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高职语文教学范文

高职语文教学范文

发布时间:2022-12-09 09:31:42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1篇的高职语文教学范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高职语文教学范文

高职语文教学篇1

语文是各学段学生学习的重点课程。学生步入大学阶段,语文学习不仅仅局限于教材内的知识。大学语文更重要的是发挥着“立德树人”“文化育人”、培根著元的重要作用。《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而学生的自主学习最基本的应该是从学生的语文预习开始的。①

一、预习在高职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高职《大学语文》教材往往以主题或时间线索来编排,选取内容有限,仅仅学习书本上的几篇文章是难以满足高职这一年龄段学生学习的心理需求的,他们从内心深处更渴望得到文化的熏陶、思维的训练、智慧的提升。想要实现这样的理想课堂,仅靠教师的讲解及课堂有限时间的阅读量是远远不够的。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借助文本进行沟通是需要前期大量的阅读预习来支撑的。另外,教材中很多经典的文言古诗文需要一定的文言基础准备才能够理解的,这需要学生在课前借助工具书及查找的资料来扫清字面理解上的障碍。叶圣陶先生曾反复倡议在语文学习中落实学生的预习,并明确指出“预习是训练阅读的最主要的阶段”。②有效的语文预习,有助于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有利于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作用。

二、预习在高职语文教学中面临的困难

从学生角度来看:一方面,高职学生学习基础较为薄弱,入学分数较低,语文学习习惯及学习能力相对较弱,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不足。升入大学后,语文作为公共必修课或者选修课,没有考试的压力,更不被学生重视。学生上语文课不求有什么收获,只求顺利合格修得学分就好。从这样的学习目的出发,学生根本不会进行语文学习的预习。另一方面,高职在校生的学习生活节奏比较快,根据《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规定,三年制高职总学时数不低于2500,因为大三实习,所以许多公共基础课及专业课都挤在了大学的前两年时间。学生经常一天满满12节课,学生疲于上课,缺乏自主学习的时间、精力及热情。从教师角度来看:高职语文课堂与初高中的语文课堂有明显的不同,每周一次课,分专业大班授课。老师与学生见面的次数少了,每堂课老师需要管理的学生多了,师生间的粘性在降低。高职的语文学习更多依靠学生的自觉性,老师很少布置并检查学生的课前预备情况。学生缺乏督促,学习自觉性差,很少在课前对语文学习内容进行预习。

三、高职语文学习中有效性预习的策略探索

(一)明确预习内容

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能够认识到语文预习的重要性,但教师因为工作琐碎,没有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预习要求;而学生又不知道预习什么内容,以为读一遍课文就是预习,甚至有的连课文都不读。因此,导学案的设置就显得尤为重要。它可以让学生明确预习的内容,有事可做,将预习的内容落实到位。但网上随便下载的一篇导学案,质量无法保证,又不能符合学生预习的个性化需要。这样,一本根据教师的教学实际和学生实际编制的导学案就显得十分重要。导学案的编制遵循如下原则:

1.夯实基础、整体感知导学案的制定要有层次、有梯度。最基础的是阅读课文、解决生僻字、文言字词、了解作家作品;进一步需要了解作家的主要经历、写作背景、主要成就等等。任务明确才能让学生有事可做。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可以采用表格形式、箭头发展形势、概括形式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完成,而难度较易的预习任务又可以调动整体学生的积极性。

2.精读细思、写法借鉴可以用具体的问题链来对学生的精读细思加以引导。便于学生边读边思考,边总结。以免出现走高职语文有效性预习的策略研究蒋东旭马观花的预习现象。大大提高了学生预习的质量和效率。写法借鉴往往是学生自主预习时容易忽略的问题。导学案中明确地设置这样的问题会引导学生有意注意、了解、发现经典文章的写作手法,长此以往,可以提高学生阅读和写作的能力。

3.适度留白、质疑拓展再完美、再精心设计的导学案也不可能涵盖所有学生的所有问题,适度的留白便于学生整理自己阅读中的所思、所感、所悟,便于生成学生独立的阅读体验。适度的拓展、荐读、资料补充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了解同一类型、同一主题文章的异同点。在讲解《诗经》的时候,教材只提供两首诗歌:《蒹葭》《关雎》。这两首诗在初高中的语文课本中已经学习过了,那升入大学,如果我们还是反复讲解这两首诗歌的意思,对这两首诗歌进行赏析。会让学生失去语文学习的兴趣,不符合大学生的学习心理需求。大学生对于《诗经》的理解应该立体多维。教师可以在导学案中为学生推荐《诗经》中的经典篇目,根据主题分类,开展群文阅读。

