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12-09 10:13:59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1篇的审计人才培养范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0引言
随着新时代的到来,以“大智移云物”等为代表的新兴信息技术在各单位财务部门得到广泛应用,这不仅对审计人员知识、能力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且给审计人才的主要输出单位——高校,尤其是应用型高校带来了较大的挑战。
1审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目前,大多数高校的审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主要从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审计人才的角度出发来确定培养目标,以政府审计、社会审计、内部审计为主要教学内容,课程设置上多突出实践环节的教学内容,强调基本方法与理论在实际环境中的具体应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此背景下,审计学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往往存在课程门类多、专业理论深度不够、简单实操类实训课程多、有一定难度的综合应用实践课程少等问题。笔者通过分析国内相关研究文献,并对各大高校展开网络调研,总结出当前我国审计学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5个方面。
1.1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具体内涵不够明确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为应用型高校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对地方高校而言,人才培养如何实现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不同产业发展需求相匹配是当下急需解决的问题[1]。在实践中,绝大多数高校虽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明确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加强了校企合作,但对应用型人才的理解不够到位,对应用型人才应具备的具体素质不够明确,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方法和模式不够清晰,仅增加了实践类课程内容,普遍缺乏整体性、系统性的人才培养体系。
1.2专业课程体系不够完善
笔者对国内部分高校审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研究分析发现,审计专业在课程设置上普遍存在会计类、财务类课程较多的问题,尤其是会计类课程较多,且大部分会计类课程注重会计核算,对于财务分析的课程涉及较少,加之体现专业特征的课程往往因学分、学时的限制无法放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只能放在选修模块中,从而导致专业特色不够明显,教学效果和教学评价效果不够理想,难以通过目前的课程体系和课程设置实现人才培养目标[2]。
1.3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缺乏动态更新机制
课程教学内容是专业教育的核心,其中教学大纲和教材是关键。就目前看来,大多数普通高等学校审计学专业学生使用的教材多集中于与注册会计师考试有关的教材,教学内容多为财务报表审计,而对于体现审计核心和前沿的内容涉及较少。此外,教材对教学内容和案例的选择往往比较固化,如财务报表审计的部分案例是10年以前的经典案例。教学内容和案例普遍缺乏更新机制,无法与时代发展和社会需求相适应。
1.4教学方法和手段革新力度不足
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高等教育跟随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我国进入信息化时代,尤其是大数据时代以来,数字化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要素。在此背景下,高等教育的育人模式、教学方法和手段也势必要随科技的发展而更新。然而,目前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在短期内很难被真正打破,高校改革意识水平不高、改革内容形式化问题突出,尤其是在应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进行教学内容和过程设计时,缺乏持续性,成效不突出。例如,疫情期间,线上教学方式实现突破式的发展,然而后疫情时代,学生返回课堂后就又回归到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因此,线上与线下混合发展的模式多停留在形式上,教学效果并不明显。
1.5课程实践教学内容充实度不够
