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传统美术教育研究

传统美术教育研究

发布时间:2022-12-09 15:19:55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1篇的传统美术教育研究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传统美术教育研究

传统美术教育篇1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高等院校不仅优化了硬件设备,还对教学内容与方法进行了调整。但当前高校美术教育在教学内容与方法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仍然需要更新课程设置深入推进教学改革。针对当前高校美术教育中存在的课程内容单一的问题,需要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完善,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美术教育道路。我国传统文化有着形式丰富和内容完整的特点,极具教育价值。因此,将中国传统文化与高校美术教育有机整合起来,能够充分发挥出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优势,为学生提供更高质量的美术教育内容。

一、在高校美术教育中应用中华传统文化的必要性

(一)中华传统文化是高等美术教育改革的需要

我国高等美术教育在从传统教育到现代教育这个阶段中,仍然将西方艺术传统作为主导,从而严重缺乏对本土文化的重视与认同。直到20世纪80年代,在中央美院等高等美术教育机构中,传统文化研究与教育实践作为一门专业学科,开始出现于高等美术教育当中,这一发展和变迁表明了高等美术教育对传统文化这一教育资源有着价值认识上的矛盾。一元化的教育理念,严重阻碍了多种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应用,遮盖了受教育者的想象空间与文化视野。因此,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开发与应用对我国高等美术教育课程改革有着重要的意义[1]。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在文化发展方面有着较大的差异性,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这就需要专家学者在优化课程时,针对学生的学习特点与学校的实际教育情况增强课程的适应性,积极开发并利用校内外的课程资源。与此同时,将实践活动和美术学习联系起来,能够转变学生接受式的美术学习方式,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并且通过挖掘本土的传统文化资源,能够培养学生对家乡艺术的热爱,在多元文化时代下,帮助学生树立起传承传统文化的意识。

(二)传承与保护中华传统文化的需要

中华传统文化在独特的社会环境和地理环境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渐产生、传承以及发展的。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下,受多元文化的冲击,我国许多具有深厚的民族传统文化被人遗忘,甚至到了无人传承的衰微境地。因此,如何传承和保护中华传统文化成为当前教育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不少专家学者越来越重视传统文化在多个教育科目中的应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艺术因素有很多,可以为高校美术教育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将其引入高校美术教育可以完善高校美术教育的课程体系,推动教学内容改革,能够有效提升美术教育的质量,积极响应教育部鼓励开发地方课程资源的号召,同时能够实现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让更多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能够流传于世,让更多的人发现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美。

二、在高校美术教育中应用中华传统文化的阻力

受教育改革的影响,越来越多的教育学者认识到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价值。但在实际的教育实践当中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应用仍然没有得到突破,还存在许多阻力,严重影响了教育改革的推进[2]。

(一)对开发传统文化课程的投入较少,意识较为薄弱

从高校美术教育的现状上来看,在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方面,仍然存在着投入少和应用意识薄弱的问题。对高校的发展侧重点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大部分高校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应用上更加偏重于硬件设施建设,比如多媒体设备等。相对的,高校对中华传统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应用没有较高的重视,在这方面的资金和精力投入存在明显不足,这便成了将中华传统文化应用于高校美术教育的重大阻碍。

(二)学科本位制带来的影响

在实际的美术教育当中,学科本位的思想是十分浓厚的。这也使得高校美术教育缺乏与其他学科的联合发展,缺乏与校外资源有机结合的主动意识。这就给美术学科的改革与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制约。除此之外,当前高校美术教育将西方美术作为主要教学内容,忽视了对中华传统文化资源的有效利用。久而久之,不但不利于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利用和开发,还会直接影响学生对美术教学资源的认知,使得学生更加注重西方文化中的美术资源,而忽略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美术资源的价值。

(三)过于注重技能的训练

对于美术这门学科来说,部分高校过于注重对学生技能的训练,并且严重忽略了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的培养,这并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和进步。在美术课堂上主要表现为教师比较注重美术技巧和技能的教学。虽然说美术技巧和技能是美术学习的基本功,但过于偏重这方面的训练,会使得学生缺乏对艺术的深入理解,进而缺乏艺术上的创新意识。这也是阻碍中华传统文化有效应用于美术教育中的重要因素。

(四)受社会因素的影响

在开发和应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美术教育资源的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这主要是因为想要提取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优秀美术教育资源,就需要深入社会或民间。然而,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有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呈现出后继无人的问题,这本身就为在高校美术教育中应用中华传统文化带来了一定阻碍。此外,还有许多社会机构,比如艺术馆或博物馆等很少免费对外开放,这也为在高校美术教育中应用中华传统文化带来了阻碍。