(二)指导预习方法

1.利用“批注法”阅读文本。圈、点、批、注,是古人读书常用的传统的阅读方法,也是我们阅读文本最根本的方法。批注法有助于读者将阅读中的感受、体验以痕迹的形式留存。便于读者温习、回顾、查找。学生可有效借助圈点批注的阅读方法,开展语文预习。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理解、掌握并使用这种阅读方法。教师要指导学生在哪里做批注,批注什么,如何批注。让批注成为阅读的一种习惯。那学生的预习能力和自学能力会有显著的提高。

2.鼓励学生写阅读笔记记录阅读笔记是良好的语文预习习惯。有助于学生将平时的阅读收获及时地记录下来。教师要鼓励学生在阅读经典作品的时候做笔记,将名著经典中的名言警句记录下来,批注自己的思想感悟;鼓励学生将阅读中的疑难问题记录下来,在课堂上与老师同学探讨;引导学生将阅读中的美文佳句记录下来,体会作者创作的艺术手法与审美体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便于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为以后的工作与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3.借助网络资源开展语文预习随着网络时代的高速发展,学生学习可借助的资源不仅仅局限于图书馆里的书籍。网络为学生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借助“中国大学慕课”“爱课程”等国家级网络课程资源开展有效预习。了解相同课程,不同教师的讲解。丰富学生对作品的理解。通过留言互动讨论的形式了解学习者的观点。借助“百家讲坛”等电视节目,了解名家解读经典。丰富的网络资源,为学生的学习打开一个更广阔的世界。

(三)检查预习成果

根据调查问卷和访谈显示,教师缺乏对预习作业的检查,导致学生放松了对课前预习的重视。因此,教师可采用多种方法,灵活多角度,充分调动每一个因素落实到预习作业的检查、督导、反馈当中。把好预习的最后一道关卡。一是组建预习小组,组内成员分工合作,互相督促,根据学生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不同,对预习内容进行分工。充分发挥竞争机制,对预习内容进行组与组之间的评比,对预习中表现优异的学生进行相应奖励,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二是教师可在课前借助“学习通”平台对学生的预习内容进行抽查、检测。通过检测监督学生是否进行了行之有效的预习,并内化成自己的知识储备,或者有真实的思考,发现阅读中的问题。灵活多样的检查反馈,有助于学生将语文预习任务落到实处,而这样持之以恒地去做,有助于学生将预习形成一种习惯。学生的语文预习能力会有显著的提高。

四、结语

预习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凸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主要途径。预习应与课堂教学一样,需要精心地设计与打造,给予学生充分地引导,也需要教师的检查反馈。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学生终身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作者:蒋东旭

高职语文教学篇2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的人文学科。语文所蕴含的人文内涵是其他学科难以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通过高职语文教学,不仅可以教给学生丰富的语文知识,还可以培养人与生俱来的“人文精神”。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深入发展和改革,高职语文教学对学生极为关键。作风习惯的培养是决定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环节,也是决定学生未来发展的关键课题。因此,高职语文教师正在开展这项工作。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坚持加强师资培训,加强经典文化教育,尊重学生的自我情感,加强课堂师生互动,营造和谐的语文教学局面,注意自身人文情感的影响。培养学生良好的反思习惯,为以后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目前高职语文教学的定位