大部分高校在审计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都对实践类教学内容作出较为详细、系统及规范化的规定,如在社会实践、专业实践、课程实践、实习、毕业设计等方面都有详细的规定,实践类教学体系较为系统和完整,但在具体课程实践设置上存在内容充实度不足,以及与实际环境匹配度较低的问题,尤其缺乏真实环境、真实数据资料、真实案例及真实企业审计流程等教学资源,因此难以真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新时代背景下审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文章以晋中信息学院审计学专业为例,结合学校办学定位,从培养理念、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实践等方面构建审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2.1坚持以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设计理念
首先,教研组成员采用访谈法,以部分毕业生、有审计工作背景的教师、审计局的从业人员为对象展开调研,结果显示审计人员除需具备良好的职业精神、扎实的理论知识,还应具备信息技术审计的能力、良好的表达能力、沟通能力等。其次,审计教研组应坚持以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设计理念,即坚持审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熟悉经济、管理、会计、审计、计算机应用等基础知识,具有职业精神、实践能力及社会责任感,具备写作能力和沟通能力,能够在政府审计部门、企事业单位、事务所等从事审计及相关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3]。
2.2基于学生综合能力培养设置课程内容
高校教育中审计学专业人才培养分为社会审计、政府审计、内部审计3个方面。在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上,高校主要从就业需求的角度出发,以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为目标,根据社会审计设置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财务管理、成本会计、税法、经济法、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审计学等课程与注册会计师考试相对应。与此同时,根据内部审计、政府审计设置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内部审计、政府审计等课程。此外,鉴于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ResourcePlanning,ERP)系统、财务共享、云财务等已被企业逐步使用,本专业以培养学生获取数据、分析数据、应用数据的能力为目标,设置关于会计信息系统、ERP、计算机审计、数据技术等方面信息处理课程,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2.3补充丰富的教学案例,优化课程内容
在授课过程中以就业为导向,在学生知识、能力、专业素养的培养上,注重补充丰富的案例来优化课程内容,提高课堂效率。这对教师的授课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教研组成员要在假期时间充分利用中国大学慕课网等多个优质平台进行学习,实时更新理论知识。其次,教研组成员要利用山西省注册会计师行业青年人才培养基地建立学习平台,在业余时间带领学生实习,不仅能够将实践案例引入课堂,而且可以帮助学生充分认识就业形势,为学生步入社会打下良好基础。
2.4课堂融入思政元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
审计的工作性质要求工作人员具备诚信等职业素养,做到客观公正,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对个人层面的要求高度一致。因此,将思政元素融入课堂,有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具体来说,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安然事件”等经典案例,告诫学生缺失职业道德的严重性,随后通过教学设计在知识点中插入职业道德教育的相关内容,并通过练习巩固加深学生对职业道德与素养的认识,如让学生分析案例中哪些做法违反了职业道德规范,被审计单位向审计人员赠送礼物应如何处理等。通过融入思政元素,进一步提高学生对职业道德的认识,为学生以后的就业做足准备[4]。
2.5共享教学资源,推动信息化教学改革
目前,晋中信息学院通过学习通构建了教学课程,该平台既能够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又可以满足教师工作需求。首先,课程组整合财务管理(注册会计师方向)专业教学信息资源,将现有的会计学基础、财务管理、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等优质课程推送给学生,以辅助其学习,为其他专业课程实现信息化教学奠定基础。其次,借助学校网络教学平台,制订审计学专业数字化建设方案,所有专业课程实现网络建课,所有教学资料、试题库、案例库、教学视频、教学评价等全部转化成电子版形式上传平台。最后,鼓励教师利用教学平台开展丰富的课堂活动,并注重过程化考核,可采用情景表演、案例分析、书写论文等多种考核方式。每学期末对课程教学效果展开考核,听取专家、督导、同行、学生等多方面的评价,不断推动教学改革,逐步提高教学成效[5]。
2.6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助力审计学专业人才培养
