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12-13 10:32:00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1篇的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研究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实验教学是大学本科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是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是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的关键[1]。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是理工科学生的必修基础课程,它在大学阶段开设早,对后续的实验具有重要影响。通过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系统学习,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而且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具有优势[2]。然而,目前国内部分高校开设的物理实验课程还在沿用常规实验教学手段,实验过程中教师讲学生做,导致学生被动地完成实验;实验项目的开设大多为验证性实验,科学技术领域的新发展以及工程技术领域的新应用在日常实验教学中极少反映;实验课程的考核方式也存在弊端,不能对学生在实验中的表现给予公正评价。因此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制约了物理实验课程的发展,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体系的改革迫在眉睫。
1丰富教材内容编写分层次的新型实验教材
实验教材作为实验教学过程中的重要载体,对实验教学质量和学生能力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普通物理实验》为我校目前使用的教材,2015年3月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已在教学中使用5年。这一版本的实验教材,验证性实验内容偏多,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内容较少,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因此,亟须对实验教材进行修改和补充,编写新型实验教材。新型教材的编写要注重基础性实验与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结合,并与本校的专业需求相结合,突出对学生基本能力的训练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新型教材应具有如下特点:
1.1按层次化模块编写
新型实验教材的编写可分为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和创新性实验4个模块,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在内容安排方面,尽量减少实验原理中的物理理论和公式的推导,注重实验方法、实验操作技能和数据处理方法的介绍。基础性实验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一些生产生活中常用的基本物理量的测量方法、基本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综合性实验一般选择物理知识在工程技术中应用的项目。设计性实验项目着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完成实验的能力;学生需要选择实验方法、测量仪器、测量条件,自主设计实验步骤并获得实验结果,因此挑选的项目不能太难,保证大部分学生能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获得结果。创新性实验类似于小型科研课题,内容应具有一定的科研性、综合性和创新性,所选的创新性项目应充分考虑本校各专业的特点,着重挑选跨学科交叉创新实验项目。
1.2适当融入现代信息技术
教材形式应紧跟时代发展,为学生提供更加快捷、方便、丰富的教学资源。大部分经典物理实验,一般都在科学发展史上起着里程碑的作用。如光电效应实验,在历史上曾把人类对于光的认知,从波动性跨越到波粒二象性。基于光电效应的产品,如光电传感器、光电二极管等,已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可以将光电效应实验、迈克尔逊干涉仪的使用等经典物理实验的背景和相关科学家的故事,在图片、文字、视频等表现形式中植入二维码,学生扫码就能了解到这些实验背后的故事,增强他们对物理实验学习的兴趣[3]。
1.3紧跟科技发展
及时补充实验教材内容应及时将物理学发展的新成果、新技术补充到实验教材中,使学生能及时接触到物理学发展的前沿知识和技术。
2改革实验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积极思考的能力