三、在高校的美术教育中开发和应用中华传统文化的有效策略

(一)提升吸收中华传统文化的意识

想要真正将中华传统文化有效应用到高校美术教育当中,就必须提升教育者的开发和应用意识。当前我国高校的美术教育仍然以西方美术教育为主要内容,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应用和传承是很少的。在这一发展背景下,教师要有意识地将中华传统文化引入课堂,全面推动教学的改革与发展,真正将中国特色和民间特色以及文化特色融入高校美术课堂,融入高校美术教学体系中。在开发和应用中华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民间美术作品的特点,还要关注艺术作品的发展。准确地说,不仅要了解国画、水粉或水彩等,还要有意识地去了解具有多样性特色的民间文化,比如剪纸或泥人等。当前的美术教育仍然存在“重洋轻土”的现象,需要教育者有意识地将传统文化引入美术教育,以实现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比如,在实际美术教育课堂上,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中西美术的对比,将具有特色的中华传统文化内容自觉引入知识讲解当中。

(二)打破学科的界限

在高校的美术教学中引入中华传统文化,不仅仅是将传统绘画方式引入教学中,更重要的是将审美方式引入教学中。这就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拥有跨文化的意识。由于中华传统文化有着博大精深的特点,想要真正将其引入美术课堂,需要推动文学和美术以及音乐的融合。从艺术角度上来看,美术和诗歌是“不分家”的,比如许多描写敦煌壁画和诗歌,宋朝时在绘制好的扇面上题的诗句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美术追求的是神态美,是形神兼备。因此,想要真正传承传统文化,就需要拥有跨文化的意识。举例来说,若是看不懂《洛神赋》中的内容,便难以欣赏和理解《洛神赋图》;若是不了解宋朝的坊市,便难以欣赏《清明上河图》。由此可见,打破学科界限十分重要。

(三)要因地制宜地去探索民间文化

我国有着地域辽阔和人口众多的特点,不同地域还有着不同的文化特征。因此,在开发和挖掘中华传统文化资源的过程中,需要因地制宜地寻找美术教学的切入点。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挖掘本地的民间艺术,推动美术教学的改革与发展[3]。在引导学生挖掘本地民间艺术的过程中,学校还要给学生搭建挖掘平台,使他们能够寻求社会的帮助。比如,可以聘请民间艺人来学校讲座,对学生感兴趣的民间艺术进行讲解。还可以和艺人沟通,给学生拜师学习的机会。学校也可以积极与艺术馆和博物馆进行沟通,给予学生参观的机会。

(四)搭建交流的平台

中华传统文化在课堂上的引入,是始终离不开交流的。因此,学校需要为师生搭建起交流的平台。学校可以邀请当地的民间艺术传承人来学校办讲座,以多媒体、座谈、现场表演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艺术作品或民间美术精湛的技艺,使学生真正认识传统文化艺术。除此之外,还可以借助多媒体平台搜集更多的文化资源。

四、结语

在当前的美术教育中,面对根深蒂固的西方教育理念,再加上当前多元文化所带来的冲击,我国高校美术教育必须重视教学内容和观念的革新。深入挖掘中华传统文化中美术教育资源的价值,来丰富美术课堂,打破原先单一的教学内容与理念,打破学科上的壁垒,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美。

作者:王艺霖

传统美术教育篇2

众所周知,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当中唯一没有出现过文化断层的国家。夏商周的文化起源,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唐诗宋词的绝代风华,都使我国积累了十分深厚的文化底蕴,使中华民族具有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文明向心力。由此可见传统文化在我国的重要地位,其必须要在社会发展中产生更广泛的影响力。高等学校在美术教育活动中对传统文化进行继承与发展,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文化素养,是现代教育改革的核心需要,也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坚定文化自信,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一、传统文化融入高等学校美术教育的积极影响

(一)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群体的综合素质和传统文化修养

发展教育事业是我国百年大计中的重要内容,受到国家政府的高度重视。自高考制度恢复以来,教育事业就迎来了持续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各大高校在为社会发展输送大批量高素质人才的同时,也在持续扩招,使得人才市场供大于求,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人才“内卷”现象,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教育困境。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要想走上理想的工作岗位,不仅要拥有更加娴熟的专业技能,还要拥有更加强大的综合素质。传统文化渗透到高等学校美术教育中,可以有效增加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并在此过程中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让学生接受传统文化的洗礼,逐渐养成温文尔雅的卓越气质。