为保证审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要重视师资队伍建设。第一,允许教师走出去,在不影响校内教学的前提下,支持教师到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实践,培养真正的“双师型”教师。第二,引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审计人员,定期为师生举办讲座,参与审计学专业的教育教学、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等工作,为学生的职业规划提供建议。此外,利用学校商战模拟项目,诊断企业的发展问题,同时为课堂内容补充教学案例。
3新时代背景下审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运行的保障条件
3.1制度保障
为确保新时代审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运行,需要学校和学院两级管理部门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例如,在学校层面上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人才引进和绩效考核制度,切实保障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同时要建立科学的教学管理制度,保障各个环节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学院层面上要做好教学团队建设工作,制定教研室建设方面的规章制度,进而保障课程教学改革顺利进行。
3.2硬件保障
审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运行对硬件条件的要求主要体现在教学场所、教学工具、教学网络平台、实验室建设、实践基地建设等方面。教学场所和教学工具是基本条件,包括教室、桌椅、黑板、多媒体等资源;教学网络平台是实现教学创新改革的必要资源,也是实现审计学专业数字化建设的主要平台;实验室和实践基地对强调实践能力培养的审计学专业而言也是非常重要的硬件保障。因此,要实现审计学专业培养模式的正常运行,势必离不开这些硬件设施的保障。
3.3师资保障
高等教育的核心资源就是教师,要顺利实施审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就必须确保高校拥有优秀教师资源,强化人才保障。首先,在优秀人才方面,可灵活调整相应的人才引进、薪酬管理和考核制度,尽可能地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其次,在团队建设方面,学院要尽可能地给予政策和资金方面的支持,在绩效考核、职称评定方面给予适当倾斜,在出差补贴、津贴、奖金方面也可以适当加大支持力度,从而更好地激励教师开展各项教学创新活动;再次,可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制订系统、规范、科学的培训计划,加大教师的培训力度,从而真正提高教学团队的业务水平,促进教学改革创新[6]。
3.4技术保障
大数据、物联网及云计算等新兴技术已成为推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数字化技术已渗透到经济社会的各行各业,教育领域亦不例外,大数据等新兴技术与教育领域深度融合是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审计学专业要实现审计学专业培养模式的有效运行,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势必离不开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支持,尤其在教学方法、手段改革环节,必须借助数字化技术打造数字化教学平台,提升教学效果,并成为技术创新应用的“引领者”。高等院校是培养高级专业人才的摇篮,只有成为未来技术创新应用的前沿阵地,才有可能培养出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优秀人才[7]。因此,审计学专业要实现数字化建设,必须要有相应的技术支持与资金支持。可借助校企合作的形式,建立相应的教学改革创新所需要的技术基础设施和应用平台,真正保障新时代审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顺利运行。
作者:牛晋霞 单位:晋中信息学院
审计人才培养篇2
引言
教育部教育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我国民办高校数量占普通高校的25.61%,在校生人数占15.46%。民办高等教育已经成为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高等教育普及化的重要保障。民办高等教育蓬勃发展的同时也面临新时代下社会环境和科技环境变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社会环境方面,2016年修订出台的《民办教育促进法》对民办高校未来的发展走向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科技环境方面,大数据、云计算等对审计手段、审计内容、审计质量、审计方式影响较大,内部审计不仅要“揭示”问题,更要“预警”问题,“建议”解决问题,“评价”管理效益和履职情况。而高校内部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知识结构、专业技能等综合素质尚无法符合新时代对民办高校内部审计工作提出的新要求[1]。笔者认为应从培养理念、培养目标、培养途径设计与实施新时代民办高校内部审计人才培养模式。