以往的实验教学方式是教师详细讲解实验原理、方法、步骤、仪器使用、数据记录、数据处理等[4],甚至部分教师还会在学生实验之前把实验步骤完整演示一遍,学生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只需机械地重复,就能获得实验数据,完成实验任务。这就导致部分学生不重视实验操作,在课前没有对实验内容的进行预习,课上注意力不集中。学生对实验原理和实验方法思考较少,阻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无法认识到实验设计与理论证明之间的必然联系[5]。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学生课前主动预习实验内容十分必要。在实验前已经了解实验原理的学生,课上再听教师简单讲解,就能很好地理解实验操作和理论知识之间的联系。对他们而言,实验的过程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学习兴趣高,教学效果也会得到提升。我校学生的预习成绩占实验成绩的20%,以往的评价标准是仅考核学生实验报告的撰写,就能获得预习成绩,这就导致了部分学生只是将文字从教材中“搬到了”实验报告上,没有主动思考,对实验目标、实验原理不甚了解。为了督促学生有效地预习,培养其独立思考能力,我校对预习成绩的评定进行了改革。在课上,教师会提问抽查学生的预习情况。这些问题涉及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公式推导、实验技术等方面。回答正确的学生,可以获得预习成绩满分;反之,则不能获得本次预习成绩。这样做的好处是促使学生有目的地主动预习,真正掌握实验原理,提高其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进行了有效预习后,教师在课堂上只需简要讲解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和实验注意事项,可将重点放在讲解这些实验原理、方法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方面。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适当引入一些物理实验的历史渊源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以迈克尔逊干涉仪的调整和使用实验为例,可以引入当时设计干涉仪的背景和目的,学生能够思考、理解其思路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提升教学效果。了解物理学家的思维过程,对学生科学创新思维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6]。对于一些操作过程较为简单的实验,学生可自行参照说明书中的步骤进行实验,教师只协助学生解决其在实验过程中碰到的困难。对于一些操作步骤较为复杂的实验,学生可以在实验之前分组讨论,共同研究实验步骤的具体实施,再推选出小组代表演示实验操作步骤,教师在旁点评,对其实验步骤有误的地方及时指出。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学生处于主导地位,教师只起引导作用。
3优化评价方式改革考核制度
3.1分层次的实验报告书写形式
课程考核作为实验教学过程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能够起到考核学生学习情况、检验实验教学效果、实现实验教学目标的作用,是促进和完善教学机制的有效手段之一,也是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7]。本校目前的大学物理实验课程考核中,由学生上交的实验报告所获得的成绩占了总成绩的80%,另外的20%则由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自行完成一个实验获得。以往的实验报告书写要求学生依次写出实验名称、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仪器、实验步骤、实验数据及处理、误差分析与讨论[8]。这种固定格式的实验报告存在一定的弊端,实验报告内容基本雷同,很难体现学生对待实验的态度以及是否真的仔细思考、总结本次实验。教师也很难进行合理的评定,部分没有完成实验教学要求的学生的实验报告也可能获得较高分数,这也是造成学生普遍不能积极对待实验课的原因之一。针对此种状况,提倡实验报告的形式多样化,这样既能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又能让教师更好地把握学生的学习动态和过程。同时,为了提高实验报告的质量,不同层次的实验,实验报告的要求也应不同。对于部分设计性、创新性实验,提倡学生以科技小论文的方式撰写实验报告,学生需要借助网络或者学校图书馆查阅与实验相关的文献资料。这不仅锻炼了他们利用工具获取知识的能力,同时也锻炼了独立思考能力,拓宽了知识面,为其以后的科技论文写作奠定了一定基础。这种新的方式会提高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兴趣。同时,科技小论文没有固定的格式,形式可以灵活多变,避免学生之间互相抄袭。对于计算量不大、容易在较短时间内获得计算结果的实验,可以让学生直接在课堂上完成实验报告,教师根据学生课堂表现,结合实验报告情形,给出成绩。对于一些需要作图、数据处理较多的实验,学生只需在课后完成数据处理,并提交一份简明的实验报告即可。这种简明的实验报告,没有固定形式,但要求学生在数据处理和画图时尽量使用各类计算机软件,如Excel,Origin,MatLab等。有些实验需要进行大量的数据处理,学生需要花费较多时间和精力完成。有的实验要求采用作图法处理数据,但由于学生的作图准确性有限,实验结果的误差往往较大。采用计算机软件辅助处理实验数据和画图,不仅可以提高实验结果的精度,还可以提高效率,为学生节省了大量时间,在一定程度上也激发了学生对实验的兴趣。
3.2拓宽成绩评定渠道鼓励创新
为了使创新能力、动手能力较强的学生在实验考核中成绩更加突出,可将物理创新引入考核评价体系中。学校还可以举办各种形式的物理实验创新竞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写出具有创新性的科技小论文,开发出实验设备的新功能,或者利用实验室闲置的废旧仪器组装不同功能的装置,均可获得名次。同时也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校外的科技创新大赛,并将在校内外竞赛中获奖的学生按照获奖的层次,以较为合理的分值附加在实验课程的成绩上。这样做不仅激发了学生积极参加创新竞赛的热情,也增强了学生在物理实验课程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4加强实验室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实验项目种类