虽然我国教育部门尚未制定统一的大学语文课程,但《大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大学语文课程的宗旨是充分发挥语文的基本和人文特色,适应发展。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培养高层次人才。这表明高职教育重视人文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虽然本科语文和高职语文都属于公共基础课领域,但在教学对象的知识和质量上仍存在差距。因此,高职语文的定位不同于本科语文。在高职语文教育过程中,要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文实际应用能力,特别是在以提高专业能力为首要任务的情况下,要加强对学生人文素养和语言能力的培养,加强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高职院校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应注重语言学习,培养听、说、读、写能力,适应社会需求。因此,高职院校应重视语言教育的重要性。在教学中,除了充分发挥高职教育的特色外,在今后的工作中还要注重语文的实用性,引导学生运用语文的特点,更好地掌握相关专业知识。此外,在高职语文教育教学中,还要注重传播中华优秀民族文化,让学生感受民族情怀,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和健康积极的道德观,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高职学生年龄在15~19岁左右。他们的生理和心理还不够成熟。此时,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还没有形成。从生理学的角度来看,学生的身体还在发育,心智随着身体的生理变化而变化。因此,生理尚未成熟,心智尚未完全发育。从心理上讲,高职生是高考的失败者,但他们不得不选择高职学校。由于一些社会对职业学校的偏见和歧视,部分学生存在自卑、严重厌学、缺乏自信等心理问题,需要正确引导。从情感上看,高职学生情感丰富,处理事情时注重情感。他们很少理性分析,容易冲动。一旦犯下严重的错误,就会留下一生的心理阴影,严重影响身心健康。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一刻也不能落伍。另外,从教育的时间来看,中等职业教育并不比普通高职好。目前,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用人单位对学生的评价已不再局限于专业技能。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和心理健康已成为企业考核的重要内容。因此,高等职业学校的语文课显得尤为重要。

二、当前高职语文教育教学存在的不足

高职语文教育是学生未来生活、工作和发展不可或缺的任务。学好语文是高职生学习专业技能的基本条件。高职院校的最终目标是培养专业高技能人才。因此,在实际教育教学中,仍然过分强调职业技能教育,忽视了最基本的语言教育。在语文教育过程中,还存在实用性差、写作能力差等问题。诸多问题结合在一起,导致高职生语文和语言表达问题的直接暴露。目前,高职语文教育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材理论化严重,教师教学观念薄弱

在高职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只注重语文知识的传授,而没有意识到语文知识本身的文艺性质。教师盲目传授知识,不能体现语文提高人文素质的优势。许多高校为了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大量裁减文化课。语文教师只有减少教学内容,才能做好语文教学。这对语文教学的实际效果也有很大的影响。此外,教师的教学理念和知识结构对语文教学也有很大影响。

2.学校人文教育存在不足

目前,高职院校为了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过于注重人才专业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学生人文教育和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高职学生在选修课时,一般选择实用的专业课,而不是人文学科较强的基础课。久而久之,很多学生就会失去修身养性的机会,最终导致思想水平低下、审美能力弱、理想信念缺失、文化素质欠缺、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缺乏自信和创新精神。这种人文教育的缺失严重阻碍了学生未来的发展。

3.学生人文素质存在缺陷

高职学生人文素质的缺失,会导致学生的知识需求和写作能力不足,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其次,学生阅读量少,文学素养低,素质普遍偏低。他们迫切需要基础教育的引导和改进。此外,学生毕业后独立生活能力不足,社会适应能力差,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差,心理承受能力低,难以适应新的工作环境。

三、高职中文教育融入人文素质培养的优势

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曾说过:“课堂教学要引导学生攀登知识、情感和个性的高峰。”可见,语文教学不仅仅是知识教学,更是情感教育与人格教育相结合的系统教学。语言传达的不仅是文字的视觉表现,更是一个民族与世界人民交流、自我探索、自我实践、自我体验的精神追求,阐释人与人之间的价值规范和意义体系。高职语文教材和习题的特点,具有其他学科所不具备的听、说、读、写的语言优势。

1.高职语文教学内容广泛而深刻

高职语文是一门综合性课程,蕴含丰富的人文素材,是人文教育的启蒙载体。高职院校语文教学内容广泛而深刻。内容丰富,文笔优美,包括有志之士、仁人志士的事迹,以及一大批处理世人的精辟言辞。为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人文素质、人文情怀和人文情怀、积极的人文生态和科学价值观提供了丰富的书面材料。

2.高职语文教学具有感官色彩

高职语文课充满了美妙的人文因素。语文教学活动的开展离不开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最终目标是以学生为主体,承认个体差异,关注学生特点,尊重学生智力差异,激发学生人文素质,激发学生自由发展,促进学生开放学习,使学生在语文听力和学习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中国情操、积极的情感品质、健康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精神品质。

3.拓展实践,提高人文素质

开展实践活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而且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他们的人文素质。因此,在高等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尽量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实践活动。让广大学生体验生活,追忆自然,提高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不断提高人文素质。例如,在学习马克思的《青年择业思考》课文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际调查,调查毕业生,询问他们在择业时考虑什么,进行统计,与学生交流。这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高职语文教学的理解,而且可以促进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高职语文教学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策略