一、培养理念
培养理念是确定培养目标、培养途径的指导思想,是教育主体采取不同人才培养模式的原因,是人才培养模式所表现出来的价值取向和教育活动的思想根基[2]。民办高校既有普通高校所具备的公益属性,同时又具备产业化属性,自负盈亏,营利性的民办高校投资者还需要在符合“民促法”等相关政策法律前提下获取合理的办学收益。潘懋元先生提出要正视民办高校的产业化属性,是其顺利发展的关键所在[3]。民办高校应该合理兼顾公益性和盈利性,在博弈中实现双赢[4]。公益、盈利、营非选择是民办高校发展的战略问题也是战术问题,《内部审计实务指南第4号——高校内部审计》即将高校内部审计的职能定位为确认、评价有关的业务活动及其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并提供咨询服务,促进完善管理控制、防范风险、创造效益,从而促进学校事业目标的实现。因此,民办高校内部审计人才培养理念离不开对民办高校属性的认识、职能的理解,对公益性与盈利性矛盾统一的追求,对民办高校业务活动全覆盖的认同,需要从培养主体、培养客体、培养目标、培养途径上进行全新的界定。构建多元培养主体与客体。人们习惯性认为培养内部审计人才是高校的审计学、会计学专业的分内之事,内部审计人才属于财会类人才。教育部《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要求教育系统内部审计部门“配备具有审计、财务、经济、法律、管理、工程、信息技术等专业知识的内部审计人员”,可以看出,要完成新时代内部审计工作绝不能只依靠财会类专业培养的人才;民办高校面对信息技术变革和管理体制变化等外部环境的影响,内部治理和管理水平也需要持续提升,内部审计部门的人员结构应更多元开放。因此,培养主体不能只局限于高校审计学、会计学专业,应扩展到高校经管类和相关工科类专业,如建筑专业、软件工程专业等,也不能局限于高校,应扩展到提供内部审计持续教育、证书培训机构,如内部审计协会、国家会计学院,民办高校自身也应当通过内部培养体系挖掘和培育内部审计人才。培养客体相应需扩展到高校非财会类专业毕业生、在校非财会专业学生,就职于民办高校具备进入内部审计部门的各专业背景的人才。确立复合型团队式人才培养目标。内部审计部门的职责决定了其需要做到对民办高校“事事关心”,也决定了内部审计人才不可能是具有单一专业背景的人才,也不是一个具有复合特定几个专业背景的人才。内部审计人才培养目标应该界定为培养复合多个专业背景,又具备基础内部审计通用知识技能、数字化禀赋的德才兼备的人才团队。创设产教深层协同、评价多维递进的培养途径。民办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的全局性、复杂性要求内部审计人才必须是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高校是高端人才培养的摇篮必然义不容辞担负起基础性的教育工作,同时内部审计人才也需要在各类民办高校的管理实践中不断磨炼才能胜任工作,产教协同是关键。民办高校内部审计人才培养也不是高校一次性输出就能符合需求的,需要采取多种方式持续锻炼,通过建立多维递进的评价体系,以评促建,催逼内审团队持续学习、精进素养,才能应对不断变化的风险管理需求。
二、培养目标
民办高校内部审计人才培养目标的核心是复合型、团队式。复合型是从知识能力结构上界定,团队式是从组织管理结构上界定。高校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都是为学生个体而设计,笔者认为内部审计人才培养目标则应为一个群体而设计。这个群体不是由一个模子倒出来的相同特质的人才组成,而是由兼容并包的各路精英组成,这样才能担负起监督、预警、建议、评价民办高校日新月异的各项业务的职责,才能为学校创造价值,实现战略目标,才不会沦落为仅仅满足法律要求的摆设,只空耗财力物力。借鉴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标准,民办高校内部审计人才的培养规格应体现品德为本、基础共通、各有所长、数字赋能的特点。规格1掌握内部审计相关知识:通用知识包括会计学原理、审计学原理(内容、程序、方法)、内部审计的理论知识(治理、内部控制、风险管理、舞弊等)、民办高校相关法律法规、信息系统原理、民办高等教育原理、企业和民办高校管理原理;专门知识包括自身所在专业及其与民办高校业务活动相关联的知识,如财务、经济、法律、管理、工程、信息技术等;前沿知识包括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民办高校改革和发展的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规格2问题分析:识别、表达,并通过调查收集资料分析复杂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规格3设计解决方案:能够在自身所擅长的领域,设计针对民办高校内部审计复杂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环节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法律、文化等因素。规格4研究:应用理论知识和方法研究内部审计复杂问题,处理数据,综合应用信息得到合理有效结论,并善于总结提炼规律,形成适用于其他情景的模式。规格5使用现代工具:开发、选择、使用恰当的现代信息技术工具进行数据收集、加工,经营预测、决策、监督、业绩评价。规格6内部审计与社会:兼顾公益性和盈利性,合理分析、评价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法律、文化等影响,理解应承担的责任。规格7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诚信务实,能够在内部审计实践中理解并遵守职业道德、履行责任。规格8沟通:能够就内部审计问题与被审计单位和个人、民办高校管理层、外部专家或外部审计人员、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规格9项目管理:能够在多学科背景的团队中合作完成项目。规格10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高效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三、培养途径