(二)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群体对民族和国家的认同感

传统文化,是将一个文明中所有个体连接起来的关键纽带,在文明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现代社会环境中,一方面,人们生活节奏不断加快,所有工作内容都为经济发展让路,致使传统文化在社会中的存在感日渐薄弱;另一方面,现代信息领域取得巨大突破,互联网逐渐走进千家万户,开放性的特点使其可以容纳各种各样的思想,人民群众的思想也向着更加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对传统文化也有了更多角度的解读。大学生作为受到高等教育的优秀人才,是国家的栋梁之材,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主力军,但是大学生生活在现代环境中,日常生活中较少接触传统文化,再加上互联网多元思想的影响,导致大学生普遍受传统文化的影响较小,对民族和国家的认知不够明确。而在高等学校美术教育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可以有效增加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了解,让学生深刻感受我国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底蕴,从而催生学生的民族荣誉感,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并在此基础上显著提高学生对民族和国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使学生愿意为国家富强和文明强盛做出更大的贡献。

(三)有利于提高中国美术体系的影响力

要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真正成为负责任的大国,中国不仅要具备强大的硬实力,成为经济大国、军事大国,更要具备强大的软实力,成为文化大国。在过去的数千年岁月当中,中国虽然几经战乱,但却一直是周边地区的文化中心,其强大的文化力量为人类文明做出了杰出贡献。但是在现代,由于外来文化的影响,在美术领域中,我国传统水墨画的传承与发展受到冲击,不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在这种时代背景下,高等学校在美术教育活动中进行传统文化的继承和传播,将会被赋予更深层次的内涵。学生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融入更多的传统文化元素,有助于中国美术体系的发展。长此以往,当学生逐渐成长,成为美术行业中的主流人物,甚至部分学生成为杰出艺术家之后,作品当中的传统文化元素将会迸发出更加强大的力量,向世界宣告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之处,从而使我国具备更加强大的文化输出能力。

二、高等学校美术教育对传统文化继承与发展的有效措施

(一)深入挖掘美术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元素

国内高校的美术教材大多是由国人编撰而成,并且教材所面向的群体是国内学生,必须充分考虑学生对教材内容的接受度,这就必然导致美术教材具有较多的本土化元素。故而,教师可以通过对美术教材的仔细研究,发现里面包含的大量传统文化内容,可以将其作为继承与发展传统文化的重要支撑点。教师可以将教材内容作为中心点,围绕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发散,深入挖掘教材内容中更深层次的传统文化内涵,让学生更加深入地感受传统文化的内在本质。例如,在《清明上河图》的欣赏与学习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如何欣赏《清明上河图》的艺术价值,更要引导学生发现《清明上河图》的文化内核。《清明上河图》绘制于宋朝年间,宋朝是中国历史上商品经济、文化教育、科学创新高度繁荣的时代,教师可以从《清明上河图》所描绘的市井繁华出发,给学生详细地讲解宋朝制度的优缺点,并带领学生感受宋词的优美之处。

(二)加强实践活动和传统文化之间的联系

传统文化,可以是书面的语言文字,也可以是巍峨挺立的古建筑群,还可以是名川大河的一缕清风。高等学校要切实提高大学生群体的传统文化素养,加强传统文化在社会层面的继承与传播,不能够只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更要将传统文化融入教学实践活动中。对于高等学校美术教育来说,最为常见的教学实践活动就是写生。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故宫进行写生,给学生讲解故宫往事,让学生感受中华文明历史的厚重感;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去当地的名胜之地进行写生,在我国悠久的历史长河当中,每一处名胜之地都和文人墨客结下了不解之缘,或是留有大量墨宝,或是留下名人趣闻,当岁月更迭之后,就成了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同时,为了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教师还可以邀请民间手工艺人到学校进行讲课,给学生讲解民间手工艺的构造和发展历史,让学生见识古人先贤的伟大智慧。除此之外,良好的校园环境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也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校园内进行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绘画活动,有效锻炼学生的绘画技术,促进传统文化元素在学生创作过程中的应用。一方面,这有助于校园文化建设,增添学校的文化内涵;另一方面,这也扩展了传统文化的传播渠道,可以让更多的学生接触到传统文化。