1.利用多媒体教学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在多媒体教学模式下,对教学内容进行编排和构建。同时,教学方法和多媒体的运用是教学活动的过程和结构,以教师的教学为出发点和主要目标,系统地传授知识和思想。例如,首先,教师需要通过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语文知识储备水平来设定教学目标。在安排教学内容和备课时,应充分利用信息网络的各种资源,在丰富的资源网站上搜索与学习内容相关的各种资源,以教学或知识更新的形式扩展学习内容。文言文教学要借鉴优秀学校的教学视频吸取精华,拓展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在教学过程中,高职语文老师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幻灯片课件、投影技术等,借助现代多媒体网络技术,向学生传授系统的基本内容知识,加深学生的理解语言知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2.在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在情景教学形式中,教学活动的安排和构建以及教学媒体和教学方法的运用以学生的学习为基础,引导和激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建立教学活动的流程和结构。主要方法是:教师通过本课内容建立相关情境,发布学习任务,或列出问题,然后根据教学内容将所有学生分成多个学习小组。根据每个小组的主题,每个学生进一步细分任务。如数据检索、研究、交流、课件设计制作或研讨会、交流会等,主要是利用信息技术对数据进行检索、整理、讨论、分析,形成逻辑知识体系。与此同时,教师要在学生交流、报告、讲解的基础上进行点评和指导,总结范围内的关键知识内容。同时,学生要对集体合作学习不足的地方进行专业、客观的评价,表扬自己的长处,改进自己的不足,帮助学生培养人文素养。

3.加强课堂互动,营造人文课堂氛围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使学生在人文精神上进行良好的交流,为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这就要求高职语文教师积极改进传统教学模式,扩大语文教学范围,为学生营造良好的人文氛围。比如在教学《我的妈妈》时,老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后提前预习课文,查看老舍的生平,然后让学生在课堂上简单描述一下文章中描述的妈妈的事情,以及对他们的母亲有很深的了解。用“眼泪”表达的思想感情,教育学生永远怀着对母亲的敬意和感恩之心。然后,让学生积极讨论文章的相关内容,不断了解文章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母亲的爱,让学生懂得感恩,学会感恩,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

4.开展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在高职活动中,我们首先可以开展中国诗歌阅读活动。早读是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最好方法。通过每天的早读,我们可以让学生阅读经典的文章。在晨读阶段,我们可以让学生独立阅读,或者让学生轮流领导阅读,并每周进行一次课堂阅读评估。早读阅读活动可以有效地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的审美吸引力,使学生能够阅读大量健康的课外阅读材料,并在阅读过程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我们还可以开展各种形式的汉语活动比赛,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汉语的浓厚兴趣,并使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通过辩论比赛,戏剧表演和讲故事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学生可以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其次,可以举办人文知识讲座。中国幅员辽阔,风景名胜。教师可以举办有关人文知识的讲座,并邀请家长和其他老师进行授课。这样,学生就可以领略到大自然的自然风光,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

5.人文素养培养内容的生活化

许多高职语文教师将人文知识机械地整合到高职语文课堂中,这使学生对人文教育产生了反叛的心态。现在,大多数学生可以很好地使用手机和计算机。语文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生活经验,将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融入语文教学中,使人文概念更便于学生,尤其是高职生理解和记住。其次,由于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性格和对知识的理解,所以高职语文教师必须根据自己的能力来重视教学。为了促进以人为本的人文素质教育,有必要将高职的人文教育与学生的人文教育相结合。通过人文实践,学生可以了解适合自己的正确价值观并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高职语文教师从高职生的实际生活出发,进行人文实践,从高职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培养他们的勇气和毅力,使他们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能够面对困难和解决问题。通过人文素质教育,高职生在特定的实践中受到道德指导,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基础。

6.营造积极的课堂心理氛围,优化课堂心理环境

在教学观念上,改变不重视学生心理教学观念或思维定型观念的传统教学方式,重新审视师生关系,把学生的地位放在教学中,始终把自己摆在指导和组织者的位置。在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应该找到放松学生的方法,让老师和学生共同努力,朝着既定的教学目标迈进。另外,在教学活动中,语文老师应该尊重学生,使他们的心理平等,并保护他们的自尊。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教学。课堂教学中的讨论和演讲,模拟招聘,实际课堂中的成功经验,课外营销培训和“研究性学习”等实践活动可以为学生的成功创造更多展现自我机会。经历成功可以培养坚强的意志,并且是发展自信的最好方法。