(一)产教深层协同
民办高校的内部审计人才培养需要以高校为培养主阵地,其他教育机构和用人高校深度参与,资源共享,协同采用多种方式。
1.协同打造课程体系现今,内部审计部门的工作人员还是以财会类专业背景的人才为主,课程内容主要以企业为蓝本,笔者建议比较分析民办高校与其他组织内部审计工作的共通之处,为高校学生和在职内审人员打造基础共通、突出应用的课程体系,夯实内部审计人才的基础知识和能力,提升专门知识场景化应用能力。通过比较分析民办高校与其他组织内部审计工作可以发现,一方面,无论何种组织的内部审计管理工作、流程方法都基于相同的理论框架,对内部审计人才的基本职业素质要求也是相同的;另一方面,民办高校分类管理后,民办高校管理模式实质上分成了非营利性组织管理和营利性企业管理,管理的共通之处远多于差异。因此教学内容与原有专业所学能较便捷地对接。面向高校学生,除了部分要突出民办高校内部审计人才培养特色的专业以外,只需有机植入民办高校内部审计系列相关课程即可帮助学生完成知识能力的迁移。笔者认为民办高校内部审计系列相关课程应包括《民办高等教育理论与实务》《民办高校改革、发展和管理专题》《民办高校法律法规》《内部审计学》《会计学原理》《数字化审计》(含信息系统审计、大数据审计等)、《民办高校内部审计案例分析》及仿真实践。各专业学生可以结合本专业所学课程,针对性选修课程补缺补漏。比如财会类专业学生在学习了通用的会计审计理论及实践课程基础上,针对性选修民办高校主题的课程,同时加强非营利组织会计、民办高校投融资等内容的学习,有条件的学校可以为有志于在民办高校从事内部审计工作的学生提供高校会计、审计部门实践的机会,理实结合的方式让学生的就业意向更加清晰明确,场景化的学习也提升了学生对本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并可以使用顶岗实习的成绩替代校内相近的实践课程成绩。内部审计工作对从业者的道德品质、创新求知精神、吃苦耐劳意志要求较高,因此基本职业素质的培养可以通过通识教育课程、课外创新课程、志愿者活动、劳动项目来实现。面向民办高校的在职内审人员,可以由内部审计协会与高校合作建设持续更新的资源库、项目库,锻炼民办高校内部审计人才的持续学习能力和适应工作挑战的能力。内部审计相关的知识、审计案例、信息化工具、外部专家资源构成了内部审计资源库,不同类型的已审计项目和正在审计的项目构成了内部审计项目库,内部审计人员需要在资源库的学习中不断完善知识能力体系、积累人脉,在项目库的实操中不断积累工作的经验和为人处事的技巧,经受职业风险的威胁和道德信念的洗礼,磨炼团队合作的精神和愈挫愈勇的意志。
2.协同组建师资团队育人高校教师与用人高校内审骨干混编的师资团队,可以在课程建设、教学实践方面深度合作。产教协同的深度取决于高校和用人高校骨干组成的师资团队的合作深度。民办高校内部审计的课程在高校课程体系中较为罕见,需要育人高校多学科的教师、用人高校内审骨干组成教研团队,交流理论和实务的进展情况,合作研发、试点实施。教学资源库、项目库也需要师资团队不断更新充实。教学实践方面可以互派师资,各擅所长,通过专题讲座、学徒制顶岗、案例研讨、课程项目设计等方式组织和指导在校学生和在职内审人员开展。师资团队应构建学习型组织、管理智库,互相学习,交叉顶岗,攻关课题,在理论与实践上各取所需,共进成长,并为民办高校发展献计献策,以研促教,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比如民办高校分类管理的战略选择问题是近年来理论与实务界关注的热点课题,值得深入研究。
(二)评价多维递进
民办高校内部审计人才的培养、招聘、考核、晋升都离不开人才评价,建设多维递进的评价体系十分必要。多维评价的主体多维、评价的内容多维、评价的方式多维。评价的主体包括育人高校的专业教师、辅导员、用人高校的管理层和内审部门负责人、内审部门的同事、颁发内审师等职业资格的组织等。评价的内容不仅包括有形的理论知识、信息化工具的应用、顶岗实习成绩、项目完成情况、持续学习情况,也包括无形的团队协作、沟通协调、诚实守信、创新理念。评价的方式包括课程考核、课程设计、案例分析报告及研讨、职业资格考试等第三方认证、团队成员互评、项目业绩认定、岗位竞聘、职称晋升等。递进评价指围绕民办高校内部审计人员职业成长全周期展开的评价。职业成长可以分为职业预备期、职业适应期、职业发展期、职业成熟期。评价既是对前一职业期成果的总结也是对晋升到下一期的考核。在不同期间的交界设置评价环节让人才成长更有方向和目标,也是引导内审工作满足组织战略需要的有效指挥棒。每一级的评价内容都应有所侧重。职业预备期结束重在考核内部审计工作所需的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广博的多学科知识、信息化工具的基本应用、基本的思想品德素质;职业适应期结束重在考核对民办高校管理和审计事项的理解、内部审计各类型项目工作流程、技巧的熟悉程度、内部审计师等职业资格认证情况、团队协作能力、诚信品质;职业发展期结束重在考核独立组织管理内部审计项目的综合能力、跨组织跨部门与利益相关者沟通协调的能力、创新性完成项目的能力、坚守原则承受挫折的素质;职业成熟期是职业生涯的高峰,为了延续高峰持守的时间,重在考核持续学习的能力、领导与调配资源的能力,承担更高难度、更多类型的审计项目,挑战审计新领域,追求自我价值实现的机会也是一种更高层次的评价。结语民办高校在追求高等教育公益性的道路上面临“双一流”“双高”高校建设的竞赛,虽然资源相对缺乏,竞争压力较大,但绝不能缺席,缺席则意味着专业落后、招生萎缩、生存危机,坚持则学校建设内涵将得到较大提升。民办高校还存留追求盈利的内在动机,企业化运作,开源节流、差异化竞争,发展才有可持续的能量。以往,内部审计的地位和作用受到忽视,内部审计人才要怀抱职业理想,苦练内功,抓住数字化管理升级的契机,创造价值,获得民办高校决策层的重视。各类内审人才培养主体要深入研究培养模式助力内审人才在学校发展中实现职业的成长。