在以往的教育观念中,存在“重理论、轻实验,重课堂教学、轻实验教学”的问题[9]。本科实验教学应放在重要位置上。正如侯洵院士所说:大学标志性成果首先是培养优秀的本科生,一流的大学需要有一流的本科教育,而一流的本科教育也必须要有一流的实验教学作支撑[10]。一流的实验教学需要有数量众多、种类丰富的实验项目作为支撑。目前,部分高校还存在开设的实验项目数量少、种类单一,大多为基础性、验证性的实验项目,很少有综合性、设计性项目等问题。学生无法自行选择实验项目,需要将所有实验项目全部完成来获得实验成绩。单调的实验项目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难以开阔学生视野,导致学生对实验缺乏热情和积极性。因此,加强实验室的基础设施建设,是许多高校需要开展的工作。除了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外,实验室应根据学校的专业特点,开发一些既能展现物理学发展的前沿性与先进性,又能对学生的专业学习有帮助的实验项目。学生则可根据自身兴趣、专业需求、学习计划、未来规划等选择实验项目,获得实验成绩。
5结语
针对目前部分高校的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中,在实验教材、教学方式、考核评价、实验室建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实验教材提倡采取分层次的模式编写,并及时将物理学最新成果补充到教材中。改变原有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主导、教师为引导,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改革实验报告的书写形式,拓宽成绩评定渠道,让成绩考核更加公正合理,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加大实验室的基础设施建设,引入能展现新技术、新成果的实验项目和交叉学科的实验项目,使学生能接触到前沿知识和技术。这些措施可操作性强,容易实施,部分改进措施已在我校实施,效果良好。
作者:贺柳良 张长伦 黄伟 马黎君 单位:北京建筑大学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篇2
一、大学物理实验课程在线教学方案
(一)实验项目的模块划分
根据实验内容和对各个实验要求的具体情况,将原教学计划(大纲)中的实验项目划分为A、B、C三个模块。模块A为“居家线上实验模块”,是通过教学视频和虚拟仿真实验软件(平台)完成的实验项目;模块B为“居家线下实验模块”,是学生在家自己完成的实验项目;模块C为“到校线下实验模块”,是学生返校后到物理实验室进行操作完成的实验项目。以我校56学时的《大学物理实验Ⅰ》为例,我们将原教学计划(大纲)中的19个实验项目划分为3个模块,如下表所示。三个模块的学时数分别占总学时数的43%、25%和32%。模块A(居家线上实验模块)占56学时中的24学时,包含绪论和7个实验项目,主要是线上资源较成熟可靠的实验项目,采用教学视频和前期购置的科大奥瑞虚拟实验仿真软件(平台)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其中,绪论采用前期录制、已放在校园网上的4学时的教学视频,学生上网观看,了解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意义、地位和任务,掌握测量误差、测量不确定度、有效数字和数据处理方法等,学习其他有关的实验预备知识;其他各个实验项目的教学视频主要是实验原理部分,也放在校园网上,要求学生进行每个实验项目时,先观看完该实验项目的视频,掌握该实验的原理后,再上网进入虚拟仿真实验平台进行实验。模块B(居家线下实验模块),占56学时中的14学时,包含5个实验项目,由学生在家进行。实验项目选择的是实验器材容易得到、或学生可以自制、学生完全可以居家自己搭建的那些实验项目。依据这一原则,将原教学计划中的“三棱镜折射率的测量”和“液体黏度系数的测量”实验内容,分别调整为“显微镜和放大镜的设计与制作”和“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测量”。模块C(到校线下实验模块),占56学时中的18学时,包含6个实验项目,这部分的实验内容,是对实验的操作要求相对较高、必须现场测量数据、不宜用虚拟仿真实验代替、或现有仿真实验内容不够成熟的实验项目。
(二)实验报告的要求
由于实验项目划分成3个不同的模块,因此对学生的实验报告的要求,也有所不同。模块A是居家线上实验,实验报告采用虚拟仿真实验软件(平台)提供的在线实验报告功能,教师在线安排实验报告并提出具体的要求,学生实验后在线提交报告,数据处理部分系统自动评阅,实验分析讨论部分教师手动评阅。模块B是居家线下实验,要求学生手写实验报告,拍照提供给指导教师。由于这部分的实验内容,是学生居家自己搭建并进行的实验,实验的器材也是学生自己购买或自制的,与原来实验室有现成的实验仪器相比,对学生的实验能力、创新能力和主观能动性,都有更新和更高的要求。模块C是按原教学大纲的要求提供实验报告。
(三)实验成绩的评定
原教学计划(大纲)的实验成绩的评定是按20%的平时成绩(含实验预习、考勤、遵守实验室规则等)和80%的期末成绩(以所有应交的实验报告得分算出:包含实验报告、操作考核、课堂表现等),由于现在教学方式有所改变,因此,实验成绩的评定也作相应的变化。新的实验成绩评定,根据划分的3个实验模块,分别评定实验成绩,最后3个模块的成绩加权相加,得出每个学生的实验总成绩。3个模块的成绩分数分别占总成绩分数的30%、30%和40%。模块A(居家线上实验模块)的实验学时数为总学时数的43%,但该模块内的实验项目,是通过虚拟仿真实验在线上进行,实验的难度相对较小,所以尽管该模块是实验学时数最多,但成绩的权重不宜取得过大。模块B(居家线下实验模块)的实验学时数为总学时数的25%,是3个模块中学时数最少的,但由于该模块内实验项目中的实验器具,绝大多数需要学生自己选择或自制,实验的步骤需要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设计,对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能力有更高的要求,在强调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形势下,这部分的成绩的权重应该较大。模块C(到校线下实验模块)的实验学时数为总学时数的32%,实验成绩的权重为40%。由于模块A和模块B的实验,都是学生在家进行的,客观上指导教师无法现场观察和考核学生操作动手的能力,所以在模块C的实验成绩的评定中,应加强对学生操作能力的考核,提高实验操作得分在实验成绩中的权重。