7.充分发挥汉语教科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高职语文教科书中有大量具有心理健康教育意义的文本,可以通过各种文本来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目的的传递。因此,高职语文显然具有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作用。教师应选择合适的,有针对性的课文,并使用课文中的人物作例子,使学生可以借助例子的力量来培养自己的情感,从而产生追随和学习的愿望。同时,教师还可以选择合适的教材来指导和正确,自觉地指导学生教学,从而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角色定位,从而提高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在此基础上,高职语文可以产生强大的学习动力,并促进他们在未来学习中的不断进步。教师还可以使用中文课文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来帮助学生摆脱负面情绪。甚至在阅读和学习了课文之后,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写作来发泄不良情绪,从而使学生能够放松并保持活泼开朗的精神状态。

8.合理评估以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

调查发现,学生对他人的评价非常敏感,并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可。因此,在语文教学评价中,教师应灵活运用多种评价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在评价内容中,有必要反映对学习过程,情感和态度的评价;在评价方法上,有必要体现个性化和差异化。中文老师还应该善于评估学生的作业,结合学生的个人特点,并强调评估的准确性。此外,评价方法应重视评价的艺术品质,尤其是批评的艺术品质,把握批评的适当性,体现对学生专业和成长的认可。综上所述,高职语文教育不是培养纯粹的知识分子,而是要增加学生的人文积淀,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能力,实现全面均衡发展。通过重读经典,潜移默化渗透人文教育;组织主题语文课堂活动,培养游戏人文内涵;选编集美学、实用性、人文性于一体的特色教材;积极参与有益的社会生活实践,提高自身素质等。让学生用自己的视角思考,让学生有自己的认知和评价标准,让学生明白什么是真正的文学情怀。

作者:张瑞梅 王永凤

高职语文教学篇3

职业教育在推动并促进社会市场经济健康发展中拥有举足轻重的功能,能够在深化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区域经济建设的前提下,为国家提供高质量、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实践型人才。然而高职院校在技能型、应用型及实践性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却存在忽视人文素养培养的现象。特别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这种现象较为明显和突出。很多高职学生难以参与到语文教学活动中,对语文教学缺乏兴趣,加之高职语文课程的缩减,导致学生发现、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低下。因此我们需要加强语文教学改革,注重对语文人文教育资源的挖掘,提高职业人才培养的全面性和有效性。

一、人文素养的内涵及语文中的人文属性

首先是人文素养的内涵。人文素养主要指关乎人文精神、人文能力、人文知识的修养和素质,通常由“意志”“情感”“观念”“能力”“知识”等要素构成,体现为人的修养、气质、人格。通过理论研究我们可以将其所蕴含的要素归纳为“知识”“能力”“精神”。其中知识要素指各类人文知识,通常包括法学、文学、哲学、历史学、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等方面的内容。能力要素则指人们处理和认识“物我关系”“人际关系”“社会关系”的基本能力。精神要素具体指“人”的内在品质,它是人文素养的核心,是人文教育的基本内容,通过人文素养的培养,学生能够正确处理自身与社会、与自然、与他人的关系,拓宽自身的发展维度,推动自身的健康成长。其次是语文中的人文属性。语文课程的内在含义是“语言”。其中“语”表现为“口头语言”,“文”体现为“书面语言”,因此语文是对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的统称。根据该界定,语文主要指通过“读”“说”“听”“写”等方式,帮助学生养成“读”“说”“听”“写”的能力,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语文教育中蕴含着中华传统民族的行为方式和思想情感,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中华传统民族悠久而深邃的文化精神,使人们受到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的感染及熏陶。而语文课程中所蕴含的人文素养主要指语文中的文化特质,即文化精神和文化知识,可以通过教材阐释与课程知识传授的方式,充分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可以凭借语文所包含的人文内容与思想内容,了解到人生哲理、社会生活、心灵历程及历史画卷,可以更好地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所拥有的语言美、思辨美、人生美及自然美。这种文化精神和文化知识是其它学科所不具备的,同时也是语文学科充分发挥人文教育功能的根本和抓手。教师能够通过培养学生理解苦难、理解幸福、理解人生、理解生活的方式,使学生有一定的历史文化底蕴,把握生活的意义、目的及价值,形成属于自己的观念体系。