(三)利用多媒体教室,创造传统文化教学情境

在很多人看来,传统文化就是古诗词、名人字画、古建筑、民间手工艺品等看得见的事物,但实际上,这是一种十分错误、十分片面的看法,传统文化不仅有着现实的载体,也有着精神内核,并且精神内核才是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也是对国家发展产生深刻影响的部分。所以,在传统美术教学课堂中,仅仅凭借教师的言语表达和书面上的文字表达很难将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充分展现,学生只有亲身经历才能够进行有效的感悟。但是,由于教学条件的限制,教师不可能频繁组织学生进行写生游览,而较少的写生游览又不足以支撑学生感悟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在此种情况下,多媒体课堂的出现可以有效缓解这一教育困局,教师可以在互联网上搜寻相关视频资料,在课堂上播放给学生观看,使学生沉浸在教学情境中,更加直观地感受传统文化的存在,更近距离地领悟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

三、结语

在当代经济社会当中,一切向着经济效益看齐,国家现阶段发展的重点也在物质文明建设上,而传统文化不能够直接产生看得见的经济效益,因此不可避免地受到社会忽视。随着我国经济建设日渐完善,工作重心逐渐向着精神文明建设偏移,大国自信和文化自信的建设工作也逐渐提上日程,整个社会都在呼吁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在这种大时代背景下,高等学校在教学活动中融入传统文化似乎是一种必然。绘画自古就是我国的高雅艺术之一,是传统文化的一种,并且在漫长的时间中已经形成一个成熟的艺术体系,传承与发展中国绘画文化是必然趋势,对我国高校教育具有极大意义。

作者:秦培男

传统美术教育篇3

0引言

从我国的美术教育发展现状来看,我国美术教育受国外美术教育模式影响很重,很多教育模式都是借鉴于国外的美术教育模式,对我国本民族的特色美术不重视,缺乏对民族美术的培养。自杨先让先生于1986年率先组建了民间美术系后,我国民间美术迅速的发展壮大,并取得一定的成绩。这填补了我国的学院派教育中长期忽视民间文化艺术的传统认知教育空白。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民间美术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与世界的美术相比,仍然没有得到世界的广泛认同,所以为使我国的美术事业能够在世界艺术中占得一席之地,就需要对我国的民族民间美术进行深度挖掘和研究,从而推动我国民间美术的发展。

1民间美术在高校美术教育中的现状

高等院校为我国输送了广大的艺术人才,是我国艺术人才培养的基地和摇篮。民间美术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是我国美术的起源和成长之地,是我国民族精神的体现和文化的体现,是我国美术发展的重要源泉。在现阶段,民间艺术在学校一直得不到重视,进而在学校里面得不到重视,因此当前的教育现状并不能将民间艺术的真正作用给发挥出来。而美术作为艺术教育事业中的重点,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美术在传承过程中变得越来越难,因此当前我国需要在民间美术传承方面做出改善。当前我国高校在美术教育方面仍然是以传统美术教学作为基础,鼓励学生们学习我国的传统美术,比如:国画、油画、版画等,同时学生们对于素描、色彩、设计等方面的教学内容比较简单,没有过多的涉及。但是由于美术老师受到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一直比较严重,对于民间美术没有一个深刻和正确的认识,对于民间美术的核心认识是比较浅显的,甚至于对民间美术是一种看不起的状态,缺乏对民间美术的尊重和理解。很多时候都只是设置一些简单的民间美术课程,教学模式简单,学习内容无趣、浅显,有些学校甚至一个星期才开设两节关于民间美术的课程。高校的这些教学措施和安排,就导致了学生对于民间美术的学习水平只是保持在很浅的层次,并没有深入到美术的层面。甚至有的学校把民间美术开设成选修课程,对于学生没有强制的学习要求,所以很多学生都没有认真地学习民间美术,只是为了完成学校交代的学习任务,在电脑上挂机、刷课,并没有学习到真正有用的民间美术知识。然而民间美术很多都是需要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的课程,没有实践的操作就很难对民间美术有一个深刻的认识,照本宣科的学习和传授民间美术知识无法从根本上学习到民间美术,无法做到美术教育的传承与应用。

2传统民间美术在高校美术教育中的传承与应用

2.1树立正确的民间美术教育理念

随着我国美术教育的不断发展,我国高校艺术学生的不断壮大和扩招,这就需要教育者认真思考,树立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更好的为学生们传授知识。高校美术教育需要正视和弘扬民间美术,要深入基层去考察要对民间美术有一个深入的认识和了解,要让学生们明确学习理念,要让学生继承和弘扬民间美术,并不断把民间美术发扬光大。比如:学生在学习民间美术的时候,可以深入基层去学习年画,研究年画的美术画法,并且跟着年画老师亲自动手实践,把各种年画的风格都了解一下,并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做到推陈出新,在年画的制作中加入现代的美术元素或者自己的想法,从而制作出别具一格的年画。