作者:郭文茂 单位:厦门华厦学院商务与管理学院
审计人才培养篇3
国家兴盛,人才为本,国家和社会的发展需要人才的支撑。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在人才培养方面一直在进行积极有益的探索。随着审计在国家经济发展中重要性的增强,高校审计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一直持续向前。市场需求方面,单一型审计人才已经不能满足现实审计的需求,应用型、复合型的高素质审计人才是满足市场需求的主力军。近些年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审计工作也呈现出新特点,大数据等技术与审计工作的结合越来越密切,因此高校相应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应积极探索转型,以便与社会需求挂钩,解决现有人才匹配缺位、就业难等问题。基于新时代背景,探索高校审计人才培养模式的对策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为今后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提供有效指引。
一、新时代高校审计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的必要性
高校专业设置的目的无疑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所需人才,脱离实际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自然失去意义。于是,我国高校近些年也一直在对审计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有益探索。
1.有利于改变传统培养模式的弊端新时代意味着审计工作新的发展和变革,无论国家审计还是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都需要大量复合型审计人才。而传统的高校审计人才培养模式以理论讲授为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容易受到影响,参与感也不够强,因此相应的培养模式需要改变。对于人才培养模式的积极探索可以改变高校现有的传统培养模式,纠正其中存在的不利因素,通过不断创新找到更加科学、具有实用性的培养模式。这样也有利于高校审计专业学科建设,同时有利于探索将学科知识转化为实践的过程。
2.有利于提升高校教学效率和效果于高校而言,审计专业教学效率不高、效果不明显是存在的共性问题,也是高校一直积极探索解决的问题。改变传统的审计人才培养模式,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积极性与参与度,而且更加多样化的培养方式也有利于开阔教师的教学思路,从而不断提升教学效率。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也意味着评价方式的转变,无论学生成绩考核还是教师教学评价方式都会随之改变,会向更加全面、科学化的方式转变。基于此,审计专业的教学效果必然会随着提升,进而形成完善的学科体系。
3.有利于为社会培养所需的高素质审计人才高校对于审计人才的培养不能脱离社会实际需求而存在,否则既不能实现培养目标,也不利于学生就业。传统的审计人才培养模式虽然也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需要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不断进行创新探索,从而实现变革和发展。高等教育的目的在于为社会培养思想坚定、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因而,对于高校审计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是十分必要的,也是满足社会需求的重要途径。高校只有通过调研等方式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方向,才能据此制定审计人才培养计划,并借助实践不断为社会输送所需高素质审计人才。
二、现阶段高校审计人才培养模式现状
整体上来看,我国高校审计人才培养模式中传统模式仍然占据主导,在此基础上许多高校开始探索更加科学的培养模式,例如校企融合、产教融合等等。这些新的审计人才培养模式更加符合时代的需求,也有利于高水平应用型审计人才的培养。
1.传统审计人才培养模式仍占主导传统审计人才培养模式是指以理论课程讲授为主的培养方式,这也是目前我国高校教育的主导培养模式。传统模式下,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学生更多表现为被动接受,相应的课程也采用室内授课为主的方式,此种模式下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并不强,并且相应的授课方式也比较枯燥。另外,传统审计人才培养模式下,对于审计案例的分享也存在滞后性,对于审计问题的讲授也缺乏针对性,因此培养效果并不理想。一些高校之所以采用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因为教学资源102投入有限,并未建立相应的实训基地,或者未建立与企业的密切联系,无法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现阶段,高校虽然不能完全抛弃传统审计人才培养模式,但是也应充分认识到传统模式的弊端,在此基础上不断探索创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持续提升人才培养效果。