二、语文教学中人文素养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语文课程边缘化现象严重

语文课程在高职教育中难以得到关注和重视,无法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人文素养培养功能与价值。一些学者将“职业教育”界定为培养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相适应,拥有较高职业素养的技能型、应用型及实践型人才的教育形态。因此在职业院校的办学宗旨上,很多院校都普遍忽视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要性,将专业课程作为学生培养的重点,将文化课程作为学生发展的“附属”。高职学生的心智还不够成熟,急需社会、学校及家庭的人文关怀及人文关照。如果学校难以提高人文素质教育力度,缺乏对语文课程的重视,将导致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质量无法得到提升,导致学生难以将学习重心、学习方向聚焦在人文素养提升的层面上,不利于学生职业发展与专业成长。

(二)课时安排与教材挖掘不合理

高职语文课程的课程安排普遍为“一周两天”,“一周四课时”,语文课程中的人文精神、人文知识对学生的熏陶也相对有限。并且课程所涵盖的信息量太大,学生很难对知识进行全面地巩固和吸收,致使人文素质教育的质量和效率不尽人意。通常来讲高职院校的语文教材所涵盖的内容较为多元、多样,包含古代、近现代文学作品,但教师难以充分挖掘语文教材中的人文知识,无法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教材中的文化精神和文化底蕴,容易弱化人文素养的培养质量。譬如在古代文学作品的人文元素挖掘中,教师普遍从语法、修辞等角度出发,引导学生学习古文知识,却忽视了文化层面上的教育,导致教材中所蕴含的人文素养元素不能得到充分而全面地挖掘。

(三)语文教学方法较为陈旧滞后

在高职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依旧沿袭着传统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将人文素养培养局限在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个讲台、一间教室内,使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枯燥乏味、缺乏趣味,严重破坏了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很多语文教师将优美的文章进行大刀阔斧地切割,让蕴含审美意蕴的文章赏析、知识探索过程,变得刻板单一。并且与学生专业实践缺乏联系,很难突出职业教育所拥有特性,不能让学生在实践和生活中学习、理解和探索语文知识中的人文内涵。而在现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拥有现代性、时代性、信息化特征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也不能被有效地引用到语文教学中,导致人文素养培养缺乏互动性、开阔性及创新性。

(四)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较差

语文课程蕴含着文化精神、文化知识等人文属性,需要学生在生活与学习中,深化对文化知识和文化精神的理解,使人文素养培养过程从语文教学延伸到其它职业教育的过程中。然而由于我国高职学生普遍缺乏自学意识和自学能力,导致语文课程所蕴含的人文理念、人文思想、人文精神,无法充分地、完整地影响学生、感染学生、熏陶学生;学生也无法从语文课程中感受到深邃而丰富的“人文之美”,致使人文素养培养的质量和效率不够显著。而要想切实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自学意识,凸显语文教学在人文素养中的价值和功能,教师必须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学生的独立思考、合作学习、自主探究与学习的意识。然而在培养方法上,很多高职语文教师却存在着“措施和方向”上的问题。

三、高职语文教学中人文素养培养对策

(一)突出高职语文课程的地位

首先,高职院校应深刻理解人文素养与语文课程、人文素养与素质教育的内在关系,通过推动素质教育,强化语文教学在职业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充分挖掘和利用语文课程中的人文元素,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人文知识、人文精神及人文能力。素质教育是我国政府部门大力倡导与积极推进的教育形式,可以帮助高职学生获得更全面的发展与成长,包含着美术、音乐、体育、智力育等多种教育形式。因此依托素质教育,突出语文教育的学科地位,在人文素质培养中拥有鲜明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其次,将职业教育的内容和目标,渗透到语文教育的过程中,譬如价值观教育、职业素养教育、思想道德教育等,都能充分地融入到语文教学中,使语文课程成为现代职业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进而突出语文课程的地位,帮助语文教师更好地挖掘高职语文教学所拥有的人文素养培养元素。此外,加强语文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动,将学生的写作能力、阅读能力、口语交际能力作为其它专业课程得以开展的基础,可以使语文教学的基础性功能、价值和作用更加鲜明。与此同时,也能让语文教育的地位得到优化。最后,以人文素养教育为依托,将相关课程、学科融合起来,形成全新的人才培养模态,让语文教育在与其它学科相互联动中,增强自身的课程地位。