2.2高校拓宽民间美术的教育思路,促进民间美术教育的良好发展

教育者需要转变教育理念,拓宽自己的教育思路,把民间美术运用于教育中,让学生们在实际生活中去感受民间美术带来的好处,通过声音、图片等多媒体形式,将美术教育推向更高的方向。比如:窗花剪纸这一民间美术,可以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学习,并灵活运用起来。首先可以让学生在电脑上自己画制美术图案,再者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窗花剪纸,学生也可以通过网络学习一些图案设计,把窗花剪纸的技能认真学会。在窗花剪纸的学习和制作过程中,能够激发出学生的艺术灵感,能够把更有创意的窗花剪纸设计出来。

2.3创新民间美术教育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高校美术教育是培养我国艺术人才的摇篮,需要不断的紧跟时代,开创更多的创新教育模式。学校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有一个舒适的环境可以进行创作。同时,通过对民间美术的学习,能够拓宽学生的学习事业,学生能够从民间美术中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更好的将民间美术与高校美术教育融合。比如:学校可以从民间聘请艺术大师为学生展示一些自己的绝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再派遣优秀学生前去学习,在学成归来后,成立民间美术的社团,雕塑、壁画、编织等社团的成立能够让学生与民间美术走得更近,让学生能够利用更多的课余时间去学习民间美术,并在社团内部进行民间美术文化的学习和交流,通过内部的不断强大,使得民间美术不断在高校中传播开来。

2.4改善民间传统手工艺的传承模式

改革研究传统技艺的传承是延续民族文化的重要手段,许多院校艺术设计类学生动手能力强,可以通过“传统民艺进校园”系列课程建设,邀请这方面的专家人士到课堂上教学。通过使用教师和传承人的分段教学方式,对民间艺术的技艺艺术当堂展示,采用开放式的课堂,举办一些专题讲座,使非物质文化与教学展示互相结合。通过对民间的艺术进行传承,使得民间艺术得到保护。将民间艺术有效的应用在高校的教学与实践当中,进而使得民间艺术得到重视。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不但可以使我国的传统文化得到传承,而且还能使得民间艺术从艺术转变为知识,进而使得民间艺术得到大众认可。除了要对学校在民间艺术教育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以外,还要不断改善当前的政策,使得民间艺术在高校中更好的传承下去。

2.5打破课程教学模式,丰富民间美术传承的途径

民间传统艺术与工艺流程的互相结合产生的工艺课程对于高校美术学生的课程是非常适合的,通过把二者结合起来,继续培养的非物质文化的工作者和技术人才,也对工艺流程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将本土民间美术的元素与其它专业课程知识渗透,结合起来教学,丰富民间美术传承的途径。

2.6建立民间美术珍藏馆

民间美术需要保护和引起高校学生的重视,而放在珍藏馆里的艺术品能够吸引更多的人前去观看,同时也是对民间美术的一种特殊保护。所以高校可以投入一定的资金,修建民间美术珍品馆,同时大力深入民间收集民间美术的资料,不断完善民间美术的资料库,通过互联网技术,把民间美术的艺术魅力展示出来,让学生能够近距离的感受和学习到民间美术知识,接受民间美术的熏陶。

3结束语

传统民间艺术对于当今社会而言是一笔至关重要的财富,我们需要竭尽全力的对其传承,对民间艺术的传承对我国为了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对文化的负责,就是对社会和历史的负责利用。利用现有的传统民间艺术的认识,对传统民间艺术进行继承,我们要在这个继承过程中认识到传统民间美术的重要性和有效性。高校要加大对传统民间美术的资金投入,要把最好的资源投入其中,这样得到的物质效益就越高。高校的努力不仅保证了民间美术基本的教学效果,还能以新的艺术眼光去搜集、整理散失在民间的美术资料,使民间美术教学体系不断充实,使得民间艺术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胡涓华.民间美术在现代艺术设计教育中的传承与发展[J].艺术品鉴,2016,(11).

[2]魏颖.民间美术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的传承与发展[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11):70-71.

[3]余巧语.传承与发展———民间美术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的应用[J].明日风尚,2017,(8).

[4]冯美玲.民间美术在高校美术教育中的传承[J].文学教育(上),2016,(10):171.

[5]彭波.民间美术在高校美术专业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艺术科技,2014,27(01):343.

作者:宋扬 单位:吉首大学张家界学院美术与设计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