2.校企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校企融合审计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双向互动模式,最终的目的是校企双方共赢局面的达成。本文以西安欧亚学院与信永中和(西安)数据服务有限公司的校企合作模式作为案例进行阐述。课程建设方面,高校在完成基础审计课程教学的同时,将企业需求嵌入到教学体系,根据企业岗位需求有针对性地培养高质量审计人才。同时,学生考核也不仅仅限于课堂测试,而是引入第三方测评方式,更加科学合理。学生实习就业方面,信永中和多次到欧亚学院进行专场招聘,通过层层选拔招聘优秀审计人才,实习期满后优秀学生也顺利转正。师资建设方面,审计专业教师带领学生参与实际审计项目,提升学生实践能力,也丰富了人才培养模式;信永中和的职业经理人被聘为高校的客座教授,从而保证校企联合培养模式的顺利实施。
3.产教融合赋能审计专业人才培养产教融合是校企合作的高级阶段,更具系统性和创新性。本文以南京审计大学瑞华精英班的产教融合培养模式为例,探讨审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做法。第一,促进审计人才职业性的培养。学生需要完成审计专业知识的积累,同时企业导师制能够帮助学生有效提升实践能力,向学生传递审计职业精神、了解职业环境,并持续提升职业技能水平。第二,人才培养层次逐步提升。瑞华精英班并不限制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让学生在领导力等方面获得提升,以更加适应未来的岗位发展。第三,保障体制是关键。制度保障方面,主要通过签订校企合作协议保障审计人才培养的持续性,并且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师资保障方面,南京审计大学与企业各自遴选优秀教师,着力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审计人才。
三、新时代高校审计人才培养模式发展中的困境
新时代,高校审计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并非短时间之内可以实现,需要长期探索才能找到更加科学合理的培养模式。目前来看,高校审计人才培养模式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培养效果,这也是未来需要解决的重点内容。
1.审计专业教材未及时更新审计专业教材是高校向学生传授审计知识的重要载体,也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工具,直接影响审计教学效果。在我国高校教育中,专业课程的教材编写均需花费较长时间,出版后一般使用的年限也比较长,所以教材难免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一方面,我国高校审计专业教材借鉴国外的审计案例和内容较多,这是因为我国审计领域起步较晚,与国外的审计体系相比还不够成熟。虽然近年来相应教材中的案例也有更新,但是与审计实践相比仍然存在滞后性。从另一方面来看,近年来我国审计相关的法律法规更新的比较快,一些内容不断变化以适应审计行业发展需求,因此有些审计专业教材还未能及时更新,这就导致高校学生所获得的审计专业知识存在一定滞后性。
2.审计人才培养方向有待优化从我国目前的高校审计专业课程来看,专业的审计大学课程设置比较丰富,相应的人才培养方向也比较宽泛,而一般高校审计课程侧重于财务审计方向,人才培养方向侧重于会计师事务所。这取决于审计人才就业方向和实习机会等因素,从市场来看,会计师事务所对高校审计人才的需求较多,能够提供的实习和就业机会也比较多,所以高校更倾向于财务审计方向学生的培养。但是,近年来我国对三大审计方向的重视程度逐步提升,国家审计和企业内部审计对于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如果高校不及时调整审计人才培养方向,则会造成审计专业学生就业难、与社会实际需求不匹配等后果。由此可见,高校在确定审计人才培养方向时要充分考虑就业市场变化、社会需求和审计发展等多方面因素。
3.实践教学环节有待完善目前来看,高校审计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主要有案例教学、校内实训、校外实训等模式。案例教学主要是教师在课堂上分享一些审计案例,通过审计成功案例获取经验,借助失败案例吸取教训,同时安排学生对其中的错误进行简单的审计调整。这虽然可以解决单一理论教学的不足,但是学生很难体会到真实的审计工作环境。校内实训主要借助校内实训基地完成,但是一些高校在校内实训环节资源投入不足,相应的模拟审计平台搭建存在缺陷,学生自然能够学习到的知识也比较有限。校外实训则主要对接会计师事务所,但是学生一般实习过程中从事的都是审计档案整理等基础工作,接触到审计项目的机会并不多,专业技能提升比较困难。
