单位: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