二、大学物理实验课程在线教学思考
1.线上进行的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是学生通过电脑、手机等终端设备,上网进入相关网站,通过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完成相应的实验。目前这方面的资源主要有三方面来源,一是部分学校自己开发或建设的一些大学物理实验网上资源,其次是国家正在全力建设的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平台,三是一些商业科技公司开发的虚拟仿真软件。经过统计,大多数学校自己开发的这些资源,基本上都是通过精品课建设的形式,将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部分内容(如课程绪论、实验目的、实验原理、数据处理方法等)通过小视频、PPT等方式放在网上,供学生使用,每个实验项目缺乏完整的、交互式的内容,大多只能满足实验的预习。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平台,目前上线的物理类实验项目有53项,但该平台实验项目是本着“能实不虚”的策略建设的,所以其中的大部分项目内容,并不涵盖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实验项目。商业科技公司开发的大学物理虚拟仿真实验软件(平台),基本涵盖了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所要求的实验项目,每个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内容,从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操作、数据处理、思考题、实验报告等,都有较完整的流程,所以目前来说,这是大学物理实验课程能够选择的最好的线上教学资源。
2.居家线下实验实际上是一种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新的教学模式,对一个具体是实验项目来说,实验原理、实验背景等知识,可以通过线上教学实现,但具体的实验器具的选择、制作、实验的操作等需要学生自己完成,虽然这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有极大的作用,但由于实验项目的具体内容和学生居家的不同条件,同一实验项目,很难达到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实现。
3.线下到实验室进行实验,是大学物理实验课程传统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能够让教师与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密切互动。实验是一个过程,学生通过操作真实的仪器设备,进行实际的测量,得到结果,最后完成实验。不同的实验会遇到不同的问题,同一个实验,不同的实验者也会遇到不同的问题,线下实验,教师可以及时指导学生,引导帮助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些都是线上实验不可替代的。
三、结语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是对学生进行科学实验基本训练的必修基础课程,是训练学生系统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的开端。课程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物理实验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自学与独立实验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与研究的能力和设计与创新的能力。
作者:代锦辉 王华军 单位: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物理学院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篇3
一、引言
“大学物理实验”作为理工类专业独立于“大学物理”而单独开设的一门基础必修课,是学生进入大学后接触的第一门实验技能训练课。通过对实验课程的学习,来加强学生对物理概念的认知,培养学生基本的实验技能、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大学物理实验”中丰富的实验思想和巧妙的实验手段也帮助学生开阔了眼界,有助于引导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意识[1]。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大规模普及,“慕课”这一新型的教学模式自2008年被提出后受到了世界各国教育专家和学者的广泛关注。“慕课”是大规模开放性在线课程的简称,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主要通过在线观看教学视频来完成对知识的学习,教师则主要负责解决学生在学习中遇见的问题并对课程内容作进一步的延伸,从而完成知识的迁移和深化过程。“慕课”这种开放的学习环境不仅打破了学习过程中对时间与地点的限制,更重要的是它改变了传统教学中以教师讲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主动选择想要学习的内容,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带着问题去思考和交流,从而真正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目标[2]。