4.现有培养模式未取得理想效果新时代,有些高校虽然不断探索出更加科学合理的审计人才培养模式,但是取得理想效果的并不多。一方面,有些高校虽然在审计人才培养模式方面不断创新,但是相应的软硬件设施投入不足。例如,一些高校仍然使用传统审计软件和模型,对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融合不够重视,所以很难提升审计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另一方面,目前高校审计专业的学生比较多,但是学校能够提供的实习机会比较少,一般都是挑选优秀毕业生到会计师事务所实习,其他学生只能自行联系实习单位,实践效果并不理想。在此情况下,有些毕业生只能选择非本专业岗位实习,对于审计实践技能的提升并无帮助,因此相应的人才培养模式也难以取得理想效果。
四、新时代高校审计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对策
针对高校审计人才培养模式发展中困境,本文从四方面提出解决对策,希望能够为高校培养模式的完善提供参考。
1.更新审计专业教材,完善课程体系第一,基于审计法律法规体系的完善,编写审计专业教材。在审计相应的法律法规更新后,高校应当在组织审计专业学生及时学习的同时,将现有教材中与法律法规不相符的部分进行剔除,对现有审计专业教材及时更新。第二,及时更新审计教材,引入更多国内审计案例。高校审计专业学生毕业后大部分在国内就业,所以审计教材中应尽可能多地借鉴国内审计案例,让学生充分了解国内审计实践中的风险,为日后审计工作打下基础。同时,国外的审计案例作为辅助在教材中穿插即可,这主要是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第三,依据审计课程体系编写专业教材。审计专业教材应当严格按照高校的课程体系编写,在课程体系调整后,相应的教材也应当及时更新,以满足教学实践需求。
2.构建多元化审计人才培养体系高校审计人才培养模式既应当有所侧重,也应当保证全面性,国家审计、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三个培养方向缺一不可。高校应当先让学生学习审计原理和基础知识,在完成相应知识积累后,让学生按照学习兴趣及未来发展规划选择专业方向,从而构建科学的人才培养体系。国家审计方向站位较高,高校应注重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知识的双提升,以便为国家审计部门输送高素质审计人才。社会审计则主要对接会计师事务所,这是目前高校比较侧重的方向,在现有培养模式下进行适当优化即可。内部审计则为企业内部审计工作输送审计人才,应注重企业内部风险识别及内控管理方面内容的培养,这样才能让审计人才满足市场化需求。
3.完善实践教学环节,提升审计人才实践能力案例教学方面,高校可以探索由教师主导向学生主导转变,这样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也有利于让学生感受真实的审计环境。当然,在案例教学中也应当穿插审计专业理论的讲授,因为理论研究始终是根本,让学生在掌握原理的基础上提升实践能力。校内实训则应注重教学资源的投入,在软件和硬件方面不断完善,为学生审计实践操作提供良好环境,学生也可以在模拟审计平台中体会审计工作流程,从而不断提升自身技能水平。校外实训中,高校应当探索实践创新型的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培养模式,要注重与企业的交流与合作,让企业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从而实现双方的共赢。4.在优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同时注重培养效果的提升新时代,高校探索创新型审计人才培养模式具有现实意义。从实践来看,许多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方面也取得了一定成绩,更加符合时代发展需求,也有利于审计人才的成长和培养。但是,一些高校过于追求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对培养效果的关注度较低,往往事与愿违。由此可见,高校还应当从多角度对培养效果进行考核评价,从而实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的初衷。高校可以从审计专业学生就业方向、就业比例、课业成绩、企业反馈等多个方面进行考察,以判断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否取得了预期效果。另外,高校在优化审计人才培养模式之前,就应该将培养效果作为目标,并据此制定计划。总之,对于高校来说,审计人才培养模式转变不是最终目的,提升培养效果才是最终追求的结果。
五、结论
在审计地位不断提升和高素质审计人才需求不断提升的背景下,高校审计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是十分必要的,也是积极有益的。虽然一些高校进行了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等培养模式的探索,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例如审计专业教材更新不及时、人才培养方向存在不足、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和培养效果不理想等,这些问题将严重影响高校对于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更加不利于高素质审计人才的培养。本文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也提出了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对策,希望可以为高校探索实践提供参考。
作者:祝安 单位:浙江万里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