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12-04 17:05:28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1篇的小学数学作业的有效设计与策略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双减”政策背景下的作业优化是“减量”,不是“减质”,如何进一步提高教学管理水平,推动学校作业深化改革,优化作业布置方式,丰富作业内容成为目前义务教育阶段作业改革的重点。教师要确保在“双减”政策背景下保证学生的深度学习和思维拓展,同时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提高教学效率,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现阶段,学校和教师在创新授课方式和丰富授课内容方面下足了功夫,教学效果已见成效,但部分学校和教师忽略了课后作业的改革创新,在作业布置上仍然传统守旧,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一)作业量大
当前仍然有部分教师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较深,认为通过大量的作业布置可以让学生学好数学,取得好的成绩,因此,在作业布置方面经常是以量为主,对作业的内容有所忽视。除了作业量的设置不合理之外,内容方面也存在不协调的现象。计算是小学数学教学中重点培养的能力之一,但是有些教师只偏向计算能力的培养,导致小学数学作业仍是以大量计算为主,并且大量题目存在重复性,学生的作业书写时间长,非但没有起到“加深记忆”的作用,而且还会引起学生的厌烦,挤占大量时间。在“双减”政策颁布与实施的背景下,大量的数学作业并不能起到巩固知识、提高能力的作用,所以传统的作业布置理念应该得到转变。
(二)作业形式单一
当前小学数学作业还是停留在计算题、选择题、应用题等书面型作业上,作业形式传统单一。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有了很大的转变,小学阶段,教师除了要加强基础知识的教授以外,还应该注重对学生能力和素养的培育,因为综合型人才更能立足于社会。作业在数学教学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相对于学生思维活跃、活泼爱动的情况,枯燥的书面作业让学生产生厌烦心理和抵触心理,一旦学生出现这种心理,就会在作业完成方面出现敷衍应付的行为,如此一来,作业设计就和教师的目的相违背,与“双减”政策的要求不相符,不能实现作业的价值,学生的能力和素养也很难提高。
(三)作业缺乏针对性
当前很多教师在布置作业的过程中都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性,受到自身能力和环境的多重影响,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吸收和内化能力是存在很大差距的,但是部分教师却没能关注到这一点。作业布置难易程度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掌握情况有针对性地布置,所有学生都只能选择相同的作业内容,因此能力较强的学生不能通过作业提高认知,会让他们感觉作业很简单。因此,学生对待作业的态度可能会逐渐转变,时间久了就会不重视教师所布置的作业。与此同时,能力较差的学生不能真正掌握所学知识,统一的作业会让他们感到难度较高,进而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这种缺乏考虑学生差异性的作业布置方式容易造成两极分化的情况,进而对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造成阻碍。
(四)作业不能及时进行评价反馈
作业的目的是巩固课堂所学的知识,并且做到举一反三,灵活运用,而如果学校只做作业,教师不及时跟踪反馈的话,学生很难深刻掌握所学知识,很难及时完善知识误区和知识盲区。学生因为年龄小的原因,自制能力和自主性较差,因此,需要教师或者家长监督,但是当前部分教师只是将作业的正确答案直接告诉学生,导致学生不明白出现错误的原因是什么。因此,学生很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提高数学学习能力。
二、“双减”政策背景下优化设
计小学数学作业的意义“双减”政策的颁布与实施,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减轻学生的课业压力,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在父母、教师的期望下,学生的学习压力也越来越大。“双减”政策和素质教育的提出让人们加强了对学生身心发展的关注,不论是父母还是教师都改变了原有的教育观。作业是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高能力的重要举措,但如果作业设计盲目随意,那么就失去了作业布置的价值和意义。所以,在“双减”政策背景下,积极完善优化数学作业设计能够深入贯彻国家政策法规,切实减轻学生的各方面压力。此外,作业的合理设计能够激发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的兴趣和积极性,这样就能为家长减轻辅导作业的负担,学生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教师布置的作业,这样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让学生对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教师的教学能力与教学效果有很大关系,“双减”政策的颁布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在已有的经验和专业知识基础上加强学习和完善,要通过自我反思和参与培训等方式创新自身的思想理念,重新审视作业设计。在布置作业的过程中,教师要从多方面因素考虑,能够顾及学生的年龄特点、发展规律以及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如此才能对以往的作业布置方式进行创新,找到适合学生的作业形式。作业设计的优化使得作业布置更具目的性和针对性,能够为教师的课堂教学提供有利的参考,更有利于教师对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创新与完善,促进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效率的提高。
三、“双减”政策背景下优化设计小学数学作业的策略
(一)精简作业,减量提质
“双减”的首要目的是要减负,但并不是意味着教师在作业布置时简单的缩减作业数量,而是要优化作业内容,避免出现同样的知识点重复进行作业。注重作业题目质量,一个题目可以带动学生温习多个知识点,而不是根据本堂课所学习的知识盲目设计作业,作业内容要紧紧围绕课程内容,与教材要求保持一致、与学习标准保持一致,并把学科知识、学科思想、学科价值融入到作业设计中去,这样的作业设计能够避免学生降低兴趣,打破了机械化写作业的僵局,与当前时代发展相契合,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能够贯彻落实素质教育。减少作业布置的总量,可以让学生有更多自由支配的时间,可以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这样就能够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二)作业形式多样化、趣味化