本文在传统“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将在线开放课程融入到“大学物理实验”中的教学思想。学生主要通过在线开放课程对实验内容进行预习,在课堂上则主要进行实验系统的搭建、实验现象的观测以及实验结果的讨论。这样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而且充分锻炼了学生的实验操作水平,通过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讨论,激发学生对实验的热情,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其创新意识,这对促进理工科“大学物理实验”的教学改革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传统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模式及不足
“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力学、热学、声学、光学、电学等普通物理实验和在近代物理学发展史上起着重要作用的近代物理实验两大部分。由于实验设备以及实验教学学时的限制,在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很难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够独立完成实验操作,这使得物理实验教学从某一方面讲只是传授给学生一些基本的实验测量方法,并没有真正意义上锻炼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这样势必使学生丧失锻炼自己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机会,达不到物理实验教学的真正目的。传统的“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模式主要包括实验前的预习、实验中的操作以及实验后的报告三大部分内容。实验前的预习要求学生通过教材对实验内容进行初步的了解并完成相应的预习报告。但是书本上的内容很难将一些深奥的物理现象和实验操作步骤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因而难以达到理想的预习效果。实验中的操作是指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通过课堂上教师的讲解完成实验操作并记录下测量数据。由于学生层次具有不一致性,教师在讲解实验的过程中很难照顾到所有学生,这会导致一部分学生在教学时间内无法完成实验,达不到真正的学习目的。实验后的报告则要求学生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得出结论,并完成相应的实验报告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学生成绩评定的依据。由于实验报告数量非常多,且数据处理的计算量较大,教师在评定的过程中根本无法核对每一位学生的计算情况,这会让一部分学生觉得有机可乘,从自己编造测量结果甚至去抄袭他人的实验报告,导致实验成绩无法完全反映出学生真实的实验态度。由此可见,传统的教学模式思想比较单一,教学方式比较落后,很容易使学生失去作实验的兴趣,因此急需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加入新的教学理念,为物理教学注入新的活力[3]。
三、在线开放课程与传统物理实验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在线开放课程有着传统教学模式无法比拟的优势。首先,学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由地选择学习时间及地点。其次,学生可以针对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反复观看教学内容,并且可以通过网络将问题反馈给教师,通过与教师间的交流互动来解决出现的问题。这种教学模式将学生被动的学习转化为主动的学习,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真正意义上地实现了以学生为教学中心的教学目标[4]。基于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将在线开放课程融入到“大学物理实验”中的教学思想。这种教学模式的基本形式是:教师将实验讲义、虚拟仿真实验以及微课视频等完备的学习资料上传到网络,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学习资料完成预习,并总结在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课堂上的教学中心则不再是传统教学中单纯地教会学生如何去作实验,而是通过开放式的教学研讨引导学生对实验过程中遇到的实验现象及数据处理等问题进行分析探讨。课下,学生将实验数据以及写好的实验报告上传到网上,教师通过网络给出实验成绩。这种将在线开放课程与传统物理实验教学相结合的模式能够弥补传统“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极大地丰富和完善了“大学物理实验”的三大教学内容。首先,对于实验前的预习来说,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只能从实验讲义上大致了解实验内容,对于一些复杂的实验原理及实验现象并不能产生直观的认识,这会导致学生在预习时比较盲目,很难达到理想的预习效果。学生在预习过程中产生的这些疑问会直接影响到实验中的操作,这就使得一些学生在完成测量任务时,只是机械地去模仿教师所讲的实验步骤,而不是去主动思考实验中所蕴含的物理思想,失去了锻炼自己主动思考及分析解决问题的机会。在线开放课程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实验讲义,还可以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为学生呈现出一些虚拟仿真实验结果。