(二)科学安排课时与挖掘教材

首先在语文课程设置上,高职院校应规范语文教学,将学生发展作为语文教学开展及人文素养培养的关键,即以学生本位为基本理念,充分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阅读能力及口语交际能力,使语文教学可以更好地服务职业教育。从而有效地增加语文课程的课时比重,使语文课程有更多的课时,来传授学生文化知识与文化精神,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其次挖掘教材,语文教材中拥有丰富的人文元素,可以作为高职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抓手。但在教材挖掘的层面上,教师需要结合语文教学与专业教学的内涵,明确专业文化、企业文化对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要求,从而深化对语文教材的认知和理解,筛选出可以提升学生人文理念、培养学生人文精神,丰富学生人文知识的人文元素。譬如集中挖掘有关团队合作、爱岗敬业等元素。通常来讲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人文思想,可以以润物无声地方式感染学生、影响学生,使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养成良好地品格,唤醒自身的主体意识。与此同时也能更好地营造出平等、和谐的师生氛围。因此在人文元素挖掘的过程中,高职语文教师有必要结合学生发展、学生学风、校园文化,挖掘出针对性、有效性、实效性较强的人文元素。

(三)优化语文课程的“教学方法”

语文课程的教学方法应以现代化、自主化、互动化为主,通过教学方法的优化与革新,弥补传统语文教学在课时安排上所存在的不足,与此同时也能充分激发学生参与语文课堂教学的积极性。首先,以兴趣激发为导向,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学生在阅文阅读的过程中,感受到语文课程之中的人文精神、人文理念及人文思想,进而受到人文精神、人文思想的熏陶和影响。但教师要想实现该目标,需要结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辨别能力,充分发挥单元导学与现代信息化技术的引导功能,调动学生阅读课文的自主性。譬如在课程前期,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展示作品创作背景、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社会背景,提出问题,鼓励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教材文章。这样学生可以更深入地感受到课文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和人文思想。其次,以现代教育理念为抓手,注重对信息技术、现代化技术的应用。即在高职语文课程开展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突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譬如在课文阅读后,教师应以人文知识传授的角度出发,提出相应的探讨问题,引导学生通过移动互联网,收集、归纳及整理相关的知识,从而在意见、观点及感受表达的过程中,深化其对人文精神、人文思想及人文理念的理解。

(四)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

由于自主学习在语文人文素养培养中拥有举足轻重的重要功能和作用,因此教师有必要通过培养或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能力的方式,提高人文素养教育的有效性。首先,以个性化阅读为媒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语文教师应结合学生的阅读偏好、行为习惯以及性格特征,为学生推荐与课文相关的文章,帮助学生在人文精神分析、故事情节梳理的过程中,掌握、吸收并积累文章中的人文知识。然而在此过程中,教师容易遇到学生缺乏课外阅读兴趣的问题,对此,教师应在挖掘课外阅读材料的人文元素下,对文章内容进行优化和改造。譬如将《茶花女》与现代言情小说做比较,阐述《茶花女》在情节上,人物塑造上所拥有的价值或者优势,激发学生开展个性化阅读活动的兴趣。其次以教学模式为媒介,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翻转课堂的方式,将阅读过程、知识传授过程,延伸到课前,将语文能力培养过程翻转到课堂。通过成果展示、小组竞赛的方式,鼓励学生自主探究语文教材中的“人文知识”“人文精神”及“人文思想”,提高人文素养培养的质量。

四、结语

人文素养对陶冶高职学生的审美情操、道德品格,推动学生的健康发展,拥有鲜明的价值。作为人文素养培养主体的语文教师,应通过教法革新、教材挖掘及学生自学能力培养的方式,破解传统语文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增强人文素养培养的实效性,帮助学生获得更好地“职业发展”。

参考文献:

[1] 汪惠康.在高职语文教学中积极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J].文教资料,2020(33):209-210.

[2] 杨月华.高职语文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J].知识文库,2020(20):98,100.

[3] 马哲.浅析高职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J].教育教学论坛,2020(33):102-103.

[4] 张余雷,张余威.互联网技术对高校语文教学的影响与创新:评《互联网+环境下高校语文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中国科技论文,2020,15(7):860.

[5] 肖友娥.校企深度合作下高职语文教学面临的学生人文素养问题及对策[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6):1-3.

作者:姚兰 单位:山西水利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