由于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尤其是一些充满趣味性的事物,会让学生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积极性,可以促进学生知识的积累和学习能力的提高。此外,学生容易受到外界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刺激,所以新鲜的事物更容易引起他们的注意,在作业设计形式上,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内容和形式的灵活性与创新性,数学教师要积极开发利用课程资源,更新作业设计理念,明确创新作业的管理思想,要“细思量,巧设计”,注重作业内容的创新与趣味,使作业布置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践。将作业变得好玩有意思,让学生“愿意做”“喜欢做”“快乐做”,成为学习的主人,充分体现拓展性、综合性、开放性、实践性要求。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新课程标准强调让学生通过实际观察、实践来提高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学习了“百分数”的应用以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调查整个级,每个班有多少学生近视?让学生计算出近视的概率是什么,并且让学生能够根据调查来的数据进行实地分析,给予合理的措施。
(三)作业分层化布置
将作业进行分层设计,可以满足不同能力学生的学习需求。每个班级的学生的能力都是参差不齐的,因此,教师要“区别对待”、因人而异、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能力,布置不同难易程度的作业,满足不同学生多样化需求。既要考虑到学生的差异,又要避免传统数学作业的一刀切,充分体现“不同的人要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的新课程理念。学生之间所存在的差异性会影响到作业的完成质量,也会影响到教师对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判断,因此,教师应该抓住对学生进行个别化教育的机会。分层性作业设计并不是对某些学生有所歧视,而是要在保持公平公正的基础上给予不同学生针对性的教育。要想保证分层作业布置的合理性,则需要教师对班级中每一名学生有充分的掌握和了解,并且能够发现学生身上的小光点。例如,在学习了“圆柱与圆锥”一课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圆柱和圆锥,让同学们累积认识立体图形,提高空间观念,体验图形和生活的关系。对于数学学习力再高一些的同学,可以让他们想一想圆柱和圆锥的曲面伸展开是什么样子?并且认识它们的高,充分巩固课上的数学知识。
(四)增加作业的互动性
在当前社会发展过程中,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双减”政策,达到减负增效的教学目标,小学数学教师在设计数学作业过程中还应该加强作业的互动性,能够使得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人际交往能力和表达能力。比如学习《表内乘法》这节知识的时候,为了让学生对乘法口诀进行巩固记忆,教师需要在课后布置相应的作业。但是如果像往常一样布置一些背诵或者抄写的作业,那么就容易让学生产生不良情绪,如此就会造成作业完成的效果不佳,学生更不能灵活运用乘法口诀。基于此,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本节知识的特征布置互动性的作业,比如让家长和学生之间进行互动,由家长进行提问,学生回答,这种互动性的作业,远远比单纯让学生背诵的作业形式所达到的教学效果要好得多,学生也会更加投入到作业完成的过程当中,使得记忆更加牢固。
(五)注重作业评价,给予正向反馈
学生都渴望被教师认可、赏识,所以教师要积极对学生作业进行评价,在评价时要抓住学生身上某一优点、闪光点进行肯定赞扬。评价应该具备激励导向作用,更应该具有发展的目光审视学生。评论时教师应尽量从积极正面的方向,将表扬与批判二者恰当的组合起来,在表扬时指明进一步努力的方面,在批判时则充分肯定其进步的方面。评价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信心,促使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挥。除了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以外,学生之间的评价也应该得到教师重视,因为学生之间的交流往往更加自由,学生不会有心理负担,所以评价更加客观。在完成作业后,教师可以进行分组评价,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学生能够看到其他同学身上的优点,做到取长补短,此外,学生之间思维的碰撞也会提供新的思路,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潜力,让学生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学习数学。例如,在学习“小数的初步认识”这节知识时,教师可以布置作业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小数,并在第二节课的时候让学生之间相互讨论和评价,有些学生会通过东西的价格来记忆小数,有些学生会通过物体的长度或者重量来理解小数,但是无论哪种方式都有自身的优势,这是学生应该相互学习的地方。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可以发现自身需要改进的地方,学习其他学生的优点,促进学生共同进步。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双减”政策背景下,教师要根据学段、学情、数学学科特点及学生的实际需要和完成能力,设置科学、合理、有效地分层作业、弹性作业、个性化和趣味性作业。教师特别要强化对学习有困难学生的辅导帮扶,对于各备课组设计的探究性作业、实践性作业,学生在完成后,教师还要及时加上多方面的情感评价语言,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教师要在今后的教研中共同研讨,提高数学组团队设计作业的科研能力。“减负不减质,减负要增效”,教师要脚踏实地,扎扎实实地落实“双减”工作。
参考文献:
[1]李雪芬.“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策略[J].教书育人,2022(8):46—47.
[2]黄庆松.“双减”政策视域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策略[J].江西教育,2022(8):52—56.
[3]吴丹慧.“双减”政策下例谈小学数学个性化作业设计的关联策略[J].好日子,2021(35):1.
[4]徐童.“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与布置的策略[J].世纪之星:交流版,2021(3):2.
作者:叶荣 单位:青海省西宁市城西区胜利路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