这使得实验现象能够更加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有助于学生全面深刻地理解物理规律,掌握实验方法。随着软件编程以及建模技术的发展,网络虚拟实验室的搭建为学生提供了更加逼真的虚拟元件及可视化交互环境,学生只需通过鼠标点击虚拟元件便可以搭建自己想要的实验系统并仿真出实验结果,也可以利用虚拟实验平台来验证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的可行性,从而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其自主创新能力。其次,在实验操作上,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由教师进行实验内容的讲授,之后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完成实验操作。为了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操作时间,教师的讲授时间通常不超过半小时。但是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学生很难消化所有的实验内容,这就让学生在作实验时会表现出动手能力不足,甚至无法完成实验等问题,这无疑失去了开设“大学物理实验”课的最根本意义。在线开放课程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微课视频的加入,这使得学生在课前就可以通过视频对教学内容进行详细的了解,并且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理解程度对教学内容进行反复的学习,同时,学生还可以将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通过交互平台向教师提问,教师可以通过在线解答或者在课堂上讨论的方式完成对学生的答疑解惑,这样就解决了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真正实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再次,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需要将实验报告上交到指定地点,如实验报告箱、教师办公室等处。教师则根据学生的实验报告情况给出相应的成绩,然而,这个成绩的评定很难做到公平、公正。因为大部分实验报告都是千篇一律的格式,更有甚者会出现一样的测量数据。另一方面,由于“大学物理实验”是面向全校的教学科目,因此教师所需要批阅的实验报告数量就会非常多,教师根本无法准确判断每一位学生的计算能力,这就会导致实验成绩无法完全反映出学生的真实水平。而在线教学的互联网功能能够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首先,学生可以将自己完成的实验报告通过网络递交给教师,这就节省了学生上交报告的时间。其次,教师可以将逐差法与最小二乘法等典型的数据处理方法通过计算机辅助软件进行编程,学生只需将测试结果输入到指定位置,系统便会根据计算程序给出相应的计算结果。这样就可以有效地考察学生在数据处理过程中的计算能力,并杜绝抄袭现象。
四、新型教学模式给教师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在线开放课程与传统物理实验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符合信息化时代的发展要求,为每一位实验教师提供了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教师可以利用网络上的优秀资源丰富和完善自己的实验教学内容,扩大教学空间,丰富教学手段,从而促进精品课程的建设,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学目标。与此同时,教师为了能够适应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趋势,需要不断地调整、充实和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不断探索行之有效的教育方式,以促进自身专业的成长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在新的教育模式下,教师应该主动适应角色的转变,真正地成为学生学习上的朋友和引导者,使“大学物理实验”的教学呈现出一种新的发展趋势。
五、结语
“大学物理实验”作为理工类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必修课程,在提升学生基本的科学素质和综合能力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探讨了将在线开放课程融入到传统实验教学中的教育模式,并充分发挥在线开放课程的优势来弥补传统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种将网络教学与传统教学相融合的模式符合信息化时代的发展要求,必将成为未来“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陈欢等.基于慕课模式的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J].轻工科技,2016(10).
[2]张会娜,何昊.“慕课”背景下我国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分析[J].科技资讯,2016(21).
[3]张燕,李晓敏.新视角下的大学物理实验教学[J].科教导刊,2015(8).
[4]巩学梅,陈振,张新光.慕课(MOOCs)在高等教育中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探讨[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14(3).
作者:栾照辉 刘欣 赵磊 单位:哈尔滨理工大学